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体会

2024-09-07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体会(共15篇)

1.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体会 篇一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生命教育其实与美术课堂没有任何的联系。生命,关心的是人的生、老、病、死,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花有盛开与凋落。而这些好像与美术课堂没有好大的关系,直到最近几年雨花区以“生命教育”作为课题研究,生命化教育的话题多次被提及,还专门组织了生命化教育的培训。慢慢的我才关注到什么是生命化教育,慢慢的我才真正的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真正内涵及美术教育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

这里想跟大家交流下我的想法。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其实就教育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人如果受了十几年教育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能为别人做什么?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教育的意义何在。生命化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而我们老师要做的是把对孩子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价值。

我反思了一下美术课,觉得有几点做得不够,谈谈我的体会:

(一)使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完整性

其实美术是一门人文学科,情感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没有感情投入是画不画好画的。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目标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当属“情感态度价值观”,它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关系到他们完善人格的塑造。平时我们恰恰忽略了这点,上课时总想着要突破重点难点,生怕学生不会画画不好。讲解的都是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评价时也是侧重构图色彩形象特征这类。

美术课堂最终是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比如二年级自画像,应该让孩子观察自己、欣赏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做好自己就是最棒的。还有三年级的风来了,学会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好好利用自然条件。高年级的画社区,应该是通过画社区的景和人,了解关注共同的家园关爱身边的人,感受生活细节中的美好之处。从生命化角度看很多美术教材内容都有很深的寓意,课堂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升华。我以后在课堂中会侧重这方面的引导。

(二)让美术课堂教学过程自然生成

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一场按照预定的剧本进行的表演。但是我们现在上公开课不管是语言还是时间都是精确又精确,学生和老师都高度紧张。我很喜欢听砂子塘的李静老师上课,每一次听都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她的教案只有简单的几大点,但是看得出经过精心思考。她的语言很平实,没有表演性质的高低起伏,像聊天一样的娓娓道来。她的课魅力就在于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照本宣科地背教学大纲或教案,而是使得他们的头脑得到解放,从而对美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使得他们的手得到解放,以便能更多地创造和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事;使得他们的眼得到解放,更多地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美;使得他们的嘴得到解放,说出内心对美的真正感受;使得他们的学习的空间得到解放,更广泛地接触自然美和社会美。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利亚人在谈到教师角色时常常提起这样一句话: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而不是我们去不断的抛球,让孩子疲于奔命的去接。

(三)让美术课堂评价更具人文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一般课堂中老师评价学生就是:回答得很好。你很棒。真聪明。我觉得这样的评价缺乏具体性比较生硬。我们应该评价更丰富更生动更能感染学生。比如用“好,大胆一些,教师和你一起画!”“你画得出乎我意料!”等欣赏性、激励性的话语,体现出对学生成功的赞赏和对过失的宽容。诚恳的态度,具有慈母般的人文性关怀,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就能使学生放松、愉快地学习,大胆实践,在美术课中找回自信,体验成功,感受美!

真正的美术课堂应该是促进生命逐渐的觉醒和显现,应当是学生发现自己的美术潜能的地方,应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艺术创造乐园。当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美术方面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美术创造的能力、对自己艺术才华的信心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的才会焕发生命力的活力,永远显示出来它的生命意义。

2.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体会 篇二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达到知识技能互补。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团队精神, 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 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选择适当时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 精心设疑, 巧创情境, 使学生顺利的融入合作学习的情境, 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1. 个体操作有困难时, 需要合作学习

案例:《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应用的教学中, 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集体分析讨论, 探求解题途径。这样的教学远远优于单纯的教师讲解。

再如:《一百万有多大》这一节中安排的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验十元、一百元、一千元、一万元、十万元、一百万元, 使学生初步感受100万元有多大后, 急于亲身体验100万到底有多大, 求知欲较强, 这项活动的给出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己亲身体验的机会, 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由于需要学生进行测量、记数、记录、计算、估算总结等多项活动, 所需时间较长, 若由个人完成, 操作较为困难, 这就需要合作完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自主的确定实验项目 (如:估计100万粒大米的质量) 和步骤, 选择适当的实验工具, 操作并收集数据, 估算总结,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完成这一实验。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分工、有合作, 人人参与活动,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寻求合理的答案, 使他们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 增进了感情, 同时, 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 解题途径不惟一时, 需要合作学习

当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惟一时,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解题途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又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迅速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较为有效的合作方式有:

1. 小组协同合作

教师精讲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对课堂座位的排列不作整齐划一的硬性规定, 课堂中对某些内容、某些实验操作学生特别感兴趣, 教师可做临时调整, 增加时间,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案例:《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环节设计:

⑴由笑话“一个统计学家的一天”激发学生兴趣, 自然引入主题;

⑵发布“新闻发布会”, 由学生代表报道小组同学前一天搜集的有关数据统计的新闻;

⑶教师给出自己的“数据新闻”, 并引导学生判断、辨别其中那些是有效数字, 那些是近似数, 讲解有效数字和近似数的概念, 强调近似数的取法要根据实际需要;

⑷小组活动:测量身边的事物, 并根据实际需要取适当的近似数, 教师调控引导;

⑸小组汇报成果, 并进行小组评比, 以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2. 分组竞赛

以学业竞赛代替测试,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在竞赛中进步, 这更乐于让学生接受和喜欢, 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案例:《三角函数》教学组织:

本章主要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准确灵活的运用公式, 教师可先讲解基本内容, 而后组织竞赛:把全班学生分成6组 (各组力量力求均衡) 限时答题。题型不限, 难易要适当。

3. 集体探究、共同学习

案例:《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组织:

教师引入课题后由学生担任试验的主持, 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试验, 然后汇总数据, 并画出统计图, 计算正面朝上的概率。

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 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人人贡献出思维成果。实际操作中, 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 灵活选择合作交流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 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关注个体的学习情况, 明确分工, 加强指导。在评价时, 教师应肯定的是这整个小组的学习成功, 而不是哪一个尖子生。此外,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老师要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问题设计要合理科学, 组员分配协调合理, 教师指导参与适度, 注意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多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真正学会学习, 做学习的主人。

叶澜教授说过:“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 不只是在教和学, 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只有这样的课堂, 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教师和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索,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 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 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尊重学生, 以促进学生智能为核心, 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更加主动地学习。

3.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体会 篇三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教育的生命意识”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

叶澜教授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师生的民主和谐”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前提条件

要实现教育民主化,就意味着教师要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眼睛向下”,“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问、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尊重、信任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的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教师的角色转换”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策略

首先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应当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其次,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4.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四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热情的行程。”真实的高效课堂需要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设计有效问题,创造质疑机会,捕捉错误资源,从而促进有效生成和学生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给学生注入精神成长的力量。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入手。有时教师虽全力引导,学生却启而不发。其根源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思维现状出发,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情感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开放、有趣、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在主动而积极的探索中,学生就很容易生成富有智慧性的新的东西。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

师:(教师投影出示一张跳远成绩记录单)同学们,通过这张跳远成绩记录单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A、B分别跳了几米。

生2:我知道C跳了3米多。

生3:我知道第一名是B。

师:这里C到底跳了几米几还不知道,你怎么可以判断出B是第一名呢?(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生:因为A、C跳了3米多,而B跳了4米多。

师:这样看来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我们首先看什么?比什么?

生:首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

(师生接着先围绕“假设C是第二名,C跳了几米?”展开讨论,当C跳3.99米时,引出比较3.99米和

3.84米的大小……)

上述教学中,教师独具匠心地提供一张不完整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围绕学生熟悉的比赛排名这一现实情境展开教学,在学生面前适当展现源于已知而又发展于已知的“新的东西”,使学生始终置身于跃跃欲试的学习境地,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师生在这样的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获得“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5.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篇五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基础教育的灵魂。还什么,——时间、空间;为什么还,无需赘叙;怎样还,却是一个关系课堂生命力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问题。因为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课堂就要真正成为一种探究、发现、创新、成功的体验的历程。我就此作了一些试验和尝试。

1.课堂准备:不妨蹲下来

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手段,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去主动认识客体,在认识客体中最终掌握方法去进行再创造。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不妨蹲下来,设身自己是学生,改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教师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在各个环节上指导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方法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作为认识思考的对象,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形成学习方法——掌握运用——强化迁移的链式结构。

2.课堂引导:明目的,教方法

要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首要的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规程进行训练和实践,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语文的学习,一般 包括预习、赏析、拓展等常规程序。预习时一般按“读——查——思——写”四个步骤进行自学;赏析则要求学生围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方面理解、欣赏课文内容、手法、构思等技巧,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己见;拓展,则要求学生从拓展的途径、拓展的方式、拓展的最终目的等方面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知识,提高辨析、比较能力。

3.课堂生活:与生活世界沟通

6.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六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与相关艺术和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了音乐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和接受者,这种“唯教材而教材” 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了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局,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降低了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失去了音乐的“精神价值”。而现如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它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师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审美核心” 的活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构筑音乐课堂教学,通过音乐作品的音乐美和视像美来完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情智互补的作用。如:欣赏《春天悄悄来临》时,我抓住了作品音乐美的特征,紧扣音乐主题展开教学,运用听觉感知,视觉感知和情感体验将学生带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情感体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水波荡漾似的分解和弦为背景贯穿全曲,主题充满歌唱性,乐曲旋律抒情柔美,似有春天来临,冰雪融化,万物复苏之感;中间部分,乐曲显得更为明亮,犹如春光明媚,婆婆起舞的柳丝和着春风在唱歌;最后一段,持续的分解和弦犹如春风给人以遐想。我和学生都沉浸在这美的音乐和画面中,流连忘返。学生也在乐曲的感染下说出了热爱音乐、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

二、“和谐互动” 的活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和谐互动,“和谐”是师生之间互尊互爱,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美妙的童心和赤诚的爱心,搭建起师生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以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互动”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教学双向互动中才会焕发活力。如我参加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的《春雨音乐会》一课,在课堂上我以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与学生一起围绕创设“春雨音乐会” 的艺术情景开展音乐活动,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达,善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通过赏春雨、画春雨、唱春雨、奏春雨、舞春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展示了学生的音乐才能,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达到了师生和谐共振、和谐互动。

三、“实践创造” 的活力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创造过程。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 同样,音乐实践创造了音乐美。人们通过音乐实践把来自于生活的音乐作品还原成活生生的音乐形象,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美。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创造美,获得审美体验。我在一次课改实验研讨活动中上了一节汇报课──《神奇小乐队》,我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物品中(如饮料瓶、小药瓶、鞋盒、杯子等)发掘音乐,动手制作各种“小乐器”。学生们通过观察、创造、动手实践,变废为宝。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真让我感到惊奇,制作的乐器可谓是“神奇之极”:有“小吉他”“小编钟”“小古筝”“小沙锤”“爵士鼓”等等。在课堂上,他们兴致勃勃地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得意之作”,交流了制作方法、演奏方法、音色,还兴趣盎然地敲出快乐的节奏。学生在实践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体验到了创造的成功感。

四、“综合发展” 的活力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发展,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教育理念,是使学生的人格向完整、和谐的方向发展。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以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如《五十六朵花》一课,综合了艺术之外的地理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了地理环境与民歌特征的关系、风土人情与民歌风格的关系、民族语言与民歌韵味的关系等。这不仅给了学生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对各民族的民歌有了了解,扩大了音乐视野,丰富了知识,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充分体现了音乐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结语

7.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体会 篇七

1教学过程

1.1问题情境

情境 (与原设计相同) 圆周上任意一点P, 既可以用P (x, y) 表示, 也可以用P (r, α) 表示, 如图1.

问题1 x, y, r, α之间有何联系, 你能发现吗?

1.2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 自己动手试一试, 画一画, 想一想.2-3分钟后, 学生无人敢回答问题.

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解决一部分也可以, 回忆我们已有的知识, 试试看.

生1:如果α是锐角, 我得到这样的关系:y=rsinα, x=rcosα.

师:这是为什么?

生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过点P作PM⊥x轴, 垂足为M (图2) , 在Rt△OMP中, OM=x=rcosα, MP=y=rsinα.

师:很好, 我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部分, 采用特殊化的思想, 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自然地, 我们会追问:α不是锐角, 又怎么样呢?

问题2α不是锐角时, x, y, r, α之间又有何关系?

师:此时直角三角形已装不下这个角了, 怎样办呢?

生2:继续作PM⊥x轴, 垂足为M (图3) , 则在Rt△OMP中, y=|MP|=rsin∠MOP, x=-|OM|=-rcos∠MOP, 其中∠MOP为α的补角, 即

师:显然你这个角α是钝角, 你通过π-α这个补角, 实现转化, 但角α也不一定是钝角……

生2: (坚持) 其它角还是可以表示的, 比如:图4, y=-rsin (α-π) , x=-rcos (α-π) ;图5, y=-rsin (2π-α) , x=-rcos (2π-α) .

师:他始终坚持构造直角三角形, α不能放在直角三角形中, 但他坚持将π-α, α-π, 2π-α放在直角三角形中, 有意思.

师:但也有两个问题:第一, α的范围似乎被局限于 (0, 2π) 内, 如果不在呢?第二, x, y与r, α的关系不一致了, 给定一个角α, 我们要依据α的范围来具体地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了, 能统一多好.

问题3有办法让其统一吗?

生3:不好统一, 在Rt△OMP中, ∠MOP与α的关系不一致, 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

师:坚持构造, 依靠直角三角形, 那就无法统一了.

师:换句话说, 要想统一, 就不能依靠直角三角形, 你说呢?

师:不依靠直角三角形, 怎样描述他们的关系呢?

师 (再启发) :如果能统一, 你认为统一的关系是什么?

生4:当然, 最好是y=rsinα, x=rcosα.

师:对, 这个关系式是最简洁的, 但是, 这个式子中的α角是锐角, 其它角的正弦、余弦似乎不合适, 怎么办呢?

师:如果坚持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正弦、余弦函数, 则α只能是锐角, 其它角就被排除在外了, 怎么办?

师:其他同学, 听明白了吗?

师:为了统一, 干脆, 修改三角函数的定义方法, 不用直角三角形, 而采用坐标定义了.

1.3概念的深化理解

概念略.

问题4这个定义与原来的定义矛盾吗?

生6:不矛盾, α是锐角时x, y, r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问题5点P在终边上变动, 影响三角函数值吗?

生7:不变.

师:说明白些.

生7:另取一点P′ (x′, y′) , OP′=r′, 如图7, 由三角形相似可知

师:不错, 这说明比值与点P的选择无关, 而只与α的终边有关.

问题6这些关系是函数吗?若是, 自变量是什么?

生8:不像是函数, 变量太多了.

师:梳理一下, 在这个关系中, 什么是变量?其中有无因果关系?

生9:α变引起终边位置变, 从而点P变化, 即x, y, r变化, 比值就变, 因此α是自变量, 比值是函数.

师:很好, 简洁地说sinα, cosα, tanα, 都是以α为自变量, 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师:经过上述一长段时间的艰苦的思辨, 我们弄清重新定义三角函数的必要性与新定义的合理性, 从此以后我们不再用直角三角形定义, 而用坐标去定义了, 从而使得研究的范围大大地拓宽了, 定义被推广了.

2几点感悟

2.1现场生成是无法完全预料的

本节课初起之意是采用杨老师的设计, 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进行局部探究, 但在教学开展过程中, 学生没有像杨老师文中所言, 可类似地规定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从而学生比较简洁地给出了三角函数定义.而是在解决问题1时, 坚持采用转化为锐角的方法, 坚持构造直角三角形, 从而一度将课堂推向了一个混沌的状态———几种关系式的表达式各异.为此笔者只好将错就错的抛出问题:能统一吗?怎样才能统一?促使学生去思考, 这样思辨的成分就高了, 难度也大了, 只好再次进行启发:抛弃直角三角形采用新的定义.所幸, 终于还是有学生反应过来了, 随后大部分学生也就慢慢接受了, 一旦采用新的定义方法, 原来的关系就统一了, 问题也就简单了.当然, 教学任务的完成量比预计就少很多, 比如, 例题讲评, 当堂训练也就没有时间了.同时, 教学过程也出现了一度的冷场, 无人回答问题.

2.2坚持固有观念的力量是很大的

当然, 这节课我是被迫顺应了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看到了重新定义的必要性:沿用原定义一方面非常麻烦, 另一方面关系式不统一, 采用新定义, 关系式既简单、统一, 而且适应范围大大提高了.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 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与现在的学习材料相融合时, 就要进行认知结构的调整, 这就是认知发生论的顺应过程.凡是顺应的过程都是教学难点, 顺应的心理过程正是需要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 往往都比较困难, 当学生没有意识到有调整必要性时, 他往往不会主动调整, 从而就不会在心理上建立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 而只会坚持原有的观念, 这也是教师苦恼“讲了多少遍, 学生还是犯错”的根源.

2.3让学生自主探究, 是值得投入的

8.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八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言文字的学习离不开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不仅要创设导入的情境,在引导儿童精读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图画、音乐、表演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让学生如临其境,整个心灵都感受到文字描绘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朗诵、实验、音乐、图片、动画等。只要我们主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创设情境,就会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应,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二、主动参与,体验快乐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2.给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

给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使他们享受到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我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都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先运用已学的语文知识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在小组内解决,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解答、点拨。而对于学生自己理解的内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认可,使学生愿意并乐于自己独立学习获取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分析课文这种繁杂的过程变得简单化,使课堂充满生趣,更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三、尊重学生,感受成功

1.平等地对待学生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学生丧失自信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因此,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参加“教”与“学”的各项活动。同时,要对学困生仔细观察,挖掘其学习语文方面的闪光点,抓住恰当时机加以鞭策、激励,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与展示,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

2.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所感所悟,只要是不脱离文本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适时地以幽默的话语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种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中,学生们自信地想,大胆地说;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从课文内容想到课外文物知识,课堂上闪现出即兴创造的火花。学生们在快乐中寻求自我,塑造自我。因此,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成功,体会学习语文的滋味。

四、走进生活,拥抱自然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无处不在,无时没有。可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教师应建立以课堂为中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打破课堂的界限、学科的界限、课内外的界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根植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并及时更新、调整、补充、重组有关的学习内容,让语文充满生活的气息,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让他们随时能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品味、感悟语言的魅力,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愿望。

1.丰富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涵盖面较广的学科。如果教师仅限于课堂内,只教授课本中的一点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就在课堂之外,组织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在阅读方面,组织了古诗背诵比赛、朗读比赛、故事会等;在写作方面,有每日一篇日记、每周一篇见闻、每月一张手抄报。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写,使学生在这些语文实践中熟练运用课内所学,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主人翁意识,又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走出校门,呼吸新鲜“空气”。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领悟程度往往取决于他们的生活积累。当新知与他们的生活背景接近时。他便会充分调动脑海中储存的相似性模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比较、归纳、揣摩、感悟,从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一草一木皆入景,一事一物总关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了解语文,在教学中我寻找机会让学生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让孩子们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五彩缤纷的生活。如在课后有计划地安排或组织学生春游、参观,或让他们尝试怎样帮助别人,使他们觉得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处处充满了乐趣。这样融合了鲜活的、丰富的社会生活,语文就有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实现迁移,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9.《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读后感 篇九

近日,我读了叶澜老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感慨颇多。

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的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所有老师追求的理想课堂。但现实生活中似乎却是很难做到的事,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面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关注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他们很少去关心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程度。因为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只要升学率提高上去了,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就会提高,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现在的课堂悦来越缺乏活力,对大多数差生来说上课就如同坐监一样痛苦。他们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感受不到知识的奥妙,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然而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这种理想课堂的追求呢,当然不是。我觉得要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作为教师首先要抛开一些功利,自己给自己减轻一些压力;而作为学生也要积极的融入课堂,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如此才能谈得上把生命融入课堂。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叶澜老师在文章中的观点是:“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不要以为生活就是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孰不知生活还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还有生存的意思。

叶老师还分析了传统课堂的三大特征: 1.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

2.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老师备课的中心任务(研究学生被普遍忽视)。

3.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在文中叶老师并不否认传统课堂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深刻地分析了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即课堂教学过程是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不应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剥离出来。它忽视了作为每个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使传统课堂教学视

为最重要认识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在现实课堂中认识任务、知识技能获取压倒一切,导致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厌倦。丰富复杂、具有无限创造潜力和创新活力、充满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生命从我们心底消逝了,教育者尚不觉;学校业已成为学童避之唯恐不及的“牢狱”,浪漫少年眼里缺乏天真、纯洁,放出的是无奈、茫然的眼神。这,这难道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吗?为什么自古就以智慧闻名的民族,就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呢?

课堂的生命活力源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源于教师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教师要以关注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面对学生探究性学习中每一个新发现、新见解,并给予积极评价和热情赏识。即使学生的某些观点失之偏颇,或是错误的,也不可漠然视之,或许一个天才就会在不经意的漠视下消失。课堂上师生参与互动,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点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发现的惊喜,成功的快意。从而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这正是我们所期冀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快乐的、智慧的、有浓郁的人性关注和极强的生命呼唤的。在这里实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享受学习,课堂把自我实现,开拓创新的权利归还给了学生,这样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也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

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只有教师有了动力,才能推动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教师的动力从哪里来?又该怎么表现呢?第一,教师应该具备学生意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应从根本上关注人、关注人的灵魂。作为研究人的教师,就应以学生为本。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作了精辟的解答:“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师爱是育人的根本,师严则是育才的保证。严于律己、严于待生,是一切育人者必不可缺少的职业品质。但是,“严”而有“格”,“严”而有“度”。教师不应放过任何问题契机,及时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中感受教师人格的魅力。

第二,教师应当具备课程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知识,关注教学进度,片面地强调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未来生活着想,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这标志着教师将以自己的独特理解而鲜活地融入到课

程的生成中去,从而在中国教育史上空前地凸现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即课程。而唯有如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才能健康成长而得到奇迹般的自由释放。

第三,教师更要具备交往意识。

10.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体会 篇十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内容、有针对性,还要可实施、可观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调控、评价等功能,并规定、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显然,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关键。然而,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主次不清、个性与共性混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正制约着物理教学目标乃至物理课程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

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 物理教学目标 新课程 教学设计 课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行为 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内容、有针对性,还要可实施、可观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如何走进新课程,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但是课改多年,教法多多,孰优孰劣,莫衷一是。那么,怎样的教学行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教学?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目前教学目标的制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抄写他人教案中的目标。②简单罗列知识点。③模式可以套用。我认为,要避免教学目标的格式化和简单化。

二、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以亲切感,使课堂充满温馨的气氛,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从而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肯定学生、少否定或尽量不否定学生,哪怕学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也不要放过表扬的机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热情洋溢、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它犹如社戏中的一套开场锣鼓,又像长剧的序幕和交响乐的序曲,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之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

四、让现代教育技术为物理教学推波助澜

电教媒体声像兼备、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其效果显然是靠单纯的语言讲授所无法达到的。例如,学习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时,可将这些不易弄清楚的内容,采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使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五、让物理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压强》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图钉为什么钉帽很大而钉尖却很尖、书包背带为什么做得很宽„„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物理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物理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参与度

要多元化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定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ISBN-303-05875-3/G.4265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三版)郭根福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普通心理学》(修订版)作者:彭聃龄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儿童心理发展学》刘金花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5】《揭开儿童作文的奥秘》(第一版)袁浩等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

11.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十一

关键词:生命活力;集体交流;课堂气氛

小学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殿堂,和谐发展的乐园。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回顾这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的课堂

特级教师吴正宪说:“30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兴趣这个内驱力的巨大能量……一位学生能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学习,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个良性循环。”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需要教师做到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情景剧表演……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二、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数学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拓展课堂空间,精简教学语言,精炼教学的基本功,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集体交流和个别交流的机会,正如我们平时的磨课活动,通过反复磨课,掌握课堂空间的释放,给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满足学生的课堂需要。

三、诗情画意的课堂

数学课上如果讲不好,学生有可能会昏昏欲睡、索然无味。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思学、博学。最好是能让课堂气氛活跃一些,充满诗情画意。这就要求教师讲课最好是充满朝气、激情四射。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环环相扣,又如潺潺流水之声,声声入耳。

有人这样评价吴正宪老师的课: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课,像磁铁一样把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孩子们觉得数学课很好玩,孩子们不愿意下课,在即将离开时,有的孩子留下了恋恋不舍的眼泪。

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2.让作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十二

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导入上下工夫。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讲述故事、猜谜语等多种形式,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我最喜爱的一种动物》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学们,听说老师今天要上作文公开课,我的两个‘好朋友’也闹着要来,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大声回答:“想。”“那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闪亮登场吧!”随着如雷般的掌声,我从讲台下“请出”我预先准备好的两位“朋友”———白兔和乌龟。看到我的两个特殊的“朋友”,学生们都笑了。我趁机追问:“同学们,我的朋友可爱吗?”“可爱。”“那想不想把这么可爱的小动物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呢?”“想。”“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写有关小动物的文章。”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给作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二、善用鼓励,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但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采用各种办法,使学生逐渐找回自信。鼓励、表扬是增强学生自信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得自信。比如,在教学《我最喜爱的小动物》时,我把我的两位“好朋友”捧在手中,问:“同学们,我的好朋友分别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谁愿意来说说。”班上的孙××一听,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最喜欢小白兔,我能摸摸它吗?”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小白兔,脱口而出:“小白兔,真可爱。两只耳朵竖起来,一身洁白如雪的绒毛真光滑,一对像红宝石似的大眼睛骨碌碌地转动,活泼机灵急了。”听了孙××对小白兔的赞扬,学生们都很惊讶,因为在大家心目中,孙××讨厌写作,甚至有点“闻作色变”,可今天竟能出口成章。看到了学生们的脸上流露出对孙××表示赞扬的表情,我也趁机表扬孙××:“同学们,听了孙××对小白兔的赞美,你们觉得他棒吗?”“棒。”“对,太棒了!我们的孙××真是了不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希望同学们也向他学习,大胆、毫不吝啬地对我的两个‘好朋友’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争着发言。我对每位发言的学生都给予了肯定。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大增,发言更积极了。

三、教师勤“下水”,让学生有模仿的蓝本

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模仿课本、课外读物上精彩句段的描述方法以及整篇文章的巧妙构思。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坚持“下水”,用“下水文”进行教学,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作文能力。比如,学完《我最喜爱的动物》一课后,我运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把自己喜欢的小狗———波比调皮可爱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我还在一些优美的词句下面有计划地用线段画出来,让学生品读。学生们在欣赏我的“下水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悟到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记录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对身边发生的事的认识与感想。如此一来,学生就会逐渐爱上写作。

13.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体会 篇十三

读叶澜教授《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有感

读叶澜教授《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有感正文:细节决定成败读叶澜教授《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有感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改革是关键,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何让师生共同感受着其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有责任感、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和创新力的公民”。因而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我们的培养目标。细节决定课堂。叶澜教授在《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中谈到: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惊喜?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叶澜教授所说的其实就是要我们注意教育的细节、课堂的细节。教学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握细节,关注学生,尊重学生,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做到以学定教,以情定法。让学生真正做“动脑、动手、动口”,课堂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微之处,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达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要让学生课堂上有幸福感和快乐感;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在课堂上要加强多维度的交流,课堂提问要采取启发式,提问必须有效,要把学生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作为学习的合作者,心灵的对话者,作为成长过程中的朋友。要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要充分挖掘课本上的德育题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行为教育、价值观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有责任感、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和创新力的公民”。中国大学网()

14.让语文课焕发生命活力 篇十四

涟水县实验小学 吴茜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勇于实践、乐于探索,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着手,设计不同的教法,把学生引上自己去理解课文的轨道,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优化阅读教学的关键。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在一种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营造要做到二点:

1.尊重关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我们的课堂上,充满了亲切礼貌的语言,“能把你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吗?”“能把你的劳动成果同大家分享吗?”“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谁愿意帮助他?”这样的语言,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学生之间有一种亲和力。课堂上学生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因为教师尊重爱护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得以形成。

2.投入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为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倾注着教师真挚感情的课。这里的“倾注感情”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并非指教师慷慨激昂的演讲。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中常碰到一种情况: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言较踊跃。而独自站立发言的勇气常没有。为什么这样?学生主要是怕说错,被批评被笑话。有些老师碰到这情况,常发脾气。应抓住契机,来点幽默,这样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怯意,让学生爱说,乐说。学生的感情、人格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体现。

二、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探究,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要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要让学生自已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应通过小组交流取得共识,教师适时指导、点拨,这样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必须采取主动的阅读心态才能完成。而使学生进入主动的阅读心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问题驱动”,使之产生悬念般的阅读期待。例如学习《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学生提出“为什么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单凭借课文内容是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解决疑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读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并且在小组内踊跃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在找找、说说、读读悟悟后,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邓爷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人民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有的说,邓爷爷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澳门成功地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为其他国家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它的影响超越了国界;还有的说,邓爷爷在70年代就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治党方针,《邓小平理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所以说邓爷爷的影响是超越时代的。这样主动地获得了远比教师讲授要来得深刻的知识,而这一知识正是来自于课堂上浓彩重墨的自主学习活动。

2.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如果在教学中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和选择学习材料,并亲身体验到学习的结果,这将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让学生自选: 研究表明,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便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例如教学《鼎湖山听泉》第四段,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来理解四种泉声的特点。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采用“感情朗读”,读出四种泉声不同的美;有的采用“做导游”的方式,利用课余自己搜集的山水风光画片,绘声绘色地向“游客”介绍鼎湖山;有的轻轻吟唱起《泉水叮咚》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有的还为鼎湖山风景区写一句广告语。

合作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托兰斯的研究表明,富于合作精神、心理健康的儿童与一般儿童处于同等智力水平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高。在语文课上,我允许每一名学生根据能力和需要,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愿结合成小组,并且进出自由,通过“协作”去寻求帮助或共同探讨问题。例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课,让学生选择伙伴表演课本剧,同伴可以在教室中任选一块自己的天地,尽情表现自我。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克服了“整体划一”的缺点,便于有效地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作业内容——让学生设计: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我让学生自己做主,自由安排作业内容,自我设计作业形式,使作业成为点缀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道绚丽的风景,展示“红杏出墙”的个性。例如教学《莫高窟》一课,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分别设计了极富创造性的作业形式。(1)积累类。摘抄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2)绘画类。用七彩的画笔描绘莫高窟宏伟瑰丽的壁画。(3)剪报类。通过查阅、搜集资料,以剪报的形式介绍莫高窟历史文化。又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后学生选择了各自喜好的作业方式重现诗歌。(1)画:为诗配一幅插图;(2)唱:加上一段熟悉的旋律,把全诗唱出来;(3)演:小组合作,根据诗意表演一幕小话剧。学生用自主型作 业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忽视个性其实也就消灭了个性,抓住了个性也就抓住了共性。

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注重实践体验生活

根据“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使课堂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乐土,还要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语文教学要从教室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让学生感受语文在客观现实中的广泛应用,在实践体验中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思维。

1.敢于尝试,行动体验

传统教学下的学生学多“悟”少,这和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有关。学过的知识往往容易忘记,而经历了自己的尝试,在尝试中真正学到的知识,则会终身难忘。如教学《信用卡》后,我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与家长一同使用信用卡取款和消费,让学生体验信用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贴近生活,情感体验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中的重要一部分。情感体验使学习进入了人的情感领域。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手去操作,更重要的还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身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书本与生活的结合。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以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别人,亲身体验给予是快乐的。

3.走进社会,实践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社会处处皆语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走进社会,走向自然:可以去公园、田野,去森林、大海,体验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可以去市场、工厂,去城市、乡村,了解世界的五彩缤纷;还可以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让学生从单一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接触社会,在广阔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让学生到社会中观察身边环境污染的情况,了解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写一封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15.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十五

一、深入研读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课堂教学效益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试想, 作为双边活动中的引导者———教师, 如果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都糊里糊涂, 心中无数, 又怎能上好数学课呢?数学教师要备好课, 首先要花时间去研读教材, 围绕课题,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做到准确把握教材, 深入研究学生。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 精心设计环节, 方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在谈笑之间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有关“长方形周长”的知识时, 我将《欧拉围羊圈》的故事巧妙植入教学内容和习题训练之中, 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情绪, 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和快乐。

二、做好课前预习, 调动学生主体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想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老师纵然在课堂上生龙活虎, 如果学生不全身心投入, 课堂必然是低效的, 何谈课堂的生命力?因此, 课堂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学生的主体性调动, 在这一过程中,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至关重要。要想让预习取得预期效果, 教师可从以下环节着手:首先, 针对预习内容, 看清楚哪些内容是自己在课前能解决的, 自己能理解的;其次, 找出哪些内容自己理解有一些难度, 将它做上记号, 更重要的是对于课前预习内容, 自己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思考, 将它记下来。经过这样的过程,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都做好了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也才得以充分发挥, 在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主, 畅所欲言, 能讲的让学生讲, 能做的让学生做, 学生能完成的放手给学生完成, 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 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 更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关注个性差异, 吸引所有学生参与课堂

放眼当前教育, 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往往都是成绩处于中上等的学生, 所以中上等的学生自然能够得到教师较多的关注, 这就造成一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会游离于课堂, 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因此, 要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师要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 承认其自身存在的差异, 吸引他们参与课堂, 不断给他们以鼓励和肯定, 让他们伴随着教师的鼓励不断成长, 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这样, 每一个成员都得以发展, 课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因此, 教师要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 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唯有树立了这样的理念,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才会将尊重差异, 关注群体的意识渗透在教学中。

四、优化训练设计, 培养活学活用本领

课堂训练是学生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要通过优化训练设计, 达到让数学课堂换发生机活力的目的。将课堂训练压缩在课堂上完成, 然后将课后作业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家庭情境作业,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作业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 从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此外, 教师要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将数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感觉课堂很顺利, 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学生积极配合, 课堂效果应该不错。但作业批改下来, 结果大出所料, 很是失望。究其原因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经过充分、有效的训练, 没有真正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 学生获取的只是肤浅表层的表象, 真正用以解决问题的时候, 知识的缺陷就立刻显现了出来。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数学训练题时, 要精心谋划, 将知识嫁接在生活的背景中, 不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从而既巩固新知, 又查漏补缺, 让学生获得活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避免了以往学生死记硬背, 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现象。

另外, 要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富有生命的光彩, 乐于汲取新知, 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 多观察、多思考、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实际。这样, 不仅可以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上一篇:科普游项目管理办法下一篇:寂寞风景,谁人独守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