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情怀现代散文

2024-07-03

岁月的情怀现代散文(通用10篇)

1.岁月的情怀现代散文 篇一

二十年中,偶尔有同学相遇,总是感觉忙碌,有时吃一碗牛肉面,碰几杯酒,感觉总是很过意不去,想起来虽然平淡,却贴心贴肝,同学就是那一碗牛肉面,让人踏实。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再聚首同学情谊长。

去年金秋,我们互相联系,搞了一次师生聚会,虽然有些人因种种原因没有参会,但他们依然是我们的好老师,好同学。

或许我们心里尚有些茫然,有些人已故,有些人真的就有可能无缘再见,心里是格外珍惜这次相聚。

现在想来,上学时偶尔发生的不快,摩擦,及过头的恶作剧,真的不算什么,反而成了铭刻在心,见证同学情,师生情的永恒印象。

这是一群大浪淘沙时淘去的人,现在大多都成了庄稼人,在身背太阳,汗撒土地的日月里,他们都在脸上留下道道沧桑。

没有娇情、虚伪,只有纯真、质朴。聚会中途,有个小游戏,就是每位同学说一句感言,最经典的莫过于赵过娃的现编现唱:“我,是大学生的妈……”傍边那位“没忘本”的哥们忘不了当年的恶搞,立马接茬:“我,是大学生的爹……”就如当年那个经典早恋的翻版。“祖国啊,我的母亲”心仪的男生立马脱口而接“祖国啊,我的丈母娘……”

说真的,我们当年被抛弃成沙,可我们真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真的是更多大学生的爹妈,在他们身上凸显了我们未了的心愿!

希望侄子侄女们各个精彩!成为中国的脊梁!

2.岁月的情怀现代散文 篇二

三年来, 我始终坚守这一信念, 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教学工作, 不畏艰苦,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其实, 奉献本身并不是一定要创造什么惊天伟业, 但付出总有回报却是真的, 就像我带过的这届毕业班, 我特岗第一年接的就是初二 (3) 班, 当时是全校有名的棘手班, 男生人数超过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个性好动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居多, 且在我之前已经历两任英语教师的调换, 学生对英语兴趣骤减, 对新教师的怀疑、抵触心理又极强,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面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的双重考验, 我没有退缩, 而是毅然地接受了这个班级, 并采取了三项措施扭转局面:一、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 让他们协助我以特岗考试全县第一名的小小胜利稳住学生的心态, 让他们在内心对我的能力至少打零分而不是负分就好。二、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用事实说话。三、在教学一个月后适时给学生郑重承诺:“我相信自己会教好你们, 也请你们相信我, 只要你们跟住我的脚步, 两年后, 如果你们的中考成绩比别的班级差, 我辞职!相信你们能听出我这句话的分量!”我用自己的决心和信心鼓舞了学生, 也给自己实施了重压。果然整个班级的学习状态好了许多, 我坚持每天全程陪伴学生, 只要有问题随时都会解答, 一旦碰到疑难问题, 我会不惜翻遍所有的资料书, 跑遍每一个英语老师的办公室寻求最清晰, 最简便的答案, 有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快, 更好的理解记忆, 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辨析和整理上, 但我乐此不疲, 因为我觉得哪怕自己用十倍的时间和精力换得学生的片刻闲暇也是好的, 因为我的时间就是奉献给他们的, 而他们应该有自己的选择。靠着这份真诚与执着我终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2011年中考我的班级 (53人) 由最初的棘手班变成了种子选手班, 英语单科成绩110分以上的就有七名, 优秀率近40%, 及格率超过90%, 在全校名列前茅。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由于基本功过硬又具备扎实的音标, 句子成分分析等这样的有助于自学的技能, 现就读于通榆第一高中和实验高中的许多学生, 尤其以孙巨峰和姜晓宇为代表, 经常拿学校名次。

作为一名现代的英语教师, 我要求自己要与时俱进, 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充实, 所以主动攻读了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 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 为教学服务, 设计作品在2011年10月获县级课件大赛二等奖;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县级课题《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于2011年6月成功立项;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要求自己, 按《新课程标准》1要求主讲的课例录像曾被评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创新课例二等奖。同时积极参加学校教学活动, 曾四次代表特岗教师做汇报课和公开课, 得到一致认可。现在正在利用假期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全国圣智英语教师网络培训课程的学习。

注释

3.厦门情怀现代散文 篇三

(一)厦门掠影

走过中国的几个海滨城市,印象最深的当属厦门。这里不仅有轻柔的海风、整洁的环境、美丽的风光、迷人的大海、发达的经济、尽显的文明、还有热情好客的厦门人民。

厦门的海风像鼓浪屿的琴声一样,柔和甜美。我感受过三亚海滩的浪漫风情,桂林漓江的自在逍遥,青岛海滩的时尚气息,唯独厦门给人的感觉最舒适、温馨。

来到这里,你的灵魂里飘荡着一股灵秀的仙气,混合着海的韵味,难忘至极!

记得去厦门的飞机在云层之上穿梭,我们充分享受了阳光的厚爱。阳光照射下的云层如堆积的泡沫,起起浮浮,变换多姿,禁不住让人浮想连篇。

来到厦门感受最直接的还是厦门人的热情、真诚、直率。厦门人好客、义气、豪爽,从他们的脸上就能看到温暖,他们对待客人特别尊重。

我们参观了厦门思明区的一个单位,印象深刻。单位有自己很专业的合唱团,在厦门的各项庆祝活动中多次演出。在这个单位,你能处处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让我明白了文化育人的道理——那里有浓厚的文化,那里就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再看这个单位的办公大楼,座落在海边,面向大海,楼后又是山峦绿树,环境极度优美。

他们的办公大楼分前后主楼和配楼,前楼为接待大厅,后楼是办公和多功能区。两边是侧楼,侧楼的设计是空心的圆形,里面是羽毛球场,环球场墙面上全是单位的摄影和绘画作品展示。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和高尚的情趣!

这些很有特色的建筑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从一楼往上看,每层楼的走廊前都设计了放花的坛子,坛子里有各色花卉,办公环境清静优雅,彰显出人文关怀和文明和谐的理念。

来到主楼的楼顶,是休闲屋,布局装修全是酒吧风格。我们坐在小圆桌前,工作人员端来了咖啡、红茶、台湾的水果。工作之余就能坐在这里,就能看到海面上的金门诸岛,遥望台湾海峡、品味浓浓的思乡之情,放松身心,享受心灵的恬静!

晚上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海面上的渔火点点,不由得会想起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来,眼前的“乡愁”就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厦门也是中国向海外传输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的陶瓷经这里走向欧洲。

厦门的现代文明在传统文化中传成的很到位。如中国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在这里很彰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和佐证。

酒量不好别到厦门来,热情的敬酒会让你醉。

我开玩笑问一厦门朋友:你好怎么说?他说:里好,里好。并开玩笑解释说:里好就是心里面要好。我觉着说得太形象、太到位了。

厦门人就是这样心太好,太实在!

厦门男人的幽默讽趣,就是一种生活态度。难怪厦门女人的幸福感都洋溢在脸上!饭后我们去了商业街转,又享受了一次夜景大餐,领略了一次闽南风情的夜市,感受了一次台湾海峡夜风的陶醉。

陪我们一位四十多岁的厦门朋友,天生一付娃娃长相,一笑脸上露出俩个小酒窝,象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一样美。他为人真诚,风趣幽默,开玩笑说:该吃就吃,该玩就玩,别亏了自已,不要人活在天堂,钱还存在银行。

厦门的男人就这样儿,热情奔放又有股女人柔情似水的味儿,总是笑咪咪的客气,耐心、细心,温文尔雅的待人,落落大方。

厦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点让人感到从头到脚的舒服,不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因此在厦门,你读出的总是如海风的舒畅,榕树般枝繁叶茂的牵心……厦门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动……

(二)土楼和云水瑶

土搂是客家人的发明,早期的河南人来到这里居住,为了防御外侵,安居乐业,便将房子盖成了今天的土楼。土楼像碉堡,是一个用土层夯起来的高大堡垒。凡是走进“围城”想过日子的人,都在这里繁延生息,没想出来过。

看了寓意很深的“围城”,不得不佩服河南客家人的精明。

土楼全建在深山老林中,他们找到了这么原始清静的地方,没想到后来成了一种文化产业的符号。

云水谣就在这里,这里有三颗大榕树,一条清澈的溪水,一辆老水车,一座古石桥。

这里小桥流水,韵味十足。

来到这里,就如来到梦乡,这是一个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里有溪水、有竹林、有高大的古榕树、也有云水谣的故事……

云水谣的竹林茶园、柚林流水、还有那三颗大榕树,都成了我们永远的记忆,总会魂牵梦绕……

晚上喝厦门的高梁酒,很快入醉。

厦门的朋友开玩笑说:象他这种长的细皮嫩肉的人,男人不爱,女人不一定爱,反正有人爱。厦门人风趣、幽默、真诚,我们没有理由不醉!

(三)俊美武夷山

去武夷山的路上,汽车在山间的高速公路上狂奔,公路两旁山峦叠嶂,竹林、瀑布、茶园、碧山、绿水、美不胜收,不得不对福建的自然植被叫好!跑了近七个小时的路程,抬头望见一条大江穿越峡谷迎面而来,这就是闽江。

武夷山的风景,也感觉像听一个传说故事一般,耐人寻味。从厦门到武夷山,全程六百公里的高速路程足足跑了七个小时。

武夷山是大红袍的故乡,这里的山全是独石成山,一整块石头就是一个山头。湿漉漉的山体往下滴水,山下就是小溪、茶园。小鱼在清澈的小溪里游荡,溪流边长满了兰草,原来武夷山的市花就是——兰花。

朋友一路向我们讲解着大红袍的历史,摘采时间和制作工艺。我们来到了大红袍的母树前,只见悬崖峭壁上有六株不高的茶树矗立在这里,这就是具有三百八十年历史的大红袍母树了。

如今被当作文物保护起来,早已失去了茶树的真正功效。凭它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招来了无数游客,为当地旅游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来到天峰山,天峰山的最大看点就是从山顶流出的一股溪水,顺着山势自上而下一泻千里,形成一股落差很大的玉带瀑布,真有点从天而降的感觉。

“此景只应天上有,大小珍珠落玉盘。”

风景太好便不会去表达,只能去体会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和山的结合是最完美的自然之魂。

这就是武夷山天游峰的魅力所在。

来到武夷山必须要去漂流,下雨也要去。九溪漂流是从天峰山下经过的。爬上天峰山顶就能看到九曲溪水弯弯曲曲的全貌。坐上竹排大雨就顷刻而泻,穿上雨衣又打着伞,别有一番情趣。划竹排的.一位老梢公,一路指点江山,却没有激扬文字,说的全是荤段子笑话。老梢公用他独具的方式,让我们把笑声轻松地融入到了武夷的山水中,我们早已忘记了还在下雨。

我曾经在漓江上坐过竹筏漂流,感受过悠闲适逸的江南山水韵味;在湖南沅江上漂流听着少数民族男梢公吼的放排歌,看着苗族妇女身背蒌筐在江边浣洗,小狗在主人身后安静的放哨,让我充分感受了湘西风情的魅力;在湖北巴东神农溪感受过土家人神秘厚重的三峡文化。而武夷山的漂流,让我感受到的是纯自然的山水互动,看到的是云雾缭绕,奇石怪洞,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九曲的溪水太清,当我们问老梢公是否有鱼时,他幽默的说:水至清则无鱼啊,现在社会都喜欢浑水摸鱼。

眼前的九曲竹溪,对面的山头,刚才还云雾缭绕,瞬间又露出了她神秘的面纱。

抬头望见玉女峰就在前面,还是抓紧照相吧。

(四)灵性的艺术

每到一个有灵性的地方,总会有灵性的艺术。

今天在天游峰看到有个画家,只要你写出自己的名字,他便会用你的名字作画,你的名字便活灵活现的藏在武夷山水间,或成为山的主峰或成为水的清源……你一眼就能看出自己藏在山水中正开心的笑,而且融入的是那么的柔和、完美……

我忍不住赶紧为自己作幅画,姓字的两点成了天游峰的两个山头,画家说我起了个好名字。

记得那年去桂林,也见到一个用你名字作藏头诗的老者,还见过在宣纸上泼上墨,用嘴吹口气就能吹出栩栩如生的千姿梅花。

我不得不佩服这民间绝活,这富有灵性的民间艺术!

水深藏蛟龙,山大有老虎。

好的艺术不一定在大雅之堂,民间的好东西却往往会给人以惊喜。

感谢这一方有灵气的山水,养育了一方有灵气的文化,带给我们许多的启迪。不虚此行,受益非浅,忘不了的武夷之旅。

(五)金门岛与鼓浪屿

大嶝岛与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相距六公里。当年炮轰金门就在这里进行,好称英雄三岛之一。岛上遗留当年的大炮,对台宣传喊话用的大喇叭等,这些已成为旅游的看点。

从厦门岛到大嶝岛要穿越八公里的海底隧道,真想不通能在一百五十米深的海底打通隧道,不得不感叹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轮渡在海面上慢慢地靠近大担岛——金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字映入眼帘,隐约看见岛上的炮楼,飘拂着的旗帜。人们虽不能踏上金门岛,但是那昔日那虎视眈眈的炮口,不再吐出伤人的炮弹,人们竟相拍照。

船在慢慢地转航,船底翻起的水浪也趋于平静,两岸关系也趋于平静。海面平静,波光粼粼。岸边的建筑错落有致、栉风沐雨,海上高架桥高大雄奇,海岸边的厦门大学也正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我们,不知不觉地又回到了厦门。

今天运气好,早上出门时下雨,到了鼓浪屿雨停了,让我们充分的享受了鼓浪屿的风情。登上日光岩,欣赏了琴岛的异国情调,心情也变得异样。从鼓浪屿返回时,我们坐快艇,在惊涛骇浪中体验了一次惊险与刺激。

厦门的文明源自于开放的经济,沿海生活的人们给我的感觉总是很包容。这也许就是海洋文化造就沿海人的个性——因为比海洋更宽广的是胸怀。因此在厦门,人们总是那样的温和热情,到处都是绿树鲜花,马路四通八达。有高架桥公交车专用车道、有在海上架起的绕城车道、有海底隧道。街头巷尾很少见警察和鸣笛的警车,这个城市一切都在规章有序地进行着。

海风轻柔,空气清新,也总是给人一种和谐完美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处处有礼节,处处有文明,这也正是我们的差距所在。我们容易去忽略细节和小事,抱一种无所为的态度,从而丢失了应有的品德,小事不着眼,大事干不成。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当我们进入机场安检通道接受安检时,厦门一直陪我们的朋友,才和我们握手告别。这位朋友直爽开朗,说话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他自信爽朗、幽默讽趣的笑声中,处处流露出厦门男人的优点。

厦门永远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城市。

4.牵岁月的手相伴现代散文 篇四

流年似水,花落无痕。月缺月圆,四季轮回。时光的轴,在华丽的转身之间,带走了锦瑟年华,却留下了若有似无的痕。抬手,拨开尘世的风烟,将经年的落花拾起,轻轻弹落在铺开的素笺上,让所有经过的痕,都有了尘埃落定的美。

迎风,浅笑。依一抹季节的浅香于心间,轻扣岁月的大门,让那些平淡而真实的时光,像花儿一样,次第在指尖静静绽放。或许,太过感性,总喜欢将一颗素心安放在文字中,轻弹时光的弦,以字字珠玑,温暖有些薄凉的岁月。

摒弃俗世嘈杂,我便是那个莲心不染的琉璃女子,甘愿守着一份浅浅的幸福,在淡墨中品味生活的馨香,在平仄中寻找寂静的安逸。

染墨的流年,暗香盈袖,云淡风轻。匆匆的时光里,总会有些缘分,在某个恰当的时刻与我们不期而遇。也始终认为,今生相遇的人,必然都是前生相识,今生再见。不然,为何只一眼,便似相识千年?而且,不必问来自何处,也不必管去向何方,便有了倾心倾肺的喜欢与懂得呢?

该要有多少次回眸,才能成全一场最美的红尘相遇?该要有多深的真诚,才可以握得住一份天长地久?生命如花,相遇亦如花。庆幸,我们能够在最深的红尘中相遇,然后相伴走过一程程素色时光。

一直以来,都是有始有终的人。要么,不愿意开始。倘若有了开始,就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完美的结局。一朝相逢,一生念安。有缘同行的每一个日子,都在岁月深处闪着熠熠光辉。而我们的生命,也因了这样一份遇见而温暖万千。

那些浅墨里落下的珍惜,何须万语千言。遇见,便是一生的缘。愿把最真的情,安放在清浅的字里行间。轻轻用指尖,晕开眉间心上的万重素语,娓娓诉与时光听。

爱极了这些简单,与偶尔流露出适度的温暖,不浓不烈,不狂不疏,却总是让人感动万分!静静感受着岁月赠予我们的一切,那样喜欢,心生眷恋。原来,生活里除了爱,还有生命旅途中灵犀与共的知音。

诗意的相遇,我们用懂得供养,用珍惜滋润。如梭的时光里,谁依旧沉沦在流年深处,用浅笺的锦墨,绽放着千年的暗香? 穿过岁月的屏障,我们总能看见彼此安然的`笑容与欣悦。浓淡相宜的心绪,恰到好处的在我们的对望里,端庄而安然。

经年,风光旖旎,只因有你相伴。昨夜风吹处,落花听谁细数?喜欢这样,依着岁月静好,与你安然对坐。纵使,隔着万重山水的遥远,我们依然可以感知彼此的情深与义重。

且行且惜的路上,我们用感恩的心,携十二分的虔诚,珍惜着,祝福着,牵挂着。如果可以凝字为天长地久,那么,就让一路的风花雪月,凝成一抹永不褪色姹紫嫣红,盛开在我们生命中,每一段平淡的岁月。

5.岁月轮回爱心永远现代散文 篇五

从起点到终点,又从终点到起点。对于滑翔在两根钢轨上的铁路人来说,我们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工作需要。们都说,你的职业真好,可以—年四季到处旅游,不用掏钱便可看遍长江南北、京广东西的山山水水……。这话听起来很受用!虽然它有些调侃的意味。

一年四季的奔波,对于我们来说,是无奈的选择!作为一只鹰,一只护卫旅客安宁的鹰,和你的简单的旅游有着不一样的体会。因为你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领略各地风光,还可停下来休息、回味。而我们只是一种履职,一种不可选择的履职。我们只能把这种履职当成对工作的爱。因为爱心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无论时光如何飞渡,岁月如何轮回,但一个人的爱心却是无法停止的。

你乘坐过火车吗?坐过。累吗?累。一年坐过几次?哪敢坐几次,坐一次就累得我不想坐第二次,除非迫不得已。这是朋友们对我说的话。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感受。你偶尔的感受尚且这样,我呢?平均下来,我每天乘坐800多公里,一个月大致相当于红军的二次长征,一年的长度可以用光年计算。同样是坐车,朋友,你说我累吗?

花开花落,草枯草生,犹如来来去去的旅客,伴随着岁月不停的轮回。唯有爱永远年轻,与岁月同长,与天地同在。爱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心态。有愉悦,有酸楚,也有无奈!

在长长的征途中,违法行为受到惩戒,旅客权益得到维护,法治得到保障,旅客困难得到解决。在归家的日子里,陪着爱人做家务、看电视,陪着老人唠家常、下两盘棋,陪着孩子玩耍、写作业,陪着朋友喝两盅酒、叙叙旧情。这样的爱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义务。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

爱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尽职尽责做好自己,承担义务。但对我们长期漂泊的.人来说,酸楚和无奈也许更多些!我常常在离家的日子里接到无法用数字来阐述的电话。儿子说:爸!你好久回来,我都长大了,你还从来没为我开个家长会?爱人说:老公!家里的下水道又堵了?老家的母亲说:今年你该回来过年了吧?朋友说:谁家有个大屋小事,咋就很难找到你的影子?每当此时,我唯有酸楚和无奈!

岁月轮回,光荫流逝!但我觉得,爱更是一种对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的职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时时刻刻的陪伴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既然如此,何不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上天安排的红尘情缘。即便是酸楚和无奈,也没有必要把它每时每刻都挂在脸上。

一个人重要的是活个自我,没必要伪裝,人的一生重要的是心灵的愉悦,爱的传播,追逐得太多就会活得太累。无论相隔有多远,哪怕今生不见面,只要彼此牵挂,便是一种满足,便是一种踏实的感觉,这或许就是我所理解的心态。

朋友,相比之下,你是幸运的。至少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亲人和朋友。而我,只能在孤单单的途中对着星星和月亮诉说我内心的酸楚和无奈。当然,在更多的时候也有甜蜜和喜悦。因为我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6.岁月的情怀现代散文 篇六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的是总书记青少年时代上山下乡,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村梁家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故事的一条红线,就是他在融入群众中确立了理想信念,在艰苦环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一旦告别了最初的迷惘和彷徨,他就找到了坚定的目标,建立了对党、对党的事业、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和执着。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治国先齐家”。跟大家一样,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大家做出了表率。“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习书记对家教的重要性深有感触,他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其幼年时的家庭中开始孕育形成。

他曾经回忆,“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2016年,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回望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浴火重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不深切表达着对家国情怀的呼唤与呐喊。时光流转,情怀不改,家国情怀不仅是永恒珍贵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历史证明,只要沉淀在民族基因里的家国情怀尚在,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不管是回国报效国家的科技人员,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军官,抑或是在本职岗位上爱一行、钻一行的普通士兵,只要常怀爱国之情、恪尽兴国之责、坚守为党之心,忠于使命、忠于祖国,忠于岗位、忠于职守,就是家国情怀的体现,就是在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7.雨水的情怀散文 篇七

再次看到雨伞在雨中撑出一片无香的花海,像是从无尽沉寂的往事牵出我的一缕游魂,一滴雨水带着灵气地跃动,赴梦而来,引着数不清的诗意与光阴碎片,让我追寻沉醉。也就在这一滴雨水催生的朦胧醉意里,世界的山川湖海,至万事万物都可爱了。

天上的水拥有同一个名字,但落在不同的地方就各自为王了,各有各的性格与名字。如山雨偏温柔,山雨来时总有微岚在山脊低低地伏着。谷雨偏傲气,不想和山雨称兄道弟,索性雨也不下了,干脆成为个节气。海雨脾气好也易怒,拯救众生也伤害众生,典型的双面人格。这些不同的雨遍布这个世界,他的分布绝对比人的分布广,但人是那么依赖雨,懂得雨。雨滋养着人类,雨水也在人的耳朵里,眼睛里,手掌上活得不凡了。

雨可以用来听的,听雨能听到一个村庄的心跳。在夜晚隔窗听雨,雨把这村庄的所有汤汤水水都在夜晚化的薪柴里融合了。雨声逃进了耳朵,低低地说着陈年的故事,这万事万物故事里的长短只说给雨听,雨是他们的知音,在风起时雨声会急促,好似听故事的人在故事高潮屏住的呼吸。人听雨也是分音质的,落在花瓣上的雨声能跟落在水泥地上的雨声能一样吗?落在花瓣上的雨声有香味,有一种低低的欢喜,而落在水泥地上的声音是哀伤的,这声音无法渗透,无法抵达内心,无法达到心中的声音只能蒸发了。但是落在青瓦的碎声和落在心房破碎的声音相仿,都是短促阵痛后的释然。听雨是听一份坦然,这世事不论怎么变,沧海桑田,都打扰不了一滴雨水的坠落。只要借着一颗宁静平和的心,哪滴水落在房檐上,哪滴水打湿了花香,哪滴水又跌进水塘,都是听得真切分明的。

雨水无形,赋与他形状取于外界的力量,雨能低身去亲吻万物,也能做仰面女王,冷冷地凝着,但雨不论怎么变,是泉是露是泪亦是血,他们都是用同样的形髓,换着不同的精魄。但无论在物理学上讲,圆滚滚一滴水从高处坠落必然会呈坠露状,观世音菩萨端坐亦身如坠露,杨柳枝上的露水拂去众生苦难,雨水喂养众生胜过母乳,水做够太多无求的善事了。雨水喻众生心性,在雨伞上跳舞的雨好孤单,一颗心真真切切就那么温柔的碎下去了。在原野的雨是自由的,他能融入自己喜欢的`生命。在夏天的雨是满足的,他有时能明白自己比黄金更有价值。雨像人的泪,在故里,有德行的人过世,天会下雨,这是上天为他流泪哩。雨和泪都是水,承载着人类生命与情感,并适时地引发人心的风暴。客观的说,雨水比泪水轻,雨水没泪水那么多的盐份与元素,那么咸,但雨水比血重,多少烽烟血痕都被雨水冲去了。

雨水落在掌心中,像握住了一片海洋,雨是水的一部分,所有水的归宿是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源起之地。雨是海之子,养活每一个生命,也目送每一个生命的离逝,所以他苍茫古老,也冰凉,这极细微的温度,往往能触动内心的一片柔软,给人灵魂的湿度与慰藉。像晨光亲吻树叶,天空轻托翅膀。雨是温柔的,雨水只有坚硬时,才会冰冷,才会有伤害的可能,平常只会生起一种凉,素素地淡到心里。雨水有人性,曾经高处不胜寒,所以便愈喜欢人烟的气味,所以也能体贴山河草木,鸟兽虫鱼,也能用灵动的心去感受日月星辰的心跳。我深信这种体贴的原由取决它的温度,雨水的温度让人想到正人君子,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若想像雨水幻化成人,一定正直善良。

一滴雨养育着我的城市与乡村。在雨落时,乡村一望无际青原上长着的稻草苗禾都如翡翠了,跨过灰白的墙以及檐边长着的小树与苇草,跨过每一头牛羊和它们低饮的青草河流,跨过雨水中衔枝筑巢的呢喃燕子,在灰暗的布景中催生阶前软软的苔。所有的温情都在雨水流露,连炊烟里的烟火人情都化开成一滩温暖,这雨让多少人想得起却放不下了。城市的雨也多情呵,一滴水奔跑在空气,为繁忙的世界减了速。下雨了,孤独的人可以各自疗伤,思念的人可咀嚼过往。城市在雨中寂寞,霓虹的光笼罩下的目光都迷糊了,在这迷糊的目光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一碗食物,一本书或一个梦。雨落过后是场梦醒,阴霾困顿中重新透过阳光。第二天看水积在平地,像打开面镜子,映出世间魂,每一个人或忙碌,或欣喜,或冷漠的身影都在隔夜的雨水中凝住了。我喜欢在雨中看世界,一场雨落得众生平等了,猫和狗和在雨中奔跑的人都会被雨晃得一身泥水,原野中所有草木都能得到属于他们的雨水。人说雨丝如愁,下时多少会让有心跳的生命恹恹欲睡,这句话有些偏激了,忧愁的人隔窗看雨,世界喧腾,自己如在幕外,幕外的人永远清醒,看着看着就不忧愁了。雨水比酒好,解愁却不伤身。雨还是文字的常客,他用声音拼凑出无数幅或长或短的唯美画卷,如雨落声中夹杂猫狗项上的铜铃声,簌簌竹叶抖落的风声,激流撞在石头上拐不过弯的声音。多少人企图从这些声音寻找意境,可雨是留不住的,他会想方设法去逃走,如蒸发,流动。不流动的水是死水,是没有灵魂的。

8.山的情怀散文 篇八

山,造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形态各异,却胸怀宽阔。全国各地的山大大小小数也数不完,各有所赏的角度,北雄伟南秀气,自然是介于气候地质的不同,开发保护的得当与否,管理利用的差别不一样而已。多少年来,其实山还是那山,只是人一批一批地换,过去的未曾因为消失而悔过,现在未曾因为遗憾而伤感,时空流转,物是人非,什么可以长久,原来还是这些沉默的大山,而山里的人只是寄存在那里,世世代代地延续寄存。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爬过诸多的山,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有名气的无名气的。凡大自然托付予她的生命,她倍加呵护,责无旁贷。众生云附,附而生机。喜欢山林的密不透风,抬头仰望,树冠遮天蔽日,脚下百草灌丛。虫鸣嘶嘶,偶有不知名的鸟受到惊吓扑腾飞起,啼鸣划破山林的寂静。炎炎夏日,徜徉于林间,幽凉浸润着每寸肌肤,贪婪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同样也喜欢被草甸覆盖的高山,杂乱的碎石上花团锦簇生长着各种不知名的小花。你一朵,我一团的顽强地生长在狂风烈日下的高寒山上。没有挺拔的身姿,没有惊艳的外表,它们总是默默扎根于此,每个登上高原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些小花,留恋于花海中。山泉则七拐八弯的流淌于花海中,滋润着根下每寸土地。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山,是多彩的。她的色彩使七色画笔显得苍白无力,难以描绘,不能概全。城市的人何常不是由大山走进城市寄居一样,如今走近山里是不是怀旧,是不是找寻那些似乎熟悉的感觉呢?溪流清水,绕山环游,仰视蓝天,白云悠悠,远眺群山,云雾朦胧,站立高山之顶,心旷神逸,飘飘然而后觉,青云渺渺,携手相离。我也曾迷恋于海,爱它的博大幽蓝;只是也许真正爱山时,你并不在山里,真正爱海时,你并不在海边。只是猛醒后才知发觉情如海深、爱比山高。或许每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厌倦了车声轰鸣,闻惯了乌烟尾气,受多了紧张压力,就愿望着走出去轻松一点心情,哪个地方风景如画,山清水秀,哪个地方就想往。山给了我生命,山给了我淳朴,山给了我思考。每当走近一座山,就有种深深的爱萦绕在我心头。哪个地方未曾污染,保持原始生态,哪个地方就想去。可了解这样的心态,不知道生活的人总是互相羡慕,如同山里的人向往繁华的都市,车水马龙,灯火辉煌。城里的人也好想山里的清静,白云蓝天,红花鸟鸣,生活就是这样:平淡的成了自然就感觉无奇,奢侈成性追求变得没有满足,都是好奇的原因。我出生在黄土高原上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山上,我的成长也和山始终保持暧昧的关系。每当我想到那座山,我就充实,变得真实可爱。几次悄悄地与它告别,我都在漆黑的凌晨静默片刻,然后义无反顾地奔赴前方。

大山,它从悠远的历史中走来,历经多少个世纪的风雨,显得既古老又年轻。它目睹了多少个世纪的变迁,铭记着历史的兴衰。山让我的童年始终生活在一种自我发掘和不断思索的交叉中循序渐进,我时常一个人跑到山的顶峰望着远方,望我那神秘而又遥远的地方,我的童年差不多是在不断的幻想和眺望中失去的。山的那一边是城市,城市的那一边是山与山的相连。可望似乎从此开始。走出再走出去,走近再走进来。把山的情怀写在脸上露出的一点惊喜,就可以了。它像一位思想者,注视着人世间的一切,在这个尘世里,无论是帝王的驾到,还是高官的惠临,它荣辱不惊,从不会低下令人敬仰的头颅。我不知道是自己被山感动了,还是自己在感动着那座山。我时常留恋那段枯燥而又真实的岁月,我知道我的童年并不精彩,但是始终有一样东西伴随我,那就是大山。亲近山的同时珍惜一下它的原始物貌,风情可存,风光则可依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我看来,山是有灵性的,每座山都有神灵仳佑着。遑论兀自巍峨矗立的高山,又或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大山,它的身躯连绵数十公里,你想看清它的面貌,须得仰视,它的身躯是那样的伟岸。它历经了多少个世纪的熔炼,博纳万顷岩波,汇聚无数元素,不停地修炼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它横空出世,便以一个博大而睿智者的形象,伫立在我们的眼前。

人生总有沉浮,总有顶峰和低谷。没有人的一生都一帆风顺,亦没有人的一世都命运多舛。家乡有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我有一天终于能走出那座大山时,我双颊润湿了。我知道自己的过去没有太多浪费的眼泪,即使在酸刺林中窜动,被那很长很尖的刺扎得满脸是血,遍体鳞伤,我都从来没有掉过一滴眼泪。时间是个多面手,可以刻出嶙峋的瘦山,也可以堆积出丰润的岩层。每一种山,都有理由入艺术家的眼,在他们笔下绽放烟霞。与那些瘦骨嶙峋、怪石尖锐的山不同,草原上很多山险峻却不凌厉,它的线条圆的居多。母亲告诉我,在山中生长的孩子,一定要坚强,不但要抵抗狼豹,还要战胜困难。所以童年的我几乎没有一滴的眼泪是虚浮的。而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竟然情不自禁地双眼变得朦胧。这样实在的山,迎着阳光,袒露着胸膛,跟我的父老乡亲一个样,跟这块质朴的土地一个样。山总以各种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奇险灵秘秀幽圣。奇如武陵源的石英砂柱峰,险如南迦巴瓦峰,灵如秦岭山脉,秘如玉龙雪山,秀如桂林喀斯特地貌上座座孤峰,幽如青城山,圣如冈仁波钦峰。而水则是山的血脉,山的灵气所在。山深处的谷里,稍微厚一点的`土层,都舍不得长点闲花野草,尽可能地长些丹参、连翘、葛根、紫苏……

9.鸟妈妈的情怀散文 篇九

鸟妈妈的情怀(散文)

作者/王英伟 刘占龙

春天里的一个早晨,曙色还未爬上窗户,妈妈就将我和爸爸早早地叫起,对我们说:“咱家后山墙有点堆了,趁着天好,修缮一下吧!”爸爸立刻响应,找来了几个工程队的人员。

我们一同来到房后,正要准备开始动工。忽然,一声声“叽叽喳喳”刺耳的鸟叫,打破了这清早的宁静。我忙抬起头,只见一只麻雀正在我们的头顶不停地盘旋,叫声一声比一声急,显得那么焦虑,那么凄苦。我们起初没大理会这些,只是埋头干活。当爸爸和工人叔叔们把房子梁柁用千斤支起来时,鸟叫声更加急切,似乎透露出某种哀求。这时候,爸爸突然手指房檐,大声喊道:“看,这里有一窝小麻雀,怪不得这鸟这么叫呢!”我忙跑近前,把脖子伸过去看,爸爸心疼这些小生灵,随手把窝连同小鸟端了下来。我惊疑地问:“拿下来干啥呀,小鸟崽儿不得饿死啊?”“ 不拿下来才会饿死呢!”爸爸不由分说,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离我们不远的一块平地上。

头上盘旋的这只鸟显然是鸟妈妈,看见爸爸的举动,叫得更欢了。她一定是怕爸爸伤害她的孩子,几次险些俯冲下来,猛扑向放在地面上鸟窝里的孩子。我感受到了动物的灵性,在孩子将要受到侵害的时候,作为母亲也会义无反顾,也会大义凛然,也会生死度外,解救自己的孩子。这种本能与生俱来,绝非任何外力使然。这让我联想到了树林中,猎人枪口下的“藏羚羊的跪拜”那感人涕泪悲壮的一幕。原来,人有情,鸟也有情啊!

那鸟窝,是用一根根柔软的小草再加上同类身上的羽毛精心编织而成,圆圆的,密密麻麻,紧紧实实,是那样的小巧玲珑。这不就是鸟妈妈为孩子们精心筑就的安乐窝吗?他们也和人类一样,父母总要给儿女们打造最好的居住环境,试想:眼前的父母和盘旋着的鸟儿他们的行为是多么的不谋而合呀!

窝里一个挨着一个地挤着5 个小脑袋,这5 只小鸟,身体有的强壮一些,有的瘦弱一点儿。尖尖的小嘴黄嘴丫还未退去,羽毛也都未丰满,尤其是躲在最里面的一只,个头最小,全身还露着嫩嫩的粉红色的肉皮。我生怕太阳一会儿升高,光线太足刺伤了它们,忙走上前想用一些砖头给它们围起来。正当我来回搬运砖头的空档,不经意间,有两只强壮一些的小鸟一溜烟似地展翅飞进了我家房后的一片芦苇丛中;另外也有两只不知啥时歪歪斜斜地飞到了房后的榆树上,这时,窝中只剩下那只最弱小的了。陷入危急时刻,它们只要有一分生还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谁也不能坐以待毙。人类如此,鸟类也尚且如此啊!看来,它们对我还有一份戒心,还有一种敌视的态度,还不了解我对它们的善意。强者逃生,弱者无奈,这更增添了我对它的怜悯之心。

该动手给最后这只小鸟搭窝了,鸟妈妈更是不离不弃,始终盘旋在我们的头上,那叫声更是让人心里纠结,让人悲恸。一会儿飞到芦苇丛中,一会儿又飞到屋后的`榆树上。这回,她好像忙得更欢了,好像那个也放心不下。是啊,都是自己的儿女,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十个指头咬哪个不疼呢?哪一个能够随随便便割舍得下?特别是眼看着这只最弱小的宝宝,孤独无援,求生的欲望表现得更加强烈。

就在这“叽叽喳喳”的呼唤声中,我不免又为这几只小生命担起心来,没有了安乐窝如何生存?天冷了谁来遮挡风寒?因为它们必定还是羽翼未丰啊!看到此情此景,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小时候在家,黄鼠狼夜晚咬死了鸡妈妈,撇下了一帮无人打理的鸡宝宝;又联想到了三十年前,邻居家的男主人突然病故,留下了大大小小六个孩子风餐露宿的情景……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纠结啊!

搭好了窝,房子的后山墙爸爸和那些民工也维修好了。该动手修前山墙了,爸爸叫我的乳名提醒我:“伟,仓子里有鸟笼子,把这只小鸟装上放点草,挂在树上吧,看被猫吃了。”爸爸的恻隐之心,不知是否受到了鸟妈妈的感动。我听了之后,赶紧把笼子挂到树上,打开笼子门,把鸟窝连同小鸟原模原样地放在里面。此时,鸟妈妈就蹲在我头顶的电线上,眼睁睁地看着我所做的一切。我不知鸟妈妈是否感谢不感谢我,反正我可得感谢她,因为是她,触动了我“爱”的这根琴弦,让我感同身受:天下的母亲都应有爱心,都应有责任感,既然你能让孩子来到这个世上,你就得应该让他们好好地活着,就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给他们营造一个安乐的窝。鸟雀如此,何况人乎?

挂完了鸟笼,我抬头往电线上一瞥,不知什么时候,鸟妈妈的嘴里多了一条虫子,歪着头,正眼巴巴地望着我,不跳也不叫,静静地,眼神里没有了方才的恐惧和焦虑,好像充溢着的全是对我的感激和期待。倏地,我情感的闸门猛然被一股莫名的潮水涌开,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溢出了泪水,我不忍心再看下去,转身走向了一旁,而是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地瞅她。鸟妈妈先是试探性地从电线上跳到树上,然后从树上再跳到玉米秆堆上,最后站到了笼子上,它趁我不注意的功夫,闪身钻进了笼子里。等它再飞出来时,虫儿早进到鸟宝宝的肚子里了。

鸟妈妈喂完了笼子里的这只最弱小的鸟后,就瞧不见它了,等我再四处寻找,不是从芦苇丛中飞出,就是在房后那棵大榆树上落下。我想,她一定是给先前逃生的那四只鸟宝宝送食去了。就这样,鸟妈妈不知疲倦地忙碌于寻食、喂食的旅途中。那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鸟妈妈自己才能够体会得到。这时,正值中午,太阳像下了火,炙烤着大地,我们只要动一动身子,就会大汗淋漓。可是,鸟妈妈还是那样不知疲倦地为孩子们填饱肚皮而奔波忙碌着。

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我并没有帮爸爸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而是为了这几只鲜活的小生命不断地往返于前院、后院。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鸟妈妈始终对她的孩子不离不弃。看到这,我心里想到了父母,想到了我自己,想到了我的孩子们。同样身为女儿,身为母亲的我,儿时,不就是那只稚嫩的小鸟宝宝吗?长大了,自己也做了母亲,不就是那只爱心实足的鸟妈妈吗?父母为我修房,是想给我营造一个更舒适的居住环境,鸟妈妈给鸟宝宝筑窝,不也情同此理吗?

修好了房子,多少天来,鸟妈妈的身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让我激动,让我感慨,给予我启迪:鸟妈妈的情怀,漫漫人生路上,永远是母爱不可磨灭的主题。

10.苞谷情怀的优美散文 篇十

玉米俗称苞谷。据传说,村里有一个年轻人到外面打了几年工回来,指着地里的苞谷说:“爹,这玉米长得不错”!他爹骂到:“啥玉米?你才出去几天,连苞谷都不认识啦,将来你还不认你爹哩?”其实苞谷就是玉米,可能是它果实颗粒像玉一样,就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而山里人还是觉得叫苞谷亲切。

苞谷、小麦、红苕是山里人的三大主粮,包谷排在首位,可以说苞谷是山里人的命根子。

山里人说种苞谷就是累。冬天,冒着寒风把土地弄松。由于农田是坡地,基本用不上耕牛,更不用说拖拉机,只能靠双手挖,一锄一锄地挖松土块。春天,一粒一粒播种;夏天,头顶烈日,给小苗施肥,薅草。秋天,苞谷成熟了,每天早早下地,把苞谷棒子(带壳)从梗子上扳下来,一筐筐子背回家。晚上,家庭主妇上灶做饭,其他人围在苞谷棒子堆旁,一个个地将苞谷壳撕开,扭下苞谷米,等到撕完、扭完,已是深夜。次日如果是天气好,就把扭下的苞谷米倒在篾席子上铺开,晒上几天,直到晒干后装入粮仓。

山里人说吃苞谷也累。苞谷米要放在一百多斤的大石磨里,一把又一把,一转又一转,推成细面。往往推上一到两整天才够一家人食用一个月。

种植累,收获累,吃也累,但苞谷毕竟是山里人的宝贝。包谷还未成熟时,嫩棒子煮了吃,烧了吃,又香又甜;制成窝窝头烤来吃,又酥又香;熬成糊糊吃,又是一番风味。

过去山里人种的苞谷是老品种,时间一长就退化了,产量不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就到村里推广良种苞谷,开始乡亲们不理解,认为还是老种子可靠,也许是饿怕了,害怕当年没收成。等父亲走后乡亲们连夜把老种子种下了地。父亲见了很生气,硬是让乡亲们把那老种子一粒粒从地里检起来重新种上了良种,结果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乡亲们就喜欢上了我父亲。现在有时乡亲们有事来找我,一提起父亲,话就多了,好像是见到了亲人。

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种包谷也省去不少麻烦。耕地用上了小拖拉机,苞谷米可用机器扭下,要吃面粉就用电动磨推。科技的进入,苞谷年年丰收,山里人有了余粮,就让苞谷棒子,或者干脆煮成甜的、烧成香的、烤成酥的或者制成“玉米粉条”走向市场,换回自己所需要产品,甚至出口挣点外汇。

研究发现,包谷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已成为当今热门的保健食品,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并风靡曾经以食物精细著称的欧美。据报载,美国前总统里根每天早上就是以玉米粥作为早餐呢。这也为盛产苞谷的地方为何小伙长的帅气、姑娘水灵找到了答案,就是在那三年困难时期,山里人也很少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走出了大山的人,也是个个都混得有模有样的。

其实苞谷全身是宝,收获时那结苞谷小的梗子的汁清甜可口,是我儿时的零食。壳叶、梗子铺在床上是山里人的“席梦思”;它还是牛羊过冬的主饲料,垫在牲口栏里则是它们的暖窝;梗子切成小段可以做堆肥。近来人们将苞谷壳叶经过加工,变成为坐垫、篓子、壁挂,走进大雅之堂,就连包谷须子泡水喝,还有降压作用。

包谷是苍天赐给人类的福祉,它是生命的伙伴,是幸福的一次次耕种,再耕种。

老家虽然盛产包谷,可当地老乡从不外买。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家有存粮,心里不慌”。

老家的包谷饭有淡淡清香,慢慢品尝还略带点甜味,这是其它地方没有的,也可能是孩提时就吃它,只要闻到那味道就有回到老家的感觉。后来才发现,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老家可以说是在崇山峻岭之中,离县城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海拔要高出六百三十余米,气温平均比县城低5-6度,那儿的农作物生长期长,包谷饭就显得有些特色。

那苞谷籽粒以黄色的为主,有白色的,还有的像红宝石,一粒粒晶莹剔透。到了初秋,苞谷开始黄壳,这时掰下苞谷,便闻到那成熟的甜香,煮了吃,烤了吃,又甜又香,满口生津。还可以把刚满浆的苞谷籽粒一颗颗扭下来,磨成浆,做糊糊、煮疙瘩、蒸粑粑。但在老家除非是断粮了,或让娃娃尝尝新,大多是不愿吃嫩包谷的。老人说,那没熟好,太浪费。

到了深秋才是苞谷收获的季节,撕下包谷壳叶,扭下籽粒晒干备用。这时闲置的老磨就有了用场。父母白天忙着农活,晚上就用石磨推包谷面,大多要忙到深夜。有一次放学了,帮父母推磨,因为添加包谷时多时少,导致磨的面粗细不均,父母只好重来,从此就再没干这活。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村里有了机械磨,父母才轻松了许多。

母亲在当地是最会做饭的,那家来客都会请她,特别是那甑子蒸的苞谷饭,香喷喷、软酥酥的。如能吃上罐子煨的半肥半廋的腊肉坨坨,就是神仙过的日子。或是煮上一锅合渣,腌上一盘辣椒,那也是上好美味。

记得我在读小学时,家人外出了,就学做苞谷饭,结果出来的尽是一些“汤包疙瘩”,让人难以咽下。母亲知道了却笑而不语。

有一年干旱,当地苞谷减产歉收。到了冬月里,缺粮严重的人家,就在山上挖些野菜度日。如蒿子,再加些苞谷面,炒了吃。我那时不懂事,以为是什么稀奇东西。如今老家还有人做这种蒿子饭,不过加了点腊肉,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苞谷面好像是万能面,如萝卜丁、洋芋丁、红苕丁、青菜,只要是能吃的东西,撒上几把苞谷面,也能凑合着填饱肚子。很多人,就是吃着这些东西,一路走过来,走进新时代。

家乡老人说,苞谷饭加上合渣是干体力活人吃的饭。后来读了大学才知道,这两种食物合在一起,里面含的营养素互补,正好满足人体需要。现在家乡人开了农家乐,苞谷饭、合渣已是客人们点击率最高的食品。

苞谷饭,对于城里人来说是稀罕,对于家乡人来说却是珍贵。一晃就过去了三十多年,还是觉得老家的苞谷饭香。

苞谷除了做食品、饲料,稍微好点的人家都会煮一些苞谷酒,因为老家满山遍野种的是苞谷,当地老乡就称苞谷酒为“遍山大曲”。包谷酒又叫老烧,意思是说酒的.度数高,有些烧喉咙。常用来招待客人或自己饮用。记得第一次下乡来到农户家,主人很热情地端来了花生和饮料,开始我以为是茶呢,原来是一杯苞谷酒。据当地人说,招待远到的稀客进门就是一杯酒,只是我不太习惯。

山里人是“喝”酒而不用“饮”酒,大碗喝酒,大碗吃肉,说话大大咧咧,做人大大方方,做事亮亮堂堂。喝酒时,嗓子扯到半天云里去了。吹牛时,胸脯拍得山响,比真牛还“牛”。

多年来,山里人喝苞谷酒喝出了感情,山里几乎每个村庄都有煮酒的作坊,喝酒的度数至少要超过五十度的才算好酒。好酒可以用来泡制各种药酒,但药酒一般不上席,那是私家藏品,不是亲朋稀客,享受不到此等待遇。出门走人家或者拜师学艺送礼也少不了两瓶苞谷酒。

山里人认为,酒是粮食的精。逢年过节,或是小娃满月、老人寿诞,至少要准备百十来斤苞谷酒。喝酒的器具,不是土碗就是茶杯。喝酒的方式,不是一口“闷”就是几大海口,颇有上古遗风。吃一餐饭少说也要两三个钟头,冬天锅里的腊肉“扑扑”地煮着,桌上的菜凉了又热,喝了个瓶底朝天,众人这才下了酒席。

在家族的发展史上,没有劝人吃苞谷饭的典故,但劝人喝苞谷酒的则比比皆是。山里人一年忙到头,也是想从中找到人生的一点乐趣。土家人说喝醉,就是要喝好,喝到东倒西歪,喝到夹菜拿不稳筷子,喝到现场表演。酒席是山里人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粉墨登场,展示一下个人风采。你也可以轻松卸妆,将那些凡尘琐事暂放在椅子后面,在这短暂的游戏之后,重新挑起担子赶下一段路程。

我经常也在外面喝酒,只是应酬的多,感情成分少,常常是被喝,可怎么也喝不出我在山村里喝那苞谷酒的气氛来。主要是山里人自由自在,没有那种求人才喝酒,喝酒为求人的虚伪。

酒是个好东西,但经常喝醉伤害身体。特别是现在一些不法商人,用酒精钩兑白酒,有的就是喝这样的酒出了人命。除此之外,山里人喝酒人也不大喜欢喝那瓶子酒。茅台酒虽然好喝但贵,一瓶茅台酒要买一百多瓶苞谷酒。一般人喝不起,如果花了钱又喝的是假酒,你说该有多亏。

上一篇:教师教育专著和论文下一篇:入党思想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