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11-06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共8篇)

1.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6题,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个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日铅笔填涂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答案正确的,每题得1.5分。本题型共24分。)

1.按《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应当()

A.分别单个存货项目进行比较 B.分别存货类别进行比较

C.按全部存货进行比较 D.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2.某企业本期以28元的价格,转让出售以前年度接受捐赠的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原价为3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本期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万元。

A.28 B.3 C.31 D.33

3.甲企业于1997年4月1日,以680万元的价格(不考虑税金及手续费等费用),购进面值为600万元公司债券作为长期投资。该公司债券系1906年4月1日发行,票面利率为8%,期限为5年,一次还本付息。甲企业采用直线法摊销溢折价。至1997年12月31日,甲企业该长期债券投资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A.42 B.36 C.30 D.28

4.某企业以一栋办公楼抵偿债务。该办公楼的帐面原价为100万元,已提折旧31万元,其公允价值为65万元,抵偿债务的帐面余额为70万元。该项债务重组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为()万元。

A.34 B.5 C.30 D.35

5.某合资企业收到外商作为实收资本投入的设备一台,协议作价为3万美元,收到该设备时的市场汇率为:美元:8.24元人民币,收到该设备后发生运杂费0.50万元人民币、安装调试费1.50万元人民币。该设备的入帐价值为()万元人民币。

A.26.60 B.26.72 C.26.22 D.24.72

7.某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扩建。该生产线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扩建生产线时发生扩建支出800万元,同时在扩建时处理废料发生变价收入50万元。该生产线新的原价应为()万元。

A.1750 B.1800 C.1500 D.1450

8.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国有企业采用无偿方式兼并其他国有企业时,在被兼并企业保留法人资格的情况下,对于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兼并企业应当作为()处理。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营业外收入 D.投资收益

9.某企业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人帐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项设备第三年应提折旧额为()万元。

A.24 B.14.40 C.20 D.8

10.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人一批商品,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0万元。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30%,其中合理损失5%,另2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商品应计人存货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0.20 B.56 C.80 D.60

11.下列项目中应计人营业外支出的是()。

A.存货跌价损失

B.短期投资跌价损失

C.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发生的相关支出

D.自然灾难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

12.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核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1月20日销售价款为20万美元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1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8元人民币。2月28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3元人民币,货款于3月2日收回。该债权2月份发生的汇兑收益为()万元。

A.0.60 B.0.40 C.-1 D.-0.40

13.下列资产评估减值应计人当期损益的是()。

A.清产核资时资产评估减值

B.被兼并企业资产评估减值

C.对外投资的实物资产评估减值

D.股份制改组时资产评估减值

14.按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本年度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的记帐差错,应( )。

A.作本年度事项处理

B.修改以前年度的帐表

C.不作处理

D.调整本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15.工业企业的制造费用,应在期末时分配计人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后制造费用科目无余额。但下列清况下,可保留制造费用科目期末余额的是()。

A.临时性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B.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C.部分车间转产期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

D.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期间的制造费用

16.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从事期货业务,其期末持仓合约所产生的浮动盈亏,应 ( )。

A.确认为当期损益

B.增减期货保证金

C.不确认为当期损益,但在表外披露

D.视同强制平仓盈亏处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0题。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多个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日铅笔填涂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正确的,每题得2分。本题型共20分。)

1.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项目中应计人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A.工程耗用原材料

B.工程人员的工资

C.工程领用本企业的商品实际成本

D.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

E.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2.下列表述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的有( )。

A.企业可以不设立总会计师

B.各级财政部门可以自行制定本地适用的会计制度

C.企业有义务接受社会审计的监督

D.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执行《会计法》

E.单位领导人违反《会计法》时,触犯刑律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3.在破产会计中,“清算损益”作为核算企业破产清算期间处置资产、确认债务等发生的损益的帐户,下列项目中直接通过其核算的有()。

A.土地转让收入

B.处理财产损益

C.清算前资本公积余额

D.清算前盈余公积余额

E.破产清算期间生活费支出

4.下列项目中,采用历史汇率折算的有( )。

A.现行汇率法下的固定资产项目

B.时态法下的无形资产项目

C.时态法下按现行市价计价的存货项目

D.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下按历史成本计价的长期投资项目

E.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下按现行市价计价的存货项目

5.下列有关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附有商品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可以在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B.销售并购回协议下,应当按销售收入的款项高于购回支出的款项的差额确认收入

C.资产使用费收入应当按合同规定确认收入

D.分期预收款销售应当在交付商品时确认收入

E.订货销售应当在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

6.A公司拥有日公司硼40%的表决权资本,E公司拥有日公司60%的表决权资本;A公司拥有C公司60%的表决权资本;C公司拥有口公司卫52%的表决权资本,上述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有( )。

A.A公司与B公司

B.A公司与D公司

C.B公司与D公司

D.B公司与C公司

E.A公司与E公司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10题。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日铅笔填涂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答案正确的,每题捍1.5分;答案错误的。每题倒扣1.5分。本题型扣至零分为止。不答题既不撂分,也不扣分。本题型共15分。)

1.外币业务核算的“一笔业务观点”与“两笔业务观点”的区别,关键在于对外币业务发生时至其产生的外币债权债务结算时,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折算差额的处理方法不同,前者将折算差额调整相关资产或收入的原人帐价值;后者则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2.在母公司只有一个子公司并且当期相互之间未发生内部交易的情况下,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也就是合并会计报表中当期合并净利润。( )

3.拥有对被投资企业控制权是投资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根本原因。只要拥有被投资企业50%以上的股权就表明能够对其实施控制,则必须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4.合并价差是指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净资产与母公司对其股权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

5.破产清算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必须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及一般原则的要求。( )

6.在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时,其相关的销售成本应以实际发生的全部成本确认。()

7.在对债务重进行帐务处理时,债权人对债务重组的应收帐款是否冲销其已计提的坏帐准备,并不影响债务重组年度净损益的数值,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8.除投资企业叉才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的情况外,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还是采用成本法核算,关键在于通过股权投资是否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确定某一比例作为划分采用权益法和成本法的界限,只是为了明确其是否具有重大影响。( )

9.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时,只影响变更当期和该项资产未来使用期间的折旧费用,而不影响变更前已计提的折旧费用。()

10.合并会计报表是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情况,在合并会计;赚附注中不需要披露作为关联方交易,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

四、计算及帐务处理题题型共3题。每题5分。本题型共15分。在答题卷上解答俗在试题卷上无效。)

1.京华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京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工业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该公司1997年度发生下列业务,价款均不含应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1)京华股份公司与A企业签订一项购销合同,合同规定,京华公司为A企业建安装两台电梯,合同价款为800万元。按合同规定,A企业在京华公司交付商品前预付价款的20%,其余价款将在京华公司将商品运抵A企业并安装检验合格后才予以支付京华公司于本年度12月25日将完成的商品运抵A企业,预计于次年1月31日全部安装完成。该电梯的实际成本为580万元,预计安装费用为10万元。

(2)京华公司本年度售给C企业一台机床,销售价款50万元,京华公司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将提货单交与C企业,C企业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期限为三个月,至1期日为次年2月3日。由于C企业车间内放置该项新设备的场地尚未确定,经京华公司同意,机床待次年1月20日再予提货。该机床的实际成本为35万元。

(3)京华公司本年1月5日销售给D企业一台大型设备;价款200万元。按合同规定,D企业于1月5日先支付价款的20%,其余价款分四次平均支付,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 支付。设备已发出,D企业已验收合格。该设备实际成本为120万元。

(4)京华公司本年度委托X商店代销一批零配件,代销价款40万元。本年度收到X商店交来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列明已销售代销零配件的80%,调商店按代销价款的5%收取手续费。该批零配件的实际成本为25万元。

(5)京华公司本年售给下企业一台机床售价款为35万元,F企业已支付全部价款。该机床本年12月31日尚未完工,已发生的实际成本为15万元。要求:根据上述所给资料,计算京华公司1997年度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相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某企业采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1997年前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从1997年1 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率调整为30%。该企业1997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300万元。1997年年初递延税款帐面余额贷方)33万元,本年度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万元,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万元。本年度支付非广告性质的赞助费5万元,支付违法经营罚款1万元,国债利息收入之万元,支付广告费1万元。

要求:

(1)计算该企业1997年度应交的所得税。

(2)计算该企业由于所得税率变更而调整的递延税款金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3)计算该企业1997年度计人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4)计算该企业1997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的帐面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本题5分)

3.某上市公司有关可转换债券业务如下:

(1)1996年7月1日发行四年期可转换债券,面值为20000万元。《可转换债券上市公告书》中规定,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发行日一年以后可申请转换为股份,转换条件为面值20元的可转换债券,转换为1股(股票每股票面价值为:元),可转换债券票面年利率为8%。如果债券持有人未行使转换权,则在债券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发行可转换债券所筹集的资金用于扩建生产车间,每半年计息一次。该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收入价款共22000万元(为简化核算,手续费等略)。该公司对发行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

(2)1997年7月1日,某企业将其持有的该公司可转换债券4000万元(面值)申请转换股份200万股。要求:对该。上市公司1996年7月1日至1997年7月1日可转换债券业务进行帐务处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要求写出二级明细科目)(本题5分)

(3)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短期投资均为非现金等价物。

②出售短期投资已收到现金。

③应收、应付款项均以现金结算。

④不考虑该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要求:计算以下现金流入和流出(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额;

(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4)支付的增值税款;

(5)支付的所得税款;

(6)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7)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

(8)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9)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本题8分)

2.(1)华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公司)1995年至1997年投资业务有关资料如下:

①1995年1月1日,华光公司与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和西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华公司)共同组建京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海公司),华光公司投资90万元,拥有京海公司15%的股份;东方公司投资270万元,拥有其 45%的股份;西华公司投资240万元,拥有其40%的股份。各投资者均按合同如数 缴付出资。京海公司接受投资时,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400 万元,资本公积200万元)。

②京海公司1995年度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80万元,以银行存款分配利润100万元。

③1996年1月1日,华光公司与东方公司达成协议,以350万元的价格收购东方公司拥有的京海公司45%的股份,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④京海公司1996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以银行存款分配利润120万元。

⑤京海公司经批准于1997年5月20日,将资本公积100万元转增资本。

⑥1997年7月1日,华光公司以230万元的价格收购西华公司持有的京海公司发行的五年期一次还本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票面金额为200 万元,票面利率为10%,由京海公司于1996年7月1日按面值发行,西华公司当即全部购买。华光公司收购该债券发生手续费支出2万元。价款及手续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华光公司对债券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

⑦京海公司1997年实地净利润45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120万元,以银行存款分配利润330万元。

(2)华光公司(母公司)及京海公司(子公司)1997年12月31日个别会计报表有关资料见合并工作底稿。

(3)有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补充资料如下:

①华光公司和京海公司均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采用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帐准备,计提比例均为5%o。

1995年12月31日华光公司应收帐款中对京海公司应收帐款为240万元。

1996年12月31日华光公司应收帐款中对京海公司应收帐款为280万元。

1997年12月31日华光公司应收帐款中对京海公司应收帐款为300 万元。

②1996年2月,华光公司从京海公司购人一项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华光公司购人该固定资产支付的价款为72万元(京海公司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成本为54万元),另支付运杂费及安装调试费用3.60万元,该固定资产的人帐价值为75.60万元,折1日 年限为3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1日,预计净残值为0。1997年12月20日,华光公司将这一固定资产予以转让,转让价款为50万元,另交纳营业税2.50万元,转让该固定资产的净收入计人当期营业外收入。

要求:

①根据(1)提供的资料编制华光公司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在取得控制权日进行处理,股权投资差额按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②计算华光公司1997年12月3=日对京海公司股权投资的帐面余额及其股权投资差额的帐面余额。

③根据(1)、(2)和(3)的有关资料,编制华光公司1997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有关的抵销分录。

④填列合并工作底稿并计算华光公司1997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项目的合并数。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合并工作底槁

单位:万元

2.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二

(一) D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丁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审计银行存款时, D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 D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程序中, 属于控制测试程序的是 () 。

A.取得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B.检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正确截止C.检查是否定期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D.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答案】C

【解析】从本题的四个选项来看, 选项C中“定期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丁公司应当建立的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测试该项内部控制就是看其运行是否有效, 是控制测试程序;选项A、B、D的审计程序都是为了收集审计证据证明银行存款的存在或完整性认定, 是银行存款的重要的实质性程序。

2. 如果丁公司某银行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不符, 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 () 。

A.重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B.检查银行对账单中记录的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收付情况C.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中记录的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收付情况D.检查该银行账户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答案】D

【解析】由于未达账项的存在导致丁公司某银行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不符是正常的, 注册会计师要证实丁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存在错报需要实施的重要的实质性程序是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注册会计师通过检查调节事项来证实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是否正确。

3.如果D注册会计师要证实丁公司在临近20×8年12月31日签发的支票是否已登记入账, 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 () 。A.函证20×8年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余额B.检查20×8年12月31日的银行对账单C.检查20×8年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D.检查20×8年12月的支票存根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答案】D

【解析】丁公司年前签发的支票即未付票据, 企业签发的未付票据与购货相关或与付款相关,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票据领款人的书面说明来核对支票存根, 同时查看该笔付款是否存在于银行存款日记账。

4. 丁公司某银行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余额为1 585 000元, 在检查该账户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 D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以下事项:在途存款100 000元;未提现支票50 000元;未入账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5 000元;未入账的银行代扣水电费25 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D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确认的该银行存款账户余额应是 () 元。

A.1 535 000 B.1 575 000 C.1 595 000 D.1 635 000

【答案】D

【解析】丁公司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中的银行存款应该是银行存款的实有数, 即1 585 000+100 000-50 000=1 635 000 (元) , 故选项D正确。

(二) C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丙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了解内部控制时, C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5. 内部控制无论如何设计和执行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 其原因是 () 。

A.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是丙公司管理层的职责B.内部控制的成本不应超过预期带来的收益C.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D.对资产和记录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是丙公司管理层应当履行的经管责任

【答案】C

【解析】内部控制的作用只能合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其固有局限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选项C是其中一个方面。

6. 下列与现金业务有关的职责可以不分离的是 () 。

A.现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B.现金保管与现金日记账的记录C.现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D.现金保管与现金总分类账的记录

【答案】B

【解析】出纳员的职责是负责现金的保管和现金日记账的登记工作, 故选项B可以由出纳员负责;而选项A、C、D不能由同一个人负责, 均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

7. 在了解控制环境时, C注册会计师通常考虑的因素是 () 。

A.内部控制的人工成分B.内部控制的自动化成分C.丙公司董事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态度和认识D.会计信息系统

【答案】C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问的是了解控制环境, 选项C是控制环境的要素之一, 故选项C正确;选项A、B是内部控制的两种控制方式, 不属于控制环境;选项D是内部控制的要素, 不属于控制环境。

8. 下列情形中, 最有可能导致C注册会计师不能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是 () 。

A.丙公司管理层没有清晰区分内部控制要素B.丙公司管理层没有根据变化的情况修改相关的内部控制C.丙公司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D.C注册会计师对丙公司管理层的诚信存在严重疑虑

【答案】D

【解析】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其中可能讨论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可审性问题, 涉及可审性问题的影响因素有两种情形, 选项D是其中的一种。

9. C注册会计师没有义务实施的程序是 () 。

A.查找丙公司内部控制运行中的所有重大缺陷B.了解丙公司情况及其环境C.实施审计程序, 以了解丙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D.实施穿行测试, 以确定丙公司相关控制活动是否得到执行

【答案】A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年报审计中了解内部控制的定位是了解与年报审计有关的内部控制, 不需要了解内部控制的所有方面, 不是专门查找内部控制运行中的所有缺陷, 故选项A正确。

(三) 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乙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运用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时, B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 0. 下列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重大错报风险是因错误使用审计程序产生的B.重大错报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 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C.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D.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予以控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重大错报风险概念的理解, 选项A、B与“重大错报风险”概念不符;依据审计风险模型, 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评估程序评估的是重大错报风险, 不能够控制重大错报风险, 能够控制的是检查风险, 故选项C正确、选项D不正确。

1 1. 在审计风险模型中,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 () 。

A.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B.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C.评估的与控制环境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D.评估的与财务报表存在广泛联系的重大错报风险

【答案】B

【解析】根据审计风险模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故选项B正确。

1 2. 当可接受的检查风险降低时, B注册会计师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

A.缩小实质性程序的范围B.将计划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时间从期中移至期末C.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D.消除固有风险

【答案】B

【解析】根据审计风险模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故选项C、D都不正确;缩小审计范围不能降低检查风险, 相反只有通过扩大审计范围才有可能降低检查风险, 故选项A不正确;修改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是降低检查风险的有效途径, 故选项B正确。

1 3. 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 如果B注册会计师认为某项交易不存在重大错报, 而实际上该项交易存在重大错报, 这种风险是 () 。

A.抽样风险B.非抽样风险C.检查风险D.重大错报风险

【答案】C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没有谈到审计抽样, 因此选项A、B不正确;重大错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前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已存在的风险, 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才能评估其水平, 不是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判断的问题, 故选项D不正确。

1 4. 在控制检查风险时, B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

A.调高重要性水平B.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以降低控制风险C.进行穿行测试, 以降低固有风险D.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答案】D

【解析】根据审计风险模型, 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确定检查风险, 根据确定的检查风险来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通过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来降低检查风险, 故选项D正确;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 故选项B、C不正确。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对财务报表错报的严重程度的判断, 不能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而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

(四)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编制的下属子公司K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阅。在承接和执行业务时, 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 5. 在与甲公司管理层沟通时, A注册会计师应当说明该项业务属于 () 。

A.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B.直接报告业务C.其他鉴证业务D.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答案】A

【解析】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是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16.在确定该项业务责任方的责任时,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B.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负责, 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C.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负责, 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D.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答案】B

【解析】在A注册会计师承接的对甲公司编制的下属子公司K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阅业务中, 甲公司是责任方, 甲公司对由其编制的财务报表 (鉴证对象信息) 负责, 乙公司是独立法人, 乙公司对财务报表反映的内容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鉴证对象) 负责, 因此选项B正确。

17.如果在承接业务后出现下列情形, A注册会计师不得变更业务类型的是 () 。

A.甲公司计划将K公司改制上市, 要求将该项业务变更为财务报表审计业务B.甲公司对该项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要求将该项业务变更为代编简要财务报表业务C.审阅发现K公司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K公司要求将该项业务变更为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业务D.审阅发现K公司财务报表存在因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 甲公司要求将该项业务变更为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以查清可能存在的其他舞弊行为

【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年报审阅中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应当实施追加的或者更为广泛的程序, 而不能作为变更业务的理由, 因为这样由审阅业务变更为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业务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息需求。

18.如果审阅发现因标准或鉴证对象不适当而造成工作范围受到限制, A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 。

A.要求甲公司将该项业务变更为其他类型的鉴证业务或相关服务业务B.视其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否定结论的报告C.视其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无法提出结论的报告D.单方面解除业务约定, 而无须与甲公司管理层沟通

【答案】C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讨论的是注册会计师对已承接的审阅业务的标准或鉴证对象不适当造成工作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形, 注册会计师应当视标准或鉴证对象不适当影响工作范围的严重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无法提出结论的报告, 因此选项C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一) D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外商投资企业丁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进行验证。在执行验资业务时, D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 外方出资者的下列货币出资方式中, 符合规定的有 () 。

A.外方出资者用其在中国境内购买的外币现金出资B.外方出资者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因清算所得的货币资金出资C.外方出资者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因股权转让所得的货币资金出资D.外方出资者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因减资所得的货币资金出资

【答案】BCD

【解析】中外合资企业中, 如果外方以货币出资时, 要求外方直接以外币出资或以最初用外币出资后在中国境内获得的人民币出资, 选项A中购买外币不符合以上要求。

2. 在对外方出资者的货币出资进行审验时, D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审验程序正确的有 () 。

A.检查丁公司的外汇登记证, 以确定外币是否汇入经外汇管理部门核准的资本金账户B.向资本金账户的开户银行进行函证C.当出资的币种与注册资本的币种、记账本位币不一致时, 检查实收资本是否按收到日的汇率折算D.外方出资者将出资款直接汇入丁公司在境外开立的银行账户的, 检查丁公司注册地外汇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外方以货币出资时注册会计师的审验程序。

3. 下列各项中, D注册会计师可以在验资报告说明段中予以说明的情形有 () 。

A.D注册会计师与丁公司在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确认方面存在异议B.丁公司由于严重亏损而导致增资前的净资产小于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C.丁公司及其出资者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出资的实物财产进行资产评估或价值鉴定D.丁公司尚未对本次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做出相关会计处理

【答案】ABD

【解析】选项A、B、D均为验资报告说明段的内容。

(二) C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丙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识别、评估和应对特别风险时, C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4. 在确定特别风险时, C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

A.直接假定丙公司收入确认存在特别风险B.将丙公司管理层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为特别风险C.直接假定丙公司存货存在特别风险D.将丙公司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确定为特别风险

【答案】ABD

【解析】选项A, 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假定收入确认存在特别风险;选项B, 管理层舞弊是特别风险;选项C,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后才有可能评估出存货是否存在特别风险, 不能直接假定存货存在特别风险;选项D, 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风险是特别风险。

5. 在了解和测试与特别风险相关的内部控制时, C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

A.评价相关控制的设计情况, 并确定其是否已经得到执行B.如果拟信赖相关控制, 每年测试控制的有效性C.如果拟信赖相关控制, 且相关控制自上次测试后未发生变化, 每两年测试一次控制的有效性D.如果相关控制不能恰当应对特别风险, 应当就该事项与丙公司治理层沟通

【答案】ABD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讨论的是注册会计师对与特别风险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的问题。选项A是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 故选项A正确;依据教材P225倒数第2段和教材P226的图10-1, 注册会计师对特别风险内部控制的测试时间要求每年进行测试, 故选项B正确而选项C错误;依据教材P225, 故选项D正确。

6. 在针对特别风险计划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 C注册会计师可能采取的做法有 ()

A.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B.实施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C.仅实施控制测试D.仅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答案】AB

【解析】注册会计师通过选项C、D无法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降低特别风险。

(三) 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乙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B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为20×9年3月15日, 财务报表报出日为20×9年3月20日。在审计过程中, B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7. B注册会计师了解到的下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属于非调整事项的有 () 。

A.20×9年2月1日, 乙公司20×8年末的某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大幅贬值B.20×9年2月10日, 乙公司发生重大诉讼C.20×9年2月15日, 乙公司于20×7年确认的一笔大额销售被退回D.20×9年3月16日, 乙公司发生企业合并

【答案】ABD

【解析】注册会计师只要求被审计单位披露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期后事项, 选项C不属于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期后事项, 而是注册会计师需要提请乙公司对其2008年12月31日报表的比较数据 (或期初余额) 进行调整的事项。

8. 对于截至20×9年3月15日发生的期后事项, B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

A.设计专门的审计程序识别这些期后事项B.尽量在接近资产负债表日时实施针对期后事项的专门审计程序C.尽量在接近审计报告日时实施针对期后事项的专门审计程序D.不专门设计审计程序识别这些期后事项

【答案】AC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讨论的是教材P468图18-1第一时段的期后事项, 是注册会计师对截至审计报告日的第一时段的期后事项的审计责任问题, 故选项A、C正确。

9. 如果针对20×9年3月20日后发现的事实, 乙公司管理层修改了20×8年度财务报表, B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 。

A.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B.复核管理层采取的措施能否确保所有收到原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人士了解这一情况C.针对修改后的20×8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D.在针对乙公司20×9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 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修改20×8年度财务报表的原因

【答案】ABC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讨论的是教材P468图18-1第二时段的期后事项, 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公布日后发现存在错报的期后事项的审计责任问题, 故选项A、B、C正确。

(四)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 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 0.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 A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A.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对特定认定错报风险的效力B.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C.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原因D.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特征

【答案】ABCD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讨论的是注册会计师如何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问题。

1 1.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时, A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A.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B.审计意见的类型C.错报风险的性质D.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答案】ACD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讨论的是注册会计师如何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问题。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其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将要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教材P214第2段) , 故选项A正确;同时, 注册会计师还要考虑错报风险的性质 (教材P217第5段) 和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教材P217第6段) , 故选项C、D正确。

1 2.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 A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A.审计程序与特定风险的相关性B.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C.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D.可容忍的错报或偏差率

【答案】ABCD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讨论的是注册会计师如何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问题。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其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将要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教材P214第2段) , 故选项B正确;同时, 注册会计师还要考虑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 故选项C、D正确;根据教材P218第5段, 故选项A也正确。

三、判断题

1.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 注册会计师不得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 ()

【答案】×

【解析】一般情况下, 在审计报告归档之后不需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或增加, 但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 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时, 需要修改已归档的审计工作底稿。

2.在对被审计单位连续编号的订购单进行测试时, 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订购单的编号作为所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 ()

【答案】菁

【解析】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表现出的征象或标志, 比如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 注册会计师可能以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

3.只有对简要财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报表发表了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才可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

【答案】菁

【解析】本题讨论的是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只有对简要财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报表发表了审计意见, 才可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因为只有对简要财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报表整体进行了审计, 才能获得充分了解, 承担对简要财务报表的责任。如未对简要财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则不应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4.如果发现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与已审计财务报表存在重大不一致, 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 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

【答案】×

【解析】当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拒绝修改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取适当的进一步措施。进一步措施包括向治理层书面说明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关注, 以及征询法律意见。注册会计师不能因此对没有错报的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对于一项自动化的应用控制, 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该项控制得以执行的审计证据和信息技术一般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作为支持该项控制在相关期间运行有效性的重要审计证据。 ()

【答案】菁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控制测试的性质时, 可以利用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来支持该项控制在运行期间的有效性。

四、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 对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为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委托后, 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业务流程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 审计项目组成员均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技能。A注册会计师了解到某软件公司张先生曾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 因此聘请张先生加入审计项目组, 测试该系统并出具测试报告。在审计过程中, A注册会计师要求审计项目组成员相互复核所执行的工作, 并在工作底稿复核人员栏签字。在复核过程中, 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在某个专业问题上存在分歧, A注册会计师就此问题专门致函有关部门进行咨询, 始终没有得到回复。考虑到该项业务的高风险性, 在出具审计报告后, ABC会计师事务所专门指派未参与该项业务的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要求:

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 (包括审计项目组) 在业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

(1) 在承接业务时没有开展恰当的初步业务活动, 没有评价审计项目组专业胜任能力。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 应当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应当考虑相关人员是否具有执行业务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2) 聘请专家张先生缺乏独立性。张先生曾是甲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者, 又受聘参与该系统的测试, 将导致自我评价, 损害审计项目组独立性。

(3) 审计项目组成员相互复核工作无法达到要求。复核工作应当由审计项目组内经验较丰富的人员复核经验不足人员执行的工作。

(4) 审计项目组意见分歧未得到解决就出具审计报告。只有在审计项目组意见分歧得到解决后, 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5) 未能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完成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完成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2.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乙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乙公司为玻璃制造企业, 20×8年末存货余额占资产总额比重较大。存货包括玻璃、煤炭、烧碱、石英砂, 其中60%的玻璃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乙公司对存货核算采用永续盘存制, 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乙公司拟于20×8年11月25日至27日盘点存货, 盘点工作和盘点监督工作分别由熟悉相关业务且具有独立性的人员执行。存货盘点计划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存货盘点范围、地点和时间安排

(2) 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存货的检查

对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 检查公用仓库签收单, 请公用仓库自行盘点, 并提供20×8年11月27日的盘点清单。

(3) 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

对于烧碱、煤炭和石英砂等堆积型存货, 采用观察以及检查相关的收、发、存凭证和记录的方法确定存货数量;对于存放在C仓库的玻璃, 按照包装箱标明的规格和数量进行盘点, 并辅以适当的开箱检查。

(4) 盘点标签的设计、使用和控制

对存放在C仓库玻璃的盘点, 设计预先编号的一式两联的盘点标签。使用时, 由负责盘点存货的人员将一联粘贴在已盘点的存货上, 另一联由其留存;盘点结束后, 连同存货盘点表交存财务部门。

(5) 盘点结束后, 对出现盘盈或盘亏的存货, 由仓库保管员将存货实物数量和仓库存货记录调节相符。

要求:

针对上述存货盘点计划第 (1) 至第 (5) 项, 逐项判断上述存货盘点计划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 简要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及解析】

在第 (1) 事项, 即“存货盘点范围、地点和时间安排”的盘点计划中分别存在以下缺陷: (1) 乙公司存货盘点时间不当。乙公司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 盘点时间最好接近12月31日, 盘点时间与12月31日间隔太长。 (2) 对烧碱存货盘点时间安排不恰当。对于存放在A、B不同仓库的烧碱应安排在相同的时间盘点。

在第 (2) 事项, 即“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存货的检查”的盘点计划中存在的缺陷:因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占存货总额的比重较大, 应当考虑实地盘点。

在第 (3) 事项, 即“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的盘点计划中存在的缺陷:对于烧碱、煤炭和石英砂这些堆积型的存货, 一般来说, 估计存货数量存在困难, 乙公司应当运用工程估测、几何计算、高空勘测, 并依据详细的存货记录来确定其数量。

在第 (4) 事项, 即乙公司关于“盘点标签的设计、使用和控制”的盘点计划中存在的缺陷:由负责盘点存货的人员将一联标签粘贴在已盘点的存货上, 另一联由其返还给存货盘点监督人员, 由监督人员将盘点标签连同存货盘点表交存财务部门。

在第 (5) 事项, 即由仓库保管员调节盘盈或盘亏的盘点计划中存在的缺陷:盘点结束后, 应当由公司组成调查小组, 对盘盈或盘亏的存货进行分析和处理, 并将存货实物数量和仓库记录调节相符。

3.C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常年审计客户丙公司20×8年1~6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阅。在实施了必要的审阅程序后, C注册会计师草拟了以下审阅报告 (如下页图所示) 。

要求:

指出审阅报告中存在的不当之处, 并提出修改建议。

【答案及解析】

(1) 在引言段中, 对财务报表的界定和描述不恰当, 应提及财务报表附注, 应改为“20×8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20×8年1~6月的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2) 在范围段中, 对审阅依据的表述不恰当, 应改为“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的规定执行了审阅业务”。

(3) 在范围段中, 对审计范围的描述不完整, 未着重指明“没有实施审计, 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 在范围段最后应当增加“我们没有实施审计, 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

(4) 在结论段中, 表述审阅结论的方式不恰当, 应当以消极保证的方式提出结论, 应改为“根据我们的审阅, 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丙公司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D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上市公司丁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0×8年, 丁公司管理层通过与银行串通编造虚假的银行进账单和银行对账单, 虚构了一笔大额营业收入。D注册会计师实施了向银行函证等必要审计程序后, 认为丁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在丁公司20×8年度已审计财务报表公布后, 股民甲购入了丁公司股票。随后, 丁公司财务舞弊案件曝光, 并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 其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为此, 股民甲向法院起诉D注册会计师, 要求其赔偿损失。D注册会计师以其与股民甲未构成合约关系为由, 要求免于承担民事责任。

要求:

(1) 为了支持诉讼请求, 股民甲应当向法院提出哪些理由。

(2) 指出D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免责理由是否正确, 并简要说明理由。

(3) 在哪些情形下, D注册会计师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及解析】

(1) 为了支持诉讼请求, 股民甲应当提出下列理由:D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不实报告;D注册会计师存在过错;股民甲遭受了损失;D注册会计师的过错与股民甲遭受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 D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免责理由不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 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3) 下列情形下, D注册会计师不承担民事责任: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 但仍未能发现丁公司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银行提供虚假或不实的证明文件, D注册会计师在保持必要谨慎下仍未能发现虚假或者不实;已对丁公司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指明。

5.E注册会计师负责对戊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针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时, E注册会计师采用了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 (PPS) 。相关事项如下:

(1) E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各个明细账户进行了初步分析, 将预期存在错报的明细账户选出, 单独进行函证, 并将其余的明细账户作为抽样总体。E注册会计师认为在预期不存在错报的情况下, PPS效率更高。

(2) E注册会计师认为不需要计算抽样总体的标准差, 因为PPS运用的是属性抽样原理。

(3) 假设样本规模为200个, E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方法, 选出200个抽样单元, 对应的明细账户共190户。在推断抽样总体中存在错报时, E注册会计师将样本规模相应调整为190个。

(4) 在对选取的所有明细账户进行函证后, E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错报, 因此认定应收账款不存在重大错报。

要求:

(1) 针对事项 (1) 至 (4) , 逐项指出E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 简要说明理由。

(2) 指出PPS对实现测试应收账款完整性认定这一目标是否适用, 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 针对要求 (1) 的四个事项: (1) 事项 (1) 正确; (2) 事项 (2) 正确; (3) 事项 (3) 不正确, PPS抽样单元是货币单元, 而不是实物单元, 调整样本原定规模将导致无法正确量化抽样结果; (4) 事项 (4) 不正确, 在PPS抽样中, 在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的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也要确定总体中可能存在的高估或低估的最大数额, 不能够认定应收账款不存在重大错报。

(2) 不适用, 在PPS抽样中, 零余额的和负余额的账户被选中的机会小, 对于应收账款的完整性认定的目标并不适用。

五、综合题

1.Y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X公司主要从事A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无明显产销淡旺季。产品销售采用赊销方式, 正常信用期为20天。

在A产品生产成本中, a原材料成本占较大比重。a原材料在20×8年的年初、年末库存均为零。A产品的发出计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资料二:20×8年度, X公司所处行业的统计资料显示, 生产A产品所需a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 汇率因素导致a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替代产品面市使A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 市场竞争激烈, 导致销售价格明显下跌。

资料三:X公司20×8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及相关账户记录反映:

(1) A产品20×7年度和20×8年度的销售记录

(2) A产品20×8年度收发存记录

(3) 与销售A产品相关的应收账款变动记录

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 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 运用分析程序识别X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并列示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

(2) 在要求 (1) 的基础上, 如果X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指出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些认定相关, 并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卷第8页的相应表格内。

(3) 假定X公司存在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作为审计项目组负责人, Y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取哪些总体应对措施。

(4) 假定评估的X公司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风险水平, 指出Y注册会计师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通常更倾向于何种方案。

(5) 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 Y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6) 假定X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存在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Y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用哪些方式予以应对。

(7) 根据上述资料,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在审计X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时, 如果对销售实施截止测试, Y注册会计师应当以检查何种文件记录为起点安排审计路径, 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

(1) (1) 分析A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毛利率的变动情况。

20×8年度行业统计资料显示, 甲产品的市场需求、销售价格明显下降。但20×8年度与20×7年度相比, X公司营业收入反而增加10 000万元 (销售数量反而增加100吨, 销售单价反而上升) , 毛利率反而增长5个百分点 (A产品单位成本反而下降) 。

(2) 分析应收账款变动情况和产品成本变动情况。

X公司赊销A产品的正常信用期为20天, 但20×8年12月9日赊销的A产品至20×9年1月31日尚未收款。

或:按年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 (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365÷ (50 000/6 300) =46 (天) , 明显超过正常信用期20天。

或: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 (收入/应收账款年末余额) =365÷ (50 000/9 600) =70 (天) , 明显超过正常信用期20天。

20×8年度行业统计资料显示在A产品成本占有较大比重的a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大幅上涨, 导致A产品成本上升, 但A产品20×8年度收发记录反映其成本不升反降。

上述分析程序的结果表明, X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2)

(3) Y注册会计师应该采取以下总体应对措施: (1) 向项目组强调在搜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 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 提供更多的督导; (4)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 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 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

(4) 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时通常更倾向于实质性方案。

(5) 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1) 对某些以前未测试的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2) 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 使其超出被审计单位的预期; (3) 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 使20×8年度审计中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4) 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 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6) 应考虑通过下列方式应对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1) 改变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以获得更为可靠、相关的审计证据或获取其他佐证性信息, 包括更加重视实地观察或检查, 在实施函证程序时改变常规函证内容, 询问被审计单位的非财务人员等; (2) 改变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或针对本期较早时间发生的交易事项或贯穿于整个本期的交易事项实施测试; (3) 改变审计程序的范围, 包括扩大样本规模, 采用更详细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等。

(7) 应当选择以账簿记录为起点的审计路径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因为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追查至记账凭证, 进而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可以证实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已开具发票并发货, 有助于发现多计营业收入问题。

2.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 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情况及其环境,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由于20×7年销售业绩未达到董事会制定的目标, W公司于20×8年2月更换了公司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

(2) W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20×8年发生了变化。20×8年之前采用代销模式, 在代理商对外销售相关产品后, W公司根据代销清单以低于建议零售价7%的出厂价向代理商开具代销产品的销售发票, 代理商有权退回未对外销售的产品。20×8年初开始改为经销模式, 即由经销商 (大部分是原先的代理商) 以较优惠的出厂价 (平均低于建议零售价13%) 买断相关产品, W公司向经销商发货即开具销售发票, 经销商不再享有退回未销售产品的权利 (产品质量原因除外) 。20×8年, W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平均上涨约5%, 但主要产品建议零售价与上年基本相同。

(3) W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于20×8年末纷纷推出降价促销活动, 为了巩固市场份额, W公司于20×9年元旦开始全面下调了主要产品的建议零售价, 不同规格的主要产品降价幅度从5%到20%不等。

(4) 20×8年初, W公司将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由25年到35年变更为20年到35年, 机器及其他设备折旧年限由8年到12年变更为8年到10年。残值率仍为3%。

(5) W公司于20×8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的一个仓库被有关部门认定为违章建筑, 被要求在20×9年6月底前拆除。

(6) 20×8年初, W公司启用新财务信息系统, 并计划同时使用原系统6个月。由于同时运行两个系统对W公司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量影响很大, 2个月后, W公司决定提前停用原系统。

(7) 20×8年末, W公司的母公司宣布在未来2年内将逐步增加对W公司的投资。

资料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财务数据,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资料三: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有关销售与收款循环、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销售部门在批准经销商的订货单后编制发货通知单交仓库和会计部门。仓库根据发货通知单备货, 在货物装运后编制出库单交销售部门、会计部门和运输部门。会计部门根据发货通知单和出库单在系统中手工录入相关信息并开具销售发票, 系统自动生成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分录并过入相应的账簿。销售部门每月末与仓库核对发货通知单和出库单, 并将核对结果交销售部经理审阅。

(2) 系统每月末根据汇总的产成品销售数量及各产成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自动计算主营业务成本, 自动生成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会计分录并过入相应的账簿。

(3) 会计部门每月末编制存货的结存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 将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部分确认为存货跌价准备。

资料四:B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实施测试, 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从W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取20×8年12月的1笔交易, 注意到相应记账凭证只附有若干销售发票记账联。财务人员解释, 在审核出库单并据以开具销售发票后, 已在销售发票的记账联上注明出库单号, 并将连续编号的出库单另外装订存档。审计选取了1张注有2个出库单号的销售发票记账联, 在出库单存档记录里找到了相应的出库单。出库单日期分别为12月14日和12月16日, 销售发票日期为12月16日。

(2) 在抽样追踪20×8年11月10个主要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在系统中的结转过程时, 注意到有2笔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存在手工录入修改痕迹。财务人员解释, 由于新系统的相关数据模块运行不够稳定, 部分产成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运算结果有时存在误差, 因此采用手工录入方式予以修正, 并且只有财务经理有权在系统中录入修正数据。审计检查了相关样本的手工修正后产成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没有发现差异。

(3) 检查了20×8年9月末产成品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 发现其中的产成品成本数据与20×8年9月末产成品成本账面余额稍有差异。财务人员解释, 该差异是在编制完成9月末产成品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后, 根据仓库上报的第3季度末盘点结果调整部分产成品账面余额所致。

要求:

(1) 针对资料一 (1) 至 (7) 项, 结合资料二, 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 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 简要说明理由, 并分别说明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 指出

【答案及解析】

(1)

(2)

相关事项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些认定相关。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卷第11页至12页的相应表格内。

(2) 针对资料三 (1) 至 (3) 项, 逐项指出上述控制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些认定相关。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卷第13页的相应表格内。

(3) 针对资料三 (1) 至 (3) 项, 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 逐项判断上述控制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 分别予以指出, 并简要说明理由, 提出改进建议。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卷第13页的相应表格内。

(4) 针对资料四 (1) 至 (3) 项, 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以及资料三中可能存在的控制设计缺陷, 逐项指出上述测试结果是否表明相关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 如果表明相关内部控制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简要说明理由。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卷第14页的相应表格内。

(5) 针对资料一 (1) 至 (7) 项, 结合资料三和资料四, 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 逐项判断资料三所列控制对防止或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否有效。如果有效, 指出资料三所列控制与资料一的第几个 (或者哪几个) 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 并简要说明理由。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卷第14页的相应表格内。

(3)

(4)

3.谈会计继续教育与注册会计师考试 篇三

1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制度的特点。

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制度具有强制性、在职性、实用性等特点。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其中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小时,若连续二、三年未参加,将在资格考试、会计证年检、评先表模等方面予以惩诫,直至吊销会计证,清理出会计队伍。会计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教育形式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它学习形式为辅。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财政局下属的会计管理部门是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会计人员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具备较高的新技术知识,较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其次,要深化会计改革,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也给会计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忠于职守和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当前会计人员素质还不高,只有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教育管理的不利局面。

3当前会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正式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对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其效果并不很好,管理不够完善,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总体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财会工作和广大会计人员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制度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管理监督;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加的人员和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观念陈旧,手段落后;教材滞后、教学内容不合理,师资水平普遍较低,培训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

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我国于1991年起施行了注冊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财政部印发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财会[2001]1053号)的规定,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共五门课程。从1994年起,通过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成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前提。通过考试,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

虽然建立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到注册会计师队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会计学科难度颇大的前沿考试,间接地对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每年每科10%左右的通过率充分说明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也正是因为其难度大,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成为整个会计群体关注的考试,而不单纯是一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入门考试。许多会计人员选择注册会计师考试, 目的不一定是为了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而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所进行的继续教育。

三、“会计继续教育”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对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的比较

和传统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形式相比,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无疑是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习的内容更新颖,更广泛,更适应时代。虽然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教育培训所讲的内容往往并不深入具体,缺乏实践性,与规定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而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会计前沿考试,其新颖性理论与实务始终代表行业最高水平。有助于会计人员获取更新颖,更全面的会计知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继续教育都是统一按一个内容进行培训,搞“一刀切”,使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学习同一内容,忽视了具体的工作差异。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共五门课程,会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来选择学习内容,针对自身的工作特点进行学习提高。

2在学习的时间安排上,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比“会计后续教育”更灵活。严格来说,继续教育应是随时进行、不受时间限制的,但由于受到培训单位条件的限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一般放在每年的一两个月份集中进行,培训时间短且集中,很多会计人员因工作等原因在当时没法抽时间来参加学习,更有很多出差在外地或在外地工作的学员,很难在规定的时间里参加学习,所以,继续教育的时间安排上不合理。而注册会计师考试因其难度大,虽然每年只在9月份举办一次考试,但参考人员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从当年的三、四月份或者更早就开始了学习,甚至有些会计人员是常年学习不辍。这样就为会计人员学习新的会计理论知识,接触行业最新动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3教学手段,培训质量。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教学手段落后,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极大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教学手段更趋现代化。然而,这一切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却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手段、教学方式上,仍然停留在呆板课堂教学方式上,最多也只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利用投影仪进行幻灯片式的教学。教学手段与更新知识之间极不和谐,相应地,教学效果也极不理想。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虽然大部分还是以自学为主,上级管理部门也没有统一的培训、辅导课程安排,但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各种社会办学、网络学堂层出不穷,其课程设计更科学,培训质量更高。

4继续教育的考试制度松懈。一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考试并未起到严格的约束作用,考试中抄袭现象比较突出,这样就削弱了继续教育的效果和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注册会计师考试由财政部主办,实行全国统考,其权威性和在公开、公平、公正方面是其它考试所不能及的。

5学习的自觉性。会计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人员为了获得所在单位任职、晋升的机会,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参加主管部门举行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会计主管部门的硬性要求,会计人员是被动参加,自觉程度不高,个别会计人员只

报名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同样可获得合格的考试成绩。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而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大多是自发要求接受会计知识的学习,因此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很高。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引起的,继续教育也是如此,只有会计人员从自身的内因出发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改变那种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年检而不得不来听课、考试的现象。

四、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最好的会计后续教育形式

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目标已经达到。对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来说,不管是否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只要经过了为考试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以考试来带动学习,促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断更新,学习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客观地说,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个较漫长、较难熬的过程,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必须通过扎实全面系统地学习才敢于走进考场。虽然仅凭考试本身说明不了什么,但是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为掌握财务知识、开拓思路奠定了基础,对提高会计人员财会方面信息的领悟力、理解力、严谨的思维能力是通过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

五、对未来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个人素质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既是为了会计从业年检的需要更是会计人员自我提高的需要。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就没有动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合理规划,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合格会计人才的知识体系。应按讲求实效、学以致用。本着学什么,用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及讲究“新”和“实”的原则来设计培训课程,以满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内在需要。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真正合格的会计人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丧失,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行业信誉难以提高。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汲取知识掌握技能、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办法。应加强考核力度,激發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会计人员能够自觉地投入更大的热情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以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

4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继续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是彼此前后联系的,应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形式应多样化。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正在迅速普及。应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会计继续教育服务,高效、经济地培养造就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

5 大力宣传并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包括注册会计计师考试在内的各类会计考试,提升各种会计类考试合格证在继续教育考核中的地位。全面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政府补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企业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B.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在其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C.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结束前被处置时,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一次性转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D.企业取得的针对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处理

2.甲公司本期收到即征即退的消费税100万元,应确认( )。

A.冲减“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100万元

B.营业外收入100万元

C.递延收益100万元

D.资本公积100万元

3.甲企业2月1日收到财政部门拨给企业用于购建A生产线的专项政府补助资金 600万元存入银行。202月1日企业用该政府补助对A生产线进行购建。年8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净残值为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年折旧额。则2009年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 )万元。

A.20  B.0  C.30 D.600

4.甲公司本期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100万元,应( )。

A.冲减应交税费100万元

B.确认营业外收入100万元

C.确认递延收益100万元

D.确认资本公积100万元

5.甲企业收到政府财政拨款50 000元,财政贴息40 000元,税收返还20 000元,资本性投入10 000元,则20甲企业的政府补助是( )元。

A.90 000  B.110 000  C.120 000  D.100 000

6.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下列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B.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C.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D.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

7.1月1日,A公司为建造一项环保工程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期限2年,年利率6%。当年12月31日,A公司向当地政府申请财政贴息。经审核,当地政府按照实际贷款额给予A公司年利率3%的财政贴息,共计30万元,分两次支付。年1月10日,第一笔资金13万元到账。2008年8月1日工程完工,第二笔资金17万元到账,该工程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A公司2008年因该项政府补助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 )元。

A.15 000 B.12 500

C.300 000 D.30 000

8.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记入以后各期的会计科目是(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外收入 D.营业外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政府补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无条件的

B.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属于政府补助

C.企业只有符合政府补助政策的规定,才有资格申请政府补助

D.符合政策规定不一定都能够取得政府补助;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具备申请政府补助资格的,不能取得政府补助

E.企业已获批准取得政府补助的,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

2.下列情况中,属于政府补助的有( )。

A.增值税的出口退税

B.财政拨款

C.先征后返的税金

D.即征即退的税金

E.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

3.关于政府补助的计量,叙述正确的`有( )。

A.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

B.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才可以在这项补助成为应收款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

C.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D.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E.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不进行账务处理

4.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政府补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进行的资本性投入不应作为政府补助

B.政府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税收返还以外的税收优惠,不能作为政府补助处理

C.政府补助只有在能够满足其所附条件且能够收到的情况下,才能予以确认

D.政府补助应区分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类,分别不同情况确认为递延收益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E.取得的政府补助的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时,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5.下列事项中,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有( )。

A.政府拨付的用于企业购买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

B.政府对企业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给予的财政贴息

C.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长期非货币性资产

D.企业收到的即征即退的营业税

E.企业收到的即征即退的消费税

三、计算题

1.201月1日,AS公司为建造2008年环保工程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6%,年2月1日,AS公司向当地政府提出财政贴息申请。经审核,当地政府批准按照实际贷款额给予AS公司年利率为3%的财政贴息,共计60万元,分二次支付,2007年12月31日支付第一笔财政贴息资金50万元到账。2008年3月31日工程完工,支付第二笔财政贴息资金10万元到账。该工程预计使用年为。

要求:(1)编制2007年12月31日第一笔财政贴息资金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08年3月31日第二笔财政贴息资金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08年12月31日摊销递延收益。

2.20×1年1月5日,政府拨付A企业42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20×1年1月31日,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假设不需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元,其中60万元以自有资金支付,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接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9年1月3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做出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会计处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正确答案】 B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借:递延收益 20 (600÷10×4÷12)

贷:营业外收入 20

4.【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是企业已经发生的费用,因此在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返还属于政府补助,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因此甲企业2008年政府补助为110 000(50 000+40 000+20 000)元。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2)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7.【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300 000÷10×5/12=12 500(元)

8.【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该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计入当期收益即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 选项A,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有条件的;选项B,政府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

2.【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增值税的出口退税是对出口环节的增值税部分免征增值税,同时退回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征的进项税额。即本质上是归还企业事先垫付的资金,不能认定为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必须是直接取得资产,而这个选项所列情况无此特征。

3.【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如该资产附带有关文件、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据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入账;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交易市场的,应当根据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如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交易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1元。所以,选项E不正确。

4.【正确答案】 ABCDE

5.【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企业收到的即征即退的营业税或消费税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三、计算题

1.【正确答案】 (1)编制2007年12月31日第一笔财政贴息资金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0

贷:递延收益      50

(2)编制2008年3月31日第二笔财政贴息资金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

贷:递延收益      10

(3)编制2008年12月31日摊销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2.25(60÷20×9/12)

贷:营业外收入     2.25

2.【正确答案】 (1)20×1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4 200 000

贷:递延收益 4 200 000

(2)20×1年1月31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4 800 000

贷:银行存款 4 800 000

(3)自20×1年2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折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

①计提折旧:

借:研发支出 40 000

贷:累计折旧 40 000

②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35 000

贷:营业外收入 35 000

(4)20×9年1月31日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①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960 000

累计折旧 3 840 000

贷:固定资产 4 800 000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60 000

营业外收入 240 000

②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840 000

5.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要求的是( )。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个别计价法

B.期末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市价法

C.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后进先出法

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平均法

2.下列各项中,应当确认投资损益的是( )。

A.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

B.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收到现金股利

C.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固定资产并收到补价

D.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现金股利

3.某企业于3月31日对某生产线进行改造。该生产线的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12月31日该生产线减值准备余额为200万元,203月31日累计折旧为1000万元。在改造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310万元,发生人工费用100万元,耗用水电等其他费用120万元。在试运行中取得试运行净收入30万元。该生产线于201月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生产线可使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130万元。改造后的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

A.2900万元

B.2930万元

C 3100万元

D.4130万元

4.甲公司以1台车床换入乙公司1台施工设备。甲公司换出车床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累计折旧为24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乙公司换出施工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累计折旧为250万元,公允价值为7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200万元;另外,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施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A.680万元

B.684万元

C.720万元

D.760万元

5.年3月,母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其全资子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800万元。子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预计净残值为零。编制2004年合并报表时,因该设备相关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而影响合并净利润的金额为( )。

A.180万元

B.185万元

C.200万元

D.215万元

6.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的是( )。

A.在建工程计提的减值准备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发生的损失

C.非货币性交易收到补价确认的损益

D.结转当期已售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

7.甲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合同主要内容:(1)该设备租赁期为5年,每年支付租金5万元;(2)或有租金4万元;(3)履约成本3万元;(4)承租人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2万元。甲企业该设备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为( )。

A.25万元

B.27万元

C.32万元

D.34万元

8.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月初汇率进行折算,按季计算汇兑损益。3月20日收到一张期限为三个月的不带息的外币应收票据,票面金额为300万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6月 20 日如数收到300万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3月月初的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3月月底和4月月初的汇率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4月月底和5月月初的汇率均为1美元=8.24元人民币;5月月底和6月月初的汇率均为1美元=8.26元人民币。6月 30日的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该外币应收票据在第二季度产生的汇兑收益为( )。

A.0

B.3万元

C.6万元

D.9万元

9.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是( )。

A.中期会计报表的附注应当以本中期期间为基础编制

B.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进行

C.编制中期会计报表时应当以年度数据为基础进行重要性的判断

D.对于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在中期会计报表中应当采用预提或摊销的方法处理

10.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调整事项的是( )

A.发生重大企业合并

B.对外提供重大担保

C.上年度销售商品发生退货

D.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11.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在净利润基础上调整减少现金流量的项目是( )。

A.存货的减少

B.无形资产摊销

C.待摊费用的增加

D.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12.某公司为建造一项固定资产于2004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为2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发行价格为20000万元,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假定不考虑发行债券的辅助费用。建造工程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年末尚未完工。该建造工程发生的资产支出为:1月1日支出4000万元,6月1日支出6000万元,12月1日支出6000万元。假定按照直线法摊销折价,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以月数作为权数计算。该公司2004年全年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为( )。

A. 480万元

B. 584万元

C. 1260万元

D. 1460万元

13.甲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台大型设备,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200万元,租赁期为10年,与承租人相关的第三方提供的租赁资产担保余值为 20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为50万元。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20万元。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租入设备计提折旧。甲公司每年对该租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为( )。

A. 105万元

B. 108万元

C. 113万元

D. 120万元

14.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7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的公司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为20360万元。另外,发行该债券发生发行费用240万元,发行期间冻结资金利息为300万元。该债券系5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自发行日起计息。该公司对该债券每年计息一次,对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年6月30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为( )。

A. 22400万元

B. 22616万元

C. 22652万元

D. 22796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

A.以市价400万元的股票和票面金额200万元的应收票据换取公允价值为750万元的机床

B.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收取补价140万元

C.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专利技术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支付补价16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收取补价200万元

E.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交付市价为120万元的债券

2.编制分部报告确定业务分部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A.生产过程的性质

B.产品或劳务的性质

C.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使用的方法

D.购买产品或接受劳务的客户的类型

E.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处的法律环境

3.下列有关债务重组时债务人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以现金清偿债务时,其低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收益

B.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其公允价值低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C.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其账面价值低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D.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其公允价值高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失

E.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其账面价值高于债务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失

4.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有关对外投资的信息有( )。

A.投资的计价方法

B.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

C.投资变现及投资收益汇回的重大限制

D.期末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合计占本企业净资产的比例

E.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本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会计政策的重大差异

5.下列有关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合同变更形成的收入应当计入合同收入

B.工程索赔、奖励形成的收入应当计入合同收入

C.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方法与劳务合同的收入确认方法完全相同

D.建造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时,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

E.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但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按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的金额确认收入

6.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A.被投资企业接受现金捐赠

B.被投资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D.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E.被投资企业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7.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确认为投资损益的有( )。

A.收到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分配的股票股利

B.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确认的跌价损失

C.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原确认减值范围内得以恢复的金额

D.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而调增的账面价值

E.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长期投资公允价值高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8.对于涉及换入多项资产并收到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在确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B.换出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C.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D.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E.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

9.下列有关会计差错的处理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有( )。

A.对于当期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当期相关项目的`金额

B.对于发现的以前年度影响损益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

C.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D.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的报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E.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

10.下列各项中,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的有( )。

A.转回短期投资计提的跌价准备

B.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C.对外出售不需用原材料实现的净损益

D.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收到的现金小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E.债务重组中债务人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小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

11.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有( )。

A.按规定计算缴纳的房产税

B.按规定计算缴纳的土地使用税

C.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D.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E.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12.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A.收到的出口退税款

B.收到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

D.出租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E.为其他单位提供代销服务收到的款项

三、计算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1)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存货品种数 量单位成本(万元)账面余额(万元)备注A产品280台102800 B产品500台31500 C产品1000台1.71700 D产品400件1.5600用于生产C产品合 计 6600

2004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5万元。

2004年12月31日,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甲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05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B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

2004年12月31日,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

2004年12月31日,D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现有D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C产品,预计加工成C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25万元。

年12月31日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5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2)甲公司2004年持有短期股票投资及其市价的情况如下:

品种取得成本6月30日12月31日数量(万股)单位成本(元)金额(万元)数量(万股)市价(元)计提跌价准备(万元)数量(万股)市价(元)X股票098Y股票81612881416817Z股票61810861518616合计--436--54--

2004年8月10日,甲公司收到X股票分来的现金股利8万元(每股0.4元)。

甲公司按单项短期投资、按半年计提跌价准备。

(3)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发现W公司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对W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下跌至2100万元。

对W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系2004年8月2日甲公司以一幢写字楼从另一家公司置换取得的。甲公司换出写字楼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累计折旧为5300万元。2004年8月2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甲公司对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4)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某管理用大型设备进行减值测试,发现其销售净价为2380万元,预计该设备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进行处置所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600万元。

该设备系12月购入并投入使用,账面原价为49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360万元,其减值准备余额为36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上述市场销售价格和合同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

(2)甲公司2004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在以后年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3)甲公司对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按年计提减值准备。以前年度对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均未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4)甲公司该管理用大型设备的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一直没有发生变更。

(5)甲公司对上述固定资产确定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2004年对该管理用大型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和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5)假定甲公司在计提及转回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后的20会计利润总额为8000万元,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应交所得税,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33%.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计提法定公益金,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1)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2004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

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3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3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3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

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

②以400万元的价格于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③“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3年营业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营业费用的为200万元。

④误将2002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000万元,记入2003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3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000万元,记入2004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2年的毛利率为20%,2003年的毛利率为25%.(2)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1月1日,甲公司进行如下会计变更:

①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原来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2004年以前甲公司一直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2004年1月1日变更前的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为20万元。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账龄,以及2004年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下:

项目1年以内1至2年2至3年3年以上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30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2004年起坏账准备计提比例10%20%40%100%

②将A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A设备系公司2002年6月购入并投入使用,入账价值为3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300万元。该设备用于公司行政管理。

(3)2004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2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

假定:(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2)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2)对资料(2)中甲公司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会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3)根据资料(3)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4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四、综合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系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除特别注明外,甲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甲公司每年3月1日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1)甲公司2004年1至11月份的利润表如下:

项目1至11月累计数一、主营业务收入68800减:主营业务成本516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100二、主营业务利润16100加:其他业务利润100减:营业费用2400 管理费用6600 财务费用490三、营业利润6710加:投资收益130营业外收入860减:营业外支出680四、利润总额7020减:所得税2100五、净利润4920

(2)甲公司12月份发生的与销售相关的交易和事项如下:

①12月2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合同,向A公司销售R电子设备2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成本为每台2万元。12月28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支付的货款702万元并存入银行。

甲公司于2005年1月2日将200台R电子设备发运,代为支付运杂费10万元,同时取得铁路发运单。

②12月3日,甲公司向B公司销售X电子产品25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0.064万元,成本为每台0.05万元。甲公司于当日发货2500台,同时收到B公司支付的部分货款150万元。12月28日,甲公司因X电子产品的包装质量问题同意给予B公司每台0.004万元的销售打让。甲公司于12月28日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向B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③12月3日,甲公司与一家境外公司签订合同,向该境外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美元。12月20日,甲公司发运该电子设备,并取得铁路发运单和海运单。至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该境外公司汇来的货款。假定该电子设备出口时免征增值税,也不退回增值税。

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成本为每台410万元。甲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2004年12月2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

④12月1日,甲公司与C公司签订一份电子监控系统的销售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甲公司向C公司销售电子监控系统并负责安装,合同总价款为936万元(含增值税税额);C公司在甲公司交付电子监控设备时支付合同价款的60%,其余价款在电子监控系统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支付。

甲公司于12月5日将该电子监控设备运抵C公司,C公司于当日支付561.6万元货款。甲公司发出的电子监控设备的实际成本为520万元,预计安装费用为30万元。

电子监控系统的安装工作于12月10日开始,预计2005年1月10日完成安装。至12月31日已完成安装进度的60%,发生安装费用20万元,安装费用已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甲公司设置“安装成本”科目归集该销售合同相关的成本费用。

⑤12月28日,甲公司收到其控股股东乙公司支付的资金使用费240万元。乙公司2004年平均占用甲公司资金4000万元,协议约定的年资金使用费率为6%.2004年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2.25%.

⑥12月10日,甲公司与D公司签订协议,将公司销售部门使用的10台大型运输设备,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D公司。甲公司销售部门的该批运输设备原价为864万元,当时预计的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已使用1年,累计折旧为108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12月15日,甲公司又与D公司签订该批运输设备的回租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自2005年1月1日起租用该批运输设备,租赁期6年,每年支付租金200万元,甲公司在租赁期满后拥有优先购买权。

12月20日,甲公司收到D公司支付的上述价款,并办理完毕该批运输设备的交接手续。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⑦12月31日,经独立的软件技术人员测量,甲公司为E公司开发设计专用管理软件的完工程度为70%.

该专用管理软件的开发协议系当年11月25日签订,合同总价款为480万元。甲公司已于11月29日收到E公司预付的350万元合同价款。软件开发工作于12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甲公司已发生开发费用280万元,记入“生产成本―软件开发”科目;预计完成该软件开发尚需发生费用10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⑧12月1日,甲公司采用视同买断方式委托F公司代销新款Y电子产品600台,代销协议规定的销售价格为每台0.2万元。新款Y电子产品的成本为每台0.15万元。协议还规定,甲公司应收购F公司在销售新款Y电子产品时回收的旧款Y电子产品,每台旧款Y电子产品的收购价格为0.02万元。甲公司于12月3日将600台新款Y电子产品运抵F公司。

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F公司转来的代销清单,注明新款Y电子产品已销售500台。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F公司交来的旧款Y电子产品200台,同时收到货款113万元(已扣减旧款Y电子产品的收购价款)。假定不考虑收回旧款Y电子产品相关的税费。

⑨12月29日,甲公司销售X电子产品30000台,新款Y电子产品18000台,货款6458.4万元已全部收存银行。X电子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每台0.064万元,成本为每台0.05万元;新款Y电子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每台0.2万元,成本为每台0.15万元。

(3)甲公司在12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会计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并要求公司财务部门处理:

①2004年9月12日,甲公司与G公司就甲公司所欠G公司货款400万元签订债务清偿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以其生产的3台电子设备和20万元现金,一次性清偿G公司该货款。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80万元,市场价格和计税价格均为每台100万元,甲公司向G公司开具该批电子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按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应负担增值税以及支付现金与所清偿债务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400

贷:库存商品 240

应交税金DD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银行存款 20

营业外收入 89

②2004年12月6日,甲公司与H公司签订资产交换协议。甲公司以其生产的4台电子设备换取H公司生产的5辆小轿车。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26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每台30万元。H公司生产的小轿车的账面价值为每辆10万元,公允价值为每辆24万元。双方均按公允价值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取得的小轿车作为公司领导用车,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甲公司预计该小轿车的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每辆净残值为0.4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对用于交换的4台电子设备,按其公允价值作为销售处理,并确认销售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14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4

贷:库存商品 104

③2004年12月1日,甲公司与J公司签订大型电子设备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J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500万元,成本为每台280万元。同时甲公司又与J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05年6月1日以每台515万元的价格购回该设备。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收到J公司货款1170万元,大型电子设备至12月31日尚未发出。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0

贷:库存商品 560

④2004年6月20日,甲公司被K公司提起诉讼。K公司认为甲公司电子设备所使用的技术侵犯其专利权,请求法院判决甲公司停止该电子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并赔偿400万元。

2004年12月3日,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向K公司赔偿300万元。甲公司不服,认为赔偿金额过大,于12月4日提出上诉。至2004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做出终审裁定。甲公司代理律师认为最终裁定很可能赔偿200万元。

甲公司对该事项未进行会计处理。

(4)2005年1月和2月份发生的涉及2004年度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①1月5日,M公司就其2004年10月购入甲公司的3000台T电子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致函要求甲公司给予价格折让。经协商,甲公司同意给予每台0.01万元的价格折让,折让款项作为M公司今后购货的预付款。甲公司于1月16日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向M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销售该批T电子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每台0.12万元,成本为每台0.1万元。甲公司在10月份发出该产品时已确认销售收入。

②1月10日,N公司就其2004年9月购入甲公司的2台大型电子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经检验,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N公司退货。甲公司于1月20日收到退回的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同日甲公司向N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该大型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格为每台400万元,成本为每台300万元。甲公司于1月25日向N公司支付退货款936万元。

③1月23日,甲公司收到P公司清算组的通知,P公司破产财产已不足以支付职工工资、清算费用及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P公司应付甲公司账款为800万元,由于未设定担保,属于普通债权,不属于受偿之列。

2004年12月31日之前P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根据P公司清算组当时提供的资料,P公司的破产财产在支付职工工资、清算费用以及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后,其余普通债权尚可得到50%的偿付。据此,甲公司于2004年12月31日对该应收P公司账款计提400万元的坏账准备,并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

④1月27日,Q公司诉甲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赔偿Q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和Q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2月1日,甲公司向Q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

该诉讼案系甲公司2004年9月销售给Q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Q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部分损失。2004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Q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4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

(5)除上述交易和事项外,甲公司12月份发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8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50万元,营业费用250万元,管理费用800万元,财务费用45万元,投资收益10万元,营业外收入50万元,营业外支出10万元。

(6)经税务机关核定,甲公司2004年全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2400万元。

假定:甲公司分别每笔交易结转相应成本;分别每笔外币业务计算汇兑损益。

要求:

(1)对资料(2)中12月份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2)对资料(3)中内部审计发现的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3)对资料(3)中内部审计发现的未处理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4)指出资料(4)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事项,并说明理由。

(5)对资料(4)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不要求编制有关调整计提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

(6)编制甲公司2004年度的利润表(请将利润表的数据填入如下的利润表中)

利润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4年度 单位:万元

项目本年累计数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2.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合并会计报表报出日为次年的2月5日。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2002年至2004年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1)

① 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4800万元的价格协议购买乙公司法人股1500万股,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当日完成。购买乙公司股份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10%的股份,作为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假定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

2002年1月1日乙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36900万元,其中股本为15000万元,资本公积为6800万元,盈余公积为7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000万元。2002年3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150万元、股票股利300万股。

乙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每10股发放2股股票股利。

③ 2002年4月1日,甲公司以6144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发行的面值总额为6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作为长期债权投资。甲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分期摊销,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计提利息。

该债券系乙公司2002年4月1日发行、期限为3年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为15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每年付息一次。发行公告规定,持有人在2002年12月31日后可申请转换为乙公司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每5元面值转换为普通股1股;已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计提的利息不再支付;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02年4月1日起计息,每年4月2日向持有人支付。

乙公司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实际收到发行价款1536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乙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分期摊销;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计提利息。

④20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800万元。

(2)

① 2003年3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360万元。

乙公司200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

②2003年4月2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240万元。

③ 2003年5月3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第一大股东X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以每股4元的价格购买X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8100万股。甲公司于6月20日向X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32400万元。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7月1日完成。假定不考虑购买时发生的相关税费。

④2003年9月30日,甲公司以400万元的价格将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出售给乙公司。出售日,甲公司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累计折旧为80万元。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乙公司购入该项固定资产后,仍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⑤ 2003年10月8日,甲公司将其拥有的某专利权以54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乙公司,转让手续于当日完成。乙公司于当日支付全部价款。

甲公司该专利权系2002年10月10日取得,取得成本为4000万元。甲公司对该专利权按10年平均摊销。该专利权转让时,账面价值为3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乙公司购入该专利权后即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期末对该无形资产按预计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计价。

2003年12月31日该专利权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300万元。

⑥2003年10月1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0件,销售价格为每件0.5万元,售价总额为500万元。甲公司A产品的成本为每件0.3万元。

至12月31日,乙公司购入的该批A产品尚有800件未对外出售,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0.375万元。乙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⑦ 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200万元。

⑧20乙公司实现净利润7200万元,其中1月至6月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7月至12月实现净利润4200万元。

(3)2004年度

①2004年3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股票股利990万股。乙公司2003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股票股利1股。

②2004年4月2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240万元。

③2004年4月28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赊销B产品2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4万元,售价总额为800万元,甲公司B产品的成本为每台3.5万元。

④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货中包含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400件。该存货系2003年购入,购入价格为每件0.5万元,甲公司A产品的成本为每件0.3万元。2004年12月31日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0.175万元。

⑤ 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2003年从甲公司购入的专利权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降至3100万元。

⑥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2003年从甲公司购入的固定资产仍处在正常使用状态,其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方式未发生改变,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

⑦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1000万元。

⑧至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人均未申请转换股票。

⑨2004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30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的产品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

(2)甲公司对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贷方差额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3)甲公司和乙公司对坏账损失均采用备抵法核算,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

(4)除上述交易之外,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其他交易。

(5)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及上述资料中涉及股东权益变动的交易和事项外,未发生

影响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6)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

定公益金;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均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分配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作为非调整事项。

(7)假定上述交易和事项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1)编制甲公司2002年至2004年对乙公司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04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 6、【答案】 D 11、【答案】 C

2、【答案】 A 7、【答案】 B 12、【答案】 B

3、【答案】 A 8、【答案】 B 13、【答案】 A

4.【答案】 B 9、【答案】 B 14、【答案】 C

5、【答案】 B 10、【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 BCE 6、【答案】 AC 11、【答案】 ABE

2、【答案】 ABCDE 7、【答案】 ADE 12、【答案】 ADE

3、【答案】 ABD 8、【答案】 BCDE

4、【答案】 ABCDE 9、【答案】 ABCDE

5、【答案】 ABDE 10、【答案】 BD

三、计算题

1、【答案】 (l)A产品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因为A产品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B产品:

有合同部分:成本=3×300=900万元,可变现净值=(3.2-0.2)×300=900万元,成本等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成本=3×200=600万元,可变现净值=(3-0.2)×200=560万元,应计提跌价准备40万元

所以,B产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

C产品可变现净值=2× 1000―0.15×1000=1850万元,大于其成本。

C产品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

D配件:成本为600万元,单位可变现净值1.6(2―0.15―0.25)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0×1.6=640万元。所以D配件应当按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 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

借:存货跌价准备 50

贷:管理费用 50

(2)X股票应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2万元(9―0.4―8)×20

Y股票应转回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6万元(16―14)×8

Z股票应转回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6万元(16―15)×6

借:投资收益12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2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6

贷:投资收益 16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

贷:投资收益 6

或: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0

贷:投资收益 10

(3)对W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原始入账价值2700万元(8000―5300)

对W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600万元(2700一2100)

借:投资收益 6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W公司 600

(4)2004年1月1日大型设备的账面价值为4900-1800-360=2740(万元),2004年大型设备计提折旧为(2740-100)÷5=528(万元)

借:管理费用 528

贷:累计折旧 528

大型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2600万元

不考虑减值情况下的大型设备账面价值为2500万元(4900―2400)

大型设备应转回的减值准备为288万元[2500-(2740-528)].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2

贷:累计折旧 72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88

贷:营业外支出 288

(5)应纳税所得额=8000―100+40―50十54+12―16―6+600―288―72=8174(万元)。

应交所得税=8174×33%=2697.42万元

所得税费用=8000×33%=2640万元

借:所得税 2640

递延税款 57.42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697.42

2、【答案】 (1)①结转固定资产并计提2003年下半年应计提折旧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 2000

贷:在建工程 2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累计折旧 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0

贷:在建工程 190

②无形资产差错的调整

2004年期初无形资产摊销后净值=400-(400/5 ×1.5)=280(万元)

借:无形资产 2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0

③对营业费用差错的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

贷:其他应收款600

④对其他业务核算差错的调整

借:其他业务收入 2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

其他业务支出 1500

⑤对差错导致的利润分配影响的调整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40.2

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 19.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

借:盈余公积 6.03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6.03

(2)①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变更

按账龄分析法,2004年1月1日坏账准备余额应为720万元

(3000×10%+500×20%+300×40%+200×100%)

新旧会计政策对2004年度报表期初余额的影响为700万元(720―20)

因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计差异影响数为469万元[700×(l一33%)]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469

递延税款 231

贷:坏账准备 700

借:盈余公积 70.35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70.35

②折旧方法变更的会计处理

按年限平均法,至2004年1月1日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为900万元[(3300一300)÷5×(1十1/2)]

按年数总和法,至2004年1月1日应计提的累计折旧1400 万元[(3300-300)×(5/15+4/15×l/2)]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335

递延税款165

贷:累计折旧 500

借:盈余公积 50.25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50.25

(3)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2004年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0500―500)/10/2+(10500―1500)/(6―1.5)/2=1500(万元)

其中:1500是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7月1日已经计提的折旧额。

四、综合题

1、【答案】

(1)对资料(2)中12月份发生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①向A公司销售R电子设备

借:银行存款 702

贷:预收账款 702

对于甲公司2005年1月2日发运设备并取得发票的事项由于不属于04年12月份的事项,所以根据题目要求不需要作处理。

②向B公司销售X电子产品

借:银行存款 150

应收账款 37.2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2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5

贷:库存商品 125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l.7

贷:应收账款 11.7

③境外销售

借:应收账款DD美元户(120万美元) 992.4 (60×2×8.27)

贷:主营业务收入 992.4

借:主营业务成本 820

贷:库存商品 820

12月末计算应收账款外币账户的汇兑损益:

借:财务费用 2.4

贷:应收账款 2.4 [120×(8.27-8.25)]

④向C公司销售电子监控系统

借:银行存款 561.6

贷:预收账款 561.6

借:发出商品 540

贷:银行存款 20

库存商品 520

⑤收取控股股东资金使用费

借:银行存款 240

贷:财务费用 90

资本公积 150

⑥支付D公司售后回租租金

借:固定资产清理 756

累计折旧 108

贷:固定资产 864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4

贷:递延收益 244

⑦为E公司单独设计软件

借:预收账款 336

贷:其他业务收入 336(480×70%)

借:其他业务支出 266

贷:生产成本――软件开发266 [(280+100)×70%]

⑧视同买断及以旧换新

借:委托代销商品 90

贷:库存商品 90

借:银行存款 113

库存商品 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

贷:委托代销商品 75

⑨销售分公司商品

借:银行存款 6458.4

贷:主营业务收入 552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38.4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0

贷:库存商品 4200

(2)对资料(3)中内部审计发现的差错进行更正

①以存货和现金抵偿债务

借:营业外收入 89

贷:资本公积 89

借:应付账款 -400

贷:银行存款 -20

库存商品-240

营业外收入-89

应交税金一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应付账款 400

贷:银行存款 20

库存商品 240

资本公积 89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②非货币性交易

借:主营业务收入 120

贷:固定资产 16

主营业务成本 104

借:固定资产 -14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应交税金DD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4

贷:库存商品 -104

借:固定资产 124.4

贷:库存商品 104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

③售后回购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60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440

借:财务费用5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5

借:银行存款-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金一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0

贷:库存商品 -560

借:银行存款 1170

贷:库存商品 560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440

应交税金一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财务费用 5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5

(3)对资料(3)中内部审计发现的未处理事项进行处理

④专利权侵权诉讼

借:营业外支出 200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200

(4)资料(4)中的事项①属于非调整事项。该事项为销售折让,应冲减发生当期收入,即冲减2005年的销售收入,无需调整2004年度会计报表。

(5)对资料(4)中的资产负债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②销售退回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DD主营业务收入 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预收帐款) 936

借: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预收帐款) 936

贷:银行存款 936

借:库存商品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DD主营业务成本 600

③补提坏账准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DD管理费用400

贷:坏账准备 400

④诉讼案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DD营业外支出50

贷:预计负债 50

借:预计负债 200

贷:其他应付款 200

借:其他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将上述3项调整事项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50

利润表

甲公司2004年度

项 目金额一、主营业务收入73642.4 减:主营业务成本55556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180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16906.4 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220 减:营业费用2650 管理费用7800 财务费用452.4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6224 加: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140 营业外收入821 减:营业外支出940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6245 减:所得税2400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3845

其中:

主营业务收入=68800+160+992.4+100+5520-10-120-1000-800=73642.4;

主营业务成本=51600+125+820+75+4200-104-560-600=55556;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100+80=1180;

其他业务利润=100+336-266+50=220;

营业费用=2400+250=2650;

管理费用=6600+400+800=7800;

财务费用=490+2.4-90+5+45=452.4;

投资收益=130+10=140

营业外收入=860-89+50=821;

营业外支出=680+200+50+10=940;

注意:本题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且题目中已经条件(6)已经告知经税务机关核定的2004年全年应交所得税金额是2400万元,所以2004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是2400万元。

2、【答案】

(1)甲公司与乙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投资不具有重大影响,故采用成本法核算股权投资。

1)2002年度的会计处理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800

贷:银行存款 4800

②2002年3月10日,乙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5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50

③2002年4月1日购入乙公司可转换债券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6000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 144

贷:银行存款 6144

④2002年6月30日计提债券利息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60 (6000×4%×3/12)

贷:投资收益 48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12(144/3×3/12)

⑤2002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0

贷:投资收益 96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24

2)2003年度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现金股利

应收股利累计数=150+360=510(万元),应得净利润累计数=4800×10%=480(万元),累计应冲减投资成本为30万元,所以应恢复投资成本120万元。分录:

借:银行存款 360

长期股权投资DD乙公司 120

贷:投资收益 480

②4月2日收到乙公司派发的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240

贷: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80

投资收益 48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12

③6月30日计提债券利息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60

贷:投资收益 48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12

④7月1日增持股份时:

追溯调整初始投资,追溯调整至2003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3540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11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650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损益调整)480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369

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11

借:投资收益 480

贷:长期股权投资DD乙公司 120

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损益调整)360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损益调整)300

贷:投资收益 244.5

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55.5

追加投资时,乙公司净资产为39600万元(36900―150/10%+300/10%+4800―360/10%),甲公司增持部分的持股比例为8100÷18000=45%,因此投资成本为17820万元(39600×45%)。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7820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4580

贷:银行存款 32400

⑤2003年12月 31日计提可转的公司债券利息

借:长期债权投资―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0

贷:投资收益 96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24

⑥2003年下半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2310 (4200×55%)

贷:投资收益 2310

借:投资收益 784.5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784.5

3)2004年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乙公司派发的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240

贷:长期债权投资―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180

投资收益 48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12

②2004年上半年的债券利息

借:长期债权投资―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60

贷:投资收益 48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12

③2004年下半年的债券利息

借:长期债权投资―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0

贷:投资收益 96

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24

④2004年度甲公司实现的投资收益及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3465

贷:投资收益 3465 (6300×55%)

借:投资收益 1569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569(1458+111)

(2)编制甲公司2004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

2004年12月31日:

①投资业务的抵销:

借:股本 19800(15000+15000×20%+18000×10%)

资本公积 6800

盈余公积 9845[7100+(4800+3000+4200+6300)×15%]

未分配利润 13655[8000-1500-3000+4800×85%-3600+7200×85%-1800+6300×85%]

合并价差 13170[(943.5+14580)- 784.5-1569]

贷:长期股权投资 40725[(19800+6800+9845+13655)×55%+ 13170]

少数股东权益 22545[(19800+6800+9845+13655)×45%]

借:投资收益 3465(6300×55%)

少数股东收益 2835 (6300×45%)

期初未分配利润 10100 [8000-1500-3000+4800×85%-3600+7200×85%]

贷:提取盈余公积 945(6300×15%)

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1800(990÷55%)

未分配利润 13655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895[(7100+4800×15%+3000×15%+4200×15%)×55%]

贷:盈余公积 4895

借:提取盈余公积 519.75 (6300×15%×55%]

贷:盈余公积 519.75

②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坏账准备 20(200×1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借:坏账准备 80(1000×10%-20)

贷:管理费用 80

2004年12月31日长期债权投资的余额=6144+48+96-180+36+96-180+36+96=6192(万元)

借:应付债券 6192

贷:长期债权投资 6192

借:投资收益 192

贷:财务费用 192

③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160 [800×(0.5-0.3)]

贷: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160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80 [400×(0.5-0.3)]

贷:存货 80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800×(0.5-0.37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100

2004年A产品对外销售400件(期初有800件,期末剩400件),销售部分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00×(0.5-0.375)=50(万元),应站在集团的角度,应编制抵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 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对于A产品剩余的400件,乙公司期末又计提跌价准备400×(0.375-0.175)=80(万元),站在集团角度,应计提400×(0.3-0.175)=50(万元),针对乙公司多计提的跌价准备应编制抵销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管理费用 30

借:主营业务收入 800

贷:主营业务成本―-B产品 800

④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80

贷:固定资产原价 80

借:累计折旧 2.5(80÷8×3/12)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5

借:累计折旧 10(80÷8)

贷:管理费用 10

⑤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800(5400-3600)

贷:无形资产 1800

借:无形资产 50(1800÷9×3/12)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50

2003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5400-5400/9×3/12= 5250(万元),可收回金额5300万元,不考虑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期初数的抵销。

借:无形资产 200(1800÷9)

贷:管理费用 200

200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5400-5400/9×3/12-5400/9= 4650(万元),可收回金额3100万元,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4650-3100=1550(万元),200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1800-50-200=1550(万元),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全额抵销。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550

贷:营业外支出 1550

6.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企业按12%的年利率取得贷款00元,要求在5年内每年末等额偿还,每年的偿付额应为元。

A.40000 B.52000 C.55482 D.64000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60―61页。

2.市净率指标的计算不涉及的参数是()。

A.年末普通股股数

B.年末普通股权益

C.年末普通股股本

D.每股市价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31―132页。

3.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销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67―169页。

4.在计算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时,报废设备的预计净残值为12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净残值为140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设备报废引起的预计现金流入量为( )元。

A.7380 B.8040 C.12660 D.16620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29―230页。

5.估算股票价值时的贴现率,不能使用()。

A.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B.债券收益率加适当的风险报酬率

C.国债的利息率

D.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53页。

6.企业赊销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A.确定信用期间

B.确定信用条件

C.确定现金折扣政策

D.确定收账方法

答案: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76页。

7.长期借款筹资与长期债券筹资相比,其特点是()。

A.利息能节税

B.筹资弹性大

C.筹资费用大

D.债务利息高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11页。

8.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答案:A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42―345页。

9.公司增发的普通股的市价为12元/股,筹资费用率为市价的6%,本年发放股利每股0.6元,已知同类股票的预计收益率为11%,则维持此股价需要的股利年增长率为()。

A.5% B.5.39% C.5.68% D.10.34%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59―361、254页。

10.下列关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税后净利+折旧

B.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C.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D.企业履行了所有财务责任和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以后的现金流量净额

答案: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99页。

11.阿尔曼提出的预测财务危机的“Z计分模型”中,未涉及到的财务数据是()。

A.销售收入

B.现金净流量

C.股票市值

D.营运资金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63页。

12.某厂的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8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60小时。假设本月末第一道工序有在产品3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60%;第二道工序有在产品5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则分配人工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件。

A.32 B.38 C.40 D.42

答案:A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10―511页。

13.最适合作为企业内部利润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是()。

A.部门营业收入

B.部门成本

C.部门可控边际贡献

D.部门税前利润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83页。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衡量投资方案风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预期报酬率的概率分布越窄,投资风险越小

B.预期报酬率的概率分布越窄,投资风险越大

C.预期报酬率的标准差越大,投资风险越大

D.预期报酬率的变异系数越大,投资风险越大

答案:A、C、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69―77页。

2.在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的条件下,债券票面利率与到期收益率不一致的情况有()。

A.债券平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B.债券平价发行,每半年付息一次

C.债券溢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D.债券折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答案:B、C、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44―246页。

3.按照现行法规的规定,公司制企业必须经过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才能()。

A.增发新股

B.发行长期债券

C.提高留存收益比率,扩大内部融资

D.举借短期银行借款

答案:A、B、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02、315页。

4.下列关于资本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本成本的本质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实际付出的代价

B.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由资本市场和企业经营者共同决定

C.资本成本的计算主要以年度的相对比率为计量单位

D.资本成本可以视为项目投资或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答案:B、C、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53―363页。

5.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进行的国有股配售,对于涉及到的上市公司来说其财务后果是()

A不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

B.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C.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

D.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

答案:A、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35―436页。

6.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是()。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成本计算不定期

B.月末无须进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比较适用于冶金、纺织、造纸行业企业

D.以成本计算品种法原理为基础

答案:A、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18页。

7.作为控制工具的弹性预算()。

A.以成本性态分析为理论前提

B.既可以用于成本费用预算,也可以用于利润预算

C.在预算期末需要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

D.只要本量利数量关系不发生变化,则无需每期重新编制

答案:A、B、C、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52―553页。

三、判断题

1.到期风险附加率是指债权人因承担到期不能收回投出资金本息的风险而向债务人额外提出的补偿要求。()

答案:×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2页。

2、某公司今年与上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8%,资产总额增加12%,负债总额增加9%。可以判断,该公司权益净利率比上年下降了。()

答案:√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09―110页。

3.某公司购入一批价值20万元的专用材料,因规格不符无法投入使用,拟以15万元变价处理,并已找到购买单位。此时,技术部门完成一项新产品开发,并准备支出50万元购入设备当年投产。经化验,上述专用材料完全符合新产品使用,故不再对外处理,可使企业避免损失5万元,并且不需要再为新项目垫支流动资金。因此,在评价该项目时第一年的现金流出应按65万元计算。()

答案:√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05页。

4.股票的价值是指其实际股利所得和资本利得所形成的现金流人量的现值。()

答案:×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51页。

5.研究存货保险储备量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缺货成本的最小化。()

答案:×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93页。

6.按照市价回购本公司股票,假设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和市盈率不变,则回购会使每股净资产上升。

答案:×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42页。

7.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上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不进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单。()

答案:√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25页。

四、计算及分析题

1.某公司XX年度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其他有关财务指标如下:

(1)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0.5

(2)销售毛利率10%

(3)存货周转率(存货按年末数计算):9次

(4)平均收现期(应收账款按年末数计算,一年按360天计算):18天

(5)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按年末数计算):2.5次

要求:利用上述资料,在答题卷填充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空白部分,并列示所填数据的计算过程。

答案:

计算过程:

(1)所有者权益=100+100=200(万元)

长期负债=200X05=100(万元)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200+(100+100)=400(万元)

(3)资产合计=负债+所有者权益=400(万元)

(4)销售收入÷资产总额=2.5=销售收入÷400

销售收入=400×2.5=1000(万元)

销售成本=(1-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1-10%)×1000=900(万元)

销售成本÷存货=9=900÷存货

存货=900÷9=100(万元)

(5)应收账款×360天÷销售收入

=18=应收账款×360天÷1000

应收账款=1000×18÷360天=50(万元)

(6)固定资产=资产合计-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400-50-50-100=200(万元)

依据:教材第三章,第90-106页。

2.某商店拟放弃现在经营的商品A,改为经营商品B,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

(1)A的年销售量3600件,进货单价60元,售价100元,单位储存成本5元,一次订货成本250元。

(2)B的预计年销售量4000件,进货单价500元,售价540元,单位储存成本10元,一次订货成本288元。

(3)该商店按经济订货量进货,假设需求均匀、销售无季节性变化。

(4)假设该商店投资所要求的报酬率为18%,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计算分析该商店应否调整经营的品种(提示:要考虑资金占用的变化)。

答案:

(1)计算毛利的增加:

A的毛利=(10-60)×3600=144000(元)

B的毛利=(540-500)×4000=160000(元)

毛利的增加=160000-144000=16000(元)

(2)计算资金占用的应计利息增加

A的经济订货量=[(2×3600×250/5](加根号)=600(件)

A占用资金=600/2×60=18000(元)

B的经济订货量=[(2×4000×288)/10](加根号)=480(件)

B占用资金=480/2×500=120000(元)

增加应计利息=(12000-18000)×18%=18360(元)

(3)计算订货成本

A的订货成本=6×250=1500元

B的订货成本=288×4000/480=2400元

增加订货成本900元

(4)储存成本的差额

A=300×5=1500元

B=240×10=2400

增加的差额为2400-1500=900

所以,总的收益增加额=16000-18360-900-900=-4160元

由于总的收益减少4160元,故不应调整经营的品种。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86―287页。

3.某公司今年年底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000万元,普通股6000万股。目前的资本结构为长期负债占55%,所有者权益占45%,没有需要付息的流动负债。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0%。预计继续增加长期债务不会改变目前的11%的平均利率水平。

董事会在讨论明年资金安排时提出:

(1)计划年度分配现金股利0.05元/股;

(2)为新的投资项目筹集4000万元的资金;

(3)计划年度维持目前的资本结构,并且不增发新股,不举借短期借款。

要求:测算实现董事会上述要求所需要的息税前利润。

答案:

(1)发放现金股利所需税后利润=0.05×6000=300(万元)

(2)投资项目所需税后利润=400×45%=1800(万元)

(3)计划年度的税后利润=300+1800=2100(万元)

(4)税前利润=2100/(-30%)=3000(万元)

(5)计划年度借款利息=(原长期借款+新增借款×)利率=(9000/45%×55%+4000×55%)×11%=1452(万元)

(6)息税前利润=3000+1452=4452(万元)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42-343页。

4.从事家电生产的A公司董事会正在考虑吸收合并一家同类型公司B,以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以下是两个公司合并前的年度财务资料(金额单位:万元):

两公司的股票面值都是每股1元。如果合并成功,估计新的A公司每年的费用将因规模效益而减少100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30%。A公司打算以增发新股的办法以1股换4股B公司的股票完成合并。

要求:

(1)计算合并成功后新的A公司的每股收益;

(2)计算这次合并的股票市价交换率。

答案:

(1)每股收益计算:

新的A公司净利润=14000+3000+1000×(1-30%)=17700(万元)

新的A公司股份总数=7000+5000/4=8250(万股)

新的A公司每股收益=17700÷8250=2.15(元)

(2)股票市价交换率

原A公司每股收益=14000/7000=2(元)

原A公司的`每股市价=2×20=40(元)

B公司的每股收益=3000÷5000=0.6(元)

B公司的每股市价=0.6×15=9(元)

股票市价交换率=(40×0.25)=1.11

[或者:股票市价交换率=40/(4×9)=1.11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06-408页。

五、综合题

1.某上市公司本年度的净收益为20000元,每股支付股利2元。预计该公司未来三年进入成长期,净收益第1年增长14%,第2年增长14%,第3年增长8%。第4年及以后将保持其净收益水平。该公司一直采用固定支付率的股利政策,并打算今后继续实行该政策。该公司没有增发普通股和发行优先股的计划。

要求:(1)假设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为10%,计算股票的价值(精确到0.01元);

(2)如果股票的价格为24.89元,计算股票的预期报酬率(精确到1%);

计算步骤和结果,可以用表格形式表达,也可以用算式表达。

答案:

(1)股票价值计算

(2)预期收益率计算

由于按10%的预期报酬率计算,其股票价值为27.44元,市价为24.89 %元时预期报酬率应该高于10%,故用不着11%开始测试;

因此,预期收益率为11%。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二、六、八章。

2.某公司拟投产一新产品,需要购置一套专用设备预计价款900000元,追加流动资金145822元。公司的会计政策与税法规定相同,设备接5年折旧,采用直线法计提,净残值率为零。该新产品预计销售单价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元/件,每年增加固定付现成本500000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0%。

要求:计算净现值为零的销售量水平(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

(1)预期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应等于流出的现值:1045822元

(2)收回的流动资金现值=145822×(P,10%,5)=145822×0.6209=90541(元)

(3)每年需要的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投资摊销额)=(1045822-90541)/(p/a,10%,5)=955281/3.7908=252000(元)

(4)每年税后利润=252000-(900000/5)=252000-180000=72000(元)

(5)每年税前利润=72000/(1-0.4)=120000(元)

(6)销售量=(500000+180000+120000)/(20-12)=100000(件)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二、四章。

3.某公司目前的资本来源包括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800万股和平均利率为10%的3000万元债务。该公司现在拟投产一个新产品,该项目需要投资4000万元,预期投产后每年可增加营业利润(息税前盈余)400万元。该项目备选的筹资方案有三个:

(1)按11%的利率发行债券;

(2)按面值发行股利率为12%的优先股;

(3)按20元/股的价格增发普通股。

该公司目前的息税前盈余为1600万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证券发行费可忽略不计。

要求:

(1)计算按不同方案筹资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填列答题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计算表”)。

(2)计算增发普通股和债券筹资的每股(指普通股,下同)收益无差别点(用营业利润表示,下同),以及增发普通股和优先股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3)计算筹资前的财务杠杆和按三个方案筹资后的财务杠杆。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分析,该公司应当选择哪一种筹资方式?理由是什么?

(5)如果新产品可提供1000万元或4000万元的新增营业利润,在不考虑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式?

答案:

(1)计算普通股每股收益

(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

债券筹资与普通股等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0-4000×11%)×0.6”÷800=[(EBIT-300)×O.6]÷1000

EBIT=2500(万元)

优先股筹资与普通股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0)×0.6-4000×12%”÷800=[(EBIT-300)×0.6]÷1000

EBIT=4300(万元)

(3)财务杠杆的计算

筹资前的财务杠杆=1600/(1600-300)=1.23

发行债券筹资的财务杠杆=2000/(2000-300-4000×11%)=1.59

优先股筹资的财务杠杆=2000/(2000-300-4000×12%/0.6)=2.22

普通股筹资的财务杠杆=2000/(2000-300)=1.18

(4)该公司应当采用增发普通股筹资。该方式在新增营业利润400万元时,每股收益较高、风险(财务杠杆)较低,最符合财务目标。(5)当项目新增营业利润为1000万元时应选择债券筹资方案。

(6)当项目新增营业利润为3000万元时应选择债券筹资方案。

7.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七

1.D 2.A 3.B 4.D 5.B 6.D 7.C 8.B 9.D10.A 11.D 12.C 13.C 14.D 15.B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BCD 3.CD 4.CD 5.AD 6.BC 7.BC8.ABD 9.AC 10.ABCD 11.ABD 12.ABCD 13.ABCD14.AD 15.ABC 16.BC

三、简答题

1.(1) (1) 关于组织结构与控制。第一,增开分店对南华厨具用品公司的组织结构及所有权不会产生影响。但由于张鹏不可能随时出现在每一家分店中,需要张鹏改变南华厨具用品公司的控制,从其个体影响转变为授权分店店长做出相应的决策与控制。如果增开分店的规模持续扩大,南华厨具用品公司则需要考虑从创业型组织结构向职能制或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变革。第二,张鹏需要额外的资金支持才能增开分店,包括引入新的投资者或取得银行贷款。第三,增开分店方式可能因缺少职业发展机会使员工缺乏工作动力。

(2) 关于成长性。由于资金限制,增开分店的成长性可能较为缓慢。

(3) 关于盈利性。由于不能充分利用经济规模优势,南华厨具公司的盈利会增长缓慢。

(4) 关于风险。第一,增开分店初期由于规模较小及筹资较少,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相对较低,在增开分店的后期,增加贷款则会使其财务风险进一步提高,引入战略投资者将会使其股权被稀释。第二,由于张鹏需要做每家分店的质量控制,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张鹏需要建立相应的产品及服务质量控制系统。第三,面对逐步增加的分店,南华厨具用品公司需要提高管理与控制水平,降低管理风险。第四,张鹏还需要加大员工培训,提升每一家分店的产品与服务质量。第五,还要考虑南华厨具用品公司的经营与盈利模式被其他同业竞争者复制的风险。

(2)由于加盟方式是特许经营的一种类型。其操作方式是选择并授权若干企业从事其特许业务活动的经营方式,其本质是控制、沟通、自主及持续关系,即授权企业为实现合作的“双赢”,对接受特许权的企业进行经营指导和控制,并收取一定的特许费。

(1) 关于组织结构与控制。南华厨具用品公司对加盟商具有普通的概念控制,但缺少了对加盟商的某些经营控制。加盟商各自进行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南华厨具用品公司可能产生较大的质量控制问题。因此需要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2) 关于成长性。由于不受自身财务资源的限制,南华厨具用品公司的经营规模会迅速扩大。其扩张规模将取决于加盟商的多少。

(3) 关于盈利性。由于南华厨具用品公司只提供了特许权,收取特许费,其自身盈利性会大幅提高。

(4) 关于风险。第一,张鹏与南华厨具用品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加盟商所购买的应该是南华厨具用品公司的商标与供应商关系,需要将张鹏的个人技能转化为南华厨具用品公司的商标与供应商,以使加盟商因此而获利。第二,加盟商的产品与服务质量差会严重损害南华厨具用品公司的商标信誉。第三,加盟商亏损与倒闭对南华厨具用品公司不会产生实质影响。第四,由于加盟商仅是业务加盟,降低了南华厨具用品公司的财务风险。第五,加盟商在掌握核心技术后可能会中止加盟自行开店。

2.(1)战略变革的时机可分为三类:

(1) 提前性变革:这是一种及时发生的变革。当管理者能及时预测未来的危机或对业务的威胁,提前进行必要的变革。

(2) 反应性变革:这发生于当企业已存在有形的危机或威胁当中,并为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如利润率或市场份额下降等。

(3) 危机性变革:这发生于当企业出现根本性危机或威胁,在不变革的情况下将使得企业面临倒闭或破产。例如,政府突然改变政策而对企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这是一种被迫性的变革。

由于乙公司正意识到导致企业在总体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下降的种种迹象,而决定作出反应,进行战略变革。这属于反应性变革。

(2)乙公司正面对的挑战包括:

(1) 高生产成本,比同业高约5%。

(2) 在某些市场中未能满足顾客的需要,例如:全脂成人奶粉与某些市场兴起的“以瘦为美”文化互相抵触。

(3) 市场竞争力开始减弱。

面对挑战,乙公司可采用竞争战略中的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

(1) 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通过规模经济或改善生产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超越同业的竞争者。

现在乙公司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运作,加上厂房在英国劳动成本很高,乙公司可考虑以技术改善生产过程,由目前的劳动为主的方式转为系统化生产或分散部分生产线到成本较低的国家。

(2) 差异化战略是通过与竞争者存在差异来获得优势。乙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其产品的多样化,包括提供不同类型的成人奶粉供消费者选择,如不同的口味(如草莓、巧克力)的奶粉或低脂奶粉,或以其他品牌推出同类产品。

(3)利用“区域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可使乙公司实现更好更快的地区决策,为海外业务的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反应,并进行有效管理。与一切皆由总部来运作相比,更可以削减营销员工长期出差的成本。

乙公司可按销售区或国家地区来进行划分,如分为北美,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家来管理,如有需要,可在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3.(1)有关控制活动及其所属类别。

(1) 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的可打印凭证记录均预设连续编号。

(2) 财产保护控制。每天进行现金盘点及使用保险库保管现金。

(3) 调节和复核。编制银行存款余额未达账项调节表。

(4) 授权审批控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交审核人员核对签字。

(2)对于第(3)项,出纳人员进行现金盘点时,应在另一位人员监督下进行,并签字确认盘点记录。此外,应由另一位人员负责把现金放进保险库,以防止舞弊。

对于第(4)项,公司应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例如,企业中负责收付现金的出纳员和记录交易的会计人员应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所以,应委派出纳人员以外的人员担任记录交易的工作。

4.(1)在借款期限内,固定利率的债务将产生固定的利息支出,而浮动利率的债务利息支出有不确定性。甲公司管理层应认识到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敞口都包含固有风险。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贷款之间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的因素:

(1) 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如果公司预期利率会下降时,浮动利率债务更有吸引力。原因是这种变化将降低公司的利息支出。

(2) 贷款或投资的期限。与长期贷款相比,短期贷款的利率更容易预测。

(3)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的差额。这是一个风险与回报的问题。基于现状,如选择浮动利率贷款,从差额中公司可省的利息支出是否可以补偿因未来利率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4) 公司政策和风险偏好。政策内的风险指引可以提供管理层在决策时应当实施的程序与考虑,包括回答第(3)点中提及有关风险与回报的问题。

(5) 利率敞口的当前水平及组合。甲公司管理层应考虑当前固定利率(债务/资产)和浮动利率(债务/资产)的适当组合,能够确保利率敞口的多样性使之成为天然的避险方法。

(2)方案A的利率为8%,即方案A的融资成本为8%。

根据方案C提供的资料可知,甲公司具有浮动利率贷款的比较优势,但希望得到固定利率贷款,所以,可以将其浮动利率贷款与对方固定利率贷款互换。

按照方案C进行利率互换,甲公司实际负担的利率水平

为:(SHIBOR+1.5%)-(SHIBOR+1.2%)+7.5%=7.8%,考虑相关手续费0.3%(5年筹资的费用),方案C的融资成本为7.8%+0.3%/5=7.86%。

因此方案A和方案C的成本差异=8%-7.86%=0.14%,6 000×0.14%=8.4(万元)。

(3)方案A的融资成本为8%;机构预计未来5年SHIBOR会维持在6.75%~7%之间,所以,方案B的融资成本变化范围为:8.25%~8.5%;方案C的融资成本为7.86%。由于方案C的融资成本最低,所以,甲公司应选择方案Cㄢ

四、综合题

(1)生命周期理论与波士顿矩阵结合后所得到的新矩阵的四个阶段名称分别是:引入期的产品属于婴儿产品;成长期的产品属于明星产品;成熟期的产品属于金牛产品;衰退期的产品属于瘦狗产品。

(1) 引入期(问号产品或婴儿产品)。在这个阶段,产品的用户很少,只有高收入用户会尝试新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待提高。由于成败未知,因此很少竞争对手。营销成本高,销量低,产能过剩,生产成本高。可以采取高价格、高毛利政策,但由于销量小使得净利润较低。在这个阶段,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争取成为领头军。为此企业需投资于研究开发,提高产品质量。

(2) 成长期(明星产品)。在这个阶段,产品的销量增加,顾客群扩大。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不高。各竞争对手的产品在技术和性能方面有较大差异。由于市场扩大,竞争者涌入,企业之间开始争夺人才和资源。由于需求大于供应,此时产品价格最高。在这个阶段,企业的战略是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因此着重于营销。

(3) 成熟期(金牛产品)。在这个阶段,竞争者之间出现价格竞争。虽然市场巨大,但是已经基本饱和。新的客户减少,主要是靠老客户的重复购买支持。产品逐步标准化,差异不明显,技术和质量改进缓慢。局部生产能力过剩,价格开始下降,毛利率和净利润都下降,利润空间适中。任何竞争者想扩大市场份额均会遇到顽强抵抗,并引发价格竞争。在这个阶段,企业的战略为巩固市场份额,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 衰退期(瘦狗产品)。在这个阶段,客户大多成熟精明,对性价比要求高。各企业的产品差别小,因此价格差异也会缩小。为降低成本,产品质量可能出现问题。产能严重过剩。有些竞争者退出市场。价格和毛利都很低。只有到后期,多数企业退出后,价格才有望上扬。在这个阶段,企业的战略首先是防御,因此必须控制成本,以求能维持正的现金流。如缺乏成本控制的优势,就应尽早退出市场。

根据本案例材料可知,丽岛实业的粤菜酒楼面对市场萎缩,质量优势的消失及价格压力,部分对手已经退出市场,由此可以判断,丽岛实业粤菜酒楼处于生命周期阶段的衰退期。

丽岛实业的快餐店处于一个成熟和稳定的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差异缩小,由此可以判断,丽岛实业快餐店处于生命周期阶段的成熟期。

(2)稳定型战略,又称为防御型战略、维持型战略。即企业在战略方向上没有重大改变,在业务领域、市场地位和产销规模等方面基本保持现有状况,以安全经营为宗旨的战略。

丽岛实业已经在香港经营餐饮业30余年,其菜式以高质量取胜,生意门庭若市,形成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丽岛”品牌酒楼已经成为香港传统粤菜的著名品牌,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蔡大福临近退休年龄而希望丽岛实业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因此蔡大福对丽岛实业采用了稳定型战略。

(3)由于市场及顾客的变动,以及竞争对手的进逼,蔡家伦从其父亲手中接过管理丽岛实业的任务后,不得不改变采用的企业战略,以求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

成长型战略是以发展壮大企业为基本导向,致力于使企业在产销规模、资产、利润或新产品开发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获得增长的战略。成长型战略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类型:一体化、密集型和多元化。

(1)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对具有优势的业务,沿其经营链条的纵向或横向扩大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经营规模。一体化战略分为纵向及横向两种。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沿着产品或业务链条向前(即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向后(即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延伸和扩展的战略。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收购竞争对手的战略。

蔡家伦收购食材供应商是向后的纵向一体化战略。

(2) 密集型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产品或服务的潜力,强化现有产品或服务竞争地位的战略。密集型战略可进一步细分为市场渗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等三种类型。

A.市场渗透战略是用于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目的是增加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它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加产品的使用频率。丽岛实业酒楼所用的信用卡折扣及赠送鱼翅方法,正是市场渗透战略。

B.产品开发战略是在现有市场推出新的产品,特别适合丽岛实业这种拥有细分市场、综合性不强的服务范围窄小的企业,可以利用其现有的声誉和商标,吸引用户购买新产品。战略也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例如提供不同尺寸或颜色的产品。丽岛实业粤菜酒楼推出粽子、月饼及调料等是推出新产品的产品开发战略,而其推出广东各地方的传统特色菜系列则是改进现有产品,提供不同形式粤菜的产品开发战略。

C.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将现有的产品打入新市场的战略,主要途径包括开辟其他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以不同品牌将丽岛实业的粤菜酒楼开进中产住宅区是市场开发战略。丽岛实业快餐店以新的优惠套餐在非繁忙时段吸引新的主妇顾客群是一种结合产品开发(优惠套餐)的市场开发战略。在高档商场和办公大楼开设不同品牌的高档快餐店亦是一种市场开发战略。

(3)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进入与现有市场和产品不同的领域,即在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多元化包括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两种。前者是指企业以现有业务为基础进入相关产业,后者是指企业进入与当前业务不相关产业。

丽岛实业以不同名称开设中国各地方菜式酒楼,以及开设其他国家菜式的餐馆均为多元化战略。

(4)在变革的过程中,人的行为至关重要。变革可能会对企业中的人员产生重要影响:包括由于工作模式、工作地点的变化造成的生理变化,按照新规则工作,建立新工作关系而造成的环境变化,以及由于迷失方向,不确定性等原因导致无安全感的心理变化。

基于上述的各种因素,变革可以面临以下的障碍:

(1) 文化障碍———结构惯性是企业确保一贯性和质量的累积效果。当变革与团队或部门的规范不一致时,或会使得某些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弱化甚至冗余时,团体惯性就可能阻碍变革。

(2) 私人障碍———除了文化障碍之外,变革也可能在习惯、收入、权力等方面影响某些个人,令他们认为变革是一种威胁。

丽岛实业创业元老们长期安于现状,蔡家伦的改革把企业推入新的市场和新的产品中,亦招聘了一批新的员工,因此无论是对创业元老们的个人以及团队均引起了文化和私人的障碍,令他们产生不满,形成阻力。

在推行战略变革时,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以减低变革的阻力:

(1) 变革的节奏:越是循序渐进,就越能得到个人的关注和支持。反之,如果这种变革是激进的,就会导致个人视之为一种威胁,令怨恨感增加。

(2) 变革的范围:范围越大的变革越会带来不安全感。

(3) 变革的管理方式:良好的气氛、明确需求、平息恐惧、积极鼓励个人的接受和参与。压制只能将抵制转为地下,变成谣言并转化为敌对状态。

蔡家伦推行改革的节奏太快太急、范围太大,而且在管理方面可能没有充分和创业元老们沟通,没有取得他们的接受,因而引起创业元老们的不满以及向蔡大福投诉。蔡家伦应当将各种改革措施分批分期推行,并在过程中多向创业元老们解释其用意和方法。

(5)蔡家伦可以选择的保证质量的主要方法有:

(1) 加强品质控制部门的人员配备及相应措施。

(2) 对员工(特别是新加入的员工)进行充分的质量培训和宣传。

(3) 利用中央厨房的方式集中处理部分食品(如快餐店的食品)。

(4) 收购供应商(已进行)以确保食材的质量。

(6)如果丽岛实业因蔡家伦的战略变革而倒闭,其倒闭的类型属于极端迅速扩张的公司。根据本案例可知,蔡家伦上任总经理后不久就推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变革措施,新的战略提出之后,也伴随着创新性产品和业务的出现,蔡家伦认为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新业务已经为丽岛实业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利润,并准备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蔡家伦被前期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并陷入了极具危险性的盲目乐观。由此可以判断其倒闭的类型属于极端迅速扩张的公司。

8.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八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绪论

1.1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得审计人员或者审计组织出具的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受到相关者的指控,进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1.2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特点

客观性。审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它普遍存在于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并且存在于所有的审计业务中。审计结论只要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就有存在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时效性。审计风险只存在于具体审计业务的某一特定的时间范围内,一旦超出了这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审计风险就会自动解除。一般来说,从审计工作的开始到得出审计结论,是审计风险的形成期间,从审计结论的得出到审计结论的验证,是审计风险的承受期间,审计风险的形成期间和承受期间共同组成审计风险期间。

可防范性。审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说审计风险是无法控制、无法防范的。无论哪一种审计风险,通过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的主管努力都有控制和防范的可能性,都有可能不引起审计责任。

不可消除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控制可以防范的,但是无论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怎样努力,都只能是降低审计风险,而不可能消除审计风险。原因在于:一方面,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的风险不可能被消除;另一方面,防范、控制审计风险涉及到成本效益原则,降低审计风险必须要投入相关的资源,如果投入的资源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有可能得不偿失。

2.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2.1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道德风险

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不仅要履行自身经济监督鉴证的责任,还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服务,从而得到经济报酬。履行职责与追求利益的矛盾是导致一些舞弊、造假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利益追求驱使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丧失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就是一个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的必然属性。审计行业收费标准较低、审计风险大、客户关系十分复杂等诸多原因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负担。尤其是最近几年加入了WTO之后,我国逐渐与国际接轨,国外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逐步开始涉足中国地区,这大大加重了中国会计职业的激烈竞争程度。因此,为了生存和追求利益,很可能使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为了招揽客户、获取不正当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合谋造假。

2.2被审计单位舞弊的风险

如今会计造假账现象已十分普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逃避国家税收而对会计账目进行粉饰造假,假账真做或真账假做,甚至凭空捏造虚假业务,而且舞弊手段越来越多,给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加大了审计风险,也使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体系遭到质疑。会计舞弊很多都是企业或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所为,他们基于各种原因,对企业会计账目及财务报告进行造假,造假花样层出不穷,仅靠注册会计师搜集证据和查看企业会计账目很难发现,这大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

2.3审计人员对风险导向审计认识不足

许多注册会计师没有准确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对如何操作运用却一知半解,水平仍停留在对账水平上。实务操作时,注册会计师由于缺乏经验,面对收集的与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有关的大量信息,不能把业务范围扩展到会计账簿以外相关的信息和证据,对业务随便敷衍,搞形式主义,这些都导致了很多重大风险的产生,不能真正发挥风险导向作用。

3.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3.1业务承接阶段的审计风险控制

接受被审单位委托、签订业务约定书是审计过程的首要环节,会计师事务所对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如何,直接影响审计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根据规定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审计业务,应当考虑客户的诚信与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以及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具备承接业务所需要的时间与资源,是否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能力,直接决定审计项目的成败。从我国目前的会计市场看,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较窄,基本上是处于买方市场状态,事务所之间的业务竞争比较激烈。在此情形下,会计师事务所应更加重视审计风险的控制。对于超出自身经验、学识和能力的项目,应本着降低风险重于降低成本的原则,寻求外界专家的帮助。

3.2审计实施阶段的风险控制

通过审计程序控制审计风险。审计程序包括审查的内容与运用的方法。审查的内容可分为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有关的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两个部分;审查的方法有检查文件、检查实物、观察、函证、分析、询问等。通过审计程序控制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便合理保证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通过审计证据控制审计风险。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所使用的信息。只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才能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的数量要求,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其含义是审计证据在支持财务报表认定或发现其中的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过程就是收集、评价和运用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在审计过程中,应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通过审计工作记录控制审计风险。审计工作记录反映了注册会计师从承接到完成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是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也以此证明其执行的业务符合审计准则的规定与要求。对审计工作记录的总体要求是:能够清楚地反映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根据审计证据与一定的职业判断得出的结论。

3.3审计报告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实施阶段取得的证据与形成的结论,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披露应同时附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两者共同构成企业投资人及其他相关方面了解企业、作出决策的依据。与此同时,审计报告则成为注册会计师应承担审计风险和被追究审计责任的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对审计项目的性质、所审财务报表的范围、被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遵循的审计准则及对财务报表表述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日期等,应按照真实、合法、恰当的原则,作出专业化的表述,避免因表述不当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产生误解而形成审计风险。[科]

【参考文献】

[1]吴鹤,张旭.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2]赵保卿,朱蝉飞.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9(4).

上一篇:inonat的时间用法总结下一篇:大队委员竞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