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教学设计方案

2024-08-05

思修教学设计方案(精选8篇)

1.思修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2011-2012第二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教学实践活动安排

一、主题:“学习雷锋好榜样”

二、教学实践的目的 1.实现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传播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目标。

2.学雷锋做好事,为美化校园、构建和谐校园作一些实事。

3.培养良好习惯,懂得珍惜,学会相互尊重。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提升道德素质。

三、地点:以校园内、校内社区为主

四、学时:共7学时

其中:制定方案:1学时;

活动:2学时;

总结:2学时;

交流:2学时

五、活动形式:志愿行动、环保活动、宣传、“团日活动”等。

六、组织形式:自愿组成小组,每组6人,组与组之间可以联合(需向老师说明,并征得同意)

七、具体步骤:

1.制定方案阶段:4月16日——4月23日(第十周),方案中需注明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并交给任课教师一份。

2.实施方案阶段:一周,在此期间完成活动。

3.总结阶段:一周,总结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内容、过程记录,总结及体会(每个成员分别写)。

4.交流阶段:一周,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做汇报,由学生组成评判团进行打分。

八、评分标准

1.实践活动:满分15分(1)方案可行,有创意。(3分)(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且积极参与,每缺席一人扣1分。(6分)

(3)有图表或图像资料。(2分)(4)总结报告规范(电子版)。(3分)

2.交流汇报:满分5分

九、几点说明:(1)需写体会,并在总结阶段结成小组进行汇报。

(2)占用公共场所搞活动的需与相关部门协调,如:校保卫部、二教物业等。

(3)电子版字体要求:标题:活动的主题,三号字,黑体。正文:宋体,5号。间距跨度:17。顺序:方案、总结、附件(调查问卷等)

(4)以班为单位交作业。(5)参加此次活动成绩及格者可获得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认证。

想政治教育教研室

2012年4月

2.思修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思修”课, 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是“05 方案”所规定的高职院校三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他两门分别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现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和“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侧重有所不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目的是进一步坚定学生在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侧重政治性、理论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侧重思想性、实践性;“形势与政策”则主要讲述近来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事件, 目的是增进学生对当今世界形势与政策的了解, 侧重时事性、政策性。

尽管三门思政理论课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特性, 但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别无二致。可以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者都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职业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在就业准备及就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从职业素养教育表面看是教授学生 “怎么做”, 但同时也在告诉学生 “为什么”, 实际上最终还是在思想意识层面对学生进行改造和教育。

因此, 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职业素养培育的职责与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素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针对性培育。而相较于其他两门思政理论课, 在“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思修课中, 更容易也更适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二、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思修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遵循课程教学规律,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有机整合课程教学资源, 序化组合相关教学要素, 剖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系统化过程。”当前, 高职思修课的教学状况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从学生层面而言一是对思修课不够重视, 认为专业课才是未来立足职场与社会的“饭碗”, 思修课可有可无;二是自小学、中学阶段即开始接受“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课程的教育, 对大学思修课的开设内心存有“抵触”。从教师层面而言则是教改能力与教改动力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切实实现由“知识”“理论”的灌输向“人本”“生本”教育的转化。

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由“知识”“理论”的灌输向“人本”“生本” 的教育的转化以及学生对思修课的再认识与再重视, 需要教师在教学改革与教学设计上动脑筋、下功夫, 摈弃传统教学目标与教学体系的“宏大叙事”与“千篇一律”、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的“面面俱到”与“高高在上”、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满堂灌”与“一言堂”, 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价的“分数论”与“结果论”, 着眼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重构教学目标、再造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手段、重设教学评价。

(一) 重构教学目标, 凸显职业素养的价值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系列活动的起点, 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思修课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其思想政治的价值导向不言而喻,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终极目标上具有共同的属性和要求。但面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不同内涵和不同类别, 在思想政治价值导向的引领之下, 高职院校还需结合具体的专业、职业与行业, “根植高职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 接地气、聚活力、围绕‘职教’做文章, 发掘出课程的职业素养价值”, “着力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着力培养善于沟通、敢于担当为主要内涵的职业行为习惯, 从职业理想、职业规范和工作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育”, 凸显职业素养的价值导向。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例, 在教育与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与相关内容的同时, 紧紧围绕营销人员“有服务意识、市场观念、尊重他人、积极热情、头脑灵活、反应敏捷, 掌握必要的营销技巧和策略”的职业素养要求以及“热爱职业、诚实守信、把顾客摆在第一位、平等的竞争心态、遵纪守法、有团队意识”的职业道德规范, 着力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态度, 注重服务、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长于表达、积极主动的职业作风, 并致力于职业认同感的构建、职业理想的激发与职业价值观的引导等。

(二) 再造教学内容, 贯穿职业素养培养的主线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 是教学实施的载体。”目前, 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思修课教学均采用国家统编教材, 这对思修课教学的规范性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 但同时也缺少了教育的多样性与针对性。为了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统编的国标教材体系必须向特色的职教教学体系进行转化, 与省情、市情、校情、系情、生情相结合, “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在摈弃与中学教材相重复内容的基础上, 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 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为“大学之道”“理想情操”“人生价值”“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专题, 分别对应融入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内容。如“大学之道”专题, 首先从宏观层面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讲解与分析, 再次从中观层面对学校的办学属性、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进行解读, 最后从微观层面对二级系院、具体专业、行业企业等进行介绍, 重点增强学生的职业教育观与职业认同感。“理想情操”专题,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引入《财富 (中文版) 》 所列举的中国40 位40 岁以下商业精英人物的故事, 帮助学生叩问自己的职业理想。在“人生价值”专题, 引入现代浙商人物如宗庆后、马云等人的案例,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态度, 为实现职业理想与社会价值奠定基础。另外还可以加入学校毕业生中“最美职业人”等有关行业职业道德案例, 融入优秀校友文化, 以身边的实例育人。通过各专题内部以及各专题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内容设计, 将职业素养培养的主线贯穿整个课程。

(三) 重塑教学手段, 为教学目标的实现“铺路架桥”

教学手段与方式的运用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完成。鲜活的内容如果不加以形式的创新, 在高职的思修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不会被吸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案例式、提问式、交流式、体验式、任务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实现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变。在“大学之道”专题, 可以让学生围绕职业教育与各自专业开展“大学·大学生·大学生活”“说出你的专业”等主题发言交流, 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教育以及所学专业的认知和认同;在“理想情操”专题, 让学生推荐班级“理想之星”或心目中的“行业之星”, 在课堂上进行演讲, 并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何为爱国”与“爱国何为”的讨论与辩论, 对学生职业岗位与爱国关系进行引导;在“人生价值”专题, 让学生观看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 并进行观后感的交流, 对人生逆境、职业态度等进行启发与思考。此外, 开展“市场营销行业精英人才案例讲述”“探访名人足迹、领悟成长真谛”“家乡名人与我的成长”“浙商精神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浙商精神访谈录”等专题研讨与社会调研;以及参观名人故居、浙商博物馆、相关企业, 进行企业职业素养状况调研, 探寻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足迹。

(四) 重设教学评价, 发挥教学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教学考核与评价对教与学的过程起着检验、督促与导向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 考核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 教师考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考, 学生就怎么学”。以往一考定结果的单一闭卷考试已不适应基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目标的实现, 结合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要求, 实施开放式过程评价与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的综合式教学评价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实施“334”式综合考核方法, 其中30%为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表现情况, 包括教室文明、举止文明、就餐文明和寝室文明等方面,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基础文明养成的践行情况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学生职业素养的践行情况;30%为实践环节的表现情况, 重点考查以包括职业素养在内的主题社会调研、参观考察、讨论辩论、案例解读以及教师、学校所安排的其他实践环节的践行情况, 采用小组内成员互评、各小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40%为期末卷面成绩, 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在考试内容上, 对职业素养相关内容进行倾斜,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加入如“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简单谈下你对该专业的认识, 并对你的职业认同感进行描述。你认为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包括哪些”等题目。另外还可以尝试采用笔试与口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推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证书制”, 进一步凸显职业素养教育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三、 基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教学实施的保障措施

首先, 思政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与提升教改能力, 不断进行业务学习与专业认知, 积极参与专业的教学例会, 了解岗位特点与丰富企业经历, 基于课程的实效性与学生的发展性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创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 只有教师掌握什么是职业核心能力以及如何以此为导向组织教学, 才能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其次, 思政教研室要安排教师面向固定的专业 (群) 进行授课, 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加强业务指导与培训, 组织开展听课、评课与教学比赛, 进行优秀经验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活动, 打造凝聚力强、改革意识浓、精理论、懂职业的专家型教学团队。

再次, 学校要重视思政理论课的建设与改革, 充分认识思政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为教师到学校内各实训场所进行专业认知培训以及到行业内工学结合企业进行考察和学习提供条件与保障, 根据专业建设与学校发展等要素开辟思政课的校内实践场所。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不仅仅是只具备娴熟职业技能的“工人”, 而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匠”。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学生工作、实训实习等各个环节共同发挥作用。

另外由于思政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定性,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融入与融合, 其原有的思想政治价值必须保留且处于主导地位, 因此, 思修课中职业素养的培育只能是一种“嵌入式”的培育, 亦即,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思修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以思想政治素质为引领, 以职业素养为基础”这一核心原则的。

摘要: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思修课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再造、教学手段重塑、教学评价重设等环节对高职思修课展开教学改革与设计, 并提出这一教学设计得以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思修课,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贺蓉蓉, 蒋家胜.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设计探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8) :77-78.

[2]范清义.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双价值”导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 (5) :101-103.

[3]卢翠亭, 蔡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理念与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2) :35-36.

3.思修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法律知识竞赛

高等职业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已不再是以前相对单一型的模式,而是转向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摈弃以前的“以知识为本位”,变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当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不例外。从2009年开始,在《思修》课的教学中,我们大胆引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下面就以法律部分的内容为例,介绍“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这一项目的应用与实践。

1.《思修》课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项目教学法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思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结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教学效果不好。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利用项目教学法,对每堂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2.“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的项目设计

以《思修》课法律部分的内容为基础,以“项目教学法”为手段,我们在《思修》课教学中设计了一个项目——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

2.1项目介绍

教师在课堂上介绍项目时,除了使学生清楚了解项目的目标以外,还应该对新知识和项目的具体实施作好解释。要根据项目来设计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要引导学生清楚项目实施的步骤。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2.1.1项目名称——“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

以《思修》课第七章、第八章的内容为主,加上第五章、第六章相关法律部分的内容,设计一场“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重点难点老师讲解为辅。

2.1.2所用时间

从项目准备到项目实施整个过程需要四周左右的时间。

2.1.3项目目标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准备法律知识竞赛题目,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国目前现有的法律体系,掌握常用法律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在学习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在表达能力方面,通过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在沟通能力方面,要完成法律知识竞赛,需要全体同学分工协作,共同努力,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项目的设计、准备、实施及完成,使学生体验任何事情的成果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2.2项目准备

根据一场法律知识竞赛的要求,为了准备、实施、完成一场基于《思修》课法律部分的知识竞赛,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子项目:

2.2.1题目准备

(1)题型准备。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2)题目准备(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学习《思修》课所有关于法律部分的内容,每个班每人至少出一道竞赛题目并附答案。按照每个班学生人数的多少确定出题数量和题型。

(3)题目整理。让各班学习委员和班长负责整理本班学生的题目,避免有重复题目。

(4)确定比赛题目。根据法律知识竞赛的流程,教师从学生所出的题目中挑选出相应的比赛用题。其中包括个人必答题、抢答题、小组必答题、风险题、加赛题、观众互动题等项目。再根据参与比赛的小组数和人数确定题目数量。

2.2.2比赛准备

(1)参赛学生选拔。教师和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根据整理的题目,选拔法律知识掌握较好的,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的,记忆力较好的同学,让他们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系别,班级,姓名)。

(2)比赛用品准备。ppt制作(教师制作题目卡片及答案),记分用纸,答题用纸,签字笔,奖品,记分牌(代表队前A4纸显示得分),积分榜,抢答器,抽签纸等。

(3)工作人员准备(以学生为主)。所需要的工作人员为记分员(学生,3人)、主持人(学生,一男一女,2人),主持词自己准备。计时员(学生,2人)。幻灯片操作员(2人),负责制作比赛用幻灯片及比赛现场幻灯片操作。 机动人员(学生,2人)负责比赛场地布置等事宜。保管员(学生,2人)办公用品、奖品及证书的管理与发放。评委老师(5人),负责主观题的点评及打分。

2.2.3比赛流程准备(学生设计,教师指导)

代课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整个比赛流程。

(1)评估总结。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比赛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可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效果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3.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使用的效果,是别的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但是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项目任务的筛选难度适宜,内容要有意义而且跟实际生活相结合。如果项目内容过于复杂,学生不容易完成,也会对项目失去研究的兴趣;但如果项目过于简单,也会降低学生的吸引力。

(2)与此同时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主要职能已经由“教”转变为“导”,教师要扮演好组织引导者的角色,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3)任务完成后,要引导学生认真总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总结,学生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这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总之,教学过程完成后,我们认识到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具有独到的功效,教学效果良好。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既可以让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概念等具体化,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人参与、协同作战的学习气氛,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炎.项目教学法下的一堂Flash教学设计[J].广西轻工业,2008,(5):80-81.

[2]李琴.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以秘书风采活动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2):7-10.

4.思修教学大纲 篇四

课程编码:0300810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学 分:3学分 学 时:54学时 开设学期:第1学期

一、教学目的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为辅,通过讨论研究、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三、教学内容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10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考研知识点:

1.认识大学生需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3.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理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6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重要问题。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想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考研知识点:

1.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认识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4.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5.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6.理解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6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考研知识点:

1.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理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4.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5.理解增强新的国家安全观

6.认识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在哪些方面努力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6学时)

教学要求: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生价值的标准、实现条件和方法

2.深切体会和正确处理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我的关系。

考研知识点:

1.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2.把握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关系及如何创造价值。3.如何正确处理“四个和谐”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结合十八大以后中央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的一系列举措,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社会作用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考研知识点:

1.把握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2.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3.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4.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5.认识当代大学生树立诚信品质的重要意义 6.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使大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中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艰苦中创业,在实践中成才;掌握婚姻家庭的道德和法律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3.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4.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5.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考研知识点:

1.联系实际认识大学生需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理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3.正确认识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 4.认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二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8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法律的含义、特征和本质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和运行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和内容 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考研知识点: 1.认识法律的特征

2.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3.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5.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七章 树立法治理念 尊重法律权威(4学时)

教学要求: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主要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明确公民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 考研知识点:

1.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认识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 3.认识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及途径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一、法治思维的基本基本含义和特征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6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法律权利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2.法律义务的内涵、特征及与法律权利的关系 3.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4.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考研知识点:

1.理解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2.认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3.认识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的特点 4.认识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5.理解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权 第一节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

二、法律义务

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三、财产权利与义务

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五、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一、依法行使权利

二、依法救济权利

三、尊重他人权利

四、依法履行义务

结束语

四、其他教学环节

1.每个学生搜集一两个有教育意义的伦理或法律方面的故事,在每节课讲完授课内容后由学生自愿进行讲述,教师点评打分,师生共享。

2.学生在本学期围绕道德与法律内容完成两次作业,写两篇小论文。

五、考核要求

1.平时考核:30分(含自主学习10分,课堂出勤、学习态度20分)

2.期末考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统一设置考场,采取开卷考试,统一阅卷。

六、选用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七、参考书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思修与法律基础》教学思考 篇五

《《思思想想道道德德修修养养与与法法律律基基础础》》课课程程论论文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院(系):网路工程系

专业:网络技术

学号:123113041

姓名:吕惠慧

任课教师:蔡文桂 教学思考 《的摘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活动为辅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高该课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水平。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方式 实效性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机地整合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框架。它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水平。该课程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它的教学一定要切实加强实效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法,单向地灌输正面的思想观点。加之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不注意教学艺术和方法,上课脱离学生思想现状,师生间缺乏交流,学生觉得乏味、枯燥,课堂内容成了“催眠曲”,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有些学生要么逃课,要么“隐形逃课”。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其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表明,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精心备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教学中,讲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这一章时,先讲清楚基本概念,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我的大学我的梦”为题的演讲稿,下一次上课时当堂演讲。教师在演讲的过程中做点评,包括内容以及演讲的技巧等。指引学生“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通过发言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热爱家乡的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进而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同时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分析乡情、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不同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同。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针对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中,讲到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时,先给学生讲清楚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从步人大学起,大学生就开始萌动着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憧憬,也开始了积极的准备,这种准备是贯穿在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中的。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实际生活来观察,一些人就业之后发展缓慢甚至遭受重大的挫折、失败,问题往往不是出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上,而大多是出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不高上。因此,大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以后从事职业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然后,在讲授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时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特点进行。在医学专业上

课时,通过学习“希伯克拉底誓言”,告诉学生医学科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在艺术类院系上课时,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德艺双馨”;在理工科院系上课,针对学术界出现的某些伪造实验数据、制造学术泡沫等学术不端现象;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在工程技术活动中,“豆腐渣”工程以及出于急功近利目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利用网络犯罪等。引导学生敢于坚持真理、刻苦钻研,力戒浮躁不专,发扬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精神。

由于结合专业进行讲授,学生不再感到课程内容离他们遥不可及,也不是令他们厌烦的“大道理”,自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采取传统讲授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能使课程图文并茂,音像兼备,从而把有关的知识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具有生动性和强烈的吸引力。这里以影视为例,影视以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形式,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优秀的影视作品载负着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体现着民族品格和时代精神。影视教育直观、生动、感染力强,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作品,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身临其境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可以在无声中激励大学生去追求人格的完善,在无言中促使大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难以达到的。比如,讲到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的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时,为学生放映纪录片《圆明园》,学生观后深感震撼,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落后就要挨打”。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新使命;讲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这一章时,为学生放映纪录片《筑梦2008》,这部纪录片以国家主体育场“鸟巢”的建设为主线,穿插老百姓搬迁、运动员训练、特警训练三条线索,反映了中国为实现百年梦想做出的不懈努力。当时,正值北京奥运会闭幕不久,学生更容易引起共鸣。在讲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时,放映马家爵案件的庭审录像,可以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场景,感性地认识审判程序。然后,分析马家爵的犯罪动机,他的心路历程以及导致此案发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教会学生在大学处理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经历和生活阅历,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较多的人文历史知识,因此,利用影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简单机械地进行,仅仅停留在观看影片、写观后感、举办心得交流会等层面。重要的是要注意深刻挖掘影视作品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并且把它融人到时代大背景中,努力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四)采取教学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建设一支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能精湛、师德风范好、人文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根本条件。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备课和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如果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深厚的教学功底,就很难做一个称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同时,教师在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其次,教书要与育人相结合,这是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一名优秀教师来说,包含着道德与能力两方面的要求。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起表率作用。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既要增强教师的从师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我们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给学生“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切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6.关于高职院校思修课程的教学思考 篇六

摘要:高职院校必修课程之一思修课,作为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主阵地,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课程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笔者将在本文中浅谈一下自己对于思修课程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思修课;课堂教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147-01

根据教社政[2005]9号发《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作为高职院校的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承担着向高职院校大学生传授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任。通过本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并适应大学生活,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及未来人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思修课具有较高的政治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加之任课教师对于该门课程的处理和教学中存在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对思修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很多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开设的思修课与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没有多少区别。最终导致思修课程的课堂教学陷入呆板,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笔者也在高职院校担任思修课的教学工作,在本文中将粗浅的谈一下个人对于思修课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一起共同探讨思修课程的有效教学。

一、教学理念层面

2013修订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就提出了大学生要明确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及要求,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转变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们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与高中阶段的学习有哪些区别,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同时,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思修课程不仅是向学生们传授基础的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更重要的要围绕学生的具体知识层面和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学生学情的正确分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具体心理活动和思维方式,同时加强与班级辅导员的沟通,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工作中,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联系社会现实中出现的事件与问题来辅助思修课程的基础知识的讲授。

二、教学策略层面

大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要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解答心中的疑惑。

由于思修课程的设计是以章节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重复或者交叉的现象。因此,在保证教学目标能够正常完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小专题的教学形式来讲解思修课程,将思修课程划分为不同的专题,安排好教学课时,将每个专题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扩展,不仅可以囊括思修课程基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相关课外信息,拓展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和信息量。这样,思修课程讲授起来专题较为突出,思路比较明确,而且有助于教师进行系统教学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基础理论知识。

三、教学实践层面

(一)在思修课程的思想道德教学部分

首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教育班会或者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和实践体验,让学生们加深对思想道德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其次,也可以让同学们列举出校园里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或者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思想道德层面的探讨。校园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校园里的文明素养直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明。凡天下大事,必行于细,要让学生们高度重视“讲文明,有素养”,明确校园中哪些行为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教导学生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来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思想道德素养。再次,还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方面的知识融入到思修课程的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程的教学,对于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在思修课程的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部分

教师不仅要讲解法律基础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借助于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分析讨论一些经典的,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真实法律案例,或者观看《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法律教育类的视频资料,还可以结合身边出现的有关法律方面的实际生活问题,将法律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讲解。同时,可以考虑将模拟法庭引入课堂,让学生们亲自担任诉讼程序中的当事人,熟悉中国的诉讼程序,真正的体会法律的庄重与严肃。

思修课程的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思修课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思修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始终沿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灵活多样的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

(作者单位: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

参考文献:

期刊类:

7.思修教学设计方案 篇七

一、在高校思修教学中应用专题演讲讨论法的重要性

1、有助于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校的思修教学中,利用专题演讲讨论法可以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还可以改变以往思修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思修教学的兴趣。在开始演讲之前,学生需要根据演讲的主题来收集相应的资料,确定演讲的框架和问题,并整理出有力的论据来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从而确保演讲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学生在为演讲做准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摸索来找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阶段,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在高校的思修教学中应用专题演讲讨论法则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要在教师与其他学生面前进行演讲来表达出内心的观点,就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信与勇气,而该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反复锻炼,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心理承受的能力。运用专题演讲讨论法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还可以为一些平时不喜欢交流的学生通过演讲来感受到与他人交流的乐趣,从而转变被动状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演讲活动当中,学会更好的表现自己。

3、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有更好的了解与掌握

在思修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演讲来了解该学生对于思修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给予及时的、有效的指导。所以,在学生开始演讲前,教师应对演讲稿进行严格的审核,学生在演讲时应仔细的聆听,并且对学生讨论的情况也应时刻关注,以便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与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同,专题演讲讨论法是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索相关问题,亲自查阅和开展调研活动来收集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对我国目前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得高校的思修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在高校思修教学中应用专题演讲讨论法的对策

1、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大纲以及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思修教学中,教师要对专题演讲讨论法进行合理运用,首先应结合思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制定出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对专题演讲的时间、题目以及教学目的做出整体的规划,在新的学期开始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详细的讲解思修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案,让学生对运用的教学方法先有一定的了解,并自觉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根据课程设置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为3至5个学生,通过抽签来为每个小组决定演讲的具体顺序,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每个组进行明确的规定,让学生根据教师规定的时间与题目范围来收集相关的资料,为自己的演讲做好万全的准备。

2、借助于现代化信息媒介来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

专题演讲讨论法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并且撰写演讲稿,这对不少刚接触演讲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教师应与学生加强联系,随时随地的为在写作演讲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困难,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从而更好的进行写作。高校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媒介,建立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有效途径,从而收集到更多有效的资源,为撰写出科学合理的演讲稿奠定基础。

3、开展演讲与讨论,做好总结与评价

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抽签来决定具体的演讲顺序,并规定演讲时间为10至15分钟。在演讲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多媒体或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来进一步提升演讲的效果。学生演讲结束之后,需要结合演讲的内容来展开讨论,其他学生可以向演讲的学生提问自己在倾听过程中没有理解的地方来获得合理的答案。教师是保障演讲顺利进行的重要力量,他需要营造出一个自由的、轻松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论辩能力。演讲与讨论全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在结合专题演讲内容的基础上来进行梳理,找出学生的不足,并对专题中的重难点进行更全面细致的分析与阐述,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对于演讲中的新颖之处,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专题演讲讨论法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高校应将该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思修教学当中,调动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中成.专题演讲讨论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敖民.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与考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4).

8.思修课,抢手课 篇八

这个名字听起来相当高大上的课程,却让许多学生谈之色变,在他们看来思修课无非是照本宣科,

教授们深情朗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老课本,大家困得如小鸡啄米——台上自说自话,台下睡成一片。

不仅学生听得不走心,教授教得也不舒心,成了大学课程设置中公认的鸡肋。

如果你和别人谈起复旦大学的思修课,可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反应。“这是我们学校最抢手的课之一。”

“陈果老师是我的女神!”“不上思修课大学不完整。”

这类回答并不鲜见,甚至隔壁的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同学们也慕名来旁听复旦的思修课。

这不禁令人好奇,颇受冷遇的思修课在复旦发生了什么变化?

面对传统思修课说教味浓、效果差的问题,

复旦教师团队历经多年的尝试和改革,让这门课完成了大变脸,

从用点名留住学生的课变成了让学生抢着上的线上公开课,从“鸡肋”变为学生们的“心灵鸡汤”。

正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所说,复旦在致力于“打造最精彩的思政课堂”。

Step1

人气青椒告别念经课

“今天我要记录的是个人的真实经历……”“楼主编故事吧,人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勇气!”

能容纳上百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几个不同的声音从教室的各个方向传来,看上去颇让人一头雾水,实际上这正是复旦思修课上一个小组在进行关于“勇气”的presentation。小组成员以论坛讨论的形式,在课堂上饰演不同ID的发言,重现网友争论的场景然后得到结论,表达小组对“勇气”这个话题的思考。这场别开生面的presentation赢得了坐在第一排的老师和学生评委的一致称赞,成为思修课当场最佳发言。

这是一堂典型的陈果式思修课,这位年轻美丽的女老师坐在学生评委席旁边,时不时点头赞许,在发言结束后进行简洁的点评。如果你仔细聆听,会发现老师诗意而感性的语言中包含了书本上的道理。身材高挑、神似王菲的陈果被学生们亲切地成为“模特姐姐”,作为复旦人气“青椒”(青年教师的昵称),她出色的口才和生动的教学方式为思修课赢得了第一批粉丝,甚至让其开设的思修课成为学生年度最喜爱课程之一。

提起传统的思修课,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老师读教材圈重点,学生昏昏入睡到期末前再临时抱佛脚,通过背功拿到一个好成绩。陈果没有使用课本的大纲,每学期的思修课会围绕类似“勇气”“真理”“正义”等话题展开,老师授课后由同学们分组以presentation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话题的见解,由学生评委和老师共同点评、给出成绩。这种授课形式,让学生真正地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被动地配合老师变成了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早在2010年,就有喜爱陈果的学生摘录了“复旦思修课语录”放到网络上,一时间大火于博客、贴吧,不少学生都感慨“原来思修课还能上成这样”。谈及上好思修课的秘诀,陈果曾在一次报告中这样说:“理论上的对错,学生大多都知道,道德的动人之处,是在于它的感召力,打动了你。而真正要展示动人之美,需要生命的注入、心灵的袒露。” 一位已经从复旦毕业的学生告诉笔者,他在大学里印象最深的课就是陈果煲的“心灵鸡汤”,让他真正学会用课堂所学去改善自己的状态,寻求正能量。

如果说陈果的授课方式温柔如水,那么被称为“复旦思修小王子”的胡志辉则热烈如火,他的课堂常常将当下的热点及历史上的相关事件与授课内容联系起来,旁征博引,让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胡老师在课堂之外也分外贴近同学,常常出没于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了解同学们的观点和想法,这样亲民的老师让大家倍感亲切。可以说,教师团队中注入的新鲜血液,使复旦的思修课从传统走向了新颖,使大家第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门政治课。

Step2

慕课上线,师生互动

2014年复旦的思修课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思修课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同学们可以通过“慕课”网络共享课堂修读课程。所谓“慕课”(MOOC)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将学习资源和学业系统通过线上共享实现网络化教学。由复旦牵头,来自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十所中国知名高校的人气思修教师组成“明星”团队进行线上授课。据了解,“明星”团队的老师们精心制作了36个课时的在线课程,参与此项改革的高校学生只要选课,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课程视频,但要在规定时间内看完教学内容并且完成相应的作业。

说起这次思修课的大改革,同学们颇有感受。2013级的朱诚诚同学认为:“慕课把课堂时间交还给了我们。”据朱诚诚介绍,思修变成网络课程并不等于学生一个学期不用去上课,而是把吸收课本知识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课堂变为老师和学生互动的场所。实体课一般在本校上,也可以选择到其他参与改革的学校与老师见面,或者到博物馆、科技馆等校外场所活动,实体课上的主题是由同学们在论坛里共同讨论出来的。“线上有十几位老师的课程可以选择,实体课主要由一位老师负责。我们叫实体课是‘见面课’,一个学期有六节左右,大家和老师进行交流,还有同学之间的辩论等等,学生的自主权很大。”2014年春季学期,思修慕课刚刚上线,复旦就有超过五百名学生选课进行了体验,可见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大家都跃跃欲试。

慕课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期内自由选择学习时间,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内容,那么如何保证学生们认真听课呢?会不会出现开着课程网页看电影听音乐的现象?2014级的何俊解释,思修慕课有“防偷懒系统”,课程视频播放中不时会有相关的题目弹出让学生完成,如果没有做题,视频就会停止播放,不计入学习时间。“如果做错了还会有错误提示,让你重新思考做题。这比以前到了期末才开始温书有效多了!”除了观看教学视频中的“防偷懒”题目,学生还需要在学校的开课老师及助教的指导下完成平台上的练习、阅读资料、小论文等学习任务,这改变了以前仅用期中和期末成绩评判学生学习情况的弊端。

思修课改革的另一大意义是集合师资力量,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而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但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只有一次选课机会。“以前我经常苦恼到底选陈果老师的课好,还是选胡志辉老师的课好。真感谢慕课系统,让我不用再纠结了,可以一领社科部老师们的风采。”何俊很高兴线上课程解决了他的选择障碍。共享课程负责人高国希老师认为,思修线上课由明星老师共同授课,发挥个人专长,打组合拳,能将师资力量最大化。

Step3

不改初衷,不变水课

从打破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到对课程进行彻底改革,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无疑复旦在政治课的领域走在了国内的前端。但也有人质疑:花样百出的思修课还是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吗?老师们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是否真正给学生带来了好处?

上一篇:法律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购物广场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