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春节》作文

2024-10-12

关于《过春节》作文(精选12篇)

1.关于《过春节》作文 篇一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回家过年,也有不少人在街上购物,添置过节所需食品和物品、服装,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非常的热闹。

除夕,我们一家忙不停。上午,我和妈妈一起贴对联,下午,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我和姨妈在阳台挂灯笼,外公外婆把“福”字帖在门上。

晚上,一股股香味从厨房飘出来,我说:“爸爸妈妈做的菜可真香啊!”我们一遍吃年夜饭一边看跨年春节晚会,一直看到了通宵。零点的钟声敲响,外面突然响起一阵鞭炮声,还有的人放起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就像在空中盛开的花朵,美丽极了。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希望全家人幸福安康,希望我的学习越来越好。

优爸点评:这是一篇日记形式的文章,小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了过大年时的热闹和欢乐。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叙述,包含的内容很多,从贴对联到挂灯笼,从做年夜饭到看春晚,最后,小作者用充满活力的语言描写外面的烟花,配合比喻的使用,在一片绚烂的火光中将文章推上高潮,这样的安排是很合理而有效的。文章虽然不长,但小作者能对语言有基础的把握,写出来的文章完整,值得表扬!

小作者:韦泳行

公众号:优页作文选2

2.关于《过春节》作文 篇二

喝酒时千万不要喝碳酸饮料

过年了,单位聚餐、同学聚会、家人团聚,难免会喝上几杯酒来调节气氛,可是很多人为了避免喝醉,喝酒时喜欢往酒里加点碳酸饮料,比如可乐、雪碧等,以为这样酒被“稀释”了,可以降低“酒劲”。其实不然,因为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很容易通过血液进入脑内,造成伤害。所以,边喝碳酸饮料边喝酒反而会加速醉酒。

还有许多人,觉得浓茶能使人清醒,也能起到解酒的作用。诚然,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饮酒后头疼。所以,酒后可以喝点淡茶或稀释过的果醋,但最好不要喝浓茶。

还有一个解酒醉的方法就是在酒后喝两支葡萄糖口服液。因为人体分解酒精主要依赖葡萄糖,葡萄糖口服液可以加快分解体内酒精,避免造成酒精中毒。也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等。馒头在胃内可转化成葡萄糖,能增加体能,由于它有发酵过程,对胃酸还有中和作用,吃后身体会马上舒服起来。此外,可以在饮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者酸奶,以保护胃黏膜不受酒精刺激。

醉酒者如果呕吐不止时,可滴数滴花露水在热毛巾上,敷在醉酒者的脸上,这样能醒酒止吐。当醉酒者不省人事时,可取两条毛巾,浸上冷水,分别敷在后脑和胸口上,并间断用冷开水灌入其口中,使醉酒者逐渐醒过来。如果发现醉酒者面色苍白、大汗不止、心律不齐、呼吸异常以及昏迷不醒时,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安全篇

为了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请选择低碳过年。大家在春节期间尽量不放或者少放烟花爆竹,尽量选择购买少味、轻烟、残留物少的环保烟花和电子鞭炮。自觉不购买、不燃放个头大的、药量足的、震耳欲聋的违禁烟花爆竹。

鞭炮伤人、食物中毒、突发急病……“节日病”给喜庆的气氛蒙上阴影。在此提醒您:春节期间不论是衣、食、住、行、玩,尤其是放鞭炮时特别要注意安全,要掌握一些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谨防烟花爆竹成“节日杀手”

每逢春节,被鞭炮炸伤、炸残的患者都成为全国各大医院就诊的“主流”。在被烟花爆竹烧伤、灼伤的人群中,一半以上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或用错误的处理方法,最终导致伤害的扩大。

在燃放鞭炮时,发生比较严重的意外是眼睛被炸伤。眼睛被炸伤之后,千万不能用水冲洗,因为水容易使鞭炮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化学反应,造成眼部酸碱烧伤;也不能用手揉眼睛,因为眼部伤口受压后可能会扩大。

正确的方法是,意外发生后,先稳定情绪,试着目测一下视力,如果眼部有出血,要尽快用干净的纱布将受伤部位轻轻遮住,然后及时去医院,请眼科专业医生处理。

鞭炮炸手部是很常见的。好多人怕出血,就用布条往手腕处一勒,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压迫止血”,哪个地方出血了就用干净纱布压住哪个地方,然后缠上绷带。 如果被炸飞了手指,保存残肢的方法直接决定其保留的机会。对于已经掉下来的组织可以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外面套个塑料袋、橡胶手套等不透水的材料,扎紧后,放进冰块里,赶紧带到医院。

身体其他部位炸伤,也不能随意处理。因为一般都同时有烧烫伤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灼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取冰箱中冷冻室内的冰块,用消毒纱布包住做冷敷。切忌涂抹狗油、酱油、烟丝或油膏。

以上的应急处理办法是为了避免受伤者扩大伤害,但是要想彻底避免受伤,还得从根抓起,首先在购买烟花爆竹时要严格把关,到有销售许可证的专营场所去购买,不在无证摊点、骑车兜售的不法商贩处购买烟花爆竹。万一鞭炮出现异常,不要马上靠近,一般等待15分钟后再去处理;燃放时,应将鞭炮放在地面上,或者挂在长竿上,不要拿在手里。

心脏病突发不宜搬动

心脑血管病人最忌便秘,节日吃了过多油腻食物会加重便秘,要格外小心。心脏病病人发病时会血压偏低、嘴唇发紫。遇到这种情况时,家人先不要轻易搬动病人,也不要摇晃病人,要马上服药,马上叫急救车。

冠心病患者如出现心绞痛,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的药。

饮食篇

冬季吃火锅的六大禁忌

过春节了,很多地方天气寒冷,吃火锅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都觉得吃火锅既滋补又暖和,但是营养学家认为,煮久的火锅不但使菜的营养流失,甚至汤水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下面介绍吃火锅的禁忌。

1.一热当三鲜。

表现:热腾腾的火锅中的美味一夹起来便直往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大呼过瘾,并美其名曰:“一热当三鲜”。

伤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就会损伤黏膜,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火锅中的食物取出即吃,很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

专家建议:吃火锅千万不可心急,从火锅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并等降温后再入口为宜。

2.半生不熟最鲜美。

表现:为追求鲜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

伤害:这样的吃法除了会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会随食物吞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专家建议:吃火锅的时候一定要将肉切薄、多烫,涮猪肉片、牛肉片时,一定要涮熟再吃。

3.火锅汤底营养好。

表现:把涮完的火锅汤底当“营养汤”喝光。

伤害:火锅的汤大多采用猪、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质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为佐料,吃多了易导致高血脂、胆石症、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牙龈炎、痔疮等疾病。

专家建议:对于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汤,应倒掉。如果是放在铜火锅中过夜的底汤,更不要吃,吃了这样的汤不但有害健康,还可能引起铜氧化物急性中毒。

4.冷、热混吃求“中和”。

表现:一口麻辣烫一口冰冻啤酒,这是许多人喜欢的火锅吃法,美其名曰“中和”。

伤害:忽冷忽热,对胃黏膜极为不利,极易造成胃肠疾病。

专家建议:吃火锅时应尽量避免喝冷饮。

5.过夜火锅菜吃得欢。

表现:继续享有过夜的火锅菜和汤。

伤害:火锅汤不宜反复使用,更不能将残菜汤放在锅中过夜再用,否则久煮的汤中亚硝酸盐(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含量会增加,食后对身体健康有害。

专家建议:在准备火锅食物时,不要买得太多,分量足够就好了,也不要留过夜。

6.寒冬久煮火锅,吃的就是“气氛”

表现:天气冷,看着锅里红红辣辣的汤,还有不停翻滚的肉菜,大伙聊着、喝着,一下子几个小时过去了,喝高了,吃欢了,求的就是个“气氛”。

伤害:煮久了的火锅汤相当于铅滚水,汤煮久以后一些有毒有害的东西就多了,特别是会含有更多的亚硝酸盐,以及更多的嘌呤类的物质。

专家建议:注意火锅煮的时间,建议吃火锅应尽量在一个半小时内吃完,同时建议大家在火锅汤里不要下面条,尤其是非常浓的火锅汤。因为面食是干的,需要吸附水,让面膨胀起来才能熟,在这样的过程中,面条会吸附到汤里面更多的有害物质。

(湖北 张畅)

3.关于过春节的三年级作文 篇三

在我们这里,一过了腊月二十三,大街上到处都是买年货的,赶年集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人们忙着赶集备年货,弄好吃的。我们小孩子们跑来跑去,一会吃个这,一会吃个那,把小肚子撑的圆鼓鼓的,在众多的年节美食当中,我最爱的便是那一碗飘着香味、热乎乎的油茶。

今天奶奶要开始炒制油茶了,我早早地就吵着一起做,我要学习学习这香喷喷的油茶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只见奶奶把一大堆八角、花椒、丁香、肉桂什么的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香料都放在了锅里,并不放油,不停的搅拌着,香味出来了,奶奶把它们倒在料理机里,开动机器,不一会就变成了香料面面。又继续把花生、黑芝麻、核桃仁也和刚才一样炒干了,打成细碎小颗粒……

“奶奶,什么时候才开始炒面呀?”我等得不耐烦了,奶奶笑嗬嗬的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就要开始了”。只见奶奶一边说着一边把雪白的面粉倒了锅里,开着小火开始炒了,炒呀!炒呀!好半天了我怎么说得一点变化也没有,我不解地问奶奶,奶奶说:“炒茶不能心急,要用小火一点一点慢慢炒,火在了,面就糊了,炒出的茶就有糊味,不好喝了”,哦,我知道了,让我试试吧。奶奶把木铲子递给了我,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下一下地搅拌着,不一会,就觉着手臂好酸呐,奶奶说:“还是我来吧!”奶奶又接着炒,又放入了刚才备好的花生、芝麻碎、香料面和一点点盐,又略炒了一小会儿就出锅了……

到了晚上,奶奶就给我们做了一锅热乎乎,香喷喷的油茶,里边还放有丸子、粉条、青菜等等,可真好喝,我一口气喝了一大碗呢!

4.关于过春节的习俗 篇四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了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二是初三到亲朋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际,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部分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如今,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给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谷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正月初二

祭财神(开斋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到来的这一年要发大财。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完饭)。[17]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 在北方有些农村风俗是大年初四,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在福建的莆仙地区的人们的风俗是重新围炉过大年,这是全国唯一、独特的地方风俗,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迎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石头生日:在这天是石头的生日,所有石制品都不可使用。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踏青

正月初七踏青郊游,源于宋代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的踏碛(qi)。碛(俗称碛坝),三国时期诸葛亮在碛上排兵布阵,以退吴兵,名“八阵图”。《荆州图经记》:“夔府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八阵碛上,谓之‘踏碛游’,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瑞”。宋陆游在奉节做官时,作《蹋碛》诗:“鬼门关外逢人日,踏碛千家万家出。”南宋状元王十朋在奉节为官时,更常与民同乐,正月初七带头游碛,男女老少,倾城出动,热闹非凡。其《人日游碛》诗曰:“今日日为人,倾城出江皋。”

登高

人日节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正月初八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21]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石不动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

5.关于《过春节》作文 篇五

贵州苗族春节习俗

苗族在我国分布地区很广,他们的年节,称“冷酿廖”。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在秋叫后。按当地的传统习俗,选择在农历九月、十月或十一月份。

贵州省的苗族,在节日期间有舞狮子的活动。在锣鼓声中,一个手拿绣球的武士引出了一头纹彩斑斓的“雄狮”,后过跟着一个笑咪咪的“大头佛”。“大头佛”一步一摇,滑稽可笑。苗族舞狮子最精彩的又要数爬桌子表演:声地中央直叠起十二张高饭桌,总高度在十米以上。狮子在武士的逗引下,从下面的一张桌子钻过去,再翻上一张张桌子......一直爬到最高点,武士一个斤头翻落到地,狮子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踩着翻黑心放在最上面那张桌子的四条脚,表演转身,绕圈、前伸、后顾、站立、朝拜等动作,最后还要从最高处轻盈地跳下来。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在贵州省安顺市天龙屯堡古镇,村民正在贴春联、制作腊肉、血豆腐、欢欢喜喜过春节。据悉,当地至今仍然保留6前明朝时期的风俗习惯。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王官村品尝“刨汤饭”。所谓“刨汤饭”也称“杀猪饭”,是贵州省农村的一种风俗(不知道其他省份是否也有这样的风俗):每年冬至后,天气渐冷,贵州农村中就开始杀猪,用于腌制腊肉、香肠,制作血豆腐等,一些人家也趁此时机“打糍粑”,为过春节作物质准备。由于杀猪、打糍粑等都是力气活,少不了村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杀猪或打糍粑的人家免不了要请帮忙村民吃饭,一来二往就形成了吃“刨汤饭”(或杀猪饭)的风俗。由于许多村民都有亲戚在城里,这些村民也希望城里的亲戚到农村来品尝“刨汤饭”,城里人一方面想到农村去呼吸新鲜空气,另一方面也想吃点原生态的食品(顺利还可以带点“战利品”回家),于是就形成了每年冬至后,城市人到农村吃“刨汤饭”的潮流,以至于有的休闲渡假山庄也把吃“刨汤饭”作为一个品牌。

铜鼓声中过新年

贵州省水族地区的春节是在铜鼓声中过的。节日清晨,几个小伙子在长老指挥下敲击铜鼓,村中父老兄弟听见后就聚集在铜鼓周围。互祝节日愉快,人寿年丰,之后便跟在铜鼓的后面,挨家挨户去贺新年,吃年酒。每到一家,大伙便按照辈份高低、年岁大小,依序入座,高举酒杯,互挽手臂,在“秀!秀!”(水语:好!好!)的欢呼声中,依次干杯,吃摆在桌上的鱼和其他菜肴。吃年酒,不论贫富,家家必去。倘有一家未去,那是对这户人的最大侮辱。有趣的是,村里的孩子们也尾随这支吃年酒的队伍,去分享过年的馔品。他们每到一家,女主人就拿鱼干、糖果等食物分发给孩子们。儿童们则把过年获得馔品多少来衡量是否能干,今年是否能交好运。因此,他们一进家门,便围着主人踮脚伸手,不住地叫喊着:“海育啊!”(水语:给我啊!给我啊!)这种欢呼雀跃的场面,也给村寨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要是谁家冷落了他们,孩子们明年便不再登门―一据说,听不到孩子们欢笑声的人家,就会有厄运降临。

6.清朝皇帝过春节 篇六

坤宁宫南北两面各有一列大木炕。皇帝、皇后、太子等坐在北面大木炕上,王公大臣坐在南面大木炕上。太监将猪肉端上来,先由皇帝用刀子割下一块,派太监将这块肉送到宫外旗杆木斗内(这旗杆象征祖宗)用来祭天。随后,皇帝及诸人纷纷动手,用刀子把肉一块块割下来食用,这种肉除盐外,不般不加其他调料。食肉之后,人们还需向挂在西边墙上象征神灵的布娃娃顶礼膜拜,并由腰系铜铃的巫婆手舞足蹈一番,以示庆祝吉祥如意的春节。

除此以外,中途还有一些礼仪性的节目。隆重的庆典活动结束以后,大年初一还有许多其他活动。

首先是赐“福”活动。皇帝由钦天监选定出行吉时,在大臣前呼后拥之下,先到阐福寺拈香礼佛,再到建富宫开笔书丹,最后到乾清宫暖阁,召近臣王公,内廷供奉,赐“福”,即用珠笔在红纸上写上“福”字,赐给对方,凡得“福”字者,引为荣耀,拿回家后,供奉在祖宗牌上。

7.关于文明过春节的倡议书范例 篇七

极不平凡的**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十二师党委团结带领全师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经济运行行稳向好,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值此2021年元旦、春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养和谐文明、友善关爱、风清气正的人际关系,抵制赌博、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炫富攀比等不良社会习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共同营造欢乐祥和、清正廉洁的节日氛围,十二师文明办发出如下倡议:

友爱互助过节

倡导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道德规范;

大兴孝老敬亲、邻里和睦之风;

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留守儿童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文明和谐过节

倡导将好家风好家训融入写春联、猜灯谜等活动中。传承民俗文化。利用文化站、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民间才艺等文体活动;

倡导文明出行,不乱穿马路、不酒后驾驶、不违章停车、不车窗抛物;

要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为支持、参与乌鲁木齐市迎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验贡献一份力量。

勤俭节约过节

倡导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文明拜节。践行光盘行动,培育勤俭节约、文明用餐新风尚;

把不剩菜、不剩饭、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理念变成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倡导文明祭祖,不在道路、小区、草坪、广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

倡导少放烟花爆竹,不在禁放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环境污染。

诚实守信过节

倡导文明诚信服务,优化节日市场秩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原则,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准则,信守合约、履行承诺,共同营造温馨安全的节日购物环境,让广大居民和外地游客能够买得放心、用得安心,走得舒心。

廉洁自律过节

倡导党员干部要自觉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带头弘扬文明新风,自觉抵制奢靡之风。要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到联系、包扶户家中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树立和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树立新风,从我做起。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串门、不聚集、不扎堆,出门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让我们以十二师道德模范、十二师好人等先进典型为榜样,见贤思齐,崇尚文明,扶正驱邪,激浊扬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生活增添新风采,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大力弘扬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切实履行兵团职责使命,为把十二师真正打造成为“首善之师、融合之城、宜居之区、产业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大家身体安康、阖家幸福、节日愉快!

【篇二】

市民朋友们: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着2021年春节的临近,市民群众操办婚庆、乔迁、贺寿等喜庆事宜日渐增多,为减少人员聚集、有效防控疫情,倡导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新风尚。我们倡议:

一、婚庆喜庆新事简办。各类婚庆喜庆事宜控制规模、缩短时间,仪式从简,人员从少,宴席标准适度,不收高额礼金,倡导举办只邀请在本地生活的至亲好友参加的小型婚礼喜宴。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必要时根据要求取消或推迟婚礼等喜庆事宜。

二、过年从简文明祭扫。春节期间,倡导就地过年、电话拜年、网上拜年,减少走亲访友,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餐,家庭聚餐最好控制在10人以下;

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绿色低碳方式祭社、祭祖,减少燃放爆竹、焚烧纸钱,文明祭扫、树立新风。

三、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广大市民群众要牢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自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到机场、车站、医院、商场、农贸市场、影院等公共场所,要主动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扫码出入公共场所;

不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吃水果要洗干净、去皮,避免直接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和刀具要分开。

让我们讲卫生、严防控,度过一个节约环保、祥**安的春节!

【篇三】

全市广大企业职工朋友:

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发态势,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加之冬春季又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常发、多发季,随着春节期间返乡人员的流动,疫情传播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国家卫健委倡导职工在工作地过年,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

全国多地也已明确,春节假期从低风险地区返乡者,也需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为有效确保广大企业职工朋友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详和、健康、快乐的春节,我们向外省区职工朋友们发出倡议:留在**,温暖过年,共迎新春!

我们倡议,各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合理安排职工弹性休假,为留银职工送年夜饭、发拜年红包、丰富文体娱乐活动等,用心用情让留银职工安心在**过年。

我们倡议,外省区职工朋友能不离开本地的尽量不离开,留在**欢度春节,可以和远方的家人及朋友通过网络、微信互致祝福和问候,您的安全是他们最温暖的安心,您的安康才是他们最想要的新春祝福。我们将从抓好疫情防控到营造节日气氛,方方面面保障大家春节期间在**的生活和工作,和您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

祝广大企业职工朋友健康快乐、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篇四】

春节将至,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明新风,引导全市人民过一个文明健康、平安祥和的节日,我们向全市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防疫抗疫,平安过年

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遵守相关规定,非必要不出行,外出时科学佩戴口罩并保持适当距离,减少聚会、聚餐等各类聚集性活动,主动配合出示“健康码”,做好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等必要性防控措施,提倡就地过年、居家过节。加强个人防护,养成勤洗手、多通风,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二、移风易俗,文明过年

反对封建迷信,坚决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黄赌毒”,践行文明环保的新型祭祀方式,树立良好文明风尚。自觉遵守《**市烟花爆竹销售和燃放管理规定》,不违规销售、购买、燃放烟花爆竹,提倡使用电子爆竹、喜庆音乐等方式欢庆佳节。

三、健康饮食,勤俭过年

倡导科学健康的餐饮习惯,生熟食品分开加工,食物要烧熟煮透,不食用野生动物,谨慎接触冷链食品及境外网购物品,确保饮食安全;

自觉参与“文明餐桌”行动,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导文明理性消费,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家人团聚或招待客人做到按需点菜,剩菜打包,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四、孝老爱亲,暖心过年

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离开电脑,放下手机,多陪伴父母家人,关爱孩子,增强家庭意识,凝聚家庭亲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留宁外来务工人员等“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做尊老之事、树孝敬之风,做睦邻之事、树和谐之风,做助人之事、树慈善之风。

五、绿色环保,清新过年

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实行垃圾分类,保持公共环境干净整洁。倡导低碳文明出行,无论驾车、骑行还是徒步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各行其道、文明礼让。倡导“网上拜年”,用短信、微信、电子贺卡传递祝福,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积极参加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传递正能量。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齐心抗疫、你我同行。文明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自觉践行文明行为,争做文明有礼**人,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篇五】

全市广大市民朋友们:

在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为做好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降低由人员聚集导致疫情传播风险,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让广大市民健康平安、欢乐祥和的度过春节,**市文明办发出倡议:

一、防控疫情,健康过春节。节日喜庆,健康第一。春节期间,疫情防控不可大意,广大市民要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出门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卫生文明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减少走亲访友活动,尽量在本地过年;

不组织、不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提倡网络拜年;

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不酗酒、不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传谣信谣、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过一个平安详和的“健康年”。

二、传承美德,节俭过春节。自觉遵守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倡导文明消费新风,杜绝铺张浪费,摒弃搞攀比、讲排场、摆阔气的陋习。倡导“公筷公勺”、“光盘行动”,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节约用餐、文明用餐,过一个风清气正的“节俭年”。

三、移风易俗,新风过春节。倡导喜事缓办停办、白事速办简办,推行简约舒适的婚俗礼仪和厚养薄葬的殡葬礼仪,反对奢侈浪费、大操大办,不邀请外地亲友,严禁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参加,切实减少人员聚集、流动。推行绿色低碳祭扫,提倡鲜花祭奠、网上祭祀等文明、安全、低碳、健康的现代方式寄哀思、敬故人,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过一个移风易俗的“新风年”。

四、保护环境,洁净过春节。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自觉维护城乡卫生环境,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停乱放、不随地吐痰,保持居家、庭院、街道干净清洁。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空气清新、碧水蓝天、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自觉遵守禁放烟花爆竹规定,外出低碳出行,减少空气污染,过一个绿色低碳的“环保年”。

五、文明出行,平安过春节。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乱穿马路,不翻越护栏,不酒后驾驶,不超员超载,不车窗抛物,不疲劳驾驶。文明出行,开文明车,行文明路,礼让行人,文明乘车,有序通行。做好安全防范,科学使用家用电器,注意防火、防盗、防爆,过一个遵规守礼的“平安年”。

六、志愿服务,和谐过春节。党员干部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主动做移风易俗、疫情防控的宣传者、践行者、引领者、劝导者。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送温暖、献爱心。邻里间团结互助,尊敬他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共同营造温暖、和谐的节日氛围,过一个团结友爱的“和谐年”。

8.春节的作文:在绍兴过春节 篇八

眼看快到春节了!腊月二十三,人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又要掸尘,又要准备好酒菜,还要贴对联,购置年货。孩子们可放松了!因为放寒假了,快

我在乡下奶奶家疯玩,变成了一个假小子。二十三,奶奶可忙死了,一会儿从厨房里出来,一会儿又拿着东西从储藏间里进来;而我和同村的小伙伴玩得正欢呢,村子里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晚上,奶奶家要请灶神,吃年糕,粽子,糖。据说腊月二十三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们一年来的

除夕到了,我收红包收得合不拢嘴,大家围桌而坐,互相倾诉着一年来得到的收获和对下一年得到的希望。然后,我们一家人看春晚:滑稽的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清亮的歌声让我们陶醉其中;

正月初一,乡下要请菩萨,几乎没有什么人出门,都在家里休息。正月初一的静和元宵的闹真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元宵节,人们都要去猜灯谜,吃元宵。可惜,第二天学生要开始上学了,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四年级春节的作文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有所帮助。查看更多请点击【四年级作文】栏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9.在国外过春节 篇九

古来流传的两句话:一 是“衣食足则知荣辱”,一是“民以食为天”,是汉朝吕后谋臣郦食其说的。这些都是从政治上指出了民食的基本性,也就是说从老百姓来看,吃饭第一。另一方面,告子说,“食色,性也”,是从人生哲学上肯定了食是生活的两大基本要求之一。

西方人是否有同样的感知,无考。然与中国的过年一般,美国人的圣诞前夜就相当于中国的大年三十。美国人饭桌上必备的烤火鸡、玉米面包敷料、青豆、甜土豆砂锅菜、水果沙拉、南瓜和山核桃饼以及蛋糕等菜系,也如同中国人南方的八荤八素一样,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什么用水芹菜代表“路路通”,用豌豆代表来年“平安”,用鱼代表“年年有余”一样。到了国外,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完全取决于中国超市的菜品类进货,假如找不到上面的中国特色菜,那么通常出国的中国人会用其他的蔬菜和肉系代替传统的饮食。

其实,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记住祖国的根,都会在心底过一个中国的春节,唐人街每年都会有张灯结彩的年会,中国驻国外大使馆通常也会举行春节联会。甚至中国留学生,华人组织会自发在一个临近春节的一天,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旷地,举行舞龙狮,歌舞表演活动,形同国内的小型“联欢晚会”,看到的是个国内一样的类似歌舞节目,比如什么小合唱,杂技,舞蹈,演奏等。

国外的春节热闹与否与当地华人多少及影响有很大关联,通常华人聚集地加上国内政府出资访问的,举办的规模就较大,华人少的地区,一般是家庭独自出去下馆子或者自己做一个年夜饭,也给孩子买礼物,发红包等,形同西方人圣诞节在壁炉前的袜子里面藏礼物,也有给钱的习惯一样,因人而异又大同小异。

中西方“过年”尽管不太一样,从人性的角度发现其实在大一统的情感家庭国家传统的传承精神上,中西方得到了共融,而在细微处又有点区别。比如国内从前允许放烟花爆竹,如今只有郊区可以,国外基本不允许。

去年的春节在加州南部度过,因为我的坚持,与家人一起挑选了一家上海菜馆,请了几位朋友小聚,大家享用了一些该店的特色菜,因为知道春节美国的中餐馆特别火爆,所以早早就预订了座位,甚至点了春节特色菜单。春节特色菜单是指美国中餐馆仅在春节期间供应的特色菜,一般为期七天,过期就失去了品尝的机会。这一特色通常因美国不同的州而有差异,加州的华人比较好说话,所以菜单好商量,而非加州非纽约州等华人稀少的居住地区,就会严格执行七天春节菜单制,这几乎已经成为老道移民华人的生活经验。

年三十傍晚,经常看见有老外带着中国人在中餐馆就餐,多数是因为尊重妻子或者丈夫的节日,也有一些美国本土居民到中餐馆就餐的,原因是他们早年去过中国,对于中国的民风民俗特别了解,甚至还能用中文点那天的特色菜,每遇此时,我都会从心眼里感觉到中国文化对于国外人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周缨,字忆清,号忆清居士。祖籍苏州,出生于广陵市区,现定居美国。旅美画家,哲学学者。《芝加哥华语论坛报》副总编。亚太经贸促进会艺术顾问。

10.初中生过春节作文:环保过大年 篇十

老爸是一个民主、开明的家长,同时也是一个幽默、注重环保的朋友,凡事都让我自己决定,即便有时我做的不合理,他也不会强求或责怪。记得在的时候,他去参加了志愿者环保活动,还常常去参加义务巡逻到很晚,他从小教育我要注意环保。后来,妈妈怀孕了,他要照顾我和妈妈,很多活动不能参加,才暂时中断了。

大年初二的傍晚,老爸加班回来,正好和我遇上,那时我正被楼下的小朋友放的烟花所吸引,正想让老爸也帮我买些烟花回来玩,他拉着我的手说:“你看,那种烟花叫冲天雷,在小区里燃放,不仅不环保,也不安全,小朋友虽然是对着天上放的,可是,那些火花会落到下面的车顶上,也有可能会掉进别人家的阳台里,是不是很不安全?”听了老爸的话,我转而想想,放寒假的时候,学校发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知,我们这里虽然不是禁放区,也是限制燃放的,小区里每个楼道单元门上,也都贴上了限制燃放的公告。

其实,我也知道,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很大。在新闻上,我知道了温室效应,明白了二氧化碳对大自然的危害,也知道了烟花爆竹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对空气的危害很大。我又想起除夕那天老爸说的话,今年不放烟花爆竹,环保过大年。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绿水青山,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于是,我默默打消了放烟花的念头。

后来,老爸告诉我,现在有很多的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欢乐的方式有很多种,人总是有办法寻找乐趣。老爸给我看了几段小视频,人们用气球来模仿鞭炮的声音,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人用口技的方式表演爆竹的声音效果,非常可笑。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能替代烟花爆竹,既绿色环保又一样热闹有趣的新产品出现。

今天已经是大年初四了,没有璀璨的烟花,没有爆竹声声的大年,我觉得年味也并没有什么改变,一样很热闹,不一定非要有烟花和爆竹的助兴,只要一家人合家欢乐、健健康康,便胜过一切。

环保过大年,我们做到了!

作者|陆家中学初一(10)班 王锐涵

11.欢乐过春节作文 篇十一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欢乐过春节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欢乐过春节作文范文1

在我们家里,春节从小年就开始啦。买年货成了头等大事,我们先在马家羊肉馆里买了一只小羊,又买了几斤牛肉;还去了黄河边上抓了几条大鲤鱼。把家里收拾收拾,到了十二月二十七那天回到了市里去过年。

到了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前往我的太奶奶家吃午饭。到家后,他们还在包饺子,我就自然的成为了运输大队长。所谓运输大队长,就是奶奶擀好面皮后,我就送往正在包饺子的二爷二奶。送完饺子后,就该切羊肉了。我看着爸爸一刀一刀切开羊肉,切开萝卜连同羊肉一起放入沸水中去。不久,开饭啦。每人有一碗米饭,桌上的饭也是琳琅满目:有火腿、羊肉、牛肉。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吃饭时,老爸他们还喝红酒,个个喝的脸像高粱一样涨红。吃完饭后我也加入了收拾桌椅的行列,又是搬凳子、又是扫地。忙的不亦乐乎。晚上我们还看了春晚。

到了初一,家里更热闹啦。我的叔叔[其实只比我大4岁]带我去放鞭炮。他先把头的几个小炮摘下来,露出了一根白线,那就是引线,他将引线点燃,告诉我马上跑回屋,不一会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了,一会儿,那几百响的鞭炮才停止了放响。放完鞭炮,该磕头了。磕头是一种孝道的传承,表示对长辈的尊敬,我的太奶奶特别讲究这一方面,连我那一岁半的妹妹也不放过。磕完头后,该给压岁钱啦。姑奶给了我200元,二奶给了我200元,爷爷最大方,给了我20xx元。哼,老妈最抠门,连100块也不给我,直接连压岁钱都没给。回到爷爷家后,我的姑夫也给了我1000元。

这就是我家那祥和的春节。

欢乐过春节作文范文2

爆竹隆隆金鸡去,喜气洋洋玉兔来。哇,农历兔年春节来到了!它带给人们无数的祝福与快乐,勾画出新一年的蓝图。

说到过年,最快乐的就是我们小孩子了,春节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还能穿上新衣服,拿到压岁钱,玩游戏,放爆竹……真是太棒了!不仅如此,随着春姑娘的到来,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来迎接新一年的学习与生活,倾听老师的淳淳教导,把新学期当作一个新的.起点,把过去的失败抛到脑后,精神百倍地迎接新的挑战;也不要沉醉于过去的成功,要知道:它们已是历史。

其实春节并不是那一大堆的祝福,民俗才是它真正的迷人之处。就拿我们家的新年来说吧,那可就是一个迷人的传统春节:

一到除夕,这个欢乐的春节就揭开了序幕。大家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迎接新一年。出门望望,火红的对联,火红的灯笼,火红的爆竹,真是一个火红的中国年!古代,这火红能吓走吃人的年兽;而今日,这火一般的红色,则让大地充满了新的气象!爷爷点燃鞭炮,“啪啪啪”,鞭炮散出的欢乐的声音,让每个人的的心灵都接受到了一次震撼。读读春联,金色的字体格外喜庆。突然,刚刚起床的弟弟欢蹦乱跳地跑来了,向我炫耀他的新衣服,我点了点头,弟弟更高兴了,又跑到所有的亲人身边秀一秀。

12.陪父母过春节 篇十二

父母是我的养父母。他们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在那艰苦的年代,为饥荒度命,我两岁时被养父母收养,他们待我比亲生的还要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对我严慈教养。一双老人供我上大学、参加工作和在城里买房娶媳妇安家,父母的养育恩德,今生难以报答。

父亲一生没有唱歌跳舞或下棋打牌的爱好,唯一嗜好是喜欢喝酒,但每次最多三杯,谁劝也雷打不动。用他的话讲,凡事不过三,过三必为过。记得我第一次陪父亲喝酒,是考上大学那年,老人激动得饮酒庆贺。他让我坐在他身边,把自己平时用的30克酒杯换成了60克酒盅,同时给我斟满了一杯。我抿了一下,觉着辣口,难以下咽。父亲边饮边说,喝酒知人性,其理无穷。

老人见我大胆地喝下三分之一,高兴得又要与我碰杯,我不胜酒力,父亲笑着说,今后不学喝酒也罢,但必须要学会如何做人。喝酒如做人,第一杯称慢品,第二杯是细尝,第三杯才叫真喝,酒过三巡无意义。做人吧,第一次与人结交,要慢慢品其质养,第二次要仔细尝试其优缺,第三次才能断其能否真交。

父亲那次的话,影响我至今。

我工作后,远离父母,在城里安了新家,平时很少照顾他们,到节假日才能回去探望。今年春节回家,让父母异常高兴。妻子做了一大桌菜,让一双老人心花怒放。趁着过年的喜悦,父亲拿出20年前珍藏的老酒,幸福地说,你们喝饮料,我让儿子陪喝白酒。我没有推辞自己一直不会喝酒,用30克酒杯给父亲斟满,他慢慢地端起杯喝下。我发现他酒量明显不如从前。

母亲看我们父子亲密的样子,心里的高兴不言而喻,一脸的笑容布满岁月沧桑。母亲见父亲喝酒难咽的样子,便对我和妻子说,平时你们不在家,他也很少喝,想你们时,偶尔喝上一点。现在吃穿用什么都不缺,就少你们不在身边,我们一直盼着一家人在一起快乐生活。

上一篇:巡视回头看自查自纠下一篇:2009年党委扩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