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的词义及造句(共4篇)
1.辞旧迎新的词义及造句 篇一
见多识广词义解析及造句参考
【见多识广解释】见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见识广博。识:知道,认识。
【见多识广辨析】和 “见多识广”意义相反的是 “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见多识广造句】
①她大学毕业后,又去国外留学,所以见多识广,知道的`事情特别多。
②他年纪轻轻,却是个见多识广的人,厂里技术上的难题都是他解决的。
③我们的班主任见多识广、学问渊博。
④老王见多识广,你们有问题要多向他请教。
⑤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
⑥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倒胜十倍。
⑦他去福建海南跑买卖不是一年两年,早已见多识广,知道签这份合同要担多大风险。
⑧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我真羡慕你。
⑨您老人家见多识广,我们一定要多向您请教。
2.辞旧迎新的词义及造句 篇二
一、红/赤
《说文·糸部》:“红, 帛赤白色。”《释名·释采帛》:“红, 绛也, 白色之似绛者也。”在汉语中, “红”是血与火的颜色。古人源于对日神的崇拜, 将红色神圣化, 认为它是喜庆、成功、忠诚、温暖和兴旺的象征。在中国现当代, 红色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红色象征着革命与进步, 如“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等。在我国举行的奥运会上, 会场的主色调为红色, 我国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服装也是以红色为主色,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不过, 在中文中红色也用于表示不好的事物, 如:红眼病、红灯区、红尘等。
在日语中, “”被看作是血与夕阳的颜色, 日本人认为“”具有神圣之力, 可以除恶辟邪。在日本, 渔民出海前会穿红内裤, 把渔船涂上红土以祈祷出海平安。日本民族还认为红色可以防病、治病, 如给患天花的病人穿红衣服、挂红蚊帐、吃红豆饭或加吉鱼称之为“”。但是红色在日本色彩序列中位居最末, 是一种大凶色, 日本古代的囚衣为红色。日语中有很多由“”构成的词或词组大多带有贬义性。例如:“” (无耻谎言) 、“” (当众出丑) 等。日语中“”也有表示共产主义、激进的含义, 不过同时也包含着消极、贬义的语感。“” (直译:那家伙是红色的) 是包含着歧视和偏见的表达。这和汉语中的红军等与共产主义革命相关词语的含义由着本质的区别。
二、白/白
《说文·白部》:“白, 西方色也。阴用事, 物色白。从入合二。二, 阴数。”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白色有着双重文化象征意义。一方面, 白色表示圣洁、洁净、坦诚、清楚。如“真相大白”“白璧无瑕”“清白”等。另一方面, 由于受五行学说的影响, 古代人们把白色和西方主凶杀的白虎星联系在一起, 使白色获得了死亡、奸邪和凶恶的隐喻义。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也是中国人自古流传下来的民俗, 故有用“白”来代指丧事的用法 (如“白事”) 。此外, 在汉语中, 白色可使人产生卑贱、清贫的联想。如“白衣”“白屋”“白身”分别指平民、茅草屋及没有官职或功名的人。汉语中的白色和红色一样, 曾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 白色象征着落后、反动、反革命, 如“白军、白色政权、白色恐怖”等。
日本民族在传统审美意识中多以素色、无色为美。古代日本以白色象征清明、纯洁, 甚至认为白色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及神性。日语中很多与“”有关的词语也与日本独特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如在日本的国会中投的赞成票被称为“”, 反对票被称为“”。日语里, 从白色的一尘不染这一含义出发, 引申出“无”、“空白”、“无罪”等含义, 如“” (嫌疑犯被判为无罪) 、“” (本色木料) 等。在日语中, 白色也有表示不好的事物的时候。比如在人去世后, 一般会用白色的布盖在脸上, 是不吉利的。在很多戏剧中, 当表演日本武士自杀的场景时, 我们可以看到其都是穿着白色的衣服。
三、黑/黑
《说文·黑部》:“黑, 火所熏之色也”。黑色即被阳光晒黑的颜色, 与“白”相对, 如黑白。黑色还表示暗, 光线不足, 如黑暗、黑夜。还有隐蔽的、非法的等意思, 如黑枪、黑市、黑社会等。还可以用“黑心”一词表示人的心理恶毒。在中国古代, 黑色为天玄, 在中国文化里有沉重的神秘之感, 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颜色。在夏、秦及汉初, 黑色的衣服曾为帝王和官员的朝服。在现代社会中, 法院制服、学位服等都是以黑色为主色调, 可见黑色在中国代表着庄严神圣。色彩专家指出, “佛教色彩观念, 黑色象征努力奋进、坚定不移”, 进而引申出刚毅、威严等含义, 如中国的戏剧脸谱艺术中, 黑脸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无所畏惧的性格, 像包拯、李逵等。黑色还象征着死亡、苦难和悲伤, 现在中国人去参加葬礼时佩戴黑纱, 以示对死者的哀悼。
在日本, 黑色是像墨一样的颜色。黑色在日语中的含义也是两方面的。一是表示庄严、肃穆。古代日本人把黑色当作“死亡之色”, 在推古天皇时期制定的冠位十二阶中, 黑被排在了颜色的最后一位。到了平安时代, 黑色越发成了代表悲伤、绝望的颜色, 丧服的黑色成了哀悼的象征。所以, 日本的丧服一律为黑色, 男士还必须佩戴黑色领带。而在婚礼上, 男士服装也以黑色为主, 可以说日本礼服以黑色为主。另一方面, 日语里“”与“”、“”相反, 具有“死亡、不幸、肮脏、邪恶、不正、犯罪”等否定意义。“”象征着不幸, 例如在相扑比赛中, 日本人用“”表示胜利, 用“”表示失败;“”可以表示犯罪, 如“” (那家伙有很大的嫌疑) ;“”还可以表示邪恶, 如“” (心黑的男人) 。
四、青/青
《说文·青部》:“青, 东方色也。”《释名·释采帛》:“青, 生也。象物生时色也。”即植物生长之色。早在先秦文献中, “青”除了可指绿色, 也可表示蓝、黑二色。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礼记·礼器》:“或素或青”。孔颖达疏:“青, 谓黑也。”汉语中的“青”在文学作品中可表示绿色、白色、蓝色和黑色等多种颜色。“青”在汉语中还表示青草、嫩木, 如“踏青”;“青”还象征年轻, 如“青春”“青年”等。
在日语中, “”一般指蓝、绿、白三种颜色, 而不表示黑色。如“” (蓝色的天空) 、“” (绿油油的麦田) 、“” (脸色苍白) 等。“”在日语中还有“未成熟、幼稚”等含义。例如:“” (梅子还未成熟) 、“” (说话幼稚) 、“” (想法还很幼稚) 等都是非常生动的表现。
“青”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可以表示人的脸色, 例:“
” (他听了这番话, 脸都青了) , 汉语中
还用“青”表示气愤, 如“气得脸色发青”“他铁青着脸”等, 日语中也有“” (青筋暴起) 的用法。
五、黄/黄
《说文·黄部》:“黄, 地之色也。”《书·禹贡》:“厥土惟黄壤”。蔡沈集注:“黄者, 土之正色。”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备受尊崇的颜色, 具有尊贵、庄严、辉煌的象征意义。我国从唐朝开始黄色便正式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 被称为“帝王之色”, 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榜”是天子的诏书;“黄屋”是帝王乘的车等。在现代汉语里, 诸如“黄道吉日”、“黄金时代”、“黄金地段”等词语都反映出“黄”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显富贵地位。
“黄”还用来形容年轻、幼稚, 如“黄童”、“黄毛丫头”、“黄口小儿”等。而黄色因其也是草木枯萎的颜色, 所以汉语中有很多用黄色表示疾病、灾祸、失败的成语或习语, 如“面黄肌瘦”、“苗黄缺肥”、“ (事情) 黄了”等。与此同时, 更多的时候“黄色”一词用来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 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等, 因此还将取缔色情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非法活动叫做“扫黄”。
在日语中, 黄色远没有像汉语那么多的文化内涵。在日本古那样广泛。
颜色词不单表述了大自然的五彩缤纷, 也反映着社会文化的特征及人的认识、情感等心理活动。从以上对在汉日语中赤、黑、白、青、黄五个颜色词的对比研究中可以看出, 中日颜色词在具有很多相似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点, 了解中日文化的背景知识, 掌握表示颜色的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内涵, 从而才能进行更有效、更顺利的交际, 同时对中日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语言又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比汉日语言中颜色词的词义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异同, 探讨如何深刻领会语言并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颜色词,词义,文化内涵,对比
参考文献
[1]闫志章.汉日颜色词文化内涵之比较[J].鸡西大学学报, 2008 (12) .
[2]李庆祥.中日颜色词及其文化象征意义[J].外语研究, 2002 (5) .
3.辞旧迎新的词义及造句 篇三
一、以形析义法
汉字以形为本,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帮助。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条件。如: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贾客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沧溟”都有表意形旁“氵”,其义与水有关,联系后面的“知海”二字,可判定“沧溟”为“大海”;“啜”,口旁,与吃、喝、叫有关,联系前面的“知味”,就能断定其义是“吃”或“尝”。再以“顾”为例,它是形声字,它的形旁是“页”,指人的头部,凡从“页”的字,均与头有关,如:“项”、“额”、“颧”、“颊”等,因此,“回头”是“顾”的本义;“看”、“拜访”、“照顾”、“关心”、“顾虑”等都是“顾”的引申义(顾:回头→看→拜访→关心→思念……)。“但是”、“反而”之义与“回头”的本义毫无关系,是音同而形成的假借义。
二、以音猜义法
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即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亦不锋利了。汉字具有因声求义的特点,常见的是利用发音找到通假关系,以确定本字解释词义。其实,不少汉字的读音也含有一定“义”的成分,具体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音、形相同或相近的假借:“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座位。
(2)音同(近)形不同,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3)音不同形近的通假字,如:“子曰:由,海女知之乎!”“女”通“汝”,你;“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三、温故知新法
对于文中某些词的词义把握不准时,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意思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出它在此处的含义。如: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句中“及”已知学过义项有“赶上”“到达”等意思。这里用法与“到达”靠近,但不确切。“到达”可引申为“接触”,由此再引申为“实践”。“履”,已知学过的有“鞋子”之义(“郑人买履”),接触过的成语有“如履平地”“如履薄冰”,其中的“履”均作“以足踏地”义讲,这是“履”的本义。此处“履”是在本义上引申为“走过”“经过”或“实行”的意思。再如“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句中“卒”的本义是步兵,一是肚子上的创伤,由于古代医疗技术差,肚子受伤意味着“死亡”,因而“卒”有“死亡”之义;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猝”,表示突然死去,故后“卒”亦有“突然,匆忙”的意义。“死”就是生命的“完毕”,由此进一步虚化为副词“终于”。
四、内外结合法
内,指文言语句自身。外,主要指现代汉语成语。由于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着各式各样的文言现象,所以借助成语中某些词语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如“以身徇国,继之以死”一句中,理解“徇”的含义,可以联想到“以身殉职”的“殉”(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来加以推断。还可以用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语来推断语素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如上例中“疏”,在现代汉语中组成的合成词有“疏通”“疏导”“疏浚”等词,这些词中的语素“疏”,与“通、导、浚”都是同义并列,因此,“疏”可释为“通”。这样,“疏八珍之谱”就迎刃而解了。
五、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上使用同义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义便可推断出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充满”。文言文讲究句子句式的整齐,尤其是在句子对等的位置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总是互相关照,要么相同相近,要么相反相对,要么相互补充。了解并利用这一特点有益于实词词义的把握,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竭”的意思是“尽”,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作动词,全部拿出;“蒙故业,因遗策”,“因”可由“蒙”的承接意来推断,为“沿袭”意;“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學也。”“终日”与“须臾”是反义对文,再由“终日”的“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
六、随文取义法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如: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这段文字中容易产生释义错误的是“责备”一词,稍不注意就会把它当成现代汉语中“责备”(批评、指责)解,那就讲不通。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圣人也有缺点,所以君子对人不求全责备。“责备”释为“要求完备”。
七、意到理合法
把握实词的含义不能只在“意义或解释”上花力气,重意轻理往往会望文生义,且不知是非,一词之义要切合一句之意,并非简单的“投合”,而应当是“精准”的“融合”,也就是意到理合。这样,所谓关照上下文才不会落空。如“让魏公子曰”中的“让”很可能解释为“避让”、“退让”,结合上下文得知“让”应为“责备”之义。再如“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中的“让”就不能解释为“退让”,整个句子是因果关系,说的是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让”应为“拒绝”、“排除”之义。
此外,对于文言实词的复习,平时我们还要注意如下三点:
一是依据课本,夯实基础。现在的高考,不再以课本取材命题,但课本中文言文的复习却很重要。因为课本中的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而高考文言阅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绝大多数见于课文,我们曾统计了2000~2016年这17年的高考文言试题,基本年年如此。所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要依据课本文言文,要借助于课本,积累文言知识,编织出知识网络。
二是大量阅读,培养语感。阅读理解文言文语句,解答试题,很大程度上依靠语感能力,而语感的形成离不开反复阅读。因此,要想方设法地多读文言文章,把那些文句流畅、语言丰富的文段尽量背下来,多读多背就能形成敏锐的语感。
三是科学训练,培养能力。复习中见到重要的语言知识,要联系已掌握的文言知识,比较异同,分析其内在联系,以解决新问题。遇到疑难语句,要能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根据上下文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疑难词句的意思,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4.辞旧迎新的词义及造句 篇四
关键词: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65-1
文言文考查,总离不开词义的理解。而这些词义又往往是临时义,命题者一般不会照搬书上的原句来测试。因此,这就给学生答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学生如果平时学得牢,用得活,并且掌握一定的方法,还是能够准确理解词义的。
下面简要介绍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
1.以形析义法。汉字以形为本,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帮助。而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条件。如: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贾客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沧溟”都有表意形旁“氵”,其义与水有关,联系后面的“知海”二字,可判定“沧溟”为“大海”。再以“顾”为例,它是形声字,它的形旁是“页”指人的头部,凡从“页”的字,均与头有关,如:“项”、“额”、“颧”、“颊”等,因此,“回头”是“顾”的本义;“看”、“拜访”、“照顾”、“关心”、“顾虑”等都是“顾”的引申义;“但是”、“反而”之义与“回头”的本义毫无关系,是音同而形成的假借义。顾,回头→看→拜访→关心→思念……
2.以音猜义法。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汉字具有因声求义的特点,常见的是利用发音找到通假关系,以确定本字解释词义,其实不少汉字的读音也含有一定“义”的成分,具体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音、形相同或相近的假借:“故患有所有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2)音同(近)形不同,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
(3)音不同,形近的通假字,如:“子曰:由,海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3.温故知新法。对于文中某些词义不明,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意思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出它在此处的含义。如: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句中“及”已知学过义项有“赶上”“到达”等意思。这里用法与“到达”靠近,但不确切。“到达”可引申为“接触”,由此再引申为“实践”。“履”,已知学过的有“鞋子”之义(“郑人买履”),接触过的成语有“如履平地”“如履薄冰”,其中的“履”均作“以足踏地”义讲,这是“履”的本义。此处“履”是在本义上引申为“走过”“经过”或“实行”的意思。
4.内外结合法。内,指文言语句自身。外,主要指现代汉语成语,由于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着各式各样的文言现象,所以借助成语中某些词语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如“以身徇国,继之以死”一句中,理解“徇”的含义,可以联想到“以身殉职”的“殉”(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来加以推断。还可以用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语词来推断语素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如1例中“疏”,在现代汉语中组成的合成词有“疏通”“疏导”“疏浚”等词,这些词中的语素“疏”,与“通、导、浚”都是同义并列,因此,“疏”可释为“通”。这样,“疏八珍之谱”就迎刃而解了。
5.互文见义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上使用同义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义便可推断出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充满”。文言文讲究句子句式的整齐,尤其是在句子对等的位置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总是互相关照,要么相同相近,要么相反相对,要么相互补充。了解并利用这一特点有益于实词词义的把握,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竭”的意思是“尽”,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作动词,全部拿出;“蒙故业,因遗策”,“因”可由“蒙”的承接意来推断,为“沿袭”意。
6.随文取义法。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如: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这段文字中容易产生释义错误的是“责备”一词,稍不注意就会把它当成现代汉语中“责备”(批评、指责)解,那就讲不通。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圣人也有缺点,所以君子对人不求全责备。“责备”释为“要求完备”。
7.意到理合法。把握实词的含义不能只在“意义或解释”上花力气,重意轻理往往会望文生义,且不知是非,一词之义要切合一句之意,并非简单的“投合”,而应当是“精准”的“融合”,也就是意到理合。这样,所谓关照上下文才不会落空。如“让魏公子曰”中的“让”很可能解释为“避让”、“退让”,结合上下文得知“让”应为“责备”之义。
文言实词的复习要采用以下对策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
1.依据课本,夯实基础。
现在的高考,不再以课本取材命题,但课本中文言文的复习却很重要。因为课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而高考文言阅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绝大多数见于课文,我们曾统计了由2000年~2016年17年的高考文言试题,年年如此。
所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要依据课本文言文。要借助于课本文言文梳理、积累文言知识,编织出知识网络,认真复习课后练习和有关专题的积累运用知识。
2.大量阅读,培养语感。
阅读理解文言文语句,解答试题,很大程度上依靠语感能力。而语感的形成离不开反复阅读,因此要想方设法地多读文言文章,把那些文句流畅、语言丰富的文段,尽量背下来,多读多背就能形成敏锐的语感。
3.训练科学的思路,培养迁移、推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