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第一课时练习题

2024-10-22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练习题(精选12篇)

1.《老师,您好!》第一课时练习题 篇一

1老师,您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板书课题。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把这篇课文朗读一遍,要求:听清读音,将生字、词语划出来。(配乐范读)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不准、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多媒体出示词语

铺设架起崇高浸透蕴含辛劳涌起波涛真理智慧塑造

春晖朝霞编织丝线笑语盈盈甘露茁壮情不自禁祝愿

(1)开火车朗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4、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赞扬了老师哪些?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交流。

学生自读,再交流,学生齐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书写。

2、哪些笔画同学样应该注意的?

3、齐读生字,进行五笔拆分。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2.《老师,您好!》第一课时练习题 篇二

本课力求贯彻“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关注两个结合: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寓人文教育于语言文字学习之中;二是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先学后教, 顺学而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 体会课文语言表达准确、有序的特点。

3.激发学生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主动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你知道了什么?

1.揭题读题

(1) 揭题, 板书课题。

(2) 读题, 质疑课题。

2.了解学情

(1) 师:通过预习课文, 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

(2) 自由汇报。

3.梳理文脉

(1) 发现谋篇秘妙。

1根据回答, 相机出示:蝙蝠, 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 鲸, 鸡蛋, 袋鼠, 贝壳。

2师:这么多人类的“老师”, 课文用了一个词来概括, 找一找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出现在什么位置。 (板书:生物)

3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总分总”的谋篇秘妙。

(2) 感知详略安排。

1师:观察课文中“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这些生物的安排, 你还有什么发现?其他语段的安排呢?

2感知课文的详略安排。 (第2、3、4自然段是具体说明的, 第1、5自然段是简要介绍的)

(设计意图:了解学情, 把握学习起点。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程度, 基于课前预习, 通过梳理,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总分总”的谋篇秘妙和“详略有致”的布局特点。)

板块二:你有什么不知道?

1.练习提问

师:“学贵有疑”, 初读课文时,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学生自由质疑)

2.梳理问题

(1) 预设一:关于科学术语, 如“流线体”“薄壳结构”等。

解决方案:渗透学法———联系上下文。

(2) 预设二:这些生物是怎样成为人类的“老师”的?

解决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基于学情, 顺学而导, 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探究性学习。)

3.解决问题

(1) 师生共学:第2自然段。

1快速默读, 思考:生物是怎样成为人类的“老师”的?

2预设学生学习情况。

鸟儿寅飞机, 蜻蜓寅防止颤抖, 苍蝇、蚊子、蜜蜂寅改良飞机。

3体会“准确”。

a.对比朗读:

b.讨论交流:有什么不一样?

c.体会感悟:科学小品文的“用词准确”。 (板书:准确)

4体会“有序”。

a.出示语句:

b.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三个句子可不可以变换顺序?发现语段“生物—启发—创造”的表达顺序。 (板书:启发、创造)

c.体会感悟: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表达有序”。 (板书:有序)

(设计意图:师生共学, 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初步体会课文“用词准确、表达有序”的特点。)

(2) 生生合学:第3、4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填一填: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完成表格。

议一议:第3、4自然段在表达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贴一贴:将发现记录在词卡上, 贴到黑板上。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反馈。

a.运用句式, 训练语言表达, 概括第3、4 自然段的大意。

b.小组汇报, 体会第3、4自然段相同的表达顺序。 (生物—启发—创造)

(3) 拓展运用:学做播音员。

1播放视频《向动物学飞行》, 了解仿生学。

2创设情境:学做播音员, 介绍“鲸”“蛋壳”是如何成为人类的“老师”的。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 进一步体会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 在语境中迁移运用, 尽量准确、有序地进行介绍, 将文本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板块三:你还想知道什么?

1.课堂小结。

2.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又有什么新的疑惑?

3.引导学生到大自然、到书籍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课尾解疑又启发新疑, 推荐科普读物,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类的“老师”》是语文出版社S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关于仿生学的科学小品文, 语言准确, 结构严谨。

拿到这篇课文后, 一个个问号闯入我的脑海……如何实现“关注学生学习, 加强语言实践”?如何践行“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这一教学理念?如何体现“小班化”理念和“作业与练习”导向?

不妨“顺学而导”, 就陪着学生在课文里走一遭, 走走, 停停, 想想, 议议。本课设计以“生本”为主线, 串起“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不知道?你还想知道什么?”三个板块教学, 力求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同伴的合作, 让学生踏上“语言文字的发现与实践”之旅。

一、先学后教, 顺学而导

揭题导入后,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程度, 笔者抛出了第一个问题:“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一个简单的提问, 了解学生学情, 把握学习起点。接着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总分总”的谋篇秘妙和“详略有致”的布局特点。

课前笔者也曾想过, 上课伊始作此安排是否为时过早?然而课中笔者看到, 学生轻松地整理出了课文介绍的人类的“老师”, 不仅发现了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还发现了第2、3、4自然段是具体说明的, 第1、5自然段是简要介绍的。

给“先学后教”一个窗口, 学生思考的嫩芽就从这个窗口探出头来, 还是有必要的。

二、由扶到放, 合作探究

梳理之后, 基于学情, 笔者通过“提出问题—梳理问题—探究问题”的步骤顺学而导, 先请学生自由质疑, 梳理归纳后进行师生共学, 习得方法, 最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第2自然段, 通过讨论交流、对比朗读等手段, 学生了解了人类以动物为师的事例, 初步体会到科学小品文“用词准确”“表达有序”的特点, 并且发现语段是按“生物—启发—创造”的表达顺序写的。

教学第3、4自然段, 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填一填”, 了解段落大意, 运用句式, 练习概括能力;通过“贴一贴”, 将发现记录在词卡上, 贴到黑板上, 全班交流;通过“议一议”, 进一步理解“生物—启发—创造”的表达顺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关注学生学习, 就应该给他们一个“合作探究”机会。

三、迁移运用, 拓展实践

视频《向动物学飞行》的播放, 既介绍了仿生学, 又创设了言语情境, 学生跃跃欲试, 学做播音员向大家介绍“鲸”“蛋壳”是如何成为人类的“老师”的。在“准确、有序”的介绍中, 无痕地将课文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课尾, 请学生带着新的疑惑, 走进书本, 走进自然。

给“语言实践”一个舞台, 恰当处理了阅读、感悟、质疑、运用之间的关系, 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也油然而生。

入夜, 静下心来, 反思自己的课堂:

是什么原因导致“播音员”展示时间不够?现在想来, 把握课堂节奏, 捕捉课堂生成, 不仅需要实践, 更需要智慧。如果重上这课, 设计课堂练笔环节, 仿照课文“现象—启发—创造”的构段方式, 扩写第5自然段, 是否更能体现目标的一致性?

3.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 篇三

——题记

电闪雷鸣,天空灰沉沉的。顷刻之间,大雨倾盆而至,哗哗的雨声在我耳边回荡。

我埋下头,坐在窗边,眼前一片死寂。豆大的雨点不时向我砸来,笔记本摊在桌上,字迹变得模糊,一点一点在水中漾开,正如此时我心中的苦涩一点点侵入心房。我知道,希望破灭了。

那天下午,学期第一次数学考试。我并不十分擅长数学,心中虽告诫自己要有信心,但还是有点紧张。当我拿到试卷,浏览一遍后,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不难。便埋头做了起来。

考试后,几个同学凑在一起讨论题目,我忍不住好奇,便参与其中。随着讨论的深入,许多答案都变得模棱两可,我的脸色变得惨白,表情逐渐僵硬,默数着一道道错题,苦恼不已,心里拔凉拔凉的。

成绩出来了,我默默地坐在座位上,不抱任何希望,煎熬地等待老师您宣布成绩。

自然从第一名开始宣布,您神采奕奕地逐个表扬了名次靠前的同学,并逐一分析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不足之处。随着名次越来越靠后,您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终于到我了。您稍作停顿,此时的我心中突然想起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展翅,而我将会在您的批评声中泣不成声,唉,只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然而,暴风雨却迟迟不肯降临,却是一股清新爽快的风儿如同母亲纤细的手指轻柔拂过我的脸庞。您静静注视着我,带着母亲般的包容与宽恕,如一片深情的大海将我深深包围。没有想象中唾沫横飞的画面,也没有想象中无休止的批评,您只是溫柔且平静地替我分析错误原因,鼓励我不要灰心丧气,安慰我且给予我深深的期望……

心中说不感动是假的。当我心头万念俱灰,眼前一片荒芜时,您的眼神,您的话语,似黑夜中那颗明亮闪烁的星星,带我走向光明,重新找到了希望,重新找回了信心!

我明白过去的失败无法用泪水去弥补,将来才更需要用汗水去拼搏!所以,在以后的路上,我会越挫越勇,带着您如母亲般的眼神,一直向前……

成长路上,有您的陪伴,何其幸运。

如果到了将来的某一天,我们重聚,我一定会珍重地道声:“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

(指导老师:倪建伟)

4.练习5第一课时 篇四

序号: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5》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及不同等级的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2. 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3. 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学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 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1.在反复诵读中受到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及不同等级的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到云南去旅游,看到“风成偏形树”——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3)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由于风的原因。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区别。(“风”的等级、冷热及感情色彩的理解)

(2)学生读句子,试着填上适当的风。

(3)师生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诵读“风速歌”。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的认识、了解风速。

5.回乡偶书第一课时练习题 篇五

一、火眼金睛。选出下列拼音正确的.一组

A、少年(shào)偶然(ǒu)家乡(xiāng)

B、笑话(xiào)儿童(tōng)分离(lì)

C、双鬓(bìn)为何(hé)改正(jǎi)

D、互相(xiāng)衰败(suāi)客人(kè)

二、挑三拣四。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悉,填序号。

老:①年岁大;②在某此方面富有经验,老练;③陈旧;④很,极。

1、少小离家老大回。()

2、太阳已经老高了。()

3、这座老房子有百年历史了。()

4、在这个领域,他可是老手了。()

6.教学设计 练习三 第一课时 篇六

1、教会学生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积累4个关于自然现象的成语和3句古文中的名言。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以撇、竖弯勾为主要笔画的字。

4、学会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有礼貌地问路,并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以争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观察、说话能力。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教学难点: 熟记汉语拼音音序。教具准备:投影、挂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3第1、3题。课时目标: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子学写铅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通过自读题目,了解要求。(2)师生共同讨论,弄清题目要求。(3)教师讲明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先尝试读对话内容。(2)同组学生可分角色读对话。(3)教师讲解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4)教师让学生用音序查字典,巩固前面所讲的内容。

3、练习。

(1)教师让学生帮小猴查几个不会写的字。(2)开展用音序查字地的比赛。

4、反馈。

(1)选出查得又快又对的学生进行表扬。(2)教师再写出几个字,进行小组接力查字比赛。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帮助学生弄清题意。2.指导。

出示卡片“龙、兔、亮”。启发学生辨析这3个字的特点。

3.指导书写这三个字

4.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5.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练习仿影、临写,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6.反馈。

7.《练习五》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懂得4个常用标点的用法。

3、熟记4条成语和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

4、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

懂得4个常用标点的用法。

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观察法 教具准备:字典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1—2题 课时目标: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懂得4个常用标点的用法。教学进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汉字。(2)利用生字卡片,比赛认读汉字。(3)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练习书空。

(4)重点指导“弹、胸、雕”的笔顺和“裙、福”的偏旁。(5)用铅笔描红,进一步强化巩固笔顺。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标点符号歌》,自由读,齐读。(2)思考:这首儿歌主要讲了什么?

(3)逗号、句号、感叹号各是什么样的?该怎样写?(4)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标点?再读儿歌。

(5)出示对话,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标上读音。(6)分角色朗读,说说这组对话讲了一件什么事?(7)结合儿歌给句子加标点。

(8)全班讨论交流,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9)齐读对话。布置作业:

1、画去不是同一类的词语。仙鹤 动物 猴子 棕熊 手枪 步枪 机枪 开枪 天空 飞机 潜艇 导弹 工人 学生 青年 教师

2、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1)我是少先队员(2)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3)漓江的水真清啊

8.练习九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篇八

主备教师: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九1----5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统计图与统计表的联系更进一步了解。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重难点: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九的第1题。

先请学生根据书上所提供的条形统计图,把统计表填写完整。接着思考:哪种天气经常出现?哪种天气偶尔出现?看了这张条形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一、完成练习九第2题

出现书上的三个转盘,给其编号“1”、“2”、“3”。思考:(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两个区域的机会差不多?(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偶尔落在红色区域?(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经常落在红色区域?

三、完成书上第3题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经常会出现,哪些事情偶尔出现?(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在小组里说,最后进行交流)

四、完成书上第4题

出示书上的四个口袋,第一个口袋里装的都是红球,第二个口袋里装了9个红球,1个黄球,第三个口袋里装了9个黄球,1个红球,地四个口袋里装了5个黄球,5个红球。每次摸1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请同学用线连一连。

(1)摸出红球的次数可能比黄球多(2)摸出黄球的次数可能比红球多(3)摸出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可能差不多(4)每次摸出的都是红球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五、完成练习九的第5题

学生先对自己所在小组同学最喜爱的运动 进行调查,然后在条形图上表示出结果。运动项目有:踢足球、游泳、跳绳、打乒乓球

从你所统计的结果来看,你能想到什么?

一、学习思考题

做一个转盘,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要使指针转动后偶尔落在绿色区域,而落在红色和黄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应怎样涂色?先试着涂一涂,再转动若干次,看看结果怎样。

9.《老师,您好!》第一课时练习题 篇九

1古诗词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

()落在xīshū()的lí

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未()

径()

菜()

宜()

味()

经()

彩()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

之情。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

一、徐徐

篱笆

生疏

二、住宿

适宜

未来

品味

小径

经过

白菜

彩色

三、1.xiǔ

2.sù

四、1.宋

杨万里

篱落、一径、枝头

儿童

黄蝶

菜花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二课时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

()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

tínɡ

()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

麦()

唯()

蛱()

海()

青()

惟()

峡()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

蛱蝶:

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答案】

一、稀

二、梅子

小麦

唯一

蛱蝶

大海

青草

唯有

山峡

三、1.×

2.√3.√

四、1.篱笆

蝴蝶的一种

只有

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第三课时

一、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画上“√”)

清平乐(lè

yuè)

茅檐

(yán

yáng)

剥莲蓬

(bō

bāo)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éi

mèi)

翁媪(wēn

ǎo)

二、填空。

《清平乐•村居》中,“

”是词牌名,“村居”是,他的意思是

。词的作者是

代词人

。这是一首描写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三、写一写。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答案】

一、yuè

yán

bāo

mèi

ǎo

二、清平乐”

这首诗的题目

乡村生活。

辛弃疾。

农村景象

茅檐、小溪、青草、吴农五口之家

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三、示例:你看我们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多么勤劳能干,正在溪东给豆田锄草,二儿子最心灵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子最可爱,躺着在剥莲蓬吃呢!

乡下人家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pān

dēnɡ

zhuānɡ

shì

shùn

tàn

tóu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小河

一()浓阴

一()石狮子

一()春雨

一()风景

一()农家风光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1.红梅有独特的风格。它在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开花。()

2.她衣着朴素,大方。()

3.她今天穿着一身晚礼服尽显出华丽精致的美感。()

4.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和谐社会。

()

四、本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图、()图、()图、()图、()图、()图,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是特点。

【答案】

一、攀

头二、一(条)小河一(片)浓阴

一(对)石狮子一(场)春雨

一(道)风景一(派)农家风光

三、独特——奇特

朴素——朴实

华丽——华美

和谐——

祥和

四、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独特、迷人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鸡冠(ɡuàn

guān)花

朴素(sù

shù)

率(shuài

lǜ)领

例(lì

nì)如

二、形近字组词。

风()

探()

耸()

倘()

凤()

深()

茸()

俏()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的浓阴

()的竹竿

()的风景

()的藤

()的笋

()的农家风光

四、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答案】

一、冠(ɡuàn)

素(sù)

率(lǜ)

例(lì)

二、风(大风)

探(探头)

耸(高耸)

倘(倘若)

凤(凤凰)

深(深浅)

茸(毛茸茸)

俏(俊俏)

三、(绿绿的)

(青青)

(迷人)

(长长)(鲜嫩)(独特)

四、指农家小屋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藤和叶、青红的瓜,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天窗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hǎi

tān

li

lǎo

yīnɡ

zhànɡ

zi

yīnɡ

()()()

()

()

二、形近字组词。

藉()

玻()

璃()

烁()

籍()

波()

篱()

砾()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锐利________

扫荡________

闪烁________

霸气十足________

四、《天窗》首先交代了(),接着写了当()时或()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想到应该()。

【答案】

一、海滩

玻璃

老鹰

帐子

夜莺

三、藉(慰藉)玻(玻璃)璃(玻璃)烁(闪烁)

籍(学籍)波(水波)篱(篱笆)砾(砾石)

三、锐利-锋利

扫荡-涤荡

闪烁-闪动

霸气十足-自高自大

四、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

晚上被逼上床“休息”

唯一的慰藉

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答案】

一、帐

蝙蝠

二、温暖;安慰;猛烈;神秘;翔实

三、茅盾

房子

木板窗

木板窗

天窗

天窗

窗户

三月桃花水课时练

第一课时

1.从文中找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2)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2.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

()

3.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还可以想象成()和()。

5.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之情,请找出句子并抄下来。

【答案】

1.绮丽(美丽)

纤细(细小)

2.草如茵

柳如眉

(夜如水)

(月如盘)

3.(比喻),(排比),(拟人)

4.(小铃铛),(丝绸),(竖琴)和(明镜)。

5.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10.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2第一课时 篇十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2、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地名及其由来。

3、熟记成语和两句名言

4、写好钢笔字,注意木的字形变化。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向爸爸妈妈得体地介绍自己朋友的情况。

6、学写毛笔字,提高毛笔字的水平。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课前仔细搜寻家乡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创设情境:开学了,新换的班主任李老师要去家访,请同学们写出自己家的住址,从学校出发到自己家的走法。我们来看看小芳是怎样写的。

2、学生自由读题。

3、看了示意图,你能找到小芳的家吗?指名说说。

4、如果你是小芳,从家走到学校,你能帮助她说说走法吗?同桌试说。

5、教师强调:要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明确要求。

2、组讨论:怎样写住址才能让别人明白?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要注意些什么?

3、交流:区域名称的大小顺序,要先写大的,然后写小的,要把自己的住址写具体、明白,别人才能找到你的家。走法时要弄清方向,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数据具体说明,语言要简洁通顺。

4、如果自己的家离学校较远,可适当变通,从大家都熟悉的而又离家较近的标志性建筑写起。

5、学生试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

6、全班交流。

7、教师指点:只有平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更好的完成本题。

8、学生再次修改。

三、教学第三题

1、教师:很多地名都有许多来历,课前同学们查找了许多资料,下面就请大家选一个地名谈谈它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2、教师介绍本地一些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3、学生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找到的资料。

4、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评议。

5、表扬优秀学生,指出不足。

四、布置作业

11.《老师,您好!》第一课时练习题 篇十一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

(共4题;共7分)

1.(2分)期末考试中,李明语文得了87分,自然得了82分,语文、数学、自然三科平均成绩是88分.那么他的三科总分是_______分,数学得了_______分.

2.(1分)小军上山的速度是60米/分钟,走了15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10分钟就回到了出发点,则他往返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米/分钟。

3.(3分)六(1)班第一组同学的体重是45千克、50千克、45千克、51千克、47千克、45千克.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

4.(1分)学校气象小组5个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6千克、33千克、35千克、37千克、34千克,这5个同学的平均体重是_______。

二、判断。

(共3题;共6分)

5.(2分)9个同学一起做花,一共做了182朵,平均每人大约做20朵。()

6.(2分)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全班女生的总分为952分,全班男生的总分为904分,说明女生的成绩比男生好。

7.(2分)3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的那个数。

三、解决问题。

(共6题;共45分)

8.(5分)学校有400本科技书,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书?

9.(5分)利民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情况表:

员工

总经理

副经理

部门经理

普通员工

人数

月工资/元

5000

4000

2500

1500

全体员工月工资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各是多少?(得数保留整百数)

10.(20分)下面是光明小学各年级同学的父母吸烟的人数统计图.

(1)哪两个年级母亲吸烟的学生人数相同.

(2)哪个年级父亲吸烟的学生人数最多?

(3)哪个年级母亲吸烟的学生人数最多?

(4)平均每个年级父亲吸烟的有多少人?母亲呢?(得数取整数)

11.(5分)一列火车从A站到B站,途中经过C站,从A到C站经过了2个小时行驶240公里,从C站到B站共经过3个小时,行驶了350公里,则该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2.(5分)小红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小红外语考了多少分?

13.(5分)商店卖出了5台同样的热水器,由于优惠金额不等,售价分别为2280元、2160元、2120元、2300元、2040元。问:这5台热水器的平均售价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填空。

(共4题;共7分)

1-1、2-1、3-1、4-1、二、判断。

(共3题;共6分)

5-1、6-1、7-1、三、解决问题。

(共6题;共45分)

12.练习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主备教师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巩固学生对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认识,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简单计算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做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用活动的形式让孩子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3.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简单计算的口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组成(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1、2题)1.出示第1题图,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图上画着3捆小棒和6根小棒。

师:你知道3捆小棒和6根小棒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分别表示3个十和6个一。

师:那么第一幅图,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组成了多少?(让生把课本第36页的第1题的第一幅图补充完整)教师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个计数器上数是多少吗? 生:这个计数器上的数是52。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计数器的十位上有5个珠珠,表示5个十;个位上有2个珠珠,表示2个一。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52。

(让学生完成第二幅图下的填空)2.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

集体内汇报订正:

(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50);(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78);(3)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6)的数是(26)。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懂得把自己写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成一个数,就是对的,要给予肯定。要让学生注意前后连贯性。

二、复习整十数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简单口算

(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3~5题)1.口算。(完成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反馈答案,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明白:在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个位上写。就可以了;在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时,只能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2.填表。(完成第4题)出示第4题的表格,指导学生看表格。

师:这个表格分别介绍了学校体育室里的篮球、跳绳和毽子的使用情况,谁愿意先来说说有关篮球的信息? 生:篮球原有24个,借走4个。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算出还剩多少个吗?要用什么方法呢?为什么? 生:要用减法。因为篮球被借走4个,说明少了4个,所以要用24减4。

师:你说得真好!那么24减4,同学们会计算吗? 生:会。

师让生把答案写在课本的表格内,并放手让学生把后面两个空格补充完整。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请学生说说怎么想的?如何计算的?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简单口算。

3.解决问题。(完成第5题)师:从这幅图上,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生:老猫和小猫在河边钓鱼,其中老猫钓了20条鱼。生:它们俩一共钓了29条鱼。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认真!那么你们知道小猫钓了多少条吗?这个问题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呢? 生:29-20。

师: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生:29表示老猫和小猫一共钓了29条鱼,20表示老猫钓了20条鱼,29-20就表示剩下多少条鱼,这剩下的鱼就是小猫钓的。

四、总结评价: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上一篇:初中读后感写作指导下一篇:创业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