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

2024-10-30

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共10篇)

1.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 篇一

怎样和学生、同事、家长和谐相处

桃村一中 于德萍

一、如何协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

教师和学生家长在教育学生成才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者、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切忌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毛病,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发顿怨气,批评一通,使家长有“难言之隐”,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自尊心,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学生的目的。2.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在家访、家长会和同家长联系时,这对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管理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这时就要求教师要虚心听取,不与家长争吵、争辩。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科学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

3.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教师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教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教师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教育教学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纳,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2.赏识你的学生。

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己者死”一般的信赖和真诚。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3.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4.宽容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作为一名教师,将心比心,宽容、谅解,就能为学生特别是特殊儿童赶走心灵的乌云,带来阳光。

三、要学会与同事相处

1.要互信互尊。只有把尊重、理解、谦让作为同事相处的座右铭,同事关系才能更加融洽。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先要俯下身子去真诚的尊重别人体谅别人,这样换来的才是别的老师对你的尊重,最终才是同事之间的平等与尊重的和谐氛围。其实,尊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2.要换位思考和包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对事物的看法会有诸多的不同,有时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3.要学会合作。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单独打拼的时代,而是一个整合的时代。在工作中就要真诚合作、相互支持,要为同事的工作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如:在一个班级中,单靠某一科的教学,是难以出色地完成整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的。我更坚信:只要我们大家作到同甘共苦,我们就没有什么办不到、完不成的工作。

总之如何与学生、同事、家长和谐相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多反思、多思考,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好!

2010.3

2.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 篇二

我所在的学校属于高职高技类学校, 因此, 班里总会有一部分初中时成绩不太好转儿上高职的学生。这类学生无心听课, 常会在课上做一些无关课堂的事情, 既影响了其他学生听课又违反了课堂纪律。去年课上的一位女生, 表现得尤为突出。她经常利用上课时间看小说、玩手机, 甚至无视教师的存在用较大的声音和同桌聊天, 还时不时地在课上向老师要求出教室接电话。为此, 班主任和老师们没少找她谈话。可是, 多次的说服教育并没有使她的行为有多大的起色。日子一长, 她对于老师的话竟不以为然, 硬是听不进去了。

课堂上有了这样一位学生, 真是让我头疼了好一阵子。因为有了她, 我不得不停下正在讲的课, 让她出去接电话, 若不允许的话会浪费更多的课上时间;因为有了她, 我无法全神贯注的讲课, 若不这样她的声音会大过我。偶尔, 见她不在教室, 我心里会一阵窃喜, 终于可以不被打断的上完一节课了。可事后, 我又会暗自惭愧, 这不是一个老师该有的想法。可是怎么样才能让这么一个孩子重新振作起来呢?虽然她已经十八岁了, 可在老师的眼里, 她还是一个孩子啊!十八岁!多好的年龄!我要是能再回到十八岁该有多好!可是我已经三十五了。看着她这样虚度自己的黄金年龄, 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惋惜着。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我一如既往地上着课, 她也一如既往地虚度着自己的光阴。终于, 到了我开公开课的日子。还记得那天全班同学都听得很认真, 我惊喜地发现她也是。趁着学生做练习的时候, 故意到她身边看了一下, 竟然已经做出来了。要知道, 这节课的内容有点难, 再加上还涉及到数学的概念, 好几个女生都是一头雾水了, 正在那儿不知如何下笔呢。看来她脑袋不笨就是没有用在合适的地方啊!第二节课上, 复习回顾这道题的时候, 我若无其事地把她当作做对的例子表扬了, 还顺便夸了她脑瓜子聪明。那一瞬间, 我读懂了她目光中的柔和。下课了, 我拿起课本正准备离开教室, 她走过来半调侃地说:“老师, 你才知道我聪明啊!”我也回敬了她一句:“呵呵, 刮目相看啊!”我们相视而笑。出了教室的门, 我觉得阳光格外地灿烂, 特别是照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很庆幸, 过去的那些日子, 我宽容地对待了她给我带来的麻烦, 而没有迫不及待地用针一样的话去刺伤她。我的耐心终于迎得了她回报的笑容。

同样让我惊喜地, 是从那以后, 在我课上再也听不到她大声地聊天, 也没有再出去接过电话, 虽然她只是偶尔抬起头来听听课。但这足以说明我们心灵的交流。当我向她投去殷切地目光, 她会回报我一个歉疚的眼神。她体谅了我上课地辛苦, 同时也告诉了我, 专心听课她实在办不到。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下个学期开始, 我又会认识一批新的学生, 这也意味着我与她师生的缘份走到了终点。有点舍不得啊。对于她, 我心里是复杂的, 我很高兴能在教她的时候为她做一点事, 让她有所改变;也很遗憾, 能给予她的, 也就只有这么多。其实我多么希望她能够认真起来, 努力学习而不浪费这骄阳一样的青春啊!虽然没有做到, 但已让我看到了方向, 并更坚定了方向。

3.与亲人相处的方式 篇三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上许多纷繁的人和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又何止一种?正如龙应台所说,“交谈”未必是唯一的相处方式。

请以“相处的方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主立意,自选文体;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60分)

【押题理由】

近三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大都贴近生活,观照人生。命制这道“相处的方式”的作文题,正是向这样的命题趋势靠拢。在社会生活中,谁不与他人相处?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自我”之外的客观世界相处,是每一个步入社会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所以,这个话题有着最广泛的实用性,也有着最宽广的思想性。

【立意点拨】

1.与亲人相处的方式。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有叛逆的行为,考生可以思考应如何与亲人和谐相处,才能让自己感受亲情,享受幸福。

2.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在精彩属于他人,无奈却属于自己的情况下,我们要懂得选好自己的位置,以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处理好个人与名利的关系,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

3.与朋友相处的方式。与朋友相处,不是把对方当成工具,而是把对方看成“人”字的一笔。

【误区指津】

考生完成这道作文题,难处在于,自己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即便思考过,自己又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因此,考生不要说太多冠冕堂皇的话,而是用具体的生活体验与鲜活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优秀立意】

1. 与亲人相处的方式;2. 与世界相处的方式;3. 与朋友相处的方式。

【高分素材】

(人物)素材化用①

1993年,一场高烧让陶艳波8个月的儿子杨乃斌失去了听力。为了教会儿子说话,陶艳波毅然辞职专程跑到北京学习唇语。2011年,杨乃斌考上大学,而陶艳波已陪儿子当了16年同桌。陶艳波用16年的陪读方式与她失聪的孩子相处,陪伴儿子走向与健康孩子一样的人生。是啊,每一个人都需要相依相伴的人,每一个人都需要他人与自己相依相伴,但人与人又都不同,唯有选择最佳的方式才能让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相伴一生。

(语录)素材化用②

4.如何与老师相处 篇四

2008-07-31 15:33:00 本网综合

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知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在社会上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理应受到尊重。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老师会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引导他们提高认识。作为学生,我们应当尊重老师。

一、对老师要礼貌

学生要尊重老师,这种尊重首先体现在表面礼节上的尊重,见到老师要有礼貌,能够做到主动热情打招呼,通过在每次上课前主动把讲台擦干净、课间擦干净黑板等这些小事也能让老师体会到学生的细心。尊重还包括与老师讲话时,语气温和,语调平稳,说话时不要指手画脚。要保持端正的身体,双目注视老师,认真听,不可东张西望,不可将手插在口袋里,或两条腿一颤一抖地晃动。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体现了学生尊重老师的意识和受教育程度。如果青少年不能学会尊重他人,将来就不能融入社会,也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认可。

尊师不仅体现在对老师有礼貌、帮老师拿东西等方面,还体现在对老师辛勤劳动的理解,并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的辛勤工作。所以,一声亲切的问候,可以化解老师一天的疲劳。

相关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与老师交往时行为举止要恭敬,见到老师要鞠躬敬礼让路,同行时要让老师先行。此外,敬师尊长的良好传统还体现在许多文明礼貌的称呼上,如把师长称为恩师、严师、良师等,把老师的话称作是教导、教诲、训诫、赐教等。

二、向老师提意见要讲分寸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都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挑战权威、质疑老师。有人说,不会提出个人见解的学生多半不是好学生,可是老师毕竟是长者,即便他们在某一个环节上犯错误,作为学生也要尊重他们。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向老师提出。

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交往中,我们与人谈话都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自然,给老师提意见和建议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老师在全神贯注地讲课或讲话时不要打断,即使是要讨论课上的问题,也最好不要当时提。因为这样做容易打断老师的思路,干扰教学进度,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对于很多在班级内发生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了解实情,那么就难以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因此如果有意见,应该坦诚地告诉老师。此外,在提意见时,不要固执己见,要谦虚谨慎;不要强加于人,要客观表示自己的态度,同时给别人以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不要用“我的意见是绝对没错!”类似的语气来跟老师讨论问题。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但也希望在学生中保持一定的威信和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们。因此可能老师比其他职业者更重视在他人面前的表现。所以在老师有失误的地方,我们最好对当时的环境和氛围简单做个分析后,再考虑是否可以当时提出来,还是可以事后再跟老师提出来。

相关礼仪

学生向老师提意见,也要注意语气和方式。否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容易引起误解和反感。即使是很普通的朋友和同龄人,在给对方提意见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是否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对于师长,更应该如此。如果有意见要提,一定要注意用礼貌、商量、交换意见的口气进行。不要武断地说“你这不对,你那不对”,更不能因为老师的失误或不足而在言语中表现出不屑一顾。

5.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艺术 篇五

很多人认为,和孩子打交道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无论你多么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也总会担心,甚至害怕出现失误。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世间责任最重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孩子。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区的普通成员,都肩负着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重任,需要激励他们去获得成功,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一名教师,相信各位都有同感,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已经不再像我们读书时那么单纯了,老师的命令就像圣旨一般,从来没有想过老师会是错的,即使意识到老师有错,也不会不分场合,不顾时间,对老师指出,与老师进行辩论。在当时我们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现在的学生在电子时代里长大,接触的是电视、广播、上网,知道自己的一些权利,民主意识很强,而且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很严重,渴望自由,渴望自主。随着生理的发展,他们渴望以大人的方式处理问题。学生群体发生了变化,老师工作方式也必须相应地发生改变,调整师生关系,把学生的位置摆正,不然工作就会处处碰钉子。与学生相处得好,学生爱听老师的话,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教师到底要如何与学生相处呢?

一、热爱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

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本要素。只有热爱学生,班主任才能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真心诚意

地尊重学生,才能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地传授给学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温暖的师生之情,其内心才会受到鼓舞,才会自觉按你的要求去做,进而激发好学上进的热情。

这个爱字可不要随口乱说。爱学生,就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当然,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并非那种单纯的感情上的溺爱,而是一种对学生的感情倾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要求相统一的爱。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做“良师”时,别忘了做他们的益友。师生成为朋友,是有助于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二、尊重学生,平等信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老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现代学生由于知识的增多,交际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进而产生要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是爱学生的最高境界。对“公平”这个词的理解不仅是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

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提高,都能成长进步,还应理解为新一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学生做错了要改正,老是做错了也要勇于面对。“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以权欺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平等。

三、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师生之间沟通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谈话。谈话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心理相容,提高学生思想。与学生谈话时要做到主题明确、语言准确、生动,易于接受,同时给学生以微笑及适当的赞美。教师还要学会聆听,听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不但了解他们的性格,想法,家庭等,同时让学生对教师有所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纸条、写信、作业寄语、上QQ等方式与学生沟通。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有亲切感,才能有心灵上的沟通。

四、教师要欣赏学生,宽容学生

实践表明,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是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期望孩子完完全全按你的意愿行事,这是不现实的。孩子就是孩子,很多对于我们成人而言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往往是陌生和新奇的。因此,教师要设身处

地为学生想一想,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包容他们各种行为习惯,以自己的言行促使学生不良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教师应在思想上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能纠缠于学生某句难听的话和某种不良行为,而要以宽容之心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帮他们改正错误。

五、教师要讲究方法技巧

教育学生,光有爱、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把握火候,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集体力量。教导他们在集体中互相学习和吸收好的学习经验。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使学生都能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对人、对事不存偏见,宽容大度,能接触自己的一切,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他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畅所欲言,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会与同学合作,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对那么些不善于动脑筋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他们通过认真听并体验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享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受到启发,得到提高。

除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言行服饰,偶尔实施“间断”策略以激起他们对老师探索愿望,增强他们的向师性。

6.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 篇六

进入职场后,总会有很多师弟师妹在毕业之际,经常私信问我,初入职场要怎么跟同事、领导相处,以及这个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经常直接了断的告诉他们,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好好说话。

那么怎么才算好好说话呢,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1、面对“生人”和“熟人”,备好两套聊天系统

当这两种人都出现在一个场合时,对熟人要略收敛,对生人要多问询,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基本素材你才能判断这个人是一个严肃的人,还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拿捏尺度会更准确。

不能因为有熟人在场就表现得无所顾忌,最终往往是丢了朋友的面子,也丢了自己的。

2、不做闭环回答,把话头丢回去

大部分人在提问的时候,都会选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把他问的问题抛给他,对方很开心,你也乐得清闲。中间你只需要加一些,“是吗?”“啊?”“后来怎么样了?”这个话题就估计会聊很久。

不懂没关系,没有什么比告诉一个不懂,却表现得很有兴趣的人讲你擅长的事,更让人开心的了。

3、“抱歉我说话比较直接”,是最苍白无力的解释

任何时候都别期望你说了直接的话以后,用“抱歉我说话比较直接”就能把伤害降低到最小。

人们只会记得你的伤害。所以当你打算说重话让对方警醒,用停顿都会比这补救更管用。要说就别怕惹别人不高兴,要觉得重就别说。

说了重话还希望对方立刻原谅你,这都是不可能的。

4、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但是尽量别赞美太多

称赞多了不是显得假,就是会显得生分。称赞要发自内心,但要讲究技巧。

有时候“你今天气色特别好”会比“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要实用,因为搞不好你也不记得她是不是昨天穿了同样一件衣服。

对女生来说,直接过度地称赞会一时赢得好感,之后会落得油嘴滑舌的印象。

5、如果不想回答,反问是最好的回答

总会有一些反射弧比较慢的人来问一些让你尴尬或者是你不方便回答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可以直接用原话题反问他,尝试转移一下注意力也是对对方的一种提醒。

如果对方就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你实在是不想回答,也就不必再留面子。

6、聊天的“浅谈资”,来自于每天的碎片阅读

这个特别适合那种同事关系,中午在一起吃饭,下午在茶水间遇到,偶尔闲聊几句打发尴尬。

比起聊同事的绯闻,还不如每天花十分钟浏览一下每天的新闻、热点话题,它们都可以成为最基本的谈资。

7、培养一两个小爱好,让它成为你话题的一部分

八小时你属于工作,八小时之外你属于自己,如何丰富自己是能不能好好聊天的开始。

阅读、音乐,这些东西有时候挑人群,并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和有共鸣的。做模型,收集标本更是特别冷门小众,估计也只有同好才能分享。但是美食、电影这些,大部分人都会涉猎和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尝试选一两项比较大众的事去做,会很容易让你在人群里得到更多回馈的声音。想变成一个讲话有料的人,请先从丰富自己的生活开始。

8、在话题的结尾,把话题抛给下一个人

当你的发言太长时,请尝试在话题的结尾把话题抛给下一个人。

你难免会遇到一个你比较擅长的话题,或者你知道得比较多的话题,成为话题的中心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内心是一个比较偏内向害羞的人,总觉得话题说着说着就说完了,不知道怎么结个尾。那就尝试把话题抛给别人去结尾。

比如午餐有人提起某个名人,而你刚好最近在关注他,你兴高采烈地说完又不喜欢这个话题终结在自己这儿,不如后面加一句,不过你是怎么开始喜欢他的?或者是,他最近不是还演了一个什么电视剧来着么?你觉得怎么样啊?

9、用对了是“幽默”,用不对不如“沉默”

幽默这个东西是天生的,这不是背会了笑话或者段子就能表演的。所以如果你还是个新手,我建议你先在圈子里找一个你觉得幽默的对象,然后把他的段子背下来,在另外一个别的聚会上小用一下练练手,如果有反响就是棒棒哒,如果没有反应就当尝试一下,也没什么不好。

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硬上场,到时候伤了自尊是小事,留下阴影更麻烦。

10、别怕冷场

有的人很怕出现话题空当,感觉几个人面对面干坐着很尴尬,需要聊聊天,可总会在聊了一个阶段之后出现空场,这时候会觉得自己特别有义务去填补这个“空场”,结果越想说,越想把气氛炒热,越尴尬。

其实这时只要淡定地拿起杯子喝口水,就让冷场停在那就好,总会有人再开口说话的。

7.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 篇七

一、学生干部的培养与选拔

切忌主观臆断。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在18岁左右, 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 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都不够成熟且处在成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表现出学生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比如在认识问题上容易偏激, 某些事情认识的十分正确, 但某些事情却又不准确。所以, 高校辅导员在判断学生能否成为出色的学生干部的时候不能因为学生的某些缺点而否定了学生的全部。并且要听取该生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对熟悉该同学的学生们以及室友的意见。

选拔时学习成绩要占重要方面。学习成绩不能说明该同学的全部能力, 但至少说明了该同学的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在现阶段, 学习成绩成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十分深入普通大众的心。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候, 同学们会将票投给学习成绩好, 个人能力突出的同学。通俗地说, 学生们对这样的学生服气。换个角度, 这样的学生在接下来大学生活中也比较容易开展工作。

要有试用期。试用期的设立并不代表对学生的不信任, 而是通过制度的方法告诉学生, 开好头起好步, 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同时, 辅导员可以在试用期期间对学生进行第二次验证, 也就是该学生干部在行动上能否和说的一致, 是否适应工作等等。在大学阶段的试用期往往是单向的, 也就是辅导员考查学生干部为主, 学生却很少有因为试用期对工作不满意而辞职的。

选择有经验的学生干部。有的同学热情和积极性很高, 却没有工作经验, 往往使其工作有一个适应阶段, 辅导员是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的, 并且要亲自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当好学生干部。如果在高中阶段当过学生干部, 特别是有学生会经历的同学, 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并且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 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 往往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会克服很多困难。

民意占重要方面。学生干部开展的工作群体是学生, 如果得不到学生群体的支持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如果有个别同学的负面情绪多, 则效果会更差。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助手, 学生干部工作不顺畅, 最终将会影响到辅导员自身的工作。民意调查要公开和私下两方面进行。公开, 就是全班以投票的形式进行。私下, 则更容易了解到真是情况。要有针对性的了解同学们的意见, 选取人群要有特点, 分布面要广, 至少要达到10%。

考虑家庭因素。我们所指的家庭因素, 是该同学的成长环境,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都有哪些经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点十分重要, 起到了地基性的作用。往往一个知书达理的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人格健康的。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 往往问题学生的背后, 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这点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考虑该同学的心理素质。大学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他们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 从他助变得自助, 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还要受到来自于同学们给予他们的压力, 也就等于面临了两份压力, 在压力下, 思维和行动很容易变形。他们需要关心理解以及被尊重。现在的大一学生的出生年龄处在90年前后, 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成长的环境一般比较优越, 挫折感少, 承受能力不足。在选拔学生干部时候, 可以通过该生的个人经历做出预判。

考虑岗位和性别因素。学生干部一般是班级干部和学生会干部, 除了宿舍管理部和女生工作部的特殊性之外, 一般而言, 班长和学生会主席以男性为主。往往男生更易互相团结, 女生对此认同感也比较强烈。而女生在团支部书记和秘书处秘书长的岗位上的优势比较突出, 发挥细心、细致的优势, 给人以亲近感。

该同学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重要的考察方面, 在我国古代就有德才兼备为上, 有德无才次之, 无德无才再次之, 无德有才为最后的说法。看见工作能力与才能是处在德行之后的最重要因素。那学生的工作能力表现在:上传下达的沟通能力, 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控制学生的情绪能力, 处理事物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这些都建立在是否公心的基础上, 也就是全心为工作而服务, 而不是其他。

该同学与人沟通和相处的能力。每个人都具备沟通和相处能力, 但有效沟通与和谐相处却不是人人具备的。有效沟通就是双方达成一致的想法, 取得进展。这里依靠的固然有出众的口才, 但更多的是思辨和逻辑能力。能够将胸中所想, 利害关系表述得当。而相处则是人脉的直接表现, 这里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特长, 甚至是从事共同的事业。需要学生干部涉猎更多的知识, 学习更多的书本外的东西, 以此和同学们有更多的话题, 使彼此产生信任感。

二、培养学生干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要轻易许诺学生干部荣誉或者其它。学生干部对荣誉是十分看重的, 并会为此努力和奋斗。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名额限制等种种原因, 往往会对个别同学不能给予及时奖励。这对学生干部而言, 是莫大的压力。他们会理解为, 自己工作不到位或者教师失信等。这种情绪或者挫折感会直接带到工作中, 造成了客观上对工作的阻力。

对学生干部的关爱应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多做工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食物的需求是最底层的, 而精神的满足感和尊重感是远高于食物需求的。学生干部获得的尊重是往往同学们给的, 也就是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工作过程中得到的。在工作获得的尊重是持久的, 也是自我认可的凭借和依据。

对学生干部的判断标准不能和已经工作的人或者理想中的学生干部等同。学生工作者往往会把学生当作已经工作的人来要求, 一来是教师的固有特色, 希望学生能够出色。二来, 因为很过工作学生和教师是一起完成的, 容易提高要求。但他们毕竟还是刚刚走过18岁的孩子, 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非常明显的观察到, 学生干部从大一到毕业的进步是明显的, 也是巨大的。

对学生干部的指导要方向大于细节。辅导员老师不能替学生做完所有的细节工作, 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自立。而且学生在走入社会后经风雨的能力会降低。需要学生干部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把所有工作的细节和来龙去脉搞清楚, 也就使学生克服了心态浮躁, 不够认真踏实的缺点。

当学生干部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 首先应该批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助手, 在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 很多老师容易出现“护犊子”的情况, 这是十分有害的。损害的是老师的声誉和威望, 因为学生干部的权利是从教师那里取得的。遇到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自省与自我批评。懂得维护大多数同学的利益就是维护教师的利益, 更是维护大局利益。

8.学生演讲学会与他人相处 篇八

在校园里,一声伴随着微笑的“您好”,会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的身上洒香水,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与人相处是

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时时刻刻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我们万里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这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加倍珍惜,更应该学会与他人相处。

记得开学不久,班主任谭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也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在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豁达些,因为豁达的自己才不至于钻牛角尖,也才能乐观进取。举一个例子,当你正在做作业或正在休息,你的同学突然一声大叫。即使这样,你是不是在责备他之前,保持冷静,让他先认识到自己的对和错呢?

古语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宁静平和的心情去感化他人的浅薄行为,以高尚人格去感染别人的无理之举。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不仅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有可能成为孤家寡人。要学会与人相处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如:关心他人,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隐私;不在背后议论、批评他人;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善于与那些与自己兴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对于错误要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等等。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你想做个幸福的人吗?那么就从与人为善开始吧。学会与他人相处,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重要原则会帮你改善人际关系的,如果你能遵从这个原则,你将获得许多好朋友,好伙伴。愿文明、礼貌、宽容、谦让之风吹遍整个万里校园。

我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9.与低年级学生相处之道 篇九

各位可亲可敬的生活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一年级的田老师,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与探讨《与低年级孩子相处》的话题。我从教20多年,一直是和低龄的孩子打交道,我喜欢低龄的孩子,因为他们天真、可爱,和他们在一起我每天都是开心的、快乐的!

每年九月,寄宿制学校刚开学,低年级新生的住校情况便是班主任和生活老师面临的最大难题。对于一个刚刚年满六七周岁的孩子来说,在幼小衔接阶段,既要象其他同龄人一样努力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又要尽快适应两周只能回家一次的寄宿生活,是十分困难的。低年级新生对住读生活的适应与否不但事关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对周边学生产生辐射影响,所以如何与低年级孩子相处,指导孩子们尽快适应住校生活,是生活老师们正常开展工作的前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家长更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家长对于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要求也日益强烈。我校是应城市一所12年一贯制民办寄宿制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设备都是高标准的,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来我校就读。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大部分也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更何况听孩子们的心声呢,因此在寄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多年累积的经验,我觉得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如何让孩子们适应住校生活。喜欢老师,喜欢学校。那么作为生活老师的我们应该怎样了解学生心理,关爱和守护学生呢?我有如下建议和大家分享:

1.关注学生的心理,正确看待学生想家的情绪。

独自进入新环境,对每一个寄宿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进入寄宿学校后,低年级新生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了。在校时,我们的生活老师要对新生多进行和风细雨的引导和对未来更有趣生活的描述。

低年级孩子大多只有6、7岁,初次离开父母的他们一定会有很多不适应,同时进入新环境,更加大了他们的不安感。孩子们想家时,大多在会在寝室哭闹。因为寝室是最容易触景生情的地方。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生活老师要以感同身受的语气和体会与其交谈,带她们在寝室外散散步,分散其注意力,切不可表现出厌烦、排斥,甚至呵斥学生的哭闹的行为。

2、耐心对待学生的哭闹情绪,给予时间等待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有的学生刚入校时哭闹严重,但经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有的学生刚入校时觉得新鲜好玩,吸引期一过也会出现哭闹现象;还有些孩子情绪不稳定,哭闹现象时好时坏,延续时间长,几个月甚至一整个学期都会循环式哭闹。这就需要生活老师配合班主任做好攻坚每个孩子心理的长期战斗准备,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

3、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获得孩子的亲近和信赖。

亲其师,信其道。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成年人有很大的依赖性,成年人鼓励性的语言和正确的诱导对孩子具有引导作用。刚入低年级的小学生心理发育还不完善,自理能力也不强,所以就更需要老师多一些关心和爱护。当孩子在集体相处中受委屈时,你要耐心地听他倾诉,并及时安慰他,()当天冷时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当孩子把散了鞋带的脚伸向你时,你帮他系好……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到生活老师就如同妈妈一样亲切。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更能稳定他们的情绪,促使他们更安心学习,逐渐适应在校的生活。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位妈妈般的生活老师,她是我上届班级的女生寝室生活老师--毕春梅老师,我每次送女生回寝室,毕老师总是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和孩子们聊天,这样很容易拉近她跟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我在和她交流孩子们在寝室表现的过程中发现,她特别细心地观察每个孩子,对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爱好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的去引导孩子们,尤其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关注更多。她对孩子们细心照顾,天热孩子们衣服汗湿她会及时给他们换,天气突然降温,她还会来班上给几个体质较差的孩子送衣服。她善用表扬,但是孩子们犯错时绝不姑息,要求他们及时改正。可以让孩子做的事情她也是放手让孩子去做,比如:洗内裤、袜子,叠衣服,摆鞋子,不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监督孩子,还经常在寝室给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孩子们之间不可以拉扯疯闹以免撞伤。洗澡时不能嬉戏以免滑到摔伤,倒水时注意防烫伤等。给我的班级管理助力不少,我由衷的感谢她。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的圣诞节我们的毕老师还给每个孩子准备了礼物,她的礼物是在孩子们下晚自习前在每个孩子的被子里塞了糖果还假装不知道,让孩子们以为是圣诞爷爷送的礼物,第二天早上她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有的是发卡,有的是小笔记本,有的是贴纸,也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喜好私人定制的。足以说明毕老师对孩子们的一份沉甸甸的爱。所以我班的女生亲切地称她毕妈妈。还有我们男生寝室的何婷老师,经常在节日时给孩子们买水果吃,以及上学期我们二号楼一楼的所有男生寝室的生活老师,她们在夏天轮流买西瓜给孩子们吃,每次回寝看到孩子们在寝室门外热火朝天的吃着西瓜,我的心是暖的,眼眶也是红的。没有一份对孩子们的爱我们的生活老师也不会在外校坚守。今天借此机会,让我代表我们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对美丽的生活老师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人美,心更美!

亲爱的姐妹们,作为一名老师,在应城外校,我们提供给孩子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热情,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友善,我们的关心。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爱心。作为回报,我们将从学生身上发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无以伦比的快乐和成就感。

10.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 篇十

1什么是刺猬法则

1.1刺猬法则的定义刺猬法则又叫刺猬效应 (H edgehog Effect) , 是指两只困倦的刺猬, 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 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 但又冷得受不了, 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 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 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

1.2刺猬法则实践应用效果刺猬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尤其是在管理方面, 例如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这使得他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他成为一代很有作为的总统。

运用刺猬法则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二个例子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 他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法则, 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 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 但在业余时间, 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 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 使得通用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2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为什么需要刺猬法则

作为一名青年辅导员,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 与学生走的太近没有威信, 与学生走的太远又显得不负责任。具体表现在:

2.1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容易导致青年辅导员缺少威信首先, 与学生亲密无间会暴露辅导员身上的缺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 辅导员也不例外。在与学生亲密无间的相处过程中, 很容易就暴露出自己的缺点, 甚至弱点, 虽说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 即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对于青年辅导员来说, 我们对于学生工作经验还十分欠缺, 要想使学生对辅导员自身的缺点有一个正确认识还十分困难。一旦暴露了我们自身的缺点, 开展工作便没有说服力, 学生会认为老师都做不到或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 凭什么要求我们去做, 这样就给学生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其次, 与学生亲密无间容易使辅导员失去班级管理的原则性。青年辅导员往往都十分有热情和激情, 他们怀着一份赤诚之心, 一心想营造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因此, 常常与学生走的十分亲近, 甚至称兄道弟。加之本身在年龄和兴趣方面就没有距离感, 经常能见到青年辅导员与学生一同吃饭, 甚至还有个别辅导员与学生一起喝酒。这些行为很容易造成辅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丧失原则性, 对与自己亲近的人盲目开绿灯, 造成管理标准不一, 有令难行, 最终仍然是威信丧失, 给工作带来损失。

当然对有些老师来说与学生亲密无间的相处, 也创造了许多师生关系的典范, 我们要辨正的看等这个问题, 对于缺乏与学生相处经验的青年辅导员来说, 过分的亲密关系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2.2与学生保持太远距离不能很好的履行辅导员的职责首先, 辅导员工作要求必须与学生保持比较紧密的联系。从辅导员工作的“五要求、八职责”可以看出, 辅导员工作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与学生加强联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 以领导者自居, 另外, 新时代的辅导员也要求我们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 贴近学生的生活。其次, 与学生距离太远, 学生对辅导员不能产生信任感。在辅导员工作的岗位上,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 我在工作的过程中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 当学生信任你的时候, 学生会第一时间想到辅导员, 就会使工作变得更加主动。例如, 学生在感情问题上出了问题想不开, 学生感到学业压力大想不开, 同学之间关系不和引起矛盾等, 如果你与学生保持太远的距离, 学生便不会信任你, 这样工作就会变得很被动, 无疑这样的辅导员是不合格的。

作为一个青年辅导员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当与学生亲密无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就会与学生保持很远的距离, 从而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 我们应该学会把握一个度, 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刺猬法则正是一个处理人际关系比较成熟的法则, 对于工作经验尚浅的青年辅导员来说, 这一法则尤其适用。那么我们要如何应用好刺猬法则呢?

3青年辅导员如何应用好刺猬法则

教育本身具有复杂性, 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关、价值观的形成期, 不同于政府、企业的管理部门属于上下级的管理关系, 新时期的青年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属于平等民主的, 所以在教育上运用刺猬法则需要更加谨慎, 做到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首先, 要与班级学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通过对刺猬法则的研究, 管理心理学专家认为:领导者应该与下属保持密切的关系, 但这是指“亲密有间”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 容易导致彼此不分、称兄道弟, 在工作中丧失原则。因此, 领导者应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 既要表现出亲和力, 也要给人敬畏感。当然在学生工作中, 青年辅导员不能把自己置身于领导的位置上, 但是事实上,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路人, 他们是学生精神上的领导者, 所以需要有威信。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 辅导员要与学生尤其是班级干部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要加强与全体学生的联系, 做到站在一定的高度上, 心中有大爱, 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 不要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工作中与学生谈论个人生活方面的事情, 尤其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暴露出来。其次, 要与班级学生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刺猬法则告诉我们, 保持适当的距离, 才能既互相取暖, 又不至于刺伤对方。这里的距离当然也包括时间距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果你无端占用别人的时间, 影响别人正常生活, 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 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有很多青年辅导员, 公私事务分不清, 因个人事务无端占用学生的个人时间。举例来说, 让学生替自己打印材料、买火车票、买饭、陪同娱乐, 甚至带学生回家干活。这些虽然都是小事, 青年辅导员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但在学生心中, 这样的辅导员是不合格的辅导员, 也为师生关系的紧张埋下了伏笔。另外, 在工作中, 青年辅导员容易犯“习惯使用”的毛病。比如, 工作安排中, 常常只习惯于分配班长去完成任务, 这样就容易侵犯了班长太多时间, 而疏远了其它班干部, 师生关系不融洽在所难免。所以适当掌握好时间距离, 在工作中尽量不要过分拉近与学生的时间距离, 要相对来平均分配与所有学生相处的时间距离。最后, 刺猬法则的应用并不是让青年辅导员疏离学生, 而是需要掌握好一个度。不是与学生的距离越远越好, 说白了太远了不好, 太近了也不好。就刺猬法则来说, 它是一个心理距离法则, 并不是一个具体实际生活中的距离概念。运用刺猬法则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有距离感, 如果应用得体, 会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亲密且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青年辅导员不仅能体会到工作上的成就感也能使自己更加自信的面对新的工作挑战。总之, “合适的师生距离”貌似简单, 实则复杂, 灵活自如的应用它需要青年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辅导员来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刺猬法则的角度入手, 联系工作实际, 分析刺猬法则为何适合青年辅导员, 以及如何应用刺猬法则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关键词:青年辅导员,学生,关系,刺猬法则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s9fqlA 3D p2tH TG m Q v YZojzG_1B Y IlfsCzU qB k3VzD e-EBw SSf43p DHNGg H_ed Ka2zV vUot_fC t2R VftMixM 77B ke Q4ATDC6z7X R jN PzE m 3#1_1[D B/O L].

[2]徐幼强.刍议“刺猬法则”对师生最佳距离的启示[J].现代企业管理, 2012, 11:95-96.

[3]朱郑.把握师生距离的尺度[J].现代教学, 2009, 21:83-84.

上一篇:2024届中考百日冲刺誓词下一篇:护士爱岗敬业演讲题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