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的实验室检测

2024-07-11

性病的实验室检测(精选6篇)

1.性病的实验室检测 篇一

摘要: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的“桥梁”学科,病理学实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这座“桥梁”的搭建质量。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文章针对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探讨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在病理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为医学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可靠的支持。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以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被当成教材中某些基础实验的演示模板,年年重复,极大束缚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态学实验教学尤其现在的病理学或组织胚胎学教学主要是观察切片,而没有接触到切片的制作(包括取材等),这样学生难以遇见新鲜组织,也较难判断取材。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在已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通过实验系统掌握所学理论,激发学生的开创性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1-3]。本教研室选取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切片的制作、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探讨以及皮肤一期愈合的形态学观察三个实验,尝试在2014级预防检验专业的学生中开展,探讨设计性实验在医学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2014级医学预防检验专业学生(检验专业为主)24人为实验对象,按学生兴趣自由组合成设计性实验实施组,8人为一实验小组。对比24人(同一时期临床专业)传统实验教学组,在年龄、性别、专业背景、学习环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24人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为学生准备好所有的实验玻片,实验课上主要由教师讲解病变的组织学形态。学生依照教师要求观察玻片,并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组采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共有24名学生自愿参与该组的教学。1.2.1立题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在《病理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确立3个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创新的设计性实验题目:针对目前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偏高,为更好地将病理与其他学科结合且让学生更早接触到临床知识,最后确定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切片的制作、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探讨以及皮肤一期愈合的形态学观察三个实验,同时填写《基础医学院形态学设计性实验项目申请书》。

1.2.2实验计划学生自己按设计性实验项目自由组合实验小组,一周后书面交出设计性实验实施步骤,在各实验组老师引导下,将具体设计性实验的步骤、预期结果做成PPT课件,每个小组派出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实验组带教老师和全体检验系学生一起对每组的设计性实验步骤和预期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等提出参考性建议。

1.2.3实验准备同学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列出实验所需的动物、器械、试剂、药品的预算清单,在实验前两周提交指导老师,然后到实验准备室领取所需物品,并确定实验场所(实验室、实验台)。

1.2.4预实验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预实验。在预实验中发现和分析实验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调整的内容,并加以更正。1.2.5正式实验按照修改后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正式实验。做好各项实验的原始记录。1.2.6实验结果的记录、归纳与分析各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对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和处理,汇报实验的结果。1.2.7撰写实验报告在认真完成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后,每个学生均要按照规范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并根据老师要求的时间上交。1.2.8验收考核依据每组设计性实验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以及实验完成的情况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1.2.9分析总结实验得失,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效果的总体满意程度如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发挥的作用;实验能否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有没有必要与其他同学合作;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形式等。

2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95.9%(对照组20.8%)的同学认为实验课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实验组100%(对照组41.6%)的同学实验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组91.7%(对照组29.1%)的同学认为对待设计性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更为积极主动;实验组100%(对照组33.3%)的同学认为进行实验非常有必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实验组87.5%(对照组58.3%)的同学认为实验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组83.3%(对照组62.5%)的同学对所开设实验效果的总体非常满意或较满意;对于老师在实验中的指导作用,实验组83.3%的同学认为最好是老师给出实验题目及大方向,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提出参考意见和给予必要的指导;对普通实验课与设计性实验应占比例,实验组75%(对照组70.8%)的同学认为各占一半。

3讨论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以验证为主。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而且还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开拓创新式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4]。在实验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一般以被动接受为主,缺少独立思考知识运用的过程,往往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印象不深,对知识掌握不牢,不能灵活应用。如何使学生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又能充分地将知识应用于临床各学科,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这是病理实验教学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5,6]。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除了要求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外,还必须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结合此专业的特点,我们在医学检验预防专业学生(医学检验专业为主)开设了病理形态学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首次尝试在检验预防专业的医学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整个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验时间的安排、实验动物、实验标本的取材、包埋、切片和药品试剂配置、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给予指导和配合,提供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专用实验室、设备、试剂。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学生自行负责,教师监督。在时间安排上,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开展设计性实验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更为积极;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性理解和掌握、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科研意识。

从总体上看,83.3%的学生对设计性实验非常满意或满意,而在传统验证性教学中仅有62.5%的学生对教学满意。此次项目,学生参与度和热情度非常高。一开始,老师就告知,这次实验的整个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由他们自主完成。但有些同学觉得难以做到,因为以往在课堂接触到的切片都是老师准备好的,从来没有了解过如何制作。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无从下手。在设计实验方案的阶段,同学们查阅大量文献,有的同学在图书馆借阅了至少6本有关急性心衰的书,在网上下载了许多相关论文。在真正实验的过程,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可以说,这是他们自己第一次尝试去“掌控”一个实验,不仅有动物实验,还有切片染色一系列操作。虽然仍有许多不足,如有时网上的实验步骤需要结合实际经验再加工,才能有比较好的结果,实验的精细度也是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充分准备好(如皮肤一期愈合实验手术时的无菌操作、如包埋脱蜡得时间和温度),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了其创新性,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尤其是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项目设计所应该看到的病变时,那一份成功的喜悦,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回报。由于财力和人力有限,此次的实验对象只有24位同学,但总体而言,实验组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

学生对新的实验课形式普遍持满意、支持的态度。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拓展了教师的思路和视野,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增加投入(人力和财力),进一步在临床医学学生中推广,惠及更多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谢苗,甘纯玑.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规划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19.

[2]王兰芳,匡兴亚,史哲溪.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183.

[3]洪芬芳,邹节新,张小燕,等.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开设与评价[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1):908.

[4]王爽,赵亮,周军,等.改革病理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0):965.

[5]周英琼,肖胜军,陆竟艳,等.基于病理形态学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1):969.

[6]苏金玲,姜希娟,马东明,等.案例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91.作者:薛敬玲 余峰 韩莉 刁路明 王海蓉 单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武汉大学医学部教务处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2.性病的实验室检测 篇二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淋病奈瑟氏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性传播疾病是指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 近年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性病病原体中, 以淋病奈瑟氏菌、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较多见, 这三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已成为我国各地区主要的性传播疾病[1]。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400例疑似性病患者进行NG、UU、CT三种病原体检测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性病患者400例, 年龄在17~54岁之间, 平均年龄 (32.3±4.6) 岁。患者自诉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刺痒及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患者在检测前均未服用抗生素治疗。

1.2 方法

对疑似性病的400例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其宫颈分泌物中NG、UU及CT, 比较三种病原体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的阳性比例及三种病原体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1.3 标本采集

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用棉签擦掉, 在无菌条件下, 将棉拭子伸入宫颈内, 旋转数周并停留片刻后取出。标本密封保存于2~8℃备用。

1.4 仪器和试剂

扩增仪为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DA 7600自动荧光检测仪, NG、UU、CT检测试剂盒由该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5 FQ-PCR检测方法

标本经过常规DNA提取液裂解处理后, 作为扩增反应模板。依据试剂盒要求, 从试剂盒中取出NG、UU及CT的PCR扩增反应液, 将处理好的标本适量放入反应管中后, 同时采用外标准定量方法作出标准曲线及设立阴性、阳性对照及空白对照, 将反应管放入荧光PCR检测仪内按照说明书操作程序进行PCR扩增, 扩增条件根据扩增仪的性能与试剂盒的特点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程序运行结束后, 电脑自动计算分析出定量结果。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0例疑似性病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G、UU、CT三种病原体, 感染UU的阳性率最高, 感染NG的阳性率最低, 比较三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 高低为UU>CT>N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400例疑似性病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G、UU、CT三种病原体, 同时感染UU+CT的阳性率最高, 同时感染NG+UU+CT的阳性率最低, 4种混合感染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感染NG、UU、CT患者在各年龄段分布状况显示, 20~35岁年龄段为感染3种性病原体的主要人群, 35~50岁年龄段次之, 20~35岁与35~50岁年龄段感染例数明显高于<20岁和>50岁年龄段例数 (P<0.05) , 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交往日益频繁, 人们的性意识受各界开放思想的影响而逐渐转变[2], 不洁的性行为导致各种性病的发生。我国上世纪后期以后, 性传播疾病逐渐流行起来, 并以一定的数量逐年递增,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 其分布情况也随着改变[3]。淋病奈瑟氏菌 (NG) 、解脲支原体 (UU) 及沙眼衣原体 (CT) 是性传播疾病常见病原体, NG曾经是在8种性病病原体之中感染率最高的, 2000年以后, 感染UU、CT的性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并且以女性患者居多。有文献报道[4], 由于女性泌尿生殖道的结构特点及引起女性会阴部潮湿、不透气的生活习惯促进病原体在生殖道内繁殖, 导致女性感染性病病原体的概率比男性大。女性患者感染NG、UU、CT, 不仅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刺痒等泌尿生殖道炎症, 而且会导致不孕、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痛苦[5]。诊断治疗性传播疾病关键因素在于准确检测出是何种病原体, 现临床上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性病病原体, 不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而且还可以克服常规分泌物涂片检测方法的假阳性问题, 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本研究采用FQ-PCR技术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单独感染病原体比例分别为NG阳性率10.75%, CT阳性率24.25%, UU阳性率51.25%, 比较三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 高低依次为UU>CT>NG, 说明女性患者中UU感染率较大, UU在正常情况下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 与其他宿主菌群共存,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受损时, UU会大量繁殖而致病。混合感染病原体患者比例分别为NG+UU阳性率3.25%, NG+CT阳性率4.75%, UU+CT阳性率9.25%, NG+UU+CT阳性率2.00%, 同时感染UU+CT的阳性率最高, 同时感染NG+UU+CT的阳性率最低, 说明人体内性病病原体感染经常不是单一的, 当感染一种病原体后, 人体机体抵抗力下降, 容易合并感染其他病原体, 在临床治疗中, 当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后, 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应考虑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改变治疗方案。在各个年龄段的感染情况上, 20~35岁患者属于高发人群, 35~50岁次之, 随着年龄的增长, 性病病原体感染率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20~35岁年龄段的女性处于生育繁殖的黄金年龄, 人体内激素水平比较高, 性行为比较活跃, 因此感染性病病原体的机会也较多。综上所述, 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性宣传教育, 增强人们对性病的认识, 提倡安全性行为, 积极防治, 减少性传播疾病对人们身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黄敏, 龚小云, 郑江.荧光定量PCR检测常3种性病病原体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 2005, 34 (2) :271-273.[1]黄敏, 龚小云, 郑江.荧光定量PCR检测常3种性病病原体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 2005, 34 (2) :271-273.

[2]张德, 王克俊, 齐子芳.荧光定量PCR检测NG、CT和UU三种性病混合感染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8) :2097-2140.[2]张德, 王克俊, 齐子芳.荧光定量PCR检测NG、CT和UU三种性病混合感染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8) :2097-2140.

[3]吴玉清.1480例疑似性病患者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 (4) :647-648.[3]吴玉清.1480例疑似性病患者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 (4) :647-648.

[4]张德, 张树仁, 任更朴.荧光定量PCR对NG、CT和UU三种性病的检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0) :7331-7332.[4]张德, 张树仁, 任更朴.荧光定量PCR对NG、CT和UU三种性病的检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0) :7331-7332.

3.性病的实验室检测 篇三

空气环境质量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 我国空气质量污染形势严峻, 以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细颗粒物 (PM2.5) 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结构, 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联盟, 以构建检测实验室的形式, 检测空气质量服务民生, 服务社会, 服务发展绿色建筑、楼宇经济, 服务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服务生态环境改善, 服务建设美丽城市, 这也将成为新形势下“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工作的有力保障。

1 建立AQT中心的需求分析

我们对天津、北京两地进行了市场调研, 在家庭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办公场所空气质量检测、空气净化效果验收检测、装修工程环保达标检测、公共场所空气质量 (室内中央空调) 检测、车内空气环境质量检测、家具甲醛释放性检测、建委备案竣工验收检测等8个领域开展了相关考察分析。

1.1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1) 家庭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办公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空气净化效果验收检测、装修工程环保达标检测。 (1) 天津地区类似的企业有很多家, 但是大部分没有实验室授权资质, 仅部分企业具有CMA计量认证资质。这些公司均以提供空气检测为手段招揽客户, 目的在于通过销售治理污染的设备、药剂等产品挣取高额利润。 (2) 在北京地区, 承担民用建筑工程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竣工验收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机构, 应具备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标准的全部5个参数的检测能力, 须经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考核合格;同时要获得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的备案。获得此类检测资质的机构有46家;承担社会委托检测 (除前款以外的装饰装修验收及用户日常委托检测) 及以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名义从事检测的专业检测机构, 应具备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全部19个参数的检测能力, 经计量认证考核合格。获得此类检测资质的机构有12家。

北京某检测机构开展空气洁净检测工作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 检测范围覆盖北京市、天津市及周边地区, 客户有个人家庭、装修公司、楼宇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他们为客户出具测试报告, 提供参数, 如果没有要求, 基本不做判定。参照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进行检测, 用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判定。

1.2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 (室内中央空调) 检测

1) 天津市地区该项检测由卫生局授权许可、控制发证。

2) 北京地区已经开展检测服务, 卫生部门对授权签字人员有严格的要求, 该人员所学专业必须为:公共卫生专业。

1.3 家具甲醛释放性检测

家具甲醛释放性检测, 天津地区尚没有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

1.4 民用工程竣工验收检测

天津地区这类检测公司目前有十几家, 竞争激烈, 市场环境非常混乱。该项检测由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协会管理, 天津市建委执法大队监管, 从事该项检测必须经过天津市建委备案, 通过资质审核后方可开展检测。该检测项目检测周期长, 从工程破土开始到工程完工结束;该检测项目利润较少, 并需向建委部门逐级缴纳管理费用。

1.5 车内空气环境质量检测

北京质检院已成立该项目检测实验室。但尚未开展有效业务检测。

2 检验机构与高校的合作分析

检验机构为实现转型升级, 需要大批与其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迫切需要创新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能力, 提升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条件下, 高校应依托检验机构, 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 加快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同时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 检验机构与高校的合作势在必行。

检测机构和高校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起到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 同时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共同构建联合实验室都会起到有力的, 极大的推动作用。

2.1 合作定位

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应着眼于建立国家级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评审, 具备计量认证的资质, 获得中国计量认证 (CMA) 的认可标志;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审, 获得国家认可委 (CNAS) 的认可标志。

2.2 对外交流

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可定期承担组织相关培训、交流工作促进业务水平提升。

联合实验室相关业务的开展需要其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具备相对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从业资格证书。为了规范检测市场的健康有序, 避免检测人员检测能力良莠不齐, 应建立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关培训。从业人员包括该行业的社会工作者和有意向从事该行业的社会人员和学校内与该行业相关专业的在读学生。相关培训包括技能等级证书、从业资格证书。相关检测行业工作人员的上岗证培训也应纳入培训范围, 但该证的培训主体有待确定。

2.3 人才保障

联合实验室嵌入高校建立的目的应基于实现互利双赢, 共同发展。检测机构和高校双方以联合实验室为依托, 以相关专业为载体, 一方面, 高校可以围绕实验室开展专业培养、课程教学、师资建设、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 高校为实验室提供稳定高素质的员工, 以保障一线工作开展和人才贮备。

2.4 业务发展

联合实验室业务发展立足于检测机构和高校专业优势, 强强联合。通过高校科研、教学团队的有力支撑, 将先进的科研、教学成果进一步转化, 拓展业务发展的工作领域, 实验室同时也对高校的产学研及社会服务工作进行有力推动。

2.5 经济效益收入

包括检测费用的收入和人员培训费用的收入。具体的收入、分配有待确定。

3 主营业务内容

3.1 主要工作

3.1.1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利用相关仪器设备, 在相对应的检测场所开展的室内空气检测。以出具检测报告为最终结果。

3.1.2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一般采用量化监测和主观调查结合的手段进行。其中的量化监测是指直接测量室内污染物浓度来客观了解、评价室内空气质量, 而主观评价则是指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描述与评判工作。

1) 主观评价的依据是人类的感觉系统 (主要是嗅觉) 对室内空气的满意程度。即空气质量反映了满足人们要求的程度, 如果人们对空气满意, 就是高品质质量;反之, 就是低品质质量。

2) 客观评价的依据是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对人们所处空间里的空气进行采集分析得到的数据。通过主观评价与客观数据的结合, 以出具评价报告为最终结果。

3.1.3 培训

包括中心内工作人员的常规培训以及非中心人员的培训、考核。

3.1.4 检测评价数据的公开

将联合实验室检测的数据、评价向公众公布, 起到相应的指导性、警示性。

将联合实验室检测的数据、评价用于相关行业领域的排行、评比, 类似于汽车行业的碰撞试验评比。

3.2 检测范围

3.2.1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1) 民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2) 楼宇内空气质量检测。

3.2.2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

1) 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

2) 地铁、火车等乘用车厢内空气质量检测。

3) 飞机内空气质量检测。

4) 用于装配、配置于乘用厢的零部件的空气质量检测。

3.2.3 家具内空气质量检测

3.2.4 空调系统及相关的空气质量检测

3.2.5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测

3.2.6 工程竣工验收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3.2.7 室内洁净空气质量检测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检测机构和高校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的项目是可以开展的。同时还可以发挥检测机构的优势, 深化合作, 进一步开展质量相关、技术检测、体系认证的培训及教学研究。

检验机构与高校通过强强联合, 以紧密的合作关系, 共同推进双方科研项目攻关和人才队伍建设, 突破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瓶颈”, 推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化、实用化。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创造更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 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 空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通过建立空气质量检测评价实验室以第三方的角度, 通过出具检测报告或评价报告服务民生, 以此让人民群众了解居住、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 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对检验机构与高校的合作分析, 证实该项目的实施具有可开展性。

4.性病的实验室检测 篇四

关键词:粮食标准资料,管理有效性,粮食检测实验室

目前, 我国粮食质量标准近三年修改变化的数量很大, 原粮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在2008年至2009年两年中变更和修改的标准已占现行有效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由于标准变更和修改的数量太大, 加上我省一些粮食质检机构小, 人员少, 无法像国家大的质检机构那样配有专门的标准工作人员, 因此在标准资料管理检索和标准查新方面管理力量比较弱, 而多年, 一些粮食检验机构往往习惯于多偏重于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而忽略了粮食质量标准的管理及时查新及采用粮食标准的有效性、合法性, 因而易造成采用过期失效、作废的粮食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粮食质量标准是粮食检测实验室检测粮食产品的技术依据和准则, 若依据不清, 则粮食质量检测过程控制得再好也是徒劳, 检测结论也就失去了真实意义, 而且会引发检测争议, 直至经济赔偿。在这方面我省也有过比较深的教训。下面我就结合自已多年来管理粮食质量标准以及在标准的收集、建档、发放、控制、保管、查新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粮食质量标准资料的管理

粮食质量标准资料的管理是粮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粮标准资料管理工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提供信息的作用, 及时地将所发布、出版的粮食质量标准以及对其所进行的修改、补充、代替、作废标准的信息准确无误地提供给检验标准使用者, 这是我们每个标准信息工作者应负的职责。然而, 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出现误用作废标准。这种情况, 一是与粮食质量标准资料管理部门不能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的标准信息有关, 二是标准使用者对标准信息不够重视所导致的。作为粮食质量标准管理工作者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以及如何及时、有效、准确地提供标准信息, 在粮食标准化管理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所以, 要保证所采用的粮食标准现行有效, 是粮食质量检测实验室标准化工作的首要内容。粮食检测实验室要按照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配备一名标准管理员, 及时更换作废、无效的粮食标准, 做到“所有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应保持现行有效并易于取阅”。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合法、科学、权威。

1.1 粮食质量标准来源的控制:

我省现有十个粮食质检机构是取得国家资质认定的实验室, 同时也是国家粮食局区域性检测分中心, 省站是全省粮食检测龙头也是全省粮食行业的综合性检验单位。所需的粮食标准数量多、范围广, 涉及许多粮食品种, 省站的标准管理工作会影响到全省各检测分中心的检测工作的质量, 所以做好粮食质量标准管理工作也是我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采取的标准管理控制程序是, 先在国家标准网及相关标准网 (国家标准网、工标网、食品伙伴网、浙江质量标准网) 上查新出的需要的现行有效标准名称及代号, 经实验室确定了所需购买的粮食标准后, 要填写标准申购单, 经工作室主任及分管站领导审核站长批准后, 交给站质保室标准管理员进行统一采购。购买回来的标准入库后应首先盖上受控章及发放编号, 然后才可以发放给需用工作室。同时在标准数据库中记录发放人及借阅人, 一旦标准变更, 标准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告知借阅者, 并做好回收和更换工作。但是, 对于非统一采购的标准, 可按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可以建立《外来标准登记本》, 由标准员进行注册登记。进行受控管理。

1.2 粮食质量标准的标识和建档:

我站拥有各类标准和资料2000多册, 能覆盖全部粮食检测业务范围, 为了便于管理, 更好地控制标准资料的有效性, 我站建立了专用粮食标准数据库, 并由标准员具体负责。数据库的信息包括:标准组织代码 (如GB、SJ、JB、GJB、GY等)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发放号、发布日期、存放位置 (上架编号、借阅人等) 、有效性 (作废、更新、替换 (等) 信息)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等效、等同哪些标准) 、采购时间等。在将其信息录入计算机数据库之后, 将粮食质量标准资料书等排序上架, 就是把已经整理好的标准资料书按一定次序排列在书架上, 使每一册标准文献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 使粮食标准管理人员能迅速、准确的取书、归架和清点, 便于保管。并对粮食标准进行准确标识, 提高对标准信息的识别、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达到标准标识唯一性的要求。通过计算机标准数据库中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检索, 可迅速有效地查全查准所需的粮食质量标准。在粮食标准的动态管理中, 标准员还可以通过使用电脑的数据库, 方便地对标准信息进行修改和编排, 缩短更新周期, 准确及时地指导检测工作。

1.3 粮食质量标准的检索和查新:

运用电脑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检索和统计。根据已建立的粮食标准数据库, 每一册粮食标准都有唯一的标识, 在粮食标准数据库中每一册粮食标准的信息都一目了然, 只要输入关键信息, 就会得到要检索的标准的相关信息, 如标准是否现行有效、与哪些国际标准等同等效、是否有库中存档 (被谁借阅) 、如果作废被什么标准替代等。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 按需要以各种方式对标准信息进行多途径全方位的检索和查询, 并确保查准率和查全率。对于某一标准的作废、替代, 可通过标准数据库进行检索, 查看这份标准是否发放在外以及被谁借阅, 以便及时回收、更换。另外, 所建立的标准数据库还可准确无误地统计出当年订购与发放标准文献的类别和数量, 全面掌握全所的标准状况和库存。

1.4 粮食质量标准的发放与借阅控制:

粮食标准作为受控文件, 其发放与借阅应严格控制。为了有效地管理标准发放, 应建立标准发放单、借阅登记本, 作好记录, 严格履行收件人签字手续。并在标准数据库中标识该标准的发放、借阅人。一旦该标准作废, 可及时收回、更换。通过用数据库掌握标准发放的对象、数量、时间, 有效地进行标准文献的发放控制。粮食标准数据库要实现站内电脑联网, 检测人员都可以通过站内电脑方便地访问标准数据库, 查找标准信息。粮食标准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也由质保室标准员负责, 为保证粮食标准数据库的正确运行, 内部局域网系统设置了标准更新权限, 规定只有标准管理员才有权对标准信息进行输入、修改, 其他部门只能读取系统中的标准信息, 而不能随意更改。

1.5 粮食质量标准时效性的控制:

粮食标准作为特种科技文献之一, 具有严格的时效性, 有现行与作废被代替之分, 具有明确的实施日期和废止日期。标准员应通过各种渠道与国家、省、市级标准管理机构、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股份信息公司、质量权威刊物等标准制定、管理机构经常保持联系, 沟通信息, 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并利用网络, 掌握国内外标准动向。及时了解有关标准降级、升级、更改、代替、不断地对标准信息和数据库进行核对、查新, 以保证粮食标准的时效性。对过了有效期的作废标准, 要及时通报、标识、回收、隔离。按照《标准发放、借阅登记本》上发放的份数、科室及签收人, 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回收、更换。回收所有场所的失效标准, 只有细致地做到以上的各个环节, 才能保证粮食标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2 对标准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粮食质量标准文献管理是单位贯彻国家资质认定和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质量体系中的基础工作, 责任十分重大。由于粮食质量标准涉及学科比较广泛, 具体管理工作又很细致、繁杂、耗费精力, 要求粮食质量标准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标准文献管理业务, 还要具备一定的粮食科技检测知识和计算机技术,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才能不断提高标准管理水平, 适应粮食质量标准文献现代化管理的发展, 为粮食质量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5.性病的实验室检测 篇五

标准物质是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定值的材料或物质。[1]GB/T27025-2008/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在5.6.3.3期间核查要素条款中规定:“应根椐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2]本文结合理化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工作实际,就期间核查的程序、间隔、方法和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程序和计划

实验室应编制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程序,内容包括:核查计划的制定、审核、批准,核查对象,核查间隔,核查方法,核查人员,核查标准及核查结果的判定准则等。实验室按照标准物质的应用可分为三类: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标准物质,如用来校准酸度计的pH标准缓冲物质;用于评价分析方法的标准物质,如测定样品的回收率所用的色谱类分析标准物质;用作工作标准的标准物质,如测定食品中重金属所使用的重金属类标准物质。每一类标准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影响其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核查计划需要从理化检测活动的重要程度、实验室资源和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核查计划一般应由技术负责人编制,并经过审批,主要规定核查对象、核查间隔和核查人员。当年的核查计划不一定要将实验室的全部标准物质都列为核查对象,而应选择性地安排。

2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间隔

应具体分析实验室内每一种标准物质的使用频次、存储条件等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核查间隔。总体来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2.1 一般性的期间核查

对于具有有效期限类的标准物质,应安排在其合格有效期的中间时段;对于无有效使用期限规定的标准物质,如容量分析用基准试剂等,其核查周期可为一年等。有些非金属元素如碳、硫等元素随时间的推移,受保管储存条件的影响,其特性量值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核查间隔可以按先疏后密的原则安排。经常使用的,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一些标准物质应缩短核查间隔,严格核查方法。这样,一旦出现分析结果可疑的情况时,只须追溯至上次核查后的数据,从而降低实验室的风险。如绘制工作曲线用的重金属类、色谱类等系列标准物质,其核查间隔可规定为反复使用五次以上,贮存期超过四周。

2.2 使用前的期间核查

不常使用的标准物质可以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核查。对于实验室首次使用的标准物质,对其性能熟悉不够,可考虑在使用前进行核查,核查间隔可以按先密后疏的原则安排,在有效期内,应有多个时间间隔的监测数据。对于稳定性较差、易挥发类的标准物质,如甲醇、杂醇油标准溶液、重金属中汞元素标准溶液等,必要时该类标准物质需进行使用前核查。

2.3 需要时的临时期间核查。

已有证据证明稳定性较好的标准物质,经验证认为其合格状态置信度高,可以不列入核查计划,以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但在特定的条件和时机,实验人员对其怀疑,例如,检测出现了离群测量值;存储条件发生变化等,应临时增补期间核查。

3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

对于不同的核查对象可以有不同的核查方法,期间核查不同于检定也不同于校准,所以其参数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从本实验室实际条件出发,核查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3.1 参照已有方法核查:

有些标准物质的核查方法可参照标准物质的上级标准或按照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环境条件、储存方法、检测分析方法来进行。如苯甲酸基准试剂的核查可参照GB12597-2008《工作基准试剂苯甲酸》进行。

3.2 标定核查:

配制的标准溶液,可以用标定其浓度的标准方法进行核查。

3.3 比对核查:

生产日期较近的标准物质或新配置的标准工作溶液与正在使用进行比对核查;与其他实验室的标准物质间进行比对核查;采用不同标准物质间相互比对,如不同制造商、同一制造商的不同批号、有证标准物质的不同等级进行比对核查;

3.4 用被检测样品核查:

可以选择有理由认定其稳定性很高,并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或近期参加水平测试结果满意的被检测样品,作为核查标准。

3.5 编制作业指导书核查:

复杂的核查方法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规定核查的具体步骤,如前面提到过的绘制工作曲线用的重金属类、色谱类等系列标准物质,可编制作业指导书规定其期间核查的目的、要求、步骤、使用仪器、浓度、结果判定等。

3.6 不确定度核查:

只用于测试回收率试验的标准物质,核查其不确定度可能比核查其溯源性更有意义。

4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统计评价方法

核查是为了发现问题和确保其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因此,核查的评价结果可能有三种:(1)通过;(2)可疑;(3)不合格。核查的统计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4.1 t检验法

t检验法适用于测量次数在10次及以下数据的比较检验。选择双侧检验(P2)来判断期间核查与标准证书上标准值的符合性。

式中:为测定的平均值;μ0为标准值;S为样本标准偏差;n为测定次数。该方法测得的结果评价为:(1)t≤t(0.05),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核查结果与标准值没有显著差异,通过;(2)t(0.05)<t≤t(0.02),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核查结果与标准值稍有差异,可疑;(3)t>t(0.02),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核查结果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不合格。

4.2 En数法

En数法要根据测定出的平均值、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与标准证书给出的标准值与不确定度进行比较,来评价核查结果。公式:

式中:为标准物质核查n次测定均值;μ0为标准物质保证值;U1为标准物质核查测量扩展不确定度;U2为标准物质证书给定的扩展不确定度。

注:部分标准物质证书给定的是允许误差,而非扩展不确定度。

该方法测得的结果评价为:(1)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得到保持,通过;(2)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接近临界状态,可疑;(3)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没有得到保持,不合格。

4.3 核查方法中的规定方法

若标准物质相应的核查方法中规定了核查结果的允许差,可按其规定进行评价。

5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记录和报告

核查应有完整的记录。记录可根据实验室原始记录的规范格式进行编制,所包含的信息如同检测原始记录的要求,其内容可包括:期间核查标准物质的名称、编号、购买时间、有效期、核查方法依据、使用的标准溶液的相关信息、标准物质的存储条件、核查数据、统计公式、结果评价等。

根据标准物质核查记录的结果评价,核查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其结果应经管理评审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是否准予继续使用和使用范围的建议。如报告结果为:(1)通过,表明实验室保持了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标准物质可以继续使用;如报告结果为(2)可疑;表明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已达到控制的临界水平,那么就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如报告结果为(3)不合格则说明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已走出了控制临界水平,就必须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6 结论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理化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以GB/T 27025-2008/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依据,对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程序、间隔、方法和结果评价等方面实施有效控制,是保持其校准状态置信度的可靠措施,是确保标准物质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有力措施,是保证检测质量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保持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方法:结合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工作实际,就期间核查的程序、间隔、方法和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对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程序、间隔、方法和结果评价等方面实施有效控制,是确保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有力措施。结论:以GB/T27025-2008/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依据,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确保理化检测工作质量。

关键词: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参考文献

[1]刘珍.化验员读本.上册:化学分析[M].第4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2:383.

6.艾滋病检测筛查的实验室管理研究 篇六

1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应保证建设规范、设备设施齐全,室内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包括污染区、清洁区和半污染区,有较齐全的防护设施,布局合理,室内湿度及温度满足HIV检测筛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SOP(仪器操作程序及维护、使用、校准标准),配备高压灭菌器、酶标仪、恒温水浴箱、冰箱温度计、移液仪等,且仪器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定期检查仪器及设备,保证时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1]。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眼睛冲洗装置、一次性口罩、防护服、防护眼镜、一次性鞋套等,保证人员安全。

2 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从根本上影响检测筛查工作效率及实验室水平,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保持较强安全意识,具备较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良好适应此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有关HIV检测筛查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全部操作应严格按照标准、制度及程序进行。

3 构建管理体系

实验室SOP应符合实际情况,包括检验步骤及方法、样品接收、样品登记及处理、检验筛查质量控制、仪器使用、仪器维护及校准、保密程序、追踪及处理、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预防、结果反馈报告及解释、实验室消毒及清洁、数据记录及保存、废弃物处理等,每年根据具体执行情况不断更新、改善。要求所有检测筛查工作均按照程序文件规范进行。

4 加强质量控制

从样品采集及处理、合理选择试剂、规范检测流程、实验室内部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估五方面加强质量控制。

4.1 样品采集及处理:

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唯一标识,采集时预防微生物感染及溶血,一旦出现脂血,应重新采集。保持标本的合格性,有利于预防假阳性及假阴性。对于采集的血清样品,若7 d内可实施检测筛查,则将其置于2~8℃环境下保存;若7 d内无法实施检测筛查,则将其置于-20℃环境下保存[2]。标本反复冻融,可降低抗体效价,引起假阴性,故应避免样品反复冻融。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标本不合格,而出现HIV检测筛查假阳性及假阴性。

4.2 合理选择试剂:

必须使用经食药监管局批检、批准合格的HIV1+2型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在有效期内应用。在合理选择试剂的前提下,固定应用2种或3种试剂,防止试剂因素导致检测筛查假阳性及假阴性。

4.3 规范检测流程:

常用检测筛查方法为ELISA法,步骤包括加样、洗板、温育、显色及酶标仪读取数据等,规定人员必须按照标准操作规范及程序严格检测筛查。对于初筛显示阴性的样品,应出具相应的阴性报告;若初筛显示阳性,则使用原试剂给予重复检测,并使用不同厂家或其他原理试剂给予重复检测,若两次复测都显示阴性,应出具相应的阴性报告,若一阳一阴,或均显示阳性,应送至上级实验室予以分析、确认。

4.4 实验室内部质控:

每次HIV检测筛查时,都应使用外部对照的弱阳性血清及内部对照血清,外部对照的弱阳性质控血清有利于监测稳定性及重复性,监控试剂盒孔间差异及批间差异;依照试剂的说明书要求,设置内部对照血清的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及阳性对照,并列出计算临界值的公式。设置弱阳性对照,采用试剂盒的临界值2~3倍,并绘制质控图,方法选择Levey-Jennings法,将室内质控看成常规工作,绘制质控血清S/CO值质控图,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予以分析、改正,提高检测准确性[3]。

4.5 室间质量评估:

室间质量评估考核的内容有检测结果、现场考评及职能工作考评。结合血清盲样病毒抗体的检测,对结果正确性进行考核,检查是否出现误检、漏检及错判等现象,检查判断依据、原始记录和报告是否书写规范。现场考评主要为数据统计及上报、外部对照及质控图、酶标仪维护及强检记录、失控记录、生物危险废弃物处理、失控后处理、检测及时性等。职能工作考评主要有室内硬件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室内质量控制、资料管理及上报、HIV抗体检测、人员配备、试剂耗材管理等。室间质量评估可有效验证实验室检测筛查结果及工作能力,及时发现检测筛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予以整改,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检测技术及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检测筛查工作准确性。通过会议形式展开评审,对质量管理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检测筛查流程、预防及纠正措施、患者反馈、改进计划等,评审记录含会议签到、评审计划、评审报告、评审通知、会议记录、评审验证记录及改进措施等。

5 结束语

为了提高HIV检测筛查准确性,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必须从各方面做好管理工作,切实提高规范、科学化管理水平,为疾病防控提供准确、及时、可靠依据。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及文献,从实验室建设、人员素质、构建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四方面,研究如何加强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管理,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光升,郑迎军,张祎.河南省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5):173-175.

[2]颜小平,刘世阳,曾月琴.保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的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7):1344-1345.

上一篇:对城市综合执法的认识与理解下一篇:含有比喻形容雪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