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抵万金

2024-06-18

诚信抵万金(共7篇)

1.诚信抵万金 篇一

诚信是沙漠中的仙人掌,自强不息;诚信是暴风雨中的树苗,屹立不倒;诚信是大洋上的海燕,独自飞翔。

又是一个艳阳天,太阳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把阳光毫不留情的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而蝉鸣阵阵,却又更加扰乱了几分心境。我站在公交站台,酷热难当,汗如雨下。驻目望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愁云惨淡,毫无一丝夏日的活力与清新。

路上一辆又一辆公车摇摇晃晃地驶过,却无一辆打开它希望的门窗,司机无奈地摇摇头,飞驰而过。“嗞”终于有一辆公交车的车门缓缓打开,但我望向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却终是有了几分犹豫。“小姑娘,快上。”后面人急促的声音响起。身不由己的,我便被挤上了后车厢。

我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既来之,则安之。”只是我摸向裤袋里被汗水浸湿的一块钱,却又犹豫了。我,该怎么办呢?如同心有灵犀一样,两个声音不约而同的在我脑海里响起。“别投了,这样热的天,一会儿买块儿冰糕吃吃多好呀。”“不,你不是立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嘛,却连诚信也做不到吗?”我的心中兀自挣扎,我,该何去何从?

不经意间,我的视线扫过了前方的司机。我看不清她的模样,却依稀能够看见她稀疏的黑发间夹杂的几根白发,那短小的T恤衫早已被汗水浸湿,豆大的汗珠不断从她的脸庞滑落,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滴答,滴答。”突然,好像什么声音都消失了,那是什么声音?是汗水砸在地面上的声音吗?我的心,被猛烈的撞击着,仿佛想要迫不及待的挣脱枷锁。

“小姑娘,请帮我把这一块钱传到前面去,谢谢!”我望向说话的那个女人,普通的面容上透露着诚恳,我终于不再犹豫,把钱从口袋中掏出,随着一只手到另一支手的传递,一道银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的跳跃着,闪烁着。“噔”它们到达了应有的归宿。

车到站了,我望向太阳,耀眼的阳光下,我甜甜的笑了,突然一阵风吹过,如此酷热,却如同三月春风,吹过了我心头的暖阳。

诚信,既“诚实,守信“之意。诚乃是真实,诚恳之急;信乃是信任的意,诚信就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你应该还记得,当你没带钱时,售货员将手里的品递给你脸上笑咪咪的,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拿去吧,钱下次再说!”这时你一定鼻子一定会一酸。可是你思考一下,售货员阿姨那么信任你,如果你不把欠的钱还给她,你的心里过得去吗?

大家一定都听过《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吧!曾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市上赶集,因为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子为了哄骗孩子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急忙阻止说:“我不过是哄骗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的妻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丈量的阴影。

所以,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永远记住,诚信无价!

2.家书依然抵万金 篇二

一个早春的上午,我们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先生促膝而坐。茶韵袅袅,静室生香,气氛和睦融洽,话题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家文化,而家书,则是家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每一个家庭都该有这么一本书,它既是家产也是家业,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资产和资源。百年之后,当金钱与房产可能成为过眼云烟时,一个家传承下来的,也许只有这些永不衰竭的文化与情感。家书,永远是家族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CITY IN:众所周知,中国人对 “家”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而《城色·尚家》开办了“尚家家文化”专栏。王秘书长,请您对“尚家”这一专栏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好吗?

王大千:尚家,顾名思义,就是倡导人们倾注更多的爱与心思在家庭方面,让自己的家变得高尚、文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和则万事兴。《城色》杂志创办这一专栏是符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有利于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

家,包含物质与亲情两个方面。尚家,不仅要倡导人们对家具品质、家居风格用心选择和精心设计,更应呼唤一种亲情的回归。一个家无论布置得多么精美、装修得多么豪华,若没有亲情的滋养与温暖,那也只能是一座冷冰冰的房子,不能叫做一个家。如果一家人和睦团结,互相爱护,互相帮扶,即使陈设简陋,他们的幸福指数也会很高。所谓有情饮水饱,就是这个意思。并且古人有云:内睦者,家道昌。沐浴在亲情中的人们,内心充满了光明与温暖,家业也会慢慢兴旺起来。

因此,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希望“尚家”这一专栏可以更加侧重于对亲情的呼吁,弘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文化,让天伦之乐回归到更多的家庭当中。

CITY IN:说到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家书”占据家文化的重要一席。在中国,家书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王秘书长,家书文化是如何兴起与发展的呢?

王大千:家书,是书信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梁代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书记》中说过,“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他认为书信产生于春秋时期,产生的原因则是交往频繁的需要。春秋战国时代,以竹简、木牍以及缣帛为主要书写材料,“书介”也随之产生。汉代以后,纸张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文字的流通。与此对应,书信也凭借纸张而迅速普及,家书作为书信的一种形式也普及开来。

汉、三国时代的一些家书,名篇佳作层出不穷,许多家书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比如东汉名将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的“画虎不成反类狗”,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警句,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诸葛亮《诫子书》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更是流传千载,脍炙人口。后代诸如《颜氏家训》、《板桥家书》等已突破了家族文化的范畴,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见字如面,通过鱼雁往来,家庭成员之间能增加了解,增进感情。古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兵荒马乱的年代,渴盼家中亲人的消息,那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得过“万金”。家书作为家族文化的载体,承载了祖辈先人的经验教训、做人准则,使得家族精神得以延续,民族优秀文化得以源远流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CITY IN:家书在家族文化传承中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您认为家书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后辈的影响有什么区别?家书对后辈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哪方面呢?

王大千: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但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世事的过程中,纷繁芜杂的思绪加上外界的干扰,很多情况难免受情绪的影响,话语难以理性和缜密,难以达到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而在写信的过程中,心会逐渐平静下来,就能够沉淀思想,总结经验,好比冬潭积水,晶莹澄澈,天光云影俱现。这封信若给孩子,无论文采怎样,内容都是宝贵真切的情感。若长期坚持,一方面实践,一方面教育,书信积攒下来就成了一个传家宝。

教育的真谛之一在于沟通,两代人缺乏交流,情感上难免会出现隔阂,就会出现所谓的代沟。一旦出现代沟,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就常常像往玻璃上泼水,是不会被吸收的。先有沟通、交流,再谈教育。 当短信不断删除,电话内容无从保存,泛黄的书信就变得愈来愈珍贵。一封信不仅饱含着良苦用心,还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像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将毕生的经历、感悟都写下来赋予后代。祖辈的家训一代传一代,树立了一个家族的标杆与气质。这便是家文化传承对后代的影响。

家书也是家信。古人对于“信”这个字,赋予的是“信义”、“信任”、“诚信”,而家信则是对家的信义与信任。一封家信包容了仁、信、义、孝,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一个高尚的家庭所传承下来的不是房产,不是股票,而是祖辈们奋斗的精神,是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交流。

为人之初,一个孩子的行为、认知皆是来源于一个家庭的文化、规矩。知识教育在学堂,人格教育在家庭,而家庭文化是自然形成的,如能记载下来好的文化成为家书传承,就像曾国藩那样,对于家族后辈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CITY IN:您前面已经说明了家书的重要意义,但当代社会,手机、电脑充斥着大家的生活,我们又该如何发扬家书文化?

王大千:当今社会,电话、手机、电脑等种种传媒工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取代了以往以书信交流的方式。新生事物带来了快捷,却悄然间淡化了一些亲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如同“快餐”, 特别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如果短信能理解为简短书信的话,现在很少有人能按书信格式发一条短信。没有对父母长辈的称呼,没有礼节,也没有了感念与敬畏。就好比我见过很多在外求学的少年,月底通常便是一句“给我下个月生活费”,发短信成了“下通知”。所以我们提倡大家多写家书,多与父母、孩子交流。在网上也可以写出经典优美的信件,关键是要有写信的心境。

家书只是作为一个载体,我们的传播形式可以变,但爱是不变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虽提倡传统文化,提倡家书,但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一味地追求传统文化形式也是不可取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书信往来,其最基本的功能早已被取代。但是心灵深处的沟通是取代不了的。所以我目前也在致力于发动新文化运动,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出来与现代人、现代生活结合。我们做不到经常写信,就偶尔写一封,给父母,给孩子,给自己,不仅是一段心灵的沟通与记载,更是永久的珍藏。

现代社会的青年群体,常给人长大未成人、成人未成熟的印象。父母责怪儿女不给自己写信,其实是父母缺失了写信的素养。子女接受学校号召给父母写信后却不能收到父母的回应。由此来看,父母应该接受子女的教育,也就是未来的教育。随着手机、网络等通信方式被人们广泛应用,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交流逐渐被短信转发、情书下载所代替,沟通越来越快餐化。亲人之间不能安静下来以手写心,不能沉淀感情、传递真情,所以导致人情冷漠。

情感的丰富需要教育,而书信教育则是家庭最有价值的财产。书信是一个人的心灵史、成长史。文字从心出发历经思索,执笔,反复推敲和情感的把握,心也就被洗刷得丰富敏感而细腻。这样一颗满怀情感的内心不会被空虚占领,更不会被冷漠打败。因而我们可以从家书中汲取人性之美,实现家书对人性真善美的启迪与浸润。

CIYT IN:您刚才说,孩子给父母发短信就像在下通知,现代书信礼仪正在被速食文化侵蚀,您认为书信中的礼仪是所谓的繁文缛节没有存在的价值,还是我们忽视了它的深层次内涵?

王大千:这正是现代人对书信礼仪认识的误区,或者说是现代人对书信礼仪的曲解。家书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随处可见,特别是从书信礼仪中看出,它在隋唐时期便已形成制度。比如,写信人在信中提到父母时,一般都冠以“大人”相称,要么字体很大,要么前进两格。而写自己时则称“吾”或“男”,不是字体很小,就是退一格。这都表现了自己的谦恭之情,对读信人是一种尊重。

一封措词得体恰当的信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所以通过书信礼仪可以增加个人修养和文雅气质,写信的细枝末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书信礼仪还反映出一种做人的态度,就是诚信,白纸黑字,代表着一诺千金,代表着不可反悔,代表着一种责任,代表着严肃的人生态度。

CITY IN:如此看来,倡导家书运动,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家庭和谐,对社会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王大千:没错,家书根源于“仁、义、信”。治国先治家,家和才能万事兴。纵观古今,《板桥家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家书所传递的精神泽被后人,对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家书传递的是家族精神,民族情怀,家书的价值超越万金。

每个家都是一本书,每一个家都该有这么一本书,它既是家产也是家业,不是空的,也不是远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一本书,每一个家族都应该温习家书给我们带来的真情与温暖。家书真是“万金难买”。

3.情书抵万金生活随笔 篇三

一桶水12 牐犓哪昵埃爱好文学的我突然对泰戈尔的诗歌产生浓厚兴趣。那时年少轻狂心比天高,以为悉心钻研将来说不定也能搞个诺贝尔文学奖什么的。所以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几本,诵读摘抄模仿借鉴,但苦恼的是,一直未能搜集齐全泰戈尔的诗歌集。

牐牶罄矗一个朋友说邻校有位女教师有泰戈尔的所有诗集。当时头脑一热,就兴冲冲地去了。文学的力量真是伟大:尽管对方是位漂亮女孩子,尽管是第一次见面,尽管当时办公室里还有其他7、8位老师,我一见漂亮女孩就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的毛病竟然一点没犯,礼貌地打招呼口齿清楚地表明来意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望着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然后,我看到盈盈的笑意从那眼睛里漫出来,似乎浸润了我心底的某个地方。捧着整齐的散发香气的诗集离开时,我感觉自己的心弦莫名地颤抖起来。

牐犛辛颂└甓的全套诗集,我觉得自己应该向诺贝尔的目标进发了。然而,意外却发生了:捧着诗集,那双漂亮的眼睛还有那盈盈的笑总在诗行里出现。不自觉地,拿起笔写下一首诗:一个照面/闪现互相阅读的惊喜/都是缘分的维系/我甚至听到心底的呢喃/一切充满怎样的诗意/没有过去是最美好的开始/看啊/眼前闪现着金色的希冀/幸福的人要做好的/只是珍惜/只是珍惜。写完细读,我对自己说:“东子,你小子还是想办法先成家再冲击诺贝尔吧。”

牐犛谑窍疵婢皇郑拿出陪伴自己多年的英雄笔,在精心挑选出的还散发着香味的淡蓝色信纸上,用比师范练字时还认真十倍的态度,将这首诗誊写了下来,取名《初见》。我将用信封装着的诗交给书的主人,“学写了一首诗歌,还请多指点。”她接过,笑说“好啊,互相学习”。

牐牭诙天,没有消息。第三天,音讯全无。第四天,终于收到她的.短信:“写得还行,继续努力!”捧着手机,将8个字反复读了十多遍,怎么也看不出一点隐含的意思。最后,终于从那鼓励的语气里读出希望,看来只要努力,前途光明一片啊。

牐犖页渎信心,有空就去请教诗歌,交流学习。凭感觉,感情与日俱增,只是爱和情字却一直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心里很着急,却不敢贸然出口,“欲速则不达”,相信会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牐犝庖惶熘沼诶戳恕—我发现我送给她的一盆茶花开了,开得那样热烈。心里一动,回到宿舍后写成情书一封,回忆共处的点滴,最后,点出正题:“想不到茶花那么快开了,开得那样热烈,那样美丽。香儿,你想到属于我们的爱情之花了吗?她不是也像茶花那样热烈奔放地盛开了吗?爱情花美丽娇艳,让我们一起用真情真爱呵护她,好吗?相信我们心手相牵,一定能让爱情花结出幸福的果实!我们的爱在诗里,情在心里,就让这爱情花的清香,氤氲你我一生!”

4.亲情抵万金作文800字 篇四

这已经是我们家的惯例了。常听妈妈说姥姥姥爷这辈子太辛苦,养大妈妈这一辈的子女,又帮助子女们逐一带大了我们这一代人。而姥姥姥爷也常津津乐道爸爸妈妈的孝顺,常常提及那一次姥爷生病,妈妈和舅舅工作忙脱不开身,是爸爸床上床下伺候了半个多月,这样的耳濡目染,让我也自幼就把看望姥姥姥爷当作了每周末必做的功课。

风太大了,在一个斜坡前,我们不得不停住。妈妈让我下来,帮她推着踏板上放满了东西的电动车。妈妈在前面推着,却踉踉跄跄,好似被一双手阻拦着,她的头发被吹散在空中,好似飘扬的丝带。我在后面吃力地推车向前,迎面突然吹来几片树叶,我急忙扭过头去,却不料被风中的沙尘迷了双眼。我不舒服地哼了一声,妈妈眯着眼睛回头看我,立马把我拉到她的背后,想给我挡挡风。

接着,妈妈一个人吃力地双手扶车继续向前走。风像是在跟我们开玩笑,此时吹得更加强劲。我们的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感到累。这时,我们看见不远处有一个人的身影,穿着臃肿,步履沉重,是一位老人。她在大风中干什么呢?渐渐地,她向我们走来,我才看见他是我的姥姥。顶着风,来接应我们。姥姥看到我们吃力的样子,二话没说,伸出手帮我们推车,并且将手中拿着的围脖,一条递给妈妈,一条给我围上:“唉,看看,看把我外孙冻的!啧啧!”

我立刻感到了风减小了一些。我们三人一齐努力,终于爬上了陡坡。快到家门口时,望见姥爷站在门口的台阶上,他也发现了我们,便咧开嘴笑了。姥爷的一条腿有些不听使唤,在风中更显得吃力。在他一步一步挪向我们的时候,脸上明显露出因腿疼而产生的痛苦表情。他终于接应到了我们,接着便对我和妈妈“发起了脾气”:“这么不好的天气,说不让你们过来,咋就不听话呢!你们呀,可真让人操心!”……

5.家风抵万金国旗下讲话 篇五

听着屋外哗哗的雨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老家,想起了如烟的往事,想起了年少时的老家,想起了那一半是土坯一半是青砖的老屋。当时住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每逢雨季来临,下暴雨时屋子便会漏雨,母亲就会拿脸盆、面盆去接雨水,这时屋里便会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我总是害怕看见母亲的泪水、母亲的无奈……感觉那时的暴雨季节,成为全家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惊悸,年少的我和土砖屋紧紧地纠结在一起,甚至飘浮在我一生的梦里。

无论是做什么样的梦,大都在故乡的老屋。在老屋里,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少年时光。闭上眼睛,眼前就会出现一幕幕无法忘怀的旧事。我从小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个院子里。我们住的是三间土砖瓦屋,屋脚是用土砖横着几层砌起来的,上面再用土砖和土坯垒起,房顶是一层层的瓦片。屋子前面是一棵粗大的槐树,树荫可以遮盖住大半个院子。老屋门朝南,厚重的双扇屋门,被岁月风雨的侵蚀成斑驳的褐色。屋子后墙的一侧向外稍稍倾斜,似乎想要裂开一道小缝隙,简陋的样子,即使在当时的八十年代初也有点落伍了。可这又旧又破屋子,总会被母亲收拾得一尘不染、整整齐齐。只要春天一到,就会有燕子早早来我家筑巢安家,在屋子正中间房梁上面搭起一个窝儿,每天放学回家总能看到燕子们“啾啁啾啁”欢快地飞来飞去。

岁月流逝,老屋已成为一种难以忘却的思念。早已没有人居住多年了,可是,每次回家总忍不住想看一眼老屋的模样,甚至有几次开车回家还走错了方向。记得有一次,母亲要去取一样东西,我也跟着去了。走着熟悉的泥泞小路,看着周围的景色,仿佛回到了从前。打开斑驳的院门,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静静的,没有一丝往日的喧闹;和煦的阳光洒落在身上,暖暖的;弟弟栽下的那棵白杨树已从幼树长成参天大树了,浓密的枝叶随风儿跳着欢快的舞蹈;屋檐前的像丝瓜一样的植物已攀附到窗上,充满了勃勃生机,老屋,还是梦中的模样。明明知道这里已没人住了,不知为什么,还是不经意间惦记和留恋这里的一切。在这片破旧的院子里回忆起那些尘封脑海的往事。

记得那次因为弟弟放学没有回家,眼看天黑了还不见弟弟回来,可吓坏了我和母亲,急忙左邻右舍呼喊,直到在一个小池塘边发现满身都是泥水的弟弟在和同伴一起捉泥鳅。真是又气又好笑,弟弟说他又冷又累,母亲一口气把他背回了家……那时的母亲,是那么年轻充满活力,从不畏惧任何艰苦,呵护着这个家,我和弟弟都躲在她的羽翼之下快乐地成长。从我记事起,父亲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家庭的重担自然落到了母亲身上,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白天要去田地里干活,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拉扯我和年幼的弟弟,但只要一有空闲便为左邻右舍缝制衣物挣点零钱补贴家用。每当夜晚来临,昏黄的灯光下一边是我和弟弟孜孜苦读的身影,一边是坐在缝纫机前埋头赶活儿的母亲……那时虽说日子黯然苦涩,却也充实快乐,难忘的情景在心中凝结成一幅生动的画卷,陪伴在漫漫岁月里。

时光流逝,数十年转瞬桑田沧海。记忆中的老屋渐渐被一幢幢的楼房代替,美丽乡村建设更是让城乡一体的梦想照进现实。如今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了,生活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淳朴的农人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落实着党的富民政策,一步一个脚印创造着自己的新生活。到处都是新建的房子、楼房,甚至比县城还清新宜人,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连村入户,花木环绕的农家小院干净整齐;街道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田地里的蔬菜瓜果长势喜人……没有雾霾没有污染,天蓝的透亮,农人们有的做点小生意或者出外打工,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禁让人涌现出无限的感叹。我现在的老家,也早已建起漂亮的二层楼房。在我家旁边也不知建多少座楼房了,宽阔的柏油路旁还安装了路灯。白天,小镇上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人们的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购买了大屏幕电视机、电脑、接上了有线电视和宽带上网,追求时尚生活方式,也享受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什么小轿车、商用车,小货车早已成为农村一道“风景”,城里有的,这里几乎都应有尽有了。

冬去春来,老屋已成为记忆,以前美好的印象只存在脑海里。时间的步伐越走越快,父母的步履却日渐缓慢,父亲老了,母亲也老了,不知不觉鬓角露了白发 ,不声不响眼角添了皱纹。大半辈子的曲折,都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脸上,一道道的皱纹里,填满了勤劳纯朴、辛苦与倔强,往日苦涩艰辛的味道早已消失了,却褪不去岁月的痕迹,因为老屋里蕴藏着或酸或咸的故事如同胶片一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烙在记忆深处,即使是住在水泥楼房里,做梦时会被梦里的暴风雨骇醒,浮现出过去的影像,这也许就是穷人家孩子的本真吧。

6.烽火连四月BGN抵万金 篇六

2000年9月,BGN公司与中国棋院签订了一个历史性的协议,双方决定从2001年起,连续五年联手举办该项赛事,这种创举无疑将对宏扬国粹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为去年个人赛男子甲组前32名队员,他们依次是:胡荣华、许银川、吕钦、聂铁文、卜凤波、张江、苗永鹏、陶汉明、洪智、柳大华、张强、宗永生、董旭彬、万春林、孙勇征、徐天红、庄玉庭、于幼华、林宏敏、廖二平、黄海林、赵国荣、袁洪梁、王斌、尚威、王跃飞、金波、王晓华、汤卓光、张申宏、刘殿中和徐健秒。比赛采用两局制单淘汰赛,共进行四轮,第一阶段决出两名优胜者,第二阶段由两名优胜者进行八番棋的较量。结果许银川和陶汉明取得了决赛的资格,现将实况录制如下,以飨读者:

第一轮:银川完胜苗快刀

大华爆冷负二平

或许是受高额奖金的刺激,从比赛第一天开始,赛场内便弥漫着灼人的火药味,参赛的32名棋手被分成两队,一队为种子队,即等级分前16名者,另一队则是非种子队,即余下另16人。结果种子选手柳大华和宗永生分别被廖二平和孙勇征淘汰出局。

其它场次情况:许银川胜苗永鹏、聂铁文胜王晓华、于幼华胜董旭彬、金波胜林宏敏、赵国荣胜尚威、胡荣华胜张江、陶汉明胜王跃飞、洪智胜万春林、徐天红胜袁洪梁、刘殿中胜张强、卜凤波胜徐健秒、庄玉庭胜汤卓光、黄海林胜张申宏、吕钦胜王斌。兹将许银川与苗永鹏首盘实战评注如下:

□评注/阎文清大师

沈阳 苗永鹏(先负)广东 许银川

(2001年4月18日弈于北京)

五六炮对屏风马

1、炮二平五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卒7进1

抢挺7卒,将布局导向已方所希望的棋路之中,是一种因人制宜的针对性下法。

4、车二进六马2进35、兵七进一…………

挺七兵将布局纳入“中炮七兵过河车对屏风马7卒”的体系之内。此时另有马八进七快速出动大子的下法。

5、…………炮8平96、车二平三炮9退1

7、炮八平六…………

炮平仕角,稳中带凶,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攻着之一。

7、…………车1平28、马八进七炮2平1

平炮亮车,注重整体作战效果。如急于反击改走炮9平7,则车三平四,马7进8,车九平八,卒7进1,车四进二,炮7进5,相三进一,炮7平8,马七进六,红方主动。

9、兵五进一…………

此时冲中兵是近期挖掘出的新型攻着。从感觉上讲,冲中兵与工稳的五六炮阵形结构有自相冲突之嫌,但在近期的实战中却“不尽情理”地取得了佳绩。究其原因,并非是黑方阵形不够合理,而因面对新变,黑方准备不足,往往措手不及所致。此时红方以往多走车九进二蓄势待变,可持小先手。

9、…………炮9平7

平炮逐车,然后还中炮抵御红方的中路攻势,是较为稳妥的下法,也是实战中后手方采用较多的应手。此时还有一种构思是走马3退5,下伏炮9平7、炮2平5等反击手段,黑方亦可对抗。

10、车三平四炮7平511、炮六退一…………

退炮准备平中,强化中路攻势,是“五六炮冲中兵”战术的有效后续手段。它既可在中路布成威力较大的叠炮,又使双马自由联络,以支持中路“强势”。惟一弱点是九路车出动较慢,而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是红方布局的核心。

11、…………车8进8

捉炮争先,之后伺机扑出7路马,是具有大局观的积极打法。此前黑方曾有径走马7进8的下法,但经过车四退三,车8进2,炮六平五后,黑方并不能走车8平6兑车整形(因红可接走前炮进四),致使左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落入下风。

12、炮六平五…………

平炮中路是新的尝试。在今年全国团体赛中曾出现过车九进一的下法,以下车2进6,马三进五,车2平4,炮六平三,象7进9,兵三进一,卒7进1,炮三进二,车4平5!车九平二,车5平7,黑方以车换双化解红势,下伏车7平3和炮5进4等手段,局面已呈反先之势。

12、…………车2进8

点车下二路,控制红方九路车的出路,并为以后的反击做好准备,好棋。

13、马三进五…………

盘马缓慢,应径走兵五进一,迅速发动攻势为宜。

13、…………马7进8

扑马反击,以牙还牙!局势已是一触即发。

14、兵五进一卒7进115、车四退一马8进6

16、兵三进一…………

如改走兵五进一,则卒3进1!红方无法阻挡黑方马6进4的侵袭。

16、…………马6进417、前炮平六炮5进3

18、马七进六…………

以上一段,黑方通过冲卒反击,黑马像旋风一样扑入红阵,配合双车形成一股强大的牵制力量,迫使红方卸中炮进行防御,之后再炮击中兵,将红方中路攻势全面封杀。目前形势,红方应立即炮五进四兑去中炮,以下黑卒5进1,红马五进六,利用己方车马活跃的有利条件和黑方游斗,以后再伺机补起仕相,虽稍处下风,但战线仍很漫长。实战中红方扑马出击,形势判断错误,导致局势立处下风。

18、…………炮5平1

出乎红方意料的妙手!通过攻击红方最弱的一环,来达到扩大先手的目的!此招一出,黑方立显主动。

19、炮六平九…………

平炮无奈。如马五退四或马五退六,黑方均可车砍中炮得子。

19、…………士4进520、兵九进一炮1平5

再平中炮,抢得一先,红方中路已露出破绽。

21、炮九平六车8退2

退车捉马,击中红方要害!

22、马六退四(图)炮1平2

如图形势,黑方平边炮,将闲置之军投入攻击列队,犹如平地惊雷,顿令红方惊魂出壳。以下黑方以一连串灾难性的战术手段,将局面迅速导向胜势。

23、马四进五马4退524、车九进三…………

涨车无奈。如改走马五进六,则炮2进2,下伏马5进6,红方无法应付。

24、…………炮2进425、炮六平三象7进5

26、炮三退一车2退127、相三进五炮2退2

28、车四退一车2平429、炮三进一车4退1

30、车九退一炮2进231、马五进四…………

如改走车九平六,则炮2平5,黑方得子胜定。

31、…………马5进6

进马扑槽,难以抗拒的杀手。

32、炮五平四…………

平炮无奈,否则黑可将5平4。

32、…………车4进2

进车捉炮,闪开炮路,致命一击!

33、马四进二…………

另有两种走法均无法抵挡黑方的攻势:①仕四进五,马6进7,车九平六(否则黑可车8进3连杀制胜),炮2平5!绝杀;②炮四进一,炮2平5,仕六进五,车8进3,催杀制胜。

33、…………车4平6

得子之后仍伏马6进4、炮2平5等杀手,红方无法防范,遂认负。

第二轮:粤吉火车同室操戈

特级大师全线告捷

本轮比赛有六场是特大与大师的对话,除赵国荣费了点劲外,经过两盘慢棋、三盘快棋的鏖战才淘汰了难缠的上海小将孙勇征,其余五位特大均在常规赛——两盘慢棋中将对手搞定。具体情况如下:许银川胜聂铁文、胡荣华胜廖二平、刘殿中胜徐天红、庄玉庭胜卜凤波。

本轮有广东、吉林、火车头三对棋手同室操戈,吕钦、陶汉明、于幼华各以一胜一和的战绩战胜队友黄海林、洪智和金波后出线。

进入八强的棋手全部为特级大师,其中广东棋手占据三席,显示出了强大的整体实力,另外还有胡荣华和刘殿中两员老将。

“笑面佛”徐天红的失利,令人惋惜。天红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顽强地将比分扳平,迎来了加赛。按理说年纪比天红大一轮的刘殿中下快棋要吃点亏,但天红却过分紧张,漏过一步杀棋的机会,反而丢了一子,目送刘指进入八强。现将二人首局实战评注于后:

□评注/尚威大师

河北刘殿中(先胜)江苏徐天红

(2001年4月20日弈于北京)

五七炮对屏风马

1、炮二平五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马2进34、马八进九卒7进1

5、炮八平七…………

五七炮是刘殿中非常喜爱的布局之一,多次用此战术取得骄人战绩。

5、…………车1平26、车九平八炮8进4

左炮封车易引起激烈的对攻。如稳健些可改走炮2进4,车二进四,象3进5,兵九进一,炮2退2,车八进四,马7进8,车二平一,炮8平7,黑方可以抗衡。

7、车八进六炮2平18、车八平七车2进2

9、车七退二马3进2

如改走象3进5(业余棋手常出现的变着),兵三进一!卒7进1,车七平三,马7进6,炮七退一,士4进5,车三平四,车8进4,车四退一,红方易得子。

10、车七平八马2退411、车八平六马4进2

12、炮七进七士4进513、车六平七炮1进4

14、车二进一…………

布局上的第一处亮点,并且不易被发现。

14、…………车2平415、兵三进一卒7进1

16、车二平八卒7进1

如改走车8进4,则车七平三,也是红方易走。

17、车八进四卒7进1

如改走炮1平5,则马三进五,炮8平5,炮五平四,将5平4,炮七平九,车4进7,帅五进一,车8进8,炮四退一,黑方无杀棋,红方攻杀在前。

18、炮五平八…………

这是本局的第二处精彩变着。

18、…………象7进519、车八平六…………

极为精确的着法。如改走炮七平八,车8进4!车七进五,车4退2,红方将处劣势。

19、…………车4平2(图)

如图形势,看似红双炮受攻,可是刘特大突施妙手,扭转乾坤。

20、炮七平九…………

虎口献炮是不易被发觉的妙手,此着可称为第三亮点。

20、…………炮1退621、车六进三…………

这是弃炮后的一级打击。

21、…………炮1平4

平肋炮从实战来看,不如改走车2退2,试演如下:车2退2,马九进八,车2平4,这样兑车后,可缓解红方攻势。

22、马九进八车2平423、马八进七…………

这是特级攻杀之手。

23、…………车4退124、炮八进七炮4进9

25、马七进六炮8退5

如改走炮4退7,则车七进五,士5退4,车七退二,士4进5,炮八平九,红方下着伏马六进八之先,亦是红方占优。

26、车七进五士5退427、帅五平六马7进6

28、炮八平九…………

如改走车七退四,则士4进5,车七平四,炮8平4,黑方反夺主动。

28、…………马6进529、车七退二将5进1

如改走士4进5,则马六进八,象5退3,车七进二,士5退4,马八退七绝杀,红胜定。

30、炮九退一将5退131、马六退四炮8平6

32、车七平五士4进533、炮九平四马5进3

34、帅六进一

至此,黑方认负。

第三轮:八大金刚捉对斗法

许吕陶赵晋级四强

4月22日、23日进行的八强战中,惟有吕钦以一胜一和轻松战胜庄玉庭晋级,余下三局都加赛了快棋。许银川与“拼命三郎”于幼华两盘慢棋、一盘快棋皆和,第二盘快棋,小许于刀光剑影中谋得一子取胜。

赵国荣对胡荣华先胜一局,老胡虽拼命扳平比分,但在加赛快棋中弈出昏招,断送好局。老将刘殿中虽先取一分,但次日被陶公子软磨了7个多小时,158回合后战成平手,后加赛快棋,老刘已气喘吁吁,很快败北。

进入半决赛的四位特大从棋力、精力等各方面来权衡,当仁不让乃时下象棋界最高水平的代表,可谓众望所归。

□评注/聂铁文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上海胡荣华

(2001年4月22日弈于北京)

五七炮双直车对屏风进7卒

1、炮二平五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马2进34、马八进九卒7进1

5、炮八平七车1平26、车九平八炮2进2

7、车二进六马7进68、车八进四象3进5

9、车二平四…………

五七炮双直车对屏风马进7卒是近年流行的布局体系,两位超级棋手再度演绎此阵,看来又有了新的体会。黑右炮巡河变例近年来出现较少,究其原因,一是红车二平四捉马攻法出现后,战绩颇佳,而黑方没有找到有力的对抗方案;二是第六回合黑方炮8进4及炮2进4走法,双方变化丰富、对抗激烈。

9、…………马6进710、车四平二马7退6

11、兵九进一士4进5

黑补士加厚棋势。如改走卒3进1,兵七进一,卒7进1,车二平三,红通过捉马次序的交换,虽损一兵,但消除了黑炮8进3牵制的威胁,以下黑有卒3进1和马6进4两种走法,红均可保持主动。

12、炮七进四卒5进1(图)13、兵七进一…………

此局面下,黑以往多走卒7进1,胡司令临场“突发奇想”,探起中卒,令人吃惊!勇于创新、精于构思是优秀棋手的必备素质,而有时冒险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图形势,黑中卒抬起后,河口马生根,7卒渡河欺车的反击随之而来。红方经过审时度势,抓住局面关键,走了一步冲七兵的好棋!此手使黑河口马失去有力支持,并随时有送七兵后马九进七助攻的严厉手段,看来黑方别出心裁的构思难以成立。

13、…………卒7进114、车二平四马6进7

15、兵七进一马7进516、相七进五象5进3

17、马九进七炮2退1

黑方渡卒反击,迫于无奈。除此之外,也无其它好办法。红九路马先手跃出,威力无比,黑方已经很难应付。此时如改走炮2退2,马七进六,炮2平1(如马3退4,车四平二,黑全盘大子均受困),车八平三,马3退4,车四平二,红方大优。

18、炮七平九马3进1

黑如炮8进4,车四平八,车2进3,车八进二,炮8平3,炮九进三,士5进6,车八进三,将5进1,车八退六,马3进4,相五进三,红胜势。

19、车四平八车2平4

红方攻着准、狠,黑方心理防线已经崩溃。此时顽强的下法是车2进3,车八进二,炮8进4,马七进六,卒7进1,马三退五,车8进2,兵五进一!黑以下虽可两卒渡河,多支撑一时,但红多子基本胜定。

20、后车平三

至此,黑边马被吃死,红多子、多兵,胜局已定,黑方爽快认负。

第四轮:赵国荣抱憾出局

南许北陶再聚首

头号种子许银川对四号种子赵国荣一战颇富戏剧性,在先和一局后,第二局许银川走得格外小心,利用先手之优,以车双兵对车卒单缺象进入残局。红棋虽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但要取胜难度不小。双方在三个小时内近乎单调地转来转去,最后本已官和的棋却因赵国荣违规而判负(本刊第8页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相比之下,“非科班”出身的陶汉明显得一派轻松,在逼和首局后,次役中局走出炮打中象的冷着,从而掌握了全局的主动,并最终淘汰吕钦。在一旁观战的裁判们有如是评价:日见白净斯文的陶公子长棋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绿林魁首,而是一代大家了。

7.诚信抵万金 篇七

整理:fcs2002 老奶奶27字家书感动网友 家书抵万金仍需传承

中新网北京11月4日电(唐云云)昨天,你有没有被一位67岁老奶奶写给孙女的家书所打动呢?短短的27字里,亲人的爱和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实,家书,原本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分量十足,曾国藩、傅雷、鲁迅、丰子恺等名人所写家书带给世人诸多教诲,至今感人至深。而今,在网络时代,家书似乎离我们远了。为何不让充满温情的家书重回我们的生活,让传统的家书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呢?

王诗佳奶奶的“27字家书”。

家书是亲人的关爱

据《扬子晚报》消息,11月1日,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佳意外收到一封来自祖母的家书,全篇只有27个字:“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没有标点,六个简短的句子,组成了这封“超短”的家书。

谈到这封家书的起因,王诗佳说:“前阵子事多,心情压抑又不愿意说出来,没处发泄。后来写了长长的一封信,寄回家,真的没想到奶奶会一字一字地看完,还给我写了回信。我抱怨了那么多,奶奶只是简简单单几句话,而又是她常对我唠叨的那些话,一封回信让我感受到了平凡中最不平凡的爱。”

王诗佳自小被奶奶照顾长大,祖孙俩感情很深。但这次,王诗佳根本没想到“半文盲”的奶奶会给她写信,更何况奶奶已经有近60年没有碰过笔、认过字。老人家是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凭借几十年前的记忆,询问请教了左邻右舍,经过多次模仿,才写出来的。

家书可以调和矛盾

感动人的家书不只有王诗佳奶奶的这一封。前不久,《重庆晚报》就曾报道过“父亲写家书化解与儿子15年恩怨的故事”。15年前,因为罗华放学后又没按时回家,父亲罗志明拿起竹棍、农具冲向他乱打。罗华离家出走来到重庆,一走就是15年。

15年中,罗华从打工仔变成了火锅店老板,心里还是恨父亲。罗志明则满怀内疚,却只能从妻子那知道一些儿子的消息。在这期间,罗华结婚,罗志明偷偷给了3万元彩礼。今年10月,得知儿子开了火锅店,罗志明买了一张硬座火车票,坐了26个多小时来到重庆。

在火车上,只有小学文化的罗志明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这是他第一次写信,信里有不少错别字,可是每个字都是他最想对儿子说的话。

罗志明找到了儿子开的火锅店,选一个最偏僻的位置坐下,点了不少菜。结账时,他让服务员给老板转交了一封信。而老板见到信后情绪崩溃,泪流满面,父子15年的恩怨瞬间消散。

家书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

家书还记录了父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激励子女奋斗、成长。据《南方日报》报道,今年八九月份,一封宁波父亲写给即将上北大儿子的信在微信朋友圈传疯了。这封家书的作者是浙江某旅游公司高管陈晓冬。

陈晓冬介绍,写信是为了完成北大布置给家长的作业,一方面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另外跟广大家长分享一下育儿经验。

这是陈晓冬第一次给儿子写信。在这封家书里,网友们看到了一个懂事、独立,对人生方向有着清晰把握的孩子形象,更看到了一段对孩子的选择理解、包容、尊重和支持背后的深沉父爱,很多人更因此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当。

儿子立志要考北大,陈晓冬说,在做出支持儿子决定那一刻,自己同时也做好了与儿子一同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儿子有自己的理性选择,我们要强扭,让孩子做有悖于他意愿的事情,结果不一定会好。况且,即使失败了,这也是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没啥大不了的。”对他来说,儿子有梦想有行动,这才是难得的为人品质。

虽然儿子成绩很好,但陈晓冬并不认可“成绩至上”的观念。他觉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健康的身体,拥有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远比成绩重要多了,“这是孩子将来在社会的立身之本。”

互联网时代家书在衰落

看了小编的介绍,家书的作用这么多,那你是否给父母写过信呢?且看宁波大学大一新生给父母写信的一则消息。今年中秋节期间,在学校的组织下,该校阳明学院2015年级的2907名新生分别给父母写了一份家书。这本来该是一件充满温情的事情,但没想到却多了些许尴尬。为什么呢?

家书寄出去不到一个星期,学校陆续收到了50多封退信,家庭信息不详细、(收)寄件人没有写姓名、收寄件人位置写反了„„各种奇葩的理由层出不穷,让负责本次活动的阳明学院辅导员王智腾哭笑不得。

“这个活动我们搞了6年,前几年的几届学生很少出现这种状况,”王智腾说。而95后的这一群学生,处在互联网时代,现代通讯十分发达,他们多应用微信、QQ等即时聊天软件,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联络方式,书信在不断退出他们的世界。

专家:家书传承的是文化元素

那么,家书为什么要传承?又该如何传承呢?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秘书长张丁在出席某活动时曾表示,家书作为唤醒沉睡“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传递着真情,“中华老底子通信方式应该传承下去,其所蕴含的文化更加值得深思。”

在他看来,家书最重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和情感,传递信息就可以解决沟通问题,传递情感就可以增加亲情。此外,家书文化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传递真诚和爱,只要双方以真诚的态度,写出最真诚的语言,表达出对对方的关爱之情,甚至连婆媳关系都可以处理好。

张丁强调,有些家书内容本身并不以训导、教育为主,但由于其见证了先辈的一段历史,铭刻着深刻的生活记忆,折射出美好的道德情操,承载着丰富的家庭文化,而成为家庭乃至社会教育的重要素材。

张丁称,家书文化传承并不是回到手写家书年代的老路,而是要把家书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传递下去。“重阳节、中秋节都可以写一封家书,家书的称号、自称,这些小细节都包含着文化的传承。”

文学评论家张颐武则称,“家书体现一个声音,一个活着的声音,在家书里面看到的,就是活着的中国„„”

著名主持人赵普也曾在参加活动时讲道,“家信要传递的可能已经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不是着墨,而是心里我们究竟要为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而接力的一番思考。我希望家信和家信文化能够传下去,传什么?起码要让每个中国人有宁静的心灵,要让中国梦是真正的脚踏实地的能够抓到可感知的中国梦,我们要接力的目的就达到了。”

中国原创音乐领军人物李春波也曾表示,“跟当今碎片式言语的快捷沟通形式不同,家书不仅具有厚度更具有温度,它是思想和情感的沉淀。我知道做父母的收到儿女寄来的家书那种喜悦心情无法替代。”

谢觉哉家书

从晚清秀才到民国教师,再到成为最早追随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一生历尽中国现代史的变迁与沧桑。《谢觉哉家书》涵盖谢觉哉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115封家书,文字生动情感真挚。纵贯近半个世纪、集亲情乡情于一体,本书从一个家庭的变迁映射出一个时代的动荡与革新。

致何敦秀,自延安

(1939年9月8日)

敦秀:

初①来信:“今年十月祖母六十正寿,望祖父回家。”回家,暂时不可能;寿文呢,应该写一首。

四十一年前的秋天,我和你结婚了,那天,不记得谁在房里唱“送子”,我的外公拉我进去,说是什么“大事”。现在我俩的孙男女都已十多岁了,你看时间过得多么快!

四十一年当中,我在外的日子占多半,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天南地北,热海冰山,一个信没有也不能有。最近可以通信了,但回家的机会,还得等待。如果是平凡女子的话,不免会悔不该嫁个读书郎,更悔不该嫁个革命者。

你是个不平凡的女子,记得那年fowxo②队闹到家里,谁都跑了;你都独自一个和他讲理,气盛理直,把那些要放火烧房子的丘八③骇住了。又自我出亡在外,反革命找我家里出气,通缉呀,没收呀,你一个妇人要应付这些横逆,听说你一点不惊惶,处置得还好。有朋友来信,说你有丈夫气,其实,平凡的男子不一定比得你上,假如你不是生在这样的社会,读了书,不包脚,那你的本事,会比我强!

家庭生活儿女婚嫁的事,我从来没有管过,现在更来不及管。这付繁重的担子,压在你的肩上,已把你压老了罢!我呢,连物质上给你的帮助,都很少很少,这是对不起你的事!

可惜得很,我虽然敬爱你,却不能喊你做同志,因为社会制度的原因,使得我俩的精神隔离开了,因而也把我俩的形体隔离开了。

再过一十九年即是我俩结婚的六十周年纪念,老话叫“重谐花烛”,要重新拜堂行礼。那时候,也许不要到那时候,革命已经成功,国安家泰,我能够告老还乡,重温夫妻旧梦。等着罢,这不是空想,而是可能达到的。

前信教你从满六十岁那天起,不要再“斩猪草”、“提猪食”了,少管些事,安静过日子,心里放宽广些,吃得好一点,包你活得更长久。

我近来身体很好,裤带子松了三四寸,每天读书做事,可以上十点

钟。请你不要挂念!

一九三九年九月八日,你的丈夫在一万里外于日本强盗飞机猛炸之下写成,隔你的生日尚有三个月。

焕南 于延安 初,指孙子学初。fowxo,系指保安团,大革命失败后为国民党清剿共产党的地方武装组织。

丘八,指匪兵

致孩子们,自北京

(1957年1月30日)

亲爱的孩子们:

我想对你们说几句话。

你们应该很好地爱护书本、图画、报纸和杂志。假如谁不爱护,就要批评他,帮助他改正。不管是小人书、教科书,还是课外看的书,看的时候不许把书面、画面弄皱;不可进了中学就丢了小学的书,进了高年级就丢了低年级的书。

下面来给你们讲点故事:

宋朝的大学问家司马光——就是那个打破缸救出来落水小孩的人,他接力的书很多,不管看过多少次,书还像新的一样整整齐齐地放在架子上。

另外,还有一个“徒读父书”的故事,讲战国时代的赵括读了父亲的书,不知道用。但从“读父书”三个字上,我们知道父亲的书儿子读,儿子的书读后孙子读,他们是如何爱护书啊!我小时候读的书,很多是我父亲——你们的祖父读过的。我没有把它们弄坏,到现在我还想念那些书,一九五四年谢放回去,说书都找不全了,我听了很难过。

我在列列这样大的时候,把书乱七八糟地塞在屉子里,被你们的祖父看见了,把我骂了一顿,并亲手给我整理。从此以后,我把读过的书,放在一定的地方,书坏了就补。

在延安,我对书报是很注意的。几年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没有失掉一张(退出延安时埋在真武洞,被胡军挖出损失了)。到北京后,我没有功夫亲自管理书了,这个工作,现在需要你们来做。

望你们注意并学会做!

你们的爸爸 觉哉

一九五七年一月三十日

致儿女,自北京

(1962年3月8日)

致子女:

一、看过去,看别人。

从搬家谈起,我不反对搬家。如果必要,房子要修理或让给别人住。我们可以搬到比这还好或比这不好的地方去。

有一个观点必须改正:这个房子是很好的,不要因有点点子毛病,就叫嚷起来。应该知道:不论吃的、住的、穿的好坏都是比较出来的。我们要看过去,看别人。

年纪大的孩子,你们住过延安的房子(定定、飘飘),住过乡里老家的房子(瑗),到北京住过大四眼井的房子,内务部的房子,虽然都不坏,但哪里比得上现在住的房子。论吃与穿也要看过去。我家是地主,我又是有职业的人,我到北京才穿上绸内衣,还是人家送的,手表我以前没有,现在你们穿绸内衣了,戴手表了,七七没有表,可能也会要了。皮鞋,我记得一九三七年去兰州搞统战工作,公家给我买了一双皮鞋,到北京为了接待外宾才买第二双皮鞋。那时我快七十岁了。你们小小年纪就穿皮鞋,且已穿过不止一双。我国出牛皮并不多,皮鞋供应怎能不紧张。

我们的吃,尚不大好,但已比过去好。我的老家是地主,吃得饱但并不那么吃得好。至于你妈妈的老家,靠替人家推磨,靠做小生意,靠捡人家红薯,土里遗下的小红薯,有一顿,没一顿。你舅舅不是因没饭吃,小时候就跑到军队当勤务吗?你妈妈也不是因为穷才参加革命吗?那样的生活,你们是难以想象的。你妈妈要经常对你们谈谈。总之,看过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是我们预想不到的了。

说到看别人,你们应知道现在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房子住。北京的生活,你们是看到了的:有的人一家子住在一间房屋里,农村的老百姓有的一年吃不到油,北京市居民也只分到四两油。鸡蛋、肉是很难买到。你们舅舅那个院子里就是这样。

我们是共产党人,你们是共产党的子女。共产党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帮助广大人民能过好日子,要工作在先享受在后,当广大人民还十分困难的时候,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应该感到不安,而绝不应该感到不足。

我在某招待所的房子里写的诗,有:“愿速化为千广厦,九州男妇尽欢颜。”因为住在那样好的房子里,不能不想起许多人民住的破烂,甚至还没有房子。“广厦”“欢颜”字眼,是杜诗上的,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思念的“天下寒士”,我们思念的是“九州男妇”,有范围的不同而已。

还有这样的两句唐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有点像我的现在:老了,身体不健康,应该退休还乡了(上句)。现在人们还有不能安生的,我们每月却领高的工资。这都是人们身上来的,因而不能不有点惭愧。

你们妈妈给我作新衣服,搞吃的,总说:“你快八十岁了,还不穿点吃点?”我说:“我们吃穿已很好了,再好就要过分了。”意思是指此。

你们好些是大人了,应该懂得道理:

一、看看自己,看看广大人民,作个比较。

二、人民培养了你们,你们将来怎样报答人民,即学习好本事,能做个好的人民勤务员。

享受要与过去比,与广大人民比,不要把将希望的事在现在少数的人实现;不能超过群众或超过太多。如超过或超过多了就要自己警惕。

二、要自己动手。

从买车票谈起,瑗儿的车票买重了,要退。原因是自己没亲自去买,为什么不去呢?是我有警卫员害了你们,害得你们车站的门向东向西,买票的排队情况,都不知道。

凡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动手。扫地,洗衣服、煮饭、炒菜、院子里挖土种菜、都要做,做惯了,就闲不住,身体也会强壮。你外婆是劳动人民,七十岁了,一早起床就找些事做,身体也很好。

我老了,在这方面不能亲自做你们榜样,但能做的我还是做。

三、对人宽,对己刻。

把难做的事给自己,易做的事给人家。要照顾别人困难,宁肯自己省些。讲个故事:长征时有个时期,我和徐老不在一队,那个时候吃的困难。徐老遇着我,把他带的吃的东西,全部给了我(一共也不过二三斤)。要他留一点,他不肯,理由是他那个单位弄吃的还容易点(其实也并不容易)。徐老满六十时,我送他的诗:“是谁都束腹,赠我竟倾囊。”是指此事。很值得你们学习。

四、爱惜东西。

写毛笔要爱护毛笔。写完把笔洗洗,插入笔帽。要爱护书籍,看完要放回原处。要爱惜自己的衣服、鞋子、被褥、用品等,要知道“来之不易”。这些我以前说过,现在不多说了。今日讲的就是这些。

一九六二年三月八日

本文摘自《谢觉哉家书》,谢觉哉著、谢飞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7月出版

12封抗战家书:字字千钧 拳拳赤诚

作者:本报记者 靳昊 《光明日报》(2015年07月13日 03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此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中,共展出了10余位英雄人物的12封抗战家书。从这些泛黄的纸上,我们读出了他们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之心。

捐躯赴国难

“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就义前给妻子留下的绝笔信。在信件的上方,是一张吉鸿昌将军的戎装相,一身正气、大义凛然。

1933年4月、5月,日军越过长城,进逼平津,并侵占察哈尔省多伦、沽源等地。同年5月26日,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先后收复康保、多伦等失地。后由于日蒋的联合绞杀,同盟军失败。1934年11月23日,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以“叛国罪”和“叛党罪”判处吉鸿昌枪决。11月24日,吉鸿昌英勇就义。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我为家乡有这样的将军深感自豪!”来自河南的田先生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

展览中,一个古朴的灯柜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灯柜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

这是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傅常出川抗战前给妻儿留下的一封家书。由于当时受通讯条件限制,傅常的妻子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见其归来,以为其已牺牲,便将傅常留下的亲笔信刻在灯柜上以期长远流传。

看到书柜上的家书,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奔赴抗战前线的川军将士们“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的铮铮誓言。

铁骨亦柔情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这是革命烈士赵一曼在牺牲前写给儿子的遗书。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工作。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负伤被俘。日军屡屡动用酷刑逼供,赵一曼仍坚贞不屈。1936年8月2日,在英勇就义前,赵一曼留下了这封遗书。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血洒十字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在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左权不但谈论战争及形势,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而且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妻子和女儿的牵挂。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

“和父亲分别的时候,我还在襁褓中,还不会喊‘爸爸’,但没想到,一句未喊出的‘爸爸’,竟然成了我永生的遗憾。”女儿左太北曾深情回忆。

1932年,爱国绅士于登云为捐助东北抗日义勇军,被日本宪兵逮捕后给其儿子留下了遗书:“成儿知悉:你年已不小,本拟父子天年,未想半途分别,你之命,父之运也!所望读书尽心,务必前途。侍母要孝,勿劳其生气,以便领你们兄弟姊妹过日子。”

在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有多少普通人像于登云这样毁家纾难,别妻离子,只因为国尽忠!

“这些信里充满了人之常情,是这些英雄人物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更让人感到震撼。”来自山西的青年张谷对记者说。

“吾侪尽在暴日陆士留学,既无能捍卫国家,又不能急赴国难,诚乃军人最大耻辱,惟力不从心,仅抱牺牲精神,作总退学。图揭破暴日虚唱亲善之假名,斩断助长我内乱之根棘,期他日国有可救。”

1928年,时年30岁的四川人苟吉堂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九一八事变”后,苟吉堂等组织中国留日学生退学以示抗议,为请愿代表之一,后苟吉堂被捕并投入监狱。出狱后,他在监狱里用过的毛巾上写下了上面这段慷慨话语。

抗战期间,苟吉堂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第3方面军副参谋长、第3方面军前方指挥所主任等职。1945年9月9日,苟吉堂受邀参加南京中国战区受降典礼。

在此次展览的尾声,苟吉堂后人捐赠给抗战纪念馆的受降典礼邀请函静静地摆放在橱窗里。从被日本人投入监狱,到见证日本侵略者投降,苟吉堂寻求民族独立的脚步没有停止,中华民族寻求独立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本报记者 靳 昊)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

《 文摘报 》(2015年07月09日

07 版)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族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中国历史上家训不可胜数,选出十份经典家训与大家共赏。

《诫伯禽书》

周成王亲政后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大王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散发接待宾客,吃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怠慢宾客。”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的谆谆教诲,可谓用心良苦。

《诫子书》《诫外甥书》

诸葛亮46岁得子诸葛瞻,他写给儿子和外甥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命子迁》

司马谈学富五车,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他在临死前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命子迁》。他希望死后,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颜氏家训》

颜之推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颜氏家训》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

《诫皇属》

唐太宗李世民在《诫皇属》中,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皇子们“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在听闻决断时,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也不要因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要把敢于反对你的人当作老师,把逢迎你的人视为贼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富贵,贞正吉祥。

包拯家训

包拯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即包拯儿子)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诲学说》

欧阳修4岁丧父,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省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于是欧阳修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袁氏世范》

袁采为人才德并佳,时人赞称“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书中佳句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

《朱子家训》

朱柏庐是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一生教授乡里、潜心治学,《朱子家训》全文仅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弟子规》

李毓秀是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

大师的家教

《 文摘报 》(2015年05月14日

07 版)

鲁迅

周海婴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钱钟书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被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梁启超

梁启超九个子女,有“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梁启超家书》中写道:“你们须知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别样家书”见证半世纪情谊

《 文摘报 》(2015年01月15日

05 版)

邹韬奋和夫人沈粹缜(1926年)

新年伊始,宋庆龄与邹韬奋夫人沈粹缜往来书信集《别样的家书》出版。从最早的1957年11月15日的明信片,到1981年3月8日的短信,跨越24个春秋的笔墨浓情跃然纸上,记载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也为世人勾勒出一个在历史文献中不曾见到的宋庆龄。

此书编辑整理者邹韬奋之女邹嘉骊介绍,这批珍贵的私人信件共计百余封,是母亲沈粹缜在宋庆龄逝世后捐献给北京宋庆龄故居的,尘封多年,大部分为首次披露。

亲密而温暖的情谊

邹嘉骊透露,母亲沈粹缜第一次见到宋庆龄,是在1937年的7月5日。当时,为营救邹韬奋、沈钧儒等“七君子”出狱,宋庆龄发起“救国入狱运动”,联合一批爱国民主人士亲赴江苏高等法院,抗议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这虽然只是一次公开场合的见面,但宋庆龄给沈粹缜留下了极深的初次印象。她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与庆龄同志认识不算太早,但相知神交已久。”1941年,宋庆龄在香港为抗战募集大批救济物资,需要请人帮忙整理,沈粹缜欣然前往。

“宋庆龄给了母亲重新振作的勇气!”邹嘉骊说,由于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当局的压迫,父亲长期过着颠沛流离、心力交瘁的生活,患上了脑癌,1944年7月24日去世。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宋庆龄了解到母亲的处境后,立刻伸出温暖的友谊之手,多次派人送来日用品、水果,带来亲切的慰问。她还亲自下厨,并派车接母亲到家里吃饭。席间,她轻声慢语安慰,鼓励母亲振作起来,多参加社会活动,实现父亲的遗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福利基金会增办托儿所,宋庆龄请沈粹缜出任托儿所的所长。此后,两人开始了较为频繁的信件往来,长则一个月,短则三五日。

书信互诉喜怒哀乐

目前保存下来的信件中,最早的一封写于1957年11月15日。这是一张明信片,从莫斯科寄来。信件的内容是:“我已和医生论过小妹的病状,明日我去拿药,我们快回京了,祝你好!”信中所提的小妹正是邹嘉骊。她透露,当时,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庆祝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活动。毛泽东任团长,宋庆龄任副团长,在繁忙的国事活动间隙她仍然记挂友人子女的病情。

记者发现,尽管沈粹缜比宋庆龄小8岁,宋庆龄在信中仍亲切地称她为“沈大姐”,自己则经常使用化名“林泰”。两人的书信写得很随意,像是给家里人的家书,其间有许多生活化的动人细节:比如,宋庆龄托人送信给沈粹缜时常常稍带上几只四川橘子、两条活鱼、一双绒鞋,抑或亲自下厨做的拿手好菜京葱牛肉烧豆腐„„而沈粹缜也会回赠松糕、肉饺、熏鱼或者宋庆龄爱吃的柠檬派之类的小食。这时,宋庆龄不会忘记专门回封信感谢一句:“你送的柠檬派十分可口。”

“在许多人的眼里,宋庆龄是孙中山的遗孀,高不可攀的**,可她也是人,跟所有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邹嘉骊说,考虑到身份问题,宋庆龄有些烦恼无法随便对别人说,母亲就成了她忠实的倾诉对象,而来往通信是她们互诉衷肠的重要形式。比如宋庆龄常常在信中提到自己皮肤病反复发作,导致脸肿、有红斑,不便见友人;两个养女令人操心的青春期问题;保姆生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等等。身边的工作人员李姐病了,宋庆龄也在信中流露出万分的焦急和挂念。

邹嘉骊说,宋庆龄和母亲间最初是友谊,到后面变成了亲情。宋庆龄最后的时光是母亲陪伴在她身边。

(《文汇报》1.10 李婷)

家书:中华文化的精神标志

成尚荣 《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0月08日

08 版)

似乎是与我们大家心灵有约,姚馨丙教授精心编著了这本《心灵有约——千封家书选撷》。因为,在多元文化生态的背景下,在以信息和科技为推手的社会中,我们大家的心灵有着更丰富的诉求。心灵诉求的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正是在诉求、有约、沟通中,心灵平复下来,进而被安顿在一个安静的、幸福的地方。我们不妨把这本书看作是作者对我们大家心灵的邀请,欲与我们进行一次难得的心灵交流和交融。

那安顿心灵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大概有很多,各有各的判断和选择。不过,姚教授、他的夫人、他的孩子们选择的是家书。从文化角度看,家书,家教的教科书;家书,家风的栖息处;家书,家道的孕育地。从心灵成长的角度看,家书应当是心灵的原乡、情感的港湾。这样,家书的意义、价值就有了超越和提升,亦即这本书拥有了普遍阅读的价值和启发、借鉴的示范意义。在阅读和思考中,我们可以寻找和发现孩子成人、成才的规律,以及家庭幸福的共同密码。也正是因此,家书从一个家庭出发,可能会走向更多的家庭,可能会引发更多关于家书、关于家庭、关于教育、关于育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也许,在阅读中,新的选择会在新的遐思中孕育、生成。

家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学者将之概括为“集体本位”、“心性追求”、“实践精神”;也有不少诗意表达,比如,中华民族文化是万里长城、黄河长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亮。最近,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国情怀”为教育的重点之一。诚然,中华民族向来追求“家国一体”的境界,“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家风家教关乎国家兴衰与天下存亡,而“家国情怀”往往浓缩在家书中。家书,所谈及的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私事,而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大事;家风,也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风气,折射的是社会的、国家的、民族的精神风貌;同样,家教,也不仅仅是小家庭的教育策略、艺术,它已成了国家教育的起点,抑或说成了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家书所透射的家风、家教,最终形成家道,而家道恰恰是社会之道、国家之道。家书,这一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文化标识,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也引领着新的风尚。姚教授的选择无疑是文化的、智慧的。

基于家风的家教究竟怎么进行,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这要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过,也应当有些规律性的东西。姚教授从孩子成长的轨迹出发,发现并总结概括了四大方面:爱家、求学、处世、就业。这四个方面既是一个人成长的四个重要领域,又是家教的四个基本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他从中提炼了十个关键词:信、爱、孝、学、严、诚、情、慎、勇、谋。当然,我们还可以有其他一些概括,但这些“家本”性的概括不失智慧。姚教授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对这些关键词所对应的行为和作用也作了概括。我们不妨把以下十句话作为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来对待:信为亲情之链、爱为家庭之根、孝为百善之先、学为学生之本、严为成才之因、诚为处世之道、情为成功之秘、慎为择偶之重、勇为立业之经、谋为职场之纬。每个专题后的“编余感言”更是贴近现实,击中时弊,彰显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这十个关键词、十句话、十则“编余感言”不仅点出了理念要旨,而且提供了操作要义,清晰、准确、精当,可以视为经典,告诉大家家教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素养和人格的养成。姚教授是一位成功的家长,是一位优秀的教授。

上一篇:毕业生鉴定表本人简历下一篇: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定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