项目部总应急预案

2024-08-19

项目部总应急预案(精选8篇)

1.项目部总应急预案 篇一

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

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提高学校的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确保疫情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做好全校师生的预防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传染性疾病。

二、成立“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

长:宋立静

副组长:牛洁萍

员:各班班主任

三、职责分工

长:负责全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工作。副组长:协助校长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工作 成员:

负责突发事件中的预防、报告、应急处理等各项工作

各班班主任:负责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协助做好突发事件中的预防、报告、应急处理等各项工作。

四、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

1、开好师生大会,贯彻上级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精神,讲解传染病防治知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五、制订并落实防治传染病措施。

1、成立应急小分队,给每位应急小分队成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病毒口罩、手套等,要求小分队成员随时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处理突发状况。

小分队成员:

2、实行严格的报告制度,学校在特殊时期对师生员工每天都要作力所能及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测,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对公共场所定期进行消毒。

4、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5、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6、在特殊时期,严格控制外来人员来校和本校学生外出,远离病源。

7、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若疑似传染病例,立即实施隔离,并及时上报疫情。

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为了保障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师生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的安全,能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学校“突发性”事件,现特制定《实验中学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把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消防、治安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组织机构

长: 宋立静

副组长: 牛洁萍

员:各班班主任

1、分

工:

宋立静:负责全面工作

牛洁萍:负责教育教学的安全工作 马兴伏:负责德育方面的安全工作 杜丽娜:负责饮食卫生及财务安全工作 杨建强: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成员:均为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室内公共财产安全的检查、汇报及处理

2、职责

若突发事件发生,负责立即电话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同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以最快速度得到上级的指示。

组长:负责督促、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负责协调值班防范工作,副组长:清理校园中的外来人员,维护校园教育教学工作秩序。若发生突发事件,负责立即织全校师生有序的疏散到安全区域,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

组员:负责对突发事件中受伤师生进行救护、处理和包扎伤口,做好及时送医院治疗的准备工作。

三、主要处置措施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学校安全预案。

2、及时向上级报告事件情况,以取得领导的指示,便于采取下一步行 动。

3、学校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各小组,召开简短的紧急会议,商量布置处置办法,各小组必须在校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责,开展工作。

突发性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学生的人生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宋立静 副组长:牛洁萍 成员:

马义伏

马兴伏

张拴霞

杜丽娜

杨建强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负责领导、协调学校平时防震减灾工作、震时地震应急工作和震后救灾工作。

1、安全负责学校抗震救灾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师生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3、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强化宣传,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4、地震发生后,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指挥各工作组按照预案确定的职责开展抗震救灾;

5、负责向上级汇报震情灾情,必要时争取外援。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学校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并组织实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安排、落实震前各项综合防御措施。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应急预案,指挥和组织全校师生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并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申请外援,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和人员疏散安置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灾情调查组、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人员疏散组、安全保卫组。

二、临震应急反应

1、只要接到县委、政府关于在我县境内有破坏性地震的通知后,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按应急预案的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2、督促各小组,按预定的职责分工,实施应急预案,落实抢险救灾物资,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3、对易燃、易爆、有毒等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场所进行检查,并采取防范措施,如器材室、微机室、多媒体室、音美室、锅炉房等。

4、迅速组织师生转移到安全场地,将学校贵重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妥善保管。

三、震后应急措施

1、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领导小组成员,各组组长半小时内到学校会议室集中,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师生抢险救灾,开展自救、互救。

2、恢复通讯联络,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受灾情况,申请外援。

3、组织力量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不出问题。

4、加强震情、灾情通报,加强震时和震后的宣传教育,避免造谣、传谣造成不必要的混乱,维护学校秩序稳定。

5、搭建防震棚,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及时分发必需生活日用品。

6、做好伤员的治疗、外运和护送工作。

7、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防火灭火应急预案

为了保护学生人身安全,提高灭火战术、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安全、迅速地把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根据《同心县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指挥部 总 指 挥:宋立静 成员:值周教师 职责是:

①平时指导全校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

②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行动;

③配合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2.疏散引导组

组长:当天带班领导 副组长:当天男值周教师

职责:平时负责全校火场自救、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的具体事务;战时指挥火灾地点人员的疏散自救工作。

3.灭火行动组

组长:当天带班领导 副组长:当天男值周教师

职责:组织义务消防队,并做好平时的学习教育、培训演练等具体工作;负责灭火器材和工具保管使用和管理;开展灭火救护工作。

4.后勤保障组

组长:当天带班领导 副组长:当天男值周教师

职责:负责通讯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电路控制、水源保障、医疗救护等。

二、报警

报警早、损失小。发生火灾时,在场人员应及时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话向火警“119”台和校火警值班室报警,电话:。报火警时要做到:

1.沉着镇定,不要挂错电话,延误时间。

2.讲清着火单位的地址——马高庄乡赵家树村部。

3.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部位,火热大小,有无人员被困以及报警人员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以便及时联系。

4.报警后学校值班人员要迅速打开大门,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

5.报警时应组织在场人员立即扑救火灾和疏散人员。

三、抢救人员

1.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火围困,要立即组织力量抢救,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救人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2.火场寻人方法主要有大声呼唤和深入内部寻找两种。进入火场救人要选择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门窗或墙壁。

3.遇有火场烟雾较浓、视线不清时,可以爬行前进,并采取呼喊、查看、细听、触摸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

4.深入火场寻人,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门窗边、床上床下、墙角、橱柜、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发现人员。

5.救人时应注意安全,进入火场要带手电和绳子。火场烟雾弥漫,没有防毒面具,可用湿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毯子浸水后盖在身上,防止灼伤。

6.火场救人方法。应根据火势对人的威胁程序和被救者的状态来确定。对神志清醒的人员,可指定通道,引导他们自行脱离险区;对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可指派专人护送出险区;对不能行走的学生,要把他们背、抱或抬出火场。当抢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断时,应利用安全绳、梯等将人救出。

四、让学生牢记下列逃生规则

1.睡觉把门关好,这样可以抵御热浪和浓烟的侵入、延缓火势的蔓延。假如你必须从这个房间跑到另一个房间方能逃生,到另一个房间后应随手关门。

2.在开门之前先摸一下门,如果门已发热或者有烟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切不可开门,而应准备走第二条逃生路线。假如门不热,也只能小心翼翼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通过后立即重新关上。因为门大开时会跑进许多氧气,这样即使是快要灭熄的火也会骤然重新猛烈燃烧起来。

3.假如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并且没有其它路线可走,要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前进通过浓烟弥漫的走廊和房间,千万不可站着走动。

4.不要为穿衣服和取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冒生命危险。

5.如果你的衣服着火了,应立即脱掉或躺下就地打滚。若有人带着火惊惶失措地乱跑,应将其放倒让他滚来滚去,直至火焰熄灭。

6.一旦到达集合地点,要马上清点人数,看看还有谁滞留在屋内。同时,不要让任何人重返屋内,寻找和救援工作最好由专业消防人员去做。

7.要把逃生规则贴在显眼的地方,使所有学生都能经常看到。不仅如此,至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消防演习,让每个人都把逃生方案和原则熟悉一遍,反复训练是从火灾中脱险的关键。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在校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根据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所称“学生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意外事件,如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发生交通意外等事件。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宋立静

副组长:牛洁萍

员:各班班主任

(三)处理程序

1、及时报告值班人员应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将情况向校长报告。

2、先期处理

发生突发事件后,除了向有关领导及时报告外,所有被通知人员应立即停止正常工作和休息,在第一时间内组织教师做好先期处理(如:保护现场、抢救伤员、抢险救灾等工作),阻止事必要时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可分别拨打110、120或119;并应抓紧进行现场调查取证,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

3、善后处理

先期处理之后,事件处理组应将整个突发事件的经过、应急处理措施向学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工作指挥部汇报处理意见,及时做好善后工作。

(四)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的处理

(1)学生发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还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班主任,并立即实施救治外。

(2)班主任荻悉情况后,应立即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3)学校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学生家长,并做好家长来校的接待和安抚工作。

(4)学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调查,必要时应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情况不明的案件的侦查工作。

2、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的处理。

(1)学生擅自离校后,知情人员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班主任。(2)班主任在获悉学生擅自离校的情况后,应自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同时及时进行调查了解;对去向不明的学生应立即组织查找,及时查明该学生的去向。

(3)在无法查明学生去向的情况下,应在2小时之内将情况向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4)学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2小时之内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3、学生打架或群欧事件的处理。

实行“首遇负责制”,学校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应急处理小组的成员,面对应急纠纷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发生打架或群欧事件,立即劝阻,并呼喊近处教工,共同制止纠纷。

(2)学校分管领导和班主任或辅导员在获悉情况后,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设法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恶化;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组织人员将伤员送至诊所诊治,若事态严重,送县医院或立即拔打120请求帮助;同时班主任或辅导员应立即将情况向学校领导汇报。

(3)发生学生伤亡的,学校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学生家长,并做好家长的接待和安抚工作。

(5)学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将后果严重的学生打架事件,在2小时之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6)学校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尽早向目击者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及时查清突发事件的原因和经过。

(7)相关人员应立即提出整改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4、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或其重大恶性事故的处理。

(1)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班主任在接到通知后向分管领导汇报,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应立即向学校应急小组汇报。

(2)首遇人员应立即将情况向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并积极配合医院和交警部门,做好学生的救治和事故处理工作。

(3)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学生家长的接待和安抚工作。

(4)程序:

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并要记清肇事车辆的型号、牌号。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及重要物品、证据。迅速拨打120向交警部门报告,再向学校、家庭、教育局报告。并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配合交警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等工作。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宋立静

副组长:牛洁萍

员:各班班主任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全方面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本校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副组长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安全员负责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组员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

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课间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学校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照明,并定期更换的路线。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

值班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管理好学生进出操和集会时的秩序,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学生疏散、抢救预案。

A、疏散应急方案:

(1)每日在学生到校前和学生放学前,值班教师应及时到达指定地方指挥和维护秩序,以免造成学生拥挤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课间操、集会及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两边到中间依次离开,避免一轰而上。

B、依照就近原则疏散,落实专人负责:

(1)两操、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由德育处、体育组负责指导各班级按顺序出操或进场。

(2)疏散时体育教师配合德育处的工作

(3)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级的学生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四、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勤值班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或司法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绩效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5、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体育活动事故处置预案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体操、田径运动和游泳等运动项目中。为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地预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订如下预案:

一、组织机制: 组

长:宋立静

副组长:牛洁萍

员:各班班主任和体育教师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小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分,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6.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三、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中心校、教育局。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必须在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2.项目部总应急预案 篇二

2011年4月6日, 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集成平台项目"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研究"启动会暨指导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召开。该项目由中国安科院主持, 联合清华大学、国务院应急办、哈工大、大连理工、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等单位共同申请, 执行年限2011.01-2014.12。

项目启动会由中国安科院李湖生研究员主持, 安科院党委书记何学秋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欢迎辞, 然后由邓云峰研究员向与会专家汇报了项目的研究方案及组织管理办法, 随后指导专家组成员薛澜教授、吕海燕高工、范一大研究员分别对课题的顶层设计及开展思路发表了建议, 最后由指导专家组组长刘铁民研究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信息学部和生命学部共同组织开展, 课题设置为集成平台、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三个层次, 截止目前中国安科院共承担1项集成平台项目、1项重点项目和2项培育项目。

3.项目部总应急预案 篇三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风险管理;不确定性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由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建筑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取得利润同时也要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就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风险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和对策,来论述如何减少企业的风险。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普遍存在,人们都认知风险的存在。但是,对风险防范的意识并不强,施工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并不完善,致使建筑施工项目风险事件频频发生。建筑施工项目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施工项目风险是可以被管理、降低、转移的。所以,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设施。

一、工程项目中风险的特征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任何一种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3.风险的关联性和可变性

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4.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风险,采取主动行动,应用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尽可能减少风险的不利损失,企业加强项目风险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施工企业缺乏主动的风险管理理念,就会给项目管理留下不同程序的隐患,所以施工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掌握不同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律,及时确认项目中的风险事件,列出潜在的风险清单,然后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同时施工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实行风险的分级归口管理,进行风险跟踪评估,并建立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风险责任人的积极性。

2.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本身作为一個项目进行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有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结束,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二是对全部风险的管理;对项目在每一阶段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罗列,全面盘查项目风险源,可以按照时间维、目标维和因素维的方法识别和确认各种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三是全方位的管理;既对风险要分析其对各方面的影响,采取措施的时候要考虑各种综合手段和方法。四是全面的组织措施。要全面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在工程项目的每一阶段都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衡量以及风险评价,以便更大程度的减少风险损失,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3.积极应对风险,建立风险应对措施,规避和控制风险

风险回避是在考虑到某项目的风险及其所致损失都很大时,主动放弃或终止该项目以避免产生风险和损失的一种处置风险的方式,它是从根本上放弃使用有风险的资源、技术、施工方案等从而避开风险,是一种最彻底的风险处置技术。它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将风险因素完全消除,从而完全消除了这些风险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并且成功把握也不太大的项目也应该尽量回避。风险回避虽可彻底消除实施该项目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可能产生的恐惧心理,但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处置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味的回避风险,一味的追求保险,那么必然同时失去实施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体权衡利弊后再作决策。

风险转移是指项目组将风险有意识地转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的风险处置方式。这是风险管理中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应对措施之一。此种方式下风险本身并没有减少,只是风险承担者发生了变化。它的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人为的将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到第三方身上,使大家共同分担风险。因此不同的风险对于不同的管理者所产生的后果也不一致,谁最具有管理能力就转移给谁就可能将风险损失减少到比较低的水平,有利于各方效益的实现。风险转移最常见的方式有:分包、保险和担保。

风险自留指有时候项目管理者可以把工程项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资源承担下来,也就是说把风险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如自留风险不当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以上几种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要根据具体风险具体分析

结束语:工程项目风险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作为施工企业,从源头开始消除隐患,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与监督,进行风险计划、风险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生.构筑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国外建材科技,2001,(2).

[2]陈伟珂,黄艳敏.工程风险与工程保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4.项目部总应急预案 篇四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医院广大职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总案。

本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

本预案总案适用于突然发生在我院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的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灾害和事故、群体性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火灾、信息系统运行瘫痪、停电、停水、医用气体故障、重大医疗纠纷、恐怖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是院内还是院外,将突发事件设定两个级别。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协调合作的原则。院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院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突发事件

进行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二)加强防范,预防为主。提高全员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调查、现场救护、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监测检验、监督检查等工作所需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三)反应及时,处置果断。加强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事件要做到反应快速、处置果断,保障公众的身心健康。要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

(一)应急指挥部职责及组成

医院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转变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类别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确定或授权分管院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二)日常管理机构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负责依法组织协调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织相关科室起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规范性文件工作;组织相关科室制定有关突发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负责组织相关科室制订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指派相关科室组织对公共卫生医疗救助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处理技术培训;执行指挥部命令,指派相关科室承办救灾、反恐、中毒等重大安全事件中涉及公共卫生问题的组织协调工作;执行指挥部命令,指派相关科室对突发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组织紧急医疗救护工作。

(三)突发事件的管理

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原则,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应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性质、类别制定相应的预案,对各个关键部门的具体负责人,明确其职责范围、协调对象、主要对策、行事步骤、联系方式等。并将应急处理工作中各责任人的责任与义务分别制订《应急预案手册》。手册内容力求简明扼要,便于携带。各主管科室要注重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做好应急事件的管理工作。

三、监测、预警和报告

(一)监测

医院各科(室)均为突发事件的监测单元,每个职工均有监测的责任及报告的义务。

(二)预警

按照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

(三)报告

1.医院各级各类人员、患者及家属任何人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相关科室。任何科室和

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瞒报、缓报、谎报。

2.担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主管科室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将情况迅速报告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并及时组织人员,明确分工。根据指挥部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或应对突发事件。

3.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取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自突发事件发生时计算半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报告内容

突发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突发事件或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措施。经调查确认的突发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处理结束要及时写出结案报告,按程序报告。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原则

发生突发事件时,事发地域或科室及相关主管科室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到报告后,主管科室应立即组织人员

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启动医院应急预案,需经医院有关会议研究,院长批准。

(二)应急响应措施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为医院最高领导,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相关设施、设备等;必要时对人员疏散或隔离,并可依法对院内区域进行封锁。所有科室及个人应当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精诚协作,各司其职,集中力量保证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2.后勤保障部门

应急预案启动后,后勤保障部门要尽一切努力充分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设备、物资包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药剂科要保证药品的供应,医学装备科要保证医疗救护设备和个人防护品的供应,总务科要保证物资的供应,膳食科要保证饮食的供应。

3.相关卫生专业人员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相关卫生专业人员应当先行一步,对事件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制定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提供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为应急处理指挥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4.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全面。由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指定新闻发言人,接待相关新闻媒体,严禁其他人参与发布信息,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5.维护稳定

保卫科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协助主管科室依法妥善处置与突发事件有关的事件。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治安秩序,协助公安部门查处突发事件中涉及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应急响应的终止

主管部门按照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由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提出终止突发事件建议,报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

五、后期评估

突发事件终止后,各主管科室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报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评估报告内容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六、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障

按照突发事件分类,各应急处理主管科室应认真研究各自主管范围内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将排在前五位的突发事件作为重点,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应该采取的对策,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技术保障。

(二)培训与演练

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强化培训、适时演练、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加强对各类人员培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主管科室,应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对相关人员实施培训。对各级人员(包括临时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进行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识别、报告、应急处理技术、防护、现场救护等内容的培训。对特殊人员应进行特殊技能的培训。

模拟演练每年1次,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制订模拟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技术培训,模拟情景,实际演练,提高组织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应急团队。

(三)经费保障

医院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所需经费列入医院财务预算。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子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并根据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奖惩。

(四)通讯与信息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通讯基础设施和现有资源,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及专业队伍配备通讯设备,保障事件应急理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

(五)法律保障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有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中华人民一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医院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上报追究刑事责任。

(六)宣传教育

利用刊板、宣传单、手册等多种形式对全院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指导员工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事件。

七、附则

本预案总案包括有若干专项预案。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各单元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所辖职责范围内的具体工作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或失误及时修订、补充、调整和完善本预案总案。

每次突发事件处理之后,各主管科室要组织力量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认真总结应急处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及失误的教训,做好突发事件后医院的重新恢复工作。

5.项目部总应急预案 篇五

一、责任人:项目经理:××

(如发生项目经理不在现场,其责任人应按以下顺序依次类推:安监员、急救员、项目工程师、技术员)

二、第三方援助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电话:120求助电话:110 市安监站:2132349市安全生产监督局:2361930 区安监站:

三、应急处理程序

当施工现场发生有人触电时

(1)应有现场人员进行救护,救护人员要镇定,切不可惊慌失措,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脫离电源,触电时间越短,救活率越高,否则将扩大事故范围或产生严重后果。

(2)救护员不可直接用手或用金属、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必须采用绝缘工具,触电者如高空触电,应有防止摔伤的措施。

(3)如夜间进行触电救护,应解决临时照明,以利抢救。

(4)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而抓紧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救护人员可根据情况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摆脱电源。①在低压设备上发生触电时,如果触电地点或附近有电源开关,插座、应立即断开电源,如附近无开关、插座,要用绝缘柄、电钳或干燥的斧头切断电源线,要一相一相的剪线,避免短路电弧伤人,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也没有紧缠在身上,可抓衣服拉其脱离电源,切不可触及身体。

救护时最好用一只手,立在干燥的木板、凳子上穿绝缘鞋进行,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触及其他接地体。②在高压设备上触电时,应立即通知变电所变电,同时由电工或安全员穿上绝缘鞋、带上绝缘手套用符合耐压要求的绝缘棒,使触者电脱离带电体或脱离地面。

如上述条件不具备时,可投掷裸导线如钢筋、铁丝等造成线路短路,迫使自动保护装置自动切断电源。(5)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切不可轻率认为死亡,要尽快由急救员或安全员实施急救措施,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挤压法进行急救,不可采土埋,同时要电话通知急救中心,但触电者一经脱离电源就应进行急救,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6)急救方法

a、口对口(鼻)法

用于急救呼吸停止的触电者,施行人工呼吸前要使呼吸道畅通,首先要很快的解开触电者的衣领,清楚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血块、粘夜等。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头下不要垫枕头),鼻孔朝天。救护人在伤员头部的一侧,用一只手捏紧伤员的鼻子,另一手撬开其嘴巴,深呼吸后,口对口向伤员口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使其胸部膨胀。吹完气后,立即离开并同时放松伤员鼻孔让其自动呼气约3秒钟。救护儿童只能用小口吹气。如触电者口不能撬开,就用口对鼻法,捏紧其嘴巴,紧贴其鼻子向内吹气。

b、胸外心脏挤压法

这种方法用于急救心脏停止跳动的触电者。首先将触电者仰卧在较坚实的地方,救护人跪在触电者的一侧或骑跪腰部,两手相叠(儿童只需一只手),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垂直向下挤压(儿童用力轻些)。压下深度为3厘米一4.5厘米,将脏内血液挤出,每分钟以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立即放松(但不要离开胸膛),让触电者自动复原,血液流回心脏。如此有节奏地连续讲行。C、如果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且呼吸也停止,则需同时施行述两种急救,救护者只有一人时可先吹气2—3次,再挤压7~8次,不断重复进行。

6.海外项目应急预案 篇六

应急预案

批准

编写

中冶武勘二公司

海外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2、目的

为了提高海外项目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规范海外项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特编制本预案。

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3.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海外项目突遇战争、恐怖袭击和各类事故以及各种原因引发的社会**及群体事件对我方人员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应急处置工作。3.2 目的

规避危害,尽速做到生命保全及财产完整。有效控制涉及我方的事态发展,减少事件对人员的伤害及对相关方的负面影响。

4、危害分析

4.1公司境外项目所处的国家及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如:恐怖主义、民族、种族和宗教冲突、政局动荡、社会治安差等风险,容易发生社会安全事件。

4.2 海外项目周期长,工作压力大,经验不足,应对海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能力不高。加强海外项目人员提高自我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制定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5、应急准备 5.1 规章制度

各海外项目部要结合所在国家(地区)法律、法规、风俗民情、当地治安状况等,制定完备的各类规章制度。

5.1.1 建立对外联系制度。各海外项目部要报请我国驻所在国的使(领)馆、经参处以及当地政府、警察、安全部门备案,并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联系:建立同当地中资机构、友邻单位、医疗机构的应急联系,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取得各方援助与支持。

5.1.2 建立风险预控制度。在投标、签订合同时进行风险评估,在进入存在安全风险的国家(地区)市场时,将安全保障作为专门条款写入合同或正式书面文件,明确甲方有义务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我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正常施工次序。

5.1.3 建立在外注册登记制度。各海外项目部要及时将人员情况向我国驻所在国的使(领)馆、经参处注册登记,并按规定每月将人员流动情况报告一次。向当地移民局注册登记时,务必要及时、准确。分清驻外人员签证类型,以便于我国驻所在国的使(领)馆和当地政府、警察、安全部门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后,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5.1.4 建立外出请假制度。严格执行外出请、销假制度,非工作需要尽量减少外出。特殊时期要执行外出二人以上同行制度。外出人员要携带通讯工具,以便保持联络。外出归来,必须销假。逾时未归者,负责人要立即查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5.1.5 建立项目部安全保卫制度,特殊时期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项目部的安全保卫工作,防范的重点部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与住的所在国安全、警察部门密切协作,必要时请求军警对项目部进行守护。

5.1.6 建立定期通报和紧急情况上报制度。各海外项目部要定期向国内总部和驻所在国的使(领)馆汇报有关情况。发生社会安全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

5.1.7 建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公司负责为所有境外工作人员投保海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旦发生意外,确保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及时解决人员医疗救助费用,以减少企业的巨额负担。5.2 组织机构与职责

项目部需把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列入到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中。

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严格制度管理,加强防卫教育,提高预警能力。发生社会安全事件时,在第一时间报告我国驻所在国的使(领)馆、公司主管领导,寻求当地政府帮助,妥善处理,保证员工安全,减少损失。5.3 预警分级 5.3.1红色等级 指标迹象:情报显示突发事件威胁逼近,或局部地区发生冲突、战乱,或情报证实即将发生武装或恐怖袭击。

行动:项目部做好应急准备,警告有关人员减少外出或不去危险地区。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各项措施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必要时做好撤离准备。5.3.2橙色等级

指标迹象:情报显示有发生突发事件的现实可能性,或局部地区发生冲突、动荡。

行动:项目部注意收集情报,跟踪形势动态,考虑突发事件发生的方式、规模、影响,完善应对方案,必要时调整工作安排,发出安全提示。5.3.3黄色等级

指标迹象:情报显示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

行动:提醒项目部人员高度重视,注意收集情报,跟踪形势动态,同时考虑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方式、规模及初步应对措施。5.3.4蓝色等级

指标迹象:情报显示可能发生突发事件。

行动:提醒项目部人员思想重视,注意收集情报,跟踪形势动态,注意安全。5.4 响应分级

5.4.1Ⅰ级响应(特别重大)

恐怖袭击、局部战争或政府军事行动在项目所在地展开;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500万美元以上。5.4.2 Ⅱ级响应(重大)

海外项目部所在地发生小规模的部落冲突、民族冲突、宗教事件、社会骚乱,经济损失100-500万美元。5.4.3 Ⅲ级响应(较大)

发生劳务纠纷、合同纠纷、或生产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处理纠纷,经济损失100万美元以下。5.5 应急社会资源及物资

5.5.1建立并保持与我国派驻该国的使(领)馆的沟通渠道。5.5.2建立并保持与项目部所在地行使控制权的机构、红十字会、医院以及华人社区社团的联系渠道。

5.5.3应急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对讲机、电话、卫星电话、手机、报警器、广播器材、电脑网络等)。5.5.4必备的应急器材。5.6 应急培训

项目部所有的出国人员在出国前需对他们进行应急培训。了解派遣国的法律政治环境,了解当地治安及风俗民情,学习必要的沟通求助语言,熟悉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防范意识,熟悉极端情况下信息沟通联系、自保互救和疏散撤离。

到达项目所在地后,还必须经常的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国外环境的特殊性,理解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预防为主,防范高于处置”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强化应变意识,做到提高警惕,常备不懈。提高做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自觉性。5.7 预防措施

5.7.1各项目部要针对驻地国的国情、法律等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并加以演练。对于存在潜在较大危险的地区,可适当考虑聘请当地的安全顾问。

5.7.2精简项目部人员名额,派遣具有较强自我约束能力的员工。了解当地文化、历史,尊重当地民俗风情。

5.7.3以安全第一的原则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驻地,以适当的渠道沟通毗邻社区居民关系。尊重当地居民,平等相待,和睦共处。

5.7.4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外出请销假制度。车辆以及各类交通工具,必须专车专人责任制,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和定期检查制度,严禁非指定人员动用交通工具。

5.7.5建立并保持与项目部所在地行使控制权的机构、红十字会、医院以及华人社区社团的联系渠道。

5.7.6依据安全需要,设立专责安全机构或指定安全专责安全人员。

5.7.7密切关注项目部所在地和毗邻地区社会治安动向。发现驻地四周有可疑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向我国使领馆、当地政府报告,并通报公司总部。

6、应急响应 6.1报警

6.1.1发生预警范围内的紧急事件时,项目经理须在第一时间向二公司领导电话报告,书面报告须在三小时内报送公司总部,报告内容为现场事件发生、处置情况,事件规模,人员财产损失等基本情况。

6.1.2Ⅰ级响应事件,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6.2 应急措施

6.2.1发生预警范围内的紧急事件时,项目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部场所,安排专职人员、启用应急通讯手段。明确事件专责对外发布消息的发言人。

项目经理应随时向公司报告事态发展,随时向我国驻外领馆及相关机构报告。

6.2.2发生Ⅰ级响应事件时,公司总部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确定主要负责人。总部领导率领应急工作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寻求我国使领馆及驻外机构的支持,做好应急处置。

6.2.3受伤人员在紧急医护处理后,在保障路途安全的情况下,宜尽快送当地医院救治。

6.2.4绑架事件发生时,任何员工不要有过激言行,保持沟通渠道,尽速向我驻外使领馆汇报情况,寻求适当的解决方式。并向总部应急机构随时汇报。6.2.5公司总部应急工作组做好境外工程突发事件中涉险员工家属的安抚工作。

6.2.6当突发事件在短期内没有平息可能的情况下,在公司总部指导下,应迅速撤离人员。6.3 信息报告 6.3.1初次报告:

项目部须在发现事件发生时、或接到事件发生报警后,由项目经理电话报告二公司领导、公司主管领导、我国使领馆。并在三个小时内向向公司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性质、涉险人员情况,潜在危险及其它基本情况。6.3.2 进程报告:

在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项目部要每天至少要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书面报告一次。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突然变化或恶性升级,须及时报告。报告内容除了对初次报告的补充、修订外,以事件处置情况为主。6.3.3 结案报告

事件终止后,由项目部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提交事件结案报告。6.4信息发布

境外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政府相关部门指令进行。

境外突发事件信息当地发布,由项目经理请示使领馆以及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后决定。7 善后处理

7.1涉险人员伤势稳定或被顺利营救后,需安排回国修养,进行必要的治疗。

7.2对应急处置中亡故的涉险人员,公司应急指挥部和项目部,应做好遗体的护送、追悼及家属的安抚、赔偿工作。

7.3处理好各项遗留问题,做好事件应急总结,上报驻地我国使领馆和上级机构。

7.4在公司领导下,做好人员安置、损失评估、赔偿、奖励等后续工作。8 应急终止

8.1公司总部及项目部按预警级别、应急处置管理情况,宣布突发事件终止。

7.项目部总应急预案 篇七

通过演习能较客观反映出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执行效果,矿井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利于总结吸收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预案技术方面的情况,提高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完善准备、精心模拟。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救护大队演练前安排各中小队长认真对所在矿井各头面开展详细预防检查工作,从模拟救援角度,认真收集服务矿井生产头面基础信息,每月更新2次。根据所有头面的主要危险源特点,每个头面编制完成1套虚拟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方案。作为编制应急处置或应急演练方案的基础资料,有针对性分析主要危险源特点和应急处置条件,并在图纸上详细标注服务矿井所有在籍头面的通风(局部通风)、防尘、监控、通讯联络、压风自救、排水、运输、紧急避险等系统及主要装备情况,标清巷道支护、主要测量点标高等。从中选取一套应急演练方案并进行改进完善,作为检查的考核方案。

(二)深化培训,夯实基础。矿井进行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前,组织参加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近年来徐矿集团加大了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快。救护大队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担负起应急培训管理任务。先后在矿处长、区队长、班组长和兼职救护员等培训班中,讲解应急预案的编制,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应急救援技能。在季度质量标准化应急救援项目的检查中,多数矿领导能做到启动预案迅速,执行救援程序准确、把握事故的处置要点,指挥决策紧张有序。对于科区长、班组长等现场管理人员应急救援培训,大队整理了相关教材,具体介绍了发生各类事故时现场人员如何组织撤离,如何开展自救、互救,如何采取措施控制险情等内容。此外,救护大队还利用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查、演练评价和其它活动,协助矿井搞好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二、合理虚设灾情,多方位锻炼应急处置能力

在徐矿集团季度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中,将应急救援部分的检查重点设计为一次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方式为桌面演练,虚拟事故的类型在各矿井的主要危险源和安全管控重点中选取。演练对象主要针对矿处级领导救援指挥和各科室、工区干部,检查指挥部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和应急处置技能的掌握情况。检查的内容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建立、调度系统、指挥部决策、灾区人员如何自救互救、施救组如何抢救、救灾时各单位的技术支持及保障措施等。

(一)磨合机制、讲究实效。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利用桌面演练的形式,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果。在桌面演练中,着重检查领导干部的调度指挥和各科室、工区负责人处理事故采取的措施。指挥部采用桌面演练,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算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以考验指挥人员在掌握好各类事故的处置要领的同时,随机应变,熟练运用救灾技术应对各类突发问题。从而促进指挥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其它应急管理部门安排一个负责人参加演练,根据救灾指挥部要求,口述工作安排要点,检验应急管理和应急保障体系的运作。虚拟灾变的影响区域的干部职工采用现场演练,考察现场带班干部发生事故时组织自救,采取有效的避灾措施的能力。在减少了对矿井正常生产作业的影响的同时,也保证了演练效果。

(二)结合现场、着眼实战。通过开展虚拟事故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练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如虚拟某矿一个采煤工作面进风运输巷距离工作面10米皮带机尾发生外因火灾事故,工作面人员已撤出灾区,有一名工人因火灾烟雾大未及时撤出被困在距离工作面30米出回风轨道巷的保险硐室内。考察救灾指挥部对火灾预案的启动,调度系统对事故现场信息的收集是否全面,是否向事故区域汇报人员问清现场情况,是否按照预案要求汇报、通知相关人员情况。考察抢救指挥部安排的撤人、断电、警戒区、救灾措施、应急物资的调用等内容。考察通风工区为虚拟救灾指挥部分析灾区通风情况,采取通风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考察救护队在事故处理中,采取的处置方法是否正确,机电科采取的停电范围是否合理。事故结束后现场处置措施等。

三、健全演练模式,多角度推动应急处置能力

因为虚拟煤矿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案演练也采取随机设置的方式,全面考查应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多角度推动应急处置能力。一是随机在矿井副职领导中指定救灾总指挥,要求每人都要认真对待预案演练,具备良好的应急管理素质。二是随机指定虚拟事故类型,根据矿井重大危险源选择临时确定虚拟事故类型,考验指挥员对各类事故的处置能力,对各类预案的熟悉程度。三是随机选择虚拟事故发生地点,考验指挥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各有利有害因素对事故救援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安全救援。四是事故场景随机变化。如在虚拟火灾处理中,瓦斯浓度逐渐升高的变化情况或发生风流逆转现象等,以考验指挥在掌握好各类事故的处置要领的同时,随机应变,熟练运用救灾技术应对各类突发问题。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了应急预案演练的处置难度,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平衡,锻炼应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调临场体验,增强应激心理素质。指挥部的桌面演练,由于虚拟事故类型、地点随机选择,救灾指挥的好坏作为矿井质量标准化应急救援部分的考核成绩,这些给担负总指挥的同志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这也正好贴近了真实的应急状态,借此检验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素质。演练中,在成立指挥部开始组织救灾的初期部分指挥员比较紧张,指挥程序略有混乱,出现一些差错。井下现场演练,模拟真实灾害情况。跟班干部和班组长要根据虚拟灾情正确响应,采取合适的自救方式,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组织现场职工撤离。在应对虚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求矿工配用自救器,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切身体会使用自救器的感受。演习结束后,现场干部职工自发交流起经验,如配戴自救器明显感觉到吸气时较热,咬住口具后要深吹一口气让气囊充分展开,撤退时班长压后防止有人掉队等等。通过对整个应急救援过程的真实演练,让各级指挥人员亲临灾变状态下的气氛,锻炼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素质,增加矿工利采用正确方法组织自救的信心,收到了较好的演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方裕璋.应急救援与抢险救灾[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

8.制定应急预案应科学有效 篇八

企业要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查找重大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争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现在有些企业,虽然也搞了所谓的应急预案,但是不够科学,不切合实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对危险源的辨识概念不够清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混为一谈,不能正确评估确认。有的人认为本企业没有重大危险源,不必搞应急预案。有的人认为凡是危险源都要搞几条应急预案,万一发生了事故也好解脱。二是不能定期检测评估企业存在的危险源,仅凭主观印象确定所谓的危险源而忽略了真正的危险源存在的场所。三是制定的应急预案只是安全管理部门几个少数人搞的,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实用价值不大,预案成了一纸空文。四是预案制定后,没有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对关键时刻如何操作,如何发挥职能部门的协同作用,考虑的不全面。

企业查找重大危险源,必须及时进行评价,建档登记,科学地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培训、演练,提高实际预防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有的放矢,临危不乱,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上一篇: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下一篇:怎样撰写小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