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综合训练

2024-07-26

野外综合训练(精选8篇)

1.野外综合训练 篇一

“野外生存”课程在贵州高校的开展现状

赵卿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的内容与模式日益丰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已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内容,把传统体育课的内容扩展到社会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民主化和个性发展的思想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新亮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作为一种集健身性、娱乐性、挑战和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中学会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性、终身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以户外运动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活动。首先,它具有开放性强、时空转换快、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多、困难多且能控制等特点,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感知客观事物的变革,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符合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个性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其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把原有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模拟的跑、跳、投等基本生存能力的内容,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然,且克服了课程内容的分年级设立,使多样复杂的社会现实从平面的课本内容中得以解放出来,摆脱了体育课程资源集中在学校的现象,符合了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完善和丰富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最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丰富、实用、贴近生活、形式灵活、途径和方法多样,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在“艰苦困难”的训练中增强学生的体能,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毅力、耐力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是对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检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终身体育意识 的培养起到了极积的促进作用。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湿润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气温在14℃~16℃之间。西部有乌蒙山脉,北部有娄山山脉,东北属武陵山脉,中部为苗岭山脉。西部海拔达2900m,东、南、北部低谷处海拔不到500m。在非生物资源方面:贵州的山,层峦叠嶂,峰耸岭竣,气势磅礴,秀峰林立,各具风姿。如:东北部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是驰名全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部耸立着为原始森林和茂盛植物覆盖的雷公山。贵州是瀑布王国,如黄果树瀑布群、赤水十丈洞瀑布、从江龙王潭瀑布、凯里平良瀑布等等,各具风姿。贵州还是世界上峡谷河流数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并以喀斯特峡谷河流和丹霞峡谷河流最为典型,河谷基岩奇特,河床狭窄,滩多流急,森林茂密。还有喀斯特溶洞数量多、分布面广,所具之奇、特、深、大,举世罕见。植物资源方面: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珍稀植物达70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珙桐、秃杉、桫椤,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更多,有杜仲、鹅掌楸、梵净山冷杉等16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方面:野生动物多达5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3种,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金雕、白鹳、黑鹳等40余种飞禽走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总数的13%,穿山甲、大鲵、猕猴、鸳鸯等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达70余种。这些地形和环境是野外生存生活的优良训练地,贵州高校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时间和所要强化的内容,进行多种多样的选择。

但在课程的开展进行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安全问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虽然活动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形式多样,但由于外界环境复杂,不可预知的因素较多,因此将面临诸多的安全方面问题。如洪水暴发、山体滑坡、毒蛇或猛兽的意外袭击、受伤、生病、缺水、断粮、迷路等等意外事故,都会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课程开展带来负面影响。笔者对贵州各高校教师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对安全问题、责任认定等问题表示担忧,并影响其积极性,学校领导对此的认可度和支持力度也因此大受影响。二是经济原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以户外活动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器材损耗大,吃、住、行等产生的费用较多。学校因为财力不足,只能在教学器材、场地等方面投入有限经费,在活动中直接产生的费用通常要由学生自己承担,而贵州省各高校学生大部分来自贵州当地,贵州又是一个内陆山区省,经济欠发达,人均收入偏低,经济能力较弱,贫困学生较多,因此有相当部分学生承担参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所产生的费用有一定困难。三是师资因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在贵州高校的普及面逐渐扩大,许多尚未涉及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高校开始有了意向,但专项教师极度缺乏,少了快速推广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中坚力量,还有部分教师的从业时间短,实践经验不足,相关理论知识薄弱,创新和应变能力不够。四是基地建设滞后、户外装备器材匮乏。比较完备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设施、场地、器械是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教学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器材的购买、野外基地设施的修建需要大量资金,面对如此高额的经费,目前我省各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暴露出来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学设备的短缺和基地建设的滞后也是毋庸置疑的。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对于“野外生存”课程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管理制度,制定出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解决安全隐患。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过程中,由于不可知的因素很多,必然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必须健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管理制度,出发前要进行野外生存生活安全常识教育和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购买保险,训练中不同环境和路段要有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一方面可使人身和财产的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安全感,有利于野外生存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推广普及。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高校间的合作,加快野外基地的建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体育课程,学生在通过专项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学习后,只有通过到野外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实地演练、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掌握野外生存生活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因此很有必要尝试建立稳定和开放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通过全面地考察、勘探、规划、验证,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或者多所高校共建一个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确保野外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在高校的普及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保证。

三、加快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专职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在贵州省高校开设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

程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培养大量专业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专职教师已成当务之急。所以,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必须对在职的高校体育教师给予一定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相关体育知识创新能力,熟练掌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技能技术,熟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指导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工作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贵州省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

四、加强课程前期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践出发前要进行野外生存生活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学习掌握各种野外生活

装备的选择、使用方法与技巧;研究当地的地理、地貌,了解当地常见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相关知识,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注意野外用火安全,以免引起山林大火;携带物品要精练,要配备常用药品的小药包,遇到意外情况时应有备无患。

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几种可选择方案

根据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产生费用的多少、学生经济承受力的大小、学生体质强弱的差别和各高校自己的实际情况等等,综合各方面因素,设计出距离长短、时间跨度大小、产生费用多少、路线难度高低不同的多种方案提供选择,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开展对于我省高校学生增

强体能,提高生存技能,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环保意识,陶冶情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将贵州地理文化和旅游资源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从观念上极大地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取向。但是,目前我省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许多问题急待解决,这就需要校方和有关学者给予关注,高度支持,使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在我省大学校园里不断成熟发展。

2.野外综合训练 篇二

2005年3月22日, 在浙江临安的清凉峰网名“狂风怒海”的户外驴友坠崖后, 受冻致死。元旦之际, 四川骆驼峰传来了山友遇难的噩耗;位于河北蔚县境内的小五台也有一群热衷户外运动人登山遇险……

户外运动, 想利用几个长假、双休日出去走走、活动筋骨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 2000~2004年之间在登山和户外运动中共死亡43人。在一次活动中26位队员进行登山急救演习, 大家对急救知识的匮乏和实际操作的生疏暴露无遗, 只有一个人能正确地利用木棍、绳子和冲锋衣制作简易的担架, 对于脊柱受伤的同伴, 很多人竟然不知道如何用树枝固定受伤部位, 他们缺乏最基本的紧急避险的知识和避险的技能。

“‘紧急避险’?那是公共安全的事吧, 和体育运动有关系吗?”人们似乎参加健身运动是高枕无忧的, 而无须担心可能引发人身安全问题的隐患,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具备必要的紧急避险知识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提高参与人群的安全意识, 在进行运动之前要尽量了解运动的特点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所倡导的“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观, 应该含有“平安终生”的理念。当我们掌握了“紧急避险”, 那么当自身遭遇危险或看到其他人遭遇危险的时候, 就会下意识的采用“紧急避险”原则, 避免自身或他人受到危害。作为我们学校中的体育课在这个安全第一的现代生活中该当担起什么责任呢?主要是应该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并教会学生两三项运动技能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 分析与讨论

2.1 强化训练紧急避险技能。

紧急避险,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迫不得已而采用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的行为。从本质上而言应该说紧急避险是有益于社会整体的行为。

多年来, 我们的传统教育, 多是对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宣传, 少有避险技能、自救知识的传授。不辞辛劳陪护孩子赶往各种补习学校、特长班的家长, 却匀不出时间给孩子一点点应急防范的忠告。体育课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外, 应该加重实用性比较强的运动常识传授。

2.1.1 体操技能的训练。

体操是体育课的内容, 是非直立状态下的运动技能, 锻炼位觉感觉。体育课中, 学生一旦看见要上前、后滚翻就问:“这个要考试的吗?不考就不要上了, 又没有用, 头都晕死。”这多少也会打击老师的上课的积极性, 但是我们还是要讲清位觉的重要性。许多学生一旦处于倒立状态或经过滚翻动作, 就会一下子失去方位感, 晕头转向, 站也站不稳, 根本谈不上什么技术动作。位觉是有先天基础的, 但后天也可以通过训练而大大提高的。激烈的足球比赛中, 看见许多运动员发生碰撞后一个后滚翻或者连续几个前滚翻化解了强大的冲击力, 有效的保护了自己。再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 在被拌倒、被推倒、被撞时可以加以运用, 久而久之会成为自然反应。所以体操技能 (各种滚翻、单双杆回环) 要做为普修课的内容, 特别强调在生活中运用, 突出它的实用性。

2.1.2 定向运动的练习。

定向运动是近几年来金华市开展的比较好的比赛项目, 但是在我们学校体育课中却很少上。现代生活中人们日益注重生活质量, 亲近大自然的户外活动成为首选的休闲方式。参加户外活动首先要学会识图辨别方向, 再者就是野外生活技能。而定向运动恰恰与它有相似之处,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 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 而且能培养人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 果断决定的能力。开展这项运动所需的只是一张好的定向地图和一个指北针及一个求救哨。指北针大概25元左右一个, 经过体育老师加工的学校的平面图, 教会学生如何用指北针找行进方向。只要满足这些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定向运动了, 这里主要教会学生用指北针确定行进方向。所以体育课中开展定向运动还是比较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2.1.3 游泳的训练。

众所周知, 我们生活在一个四分之三充满水域的球体, 因此在生活中就难免要和水打交道, 这就是说游泳不但只是一项体育项目, 更重要的它还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工具与技能。它渗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如水上资源开发、科学考察、防洪抢险、救护打捞等都必须有熟练的游泳技术作为后盾, 才能有生命的保障。

游泳是夏天消暑的最直接的方式, 每年出现溺水身亡的事件很多。我县可能条件所限, 在学校里开设游泳课的几乎没有, 但有游泳馆的游泳培训班, 参加这种培训, 学生喜欢, 家长支持。家长想得最多的是学会了游泳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自救。游泳时的自救也很重要, 如游泳时抽筋或被水草缠绕如何沉着应对;还有游泳游不动但又不能到岸, 如何用自身的浮力省力的漂浮……

2.1.4 防卫术的练习。

现在各种自我防卫的体育运动受到大家的欢迎, 如跆拳道、柔道、摔跤、自由搏击等, 也跟它们能自我防卫的特点有关。防卫术, 既不同于传统的武术表演, 也不同于体育锻炼活动, 它能有效的起到保护自己。个人在遭受到突然袭击和侵害时, 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防身自卫的技能技巧, 就会临危不惧, 胆大心细的奋起反抗。体育课适当的安排以上一些内容, 让学生学点自由搏击术, 遇见坏人时可以防身。

2.2 活化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课是中学生主要的锻炼时间, 现在虽然实行素质教育, 但具体的内容、形式还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在文化高考中, 有人提出了3+1的考试形式, 意思是3为必考的三科, 而1为自选的科目, 这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就是这1更适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 符合自己的个性发展, 这样, 学起来更具主动性, 而在体育中, 是否可以试用呢?改革现在的体育课形式, 实行X+1或X+2的学习内容, 这X可定义为普修的项目, 主要让学生了解各项目, 掌握基本技能和技术, 而1则定义为学生自己的特长、爱好的选择。在实际中, 要让每个学生掌握好每个项目,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 大多都会偏向一、两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上, 而每个运动项目都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教学中, 为什么就不能把实际情况考虑进去, 让学生乐意的学。

在当今的社会中, 要求分工越来越精细, 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我们都知道一句简单的话:十项会, 不如一项专, 虽然我们大多培养的不是运动员, 但运动员这样身体素质很好, 运动能力很强的人也不能适应每个项目, 比如短跑运动员不可能长跑也很优秀, 更何况一般的人。在走出学校以后, 更多的是自己锻炼, 而在学校的时候, 只是什么都懂点, 又是什么都不太懂, 只懂一点, 多一点, 就不知所以然了, 那以后怎么参加锻炼, 那不如让他有一、两项喜爱的项目在学校时好好学习过, 而其他项目则了解一点, 在以后就有项目可参加, 更乐意参加锻炼。这可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认识并学习其他项目有利于提高自己自选项目的水平, 在身体素质上也有所提高, 对体育项目的理解上也会更深刻, 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个人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因为自己有了爱好和特长, 所以更加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很容易找到运动伙伴, 即使是进入社会, 也能很快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体育者, 并会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 对社会中的赛事, 也是热衷参与和关注, 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个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 也提高了全民身体素质。

2.3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最基本的体育卫生常识也是很重要。在运动会上经常见许多人不做准备活动就去跑100米、200米等剧烈运动。其实, 无论运动本身的剧烈程度如何、难度高低, 都存在着一定风险, 在进行运动之前要尽量了解运动的特点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只有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并切实掌握相应的应急方法才能在危险出现的时候冷静应对。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康复专家张一民提醒大家:“像打羽毛球、跑步这些运动虽然简单, 但也不能小瞧运动损伤。就拿打球来说, 脚踝的损伤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韧带断裂、撕脱性骨折, 而很少有人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适当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是可以预防的。”很多人认为滑雪是一项娱乐活动, 对其可能出现的危险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不做准备活动, 甚至不知如何安全的“倒地”。常见许多学生体育课刚上完, 为图凉快, 把头凑到水龙头下猛冲或是猛喝开水和冷饮。久而久之对身体的损伤是很大的, 所以体育卫生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 懂得其中的道理, 才能学会自我保护。

体育课只有注重实际, 联系现实生活, 体育活动才能为人服务, 为人们终生享受。当我们的学生掌握了“紧急避险”, 训练了紧急避险的“行为”, 那么当自身遭遇危险或看到其他人遭遇危险的时候, 就会下意识的采用“紧急避险”原则, 避免自身或他人受到危害。由此, 我们应该活化体育课堂教学,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紧急避险技能, 为学生终生所享用。

3 结论

在生命第一的今天, 我们的体育课教学服务于生活才能为人们所喜爱。改变和补充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 强化紧急避险技能的训练,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才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教学观。

在写这篇论文中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 特别要感谢的是指导老师沈越在百忙当中给予指导和修改。

摘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所倡导的“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观, 要求体育教学必须重视紧急避险技能的传授。试图通过改变体育课教学模式, 尤其要加重实用性比较强的运动常识传授, 活化体育课堂教学,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紧急避险技能, 为学生终生所享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紧急避险技能,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涛.紧急救援[J].中国学校体育, 2004 (5) :34.

3.野外装备保障训练浅谈 篇三

关键词:野外装备 训练 成果

中图分类号:E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245-01

1 野外装备保障训练存在的矛盾问题

当前,野外装备保障训练存在一些矛盾问题,制约着装备保障训练水平的持续提升。

(1)思想认识有偏差。当前,基层部队更多注重的是军事训练,对于装备保障训练,从上到下还没有形成共识。个别单位组织部队进行野外训练,重点关注作战分队训练管理情况,对装备保障训练关注不够;装备保障机关对修理分队野外装备保障训练检查指导不够,倾向于抓装备维修保障,弱化了训练管理和质量调控。

(2)训练内容不充分。部分单位野外装备保障训练没有体现出野战化的味道,还是倾向于单兵专业精练,忽视班(组)协同保障内容训练和抢修抢供科目训练;注重加强专业训练,没有结合实战同步加强官兵野外生存训练、地形图使用训练、北斗系统操作和通信装备操作训练等;部分单位消极保安全,基本不组织夜间装备抢修保障训练。

(3)组训形式较单一。部分单位在组织野外装备保障训练时,为了便于训练管理,组训形式较为单一。装备保障机关倾向于一体化指挥平台等共同科目训练,很少组织装备保障指挥集中研究和指挥合练;装备保障分队为方便人员管理,组织野外训练通常人员集中,场地共用,看上去训练秩序很正规,实则不符合装备保障专业较多、组训要求不同的实际。

(4)条件设置不配套。部分单位在组训时,训练条件设置没有充分利用野外沟壑、山地等自然环境,而是选择乡间道路、水库边上等简单地形;缺少课题性环境设置,没有结合部队承担的年度演训任务构设敌方对抗力量,没有引入敌情;由于信息化知识的缺乏,不会利用现有通信装备及民用设施,构建较为复杂的电磁环境。

2 搞好野外装备保障训练的有效途径

野外装备保障训练是部队实战化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必须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问题,切实搞好野外装备保障训练,提升实战化装备保障能力。

(1)充分认清野外装备保障训练的重要地位。野外装备保障训练是提升实战装备保障能力的基础性工作[2]。首长机关在训练指导上,应把装备保障训练放在与作战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装备保障机关检查部队工作,应更加突出装备保障训练组织、落实、质量方面的检查,引导基层分队正确认识装备保障训练的重要意义,督促装备保障分队研究训练,提升维修保障能力。

(2)不断完善野外装备保障训练内容。一是夯实基础训练,充分利用部队外训时机,突出加强装备保障人员越野体能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地形图使用能力训练、北斗系统训练以及单兵通信装备操作使用训练。二是突出专业训练,保障机关突出装备保障指挥和临机处置训练,装备保障分队干部突出指技结合训练,装备保障专业兵突出“一专多能”训练和抢修抢供训练。三是突出夜间训练,着眼实战需要,分内容组织夜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

(3)持续改进野外装备保障训练形式。装备保障机关突出研讨式训练,充分利用后方指挥车等平台,集中组织实战化装备保障指挥训练研究;装备保障分队干部采取按专业所属加入相关编组展开技术指导和自身训练;装备保障专业兵突出按专业编组训练和按任务编组训练[3],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组训形式,探索不同作战背景下执行装备保障任务能力需求,锻炼提升实战保障能力。

(4)构设装备保障训练的实战条件。一是选择贴近实战的自然环境,根据抢修抢救课目,选择生疏典型地域,按图行进,加大走、吃、供、保、修难度;二是设置敌方对抗力量,根据可能敌情,设置真假目标、烟幕、炸点等,构设敌情;三是设置电磁环境,协调通信部门,充分发挥手中通信装备作用,通过限制手段模拟、现有装备模拟、引入通信对抗力量等手段,构设复杂电磁环境。

3 提升野外装备保障训练质量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野外装备保障训练,关键是要瞄准实战要求,落实实战化训练,持续提升野外装备保障训练质量。

(1)“保障行动”与“防卫行动”相结合。未来作战,战场环境将更为复杂,装备保障力量的安全将受到多方面威胁,必须加强防卫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生存能力。把战斗中装备抢修保障训练与装备抢修力量自身防卫训练结合起来,在野外装备保障训练中,融入战术元素,锻炼提高保障力量的野战生存能力和实战保障能力。

(2)“机关指导”与“分队保障”相结合。为提高战时装备保障能力,夯实基础训练、练精专业训练后,应组织装备保障机关和修理分队进行协同训练,达到力量部署与作战行动相一致、应急情况指挥与应急保障行动相协调、装备抢修抢救行动与自身防卫相同步。重点练习装备保障机构开设与展开、各作战保障编组任务的区分和协同、指控协同通信联络的组织与实施、防护防卫组织与实施等,检验装备保障指挥机构与修理分队的协同能力。

(3)“装备演练”与“战术演习”相结合。在装备保障机关与分队合练的基础上,组织带有战术背景的装备保障演练,或者结合部队年度实兵演习、演练,在基本指挥所统一指挥下,突出指挥所间协同、装备保障行动与作战行动协同、装备保障力量之间协同等内容演练,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提高实战条件下装备机关的组织指挥和修理分队的协同作战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振忠,袁筱刚.装备保障信息化研究初探[J].装甲兵工程学院院报,2004, 18(1):14-16.

[2]李玉强,曹晓辉,蔡培.新形势下加强装备精确保障的几点思考[J].通用装备保障,2014(12):14-15.

4.野外拓展训练心得 篇四

在进入公司之前,浏览公司的官网时,就被网站上拓展训练的照片深深吸引。我对野外拓展训练的了解都是从电视上看来的,尤其是特种兵的魔鬼训练,让我为又爱又恨,既想感受其中的刺激与欢乐,又担心超出自己身体的负荷。公司组织的拓展训练肯定比电视上要容易得多,所以入职这大半年来,看着身边不停地有熟人去参加拓展训练,一直向往不已。

到达基地的那一刻,我们的挑战之旅就开始了。报数分组让来自不同部门的我们组成一支队伍——“凤火连队”,在五分钟时间内我们记住了彼此的名字,挑战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信任背摔,全队每个人轮流上到背摔台上背向队友,双脚后跟1/3出台面,垂直水平倒下去,下面的队员安全把他接住即为完成。通过这项活动,团队内部增强了信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信任,站在台上的队员才能够放心的把自己交给自己的队员。除了信任之外,团队合作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每个人都按照教练的要求排练,周围也安排协助、加固人员。在我摔下来的那一刻,我没有丝毫害怕感,相反,我瞬间觉得一下子被这么多人接住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因为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很难遇到一下子有这么多人齐心协力的帮助你,而作为个体,我们也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别人,让这种被帮助的幸福感一直传递下去。

高空跳跃。很遗憾我不是第一个上去的,但不遗憾的是我是女生里面第一个上去的。在等待上去的过程里,心里还一直盘算着如何在高空中欣赏养马岛的全部风采。在攀爬的过程中,心里很平静、很轻松,但是站在高台、教练换系安全带的那一刻,心里稍微有点慌,尤其担心安全带不牢固,再加上空中的那块板子有点晃悠,所以从跳过去、再跳回来,眼睛一直盯在板子上看,完全忘记了自己上去的初衷,待到落地之后才想起。高空跳跃这个项目告诉我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我们遇到压力的时候,我们能选择的不仅仅是埋头苦干,也应该适时的抬起头来,看看身边的事物,看看身边的风景。因为在巨压之下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一旦压力不存在,我们的视线也会受限。

盲人方阵,彩色七巧板告诉我们,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明确我们的目的,指定总体计划,然后制定具体方案。我们要做的不是对自己手里的那一点点工作负责,我们是一个团体,我们要做的是对集体有益的事情,只有组织整

体发展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才能成为可能,才能走得长远。

穿越毕业枪墙,没有任何外部工具的协助,一百多号人需要在25分钟之内全部翻阅这4米多高的墙,乍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是在所有人团结协助之下,搭人梯,倒挂金钩,二十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所有人都顺利翻越过去。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不要轻易说不,挑战自我,没有不可能的事。

5.野外拓展训练心得 篇五

我们酒店这是第三次组织拓展培训了,在这拓展之前我们和其它几个酒店的这些同事都不熟悉,有的也只不过见过几次面,大多都是初次见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在每次训练结束后都感悟很多。在此我也谈谈这次训练,做一个归纳总结。当今全球企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机构力图寻找一种效果更为持久的培训方式,阅读和听到的资讯,我们只能学到10%——15%,但体验过的事,我们却能收获80%,体验式培训是一种将传统式场地拓展训练融入大自然并与体验相结合的,通过体验培训,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与信任,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体验生活项目所带来的感受,感悟生活与工作中的人生哲理和管理原则。参加本次拓展的29名队员被分成两个队:一队15人、一队14人。

开训仪式后,教练先让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接着做了一个游戏就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纸条上,在交到教练那里,教练在让每个人抽一个纸条,他说那就是自己的王子或者公主,这几天训练都要默默的帮助对方,支持对方,一定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抽的是谁,我开始觉得这没什么呀,到后来才知道这也是一种关心他人的方式,而且自己也会被别人时刻关心着,这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接下来是团队文化竞赛,每队用20分钟时间,根据自己团队的具体情况,选出队长、队秘、起队名、设计队微、队训、创意队歌,每个队集体向大家介绍。两个队在接到教练布置的任务后,每个队的队员分别集中在一块,迅速选出了队长和队秘,由队长组织大家一起互相讨论起出了队名、设计出了队微、创意出了队训和队歌,两个队都在教练规定的时间内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这就体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我们这个队只有14人,我们的队名是“火箭队”,我们的队训是火箭、火箭、一箭冲天!队歌是《我要飞得更高》,接下来就是紧张而又刺激的训练了,这几天我们一项一项的完成了每项任务,其中给我最深刻的是结业墙,那是一面高3米多的木板做成的墙面,我们就像是在一个孤岛上一样,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这一面光滑的墙面,我们必须在30分钟内这29人全部爬上去,而且出了自己的四肢外,不能用其它任何身体以外的东西,我们一开始就是有4个男孩子做人梯,先送上去了一位男同事和一位女同事,我是第三个上去的,我开始就踩在一个男孩子的腿子上,在踩在另一位男孩子的肩膀上面,他们把我顶到了墙的中间,上面的两位同事刚好拉住了我的手腕使劲的把我往上拉,因为我比较重,我就借助他们拉我的力量我使劲的往上爬,终于很快就上去了,就这样我们一位、两位、三位在很快28位队友在不知不觉中都被送上去了,还剩下那一位一直在下面默默无闻的送上去那么多同事的男孩,这时候他一个人在下面好无助,太高了真的,又抓不到上面人的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救那位男孩,男孩在下面无助的喊到救救我吧,本来这是一个游戏,是一次训练,但是我当时就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当一个人默默无闻的把别人都救了,自己却没办法出去是一个多么残酷的事实啊!我就想到了5.12那一些悲惨的场面,当时也不是有好多的英雄吗?不也是这样子把别人救了自己却牺牲了的吗?就在这时我们大家都在想着该怎么样救出这位英雄、这位同事,都在商量着,最后终于有人说让上面的一位男士倒立下来,其余的人抓住那位男士的腿和腰,让下面的那位同事能够抓住那一个的手往上爬,就这样在大家和那两位勇敢的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最后一位也这样被救出去了,而且我们只用了23分44秒的时间,我相信这就是一个团队的力量。你们说这最后被救出去的像不像那些被困了一百多个小时的灾难同胞呢?就是说遇到不管多坚难的问题,都不要放弃,只要认真去想办法总会能成功的。虽然这个项目不是这次训练中最害怕的、最高的项目,但是我觉得是最让我难忘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需要每个人有一颗无私的心,需要有一颗时刻愿意帮助他人的心,到任何危险的时候都要想着他人,帮助他人,我想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这样一个人的话那就没有做不好的事,也肯定会有很多知心的朋友,我想现在有很多单位都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员工,那么员工也需要的是有这样的领导,我想要是人人都有多一点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和更和协,公司或者企业也会更好的发展。

6.野外拓展训练心得 篇六

野外拓展训练心得

野外拓展训练心得

2012年7月4、5号两天一夜的野外拓展训练我们任何人没有受伤,平安归来。下面来谈谈此次训练的心得。

我们坐的大巴车,飞驰在路上。车上笑声一片,同时也是遐想联翩,因为不知道要去的地方是什么样?又有着怎样的惊喜。

说笑着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一煤窑村。村里的人看见我们都很好奇,隐约能听见他们说真是花钱找罪受啊......不过我们却乐在其中。

大家进行整队,教练告诉我们此次出行的主题元素是三国,自然我们分成了魏、蜀、吴三国。我和贝总分到了蜀国。其实我想去吴国,嘻嘻,因为我认为那是我的国家。哈哈

简单地进行了装备的分配,大家都很高兴、也很稀奇,因为可能没有人参加过类似的活动。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大家体力充沛,很是轻松的开始了此次的征程。

上山爬了近似两个小时,中间有多累、流了多少汗水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没有这次野外生存训练,我不敢相信自己能做到。爬上山、再下山。脸上、胳膊、脖子晒得那叫是个疼啊

真是长途跋涉,历尽艰辛万苦,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此时已经累得不行了,真是饥饿交迫,一步都迈不动了......简单的休息过后,开始了正式的训练:军事训练、看图片找规律、风雨旗语。首先三个国家要想出自己的旗号、国歌、和本国形象。依次地进行了表演。30张图片找规律,锻炼了我们的心智,合理利用人员。风雨旗语:利用数字、汉字、英文字母、拼音来各自设定密码,用来完成一项任务,这时体现出了差距、这时看出了整个团队是否团结、是否善于用人以及每个人的灵敏性。由此得出的启迪:每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确定大概的方向,再去确定重点。我们要有计划的去进行,去考虑中间可能遇到的难题及种种应对办法。懂得用人之道,善于去发现别人的优势、共同去做好这件事。

教练给我们展示了如果搭建帐篷,每个人都亲自实践了搭建的过程,我们掌握了一项生存的本领。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掌握要领、结合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实践。

一切都是纯天然的!大家其乐无穷。我们的晚饭很是丰盛,早餐肉等等,并且摆放很是有新意的。

一波教练为我们辛苦的做饭,一波又辛勤在烧烤,边烤边喊:9块9、9块9就可以吃到正宗的xq羊肉串,吐血大甩卖喽

晚饭过后,有个篝火晚会,三个国家进行对歌,输的国家会有相应的表演,表演非常精彩,中间穿插了那么多的整人游戏。大家都笑的直不起腰了。

晚上十点以后篝火结束,各自回去睡觉,我和贝贝在一起,躺进去才知道,这个帐篷选址有问题都是包,躺下去真不舒服。躺在里面辗转反侧,在疲倦中睡去。半夜下起了大暴雨、大雷、闪电。外面大暴雨、里面小绵雨。哪里都是雨水。半夜差点冻死,幸好金焕给我送过去外套。万分感谢。

说实话真的好害怕,害怕出现种种危险,害怕人生在那里得到回归。五点钟就早早地醒来,大雨已经停了,我知道我们都很平安。立马叫醒贝贝,我们简单整理了一下,又是开始了一番的猛拍,由贝贝为我造型,整乱了我美美的造型。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等待大队伍吃完饭后,我们自行煮饭,可怜的我们啊,弄了有个时候,才把水烧好,才能吃上盼望已久的方便面,不过方便面是烟熏味道。

本次出行最有意义的活动:丑桔。每个国家有着自己的任务。三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身份:生产丑桔的、受军方委托制药需要丑桔果皮的、民间医疗组织只要需要丑桔果肉的。要在保住国家人民姓名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每个国家集思广益,阐述各自的观点。告诫我们该付的社会责任,很多事情上要掌握主动权。

最后教练做了总结,大家一起合影。我们的教练自己取名破缸。他对自己的名字做了诠释,水是生命之源、水是财、水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人生就是一个吸收和释放的过程,我们要吸收来自不同地方的东西,一口好缸能装的东西永远是有限的,只有一口破缸才有释放的本领,才能注入新生。永远是一缸活水。这就是我们的教练——破缸

最后整理行囊返程。回去沿着水路,路上真是惊险万分,我们的路走起来真是惊险,那些个男生就像是抗洪的战士,水没腰身,用双手托着我们的脚,一步步前行。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7.野外综合训练 篇七

野外生存训练源于国外, 以各种野外活动为特征,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锻炼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近些年国内高校新兴起的一项运动形式, 他突破了体育课长期的传统教学形式, 增强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方面, 具备了传统体育课不可比拟的优势。野外生存训练是指: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野外环境中, 在不完全依靠外部提供生存、生活物资条件下, 依靠个人、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生活能力的训练。在进行正式的野外训练前, 学员必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生活生存技能、野外活动常识。

而我们所研究的江西高校学生野外生存课程是指以教学和实践为主要手段, 组织学生参加登山、野营、攀岩、速降、漂流、定向运动、负重行军、野外觅食和野外自救等丰富内容的全新体育课程。学生通过野外生存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使学生获得野外生存生活的常识, 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 养成创新进取的品质,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勇于挑战的精神, 达到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 江西高校开展推广野外生存课程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学校教育改革和全民健身的指导精神

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 建立健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及社会适应, 实现学生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的立体整合,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第七条提出:为了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使学校与社会自然紧密联系,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其中第二十条提出:高校体育课程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泊、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自然资源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学生体育活动, 并且“纲要文件”要求在2005年开始去昂高校全面推广普及, 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专家合作、加强课程及相关课程教材的建设开发工作。可见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组织形式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和大自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为此学校体育工作者们努力突破体育课程长期的封闭式教学格局, 几十年来,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以传统的田径、武术、球类、体操等竞技运动项目为主, 虽然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 如像跆拳道和瑜伽等外源项目的引入丰富了不少, 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 而且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过分依赖, “学校化社会”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受重视, 多样复杂的社会现实被浓缩在平面的课本内容里, 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提倡联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为一体的整体性教育体系相悖, 课程开设的形式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2 高校开展野外生存课程的意义

2.2.1 激发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大家知道, 体育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一切条件, 包括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和。野外生存训练提供给人们的是纯自然地环境, 山、水、河流、森林、阳光等, 是一组非常宜人的绿色健身组合场所,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参与体育锻炼兴趣是人们要求主动优先从事某一体育项目运动的倾向, 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联系和动因, 显然改变了运动条件和环境的运动形式, 人们更愿意从事, 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和自然, 野外生存训练被赋予了更多的运动魅力, 使人们都想尝试战胜自然和超越自然并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兴趣。

2.2.2 提高学生的身体基本运动能力

野外生存训练课程把原来体育课堂上传统单一的走、跑、跳、投、跨越等基本内容拓展到了社会和大自然中, 它包括:登山、野营、野炊、攀岩、漂流、穿越丛林、野外自救等基本内容, 使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 在活动中掌握野外生存技能和基本知识, 学会安营扎寨、生火野炊、觅取食物、学会看地图和识别方位, 学会各种野外环境下如何自救和帮助同伴等。可以说野外生存课程实践使学生的柔软性、心肺耐力、力量和奔跑能力等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2.2.3 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野外生存课程的训练, 学生们可以在逆境中学会如何生存的良好心理, 做到遇到困难临危不惧, 冷静思考想办法战胜困难, 化险为夷。而且野外极限挑战训练时的那种刺激与快乐, 实现超越梦想, 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潜能;在不断锻炼自己胆量激发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在战胜困难险阻后, 自然风光又使学生全身心的陶醉到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当中, 心旷神怡, 排解心中的压力, 放松身心。

2.2.4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野外生存训练课程是依托自然环境, 在远离居民居住的地点, 没有足够的物质生活条件保障, 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力量很难维持生命, 因此必须组建团队, 每个人都是团队一份子, 都得遵守团队安排, 必须没人相互协作, 接受团队的保护和建议。团队有困难时, 自己全力帮助每个人度过难关, 最后达到团队的胜利。这样的锻炼对学生适应社会非常重要, 社会就是个大集体,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集体中的一员, 我们必须要互相了解, 彼此交流, 形成团体, 相互信任, 和谐相处, 互帮互助。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增强。

2.2.5 培养审美情趣

爱美是每个人都共有的特点, 尤其是当前社会最活跃的大学生, 野外生存训练课程中蕴含着太多的美的元素, 如教师和教官的身形美、语言美、动作美、大自然的景色更美等, 通过野外实践后, 同学们慢慢耳闻目染受到美的熏陶, 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也得到了很大升华, 通过野外生存课程的学习实践, 学生们丰富了美的认识, 也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 江西高校开设野外生存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1 学生认知情况

在调查的学生中, 选择“听说过”野外生存的学生占到了60%, 但是被问及具体内容时选择“不太清楚”的学生占到了70%以上, 这说明江西高校的学生知道了解野外生存运动项目的人非常少, 大多是在报纸或电视上偶然看到货听到相关信息.当问及学生对野外生存项目的喜爱程度时, 选择“喜欢”的占到8 5%以上, 选择“不喜欢”的只有3%左右, 这说明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还是很强烈的, 选择“非常想尝试”的学生占到了调查的9 0%左右。从对江西高校学生对野外生存课程的总体认知情况来分析, 说明80%的学生非常喜欢这个项目, 并且非常想进行尝试学习 (见表1) 。

3.2 体育教师认知情况

为了了解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和对野外生存的认知情况也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江西高校体育教师中助教占了26%左右, 讲师占到了42%, 副教授占21%左右, 教授占11%, 由此可见由青年教师组成的助教和讲师占到教师队伍的65%以上, 具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调查发现80%的体育教师知道野外生存项目, 并且有30%的体育教师阅览过野外生存的相关教材书籍资料, 了解野外生存项目的相关内容和特点作用;但从事过该项运动的体育教师很少, 仅有1%的体育教师有过攀岩和定向运动的相关教学经验。当问及愿不愿意进行野外生存课程培训时76.5%的体育教师选择了“愿意”, 但问及愿不愿意改变自己专项从事野外生存课程教学时, 50%的体育教师选择了“愿意”, 35%的体育教师选择了“教学需要时可以”;仅有5%的体育教师选择了“不太愿意”, 经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1) 带学生外出时怕出现意外情况; (2) 校领导支持力度不够。因此从师资的结构和配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需要。

3.3 高校场地器材设施情况

野外生存课程训练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 如高山、森林、河流、阳光、草原等, 通过调查显示:江西80%的高校都建有新校区, 并且面积超过1000亩的占30%以上 (其中南昌大学新校区总面积达3000亩) , 600亩以上的占35%。说明大多是学校除了教学和生活必须面积外, 有许多运动休闲设施和场所, 有小湖小河、有后山有树林等广阔的山野和林地自然资源。这些都具备了开展野外生存课程的条件。对器材设施也要求较高如:帐篷、各种生活日用品、指北针、地图、各种野外生存用具、各种军用品等;这些当然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解决, 学生可以自己佩带部分。调查显示:江西高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完全可以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课程。

3.4 高校领导的支持情况

为了了解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对体育课程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的支持情况, 为此也特意进行了走访调查, 结果显示:9 5%的校领导提出了室外运动的安全保障问题, 尤其是学生人身安全问题;除此之外, 90%的校领导都同意学校体育课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程, 并肯定了开设此课程的锻炼意义和价值。有近65%的校领导提出在体育部门开会时研讨课程开设的具体事宜。

4 结语

通过对江西高校就体育课程开设野外生存训练的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 (1) 有近85%的在校大学生非常喜欢野外生存训练课程, 并且有90.4%的学生非常想尝试野外生存课程学习。 (2) 在对江西高校体育师资结构和配置的调查后, 显示有近65%的青年教师, 并且76.5%以上比例的教师愿意参加野外生存课程培训, 有近50%体育教师愿意更改教学专项来从事野外生存课程教学。 (3) 在对江西高校开展野外生存课程场地设施的调查发现, 有80%以上的高校都有了自己的新校区, 并且600亩以上的超过了35%以上, 可见高校的自然资源完全满足了开展野外生存的场所条件。 (4) 从体育主管部门的调查中反应出他们也是非常愿意从事体育教学改革, 特别是室外素质拓展项目, 有近65%的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准备研讨如何开设和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具体事宜。通过以上调查研究可以得出, 在江西高校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程是非常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汤际澜.我国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研究现状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 2008, 4:50-51.

[2]姜白.我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 2006:392-393.

[3]韩宏义.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8, 2:54-55.

[4]戴晓敏.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策略研究[J].专业教学研究, 2011 (7) .

8.野外综合训练 篇八

的设置与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设置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c)-0000-00

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却也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并使人们的生活逐渐远离自然。然而,人类远离大自然的现代生活,使现代人身心处于亚健康状况,回归大自然成为人们生理与心理上的迫切需求。因而,自助旅游、户外运动等健身休闲活动成为一种时尚,在这种背景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进入了大学校园。在此,文章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的设置与实践,作如下论述。

1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人们在山区、孤岛、荒漠等远离居民点的野外环境中,进行保存生命并维持身体健康的训练,是一种依靠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团结合作而不完全依赖外界供给的野外运动活动。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存在畏难心理;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善与人交往的问题,习惯于自我封闭,经常感到孤独,并且缺乏集体荣誉感;第三,大学生普遍存在经历的磨难少的问题,受到一点挫折便可能一蹶不振;第四,大学生普遍缺乏环保意识,虽然近年来环保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大学生中有意无意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第五,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处于亚健康的问题,虽然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要高于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然而同样存在着身体素质较弱、毅力差等问题。

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锻炼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习和生存以及适应环境、挑战自我的能力,磨练他们的意志,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养成坚韧的思想品质,从而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

2 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2.1 课程的设置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需要先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在自然环境下依靠学生个体与团队的努力,实现生存生活的目标,从而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意志,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并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课程的分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等多方面的子目标:运动参与目标是通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意识;运动技能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关于野外生存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的生存生活能力;身体健康目标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耐力、意志力等品质;适应社会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应变、竞争等意识和能力。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涉及体育学、生物学、教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课堂内容设置需要涵盖理论知识、实践练习两个方面。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先要让学生学习野外生存技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利用校园内外的山林、湖泊等资源进行实践练习,在经过模拟训练后可以根据教学条件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的野外综合训练。

在理论学习方面,需要涵盖基本装备使用、户外医学知识、安全纪律教育、生活用具的制作、环境保护教育等内容,本文仅简述一二:预测天气,学生需要掌握近山模糊、鱼跃出水面、冬天雷鸣等将有雨的预测技巧,掌握远山可见、朝阳灿烂等天气将晴朗的预测技巧,以及春天吹南风需小心雪崩等天气预测技巧;绘制地图,在野外生存需要绘制线路图,学生应掌握确定方向的技巧,并能够在行进中记录、绘制,将目标物详细标注在线路圖上;生理防范,学生需要掌握中暑、冻疮、老茧与水疱、疲劳与酸痛、热昏厥等的预防与护理,例如为预防热昏厥应保持适当的休息节奏,多补充盐水等等;求救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放烟法、光信号等野外求救方法,例如白天使用镜子反光求救;露营,学生应掌握露营的方法,帐篷应朝向南面或东南,尽量避免选择山顶、溪旁、棱脊,帐篷内不应有易燃品,搭帐篷的地面应平整、坚实,等等。

在实践练习方面,需要涵盖各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训练,结合实际环境安排实践练习,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山林等资源。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需要通过长跑、游泳和攀爬云梯以及工具制作、自救互救等练习进行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训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轻与重、一般与速度的力量练习,逐渐增加耐力训练的时间、强度,等等。在运动练习中,需要循序渐进,以免训练强度过大造成学生身体的损伤。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需要注重学生意志力、团结协作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战胜艰难困苦、超越自我的信心与勇气。在实践练习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例如利用现有的单双杠进行攀爬云梯的练习,利用树枝、模板等进行穿越沼泽的练习。

2.2 课程的实践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实践,应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安全教育为基本原则,将野外活动常识、生活技能、活动技能、安全意识等作为实践的重点,综合考虑学校内外的资源条件,在做好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的前提下,组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践。

课程的实践离不开野外装备的配备与教学环境的支撑,野外装备包括背包、指南针、风雨衣等野外生活、活动装备,教学环境需要尽量贴近真实的野外环境,并确保教学的安全性。

课程的实践离不开合理的评价体系,目前多数高校将评价内容分为基本理论

、基本技术、平时表现和实践能力,终结性的评价的比重较大而过程性、综合性的比例较小,对学生进步幅度、情绪体验等内容的重视不够,并且缺少对学生的肯定和学生的自评。

目前,虽然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课程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学生、教师、体育教育、社会效应,然而多数学校还存在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师资建设与教学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野外实践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逐一改善和加强。

3 对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环境营造、安全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3.1 师资培养

由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多数体育教师对这门课程不够了解,目前还缺乏专业机构进行师资的培训,导致师资培养与教学需要不匹配。因此,高校体育需要积极、主动的为体育教师提供自学、进修的条件,支持教师学习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师资队伍。

3.2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考虑教学资金、可利用资源等因素,根据自身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既有自然资源,并考虑学生的具体需要来设置课程。根据学生体能测试、心理测试的成绩对学生分级,并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班,对不同的班级采取有侧重性的教学。

3.3 教学环境营造

高校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提供必要的教学环境,以免因教学环境影响到教学的效果甚至是安全。高校的各级领导和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于体育专业教学的积极意义,为该门课程提供尽量高水平的教学基地、教学装备和师资培训支持。

3.4 安全教育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由于在复杂、陌生的环境中开展,存在很多可能威胁师生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课程设置与实践中需要以安全为第一准则,无论是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实践练习,都需要在做好安全教育的前提下进行。不仅要签署安全协议,还要购买人身意外险,教师要做好课前勘察与应急用品的配备、野外通讯设备的检查等各种安全事故预防、应急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专业中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为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高课程实践的实效性,还需要做好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环境营造、安全教育等工作,才能真正发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体育教育及体育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宾金生.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运动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2] 王桂忠,邱世亮.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野外实训设计与实施[J].体育学刊,2010,(01).

[3] 姜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2).

[4] 冯亚,季浏,汪晓赞,陆乐.国内外学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

[5] 姚小敏,余玲.普通高校学生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上一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下一篇:劳务派遣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