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共5篇)
1.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篇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oos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around Way
陈松林(Chen Songlin)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的。它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专项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03z127)
[作者简介]陈松林(1966-),男,长江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 荆州434025联系电话:0716-8081295 或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重要目标,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互为前提和基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价值目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p33)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本质规定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追求的价值目标包括共同富裕,但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基本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江泽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进一步提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基础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本质追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现实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无论资产者还是无产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人格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当代中国,我们所说的人,指的就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人,就是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人民。同样,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民为本,是人民本位主义,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民为本反映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上,就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就是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尺度和最高准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的追求和人民群众对以人为本的期待。这个奋斗目标的提出表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是抽象的人性诉求,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理论和实际政策上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本身包含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的,又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原则和目的。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p43)其次,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并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十六大报告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3](p16)全面小康是相对于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而言的。总体小康是低标准低水平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小康。总体小康是偏重物质生活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很不均衡,而全面小康是比较均衡的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没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和社会群体的人们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统筹发展、协调进步,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再次,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概念。这一战略构想,不仅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放入其指标体系之中。这六个“更加”概括起来,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归根到底,也是要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体和最高目标。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普遍富裕的社会景象,而且是一个具有很高水准的政治形态和思想精神境界、充分体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发展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教育和不断进步的民主政治,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果没有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没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进步的民主政治,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深化了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审视和理性思考,又深刻地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以人为本命题的科学性与否,决定于它由之出发和作为它的理论支点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与形形色色抽象人本主义学说中倡导的以人为本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是根本对立的。审视西方哲学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到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的或无神论的存在主义都表明,无论是在旧唯物主义还是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中,以人为本都是错误的命题。之所以如此,并不在于这个命题本身,而在于对人的错误理解。他们或者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或者把人理解为一个“类”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人变为脱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的一般”。他们把人作为主体这一客观事实概念化、抽象化,从而使自己陷入主体自我困境的围城之中,误认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宇宙之窗,是世界的诠释者,世界只是人的意志和表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只能通过人并由人来图解和澄清。这样,“以人为本”就变成了赋予人以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规律之上的至高地位的范畴。与此相反,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归根结底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和人的本质离开了人存在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离开了人的历史,就是不可理解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恩格斯也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5](p241)唯物史观赋予以人为本具有完全不同于抽象人本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内涵,这为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它对于克服和矫正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而出现的某种程度的以物为本的发展倾向,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物为本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发展观,它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这种发展观是对人作为主体和目的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关系使人依赖于物,把人置于商品、金钱的支配之下,从而使人发生异化,把物质满足、物质占有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一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一切为了群众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观。第二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第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形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共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就是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状态。与之相对立的是自发发展。所谓自发发展,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状态。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高级状态,而自发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人的真正主体性不是以自发性而是以自觉性为标志的。当前,人的发展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的和业务的发展的功利性倾向,而忽视或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一是要对人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克服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状态。二是要把自身发展作为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自觉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以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三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因素,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形成自觉的发展习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其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属性,在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自己。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畸形发展而言的。在历史上,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往往呈现片面、畸形发展状态。古代中国儒家伦理主导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成为“道德人”。西方中世纪,神本价值主导一切,使人成为“神性人”。资本主义社会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当代西方有人把科技作为“神”顶礼膜拜,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过去,我们在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性,忽视物质性,结果,人们物质追求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而且缺少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人们可以追求物质利益后,又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有些人在生活上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理想信念淡漠,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原则,缺乏人情味和精神关怀;有些地方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活动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以权谋私、钱权交易,商业活动中德行失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
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协调发展观,就是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其中,主要是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一,关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以往社会里人与社会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这一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它既肯定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又把一切自由发展的个体从本质上统一为社会联合体。目前,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我国既存在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人际依附关系,也存在一些人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绝对自由的倾向,前者表现为主体性不强,后者表现为社会化程度不高。因此,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针对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封闭的自发状态,进行以社会目的、社会规范为内容的社会化引导,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从众性与依附性的自发状态,进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主体性启导。第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4](p66)人的实践、创造特性,决定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不断超越自然存在。人在最初阶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敬畏、崇拜自然并将自然神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当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时,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又驱使人无限度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人由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对自然的任意宰制,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自己,超越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另一方面,人要从私有制和个人本位状态下解放出来,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持续发展观,就是人类要立足长远发展,不断超越自身的短视而追求永续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存在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与间断发展、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状态。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坚持人的持续发展,也为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受眼前的、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驱使,往往只重视个人和社会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结果导致发展间断和缓慢,甚至发生倒退。正因为如此,环境伦理、科技伦理以及信仰伦理才尖锐而突出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人类必须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校正自身发展的方位与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持续、长远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提出的现实依据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符合人民的愿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发展,从而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单纯任何一个方面的指标,都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等综合资源的力量支撑和基础条件,仅仅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和条件,同样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丰厚的物质条件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生活首先是物质生活,物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生产力发展了,人们才能摆脱贫困状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多层面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条件。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完善。生产力发展还是自由个性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水平越高,物质文明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时间越充裕、空间越广阔、自由度越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保障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人是实现社会政治文明的主体,政治文明创造着政治上全面发展的人。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发展、人在政治上的解放和人的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各项工作,都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政治权益,大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素质的社会公民,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政治能力的全面发展、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促进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全面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共产党执政来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这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又为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个社会,如果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质,而缺乏精神,它就决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也决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只热衷于物质生活而无视精神生活,必然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人的幸福、尊严和价值。精神文明建设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一种高级活动,终极目标就是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优美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皈依自然、受自然支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和掠夺,而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亲近与责任基础上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松林.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多维视角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4,(3).[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篇二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们党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善民生,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既是为了改变不计代价、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需要。
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十分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的重点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为突破口,加大政府投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抓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尤其是民生领域,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党的十七大对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一是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平衡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充分就业是大多数国家十分重视的民生指标。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要求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年龄人口最广泛地实现稳定就业,最大程度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帮助零就业家庭摆脱贫困;劳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实现“劳有所得”。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持续稳定增长,消费需求保持旺盛,为扩大内需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是社会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做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更加突出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普惠性,这有利于社会中每一个人有效规避养老、疾病、失业等社会风险,保障全体人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
三是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从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看,小等收入者所占比重约为15—20%,但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还是金字塔型结构,党的十七大强调,到2020年实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目标。这要求我同未来收入分配格局应当是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比例较小、中等收入者比例较大的橄榄型结构。
(三)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一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同情,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把扩大就业上升到更高的地位,并着重强调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表明创业将逐步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采取有利于创业的财政税收政策,积极培育市场创业主体,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是今后促进创业、扩大就业的重要政策取向。
二是统筹各群体就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认真做好再就业和其他困难人员就业工作的同时,要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残疾人就业、退役转业军人就业等纳入统筹就业范围,明确责任和目标,整体推进。
三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一个时期以来,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存在的主导认识是初次分配以效率为主,再分配以公平为主。但现阶段收入分配存在的许多分配不公和秩序混乱的问题大量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即使经过政府再分配的宏观调节,也难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更加重视与初次分配相关的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过程公平问题。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既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率,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四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近年来,同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从1996年的69.3%下降到2005年的58.5%,政府和企业所占比重持续提高,分别从1996年17.1%和13.6%上升到2005年23.2%和18.3%。同时,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报酬呈下降趋势,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从1996年的12.9%下降到了2005年的10.9%。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保劳动报酬相对于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应得份额,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理顺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形成合理的宏观收入分配格局。
五是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即以补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明确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突出强调了老有所养,就是要统筹考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使所有城乡老年人都能够安度晚年。
二、正确把握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形势
一是就业再就业政策成效显著。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强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发展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困难群体就业等措施,就业形势保持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这是继2006午后城镇新增就业第二次突破1000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1%,与去年基本持平。
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7年前一二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46元,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66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321元,实际增长14.80%,增速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是10多年来同期增长最快的,预计全年将超过4000元。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加强。2007年继续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90元;首批79个城市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社会保障覆盖而进一步扩大。截至2007年9月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別达到19676万人、]8896万人和11473万人,分别比2006年增加910万人、3164万人和286万人。截至10月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人数分别为2244万人和2908万人。
在充分肯定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仍较定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8年全同城乡劳动年龄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劳动力供大于求缺门仍然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转移4500万人的任务相当艰巨。全同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比今年增加50多万人,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长期失业人员等闲难群体冉就业困难。随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推进,一些行业的职工安置难度加大。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分配秩序尚未得到有效规范,预计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垄断行业收入偏高的势头还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竞争性行业的普通职工工资长期偏低,且增长缓慢。在税收调节政策上,个人所得税在公平税负、缩小收入差距力,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在调节财产差距方面,方法和措施还很不够。此外,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政策还与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城乡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增长缓慢,生活还比较困难。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社会救助水平偏低。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仍存在明显的城乡、地区和制度分割,统筹层次低、转移接续困难。农民收入低,缺乏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亟待提高。城镇参保人群中不同群体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过大,如一般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50%左右。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与物价变动和经济增长相挂钩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社会救助总体水平偏低,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今后的工作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维护群众利益、改善民生出发,务必取得实效,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体现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着力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三、2008年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点工作
2008年,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各项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0800万人。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一是加快推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相关政策,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进一步研究加强垄断行业收入调控和强化劳动者薪酬宏观管理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社会保險法》、《工资法》、《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是加快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建设。在整合现有资源、加强部门协作基础上,研究编制居民收入分配监测专项规划。落实资金投入,积极推动居民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建设,有效整合个人收入、财产等信息,为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加强职工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健全企业工资分配调控指导体系,引导企业工资合理增长。大力推进企业工资三方集体协商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合理调整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继续改革、规范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四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补贴制度。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设,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五是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抓紧研究建立物价上涨与提高低收入群众补贴和保障标准的联动调整机制,完善救助体系,努力保障城乡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二)实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推动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一是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协调发展。按照《就业促进法》要求,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以及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和带动能力。
二是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各项政策,加强创业观念教育,营造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促进更多人创业。
三是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统筹城乡、区域和各类企业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做好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厂办集体企业下岗人员、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就业工作。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地区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研究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职工安置政策,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各项任务,防止出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
四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进一步提高县乡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明年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点,这对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系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前期调
研工作,严格遵守规定程序,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五是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配合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认真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等规定。继续完善和落实对农民工的政策。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配合劳动保障等部门,完善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相关政策,推动试点地区逐步提高个人账户做实比例。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会调整工作,研究通过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企业年金等措施,推动建立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逐步缩小不同人群间保障待遇差距。
二是积极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在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根据2007年试点情况,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
三是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推进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商贸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为重点,加大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力度,继续推进农民工参加医療保险工作。加快制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可衔接的养老保险办法。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筹资水平,扩大农民受益面,做好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工作。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有条件地区要加快探索建立财政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农民参保。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研究、制定政策、安排项目。同时,要增强改革意识,加大改革力度,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力争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改革中迈出新步伐,推动各项民生事业发展。
3.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篇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致。同时,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会促进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则是“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人是否全面发展,也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准。而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存在冲突的。我们要努力解决这个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
首先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冲突。这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忽视这个矛盾.不可否认,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物”的不断丰富。社会分工,要求每一个人只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工序,并且重复不断的操作,甚至有些工作人员,到退休为止都只从事一道工序。长时间的操作同样的一道工序,必然可以提高该工作人员在做这道工序的时的熟悉度,从而节省工作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合格产品,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社会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原料,人员以及资金等的流动,使得社会分工朝着广度和深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部分在岗人员的工作也越来越细致,操作流程普遍减少,可是说,是更加的机械化。甚至是有些工作人员只需将产品从一边放到另一边可。可以说,社会分工朝着广度和深度发展,已经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本质在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发展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能更好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方位的发展,是人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人为了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都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多的将时间放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上。想过增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得自己在日益激烈的社会保持优势。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也日益细化,相应的,每个人要补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更加细化,学习的范围更加狭小。比如,以前分配一个工人的工作是给帽子套上帽檐并且打扣,那么这个工人必须掌握套帽檐和打扣的知识和技术。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分配给一个工人的工作是给帽子套上帽檐,那么这个工人只需掌握套帽檐的知识和技术即可胜任他的工作,不需要再掌握打扣的技术。那么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劳动效率,必然会不断增强打扣的技术,不再钻研如何套帽檐至少是不会想办法如何提高套帽檐的效率,因为套帽檐不是自己的工作,就需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依次类推,越来越细致的社会分工,使得对工作人员的综合性要求减少。也就是说,社会分工会导致工作人员掌握片面的技术和知识。这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也是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化,每个人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于是,学习其他方面知识的时间相对就少了,锻炼身体,培养艺术细胞等等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人怎么能全面发展呢,怎么可能全面发展呢,怎么会全面发展呢?!
从这几个角度来讲,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存在冲突的。社会分工从一定意义上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可消灭的矛盾冲突,但是并不是不可以解决的。
首先,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讲,当我们在真正步入社会开始工作时,社会分工才开始大规模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在我们毕业前,我们没有至少是很少出去从事固定性的工作,也就没有具体的社会分工分配给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利用在校园的足够多的时间,阅读大量书籍,进行体育锻炼,进行艺术方面的熏陶等等,尽可能的提高自己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校园的这段时间,是我们充分汲取知识,发展自己的最好时间。在这个阶段,我们面临较少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可以积累我们的综合性知识。抓紧在社会分工与自己的全面发展发生较大冲突之前,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尽可能的全面发展。这是解决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其次,当我们开始工作后,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社会分工后,当然,我们为了使自己生存下去,必须加强职业技能,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充实专业技术。但是,我们可以在学习巩固完专业知识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多学习,多锻炼········利用一切途径努力发展自己,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别人在他们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学习,增加自己的见识和能力。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发展自己。
最后,当我们退休之后,我们更是有了更多的时间。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退休之后,不必再为生计烦恼。更是可以安心学习。只要想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晚。就算是老了,退休了,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发展自己。
4.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篇四
社会全面进步
李克强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这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告》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正如《报告》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我们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才能更加深入,领会才能更加透彻,贯彻才能更加自觉,从而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次《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和风险挑战
《报告》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是对我国发展环境和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我国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一是我们已站在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发展新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为继续前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和区域开发空间广阔,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要素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二是经济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利益交汇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笼罩全球,发达经济体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等问题。这对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优先课题。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题和趋势。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国家之间可能有竞争、有摩擦,但更需要合作,互利共赢是彼此利益的交汇处,这有利于我们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下发展自己。同时,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我国长期坚持开放合作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我们与各方利益汇合点会进一步集聚和扩大。
全面审视国内外环境,我国发展也处于面临诸多风险的矛盾凸显期。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全球性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都给我们带来许多重大挑战。
一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过多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不足,内需外需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更为突出的是,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这都表明,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就难以持续。
二是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同时也面临着从未遇到的严峻挑战。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出现了经济增长徘徊不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往往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同样也面临这类挑战。在发展进程中,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增加,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同时,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提出了新期待。
三是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目前,全球经济和贸易持续低迷,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与此同时,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大的调整变化。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全球产业和技术革命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此外,全球面临贫困、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方面的挑战。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总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抓住并充分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沉着应对并妥善处理好各种风险和挑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这“两个全面”、“两个加快”,体现了发展、改革、转变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首先,发展必须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转方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转变必须改革。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制约转方式的最大障碍,转方式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现在转方式、促发展,还要靠改革开放。第三,改革未有穷期。我们已进入转方式的关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的深水区。在这个阶段上,改革的诉求与期待增多,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但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加快转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把抓改革、促转变、谋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动力活力,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
(一)把握好速度与效益关系,注重提升增长质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速度、质量、效益统一的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应体现在企业利润的增加上,也应体现在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上。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关键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目前,我国劳动生产率仍然偏低,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结构,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把握好内需与外需关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最大的结构调整。过去几年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靠的是内需。在世界经济可能长期放缓的形势下,我们仍要靠扩大内需实现持续发展。扩大内需还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它能够开拓发展领域,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居民增收。从国际经验看,以内需为主也是大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我们积极扩大内需,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调整与发展。我国扩大内需是在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必须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和要素,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扩大内需和拓展外需良性互动。
(三)把握好投资与消费关系,着力拓展居民消费
投资与消费失衡,是长期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难题。我们说内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消费需求不足。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增长率低于投资增长率,消费率总体呈下降态势。而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消费率长期偏低,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同时要看到,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直接而有效,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需要合理的投资作支撑。必须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更多地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实现增投资、扩消费、惠民生的一举多得。
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加快转方式的紧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它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有利于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环保带动,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报告》提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要从创新转型、城镇化、服务业、区域发展、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等方面付诸努力,促进经济尽快走上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
(一)产业转型升级是创新发展的紧迫任务
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集合。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面对传统优势减弱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产业转型,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推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和战略性改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要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密切跟踪并大力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和最新成果,全面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果在各领域和全社会得到推广应用,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营销,通过市场开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要特别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构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技术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驱动的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必将为我国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同时,努力为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民能够转为市民。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三)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最大容纳器
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吸纳就业能力不强。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都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水平。同时,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相对而言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弱,扩大就业必须从服务业上找更多出路。而服务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微企业,是交通、流通、通信等城市功能的载体。做大做强服务业,能够增加就业,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更为重要的是,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工业分工协作越深化,对服务业需求就越大。深化企业主辅分离,把一些工业内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剥离出去,成为效率更高的服务业主体,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结构由“橄榄型”向“哑铃型”升级。我们必须完善政策措施和经营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幅提高。服务业加快发展、持续繁荣,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中西部地区是现代化建设的广阔空间
缩小地区差距,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们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区域发展协调互动。特别是对老少边穷地区,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中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开发,要实行有差别的产业、土地等政策给予支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将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
(五)粮食安全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根本保障
我国是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发展和繁荣,也难以支撑工业化、城镇化。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保障粮食安全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必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力度,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经济建设更多依靠城乡发展协调互动。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六)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
面对能源资源和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保力度,全面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期间,大规模推进节能环保,将对技术、装备、服务等产生巨大需求,催生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开拓新的增长领域。
四、加强社会建设和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完善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更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虽有很大进步,但仍是一块“短板”。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带来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我国发展到今天,加强社会建设,既是提高民生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也有条件逐步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按照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群众吃穿用问题基本解决后,对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需求不断增长。做好民生工作,不仅可以直接改善老百姓生活条件和环境,而且能够扩大消费、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做好民生工作,还能够提高人们健康、文化、科技等素质,这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因此,必须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社会建设重点任务的位置。
(三)着力构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应合理区分基本需求与非基本需求。政府要着力保基本,构筑起使群众能够安心生产生活的保障网,这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织起保基本的安全网,要努力做到全覆盖,在保障对象上面向全体居民,在制度上不留空白,实现应保尽保;还要努力做到可持续,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们实施保障房建设、医改、城乡居民养老等民生工程,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上迈出重要步伐。今后,要进一步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巩固和发展全民医保成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四)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民生与社会建设涉及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和保障。社会领域改革与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领域改革密切相关,是把转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领域的重点任务。改革的重要原则是促进社会公正、保障机会公平。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重点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同时,要加快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及相应机制,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从而形成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事业和产业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社会发展政策,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发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培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产业,形成多元发展格局,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报告》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制度体系。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已经释放出空前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还要靠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一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需要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近几年,成品油价格机制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改革等迈出重要步伐。下一步,还要健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市场,深化土地等管理制度改革,以不断发挥我国要素潜力和综合配置优势。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运行中存在市场缺陷的影响,也存在源于国际国内的潜在风险。还要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总量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交织,需要从宏观层面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和引导。我们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与完善宏观调控更好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
企业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企业竞争力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我国企业总数已达上千万家,也涌现出一些走出国门的企业,但与发达市场国家水平相比,在经营效益、研发投入、规模经济、分工协作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企业机制和市场环境还很不完善。我们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同时,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有形和无形壁垒,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就业创业和创新。通过完善市场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形成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财税金融体制
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调配资源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收支的结构性矛盾上升,总量上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过去几年,推出了燃油税费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举措,积累了正税清费、规范税制、公平税负等经验,取得了调节供求、搞活企业、改善民生等效果,但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好结构性减税措施,减轻纳税人不合理负担,改革资源环境税费制度,推动税制完善和结构优化,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十分重要。要把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完善金融监管与推动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货币、保险等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发挥金融引导作用,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调整转型、创新发展。
(四)构建维护社会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要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机制。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获得应有的报酬,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调整预期利益与调整既得利益、调节增量与调节存量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看到,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是我国发展中最大的差距,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则是最突出的差距。农民工融入城市还面临诸多难题,城市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生活仍较困难,有不少群众还住在棚户区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影响社会公正的“二元结构”。
(五)建设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政府切实承担起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责。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努力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要加快建设廉洁政府,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决防止并严肃惩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快建设效能政府,调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为此,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报告》依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我国发展新需要,提出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任务。开放是我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中国企业日益同外国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展开同台竞争与合作。这需要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开放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形成开放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要在扩大内需中扩大开放,实行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与引技引智并行。在提升沿海开放、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沿边开放,大力实施向西开放。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要加强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作出应有贡献。
《报告》最后突出强调,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的团结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始终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们要重责任、有境界,自觉维护团结,倍加珍惜团结。我们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国家贡献力量,为人民不懈努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5.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篇五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本文就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血肉相连的`统一体,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相一致,社会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光明前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同一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作 者:张景春 Zhang Jingchun 作者单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贵州,铜仁,554300刊 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RE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5(4)分类号:B038关键词:人 全面发展 社会进步
【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推荐阅读: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提纲1)08-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7-10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09-11
着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06-23
强化平安建设措施 着力提升综治“三率”08-07
以“五着力”促进作风的转变08-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08-11
20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9-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