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

2024-06-23

人本教育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共5篇)

1.人本教育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 篇一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制定学校学生评价制度如下:

一、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学生成长记录袋需收集的内容

1、自我介绍

2、制定未来发展的计划

3、每学期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4、每学期一份自己最满意的美术作品和书法作品(一份汉字、一份英语)

5、每学期倒数第三周整理每学科四份认为最好的作业

6、每月一篇最好的作文或日记

7、每学期教师对你的最好的,自己最满意的评语

8、进入本校以来获奖材料以及个人成功的事件叙述

9、阅读过的书本目录

10、好人好事记录

11、自己认为能展示自己进步的材料

二、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性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纵横比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或他在集体中的位置,而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对表现较差学生的进步行为的肯定或表现相对较好方面的认同,从而激发较差学生的上进心,也会发现学习较好学生相对弱的方面或退步的表现,从而促使较好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获得发展。

三、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语文、数学、音乐等科目学习情况记录栏目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它方面则采用的是等级制评价,一般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兴趣爱好的评价中,采用评语式评价,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或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说,这三种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有效方式。

四、注重定性评价理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长期以来,对学生评价中定性评价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尤其是对学生期末的思想品德评语,内容单一,相互雷同,忽视了人的个性,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如学生评语模式的改变,使之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真实写照,形成谈心式的评语模式,促进学生各种兴趣的持续增长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教师评语的个性化、具体化、系统化,使评语在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庞王中学

学生评价制度

2008年09月

2.人本教育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 篇二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核心

人才、人才, 先成人后成才, 成人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俗话说:“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教育青少年学生可以从最基本的东西———情感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亲情

亲情是一首永恒的歌。儿童的道德观一般从他们纯洁的情感引起, 他们通过关心公正、善良的东西, 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亲情是人类经历的第一种感情, 是最直接最亲切的感情, 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感情。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的实现首先在于家庭, 然后才是学校。他认为, 儿童对母亲的爱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这种爱的情感来自亲子之间。母亲哺育和抚爱婴儿, 使婴儿感到愉快、满足, 爱的情感便在他的心里萌生起来。当儿童恐惧或啼哭时, 母亲给予他 (她) 保护和抚慰, 由此信任的情感便在孩子的心里萌发, 而感激和信任交织在一起, 遂萌发良心。随着孩子的长大, 他 (她) 会从爱母亲提升到爱双亲, 爱兄弟姐妹, 爱周围的人。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认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对儿童的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以深厚的感情和爱心来对待和教育他们。亲情缺失学生的心灵往往会被扭曲, 造成畸形发展。江苏金坛市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 (15岁) , 为了所谓的“个人自由”, 用榔头将管他较严的母亲杀死。当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向他了解情况时, 他一点也不后悔, 他说:“杀了妈妈后, 我感到自己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再也没有人干涉我的自由了。”可见情感教育, 尤其是亲情教育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

二、培养学生的友情

社会是一个大集体, 人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家里而不与其他人交往, 人与人总有许许多多的联系和依赖, 因此仅有亲情是不够的, 还要有更宽更高层次的情感———友情。

友情是一杯芳香的茶。裴斯泰洛齐的“道德的自我发展的基本原理”认为:当儿童上学校之后, 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日益扩大, 他 (她) 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员, 因而又把爱逐渐扩大到爱所有的人, 爱全人类。友情主要是与同学、同事的交往, 在交往中形成的互敬、互谅、互帮、互助的情感和价值观念。马加爵就是因为不能体验友情而对同学大开杀戒, 酿造出举世震惊的惨剧。因此培养学生的友情也是培养学生品德最关键的, 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培养学生的“爱情”

1、自爱。

自爱即爱己, 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信任和敬重。对自己信任, 表现为对自己行为负责, 对前途理想充满信心, 奋发向上, 刻苦钻研。对自己的敬重, 表现为对自己生命的看重, 不自轻自贱, 不自暴自弃。卢梭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从发展人的自爱开始。自爱是人的本性, 人若不能自爱, 就谈不上爱护其财产, 也就谈不上爱护别人。”现实生活中那些轻生的人就是不自爱的表现, 他 (她) 不自爱, 带给别人的往往是痛苦。“仁者爱人”, 德育的目标就是把这种自然的天性扩展开来, 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 这样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 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爱。

2、爱人。

爱人主要体现为对他人的关心、尊重。这种人能以同情心待他人, 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自己不要痛苦, 也不把痛苦带给别人, 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有缺点和错误, 他 (她) 首先从自己身上找起, 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能采取宽容与谅解的态度。即“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仁”曾被孔子认作最高的道德准则来以推广。他说的“仁”就是爱人。马加爵之所以对同学下毒手, 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爱人之心。据报道马加爵小的时候在家里和奶奶争看电视, 因争不过奶奶而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一系列的“恨”字, 可见爱的缺失其后果是多么可怕。

3、爱国。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最高层次, 它提倡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整体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 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题。江泽民同志曾经也说过:“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更要加强学校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

3.人本教育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 篇三

■现在和将来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出以各级各类教育规模扩张和机会增长为核心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保障和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

■教育发展是追求教育质量的社会行动,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是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核心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文本中有多达51处提到“质量”,涵盖了从义务教育质量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从教材、教学质量到教师教育质量等广泛的领域。为实现这一核心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一系列政策性要求,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表明我国现在和将来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出以各级各类教育规模扩张和机会增长为核心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保障和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也充分说明提高质量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提高质量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弄清楚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但究竟什么是科学的质量观?科学的质量观又是针对什么样的质量观而言的?如何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深入地思考回答。

从现实来看,什么是政府部门、学校管理者或一般公众所认同的高质量的教育或高质量的学校呢?毋庸讳言,恐怕主要还是看升学率或就业率的高低,或者是看升入优质学校或高端就业比例的高低。在此质量观下,提升教育质量就是要提升升学或就业的质量,提高升入优质学校或高端就业的学生比例。

应当承认,提高升入优质学校或高端就业的学生比例,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所追逐的,也是学生及其家长所期望的,甚至还是政府所乐见的。但是,当学校把升学或就业看成是质量的核心部分加以追求,并陷入到“应试主义”或“就业至上”窠臼中的时候,对升学率或就业率的盲目追求就不仅不能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反而会损害完整而丰富的教育过程,损害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与多样发展,并最终损害到总体的教育质量。在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研究生教育连续十年扩招、高校就业率与国际比较起来保持较高水平的大背景下,社会舆论依然对于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表达了严重的忧虑。这种挥之不去的忧虑情结似乎可以说明,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期待有别于对工业产品质量的期待,即不能把“质量”定义为“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

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期待,不仅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升学和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个性、良好的价值品格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和未来的想象力等。没有这些目标的达成,教育就很难称得上是高质量的教育,甚至谈不上是有质量的教育。所以,教育领域中的“教育质量”,不能仅从其结果的适用性方面加以定义,必须同时包含其过程和结果的人文性。科学的质量观就是这两种教育质量内容或特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与单一的、片面的教育质量观相区别。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恰恰体现了教育质量适应性和人文性的双重要求,是判断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否遵循或体现科学教育质量观的根本尺度。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教育发展是追求教育质量的社会行动。教育质量观致力于回答什么是有质量或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发展观则是对如何才能够实现有质量或高质量教育的系统认识。不同的教育质量观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或模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是当前走教育科学发展之路的当务之急。

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在教育发展观及其指导下的发展道路或模式选择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坚持把适用性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那么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整体教育系统外部适应性不够的问题。在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上,则来源于外部的社会刺激或压力,教育发展只是对外部社会刺激或压力的一种回应,依赖性、被动性比较强,自主性、积极性比较弱。在教育发展的模式上,一般会选择外延式发展的道路,注重行政推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或某一类型教育机会总量的增加。在特殊背景下,教育决策者甚至会公开提出或赞赏跨越式教育发展的主张或口号。这种反应性、外延式和投入优先的教育发展道路在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确实有它独特的作用,往往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面貌,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教育供给不足或资源分配不均之类的问题,甚至得到百姓的肯定和赞赏。

但是,这种百姓的肯定和赞赏只是短时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强调适应性质量观的不足或有限性,会提出更加完整和丰富的质量需求。这就是兼顾适应性和人文性的教育质量观。要有效地保障和提升以科学质量观为指导的教育质量观,就必须重新思考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教育发展的任务不仅在于适应性的增加,更在于实现教育的人文性,坚持把培养真正具有丰富人性的人或未来公民放在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外在的行政推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布局调整等政策刺激是不够的,必须拓宽思路,创造条件,推动直接教育过程的变革。而这种直接教育过程变革的领导者只能是校长或教师,不可能是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因此,整个社会必须赋予他们高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自主权,尊重他们、信任他们、鼓励他们和支持他们。这样,他们才能从外部教育改革指令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感知和选择真实教育问题并满怀责任推动这些问题解决的主动变革者,才能随时矫正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方向,凸显教育的丰富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

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体制机制

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复杂因素和条件。在确立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转变管理体制机制以及资源配置方式,把提高质量作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根本导向。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两个内容,即外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外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职能、转变宏观管理方式以及监督学校办学行为和质量的同时,扩大各级各类学校的自主权,激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办学活力,为内涵发展创造条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理顺学校内部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弱化学校管理的行政性质,突出学校管理的专业性,提升校长和教师的价值领导力、学术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和教学领导力。管理机制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相信广大教职员工、依赖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学校和教育变革当中去,在平等、信任、协作中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转变理念,多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视角来考虑资源的配置、使用和效益评价,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教师的工作和发展条件,促进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和领导力提升。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要向那些教育质量薄弱的学校和地区倾斜,以矫正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带来的教育质量差距过大问题。坚决反对和禁止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豪华建设及资源浪费问题,切实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提高质量需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人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产品或服务的国家质量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正是这些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建立与执行,才使得整个国家的产品制造或服务行业走向了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升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政府、社会和公众对于教育质量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制定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以及建立完备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制定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这不仅因为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多种多样,而且还因为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教育质量”概念还存在不小的争议,更重要的是,教育质量在其可度量的特性上确实迥异于其他的产品或社会服务。从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制定的主体来说,可能既要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要有其他的教育利益相关者;既要有来自一线的实践工作者,也要有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从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主体资格来说,应该在广泛征求意见、严格选拔的基础上,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正式任命,组成一个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委员会。从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性质来说,应该是反映各级各类教育的独特性质、应该是所有学习者经过努力可以或应该达到的最低标准,应该反映学生终身发展和时代需求的一些关键素质,也应该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与国际上流行的教育质量标准有一定的可比较性。从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和研制方法来说,应该做到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在收集大量客观科学数据的同时,进行公开的有关质量标准的概念辨析和价值讨论。

4.人本教育是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 篇四

核心任务

中新网4月24日电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胡锦涛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胡锦涛指出如下四个“必须”: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工作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教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设计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系统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系统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要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能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做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胡锦涛表示,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促名师、育英才、创一流。

胡锦涛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5.“爱”是德育工作的核心 篇五

“爱'是德育工作的核心

德育训练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老师与同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训练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与同学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消失了肯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老师居于重心地位,同学处于从属地位。

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学校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简单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重传递,轻思索,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力量的培育;当代中学校生自我意识、民办法识淡薄,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重灌输,轻沟通,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公平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重说教,轻沟通,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同学自身对道德抱负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重外律、轻内修,忽视同学自我训练力量的培育。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吸取养分,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满意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老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内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训练培育大批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制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训练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适应当今社会的进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需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那么,我们现在的班主任老师又将如何来对同学进行德育训练呢。现就我多年来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来说,谈谈我这不成熟的看法。

我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对同学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同学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让同学在老师的爱中欢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进展。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陶行之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老师的爱多么重要啊!老师的爱是一种力气、一种品质,是训练胜利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训练;没有爱,就没有同学的一切;没有爱,老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老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同学在师爱中欢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进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用真诚的爱打动同学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同学的一种心理寄予,是同学一种内心渴望。老师只要真诚真心的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同学体会到暖和之情,而且还很简单打动同学。一旦同学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意,可以增进师生友情,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同学心灵,唤醒同学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胜利的训练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四周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假如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训练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批判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善。

去年在全县搞老师献爱心活动,我当时也选择了班上一名最不起眼的同学进行关心,这个同学是个孤儿,性格内向,有时还有一点自卑,常遭到其他同学的卑视。后来我在网上给她买了一双很美丽的鞋,主动和她说话,自习课上,我时常和她一起坐,问问她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她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头活泼起来了,学习也慢慢上升了,看到她一变化,这使我感到很欣慰。

爱可以使同学布满信念,不断改进、提高,乐观向上;爱可以使同学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只有老师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同学,才能打动同学,训练好同学。

二、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爱聪慧、美丽、健康、学习好的同学,而且还要爱反应迟钝、淘气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杜绝偏爱优生与卑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

我认为老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急躁细致地进行转化训练工作,不仅不嫌弃、不卑视,而且多加爱惜,对他们经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擅长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判。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念。只有这样,转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我在2021年所带的一个班,班上有一名男生叫艾小磊,是班上出名的“淘气大王',是人人皆知的不遵守纪律、和老师作对、不讲道理的“坏'同学。记不清多少次课间非常、放学以后苦口婆心地与他谈话、交心。从沟通中我了解到他父母离异,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从小由奶奶、爷爷带大。在学校一二班级时学习成果很好,且人也很聪慧,还经常受到表扬,可到了四五班级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失去有效的管教,造成他极强的抵触心情和我行我素习性,现在就变得性格惊奇、喜怒无常、常常打架、闹课堂、不服老师管教。开学才两个星期就惹事打架,弄得奶奶、爷爷没法才让他爸爸回来管教。但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好转,由于其父亲训练方法简洁、粗暴加之他认为有些老师表面上对他好,其实只想哄他不捣乱。这就更造成他对班集体和老师的反感,使他的言行更加的过激和不行理解。也从与他的沟通中,我有了更大的收获,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个孩子尚且稚嫩的心灵深处有春天般明媚的暖阳,当他不经意透射出来时会让你感动得眼眶红润,只是过去心灵的底片上留下了很多影阴,让心灵之光无法向外照射。面对这样一个让人意外让人感动的孩子,我心中对他已布满了爱。我要用内心真挚的爱补偿他缺失的母爱,让他心田的阳光可以滋润别人。

我想老师的爱,或许可以成为母爱的一种补充。它是同学身心健康进展不行缺少的环境条件。内心有创伤的同学会从师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怀和确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意,并在这种满意中进展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念,进而诱发出乐观向上的热忱,使他对人生感到有意义,从而学会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怀他人,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

但是我们给出的爱,掺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分哄骗。怎样爱?答案:敬重。敬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的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老师对同学的敬重、信任,是同学充分熟悉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念的关键,而自信念是进步的基础。老师要用进展的眼光看待同学,信任每一个同学都有进步的潜能,并要急躁地去挖掘。记得一次,轮到我们班去扫大街,我就在班上,找几名近距离的同学来干,没想到刚说完,他站起来就说:“老师,我也来吧,反正我家里也没事。'我一看是他,也不好意思拒绝,就说:“那好吧,路上要当心点啊!',他听了点点头,从他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他有多兴奋。那天,如期地完成任务了。我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件不经意的应许竟像一枚红色的标签,贴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上,照亮了他的人生。

从那以后,他试着自己不去那么“淘气',试着自己把每一件事情做完。并且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加,乱扔垃圾、上课东倒西歪、和老师顶嘴等现象大大削减。现在我真正体会到:“当班主任辛苦;长期当班主任苦痛;未当过班主任圆满。'这句话的深切含义。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训练孩子。'爱是一种品德,爱是一种温馨,爱是一种力气,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了爱,人与人之间简单沟通,有了爱,倔强的人会变得非常驯良。爱是通往训练胜利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训练原则。

爱是一种纯净的感情,它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育起来的。只要我们爱差生与爱优生一样,并赐予差生更多一点的关爱,也可以使最差的同学也能看到自己的胜利,并体验到胜利的骄傲感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念,就能胜利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真正转化差生。

三、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冲突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训练艺术,是指老师对同学进行德育训练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同学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同学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老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究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峻的批判、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洁、粗暴的方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同学,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气下变聪慧,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敬重信任同学,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今年我们这个班,可以说是全校成果和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的班级(是全校经过考试筛选后剩下的同学),多数同学都是因为普及九年义务训练硬拉上面的,学习差,自觉性差,素养差等等。面对这一样一个班,我可以说是束手无策,但后来我渐渐的发觉,这样的班级并不是很难管,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罢了。通过一个月的了解和沟通,和同学面对面的沟通交心,用我真诚的心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让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月下来,发觉他们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上来了,纪律好了,各方面都有了进步,这让我感到兴奋。

同学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错误是同学的特权,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消失的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对他们“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而有度,爱而有方',就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实现训练的目标。

四、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心情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伤。'因此,老师在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短片《疯妈傻爸破落家,一朵漂亮倔强花》,说的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父亲傻,妈妈疯,七岁就开头担当起家庭的重任,每天给疯妈妈洗手洗脸,做饭,半年吃不上几次肉。'如此家庭,让我感动得流泪。正好这天(已经是星期四),我们有个同学才回来学校,他是我们班一个特别典型的同学: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从来不管他,交给爷爷奶奶训练。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从小缺少父母的爱,让他养成了自卑和抵抗心理。在课堂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睡就睡,许多老师都拿他没方法,只好置之不理。那天晚上他回来后,我找到他,叫他到我的办公室,和他聊了一下,然后让他和我一起观看了这个短片。就在这个短片快要结束时,他突然晕倒了,当时吓了我一跳,我渐渐的叫醒他,一分钟了他才清醒过来,我问是怎么一回事。他才说“看到这个短片触到了他的难过处,才会这样的,他说之前也消失过这样的事,只要看到或听到一些难过的事就会这样。事后,我渐渐开导他,和他一起沟通沟通,从那一次大事后,他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我行我素。而是懂得了包涵和谦让,友好的对待别人,敬重老师团结同学。

师生之间的沟通,老师要以情为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同学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无疑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老师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同学'以爱换爱“的目的,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上一篇:圣诞节促销活动口号下一篇:古董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