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2024-10-06

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精选9篇)

1.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一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007-12-12 15:40:3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文章标题: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在宣传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少数同志认为,煤矿基层干部权力不大,整天和“煤”打交道,在作风建设上没有多大问题,也

没有什么抓头。我们认为,煤矿由于生产条件艰苦、环境复杂,而煤矿基层干部又身处煤炭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前沿,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煤矿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党和政府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为此,我们对徐州矿务集团公司纪委近两年查处的基层干部违纪案件进行分析,并围绕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开展了调研。结果表明,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总的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就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进行探讨。

一、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面:

(一)思想空虚,精神萎靡。少数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不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淡薄,甚至扭曲。有的信仰错位,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宗教集会活动;有的在各种

错误思想和反科学、反社会的歪理邪说面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极少数党员干部还加入了“法轮功”组织,且中毒较深;还有的对封建迷信膜拜礼顶,烧香拜佛,有的为预测事业、未来和祸福而算卦占卜,甚至盖房子也要请风水先生,等等。

(二)违反组织原则,纪律涣散。少数干部在党内广泛编织关系网,办事不讲原则,利用宗族关系、同学关系、老乡关系、裙带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亲朋关系等,为谋取个人私利服务;有的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在党内拉帮结伙,搞小宗派、小团体活动,扩张个人势力范围,培育亲信,排除异己;更有的搞封建结义活动,或性格相近,或趣味相投,或业缘关系,或利益需求,在党内或与党外人结拜把兄弟、拜干姊妹、结干亲家等封建结义活动;有的违反规定,参与集访等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有的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为谋私个人蝇头小利,不惜牺牲企业利

益,在涉外关系中违反原则,有的在物资采购、产品销售中弄虚作假,有的利用职务之便到外面做个人生意,有的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小煤矿“指导”工作挣钱。

(三)因循守旧,形式主义。少数干部不能与时俱进,思想观念落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面临的形势心中无数,习惯于凭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有的不尊重客观规律,凭主观意志办事;有的好大喜功,盲目蛮干,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些干部工作拈轻怕重,遇到问题绕着走,表里不一;有的不抓制度的落实,或蜻蜓点水做样子,欺上瞒下,为骗取名誉,甚至在迎接上级安全检查验收中,突击搞“样板工程”,欺骗上级,危及安全。

(四)作风武断,缺乏民主。有的生产单位领导干部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现象严重,群众意见较大;有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

办”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干部遇到群众上访不主动接待,帮助解决问题,而是躲着走,或不理不睬拒之门外;有的单位领导喜欢下属称自己为“老板”,导致家长制作风严重,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小圈子”,容不得其它班子成员不同意见。

(五)贪图安逸,吃喝玩乐。有些单位和部门干部充分“挖掘”、“发挥”本单位、本部门的优势,吃喝玩乐。有的追求奢糜腐朽的生活方式,沉湎于灯红酒绿、大吃大喝、挥霍公款;如2002年集团公司就查处了某矿一个只有百余名职工的医院,一年“吃掉”招待费10余万元的案件。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不检点,涉足色情场所,甚至参与嫖娼,仅2001年就有4名矿处级领导干部因此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六)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有些干部忘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职工谋利益,而把权力变成为个人捞取好处的工具,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近几年徐矿集团查处的案件中,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侵占等经济类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截留工人工资、奖金,私设“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还出现了单位领导集体违纪的案件。

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煤矿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阻碍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二、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治理对策

针对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以上主要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坚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求,积极采取措施,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第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问题对策

作风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同时又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内容。在深化改革与管理的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已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油田各单位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本单位实际,针对反“四风”的要求,加强了对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行之有效的管理,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与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了整体工作水平。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基层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影响着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甚至严重影响着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身懒心散。有少数基层干部作风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创新意识,思想守旧,安于现状,无所作为。上班时心思不在工作上,工作得过且过;有少数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出现责任往上推,矛盾往上交,出了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归咎于大气候和上级组织。

二是胸无大局。有少数基层干部偏执、无大局意识,没有一盘棋的思想,总是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领导安排的工作可以执行,领导通过其他人员安排的工作就可以不执行或者一拖再拖,打如意算盘,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是口无遮拦。有少数基层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无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对其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当面不说,背后乱讲,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极少数基层干部不专心工作,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在什么场合,乱发表意见,影响稳定和团结。

四是浮而不深。有少数基层干部习惯于讲空话、讲套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套话落实工作,不从实际出发,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更有极少数不踏实工作,专挑“显山露水”的“面子”事干,对实际工作敷衍塞责。

五是学习不够。有少数基层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习无用的倾向,系统学习理论的少,学习无计划、内容不系统。有的认为理论学得再多、再好,不如实实在在做点工作更能赢得领导赏识;有的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甚至片面理解和歪曲上级的精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

六是纪律涣散。有少數基层干部带头不遵守劳动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请假,不销假;上班找不到人,电话联系不上;出了问题,左推右挡,推脱责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不良作风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对不良作风的现象存在从众心理。一些不良风气的“潜规则”大行其道,主要是少数基层干部意志不坚、原则性不强,自然容易成为不良风气的俘虏。总认为这些“潜规则”是油田企业的一种正常现象,自己太认真了,别人会说“不合群”,是“另类”,甚至得罪人,于是随波逐流。

二是对不良作风的处罚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基层干部对自己执行力不强、不用心工作、上推下拖造成工作失误的处罚心存侥幸,自以为自己方法巧妙,手段高明,领导不知道,别人拿我没办法,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走样,对行为后果会越来越无所顾忌。

三是个人自身存在不平衡心理。有的基层干部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较,动辄就是自己的贡献大、奉献多,心理极不平衡,不进行自我批评,不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心理失衡,上讽下刺,牢骚满腹,不踏实工作。

四是对不良作风的监督不力。不良作风的产生,往往都与监督不力有关。有的干部自觉能力非凡,上能通天,对提出批评意见者,冷嘲热讽,背后搬弄是非,混淆视听,成了谁都管不了、不敢管的对象。在考核上,缺乏对基层干部工作、生活细节的评价,不利于个别干部改进作风。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一是重学习,提素质。要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紧密结合基层干部队伍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成果交流、考试测验等多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干部理论学习的检查、督促和考核,使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提升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核心能力。

二是强措施,细管理。转变干部作风,必须坚持严、细、实,从具体环节入手抓作风建设,我们应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实行精细化管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近年来,有的机关和基层队实行了上下班签到制度、会议签到制度,这看上去是一些小事,但实际上对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意义就不小。我们日常的考核制度,不能说不完善,只是在落实考核措施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逐步建立起加强和引导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必将极大地改进基层干部作风,提升执行力。

三是多帮助,调心态。好的心态对工作有助推作用,不好的心态对工作有抑制作用。要充分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单位领导应经常与基层干部、机关干部谈心交流,班子成员之间、干部之间也要多沟通,相互之间多一些指导帮助和关爱。同时,每名干部也要经常反省自己,通过自我调整,自我校正心态,始终保持一种出发的状态,始终保持一股热情、激情。

四是树典型,抓处理。一个好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单位成也作风,败也作风。在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中我们同样要树典型、树旗帜,对作风优良的干部给予宣传与激励,让他成为典型,让他名利双收。而对那些工作不认真、思想认识不高,甚至危害到班子团结、单位发展的个别作风恶劣的干部一定要进行组织处理。

五是多交流,理关系。现代心理学和管理学表明:一个人长期工作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或者同一个岗位就难免会产生厌烦情趣,容易使人不思进取,甚至发生其他事端。应建立合理的基层干部交流机制,能够按岗位要求对基层干部定期定岗实行交流,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加快干部作风转变。

六是强监督,细考核。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加强监督、考核,要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好多层面的监督作用,广开言路,了解和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凡是涉及干部作风的问题,不能怕丑,更不能护短,应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不断完善细致的考核,促进干部作风的改进。

总之,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必须上下联动、组织教育和自我调整并行、监督与考核同步、交流与管理并重,结合各单位和每名干部的实际,找准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优良的作风展示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席秀海在胜利油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葛万生在采油厂2013年党建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作风方面自我评价基层干部 篇三

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是利国利民的,作为领导干部就应该为人民着想。下面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基层干部作风方面自我评价,仅供参考

【基层干部作风方面自我评价一】

本人性格开朗、外向、广交朋友,勇于担当,同时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执行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强,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功底深厚,对工作认真、有责任心和上进心,能尽快适应一个新的工作的环境并以最大热情投入工作。

曾连续4年被市委办评为优秀信息员、被省委办评为优秀信息员,曾在《陕西日报》、《榆林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理论文章70余篇,曾被县委机关总支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县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个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连续6年被县委干部考核委员会评为政绩突出优秀领导干部。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和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本人在县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信念,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廉洁自律,自觉遵纪守法,认真履行职责,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足:工作不够细心,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偶尔会忽略一些细节问题。

【基层干部作风方面自我评价二】

我是出生在**县并受**人民长期培养的一名基层干部,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在党和人民的关怀和培养下,我在职务不断提升的同时,自认为更多的是锻炼了党性,加强了修养,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多年的基层领导工作经历使我深切感到,自己的党性修养得到了不断的锻炼和提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能始终同县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始终能以大局为重,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冷静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是非分明,立场坚定。近年来,围绕发展和稳定这一主题,我曾反复分析了**的县情现状,积极向县委、政府谏言献策,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二、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我曾担任过县委、政府两办主任,一直十分注重协调县委、政府与几大班子、县直各单位、各苏木乡镇、各农场的关系,保持各级班子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政令畅通,保证了县委、政府工作的高效运行。近几年全县的*节、*奠基、接待上级领导视察等重大活动都筹办的井然有序、独具特色,给外界留下十分好的印象。同时,注重协调各分管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上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合力,共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根据**“一大”(丰富、潜力巨大)一“小”(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的县情,我积极协调市、县两级财政、国税、地税部门的关系,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切实解决财政运行中的困难。积极协调区、市、县三级国土部门,及时开展了*土地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土地管理秩序,实现了**土地的合理、规范、科学使用,并顺利通过了*地质公园的验收。积极协调区、市、县三级信访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答复口径,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群体访为干部领访,实现了由无序上访向有序、规范上访的转变。

三、具有较强的管理经济的能力。多年分管经济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必须掌握一定的政策理论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才能切实做好经济工作。**年分管**工作以来,我认真研究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产业政策和入世后的经济发展政策,努力学习各类经济管理知识,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为管理经济工作打下了其实的基础。***年初,在引进**时,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我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引进**利大于弊,使县委、政府最终下定决心,承诺投资**万元,终使**落户**。现在看来,**分公司已成为全县产值第一、税收第二的支柱企业,预计到***年底,**分公司将累计向**县缴纳税金近***万元。同时,在分管经济工作时,我从**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认真摸清了全县企业的家底和所有的税源,分析研究了制约**财政增收的难点突破口,内挖潜力、外引税源,年争取财政部贫困旗县补贴款***万元,主持修改完善了《**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推行了财政包干制度,使财政收入总量、质量和经济总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四、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养成了办事注重效率、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是言必行、行必果。**年初,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我组织政府办公室、财政局、招商局、国土分局等部门,开始修编《**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历时半年多,多次讨论,几易其稿,终于形成了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为加速推进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期精炼油项目,***年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经过三年多的数次协调,***最终决定实施,并建立***基地。二是调查研究注重实际。在财税工作调研中,我根据各苏木镇财税工作的实际情况,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该惩罚的惩罚。对确实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既定任务的,及时进行调整,力争符合实际。三是以人为本,真心办事。分管信访工作期间,对历年积案,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及时化解。对县里面能够解决的,按照“属地管理、归口办理”的原则,责成相关部门,予以及时解决,一些群体访、陈年访、越级访、疑难访得到了有效解决。对县里面不能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在讲清政策的同时,采取领访的方式,逐级向上反映,力争早日解决。

五、具有较强的勤政廉洁的宗旨意识。作为受党和人民培养的基层领导干部,我始终把为群众服务作为永恒的追求,时时用《廉政准则》和党的各项纪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在工作上,讲求实效,力求俭朴,轻车简从,下基层调研或落实工作时尽量不带或少带人,不安排记

者,不宣传报道自己;特别是在分管财政、计划、招商、国土工作时,接触的项目和工程比较多,但在工程和项目建设中,能坚持执行有关规定,从不插手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也不介绍任何单位和施工队伍。在公务接待上,能省则省,不讲排场。在生活上,认真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常教育他们遵纪守法,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几年来,我还积极参与了向非典康复患者捐款、向县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资、向印度洋地区海啸地震灾民捐款捐物及向县内贫困人员和弱势群体等捐款等献爱心活动。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尽管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得到了加强。但我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特别是距离党和人民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方面做得不够,应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度,力争把工作做的更具超前性,更具创造性。

二是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理论思考和科学实践水平、知识积累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方面做得很不够。由于近几年工作繁杂,到基层和群众中调查研究的次数少了,有时决策某些问题时,与基层和群众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将多深入基层,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4.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四

近年来,市局通过在全系统广泛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正行风树形象”集中教育活动及《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教育活动,干部队伍建设呈现了良好的态势,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队伍整体形象明显提升,队伍主流很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部分单位和人员在作风纪律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必然破坏正常的工作秩序,损害工商队伍良好的执法形象。近日,济源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根据市委安排部署和队伍现状,市局决定在全系统范围内再次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我认为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工商部门作为政府一个重要的行政执法机关,肩负着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历史重任,工作范围覆盖社会。

装不戴帽,不同季节服装混穿,衣着不整洁,穿浅色鞋着制服;

11、着装在辖区市场购物、到饭店饮酒、出入公共娱乐场所;

12、某些单位领导带头违反纪律,不能作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身不正,有令不行“,导致单位内部纪律松懈;

三、作风方面

13、责任心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中,工作支差应付,得过且过;

14、形式主义严重,个别单位布置工作不切合实际;

15、某些工作人员表里不一,好大喜功,领导在与不在不一样;

16、言行不一,说的与做的大相径庭,工作不务实,喜欢摆功劳;

17、有的人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看布道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18、上班大声喧哗,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四、行为方面

19、工作随意性大,执法不规范,;收费存在多收、少收、漏收现象;

20、个别人利益至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21、滥用职权,廉洁自律意识差,“吃拿卡要“在某些单位、某些人身上依然存在;

22、“三乱”现象有禁不止;

23、收费、办案中存在内松外严,亲者宽,疏者严,生人熟人不一样现象;

五、服务方面

24、某些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某些人将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对困难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态度粗暴,动辄训斥;

25、在市场管理中对轻微违规群众,动辄掀摊、掂秤,出口恶言;

26、一些人业务不熟,对办事群众不能做到“一次说清”,导致群众跑冤枉路;

27、少数单位内务不公开,收支不透明,造成工作人员对单位领导不信任;

六、观念方面

28、一些人员甚至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9、忘记艰苦奋斗美德,工作上向低标准看齐,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只要索取,不讲奉献;

30、自以为是,不能虚心接受别人意见。

以上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某些问题是存在于多数人身上的普遍问题,有的则是个别现象。我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注重学习,政治业务素质不高;二是教育力度不够,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者本身存在形式主义;三是处罚不到位,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惩戒制度,但由于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好人主义思想严重,对存在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致使制度缺乏威慑力;四是奖惩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 ;五是个别人员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缺乏自我约束力,导致给了好处乱办事;六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攀比歪风盛行。

以上问题的存在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工商部门形象,削减工作势头,必须对症下药,及早防范。

5.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五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加强和改进国税纪检监察作风建设,是国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当前国税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才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当前国税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模糊。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国税纪检监察干部存在着模糊认识,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没有油水,从没有想到这项工作的特殊性,更没有想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

(二)、专业知识缺乏。一是缺乏岗前培训,大部分国税纪检监察干部上岗前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在岗时又很少安排时间培训,导致业务知识尝尝得不到有效的补充,知识面普遍比较窄,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制约着国税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二是主观不注意学习,个别国税纪检干部强调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注意自身学习,导致政治根底不深,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缺乏对新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国税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主观不愿意学习,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自己从事的工作很抽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枯燥无味,从事此项工作对自己今后的晋升和提拔发展面很窄,不愿潜心专研,也不想深入学习。

(三)、存在畏难情绪。个别国税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工作中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查办案件时,怕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在监督上级时怕打击报复,检查同级时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时怕伤同志和气、丢选票,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三怕影响工作大局,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产生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便草草了之。

(四)、缺乏创新精神。一是工作方式简单,在实际工作中不注意工作方法,或“简单粗暴”或“上纲上线”;二是工作方法陈旧,对新状况、新问题不善研究,仅凭过去的习惯、经验开展工作,有的由于业务不精,对遇到的新问题如何处理更是束手无策;三是工作不主动,有等、靠的思想。大部分国税纪检监察干部普遍存在部署工作时,习惯于开会安排布置工作就算完事,不能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没有集中精力静下心来思考一些深层次存在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人事偏差。少数国税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平时不注重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国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心态失衡。认为纪检监察部门是清水衙门,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付出多,回报少,得不偿失。于是就放松了学习,工作上降低了标准,处事上放之任之。三是要求不严。少数国税纪检监察干部自律意识弱化,公仆意识淡

化,随波逐流,不思进取。四是纪律松弛。个别国税纪检监察干部纪律意识淡薄,执行制度不严,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心,问题发现不了,案件查办不了。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的措施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国税纪检监察干部要端正思想,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国税纪检监察工作是执行党纪政纪税纪,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充分人事国税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直接决定着国税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影响到纪检监察职能的发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信心。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国税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要始终做到思想清醒、政治坚定、作风务实。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加大对纪检监察夜未央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接受高层次知识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是加强自学,平时多注意积累;二是有计划地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机关参加培训班或直接参与办案,干中学,学中干;三是对刚从事国税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同志,举办专业知识培训班,搞好岗前培训;四是要更新观念,开阔视野,适当组织一些外出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三)实行轮岗,提高能力。有计划地推行国税纪检监察干部轮岗,使国税纪检监察干部适应和胜任不同的岗位工作,逐

步成为知识全面、业务精通的多面手,从而增强国税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创新性,从分发挥其个人的潜能和特长。

(四)加强教育、培训品德。要加强对国税纪检监察干部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热爱纪检监察工作,有为党、为民弘扬正气打击邪恶的雄心壮志,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奋敬业的品质,做到正确运用职权,自觉秉公办事、不谋私利,不徇私情,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带头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克己慎行,择善而交,保持国税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五)健全制度,实现治本。制度决定作风与廉政。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落实已定制度并不断完善,根据实际工作制定新制度;二是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是健全作风建设方面的制度,规范和保证国税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和秉公执法的优良作风。

6.关于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调查报告 篇六

作为生活和工作在基层的干部,我们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目前许多人的普遍感触就是:干群关系紧张,我们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 “远”。改进工作作风,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一言以蔽之,老百姓对干部的信赖,源自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促进一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的所在。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改革面临攻坚,利益面临调整,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干部在工作中都能力所能及地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但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在心目中都存在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安安过日子,得过且过的思想。很多干部不愿下基层,而是习惯往上跑,认为工作干好干坏无所谓,老百姓说好说坏无所谓。重要的是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得到领导的首肯。二是由于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管理型政府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的矛盾突出,群众对干部有反感情绪,基层干部工作手段乏力,对老百姓的所盼所愿无力满足,对一些无理取闹群众的所作所为缺少惩处的办法,许多干部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敢下村,不敢直接面对群众。三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基层干部要给老百姓办点实事非常难,而且 1

往往不被理解,卖力不讨好,做事越多,可能出现的失误就越多,所以不少干部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为老百姓做任何事情。大家都知道,基层现在有三个工作“三部曲”:一是开会-落实-抓典型;二是汇报-看点-搞接待;三是表扬-推广-提拔。具体到基层干部还有“四多一少”:检查多、考核多、处罚多、达标多、,但服务少。一个基层干部,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创建等诸多个“一票否决”。上面逼得紧了,就会催生下面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问题。

现在有的部门办事和考核,并不按照实际,而是看你基层跑得勤不勤,跟他关系好不好。这是干部工作作风中存在的大问题。很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面上的工作,每项工作都做了,但成效不大,原因很简单;一是工作没力度,二是工作没到位。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干部思想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上的原因,当然也还有用人机制上的原因。

从干部思想上看,部分干部群众观念不强,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忘记了一切言行都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从用人机制上看,造成我们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级各部门只注重把住干部的进口关,没有疏通干部的出口关。

几年来,在转变干部作风方面,我们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全方位、多层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学,在生活中学,将学习贯穿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学习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强化宗旨观念,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法制意识,以法治国,依法行政。二是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说实话、办实事,把抓落实当作第一要务,对那些做表面文章,鼓虚劲的同志,一要教育,二要惩处。三是进一步强化干部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细化实绩考评办法,严格奖惩兑现。

如何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干部言行,把监督权力直接交给老百姓,干部工作怎么样,由老百姓说了算。二是努力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待遇,让他们安心基层,扎根基层,乐于在基层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三是完善干部自律机制。基层领导干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带头实事求是,带头清正廉洁,带头艰苦奋斗,为广大基层干部做出表率。四是进一步完善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真正打破领导终身制,逐步走出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怪圈。五是知人善任,给基层干部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对工作踏实肯干,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在提拔重用时要优先考虑,从内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7.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七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两委班子干部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严格要求自己,真抓实干,切实维护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一些农村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纪律涣散。部分村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或经营上,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一些干部作风软、散、拖,对上级部署的任务,不积极,不主动,靠乡镇包村干部的指派和协助才去开展工作。

2、处事不公。一些干部在处理村务上优亲厚友,甚至假公济私,如在承包村集体资产、收取各类款项、发展新党员等方面,标准不一样,条件不一致,不能一碗水端平,引发村民不满情绪,影响了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3、方法简单。个别村干部遇到问题只看表面现象,缺少理性思考,不做深层次分析,处理问题简单,干工作、办事情,只讲热情胆大,不讲方法策略。有的作风粗暴,搞“一言堂”,甚至违法施政,激化了班子内部和干群矛盾。

4、为政不廉。个别村干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有的开具虚假发票报销不合理开支,侵占集体财物;有的收钱交帐不及时,花钱报账不及时,坐收坐支现象严重;有的财务审批手续不严,白条入账多;有的利用出售集体资产收回扣,借机敛财;有的村务公开不真实、不全面,避重就轻。

5、支部、村委工作“两张皮”。在实行村委会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一肩挑之前,有的村委干部觉得自己是村民选举产生的,过分强调村民自治,不愿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工作,导致两委班子常常各自为政,相互扯皮,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了分歧也难以沟通和平衡。目前仍有个别村还存在这类问题。还有的干部借家族撑腰,极力维护家族利益,激发了宗族派别势力在农村的蔓延和抬头,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思想教育不到位。对农村干部的教育仅仅是阶段性的教育,不能系统地进行党的政策、法规教育;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干部重使用轻教育,只顾眼前利益,能干就先使用,出了问题再换人;一些农村党员干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致使党支部在党员中的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减弱,支部的战斗力弱化,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综合素质不够高。一些村干部受年龄、学识限制,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较低,尤其是在处理应急问题、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群众集体利益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少数村干部有封建意识,尤其是在处理选举、利

益分配上,经常陷入“家族圈”,有的为了工作方便搞“裙带关系、父子兵”等。

三是财务管理不健全。一些村干部不能带头执行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混乱,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甚至有的干部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村财镇管还不够深、不够细,个别村有截留出租、买卖、承包等收入问题。

四是农村政策、制度不完善。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各项惠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一些应由农民尽义务的政策、制度制定却滞后。如建设农村公益性事业,应该由受益者—农民集资一部分搞建设,但是一些农民却拒绝集资,村干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只能自己借钱垫付,造成村干部个人债务较重,严重地挫伤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当前农村三年换届的制度有待探讨。根据有关规定,农村两委班子三年一换届,村干部往往是“一年干两年看三年等着搞民选”,缺乏长期工作的观念;个别乡镇违反《村民组织法》,随意撤换村委会成员,造成两委班子不和,引发部分村民及其他村委成员的不满。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加强教育,完善农村干部待遇保障体系,使农村干部不想腐败。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章等党内法规,坚定理想信念,重点开展权力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选树廉政勤政先进典型以及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意识。本着量力而行、逐步纳入的原则,突出任职年限,突出贡献大小,突出激励约束,解决好农村干部正常离职后的养老问题。

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和制度建设,使农村干部不能腐败。进一步深化村财镇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加强村务公开,深入推进村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统一公开时间,建好公开阵地,完善公开内容,拓宽公开形式,抓好公开检查,增强群众的监督效果。

三是及时查处违纪问题,使广大农村干部不敢腐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并注意发挥查办案件的教育效果,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起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处分一人教育一群的作用。

四是开展下访活动,拓宽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建立健全下访工作制度,并经常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民当中调查走访,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村干部作风建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切实促进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五完善农村政策体系。既让农民享受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又要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总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是一

8.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八

一、乡村基层干部履行职能现状

(一)当前乡村基层干部工作的主要职能

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惠农政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农民摆脱了千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仍然是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广大农民、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当前乡村干部真正的职责所在。其乡村干部工作主要职能是宣传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推广农业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宣传法律法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化解群众纠纷、组织救灾救济、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乡村基层干部履行职能主要采取的方式方法

当前乡村干部履行职能主要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变“管理型”为“服务型”。从过去催种催收的“四季歌”向急农民所需的“全天候”转变;从过去指挥农民的“司令官”向帮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参谋”转变;从过去抓管理的“农业警察”向农民群众贴心的“服务员”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民,指导农村工作,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乡村干部通过加强职能转变,采取“献策不决策、参与不干预,政府搭台不唱戏,服务不增负”的措施,指导全乡发展农村经济。

(三)当前乡村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在调查中我们深深地感到,通过近几年开展的“三个代表”、“三为”、“三观”和“先进性”教育等活动以及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全乡乡村干部在转变工作职能、驾驭市场经济、服务群众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但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一免两补”政策的过程中,乡党政机关、站所、村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影响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主要表现为:

1、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怕担风险当老好人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乡村干部面对农村形势因政策调整而突如其来的新变化,缺少足够的应对准备,思想观念一时还很难适应。主要体现,一是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谈到新形势下农村工作,许多干部总是“难”字当头,感叹乡村经费缺口难解决,历史债务难化解,农民难组织,农村公益事业难开展。在调查中时常能听到“现在的农村工作没抓手、没法干”、“过去当干部扬眉吐气,现在当干部忍气吞声”等消极言论,畏难情绪较为严重,迎难而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不高。二是陷于传统工作方式不能自拔,缺乏转变作风的主动意识。大多数乡村干部从事基层工作时间比较长,摸索出了一套对过去农村工作来说比较适用的工作经验,但一遇到新形势、新情况就无从下手。有些年岁稍大、思想保守的乡村干部对计划经济时期以催、管、要为主的工作管理方法未忘过去成功经验。而一谈到如何服务农民则束手无策,有的甚至一个劲抱怨群众素质太低,缺乏转变工作作风的自觉性。三是观念保守,思想不够解放。在调查中我们感到,部分乡村干部仍用老观念、老眼光去分析和应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对开创工作新局面没有创新意识,又不善于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的问题尤为突出。四是“等、靠、要”思想严重,感到无事可干或有事难干。有些干部认为在新形势下税费收缴等硬任务没有了,担子轻了,事少了,压力减轻了,工作自然好干了。也有的认为当前农村改革任务一项接一项,历史债务处理、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一件比一件难办,只好一味等上边定框框、出政策、给扶持,没有攻坚克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招数。在很多乡村干部思想认识中存在着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无事可干和有事难干两个极端。

2、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能适时为当地群众致富指点迷津、保驾护航。但有些乡村基层干部到基层蹬不住,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3、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现在乡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4、对新时期的群众工作特点把握不准,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的手段不适应。面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部分乡村干部还在用陈旧的工作方法,农民根本不吃那一套,导致开会难集中,公益事业组织难,好项目难落实。在座谈中,乡村干部普遍反映,在村上“一事一议”办法执行起来难度特别大。尤其是一些诸如兴修水利、改造电网、维修校舍、修路架桥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培训等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常常是部分农民顶着不办而无法实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有些乡村的干群关系不是紧密了,而是松懈了;不是融洽了,而是紧张了。个别村小组干群关系甚至达到了对立对抗状态,有些群众甚至说出这样的话,“以前都是你们管我们,现在政策好了,也应该到我们治治你们的时候了。”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民素质不高所致。应该肯定,经过多年的教育,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一些农民无政府主义倾向抬头,不服从基层组织的管理和约束;部分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在处理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个人权益与集体权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时,往往只强调民主而忽视法制,只强调个人权利而忽视个人义务,只强调个人权益而忽视集体权益,只强调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是乡村干部组织发动群众的方法僵化。在新形势下,一些乡村干部对党的农村政策尤其是新出台的政策掌握不到位,宣传不到位,解释不到位;有的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感召力不大,群众反感,不能做到一呼百应。特别是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政治参与权的不断扩大,用过去那些罚工罚款等经济手段来管理约束农民实施村级事务和兴办集体公益事业不灵了,就无计可施,束手无策。部分乡村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道路维修等普遍降低了标准,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更是无从谈起。

5、对群众亟待优质高效全方位服务的科技知识要求难以满足,服务意识和方法不适应。一方面,有些干部的服务工作与群众的需求对接不上。在调研中,通过座谈了解到,一些乡村干部不注重去研究掌握新形势下随着农民政治、经济等权益的扩大而日益强烈的服务需求。当前农民在生产、流通、销售、劳务输出等经济领域,在居住、环境、卫生、文教、交通、养老等社会领域,都期盼着诸多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而很大一部分乡村干部服务农民的工作还仅限于传达一下会议精神,宣传宣传政策,组织发放补贴资金等浅层次水平上,相当一部分干部不懂农业科技知识,服务深度、广度、力度不够,群众不认可、不买账。另一方面,有些服务内容和行为群众不接受。前些年,有些村在引导农民搞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新产业等方面曾通过无偿使用轮歇地、给资金补贴等方式为农民服务,但目前由于政策调整或乡村集体经济薄弱,有些原来有效的服务方式不再有效或无法再用。

二、适应新的形势,实现乡村基层干部职能的转变

(一)适应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形势,推进乡村基层干部职能的转变

1、要转变观念,积极应对

做好新形势下的乡村工作,关键是对农村的现状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要客观评估和正确对待,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首先要从政治的高度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二要从角色上转变观念,一些乡村干部过去发号施令惯了,现在职能发生了变化,工作就不知从何下手。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这个过渡期,适应新的形势。三要从工作方式上转变观念,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在目前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的情况下,乡村不能等待观望,要主动应对,积极探索。

2、要认清形势,把握方向

当前要着重从二个方面把握工作方向。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切实防止负担反弹,尤其是要采取措施减少和防止农民的隐形负担,以及变相损害群众的利益。乡政府、村委会不仅要从自己做起,而且要监督、制止部门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发生。二是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形成一、二、三产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3、要明确任务,创新方法

(1)切实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些地方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问题已经显现,少数地方除了上级有工作任务外,支部几乎不活动,偏远山区的少数党员甚至一年都没有一次活动。基层党员对此意见很大,有失落感,党员的先进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搞好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党委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带头搞好乡机关站所支部的建设,做好表率。二是要搞好村级支部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双培双带”工作活动深入开展,同时,要注意培养吸收那些受群众拥护、公道正派的优秀农民入党。

(2)创建平安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要落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一是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要以良好的社会正气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形成伸张正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友爱、扶贫济困,为创建平安社会奠定思想道德基础。二是要抓好综合治理。要根据农村人口、居住的分布特点,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三是要及时掌握情况,及时调解矛盾纠纷,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要结合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云岭先锋”工程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要科学安排,统筹兼顾

税改后乡级精简机构,干部人数缩减,要确保乡村工作稳步推进,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统筹兼顾的良好局面。一是要统筹安排。对各项工作都要重视,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兼顾,样样工作有人分管,有人实施、落实。二是要科学分工。不仅乡党政领导班子要有明确分工,而且要根据干部的能力、特点、优势进行细化分工。三是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详细内容、具体要求,并将全年的任务分解到每季、每月、每个干部,防止有人无事做和有事无人管的现象出现。四是要狠抓落实促发展。五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工作要有正确的政绩考评机制,既要考评经济工作,又要考评生态环境保护;既要考核建设亮点,又要考核社会稳定发展;既要考核中心工作,又要考核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

(二)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推进乡村基层干部职能的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对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干部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经历着质的蜕变。面对新的形势,不少乡村干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如何下手,感到“管理无门、服务无路、引导无方、工作无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乡村干部工作职能已势在必行。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必然迫使乡村干部思考新时期乡村工作重点的转向。乡村干部今后工作主要职能就是担任“三农服务员”,把工作岗位直接下移到村组农户,为群众提供近距离贴身服务。

乡村干部在工作中应发挥好十四个方面作用:

一是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税费改革还有待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乡村干部应当把宣传政策、宣传农业科技、宣传法律,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是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掌握所在村民小组的基本情况和每一户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

三是当好农民致富的服务员。乡村干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具体工作部署,做好服务工作。要借免税之机,科学安排农村工作,加快基层政府向“服务型”转变,一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发扬奉献社会,服务农民的崇高精神,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做到服务周到、办事规范、工作热情。二要提供优质服务。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查乡村干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正确处理对上与对下的关系,对上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党委政府决定,对下要尊重农民意见。

四是当好科技推广的辅导员。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工作重点应放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上,从品种宣传、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全程服务。引导农民相信科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人员要深入到农民中间进行技术讲课、现场技术指导或咨询。把服务体现在各个工作环节。

五是当好便民服务的代理员。代办群众需要前往县、乡有关部门办理的事项。

六是当好树新风新俗的倡导员。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七是当好经济发展的带头员。提供项目引介、政策宣传、技术咨询、信息提供、资金借贷等服务。

八是当好组织建设的指导员。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注重培养好的带头人。

九是当好廉政建设的监督员。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

十是当好社会稳定的安检员。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创建“平安村组”。

十一是当好计划生育的协管员。协助计生部门落实好各项工作。

十二是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员。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十三是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员。

十四是当好其它工作的助理员。及时完成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中心工作任务。

(三)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推进乡村基层干部职能的转变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要选好、配强农村支部书记,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要放手发动群众,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防止出现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绪。

2、制定标准,科学规划。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涵相当丰富,对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求依据当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以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的原则。要按照“立足农村抓农村、跳出农村抓农村”的思路,把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谋划。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尤其要注意以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起来进行规划,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当地政府“执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防止单独的政府行为、干部行为。四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延及子孙的持久工程,决不能单兵突进,急于求成;要将农村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分阶段规划,循序渐进地实施。

3、重点突破,试点先行。针对实际,当前要抓好以下五个“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以产业扶持为突破口。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离开了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持,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持续推进。二是要以“五位一体”为突破口。建小水窖、建沼气池、民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和适用科学技术培训以及改厨、改厕、改厩工程,是农村实现循环经济、改善村容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突破口。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农民,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四是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交通、通讯、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同时,要采取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办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要依据山区、偏远村寨、经济相对发达村寨、经济欠发达村寨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分别选择不同的典型,进行重点扶持。

4、切实抓好乡村干部工作作风建设。要教育乡村干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群众观点,经常深入基层,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与服务。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乡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村干部要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的带头人,广泛宣传政策法律和科技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协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9.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九

通过与群众和干部整三天的零距离接触,我深切感到,农村有些情况,就像小马锳过的河水,既没有老牛说得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得那么深。听过、看过、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这里面有感动、有触动,也必须加快行动。

一、感动,缘于一种境界!

感动之一,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群众究竟如何看待现在的干部?还有没有血肉联系、鱼水深情?是不是真像有些声音那样说得隔心隔肚?带着这个问题,我每到一户农家,都迫不及待地先问他们关于这方面的想法。可在村里走了一圈之后,这个最令人忐忑的问题成了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听听群众的声音:刘先科说,我们怎么会恨你们干部,我过去是要饭过来的,想想过去啃树皮的时光,共产党对老百姓的恩德真是太大了;

詹德军说,过去是老百姓向国家缴东西,现在国家一分钱不要,种粮给补贴,养猪有保险,房子坏了补钱盖,老了还发养老钱,现在政策就是好;

魏发友说,胡书记,你不要一直责备自己看我们少,县里的事很多,上下左右你都要应付,分不开身很正常。就是我们自己娃子,一年到头也回来看不了我们几回。你能来看我们,我们高兴都来不及。

看看群众的举止:在村里面走访,我还没到门口,老老少少都迎了出来;

走进村民家,我想和他们说句话不容易,因为他们一直忙着要给我烧鸡蛋茶;

临走了,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再三要求,这几天一定要到家里喝一杯,实在不行,下次来一定要兑现;

还有,我给住宿费、生活费,推来让去,说啥也不要。

这就是最基层的群众!当我觉得对他们关心不够而心怀愧疚时,他们展现给我的,却是亲人一样最朴实的情感、最欢快的笑容、最博大的胸怀。有这样的群众、有这样的支持,我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委屈不能忍受、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事情不能办到。

感动之二,八十老汉砍黄蒿,一日不死当柴烧

这句话出自71岁的老党员刘先学之口,是郧县的“土话”,意思是人不论年龄多大,只要身体允许就要劳动,砍下的黄蒿虽然用处不大,但当柴烧也体现出了劳动的价值。

刘先学目前只有老两口在家,三个孩子成了家都在外打工。按照城里很多人的想法和活法,刘先学现在是颐养天年、乐享清福的时候,但老刘种了7亩地,养了30只羊、3头猪、12只鸡,平时闲了打打短工,放羊时还顺便采些草药换些零花钱。

他给我算了笔账,7亩地每年收入有5000元,羊每年出栏一半可以创收3万元,3头猪杀一头卖两头可以创收7500元,打短工、采草药、养鸡每年最少挣1000元,再加上国家给的养老金、惠农补贴,这样算下来,老两口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刨去开支,手头上还有不少闲钱。

刘先学只是大柳树村民勤劳持家的一个缩影。该村总共有360户1371人,耕地面积1740亩。除去外出务工310人、举家外出87户288人以及在校学生,能够参加劳动的人数将近700人,基本上是人均种地2.5亩。另据调查,现常住大柳树村的273户中,除去养殖大户外,户均养猪2头、养羊3只、鸡鸭7只。这么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在青壮年劳力基本上外出的情况下,对每家每户来说活儿都不算轻。

干活干活,以“干”求“活”,越“干”越“活”,这就是大柳树村群众展现出来的生活态度。我们经常讲,身处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尽一份责任、有所贡献。乐观、向上,不抱怨、不乞求,幸福生活靠自己双手创造,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感动之三,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村民黎学友家座谈,当我问他有什么困难、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解决时,黎学友的一席话令人感慨。

黎学友说,胡书记,我自己三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生活过得去,没有什么劳你费心。就是我们组上秦天华一家,很是困难。

秦天华本人残疾,50多岁,前几年才组合了一个家庭,夫妻俩带俩孩子多年来一直住在别人家的房子里,现在不能住了想自己盖房,可手里只有一万多元,我们想帮衬他们家几个钱盖点房子,但还差不少,看政府能不能帮帮忙。

在走访中,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家庭。在高高的草虎垭山上,住着80岁老汉陈烈才和他的侄儿媳程良梅。陈德才一生无儿无女,老伴死后,侄儿陈克友便把叔叔接过来赡养。这几年,陈克友在外打工,一双儿女已经长大,便在城市里买了房。可叔叔的养老问题让陈克友犯了难。到十堰市城区生活,叔叔不习惯;

在农村生活,又没人照顾;

送到福利院,老人又不肯。思前想后,陈克友决定让妻子辞去了一年几万元收入的工作,回到山里照顾老人。当我对程良梅一家的举动表示赞扬和敬佩时,程良梅笑着说,大养小,小送老,这都是应该的事。

大柳乡福利院,是全县的模范。走进去,有绿树花草点缀,有文体娱乐设施,院民厨房、寝室都非常干净,每个星期伙食安排有酒有肉。我揣摩着院里资金每年应该有些缺口,便问院长王成海有什么需要帮助。谁料王成海说出的话,同样令人意外。他说,最近,我想做一些尺把见方的水泥板,院民们去世以后,每人坟前立一块当个碑、刻上名字,对我们来说是个念想,一旦有他们的后人想去烧张纸,也是个点儿。这事不落实,在心里是个疙瘩;

落实吧,又怕触犯点啥,胡书记你看行不行。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些质朴的老百姓,让我想起托马斯·哈代的一句话,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

感动之四,钱少事杂多受气,村里干部不容易

这次蹲点,我同村干部开玩笑说,对你们,我们不说也不是,说也不是。不说,总感觉工作离要求还有差距;

说着吧,你们也真不容易。这真是不打不解气,打着又心痛。

之所以说不忍心过多批评,主要是村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确实一般。比如在薪酬上,虽然这几年我们尽力提高了不少,但毕竟财力有限、基础较差,实际情况依然说不上好。

以大柳树村为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村治保主任,4个人一年工资加起来只有3.2万元。按照现在外出打工的普遍行情,这基本上只是一个人的打工收入。而村干部在工作上所面临的现状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工作最终都要落到村里。掰指头算算,他们承担上面对口下来的主要任务达20多项,每年对上对下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应该过千件。

农村有句俗话,米面的夫妻,没有物质基础做保证,村干部的家属也是怨声不断。出门在外工作压力大,回到家里唠叨声音大,里外受气作难,常常使村干部生活得十分辛苦。靠一种信念工作,对一些人、在某一个阶段来说不是不行,但要长时间坚持,就不是一件容易事。现在的村干部,普遍是村里的能人,能站出来把担子搁到自己肩上,已经很不容易。吵狠了,人跑了,不干了,重新去选干部,也很不好选。

二、触动,缘于一些见证!

触动之一,走一走,转一转,矛盾化解一大半

在大柳树村调研,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当基层干部,不能嘴勤屁股懒,要经常到群众家里去看、去听、去问、去说。走一走,转一转,很多矛盾就成不了矛盾,即使真有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化解。

比如,我在走访群众时,村民周光林说,他们组的会计现在没当了在外打工,但前几年退耕还林补贴有三年没给群众兑现,问明了情况,我请村里一个星期之内先垫钱把群众的账结了,再去追偿;

村民任时清说,组里原有一处土坯房,通过公开竞争自己以4.2万元拍到了手,但组长又反悔了,现在拖了好几年,想盖房盖不成,我表态半个月之内一定把事解决了;

60岁的退伍老党员吴顺均,因为年龄在前后两代身份证上不一致,造成现在仍然拿不到养老金,把吴顺均的情况和大柳派出所沟通后,他们请老吴第二天就把证件带过去修改;

村教学点的学生上厕所要经过一段土场子,下雨下雪几岁的孩子常摔跤,我现场用电话和县教育部门商量,先筹措点钱硬化了;

村卫生室两个医护人员一年只有几千元收入,我请县卫计局作一个调研,争取再提高一下待遇;

等等。

问题一路走,一路解决,等到后来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再问大家有什么难题、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时,大家都兴高采烈,连连摆手说没有了没有了,气氛和谐融洽得就像一家人。

触动之二,一碗饭,一杯茶,群众眼里泪花花

为了让全县的干部弄明白“什么样的语言群众能接受、什么样的工作方式群众能认可、什么样的干部是群众心中的好干部”,在今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请基层群众,开展群众帮学。

在一次讲课中,一位基层群众说,要想让老百姓尊重你、亲近你,就不要出门拿杯子、坐凳垫垫子、接烟看牌子、吃饭擦筷子。通过大柳树驻点,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几天在村里调研,走到哪里,不论家境好坏,都先坐下来;

坐,不看凳子脏净,只管一屁股坐下;

群众递上一支烟,不论什么牌子连忙起身接过来,主人家如果吃烟,坚持先给他亲手点着;

群众递上一杯水,不论什么杯子什么水,都双手接过来当面喝一口;

不论群众的手有没有泥巴,只要拉着我的手不放,我就不先放。

在村民陈克明家里吃午饭时,我听到几个妇女悄悄在厨房里说,这个县委书记一点架子没有,说话客气得很,刚才给他那杯茶,端到他跟前时才发现有渣渣,人家也没说就喝了。从村民魏发友的家里走时,他拉着我的手一直颤抖,眼眶里含着热泪,嘴里反复说,你这么大的领导来我们家,是瞧得起我、心里头有我们老百姓呐!

后来聊起这些事,大柳树村党支部书记任少勇说,人都是这样的,现在老百姓多数不缺吃不缺穿,不在乎你当干部给他多少东西,最在意你是不是打心眼里重视他、瞧得起他。

群众热心待你,你若讲讲究究,其实是脱离群众的一种表现,骨子里保不准有嫌弃的成分。灰沾到屁股上,拍一拍就掉了,可让老百姓的心里有了“疙瘩”,再化解就难了。

触动之三,解决了关键少数,就团结了绝大多数

领导干部是“关键的少数”。为了解决“关键少数”身上存在的问题,这几年我们用成就事业凝聚队伍,用政策措施激励队伍,用规章制度规范队伍,用选拔调配优化队伍,用科学培训提升队伍,用真诚关怀融合队伍,用示范带动影响队伍,使全县干部队伍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作风得到了转变。

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村干部是“关键少数”。

对村干部,我们建立健全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实行“三定”(定岗位职责、定任期目标、定年度计划)、“三评”(基层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组织考评)、“三挂钩”(考核结果与经济报酬挂钩、政治待遇挂钩、退岗保障挂钩),有效破解了村干部责任不清、目标不明、考核不严、落实不力、待遇不高、动力不足以及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借鉴老百姓的智慧,向村干部提出要经常用“四看”来衡量自己:

一看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否享受了低保和困难补助等不该享受的政策,二看落实党的优惠政策是否走了人情、听了招呼、接了条子,三看自己亲戚朋友违纪违规是否依法依规处理到位,四看自己平时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以此为标准,时时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老百姓的气顺了、心齐了,基层工作也好开展了。

在大柳树村蹲点时,撇开村干部,晚饭后我独自进行了一些走访,老百姓基本上没人说村干部的坏话,都说干部一碗水端得平,群众都很服气,说啥事大家都相信都拥护。尽管这不能以点带面说全县村干部都是这样,但至少表明,我们这几年抓住关键少数、团结绝大多数的做法是对的,也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触动之四,农村遍地都是金,就看用心不用心

这几年,受打工潮的影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尽管收入也算可观,但毕竟外出存在着许多工作和生活的不便,算算收入支出,也常常是“河里捞块板、屋里丢扇门”。

而且劳动力的缺失,也成了农村很多建设无法进行、农村面貌难以得到较快改变的一大原因。通过调研,我发现,外出打工是一种从众心理。扎根家乡,立足本地资源,同样能够发家致富。

大柳树村张博士,自筹资金在全村建了第一栋“150”模式标准化郧阳黑猪养殖场,年出栏250头,可获纯利12.5万元;

村民刘胜军,在家种了20多亩玉米,酿造本地小窖酒,一公斤按最低24元算,近2000公斤酒可以卖到四五万元,这还不包括用剩下的酒糟喂养4头猪1万多元的收入;

比刘胜军规模更大的是白泉村村民宋进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小窖酒加工销售,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小窖酒、玉米糁、干野菜等农特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销大户,年营业额在二三百万元。

更为可贵的是,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对邻居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宋进斌目前所招收的10名工人,全部是残疾人、妇女、老年人,这些人在外面打工要么没人要,要么工价很低,而在宋进斌的厂子里,平均每个人一年可有3万元收入,基本上和青年人在外打工的收入一样。

张博士的养猪场,也是按照自己先行先试、然后带领村民进行规模养殖、最后形成统一品牌的路子发展,目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错。

三、行动,缘于一肩使命!

行动之一,建一本账

通过蹲点调研,我深切感受到,凡事要做到胸中有数,不能坐而论道。

为掌握大柳树村的情况,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设置栏目包括对每户家庭的人员构成、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从业情况、联系方式、家庭收入支出情况、承包土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情况、家庭财产、存在的困难、主要诉求、将来打算以及对干部的意见建议等二十多项。

尽管登记时工作量比较大,但经过几天的逐户走访登记,我发现一册在手,村里的情况了然于胸,再稍加整理,主要矛盾、问题的脉络已非常清楚。我要把这种做法在全县推广,利用一个月时间,把全县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并以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建成台账。定思路、做决策,以此为参考,我想我们的决策一定会站到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行动之二,发一张卡

为了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我在大柳树村蹲点时,给每家农户制发了一张党群连心卡,上面写明,发卡是为了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扎根基层连民心、建强堡垒聚民心、回应诉求顺民心、铭记宗旨暖民心、同步小康固民心”。

在卡上,我们将包村乡镇干部、村干部的职务、联系方式,以及财政所、派出所、卫生院、中心学校、供电所等基层服务单位的电话全部录入,并明确规定,电话号码不得随意更换,个人电话必须24小时畅通。如果有人员调动、单位变迁等特殊情况,必须在一个星期内进行变更告知。

刚发下去,就得到了群众的正面回应,说过去找村里乡里办点事,山高路远,找人不方便,跑了不少冤枉路,现在有这张卡方便多了,按卡上的电话打过去,人在就去,人不在就不去,省了不少事。

制一张卡,花费二三毛钱,却把干部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此之前,我县不少乡镇也在这方面做了尝试。我要把这张卡普及到全县每家每户,通过小小连心卡、联系你我他。

行动之三,结一门亲

大柳树村共有23名残疾人、484名贫困人口;

从全县初步统计的情况看,我县还有痴呆傻残人口5万多人,贫困人口将近20万,贫困面相当大。解决这一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除了必要的政策兜底外,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帮扶。

我们全县有一万多名干部职工,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的思路,以领导干部包2至3户、一般干部职工包1户的标准,现在已经对口将贫困户帮扶任务分配给了每一名干部职工,并且一定7年不变,直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

从掌握的情况看,很多单位已经组织干部职工去对了门户、认了穷亲,还有的同志甚至双休日干脆带着家人到穷亲家里过,社会反响很好。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督促大家,结合各家各户实际,帮群众迅速拿出有效管用的脱贫致富办法,加快实施。

行动之四,解一些难

在大柳树村蹲点,群众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难处不尽相同,但多数人反映、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路和水。

路,该村虽说公路通到了村部,但只是通到了行政村,很多自然村落依然是泥巴路。路不通,盖房子拉料“豆腐盘成肉价钱”,发展产业东西又不好卖,勉勉强强是“赔本赚吆喝”。

水,全村人原来吃水都是吃井水、泉水、河水,只是前几年村里一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家钻了水井、建了水塔,辐射了村部附近607人,还有一半人吃水状况依旧,遇到天旱,人畜饮水非常困难。

即使吃上水的户,铺设管道每户得投入500元,吃水每月缴12元钱包底费用、多了再缴,这对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大柳树村蹲点后,我又到大柳乡其它村走访,情况一样,还是路、水两大诉求;

再到全县其它乡镇走访,还是路路路、水水水。路、水之所以成为老大难,是因为投资较大,每年上级部门的建设指标有限,县里财政也只能每年安排一部分。

毛主席讲,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水是生命之源,路是致富之基,路和水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按照从群众最关注事情改起的思路,县委、县政府很快形成了决议,今年4月底以前,由县交通运输局、水电局、各乡镇共同把每个村的路、水情况摸清楚,拿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整合相关资金,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实施,力争在5年之内将全县路、水问题全部解决。

行动之五,找一条路

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雪中送炭”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帮群众找到一条可持续管长久的发家致富之路,让群众“自己身上长肉”。

大柳树村山场面积达30790亩,每户平均下来有百把亩,山上植被茂密,盛产各种药材。山下土地多且肥沃,而且因为是高山气候,种植出来的玉米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畅销省内外。

我当时给村民们建议,只要紧扣住“种养采”三字,就一定能快速富起来。

种,就是在地里大面积种植良种玉米;

养,就是利用山场优势大规模养殖黄牛、山羊和郧阳黑猪;

采,就是平时多上山采药卖。算盘珠扒扒账面清,煤油灯挑挑眼前明。

心里一合计,很多群众都觉得有道理,有两户正准备外出打工的一听不出去了,立刻开始着手买猪、牛养殖。

推而广之,郧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是山区县、农业大县,要想让发展和环保双赢,就必须坚持生态立县,高举绿色大旗,发展特色产业。

这几年,我们在促进农民致富的问题上,大力整合各方面的涉农资金,围绕“蔬果畜药茶”大做文章,建成了近百万亩的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十堰农产品加工园为龙头的农产品深加工业,促进农民人均因此增收1500元以上。

上一篇:督促检查和督察区别下一篇:学校物品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