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2024-08-12

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7篇)

1.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篇一

中国镁工业政策环境现状

1、镁冶炼项目被国家列入限制类项目

“十五”期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把镁冶炼项目列入限制类项目,要求各级投资主管部门立即停止审批,拟建、在建一律停建,要清理整顿、区别对待、分类处理。

2005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中,把能耗作为划分目录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限制类项目的工艺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监督与管理五条中,凡不利于资源和能源节约的项目一律限制。国家又进一步明确了把镁冶炼(综合利用除外)项目列入限制类作为产业政策规定下来。我国镁冶炼产能过胜、供大于求。如果不限制,产能将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上的项目对镁产业结构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要加剧低价竞争;不仅造成新的工艺技术落后,而且不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的原则,遏制镁冶炼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如同现今国家对电力行业的准入门槛进行调整,上大压小一样,其原因都是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可以预见,金属镁行业的准入门槛将在近年内颁布并实施。)

2、高品质镁合金铸造及板、管、型材、加工技术开发项目列入鼓励类

3、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镁合金开发与应用

自2001年开始,国家先后拨6430万元引导资金,吸引地方、企业资金133300万元,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12个研究院所、12所高校、48家企业直接参与“十五”科技攻关《镁合金开发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

4、开征关税10%后,出口贸易难度加大

5、宏观调控政策的间接影响

2005年初,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的投资热和限制“三高”产品出口。虽然这些政策措施没有直接针对镁冶炼行业,但间接受到了影响。很多镁冶炼企业通过原料采购,电力、运费涨价和市场销售等诸多间接途径,程度不同地感受到了这种宏观调控的压力和影响。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整后,对镁产品出口贸易商,签订长单合同者,因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变化,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建议采取的措施

当前,中国镁工业发展处在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在镁工业经济运行中己经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镁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势在必行。1、加大对现有皮江法炼镁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的投资

2、调整镁冶炼生产工艺技术结构,提升中国镁业整体发展水平

3、加大镁全方位的产业链的投资力度

4、加大对镁深加工产品的投资力度

5、加快镁合金板连铸连轧技术开发生产及产业化的投资

6、镁冶炼产业组织结构需调整

总之,产业政策是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的导向和动力,针对我国目前的镁工业政策环境中存在的不适于发展形势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是较迫切的、现实的客观要求,更是中国镁工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2.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篇二

1 调查区域概况

新疆阜康产业园原名为新疆阜康重化工业园区, 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6年批准成立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 于2011年3月更名为新疆阜康产业园。截至2012年底, 工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21.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44亿元。目前, 已初步形成了氯碱精细化工、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和商贸物流四大产业集群。

2 调查方案及原则

本次调查原始数据的采集采用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问卷由14个问题构成, 主要包括:居民对工业园区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的认识;工业园区给周边居民生活及环境带来的危害;阜康市政府以及工业园区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

调查问卷采取了随机发放的方式。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阜康市九运街、博峰街街道、甘河子镇、上户沟哈萨克族乡, 调查对象包括常住居民、农民工、农民、个体商户及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设计样本量100个, 有效样本量97个, 有效率97%。

在问卷回收后, 通过资料分析, 对已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并发现在调查过程中忽略的问题。同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

3 新疆阜康工业园区的发展给周边居民生活和环境带来的问题

3.1 阜康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 通过被调查者对调查问卷的填写和与我们的交流中,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对阜康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不了解。只有少数人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有自己的看法及建议。因此, 可以看出阜康当地居民缺乏应有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工业园区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危害

当被问及工业园区造成哪些危害的问题时, 大多数人认为对他们日常生活影响最严重的是空气中粉尘增多, 有异味。而空气中的粉尘正是导致人们喉咙干涩, 呼吸不畅的主要原因, 这与对居民健康的调查结果相互对应。30%的被调查者表示饮用水质量受到影响;少数人表示安全饮食存在不良隐患、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多;42%的被调查者同样提到为城区绿化所种植的树木上落满了灰尘。因此, 我们得出, 工业园区的发展给居民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

3.3 工业园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工业园区内镍冶炼厂产生的重金属污染, 煤焦化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严重影响了土地健康程度。通过数据统计, 有37%的人认为园区的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的发病率影响最为严重, 同时少数人认为也使土地盐碱化加重, 26%的人认为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减少了农作物产量。

3.4 工业园区的发展给当地旅游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通过走访调查景区的相关负责人员, 我们明显可以看出, 有51%的人认为工业园区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 少数人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使景区植被覆盖面积减少, 河流水量下降。这说明工业园区对其所造成的问题目前来说是比较轻微的, 所以, 为了景区的健康发展, 治理空气污染是首要前提。

3.5 政府对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不到位

通过数据分析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政府有统一规划筹建污水处理厂设施;少数人认为政府有成立环保委员会为群众投诉提供平台;36%的人认为政府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由此可以得出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切实做出过一些努力, 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11%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监管严格;24.6%的人认为政府基本能起到合理监督的作用;41.6%的人认为监管不严, 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打击力度不足;少数人认为存在不少企业能够利用特殊渠道躲过行政部门的监管。

3.6 工业园区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不够

通过数据分析, 工业园区增有加园区植被面积、出资建设防尘墙等措施。在调查过程中, 有居民反映:园区工厂在减少白天废气排放量的同时增加了夜间排放量。这样的做法, 一方面在表面上躲过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 另一方面又严重危害了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然而, 在关乎到环境治理方面最核心的更换高耗能高污染设备的问题时, 园区忽视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4 阜康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阜康市政府可以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手段宣传现阶段环境的现状、环保的重要性, 并组织一些活动提高公民对环保的关注度, 使阜康居民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其次, 阜康市政府可以加大学校对环保的教育力度, 增加关于环保的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2 充分发挥阜康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 政府应依据阜康当地的资源特点、环境现状, 统筹解决新建项目在规划布局、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 未经规划的资源不允许开发。其次, 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力度。在项目审批中,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对钢、化工等高耗能产业中不符合标准的,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限期关停、改造。再次, 强化环境监督和环境执法。政府要逐步建立规范、科学的环境监测与监管体系, 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重点查处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和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违法行为。

4.3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重视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

阜康市政府应严格控制工业园区的“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提倡节约资源能源,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新建、改建、扩建乡镇企业时, 必须填写农业环境影响报告表, 进行农业环境影响评价, 向农业环境排放污染物应实行许可证制度。

4.4 政府和园区共同应对、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政府应该科学地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对分布在水环境敏感区域、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采取限期治理、关停、搬迁等措施, 工业园区应切实予以配合。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造固定垃圾处理厂, 禁止随意倾倒建筑等固体废物。

4.5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对于阜康工业园区这样一个大型产业集群来说, 短期来看, 大部分企业把获取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 忽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然而, 要想长足发展, 企业必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在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 为自己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5 结论

在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 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阜康工业园区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必须认识到健康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同时, 经济的良好发展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次对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普及和培养, 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 建立有效地制衡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阜康市政府的职能, 进而使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环境和谐共存, 还阜康居民一片蔚蓝的天空。

摘要:在新疆提出“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发展理念的基础上, 生态立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指导新疆阜康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本文主要针对阜康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加快新疆的跨越式发展进程。

关键词:工业园区,环境影响,问卷调查,阜康

参考文献

[1]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2]宋宗水.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3.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篇三

健康行为是2l世纪人类减少疾病、提高幸福指数的健康生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健康行为形成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学校健康教育的重点。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首次把生活和体育活动合并为健康领域,并明确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一、问题提出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健康行为养成特别是幼儿运动习惯养成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常常被各种活动挤占;幼儿穿各种不适宜运动的服装、鞋子参加运动,影响运动的实效和安全;运动中不会及时脱、放多余衣服,造成满身大汗运动、或不敢充分运动的情况。笔者在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幼儿的运动时间、运动项目相对随机、简单:运动前缺乏运动准备的意识和相关行为;运动过程中不能自主擦汗、脱衣服;运动后体育器械主要由教师负责收放等。这些现象反映了我们在健康领域教育中存在“重认知、操作技能培养,轻正确的健康观念、科学的生活常规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的问题。

二、确立研究主题和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目标之一是:“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表明,七岁前是发展孩子的运动习惯、运动心理和技巧的关键期,是一个人终身运动、健康运动的基础时期。我们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确立了“幼儿运动习惯现状调查”的研究主题。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我园现行体育运动习惯培养模式和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探索幼儿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提供客观依据。

三、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从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800名幼儿中随机抽取小班47名、中班46名、大班47名,共计14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教师调查问卷《幼儿运动习惯现状调查》,由教师填写;其中包括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关于幼儿对运动的认识态度的调查(5个问题),通过单独询问幼儿的方式获得答案;第二维度是关于幼儿在园参与运动时间的调查(3个问题),结合各班的周、日活动内容计划表和具体实施情况填写;第三维度是关于幼儿参与运动时的行为表现调查(6个问题),根据幼儿近一周参与运动时的行为表现情况如实填写。

家长个体谈话调查问卷《家长对运动认知和态度调查》,由家长填写。共5个问题,包括家长对运动的态度、原因、喜欢的运动地点和形式等,通过教师约谈家长个体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培养对策建议

1.教师问卷结果分析与培养对策建议。

(1)教师所开展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调查”见表1、表2。

(2)调查结果分析与培养对策建议。

表1,幼儿对运动的认知和态度方面。

①“是否喜欢运动”: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幼儿对运动的态度存在积极主动的倾向,孩子们喜欢运动,乐于运动,并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对策建议:第一,教师组织幼儿体育运动需要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选择适合幼儿的体育项目,既符合幼儿的现有动作水平要求,又能促进幼儿动作能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第二,组织运动前,教师需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介绍运动项目和简单的规则要求。运动的开展最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

②在幼儿喜欢运动的原因中,5%认为运动可以健身,57%觉得运动过程中开心,50%觉得运动很好玩;在喜欢的运动场所中,80%选择操场,20%选择大草地,22%选择沙池。

结果分析:数据中5%的幼儿知道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运动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幼儿对运动和身体健康关系的认知不明确。在幼儿园实际工作过程中,在大操场上进行的活动通常是由教师组织引领、幼儿集体参加的,而大草地和沙池上的体育活动多以自主性活动的方式开展。

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对幼儿运动观念方面的教育,使幼儿明白适宜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技能的发展,可使动作更加灵活、协调。第二,教师要注重集体体育活动的设计和把握,既要考虑到动作发展相对较好的孩子的动作发展,又要照顾到动作发展相对较慢的孩子的进步,使所有参加运动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③在运动时间方面。幼儿一日的运动时间(包括户内、户外)不少于两个小时,在幼儿的运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障,为在幼儿园进行幼儿运动习惯的培养提供可能性。

表2,参与运动的行为表现方面。

①关于运动前淮备的项目调查结果分析:由于教师对于幼儿穿着正规运动服参与运动的要求不明确,直接导致幼儿运动时的穿着比较随意。

对策建议:第一,教师要明确幼儿穿着正规运动服参与运动是科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穿运动服,对于唤起幼儿的运动兴趣、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二,将幼儿运动前准备行为习惯的培养同健康运动观念培养相结合,进行运动前准备项目与身体运动状态关系的认知教育。

②关于布置器材的项目调查结果分析:部分大班和中班幼儿进行器械性体育活动,运动器材的准备和摆放全部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幼儿被动参与运动。

对策建议:第一,正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行为水平,对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大班幼儿,可以由教师指导,幼儿独立承担布置器材的任务;中班幼儿,可由教师指导、协助,幼儿部分承担布置器材的任务;小班幼儿,教师布置器材时向幼儿介绍器材的设计和用途。第二,明确运动前让幼儿一起参与布置器材对于调动幼儿运动的积极性和合理使用器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幼儿良好运动习惯培养的组成部分。

③运动前热身项目的调查结果分析:教师,首先在观念上对运动过程的具体认知存在漏洞,其次在运动前热身准备和运动后放松的行为操作方面缺少连续性和一贯性,在认知教育和榜样树立方面存在不足。

对策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对良好运动习惯培养涵义的理解,明确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放松是良好运动习惯培养的要素组成,在科学运动中不可或缺。第二,教师作为幼儿良好运动习惯的主要培养者之一,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很重要。其次,要具有持久性,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和重复。

④运动过程中擦汗、脱衣、交换器材、整理器材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数据表明,大班幼儿在实际能力水平上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运动中擦汗、脱衣、交换器材、整理器材方面的任务,但需要教师提醒。中班幼儿从能力发展水平方面讲,也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运动中擦汗、脱衣、交换器材、整理器材方面的能力,但只有93.7%的小朋友在教师帮助下做,存在被动等待的情况。

对策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关于幼儿运动习惯培养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习,消除教师在对幼儿运动习惯培养的概念认知方面存在的误区。第二,教师应在对幼儿的行为能力水平正确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行为能力水平特点做侧重性教育,如大班注重培养幼儿行为的自主性:中班培养幼儿行为的独立性;小班培养幼儿的行为意识和具体行为操作能力。

2.家长问卷结果与分析。

(1)家长调查结果见表3。

(2)调查结果分析与培养对策建议。

家长调查数据显示,家长自身对运动的认知各异,态度也相对随意,没有把运动和身体健康、良好习惯培养联系在一起。

对策建议:第一,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明确良好运动习惯培养对于此年龄段幼儿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第二,向家长及时反馈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说明运动习惯培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请家长配合,共同为幼儿建立一个连续运动的环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第三,建议家长把幼儿运动习惯的培养落实到实际运动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运动时间、运动内容上予以保证,做到运动前准备、运动中休息、运动后放松,把幼儿的运动习惯培养落到实处。

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探讨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和巩固的途径、方法、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较少,对自己的身体缺乏认识,独立生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差,若我们能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4.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篇四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32期

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 杨雪鸿 杜明 叶扬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成都、眉山、资阳、南充、乐山等地就加强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我们分析认为,四川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喜人,也形势逼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充分认识加强我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人口众多、区位特殊,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围绕“三江”(长江、岷江、嘉陵江)治理,强力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农村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上仍然严峻,既面临自身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也肩负着确保长江中下游环境安全的重任,环境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尖锐。

(一)农村环境污染占整个环境污染负荷增大。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四川经济总量翻了数翻,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42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2506.30亿元,增加了66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23.3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3903.4亿元,增加了31倍,经济高速发展,而环境质量充满挑战,农村环境质量状况仍日趋恶化。根据我省环境容量分析报告,全省农村污染负荷占整个污染负荷比重已达到30%-40%,部分地区达到70%。我省仍是农业大省,大多数居民还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相当严重,工业及城市污染逐渐在向农村转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状况仍在蔓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群众投诉明显增加,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农村。

(二)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于长期以来在环保工作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致使农村环保工作滞后于城市环保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省农村每年产生的十多亿吨生活污水基本上任意排放,约1697万吨生活垃圾也是随意倾倒;化肥年施用量达220万吨(有效成分),农药年使用量达5.63万吨,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70%,农膜年使用量达9万多吨,回收率却很低,造成了农村水体、土壤环境恶化和耕地地力下降。一些地方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行为屡禁不止,加速了农村生态破坏。不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就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会妨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更会使得我省多年来取得的城市环保工作成果难以巩固。

(三)农村环境状况不适应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省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农业农村经济落后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当前,城镇发展与农村环境状况成反比,2000年至2007年间我省城镇化率年均增幅1.3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37.3%。但是,全省有3700多个乡镇没有环保基础设施,绝大部分行政村还处于空白状态。污水直排,垃圾乱倒,许多乡镇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近7000家,特别是近年来畜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除牧区州外,许多市畜牧经济已占整个农业经济总产值的40%-50%,但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剧,分散养殖的畜禽粪便基本没有处理,同时绝大多数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达不到环保要求,大量养殖废物直排河道,严重污染水体。目前,我省农村生活污染日益加重,土壤污染面也在扩大,面源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垃圾围村庄,臭水满河塘,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我省一些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如果对农村污染再不加以严格治理,难以有效推进当前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目标,会严重影响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和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建设,严重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乡镇工矿企业粗放型经济加重了农村污染。工矿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目前,全省乡镇工矿企业140多万个,布局分散,技术层次较低,“三废”排放量居高不下,治污水平较低,个别工矿企业不按法规建设治污设施,污染减排问题愈加严重。

(五)饮水安全形势仍堪忧。部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饮水安全认识还不足。目前,我省农村水环境功能区中相当部分饮水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有效保护,存在农村水源地分散、污染源杂、管理混乱、投入不够、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供水管网基础设施陈旧,水厂供水处理工艺落后。约有2/3的水质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部分地区的浅层地下水甚至承压水也受到一定污染,水质型缺水威胁增大,全省32条重点小流域中有16条达不到水质标准。水葫芦等外来入侵有害物种仍在蔓延,影响水质安全。全省仍有3000多万农村人口需要改善饮用水卫生及利用条件。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油类等。

(六)广大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被污染难以承受。目前,农作物秸秆年还田率不足1/3,秸秆焚烧产生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乡镇特殊的自然和生产生活环境,机动车尾气、扬尘、煤烟、噪声等治理进展缓慢。全省约1/3乡镇空气质量受颗粒物污染仍较严重,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环境污染状况恶化导致了四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影响农产品安全,危害农民群众健康。二是影响农村污染减排,制约推进生态省建设。三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阻碍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环境是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时期,必须痛下决心,下大力气治理农村环境,维护农民环境权益,促进农村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近几年我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和经验,分析我省农村建设发展的态势,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方向,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为主线,以建设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点,以建设生态省为载体,以农村污染减排为重点,以加强保护和加大治理为抓手,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的,奋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推动我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二、强力推进新时期我省农村环境保护的五个重点

(一)强力抓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饮水安全是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各地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责,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饮水安全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一是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做好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及评估工作,建设好备用水源,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建立上下游水质联动机制,尽快解决“上游排污口”即为“下游取水口”的问题。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二是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三是要依法加强水源水质监测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常规和应急监测设备,加强人员调配和工作经费投入,提高监测质量,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四是要制订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

(二)强力综合治理小流域及湖库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小流域及湖库环境污染是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突破口。各级政府要以32条重点小流域为重点,按照《岷江、沱江、嘉陵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32条重点小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落实治理规划。要建立32条重点小流域市州及县际交界断面监测网络,分清责任,落实治污主体。要综合治理湖库环境污染和整治小河(沟、渠)污染,努力恢复农村河沟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要有效遏制水葫芦等外来入侵有害物种污染环境,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维护农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鼓励农村林网建设,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

(三)强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一是强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一要认真治理农业生产污染。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金土地工程”、“沃土工程”等,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三要建立适合省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加强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强力治理农村生活污染。各地要切实加快生活污染整治步伐,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不同类型制定乡镇和村庄环境保护规划,综合整治以场镇为重点的农村居民聚居点环境,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改变生活陋习。在经济发达以及人口稠密地区,实行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周边村镇的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推进农村垃圾的分类收集,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的村镇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就地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大农家乐等农村休闲娱乐场所的污水治理力度。按照国家农村户

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作。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气化、发电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当前,我省正在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按照“四化”(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重点推进城镇“七好”(垃圾收集好、污水处理好、广告设置好、车辆停放好、摊点摆设好、环境绿化好、文明习惯培养好)和农村“四好”(垃圾、污水、杂物、污泥清理好),有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活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强力治理养殖污染。要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这个提质扩面,也应当包含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要同时抓。要本着“多还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以县为单位,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大力推进健康养殖,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处置畜禽排放的污染物,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污染防治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重视畜禽散养污染治理,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要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科学规划水库、湖泊、河流水产养殖的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监管,确保湖库河流的水质安全。

(四)强力控制农村地区工矿污染。一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优化农村工矿业发展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二要加大农村企业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三要加强园区内和园区间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四是要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老矿区要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矿山损毁土地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对矿渣、废石、尾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矿区污水、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对矿山开发造成滑坡、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及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新建矿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尾矿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及土地植被恢复措施,防止发生水土流失。

(五)强力推进农村生态保护示范创建活动。一要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为抓手,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染,重点治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生态环境的乡镇、村庄率先达到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要求,不断巩固生态示范创建成果。二要加快发展农村生态庭院经济。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发展多种农村生态庭院经济,推广眉山市洪雅县“四加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即:一乡一示范、一村一产业、一组一风貌、一户一循环)。推广眉山市丹棱县“两池六改一集中”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模式(即:每户修建一个沼气池和一个污水处理池,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改庭院,垃圾集中处理)。推广广元市苍溪县“六个一+三配套”农村庭院建设模式(即:一口沼气池、一口防旱池、一口卫生井、一条硬化路、一套生态农居、一个生态经济园,园、圈、气生态循环建设配套,退、改、调生态环境建设配套,庭院经济与庭院文化配套)。推广成都市双流县环境优美乡镇高起点、多样化的创建模式。

在全面推进我省农村环保工作中,必须做到“五个严禁”:严禁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禁直接向江河湖库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严禁在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进行污水灌溉;严禁在禁烧区内露天焚烧秸杆;严禁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建设。

三、认真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保障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不少地方对城市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而对农村环境保护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农村环境保护压力大、任务重。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统筹兼顾,联动推进。

(一)积极推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级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环保监管、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务求取得成效。要实行农村环境安全“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和部门的农村环境安全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第二责任人,分管领导一手抓分管业务,一手抓环境安全。要根据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成效。本区域内出现重大环境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对为农村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健全基层环境保护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县(市、区)和乡(镇)环保机构及能力建设,积极探索设立县(市、区)环境保护派出乡(镇)或片区环保机构监督体制,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立乡(镇)或片区环保机构,并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加强行政领导和农村环保人员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基层环保执法监督体系。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预算常态制,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并逐年增加。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及有关涉农部门的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资金集中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省、市、县三级在当年所征收的排污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并逐年增加。要建立项目资金推进制度,制订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措施;针对那些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集中进行整治,对经过整治污染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村镇,实行“以奖促治”;在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中,对经过建设,生态环境达到标准的村镇,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投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生态示范工程、食品基地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监管等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四)强化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环保部门,尤其是县级环保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农村集中工矿区的污染的环境监测。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要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五)重视发挥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作用。充分整合科技资源,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农村环保技术科技攻关,从政策和资金上特别扶持和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并对科技创新带头人给予物质奖励。要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积极推广

环保实用技术。要把环境管理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挂图、板墙报、环保知识下乡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动员和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都要依法征求村民意见,确保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5.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篇五

1.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传统粗放的乡镇地区工业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乡镇地区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使乡镇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整个农村地区进一步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有近70万个村庄、9亿农民,其中有近3亿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全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总排放量达27亿多吨,其COD排放量是工业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的5倍以上。同时,散布于农村的工业企业产生的点源污染也呈上升趋势,使乡镇地区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互相交织。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工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在乡镇地区悄然兴起,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乡镇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全国因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特别是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乡镇工业污染与农村生活污染相叠加,形成了新的复合污染,据统计,从2000到2008年间我国农村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占全国的比例由57%上升到61%,废水COD排放量占全国的比例由53%上升到58%,不同类型农村产业集聚带来的生活和工业复合污染问题对农村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污染引发的民事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环保纠纷已成为继征地、拆迁之后又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据1997年公布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达到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随着近年我国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比例会更大。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湖南省县级以下地区工业产值占全省的44.4%,而工业源数量、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重金属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同年湖南全省的78%、65.6%、73.5%、77%和65%。总体上看,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总体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量大面广。乡镇地区工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涉及范围广,基本上涵盖了各类污染物。同时,乡镇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来源涉及不同地域范围的各种工业门类,种类和成份极其复杂。

二是污染增长迅速。同1995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目前乡镇地区工业排放的工业废水、COD、二氧化硫、烟尘、粉尘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增加了一倍以上,有些甚至增加了近10倍。

三是结构型污染严重,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业污染占比高。我国乡镇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地理分布特点是低、小、转、散,与城市工业结构相比较,乡镇工业污染排放负荷行业和地理特点十分突出。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低、污染治理难的造纸、制革、电镀、印染、水泥、制砖、煤炭、有色金属、非金属和黑色金属矿物采矿业等行业,结构性污染突出;同时,乡镇企业相对寿命较短且转产频繁,其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及其相应的污染处理工艺也存在诸多变数;相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污染源分散,其分布大多与农村聚居点重合,污染状况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污染的特点为总量小、但单位产值排污量较高,转产频繁、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变动较大,分布散。据第一次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显示,1995年我国乡镇工业中的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等6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3.1%。乡镇工业中的造纸、饮料、食品加工、纺织、化工等5个行业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85.3%。乡镇工业中的水泥、砖瓦、陶瓷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二氧化硫220.3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49.9%;排放烟尘547.0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64.4%;排放工业粉尘1017.5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76.8%。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矿业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75.0%。

四是乡镇工业技术水平低,污染水平高。从总体上看,我国乡镇工业技术水平总体偏低,由此带来的污染负荷相对较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由于起点低,起步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更低,污染水平也比东部地区明显要高。据本世纪初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的产值仅为乡镇工业总产值的22.4%,但污染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却占到60.3%。

五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换代,大批落后、污染严重的造纸、水泥、化工、炼焦等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出现向内地、城郊结合部、农村转移和蔓延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乡镇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破坏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乡镇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威胁。例如,山西某村庄引入了铅粉冶炼工业,不久后村里树木全部枯死,地下水铅含量严重超标,村民断了饮用水源,村民几乎全部铅中毒,据分析,该村庄的生态环境恢复至少需要10年。2003年,一家冶金厂迁入贵州省铜仁市农田村,使村里的水稻、果树和蔬菜受到极大污染,村民们几次上访都没有结果,无奈之下,村民们把自己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塘中的水放了,以此希望遏制冶金厂的生产,并最终导致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集体性暴力抗议事件。农村环境状况的恶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污染转移与扩散的结果,环境污染和治理不平衡、不协调的“城乡环境二元化”现象造成了农村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和生态损失,破坏城乡环境公平。

2.我国乡镇地区工业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认识不足,环保宣传教育不够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以及地方财政的紧张,在我国很多基层乡镇干部为了本地区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甚至“饮鸩止渴”的策略来发展经济。这样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乡镇环境污染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一些农民环保意识差,导致其缺乏对污染行为的监督。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环保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一些干部、企业主和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对乡镇工业污染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2)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治理不力

我国乡镇地区工业行业普遍存在设备简陋、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乡镇地区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很多乡镇工业大部分主要设备为廉价购进的“二手”设备或“淘汰”产品。采用陈旧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产值比重占大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乡镇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虽然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较往日的确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但是与城市相比,大多数的乡镇仍然是欠发达地区。因为地方财政收入少,乡镇财政较为窘迫、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再加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致使乡镇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很少,甚至没有。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乡镇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乡镇一级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另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导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严重不足。

3)农村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相对落后与弱化,严重制约着农村及乡镇地区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环境法制相对落后与弱化主要表现在:重行政主导、公众参与有限;重立法数量、执法与司法功能偏差;不同部门和层次的环境立法缺乏统一规划协调;地方立法特色性不强,可操作性较差;重实体规范、程序规范欠缺;不少法律规范内容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环保新形势的需要,一些立法空白亟须填补等等。这些相对落后与弱化的环境法制严重制约着农村和乡镇地区环境的改善。由于我国许多环保法规存在出台时间早、内容不全面、惩戒力度小、执法有“盲点”等不完善之处,使得环保执法屡屡遭遇“法律制度的困局”。乡镇地区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给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环境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的防治工作力量不足、重视不够。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缺少对乡镇地区工业污染及其特点的追踪,加之乡镇工业污染防治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目前的相应制度和政策在解决乡镇工业污染防治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乡镇一级环保机构很不健全,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根据2008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全国各级环保系统实有人数约13万人,其中,各级环境监察人员不足6万人,而全国产生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已超过百万家,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另外,由于乡镇环保工作牵涉到多个部门,但目前环保、城管、农业、水利、爱卫等相关部门在机构设置、编制核定、人员配备、经费保障、队伍素质、监管水准及考核机制等方面的现状与日益繁重的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之处,导致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所涉条线由于职能交叉、多头管理。

5)产业转移中降低环保要求,污染转移现象普遍

我国在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中,乡镇地区逐渐进入转移链条末端,污染遁往乡镇趋势明显。很多产业转移中,忽略产业升级,甚至大幅度降低环保要求。

根据湖南省的一份调研报告,从2003年开始,该省开始城区企业外迁乡镇,当年仅长沙市二环线以内就有300多家污染型企业需外迁,这些大量污染企业成为乡镇招商引资中的“座上宾”。又如2004年重庆市政府决定,5年内将29家重大污染企业迁出主城区,迁往郊区或农村。在污染企业迁建过程中,难免出现将污染转移到农村的问题。

随着东部地区环境压力日渐增大,原有污染较大的企业如印染、制革、铅酸蓄电池企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给中西部地区本来脆弱的环境问题增添了更大的风险和压力。近年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的部分高污染企业纷纷到安徽、四川、贵州、甘肃等西部地区落户。不少西部地区也把降低环保要求,当作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

3.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结合上面对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现状和原因分析,目前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的基本目标是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出发点,严格控制乡镇地区工业污染加剧的趋势,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使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为此,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近期急需解决如下问题:

1)开展对乡镇地区工业污染的专项调查,集中治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和污染企业

在全国范围内分地区、分行业对我国乡镇工业污染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全面摸清污染现状与特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乡镇工业污染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关停严重污染企业,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逐步开展对乡镇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工作。

2)建立科学严谨的乡镇工业污染防控体系

采取措施加强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全方位的污染防控体系。加强对乡镇地区工业污染源统计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适时建立乡镇地区工业污染源调查和抽查机制。强化农村工业企业污染减排监管,严格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污染集中治理,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农村工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适当集中,对污染实行集中控制。

加强农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坚决制止在农村地区建设“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防止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

加强对农村地区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乡镇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监督管理机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促进乡镇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3)建立乡镇工业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坚持主要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农村环保工作纳入各地环保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地区环境保护的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加快技术革新,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试点,探索农村治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研究制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加强乡镇地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4.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1)加强乡镇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基础体系建设

针对我国在法律法规制定中有关农村环境保护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加速对乡镇工业污染防治的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乡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促进有关政府部门加强这方面工作,为基层职能部门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

在管理制度建设中,逐步推行建设前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推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度要真正做到县、乡等行政一把手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乡镇地区企业法人对本企业影响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并将“三同时”制度应用于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等。

加强环境保护的机构和能力建设,逐步补充和加强乡镇地区工业污染源的环境统计能力,完善乡镇一级环境管理基础体系建设。省、地环境保护部门应专人专职负责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乡镇和村一级配备专兼职环境管理干部。鼓励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环保员,活跃乡镇环境保护工作。各大中城市的环境保护部门也应在抓好市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切实加强城郊结合部及郊区的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

将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体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中,制定国家“十二五”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在地方规划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应编制县域环境容量规划。通过编制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和畜牧园区规划,逐步实现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分离。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对乡镇地区环境污染的监管

把乡镇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强化政府的环保职能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在乡镇设置环境管理机构,配备环保人员,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和建设指导。建立环境综合管理制度,实施全面、定期、定点监测管理。严格执法,健全执法管理体制,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处罚报告和备案制度,强化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管理。加大处罚力度,使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同时环境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在环保监督中,坚持在舆论监督的同时加大制度监督,使环境执法监督规范化,制度化,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监督效能。

3)加强乡镇地区工业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在充分考虑乡镇地区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或环境要素,进行功能区划分,对不同区域实行相应的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业集聚区对工业污染源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理和集中监管。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农村饮用水质卫生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

各级政府要抓紧抓好乡镇工业发展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制定当地乡镇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产业、产品发展序列,明确功能分;环保部门应积极参与小城镇规划,制定当地乡镇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产业、产品发展序列,明确功能分区;环保部门应积极参与小城镇规划的编制,组织开展工业集聚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城镇和工业集聚区环境规划,合量布局工业企业。

4)提升技术水平,撬动乡镇地区工业行业产业升级

加强乡镇地区工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努力实现工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积极推动乡镇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物耗少、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撬动乡镇地区整个工业行业的升级。

5)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

加大对环保资金的投入,解决乡镇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的矛盾。实施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等工作为重点,编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明确综合整治任务。对现有污染企业,要加强督促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监控制度。逐步加强对乡镇地区企业发展布局进行调整,以便污染集中治理。

6)提高乡镇地区环保准入门槛,防止污染工业向乡镇地区转移

在乡镇地区严格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提高产业发展环保准入门槛,环保部门将协同有关部门根据环境容量制订区域产业发展目录,加强产业引导,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有关规划、不符合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求、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或实行区域环保限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防范污染工业向乡镇地区转移。

7)积极探索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的新模式、新方法

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的乡镇地区工业污染防治新方法和新模式。例如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补偿,可考虑开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补偿税;将环境保护税收作为地方政府改善农村环境的专项基金。对有利于乡镇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或治理,恢复生态环境的项目给予大力度的税收优惠,鼓励发展生态环境整治、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农村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设立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制订鼓励政策,引导多方参与。尽快研究制订以促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为核心的生态补偿政策,推动更多资金流向农村环保领域。

8)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乡镇地区环保意识

加强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以及群众的环保教育工作,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乡镇企业负责人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明确责任,自觉减少、控制污染。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知识,让群众提高环保意思,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第一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第二、第三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责任编辑:肖亚楠 作者:万年青 乔琦 孙启宏

本文选自:《今日国土》杂志 2010年08月

6.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篇六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94个工业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平台,加快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进一步提高了园区产业集群化、土地集约化、经济生态化、服务社会化水平,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1.1 经济要素聚集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见表一)。截止2012年底,江西94个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546.94平方公里,吸纳各类企业10302户(其中投产工业企业8229户,非工企业2073户),安置从业人员188.88万人。2012年,全省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190.4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工业增加值3465.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9.2%,同比增长14.2%,比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快0.8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五年来主营业务收入翻了两番、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8倍。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工业园区数新增13个,达到59个,占全省工业园区总数的近2/3,比2007年增加49个。过500亿元工业园区达到5个,其中,南昌高新区突破900亿元,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突破600亿元。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分别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全省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总数达到15个。

效益水平稳步提升。全省工业园区实现利润突破千亿元,达到1010.32亿元,增长21.1%,其中利润超10亿元园区达到38个。上缴税收622.4亿元,增长24.2%。税金超亿元园区达到82个,占全省园区总数的90%以上,其中超5亿元园区47个,上缴税金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2.4%,同比增长24.2%;完成出口交货值1449.8亿元,增长15.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68.7%。

资源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2009—2012年)及省中小企业局2012年工业园区统计表

1.2 产业聚集情况

在工业园区产业规划和布局上,大多数工业园区能够按照做强主导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产业的关联度和配套能力,培育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群,初步形成了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提高了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实现了错位发展。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培育了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结合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和洪都航空公司的搬迁,正在规划建设航空产业集群。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了汽车机电、新材料、家电、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当地的稀土、钨等有色金属,培育发展了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一批台资企业,培育发展了电子信息、生物食品、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依托一批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了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

1.3 资金聚集情况

江西工业园区通过产业链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速了工业园区的资金聚集,使工业园区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载体。2012年,全省工业园区招商实际到位资金2851.97亿元,增长22.8%。其中,省外资金1903.82亿元,增长28.4%;境外资金31.31亿美元,同比下降2.21%。招商实际到位资金超50亿元的园区有20个。全省工业园区新上投资规模亿元以上项目1054个,项目资金339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2%,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3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

同时,工业园区还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2012年,全省168家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资金总额达112.15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园区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保障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

1.4 土地要素聚集情况

全省94个工业园区经国家审核通过并公告的面积为411.56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12月底,已开发土地面积564.94平方公里,超过批准面积的37.3%。2012年,94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44.4亿元,增长17.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72.4亿元,增长17.7%。

从投资强度来看,全省工业园区每公顷土地平均投资额约1500万元左右,每公顷土地主营业务收入2865.85万元,每公顷土地从业人数33.45人,每公顷土地实现利税289.05万元。每平方公里出口交货值2.32亿元,增长10.8%。

1.5 技术要素聚集情况

近年来,江西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和谐互动”的方式,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创新要素聚焦,使工业园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科技进步在园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至2012年底,全省工业园区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75家,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还相继建立了国家重点工作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等技术创新平台;多数省级工业园区均已建立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表二给出了笔者调研的5个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技术要素聚集情况。

1.6 人力资源聚集情况

在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江西省工业园区以释放人才潜能、提高人才效益为目标,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人才需求为重点,建立完善了包括人才流动、引进、培养、使用、分配和服务等各种机制,吸纳了一批急需人才,盘活了一批存量人才。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近三年高端人才资助资金达到5.3亿元,引进和培养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25人,博士学历人才125人,高级职称人数达到912人;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近三年高端人才资助资金达到384万元,引进和培养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人,正在申报1人,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57人。

在聚集高端人才的同时,全省工业园区还吸纳了大量的城乡就业人员,成为了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不仅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而且吸纳大批农民工入园就业,转变为城镇居民,有力地促进了江西的城镇化进程。2012年,全省园区从业人员188.88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4.85万个,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总人数的34.0%。

2 江西省工业园区要素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省94个工业园区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和成就。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其他兄弟省份相比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2.1 园区总体实力弱,在全国的排名靠后

以我省工业园区的排头兵南昌国家高新开发区和南昌国家经济开发区为例,另其与周边省份的高新区和开发区进行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差距(见表三)。南昌高新区目前综合实力在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中排39位,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4位,长沙高新区综合实力在全国排第12位,合肥高新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国排第15位;南昌经济开发区在全国90个国家经济开发区中排33位,武汉经济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排第14位,合肥经济开发区排15位,长沙经济开发区排20位。我省两个园区在中部地区同类园区中双双垫底。

2.2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工业园区的发展机制不完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目前我省所有的工业园区不是一级地方政府,而是派驻机构,没有行政执法权,在规划、土地、环保等方面难以行使有效职权。工业园区的财政收入一般都要上交当地市或县政府,如果园区需要资金,再向政府申请,由财政局下拨。而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投入较大,往往面临着资金不足,向上级政府申请时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手续繁琐,周期太长,并且有时还难以如愿,造成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捉襟见肘。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证审批繁琐。有的外地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我省工业园区必须重新申报,才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而在我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限制多、名额少,省里有关部门审批的时间较长,影响到外地企业到江西投资的热情。如2011年有一位在深圳的安福人(深圳市胜达数码有限公司总经理)想到井冈山经济开发区大约投资5亿元,但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无法得到认证,就打消了前来投资的念头。而相同情况,安徽省规定外地高新技术企业到当地投资只要备案就可以了。

2.3 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融资困难

一方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狭窄,靠政府投入的依赖性较强,没有形成商业化开发、吸引多方投入的良性循环,单一的财政投资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为继,影响了项目的推进和建设进度。由于工业园区建设前期投入较大,短期内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而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工业园区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造成园区相关功能不够完善,对客商吸引力不够。另一方面,由于诚信体系和担保体系不健全,加上园区内诸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稳定性差和信誉度低等原因,贷款难度大,融资困难,导致园区内企业技术更新步伐缓慢、效益低下,难以做大做强,园区内经济的集聚作用、整合作用和带动作用难以凸现。

2.4 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缺乏竞争力

江西省大多数工业园区存在着研发投入较低,产业技术含量较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特点。目前,现有产业结构中技术结构落后的缺陷日益显现。生产技术水平低,在高新技术领域无法形成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竞争。尤其是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工业园区低水平生产过剩,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工业企业科技含量总体较低,严重制约了园区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表四中可以看出我省工业园区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周边省份的差距。

2.5 园区用地指标紧缺,阻碍园区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紧张、土地存量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江西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西省94个工业园区经国家审核通过并公告的面积为411.56平方公里,通过建设产业基地等多种措施争取政策支持,目前实际开发面积525平方公里。受国家土地政策影响,用地指标报批困难,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目前,省政府在分配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指标时,明确了县(市、区)的用地指标,而工业园区指标需在市级或县级指标中调剂。不少园区反映,每年下到县里的土地指标一般只有400—500亩,绝大部分都用于城镇建设等公共事业,留给园区的土地指标很少,园区签约项目因缺少土地指标无法落地,项目等地现象较为普遍,土地成为当前制约园区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

另一方面,在一些园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工业园区内获取土地的成本低,造成一些企业大量圈地,闲置而未开发,甚至炒卖地皮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园区没有土地执法权,收回闲置的土地相当困难。

2.6 企业招工困难,人才短缺严重

江西省大多数工业园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性、季节性缺工明显。不少在园区落户的企业是沿海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服装、制鞋、电子、玩具等企业用工量很大,而在当地又难以招到合适的工人,员工严重不足,以致于有的当地政府出面替企业招工,甚至还摊派任务到各个乡镇。虽然每年我省有780多万劳动力外出务工,但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工资收入相对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大部分务工人员都流向沿海发达地区,留下来的青壮年劳动力很少,本地企业经常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

2.7 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园区企业发展成本高

一方面,江西省大多数工业园区配套生活社区建设及学校、商业、医院、交通、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尚未建立,金融、技术研发、物流、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有待完善,科技金融、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技术评估、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投融资担保、产品质量检测、人才培训、环境保护和污染监控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园区企业发展成本高。一是物流成本普遍偏高。江西省工业园区生产的产品大多通过盐田、厦门、宁波和上海等港出口,物流成本普遍高于沿海地区30%左右。二是企业税负较重。外地企业进入工业园区时需要交50万元保证金,还要缴纳价格调节基金和防洪保安基金两项共2.2‰,使一些有意向来江西投资的外地企业的热情受到较大影响。三是企业缴纳社保金基数和比例较高。当前国家为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要求用人单位给务工人员缴纳“三险一金”甚至“五险一金”,而企业在缴纳社保基金时因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不一,缴纳的基金也不一样,对缴纳较高的地方企业压力较大。如赣州经济开发区的企业缴纳员工的社保基数就比较高,养老保险要缴20%的比例,比广东河源、韶关和福建龙岩市所缴的比例高出2—5个点;缴费基数也远远高出广东河源和福建龙岩,分别高188元、700元,这无疑对员工人数多的企业有较大的压力(见表五)。

3 加快江西工业园区要素集聚的对策建议

3.1 稳步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构建园区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增强工业园区的组织管理、协调服务能力,保持工业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势,提高园区工作效率,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探索网上办证,简化办证手续,加快审批速度,提高行政效率。按照《关于规范和加强县(市、区)的省级工业园区机构编制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对省级工业园区管理机构设置、机构级别、内设机构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新增2个筹建园区的指导,纳入省级工业园区序列管理,推动全省工业园区规范、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考评机制,以省政府名义制定全省先进工业园区考评办法,将机制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招商引资、产业集群、生态建设、服务业发展等情况统筹纳入先进工业园区年度考评范围,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园区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推动工业园区平稳较快发展。

建议对全省工业园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引导带动作用的南昌高新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小蓝经济开发区等国家级重点工业园区实施计划单列,单设户头,开辟绿色通道申报资金和项目。同时,进一步对国家级重点园区下放权限。一是下放投资审批权限。将投资额1亿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审批权限下放给国家级重点工业园区,以便更快更好地服务外商投资项目。二是下放土地审批权。简化土地审批程序,土地审批权限下放到市,各地建设用地年度指标要尽可能向工业园区倾斜。三是下放环保审批、处罚权限。

3.2 加快提升园区产业层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要按照国家和江西省产业发展导向,不断提升园区内产业的结构层次。首先,要在增量上提升,严格按照国家和江西省的产业发展导向,结合园区的自身特点,拟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设定必要的产业进入门槛和投资强度及能耗、污染控制标准,对于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在择商选资的阶段就要将其排除在外面,确保园区新增企业都是符合国家产业导向要求的高质量企业。其次,要加大利用先进技术对已经入园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通过改造升级,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即做好存量优化。第三,对于已经入园进区的部分高能耗、高排放、占地广的企业,如果改造升级难度很大,而且对周边企业影响又非常大,就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启动退出机制,实施“腾笼换鸟”。

3.3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

坚持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育,在引进中培育,在培育中引进。积极培育和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努力提高龙头企业在本地区的产业配套率,增强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从全省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国内同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特色企业中筛选一批重点企业予以扶持,列入省政府重点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

推动龙头带动与品牌创建相结合,全面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的同时,全面实施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品牌工程,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走集体创牌之路,逐步在全国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支持企业创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鼓励集群内现有贴牌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各类国际标准认证和国际商标注册,并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提高集群企业非价格竞争力。

3.4 加快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拓宽工业园区融资渠道

加快建立以担保机构为载体的投融资体系。依托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建立以融资性担保机构为载体的投融资体系,实现产业集群中小微型企业的联保融资。积极争取国家担保补助资金,支持担保机构做大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风险保证金机制,创新对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的信贷支持方式,扩大信贷支持范围。加大对工业园区内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担保扶持力度,条件成熟时,探索设立由信贷公司、投资、担保、典当、租赁为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中心,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探索由省财政和开发区共同出资解决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周转基金,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充分利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增信贷重点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倾斜的利好政策,加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力度,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同银监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协调沟通,探索设立主办银行和特色银行。成立和引入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对集群内中早期成长性企业特别是有上市愿景的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份制改造。支持南昌、新余、景德镇三个国家级高新区申请纳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不断培育孵化科技型、成长性微小企业。鼓励和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同行业企业和配套企业发行中小微型企业集合票据等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增加直接融资比重。

3.5 加快园区企业自主创新,打造区域战略性产业高地

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聚集国内外技术、人才、资金、科技成果、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项目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化步伐,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所的多领域合作。重点发展创新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平台、公寓式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信息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常设技术市场、科技学术交流、科技人才培训和科技风险投资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基地,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园区创新的主体。

建议设立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投入,用于高新技术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三大方面,光伏、新材料、锂电与电动汽车、绿色光源、生物和医药、航空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十大主导产业。以重大专项的实施为主要载体,着重于支持投入规模大、周期较长的中长期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攻克一批制约江西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

支持园区自主创新产品列入政府采购。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的认定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由相关部门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使江西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定期对该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省内园区企业或科研机构研发的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扶持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经认定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必须优先采购。通过预算控制、招投标等形式,择优购买省内企业自主创新产品。

建议出台《江西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放宽部分国家认定标准,设立“省标准”,对于通过“省标准”的企业,应当给予科技项目扶持经费,金额相当于企业上年度所得税税率超过15%部分所缴纳的地方留成部分,其技术开发费用可直接向税务部门申请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以支持企业在困境中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给省内创新型企业适应国家导向一个缓冲、过渡期,引导企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早日达到“国家标准”。同时,对于在省内园区投资而其他省份已认定的高新企业应先认可,后补办相应手续。

3.6 进一步完善园区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产城融合全面发展

一是加快园区新型社区建设。完善工业园区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工业园区由企业办社会向园区办社会转变,实现园区、城区互动发展。适应园区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鼓励工业园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一批集人才公寓、新市民公寓等为一体的新型社区,把新市民公寓同保障房建设结合起来,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留住人才,聚集人气。利用全省工业园区有关专项资金,支持一批工业园区开展社会化服务试点,探索建设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工业与服务业相融合、工业园区和城区一体的新型社区。二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园区服务水平。依托设区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和总部大楼等有形载体,通过政府引导,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物流、研发设计、融资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服务为支撑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完善基础性服务的同时,完善行政性、生产性、生活性服务,加快海关办事处、行政服务中心、检验检疫办事处、产品检测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工业园区供电、供水、供气、道路、环保、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与工业园区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三是加强园区用工服务。全面落实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用工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2]64号)文件,创新用工培训机制,在巩固工业园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全省职业技术院校与工业园区对接机制,实行企业和职业院校负责人双向挂职。有条件的可试点,一个院校相应对口一个园区、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在全省设立100个左右园校对接实训基地,对产业集群需要的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进行订单培训、定点培养、定向分配。利用人保、农业、扶贫等相关培训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集群企业培训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本省园区企业就业。继续办好全省工业园区拟上市企业高级总裁研修班和全省工业园区企业营销总监、财务总监培训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为园区企业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企业人才队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鼓励企业树立以员工为本、以员工为最大财富的管理理念,完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培植诚信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建设和谐用工环境。

3.7 促进园区土地开发的集约化,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益

土地是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强化依法、合理、集约利用每寸土地的意识,确保规划园区建设用地集中布局,以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合理开发。一是从规划开始加强土地管理,形成园区用地的管理约束机制。工业园区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要相互衔接,既要充分考虑工业园区长远发展的需要,留下必要的发展空间,又要严格控制土地扩张。建议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调剂土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出让价格,防止各地竞相抬价,恶性竞争。二是鼓励发展综合性工业地产,打造园区工业综合体,大力推进代建或租(购)标准化厂房工作,建设多层、通用厂房,实现由单纯的出让土地向租用土地和租售厂房转型,提高投资强度,提高土地使用率,使有效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中,应依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分别适度提高园区准入标准,严格禁止土地占用量大、能耗大、污染大的产业进入园区,即使效益好、投资大也不能进入园区。四是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如根据不同行业设定最低投资额度或一年内最低投资总额等,对个别“盲目圈地、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的项目,合理引导其退出,消除集中区进驻企业“开而不发”现象。五是强化考核评估。加快制定重点省级工业园区考核认定办法和先进工业园区考核办法,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考核机制,实行供地量与节能减排、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努力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力争三年内每亩平均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

3.8 全力推进重点园区扩区升级,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以列入省政府重点调度的过百亿和拟过百亿的工业园区为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依法依规调整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适时适度扩大工业园区的范围。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创业环境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程度高、土地集约利用好的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产业基础扎实、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带动能力强的园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允许经济外向度较高、出口加工贸易活跃、口岸配套功能基本完善的园区申请设立国家出口加工区;对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集聚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的省级产业基地,支持申请设立省级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

摘要:近年来,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成效显著,整体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载体,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江西工业园区在要素集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江西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扩大开放、完善服务”的战略思路,努力营造优化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入园发展;大力推进科学发展,提高节能、减排、降耗标准;并从改革体制、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等方面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于哲,张义梁.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4-8.

[3]吴国蔚.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经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卢焱群.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机理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李海现,解宗方.重塑技术创新主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00,(04):5-7.

[6]郭励弘.为企业自主创新消除体制障碍[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5-10-25/16538110509.shtml,2005-10-25.

[7]蔡兵.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自主创新的文化、制度障碍[J].学术研究,2006,(02):46-51.

[8]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9(04):1-11.

7.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篇七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咸宁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引导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对策,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及高校体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消费体育产业高校体育改革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以及体育价值观的确立,体育消费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已占据一定的位置,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他们是未来城市的主体,也是当前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消费活动与行为,它反映了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是大学生培养身体素质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群体体育消费意识和动机、体育消费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将会为发展和改善我国的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稳定发展,对开发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和体育健身市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期望能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咸宁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研究,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分别选取咸宁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校的部分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随机发放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529份,回收率为96.18%,有效问卷516份,有效率为97.54%,有效率能够满足分析及研究的需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消费意识动机

体育消费者的意识是指推动消费者去从事具体的体育活动,以满足对体育消费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或者说是消费者针对特定的体育消费目标而进行体育消费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或冲动[1]。体育消费动机是促使一个人参与体育消费的内部动力,即主观原因,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进行体育消费的行为则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参加体育消费的动机是选择、激励、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消费,从而导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引起体育消费动机的条件是内在的需要和外部的诱因[2]。

调查结果显示(表1):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是健身需求、消遣娱乐、学习健身方法、掌握运动技能、了解体育信息和上课的要求等。大学生对体育消費功能的认识基本正确,在体育消费过程中除了满足健身需求,还注重追求快乐的心理体验;对大学生消费动机的现状,校方应有目的地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体育消费的功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使体育消费真正成为大学生现代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表1大学生参加体育消费的动机

项目位次选择频数平均选择系数%

健身需求15081.91 98.44

学习健身方法24691.77 90.89

消遣娱乐丰富生活34591.73 88.95

掌握运动机能42981.12 57.75

追求时尚52650.99 51.36

上课要求62150.81 41.67

日常穿着方便71850.7035.85

社交手段81720.64 33.33

从众心理9770.28 14.92

其他理由1080.03 1.56

总人数:516选择人数:2656单项平均值:265.6总项目:10

(二)体育消费行为

体育消费行为是体育消费意识转化成现实的关键一步,是体育消费研究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3]。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是大学生的一种以体育为对象的消费过程。就体育消费内容而言,主要表现在购买运动服装、鞋帽;购买体育器材;到体育场馆参加健身娱乐活动等。也有大学生通过购买各类体育比赛的门票,置身体育氛围,借以一饱眼福,陶冶情操。也有人购买体育彩票;购买体育书刊杂志;观看体育电视节目等[4]。

(三)日常消费中有无体育消费情况

在大学生日常消费中的体育消费的调查中发现(见表2),有55.09%的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支出中有体育消费支出,其中男生有63.03%,女生有49.28%,男生的体育消费优于女生。而没有体育消费的有44.91%。

表2咸宁高校大学生日常消费中的体育消费情况(%)

男女总计

无体育消费36.9750.7244.91

有体育消费63.0349.2855.09

(四)到收费场所活动情况

在问到大学生愿不愿意到收费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时(见表3):有27.10%的不愿意到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活动,其中有31.68%的男生和23.73%的女生;只有3.50%的大学生愿意到收费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有69.39%的大学生愿意到收费场所进行体育活动,但是收费不要太高,其中女生有73.63%,男生有63.64%。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1.68%的男生、23.73%的女生不愿意到收费的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

表3愿不愿意到收费场所参加体育活动(%)

不愿意愿意但不要太高愿意

男13.4326.991.99

女13.6742.411.52

总计27.1069.393.50

这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正悄悄的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这一高学历层次的人才当中,对此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还有72.89%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在体育消费上进行投资,也说明多数的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已经从认识上持积极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理念,体育消费的观念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已经逐渐的形成。

(五)可以承担的体育消费额

体育消费金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体育消费水平。因此,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生活消费金额的调查,可以从货币单位上反映出大学生目前的课外体育生活消费。在调查中(见表4),总体有54.59%的大学生可以承担的每月体育消费额在10元以下;只有7.29%的大学生可以承担30元以上的每月体育消费;

表4到收费的体育场馆能够承担的消费额(元/月)(%)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总计

5元以下29.0426.7921.8827.65

6—10元29.2323.4421.8826.94

11—20元22.6116.2720.8320.94

21—30元13.7922.9723.9617.18

30元以上5.3310.5311.467.29

(六)体育消费项目

体育消费从用于非生产消费的部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体育实物消费:所谓体育实物消费,是指个人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以及运动器材等体育实物的消费支出,这类消费以实物的形态表现出来,符合我国的传统消费习惯与心理。随着体育社会化的拓展,实物型体育消费将迅速增长。(2)体育信息消费:体育信息消费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有关体育知识、信息而购买体育期刊、书报或为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消费,也称为精神型消费。这类消费相对于实物消费而言层次较高,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多的追求精神享受,这类消费的前景比较乐观。(3)体育劳务消费:体育劳务消费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种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劳务或服装的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也称参与型体育消费,如为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所支付的各项费用[5]。

表5体育消费的项目

选项位次频数平均选择系数%

购买运动服装鞋帽13792.5481.51

购买体育器材21991.3342.80

到体育场馆健身活动31320.8828.39

订阅体育报刊杂志图书4760.5116.34

购买体育彩票5640.4313.76

观看体育比赛门票6450.309.68

总人数:465总选择人数:895单项平均值:149.16总项目:6

调查中发现(见表5),有85.51%的大学生目前的体育消费是购买体育服装鞋帽,有16.34%的大学生是去订阅体育期刊杂志,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缺乏对体育政策的了解是相符的。而有42.80%的大学生是购买体育器材,有28.39%的大学生是去体育场馆参加健身娱乐活动。有13.76%的大学生是通过购买体育彩票参与体育消费。所以表明: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还停留在认识上而缺乏实践性。

前面谈到的一个对体育消费的价值毫无认识的人,是不会将资金和时间投向体育消费的,有其意方有其行,意识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起着强大的调控作用。根据以上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认知态度和其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中可看出:他们的态度呈良好的积极状态,而体育消费行为却缺少良好的运行态势,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的失调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体育态度只是为体育行为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可能,但并不是决定行为的全部因素。要将这一心理上的可能转变为现实,即形成具体的体育行为,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作基础。应使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引发和促进,共同加强行为的动力机制,强化对体育的理性认识,促使产生体育行为,并使之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是健身需求、消遣娱乐、学习健身方法、掌握运动技能、了解体育信息和上课的要求等。

2.有72.89%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在体育消费上进行投资,说明多数的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已经从认识上持积极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理念,体育消费的观念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已经逐渐的形成。对于体育消费的认识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但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且消费方式主要集中在体育实物消费中,对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消费参与程度较弱。

(二)建议

1.发挥高校体育部门和校领导的作用,积极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通过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

3.加强体育市场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消费。

4.合理开发高校体育消费市场。

★基金项目:咸宁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张剑渝等.体育消费、体育市场与体育产业[J].财经科学.2001(4).

[2] 林强.对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3).

[3] 张玉超等.论高校体育产业的培养与开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4] 鲍明晓.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的九个热点[J].中国学术期刊网——体育界.2003(1).

[5] 李莎.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研究[D].硕士论文.2009.4.

上一篇:大学生寒假实践的报告下一篇:通用春节喜庆的祝福语摘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