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2024-10-15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通用15篇)

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一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原因和改善策略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家庭教育

一、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表现

1.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良问题首先便是难以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的积极影响是广所周知的,可是小学生基础知识不多、学习自觉性也较差,课前预习工作实施起来仍然难度很大。其次便是上课铃响心却难以收回,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通常会在课间进行一些剧烈的活动,追逐打闹使得情绪和身体都很难再短时间内得以平复,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便很难把心及时收回到课堂上来。

2.课中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听课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精神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周遭环境、事物的影响,容易做一些小动作、东张西望严重影响听课效率;其次是课堂上的发言情况,有些学生对课堂提问表现的极为积极,,有些学生对答案没有信心便悄不吱声,有的同学虽然内心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可是胆小要么不敢举手要么回答声音很小;最后是与同学的课堂合作情况不好,如今小学生中基本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精神,不怎么喜欢与同学一起交流合作。

3.课后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生课后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小学生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据了解很多小学生写作业的时候,家长都会陪在身边,帮忙看、读题目、叮嘱他们字迹不要潦草或者坐姿要端正之类的;二是小学生几乎不会自己去检查作业,这个学习环节都是家长来代替完成;三是小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大部分的小学生回家写作业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的,他们很少积极主动的离开电视机自觉的去想要完成家庭作业。

二、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原因

1.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一个孩子其成长发展的情况怎样,很大情况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但从笔者的调查结果看来,对孩子教育不上心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在孩子们面前不注意收敛自己的坏习气,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要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可是自己却没有带好头,没有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还有一些家长在生活中过分宠爱孩子,不利于之后吃苦耐劳学习习惯的养成。

2.家长的文化程度

直接监管孩子学习的家庭人员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他们拥有良好的文化教养,那么对于孩子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若是他们自身都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陋习,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肯定会是很大的。父母亲外出打工无法监督自己孩子学习生活这已经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留守儿童”在此一方面的学习问题较为突出,他们的学习通常是在爷爷和奶奶的看管下进行但这个阶段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高的并不多。

3.家庭精神氛围的影响

虽然家庭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中的精神氛围也事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点。家庭精神氛围即整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世风格和价值取向的融合而表现出的一种整体家庭风貌。这种整合后的精神氛围对整个家庭之中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对处于小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孩子来说影响力远远大于家庭中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三、通过改善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很多家长便想错误的认为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监护责任,而孩子的教育责任则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其实,相比于学校与老师,家长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虽然小学生大部分的是时间实在学校度过的,可是父母与家人才是与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孩子对生活学习中很多事情的认识、了解,都是通过自己的父母得知的。所以家长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是成长的避风港,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因此一个家庭的风气对中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其家长的正确的引导和熏陶,便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相反,一个生活在充满陋习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必不可少的会被家中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养成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坏习惯。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

孩子学习教育不仅仅是校方的责任,家长需要对学校方面安排的学习任务,布置的工作全力配合,全力支持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平时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定期与老师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达到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的局面。

四、小结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今后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身处小学阶段的他们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不遗余力的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优良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晓.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5)

[2]刘晓燕.从家庭学习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J].教育教学研究,.6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二

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意义

良好学习习惯是指对个体学习起积极、增效作用的学习习惯。有研究表明:“学生越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绩就会越好, 成绩越好就越会为了巩固自己‘好学生’的地位而努力学习, 从而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学习习惯, 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那些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终成为所谓的‘差生’。”[3]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暴风骤雨期”, 虽然已经形成了学习习惯, 但还很不稳定, 容易受到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 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正如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所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影响”。实践证明,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如给予孩子以宽容、情感温暖、鼓励等, 会使中学生具有不怕失败、敢于创新、能够做到独立自主、勤学好问、热于探究, 更能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反之, 经常惩罚、辱骂、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等不良教养方式, 则会导致中学生形成不良的个性和畸形的心理, 进而影响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见, 不同的家庭教育, 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必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进行优质的家庭教育, 才能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不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 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纵观当前的家庭教育, 不同的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各有不同。

2.1专制型家庭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上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当前, 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强迫命令孩子除了学好学校教学的内容外, 还要求孩子参加一些课外辅导班, 如学钢琴、学绘画、上奥数等, 强迫孩子为学习而学习, 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兴趣爱好。久而久之, 孩子会认为学习这种事父母会安排的, 不需要自己思考, 在学习方面养成了依赖性。这种家庭教育, 突出表现在过多的干涉中学生的生活, 视中学生为不懂事的孩童,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 只允许他们按照家长的意愿做, 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对立, 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2.2放任型家庭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上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放任型家庭的最大特点就是当孩子进入中学学习后, 就不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 放弃了做家长的权利和义务, 往往以 “我很忙、我不懂”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学习上, 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 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 把尊重孩子的意愿放在首位, 很少与孩子沟通。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 对孩子学习习惯没有要求, 不加控制的放任自我养成学习习惯, 或者即便提了要求, 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 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养成学习习惯的味道。然而, 一旦孩子学习上遭遇失败或错误, 他们则不是善意地帮助和鼓励, 而是嘲笑或讽刺:“我早料到会这样。”有研究认为:“当孩子的学业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不停地批评, 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 孩子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2], 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种家庭教育, 造成中学生在情感上受到忽视, 安全感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在人格上往往缺少自尊和自信, 对他人缺少信任,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善于寻求支持和帮助, 无法养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2.3民主型家庭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

民主型家庭主要表现在家长关爱孩子, 关心孩子, 但不包办代替, 而是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探索, 注重独立性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家长不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品, 孩子在家庭中有自己的地位和生活的空间, 孩子受到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反过来孩子也尊重父母, 尊重父母和别人对他的信任。在这种家庭教育中, 中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 如何学习, 学习什么, 自己可以做主, 即使是家庭事务, 也经常与家长一起讨论决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积极的赏识和鼓励为主, 对于孩子出现的错误, 家长既给予批评、引导, 同时又给予宽容和理解。由于受到了家长认同, 中学生为了能更好的表现自己, 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更加主动, 极大地促进了中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

3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实践证明, 优秀的中学生依靠的不应该仅仅是刚刚面对新知识时的一腔热血, 更多地应该依靠多年来逐渐培养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当前, 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通过改进当前家庭教育的不妥之处, 积极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1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发挥家庭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任何人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具有良好的习惯, 而是依赖于后天的养成。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其父母对其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纵观古今成才之士, 无一例外与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可见, 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起一个榜样作用, 以身作则, 表现出对学习的热情, 对知识的渴望, 主动追求知识, 让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仅强调家长的引导, 而不是要家长替孩子准备好一切, 事事包办。这样做的话, 不但不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反而会造成中学生对家长的依赖, 而是要求家长应该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引导孩子能够学会学习, 懂得学习, 享受学习,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3.2适时表扬和鼓励, 积极巩固中学生已拥有的良好学习习惯

喜欢被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 每当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强烈兴趣, 已经拥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时, 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提出表扬, 并激励孩子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会增强孩子巩固已有良好学习习惯的自信心。家长和长辈们的表扬言辞也会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每当孩子主动向家长提问, 家长在认真耐心解答完孩子的疑惑以后, 也要对孩子这种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夸奖和正激励, 这就会给孩子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 促进孩子对这种好习惯的理解, 固化他对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3.3创建和谐家庭教育环境, 营造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氛围

家庭是中学生心灵的港湾, 是其成长的避风港, 深受家庭的熏陶。家庭教育环境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可见,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这就要求家庭关系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友爱互助, 彼此尊重, 且有良好的家庭秩序, 为孩子的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 可陪伴孩子一起做功课, 对孩子正确的解题及时表扬, 增强其完成作业的自信心;对孩子无法解答的问题可适当引导与帮助, 克服其恐惧感。其他不能帮助孩子学习的家庭, 每当孩子在学习时, 家长不要在一边说这说那, 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 也不要去做一些关心孩子但是会影响孩子思路的事情。只有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 才有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4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 共同培育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并且它们的作用不是单向的, 而是相互影响的, 即可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抵消,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如何, 直接影响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 对于学校方面安排的工作任务, 家长要全力配合, 全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不定期与班主任、课任教师沟通,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 并及时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如实反馈给班主任和课任老师, 实现家庭与学校协同培育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新局面。同时, 社会要多渠道传播正能量思想文化, 大力宣扬优秀的社会道德规范、文明风尚等好人好事, 让中学生能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氛围中成长, 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中学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对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家庭教育的研究, 发现专制型、放任型家庭教育不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可通过家庭正确引导、适时表扬和鼓励、创建和谐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等举措, 能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培育

参考文献

[1]王勇.让教育智慧绽放光彩:中学班主任工作实用案例[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3]徐振恒.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黄宗武.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 2009 (7) :70-73.

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家庭教育

一、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表现

1.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良问题首先便是难以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的积极影响是广所周知的,可是小学生基础知识不多、学习自觉性也较差,课前预习工作实施起来仍然难度很大。其次便是上课铃响心却难以收回,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通常会在课间进行一些剧烈的活动,追逐打闹使得情绪和身体都很难再短时间内得以平复,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便很难把心及时收回到课堂上来。

2.课中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听课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精神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周遭环境、事物的影响,容易做一些小动作、东张西望严重影响听课效率;其次是课堂上的发言情况,有些学生对课堂提问表现的极为积极,,有些学生对答案没有信心便悄不吱声,有的同学虽然内心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可是胆小要么不敢举手要么回答声音很小;最后是与同学的课堂合作情况不好,如今小学生中基本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精神,不怎么喜欢与同学一起交流合作。

3.课后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生课后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小学生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据了解很多小学生写作业的时候,家长都会陪在身边,帮忙看、读题目、叮嘱他们字迹不要潦草或者坐姿要端正之类的;二是小学生几乎不会自己去检查作业,这个学习环节都是家长来代替完成;三是小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大部分的小学生回家写作业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的,他们很少积极主动的离开电视机自觉的去想要完成家庭作业。

二、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原因

1.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一个孩子其成长发展的情况怎样,很大情况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但从笔者的调查结果看来,对孩子教育不上心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在孩子们面前不注意收敛自己的坏习气,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要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可是自己却没有带好头,没有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还有一些家长在生活中过分宠爱孩子,不利于之后吃苦耐劳学习习惯的养成。

2.家长的文化程度

直接监管孩子学习的家庭人员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他们拥有良好的文化教养,那么对于孩子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若是他们自身都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陋习,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肯定会是很大的。父母亲外出打工无法监督自己孩子学习生活这已经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留守儿童”在此一方面的学习问题较为突出,他们的学习通常是在爷爷和奶奶的看管下进行但这个阶段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高的并不多。

3.家庭精神氛围的影响

虽然家庭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中的精神氛围也事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点。家庭精神氛围即整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世风格和价值取向的融合而表现出的一种整体家庭风貌。这种整合后的精神氛围对整个家庭之中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对处于小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孩子来说影响力远远大于家庭中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三、通过改善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很多家长便想错误的认为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监护责任,而孩子的教育责任则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其实,相比于学校与老师,家长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虽然小学生大部分的是时间实在学校度过的,可是父母与家人才是与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孩子对生活学习中很多事情的认识、了解,都是通过自己的父母得知的。所以家长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是成长的避风港,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因此一个家庭的风气对中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其家长的正确的引导和熏陶,便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相反,一个生活在充满陋习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必不可少的会被家中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养成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坏习惯。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

孩子学习教育不仅仅是校方的责任,家长需要对学校方面安排的学习任务,布置的工作全力配合,全力支持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平时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定期与老师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达到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的局面。

四、小结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今后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身处小学阶段的他们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不遗余力的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优良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晓.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03(5)

4.《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四

姓名--------------班级-------------

1、你父亲的职业:

A、干部B、技术工人C、一般工人或个体户D、其他

2、你母亲的职业:

A、干部B、技术工人C、一般工人或个体户D、其他

3、你父亲的文化程度:

A、小学没毕业B、小学毕业C、初中毕业D、高中或中专

E、大专以上

4、你母亲的文化程度:

A、小学没毕业B、小学毕业C、初中毕业D、高中或中专

E、大专以上

5、你的家庭环境是否影响你的学习:

A、不影响B、有时影响C、影响很大

6、你父母平时在家:

A、经常和朋友打麻将或打牌B、看书报,一起讨论国家大事

C、看电视,把声音放得很大D、各干各的事,很少交流

7、你的家庭是否和睦:

A、是B、否

8、你的家庭是:

A、完整家庭 B、父母离婚C、父母再婚D、其他

9、如果父母离异,你觉得对你的学习:

A、影响大B、不清楚C、影响不大

10、你家庭的经济收入:

A、高收入B、中等收入C、低收入

11、你父母用何种方式教育你:

A、耐心教导、讲清道理B、暴打一顿C、两者皆有D、不闻不问

12、当你出错了,你希望父母用何种方式教育你:

A、耐心教导、讲清道理B、暴打一顿C、两者皆有D、不闻不问

13、你最崇拜的人是:

A、父亲B、母亲C、老师D、其他人

14、你父母平时对你的态度:

A、经常命令做这做那,很凶很暴躁B、几乎是百依百顺

C、做事经常和你商量D、不太关心你

15、你父母希望你:

A、初中毕业就行B、读高中或中专C、考上大学D、考上重

点大学E、考博或出国

16、你是否愿意和家长成为朋友:

A、愿意B、随便,没什么特别C、不愿意

17、你父母会把心事告诉你们:

A、经常会B、没太注意C、从来都不会

18、你是否希望家长经常陪你聊天、写作业、做游戏或外出游玩:

5.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人生的影响 篇五

每个人最先受到的影响是源于家庭,所以家庭教育需要为人生负起责任的。很多时候家长们都喜欢把智育当成是成长过程的唯一的教育活动,以为只要考到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就能出人头地,光中耀祖。而往往就是因为家长们这种传统的心理而使自己的子女长期生活在压抑和不安的状态之中,在他们往后的人生中,他们也许会变成一个只注重功利而没有人情的人。家庭教育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鼓励孩子们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应当表现地勇敢、坚强,教导孩子们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而不是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各种逼迫和压力。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得到正确的引导,并且要学会尊重孩子们,让他们有权利拥有自己的私隐,与孩子们多沟通,在同龄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看法。可想而知家庭教育的好坏对人生的影响有多重要,因为只有正确的家庭教育才会培养出对生活充满爱的人。

学校不仅是一个单一的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地方。学校的教育模式与注重点对于受教育者的人生而言产生着不可摆脱的效果,特别是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人们在生活中的是非,真伪,善恶,美丑鉴别力、判断力就源于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现代社会特别注重学校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教师体罚和伤害学生等现象更是不可存在,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善于发现和化解有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矛盾和问题。学校还可以尝试与所有的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做到群防群治,防患于未然。因为学校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好的社会共识,以此来提高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受教育者在人生中创造更多价值提供可能。

自我们出生到老去从来都离不开的是社会,人的一生跟随的社会发展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向前。在学校中的校园事件,在大街小巷上的打砸抢烧,往往与社会环境、不良风气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充满邪恶的社会环境里生活,那么他本能就会对这种邪恶的社会环境产生认可,导致他内心的良知,道德等逐渐丧失,从而对社会的其他人构成威胁。所以在社会的各方面都要加大力度来改造,治理和整顿社会的不良风气,改善治安环境,特别是预防在中小学生的抢劫,绑架,还有拐卖妇女幼儿等严重的暴力案件发生。另外要加强社会文明的建设,严禁传播媒介对暴力文化的不当传播,以最大限度来净化文化市场。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你我的责任,因为一个美好的人生需要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庇护。

6.家长家庭教育心得(值得学习) 篇六

女儿自进入八中以来,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作为当家长的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也更要感谢学校及老师们辛勤的付出和劳动。

由于我家处于远郊区县,女儿从小就同我们生活在一起,当初在要不要送她到八中读书这件事上,我和妻子争论过,也犹豫过。怕每周往返路途遥远她受不了那个苦,也怕她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但实事证明我们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在开学之初她表现出短时的不适,但在老师及同学们的帮助下,加上我和她妈妈的引导,她很快就融入了新的学习环境。

作为一名父亲,我一直关心女儿的教育,也很想她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上,主要是靠传统的一些观念和做法来教育孩子,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有些方法越来越不适宜了,也达不到我们的初衷,我们为此有时也很迷茫。通过参加女儿的家长会,与老师们沟通,以及女儿进入八中后带来的可喜变化,我对八中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高度重视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沟通的做法非常欣赏,这为我们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搭建的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这次,我有幸拜读了俞敏洪先生家庭教育心得及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去老师》的部分章节,其中的很多观念及理念读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醒悟,让我和妻子都感觉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不断改进和总结。我觉得作为家长今后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积极与学校、老师配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培养:

首先,家长要给予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里成长,家庭的氛围、父母的思想、做人的准则等都将对孩子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生活在父母恩爱,和谐温馨的家庭中的孩子,也应该是积极向上、具有爱心的;反之,往往那些问题少年都是生活中长期家庭不和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像我们这个家庭,女儿周末才回来两天,我们将尽量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少看电视少上网,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同孩子一起多读书看报,一起散步聊天,与孩子一起分享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其次,对待孩子要有耐心、讲方法。当孩子的表现达不到家长的预期时,特别是一些非原则性的如粗心大意、时间观念差等小毛病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能操之过急、求全责备。要适当留有余地和时间,让其感受这些小毛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不便,自然就会慢慢改善。

再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多做鼓励教育。学习好是每个父母的心愿,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考出好成绩。(心得体会 )但在每一次考试时,孩子都将不同程度承受来自家长、老师、同学的压力,越想考好却越考不好。女儿上期期末考试前她压力就很大,也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心态,我们就不断开导她、鼓励她。尽管她期末考得不是很理想,我们也一点没责怪她,希望她继续努力,争取下期有进步。除学习外,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不断给予孩子信心和勇气。

最后,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人格。关心孩子也要讲方式方法,孩子最终要长大成人,不可能总在父母身边。所以,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不能一有困难就找父母,事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遇到困难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觉得要都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有些事情哪怕是孩子一时可能做得并不好,但对她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

7.《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七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 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 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一有空就去看电视剧、逛商店、打牌, 却每天要求孩子读书、写日记, 孩子就会不愿意, 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好。更为严重的是, 如果家长没有时间督促, 孩子对学习又没有自觉性, 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 将时间都用于玩乐上, 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

二、父母恰当的期望是初中学生热爱数学的动力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希望, 家长也因此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但适度的期望就会使孩子积极地、乐观地去学习, 过高的期望会对孩子的身心有某种程度的伤害, 使孩子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且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父母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 更需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而不是结果。父母综合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业完成质量、考试测试成绩、数学课堂听课情况, 正确地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定位, 只要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 经常以一种好心情、好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尽管孩子在数学考试中得分不满意, 家长都要正确面对, 鼓励孩子自信、自强,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数学中, 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父母对孩子的恰当的目标要求是孩子热爱学习的源动力。

三、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是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学生在家做数学作业或进行预复习时, 难免碰到有的难题不会做, 有的数学公式、定理难以理解, 他们就要向父母求教。父母指导孩子做数学题目, 引导孩子耐心阅读题目, 正确理解题意, 回忆题中需要的公式、定理, 正确寻求已知条件与未知结论之间的一些直接或间接关系;由孩子自己理清解题思路, 做出正确解答。在整个指导过程中, 父母起的作用仅仅是“导”的作用, 鼓励孩子自觉思考、研究。一旦家长与孩子在某道题目上出现分歧, 则暂时放下, 过一段时间再讨论。或第二天让孩子向老师请教, 放学回家后再一起研究,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 扼杀孩子的主动性。

孩子在父母的关注下学习数学, 而不是在父母的强压下学习数学, 心情是放松、愉悦的, 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过程是认真、踏实的, 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四、家庭生活的实际数学问题是初中学生应用、掌握数学的最佳源泉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 但局限于学习, 忽略了孩子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其实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 家长应多给孩子机会,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不要将孩子的一切都予以否定, 而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已有一定的积累, 他们有知识, 有方法, 有能力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协助父母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8.《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八

行政主持人:张润叶

学术主持人:彭娟莉

主要参加者:薛挺、彭娟莉、马平、、李宁、、拜萍丽、苏荣斌

二、课题研究设计论证

1、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研究目的: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关注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结合国际国内教育的先进理念,积极吸纳国内外教育的先进思想与教育方法,结合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避免家庭教育误区,努力建设新农村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与家长互动学习习惯,显得极其重要。

研究意义:建设新农村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与家长互动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改变家长落后的、甚至错误的教育理念。为当前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指导和具体实用的教育解决方案,帮助学校更有效的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实现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

研究价值: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它是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各个领域。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作业,自觉检查,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习惯。由此可见,注重培养学生和家长互动学习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研究内容:(1)家校结合,建设新农村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利用家庭开放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3)通过家访,咨询,座谈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4)依托学校阵地开展各种家校互动活动。(感恩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 担当意识等)。

创新之处:关注新农村家庭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的误区,从根本上改变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为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发展搭建了有效的平台。随着建设新农村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与家长互动学习习惯的不断研究与完善,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

(1)家校通

为了理论联系实际,课题组预设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电教资源等有效资源。

(2)家长委员会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预设利用家长委员会,开展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先后开设“课改与家长同行”“让我们一起伴孩子前行”“让好习惯伴我们一生”“今天培养一个好孩子,明天送你一个好家长”等面向全体家长的普及课;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好习惯,好方法”“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等专题课;根据孩子个体差异和不同情况,开设“做最好的家长,培养更优的孩子”“把握关键,化解症结”等分层交流课。在这些活动中,有专家、名师讲座,有校长、教师的服务引领,有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广大家长增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认识,掌握学习型家庭的理论知识。使他们懂得生命因学习而精彩;投资教育就是购买幸福,激发很多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的欲望。

(3)榜样推介、 交流引领

家长委员会推选树立典型,学校组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进行榜样推介,交流引领,展示学习的成果,以点带面,逐渐扩大学习型家庭规模。

(4)家长开放日,参与学校教学活动

在课题研究中,每学期我们预设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为家长开放日,家长可以到校任意观看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时随处观察学生行为、学习状态、学习方法等。课后,家长、教师学校领导共同评价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和家长从实际教学中感受到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5)家长寄语,学生寄语,参与课业

评价

学习型家庭,我们要求家长参与学生课业检查、评价等活动,写家长寄语,使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激励监督下不断努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总结表彰:

学校为了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适时进行相应的表彰,奖励。评优树模,普及推广,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我们拟进行为期一年四个阶段的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3、9-2013、10)为项目研究的酝酿、准备、方案确立阶段。

(1)成立项目研究组织机构,进行不同年级的问题的前期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2)确立研究问题。(3)制订实施方案,设计问题行动计划。(4)构建学习型家庭目标体系。(5)确定不同年级的研究对象。(6)确立可行有效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3、11-2014、6)方案实施阶段。根据预设方案做到:

(1)开学后,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教育,充分利用家校通、网上论坛等有效资源与家长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总结,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计划和方案,不断完善与提高,初步探索出“建设新农村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和家长互动学习习惯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2)一個月后,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专家引领”“名家讲座”等活动,更新新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要求家长学以致用。(3)利用两个月,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跟踪典型性家庭各方面进展情况,深入家庭,进行了解、及时进行可行性引领、指导。

(4)本学期内,在校适时让学生通过看视频,听报告、参与实践活动等不同形式进行德育、诚信等专题教育。(5)利用月考 期中 期末考试,邀请家长学生互相寄语,将每阶段学习情况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对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奖励。(6)完善对研究计划的实施、评估、修订等工作,作好典型案例、过程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第三阶段:(2014、7-2014、8)普及推广,反馈阶段。

(1)针对典型家庭反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帮助家长解决疑惑。(2)利用开学典礼,号召全体家长全员参与。(3)课题组教师利用周末、节假日走访家庭,了解家庭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4)每个月末,分发调查问卷,家长反馈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课题组教师整理问题,利用家校通、网络论坛等方式进行有效指导。

9.《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九

千万别把学习当作负担,而应成为一种习惯

连绵的群山,阻断了这里和外面的世界的联系,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机,对于我家阮良旺,儿时最好的也是最高兴的去处,就是周末时我带他去到我们小县城里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书店里的书虽不是很多,但足以让他在里面呆上一整个上午或是一整个下午。他看的书是五花八门,也因为这样我买的书也是五花八门,他在书店里看书,走时我总得买上几本。我想,阮良旺的爱阅读的习惯也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吧。他是书店里的常客,以至于书店里的叔叔阿姨都认识他,当然,不同的时期看的书都不一样,幼儿园的时候,趴在那里看小人书,上了小学后,看的书那就杂了,害得我满书店找他。阅读是阮良旺的爱好,买书,自然成了我的责任,最后竟也变成了习惯,不论到哪里出差,我总要带上几本我认为他爱看的书回来。

阮良旺喜静,但也有淘气的时候,记得那年,他还在上幼儿园,他和同院的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耍,竟爬到人家轿车顶上打仗,硬是把小轿车的颜色从黑色变成了灰白色,害得我跟人家赔钱不说还跟人说一堆好话。也正是这次事故,我把他送去美术老师那儿学习绘画,也好占用一下他的周末。阮良旺做什么事儿专注度都很高,这一点得益于他妈妈对他自小对他的培养,做事专注,不三心二意。没想到阮良旺学习绘画很感兴趣并且进步很快,拿美术老师的话说“不用多说,点到就行”。的时候,学校组织作品参赛,阮良旺的一幅作品还获得了黄鹤楼美术节的金奖。做事的专注度应该归结于人的意志品质吧,对这种意志品质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家长只对他提供必要的帮助,绝对不可以事事代劳,在这一点他妈妈比我做得好。

阮良旺的妈妈把他的作息规律调的非常好。读幼儿园时,每晚八点半准时睡觉,如果到时不上床,对不起,睡着了;上小学时,大部分时间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偶尔带回家做做,但也必须九点半睡觉;上初中时,阮良旺是走读,下晚自习回家后,要做作业,再看看书,然后洗漱睡觉,一般都在十点半左右,偶尔延时;上高中后,因为除常规作业外还要加时自学数学和物理,以应对物理竞赛,但他妈妈也不让他超过十一点半休息。

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阮良旺读小学的时候社会上很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开设实验班,家长利用节假日把孩子送培训班。我和他妈商量,既没送实验班,也没有送补习班,在小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突出,说实话,那时候考北京大学想都不敢想,那简直就是神话,能看到孩子一天天的进步,将来能考取个大学不错了。以至于在阮良旺看书看什么书,我们都不干涉。及至有一天,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翻出他姐姐初中的一本几何书看,指着书上一个几何证明题的图形说出了证明思路和方法,甚至说出了辅助线的作法,我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记得当时我拿着书给他妈妈看,跟他妈说这小子的理解能力太强了,至少比我要强。为此我还很是得意了一会儿。当然,我对他少不了一番表扬和鼓励,至少我得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爱学习所带来的愉悦和快乐。后来,我暗中观察,我和他姐姐书柜中的书他都拿出来看,上初中时一套三大本大学基础物理他也看得津津有味,我想,看看学学想想总没坏处,这还真让我相信了“开卷有益”这个话的道理,没成想这还真激发了他学习物理的极大的兴趣,上高中后,竞赛班老师叫他选取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就选了物理。我们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进步;不要老是批评他哪儿做的不好,而更应该表扬他哪些地方做的好,怎么样能做的更好。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也许你的一句表扬胜过一百句的批评,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我们不要老是把孩子在班上的名次挂在嘴边,无端的向孩子施加压力,要知道孩子得九十八分比得一百分差不了多少,机械的记忆得到的满分并不划算。

让孩子把学习变成一种欲望和追求

不在孩子面前过分地关心孩子在班级或是在年级的排名,并不是说家长不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尤其是进入初中以后,每一次考试下来,孩子各科的考试成绩出来了,少不了一番分析。当然,进了初中,孩子也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青春发育期,在这个时期,对家长的话,孩子会产生疑问,会陡增无名的烦恼情绪,会对老师不再那么崇拜,甚至会产生好恶。在我身边有不少家长抱怨,孩子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过,我家阮良旺在这些方面似乎只是曾经有过,表现得并不明显。我要求他要全面发展,平衡发展,我对他说“我不要求你每一科都去拿第一名第二名,但最好每一科都进前十名”,在他的初中三年里,还真做到了。平衡发展了,年级排名自然不知不觉地就提高了,从初一的年级二十多名到初二的前十名,到初三的前三名。他所参加的所有科目的比赛都取得了至少省一国二的成绩。到这个时候,我知道,他把学习,不单单只是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乐趣,而是作为一种欲望和追求了。

阮良旺的高中是在黄冈中学度过的。在高三9班(竞赛试验班),他选取了物理竞赛,走上了物竞之路。这注定是一条艰难之路,是一条孤独之路。走这条路,除了有自身的“先天条件”之外,还得有勇气、有坚持、有韧性、有追求。其实,从大山沟里走出的学子,“先天”是不足的,象类似于华师一物竞生,从初中起就开始了正规的训练,要想与他们一较高下,时间上就吃了大亏,其难度可想而知。奇迹竟然发生了!在他义无反顾地开始之后,他如同一个负重的登山队员,一次一次向目标接近,又一次一次开始新的追击,就在他上高中的第四百天,在他第一次参加全国物理竞赛的复赛中杀进了决赛,为此,当初如神话般的北京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签订了高考过一本录取的协议!我和他妈为此高兴不已,没想到,阮良旺反而很平静,因为在他心里又有了新的追求,终于,在他升入高中的第八百天,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被入选物理国家集训队,被保送北大了。当不懈的追求变成现实的时候,回头想想,学习是艰苦的,可终究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在一次一次的提高中不但地成长、成熟。

10.《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十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家长调查问卷

各位家长好!想请你配合一下我们做一项有关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请将自己心中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你的孩子早上一般几点钟起床?()

A、6点以前B、7点钟左右C、7:30左右

2、你的孩子在家有早读的习惯吗?()

A、没有B、10分钟以内C、10——20分钟 D、30分钟以上

3、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读课文)有按时完成吗?()

A、有B、没有

4、你的孩子在家看课外书的时间有多久?()

A、没有B、10分钟以内C、30分钟以内D、1小时以上

5、你的孩子有看新闻的习惯吗?()

A、有B、没有

6、你的孩子在家有上网的习惯吗?()

A、有B、没有

7、上网时,一般做什么事?()

A、玩游戏B、查资料C、写日记D、看电影或电视

8、你的孩子晚上一般几点钟睡觉?()

A、8点以前B、8—9点之间C、9-10之间

D、10点以后E、没规律

9、你的孩子在家乐于听取父母的教导吗?()

A、乐意B、一般C、很不乐意

10、你认为看课外书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大吗?()

A、不大B、较大C、很大

11、你在家有阅读书籍的习惯吗?()

A、有B、没有

12、你在家有检查孩子作业的习惯吗?()

A、没有B、有时有C、每天都有

13、你对你孩子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持什么态度?()

11.学校环境对竖笛学习的影响 篇十一

皮亚杰说过:环境在学生的发展史中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客观的环境引导,决定学生的发展。在竖笛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会体现出环境对竖笛学习的影响。

一、课堂竖笛教学

竖笛进课堂,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器乐的演奏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演奏中除了要看谱、记谱、动脑、动手外,还要掌握力度、节奏、音准等因素。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实践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坚持边实施边体验总结,经常探索,反复尝试,不断创新。

1. 营造竖笛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竖笛吹奏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音乐素养和创造思维。积极宣传、教育、动员并与班主任配合工作并指导,要求同学每节课都携带八孔竖笛,养成良好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养成良好的吹奏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吹奏知识,打下扎实的吹奏基础。加强课内外练习管理,狠抓个别辅导,要求人人过关。课前预习,课后练习,每堂课结束前布置相应的预习和练习作业。

3. 提供表演机会,提高演奏技能。开展课前五分钟的吹奏与歌唱结合的表演活动。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加,采用鼓励性评分,并记入音乐成绩,形式可齐奏、独奏,以此激励学生,给以显示技艺的机会。

4.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并且给予重视。对于能力弱的学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满足各自的需要,最后进行评价、总结。

5. 增强合作的意识。竖笛合奏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促进的优秀品质,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演奏水平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个尖子生,由他们组织“帮带”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帮一”、“少带多”,互学互促;各组之间开展竞赛、评优,互相过关。这样,既使学生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又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练习竖笛,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始终处在“我感兴趣——我要参与——我很快乐——我能成功”的良性循环中。而加入竖笛演奏的音乐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课堂情绪热烈高涨、师生互动有声有色,效率大大提高。

二、课外竖笛活动

在课外进行的竖笛兴趣小组竖笛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是巩固音乐课堂教学、拓宽音乐教育空间的有效途径。在班队课和学校重大活动演出表演时,借录像拍摄播放等多项活动形式培养演奏能力,提高积极性。学校每学期举办校艺术周展示活动,其中有一项是“人人会奏一种乐器”的教育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机会,让学生登台表演。在全校同学面前,吹奏所学的曲子,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器乐演奏比赛,让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锻炼胆量,提高能力。学校还举行了竖笛个人演奏赛等,充分展示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和较强的表演能力。

三、校园环境背景

12.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篇十二

一、信任学生

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 会让他们浑身充满力量, 把学生当朋友看待, 他们才会主动让你走进他们的心扉.

信任在学生表现出优点时教师容易做到, 而在学生表现不尽人意时, 老师往往感到失望, 失去信任的原动力.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信任他的人呢? 我觉得老师应学会崇拜. 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天下最好的学生, 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甚至连雪花也没有完全相同的, 因此, 每个人的生命更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的, 作为老师一定要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 学会欣赏学生.

二、尊重学生

如果仅做到信任学生, 不注意尊重学生, 那么这种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 也不会被学生认可. 我觉得教学中尊重是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 而现实教学当中, 虽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 但事实上学生的地位是低下的. 教学中, 老师应学会倾听, 其实学生的心里话最想告诉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父母, 另一个就是自己的老师. 为什么现实中许多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呢? 原因在于我们部分老师嫌学生烦, 认为学生的思想幼稚, 同时在学生说话时忙于做其他事情等等, 久而久之, 学生觉得你不尊重他, 也就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 倾听是尊重学生效果奇佳的方法, 通过倾听, 你了解了学生;通过倾听, 学生锻炼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坦诚的品格. 你倾听他的心声, 等于给了他希望、给了他自信、给了他勇气.

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教育者本人的行为、态度和方式, 最直接、最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给学生什么, 必须明确他需要什么, 不是老师自己怎么想就这么来, 向学生请教这个方法, 最能体现互动的教育规律.一旦我们的老师从真正意义上懂得尊重学生, 也就很容易了解学生是如何想的, 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 从而找到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接受.

三、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 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 有许多问题, 本来老师想不通, 换位后, 问题就迎刃而解, 这是理解的作用. 记得曾有个学生来问问题, 我是这样做的, 我不立刻给他答案, 而是让他先思考一下, 尽力自己去找答案. 此时他计算的答案与我的不同, 但我没一口否定, 而是帮他分析, 找出错误, 我说:“其实你的答案也有道理, 也许是老师错了, 我们去书上看看怎么说的吧.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我都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 充分理解学生此时来问问题的心里感受, 从而也给学生灌输了追求真理的精神. 而在现实教学中, 有的老师往往以主观的态度, 所想的是学生的分数, 哪有工夫专心倾听学生说话.

人总是在有所获得的情况下, 才会有所感激, 多与你的学生平静地谈话, 陪伴学生不在于用时多少, 而在于用心多少, 只有陪伴才能沟通, 沟通是了解学生、引导学生重要的一环, 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唯一途径, 是理解学生的试金石.能与学生沟通的老师, 在教育学生方面往往是成功的, 老师经常和学生促膝谈心, 沟通思想, 通过交谈, 学生增长 了知识, 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本领和艺术, 同时使我们的老师加深了对学生的理解.

四、激励学生

激励分为正激励, 负激励. 激励是把眼光集中在学生的优点上, 这会强化巩固学生的好行为, 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那最好的激励是什么呢? 不是表扬, 更不是物质奖励, 而是分享. 学生若能感受到老师因他快乐而快乐, 会受到很大的激励. 做为老师, 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闪光点的眼睛, 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 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 记得我曾对一个总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这样做过: 有一次她没完成作业, 我对同学们说:“某某同学, 其实她不是不想做作业, 她每次不完成作业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信我们可以问问她, 我们相信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那位同学站起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此时, 全班同学用热烈的掌声给予鼓励. 谁知, 第二天这名同学又没完成作业, 我对全班同学说:“某某同学今天又没做作业, 如果说她原来是有原因的, 我想她今天没完成作业的原因肯定会更特殊, 已特殊到不能和任何人说, 我们是不是给予理解和掌声呢! ”全班同学又一次发出了鼓励的掌声, 在我的一次又一次激励下, 这位同学现在已经克服了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而且完成作业的质量较高.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只要你用心去发掘, 每一名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宝藏.

五、宽容学生

宽容不等于放任, 宽容意味着先接纳, 后升华, 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 诱发学生的求知需求, 成为自发的内在需要. 比如:老师对损坏公物, 经常打架等等过失, 总是对学生大吼道:你这孩子, 怎么老是这样, 打电话请你家长来. 试想, 这样的处理如何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觉得此时老师应保持冷静的状态, 尽量不要大声训斥, 更不要夸大其词恐吓学生, 而应当实事求是讲道理, 理解学生此时的心理感受, 明确指出弥补过失的办法, 让学生有深刻的心理体验.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要过于单一, 不要总是固定在每一次测试的分数上, 更不要用过于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学生, 容不得学生有一次失误, 这实际上违反了素质教育发展规律.我觉得, 老师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 要学会反思, 遇到问题不是说“你怎么啦? ”而是要问“我怎么啦? ”老师先反思自己的行为, 对学生的错误学会等待, 有许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 在学生不断成长过程中会自动消失.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也并非一天形成, 而我们的老师要求学生克服缺点恨不得全部在一天之内完成. 事实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这就是要求每位老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学会等待, 以一颗平常的心去耐心等待学生的觉悟.

六、提醒学生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 特别是有不良行为习惯后, 给予学生适当的提醒作为补充, 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体验, 以震撼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产生自我改正的意识.

对学生的缺点不仅需要提醒, 而且可以更直接地提出批评, 不过不是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训斥批评, 而是平等的朋友式的提醒, 正因为这样的提醒, 学生才乐于接受, 尽快改正.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改掉缺点, 而提醒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1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十三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环境,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如果说学校教育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导方面的话,那么家庭教育环境则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方面。有人可能认为,学生学习习惯主要靠学校、靠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大,因为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时间在学校。其实,这种看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该说,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确很重要,但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学生的心理依赖、行为方式的定型等方面来说,家庭和家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我在这里不想阐述这种重要性的科学依据,只是结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家长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应该做的工作有很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学生自己怎样看待自己,他(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学习习惯的角度看,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我是聪明的人还是不聪明的人、我的成绩在班上是优秀的还是比较差的、老师是喜欢我还是不喜欢我、是通过努力我一定可以超过其他同学还是不管怎么努力我都会很差、认为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没有认真还是因为本来就很差?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是他在学习方面的自我意识。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会很不相同。一般认为,对上面这些问题,如果持前一个方面的认识,那么学生的自我意识就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如果学生对自己是一种否定的认识和评价,他自己认为自己不聪明、是一个很差的学生,那么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能的。只有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积极的、健康的,他才能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家长对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期待。家长对孩子的积极评价有助于形成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同样,家长对孩子的消极评价则会产生孩子消极的自我意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很多实验,结果表明,当家长和老师积极地评价孩子(学生),信任他、期待他、肯定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应地提高了。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几乎成为小学生教育的“金科玉律”。家长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说他笨、肯定很差,更不可责骂和体罚孩子,这样只能强化出孩子消极的自我意识。正如许多教育家说的那样,家长对孩子只能做一件事,这就是相信他、鼓励他、赞许他,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不能批评孩子,但是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当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要在相信他一定能够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如果孩子的成绩事实上处于班级中等以下,家长要善于发现并充分肯定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优点,让他树立自信(即积极的自我意识),进而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意识到,只要我努力,我在学习上也一定能够赶上去。总之,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艺术地批评他的缺点和不足,就一定能够形成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而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孩子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第二,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要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只是鼓励他、赞许他和肯定他还是远远不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

所谓“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指认真检查他的作业和课外阅读,而且包括与他谈论在学校和家里的全部学习经历。跟踪孩子的学习,首先是要仔细查看他的作业、考试试卷、阅读内容等。检查和查看不是管家式的监督和看管,命令式地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通过查看发现孩子的学习特点、掌握他的学习兴趣点、了解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窥见他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为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学习积累素材。通过这样一种检查和查看,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哪些学习毛病是普遍性和经常性的,哪些是偶尔的;可以发现孩子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比较欠缺;也可以发现孩子哪些学习习惯值得肯定和发扬,哪些学习习惯应该纠正。

跟踪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与他谈论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经历,掌握孩子的内心观念。比如通过和他吃完饭以后的聊天,了解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学习什么感到最愉快、最不喜欢学习什么、是否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与孩子聊天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孩子内心的学习体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并在沟通的基础上向孩子提出希望。例如,问孩子为什么不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孩子可能回答因为认为自己不行、害怕自己答错,也可能回答觉得老师不喜欢他,还可能回答没有勇气等等。不管什么原因,实际上都是孩子的一种认识和观念支配着的。了解这种原因就是了解了支配孩子行为方式的观念和内心世界,家长也就可以进一步帮助孩子形成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孩子一旦树立了对学习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愉快的内心体验,他也就一定会形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家长做孩子学习的楷模。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家长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试想,如果家长在一周、一月甚至一年中自己从来没有学习过,迷恋于看电视、娱乐等,要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困难的;也可以设想,如果家长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么要想使孩子觉得学习很愉快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孩子从我们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乃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天然训练场。

1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体会 篇十四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那么,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该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一、教师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堂认真“听”,边听边记笔记。

为了教和学的同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致志地参加学习活动,认真听同学发言,对其他人发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指出来。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老师讲,听学生讨论,边听边思考;提倡学生有时可以边听边做听课笔记,把老师强调的地方记下来,以便以后复习时用,这也为后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堂发言力求身体站直,语言准确

课堂发言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文章转载自: 请保留此标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发言过程中,力求学生做到表述清楚,不拖泥带水,又不矫揉造作。课堂练习认真仔细,计算快速准确

课堂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的要求: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计算速度要快,方法要灵活。计算完毕后要验算检查,保证准确无误。为了活跃学生思维,经常组织一些计算大比拼活动,这样学生的计算热情更高,算得更快、更准确。

四、课后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

五、考试认真审题,沉着应对

六、勤学好问,积极求教

勤学好问,永远是学习的根本。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语文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15.《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家长学校学习心得 篇十五

【关键词】少数民族 英语学习 语言习惯 影响分析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与内地与全球的文化交流也更趋频繁,而語言成为交流的首要障碍,因此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及英语的教育培训势在必行。但受母语及汉语语言及文化表达习惯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造成不小的困扰,引发词汇缺失、语法结构把握不当等问题,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习语言学习习惯的障碍性分析是做好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前提。

一、语言学习习惯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不同,英语往往作为第三语言进行学习,在把握母语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汉语。而不同的民族母语结构与语言表达习惯存在显著差异,这种语言习惯上的差异成为当地学生英语学习的制约。少数民族母语无论是词汇发音还是词义表达,或者是语法结构还是句型转化等都表现出与英语不同的习惯差异。例如新疆维吾尔族母语为维语,其语言习惯中有32个字母,8个原音与24个辅音字母,语言划分习惯上以元音为分割线。这点与英语存在相似处。随着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深入,维语中的字母与音素之间存在一致关联性,对于当地学生来说,习惯借助于对字母与读音的把握,进行母语的拼写练习,只要掌握了字母与读音的语言表达习惯就可以开展有效的阅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则并不意味着字母与读音是英语拼写阅读的基础。英语没有具体的语言表达规律可言,即使是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甚至是不同的单词中都可能存在N多个发音,少数民族学生如果以字母与读音作为英语学习的入门引导,则很容易混淆英语的单词音标,更难谈具体的拼写。此时少数民族学生母语语言表达的既定习惯对英语语言学习产生负迁移影响,也就是起到相应的制约阻碍作用。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依然停留在母语字母与读音的语言习惯中很难把握到英语学习的规律,也很难充分领会英语学习的要旨,此外语言表达思维习惯也截然不同。英语与汉语可以进行直译,例如It is beautiful。可以直接翻译为它是美丽的。而少数民族地区在表达时则更习惯Let us...这样的句式,带有一定的祈使色彩。在母语习惯的负影响下,少数民族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

2.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除了要学习英语,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为汉语。要求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普通话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振兴与经济振兴的教育策略。汉语在本质上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母语语言表达习惯也存在显著不同。从语言系统方面看,英语属于语调语音的范畴,而汉语则为声调语音,两者所属语音范畴的明显差异决定了其语言表达习惯上的迥然不同。两者在音位系统方面也存在一定分歧。按照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学习习惯的影响,其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以汉语词汇为踏板,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可以借助汉语的词义掌握,比如:bananana,study等,随着英语学习深入,少数民族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新词汇,随着词汇量的加大,如果借助汉语进行英语词汇记忆这种语言学习习惯,则很多词汇难以进行清晰记忆。例如:potential。语序结构的不同造成的既定语言学习习惯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原有的汉语语言习惯不能适应当前的英语学习与把握。

二、文化表达习惯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除了语言本身所带有的习惯性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造成干扰,文化层面的差异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因素之一。少数民族学生受当地特色文化的影响,在语言及文化表达上带有当地文化的色彩及思维表达定势。表现最为直接与明显的是社交方面。汉语问候方式与少数民族问候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以维语为例,维语使用的少数民族见面习惯问候你好,饮食等,而西方谈论最多的则是天气。两者对于一些颜色问题、语言表达禁忌也呈现出明显差异性。西方很忌讳被问及年龄及工资收入等问题,而维语地区则没有这层禁忌。这种既定的文化语言习惯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困难重重。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少数民族做好英语学习至关重要。但受母语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及文化表达习惯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做好这些问题的归纳总结,在明确习惯差异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真正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与指导。

参考文献:

[1]黎青.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00-102.

[2]张向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04:82-84.

[3]蒋燕.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3,03:203-206.

上一篇:民政局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下一篇:讲礼貌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