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课堂工作计划

2024-11-10

梦想课堂工作计划(精选10篇)

1.梦想课堂工作计划 篇一

梦想课堂调研小结

结合本学期教学计划,校长及教导主任利用一周的时间走进梦想教室,聆听了十六节梦想课。感受到了老师们在摸索中前行,现小结如下:

1.课前认真备课,为顺利上课保驾护航。

能够看出教师们认真研读了梦想课程教材,认真设计教学流程,将老师的的语言,应对学生答话的策略,课堂的具体程序都写出来,让自己的梦想课堂开展得更加顺利。2.制作课件,有效辅助教学。

每上一节课,教师们都会结合教学设计制作一些提高教学效率的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3.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给学生足够的尊重、民主。

课上教师们与学生真诚交流,及时鼓励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自由主动地表达真实想法。

4.注重小组建设,培养合作能力。

每个班的都进行班级分组,小组建设。个别班级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打分评比制,提高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少数班级进行课堂约定,明确了优秀小组的评选细则,旨在希望课堂上能收放自如,活动时不会混乱无序。基本一节课上孩子子们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要求,行动上也积极配合,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梦想课堂,遵循自由平等的原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他们说话态度、语速、内容表达等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收获更多。

通过梦想课堂的开展,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自信,从容,求真,有尊严有爱的追梦人。

三完小

教导处

2017/10/25

梦 想 课 堂 调 研 小 结

三完小教导处

2017.10.25

2.梦想课堂工作计划 篇二

一、做足高效课堂“实”字文章

我校“双主互动, 快乐体验”教学模式流程如下: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合作体验, 生成新知—巩固运用, 点拨提升—质疑检测, 拓展延伸。这种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的推行实践中, 特别是在与梦想课程授课比对中, 我们从“实”字上再下工夫:

1. 扎实研课

我们采取梦想课程的构建方法, 要求每一名老师课前都要吃透教材, 对教案做好充分的预设, 并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引入相关的课外材料, 使之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学校教导处通过引导同年级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同课异教、教研组内“说—授—评”课、校内研课竞赛等活动, 促成教师们形成了较好的研讨氛围。

2. 精讲精练

梦想课程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为此, 我们在高效课堂推进中强化精讲与精练。精讲就是要求讲清、讲透教材的难点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但又特别注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精练就是通过设计分层练习,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 通过“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3.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是为了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 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效地纠正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 使师生保持信息畅通, 达到教与学同步。所以我们在每节课结束前5分钟, 都组织学生进行当堂检测, 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新授课而言, 当堂检测要求老师们预备好检测题目, 注意题目难易程度, 题量不能太大;对于阶段性的当堂检测, 我们利用复习课或习题课的时间, 增大检测的范围和题量。

4. 注重纠错

检测结束后的纠错反馈也很重要。当天检测题教师当天批阅,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分出层次。全对的同学先不发测试题, 采用口头表扬并加分。把答错的检测题分层次发到学生手中, 要求学生自己用不同颜色笔改错, 利用自习课进行讲解并说出错误原因, 收回试卷。对于较差的学生, 给他们找好“一对一”的帮手, 先由学生辅导, 再由教师讲解, 给予学生以点拨和指导。

二、做实高效课堂的“活”字文章

1. 课堂形式活泼

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贯彻梦想课程“宽容”的理念, 要求教师关注的是学生个体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我们将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确定为“生动活泼”。只有生动, 学生才觉得有意思, 活泼才有趣、不枯燥。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课堂, 用活动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导与学, 以讨论、游戏、展示等互动的方式组织多样性的导学活动, 都会让我们的课堂轻松、民主且愉悦。

2. 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中我们采取梦想课程“多元”的理念, 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 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 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我们倡导老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进而发现问题, 让学生逐步由“学会”过渡为“会学”。

3. 学习状态活跃

如果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 积极地探索知识, 毫无疑义, 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在高效课堂模式优化构建中, 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力图把课堂还给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和当堂练, 使学生始终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学习, 较持久的保持活跃的学习状态, 从被动学走向主动探。

3.梦想课堂之MovieStar 篇三

梦想回顾

梦想达成度:95%

外形:90%清纯的黑直发加上齐刘海。再配上纯色的小洋装,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妆容:90%既然是小清新,当然不能浓妆艳抹,淡淡的妆容才是清新的关键。

改进方向:其实没有太大需要改进的地方,大概在平时的服装搭配上更注重女人味吧!

我现阶段的梦想就是拍一套好像杨幂那种小清新风格的写真。这种甜美、气质的风格,小清新的感觉还是我第一次尝试。拍摄过程中最痛苦的就是要微笑了,对于我这种不善于表达的人来说,真的是“压力山大”啊!不过经过工作人员的热心指导。短短三个小时就让我完成了这一直的愿望。

梦想回顾

梦想达成度:80%

外形:70%个头娇小的她,即使穿上高跟鞋站在詹姆斯·邦德旁边,也过于小乌依人了点。

妆容:80%脸蛋有些可爱的babyfat的她,画好妆后还是挺像模像样的嘛。

改进方向:其实特工的风格并不那么适合她,但是适当地展示女人的魅力还是不错的。

【大旗网体验中心总监葛鹏】

“自信、微笑、强势但不冲动,要让周围的人对你有安全感,觉得你的每个决定是做过思考。”这是当年我还是菜鸟时,主管教的,我自己的小妙招就是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即使知道答案也不要马上说出来,心里默念1、2、3再说,这样对方才能觉得你经过思考,才会信任你。

【本刊服装总监君君】

4.2014梦想课堂总结 篇四

工作总结

我校围绕梦想课堂“做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的主题,将课堂从教室拓展开来,开发第二课堂,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人生理想,感悟做事道理、学习科学真理、培养健康心理。

一、关爱留守儿童

中秋、国庆、六一儿童节,我校针对留守儿童特别实施了关爱行动,让他们免费与远在外地的父母打电话或视频聊天,为他们发放节日慰问品。孩子们除了领到儿童食品外,特别高兴的是收到了精美图书:有牛津英汉词典、毕淑敏等知名作家的小说。这让孩子们在得到物质慰问的同时,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在留守儿童座谈会上,孩子们欢聚一堂,畅谈梦想,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感谢国家、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二、深化一校一品

太极拳、健美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性格磨练起到良好的影响。今年,在巩固我校品牌项目太极拳、健美操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打造布艺手工这个新亮点。以“布出人生,艺绘梦想”为口号,其目的是为了倡导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废旧物品加以改造利用,通过小小的手工制作体会人生道理,放飞自己的梦想。

三、餐桌文明进校园

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梦想”食堂餐桌文化布置活动。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班由学生会宣传部指定食堂餐桌两张,对桌面进行文化布置,作为班级宣传窗口。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各班负责布置的同学把自己动手画的画,收集的资料,还有文具店购买的装饰花边等,紧紧围绕“我的梦想”主题,给自己的班级餐桌进行了精心布置。即将毕业的高三年级还把学习资料、考试重难点也铺陈到了餐桌,的确,考上理想大学都是我们学生的梦想。

四、慰问敬老院,献爱心

3月学雷锋季,我校师生代表前往歇马敬老院慰问老人。同学们为老人送去牛奶点心等生活用品,学生代表和实习教师代表为老人献上精彩节目,载歌载舞,场面其乐融融。学生代表将礼物送到每位老人的房间,为他们打扫清洁,并与老人进行温馨交谈。在了解到敬老院唯一一台电视坏了之后,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我校师生发起了募捐活动,全校共捐款两千多元,将用于为歇马敬老院购置一台新的液晶电视。

通过走进敬老院学雷锋,孩子们不仅给老人们送去了温暖,也锻炼了自己,激发了他们的爱心。为自己不计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活动感到由衷的自豪,树立了为社会服务的目标。

五、军民合作、放飞梦想

我校一向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的国防教育

不仅限于军训,而是立足于学生实际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重庆通信学院二系的教授来我校开展国防教育科技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重庆通信学院和抗战文化遗址,了解军营文化生活,学习红岩精神和雷锋精神。我校还与重庆通信学院二系合作成立了“阳光基金”,每学期捐助1000元给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困的学生,获得资助的学生不仅得到了经济上的帮助,更感受到来自重庆通信学院师生的关爱,建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立志要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将军营文化以及革命精神深植在学生心中,而且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理念传递给学生,部分学生甚至在胸中萌发了从军报国的理想。

六、校园科技文化节

我校举办了以“激情拼搏,圆我梦想”为主题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本活动旨在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让校园充满欢乐,让学生健康、活泼、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科技文化艺术中学美、审美、创造美。艺术节中,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书法、绘画、科技小制作、布艺作品,奉献了精彩的文艺汇演和Cosplay模仿秀,进行了太极拳、健美操的比赛,这些活动,启迪了同学们的才智和灵感,发展了同学们的才艺和特长。同学们在活动中高举生命智慧的大旗,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发,有青春的旋律,有技能的展示,有科学的探索,有毅力的体现,有诗意的飞扬,非常完美的诠释了本次艺术节的主题。

七、中华魂读书征文演讲比赛

为了激发全体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将来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我校组织了中华魂读书活动,并参加了全区征文和演讲比赛。参加的师生表达出愿意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选送的数篇征文均获得一二三等奖。参加演讲比赛的吴瑞芳同学获得全区三等奖。

八、法制教育宣传

我校活化了法制教育形式,将法制教育作为梦想课堂的拓展。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专栏和宣传横幅,还建立了法制教育园地,营造舆论氛围,坚持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组织学生听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系列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各种常规要求,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高尚的道德引导。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教育资料片,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登陆习网,学习法律、安全知识,并参加网上法制竞赛。

九、魅力班级建设

以“践行中国梦,创建文明校园”思想为指导,结合我校办学理念,以“魅力班级”建设为平台,营造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文化氛围,激发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让幽雅、健康、舒适的教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个性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融洽、和谐。

为建设魅力班级,各班加强了班级环境建设。每班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教室设备安全、舒适、美观,环境整洁,布置新颖有特色,营造了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教室环境文化和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确立魅力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魅力班级建设的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面貌、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做到班级促文化,文化创特色。很多班级都给本班取了独具创意的名字,制作了班牌,发布班级公约。

加强魅力班级制度建设。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注重班级文明、礼仪、卫生、纪律等常规教育管理,结合各类主题教育月活动,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注重班级魅力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大力支持参与校级、区级 各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实践等活动,结合各类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品德、在活动中塑造班级文化。

在“魅力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各班努力做到环境布置温馨,日常管理严谨,文化氛围浓厚,特色创建凸显。通过创建图书角、植物角、书法天地、班级博客,班级日志、班级公约等方式,让“魅力班级”活动真正走入学生的心底,让学生在魅力四射的班级中,学习、拼搏,追求卓越、追求梦想。

5.让梦想在课堂中闪光 篇五

《中国梦,我的梦》——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充满时代气息的主题。小时候就有很多人会问我们,长大以后的梦想是什么?理想是什么?科学家、文学家、教师等等就成了最为常见的答案。那时对于梦想的理解是懵懂的,甚至常常会闹笑话。记得有一次邻居逗我说,如果现在给你找个婆家的话你会要什么嫁妆?我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给我一本新华字典就行了,立即引起了周围人的哄堂大笑。但是对于生活在80年代农村的我们来说,一本字典的确是我儿时最大的梦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让我对梦想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思考。小学到大学,不短的20年时间,我的梦想也随之变化,这中间少不了老师的启蒙、叮嘱和期望。当我真正走上三尺讲台后的今天,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之于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样也是意义深远的。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是我现在坚定的梦想。

梦的践行

那么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的呢,我一直在思考。“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毕业后,怀着赤诚之心的我,带着对梦想的憧憬,带着年轻人无比的朝气,再一次走进了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与以前不同的是,角色由学生变成了教师。身份的改变让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梦想,因为教育这个词在拉丁语中的原意,是指从一堆矿物质当中提炼出贵金属。这不难让人想起中国的老话人之初、性本善,如何让孩子们内心的梦想得以坚持,自身的潜力得以释放,完成对自我梦想的追逐,这是当下我工作的一个宗旨。

微软公司副总裁张亚勤,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也说过,教育就应该像爱因斯坦说的,要把每个人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他们的个性彰显出来。如果13亿中国人的梦想都实现了,中国梦也就能实现了。

沿着这个思想的轨迹,我努力去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课上尽力去开发和引导他们,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此外,我还会不断的告诉自己十个手指有长短,对孩子要多一份包容,因材施教。因为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既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也需要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技能人才。也许今天他的数学是0分,但是不影响他若干年后成为像莫言一样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梦在脚下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我认为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之梦,国家富强之梦,民族复兴之梦。而教育兴,则国兴。所以中国梦之于教育就是价值观的改变。改变的不仅是教育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像有句口号说的那样,要考虑孩子们的六年,更要想到他们未来的六十年。

多年前,素质教育扛起了中国教育的大旗,也为中国梦注入了强心剂。努力做到素质教育,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争取早日让教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剂,成为了每个教师心中永恒的课题。

梦的寄语

梦还在路上,也许会遭遇荆棘,也许会遇到阻碍,也许会长路漫漫,这就需要我们秉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念,秉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直至梦想绽放的那一天。

6.梦想课堂工作计划 篇六

如今,在北京海淀区的中小学,像四王府小学这样借助身边社会资源、把课堂、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放在校外的有很多,广大中小学生在海淀区精心构建的大课堂当中学到了书本上无法代替的知识、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校外生活,无论在知识上、视野上,还是思想上都获益匪浅。

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北京市去年正式启动的,社会大课堂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科研院所、企业、农村、社区等社会资源和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教育系统内资源为依托,通过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场所、安全的活动环境、适当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校集体组织和学生个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社会大课堂旨在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的机制,促进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健康成长、提升素质。

社会大课堂作为创新未成年健康成长的机制,意义重大!作为北京中心城区之一的海淀区认识到,要抓住全市社会大课堂建设的契机,深度挖掘整合和有效利用区域资源,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该区在很短的时间里成立了领导小组、五个工作团队,并建立了办公室,并要求要相关部门必须秉承创新理念,强力推动社会大课堂在海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结合区情

准确定位

超前谋划

“社会大课堂”建设是政府管理教育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推进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大工程。海淀区作为教育、科技、文化大区,该如何深度挖掘、培育、整合、盘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服务于学生发展呢?对此,当地进行了充分酝酿和论证,最后认为,“社会大课堂”建设是必须结合区情,准确定位,超前谋划,才能具有生命力,发挥出实实在在的效益。

必须注重整合和常态化,才能保障大课堂的生命力。在社会大课堂的启动上,当地最重视的关键词包括:三个特点,一个指导,四个融通。

三个特点:海淀教育资源的特点突出,一是资源丰富,综合实力雄厚,但潜在资源多,资源单位规格高,区域统筹难度大;二是教育整体水平高,但内部差异大,均衡和协调困难,整体拉动难度大;三是区域人才密集,社会文化层次高,对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课堂要求高,期望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统筹利用挑战大。

一个指导:从海淀的教育条件和学生需求出发,海淀研究确定了一个指导思想,即通过社会大课堂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为大教育、大课程、大资源理念提供资源平台。一个战略性目标,是全力构建中小学生多元、开放、优质的学习环境,形成校内外融通,整体育人的格局,真正让学生受益、学校受益、社会受益。

四个融通:在具体规划上,注重整合和常态化,保障大课堂的生命力,海淀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大课堂建设与德育工作结合,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新途径;大课堂建设与课程改革结合,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新领域;大课堂建设与校外教育结合,为校外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大课堂建设与管理创新结合,转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动员全社会参与,整合各类资源服务于教育,形成整体育人格局。

创新机制,政策支持,为大课堂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大课堂建设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社会大课堂”工作启动以来,海淀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区教工委、教委进行了精心组织部署。在社会大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海淀着重强调解决政策、机制和投入问题,并重点突破“瓶颈”。

在队伍建设上整合“五个工作团队”:我们整合了行政、科研、教研、校外教育机构等几方面的力量,分工负责,团队作战。对外联络团队,由体美科、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组成,负责各资源单位的联络、社会大课堂基地的认定和管理。活动组织团队,由中教科、小教科、职教科组成,负责“大课堂”实践活动项目的发动、推广和组织。课程研究开发团队,由校外研究室、进修学校、区教科所、督学室组成,负责“大课堂”活动内容、课程资源、评价指标的研发和专业理论培训。信息管理团队,由区信息教育中心、宣传科组成,负责“大课堂”网络的开发、建设及宣传。后勤保障团队,由财务科、装备部组成,负责“大课堂”活动经费和物资的投入及监督管理。这种自上而下,分层设立的组织体系,保障上下衔接、内外沟通,统筹有力,协调到位。

在政策措施上做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统筹和协调。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海淀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海淀区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重点解决社会资源统筹、部门协作、校内外结合、场所有效利用和公益性问题,力度比较大。二是突出特色和重点。区教委研制了《关于创建海淀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施方案》,特别是动员整合更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中小学生开放实践活动场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开发社会资源。目前,我区首批进入市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单位有70家,预计今年年底建立区级资源单位100家,争取到2010年建设200家,形成强劲而富有浓重区域特色的校外教育助推模式。

在经费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区教委从财政经费中设立了教育资源共享专项经费,作为学校组织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交通、材料、接待、组织等支持经费,2006年是生均50元,2007年是生均100元。大课堂启动后,为了对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提供了财力支持,2008年我们把资源共享经费提高到生均200元,总计投入3600多万,基本保证了社会大课堂的活动经费。

在机制创新上组建志愿者服务团。针对社会大课堂社会资源单位较多,联系沟通较为困难的问题,我们借鉴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招募在校大学生、专家、社会工作者做志愿服务,组织“海淀区校外教育志愿服务团”,协助进行活动组织、项目辅导等工作,既为社会志愿服务人员提供平台和机会,也帮助我们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完善了社会大课堂工作网络。

深度挖掘,强化培育,积极探索有效应用模式

“社会大课堂”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应用,只有让学生和学校用得上、用得好才能真得好。这无疑对社会大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淀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了联体、联动、联合上,积极探索了六个行动模式,努力实现大课堂学生用得上、喜欢用、并且用得好,受到教育、接受历练、提升素质。

大中小学联体模式:海淀充分发挥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一方面与大学合作,在中小学建立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清华大学在清华附中、101中学、中关村中学建立了艺术教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航附中建立了科技艺术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八一中学建立了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北京理工大学在理工附中建立了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海淀在这个方面预期至少引进十所知名大学的资源,在中小学建立创新后备人才基地。同时,当地进行了“联体”式长效机制的创建。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作组建学生专业社团,共同建设基地实现共享,联合组织活动等。

项目课题带动模式:一是通过“海淀区中外多元开放学习环境建设及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引入国际合作机制,探索社会大课堂体制机制和结构,与英国、日本等联合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拓展资源领域,在更广范围内共享资源;二是以科技教育课题为依托,建立一些实验基地;以校外16个项目组为核心,创建社会大课堂探究特色项目。三是正在与中央教科所、首师大、北师大等磋商合作进行场馆辅导人员培训、学分银行研究;四是确立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发课题,结合学校特色创建和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由区校外研究室牵头重点开发科技类、艺术类、人文类、拓展类课程资源,逐渐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大课堂课程资源体系。

企业社团参与模式:由区政府牵头,以合作协议的形式,确定联想、方正等六个大型高科技集团向中小学生开放,区教委组织开发了《中关村科技园》等课程资源。

学校社区联动模式:如57中与羊坊店街道、羊坊店学区联动;西三旗街道与学区联动。七一小学的300名学生到五十七中学专业教师进行体验式学习。

学区整体推进模式:如西苑学区深度整合利用三园资源,打造人文教育特色;四季青学区挖掘利用现代休闲资源,打造生态教育特色。

综合应用常态模式:如香山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李大钊烈士陵园、颐和园、首师大实验室、中科院科学图书馆、物理研究所,海淀三园等,周边学校的一些课程内容、主题教育、校本课程在这些基地实施。西苑小学的小导游、蓝靛厂中学的京西生态课程、香山小学的六大人文教育、四王府在植物园的课堂教学、育英中学对首师大实验室的利用等,都呈现出明显特色并逐渐形成常态化。

经过深入细致探索,已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海淀在社会大课堂应用方面初步探索了一些有效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从学校层面看,社会大课堂的建设与应用,为整体育人、实践育人、全面育人提供了支撑。比较有特色的如香山小学把主题队会、校本课程建设结合,组织学生探究开发大课堂课程资源;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与大学、学区互动,组织学生社团开展高端项目,形成联体运作;培智中心学校、知春里中学与社区互动,社会大课堂形成常态;育英中学与首师大实验室点对点,组织现场性教学;北航附中把一些科技类课程开在大学实验室、空间技术研究院等,提高了教育教学成效;四王府小学、七一小学、西苑小学、清华附小、北大附小等把科学课开在基地和实验室。

同时,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国家农业现代化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林科院、中科院科学图书馆、首师大、民族大学博物馆、清华大中学、海淀安全馆、北京气象科普馆、海淀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基地等都注重深度开发,初见成效。如安全馆为全区12万小学生提供体验活动课程,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的快乐实践之旅,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活动列入课表,形成特色品牌项目。

对于海淀取得的成就,中央教科所专家认为:海淀抓住全市社会大课堂建设的契机,立足区情,把大课堂建设与德育工作结合,与课程改革结合,与校外教育结合,与管理创新结合,致力于构建中小学生多元、开放、优质的学习环境,强调大教育、大课程、大资源,实施整体育人战略。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符合海淀的地位和使命,经过探索和实践,必将能够更好地发挥海淀的优势,强化海淀的特色,引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3月18日,海淀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组织辖区内的高科技资源单位举行了科技类大课堂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包括北大未名生物制药集团、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气象台等十三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负责任人出席了研讨会。海淀此举是为了充分利用海淀区科技企业密集、科研院所林立的资源优势,加强与资源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继续开发适于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校外实践基地和活动场所。按照海淀的规划,今后将一步加强对艺术、国防、人文、革命传统、绿色农业及社会公益教育活动的校外实践基地和活动场所的建设目标,并实现年内为中小学生提供“百家社会大课堂”的目标。

7.我梦想中的语文卓越课堂 篇七

一、学生成为课堂名副其实的主人

在学生心中,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最理想的课呢?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 他们认为: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是老师少讲学生多讲, 多训练学生口才, 让学生每节课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归纳其实质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在课堂上只是听从教师摆布, 学习没有积极性。语文教学现状告诉我们, 语文课堂必须要实现两大转型:第一, 由教师的传授型课堂向学生学习型课堂转型, 体现“学生学习为本”的理念;第二, 由知识掌握型课堂向学生发展型课堂转型, 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即语文教学必须坚持语文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讲究师生平等对话。

首先, 把主人位置还给学生。因为, 一间教室里, 一堂语文课, 只有一名教师和多名学生这两个群体, 而主人只有一个。要么教师是主人, 要么学生是主人, 可是教师往往以主人自居, 学生只有服从的命。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普鲁塔戈也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不能用自己的讲解和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代替学生的感悟, 要用激情点燃学生的火把。如教学《凡卡》一文, 针对“我们假设凡卡的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 你认为以后将怎样发展?”这个问题, 教师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答案灌输给学生, 而是在指导的情况下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 由学生开放性地发言。有的同学认为:爷爷会不顾一切地接走凡卡, 但家里养不活, 凡卡最终饿死了;有的同学说:爷爷想来接凡卡, 但没有来的路费, 老爷也不许他来;还有的同学认为:凡卡在爷爷来之前就被老板折磨死了……这样的提问既让学生对凡卡悲剧的命运做出了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让学生展开了想象, 说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更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

第二, 快快乐乐学语文。我们的语文课堂最缺的是什么?我认为最缺的是情趣、生机、活力、激情, 最缺的是学习的精气神, 最缺的是一种推动学生生机盎然地去学习的力量。如果语文课堂能够找回这种力量, 将是语文教师莫大的功德。没有情趣、生机、活力、激情, 一言以蔽之, 语文课堂缺少快乐。有一个学生把老师分为三类:有的老师我爱他, 有的老师我怕他, 有的老师我恨他。根据学生的观点, 我们也可以把老师大致分为三种:和蔼可亲的老师, 凶神恶煞的老师, 无能可恶的老师。可以预料, 老师经常摆出一幅威严的面孔, 学生看到就害怕, 就像老鼠见到猫儿一样, 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发挥不了主动性。不管什么原因让学生恨老师, 其结果都不是理想的。只有老师和蔼可亲, 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 当作朋友, 当作亲人, 学生才能敞开心扉, 主动地和老师、同学交流, 才能在课堂中获得快乐, 才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理想的语文课堂, 应该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 情感的升华, 信念的坚定, 理想的憧憬,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言为心声, 学生的想法反馈了课堂的现状, 给语文老师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语文课上老师首先要怀着高兴的心情, 去组织语文学习, 把快乐传给学生, 学生积极参与,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卓越的语文课堂, 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二、语文课要有真正的语文味

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课堂形式逐渐多样化, 特别是很多公开课显得十分热闹, 但热闹的背后我们也不容忽视许多问题的存在, 不少语文课正渐渐偏离正确的轨道, 渐渐淡漠语文的味道, 语文课在某种程度上是“三不像”。实践证明, 语文味浓郁的课才是卓越的课, 语文课永远行走在文字间, 语文课要有真正的语文味。

首先,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课堂。比如, 语文课变为品德课, 教师专门用几分钟时间讲大道理;语文课变为美术课, 教师要求学生画课文涉及的图片;语文课变为纯粹的思维训练课, 教师要求学生列表格填表;语文课变为展示课, 课堂内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 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的。语文教师要明白语文课的实质与内涵, 在课堂上要抓住语文最关键的东西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是什么?有一位老师总结得相当好, “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 一种厚重的关爱, 一种浪漫的情怀, 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 一种尊重, 一种人格, 一种精神。”因此, 语文老师一定要敢于正视自己课堂的具体情况, 要敢于也要勇于摒弃那些多余而无意的课堂细节,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真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第二, 阅读是体现语文味的主要形式。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 有的人选择了图画, 它看似形象, 却支离破碎, 学生从中得不到灵感;有的人选择了分析, 它看似精辟, 却无味呆板, 学生从中得不到共鸣;有的人选择了展示, 它看似花哨, 却眼花缭乱, 学生从中得不到冲动;有的人选择了合作, 它看似热闹, 却形同虚设, 学生从中得不到感悟……如此种种, 都无法真正走进语文, 都只是在围城之外。要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课标和语文教育, 前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张田若先生说:“语文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叶圣陶也说:“我们读一篇东西, 无论诗歌词曲, 总要像吃东西一样, 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 如何在课堂上体现语文味呢?

“咬住阅读不放松, 主根源在素养中, 千方百计学语文, 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读, 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 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 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 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如果读得亲历其境, 读得如亲见其人, 读得如亲触其物, 读得如亲闻其声, 学生便走进了语文, 课堂便有了语文味。我们要让学生书声琅琅, 笑脸涨红, 如痴如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语文味”的课堂, 也才有资格进入卓越课堂的序列。

8.放飞学生梦想,展现原汁课堂 篇八

一、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如何控制一些无效的问题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既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要在每一堂课中进行学生提高的帮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问难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提问,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二、小组上台交流的形式。

一般的生本常常是一小组的学生上台交流,为了锻炼学生大胆发言,一般是上台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发言,想借此提高学生的组织发言的能力,一般由弱一点的学生先发言,再由强一点的学生补充说明。但这种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可以是小组选代表上台发言,下面的小组学生互动补充,这样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提高效率。

三、因人而异进行辅导。

有些学生的性格决定他参与的程度不高,不常开口说话,说的也是小组安排的套话,如何提高这些学生参与的热情,恐怕是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现状。这样,也是有悖于全体参与、全面提高这一宗旨的。因此,老师要因材施教。对于一些不常发言的学生,老师要在平时多引导,多扶助,多鼓励,多肯定,让他有成功的体验,有参与的愿望。

四、老师的调控。

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在关键处、在学生讨论无法解决的时候、在偏离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老师可以点一点,拨一拨,使课堂教学正常进行下去。

孩子在校学习,有些孩子成绩优秀,活泼热情,全面发展;有些孩子却成绩落后,内向自卑。这样的差异是从何而来的呢?

孩子为何失败?我想关键在于学习的无效性所带来的学习的失败。孩子在课堂上运用策略保护自己这一举动就能够说明他们对自己充分不信任,难以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但又碍于自尊心,于是选择了不自信的回答。因为家长和老师都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会变得聪明,而未经孩子的同意就强加一些意念在他们身上,孩子的身心都遭到束缚恐惧感便产生了。孩子来学校上课只是无奈而被动地服从家长的意志。他们在学校的任何表现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有点行尸走肉的样子。

在《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中有一个生动的事例:马朱莉被霍特先生要求举出p结尾的动词后,但她激动的叫起来“我做不到”。霍特起先不知道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后来通过慢慢询问终于知道了马朱莉根本不知道动词的含义,她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的步骤在想问题,而这些问题她根本想不出,因此她十分恐慌。

像马朱莉这样习惯听命与老师的安排、习惯听取老师给予的答案的学生在中国传统教育的课堂上有很多。在古代的私塾,一般都是老师一边念四书五经一边讲解,学生只需要听着然后回去背诵。学生机械地背诵仅仅是在短时间内接受了所学知识,但并没有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时间一久便会忘记。

这中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无形中成型了师生的关系——生服从师。学生听从老师的要求,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没有自己的见解,即使老师错了也不会指出。这种关系是机械学习的问题所在。虽然现在很多教师都想改变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但是很多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于是关系一旦约定俗成便很难改变,就像推翻封建王朝那样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机械地学习让孩子寻找不到成功的喜悦。只有在经历过失败,体会到努力的重要,探索时的激动,才能感悟到成功的喜悦和来之不易。生命中如果失去了热情,就像一滩死水,溅不起任何浪花。学生机械地学习亦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应时常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有意识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改变单调的学习状态,从而获取自我的满足。

在课堂中我们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减少低效无效环节。

一节讲实效的好课的教学设计应该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自然,不突兀、不拖沓,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不能用力均匀,要尽量避免低效、无效环节的出现,从而保证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解决重点的措施,必须做到省时、有力、有效。教师应用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讨论题和课堂练习题,课堂反馈练习还要注重实效,选取典型的、难易适中的试题进行精讲精练,做到重点问题堂堂清。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来保证教学实效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童话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或谜语的导入,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地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领悟新知;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诵读法来提高教学效率,体现教学重点。

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知识规律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进行合作、质疑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应该具体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且具体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做到“授之以渔”,这样一来,学生在每节课上的收获在今后的学习阶段会有延续性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四、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容量。

一节课40分钟,如果课堂结构松弛拖沓,进程缓慢,知识容量少而设计乏味,也谈不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容量,做到恰到好处,环节衔接紧密,张弛有度,这样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取得也有很大帮助。

9.让手机远离课堂用汗水浇灌梦想 篇九

伴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人手一机,进而在课堂上到处可见大学生在玩手机吗,为了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江淮学院于11月22日中午12点,在北京路校区一号食堂举办了“让手机远离课堂用汗水浇灌梦想”的签名活动。学生会主席及其学生会的部长主持了本次的活动。

活动过程中,江淮学院全体学子踊跃参加,很多同学对这次活动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和接受,也积极配合班委引导。

这次活动呼吁同学们的合理使用手机规范教学秩序,建立良好学习风气。我们种下一个种子,并用努力与拼搏的汗水去灌溉,我们就能收获成功。

10.梦想课堂工作计划 篇十

——菜市街小学运用“四有三味”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重庆市江津区菜市街小学校 王君霞 徐炳容 2012年10月26日, 以“促使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农村地区学生‘三大能力’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年度培训会在西南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江津区菜市街小学吴红卫校长分享了该校的“四有三味”特色教学文化,交流了我校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受到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璇的充分肯定。重庆市教科院的语文教研员张咏梅认为:菜市街小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点、有面、有过程、有成果,“四有三味”教学模式既有理性的高度,又有实作的经验,“普通学校,普通老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源于责任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菜市街小学地处江津区城区中心,始创于清朝末年,文化底蕴深厚,一直是家长们心目中的理想小学。近年来,江津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区人口的急剧膨胀,无形中将菜市街小学置于了一个尴尬境地:城区学校中校园面积最小,班额最大,师资相对不足。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张扬个性,多元立体发展?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程度的能力锻炼与提升,实现课堂“效率”和“效益”的双赢?怎样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时间减少的问题?怎样才能把课堂变得高效?怎样才能办学生喜欢、家长信任、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教育?这些都成为新时期、新机遇下菜市街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的挑战,以吴红卫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在对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后,决定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南,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以重庆市建设“卓越课堂”,江津区“打造三空间活力课堂”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独具我校特色的“四有三味”教学模式。

“四有”即“心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科”;“三味”即“综合味、人情味、学科味”。大容量、大整合、大贯通、多参与、多实践、多合作是“四有三味”教学模式的精髓;相信学生、发展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乐于实践、主动参与,让学生因收获进步,享受成功从而更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各学科学习是“四有三味”教学模式的核心。

成于实践 建学生喜欢的课堂

“四有三味”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课内,教师要学会退位,让全体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表达、交流、分享,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而只有当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喜欢的程度才会越大;只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课堂是属

于“自己的”课堂,学生才会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学习,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为此,学校在“减负提质上”狠下工夫。

学校一直主张“站得高才看得远”,针对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任务重的现状,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带领老师们认真钻研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对每门学科1-6年级各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细化,对每个年级的所有科目进行学科整合。结果发现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和目标达成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同一个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风景名胜:二年级下册,《风景名胜展》是要求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有关的风景名胜资料,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三年级上册,《我是家乡小导游》是要求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用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尝试以“小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家乡;五年级上册,《世界风光展》是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筛选资料,会写解说词,并在校园内策划“世界风光展”活动。而同一个年级的不同学科在部份教学内容上又是相通相融的。比如:二年级语文上册《找秋天》与二年级音乐《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单元中歌曲《金铃铛》、《摘果子》、《丰收之歌》的内容相融;五年级科学下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蚯蚓的选择》和五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生物世界》、音乐课程《可爱的小动物》、《森林音乐会》内容相融。经过归纳整理,《学科各阶段目标》、《学科知识分年级汇总表》、《课程类型汇总表》、《年级学科整合汇总表》等一系列表册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

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学不懂的,不讲;同样的内容,综合学科一起讲;不同的学科,突出特色重点讲。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内容整合了,老师们让课堂变得轻松了,学生变得快乐了。

“六年阳光化育,一生自信飞翔”是学校的一贯办学宗旨。“一样的分数,不一样的能力”,学校一直倡导“低负担,高质量,可持续”的课堂,让学生在焕发着生命智慧的课堂上,养成自主学习,深度思维的习惯,提升探究合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自信,张扬个性。

“我们小组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发现第一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就想到以前也学过这样的课文„„”“我们组有4位同学想当解说员给大家解说呢。请老师和台下的同学来当评委,为我们评出一名优秀解说员。有请四位解说员闪亮登场„„”这是我校五年级二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世界风光展》的课堂现场。教授本堂课的王老师一直微笑着站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其间只是冲着进行展示汇报的同学竖竖大拇指。40分钟里,学生们自主的组织策划、分组活动、交流汇报,孩子们用歌曲、舞蹈、朗诵、方言、日记、解说、游戏、手抄报、照片、PPT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介绍世界风光、畅游世界风光。一堂语文课就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划上了句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锻炼了思维,又提高了能力;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如今,“今天我来当老师”、“主题大课堂”等课堂模式受到学生欢迎,“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学习方式得到学生喜欢。课堂外,教师把握掌控、用心指导;课堂上,教师就是一

位麦田的守望者,充满期待、积极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验、实践的热情。

菜市街小学是江津城区一所普通的学校,学生都来自普通的家庭,但在老师们眼中,无论学生富有与否、聪明与否、漂亮与否,都应该得到关注与提升。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无论水平高与低,质量优与劣,只要学生人人参与、乐于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在参与中获得了发展与进步,就是作为教育者的一种成功。

兴于合作 筑师生幸福的舞台

学校努力搭建平台,积极开展“问题跟进式合作”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积极走近学生,研究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合作教研,最后解决问题。筹备一节美术赛课,学校会邀请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多学科老师集体“会诊”;音乐课上填歌词,数学课上写说明文。学科与学科之间互相整合,老师与老师之间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教育问题,学校总是鼓励每一位教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合作探讨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在大家的资源共享中,点燃教育激情,放飞教育理想。一年来,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一节又一节精彩的课堂陆续呈现:唐梅老师的文化作文课荣获全国特等奖、王君霞老师的群文阅读指导课《儿童诗一组 “反复的妙用”》荣获2013年重庆市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评比一等奖、刘漆红老师的美术课荣获江津区一等奖,并将代表江津区参加重庆市级赛课、曹晓玲老师的品德课荣获江津区一等奖、唐全梅老师的数学课荣获江津区一等奖、何清老师的综合实践课荣获几江教管中心一等奖等。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甚至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初生牛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每一位教师都是一座金矿,可以开发;每一位老师都是一盏明灯,可以点燃,只需要我们给他借个火,给他照个亮,这个火就是参与,这个亮就是合作。“我参与,我实践,我合作”是教师取得进步的必经之路,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起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走进菜市街校园的孩子是幸运的,生活在菜市街校园的孩子是快乐的,走出菜市街校园的孩子是幸福的”。为了让每一个走进菜市街小学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学校还将课外资源与课内资源进行整合。例如,音乐老师岳凤华在教学《东北好》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环节“改填歌词”:让学生充分调动课外生活资源,将生活中了解的江津或其他地方的特产、风景名胜等填改歌词,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课外生活资源和喜好填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歌词,各小组孩子自信满满地上台演唱自己的《江津好》或《XX好》。各学科老师像这样的课堂设计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们十分重视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多彩的舞台。于是有了学生的一份份手工作品、一本本习作集、一次次社会调查、一场场精彩辩论,见证着学生全面、多元、立体的发展。

盛于未来 创优质理想的学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目前,“四有三味”教学文化正为菜市街小学的发展不断输送强大正能量。王君霞老师先后送教到了南川、忠县为培训者培训工作增添了基层实作亮点,让

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对江津地区的语文课改工作刮目相看。去年12月,江津区教委督导室调研员刘正权一行在几江教管中心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检查“减负提质”工作开展情况。他们惊喜地发现:菜市街小学在落实减负提质方面有自己的新思考和新举措,特别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的研究和“问题跟进式”合作校本教研模式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于是,区教科所听了督查组的介绍决定江津区首届“小学品德学科校本教研培训暨卓越课堂现场研讨会”在菜市街小学举行。会上吴红卫校长做了题为《立足校本、追求卓越、回归幸福》的经验交流,并让吕江红副校长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学校“问题跟进式”合作教研模式,还通过曹晓玲老师执教教研课《团结合作》与兄弟学校分享了我校品德备课组和她一起磨课的过程和体会,让各兄弟学校受益匪浅。今年4月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主题为“放飞理想教育之梦 构建特色‘卓越课堂’”的江津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暨“三空间”活力课堂现场研讨会也交由我校承办。吴校长又一次毫无保留地让参会的领导和老师现场观摩了我校王君霞老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我爱世界好风光》一课,参观了我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的学生作品,让副校长吕江红给大家做了题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四有”“三味”》的专题讲座,让大家进一步明白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操作过程和方法。

上一篇:和同事相处的职场法则下一篇:生活劳卫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