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精选9篇)
1.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一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实践与认识
语文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文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的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目标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教程中,应种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全面地挖掘课文和德育因素,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做社会有用之材的美好种子。
一、用壮美的山河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国地大渊博,幅员辽阔,神奇壮丽的山川景色美不胜收,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描写祖国山川景色的散文、诗歌有相当的篇幅,这类文章有郦道远的《三峡》,姚鼐的《登泰山记》,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等。咏叹祖国壮丽河山的王维《山居秋瞑》,韦应物的《西滁涧》,梅尧臣的《题破山来禅院》等。在进行此类课文教学时,教 师不仅要让国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更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景物描写之外的更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对祖国的锦秀山川欣赏、赞叹的同时,陶冶情操,养成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如郦道元的《三峡》是历来为世人称道的山水名篇,他笔下的三峡具有自然之美是令人神往的。在教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峡的自然美,通过播放有关的三峡风光的图片,录相,先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三峡的网站,了解三峡的景点,三峡的文化,三峡的传说,三峡的诗歌,三峡的特产,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古人笔下的三峡与自己看到“三峡”的不同。
2、感悟三峡的智慧之美,课前同学四人一组,共同组成“三峡工程记者采访团”上网漫游三峡工程,感受人类在改造自己的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巨大智慧与训巩才能。把访问、调查的结果按主题写成短文,共同感受三峡工程所焕发出来的人类智慧之美。
3、畅想三峡的想像之美,以“我心中的未来三峡”为话题,充分发挥想像,把自己的想像的三峡用语言描述出来,通上述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高尚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
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盼具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 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灭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委婉„„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人物的伟大精神和人格力量所在,使学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心里共鸣,如此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如读《沁园春·长沙》,我们应让学生领略湘江秋色,读《海燕》,我们应让学欣赏海燕搏击风浪的雄姿,读《荷塘月色》应学生体味清幽静寂静之夜出现的流水一般的月光,绰约多姿、清香四谥的荷花,学生长期在这种艺术的氛围是熏陶,其情感怎能会不变得丰富而高雅。
再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景》中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过零西洋》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救国之情、《一面》中的战友情、《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报国之情„„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流传不衰,不仅因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我们应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泌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三、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铸就学生良好品质 中华民族拥有几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位炎黄子孙为之自豪。传统的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美德相融合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让传统美德在21世纪发扬光大,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光荣使命。
中学语文课本中几百篇文章,大多蕴含着传统养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敬老、勤俭、公而忘私等等。如魏巍《谁是我最可爱的人》,一篇歌颂中国志愿军的文章,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不但要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更要用这种感情来净化学生的思想境界。在这篇文章中,志愿军杀敌场面的惨壮,救人时的舍己,及思想境界之高,我们将如何学习呢?面对国耻家恨时,你是否也会为祖国挺身而出尼?面对外国列强的挑衅,身为华夏子孙的你,将怎样尽自己的力量呢?不失时机提一些激发情绪的问题,诱发学生美好情感。
《苏州园林》,也是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材料。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灿,历史上曾有光辉的篇章。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列强的入侵,祖国失了应有的光华,许多学生对此悲观失望,将希望寄托于出国留学、去发达的城市,这种索洋媚外贪图安逸的思想当然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祖国的繁荣富强。学习《苏州园林》,我让学生自己积累全国各名胜古迹照片,在展览 的时候,让学生在旁侧注批,写下感受。学生在参观各地风光之后,对祖国大好河山,中华悠久文化历史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之情。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对学生的进行爱国教育。
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除立足教材外,还应向学生大力推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此作品不仅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滋润、陶冶他们的心灵,更能让学生吸引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不是我们讲授了思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就能把这种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动,而是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后,才能产生内心的需要,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激发情感,创造学生感情投入的时机,例如,我在教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唤起了对海伦无比崇敬的情感,为整堂课创造了很好的感情氛围。再过课文的深入学习,他们对海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莎利老师的奉献的感悟便水到集成地深入到心田。
2.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二
一、“两纲”实施,实现了对课外活动认识上的突破
于漪老师曾说,教育中实施“两纲”不是外加什么内容,而是站在育人的高度,抓住教育的本质,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两纲”文本的编制以及实践过程中,我们对课外活动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都进行了重新思考,对课外活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1. 明晰了课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从育人高度上进一步认识了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两纲”指出课外活动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外实践活动两大领域,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包括节庆教育、仪式教育、人文环境创建、学生社团组织、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学校媒体网络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课外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军政训练、农村劳动、企业实训等多种方式。这样的分类使广大教师对课外活动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更清楚的把握,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在内容上,“两纲”分年级构建了大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和中小学生命教育的课外活动内容体系,其中民族精神教育课外活动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三大板块;在生命教育课外活动中,设计了八个专题,包括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以往的认识上,课外活动主要是以德育活动与兴趣活动为主,而“两纲”则赋予了课外活动更加多元的任务与内容。课外活动不仅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智育、体育、美育等共同的重要途径;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增强能力,又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课外活动有利于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兴趣、意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
2. 明确了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系统中与课堂教学并驾齐驱的另一主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课外活动已经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学校教育的拾遗补缺。从其育人功能来看,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同样对中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构成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承担和完成“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育人目标。
“两纲”突出了课外活动在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如,“课外实践活动是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环节,要紧紧围绕课外实践活动的特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践履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都凸显了课外活动本身对于学生成长的独特价值,充分表明了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系统中与课堂教学并驾齐驱的另一主干。
3. 明确了课外活动是为学生拓展教育空间、丰富学习经历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
“两纲”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发展特点,构筑了以“行、习、赏、唱、礼”五种形式为主的课外活动项目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行、习、赏、唱、礼五个板块的建设,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中“长见识、砺精神、明志向”,“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一些学者指出,学科课程的设计及组织实施往往较多强调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学生在教学中实践的机会较少。“两纲”实践充分表明,课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的渠道。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整合教育系统内外的各类资源,发挥社会教育优势,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与教育途径,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实践体验。
二、“两纲”实施,体现了对课外活动的实践创新
“两纲”推进的十年中,在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课外活动在结构和体制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课外活动组织管理体系和课外活动实施网络的构建初见成效,这有力地促进了校内外教育的深度整合与融通,促进了教育系统内外的衔接与沟通。
1. 顶层设计,初步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课外活动立体化组织管理体系
在市级层面,组建了开展课外活动的官方与民间的组织架构。在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教委具体协调,联合相关委、办、局,建立了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以下简称“校外联”),统筹协调和指导青少年课外活动工作,各区县也相应建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区(县)长牵头的校外联席会议制度。在社会层面,2009年,由科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学校和社会公益性校外活动场所等400多个单位和个人组成的社会团体,成立了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校外联”与校外教育协会的成立,使课外活动的组织更加立体化,促进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联动。
区域层面,将课外活动建设纳入各区县教育规划,通过强调规划引领、整体设计、明确内容、优化载体、强化保障等,架构起富有区域特色、以贯彻落实“两纲”为内容、以体验型活动为途径的课外活动框架和运行机制。
2. 科学架构,实现了以“两纲”为基础的课外活动内容设计
科学的内容建设与项目设计是有效落实“两纲”的关键。为了让“两纲”内容通过课外活动富有生命力地在学校“落地生根”,各级教育机构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在深入研究德育课程标准与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根据本区域或学校的现有基础和发展特点,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发展需求,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内容与课外活动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了横向成系列、纵向有梯度的中小学课外活动内容体系。其次,研究如何根据区域与学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创新课外活动的手段与方式,将序列化的内容体系转化为课外活动实施项目,并形成合理、稳定的实施形态。
上海市普陀区整合全区教育系统内外资源打造的“普陀大学堂”,成为区域推进课外活动的典型范例。“普陀大学堂”由五大学堂组成,分别是以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侧重点的“红色学堂”,以民族文化认同和传承教育为侧重点的“河湾学堂”,以提高公民素质和时代精神教育为侧重点的“公益学堂”,以健全人格品质和提升生命素养为侧重点的“田园学堂”,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侧重点的“创新学堂”。在教育目标及内容设定上,关注每一个学堂对特定学段学生课外活动的针对性、适切性,同时兼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课外活动设计的内在呼应和有序衔接。
3. 对接课堂,促进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与协调拓展
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是一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过程,也是一个课内课外充分互动、形成合力的过程。虽然上海课改在理念与实践上改变了把课外活动置于课程体系之外,仅作为课程实施的一种方法、形式的传统思路,但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将课外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事实上造成学校德育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缺乏有机衔接。在“两纲”实践中,学校着力找寻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衔接点,将课外活动作为学科教学的丰富资源和学科知识应用、理解、创造的实践场所,促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良性互动。
如,黄浦区海华小学基于“海华特色”校本课程,以直接从“主题单元”演化而成的“主题单元活动”为操作载体,形成了层层细化、环环相连,由“主题”“阶段小主题”“各项教学活动”组成的实施形态,实现了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融合的一体化的校本化“两纲”实施模式。
4. 部门联动,搭建课外活动平台,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衔接
从现代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角度来看,课外活动与社会教育将越来越趋向于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教育过程的交融、连接。在包括政府、社会与学校在内的多部门的协调推动下,各部门联建课外活动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联手,搭建校内外课外活动资源共享平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社会教育机构沟通协调,落实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统筹安排课外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学校与场馆基地联合,搭建“馆校合作”平台,建立长效馆校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各场馆资源优势,丰富学校课外活动的内容与资源。
(3)学校、家庭与社区合作,搭建校社融合的课外活动平台,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司其职的基础之上,为学校课外活动搭建社区活动平台。
如,闸北区教育局整合市、区各类开放的社会教育资源,采用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重点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等校外教育机构征集优质课程,并汇集一批能较好开展学校课外活动的校外教师,开设了小学“快乐300分”区域共享课程;由金山区教育局、金山区科协科委与廊下镇政府携手主办,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科技新农村”区域性主题实践活动,成为金山区课外活动的重要阵地。
十年来,无论是在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课外活动在落实“两纲”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多数学校没有对课外活动和学科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和课程化管理,造成课外活动与各类学科课程的衔接不紧密,彼此间发生脱节。
(2)各学段课外活动的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师资等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各学段课外活动课程的纵向衔接还不够。
(3)各类校外活动基地(场馆)的活动设计与学校的课程编制之间缺乏统筹规划、整体协调和相互联动的机制,尤其是社区还没有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课外活动才能在当前这样一个历史新起点上承担起新的任务,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三、在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进一步推进课外活动的几点建议
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重要议题,都是思考和谋划课外活动未来发展的新视角与着力点。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课外活动的发展置于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思考课外活动的推进策略。
1.整体设计、有机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在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框架下完善课外活动内容体系
推进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优化全面育人机制,是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结合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两个重要文件,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予以整合,即要在深入实施“两纲”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所谓“整合”,不是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做加法,而是在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框架下,在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四个模块为重点内容,有机融合课外活动的内容,形成大中小学各学段有序衔接的课外活动内容体系。
2.在构建现代德育治理机制背景下,完善政府、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机制,合力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
未来课外活动将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因此必须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契机,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优化三大机制。
(1)充分发挥“校外联”和“校外教育协会”的组织与推动力量,完善适应现代教育治理模式的课外活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社会各机构、学校、社区与家庭对课外活动实施应该承担的责任。
(2)充分利用上海地域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校外教育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有机整合科普场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资源,形成学生课外活动的社会资源有效运作机制。
(3)建立和完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机制,充分加强课外活动与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实施之间的紧密结合,切实有效地促使课外活动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与相互拓展。
3.创新课外活动评价方式,对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早在2007年暑假,上海市教委就推出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评价认证体系,将中小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纳入上海市学生电子学籍卡认证系统,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2014年出台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学生毕业与升学的重要依据。近日,上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已经出台,接下来将逐步推进初中和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设。
3.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三
关键词:中职;德育;活动体验式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提出了“三贴近”与“三注重”的要求,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实:“学生的高尚品德不是靠说教灌输出来的,而是在道德实践中养成的,道德体验是关键。”中职生虽然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有所欠缺,但好动、好玩、好参与、好表现,如果德育课教学只停留在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与道理说教上,教学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近年来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尝试了“活动体验式”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活动体验式”课型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活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亲历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并审视自己的活动实践,积累正确的经验,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
活动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感受性、知觉性和反思性等特点。在进行活动体验式教学时学生必须置身于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或经历活动、情境,用感官和心灵进行直接感受,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学生总是以亲历、想象和移情将自己融入、沉浸于认识对象之中,用心灵去感受、领悟和反思,这体现了一种直观性、灵感性、猜测性和整体性的思维。因此,活动体验式教学可以解决教师关于中职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强、理论说教无效的教学困扰。
二、“活动体验式”课型的教学实施
鉴于活动体验式教学的含义与特点,我们在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以来,进行了多次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与研究。按照“前置预习,先做后学——创设情景,兴趣导入——汇报对比,合作学习——反思自省,体悟内化——总结评价,拓展延伸”等环节开展教学,通过两年多的实施,我们发现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现有方法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的需要、动机和兴趣始终置于核心地位,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前置预习,先做后学。
利用活动指导法,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比如,笔者在讲《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要求学生提前分组做一份调查——在校中职生集体观念状况调查。具体做法是:全班36人分为六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好方案,选择好研究对象并做调查分析,调查内容是本校文明班评比的项目和能反映集体观念的内容。各小组以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展开调查,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并对结论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者建议,然后在课堂上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情况并谈感悟。这一做法可以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地去完成预习内容,提前理解所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音像或者相关的影视作品、故事、诗歌和小品等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相应的直觉情感。笔者在讲《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让各小组学生折一根筷子和折十双筷子并让他们谈感受来导入新课,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个人与集体力量的不同,从而感悟“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的道理。这一活动虽然很简单,但是是由学生自己操作的,所以他们印象深刻,而且能体悟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也达到感悟知识的目标。
(三)汇报对比,合作学习。
探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资源,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例如,笔者在讲《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根据先做后学的活动策略,各小组要汇报前置预习所做的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和交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分工合作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调查所得的丰富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从而获得深刻的体验——文明班集体的获得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环节,有分工有合作,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精髓。这一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和谐、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摆脱权威的束缚,平等地交流各自的见解,对疑难问题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对知识形成一定程度的领悟之后大胆质疑,勇于求异。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索,对其他人的领悟发表不同见解,从他人的言论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观点,在互动、合作中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互相交流中巩固认知、解决问题,体验到学习的进步。
(四)反思自省、体悟内化。
反思自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了解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二是回顾、反思亲身经历的整个过程,思考自身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体会与感悟,发现自己的长处及不足。
笔者在讲《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内化:第一个活动是各组派代表谈感悟和收获,以取长补短和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方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出实际可行的提高本班集体观念的方法和措施。这一环节通过适当启发,学生能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与他人分享,看到了各自的长处也了解了不足,从而指导自己日后的行为。这一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一个活动环节是“个人自省,发现问题”,各组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写下“在集体生活中自己的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我曾经 ;我现在感到 ;我将来会 。”写好后以不记名的形式交给各小组长做总结发言,这一环节可以充分展示学生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勇气,达到自省内化的目的,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通过活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体验,能促使学生将积极的价值观内化,以至实现人格的发展。笔者在讲《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这一活动环节首先是教师点题,重申这节课的主题,然后是小组填写评价表,评选优秀小组,奖励以小组为单位,使组员之间更加努力、团结、向上。课堂最后是课外延伸拓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反映集体主义精神的歌曲、谚语、成语和名言等,各组出一份手抄报。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在收集资料和合作完成手抄报的过程中再次感悟集体观念。
通过上述教学环节,学生真正受到了“知与行”合一的教育,深刻体会到集体观念对于班级和个人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健康的竞争意识。
三 、“活动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有活动,有形式,无体验。在进行活动体验式教学时,应避免出现有活动无体验,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不能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忽略了内涵,应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参与度及过程有认真的设计和指导。
(2)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的适用性。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情景比较复杂的内容就不宜运用此教学方法。
(3)活动中应避免放任自流的状态。中职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自控性较差,如果控制不当,则难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创设活动,引发学生体验后,决不能袖手旁观或无所事事,而应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使师生、生生间的体验和感悟充满交流性,而且能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总而言之,活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求真意识、向善态度和爱美倾向得到沉淀。没有活动的参与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自身的感悟和内化,就不会获得真知,不会有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和思想品德的升华。教师从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转变为与学生平起平坐的寻求知识的“协作者”,并与学生共同体验、共同享受求知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德育课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林思宁. 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钟启泉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美)D·A库伯. 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陈春阳
4.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四
德育是什么?德育是春风化雨的滋润,是润物无声的渗透;德育是一种感染,一种唤醒,更是一种责任,它的对象是纤柔多感又包容万象的心灵。在创建和谐教育的过程中,我校确立了“让德育走进孩子心灵,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德育理念,以“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引领全体教师对“班级德育评估体制”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学校对班级德育评估的体系。使班级德育评估更完善、更透明、更贴近学生实际。增强了班级德育活力,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形成了良好的学校德育氛围。
一、制定德育目标,明确评估指标。
目标是工作的导向,是前进的方向。要使班级德育评估,得到真正落实,一方面,学校要创造德育环境和条件。让学校有一种德育氛围,有一个整体目标;另一方面,使德育目标明确,每一阶段要完成什么任务,使所评估的各项指标清楚。从开学到放假,每一项指标师生都一目了然,有可操作性。因此,在评估实施之初,我校分管德育的校长,组织了政教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了评估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依据目标,落实评估指标,制定学校评估方案,掌握了评估方案的操作程序,做到了心中有数。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确定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分块展开对评估资料的收集,为开展评估工作做前期准备。我们将评估资料收集任务分成三块:一块由任课教师负责;一块由班主任负责;一块由该年级组组长负责。为了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有效性,在收集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要求,采取了不同的收集方法。对于活动开展情况方面的资料,我们尽可能地以学校、教师、班主任的记载为依据;对于班级德育环境的资料,我们主要以翻阅各种检查记录、班级日志记载、班风建设为主;对于德育效果方面的数据资料,我们主要以问卷、座谈、政教处的简报、献爱心捐款的参与率等方面获得;对于德育渗透,全面发展方面的数据,我们主要通过学校各项活动的参与、学科合格率比例、市、学区活动获奖率等方面获得。资料准备是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对各方面工作均有详细记载,努力提高评估的可信度。
二、落实静态评估,促进动态转化。
在班级德育评估工作中,有的评估指标是班级常规性的、专项的,能直接量化打分的。如班级德育环境这项,我们可以到班级查看《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各种制度、班风是否上墙。也可以看课桌椅是否摆放整齐,班班通电脑及小书柜是否擦拭干净,室内外清洁状况是否良好,还可以看班级黑板报是否符合要求,班级日志和班级考勤的记载等。对这个项目的评估,我们尽可能横向比较,可直接量化打分。有的评估指标,虽然不便马上直接量化,但是通过系列活动综合后,可逐步量化评估。如班纪、班风,我们就设计了《课堂纪律评分表》、《做操纪律记载表》、《大型活动纪律评分记载》等,最后期末再综合评定,做到将动态不易把握的评估转化为静态量化评估过程。
三、采取定量分析,力求客观评估。
学生品德评估涉及的因素多,复杂程度较高,按严格的、精确的定量分析进行是有一定困难的。尽管如此,对班级德育评估,我们仍然尽可能将虚的、动态的、定性的评估逐步变化为实的、静态的、定量的评估,这样就有可操作性。因此,学校在设计班级德育评估指标量化表时,我们采用的是定量分析,达到客观评估班级德育工作目的。如对班级德育工作综合评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学校参考各班等级情况予以价值判断,把对班级评的等级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中并占相当的权重,确保德育“首位”的落实。为期末评优秀班集体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校期末评优秀班集体,只有评估标准和分数,没有名额和比例限制,是依据本学期学校要求完成的具体指标综合评估、打分在九十分以上的,就可以评为优秀班集体。近二个学期,我校六个班集体,每次都被评为了学校优秀集体。班主任和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各班的德育管理更加深入细致了。
四、抓好德育评估,建设良好班风。
学校教育目标的完成,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靠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靠班级有效的德育管理。因为,学校众多的德育活动,包括德育的渗透活动,都是通过班集体,这个渠道来有效实施的。所以,班级德育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重大。而对班级的德育评估,不仅让班主任对这些具体的德育指标,有责任,高效完成好,而且也能让学生感到这些德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贴近自己的生活。如“安全从我做起”的安全教育、“怎样消除烦恼”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诚信教育、“尊重他人”的礼仪教育、“重阳节为福利院的老人捐款”的献爱心教育等。这些活动学生愿意参加,喜欢参加,优化了德育质量,极大的促进了学校德育活动的顺利完成。班主任也不再认为这些集体活动是什么难事了,调动了班主任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
五、做好评估总结,优化班级管理。
对评估结果的总结是对工作的定量分析,是对结果的检验。通过总结可以了解评估的功效,通过总结可以知道评估的效果。我们在实施中通过班级“参与、落实、完成、检查”等,达到班级德育工作的最优化。通过学校“记载、反馈、交流、总结”达到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高效率。我们明显地感到,通过评估,也促使班主任加强了班级管理,由以前过多注重抓学生的学习,发展到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以前注重关注少数学生,发展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5.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五
【摘 要】“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对高校德育有重要启示意义。新时期高校德育需寓学于行,注重道德实践教育,应立足于当地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丰富德育内涵,也要探索创新机制,真正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善行河北”;道德实践;德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202-02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全省大兴“互助、诚信、敬业、孝敬”之风,不仅是推动建设沿海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的强大精神动力,也为改进和完善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启示。
一、寓学于行,注重道德实践教育
“善行河北”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宗旨,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倡导“意在善,贵在行”,号召民众要有向善、从善之心,更要有乐善、行善行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善行河北”活动始于宣传,更着眼于落实,在实践中涌现出一系列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取得令人瞩目效果。不过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倾向,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宣教味道浓烈,道德评价和考核机制不健全。“善行河北”活动中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不仅是高校德育重要资源,而且“善行河北”活动本身注重实践的德育新风尚,给高校德育启示是必须改变“知识本位”主义倾向,在加强正面宣传和教育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实践教育。
首先,包括所有教职员工在内的高等教育参与者须谨言慎行、躬身示范,自觉引领和树立廉洁清正、敬业奉献道德风尚。石家庄铁道大学坚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三育人”考核评优活动,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氛围。“三育人”已成为石家庄铁道大学最具特色的师德建设制度。
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寓学于行,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走进基层,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将德育课堂搬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近些年还开辟了新的道德实践基地――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河乡曲寨村,组织大学生到曲寨村实地参观考察,感受新农村建设巨大成就。
再次,注重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石家庄铁道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艰苦创业人”办学特色,继承和发扬铁道兵“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和铁路“半军事化管理”严谨作风,重视从心理到行动全方位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磨砺意志、锤炼人格。学校历届毕业生以实际行动赢得“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发展快”的良好口碑。
二、丰富内涵,挖掘地方德育资源
“善行河北”活动之所以结出累累硕果,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这次活动不仅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扎根于河北古朴的地域文化,通过编写《河北善行规范》,举办研讨会,组织文艺汇演和媒体专栏等形式,将推动普及宣传和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充分挖掘地方优秀德育资源。
积极挖掘当地优秀文化资源,吸收地域文化精髓,是“善行河北”活动对高校道德教育重要启示。河北省文化资源非常丰厚,既是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典故发祥地,也是荆轲刺秦、桃园结义之地。这里不仅孕育出赵奢、廉颇、张飞、赵云等名将,董仲舒、蔺相如、魏征等政治家,而且还涌现出科学家扁鹊、祖冲之、郭守敬,以及文学家关汉卿、纪晓岚、曹雪芹等,西柏坡作为中国红色文化圣地和新中国摇篮更是闻名遐迩。河北高校德育可以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让历史光辉和人文精神重新焕发生机,照亮当代大学生现实生活。
在新的历史时期,燕赵大地也涌现出许多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典型。比如驰援全国救灾的唐山十三义士、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的林秀贞、石家庄街头传播正能量的“豆饼哥”姚彦军、宣传不用明矾不用复炸油的“油条哥”刘洪安、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母十五年的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等等。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迹,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具有感染力。要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人物典型和感人事迹,让受教育者在引起情感共鸣同时,自觉锤炼自身道德修养。
为深入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成立了封龙山文化研究中心,为学生开设“文化河北”系列专题讲座,以传承燕赵文化精髓为契机,教育和激励学生养成崇信、重义、尚和的优良品质。学校浓浓的文化氛围和德育效果使人耳目一新,也收到良好的效果。近些年来石家庄铁道大学相继涌现出杨之亚、谷学志、王红丽、孟凡平、吴泽等品学兼优的“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和“河北省五四奖章”典型。90后大学生尚金锁、刘洪安创办的“诚信驿站”,被誉为河北发展的软实力和“金名片”。
三、与时俱进,创新载体浸润心灵
“善行河北”活动是由河北省委发起,在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这次活动着力于解决新时期道德建设所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坚持把平台和载体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运用新技术手段宣传善行理念,充分利用“善行河北”官方微博、爱心联盟QQ群以及各类各级文明网站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最大限度将善的理念传播开来,形成浸润心灵的德育氛围。这种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创新教育手段的德育理念,对高校道德教育也具有很大启发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日益受到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也处于思想激荡的开放环境当中。高校道德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创新载体,才能使道德情感真正浸润到学生心灵深处。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处、校团委以及各学院团委和学生社团组织,相继开通了腾讯微博和QQ群,不仅极大方便了学生工作开展,而且也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对学生开展心理和思想德育,收到良好效果。学校“微公益”志愿团和自强社等社团组织都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在学生中招募志愿者开展献爱心活动,传播浸润心灵的正能量。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也积极拓展新媒体技术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在线普查和咨询服务,使学生获益良多。
作为专职德育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老师也在新媒体突飞猛进背景下,重点针对学生所面临最紧迫的道德困惑,丰富授课内容,探索授课和考核新形式,收到不错的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大胆探索“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以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道德困惑为切入点,以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法为辅助,深入细致地开展德育工作,深受学生喜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也尝试以研究为中心专题教学法,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而且也为高校新时期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高校道德教育不仅要寓学于行,注重道德实践,更要挖掘地域文化和道德资源,丰富德育内涵,还必须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特色,创新德育载体,这样才有利于真正落实新时期的德育目标。
作者简介:
段晓亮(1980-),男,河北邢台人,南开大学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代史学;
杨 博(1980-),男,汉族,河北博野人,讲师,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安雅丽(1977-),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现为唐山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6.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六
广饶县稻庄镇阳光花园10栋楼中单元201室
任玉新
邮编:257336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于它负载着新课程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和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关键词:综合性 实践性 渗透 超越
“综合实践活动课”早就听说过,对这门学科最初的认识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所有学科中都可以上的一种学科课型而已,更或是学校活动的另一种说法。
2007年秋有幸参加了在东营胜利职工大学举办的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远程培训,通过视频学习,才了解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实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于它负载着新课程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和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教学层面或某一学科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与学科课程处于同一层面且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从这一层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其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所以,它又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的特点加以具体指导,学校根据本校所具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放和实施。这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教师和学生变为主体,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同时也能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对课程概念的把握中,还应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的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特征和功能,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哪一级的课程。
弄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实意义,有必要县弄清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传统的活动课的本质区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从1992年实施的活动课发展而来的。回顾活动课程的实践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活动课的基本特性,如:活动课的内容是限定在班团队活动、晨会、体育锻炼、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活动课是以辅助性课程形态出现。另外,活动课过于注重学生的“作品”等等。总体上说,活动课的内容是限定在学校内,多为具体的、辅助性形态存在。
活动课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单一的课程结构,促进了形式的发展,但从活动课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活动课还有相当多的局限形,如:活动课的目标依然停留在浅层次的技艺训练上,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实际关注不够,学生生活与社会依然脱节,未能从根本上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更新。等等。理解了活动课的不足对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点:
第一,活动课是一个教学层面的概念,它是一门“功课”,实施中较多注意的是活动课的内容而缺少课程意识。而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层面的一个概念,教师在实施中要涉及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等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对学生自身发展的课程价值,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对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来加以设计和实施,而不是作为某一学科或某一学科的补充而存在。
第二,由于活动课的内容缺乏课程领域的观念,使得与以往的课外活动并无实质的区别,加之活动的范围基本上圈定在学校之内,使得活动课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难免落入形式化,目标中的思想、道德以及志趣这些课程价值大打折扣,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充分得到发挥,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经常出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在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要以“主题”的形式,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实施“主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目标的要求,体现课程的价值;要求学生在对“主题”活动的范围要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各种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课程从活动课过多的注重什么内容的设置,而转到内容是否具有较好的教育价值上面。
第三,活动课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依然没有摆脱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校在活动课的实施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调查访问、社会参与等方式来学习。相当多的学校把手工制作做为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或者通过某些技艺的模仿来展开,有的学校甚至将活动课变成某些学科课程内容的延伸,将学生的学习还定位在被动式学习的位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就是力图改变这种局面,倡导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社会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生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来学习,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深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调查、考察、访问、测量、实验、社区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特征。
当然,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其它的问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这非常需要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重新认识和深刻地反思,需要我们在不断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中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其在本次课改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彰显,让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的独特功能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使之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成长的沃土,成为学生锻炼自己、发展自己、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7.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七
下面从抓科技教育的主要特性入手, 谈谈我们对德育渗透的认识和实践。
一、抓住科技教育的客观性进行德育渗透
根据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 我们可以确定科技教育的第一个特性就是客观性。依据唯物主义者“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的观点, 我们不难发现, 科技教育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以活动见长的学科, 在其活动实践过程中非常明晰地反映出物质与精神、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凭着这种联系, 我们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有了契机。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科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熏陶 (如引导了解科学家、哲学家的故事, 学习其至理名言等) , 再让他们在课外延伸教学实践活动中去观察、分析和判断, 逐步懂得“世界的物质本性”,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事物是有客观规律的, 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 否则就会失败”等道理, 然后, 通过科技活动的实际操作, 让孩子们切身体验和自己去证明科学技术的客观性和由此产生的力量, 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是德育在科技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我们倡导和呼吁并实践了在教学领域和实践活动领域里抓住这一特性进行的育人尝试, 收效十分明显。
二、抓住科技教育的理智性进行德育渗透
科技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理性思维的教育。理智性是在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格、情感。它与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例如学生在发现问题时所产生的惊奇, 分析问题时所产生的怀疑, 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愉快等等, 都属于理智性。理智性反映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状态, 它与人的思想品质联系在一起, 且与社会制度、标准、需求相联系, 由此, 我们认为, 孩子们从小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思维科学性的基础。于是我们在科技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甚至科幻画创作中对孩子进行合乎逻辑的理性思维训练。我们刻意引导和教会他们把自己的所想所做与社会需要、人民喜爱、时代要求、活动标准结合起来, 克服自己的任性、意气用事、随心所欲、随意胡编;我们还教育他们远离道听途说, 人云亦云, 从小养成一切都要经过理智过滤的良好习惯。我们的工夫没有白费, 学生家长反映很好。当然, 要完成这项工作, 我们必须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准备比较充分的案例和精心设计问题, 从处理小事做起, 进行有意识训练, 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住科技教育的实践性进行德育渗透
科技教育是以活动训练为依托, 将动脑和动手有机结合。与其他教学相比, 它的实践性要强得多。心理学家潘菽指出:“人们的道德动机和行为, 主要是在通过练习和实践掌握行动技术与养成习惯的途径中形成的。”伦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人的任何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具有道德意义。事实上, 科技活动的实践, 必然涉及到目的选择、价值认识、成败考验、人际关系协调等。由此可见, 科技实践活动中潜藏着很好的德育契机。
教育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斗争和道德抉择,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变化。比如在模型搭建的方法探究中, 有些学生很快就找到很好的办法, 但为了名利, 却并不愿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 这就是学生在实践中的自私、消极道德表现, 是受了传统的“师徒教育”所谓“关键技术留一手”观念影响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及早掌握这样的思想苗头, 及时进行正确的道德引导和道德教育, 这样的道德表现将发生质的变化, 由消极表现变为积极表现。除此之外, 在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道德情操、团队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等。因此可以说, 科技活动自身的实践性特点与德育的实践性是一致的。如果我们紧紧把握住这一特点, 就能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引导, 其效果是可以想见的。
四、抓住科技教育的准确性进行德育渗透
准确性, 即精确性、严密性, 它是现代科技的本性。科学的准确性是通过现观察、实验、测定等来判定的。因此, 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搜集准确性的数据上, 科技工程师设计需要精准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程序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等。大到人类登陆月球、神州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小到车模科技活动中使用的赛车等等, 严格的计算和反复的校正就是准确性的体现。而这一切准确性的形成, 也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教育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养成才能达到。
因此, 我们在科技教育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追求准确、严密, 不懂就问, 勤于读书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具体的教育和训练中, 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把科技的准确性提出来, 以正反两方面的例证说明道理。比如在桥模制作中, 我们对各部件的尺寸要求精准, 切面要平整, 各部件的粘接时涂胶要绝对均匀, 作品的承压效果才能确保, 反之便成失败。又如, 船模的方向性与速度的快慢均与和电池装置有关等。我们引导学生在总结经验和再实践中, 一边重技术要求, 一边重意志品质和追求最佳 (准确性) 的精神培养, 收到了可喜的效果。长此训练, 学生把在科技实践中的育德效果运用到其他学习乃至怎样做人中去, 对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是很有益的。
五、抓住科技教育的进取性和竞争性进行德育渗透
永无止境的发展, 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时代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处于第一生产力地位的科技, 更要加速发展, 且可持续发展。这就关系到不断进取的问题。因此有人说, 进取性是21世纪科学的本性。就科学技术教育而言, 虽然必须从基础开始, 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 但又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向抽象出直接经验方向发展, 才符合国家培养目标要求和社会需要。所以科技教育体现出进取性特征, 这也正是我们要把握的德育点。
我校办科技教育特色, 提出“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激发起创新的冲动, 燃起不断追求的欲望”的口号, 就是依据科学的进取特性, 为广大师生在科技教育中感受德育内涵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科技教育的同时,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对学生进取心的激发和进取精神的培养。比如, 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可以积极组织一些与进取精神有关的材料, 为学生认知过程垫底, 而在科技课程及实践训练时, 又结合实际证明不断进取所得到的成功结果, 逐步让学生的进取精神得到培养进取习惯得以养成。其中, 有个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必须摄入, 那就是必须告诉学生, 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秉承前人的创造精神不懈努力的结果。所以取得成绩不可自负, 不能骄傲自满, 必须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进步, 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校的小发明连续取得市级奖、建模桥模连续三届获团体一等奖, 无疑有进取精神培养的功劳。
还值得一提的是, 在科技进取性中含着的竞争性问题。一般地说, 它主要体现在与他人比较价值高低质量好坏与速度快慢等过程中。它是一种有参照物的进取表现。从大处讲, 科学技术成果的取得有竞争性, 从小处说, 青少年的科技活动比赛也是如此。有竞争, 就会有失败和成功, 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 青少年意志品质会得到锻炼, 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会得到培养。但我们清楚地知道, 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产生有其复杂性, 无序竞争、非法竞争的流毒毕竟会影响还不成熟的青少年, 所以这是一个摆在竞争现实面前道德及其准则是否发挥正常作用的问题。我们教师教练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例如小发明、小实验、小创作中的“查新”, 道理要讲清, 报告要绝对真实;对待各项比赛, 要严格遵守纪律、杜绝弄虚作假、极端个人主义和损人利己等。只有通过良好的竞争意识的灌输, 竞争能力的培养, 才有可能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进行符合道德的竞争行动, 我们的德育和科技教育才可能取得双丰收。
8.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八
“田园”是一个诗意的借喻,表明“田园德育”以自然教育为依托。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主体性、自由性。具体说来,“田园德育”是以儿童原始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以开放为条件,以田野(自然)为源泉,以温情为纽带,以生活为根基,全面提高农村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农村儿童德育实践活动。
我们坎山镇地处农村,有着广阔的活动空间,有着纯朴的人文风情,针对这一实际。我们着眼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依托“田园文化”开展田园德育,以体验田园乐趣为载体。努力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让孩子去感受、去领略、去体验作为农家孩子的快乐,体验童年的田园乐趣,强化学生道德实践、德育体验,使学生自觉地将规范性的思想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一、创设良好的“田园德育”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学生与田园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互动,能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都感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1,以民主、平等、开放为基点。创设与“田园德育”相适应的大环境
“田园德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角色更为重要。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体验的前提。
放开学生手脚——“田园德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及广阔的活动背景。在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与规定,不对学生指手画脚,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思考体验,去探索实践。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畅所欲言,积极尝试,进而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培养学生对田园活动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保护学生自信——“田园德育”活动注重学生的亲历与体验。为此。活动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与行为。看重学生活动的过程,不轻易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允许学生犯“美丽的错误”,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
2,以野趣、自然、朴素为风格。创设与“田园德育”相适应的外环境
走进校园,绿草成茵,树影婆娑,淳朴的建筑和环境相映成辉。形成了一道和谐、恬静、充满生机的校园风景线。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重新的布局、规划和整修,创设了“小小农庄”、“小木屋”、“农家小屋”等,使孩子与自然贴得更近。
春天,孩子们种上棉花、玉米,忙忙碌碌地过了一个播种节;夏天,孩子们拿起小铁楸。播上花生。种上向日葵、大蒜,体验了粒粒皆辛苦;秋天,孩子们采花生、摘棉花,品尝劳动果实,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丰收节;冬天,孩子们剪荠菜,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教室里,我们设立班级“生物角”。一些原本不起眼的自然弃物,在这里成为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枯枝落叶、老根干草、怪石瓦片……无一不是宝贝,在老师的构思和孩子们的遐想中变化无穷,把活动室、走廊、门厅、橱柜装点得生机盎然,富有情调……
二、开发丰富的“田园德育”赞源
“田园德育”实践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是极其广泛的,我们所能够选择的内容和主题更是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需要出发,寻找他们所喜欢的、感兴趣的,作为活动的突破口。
调查访谈——我们让孩子们以童年田园趣事的挖掘者、发现者的身份,以小记者的身份,通过调查、访谈等探究形式。从长辈的记忆中,挖掘、发现儿时快乐的田园生活。
探寻发现——只有童心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到田间、野外、山边、溪旁,观察农作物,捏几个泥人,捉几条小鱼,孩子们玩得挺起劲,忙得不亦乐乎。这其中,他们自己会发现、创造许多有趣的、有意思的事儿。收集物品——在农民家庭的角角落落,你会惊喜地发现许多具有田园特色的物品:斗笠、草鞋、钓鱼竿……它们积满了灰尘,却掩盖不住上面无穷的田园气息,是日园生活的最好见证。我们动员师生将挖掘过程中发现的、承载着昔日田园欢笑的物品,收集起来,专门置放于学校的“农家小屋”,作为体验探究田园德育趣的媒介、载体。
资源整合——我们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对师生共同挖掘收集、探寻发现的田园德育活动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梳理,深层次挖掘有意义、有意思的农村田园德育资源。为进一步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三、设计精彩的“田园德育”活动
我们身处农村,对田野有特殊的感情,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在活动设计和开发中,如何做到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呢?
1,关注学生发展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活动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在活动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确立的实际理念就是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学生发展是实践活动开发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或者说,实践活动的开发设计要“目中有人”。
例如。在设计《蚂蚁》活动方案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成《跟踪一只蚂蚁》和《蚂蚁的食物》两个板块来设计。第一个板块是先初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及住所,培养学生耐心、仔细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第二个板块是深入地了解蚂蚁的食物,在培养耐心仔细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兴趣。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很容易就促进了第二阶段的学习,从而达到发展的目标。
2,关注回归生活
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生活,让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中去“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时值秋天,我们感受着秋天的落叶,触目可及秋天的信息。而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秋天的落叶,秋天的果实。因此,“寻找秋天的落叶”、“寻找秋天田野忙碌的踪影”出现在活动方案中。采一片落叶,做一枚精美的书签;乘着秋风,在暖阳中欣赏田野的丰收美景;最畅快的事还要数品尝秋天的水果,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水果拼盘,累了吃一些水果,再继续设计,直到满意为止。
3,关注探究实践
中国古训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说法。这种说法强调的是活动、实践、躬行对于知识领会与掌握的意义。田野是非常理想的实践之地,许多农村的孩子已经淡泊了农村的概念,他们的生活日趋城市化。现在,我们重新让孩子走进田野,亲历田野生活。“参观农民的劳动工具”、“调查主要病虫害防治办法”,跟随父母到田间劳作,回校后作一份全校师生浪费粮食状况的调查,发出“爱惜粮食”的倡议等。这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更为他们以后开发好田野,建设家乡打下了精神基础。
9.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篇九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学年至学年
第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林统成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谈谈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和看法摘要:党的十八大重要决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我们党要从各方面进行修整,特别是社会存在的“四风”问题急需解决。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应与群众路线相符,只有坚持正确的作风,秉承中央的精神,把各方面的问题纠正过来,继续保持党的先进地位。我们学生也要从自身的问题出发,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好好学习,努力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群众路线“四风” 中国梦
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45次,这充分体现了党的人本理念、为民情怀。党和人民政府一直都在竭力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坚持以民为本。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党的群众路线给了我们指导方向,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 之地的根本。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改进党的作风,克服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二、作为一名新世纪大学生,我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就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我们应该要知道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真心真意的和老百姓交朋友,做实事,给老百姓谋福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与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学习贯彻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结合起来。这次活动,“教育”是手段,“实践”是,目的,后续的制度创新和建设是保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二)此次活动,重在解决领导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形式主义就是很多官员喜欢摆花架子,做不切实际的事,只是徒有虚名,空占其位。在很多场合都存在这些问题,比如有些局长出台的政策,不考虑实际情况,这样不但对人民无利,而且与党的宗旨不符合。
2.官僚主义就是有些领导干部摆官架子,认为自己高高在上,高于人民,不做实事,走马观花,近几年来都出现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某一个领导下乡下省考察时,都是不做实事,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做做样子,更多的美食旅游等,心根本就不在工作上。
3.享乐主义就是一到重大的节日就举办什么莫有的活动,享受生活、美食。
4.奢靡主义就是用过多的金钱装扮自己,陕西省的“表叔”,顾名思义就是有很多表的意思,他在不同的场合都带不同的手表,而且这些手表都是非常名贵的。还有一些领导上班时候不干活,而是在打麻将打牌来消遣时间。
(三)存在这“四风”领导干部比比皆是,在这次群众路线活动应重在消除这些问题。对于应该如何解决“四风”问题,中央提出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过对照检查、触及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来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我们党正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解决了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取得了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
(四)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宗旨观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特别是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立场、和态度等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偏差。强化宗旨观念教育,首先要解决好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立场和态度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能否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得到巩固,党和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认同。
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正是我们不断增强党领导和执政的合法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大好机会。如果通过这次活动,真正解决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我们就能很好地经受考验,化解风险,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正是我们不断增强党领导和执政的合法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大好机会。如果通过这次活动,真正解决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我们就能很好地经受考验,化解风险,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四、中国共产党历来以作风优良著称于世。优良的作风决定了我们党能够形成无比坚强的力量,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战胜各种强大敌人;决定了我们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总是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决定了我们党能够及时预防和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敢于和善于同自己内部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保证队伍的纯洁性;决定了我们党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时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冷静,不骄不躁;决定了我们党能够以广阔胸怀学习吸收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根本上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形成和保持优良的作风,就是因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五、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的精神,坚持把活动总要求贯穿始终、坚持把反对“四风”贯穿始终、坚持把整风精神贯穿始终、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整风精神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通过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使学校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有一个大的转变,真正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扫除”的要求,扫清学校前进道路上的作风障碍,以优良的作风凝聚人心,把全校师生员工更好地凝聚起来,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劲,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汇聚起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力量。让学生在校园中能沐浴到改良之风的温暖,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尽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奉上自己的一丝力量。
六、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是实现
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在这次群众路线活动中,我们大学生能做的就是树立起远大理想,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群众观点,团结互助,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清廉的良好素质;加强学习,形成踏实刻苦、务实严谨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求是》:扫除“四风”,需要好好“补钙”;
《论党的群众工作》;
【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推荐阅读:
德育实践活动课分享10-29
德育理论与实践08-20
中国梦德育活动课07-14
友善德育活动课教案10-03
对德育教育实效的理解-德育09-18
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德育08-07
德育劳动课07-27
有关德育活动方案08-18
德育活动文明校园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