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2024-08-01

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通用9篇)

1.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篇一

1、物质利益已经不再被人们视为是“拜金主义”和“思想腐化”的反映,这块昔日烫手的“山芋”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头戏”,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有些人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

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据调查,女大学生盗窃,除了少数是因为经济窘迫所致外,绝大多数是因为虚荣心过强,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喜欢攀比,贪图享乐造成的。再如当前社会上日益增多的大学生“陪聊”、傍款和卖淫等现象,都说明了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

2、享乐欲望强烈。

现在不少高校周围的餐馆、游戏厅、网吧几乎被学生占满,而教室里往往空空荡荡,不少大学生更愿把精力投入玩乐而不是学习上;另外,有的学生高消费心理突出,把穿名牌服装,买高档商品(如手机等)看成一种时髦。诚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物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人们的满足和幸福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钱和物质。然而由于大学生几乎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只能靠父母给予有限的生活费,在金钱的极其有限和现实强烈的物质诱惑之间便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加之同学之间各自家庭经济条件不同,他们之间物质条件差距极大,这更在有的同学心理上造成了极大刺激。于是,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进行攀比,以满足虚荣便成为不少大学生的行为模式。而没有太多获取收入能力的现实,则使通过违法犯罪这种无需投入而又极快收益的方式成为少数人的必然选择。有关调查反映的大学生犯罪中70%都是盗窃案,正是大学生为了追求享乐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印证。

3、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

据报道在我国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有16%至25.4%的有心理障碍,尤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等为主。而这些都是不良情绪情感体验,是消极的,当这种消极情绪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就会出现情绪发作,产生犯罪动机,进而实施犯罪行为。那么,造成大学生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低下。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已初现端倪,强者和弱者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知识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而大学生成为社会的、家庭的关注载体,使他们往往被赋予过高的期望值,从一开始,他们就面临较大的压力。

然而在大学中,往往是强者与强者的对话,中学中的那种倍受老师关爱、备受同学羡慕的心理优势已不复存在,这会造成一些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大学生心理失衡,使其压力进一步增大,如再缺少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找不到释放这种压力的正常渠道,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加上一定诱因,就有可能通过犯罪释放出来。如《北京晚报》报道,大学生马晓明,因功课不好,被学校退学,自感没法向家里交代而杀死了爸爸和奶奶,结果走上了犯罪道路。究其根源,还是因为长期倍受压力,使其产生了要想让家人不因此事责备自己,只有将他们杀死的想法。

2.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篇二

一、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1、生理方面。

主要由于五官、容貌、身材等方面有明显缺陷, 引起“自惭形秽”的心理。例如有些民工孩子体型发胖, 在舞蹈表演等展示活动中总认为自己条件差, 害怕被人取笑, 甚至在同学间早就有了一些不雅的绰号, 极大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身体瘦小单薄, 体弱多病、皮肤黝黑、浓重的方音等都可能随时触动他们敏感的自卑神经。

2、智能方面。

部分民工孩子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低于城市孩子, 在学习与集体生活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 于是妄自菲薄, 自怨自艾, 深感自卑。课堂上, 他们一般不主动回答问题, 不愿意表现自己。在与城里学生交往过程中, 显得异常敏感, 同学间一句善意的玩笑, 一个毫无恶意的眼神, 一个无心的动作, 都可能让他们铭记于心, 耿耿于怀。

3、家庭方面。

民工子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 来自偏僻的农村, 社会地位低下, 家庭经济状况窘迫, 对优越的城市生活初来乍到, 易产生“低人一头”的自卑心理。“老土”的穿着, 难改的乡音, 甚至对“明星”的知之甚少, 他们都显得极度敏感在意。

4、在性格、意志、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弱点或不足。

例如有的民工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回答问题失误或登台展示出丑、唱歌跑调、书写潦草等遭到同学嘲笑后, 就心灰意冷, 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有的学生性格懦弱, 成绩一时赶不上同学, 就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 从而固步自封, 不愿与人交往;还有些学生看问题主观、片面、极端, 总把别人某一方面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相比, 使自己更加自惭形秽。

二、自卑心理的矫治调整

1、建立班级小家, 树立民工子女的主人翁意识。

民工子女最大的困惑是在城市里缺少社会和老师应有的关爱, 在心态上更缺乏融入城市主流文化的足够准备, 他们普遍希望到“自己的学校”去读书, 以求得文化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平等。结合教育工会创建美好家园行动, 我班挂牌建立了“文明之家”, 营造一种“和平、和谐、共处、共进”的氛围, 让民工子女有“回家”的感觉。全班共接纳民工子女34名, 开学第一天, 我就观点鲜明地告诉大家:“我们文明之家50位孩子都是主人, 人人平等, 情同手足, 同享蓝天, 共沐阳光下的温暖, 如果缺少这些民工子女, 这个家将不再完美……”这样一说,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同时我还在班级小家中, 让城市学生与民工孩子结对子, 一帮一。学习赶不上有人帮, 文具缺乏时有人送, 生活困难了有人助, 心结不开时有人解, 生病难受时有人问。作为党员, 我也一直有长期的扶助对象, 对民工子女给予了特殊的关怀, 善待他们, 关注他们, 做学生的爱心使者, 让每位民工子女都感受到家的温馨, 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 在集体的力量中找回了自信。

2、“精神关怀”帮助民工子女战胜自卑。

民工子女是一个“特殊学生”群体, 饱受了生活的重压, 学业的挫折, 不公平的歧视, 在精神家园中更需要老师给予特别的“精神关怀”。老师有责任、有必要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 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心理。平时多与学生接触, 如下课后, 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谈天说地, 和他们一块游戏, 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成功, 体味各自的困难和不幸。课堂上对民工孩子多一些鼓励, 多一句赞扬, 多一次微笑, 多一点帮助。教会他们用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练习每天同自己的心灵对话:“我并不比别人笨, 我能行!”“别人能做到的, 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我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 但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我的生活与人生!”, 让即将熄灭的自信之灯重新点燃。

3、搭建平台, 让每一个民工孩子都有展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长与才干, 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 都有一颗渴望展示自我, 求得别人认同的心, 只是民工孩子的这分渴求暂时被自卑心理尘封起来。老师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 激活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表现欲望。课堂上多抽他们回答问题, 家长开放日多让他们在家长面前表现。平时的作业展览、小报展示、绘画比赛、即兴演讲、干部竞选, 亲子同台演出、值周安排、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活动中尽量多给民工孩子崭露头角的机会, 以极大的耐心和极高的热情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慷慨地赞美他, 使他们感受到关注和重视, 燃起自信的火花。

4、创建民工子女家长学校, 加强家校联系, 扬起孩子自信风帆。

我校先后评为了区家长学校示范校, 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 全国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自学讨论、撰写经验论文、评选教子有方好家长等形式, 帮助家长及时了解教育信息, 交流借鉴先进的教子方法, 全面提升家长素质, 逐步树立起正确的育人观, 自觉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在学校的“关心”中沐浴阳光雨露, 拥有健康的心理, 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与责任, 进而热爱自我, 热爱周围的人与事物, 高扬自信的风帆, 享受和谐幸福的人生。

3.幼儿心理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篇三

笔者认为焦虑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会给人以积极的作用,有的时候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幼儿存在心理焦虑是极普遍的一件事,笔者认为幼儿心理焦虑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起来,应该让幼儿减少他们内心的焦躁不安,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快乐起来,尽量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心理焦虑产生原因

1.幼儿的自身因素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老师或者家长心目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希望老师的目光焦点在自己的身上,能够时常注意到自己,夸奖自己。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老师眼中的第一。在幼儿园中,孩子不想成为老师眼中“不聪明”的孩子,成为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笑话的对象。因此,他们自身对自己的要求也挺高的,想努力做好每件事,但是事实上有些幼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们现有的能力还达不到。比如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涂色这个活动,要求幼儿不要将颜色涂出来,这项活动锻炼的是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机能发展得较好,要是幼儿技能发展不完全,他们即使再怎么努力也将会是无用功。那么那些技能发展不完全的幼儿就会对美术活动中的精细动作产生厌倦、不耐烦的心理。以至于他们每次进行美术活动时都会产生焦虑的现象。

2.成人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随着我们的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家庭和幼儿园都能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环境,在生活环境上对幼儿十分关注。物质条件的提高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是幼儿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最合适的。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而在独裁型和放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则相对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如在家中管教严厉的幼儿,在幼儿园容易产生胆怯,情绪易趋于不稳定等现象;放任不管的孩子则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这些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常会产生不良情绪。

3.教师的教育方式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否定幼儿的某些做法,告诉他们你做得不对,应该如何去做。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肯定幼儿的正确行为,当幼儿在某件事上完成的很棒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鼓励,在激励这个小朋友的同时,其他幼儿也知道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给孩子正面的教育,往往会事半功倍。相反,总是否定孩子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表现自己,从而形成胆怯、对事逃避的性格。

二、解决心理焦虑相关措施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幼儿发生错误时,要耐心指导他们改正错误;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幼儿有些许进步的时候应该给予他们夸奖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当幼儿对自己有信心时,他们内心就会产生做好一件事情的信念。那么就算是他们曾经在某件事情上失败过,对自己充满信心后,他们也不会对这些事请很避讳很害怕,因此也就减少了他们焦虑的产生。笔者认为增强自信心有以下两点。

2.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和习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自信、开朗、活泼、的人,家庭环境一定要整洁、朴实、条理、明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让幼儿生活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作为父母,除了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环境外还应该时刻注意幼儿的心理健康,家长不要过于简单地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远远重要于孩子的心理教育。在教育孩子成才方面父母要依孩子的天性、爱好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根据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家长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不要把自己想法强加于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有过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紧张。

3.教师用温暖热情的态度,消除其分离焦虑。

在园中,幼儿与教师同伴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教师日常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当幼儿焦虑时,其心情往往都是比较紧张暴躁的,教师应该以亲切的、温暖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的心情得以放松。所以教师应该针对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与表现,用亲切的话语与之交谈,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安慰,让幼儿从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欢迎和接纳。让幼儿体验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

4.产生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篇四

1、公安工作的特殊性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有特殊而严肃的职责,警察权在运用过程中常常和公民权发生激烈冲突,警察的一举一动容易成为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公安工作涉及面广,处在对敌斗争第一线,接触的社会阴暗面多,执行任务高度分散,受腐蚀的可能性大。警察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必定面临众多的诱惑,容易出现越轨行为,使警察经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而导致警察心理压力过重。

2、公安工作的危险性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当今世界,受国际环境和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负效应影响,我国刑事犯罪日趋复杂多样,犯罪活动呈现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智能化趋势,黑社会及暴力犯罪形势严峻,处在斗争第一线的人民警察很难避免流血和牺牲。据统计,在我国警察伤亡率是每天1.6个。可以说,我们的民警是“天天在牺牲,时时在流血”,这一工作现状使公安民警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3、公安工作的繁杂性

中国现有警察160万人,平均每万人才有12名警察,警力配置仅仅是西方国家的1/3。由于现有警力和繁重的公安任务形成巨大的反差,警察只能超负荷的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无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还要经常应付一些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吃无定量,睡不应时,有时几天几夜风餐露宿,使自己的生物钟遭到破坏。此外,公安工作范围很广,除了维护秩序,打击犯罪,更多的还要为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使公安民警总是有做不完的事而心力交瘁,产生厌倦、烦躁的不良心境。

4、公安机关内部矛盾压力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准军事力量,因此,民警个体所体验的心理压力与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以及上下等级的严明制度是分不开的。公安机关内部有特定的组织纪律性,民警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而这种绝对服从关系,易滋长领导的粗暴与专横,使民警在工作中处处感到压力,难以适应。近年来,治安形势严峻。交警、刑警、派出所等一线民警的工作强度更大,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应付频繁的考核、检查;在疲惫不堪的工作中还得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经得起纪律监察、督察和随时随地的明查暗访。

(二)社会压力大。

1、社会舆论压力

由于警察这种职业在职业群体中地位显要特殊,必然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公安工作特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极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严格执法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常使警察站到了某些群体的对立面;发生重大案件一时侦破不了,便遭到社会的责难。公众对警察不信任,抱怨指责的多;对警察工作不支持,旁观回避的多;对社会治安不参与,躲闪的多;对公安工作不满意,评头论足的多。在我国,警察往往被“神化”,不能犯错。过高的正面宣传,既增大了群众的期望值,也为民警树立了难于企及的榜样;而过多的负面报道,则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使民警自尊心受挫,警民之间产生隔阂。

2、执法环境压力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观念转变的特殊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尚不健全,使人民警察的执法环境大打折扣,“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屡禁不止,加之受现行公安体制的制约,使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在执行法令、政令、警令的过程中,经常受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一些地方政府随意动用警力,如指派警察参与催粮、催款、征税、计划生育等大量非警务活动。有些地方甚至硬性给公安机关下达创收指标,利用公安职权滥收费、乱罚款,导致执法工作受利益驱动,引发种种冲突和消极腐败现象。

3、社会生存压力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为进一步锻造高素质公安队伍,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等级评定、全员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制等等。部分公安民警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执法水平有限,加之身体素质不好以及各种职业病缠身,往往导致工作业绩不理想,觉得自己的晋职晋级无望,在名目繁多的管理措施前自感“我不如人”而产生强大挫折感,久而久之,造成严重心理负荷。此外一些民警家庭经济困难、无住房、家属下岗、子女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生存困难也对民警造成了强大心理压力。警察职业外在的辉煌和警察社会生存的巨大压力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成为公安民警心理不堪承受之重。

(三)家庭压力大。

公安民警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个体,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既有铁骨铮铮的威严,也有柔肠百转的内心。就危险紧张的工作性质而言,警察更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然而公安工作的不规律性导致民警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调,妻儿入睡才归家,家人未醒又出门,普通人的天伦之乐成了警察的奢望。随着工作压力的加重,心理消极因素容易被带入家庭生活环境,一些民警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难以融于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久而久之,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的消极家庭氛围。

(四)公安民警自身因素。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警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承担压力时的内心体验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敏感、易受暗示;有的人缺乏自信,不能自我肯定,在受到批评或不被赞许时自我责难;有的人很固执,常常因错误的认识和偏颇的看法产生焦虑,在自我哀怨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敢正视困难和承担责任,并由此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和沮丧;有的人文化水平不高,角色转变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社会交际能力不高,导致心理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有的人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处处追求完美,在横比不平衡、纵比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长此以往,自卑感、失落感等不健康心理也就悄然而生。

(五)公安机关管理因素。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非常严格,自上而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从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到地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透着严谨的纪律要求。很多时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这些纪律要求像一把枷锁一样束缚着民警的生活。即便是在下班之后,脱下这身警服,很多人还是无法马上融入社会生活中。对于民警面临的强大心理压力和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公安机关常常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化解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常常以“无私奉献最光荣”、“将压力变成动力”等空洞的政治说教来解决公安民警的心理问题。一旦民警触犯了某一方面的纪律,处分、批评会随之而来,单位很少从人性化的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考虑民警的思想变化。

公安民警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危害

(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心理的不健康会不同程度地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皮肤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甚至致命。事实证明,警察因焦虑、抑郁、心理应激而引起的躯体化症状比普通人群严重。

(二)对民警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容易使警察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出现程度不同的精神病性表现,具体表现为:(1)在认知方面:专心和注意的范围缩小,观察力下降,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组织能力和长远规划能力退化;错觉和思维混乱增加;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下降。(2)在情感方面:心理紧张感增加,焦虑、神经过敏、充满敌意。(3)性格异化:很仔细的人会变得懒散、马虎,好心肠的人会变得冷漠,民主的人会变得独裁,容易激动、暴躁、难以控制,兴趣和热情减少,萎靡不振,易悲观失望。专家指出,杜书贵开枪杀人的整个过程让人很费解,很难想象一个心理完全正常的人在一般性的争吵中会草菅人命,掏枪致人死地。如果把问题的原因仅仅归结于特权思想,道德败坏以及自身素质,恐怕不能足以完全解释杜书贵事件,也许畸形的心理状态才是真正的凶手。

(三)对民警生活的影响。过度心理压力,会造成民警缺乏耐心和不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情感上出现偏差,轻者表现为酗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多,过度的抱怨发牢骚,因小事爱与人较劲争执;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5.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篇五

(2)营造压力小、效率高的工作环境,缓解民警心理压力。

①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要懂“指挥”。以爱护警力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配置、运用警力,杜绝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不轻易浪费警力资源。

②要会“管理”。全面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严谨科学的决策制度、公正客观的用人制度、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和严格明确的责任制度,使公安队伍管理尽快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轨道,从而缓解民警工作压力,预防民警心理问题的发生。

6.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篇六

念、自我评价、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分化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部分,需要通过修正理想自我或改变现实自我来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但是农村籍大学生对现实自我的评价往往不能满足其所期望的理想自我的标准。由于大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走向社会的准备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显得极为重要。与中学时期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完全不同,大学生对人际交往、个人技能比较注重和敏感,并十分关注自身性格以及外在相貌、气质等的完善和完美。然而,受家庭条件、教育背景及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在上述各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欠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导致农村籍大学生自我评价失调,突出表现在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评价过低,从而丧失达到理想自我的信心,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

二、自卑心理是一柄双刃剑(一)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由于自卑,农村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虽然内心非常渴望能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对和谐美好的友情、爱情十分向往,但自觉土气,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深感自己在家庭背景、个人才能、综

合素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欠缺,他们或者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自负,自视清高,对社会现象冷嘲热讽。(二)自卑心理限制着农村籍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自卑心理容易使人孤立、离群,抑制人的自信心的正常发挥,使个体的思维停留在狭窄的认识层面上,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有自卑心理的农村籍大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差、被人瞧不起,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认识和评价自己时使用不正确的社会比较,即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从而发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上的偏差,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其精神生活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因此受到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其人生发展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三)自卑心理对农村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农村籍大学生,因自卑而自闭,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反应,这就会使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调动,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会因此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分泌随之增多,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可见,自卑使其身心俱损。不过,自卑心理是一柄双刃剑。它

可以成为成就的动因,激发人的创造性力量,成为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巨大动力。克服和超越自卑感可以使人完善自我,是走向成功的起点和桥梁,也是人类文化不断进步的推动力量。因此,有自卑心理的农村籍大学生不应使自己长时间地沉浸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中,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摆脱不良心理的方法,克服和超越自卑。

7.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篇七

一﹑造成学困生挫折心理的原因

1.家庭的过分保护

现在的家庭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 含在嘴里怕化了, 揣在怀里怕捂了, 捧在手里怕捏了, 扛在肩上怕摔了, 千般宠爱, 万般呵护, 给宠得、溺爱得如同“库兹亚”一样, 是温室里的娇嫩花朵。父母不愿意把孩子从小投入艰苦的环境中去, 从而造成某些学困生的“蛋壳心理”:一方面富有优越感、个性十足、好胜心强;另一方面又经不起挫折和困难, 一遇到问题和困难就回避、退缩。

2.学校教育的失误

当前, 虽一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但学校仍然把学习成绩看成是学生的一切, “分分”依然是学生的命根, “考考”依然是老师的法宝。名目繁多的大小考试不断造成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心理的畸形发展, 而且为他们遭遇挫折后的一蹶不振埋下了祸根。再者, 某些教师的教育态度、措施、方法不恰当, 对学生不够公平, 缺乏爱心和耐心, 教育态度生硬、粗暴, 破坏了学生心目中对学校和教师所怀有的依恋、尊敬的情感, 也会使学困生产生挫折感。

3.个人的挫折耐受力弱

学困生往往是挫折耐受力比较弱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如果经过一定的努力, 学习成绩仍然落后于其他学生, 就会产生自暴自弃、信心不足的现象, 学习上不求上进, 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畏缩不前, 往往会陷入焦虑、愤怒、失望、痛苦、沮丧、抵触、厌倦等情绪状态中, 有时因为老师和家长的一点小小的批评就感到委屈, 感到丢了面子, 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学困生挫折心理的辅导对策

1.帮助学困生制定合理的目标, 培养自信心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学生, 处世乐观进取, 做事主动积极, 勇于尝试, 乐于面对挑战。因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制定合理的行动目标, 来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 使其从容地面对挫折与失败, 不断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乐观向上, 积极进取, 最终战胜失败。

2.以活动为载体, 磨炼学困生的挫折耐受力

从古至今, 很多成功人士辉煌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振奋人心的奋斗史, 都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坎坷经历。因此, 对生活安逸, 从未感受过可能经历的诸多磨难, 基本上不具备抗挫能力的现代学生来说, 接受挫折耐受力的训练, 已成当务之急。为此,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困生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团体组织的磨炼式锻炼, 如夏令营、冬令营、社会实践、徒步远足、义务劳动、登山等活动, 不断增加学困生的家务劳动量, 以及根据学困生的身体素质, 不断增加其体育锻炼的活动量, 让学困生多深处逆境, 经历艰辛, 不断磨炼意志, 增强挫折耐受力。

3.巧用心理健康课的优势, 对学困生进行耐挫折心理训练

8.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篇八

【关键词】高职院校厌学心理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89-02

目前,学生厌学现象备受众多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综观前人的研究,大多从客观角度分析。基于此,本研究拟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及教学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对高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职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有学者曾对高职学生的厌学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对“我很厌学”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近30%;对“我感到学习动力不足”作出肯定回答的学生占60%左右;选择“不知道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的接近50%。可见,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较严重,而对高职学生厌学心理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以笔者的教学和学生工作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基准,从学生的就业忧虑、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对就业前景过度忧虑

从笔者所教班级的情况来看,入学第一天就有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产生疑虑。虽然笔者从多方面给予引导和解释,但是有些学生还是无法放下心来学习。有很多学生担心上大学三年之后,出去找工作得到的待遇过低。特别是非热门专业学生,其学习信念更容易动摇,存在“读书无用”的想法,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在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学生刚入学的时候,都很积极、活跃,但是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产生了厌学心理,上课睡觉的现象多了起来,回答问题的人变少了,作业也潦草起来。笔者经过了解得知,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课程设置应侧重于实践。然而,目前高职院校过多地设置理论课程,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往往觉得所学知识没有实际用途,因而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一般采用口头讲授,且内容阐述高度浓缩,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听不懂内容,这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的课堂上。从学生在现场结合实物学习的积极性上看,这些学生不是学习能力低,只是其抽象思维能力可能稍微差一些。对此,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并作出改变,如可通过动画演示或现场教学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

很多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定时往往出现以偏概全的非理性观念。他们仅仅根据当前的学业成绩来评定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旦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行,就会由此预测自己今后也不可能在学习上、工作上有所成就,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偏低。特别是刚刚经过高考的挫折,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有学者调查发现,有近30%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他们抱怨自己记性不好,基础差,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些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从而产生习得性厌学,久而久之还出现习得性无助感,他们确信自己再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于是选择逃避,对功课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以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为自己寻找借口。

二、消除高职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要解决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最根本的是消除其学习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外加适当的引导、指导,改善外因条件,从而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激发强烈的学习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及时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那些对学生造成影响的个别或少数社会现象,使其正确认识该现象。对于目前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过于忧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临时性与长久性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从知识的迁移性对其进行分析。应强化认知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感觉到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是值得的,树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国家应制定更有针对性、更有可操作性的就业政策引导高职毕业生择业、就业和创业,减少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偏见。

(二)科学规划就业指导课

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其职业生涯规划状况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各院校都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学生反馈,就业指导课结合本专业本学科的内容太少。针对这一现象,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应在内容上有所调整,与专业相结合,彰显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此外,就业指导课教师还应重视指导学生创业。这样,教师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消除厌学心理。

(三)加强学生择业就业心理教育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更应该认识到这一道理,秉承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应更多地引导学生的就业择业心理,疏导学生的就业障碍。有必要把心理健康课程当做一门必修课程来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努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心理体验与心理品质的有效提升,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试的方法,用知识涤荡心灵,让阳光陪伴成长,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学会自我心理调试。此外,还可以将心理适应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正确认识自我,珍惜大学时光,历练成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心理调试的基本原则,磨炼意志品质,发挥心理潜能,健全人格结构,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找准人生位置,合理把握起点,成功迈入社会。

(四)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按照西方STW(School To Work,从学校到工作)理论,职业教育是“学习过渡到工作”之意,而这种过渡实际上是一种岗前培训,是宽基础、厚基础的岗前培训。因此,高职课程设置应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基点。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很多课程过于靠近研究型本科院校,很多课程没有必要设置;相反,很多学生应在工作之前掌握和深化的课程都没有开设。笔者认为,应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去除不必要的课程,增加在工作中用得上而且要求学生用得好的课程。

(五)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应实用化。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多花时间研究学生和教法,使教学有吸引力。一般来说,学生是先被形式吸引,然后被内容征服,最后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不断更新方法,如结合实际进行案例教学,有实物的,尽量结合实物使用教学;有现场教学条件的,结合现场进行教学。

(六)培养自信心

任何一个想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个体,都需要一定的努力来克服自己的缺点。笔者认为,可通过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是加强目的性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只有目标明确的人,行动中才有自信。二是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自信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并在克服困难中提高的。三是充分发挥校纪校规对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只有当个体直接地用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时,才有足够的自信心努力工作、生活和学习。

总之,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厌学现象,需要社会给予理解和支持、学校给予关注和改善、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本身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坚定的信心,并且要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处事态度。只有主客观因素相结合、多方面联动,才能把高职院校的教与学做到更好。

9.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篇九

【摘要】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初中生逆反心理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逆反心理 不良倾向 消极对抗 尊重学生 对立情绪

1、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对于先进人物的宣传,人们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贬低宣传及宣传者;当见到商品广告出现“物美价廉”字眼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种商品的质量肯定是次的”;还有人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话就不舒服”……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初中生在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

1.1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 1

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1.2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1.3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初中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1.4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初中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2、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2.1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习,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面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

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2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高,超过了孩子所能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不正常的无形压力,易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2.3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数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臵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臵,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

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3、教师应该怎样引导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被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

3.1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观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善恶,一味地排斥、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应该培养有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行为模式,是幼稚、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3.2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

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他们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

他们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量多鼓励、表扬而尽量少批评、指责。“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3.3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学生在班级中生活,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当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具体行为,学校的教育实践证明,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等攻击性心理及行为。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产生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热爱集体,逐渐改变原来的态度和看法。

3.4指导家庭教育优化

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可以引进一个原理——适度原理,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采取适中的原则,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要符合子女的实际,否则家庭

教育的功效就会削弱。

首先,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严厉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正如奎宁一样,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对子女应该理智、有分寸地爱。

其次,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实际情况。目前,一部分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总之,适度原理对家庭功效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子女关系、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要做到使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字数:4394)

【参考文献】

[1]赖德胜主编:《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2]扈中平李方 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2月第一版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4]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解决现代人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5] 袁振国著《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6]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技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周娴华、周达章《走进学生的心灵》[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上一篇:留守儿童总结报告下一篇:杨绛百岁感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