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

2024-08-27

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共8篇)

1.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一

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张驰宬

(上海交通大学

应用物理系

5140729017)

摘要: 现代物理学既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颠覆,又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补充。现代物理学在经典物理、相对论、量子理论在基础上,既对自然规律进行归纳和抽象,又利用抽象化的自然规律去发现未知的自然现象。现代物理学展现了这个时代如何处理理性和世界本源关系的缩影,依旧为人类理性最终理解世界本源的目标而努力。关键词: 相对论;量子理论;自然规律;理性与世界本源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所诠释的人文精神为基础,讨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一、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经典物理学是人类重新关注于纯粹的自然世界的形而上学——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是不受人的干涉的,是一个绝对的抽象的半“理性世界”,因为虽然通过抽象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但是它的理论是基于“表象世界”的表象;这和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中哲学家,哲学家是通过自身理性摆脱了表象世界的影响,而经典物理学家是透过表象去归纳理性世界。相比人只是通过物理学研究去发现和验证这些真理。

而现代物理学则是人类开始研究人和自然世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的科学。现代物理学家首要思考的问题是:自然规律真的是绝对的吗?人有没有能力去影响自然规律呢?第一个问题使得现代物理脱离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二个问题则开始讨论人的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的关系问题,使得人们对自身理性的强大再次产生质疑和收敛。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就是现代物理学家思考之下的结果。

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

“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是1999年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提出的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大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实验的具体内容本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主要的矛盾在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之一的以太漂移说相矛盾;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结果和经典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热辐射能谱的理论结果不符,即“紫外灾难”。

第一朵“乌云”导致了爱因斯坦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和光的波粒性产生了怀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并于1915年再次发表广义相对论,解决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以太问题。第二朵“乌云”导致了1900年普朗克提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之后普朗克、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对量子概念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第一次物理学家对经典物理的普适性产生了质疑,并做出补充性的修正。(简述牛顿的时空观)(光的波粒性)

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包含两个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个原理使得狭义相对论乃至广义相对论与经典牛顿物理相矛盾。

相对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均有效;一切物理定律(除引力外)的方程式在洛伦兹变换下保持形式不变。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总是以确定的速度c传播,速度的大小同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在真空中的各个方向上,光信号传播速度(即单向光速)的大小均相同(即光速各向同性);光速同光源的运动状态和观察者所处的惯性系无关。

相对性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在任一惯性系下的观察者所受到的物理规律的影响是一样的。从表述来看,物理定律依旧是绝对的,不受人干涉的。但是,爱因斯坦逐渐从经典物理研究纯粹物理规律的形式中脱离出来,已经转向了从人(观察者)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运行的规律,从本质上看是在寻求人(观察者)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必然关系。

光速不变原理则是颠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甚至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经典物理认为,光速在绝对静止空间是一个恒定的值,而对于人(观察者)而言由于运动状态不同所以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同的。而如果基于光速不变原理,对于人(观察者)而言,光速是恒定的,即物理规律是静止的、绝对的。而不存在一个绝对空间使得只有静止的人(观察者)才能观察到恒定的光速,即物理规律是随着不同人(观察者)变化的、相对的。经典物理的自然规律依赖于绝对时空,而相对论下的自然规律脱离了绝对时空这些具象,依赖于人本身的状态更抽象的概念。规律爱因斯坦的理论重心从“世界应该怎么运行?”转移到了“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这种自然规律被抽象化和个人化,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已经和自然规律产生了必然性的联系——即使这种自然规律对于每个人是一样的,但是人的状态确实影响了他所观察到的自然规律。

量子理论

这种物理规律的抽象性也体现量子理论上。量子理论最早由普朗克提出,其核心理论基于德布罗意的波理论提出“每个粒子的能量都是某个常数的整数倍”。这完全颠覆了经典物理能量连续性的运理。而泡利、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发展出早期量子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态函数和不确定原理。

态函数: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态函数表示,一般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非事件)有几个确定的态函数,被称为本征函数。而体系在某个事件上的可能状态可以由这些本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来表述。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态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态函数挑战了经典物理唯一性原理,即确定的物理条件只能确定唯一的物理状态,因此人观测到的就只能是这一状态。态函数的概念的颠覆了这一观点——确定的物理条件可以对应多个物理状态,人观测到的物理状态取决于这些状态的几率(概率)。换而言之,这些状态我们都可以观测到,每种状态出现的次数取决于状态的本征函数的几率。

现代物理学家把几率认为是超越经典物理诠释的自然规律,是为了解决黑体辐射与经典热学所带来的矛盾。就像古希腊人将他们无法通过理性解释和理解的力量归结为“命运”,现代科学家将经典物理诠释的自然规律进一步抽象化,提取出“几率”的概念——人所能观测到的自然现象不再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而是由更高的“几率”决定的。

所以这一过程值得和古希腊人的“命运观”相比较。古希腊在处理人和神的关系上,将原始宗教的自然规律作为神的形式上升到古希腊时期自然规律作为人神之上的“命运”的形式出现。现代物理学家将自然现象作为自然规律的表象的观念,进一步抽象出“几率”概念,将人所观察的自然现象诠释为由自然规律和几率共同决定。因此,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如果几率是可以被理解的,那么在经典力学诠释的自然规律之上,必然还有更高等的自然规律。

不确定性原理 不确定性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的。他主要通过数学证明了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能同时存在确定值。这又与经典物理的唯一性相矛盾,甚至和运动本身的概念相矛盾。这一理论严重冲击了经典物理的普适性,为量子理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确定性原理:粒子的任意两个非对易的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处于确定的本征态。

虽然这一原理是通过态函数的数学推导得到的,但是这一结果和理想中和谐有序的“善”的世界相悖。经典物理所描述的世界,是一个稳定、有序的世界,那么理所当然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的微观世界也应该是稳定、有序的。而从不确定性原理出发,这个稳定的世界竟然是有不稳定、随机状态的粒子所构成的。当物理学家追求自然规律永恒的真理的时候,却发现和谐和永恒居然是由不稳定和混乱衍生出来的。这给物理学家的认知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而这也是现代物理学家最为杰出的贡献。

在用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下,物理学家通过与过去矛盾的理论去解释,这是一种对经典物理中部分经验论的部分的剔除。“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之所以困扰当时的科学界长达20年,就是因为科学界太过于执着于以牛顿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导致遇到相关的问题物理学家们会习惯于运用经典物理去解释。以爱因斯坦、薛定谔和海德堡为首的现代物理学家第一次质疑了经典力学的普适性,提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作为对经典物理的延伸和补充,更是人类认知又一次提升。

如果是经典力学是人类理性发展一次高峰,那么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即使人类对自身理性的又一次怀疑和内敛。经典物理的发展使得物理学家过分关注于人理性本身的发展,而疏远了对理性与世界本源的关系的思考。现代物理学家再度对到理性与世界本源关系这个贯穿整个人文史的论题上。这所带给现代人类的启示是,人的理性远并没有强大到可以完全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人类需要不断从世界本源的自然表象中获得更多的理性资料来促进人类理性的发展。

二、现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无论是古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还是现代物理学都认为自然规律都是先验的,可以用于理解和研究自然规律与自然现象的关系。但是在现代物理学中,这种关系发展出了和古典、经典物理学截然不同的形式。古典、经典物理试图通过研究自然现象进而抽象出自然规律,而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完全基于抽象论的推导,得到理论上可能的出现的自然现象,再通过实验的方式去验证自然现象,以得到验证理论正确性的目的。因此现代物理学家更关注于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和更高级自然规律上的延伸。

和经典物理最重要的差异在于,现代物理学的目的正在潜移默化地变化——古典、经典物理学更多的是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去研究自然规律的本质;现代物理学却同时存在着两条看似完全不同的路径,一是通过自然规律的研究抽象出更高层次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自然规律的研究去发现世界中隐藏的自然现象:

自然规律的诠释再诠释 这种思路继承了人类不断追求永恒的绝对真理的“一”即统一性的传统。“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的“理想的世界是真、善、美的统一”的思想。这种“一”在物理上被理解为协调性和普适性。所以现代物理学家始终在寻找一个可以囊括所有自然规律的“大一统理论”。这种需求来自于经典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三者的不相容性——经典物理适用于低速、宏观的世界;相对论可以解释高速、宏观的自然现象;量子理论仅限于高速、微观的粒子量级——现代物理学的世界是割裂成三块的,这违背了人对世界本源应当是统一的基本观点。如此,大一统理论代表的是人类理性最终能够到达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

自然规律的诠释再发现 现代物理学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新世纪人类的生活,电视、计算机、互联网都构成现代社会生活的支柱。物理学的实用性正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新视角——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应该服务于人类改造世界的进程,这是现代物理学很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思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盛行,表示着现代人对理性强大的崇拜,人类已经从生存到了解世界进入改造世界的进程,而这时人理性发展的结果。

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阶段——理性崇拜——古希腊人理性萌芽与命运崇拜的矛盾,到罗马人探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再到中世纪人们对理性的力量产生怀疑再度回到宗教寻求安慰,到现代人对宗教盲信的反抗和理性的再度迸发,这是人类在理性的力量和自然的敬畏之间不断选择、不断螺旋向上的过程。

回到上文提到的“人的理性远并没有强大„„从世界本源的自然表象中获得更多的理性资料„„”,可以发现,当人类的理性扩展和再扩展的历史历史,理性总会经历一个过度膨胀的时期——人类认为他们理性已经足够他们去理解世界本源。这种时候,一些理性与表象的矛盾总会发生——人们发现他们无法去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所以一些哲学家会再度回到思考理性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来,而在不同的时代这种思考的方式是不同的——柏拉图构造了“表象世界”和“理性世界”来解释古希腊哲学无法解释命运的困境;中世纪的人类发现理性无法使他们摆脱战争和贫穷,他们选择摒弃部分理性通过宗教来为世界本源找到解释的途径;在近现代,现代物理学对经典物理的离散也正是对人理性膨胀的匡正。

现代物理学的二大路径正是越来越激烈的理性与世界本源的冲突的矛盾体现。一方面,人类相信自身的理性已经趋近于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现代物理学家利用自然规律改造世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寻求“大一统理论”来描述世界的本源。一方面是人类不断地反思理性的缺陷——现代物理学家乖离了经典物理,创造新的理论来弥补认知的狭隘和局限。而这就是贯穿整个人文史人类在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不断徘徊往复的时代缩影。但是这一矛盾的最终目的是惟一的——人类的理性最终要发展到理解到世界本源的程度。

而现代物理学所代表的理性怀疑和古希腊与中世纪的理性怀疑相比,具有鲜明时代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性表现在:现代物理学家了解到他们对现实世界了解和认知的局限性,大部分的自然现象他们没有发现和理解。而他们找到了通过发展自然规律来将新规律具体化的方法来发现这些现实世界的“黑色地带”。随着对世界的自然现象了解的越来越完整,从这些自然现象抽象出的自然规律的完备性也越来越高,也更加地趋近于世界本源的程度。

现代物理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也开始进入瓶颈期了。和经典物理发展晚期一样,现代物理学也不免开始进入经验先入为主的怪圈了。反思现代物理学发展初期,以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等物理学家所展现出的人文精神,能够给现代物理学带来一些启示。甚至这个时代,当各类科学理论发展的越来越丰富、详细的时候,我们应该再次思考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理性真的已经可以完全理解世界本源了吗?整个西方人文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质疑理性的缺陷,才能从表象中挖掘到更多的理性资料,人类的理性才能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加趋近于世界本源。

2.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二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 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它可以具体分为 (1) 自我实现; (2) 关心他人; (3) 关注社会; (4) 善待自然。

在宏观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科学教育可以快速有效地发展人的社会生存以及生产技能。而人文教育在塑造人的丰满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判断等能力方面有着其优势和长处。在兼顾分数和成长的高中阶段, 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 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学习中乐于和同学探究合作共同进步。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本文以牛顿定理为例, 做了如下论述:

物理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 变化规律的学科, 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要能够尽量排除人为的主观意识, 力求客观的反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人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对已有知识的不满足, 使人们不倦地探索自然的秘密。在探索中人们达到了实现自我的理想。但是理论的构建, 规律的描述, 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或多或少的染上人为的因素, 因此物理学具有优越的理性认识价值, 美学价值和哲学价值。在讲到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 从人类开始思考力与运动到形成牛顿运动定律的2000多年的时间里, 规律的得到并不是某个人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变化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些来龙去脉,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定律的本质。而且历史上物理学家对于规律的认识, 在一些思维上和今天的学生也是相似共通的, 因此借助史料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论。

同时, 在教学中教师要行之有效地采取措施, 适当地补充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例如课本对亚里士多德的介绍几近于无, 引用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物体受力就运动, 不受力就不动”“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较快, 轻的物体下落得比较慢”等理论都是以反面形象呈现。在了解不多的情况下, 学生容易形成对亚里士多德的“误解”。相关研究表明,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补充一些亚里士多德的个人简介材料, 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 此外, 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 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历史名家对他的评价, 如引用黑格尔的话:“亚里士多德乃是历史上最多才、最渊博 (最深刻) 的科学天才之一, 他是一个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柏拉图的著作被广泛地阅读, 亚里士多德则直到最近还未被认识, 所流行的乃是关于他的一些最错误的偏见”。等学生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以后, 再去做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 也不迟。由此可见, 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至于学生存在的一些感性认识, 则是由学生的生长环境、学习背景以及个性等原因共同决定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还要主动结合牛顿第一定律问世之后, 后人对于惯性及惯性定律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惯性定律更具有包容性、杨振宁以及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吴健雄用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思想体验, 那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个追求联系和统一的历史。正如牛顿把天上的和地上的力与运动统一起来, 使九天揽月成为可能;富兰克林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法拉第和麦克斯韦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了起来, 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理论, 使千里眼顺风耳成为可能;爱因斯坦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统一起来建立了令人敬畏的完美的相对论, 引发了一场时空认识的革命, 使人们认识到了自然一直所蕴藏的对称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和量子力学的统一把人们对物质和波的认识在新的层次统一了起来……它告诉我们:目前我们所学习的物理虽然以教材的表述为准, 但并不是说物理规律就是一成不变的, 相反的, 它应该是不断发展前进的, 否则学生可能就会认为书本规律就是天经地义、不允许破坏的, 从而形成一种僵化的思想, 要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一言以蔽之,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 关键在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也许迫于考试和社会的压力, 人文精神这种短期见效不明显的教育在实施中有一定的困难, 但我们不应放弃, 相反, 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更多的努力, 不断促进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绝大多数人认为理科教学就只是一些机械的数字运算以及一成不变的概念、原理和公式, 对如何在理科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却束手无策。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旨在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物理,渗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

3.论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根据人文精神的特定蕴藏及其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深谙和把握人的主体创造特质而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发掘人的创造精神,把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2)创新精神教育。信息时代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创新。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等应成为新世纪的价值取向并升华为超越性的精神境界。(3)道德意识教育。道德意识包括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人是社会的人,要实现群体指向和个人意识,就必须确立某种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调整处理彼此关系,对于道德追求和完善也就必然成为人的自学精神需要。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现本人以物理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从物理学发展史着手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帮助学生解读科学家的人生观(这是新教材的缺憾)。如牛顿勤于思考、悉心钻研的故事;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向权威挑战的故事;我国宋代学者沈括的成就——他最早记载了磁偏角,比西方哥伦布早400多年。

二、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

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海市蜃楼”“赵州桥的倒影”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北京天坛圜丘、明代的“水轮三事”令人自豪。

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

三、从物理学科特点着手

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也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思考题,如擦皮鞋的学问、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的道理。如何从地图上测出上海到天津铁路线的长等。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学习了电学、声学,能解释雷电的形成及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

四、从我国利用物理知识在工农业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着手

展示我国的核武器、核物理方面的资料,展示我国火箭和卫星的一些资料,举出一些具体事例,并指明所用的物理知识。

五、从物理考试改革着手

改革物理考试唯知识的做法,把体现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转变考试的目的,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变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重视考查知识变为重视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吧!

4.大众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篇四

大众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文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人和人的生活状态同人类赖以活命和发展的社会现实相互关系的产物.当二者处于不协调状态时所产生的人的心理失衡和病变会在文学镜面得到投影和折射.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大众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延续,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但大众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又表现出一定的消极作用.我们秉持这种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对待大众文化,具体分析它的现状,以期建设出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展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

作 者:张秀宁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刊 名:长春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年,卷(期):200414(3)分类号:G02关键词:大众文化 人文精神

5.人文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篇五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如果一个企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就会造成企业运营管理的失范,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

一、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所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时代内容。人文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潜在力量的表现和开发是以组织成员为载体达成两种沟通。其一是内沟通,即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沟通,包括上下级、平行级,是全方位的沟通。其二是外沟通。通过信息传递使外界更直接、更真实、更可靠了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无论是内沟通还是外沟通,都需要人文精神作平台。缺乏人文精神平台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将使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根基,无法给企业提供长成参天大树的源动力,即重科技、轻人文,重利益、轻道德,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导致缺乏社会诚信,使企业缺乏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社会环境。

缺乏人文内涵使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流于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等,千人一面,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没有达到应有功效。而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建立在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人性的善待,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在人文平台上的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成败。企业理念的立意要高,这个高的基点就是人文精神的平台。摩托罗拉公司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经理人员和员工“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

(二)提供充满人性化的产品。让公众得到文化、知识的熏陶,这是企业的目标,也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涉及多方复杂的社会关系,要提高美誉度、赢得良好的口碑,企业要与外界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尤其是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兴衰。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要让以人为本落实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在企业内部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并通过组织设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来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参与企业决策。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型的企业组织文化氛围,对于迅速激发员工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认为,促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劳

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资方不能只将工人作为提高收益的工具来使用,而且要经营者关注工人的利益。

(五)谋求人与事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还有生存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要设法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做到人与事的和谐配置,人与事的共同发展,让员工的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提高,让员工的自我价值在企业大发展中得到充分实现,这对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一种能尊重人性,积极发挥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体制和制度。体制和制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在于它是人们积极性的助推器,还是作茧自缚的消极绳索。不能让原则窒息活力,而是应该制定和执行制度的理念依据。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潜移默化,沉淀到企业的每个人的血液中才能有效。

(一)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员工队伍建设中去是人文精神培育的群众基础。员工队伍的培训不应仅着眼于企业所在的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应着眼于培育“自信、健康、上进、宽容”的人。要将员工队伍建设建立在人文平台上,使其具备学习能力、凝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颗热诚的心,热爱祖国,关爱他人,追求自信、从容、稳健、生生不息、越飞越高的生命状态。这个平台的核心主线是“有质量的热诚”。对自己工作热诚的人,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从容自信地进行,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有质量的热诚意味着有感染力,有智慧,成熟而有弹性。这种热诚是一种力量的积聚,智慧资源的积聚,是树立企业希望、理想与探索、超越精神的人文平台。

(二)重新认识管理和控制企业的根本方式,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是人的结合体”,“它是通过人的纽带而不一定是以资本的力量有效地控制公司”,管理成功的企业“其关键在于一套大力强调人的作用的哲学”。企业应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因为出色意味着创新,只有真诚地以干好工作为己任,才会有出色的表现。(改为:重新认识企业的本质)

6.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六

摘要: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级目的。人文精神的获得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既是它的应有之义,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写作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建国以后至现在,我国教育的最大失误就是人文教育的遗漏。以语文教育为例,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观点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工具说、人文说和二重说(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虽然现在大多数语文工作者认可和接受了二重说,并且国家把语文的双重性质明确地写进了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可真正主宰语文教育实践的仍是工具论观点,并在应试教育的牵引下,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使本该布满人性美、情趣美,最具人文内涵的语文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机械的应试练习。

人文教育的遗漏带来的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匮乏,而这异化了的教育已经出现了不祥的表征:一些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传统道德滑坡,理想信念冷漠,生存能力、耐挫能力下降,创造能力丧失,人格畸形发展,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并且一批批考入高校或走向工作岗位,这将给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造成怎样的伤害,后果实在不堪设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摆在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面前迫切而又严重的话题。笔者想从写作教学的角度,谈一下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复杂、深厚广阔的。9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重建”、“高扬”人文精神的口号,展开了什么是“人文精神”的讨论:有人说:“各种形态的人文思想科学地概括在一起,升华就成为一种精神——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含了各种人文思想的闪耀。”有人说:“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思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有人说:“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社会正义的探索,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理想,即我们通俗地称为‘良知’的因素”就是人文精神。有人说:“人文精神要有血性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等等不一而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因人的角度不同,其内涵也就变得多种多样。人们经过沉淀,对人文精神的内涵基本达成了共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具体说,人文精神也就是人类最可贵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它贯穿于全部人类历史,融会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表现于言、行、情、理,负载于各种具体事物。人文精神集中蕴含在人文文化里,它是人文文化(即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文化的精华和最高境界,它的获得是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而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最主要的途径。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具有人文性,是由于:一方面,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本身就反应着一个民族熟悉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积淀着某种深厚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关注人类文化的发展,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样离不开语文。因此,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提高熟悉、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发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促进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培养合作精神、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过程。总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在教书与育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角度上说,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因为文章是作者精神的外化,其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所以,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既是它的应有之义务,也是时代的大趋势。

二、写作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正如罗丹说的那样“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获得广博的知识,凝铸自己优良的品格;要引导学生走到社会中去,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比如:坚韧、勇敢、爱心、奉献等;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各种人,善于发掘人的内在、本质的美。在观察的基础上,在感受美的同时,学生的心灵也将受到一次次触动。这些观察必将带着他们的情感诉诸笔端。相信学生在写出一篇篇美文的同时,也在塑造一个个美的自我,美的心灵。

2、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

曾几何时,中学的写作教学陷入误区:(1)题材限制过死。写作教学多是命题作文,而且命题的范围过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令学生无话可说。(2)主题要求太高(这种“高”总是与“政治性”、“思想性”划等号)。老师总是耳提面命地指令学生:主题要深刻,要升华,要写光明,写本质,学生自觉地压抑住了不同于“高标准”要求的“个性经验”和“自己的声音”,然后生拉硬扯,人为拨高。(3)作文摸式化严重。在应试教育的牵引下,教师注重写作技巧的练习: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起承转合。时间久了,学生就形成了写作的套路和模式:蜡烛——赞颂老师的奉献精神,家乡新貌——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小草——讴歌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压题,让全班同学背范文,结果在考试中雷同种写作教学、练习产生的恶果是:(1)抹杀了学生天真活泼的灵性,丰富多彩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2)虚假文风泛滥。学生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写作时言不由衷,生编硬造,无病呻吟,空话、套话、大话、假话连篇。作文与做人是密切相联的,当我们某些老师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漂亮谎言”的“写作尖子”时,却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心灵的锈迹斑斑,学生精神家园的荒凉萧索,学生的人格人性的人为斫损。作文的虚伪极易滑向做人的虚伪。说假话,久而久之,会“习惯成自然,变成‘以假乱真’,甚至‘以假为真’”。<1>摩罗说:“讲话的方式就是面对世界的方式,你讲话的态度是虚假的,那么,你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也只能是虚假的。”<2>从这个角度上说,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那么如何摆脱写作中的虚假作风,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呢?(1)确定“真诚”为作文的第一标准。综观历代文论,从《易》的“修辞立其诚”,《论语》的“诗言志”,直到鲁迅的“渊邃人之性情,崇大人之好尚”,巴金的“掏出自己的心”,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诚”字。要告诫学生“诚”是我国写作的优良传统;“诚”是文章的生命,是文章的灵魂;“诚”是评价文章的第一标准,文章只有“立其诚”才能感动自己,也才能打动别人,要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口”,心口如一,人文协和。

(2)解除束缚,抒写真情。①放宽写作的内容。“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入文。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取消命题作文,即使是限定性作文,范围也要宽泛些。②放宽写作的主题。要求主题明晰、正确是必要的。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分析生活,凡是他们感到真实的、健康的、有趣的、美的、出色的或曾经被深深感动过的,都可以写进作文,既可以赞美崇高、伟大,也可以抨击丑恶和渺小,还可以传达一已的情思和心灵的震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套住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能用现有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道德判定。”<3>如一位同学在作文写道:自己养了一只小猫,非常可爱,可却得病死了,自己十分伤感。老师对这篇作文的评语为:玩物丧志,格调低下。其实作文恰恰表现出这位同学纯真无邪的美好情愫,那种对生灵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那种人与自然的亲和,这都是孩子稚嫩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作为教师理应加以爱护、培植和鼓励,而不是横加批评,扼杀学生美好的心灵。③放宽写作的体裁。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内容的宽泛就使得形式呈多元性,单一的形式往往束缚学生心灵和个性。所以,教师命题时应尽可能考虑到体裁是否受到限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文体写作。此外还可布置学生写一些日记、周记、读书心得、名著赏析等,让学生自由书写,率性剖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风格炯异而又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总之,写作教学应该还学生一个心灵的自由,笔墨的自由,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下,学写真文,学做真人。

3、在作文的评语中渗透人文教育。

目前,多数教师的作文评语已经形成了一套评价模式: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这千篇一律、冷冰冰、机械化的评语,不仅激不起学生写作的欲望,甚至还造成了师生情感上、心灵上的隔膜。中学生还处在成长期,对人生、家庭、社会会有种种的困惑和不解,有时也会产生低落、消极的情绪,这些都有可能反映到文章中来。作为教师就应凭借写评语这一契机,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人文教育,使评语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应该富有感情,布满爱心,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在这方面,湖北的陈英俊老师做得很好。如班里一位学生在《我渴望有个完整的家》中写父亲因工伤去世,家境惨淡,流露出强烈的悲观情绪。陈老师在批语中写道:“你家庭的变故,老师同学深感同情,但要知道:‘月之圆缺,人之祸福’是无法避免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要你挺起精神,扬起风帆,用你的优异成绩来弥补这份缺憾,换回母亲的微笑,相信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陈老师饱含深情的话语对于身处逆境、迷惘失意的学生,无异于一副精神的良药,抚慰着他受伤的心灵,激发起他战胜困难的斗志。又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厌学情绪,陈老师的评语为:“恒心是通向成功的唯一的捷径。若达·芬奇学画蛋时失去恒心,怎能留下《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呢?世界闻名网球健将张德培不是也道出‘恒心是我成功的全部秘诀’的亲身感受吗?拥了恒心,人才会变得漂亮而高尚。”<4>

老师布满爱的评语如春风开启着学生善感的心扉,如细雨滋润着学生稚嫩的心田,学生在获得写作启示的同时,对生活、人生也能多一份理解和感悟。参考文献

7.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七

1 不同医学模式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1 在我国古代, 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浑然天成

中医学自诞生之日起便集科学与人文于一身, 是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黄帝内经·素问》云“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如临深渊, 手如握虎, 神无营于众物”, 即天地之间人最为贵重, 医生在治疗病人之时应全神贯注, 以人为本。《黄帝内经·灵枢》云“使百姓无病, 上下和亲, 德泽下流, 子孙无忧, 传于后世, 无有终时”, 即医生不仅有治疗疾病之功, 还应注重对病人的关爱, 营造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药王孙思邈在其鸿篇巨制《大医精诚》中视“精”与“诚”为医者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 其中“精”体现了医学的科学精神, “诚”则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1]。在我国古代, 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哲学意蕴, 正是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引领古代医学保持了“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传统, 并让中医学成为融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朴素科学。

1.2 医学人文精神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而衰落

生物医学模式以物本主义为理论基础, 重器轻道, 忽略了人性的本质。物本主义包括经济物本主义和技术物本主义。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科学技术才能战胜疾病, 进而形成了唯医学科学技术至上的观念[2]。工业社会以来,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技术医学可谓功不可没[3]。然而, 基于生物医学模式的技术创新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医学技术化必然导致医学商业化以及资本主体化,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用技术的机械性来取代生命的有机性。

技术的本性是膨胀, 道德的本性却是约束。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胚胎移植虽然给不孕症病人带来了福音, 却导致传统性行为与生育联系的断裂;心、肝、肾、脑、肺等重要器官的移植技术延长了病人生命, 却带来了生命与死亡标准的争议;整容技术的风行赋予人类美化自己的权利, 却与“身体发肤, 授之父母”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技术与器械越先进, 医疗成本就越高, 病人在被迫接受机器对自己身体损害的同时却要支付高额费用。马克思说:“技术的胜利, 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使得医学科学精神大放异彩, 而医学人文精神却随之衰落。

1.3 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

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由于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根本性改变, 以及大量研究揭示“生活方式与行为、生活环境、卫生服务、生物遗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 医学的社会属性日益受到重视。1977 年,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此, 医学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注重疾病本身, 更注重疾病的主体 (人) [4]。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 人具有物质与精神的二象性, 是物质实体和精神主体的统一。因此, 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既包括医学科学精神又包括医学人文精神, 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医学科学技术为疾病的痊愈提供物质保证, 而医学人文精神为病人的心身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只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才能消除技术主义和科学非人格化的严重影响, 并最终复归“医乃仁术”的本质。

2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及中医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3 种医学模式:农业文明下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工业文明下的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代文明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中医属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近代西医属于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 即人在生理、心理、病理上的统一性, 宣扬形神统一、天人合一、心身并治;西医在思维方式上注重微观局部, 倾向于运用工具研究事物本身的结构。中医强调“病的人”, 通过辨证确定病患类型, 并提供个体化的服务;而西医强调“人的病”, 重视对疾病本身的诊断。由于中医与西医遵循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 因此中西医结合不可能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实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重视人文精神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可能。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和传统人文精神正是近代生物医学模式有失偏颇的地方, 而西医的医学科学精神又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工具支持。

中医重道轻器, 注重身心并养、调节心智的非药物辅助治疗。由于中医的非工具性以及近代西方科学强势话语地位的影响, 中医学曾面对落后和不科学的责难, 甚至出现了以余云帕为代表的“废医存药论”[5]。胡适曾言:“西医, 能说清楚他得的是什么病, 虽然治不好, 但西医是科学的;中医, 能治好他的病, 就是说不清楚得的是什么病, 所以中医不科学。”因此, 中西医结合既要做到中医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 又要重视医学的科学精神;以中为主、以西为辅, 即以中医为根本, 坚持中医的传统理论和思维、行为方式, 同时将西医的科学方法与先进器械作为印证中医科学性的辅助工具, 从而实现中西医学的协同创新, 并从根本上发展中医理论。

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的协调与合作

3.1 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医学人文课程在西方国家普遍受到重视, 并成为三大支柱课程之一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课程共同组成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 。医学人文教学又以人文和医学交叉课程为核心, 以实现医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从以上课程体系可以看出, 医学课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仍然在医学教学实践中处于核心地位, 即使是医学人文课程也非单纯讲授人文内容, 而是医学与人文的交叉。因此, 基于西方医学人文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我国医药院校在改革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时应坚持交叉性和实用性原则, 突出医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3.2 在医学人文教学与实践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 渗透医学服务理念

生物医学模式重病轻人, 即注重对疾病本身的治疗, 关注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忽视心理、精神等因素对病人的负面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人作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将病与人、身与心、生物与社会统一起来, 以期摆脱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以物为本、以病为本的二元论医学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在医学实践中注重医学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交融与渗透。一方面, 医生在实践中应精心钻研医术, 精益求精, 因为“医本活人, 学之不精, 反为夭折”“医学贵精, 不精则害人匪细”;另一方面, 医生不仅要精通医理, 而且要诚于医道, 不仅具有“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的尊重、敬畏生命的人文观, 具有“仁术济世”的社会责任感, 还应具有天赋人之生命权与健康权的人权意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生除了需要具备医术精湛和品德高尚的特质外, 还要对病人充满人性的关怀[6]。1992 年, Boelenc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 显示出医学向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回归的趋势。希波克拉底认为医生是疾病和病人的仆人, 疾病和病人是医学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因此, 现代医学不仅以治愈病患、延长生命为目的, 而且应为减轻病人痛苦、提供心理安慰、维护和扶植机体自然力而努力。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写道:医学的职责不仅是治疗, 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医生若具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学人文精神, 定能获得“杏林春暖”的美誉。

3.3 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培养

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应该既具有医学背景又通晓人文理论。然而, 传统教育缺乏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 因此, 当下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非常缺乏[7]。医学院校的人文专业教师通常由以下两类人员构成:人文、管理学院的教师 (缺乏医学背景) ;临床医学院的教师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缺乏人文学科的系统培训) 。一方面, 高等医药院校应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 高等医药院校应对承担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管理学院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使其获取、巩固医学知识, 更好地完成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任务。此外, 开设医学人文讲座, 邀请临床经验丰富且医德高尚的医生为医学生讲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应用。

4 结论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观念、两种方法和两种价值体系。工业社会以来, 医学科学精神受到极大重视, 医学科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与之相反, 医学人文精神却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而衰落。伴随着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医患冲突、医学伦理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中, 应坚持交叉性和实用性原则, 以医学为核心, 融入人文理念, 并以医学生的未来实践需要为标准设置相应课程, 如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等。同时, 医药院校还应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的培养。

摘要: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创造契机, 医学人文课程是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的重要工具。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 既要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又要融入医学人文精神, 渗透医学服务理念, 同时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培养。

关键词:医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医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虹, 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23 (2) :28-31.

[2]林德宏.医学发展之道[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 32 (8) :1-3.

[3]张艳萍, 张宗明.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交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3) :164-166.

[4]石云霞, 傅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3 (4) :29-31.

[5]张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 2005.

[6]彭小燕, 邬贤斌, 王喜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3 (17) :9-10.

8.大学物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篇八

一、物理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物理文化是科学精神体现的典范,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理性的怀疑、求真、求实为基本要素,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而人文精神则是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体现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谋求个性解放,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指导和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二者并不如传统观念所认识的那样是对立的、不相关的,恰恰相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自然科学研究并不完全依靠严格的逻辑思维,机械思维逐步让位于辩证思维,更多的是人文科学的功劳;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使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至整个文化传统发生巨大的变化,使人类能重新定位自己,进而拥有更为深刻的人文观念,为人的生命寻找更有意义的人文价值。举世公认的著名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贬低科学,而是使科学“更有意义,更为动人,更为亲切。”

二、在大学物理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现实中的大学物理教学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耗于单纯的学科知识教育,集中注意了解题目,根本无暇顾及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放弃了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机会,带给学生的只有枯燥的概念、无味的公式,导致学生文化素养低下,人格“残疾”。所以,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从物理教学的实施上看:第一,物理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之间在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既然是交流与探讨,就必然会使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得到反映;第二,现代教学重视把物理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习主体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让学生体会形成科学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我国现代教学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学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在大学物理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

物理教学必须从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出发,把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落到实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物理学史和物理过程的教学,把人文思想寓于知识传授之中,把知识的科学性与教育性、理论价值与教育价值有机地渗透起来。

物理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础,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大到宇宙星体,小到原子、基本粒子。从有形实体到电场、磁场、引力场等无形场物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在物理世界中处处存在着矛盾,如运动与静止、作用与反作用、合成与分解、热胀与冷缩、吸热与放热、正电与负电、吸引与排斥等,而矛盾的双方在事物中既对立又统一。如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光电效应中,光表现为粒子性,在干涉和衍射中,光则表现为波动性。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在宏观上是对立的,在微观上又可以协调统一起来。光的波粒二象性充分揭示了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在按照物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讲授的同时,我们应适当精选一些典型实例,从辩证的角度讲授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观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和巴斯德都说过此话。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无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尤其是人类物质文明获得极大发展与繁荣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尤为重要。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决定回国。当时,他和夫人何泽意已经在核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尽管约里奥·居里夫妇对失去这两位优秀的助手感到十分惋惜。但约里奥教授说:“我要是你的话,也会这样做的,祖国是母亲,应该为他的强盛而效力”。就这样,钱三强满怀爱国之情。投身到了祖国的核事业的开拓和建设之中,为我国试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这些感人肺腑的典型事例来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并将之与物理知识相融合,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树立起献身科技、报效祖国和精诚敬业的奋斗精神,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培养学生审美精神

在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中,到处都蕴含着美。如:在经典物理理论中,有美妙庄严的牛顿力学体系,有如诗如画的麦克斯韦电磁方程;在现代物理理论中,有优美典雅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等选些理论充分显示了自然规律的统一简洁、和谐之美。给人以崇高的美感。在物理实验直到处闪耀着美的光辉,从伽利略理想实验,牛顿著名的棱镜色散实验、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库仑著名的扭秤实验、法拉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磁感应定律、赫兹验证电磁渡存在的实验直至迈克耳逊一奠雷否定以太存在的实验、卢瑟福著名的n粒子散射实验、密立根测定电子荷质比的实验及美藉华人吴健雄博士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中字称不守恒的实验等,这些实验设计思想之精巧、实验技术之精堪,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还有物理现象的奇特美,如苍穹彩虹、海市蜃楼、长河落日等壮观景象;物理概念的对称美,如正电荷与负电荷、南磁扳与北磁极、电场与磁场、正粒子和反粒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物理规律的有序美,如太阳光透过棱镜形成的连续光谱、晶液凝固形成的空间点阵、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排列、原子内电子的壳层分布等,这些都是绝好的美育因素。

其实,“惊人的简单”、“神秘的对称”、“美妙的和谐”等美学特征在物理学中有大量的例证,是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教育的重要素材。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领悟其深含的意蕴,使学生面对一个个简洁优美的物理方程,就像面对一件绝美绝伦的艺术品那样,去尽情欣赏其中的美景。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发现和体会物理学中隐含或显见的科学美。既能使学生充分领略到物理学的魅力,从中获得美的体验,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以美引真,以美促善的作用。

上一篇:青春励志文学稿范文下一篇:熟悉的风景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