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2024-08-19

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共8篇)

1.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篇一

互联网零售发展趋势,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一、互联网发展对零售企业的影响

互联网零售行业产生以来,其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诸如消费趋势、技术革新、竞争局势等因素,都曾严重影响甚至改变零售企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互联网的出现和兴起给社会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互联网环境下零售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消费群体,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会面”2020 中国消费者》的预测,未来 10 年,中国将从大众消费向新兴主流消费转变。新兴消费群体是以 70 后和 80 后为主流,这一族群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因而更加熟悉和掌握互联网技术,使得他们更加懂得如何获取信息、比较价格、交流分享。作为零售企业,必须关注新兴消费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他们一方面 “仍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如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倾向于从他人那里听取意见”,另一方 “对情感因素的重视越来越高,比如越来越在乎购买的商品是否满足其对个性的追求,或是否满足自我表达的需求”。和以往的消费群体相比,新兴消费群体拥有更加独立的意识,追求自主,彰显个性,不盲从主流,喜欢创新,一定程度上反对权威。传统的营销宣传手段不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新兴消费群体更喜欢自由自主的选择。对于这一点,传统零售企业面对的挑战是:一直以来传统零售企业习惯于价格战的方式吸引用户,在营销、宣传、沟通上手段单一;另外更重要的是面对庞大消费群体和个性的需求,零售企业为了提升满意度,必须采纳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获取、分析和预测,在服务和产品上创新。

新兴的消费群体具有强大的社交性。因为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不再是单一个体,或倚靠以往口耳相传的方式的小群体,消费者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被充分联接起来。例如,现代年轻消费者对买到的产品不满,很快就会在微博微信中抱怨,其朋友圈中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对产品不满的负面信息就传播开来。同样,今天的消费者在购买前,也不局限在以往的邻舍之间的打听,而是已经习惯通过网络媒体去更广泛的了解。消费者互相借鉴、讨论,形成新的力量,这是社交性消费群体带给企业的新课题。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费者无法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逛街购物上,转而追求购物的效率。在过去,逛街购物不仅仅是一种采购行为,同时也是家庭的休闲活动。但随着多种休闲娱乐方式的出现,消费者娱乐购物的需求降低。然而,单纯的便利性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方便的价格比较、种类齐全的商品、周到的服务、专业个性的咨询都为消费者所看重。在整个消费过程中需要兼具便利和舒适的购物体验。

互联网条件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最大特点是碎片化。消费的碎片化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首先在时间上,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消费者加强了对碎片时间的利用,比如乘车上下班的路上、午休都可以用来购物。据统计,淘宝系就拥有 2200万消费者利用晚间时间来购买商品,被称为“夜淘族”。另外在空间上,由于多渠道的出现,消费者购物不再是附近的购物中心,而可以是电话、目录、网络。同样对于企业而言,消费者也不再局限在附近区域,而可能是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如何满足消费者碎片式的“随时随地”购物的需求,是零售企业的一大挑战。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在方式上更能满足消费者对便利的需求,消费者的购买有向虚拟化购物倾斜的趋势,对于以实体经营为优势的传统零售企业而言,这一变化带来较大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零售企业面对的消费群体从时间和空间上史无前例的拓宽,与此同时,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和舒适便捷的购物体验,其社会性又使得消费者的声音变得影响重大。零售企业如何服务这个人群更大,区域更广,需求更细,影响更大的消费族群,是企业进入互联网时代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技术革新对零售企业的零售环节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即时通信是中国网络第一大应用,截止2012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4.68亿,占总网民数的 82.9%,占中国总人口的 35%。而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智能终端的推广,以及手机聊天工具的不断推新,即时通信的渗透将更加深入。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商业活动,沟通是零售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使沟通变得更为有效。从 MSN,QQ、淘宝旺旺,再到今天的微信,这些即时通信应用的出现和迅速流行,对现代零售业的沟通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在传统零售时代,消费者购买产品通常是到店铺和营业员最面对面的沟通,其特点是一对一沟通,比较容易建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信息通常会局限于营业员本身的知识,必须到现场沟通成本高。而即时通信的出现使许多售前咨询、售后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淘宝旺旺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种消费者和商家的密切的个性的互动甚至催生了所谓 “淘宝体”。即时通讯软件软件的出现和普及使得零售沟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2012 年,我国网上支付用户数达到 2.21 亿,占总网民数的 39.1%,和 2011 年相比增幅高达 32.3%,表明网上支付正迅速普及,同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手机网上支付用户增速尤其迅猛,年增长率达 80.9%,共计 5531 万用户。支付向来是零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交易是否达成就是以是否完成支付为标准。在传统零售中,支付通常是在购买现场柜台直接交易完毕,是以“银货两讫”的方式实现。网络支付方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使交易可以在售卖和购买方不碰面的情况下,完全透过电子结算方式完成。互联网支付技术的发展不仅带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支付方式,更使零售交易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可以完全在电子信息流的数据交换中完成。随着技术的发展,动态密码、身份校验、网络支付程序和银行的多种合作(如72 小时追诉)等方式的出现,使网络支付的安全性被加强,逐步消除了消费者对安全性的担忧,解除了网络支付普及的最大障碍。与此同时,网络支付的便利性愈来愈凸显,例如消费者在传统目录销售中看到中意的产品,不用跑邮局汇款,而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支付的方式,使支付快捷方便省事的完成。而移动(手机)支付的发展网络支付的便利性进一步加强。同时,一些第三方支付工具出现,例如支付宝、快钱等,这些支付工具最初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但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电子商务交易的领域,逐步步入线下,比如水电煤的支付。网络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支付工具的普及为零售消费过程中线上线下的打通提供了基础。

新时代的零售企业面对的是信息社会化传播的挑战。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流行,使消费者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代的消费者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这一特征的出现和社会化媒体的流行相辅相成。在售前阶段,它改变了消费者搜集、咨询的习惯;在售后,它提供了新的评价、投诉渠道。以一个新的消费者行为举例,如果消费者买到不满意的产品,发一个微博@品牌同时@明星大号加上媒体,有时会来的比打 315 更为有效,会更快得到商家的响应。这体现了社交媒体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并且这一影响力愈发被企业所重视。而近期,社交媒体和电商的结合,使售中(购买和支付)环节也在社交媒体中完成,这些变化显示出社交媒体对商业领域的渗透。社交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使零售企业必须尽快纳入策略规划中的。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零售业——这一有着古老历史的行业——在今天,不得不面对又一次的变革。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的沟通,网络支付的发展培养出消费者新的支付习惯,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消费者和企业售前、售中和售后的互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零售交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以拓宽。因而,零售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技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带了重大影响,而零售行业的每一次变革又和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因此,互联网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零售行业的外部环境,迫使传统零售企业进行转型。

二、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的对策

传统零售企业要从多种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具体来看主要有制定明确的战略定位、整合现有资源和推行有效的转型举措这三个方面。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必须在一开始就明确其战略定位,以界定业务范围,集中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传统零售企业的定位包括两种可能:一实体零售组织,向规模化发展,侧重实体零售优势产品品类的销售,以体验为核心;二综合零售组织,多渠道发展。如何选择定位对企业的转型来说意义重大,它将决定企业在转型中资源扬弃的标准和获取新的资源的方向,是零售企业转型的起点。

从长远看,多渠道零售更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主要原因归纳如下:一多渠道多渠道零售更贴近消费者需求,带来更大消费者价值;二尽管有一定初期投入,但和实体店铺租赁相比,长期来看网络零售有助于节省成本;三多渠道发展有助于抵抗来自网络零售企业的竞争,网络和实体的整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例如:苏宁电器在转型中制定了明确的定位——“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是其随后一些列资源整合和转型举措的指导方向。传统零售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但是明确定位在目前不确定的零售市场转型阶段是首先且必要的任务。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准备工作:一是对零售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弄清新的市场环境下对零售企业的新的要求,包括消费者、技术、竞争的变化。二是对企业既有资源进行分析,理清需要保持的核心优势和需要补足之处,包括门店、仓储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品牌、服务经验、供应商关系等无形资源。

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分析企业环境和定位,明确新形势对企业的资源要求,进而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补充新的资源。传统零售企业的最主要的资源包括实体店铺、物流设施、零售服务经验和供应商,这些资源即使在新的环境下仍然是零售本质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其功能需要根据新的要求进行调整。比如物流,不管是传统零售还是网络零售,都离不开商品的流动。物流的效率和质量影响到消费的便利性和体验,这是新消费群体的最关注的需求之一。新的市场环境对物流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零售企业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自动化设备分拣、软件系统的协助、仓储建设的布局、终端配送员的培训来整体提升物流效率和质量。再比如实体店铺,实体店一直是传统零售运营的核心,是接触客户进行销售的最重要的终端。在长达几百年的历次零售变革中,实体店从未消失,而是在形式、功能和作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况且从消费者需求角度,消费者对实体体验、情感连接的需求并未消失,在这点上实体门店占有优势。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实体店需要转变成零售商洞察需求的重要触角和满足需求的中间站,而不是一个仅实现售卖功能的场所。综上,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零售企业的现有资源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但是需要根据新的要求进行功能升级和调整。互联网环境下,传统零售企业最需要补充的是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管理。如上文的分析,网络的渗透已经不仅仅是提供新的管理工具,它改变了消费者习惯和一些零售主要环节。传统零售企业不能停留在建立公司网站的“触网”阶段,必须将网络信息化融入到整个价值链中。

无论是新的战略定位还是资源的整合,都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转型措施来实现,传统零售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和其能否制定并执行有效的转型措施密切相关。经营模式的转型取决于传统零售企业对自身未来的战略定位。但无论是在实体领域继续拓张还是发展多渠道,传统零售企业的互联网化都是不可避免的。互联网化不只存在于渠道而是贯穿整个企业价值链的转型,在整个价值链中,应采用“虚实”结合各有侧重的策略。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互联网化最大的障碍是企业本身认识不正确或不够重视,比如对网络销售没有明确定位,缺乏有效管理和运作架构,无法将电子商务融入到现有的业务流程中。针对这个问题,传统企业要将互联网化发展融入到整个企业的发展计划中,绝对不能停留在是营销、渠道部门层面。以苏宁为例,苏宁在经营模式的转变是巨大的,打造的是“店商+电商+零售服务”的苏宁云商模式。为了保证这一模式得以实施,苏宁的新模式中的重点——电商平台的发展——被纳入其 5 年发展计划,是整个企业发展的高度战略。在经营模式的转型上,大的零售企业需考虑发展网络渠道建立多渠道融合,整合供应链控制上下游资源,以及零售企业多功能化;小型零售企业需考虑物流配送和便利店化功能。

同时,传统零售企业要注重对销售渠道的转型。传统零售企业应建立网络渠道,和传统模式相辅相成。有些传统零售企业对建立网络渠道抱有顾虑,认为网络渠道会抢夺传统渠道的销售,造成冲突,但这种顾虑是狭隘和没有必要的。首先,在电商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抢走传统销售渠道的并非本身企业的网络渠道,而来自于崛起的电商企业。其次,网络渠道符合消费者趋势,如果这一部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消费者最大的可能是流失向电商零售企业。最后,网络渠道并非传统渠道的复制,而是二者的融合互补,不应造成直接冲突。除了建立新的网络渠道,传统零售企业的渠道转型必须包括对现有门店的改造。以苏宁为例,从 2011 年起,苏宁大幅改造门店结构,关闭低效门店,渠道向三、四线城市下沉,2012 年,苏宁推出两中新的实体门店形式——Expo 店和区域旗舰店,以满足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未来在门店的结构和功能上,可以考虑的建议有:一调整门店规模结构,加大投入以体验为优势的综合广场和兼有收货功能的社区店,对于小型零售企业,可以向社区功能店方向转化,除销售外提供展示、提货送货的功能。二调整渠道布局,在租赁成本、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的一、二线城市,以高端综合店打体验和品牌,销售则以网络平台为主,配以社区店方便取货;在三、四线城市,加大实体店投入以占领市场,实体店以中端为主,深化服务,同时具有仓储和配送功能,为电商平台的送货服务。

传统零售企业也可考虑对产品品类进行适当转型。随着零售业集中度日益加强,大型零售企业可以向产品的综合性上发展,以优化引流投入产出比(ROI)。对于中小型零售企业,较难实现全品类的发展,相对客流有限,在产品的开发上需选择更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垂直品类,结合服务的差异化、个性化、专业性,形成新的产品主张,比如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生鲜的电商化,满足了忙碌的都市人买菜的问题;另一个例子是凡客的多一件配送,消费者选择某些时尚产品时,除了订购的商品,送货时多加一件不同颜色或者配件供消费者选择,增加销售机会的同时也提升了消费者体验。此外,充分利用直接接触消费者更加洞悉市场需求的优势,联合制造商发展自营品牌。因此,无论是零售巨头的全品类发展,还是垂直领域的深挖消费者需求,传统零售企业都应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品类发展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零售,信息进入网络化传播,货币变成电子化结转,商品实现自动化拣配”,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要适应这样的转变,必须进行技术转型。在互联网环境下,有以下两点不容忽略。(1)关注大数据进行科技零售。和 B2B 行业不同,零售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而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其中两个成功的关键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满足,以及对于供应链的优化。因此大数据就变得尤为重要。传统零售企业对于大数据的运用包括:一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对每个群体量提供不同的相应的服务;二运用大数据进行实境模拟,预先发掘消费者的新需求;三将模拟发现与供货商和企业各相关部门分享,提高管理链和产业链的效率;四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进行产品和服务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必须重视基于数据的科技零售管理。在大数据这个全新的领域,传统零售和电商的基础是类似的,机会是均等的,而是否足够重视并迅速掌握则则成为胜负的关键;(2)多触点的沟通。零售和消费者的沟通将是多触点的。现代零售中的多触点包括门店、手机、网络、目录、电话中心、信件、送货员。多触点的沟通应该在整个消费过程灵活组合。传统零售企业在面对面的沟通和服务中具有经验和优势,但是需要在互联网化的沟通中学习和补足,特别是营销层面需大力借助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具体包括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延展沟通的时间和空间;重视互联网的社会化特点,在公关和营销层面更互动和快速;利用数字技术云存储和云计算的特性,保证多触点下沟通和体验的延续与统一。

最后,任何一个企业的转型,无法脱离企业组织结构的转变。对于各传统零售企业而言,没有统一的模式,不过可以参考借鉴的原则是:一在组织中设立独立的电商部门,而不是依附于传统的营销部;二在组织设计上,充分考虑电商部门和其他部门业务流程上的兼容性;三在组织人才上,注重新型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电商技术人才的储备、培养和激励。

2.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篇二

她是特别的,有着双重身份:一个身份是地方人大代表,刚刚参加完地方两会,提出了关于地方发展的议案;另一个身份是零售企业老总,提出助力零售行业发展的建议,向全国两会传递和转达……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各地方的人大政协会议也相继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两会的召开,又一轮两会提案议案的追踪,会引来新一轮的对热点焦点话题的探讨与关注。

与全国两会代表不同,罗静婷只是来自江西的地级市吉安市的人大代表,虽然代表的级别有差异,但是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丝毫不逊于全国人大代表。从2005年当选为吉安市人大代表以来,罗静婷总会就地方发展、社会最基层的民生问题、教育问题等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连续两届的吉安市人大代表,在10余年的地方两会代表的参政议政过程中,江西甘雨亭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罗静婷,从没有提出与自身企业及所处的零售行业相关建议,也许这成了一种遗憾,当《今日零售》记者就两会零售业相关话题预约罗静婷专访时,她欣然应允。

罗静婷很忙。“两天后我要去北京召开一个项目会,到时候我们见面聊聊两会的话题。”电话里的她刚刚结束一个公司高层会议,语速快而匆忙。

2月24日,罗静婷带着公司两位高管,从江西飞来北京,为公司的运营项目在北京召开研讨会。晚饭后的休息时间,在夜幕下的建外SOHO一家茶餐厅,《今日零售》记者就零售行业的热点话题对罗静婷进行了专访。

“为了准备跟你探讨两会零售的话题,我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哦。”刚一落坐,罗静婷就操着一口浓重的赣南口音,带着爽朗的笑声,像唠家常一样:“你们是行业媒体,也是在北京的专业媒体,能否通过你们把我们零售企业的两会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

这是一个身在零售行业的企业经营者发自肺腑的声音,也许你不太相信,这是一个地方人大代表的愿望。罗静婷作为地方人大代表,提出了不少地方发展的建议;而作为零售企业经营者,同样有着不少愿望和诉求,想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上的传递和转达。

社会责任:关注地方发展

作为女性人大代表,罗静婷有着特殊的身份和经历:“创业明星”和“曾经的下岗女工”。1993年,凭着摆地摊赚来的3000元创业,如今罗静婷的甘雨亭,已是拥有80余家门店、销售规模近10亿的地方龙头企业了,她也成了江西吉安市乃至全省的创业明星。甘雨亭在经营超市方面的经验和运营模式的特色,也引起了国内零售行业广泛关注。甘雨亭作为中国三四线零售企业的榜样,常常接待来自全国零售行业代表的参观学习。

2015年5月,《解密甘雨亭:三四线城市超市如何快速成长》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书中写道:“甘雨亭,一个扎根于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连锁零售品牌,一个创建20余年立足于三四线城市的零售企业榜样,它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发展历程中的种种坎坷、磨难、挫折、经验值得反省、思考、借鉴与学习。其掌门人罗静婷,堪称巾帼英豪,从下岗女工到商界精英的蜕变,更是值得当代年轻创业者学习,获得启迪。”

2005年,罗静婷当选为吉安市人大代表。作为地方人大代表,罗静婷更关注地方的发展,谈到在人大会议上的议案是否被采纳及回复情况如何等问题,罗静婷表示:“我本人是人大代表,还是人大常委,对于提出来的建议意见,政府部门都会有回应,而且这两年会更加及时明确,无论电话回复还是其他方式回复。”

今年的地方两会,罗静婷同样是关注吉安当地的发展,针对农业的发展,绿色食品,蔬菜水果等方面来发展农业经济搞上去,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行业发展:诸多建议传递心声

零供关系:零供地位已悄然变化,建议修订管理办法

从最初的不足50平米的小门店开始,到如今有着80余家门店的甘雨亭,罗静婷自然经历了零售企业的种种困难与磨练。长期以来,零供关系已经成了行业内讳莫如深的话题,罗静婷认为:“2006年,商务部出台的关于零供关系的相关法律条款,《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后,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1年12月-2012年9月的清理整顿工作,对缓解零供矛盾、规范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那些老条款可以说已经过时了,到了需要进行修订的时候了。”

作为地方人大代表的罗静婷,也想表达一种愿望,就是中国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来自全国大中小各种规模零售企业老板的共同努力,这个民生行业才能得以顺利、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于民生,服务于老百姓,否则,老的办法将会阻碍零售的发展。

罗静婷坦言:“零供关系到现在的条款都是十年前的,我觉得落后了,非常落后!当初为什么商务部制定零供关系的政策是基于当时的零供关系情况,有其历史背景,就是零售商处于强势、供应商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现在的情况是,经过10多年的行业发展,零供关系地位悄然发生变化,可以说,供应商厂商变强势了,而零售商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了。我认为这样对我们的零售业是不公平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对10年前的零供关系政策作修订。”

罗静婷说:“举例说明,供应商就故意设定两个价格,流通业是一个价格,网店是另一个价格,那么这两个价格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不是设定门槛,而是掐着零售业的脖子,零售业在这种情况下是无可奈何的,而当前零售业竞争的激烈、价格的透明已是众所周知,那么,我们的利率从何而来?我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因此,零供关系的变化,到了要修订相关政策的时候了。”

零售转型:用电用水,建议国家优惠政策扶持

谈到工商用电价格不一致等问题,罗静婷表示:“当前,商贸流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有的甚至处于很艰难的困境中,建议国家制定一些政策来扶持。比如说我们的新商品引进,技术、资源方面的投入和整合,企业的改造升级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大的费用支出。零售企业现在用电用水,尤其是用电,长期以来得不到国家政策的公平扶持。零售企业现在有三高:人工成本高、电费高、房租高。我们店面里的照明灯,设备使用灯,用电都是很高的,工业是有用电优惠,而商业用电却没有任何优惠政策,建议国家政策给予零售企业一个优惠用电用水政策。现在人工成本是没有办法降低,原来的依赖低劳动成本发展零售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么,现在零售业商品利润低、各项费用高,建议国家用电用水方面对零售企业扶持,以帮助零售企业进一步发展。”

电商与实体店:建议公平竞争规范出台

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是近两年不争的事实,谈到这个话题,罗静婷表达了作为零售经营者的观点:“电商和实体店之间的不公平,线上的经营目前基本上有三大问题,第一是偷税漏税,实体店心里是有苦说出来也没用,是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竞争;第二是假货一大片;第三是无三证产品可以上架卖。在这种情况下,实体店如何跟网店竞争?导致了实体店没有空间,给网店的空间太大了,所以建议国家公平竞争规范出台,让实体零售给到顾客的利益基本得到保证。”

关于商品价格竞争,罗静婷认为:“由于实体与电商的进货价格不一样,所以实体电商谈何公平竞争,再就是关于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都需要在法律法规上对网店商品予以明确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有的商品在价格上甚至出现一万到十万之间的区间差距,中间的这个九万差距可上可下,而且这九万的差距里很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同时难以保证商品的合理的价格竞争和商品质量的竞争。”

生猪定点屠宰:建议适度放开,加大监管力度

“在猪肉经营这块,我们企业已经无利润可言,这是我的切身感受。”作为地方人大代表、同时也是零售企业掌门人的罗静婷直言不讳,“这个生猪屠宰工作,我认为是给地方的某些政府官员谋取利益的一个空间宝地,而没有真正达到定点宰杀是确保食品安全这一目的。生猪定点屠宰这么多年越来越变味,而且越来越可怕,有三大弊端:一是利润掌握在屠宰公司,二是零售企业零毛利,三是老百姓没得到优惠。屠宰场瓜分了两头的利润,一头养殖户,另一头是零售企业,而这一切是政府说了算,里面肯定有暗箱操作。定点宰杀是真正的民生工程,这是政府的政策,当时的出发点是病猪坏猪不流向市场,但是,如今的定点宰杀打着旗号,卖过病猪,零售企业只要有防疫站的检验合格证就可以销售,这种变味的生猪定点屠宰到了国家改变政策的时候了!建议国家适度放开,加大监管力度。”

盐业烟草专卖:建议取消专卖,市场化经营

对于国家专营了几十年的盐业烟草,身为人大代表的罗静婷同样有话要说:“现在盐业公司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搞出很多个单品,强行配置给超市,而且一个月只供一次货,造成零售企业压货仓库严重,导致资金压死,而且盐是容易挥发的,挥发了就失去了盐的功能,我们想问问国家设立盐业公司的目的是什么?仅仅谋取他们的一己私利吗?同样,烟草公司也是控制几十年的专卖专买,不许到其他地方去采,导致这也成(某些单位、个人)获取利益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在市场上得不到公平地竞争,建议国家进行相应的政策创新。”

与罗静婷的采访交流到晚9时许,气氛一直是愉悦而祥和的;作为认识10余年的老朋友,我们的交流是亲切而真诚的。事实上,从江西井冈山飞到北京,与行业专家交流,开项目研讨会,到接受我们的采访,10个多小时,她就没有停止过工作。一直在忙,一直在忙,我看不出她有任何疲惫的神情,还是那么精力充沛、神清气爽……我想这不仅仅体现她热情爽朗的性格,更深的体现是她作为女性企业家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与对工作保有的那份奋斗的激情。

罗静婷的这些建议,是她经营企业最切身的感受与体会,是接地气的两会议案建议的基础,她来自中国最具代表的三四线城市,相信她的建言也代表了全国三四线城市中小零售企业的真实心声……

附件:江西吉安甘雨亭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吉安市人大代表罗静婷的建议

关于大力扶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案由

流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的过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的起点。因此,商贸流通业已由社会再生产的末端产业变为先导产业,成为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特别是当下经济下行,扩大内需显得优为重要。因此,大力扶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推进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对于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引导生产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增加财政收入、创造劳动就业、增强城市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中国流通体制的改革,在一段时期,促进了流通行业的发展,但随着供应链、销售渠道等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特别是电商的异军突起,商贸流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难解的困境,是以下难题更为突出:

1.商贸流通企业缺少产品、技术、资源等关键经营要素,逐步沦为价值链上的最低端,行业正常毛利率得不到保证。

2.商贸流通企业改造和升级投资大,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企业难以跨越的鸿沟,造成转型升级“心有余而力不足”。

3.电商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假货横流、偷税漏税、低价竞争、野蛮发展,形成了“劣货驱逐良货”现象,严重挤压了商贸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

4.由于厂商的“渠道为王”、“销量至上”的理念大行其道,同一商品在价格政策上,采用“渠道价<网购价<实体店价<商贸流通企业价”等价格多轨制,严重破坏了商贸流通企业正常的营销环境。

5.商贸流通企业涉及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公平竞争、商标管理等众多法律法规,监管部门政出多门,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6.如土产公司、烟草公司、盐业公司、生猪屠宰公司等公司对于商贸流通企业来说,既是监管部门,也是服务部门,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只是实行了监管而轻视了服务。甚至出现利用特权,强行搭售企业不需要的商品,让企业有苦难言。

7.工业和商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都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但是在政策优惠方面,似乎更多倾向于工业产业,表现在用电费用上犹为明显,工业用电与商业用电有着明显差别,商业用电费用明显高于工业用电。

三、建议

大力扶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促进消费、遏制假货的民生系统工程,要实现这项福祉工程,需要民众、企业、供应商、银行、国家共同努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民众对商品的需求,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拒绝假货。

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时,不能盲从低价的习惯和认知,必须相信科技的进步,在带来生活便利和高品质的产品,更要注重商品、食品等安全,真正体现正品消费的物有所值。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让群众真正认识假货的危害,商贸流通企业才能有市场生存空间。

(二)商贸流通企业必须创新商业模式、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诚信经营,提供安全、优质、价廉物美的产品,转型升级才能落实到实处,为此,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提升和改造。

1.以连锁经营为主要载体,发展连锁经营的合力,扩大整体规模。重点发展城镇、农村连锁,构筑城市连锁便利店、中心集镇和经济发达村的农村连锁网络,鼓励以商品、品牌、商号、配送、管理技术为纽带,发展特许经营,进一步拓宽发展连锁经营的行业范围,鼓励和支持生鲜食品、清洁蔬菜进入超市、便利店,逐步减少和规范城区内的农贸市场,形成“超市+菜市场”或“便利店+菜市场”等新型销售渠道和方式。鼓励医药、烟草、音像制品等行业实施连锁经营,推动连锁经营向多领域、深层次发展。支持连锁企业采取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进货成本。确立连锁经营在商品零售业中的主导地位。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加快新兴流通业的发展

(1)、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物流配送是现代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第三利润源”,配送的完善和快捷成为实现连锁经营的重要保证。目前,大多数连锁企业尚无独立的配送中心,即使有些企业有,也是规模较小,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和配送比例较低。因此,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成为发展现代物流配送的关键。

(2)、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经济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增强城市流通对农村腹地的扩散力和区域内外的双向辐射力。把发展农村流通市场作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三)供应厂商在追求合理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1.生产优质合格商品,让民众放心消费;

2.自觉遵守《物价法》,建立公平竞争的营商市场,杜绝商业贿络;

3.诚实经营,正确处理零、供双方互惠互利的关系。

(四)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要讲政治。

(1)金融机构不能一味地做“锦上添花”的事,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也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

(2)金融机构不能躺倒赚钱,应创新金融模式,尝试产业链上、下游集合授信贷款、债权质押贷款、商标抵押贷款,做到真正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五)国家要加强立法和执法,为商贸流通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1.全国人大应从电商准入、电商监管、电商价格、电商税收等方面出台消费法案,通过立法保障民众的日常消费、商贸企业的合法权益。

2.扩大内需一直是国家鼓励和扶持的方向,扶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完全符合产业升级、创新经济的要求,国务院应对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分类资助,在“十三·五产业规划”中,列入重点优先启动扶持的方向,并在项目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服务、产品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3.利用市场化机制,引入第三方检疫、检验、检测体系和制度,对流通产品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由生产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对市场供应的产品安全和质量负责,避免行政不作为、地方保护、权力寻租等现象。

4.加强市场监管,改变目前商品流通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的管理体制,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管理平台,构建绩效导向、责任倒查的管理制度,形成职责规范、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组织管理机制,真正解决好“越位”和“缺位”问题,以加强日常市场监管、惩罚力度,提高市场对商贸流通企业的认可度。

(六)国家要适度加强督促土产公司、烟草公司、盐业公司、生猪屠宰公司对商贸公司的服务,应以市场需求为平衡点,杜绝强行搭售等有违市场需求的行为。

(七)建立用电收费平等体制,减轻商贸企业负担,从而让商贸企业更好地发展。

相信经过民众、企业、供应商、银行、国家多方的共同努力,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一定能实现。

吉安甘雨亭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3.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篇三

7月11日,上百人会聚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晋江,从互联网创业前行者,到传统企业转型期的探索者,在“劲霸·创富汇”举办的“创富大讲堂”上,群贤毕至,大佬咸集。与今年夏季诸多大赛和论坛相比,创富大讲堂的最大特点,是它召集了大批隐没于人群中的创富微力量群体。

当国际商业以“工业4.0”之势袭来,当中国用“一带一路”、“互联网+”、“大众创业”把未来的财富与科技爆发相连,当时代的聚焦点落在那些拿到船票的大佬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后起之秀时,现实的聚光灯也会偶尔扫到另一个问题上。

互联网的这些新鲜的方法论,是否会在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造成新的壁垒?那些老一代的大型传统企业,以及那些名不见经传、却构成中国主体的中小型传统企业者,如何借助互联网与社群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

升级方法一 内向型的自身修炼

2014年之前,微信不似现在这般火爆,移动互联网的潜力还未被广泛肯定。“那时候绝大部分传统企业并不认为自己需要互联网,比如煤炭、钢铁、化工等。”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李广海曾说。

随着政府政策方针的推动,传统企业逐渐意识到转型的必要,而长期形成的管理生产习惯,都让这些庞大的巨人在互联网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李广海认为,传统企业如果想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必须摒弃单打独斗的方法,注重生态建设。而传统企业的生态包括用户、渠道、供应链、金融、生产。

以海尔为例,它借助大数据改进流程管理,建设了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商务流的闭环流动,同时搭建起线上的供应链平台,沟通渠道全部转移到线上,包括金融服务在内,大部分工作的进展都在同一个线上生态中进行。

相比海尔在生产流程上的平台化升级,格力的生态价值更偏向于品牌帝国的建立。格力决心以一台带有无线模块的智能手机打入用户家庭,以最终实现“智能物联”的理想家居生态。当然,在董明珠女士眼里,互联网仅是个工具。或许在她看来,无论是生产方式、企业管理还是产品规划,生态建立都是传统企业的必经之路,而非更换基因式的“转型”。

对于创富微力量群体,如何另辟蹊径?

如果按照董明珠的说法,利用生态是传统企业升级通用的办法,那么那些无力建立生态的中小型传统企业,当他们站在移动互联网风口、却连互联网的踪迹都未寻见时,他们又该如何做?

触类旁通,当我们望向那些已经活跃在各大平台圈子上的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时,会发现“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古话成了中小企业的升级新法。

比如智能硬件行业中,有以硬蛋为代表的生态圈,圈中的企业可以借助联盟中的成员——硬蛋、京东金融、微软、博通大中等平台级大佬,完成从想法成型到批量生产再到营销互动的一系列环节。

除了专注服务某一行业的生态圈,也有面向更多行业创业群体的圈子,如创业家黑马商圈这类,帮助创业者实现资源对接、产品交易的“黑马商帮”。

曾有人对创业初期的互联网行业创始人做过调查,有80%的人认为,圈子是创业成功的有效捷径;近六成的人认为,除了熟人圈,能拓展到陌生人脉的圈子同样需要努力融入。

如果说加入生态圈是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的峰回路转,那对于中小型传统企业而言,这条是否同样适合?以及现在是否已有初具规模的圈子存在了?

此时,成立于去年3月的“劲霸·创富汇”经过一年多的沉淀,给出了答案。

升级方法二 外向型的联盟抱团

从事建材行业的陈家忠,创立了自己的闽融贸易公司,用信用这个锚来稳定行业潜规则的风浪,“用信用打通人脉,人脉一通,钱脉自开”;

郑州七百设计的创始人杜国军是地道的农村小子,在磕绊中,不得不学会了如何管理企业与资源;

人到中年已有多家传统公司的盖立强,在经营设计印刷、成品加工、仪器工具等多门类生意,“没远见,怎么能玩大”。

他们是中国广大中小型传统企业的缩影,对应互联网用词的“创始人”,他们平时经常被称为“老板”。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老板是“劲霸·创富汇”的会员,也正是“劲霸·创富汇”正在寻找的中国创富微力量。

“他们辛劳付出,具有创造力,但苦于有限的空间与视野。他们基数广大,但常被忽略。他们彼此之间缺乏认识,缺乏交流,缺乏分享和学习,他们是一群散落在大地各处孤独的奋斗者。”从“劲霸·创富汇”的官方介绍中,人们可以读到关于“创富微力量”的群像描述。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提出了“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人与人之间被划分成信息富有阶层与信息贫困阶层两类人。把这个理论放到今天的创富微力量群体上,同样适用。

“任何愿意付出、喜欢创新的群体都没有被忽略的理由。如果有一群创业创富者缺乏学习交流的舞台,那‘劲霸·创富汇’就是他们可以考虑加入的圈子。”劲霸男装CEO洪忠信表示。

据了解,“劲霸·创富汇”是劲霸男装与创业家联合打造的平台,是中国首个关注创富微力量的组织。如今,“劲霸·创富汇”已经在贵州、昆明、成都、赣州等地举办各行业沙龙。

“劲霸·创富汇”除了线上微分享等运营外,在线下还有两种玩法:创富沙龙与创富大讲堂。如果说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与产业结合,从而创造出1+1>2的价值,那互联网+在生态圈建立的体现,则是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的高效分享。当然,从以往沙龙设计思路来看,“劲霸·创富汇”更侧重的是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分享。

每一次沙龙的选址都有一个特点,深入到二三线、那些互联网力量忽略的创富微力量据点。而在这些地方打拼出来的企业家、创业者绝大部分都是手拿微信、每天刷文章,试图从碎片化的移动阅读中,寻觅出新鲜的管理经验与读不厌的励志鸡血。

“你可以说他们不靠互联网也能活下去,但如今,与互联网有关的方法论已经成了不可忽略的工具。”洪忠信说道,“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营造一个具有学习氛围的圈子,让嘉宾分享这个时代的新玩法、新理念,让这群创富微力量向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像读书时那样。”

7月11日,“劲霸·创富汇”在晋江成功举办首届“创富大讲堂”。与沙龙不同,大讲堂以重量级嘉宾分享为主,主题包括以全球化、新丝路、互联网+等话题为主的第一讲“创富大视野”,以及互联网+、品牌升级等话题为主的第二讲“创富大发展”。

“谁说企业转型升级就必须从大刀阔斧的企业革命开始?还有更多的人,是从圈子中学习,慢慢开始的。”洪忠信坚定地说道。

4.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篇四

大云镇人大主席 张宇光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专题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我镇人大主席团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到我镇部分企业,就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企业主对经济转型升级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总结部分企业转型升级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分析研究当前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企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大云镇广大企业在近阶段都自觉不自觉地思考转型升级问题,并进行实践。众企业转型升级的表现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行业领头型企业高意愿、有行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产业竞争,处在行业高端的领头企业普遍对转型升级有一种骨子里的需求和渴望,意识到转型升级是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企业声誉、获得更高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实践中,受金融风暴影响最为直接的出口型企业浙江恒科实业有限公司走上了“回家”之路,通过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加强团队研发与营销,致力发展新产品和新销路,把产品打入了世博会,从单向出口向多向销售延伸。浙江恒丰包装有限公司注重技术改进,通过改造和进口设备,加强设计和开发,力求将产品做精做优。目前,该企业已开发出环保型电化铝、镭射电化铝和真空镀铝转移纸、特色箔系列,逐渐成为国内电化铝行业的龙头企业。

(二)中小型企业有意愿、缓行动。我镇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普遍期望通过发展取得新突破,无论是选择做小、做精,还是做大、做强,企业都将面临再发展的问题,转型升级是一个突破口,但因周边缺乏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和指引,现大多持观望状态。嘉兴市上村电子有限公司今年投入300万资金进行专项技术改造,已为产品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嘉善旭运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用于电子元器件到LED照明灯具的产品转型生产,成功地跨出了全面转型的第一步。中小型企业正缓慢启动,寻找有利切入时机,提高企业转型升级力度。

(三)初创型企业低意愿、无行动。初创型企业,特别是作坊式的企业,还在为生存而挣扎,力求保持一定的盈利,对于转型升级还有一段路要走。40%的初创型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有着随时进行自我淘汰和被淘汰的预期准备,余下的60%当前主要的问题是扩大规模,站稳脚跟,遵守节能减排政策,力求稳健发展,真正的转型升级对它们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我镇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我镇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与政府层面提出的要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和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是人才的制约。目前,当地企业仍然以中小企业居多,且多是从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普遍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即使是一些大企业也缺乏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后续人才队伍建设缓慢。同时,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不足,人才培育机制滞后,导致企业人才素质提升缓慢,专业人才储备匮乏,这直接成为阻碍转型升级的首要瓶颈。

二是技术的制约。多数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其主要产品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没有明显的技术梯度,导致价格成为首要竞争手段,直接影响了行业利润率。再者,行业内技术创新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尤其缺乏产品各环节的联动研发,致使产品转型升级后劲不足。

三是资金的制约。现在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虽然可以轻易通过借贷进行转型升级,但考虑到如果一旦扩大规模,资金再次出现短缺,将面临市场被动,顾虑较大。规模较小的企业,想转型升级,但由于银行的“嫌贫爱富”而借不到钱,无法启动。再说银行实际上也不敢大行放贷,加上许多不确定的经济因素,造成目前企业不敢轻言转型升级。

四是资源的制约。从目前看,在工业用地方面,可用土地已经比较稀缺,特别工业用地缺口数额庞大,工业用地价格持续攀升,企业成本压力很大,用地困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工业用地配置非市场的因素干扰过多,配置效率不高。同时,在节能减排达标方面,因为存在着不确定性,尤其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冲击,引起普遍的顾虑情绪。

三、对策和建议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多、任务重、涉及面广,要善于根据当地发展实际,准确把握要点和重点,切实推进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

(一)转变观念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企业转型升级最难在于观念转变,政府可以通过广泛宣传、专业辅导和交流培训的手段,帮助企业树立做品牌的意识,自觉克服觉得品牌投入大,见效慢,而舍不得花钱的保守思想。要转变行业小就不能转型升级的观念,建立只要有意识去做到业界最好,不断开发新产品,小企业也能转型为成功典范的信念。要转变家族经营观念,聘用好的管理人才来经营,从管理体制上进行转型升级。总之,要引导企业主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和提高创效工作等方面达成共识,充分激发和调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

(二)上市和集群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要鼓励和扶持规模企业上市,通过上市,可使企业的融资渠道发生质的变化,资金瓶颈得以打开,一方面激发了企业内在升级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市场变化、股东需求等外在因素的推动下,公司可迅速募集资金投入,扩大经营规模,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原有产业,转型升级至更高更新的领域。现在恒丰包装、恒科电子等公司上市的意愿很强,要抓住时机,有力推动,促其上市,迅速成为引领产业升级、行业转轨的主力军,带动周边产业的整体提升。要真正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借助行业协会等渠道,建构大中小企业合作关系。转型升级不是单个企业能轻易完成的工程,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尤其行业代表企业需要进一步成长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市场开发,依靠企业集群,推动转型升级的整体突围。

5.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篇五

根据上级要求,围绕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研究提出新形势下我镇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探讨外资企业党组织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调研。

一、目前我镇外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镇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有16家,外资企业都是港资和台资企业较多,日资企业较少。有党组织的企业基本建立了书记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党建宣传栏以及党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由于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我镇外资企业的工人流动快,其中的流动党员也比以前减少,党支部对党员的流进与流出都进行了有序的管理和登记,党支部书记经常组织党员活动,了解党员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力所能及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燃眉之急。党支部每月组织一次党课,开一次会议,有效加强党性教育。在企业主或企业董事会的关怀下,党组织健康地发展,并时有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形成了良好的凝聚力,进一步促进固本强基建设。

二、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骨干加入党组织,积极扩大外资企业党组织覆盖面

我镇外资企业中,有党员并符合成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基本已建立起党组织,纳入镇企业工委管理。但还有一些外资企业中,一些隐性党员怕参与组织管理和参与组织活动,一直不表明自己的身份,淡化党性,不重视党员的带头作用。如何使得这些隐性党员表明身份是一个难题,这需要不断在外资企业中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地宣传党在现阶段对流动党员的照顾政策,不断使流动党员了解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加大宣传力度调查摸底党员,并纳入组织管理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引导外资企业重要骨干加入党组织。在市企业工委和镇党委的领导和引导下,镇企业工委需要做好每年在外资企业中发展党员的计划,严格审查每个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资格,保质保量并大胆积极地发展党员,形成党建凝聚力,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党组织,不断扩大外资企业中党组织覆盖面。

三、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已建立的外资企业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遇到的困难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已建立的外资企业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外资企业建立党组织首先得到企业主的同意和支持,使企业主知道党组织中的党员会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做好带头作用,引导其它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共同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主或董事会让党组织书记或党员代表参与企业发展问题的研讨,党员代表党组织发表意见,探讨企业在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企业主或董事会的决策提供

有力的参考依据。

外资企业要有更好地发展,必须要实行产业转型升级,但在转型升级中也会遇到不少的困难。例如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产业的转型,遇到的成本问题、技术问题等等,都需要企业主或董事会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大胆地进行各方面的改进,在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本浪费的同时进行企业转型完成产业升级。

四、进一步加强外资企业党组织建设,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加强外资企业党组织建设,市镇两级企业工委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不断提高党组织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得党员积极在外资企业中做好贡献力量,带头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开展节能示范岗,标兵岗位,树立模范作用。

配备外资企业党组织建设指导员,与党组织书记联合,依据党的有关政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党员教育,不断创造有利于党组织建设的条件,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在年终表彰活动时,适当增加外资企业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表彰名额,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外资企业中得到应有地位的认可,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建设,以点带面,引导其它党组织积极学习,从而形成在外资企业中党建的良好氛围。

XXX企业工委

6.传统特色行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篇六

传统特色行业是在区域特色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条件下,对区域内传统特色资源或特色产品进行产业化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技术特色的行业。提高传统特色行业的“质”与“量”,有利于推动传统行业的优化发展,在改造提升中形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对云州美食、茶楼、化妆和工艺美术四个传统特色行业现状的调研,提出我市传统特色行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云州传统特色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分析

(一)传统特色行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满足社会消费的需求 从国内环境来看,当前居民从以实物消费为主,服务消费为辅向以服务消费为主、实物消费为辅发展。从单纯的物质消费到时间、物质、精神的综合消费过渡,休闲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市培育传统特色行业,为旅游休闲者提供大量含创意、快乐、体验、时尚、文化等元素的产品,使人们获得具有文化价值的生活方式和体验。实践表明,传统特色行业囊括了我市众多的城市生活休闲体验点,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和游客想去的场所。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的增强趋势为传统特色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发展空间。

(二)传统特色行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形成城市产业的比较优势 云州经济在经历了规模发展之后,正面临着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市场“业态”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传统特色行业是解决产品升级和市场业态升级的重要举措。传统特色行业与地方的文化传统、地域特色相结合,因而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长期的发展中,传统特色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层次大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市场推广有限等,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因此,传统特色行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形成城市产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传统特色行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品质生活 “生活品质之城”,是云州城市发展定位,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大实践。美食、茶楼、化妆、工艺美术等传统特色行业,大多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是城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对全面提高云州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品质、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旅游品牌,推动“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云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特色行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提升城市居民的品质生活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二、云州传统特色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的优势分析

1.历史底蕴深厚。云州的传统特色行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茶坊、食店及饮食服务业兴盛于南宋时期,在当时占众多店铺市场的三分之二,且装饰讲究,环境优雅,服务细致。化妆品行业起源于1862年的孔凤春厂,是我国化妆品生产行业最早的厂家。工艺美术上可追溯到华夏文明的良渚文化,从隋唐至明清,云州一直是中国手工艺的制作中心。因此,历史文化传统是云州发展传统特色行业的重要优势。

2.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云州的传统特色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美食、茶楼、化妆和工艺美术四个行业为例,2007-2008年,我市的美食餐饮业较同期分别增长了19.5%和23.3%,2008年全市限额以上美食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39427万元,零售额176.42亿元,增幅居商贸流通各行业之首,对全市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12.7%,2009年限额以上美食餐饮企业营业收入944339万元,较2008年增长了12.5%。茶楼行业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化妆行业产值从2006年的38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0亿元。工艺美术行业2009年实现销售产值近85亿元。从这四个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市的传统特色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

3.行业品牌基本形成。云州的传统特色行业发展至今,出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品牌。一是“杭帮菜”历史久、影响大。杭菜自南宋时期便成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以“杭帮菜”为代表的云州餐饮美食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二是“中国茶都”品牌形成。2005年第一届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云州被授予“中国茶都”称号,西湖龙井茶是云州的一张“金名片”。三是工艺美术行业出现了一批享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杰出代表人物和代表企业。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不多。以美食餐饮业为例,2009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排名中,云州只占了三席。连锁经营的规模有待发展。化妆行业缺少自主品牌,产品档次不高,科研乏力,除玫琳凯、高丝和乐金(蝶妆)外,其余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商标,但基本上没有知名度。玫琳凯一家在云州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总产值和利税总额中,就分别占据了84%和89%,大多数企业则处于微小型状态。二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营销方式单一。云州市2008年对42家化妆品企业调查,科研总投入仅1163万元,42家企业科研经费占销售产值只有0.31%,远低于轻工行业1.01%的平均数。科研投入不足和产品创新的能力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行业的宣传营销上存在着内容、途径单一的现象。茶楼在都市茶艺馆中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无法满足市民和中外游客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美食体验目前主要停留在品尝杭帮菜,缺乏个性、特色和鲜明的主题。三是行业的规范化生产、经营有待加强。我市的化妆行业规范化生产缺乏,市场规范程度也不高。42家企业中,执行GMP(良好操作规范)的仅有10家。从茶楼行业看,景区农家茶楼经营者的环境保护和依法经营意识不强,管理和服务不够规范,存在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问题,整体经营档次和质量与游客需求不相适应。四是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美食、茶楼、化妆和工艺美术四个行业的大师、名师发展不平衡,一些行业的大师缺乏,也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壮大。五是行业的专业市场偏少。相比于国内的其他城市尤其是各知名旅游城市,我市与茶楼、工艺美术行业相关的专业市场未形成系统的规划与布局,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内外传统特色行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一)文化传承凸显经营特色。北京的老舍茶馆集书茶馆、餐茶馆、茶艺馆于一体,在茶馆的装修上营造了纯粹的京味文化氛围,前门四合茶院保留了四合院的经典元素,是对老北京清茶馆的一种现代演绎。在经营中重视文化的吸纳,每天上演地方传统节目,开设“新京调茶餐坊”、引入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将传统艺术融入了茶馆的经营中,使消费者被其纯粹的京味文化所折服。

(二)推行标准化体系。麦当劳在全世界有3万多家店面,每个连锁店的店铺内布局基本一致。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标准,对生产厂商严格把关,建立完整的产品供应网络;使用标准化设备和机械化的操作保证产品品质的统一。完全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和完全标准化的食品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三)科技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上海伽蓝国际美容集团从专业美容院线开始发展,与国外知名技术专家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制更先进、更符合中国人肤质的高品质专业产品。集团通过打造美素、自然堂、雅格丽白、路易维娜、医婷医丽五大化妆品品牌,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日化线、专业线并存的大型跨国化妆品集团企业。

(四)信息化改善生产经营。云州知味观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技术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实现了精细化、数据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各门店与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与采购中心,采购中心与食品工厂,各种采购、生产、配送、销售数据实时反映,各个节点环环相扣,准确而又无缝隙衔接,整个产销过程运转十分流畅、高效。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知味观及时根据销售数据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为快速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依据。

(五)以人为本的服务满足大众的需求。云州外婆家餐饮连锁以服务质量的提升赢得市场。一是提供时尚又赋予变化的就餐环境,开辟等候专区,提供读物、茶水、点心等。二是引导消费潮流。定期举办“餐饮流行发布会”,提出美食流行趋势,并推出饮食新主张。三是实行HWS布点策略。将店址选在写字楼、宾馆、商场和住宅小区,让顾客最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实惠和高品质服务。目前外婆家已完善三种布点方式,分别是以马塍路店为代表的居家消费群布点,以公元大厦店为代表的白领消费群布点和以云州大厦店、云州日报店为代表的商圈消费群布点。

(六)商业模式创新拓宽经营空间。上海的129T外卖连锁网利用电子商务进入餐饮外送市场,在短短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上海市近5000家合作餐饮商户的战略布局,注册用户达到20余万,截止2009年底日交易金额已经突破10万。云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为了适应现代消费偏好,在扇面的创作上紧扣消费环境,并通过举办扇子创意设计大赛、建立扇文化园区等方式,开发体验旅游,让游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扇文化及王星记独特的制作工艺,提高了旅游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为王星记突出自身历史文化优势,树立个性的品牌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行业的集聚提升整体竞争力。扬州工艺美术集团公司通过打造工艺美术集聚区,推进工艺美术一条街建设,先后建成了扬州工艺美术馆、扬州玉器艺术馆、中国剪纸博物馆、玉石料市场、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工艺品综合市场等项目,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引进、整合与主导产业相近的近200家企业和商户入驻集聚区,并大力组织协作化生产,实现了集聚区主业突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推进工艺美术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产业结构的提升。

四、云州传统特色行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以文化、科技提升传统特色行业的品牌价值

首先,提升行业文化底蕴。依托传统特色行业特有的“家世渊源”,加强国人对民族品牌的认知和信任。茶楼行业要汲取云州茶文化中的精华,注重茶文化知识的宣传对公众消费的引导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茶文化,并形成对品茶的热爱。工艺美术行业在设计创作、生产管理、经营销售、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可与文化艺术的理念相结合。其次,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鼓励企业进行行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产品的研发,通过科技投入提升传统特色行业产品的附加值。加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对设计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积极开发多种材料相互融合的产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产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化妆品行业在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在杭设立公司总部或建立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要引导和支持本地化妆品生产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鼓励企业利用科技环保技术开发绿色产品,美食行业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绿色无污染,化妆行业采用纯天然的原料等。推动企业组建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并对相关项目优先安排财政资助和经费支持。再次,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振兴老字号,通过加强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用现代营销等方式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名店、名师的品牌效应,以销售额、服务质量和诚信经营等为主要内容,每年举行企业“创十佳”评选活动,鼓励企业力争优秀,争创品牌,提高知名度,使品牌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以管理创新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首先,推进企业的标准化、科学化生产和经营。一是引导企业制定生产标准。鼓励我市的美食、化妆品等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规范的制定,扶持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实行产品质量标准化。重点控制原材料质量、工艺规格和产品保质期三个环节,所有产品均有规范和数字化的操作生产程序。二是推进服务的标准化。在出台《云州市茶楼茶馆星级划分及服务规范》的基础上,推进其他传统特色行业和企业也制定细化的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推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生产经营中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技术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实行精细化、数据化管理。生产、配送、销售数据都能实时反映,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经营效益。其次,鼓励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借鉴国内外美食餐饮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逐步从单店经营向连锁化发展,在立足本地的基础上向全国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壮大企业规模。茶楼行业在创新“自助式茶馆”模式的基础上,要有更多新的经营模式,如与旅游采风、婚嫁喜庆、青少年素质教育、家庭亲情睦和等相结合,拓展茶楼的经营空间。再次,形成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茶楼行业与茶叶的生产、销售相结合,形成上下游产品的协同发展,增强行业的竞争优势。

(三)以创意设计促进传统特色行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首先,促进文化创意和行业产品、服务的融合。以传统行业为基础,创意为魂,创新产品概念和形式,发展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产品。如结合旅游业发展,引导企业和大师创作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办特色旅游商品专营店。设计策划云州“创意行业之旅”特色旅游产品,将美食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融入旅游路线。茶楼行业通过将茶饮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三者相结合,实现大茶楼业,推进产品的多元化和品牌的扩张。

其次,打造节庆、会展载体,创新营销方式。结合文化节庆和传统会展,将传统特色行业宣传作为重要内容。美食行业可仿效香港,组织许多美食节、美食比赛和美食展览,加深游客对云州美食的印象。通过举办各类茶文化活动,逐步扩大茶产品的影响度。在“茶节”的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上进行多种探索和尝试,增强“茶节”与茶馆、茶行业间的茶文化互动,引领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立足原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从单纯地制造销售产品向开发体验旅游方向转变。如使工艺美术企业的生产流程成为旅游看点,或开发体验旅游,吸引更多中外游客、商务客的旅游消费。

再次,在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工程中充分融入传统特色行业元素。在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中,弘扬传统“美”的元素,打造传统特色产品的体验场所,将美食、茶馆、化妆、工艺美术等融入其中。加快城市特色街区建设,发挥云州的区域优势、传统特色行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使商业街区成为云州旅游观光、购物休闲的城市商贸旅游结合的精品。建设云州工艺美术馆,使其与中国美术学院、西湖历史文化博物馆等一起,形成融历史知识、艺术文化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独特旅游区块。在运河等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程中考虑开发和建设有着传统特色风味的茶楼、美食体验点等,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四)以行业市场和街区建设形成传统特色行业集群优势 一是形成若干个优势传统特色行业集聚区。以一个或几个大企业为主导、其他中小企业协助式发展的布局,或是诸多规模相当的企业共同竞争发展的布局,以集聚发展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传播、设计资源的集聚和行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引进、整合与主导产业相近的企业和商户入驻集聚区,实现集聚区内主业突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推进传统特色行业资源的整合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加快传统特色行业集聚区建设,在集聚区内引入优秀的设计团队和设计服务平台,促进传统特色行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针对云州目前大型传统特色行业专业市场较少的局面,如工艺美术行业大型销售场所缺乏的状况,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理顺传统特色行业产品的交易,形成行业原材料和产品的集散地,辐射到更大范围。在专业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借鉴吸收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优化物流等配套设施,扩大专业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发展和完善行业特色街区。打响“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建设茶文化特色街区,规范管理农家茶文化景区,打造茶文化村。美食行业要充分发挥上城区、下城区和西湖景区的多个美食街区的集聚功能,引进全国各地名小吃,形成品牌街区。如杭帮菜美食街区,世界各国风味餐饮、特色小吃街区等,满足游客品尝云州美食的不同需求。小吃街还可以借鉴台湾基隆的庙口的模式,提高小吃的丰富度和知名度。在市区、休闲疗休养区开设化妆特色名店,打造休闲时尚化妆一条街的品牌形象。

(五)以政策引导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7.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一、引言

近年来, 互联网迅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已经融入零售、教育、物流、银行等传统行业。 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可见, 国家高层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不久的将来, 互联网将成为推动中国企业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互联网企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式, 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二、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本质

在互联网时代, 传统企业是指专注于生产制造或服务, 还未接触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企业。 在万事万物皆可互联的今天, 传统企业成为了守旧、 不愿变革的代名词。虽然一些传统企业意识到了向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然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市场洞察力不够等问题。传统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 首先要认识和了解互联网。 根据相关研究, 互联网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为核心, 分为传统互联网和新一代互联网。 赵大伟 (2014) 认为, 传统互联网是指桌面互联 (Internet1.0) 和移动互联 (Internet2.0) , 新一代互联网又称为 “大互联 (Internet3.0) ”, 是一种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在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的存在形式。被网络联结起来的计算机已经将世界彻底颠覆, 并将世界推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逻辑方向。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跨界发展正在成为主流现象, 一些传统产业和行业正在被互联网所颠覆和重构。互联网能够使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灵活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互联网将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这将有利于我国传统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互联网时代, 最核心的行为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联结在一起。企业也是如此, 在互联网时代, 企业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 以前处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将被接入到庞大的互联网中。

基于以上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将传统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纳入到互联网之中, 以客户为中心, 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与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合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从原来的控制采购、生产、产品、渠道、市场, 转变为控制消费者。

三、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的SWOT分析

(一)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的优势

传统企业融入互联网具有比较优势, 最核心的优势就是能够控制产品, 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首先传统企业在产品品牌和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接近终端消费者, 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务, 这是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其次是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传统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在运营能力、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也更为成熟稳重。再次传统企业拥有自己的供应商、工厂、车间和线下销售渠道, 可以控制产品的生产和质量, 更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的劣势

一方面是缺乏互联网专业人才和经验, 信息技术的落后制约了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传统企业大都面临专业人才不足、运营经验缺乏的情况, 即使线下运作比较成功的企业或成立了电子商务部门的传统企业也只是有两三个网络技术人员, 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 一些传统企业互联网思维缺乏, 以经验主义看待新生事物, 对互联网有抵触心理。传统企业已经熟悉了线下的交易活动, 对网络环境并不了解, 想在短期内改变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较大困难。

( 三)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面临的机会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测算, 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只占GDP的3.3%, 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 而到了2013 年, 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指数 (i GDP) 升至4.4%, 已经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在中国经济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下, 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中国传统企业来说是转型升级的重大机会, 能够使传统企业获取全球性的资源、接触到更加广泛的客户。 在这个机会平等的时代, 互联网将为传统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通过现成的产品资源条件、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可以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商业模式的结合, 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四)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面临的威胁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也冲击着传统企业的命脉, 传统企业正被新兴互联网企业所重新解构。比如, 传统零售业正受到淘宝、天猫、京东的冲击, 通信行业受到微信的影响正逐渐失去垄断优势。传统企业最直接的威胁不是来自现有的竞争对手, 而是来自于外部替代者。这些外部替代者以互联网优势涉足传统行业, 把贵的变得便宜、把复杂的变得简单, 以低成本、便捷、高效冲击着传统企业的底线, 甚至威胁到了传统企业生存的根本。外部环境和技术的变化给传统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随时都可能被新兴事物所颠覆。

通过以上分析, 传统企业应采取“ 优势+ 机会” 组合, 发挥内部产品和品牌优势, 利用外部互联网机会进行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一般都有自己固有的产品和品牌, 这些已有的产品和品牌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同样具有口碑效应。 因此, 传统企业应坚持优势, 借助互联网实现网络与实体的融合发展, 将客户、员工、供应商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融入到企业中。

四、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为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首先应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建立互联网思维, 然后明确战略目标, 并根据战略目标调整组织结构、 营销渠道和产品体系, 强化互联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一) 建立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 首先需要组织思维的重构, 其次才是组织重构和业务重构。 传统企业互联网思维的构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需要领导人建立互联网思维, 还需要所有员工认识、了解和拥抱互联网, 在企业内部形成平等、自由、开放、包容、协作的文化氛围。 传统企业要想转型升级成功, 必须抛弃互联网是工具的认识, 从思维的高度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是指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可以看出, 互联网思维是以人为中心, 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是时代下必须用“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取代“厂商为中心”的观念。

(二) 明确战略定位

互联网时代, 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应该是战略的转变, 传统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战略定位, 是要成为互联网平台商, 还是借助外部互联网平台实现转型升级都需要企业进行科学评估, 清晰定位并制定具体发展策略。 不管是自建平台还是借助第三方平台, 企业都需要利用互联网平台、 大数据和通信技术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顾客、供应商、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 创造一种新的商业生态, 用一个公式来表述就是“传统企业+互联网=互联网企业”。 比如, 淘宝 ( 传统集市+ 互联网) 、 京东 ( 传统3C卖场+互联网) 、小米 (传统手机生产+互联网) 等互联网企业就是在传统企业的基础上实现的创新。

(三) 调整组织结构

互联网背景下,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指出,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传统企业科层制的组织结构一般是一个很强的金字塔形命令指挥系统, 命令由上至下层次传递, 等级链条长、控制幅度窄, 这样的组织形态往往会增加摩擦与沟通成本。任何一个等级森严、僵化的组织结构都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 传统企业应建立一种以团队和事业为主的网状组织结构,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等将员工、团队、部门和事业部联结起来, 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结实现组织权力结构的扁平化, 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在传统组织结构基础上, 互联网的作用就是提供了一种联结, 公司高层领导者、各部门、团队和员工都是一个结点, 充分发挥各结点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 构建新的营销渠道体系

传统企业应构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全渠道营销体系, 平衡线上和线下营销渠道的冲突, 建立集仓储、配送、体验、定制和服务为一体的实体营销渠道。线上营销渠道的拓展, 将实现线上销售、线下供货。在技术、 资金和人才不具备的情况下, 寻找第三方互联网企业合作;在技术、资金和人才具备的情况下, 可以自建互联网平台, 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的一体化管理。 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在线交流, 彼此影响购买决策, 企业必须主动参加客户的在线交流, 主动做营销管理, 通过数据库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微博营销与社群营销营造良好的口碑。

(五) 强化互联网人才引进和培养

好的技术和运营管理团队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运营管理更是需要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熟悉互联网环境的综合型人才。 在互联网时代下,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对高层管理人才、 中层业务人才和商务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强化人才的战略优势和作用。 企业在实施外部招聘之前, 应完成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变革, 建立一个独立的互联网部门, 在考核、管理和运营方面要区别于传统部门, 并由互联网方面的资深人士独立管理。 在雇佣模式上, 应与人才实施合伙制, 让员工采取企业利润的分享, 从原来的利益共同体转变为事业共同体和理想共同体,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六) 构建新的产品体系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产品体系的重构, 需要根据市场趋势的变化, 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消费者社群的属性, 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从产品中心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以互联网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传统企业在涉足互联网的同时, 需要对线上和线下产品进行区隔, 明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线上和线下采取不同的产品模式, 用不同品牌和类型的产品满足线上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 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全面结合, 对传统企业的影响和改革程度将进一步扩大, 未来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互联网将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未来的企业将不再有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分, 所有的企业都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传统企业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借助互联网完成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年.

[2]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0年.

[3]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R].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2014年7月25日.

8.传统自行车产业升级转型 篇八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和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变化,不少行业都感受着发展的挑战与压力。不过,自行车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廉价交通产业,最近却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正在为轻工业制造领域增添一抹亮色。普通的自行车,经过技术升级跃升为各种类型的高科技产品,也让本已凋落的传统自行车产业重新焕发了青春。自行车产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元素不断融入,正开启着“二次创业”的春天。自行车行业中所呈现出的技术智能化、混合动力、超轻量和皮带驱动等新的发展方向,也促进和带动了自行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催生智能自行车

在“互联网+”大潮下,“智能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大势所趋,继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汽车后,自行车也忽然站到了风口上,并成为备受市场创新关注的“新潮产品”。

比如近一年多来,百度、小米、乐视、三星等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智能自行车设计大军。其中百度发布了智能自行车DuBike,其OS(操作系统)将对所有自行车厂商开放。韩国三星发布的智能自行车,能够与三星的智能手机实现联动。此外,很多创业公司比如野兽骑行、云西游、蘑菇兄弟、云马、BiCi、700Bike、Begin One、曲奇等都瞄准了这个行业,并且部分公司也已经获得融资。比如原久邦数码创始人张向东创办的智能自行车品牌700BIKE,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15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高榕资本、华创资本和IDG资本等。李一男宣布创立牛电科技公司,准备进军智能电动自行车领域。他在微博上为自己造势,“用最好的材料与最尖端的技术,去打造一款中国最牛的电动车”。创业团队BiCi发布了首款智能自行车“启孜”后,第一批100辆很快就预定完毕,这都显示了这个行业发展的热度。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看好自行车这个行业呢?

其原因也很容易想到,那就是巨大的市场空间。首先,自行车本身的使用率很高。以中国自行车产业为例,从新中国第一代国产“飞鸽”到红极一时的“凤凰、永久”,再到“捷安特,美利达”等专业运动型自行车的热销,自行车经历了通勤车、折叠车、旅行车、山地车、公路车等品类的发展,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销售高潮,推动着行业容量的增加和自行车的大众普及。把高端自行车与通勤结合起来,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人们短途出行的方式认知的改变,人们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可以说目前我国自行车数亿辆保有量的市场空间,是吸引很多公司进入该领域的首要原因。

其次,使该行业的入行门槛相对较低。相比构造复杂的无人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智能自行车进入的技术门槛和成本都要低很多,因为其本质仍旧是“自行车”,并未对其运行原理、安全制动、行驶状态等进行明显改变。不过,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别具一格的智能自行车,在提升人们骑行体验的同时,却能够实现自行车互联,给人们带来安全、智能的新感受,人们的认同度高,购买度高,其利润率也会得到保证。

再次,长期以来,自行车这个行业并未得到科技明显的植入,那么久给了将智能硬件与其结合和嫁接的巨大空间。通过对自行车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可以让产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也是各家企业争相布局智能骑行的原因。目前,从设计结构的角度看,目前各家打造的智能自行车,其实就是将自行车与科技硬件结合后进行联网,从而实现多种智能应用。

如乐视自行车强调以智能作为突出卖点,车身遍布了超级多的传感器,包括指纹、GPS、光线、心率、陀螺仪、速度、加速度、踏频等,原本简单的车把上分别内置了音量调节按键、前后切换按键、转向灯按键、电子车铃以及语音对讲按键;除此之外,乐视自行车还拥有一个sim卡槽,综合看起来,像极了把一部智能手机装进了一辆异形车内。

百度、小米等发布的智能自行车的基本功能则与乐视自行车的智能功能大体相似。百度推出Dubike时表示,产品会采集用户的骑行信息,心率、卡路里消耗等,建立起骑车活动社交网络,提供路线设计、推荐和分析功能,为骑行者打造锻炼计划。小米也表示其智能自行车产品将集合数据统计、路线分享、地图导航、来电提醒和移动社交等功能于一体。

另外一些品牌则在安全特性上下功夫。以启孜为例,这款智能自行车可以为骑行定位、导航,也可以与手机的app相结合记录骑行距离、速度,上传至云端,利用大数据为骑行者提供定制服务、个性训练计划。另外,这款自行车上还安装了智能灯光系统和防盗专用系统,在自行车被盗后将会自动发出警报。进入监控模式后,如车主不在车旁,系统被移动时将及时通知车主,这样就有效避免了车辆被窃。

还有些自行车尽量地发挥了其“多功能”特征。比如“Mankis骑士魔方”就可以在骑行过程中发电,并将多余的电量自动储存到自带蓄电池中,可在骑行过程中为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相机等数码产品随时充电。

不过,这些“智能自行车”潮中的玩家的产品都有一个缺点,准就是价格都比较高。这些产品价格动辄数千,甚则数万,也超越了大多数普通人对于自行车的认知。

“新能源+”诞生混合动力

如今,无论是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农村的乡间小道,电动自行车的身影随处可见。电动自行车比人工自行车省力省时,比汽车省钱方便,比公交车便捷,这都是它的优势所在。虽然部分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厂家将电动自行车向大型制作发展,不过很多使用者特别是女性使用者,却倾向于小巧轻便的电动自行车,而小巧便携的“混合动力”也正在成为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趋势。

比如今年4月登陆京东众筹的国内首辆混合动力智能自行车Begin ONE就是其中的“高级产品”。 据悉 ,BeginONE车身重18.4kg,充电2.5小时便可在最大时速25km/h的速度下行驶45km。配备人力脚踏、减震和变速器,同时在车把处加入了智能显示,并在前轮内置了250W的电机。

当骑行者登上BeginONE,可以在脚踏和电动之间进行切换,遇到上坡或是顶风,相较传统自行车,BeginONE能帮助省力不少。BeginONE车架上安置的锂电池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在传统的山地车中,这个位置是插放水壶的,而对BeginONE来说,它就是保证25Km/h最大时速的前提。很多人将BeginONE的锂电池误认为是铝制水壶。不过,这块与矿泉水瓶大小相近的锂电池,重量为1.257Kg,却可以为BeginONE提供全部电力。其崭新的混合动力模式,也为将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的用户提供了不错的选择。

今年的有关政策也正在促进小巧便携的“混合动力”自行车不断推向市场。特别是2015年5月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四部委明确提出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修订版。其中特别提出电动自行车应该“具有脚踏骑行功能、最大时速不大于25km/h、含电池整车质量不大于55kg、电动机输出功率不大于400W、电池电压不大于48V”,让“新能源+”越来越成为自行车行业升级的标志,而锂电池凭借其轻便、易拆卸和更加环保的优势,必将全面淘汰铅酸等传统电池;自行车的电机也将由传统的动力系统转变为更加智能且易于操作的智能电机,从而达到保证公共安全、规范市场生产的目的。面对正在出台的“新国标”,国内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也掀起了新一轮的产品竞技风暴。

比如松吉生产的锂电自行车,其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锂电池仅重1.2kg,相比第三代锂电池重量体积均减少50%,单科电芯容量增加30%效能提升10%,即使按照最苛刻的“国标”,该系列产品仍然符合标准,国标的制定反而在无形中增加了此类厂家的产品竞争力。

在新能源电池的应用上,爱玛采用天能集团的可回收能二次利用的新能源锂电池,更大程度的弥补了电动车铅酸电池不够环保的缺陷。爱玛电动车的“骑迹”系列,一次充电续航1000里,书写了续行路程的神话。据悉,爱玛电动车电池搭配了德国博世集团和爱玛联合研发的黄金双核控制系统,可通过优化电机和控制器配比来增加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性和耐用性。该产品让电池能满足人们对电动车续航里程的需求,特别是一次充电续行1020里(510公里),创造出了电动车长跑里程的世界纪录。

“皮带+”让自行车突破保养障碍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出新型的皮带传动自行车。这项新技术的运用,让自行车爱好者眼前一亮。

2015年5月上海国际自行车展中,普利司通、UCC、大行等传统国际大牌,纷纷推出皮带自行车。2015年7月,曾制造无数坊间谈资的700bike,在互联网人张向东的带领下召开新品发布会,在其后街、美术馆和百花三个产品系列神秘亮相之际,行内人同样嗅到了皮带自行车既陌生又熟悉的味道。当然,美术馆和百花皮带自行车3499元的价格也是不菲。

另外,2015年9月,深圳两个轮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闯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个公司提出将专注制造和销售皮带自行车。2015年10月,由知名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发布“轻客”品牌,在京东众筹上以3580元起的价格发布了TSINOVA智慧电单车。值得关注的是,这款电动助力的智能自行车采用的同样是皮带传动系统。

皮带自行车正在被众多国内外自行车品牌商唤醒,那么,皮带传动自行车相比原来的链条传动自行车有什么好处呢?

据了解,链条传动自行车的好处主要在于可以有较大的中心距的情况下传递动力,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等非理想环境中工作,传动比精确、可靠,可传递较大功率、张紧力小,轴与轴承所承受的负荷较小,此外还有传动效率高,可达95%—98%。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由于润滑油的存在,链条容易脏、维护和清洁较为麻烦,由于材质通常是钢,容易生锈,所以维护不当会磨损会加剧,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皮带自行车则不同。据悉,皮带传动是由一根内表面设有等间距齿的封闭环形胶带和具有相应齿的带轮所组成,运转时,带的凸齿与带轮齿槽相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这与链条传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其却有安静、轻便、可靠和免维护等优点。据了解,目前广泛应用的皮带由碳聚氮酯制成,具有很好的韧性和润滑性,不会生锈、脱落,也不必定期上润滑油来保持润滑,寿命也比链条长20年以上。很多专家都认为,当技术成熟和批量化生产等问题解决之后,采用皮带传动自行车的大规模生产只是时间的问题。

笔者已经在北京市看到很多店在售卖皮带自行车,很多人认为其“特别轻”,“不用上油保养”“皮带干净,不用上润滑油”,“皮带帅气”,所以这种自行车备受年轻人喜欢。

目前自行车供应商巨头,日本禧玛诺公司已经成立皮带自行车事业部,研发相关配套系统,如变速器、牙盘、皮带等关键部件,解决皮带自行车核心的技术问题。产业链上下游对该品类研发的投入,必然引领自行车行业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新材料+”呈现超轻量自行车

自行车工业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在材料方面也经历了数次迭代,主流运动行车的用料从最初的普通碳素钢、铬锰钢、铬钼钢升级到以铝合金材料为主,后来又升级为工业合成塑料、热塑性材料、钛合金、镁合金或碳纤维等材料。于是我们看到,更好的材料带来了更优秀的车架性能,各种材料的选择又让自行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景象。

在以人体运动为动力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的运行既需要较轻的重量来减少体力的消耗,又需要结合复杂多变的路况使用高强度的材料。所以具有复原性能好、吸震性强、可塑性强、耐撞击、超轻量等特性的新型材料日益进入到自行车制造业中。

一辆综合性能卓越的自行车,必然有一个高性能的车架。比如捷安特率先使用推出的优质平价的Composite车系,就开启碳纤维自行车的新纪元。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很多自行车车架及结构性部件的灵魂。

业内专家解释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些特性特别适合做自行车部件。比如其兼顾刚性、舒适性,可以很容易地塑造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是钢材的五倍,重量仅为钢材的1/5,所以碳纤维车身能比钢质车身减轻70%以上的重量。同时,碳纤维不存在腐蚀生锈的问题,比普通金属耐用。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碳纤维的性质几乎不发生变化,这是金属材料很难实现的。另外,使用碳纤维制造车架可以省去高成本、繁琐的涂装工艺;还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模量、高强度能吸收地面的冲击,踩踏的反拨力快,几乎没有疲劳性等特点,这些特征都让它成为理想的自行车车架素材。

目前市面上的碳纤维山地车重量为几公斤至十几公斤,一般都在10公斤左右;碳纤维公路车相对比较轻,能达到5-6公斤,一般在8公斤左右。2015年9月登陆京东众筹的LIVALL碳纤维智能自行车采用T800航空级碳纤维材料来制作车架,采用一体成型工艺打造,其重量仅有8.5KG。目前我国天津的富士达自行车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碳纤维自行车生产基地,其整车年产量超过10万套,零件超100万组。天津富士达日本百年老品牌“丸石”的收购后,更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碳纤维自行车生产商。

上一篇:街道上半年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项目部总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