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育观”学习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024-09-20

“名师教育观”学习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精选8篇)

1.“名师教育观”学习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篇一

没有大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听著名教育家黄宝国教授专家报告会体会

10月26日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的副校长黄宝国教授关于《新时期小学教师教育力研究》的报告。黄校长诙谐生动的语言,真实可信的事例,令人钦佩的教育智慧,给我们在座的所有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校长以自己几十年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的经历与老师们分

享,不仅有生动活泼的案例,而且有视角独到的教育主张。内容丰富,极具感染力,博得听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报告从“新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提高小学教师教育力基本策略、关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我区老师在自身职业规划及发展的思考的过程中带来了许多启发。他动情讲述学生刘竺岩《我的那点屁事》,倾诉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他精致描摹女儿配合老师上公开课时的遭遇,针砭时下的虚假教学;他倾情诉说与妻子互相关爱相濡以沫,阐述环境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其往往浅例深解,深入浅出,释理无痕,案例未毕,共鸣之声随之而来。而细品宝国老师的讲座,潜移默化地映衬出教师专业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以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宝国老师的谆谆教诲,点燃了我完善自身,执著向前的教育激情。

黄校长指出,教师的职业幸福关键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并引用了全国特级教师霍懋征对教育的理解,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

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热爱教育、淡泊名利、开拓创新、业务精湛”,基本路径是“观察、积累、求真、学习、科研、创新”。在关于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方面,黄老师提出教师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即“取长补短与扬长避短、照亮别人与完善自我、团队裹挟与自我调节、专家引领与自我感悟”。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以一段对幸福的朴素追求的视频结束,老师们受益匪浅,在思考中对黄老师的精彩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相信对今后自身职业生涯的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将更加明确而坚定。

黄校长认为,作为班主任,拥有教育智慧的方法有一下几点:第一,行为引领法。黄校长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志向,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这样,才会拥有工作激情,这样,才能享受工作。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如果不能把教育当成享受,那就学会承受,爱我所爱,爱我所选。同时,我们自己要行得端住得正。黄校长说得好:当家长到学校告发老师时,那一定是忍无可忍了。劝诫孩子改掉坏的习惯,自己首先必须改掉坏习惯。第二、细化流程法。班主任工作复杂而忙碌,因为一天中要处理的有关学生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我们能把班级工作的流程细化到每个学生、每个时间段,让学生什么时候做什么都清楚清楚。班级里,每开展的一项活动,都要精心设计,活动中的人、事、物、达到什么效果,都精确安排。黄校长说,有人在国外考察回来,常常羡慕人家的文明程度高,公共秩序好。他认为,那不一定是人家民众道德有多高尚,而是因为服务到位了。所以,我们的德育工作,如果有爱心、有细节、有坚持,那么,工作

就一定会去的成功。第三、零点对接。这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给学生细致周到的服务,不要出现任何时段的管理空白。这样就会尽量避免发生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第四,责任担当。班级的管理工作,要细化到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这就是担当。让每个人都能有为班级服务的机会,让每个人都实实在在成为班级的主人。这样,学生就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做人。

黄校长的关于教育智慧的讲座,引起了我们所有班主任的深思:黄校长所叙述的一切,我们都似曾相识,但成功的是他,我们却仍然像老黄牛一样陷入班主任的繁琐中,我们和他的区别不就是他教育的智慧吗?我的心里不禁一亮,仿佛知道了我下面该怎么做了!谢谢您,黄校长!

2.“名师教育观”学习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篇二

张老师教育学生行为过激, 曾发生过几次麻烦事, 领导、同事劝他, 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 可他倔强:“玉不琢不成器, 这是我对他们负责, 不严格教育怎能出优秀学子呀……”学校爱惜其才,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可这次事情闹大了, 不好了之。班上有个学生叫李亮, 学习差, 懒散消极, 是个软硬不吃的“橡皮蛋”。快要中考了, 他依旧吊儿郎当, 张老师心急, 骂他, 他不闻不管;张老师怒了, 找不完成作业的借口, 狠狠“教训”了一顿。李亮跑回了家, 死活不上学了, 说让老师打怕了。李亮是三代的独苗, 家里的“现世宝”, 父母不依不饶, 闹学校, 闹老师, 最后闹到了乡政府、教育局。张老师受了处分, 调出了乡中去小学了。

“现在的学生太难管了, 管不严不听话, 管严了就出事, 全是老师的责任, 这老师太难当了……”听到同事的抱怨, 引起我的思索。在以成绩高低来衡量一所学校、一个老师的优劣的传统教育思想中, 我们忽视了最重要的师德的评价。管理学生一定要“严”, 学生是未成年人, 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力、自控力, 这就要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师出高徒”, 这“严”不等同于“棍棒”, 不等同于“体罚学生”, 而应是包含深沉“爱”的“严”。我认为, 在师德中, 爱生是最核心的内容, 老师要有一颗博大、宽容的热爱学生的心灵, 以自己高尚的行为、文明的言语示范、教育学生, 只有“爱生”, 做学生的知己, 才能使学生真正“亲其师, 信其道”,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篇三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我的内心很不平静。我今年83岁了,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度过了60个难忘的岁月。如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我一生从教的体会,那就是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

1943年,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学校本来希望我留校,但我再三要求去当小学老师。在那个“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年代,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小学教师工作,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许多人不能理解。但因我特别喜欢孩子,知道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我愿意去做打基础的工作。于是,学校分配我到北师大二附小(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口气干了60年!

1956年,我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许多单位请我去工作,但我离不开孩子。这时我知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爱孩子就是爱祖国,我要把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之情,倾注到我的学生身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教育事业中。

“文革”后,组织上安排我做校长,但我仍然坚持要做教师,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坚持搞教学改革。只是我放弃了心爱的数学,改教语文,因为我当时认为,语文更有利于育人,所以我要用“文道统一”的原则,教会学生做人。

我一贯主张把课外的时间还给孩子,做他们喜欢的有益的事。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精讲多练,合理组织课文,讲一篇带多篇,向课堂要质量”,做到课外不留或少留作业。

我在一个普通的三年级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学儿歌,我就用“破谜语”方式教给他们识字。比如在教“聪明”一词时,我告诉他们,每人身上有四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红门楼,白门坎,里边坐着个嘻嘻孩儿(嘴巴);小白孩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他要一出来可不得了(脑子)。我给孩子们板书:一个耳朵竖起来,两只眼睛瞪起来,一个小嘴张起来,再加一颗心,组合起来就是“聪”字。一次用不行。得要日日用、月月用,日月为明,人就“聪明”了。

教学《七步诗》后。学生很感兴趣。自己学习作诗。我组织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比如春游颐和园,我设计了找路标、捉特务活动。让他们以游戏的形式学习成语、谚语和诗歌,然后再让他们在欣赏颐和园昆明湖美景后,自己作诗一首,每个小队都作了诗,其中二小队的学生这样写:

今日来到此山中,

绿树丛中点点红,

遥望昆明水如镜。

无数轻舟水上行。

这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触景生情创作的诗歌。有了这样的兴趣。学习怎么会有负担呢?

三年下来,这届普通班学生参加1981年北京市毕业升学统考,全班46人出现了44篇一类文、两篇二类文,语文平均分97.46分,而且所有试卷干净整洁。没有出现一个错别字。这个结果如同放了一颗卫星,引起了全国小语教学界的普遍关注。

我从教60年。没有丢掉一个学生,他们全都长大成才,我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许多人问我秘诀在哪里?我说就两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

我的育人方法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八个字,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始终认为我的学生“人人都是材,人人都成才。”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2004年春节后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娘啊,娘,我的亲娘,我可找到您了,您答应一声吧,我要给您拜年去,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惊讶地说:“请你告诉我,你贵姓?”“我姓何。”我立刻脱口而出:“你是何永山吧?”我高兴得流出了眼泪。第二天,他就领着全家给我拜年来了。

何永山当年是全校有名的淘气鬼,留过两次级,家长管不了他,很难教育。只要他在班上,老师就无法上课;外宾来校参观,得把他藏起来,以免他到处乱窜;哪个班的老师都不敢要他。学校万般无奈,决定送他去工读学校。

我听说后立刻去找校长,要求把何永山放到我班里。校长回答:“不行,不能让这么调皮的孩子毁了你们先进集体的荣誉。”我对校长说:“把他交给我吧。相信我能把他教育好。”

我把何永山领进班前,先统一全班的认识,然后“约法三章”:不轻视他,不提他过去的事,不揭他的短处。

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何永山进班后,我苦思冥想,寻找工作的突破点。我发现他比别的学生大两岁,个子高,有力气。我对他说:“咱们班卫生责任区的清扫小组由5个人组成,我和你,还有另外三个同学,请你当组长。”孩子看到老师让他负责,非常高兴,每天都认真打扫。一天,何永山扛来一把长把儿扫帚,他看出我腰有毛病,就特意给我准备了一把不用弯腰的扫帚。我非常感动:谁说他是个坏孩子?明明是个聪明、细心而又热心的孩子嘛。

那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少先队员们都喜气洋洋地参加鼓号队的练习,何永山眼巴巴地在一旁看着。我明白他很羡慕别的同学,可自己还不是少先队员。我就和大队辅导员商量,让他背起了大鼓,参加队列训练。儿童节那天,我们要去景山公园活动,我给他买了白衬衫、蓝裤子,他背着大鼓雄赳赳地走在队列前边。那一天,他特别遵守纪律,第一次在同学面前受到大队辅导员的表扬。

第二天,他来还衣服。我趁热打铁对他说:“这衣服是老师给你买的,拿回家吧,只是你胸前还缺少一样东西呀!”没等我说完,他就说:“老师,我知道我还没有红领巾呢,您帮助我,我会努力的!”在爱心的感召下,何永山进步很快,不久就加入了少先队。

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从事小学教师工作60年,我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

班上有个爱下象棋的孩子,经常逃课,找人下棋,与人比高低。一天,我对他说:“听说你爱下象棋,放学后下一盘好吗?”他惊讶地说:“你行吗?”我说:

“不如你的话,就向你学习呀。”第一盘我故意输了,他特高兴。我说:“我不服气,再来一盘。”第二盘他输了,他不服气了,但第三盘、第四盘、第五盘都输了。他服气了:“老师,您真棒啊!”我趁机说:“我虽然下得比你好,但你看到我到处找人下棋了吗?我不能因为爱下棋就不上课呀。以后我们在课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样?”从此,这个孩子开始好好学习,再也不逃课了。

我的一个毕业生说,霍老师教我们做人,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觉得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耳朵就像录音机,他们会把老师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老师在学生眼里是一个榜样,是他们学习的楷模,所以我认为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60年代,我连续经历了两次人生重大打击。1962年的一天,我正在上课,学校通知我22岁的二女儿病危,赶到医院时,可怜的孩子已经永远离开了我。女儿临终前没能看见我,给我留了一张字条:亲爱的妈妈,我要活啊140多年过去了,孩子的身影还常闪现在我眼前;1966年,我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在关押、批斗一年零九个月,期间被押送回家。我心里太想见到两个没人管的孩子了,可一进家门,眼前的情景让我惊呆了:13岁的儿子,无辜地被红卫兵用刀扎死,倒在了血泊中。我不顾一切地扑到儿子身上,大声地叫着他的名字。就因为我保护过一些老干部的子女,我的孩子才受到了牵连。我当时有一百个想不通,但我还是挺过来了,在这么沉重的打击下,我不但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坚定了对青少年教育的信念。(停顿)

60年来,我的生活中经历过失去亲人、骨肉分离的痛苦,经历过被误解而受到的非人虐待,经历过严重疾病的折磨。但这都没有摧垮我的意志,没有改变我从事小学教育的选择,没有改变我对孩子的爱。这种爱还影响了我的子女。如今我一家三代8人,都选择了“教师”职业,都取得了优异成绩。1991年,我们这个教育之家,还光荣地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世家”,三代教师,四世同堂。

现在,我虽然离开了教学一线,但我的心永远都不会离开学校,不会离开讲台,不会离开学生,我时刻都在关注着祖国的教育。这些年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送教上门,应邀到西部贫困山区学校做义务讲学;二是教育科研,参与“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组的工作;三是指导培训,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我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做的工作,可是,党和政府却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和关怀。50年代,我曾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90年代,我又受到过江泽民、李鹏、李岚清同志的接见;特别是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亲切看望我。还为我亲笔题词:“把爱献给教育的人”。

今天,我依然可以无悔地说,教师工作虽然艰苦,但最光荣、最幸福。当看到学生一批批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时,我所获得的成就感,所获得的欣慰,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得到的。

不久前,在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上,当年的小班长,突然下令:让同学们举起双手,让老师检查卫生。当几十名年过半百的学生,像当年一样伸出双手,接受老师的检查时。我眼前立刻浮现出45年前的情景。当年那一双双小手如今已经变成了大手。我多么期望我学生的手,永远干干净净。我对他们说,同学们,人的一生很漫长也很短暂,实际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离我们而去;今天我们要加倍努力;美好的明天要靠我们共同创造!

4.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篇四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刘伟平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回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是的,茫茫人海,相逢并不容易,今生能为师生,那可是前世修来的,一定要珍惜给予快乐的机会,从心底为他人绽放一朵朵快乐之花。用那阳光般的心灵,去传递快乐,感受美好,使课堂成为师生快乐的家园。正所谓“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师生间,这最美的花一定是信任之花,奉献之花,关怀之花,快乐之花。

信任是一朵神奇的花朵,它可以沟通人心、相互尊重、放飞思想。师生间最美的境界来自互相信任。学生信任教师,是因为教师是德者、导师、人性和品德的化身,教师信任学生,是因为他们如同娇嫩的花朵,洁白柔嫩,需要呵护和引导。正如有位教育家说过:“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不尊重学生的自尊,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而且也是师爱和师德缺失的表现。可现实的情况是,师生间信任与快乐的因素在减少,不是吗?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今天因为昨晚做作业晚了,起床头昏不小心上课迟到了,结果受到老师的批评;明天因为近来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叫去谈话;后天因为上课时和同学讲话,被老师大声训斥;于是课堂不再是温馨的殿堂,不再是品味书香的乐园。许多同学为了避免那些不愉快的谈话,特别是为了逃避惩罚,开始对老师阳奉阴违,耍滑头说谎话,明明上课没有专心听讲,他偏说老师没有讲清楚;明明知道近来成绩不是很好,偏偏考试时作弊,结果成绩上

去了,人格却低下了;看到这些的确令人痛心,我们有许多老师看到了这一点,可惜的是,不知如何去做,去努力改善的大有人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呼唤一定要建立快乐的课堂,每一个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给予学生信任,关怀、友情,不要动不动就用分数的鞭子,训斥的鞭子,不理的鞭子,孤立的鞭子,告状的鞭子。而要努力营造师生间和谐的气氛,平等的交流,善意的提示,积极的赞美,甜美的微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不再苦闷,不再压抑,而是充满和谐快乐的精神家园。

请记住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若特说过的一段话:在学校当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篇五

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酒馆小学

贺延顺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能撑起一片天空。”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都是教师职业的精髓就是“贡献”和“爱心”,它们勉励着我,使我十二年来一直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学生的一腔真情,默默地耕耘和奉献。

一、理解宽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些。”宽容能触及人的自尊心最敏感的地方,只要学生不是出于恶意,教师谅解他们一时存在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也会使他们深深悔恨,主动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我教过一位学生,成绩一向较差,平时专爱捉弄别人,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多次教育引导,效果不大理想。有一天中午,他用讲台的粉笔去掷人,我知道后,就罚他买回两盒粉笔,并写检讨书,当他将粉笔和检讨书交给我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不对头的得意神色。我看了检讨书,没问题。最让我欣赏的一句:“我保证以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当我打开袋子看到那两盒粉笔,我火冒三尺,粉笔全被人全折断了,小胡竟笑出来,显得更得意了。我压住了怒火,我想以罚代教,不行,我要来个表扬的。我说:“你能买回两盒粉笔,并且保证以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我感到高兴,不管你买的粉笔质量如何。我欣赏你能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举动。这时他没有笑了,脸红了,很尴尬的样子。第二天,我的桌子又多了两盒完整无缺的粉笔。

二、捕捉“光点”

初中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但是,一些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产生了消极,颓唐的心理倾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索性自我放弃。这时,要是能捕捉他们身上稍纵即逝的闪光点,这将会让他们重新点燃自尊的火种,扬起前进的风帆。本学期,我班有一个姓关的学生,学习懒散,无心向学,成绩差。本学期学校组织篮球队,竟然看上了他,他很乐意参加。我利用一点时间看他打球,当他休息时,我就趁机表扬他:“你们的球赛打得很精彩,你的功劳不少啊。”他听到我的表扬很高兴,下半场打得更卖力。第二天,我在课余时间和他谈心:球队离不开你,因为你肯为球队拼搏;我们的班集体也同样离不开你,因为你是班集体的一员„„最后我还给了香港智慧大师两努的一句名言鼓励他:聪明来自天生,我们没法控制,但努力是能让自己坚强和得到更多的积累机会。从那以后,他特别的关心班集体,同时他学习也认真了,成绩自然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循循善诱

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难免沉渣泛起,而自制能力较弱的中学生极其容易走上邪路。这时,我们做老师的要摸清“病根”,循循善诱,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小余是一个思想较早熟的女孩,从初一开始,就有和男生拥拥搂搂的现象。到了初三,她的行为更“开放”了,我想这样发展下去,问题可真了。于是,我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深入了解——家访。通过多次家访,我弄清了小余的“开放”是受她的表姐影响。她表姐没有读高中,也没有工作,跟着一些社会青年混。而小余经常跟表姐来往,有时还在她家过夜。弄清“病根”之后,我与小余的家长联手,对她进行了“治疗”。首先要求她在家里睡觉,父母做好监督,而我专做她的思想工作。一个星期,我与她四次谈心,谈的内容很多,如:早开的花不结果,嫩树结的果不甜,经常夜不归家,容易发生意外等等。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她渐渐领悟到世间的险恶,从而渐渐减小与表姐联络。她有一点儿进步,我就给予肯定。我经常为她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我让她组织开展一些班的主题会,让她做主持。随着这些健康有益活动的开展,她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就这样,我怀着一片爱心,对她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让她回归正途。

四、抓反复,锲而不舍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况且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去年我担任的班许多男生沉迷网吧。最另我头痛的小俊。他由小被父母宠坏,到初中,父母觉得不对头,想管他已经不受管了,他时常跟社会上的无业青年游玩,上网打机,经常不回家。家长知道后以打骂代教,时间一长,他更逆反。在这样的环境,我没有放弃他,我经常与他谈心,摆明态度,我没有放弃你,你可也不应放弃自己,家人没有放弃你,你不该放弃家人(他是家人领养的),他先是感动,规矩了了一段时间。后来又犯了,我坚持不懈,用真诚去打动他的心,几次我和他家长到机室找他回来,有时我还发动我的朋友去扶他一把,他是在警务区工作的。就这样,我与朋友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使他清楚自己的行为,发展下去就会不堪设想。他终于悬崖勒马了。后来学校发起了“拒绝网吧”的签名活动,我让他第一个上台签名,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之后,他很少到网吧去,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虽然偶尔重犯,但我反复抓,锲而不舍,他总算以较好的成绩升上高中。

6.师德征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篇六

苏联著名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爱能创设自然和谐、温馨愉悦的精神环境,幼儿应在充满爱的玕境中接受教育。在幼儿教肓中,各种教育手段的运用固然很重要,然而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爱是最有效的形式。

教师有爱心便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幼儿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促使他们乐于去观宗、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所谓师德认识,就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我从事幼教工作将近六年,回顾自己走过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经过各种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幼儿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眼中,教师就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物,是最值得依赖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地影响着孩子,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问题。

记得刚开始来幼儿园工作时,我什么都不会,天天围着孩子转,而不是孩子围着我转,但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不知道的事情,也学会了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学会了做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让孩子更加喜欢你,记得前不久有位朋友问我,你天天带小孩辛苦吗?小孩哭闹了,你怎么办?我当时就面带微笑的告诉她在社会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辛苦不累的,虽然累,但是我觉得我的生活很充实很满足,我的笑容来自于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因为这群孩子我的笑容从没有离开过,只有你真正付出的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赏,以前每当孩子哭闹时候,我就会特别烦特别累,甚至不想从事这份工作了,但这时我自己总会在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说这都不是事,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什么事是你不愿意做得,时间久了孩子们熟悉了就会习惯的不管做什么才开始都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期间过来就会慢慢习惯,并且喜欢,所以每当烦恼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向你走来时,你都要学会心灵的安慰,自我安慰也是得到进步的一种步法。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在相貌、性格、行为习惯、个性、能力都存在着不同之处。尽管这样,孩子总是天真、可爱、心灵总是那么的纯真,在他们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及缺点。在工作中,我体会到教师的爱会给予孩子产生积极、自豪的情绪,尤其是对那些胆小、表现不出众的孩子,老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在我的班中,文远是一个比较散漫的孩子,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把头垂得低低的,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玩,但是他平时在游戏中能积极帮助同伴收拾玩具,做手工的时候,完成得又快又好。因此,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还展示他的手工作业,还要求其他的小朋友向他学习,同时向他提出要改正缺点的要求。从此。他渐渐地有了进步,同伴们也开始喜欢他了。又有一次,我手里拿着红花,准备要开展奖印章活动,一个孩子突然问我:“老师肯定是要奖给悠悠的?我说:“你为什么说要奖给她呢?”这孩子说:“因为人人都喜欢她。”我马上笑眯眯地说:“老师喜欢每个小朋友,如果你有进步,做一个好孩子,老师就更喜欢你,也把印章奖给你。”从此,我经常听见小朋友互相在说:“我又得了小印章啦!老师说我有进步,老师是爱我的!”是啊,班上每一个孩子,无论是聪明还是漂亮的,是调皮还是表现一般的,他们都应得到这种爱。

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韦涛小朋友跑来间我:“沈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睿力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郎晨小朋友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滑滑梯吧!“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用手抓住了滑梯,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滑滑梯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在他们心中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是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走的更近了,感情更深了,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你的点滴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深厚的情感,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子的一切。

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只有爱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更有效地教育孩子。爱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敲响“平等”的大门,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 ,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教师与孩子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注意观察孩子们的需要,碰到有困难的孩子给予帮助,就像慈母一样,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幼儿,更需要得到成人的爱抚。在学期初,由于孩子们刚离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免不了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甚至会出现哭闹,不愿意上学的现象。于是,我就主动和孩子穿朋友,和他们一起玩玩具,对个别哭闹的孩子不嫌弃而是体谅他们的心情,耐心地哄他们,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平时,我还喜欢通过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每天高高兴兴地对着孩子笑一笑,和他们说一说,在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在交谈中和孩子一样高,尽量避免引起他们胆怯、恐慌的各种因素。逐渐调整心理,使幼儿在我的微笑中体会爱让我的爱去安抚童真的心灵。渐渐地,我发现幼儿总是甜甜地对着你笑,总是喜欢围在你的身边。

7.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篇七

转眼间, 我从事教育工作也有20多年了。到目前为止, 我还没有弄懂何为教育的真谛, 但我深刻体会到了工作中要尽量做到爱学生, 它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教师应该追求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性格特点不同, 家庭教育也不同。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 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就根据他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 经常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小音乐家的故事给他们听, 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 小朋友一听就入了迷, 这时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 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 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在孩子们有了美好的学习愿望以后, 我就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 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每次竞赛之前, 我都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如比赛之前我说:“同学们, 这节写字课, 我们进行书法比赛, 要求写得横平、竖直, 笔画清楚, 端正有力。看谁写得最漂亮, 我们就评他为小书法家。”这样一来, 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了, 一个个手握铅笔, 聚精会神、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起来。通过竞赛评出来的小书法家们得到了奖品后他们心里都很高兴。每学期我都通过这种形式, 评出我们班的小数学家、小演说家等, 进行奖励。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我深信, 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地付出爱时, 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 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我班有一名女生, 因为生病耽误了上课, 所以在学习上存在困难, 但学习非常努力。面对这样的学困生, 教师又怎么能去责备!记得一次默写古诗, 她错的比对的还多。我让她对照课本, 看看究竟错在哪里。她拿出课本和作业本, 细心地对比起来。几分钟过后, 终于改对了, 我摸着她的头说:“刚才是照着课本改对的, 现在能不能不看课本来默写呢?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她默写了三次, 错字一遍比一遍少, 终于默写对了, 我奖励她一颗小星星, 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学期末考试中, 她由以前的六十几分进步到七十八分!听她妈妈说, 她回到家里就告诉妈妈:“我考了七十八分!我进步了, 老师还夸奖我了呢!”

虽然只有一句话, 但我看到了我表扬的成效:给了孩子信心, 可以让他自信。同时我也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我想这就是最简单不过的“赠人玫瑰, 犹有余香”吧。教师的一举一动有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有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就是教师的价值、教师的追求。只要我们爱自己的学生, 一个细微的眼神、一抹真诚的微笑、一声轻轻的问候、一句短短的鼓励都可以带给学生惊喜、感动和幸福, 带给学生希望、信心和勇气。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 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我用青春的热情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 多年如一日, 我总是第一个到校, 笑容可掬地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放学了, 又总是送走最后一位学生才离开学校。这些年来, 从未迟到、早退过一次, 也从未请过假, 年年超负荷运转, 但我不知道什么是怨言, 我只是渐渐明白了“老师”的意义。

8.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篇八

关键词:爱;教育 小学;后进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290-0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我们都知道,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能否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甚至于整个学校的品德教育的工作。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这些令人头疼的学生,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师爱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无私的付出。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因此,对于问题较多的后进生,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爱心、更多的关怀来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一、师爱像春风,开启学生心扉。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说成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有的老师甚至当中把学生比成某种动物,这样严重的伤害了她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其实,后进生的自尊心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强烈,当她们受到伤害时,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的心理和一些畸形的表现:有的情绪对立,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消极沉闷;有的甚至故意违纪等等。这样的孩子,家长不是一味地打就是放任自流,在学校里同学也不喜欢,处在一个被爱遗忘的角落,没有得到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

因此,在后进生转化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这些方法是不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关爱,尊重他们的人格,能用民主平等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用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不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变相体罚。对于后进生应该先找清问题的来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让后进生感到老师在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使学生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这样才能融洽师生关系,让爱像春风一样,开启学生的心扉,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师爱像春晖,温暖学生心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 更强烈。” 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开阔,他的想象力、他的空间就有多大;一个人的目标有多高,他的潜能发挥得就有多充分。因此教师要学会宽容,给后进生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 批评。后进生由于成绩、品德等问题,常常被大家讨厌、漠视,甚至于受到排斥,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理解和信任的。因此,在他们身上倾注满腔的关爱之情,无疑是“久旱逢甘雨”,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理解是宽容的体现,是情感的贴近,是心与心的碰撞。理解才能避免后进生与老师的疏远和对立。只有理解后,才能化解他们心中的矛盾,才能融化他们心中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师生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

三、师爱像春雨,滋润学生心田。

因为小学生是处于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后进生不过是缺乏灌溉的禾苗沾有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有进步,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同,渴望得到父母的夸奖。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个性特点,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把闪光点作为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举手发言就多加鼓励;学习有进步就给予夸奖;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愛的赞许,表扬的快乐。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

四、师爱像春雷,叩击学生心弦。

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但决不可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愛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老师也要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这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愛,真正的愛,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动力。只有培养了责任心,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对于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后进生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上一篇:文章资料下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