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2024-10-20

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终工作总结(精选8篇)

1.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篇一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后勤管理处党政领导班子遵循“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顺利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和日常后勤保障工作。同时,根据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把握契机,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一年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教育活动,后勤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廉洁自律、服务素质、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廉政建设与行政工作相结合

后勤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党员和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校纪委组织的廉政教育录相片,开展反腐倡廉和纪律教育。尤其是下半年新一届领导上任后,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强班子建设和宣传工作力度,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工作有条不紊,形成合力,上下齐心协力干事业,成为学习、工作、廉政建设的带头人。大家勤政廉政意识加强,并在实际工作中完善和落实各项廉政建设制度。

二、转变观念,职工队伍建设初见效果

新任班子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对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也常抓不懈。数次召开会议,加强思想教育,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并着重对现任科级干部进行了考核。考核工作受到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制定详细方案,经过开会动员、本部门述职修改、全处大会述职接受民主测评、校系科部门座谈会听取意见、综合意见反馈等步骤,发扬民主,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找出差距,认准方向,改进工作,考核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后勤1个办公室、4个中心的负责人岗位面向全校竞聘工作,力图选拔出更胜任、更年轻的同志上岗。竞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共有20位同志报名参与,经过前后两轮演讲,面试答辩和民主测评,大家普遍对未来后勤发展做了大胆构想,将有8名同志脱颖而出。此次竞聘,打破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用人机制,淡化了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强化了后勤干部的全局意识、岗位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优意识,这是后勤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后勤人事制度改革的开篇,考核竞聘工作的圆满结束,有助于提高后勤整体素质,逐步形成民主、健全的干部工作运行机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外,后勤分工会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组织职工开展排球、唱歌、舞蹈等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组织职工参加校运会,有力地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三、抓住重点,全方位搞好服务保障

坚持为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尽可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后勤全体同志始终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注意听取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将后勤服务工作做细,将水平做高。在确保日常服务保障的同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学校重大的工作任务中经受住了考验和锻炼,服务水平在不断总结中逐步提高。

1、工作早计划,早安排。上半年完成节水系统的技术保障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暑假高温期间,完成对xx校区改造工作,清理、粉刷教学楼和食堂,拆洗换装日光灯、吊扇、门锁、晾衣架等等。

3、家属区楼平改坡工程中,多方协调,妥善解决各住户的要求。

4、在学校各项重要事项中,加班加点,仅校园管理科一年累计加班达405个工作日。

(二)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做出了重要贡献。

1、今年6月份,一场大雨使教育技术楼外地窖水涌入大楼负一层,造成积水约1米深,大楼的配电柜泡在水里。处领导和技术楼的每一名工作人员,严密组织,夜以继日的工作,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保证了大楼办公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2、xx校区食堂由于承包金较高,经多次谈判,在开学前半个月方签订下协议,立刻与原承包人进行交接,改善环境,组织招聘工作人员,确保在新生报到前完成了所有工作,保证了师生伙食的正常供应。

(三)加强与社会相关职能部门的公关、协作,节约经费,产生效益。

1、加强与水、电主管部门联系,为我校用电争取享受居民电价,节约支出约xx万元;将学校门面房的营业用水由按学校总用水量30计价调整为小表计量收费,仅此一项,每年为学校节约经费xx万元;争取到减免超计划用水加价x万元等等。

2、与区老城环境整治办公室多次交涉,为我校要回相关补偿款xx万元。

3、平改坡、教学楼亮化工程节约近xx万元。

实践证明,后勤队伍识大体、顾大局,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基础,是一支经受得住考验的、值得信赖、能战斗的队伍。

四、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迈出第一步

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大势所趋,目前,后勤管理处用发展的眼光,求实的精神,重新整合职能部门,变原来的“科”为“中心”,目的在于淡化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为未来企业化运作打下基础。这仅仅是后勤体制机制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未来高校后勤既具有企业的经济属性,更具有为师生服务的社会属性。通过稳步推进,确保达到学校稳定,群众满意,后勤职工乐意,领导放心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预期目的。

后勤改革实践之所以顺利迈出重要一步,主要得益于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思想认识的统一,目标明确,敢于决策,措施得力;得益于学校师生的理解、支持所形成的宽松改革氛围,得益于广大后勤职工积极参与的实践勇气。

目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新的一年学校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后勤全体干部职工要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根据学校工作总体部署,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用发展和改革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因为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下一步根据新任科级领导班子的特点和实际,拟定后勤各中心配套的改革方案,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成熟一个出台一个。注重制度建设,靠制度管人,抓好队伍建设,调动员工积极性,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经营效益。加强与师生员工交流沟通,吸纳各方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把服务工作做细,把水平做高,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后勤保障体系,力争为学校提供一流的后勤保障,让学校领导更加放心,师生员工更加满意。

2.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篇二

一、现阶段新疆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后勤管理部门在注重经济功能的同时忽视教育功能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并没有改变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宗旨, 提升后勤产业经济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否定其特殊的教育功能, 后勤管理工作应该二者兼顾。但是, 诸多事实表明, 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 后勤实体的经济利益倾向比较严重, 有偿的商品化服务观念深入人心, 驱使后勤管理人员以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 后勤实体的教育功能相对弱化, 未能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2.后勤管理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

一方面, 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 许多同志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认为后勤社会化就是学校甩包袱的过程, 社会化的后勤实体完全脱离了高校体系, 不再接受校方的监管。在实际工作中, 校方往往监督不力或者监督不发挥实际作用, 加之管理权限的制约, 后勤服务与学校要求的不协调难以解决。另一方面, 从工作内容来看, 后勤部门与高校其他部门截然不同, 发生工作联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 后勤部门与其他部门基本上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

3.目前高校后勤管理陷入人力资源困境

首先, 在高校后勤工作中, 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与高校应有的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突出表现在各项管理制度的缺乏或不健全上。时至今日, 我们的许多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经验管理阶段,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其次, 高校后勤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大多数职工与职务、职称无缘, 他们更重视物质利益。在学历结构上, 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0%~20%, 甚至更低, 其余大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在业务素质上, 能人较少, 个人技能相对单一, 参与社会竞争能力差, 缺乏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从多方面提高新疆高校的后勤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和高校的全面建设, 加强对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本领尤为重要。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素质的优劣, 是衡量一个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政治成熟程度的标志。具体主要包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摆正价值趋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 永葆正确的政治本色;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进取心, 锐意开拓创新;牢记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宗旨, 高举姓“教”旗帜, 紧贴后勤实际, 坚持深化改革, 进一步争创工作的新局面。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 是最能体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培养和提高其他各种素质的重要前提。文化素质主要包括:广博的历史知识, 能掌握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熟悉高校后勤改革的进程, 精深的科技知识, 精通某一门知识又掌握其他知识, 形成“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 能娴熟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 实现知识的积累、转化和创新, 最终达到符合高校后勤发展的、适应当前需求的综合型文化素质。

3.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最易成为人们评判其工作能力的标准。基本要求是:通晓高校后勤保障理论, 熟知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和保障特点, 了解各工种基本常识, 掌握组织综合保障服务原则、程序和方法, 掌握现代后勤保障设备, 能熟练操作使用办公和服务保障的自动化系统, 以及其他信息化设备。

4.创新素质

高校后勤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创新素质:一是创新意识, 需要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二是创新思维, 能提出前人从未提出的见解和主张;三是创新能力, 即智力因素中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力等基本能力, 抗拒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意志和品格。

三、加大改革力度, 实行减员增效优化组合, 以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水平

学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 必须实行减员增效优化组合, 这是一个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系统工程。

1.领导重视是关键

俗话说“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首先, 学校主要领导应非常重视后勤保障工作, 对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 后勤人员的职称、工资待遇问题等纳入学校正常考核工作的范围, 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只有充分关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 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

2.提高职工素质是根本

提高职工素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 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他们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 如定期组织后勤职工外出参观学习, 利用报刊橱窗进行有关方面的宣传, 进行法律、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讲座, 既提高文化素质, 又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是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告诉我们, 仅仅看到学校后勤的服务性保障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看到后勤工作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性。

3.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实现目标管理责任制, 对于学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保证作用。责任明确, 职责分明, 奖优罚懒, 保证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 这种保证作用还得依赖于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使所有的职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益, 达到优质服务。

四、处理好与学校后勤管理部门的关系, 为学校提供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

保障高校后勤服务是后勤集团的立足和发展之本, 而后勤服务本身的特殊性使许多服务项目的定价和安排难以事先完全规划和准确确定, 因此, 后勤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和尽可能科学地建立评价和定价办法, 将成为学校后勤服务保障的重要基础。后勤部门要注意加强与学院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主动建议和帮助规划, 在紧急情况下, 不讲条件地先解决问题, 随后再协商结算。与学校各部门共同开展服务承诺制、优质服务周、服务月等多项活动。另外,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在实现社会化过程中, 本着有利于学生、教工, 有利于学校发展和稳定, 也有利于后勤真正走向社会的原则, 双方合作, 尽量把服务价格降到社会同类价格以下, 既保证做好服务, 也使后勤实体在微利服务下健康稳步发展。

笔者认为, 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后勤, 通过后勤改革, 使经营者具备经营意识, 进而成为市场主体, 积极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我们要立足于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 进行重组再建, 坚持健全市场推动和企业方式运作机制, 自主经营, 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要“以服务求生存, 以经营求发展, 以品牌打市场、以机制包高效, 以管理增效益”;要立足学校走向社会,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 解放思想, 深入研究, 大胆探索, 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摘要:在新疆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关系到高校后勤的发展和高校的建设, 加强对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本领尤为重要。

3.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

【作者简介】 顾裕文,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及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7-0034-02

一、问题提出的逻辑起点

据初步统计,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在高校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在7%-10%不等,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普遍来讲是一个特殊群体,相对社会的一般的服务人员,他们是老师身份,在高校却又是低学历低职称的服务人员。在高校中承担的工作却相当重要,时刻、处处离不开他们。这个群体工作的态度、激情度、认真程度、对工作的认知程度以及思考方式,直接关系到高校运行保障、校园环境、师生幸福感以及学院现象。这就要求高校要进一步重视这个群体,更要求高校后勤服务人员能调整心态,以更高的精神境界来对待工作。

二、高校后勤人员工作的现状

1. 工作范围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各有不同,但基本涵盖了水电维修与管理、泥木维修与管理、膳食供应与管理、校园卫生清扫保洁与监督、绿化养护等最基础的工作,这些工作谈不上任何科技含量,但却时时、处处不能缺失。

2. 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基本由教师家属子弟、退伍军人、招工入校工人、临时合同工人组成,有学历有职称的基本没人愿意加入到这个群体,近十年情况有些好转,但影响不了整体情况。但凡有一点出路的,他们就会另谋高就,队伍建设存在不稳定的通病,新组建适应高效发展的后勤服务队伍,因受到编制的限制,困难重重。

3. 思想状况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多数没有学历、没有职称,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云集的高校,地位最低,统称工勤人员,工资待遇最低,有些工作几十年的工资也就与新晋讲师的工资差不多,评奖、提拔基本无望,别人买房购车他们往往是期望,因此,这个群体优越感基本消耗殆尽,失落感与日俱增,存在较大的思想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生没有方向,工作没有目标,工作质量可想而知。

三、现有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工作思维取向

上述可知,现实条件难以改变,但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造自己,以不一样的精神和“与往事干杯”的状态来对待工作,或许能为这个特殊的群体博得不一样的未来。

1. 以劳模的敬业精神去工作

劳动模范是如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劳模的成长经历来看、来学习、来探究,敬业爱岗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几十年如一日,从事一项工作,精益求精,劳模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提倡以劳模的工作精神来从事后勤服务岗位。

北京掏粪工人的时传祥,他工作一辈子与大粪打交道,他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他广受人民的尊重,还受到了国家主席的接近,刘少奇说“你掏大粪,我当国家主席,分工不同,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劳动模范,每个时代的劳动模范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现在这个时代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因此,高校后勤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要着力于创造创新,改进工艺,改进工作流程,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劳动模范的时代特征,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最有创造灵感,最有创造的机会,创造的素材,创新的源泉,做得好。劳动模范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后勤服务人员投入工作主要的精神,在每个岗位上都要敬这份业、爱这份岗,以劳模的敬业精神去工作。

2. 以军人的服从精神去工作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团队的特点是协作,没有服从就难以形成服从力,没有协作就难以形成竞争力。因此,在现代组织中,无论你是否是军人,都要有军人服从的精神。后勤服务的特殊性要求无论是正常工作还是临时突击,都应该没有任何怨言。那种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在体制内可以懒惰,在体制外无法过。强调军人的服从精神,并不是否认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人格,而是要求,无论你在那种组织类型中,都要从大局出发,都要以军人的意识和精神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一点都不矛盾。“明了因果不怨天,了解自我不尤人”,军人的服从精神,在现代机构中依然重要。

3. 以工人的协作精神去工作

现代组织中都需要团结、协作、进取这样的团队精神,现代产业工人协作精神很强,团结意识很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中国组织中团结协作的典范。孤军奋战只能限制眼界,局限发展。抱团打天下是现在社会组织成功的秘诀。现代组织的员工要有大机器的思维,也要有螺丝钉的思维,一个大的组织是一架大的机器,机器在运转,所有的螺丝钉各自相互配合、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像打仗一样,冲锋陷阵的士兵们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条件,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服务人员是战争胜利的保证作用。

4. 以农民阶级的勤朴精神投入工作

中国农民有两种最好的品德:勤劳与朴实,因而他们生活无论多艰苦都过着有尊严的生活。山区里人们勤劳、朴实,追求简单,虽然收入低,生活条件比城里差,但他们很有幸福感。用农民兄弟的精神投入工作,人生就会踏实、开心、幸福。中国有句老话,一年之计在于春,因为春天孕育了希望,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勤奋排在第一位。一勤了却万难事。简朴知足,简朴就是实在。国和家成功的由于勤俭,败亡的由于奢侈。单位及组织需要勤朴、踏实、进取。如果后勤服务人员都去玩耍,不专心工作,那这个单位离破产就不远了。

5. 要以知识分子的学养去工作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重要的群体,爱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为工作服务,这是他们的特征,独立思考,自由思想,不断地充电,精益求精地工作,这是知识分子的特点,干一行熟一行,专一行。关心组织发展,关心民族大义,舍小家为大家。尽管后勤服务人员的岗位接近实际,比较复杂,相对具体,但不妨碍向那些大知识分子那样,研究工作,创新工作方式,以学习和思考的体会来改进工作。因此每一个后勤服务人员都要有知识分子的学养,而不要以学历限制自己的发展,学历高低的不同,不排斥学习在一个起点。不要以学历、职称限定了我们学习、思考、上进。学历只能代表经历,文凭不代表水平,只要以知识分子的学养精神对待工作就能做出成绩。

6. 以商人的精明从事工作

商人精于业务,明于事理,称之为精明,精明在合理的利益驱动、更大的社会价值召唤,让所有的当事人有利可图,都能获利,获得价值实现。以商人精明的前瞻性来经营后勤服务工作,这样,后勤服务人员会变得越发有价值,在培养学生,为社会、家庭及学生个人服务中创造的价值,是一份人人共享的教育价值。

7. 以感恩的心态去工作

每个人都来源于父母,生长在社会,培养靠组织,交往在同事朋友之中,因此要感恩父母,他们养育了我们,这种养育之恩要用一辈子去报答,感恩单位,它收留了我们,它给了我们平台、机会、成长和生活的支撑,感恩我们的朋友,他帮助我们成长,理解我们的甘苦,支持自己奋斗,给了我们机会,同时给了我们温暖和关心。人有了感恩的心态,自己就会觉得强大,觉得温暖,就会回归到生活的本真,就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关心同胞,就会回到生活的本来意义和工作的正常轨道上。一句话,用感恩的心态对待世界,世界就会回报你什么样的心态。

8. 要以职业的尊严去工作

不论什么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尊严,这个与人受教育的程度没有关系,与他是哪个民族没有关系,与他是男是女没关系,与年龄大小没关系,与他的社会地位毫无关系。职业尊严已成了稀缺资源,它隐而不发,绵绵发力,特别是后勤服务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应该保持这种职业尊严和价值,以职业的尊严去工作,不苟且,不含服,不怕苦,无任何怨言,全身心的投入,热爱自己的工作,苦练技能,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参考文献:

[1] 熊燕,韩国梅,郑卫国,郑世嘉.高校后勤培训特色企业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领导科学论坛,2015,(5).

[2] 周朝晖.关于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2014,(4).

4.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篇四

一个学期过去了,该要写工作总结了,想好怎么写了吗?一起来看看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学校后勤人员年终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哦。

?xx 年我能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工作思路和方法,熟悉本职业务。有较强的全局观念和敬业精神,工作勤奋踏实,办事公正高效,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注重联系群众,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团结同志,关心他人。在设备采购和公务活动中,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做到清政廉洁。

?本年度围绕工作目标,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主要取得如下工作业绩 ?1、根据学校本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精神,抓好 2xxxx 专业实验室的重点建设工作。上半年,参与组织和实施了对重点建设专业实验室的分校区调研及仪器设备购置的多次论证工作。下半年带领实验室管理科的同志多次到各校区指导、检查专业实验室的重点建设和迎接校级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大多数实验室的重点建设工作已接近完成。从 xx 年基础课实验室通过省级评估到去年和今年两批专业实验室重点建设进行校评估,实现了全校实验室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整体跃上新台阶的既定目标,为合格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

?2、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去年三个基础课实验中心成功实施开放的基础上,今年结合专业特点继续在通过省级评估的六个专业基础课实验室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的开放工作。和管理科同志一起在暑假前就深入到一个个实验室,参与开放方案的研究和制定,下半年又多次到这些实验室了解开放进程,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六个实验室目前都相继实施了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更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环境。

?3、积极引导和支持实验室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对通过省级评估的实验室逐一落实实验改革项目,本年度这些实验室的实验项目更新率已达到或超过了 5 的指标。

?4、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了对通过省级评估实验室评估工作“回头

看”的检查,对巩固评估成果,强化实验室规范管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5、注重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参与起草制定了《xxx 大学实验室人员营养保健费发放暂行规定》和《xxx 大学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注重实验室管理工作研究,与他人合作撰写了两篇论文,其中一篇已在核心期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上发表,另一篇也即将在该杂志发表。

?6、主持了九批 106 台(件)进口仪器设备的谈判工作,涉及经费 80.1xxxx 美元,折合人民币 685.xxxx 元,办理免税节约 24.0xxxx 美元,折合人民币 19xxxx 元,这些谈判大多数都是在暑假期间进行的,在谈判中能以学校利益为重,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经费,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7、分管的实验室管理科完成了近10100 条 320xxxx 元固定资产的录入以及资产帐与资金帐的核对,做到了帐帐相符;完成了 xx 年全校教学设备费预算编制工作;完成了第二批重点建设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大纲的汇编工作;完成了全年计2086 台(件)、价值 398.xxxx 元设备的报废报损,整理恢复已淘汰的计算机 96 台,调拨给相关实验室并完成了省教育厅下达的捐赠任务;完成了 xx 年度实验室数据报盘报表工作;配合学校暑期进行的学院调整,完成了相关实验室编码、帐物的调整工作;完成了全校实验室用房面积丈量和统计工作。

?8、分管的设备维修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维修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今年完成了 11 项较大的专项维修工作;为实验室人员举办了三期专题培训班;协助实验技术人员维护、保养仪器设备 4734 台(件);中心维修人员修复仪器设备 4180台(件),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完好率,确保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他们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自制了两件仪器设备,并分别获省自制仪器设备评比二等奖和优秀奖。

?9、分管的安全工作在连续两年获得校先进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处上下建立了安全责任制网络,高度重视对全处职工和实验室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强化了大家的安全意识。组织了对第二批重点建设专业实验室人员的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器材使用演习。协助保卫部门多次牵头组织对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对每次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都能及时整改,全年在责任范围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10、在兼任的党支部书记工作中,紧紧依靠支委会和全体党员,积极开展组织

活动,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10 月在全校支部目标管理考核中,被校党委评为一类支部。

?回顾自己本年度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如系统的学习政治理论不够,全处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够,总体上看实验室深入的层度还不够,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克服。

5.2017年高校后勤年终工作总结 篇五

2017年后勤保障部在学院党政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共青城校区建设,保障新校区正常运行,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后勤保障队伍,坚持“四化、四确保”的工作机制,以确保9月份新生顺利入学和服务好师生为宗旨,发扬敢于担当、迎难而上、高效、廉洁工作精神,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现就2017年XX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后勤保障部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XX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后勤保障部坚持以“四化、四确保”为工作指导思想,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有序完成。

1.精细化管理,确保无缝对接。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工作到人,确保专项工作专人负责,做到工作对接及时、无缝,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2.制度化管理,确保有章可循。为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明确工作职责,实行制度化管理,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同时针对新校区的新情况修订现有制度,确保以制度指导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3.程序化管理,确保有条不紊。结合工作特点制定工作程序,按照工作程序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清单化管理,确保即行即改。制定工作清单、材料清单、问题清单,要求工作任务清晰、主次分明,细致明确。确保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新校区建设工作 1.土建工作

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后勤办公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学生公寓(1-4栋)、后勤住宿楼、食堂、水泵房、垃圾站以及四个门卫,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发扬不怕疲劳、不怕困难的精神,周末不休息,节假日轮流上班,坚持每天工作在施工现场,按时参加每周的监理例会,随时协调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安全等问题,严把工程质量、进度与安全关,全年共召开了40余次监理例会、30余次专项整改会议、20余次施工技术交底会议以及多次主题方案讨论会议,顺利完成了一期土建工程,满足了新生入学的条件。

完成了二期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勘察、监理招标、总包工程招标等工作。二期土建工程包括学生公寓(5-14栋)、图书馆、室内综合体育馆、运动场、看台、钟楼和配电房,总建筑面积约9.7万㎡。2017年9月18日,二期工程建设正式开工,在施工过程中,指挥部办公室总结一期建设工作经验,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二期土建工程的质量、进度与安全超过预期目标,预计2018年1月初主体结构封顶。

针对新校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及时召开整改协调会,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为提高整改效率,由各楼栋使用部门派专人与施工单位对接,建立问题清单,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截止目前已召开四次整改协调会,解决问题200余项。

2.校园绿化工作。截至2017年12月31日,XX校区绿化率已达到30%,绿化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其中,种植常绿大乔木1300株、常绿中小乔木800株、落叶大乔木750株、落叶中小乔木10000株、球类180株、地被300平方米、草坪10.5万平方米。未来绿化工作将力求整体协调、细节到位,为广大师生建设美丽、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1.综合管理工作(1)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制度化管理、确保有章可循的指导思想,结合XX校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后勤保障部起草完成了《学术交流中心管理办法》、《食堂管理办法》、《后勤住宿楼管理办法》、《后勤住宿楼合同》、《物业考核办法》、《车辆进出管理规定》和《人员进出管理规定》等12项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管理规范,有章可循,提升管理效能。

(2)完成招商类项目招标工作。克服了XX校区建设过程中招商类项目多,招标任务重的困难,先后完成了物业、超市、洗衣机、商铺等四个招商项目的招标工作。严谨制定招标文件,严格把控招标环节,严格执行招标节点,保证流程不出差错,确保招标工作顺利完成。截止2017年12月,共有食堂、热水、直饮水、快递、超市、空调、洗衣机等8家服务单位入驻新校区,且经营良好,基本满足了我院师生学习及生活需要。

(3)严格监督管理经营单位,确保新校区平稳运行。协调处理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投诉工作,对食堂、超市、物业、热水、直饮水等单位的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组织各系共20名学生对食堂开展2次食品卫生安全检查活动;解决8例食堂吃到异物问题;菜价也有所下降;学生公寓共享吹风机安装到位。

2.物业管理工作

(1)加强水电管理,保障学院正常运转。实行“三早”管理模式,做到早发现、早检修、早更换。加强日常检查和保养,保证水电运行正常,保证水电表数据准确,加强水电的节水、节电、节能管理。严格物业管理单位要重视节能工作,协助学院各单位抓好节电节水工作,做到人走关灯,加强巡查校园管网以及各楼栋水管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现象。

(2)加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打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根据各楼栋管理办法,要求物业公司配备工作人员,做到定岗定责定人。加强对所有员工的日常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采取分期精保洁的形式对各楼栋进行精保洁工作,组织专人定期对楼栋进行卫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反馈物业公司进行整改。

(3)合理分配办公用房,保障教学与生活。实行“专人专责”制度,划分区域、权责明晰。截至目前学术交流中心已安排50间房,约60余名教工入住,后勤住宿楼已安排40间房。

3.食品安全卫生工作

食品安全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是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保障部对食堂实行“三化”管理模式,即食品安全培训标准化、操作程序规范化、监督考核常态化,以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截止目前,共召开学生食堂专项座谈会4次、专项整改会5次、组织食品安全知识讲座2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考察5次、周边高校食堂考察1次。确保食堂安全有序运转,为师生提供良好健康的就餐环境和优质的用餐服务。

4.安全保卫工作

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对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安全保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后勤保障部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学院安全保障相关会议精神,开展防诈骗安全知识、消防知识、涉恐人员的典型表现和禁毒警示教育等活动共8场,培训人数达4000人次;对学院重点岗位和重点部位实行定人、定岗、定责,24小时不间断值班;设计安全教育宣传展板16块;组织4次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安保人员队伍的安全防患意识和业务水平;建立安全信息联络员队伍,召开信息安全联络员会议6次,发表13期安全隐患通报、5期校园安全简报,共发现30余起校园安全隐患,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回顾2017年的工作,尽管克服了种种困难如期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学院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新的一年,XX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后勤保障部将积极适应学院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学习意识、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创新意识,加强自身队伍的素质提升,完善部门内部分工,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6.后勤管理岗位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篇六

时光飞逝,茫茫碌碌中已近年末,回顾过去的每一天,我作为一名后勤工作人员,深感到责任的重大,工作压力之沉重。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质量,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全体员工的身心健康。所以,为了扬长避短,今后能把工作干得更好,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态度

今年以来我把切实做好各项生活综合服务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生活、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方面切实抓紧抓好,使物业服务真正成为领导和员工满意的服务。特别是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坚持对物业工作人员进行“生活服务无小事”、“做好各项接待和为员工服务是我们的本分”等项教育,使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投身到各项服务工作中去。今年以来物业服务,包括食堂、保洁、维修等工作人员,都能尽心尽力地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尤其是保洁人员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表扬。

二、工作质量

职工食堂的工作经常与公司员工打交道,涉及大家的吃喝、接待等一些具体问题,被人们认为是“出力不讨好、不出成绩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懊恼,而是尽心尽力地调动物业员工搞好各项服务。今年以来,我们没有辜负领导和广大干部员工的期望,以身作则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并不断为大家创造良好的服务条件,为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奠定了了良好的基础。在抓好各项管理的同时,还在积极的改变服务模式、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了多种服务方式,推出了多个菜肴品种,尽量为公司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三、食堂工作

就餐方面,我们没有停留在使员工仅仅能够吃饱那种水平上,而是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在服务态度和饭菜质量上多下功夫。现在,员工食堂以自助餐加点餐的模式供应,在保持实惠的自助餐的基础上,结合推出点餐,让公司员工能够有更多的就餐选择。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管理人员和厨师、餐厅服务人员等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献计献策、推陈出新,全心全意地为公司员工提供满意和优质的服务。

四、食品卫生工作

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我认真搞好食物安全和卫生工作。生活服务工作千头万绪,最根本的工作要求就是要对广大干部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因此,我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相关的公司管理制度,以制度为依托严格监督食品采购、加工、制作等流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与餐厅负责人共同探讨、规范流程,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五、人员协调

协调是贯穿于工作各个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务和服务都包含着工作协调的内容。首先,要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对上要尊重而不盲从,服务而不臣服,更不能违背原则。待下须以以诚、以情,不欺上瞒下、不搞盛气凌人。其次,要协调好内外关系,外求支持合作,内求团结向上。对外协调,主要讲究相互配合、求同存异,避免冲突,营造良好的执法配合环境。对内协调,主要是要协调好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的关系,要在尊重岗位职权的基础上,化解症结、缩小矛盾、团结协作,发挥整体效能达到协调的目的。第三,协调必须要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防止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协调问题,求大同存小异,要严守公道,互不偏袒,要出于诚心和公心,不要从私人感情或局部利益出发,对待和处理协调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第一,要进一步认识做好生活综合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生活服务工作是我们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生活和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思想认识上要再深化、再提高,并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千方百计,创造好的条件,更进一步提高物业服务,公司的发展和凝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要不断强化管理,切实抓好服务上档次工作。紧紧围绕公司的各项工作目标,把做好生活服务工作与公司发展的大局结合起来,以优质服务稳定员工情绪,以满意服务赢得赞扬,从而达到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目的。要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使生活服务工作成为公司领导与员工相互信赖的桥梁和纽带。要转变思想模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把员工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服务工作的标准,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虽然作出了一些工作成绩,但距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员工的期望还有距离,特别是在公司目前托管后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工作步伐迈得还不够大,这些都有待于今后不断得到改进。

7.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自我认同,社交媒体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回顾传播学发展的历程,城市与移民的二元关系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经典议题。尤其是作为民族大熔炉的美国,城市移民问题更加严峻。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就着眼于城市研究,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外来移民与城市之间关系以及这一城市化的必要阶段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解决对策。自2013年中国第一部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城市新移民”的概念以来,虽然我国城市新移民的自我认同问题已经日趋严峻,但该议题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与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使用相关的质化研究尚不多见。另外,现有的量化研究更多是从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方面入手,关注城市新移民对所在城市及所处社群的认同问题,而较少探知其自我认同的构建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则基于社交媒体,通过深度访谈的质化方法,研究城市新移民的自我认同问题,在研究切入点、研究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层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文献综述

威廉·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我”与“客我”。其中,“主我”涉及自我知觉和思考的部分,而“客我”涉及自我中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部分。其中“主我”和“客我”会互相作用,自我认同的过程更多是“主我”对于“客我”的反映,它是戈夫曼认为的三种身份认同中的第三种,指个人对自己处境的主观感受,以及个人通过各种社会经验获取的有关自己的延续性和特质。埃里克森也基于弗洛伊德“认同”理论提出“自我认同”。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之下,我国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学界称之为城市移民。而城市新移民之所以“新”,是因为他们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与户籍制度,并且努力去入乡随俗,并且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1]马德峰认为:城市新移民指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途径实现自我或家庭区域性迁移,已经在移居城市获得稳定工作和住所,并且有定居意愿的群体。[2]他们是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必然产物,新移民在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使其在城市总体发展及社会流动稳定性上有着直接的影响。城市新移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环境表层所展现的变化,更是“我是谁?”、“我将归属何处?”等个体认知上的深层次问题。

王丹丹提出,既有研究多是静态地研究他们对农村或城市范畴的认知,即他们认为自己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对于城市新移民身份的研究主要在身份认同状况、解决身份认同危机和身份重塑路径等方面。目前很多学者都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新移民这一群体之中进行研究。[3]也有学者认为,城市新移民无法成为准市民主要碍于户籍,若城乡二元体制没有根本性改革,那么他们将继续游离。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概念,虽然这一理论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介从来都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媒介也同现实交流一样成为城市新移民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将焦点集中在社交媒体上,试图通过社交媒体这一载体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解读城市新移民的自我认同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北京市五所高校年龄在28至35周岁的12位后勤集团工作人员。考虑到扩大覆盖面以及提升样本代表性等因素,访谈对象的具体职务涵盖了厨师、餐厅服务员、保安、店员、清洁人员、宿舍管理员等,并且在性别比例上尽量做到平等(5女7男)。

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质化方法,利用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口语交谈达到意义的交换与建构,是一种单独的,个人的互动方式。访谈者借由访谈的过程与内容,发掘、分析出受访者的动机,信念与看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所选样本“12位北京高校后勤员工”进行访谈,收集研究资料。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深访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并且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编码意图;二,在实际操作中,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具有可接触性;三,考虑到本研究的议题特征,采用定量的方法会失去较多描述城市新移民内心世界和情绪的“活材料”。

四、研究发现: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

(一)对立与迷失:自我同一性的解构

自我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静止的孤立不变的,而是由于个人时空维度等因素的转化而产生运动的。城市新移民在对之前社会群体与现在社会群体的脱离和适应以及地理空间差异的融合过程中会导致自我同一性的解构,进而影响到自我认同的建构。这种情况在访谈过程中也较为普遍,例如受访者B在被问及“请用几句话或者几个词语简单描述一下您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时,就回答:“这个,自个儿描述自个儿啊,那我是往好了描述呢,还是往中性了描述呢”,同样受访者J也表示:“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这个,自己描述自己怎么描述啊”。多数受访者不能够很好地表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需要访问者进行提示才能将自己与所提示的形容词对号入座。这反映出受访者的自我同一性在自我认知层面出现解构,受访者对自我的认知具有零散性与碎片化的特征,因此难以对自己做出高度概括而统一的主观判断。

另外,部分受访者表示来北京后与来北京前的工作预想之间存在落差,如受访者D表示:“落差太大了,北京没有我想象的好。”相比之下,受访者F的回答更加具体:“不满意,感觉得工作时间太晚了,休息不好,然后工资收入也不高。”但当提及“今后如何去改变”、“未来的理想与规划”等问题时绝大多数受访者的回答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受访者虽然不满于现状,但是对于怎样改变以及个人理想层面的问题没有清晰的图景,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同一性的解构也制约着受访者自我认同感的提高。

(二)表现与隐藏:自我存在感的淡化

社交媒体是虚拟社会关系网络最直接和最主要的载体之一,网络社会关系的建构也对现实社会关系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而个体在社交媒体上的展现也透射出其自我认同的状况,对于网络存在感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对现实存在感的看法。现阶段在社交媒体上对自我存在感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点赞评论量”。

关于他人对个人动态点赞与评论的看法受访者所表现出的态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无关紧要,完全不在乎,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男性受访者群体中,例如受访者B就表示:“没有,没有失落感,这个不会有”,受访者I也提到:“不在意,我对这方面的事情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另一类则表示非常在意他人是否给自己点赞,这一类主要以女性受访者居多,如受访者C说:“还是有点小失落的这个”,另外受访者G态度更加明显:“失落!我发了就是为了让人点赞的,要么就干脆不发”。对这两类群体而言,其都体现出受访者自我存在意识的淡化,前者在社交媒体上不主动寻求或建立自我存在感同时也折射出其在线下社会中自我存在感的薄弱甚至丧失,受访者没有积极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融入所在群体并提升自我影响力的意识;而后者对网络空间的存在感过于重视与依赖则体现出其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存在感的缺失。受访者不能有效表现自己的后果就是导致他们隐藏自己,这种隐藏不仅体现在虚拟的社交媒体中也体现在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受访者自我存在感的淡化导致其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即受访者会倾向于认为自身没有能力去完成某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这阻碍了其目标的实现,从而降低了自我认同。

(三)交流与保守:精神归属感的匮乏

对于精神归属感的讨论要基于文化层面的高度进行展开。城市新移民从家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水土不服”,这种不适应性的根源来自于跨文化传播的障碍。虽然网络以及社交媒介的发展使国内不同省份和地区甚至世界各地的相互联系成为可能并逐渐得到简化,但是以“地球村”为代表的扁平化社会依然存在文化差异。全球化只能从表层上让世界看起来紧密相连,但是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由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留仍旧无法彻底消解。城市新移民从不同语境下进行跳跃就会产生强烈的文化冲突感,尤其是面对强势文化压力的时候,意识会本能地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筑成一座高墙,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隔阂。

通过深访,笔者发现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在社交媒体上“更加关注与家乡有关的信息”,而对于北京当地的信息却极少关注。例如受访者E表示:“没有去关注什么北京当地的信息”,受访者B说:“从来不关注北京当地的,就主要是浏览家乡的那些”。虽然多数受访者已经在北京工作多年,但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点仍然停留在跟家乡有关的信息上。另外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自己最常跟家人和老家的朋友聊天,也没有加入北京当地的一些群组;经过访问笔者还了解到受访者很少使用社交媒介所提供的“附近的人”、“摇一摇”等社交工具与附近的陌生人进行聊天,对此受访者B表示:“你比如说咱俩不认识,咱们俩互相摇一摇,完了我跟你说句话,你也不认识我,肯定不是特别熟的那种打招呼、开玩笑不会那种,我就觉得他对我特别冷淡,我跟你可有可无,我自个儿跟这看会电影,看会故事我挺好,为什么非要理你啊,犯不上。”聊天群体高度集中在家乡人之间,这也反映出受访者没有完全融入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导致受访者缺乏文化认同感,这就使得精神没有归属,反应在个体层面就是自我认同感较低。

五、因素分析:自我认同的影响机制

(一)社交媒体对时空的解离

传统社会中个体的自我认同是在历史发展的纵延性以及社会运动的广延性中链接构建而成的。但是,一旦人们超出了他所熟悉的时空维度,比如城市新移民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时间轴与空间轴就会产生错乱,这是因为人们面对的这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超越经验感知的建构场域。但是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它使得三维立体空间变得越发扁平化,现在的地球更像是摊开的地图,一个人站在地图一侧就能窥探到另一侧正在发生的事情,加之对世界时区的标准划分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个体之前构筑的时空观瓦解,自我认同不再因个体所处场域不同而具有高度异质性,而是由社交媒体所强化的标准化全球视野为自我认同的参照。

不可否认时空解离对于人际关系超越时空的维系提供了可能,受访者可以在北京与远在他乡的家人进行聊天、语音甚至视频,这使得新的社会关系与固有的社会关系在同一轴线上得以共存。看似可以无限扩大社会关系的社交媒体实则对受访者自我认同的重构产生了障碍。社交媒体为移民城市与家乡信息的交织提供了可能,但是也带来海量新鲜资讯,受访者每天不再是与邻居聊家常,取而代之的是北京雾霾、国家大事、网络八卦等并非生发自受访者本身生活的话题,如受访者D对此就比较反感:“说实话,我不喜欢和大多数人聊天,因为每个人在聊天的时候,都喜欢说一些个人的,主观意见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一般都不喜欢。我的观点是你要么就和我聊一些比如‘今天吃饭了吗?’‘今天喝水了吗?’这类问题都没有关系,但你千万别和我聊什么‘我对这个八卦有什么看法?’‘我对目前这个政策有什么看法?’”。这种话题会与受访者现实生活产生距离,进而增加受访者在重构自我认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自我认同的迷失。

(二)弱关系的作用被忽视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最早提出弱关系的概念,他认为: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则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联系纽带。[4]此外,格兰诺维特还提出测量关系强弱的四个维度: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以及互惠交换。关系的强弱与这四种因素均呈现正相关,即四种因素的频率、程度等越高,则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越强,反之越弱。

访谈过程中绝大多数受访者在社交媒体上主要跟家人以及好友聊天互动,而极少跟不太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交流,由此可见受访者更依赖于以地缘为纽带的强关系社交网络,而忽视了建立在社会交换基础上的弱关系社会网络。弱关系具有很强的社会交换属性,例如人们工作机会的获得往往是通过弱关系。强关系网络中的个体之间具有高度同质化的特征,受访者很难从中获取更具有横盖性的信息,因此受访者会感到难以突破现阶段的瓶颈,难以实现自身理想,因此也就很难重构起自我认同感。然而弱关系由于其异质性,会使得受访者的视野得到延展,因此受访者的社会资本也就得以增加。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社会资本的积累无疑对于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新移民应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利用陌陌等匿名社交软件或者微信、QQ等社交媒体提供的“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匿名聊天功能拓宽自己的弱关系网络,从而提升自我认同感。

(三)社交媒体使用差异导致的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奥博格于1958年首先提出的。他把这一概念界定为“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具体说来,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5]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休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提到的文化休克主要基于受访者与北京当地居民社交媒体使用差异导致的。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受访者普遍偏好使用QQ作为最基本的网络聊天工具以及言论发表空间,而不是使用最为流行的微信作为主要的社交媒体。这种媒介使用的差异,就使受访者产生了文化休克。受访者难以融入到微信所建构的语境当中,因此从社交层面就与当地人产生了隔阂。在信息社会,自我认同的重构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社交媒体的重构。由于受访者所在社会圈子中绝大多数人都主要使用QQ而非微信,因此受访者媒介的转变面临很大障碍,一方面受访者不愿失去与强关系社会群体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而不能把大量精力放在微信社交网络的建构上造成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群体的尴尬境地。由于社交媒体使用差异导致的文化休克使得受访者自我认同感缺失。

六、结语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受访者自我认同度普遍较低。综上所述,受访者绝大多数在20岁左右来到北京务工,从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不难看出,他们与社交媒体的全面接触则与来到北京的时间接近或稍早。不可否认,社交媒体拓宽了城市新移民接触信息的渠道,使得他们能够超越时空联系远在家乡的亲属和获知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然而这也导致了其重视维护与亲属之间的“强关系”,而忽视通过社交媒体开拓“弱关系”这一现象,从而与北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削弱了其融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自我认同重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中国社交媒体的使用者虽然覆盖各个社会阶层,但掌握北京当地社交媒体话语权的群体的媒介素养、知识水平和收入水平较城市新移民明显更高。[6]这就导致新移民由于不熟悉对方的社会符号而在社交媒体使用中倾向于封闭、保守。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社交媒体层面做出相关改变从而帮助城市新移民在信息化社会中重构自我认同,如:北京当地媒体特别是拥有传播效力较大社交媒体账号的媒体应该更加关注城市新移民议题,以展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作为本地的媒体可以将目光更多投向城市新移民群体,通过深度报道,摄影作品等形式如实、深刻地呈现“新北京人”的生活,进而拉近城市新移民与北京之间的距离,增强其自我认同感。又如,工会、妇联、劳动保障等组织应积极主动行动起来,加强社交媒体平台建设,做城市新移民发声和联系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由于城市新移民在北京市中往往呈现大规模分散,小规模聚居的特点,人口流动性极强,街道、居委会等单位难以有效管理。因此,应该创新管理方式,通过社交媒体有效联系各行各业的城市新移民特别是基层务工人员,以提供社会服务与信息咨询为切入点,逐步构建城市新移民的各类线上社群乃至线下社群,让城市新移民能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诉求,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吴玉均.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J].天津社会科学,2005(6):38~43.

[2] .杨畅.现代社会中自我认同的危机与重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3] .梁朝朝.网络社区的自我认同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4]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5]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高校后勤;保洁管理;质量标准;提升

楼宇、绿化、水景、石材等构成高校校园的整体环境,也是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服务对象。如何做好高校环境的保洁和维护工作,对提升高校的整体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给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洁净、美观、舒适、优雅、宜人的卫生环境,使得在里面工作的人们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同时,通过正确、科学、合理的保洁和保养能够延长建筑、配套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一、高校后勤物业保洁工作的总体质量要求

参照《浙江省高校物业管理行业工作参考标准》,可以将高校物业保洁归类为三个方面:楼外保洁、楼内保洁和消毒杀毒。其质量标准大体罗列如下:

1、楼外部分的保洁质量要求。马路和人行道:无明显泥沙、污垢和垃圾杂物;绿化地:无明显大片树叶、纸屑、生活垃圾袋等杂物;垃圾房货物果壳箱:在房屋周围要保持清洁及时冲洗污物,不能有积水;宣传栏:无污迹、无明显积尘,无乱张贴。

2、楼内部分的保洁质量要求。扶手、墙壁、窗台等处,不应该存在明显的灰尘、烟头、口香糖等,也不能有蜘蛛网等;雨蓬、天台:无杂物、垃圾、纸屑等,排水口畅通;灯罩、烟感、吹风口、指示灯:目视无明显灰尘、无污迹;公用门窗、消防栓、标牌、扶手、栏杆:目视无明显污迹,用纸巾擦拭无明显灰尘。

3、消毒工作标准和要求。每月对垃圾房(桶)进行一次消毒(杀),由环境主管跟踪记录。夏令季节每天2次對垃圾房进行一次消毒(杀),按《垃圾房(箱)保洁规程》进行操作,由环境主管跟踪记录。消毒时使用培训过的消毒(杀)保洁员。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杀)药水,按比例配制、灌入喷瓶,适度喷洒在需消毒的地方。喷洒前要放置“正在消毒”标识牌,穿好长衣、长裤,配戴口罩,完工后换洗衣裤,并用肥皂洗手。每次消毒后由环境主管跟踪记录,填写《消杀服务质量检验表》将情况记录存档。

二、高校后勤物业保洁工作的注意事项

高校保洁工作包括校园卫生、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区域的清洁。现仅仅从技术技巧层面对以下主要环节进行阐述,具体为:地面清洁、灯具擦拭和玻璃清洗三个方面。

1、地面清洁保养

A、大理石地面的清洁。①避免破坏大理石地面,应该避免使用酸性的清洁剂。②不能使用蛮力或者粗糙的东西对其进行摩擦,避免大理石面的磨损。③使用砂粉或粉状清洁用品。理由是,砂粉或粉状清洁用品在其干燥之后,一般会形成晶体,留在大理石表层洞孔内,造成大理石表层的爆裂。

B、木地板的清洁。①避免用水拖把擦地面,更不要用水泼地面。木地板遇水后会出现变形、松脱或干裂等现象。②不能用过重的,或者锋利的金属在上面推拉。③地板上的污迹不能进行磨刨,不然,木板表面就会受损或变薄。

2、灯具的清洁

各类灯具,除了日常要对其表面进行擦拭之外,还要定期对其清洗,因为由于物理原因,灯具上面要是不定期清洗的话,上面就会粘附很多灰尘,同时每次清洗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做好以下的几点:

①准备清洗用具和用品。由于吊灯或顶灯一般在人的自然身高所触碰不到的高度,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吊灯或者顶灯的清洁工作的时候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梯子、旋具还有专用清洁剂、毛巾、水盆或者水桶等。

②擦拭灯具。在擦拭灯具之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要首先切断电源。一般在进行擦拭的时候需要先用湿的毛巾将灯具上吸附的灰尘进行一次大概的擦拭,然后再用干的毛巾进行二次擦拭同时将灯具上面的水迹擦拭干净。不过在居家生活中和工作中,由于灯具种类繁多,因此在对待不同的灯具的时候擦拭方法也应该不同。这里着重强调下关于玻璃和水晶制品的灯具擦拭流程主要为:首先是断电,其次是小心的下拆灯饰,并将其浸泡在玻璃或者水晶专用的洗涤剂或者是白醋和水勾兑成的液体中,轻轻的洗涤,然后再用水清洗,直至干净、透亮,最后再用干布将其擦干。

③灯具擦拭完毕就应该还原灯具,将灯饰重新装在灯具上,同时需要仔细的检查灯具和灯饰的安装是否牢固和稳固了,安装的效果是否和拆下来清洗前的一模一样,既要保证安全和稳固性又要保证其原有的美观和赏心悦目。

④一切都弄妥以后,此时应该接通电源,检测灯泡是否正常发光。

⑤注意安全擦拭各类灯具的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安全重如天,安全第一的观念一定要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安全意识,才能在实际过程中去注重这个东西。所以应该在操作前、操作中方、操作后都要注重相应的安全问题,不能马虎大意,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安全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玻璃的清洁

擦窗户和擦玻璃是校园公共区域定期清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特别难的任务,在学校公共区域的保洁员经常要擦各种类型的窗和玻璃需要有以下两点要特别注意。

首先,应该掌握正确擦洗窗户和玻璃的方法和技巧。在玻璃擦拭前需要目观窗框上是否有明显的灰尘,如果有应该先擦洗窗框上的灰尘,在灰尘清理完毕以后再清洗和擦拭窗和玻璃,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擦拭工作。

其次,要注意安全操作。擦玻璃的员工要慎重选择同时应该有选择性的挑选。一般通常挑选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视力良好且身体健康的人员担任。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要杜绝患有心脏疾病和高血压或者患有其他急性疾病的人员参与高空擦拭玻璃的工作。同时因为是高空擦拭玻璃,高空作业,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系好安全带,心思集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工作。

三、高校后勤物业保洁水平提升的建议

物业管理层应该按照IS0900l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培训保洁人员,让保洁人员熟知其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流程,管理人员需要每天做好日常的监管和督查工作,确保高校校园的清洁,为学生们提供整洁、优雅、舒适、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

1、“5S”管理。校园清洁应该由管理负责人带领队员制订工作的目标和工作计划。然后对校园内每一个地方都进行5S管理,具体如下:

①整理:先将校园内需要整理的区域内的所有物品进行整理,需要的留下,不需要的坚决清走。②整顿:再将留下的进行分类,区分那些是经常用的,哪些是不常用的,再分区,将不同的物品放在不同的地方,不要混放。再为每一物品贴上标签,摆放整齐。③清扫:将所留下的物品以及所在的场地打扫干净。设立干净示范区,制定每次打扫的时间表,责任到人。制定定期检查时间,责任到人。④清洁:保持整理、整顿、清扫,持续下去。⑤素养:养成习惯,提高人员素质,永保整齐,干净。

2、加强物业管理人才培养。高校还应该配备专业化的保洁管理人才,一方面通过自己做出的人才储备计划,有组织有纪律的培养一批具有保洁专业知识和实战能力的管理人才;另外一个方面也要注重对外招聘的渠道的建设,引进一部分组织缺少的人才,同时在员工结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上注重协调,老中青比例适中,男女搭配着工作。专业化的保洁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保洁人员的培训的指导,并对保洁人员的进行考勤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高校校园的清洁。

参考文献:

[1] 潘燕生,卢永祥.教室保洁实行物业化管理一瞥[J].高校后勤研究.1998年06期

上一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试卷下一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信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