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通用11篇)
1.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 篇一
总账会计工作岗位操作说明书
一、审核原始单据
1、审核各部门提交的付款报销单据。
2、费用预算执行登记跟踪。
工作说明:有预算的,采购金额超过2000元且未签订合同订单的需填写采购请款单和付款申请单,未达2000元付款只需填写付款申请单;无预算的,不论金额多少,均需填写预算申请单和付款申请单。在“预算管理-部门费用跟踪”进行Excel按部门按科目汇总登记,主要跟踪的是消耗品、维护维修费、培训费。
二、编制记账凭证
1、编制费用付款报销凭证;
2、编制费用摊销凭证;
3、编制费用计提凭证。
4、编制费用结转凭证。
三、总账明细账对账
1、总账与科目明细账对账;
2、总账与项目明细账对账;
3、总账与部门费用明细账对账;
4、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对账;
5、现金日记账与出纳流水账对账。
四、编制会计报表
1、外部会计报表
1)月度/统计报表
2)财政报表
3)所得税汇算清缴
4)季度DIVA报表
2、内部会计报表
1)月度财务会议报表
2)月度财务报表
3)月度讨论会报表
4)其他部门辅助报表
五、会计档案的管理
1、会计凭证的打印、整理、粘贴;
2、会计报表的打印、整理;
3、其他会计档案的整理。
六、参与预算工作
1、参与复核并汇总各部门的费用预算;
2、监督各部门的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七、参与审计工作
1、提供审计所需的准备数据
2、协助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数据的查询。
八、部门长安排的其他工作
2.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 篇二
一、会计工作岗位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岗位”的含义是“泛指职位”, 而“职位”指机关或团体中执行一定职务的位置, 而“职务”指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通俗地讲, “岗位”即机关或团体中为完成既定工作而设定的位置。会计工作岗位, 是对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而设置的各个职能岗位。
二、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意义
在会计机构内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有利于明确分工和各个岗位的职责, 建立岗位责任制;有利于会计人员钻研业务,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利于会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强化会计管理职能, 提高会计工作的作用。
三、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原则
1. 满足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一条规定,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由于各单位所属行业的性质、自身规模、业务内容和数量以及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等不同, 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条件和要求也有所区别。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 必须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有的分设、有的合并, 以满足会计业务需要为原则。
2. 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 不相容职务应分离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二条规定, “会计工作岗位, 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相容职务, 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 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 如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 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
3. 满足相关方的信息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 由于企业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需要, 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电子商务和电子会计的发展, 企业与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更加密切, 会计工作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会计工作与企业内部其它各方面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会计部门与企业员工、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往来关系。会计工作与企业外部各方面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会计部门与企业外部的企业、事业等单位, 财政、审计、统计、税务、银行、证券、保险、工商管理等组织机构, 消费者或股民之间, 在商品服务贸易、科技转让、融资投资、证券、保险、缴纳款项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经济关系。
所以, 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 就应有相应的岗位来满足内部和外部的信息需求, 而且应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有的岗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单位内部服务, 侧重与内部联系, 如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等, 而有的岗位则侧重与外部的联系, 如税务管理、往来结算等。
4. 适应报表项目余额和发生额较大的要求
从余额的角度讲, 在一般工业企业中, 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的余额较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就可以设置相应的岗位来管理这些业务, 比如往来结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岗位。而对于发生金额比较大、但余额可能不太大的项目, 也应设置相应的岗位, 比如对于货币资金, 也应单独设置出纳岗位。
以2007年底我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例, 应收账款 (含应收票据) 、存货、固定资产的金额分别占资产总额的16%、30%、22%, 所占比例较大, 根据重要性原则, 就要求设置相应的岗位来管理这些业务, 而不应该有遗漏。
四、一般工业企业需要设置的岗位
在《会计法》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中, 提及的会计岗位有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出纳人员、一般会计人员。对一般会计人员具体包括哪些岗位并未做出明确规定, 但不难看出, 会计工作岗位至少应包括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出纳人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 “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 出纳, 财产物资核算, 工资核算, 成本费用核算, 财务成果核算, 资金核算, 往来结算, 总账报表, 稽核, 档案管理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 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这种设置方法, 基本上包括了会计业务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面, 为建立岗位责任制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基础, 是单位在具体制定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方案时比较理想的参考方案。
在《工业企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参考方案) 》中, 提出“工业企业会计人员岗位, 一般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流动资金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利润核算、往来结算、专项资金核算、总账报表、稽核、综合分析。”
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在1996年6月份颁布并实施, 《工业企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参考方案) 》发布的更早。适应各单位的实际情况, 应该有所增加、减少和合并。比如, 随着国税局和地税局的分设, 企业涉税业务越来越多, 就很有必要设置专门负责税务业务的岗位。
我公司根据实际情况, 设置了会计机构负责人、现金出纳、银行出纳、固定资产核算、往来结算、成本核算、总账报表、税务管理、材料核算、费用核算等岗位, 基本上包括了以上岗位的内容。至于以上提到的工资核算, 可以由费用核算岗位负责;稽核和档案管理的工作由总账报表岗位负责。
五、会计工作岗位的轮换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三条规定,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轮换”即轮流替换, 其中“轮流”指依照次序一个接管一个, 周而复始。“替换”指把原来的 (工作着的人、使用着的衣物等) 掉换下来。具体到会计工作岗位, 可以是全部岗位的轮换, 也可以是局部岗位的轮, 还可能是部分工作的轮换。
1. 会计工作岗位轮换的意义
(1) 通过会计工作岗位的轮换, 在会计工作交接中, 会计人员首先要交换以前的岗位职责, 同时接受新的岗位职责。由于会计的连续性, 接管会计人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现移交人员的舞弊行为, 让想钻会计内部空子的人无机可乘,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贪污腐化行为。
(2) 实施会计工作轮岗, 每个会计人员都有机会熟悉本单位所有的会计业务, 在具体负责人员不在时可以协助处理该岗位的会计业务, 既增进会计人员的相互协作, 又确保了会计资料的及时性。
(3) 通过会计工作的轮换, 能促使会计人员通过各种岗位的实践认识自己的不足。会计人员每接触一个会计岗位, 都需要掌握该岗位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和技能,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地学习新的会计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 会计工作岗位轮换的频次
有人认为, 岗位一年轮换一次。笔者的观点是, 没有固定时间, 应根据各岗位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对总账报表、成本核算等岗位, 由于其岗位技能要求相对较高, 达到熟练程度的过程相对较长, 可以较长时间轮换一次, 至少要1年以上, 2年左右最为适宜;对于往来结算、费用核算等岗位, 业务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熟悉起来比较容易, 就可以半年左右轮换一次。
3. 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应注意的问题
(1) 轮岗前要做好工作交接。《会计法》第四十一条“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 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会计工作岗位轮换, 属于部门内部的工作调动, 为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 为明确责任, 移交人与接管人必须做好工作交接。
(2) 做好移交人员和接管人员的思想工作, 树立全局意识。尤其是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 使他们懂得财务工作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 任何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
(3) 考虑适才适能的原则。岗位轮换到一定程度, 就应考虑将最合适的人放置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即“人”“岗”对应的人力配置。也就是每一个人应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 每一个岗位应安排合适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4) 轮岗初期, 应加强对接管人员的培训。一项国际调查表明:员工的工作能力70%是在直接上司的训练中得到的。在会计工作轮岗后的初期, 接管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 出现错误的概率较高, 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要充当教练的角色, 及时提供业务指导。同时, 做好接管人员的思想工作, 鼓励其大胆开展业务, 不怕出错, 出现错误后及时反馈、及时改正, 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于玉林 田昆儒 徐春立 吴彦龙 高方露:高举伟大旗帜打造我国会计工作繁荣期[J].会计之友, 2008 (1) 上, 第10 页
3.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 篇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意义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时代的迫切需求下,计算机终于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是会计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革命,也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会计管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1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会计电算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⑴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⑵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提供更高效及时的会计信息;⑶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1.2 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⑵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⑶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可以带动或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1.3 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传统会计学理论和实践均收到影响,许多地方需要改革后,才能适应这一新的情况。电算化会计不仅使传统会计使用的介质、工具、簿记格式等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及控制甚至管理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变化要求,并进一步涉及到会计学的理论问题,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1.4 会计电算化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促使研究和从业人员能思考对策,提高自身。表现有:一会计核算作业方式落后,采用计算机集中核算时部分系统无法自动处理,人工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二核算作业不够精细化,核算作业的核算步骤、审核要点、判断尺度、整改要求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与统一;还有如核算风险预警机制缺乏、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够、高素质的电算化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企业会计业务的正常发展,而且使会计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核算工作,完善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操作,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水平。
2.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2.1 电算主管岗位
⑴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工作;⑵根据事业需要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⑶选定会计核算软件,合理配置硬件设备;⑷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会计电算化制度及管理措施;⑸负责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明确权限;⑹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⑺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转。
2.2 系统管理员岗位
⑴按照电算主管的要求,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的财务要求,具体负责制定电算化工作实施方案;⑵根据会计制度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体系、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及工资管理的基本代码;⑶管理电算化系统的日常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地运行;⑷按照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规定、设置系统各用户组的权限;⑸负责会计电算化数据备份、恢复、导入、导出、初始化处理工作;⑹负责系统软件、硬件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及时消除系统运行故障,保障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2.3 系统操作员岗位
⑴负责对计算机记账后的数据进行审查、整理、分析;⑵负责会计报表设计和上报工作;⑶协助系统管理员设置、调整各用户组的权限;⑷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体系,设置科目及项目控制;⑸负责专项资金的立项及预算控制;⑹负责财务各类综合数据查询及数据发布工作。
2.4 数据复核岗位
⑴负责审查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拒绝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⑵负责会计数据的复核、记账、月结、年结等;⑶确保会计数据的及时生成、负责对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账表复核并签章确认。
2.5 数据录入员岗位
⑴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负责系统日常维护操作;⑵检查会计原始数据的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原始数据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自检核对;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打印会计凭证,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预算部门、项目编码,做到摘要简明、数字准确、传递及时,编制记账凭证时应随机核查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支出有权予以拒编;⑷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议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更正会计差错;⑸可进行数据查询工作,但不得进行数据复核操作;⑹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2.6 电算档案岗位
⑴负责保管采用光盘等介质存储的会计账簿及报表,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要双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⑵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因损坏而丢失数据;⑶建立电算档案借阅手续,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借阅归还时要做认真检查。
结束语
如何使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更加科学符合实际,需要会计管理人员继续努力探索,通过制定科学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使电算化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兴权.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分析与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7,S1.
[2]王霞.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民营科技.2008,03.
[3]李文梅.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经营管理者.2009,08.
4.往来账会计岗位职责说明书 篇四
◆ERP系统中按流程新项目立项并及时更新项目预算,生成并维护销售订单;
◆采购发票及时匹配相关入库单,并审核制单,进行发票抵扣认证;
◆负责应付账款、其他应收其他应付款余额跟踪及账务处理;
◆负责客户、供应商对账,询证函对账,供应商预付欠票查询与整理;
◆月末对应收和应付系统勾稽检查,应付款帐龄分析表,应收、应付总帐与明细帐核对,保证数据正确准确;
◆负责每月报销单据初步审核及费用登记;
5.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篇五
1 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和权限的必要性
实现会计电算化, 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 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 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 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 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 是按照核算和管理的内容及工作性质来划分的, 与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相比, 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 大大减轻了会计工作的劳动强度, 一台电子计算机完成了过去几个人的工作, 尤其是管理部门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后, 会计基本数据的来源渠道和方式, 会计管理的操作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之相应的会计工作的分工、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原有会计岗位的分工已不适应目前电算化工作。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 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 就无法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同时, 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利的。因此, 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
2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 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 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会计电算化主管;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记账员;硬件维护员;软件维护员;档案员;系统分析设计员;程序员;电算审查员;网络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2.1 会计电算化主管
会计电算化主管又称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会计电算化主管负责协调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工作, 应该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相应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 应设立此岗位。会计电算化主管的主要责任是:根据所用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体系和核算方式。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会计制度与本单位核算管理的要求, 报表数据格式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岗位人员对会计应用软件进行系统分析, 并根据会计电算化运行现状, 提出修订或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意向。
2.2 数据审核记账员
数据审核记账员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 (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 进行审核, 操作会计核算软件登记机内账簿, 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位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 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2.3 硬件维护员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设备是指专门用于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 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电源等。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维护人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此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 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 需设立此岗位, 此岗在大中型企业应由专职人员担任。硬件维护员的主要责任是:
(1) 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严格执行硬件维护保养制度, 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硬件维护员的职责按维护任务性质可以划分为:对硬件适宜经济性运行的维护保养, 即保证在一定条件下 (例如, 确定适宜的运行时间, 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及温度、湿度等空气质量条件) 的经济性运行;对硬件进行物理性维护保养, 包括对硬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根据零部件使用生命周期和磨损程度更新更换, 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零部件运转正常。
(2) 制订和维护规划方案和日常维护工作计划, 履行硬件检查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硬件运行情况, 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按期编制零部件、工具、用具使用和采购计划, 保证日常维护更换和使用的需要。具体组织操作人员对计算机、键盘和打印机进行日常清洗;定期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随时整理工作台上的打印纸;调整监视机房的调温设备是否正常, 温度是否合适等。
2.4 软件维护员
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维护人员负责保证计算机软件的正常运行, 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 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 需设立此岗位, 此岗在大中型企业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3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岗位的权限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运行必须要有个严密的操作行为规范。通常,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 一般配备两台或若干台计算机。上机人员包括会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由于介入操作的人员数量多, 构成复杂, 客观上也会产生不同人的行为方式。因此, 制订统一的操作权限, 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是会计电算化操作运行的客观需要。
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分为操作人员资格的认定和赋权两个方面。
3.1 操作人员资格的认定
操作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一般应由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制订。会计人员 (包括电子计算机专业人员) 因工作需要上机操作, 必须经财政部门考核组考核合格, 颁发“计算机操作证”或“会计电算化操作证”, 持证上机操作。考核不合格或无证者不准上机操作。进行操作人员资格认定是从根本上保证上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措施, 能有效防止上机操作人员因操作技术不合格、不具有一定水平的技能而误操作造成差错、损失。
3.2 赋权
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软件应具有防止非指定人员擅自使用和对指定操作人员实行使用权限控制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 除在会计核算软件技术上加密外, 还应在管理上进行分工, 分别要对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审核记账员、会计报表编制人员、会计账簿打印输出操作员、各专项功能模块操作员和其他会计业务操作员的操作权限给予界定, 防止越权操作所引起的数据丢失、紊乱和泄密现象出现。
会计电算化是将繁琐、单调、机械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 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繁琐的核算事务中摆脱出来, 更好地参与单位的经营决策, 加强财务管理, 使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 将会计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提供管理和决策所必需的数据。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然趋势, 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摘要: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的质量, 应从最基础的电算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划分做起, 明确职责与权限, 及时地调整并建立起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 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 就能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就能充分发挥, 同时, 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有利的。因此, 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同时,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运行必须要有个严密的操作行为规范, 其中包括对操作人员的管理, 对操作过程的规范, 以及审核、备份及操作日志等方面的管理, 这些方面构成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运行的权限管理。
关键词:电算化,岗位,职责,权限
参考文献
[1]何日胜.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潘上永.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高太平.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经济师, 2006 (1) :195-196.
[4]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 2003.
[5]黄昌勇, 黄国胜.电算会计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
6.电力企业全员岗位说明书编制浅析 篇六
什么是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也称工作说明书,或职务说明书,是用局面形式来表达工作分析的结果,其实质是通过工作分析这一工具,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工作标准做出统一、明确的规定,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上海英特杰高级人才顾问公司的徐永良先生,从事猎头工作多年。用他的话来说,岗位说明书是猎头最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因为他们得根据客户的岗位需求去“挖”合适的人选。很多时候,他们还亲自操刀,撰写客户的岗位说明书。他说,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科学地设计岗位,明确岗位职能,能够确保将整个企业的目标转化为所有员工的个人目标,使企业的经营压力转化为每个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责任约束。一份完整的岗位说明书,能为工作评价、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等提供依据。
岗位说明书涵盖的内容
一般来说,岗位说明书至少应当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在这个岗位上的员工,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2、工作任务应该在什么时候完成?
3、工作任务应该在什么地点完成?
4、员工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运用何种方法完成任务?
5、为什么这项工作会提出这些要求?
6、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员工应该具备哪些资质?
虽然只是6个方面的内容,但要把这个6个方面说清了,说透了,是要下一番工夫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是总裁秘书,在行业、性质都相同的两家企业中,其岗位职责、岗位要求也可能因为企业规模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可是偏偏有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盲目照搬其他公司的岗位说明书,结果照着岗位说明书招聘来的人,跟本公司一点也不合拍。徐永良笑言,在他的猎头生涯中,这种事屡屡遇到,说明有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为每个岗位“量身定做”一份岗位说明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多么大的好处。
岗位说明书内容的设计
岗位说明书的内容无统一范式,可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针对电力企业“部门多、岗位多、人员多”的现状,岗位说明书可包含以下10个内容模块。
1、岗位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与岗位编号:岗位名称要突出岗位的职能,岗位的编号一般由企业人力资源部统一规定;
所在部门:本岗位隶属的部门名称;
岗位定员:本岗位定员人数;
直接上级:指所描述岗位的直接主管岗位的名称,通常情况下,一个岗位只有一个直接上级岗位;
直接下级:指所描述岗位直接领导的下属岗位名称;
薪酬类型:根据本单位的薪酬标准确定。
2、工作综述(岗位概要)
指对本岗位职能进行综合、概括性的描述,只用简练的语言文字阐述工作的总体性质、中心任务和要达到的工作目标
3、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
(1)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是岗位工作描述的主体,指对工作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描述,一般也采用“三段论”的格式。
岗位职责的描述规则为:
①“动词+名词(对象)+目标(成果)”或“工作依据+动词+名词(对象)十目标”;
②必须尽量避免采用模糊的动词:如,“负责”、“领导”、“管理”类;
③必须尽量避免模糊性的数量词:如,“许多”、“一些”类;
④如果存在歧义时,要予以解释、说明。
(2)工作任务:
按照PDCI(即目标设立、制订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评估、总结反馈的绩效管理循环)的方式尽可能的对每项工作的内容进行细致描述,具体详细的说明工作流程(有些内容如果有规定、制度,可做必要说明参见某规定和文件;)。
4、日常工作及定期工作:
即将该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以时间不同加以区分,分为日常工作及定期工作两种。尽量用准确的语言对工作内容加以细致的描述,并尽量使时间精确,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5、岗位考核:
规定对该岗位工作的考核办法。将“岗位考核”编制进岗位说明书中,是全员绩效考核中的岗位说明书的特色之一;
6、日常会议
将日常应召开及参加的会议列出,并详细说明本职在会议中的地位(例如主持或列席)及参会人员、会议时间、会议应起到的作用和期望达到的目的。
7、工作权限
岗位权限指履行该岗位职责所必须在人事、财务、物流、信息等方面的权力支持。管理岗位权限主要有:管理权、指挥权、检查考核权、财务权、建议权、监督权、审核权、知情权、物资支配权、部门文件和所发布信息的审核审批权等。一般职员的岗位权限主要有:执行权、管理权、物资支配权、检查权、审核权、知情权、建议权等。
8、工作协作关系
工作协作关系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主要指与直接上级或平级部门/岗位之间协作关系,一般填写最常联系的3-5个部门或岗位;对外协作关系主要从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客户及中介组织等方面。要求详细描述具体的工作关系以及任职者在其间的地位、位置,所起的作用。
9、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的内容包括:学历要求、专业职称、工作经验、职业资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身心条件、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专业工种及岗位对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在对该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上,分为基本条件和理想条件,基本条件指要完成本岗位工作职能任职者必须具备的资格,本栏必须全部填写;理想条件是指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本岗位人员最好要具备的资格,要求叙述准确、简练。
10、其他
其他部分包含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工作环境指本岗位工作面临的实际工作环境,如岗位是否面临噪音、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等因素会带来生命安全、职业病等危害的威胁;工作条件主要指从事本岗位工作所需基本物质条件;工作时间主要是指本岗位工作时间的规律性。
岗位说明书的六大作用
1、为招聘、录用员工提供依据
● 确定岗位的任职条件
岗位说明书里已经确定了这个岗位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是招聘工作的基础,招聘工作需要依照任职条件来挑选人员,不满足任职条件的人,不能用。如果企业一定要用只也能降格使用,例如工资等级要下降,或者职务要略微下降。
● 岗位说明书将作为签订劳动合同的附件
岗位说明书将作为员工录用以后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附件。企业决定录用员工后,这名员工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要负责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也已经事先在岗位说明书里约定好了,企业不需要对员工重复说明。
● 作为入职培训的教材
员工被录用以后,岗位说明书可以作为入职培训的教材。新员工在被录用以后,一般企业要进行一次入职培训。
2、对员工进行目标管理
在对员工目标管理设计的时候,依据岗位说明书所规定的职责,通过岗位说明书可以很清晰、明确地给员工下达目标,同时也便于设计目标。
● 岗位说明书是给员工下达目标的凭证
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给员工下达目标的凭据就是岗位说明书里面规定的职责。例如给人力资源部的培训专员下达的目标是培训的指标,而不能下达薪酬管理的指标。由此可见,岗位说明书是目标管理的一个基本依据。
● 依据岗位说明书可清晰设计目标
在岗位说明书中,具体某个项目有几项职责,目标应该下达给谁,都有非常清楚的说明。因此,负责目标管理的主管应该随时查阅岗位说明书,以便更明确、有效地对员工进行目标管理。
3、是绩效考核的基本依据
● 岗位说明书确定了岗位职责
在绩效考核的时候,只有通过考察岗位说明书,才会知道只有这个岗位才有这个职责,才能去考核这个岗位上工作的员工是不是尽职尽责,是不是完成了工作目标。假如在岗位说明书中根本就没有这个职责,就不能拿这个要求考核他,因为他不需要承担这样的责任。所以,岗位说明书在工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中起很大的作用,也是绩效考核的一个基本依据。
● 岗位说明书确定了职责范围
岗位说明书明确确定了某一项职责的范围,是全责、部分还是支持,很清楚地划分了员工的职责。当某一项工作没有完成或出现问题时,责任十分清楚。
● 岗位说明书确定了考核内容
岗位说明书还规定了考核评价内容。绩效考核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不能是岗位说明书写的是一个样,考核标准又是另一个样。
4、为企业制定薪酬政策提供依据
直接决定薪酬的是岗位评价,所以岗位说明书所提供的依据评价是间接的。岗位评价是企业薪酬政策的基本依据,整个薪酬体系需要以岗位评价为支撑性资料。而岗位评价的基础是岗位分析和岗位说明书,如果没有岗位说明书、岗位内涵分析、员工规格分析等资料,就无法进行岗位评价。因此,从根本上说,岗位说明书为企业制定薪酬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缺少了岗位说明书,企业制定薪酬政策将是很困难的。
5、员工教育与培训的依据
对员工进行培训是为了满足岗位职务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员工进行岗位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完备上岗任职资格,提高员工胜任本岗本职工作的能力。根据岗位说明书的具体要求,对一些任职条件不足,但其它方面优秀、符合公司急需人才要求的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他本身的素质,最后使其达到岗位说明书的任职要求。
6、为员工晋升与开发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就是通过一些手段使员工的素质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做更大贡献。员工的晋升与开发,离不开人事考核。人事考核是以员工为对象,以岗位说明书的要求为考核依据,通过对员工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判断他们是否称职,并以此作为任免、奖罚、报酬、培训的依据,促进“人适其位”。因此,岗位说明书也为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依据。
谈到岗位说明书的作用,上海DDI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万镜嵩有话要说。曾在某外企担任高级人事经理多年的她,感触最深的就是:“很多人日复一日,朝九晚五,可是根本不清楚:我究竟该干些什么?不止一个人在挨了上司批评后委屈地说,从来都没有人告诉我,这件事是我的职责!”
编写岗位说明书的流程
为了节约编制岗位说明书的成本,其结果可能是浪费更多的人力成本。因此,具体岗位具体分析,一点也马虎不得。一份科学的岗位说明书出炉,通常遵循着这样的流程:
1、在开展编写工作之前,人力资源部应和相关高层领导进行讨论,使高层领导率先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对各项工作实行归口管理,改变自由随意的管理风格。
2、人力资源部梳理所有岗位,可灵活选用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工作日志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进行认真的工作分析和调查,了解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条件、上下级关系、对内对外的联系、任职资格等要素,编制岗位说明书模板。
3、将模板发放至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有权对所在岗位的模板提出异议并进行修订。
4、人力资源部收集所有修改意见再次修订岗位说明书。
5、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所有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审订确认;
6、人力资源部对所有岗位说明书定稿。
7、岗位说明书的编写不是一劳永逸,随着电力企业的变革会给岗位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编写出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后,还应建立起岗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更新。
岗位说明书的意义
7.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 篇七
作者简介:方佳虹(198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财经讲师。
罗绍明(197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摘 要:本文对汕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汇总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专业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调查;会计专业;岗位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27-02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了解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会计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从而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规划设计更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有效实施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训。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2013年5月至6月,本课题组对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2009级、2010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由各学校专业课老师联系已毕业并就业的2009级、2010级学生,通过邮寄或邀请回校交流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二、调查资料分析
1.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被调查学生就业于其他岗位,就业于会计、出纳岗位的学生只有19%与6%,会计员、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等四个岗位(说明:这四个岗位应是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就业比率合计为32%(见图1),这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图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情况
2.选择就业岗位的首要条件是工作环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4%的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是工作压力小,多数学生首选“办公室文员”类岗位,认为该类岗位环境舒适、工作压力小、工作轻松,而考虑专业对口的学生只有25%(见图2),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工作是满意的,占比78%,不太满意的学生只有22%(见图3)。这一方面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有关,女生占比在90%以上;另一方面与当前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优越,不太能吃苦有关。
图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工作岗位的条件
图3 会计专业学生对当前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
3.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成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没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见图4),在所运用到的知识中“其他知识”占比最高,为40%,其次为会计电算化(32%)与手工记账(30%)(见图5)。这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息息相关。从另一角度来看,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加强会计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职业道德、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图4 是否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
图5 应用到的具体专业知识
4.加强实训教学应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每门课程都希望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见图6)。
图6 会计专业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实训教学
·就业指导·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5.技能证书获取与考证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会计专业课程技能证书与会计电算化证书是获取率最高的,占比均为48%,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证,其获取率只有38%(见图7)。与技能证书获取率相对应的是学生对考证的需求是很高的,会计从业资格与会计电算化考证是学生一致的需求,分别占到78%和67%(见图8)。
图7 会计专业学生已取得技能证书的情况
图8 会计专业应组织学生参加哪些技能证书考试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1.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操作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强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从而有效提高专业对口率。为此,学校一方面应重视会计专业实训室,尤其是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操技能。
2.多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为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岗位创造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尤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更低,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应加大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的力度,每年多次组织考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为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创造条件。
3.适当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拓宽学生就业范围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样,就业岗位面广。为此,学校应重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模块的设置,在其中设置一些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商务礼仪、人际沟通、市场营销学等,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拓宽学生的社会交际面,拓展其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 赖俊辰endprint
作者简介:方佳虹(198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财经讲师。
罗绍明(197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摘 要:本文对汕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汇总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专业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调查;会计专业;岗位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27-02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了解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会计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从而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规划设计更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有效实施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训。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2013年5月至6月,本课题组对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2009级、2010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由各学校专业课老师联系已毕业并就业的2009级、2010级学生,通过邮寄或邀请回校交流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二、调查资料分析
1.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被调查学生就业于其他岗位,就业于会计、出纳岗位的学生只有19%与6%,会计员、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等四个岗位(说明:这四个岗位应是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就业比率合计为32%(见图1),这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图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情况
2.选择就业岗位的首要条件是工作环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4%的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是工作压力小,多数学生首选“办公室文员”类岗位,认为该类岗位环境舒适、工作压力小、工作轻松,而考虑专业对口的学生只有25%(见图2),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工作是满意的,占比78%,不太满意的学生只有22%(见图3)。这一方面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有关,女生占比在90%以上;另一方面与当前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优越,不太能吃苦有关。
图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工作岗位的条件
图3 会计专业学生对当前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
3.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成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没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见图4),在所运用到的知识中“其他知识”占比最高,为40%,其次为会计电算化(32%)与手工记账(30%)(见图5)。这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息息相关。从另一角度来看,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加强会计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职业道德、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图4 是否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
图5 应用到的具体专业知识
4.加强实训教学应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每门课程都希望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见图6)。
图6 会计专业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实训教学
·就业指导·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5.技能证书获取与考证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会计专业课程技能证书与会计电算化证书是获取率最高的,占比均为48%,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证,其获取率只有38%(见图7)。与技能证书获取率相对应的是学生对考证的需求是很高的,会计从业资格与会计电算化考证是学生一致的需求,分别占到78%和67%(见图8)。
图7 会计专业学生已取得技能证书的情况
图8 会计专业应组织学生参加哪些技能证书考试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1.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操作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强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从而有效提高专业对口率。为此,学校一方面应重视会计专业实训室,尤其是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操技能。
2.多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为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岗位创造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尤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更低,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应加大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的力度,每年多次组织考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为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创造条件。
3.适当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拓宽学生就业范围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样,就业岗位面广。为此,学校应重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模块的设置,在其中设置一些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商务礼仪、人际沟通、市场营销学等,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拓宽学生的社会交际面,拓展其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 赖俊辰endprint
作者简介:方佳虹(198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财经讲师。
罗绍明(197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摘 要:本文对汕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汇总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专业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调查;会计专业;岗位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27-02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了解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会计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从而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规划设计更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有效实施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训。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2013年5月至6月,本课题组对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2009级、2010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由各学校专业课老师联系已毕业并就业的2009级、2010级学生,通过邮寄或邀请回校交流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二、调查资料分析
1.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被调查学生就业于其他岗位,就业于会计、出纳岗位的学生只有19%与6%,会计员、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等四个岗位(说明:这四个岗位应是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就业比率合计为32%(见图1),这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图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情况
2.选择就业岗位的首要条件是工作环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4%的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是工作压力小,多数学生首选“办公室文员”类岗位,认为该类岗位环境舒适、工作压力小、工作轻松,而考虑专业对口的学生只有25%(见图2),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工作是满意的,占比78%,不太满意的学生只有22%(见图3)。这一方面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有关,女生占比在90%以上;另一方面与当前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优越,不太能吃苦有关。
图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工作岗位的条件
图3 会计专业学生对当前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
3.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成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没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见图4),在所运用到的知识中“其他知识”占比最高,为40%,其次为会计电算化(32%)与手工记账(30%)(见图5)。这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息息相关。从另一角度来看,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加强会计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职业道德、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图4 是否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
图5 应用到的具体专业知识
4.加强实训教学应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每门课程都希望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见图6)。
图6 会计专业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实训教学
·就业指导·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5.技能证书获取与考证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会计专业课程技能证书与会计电算化证书是获取率最高的,占比均为48%,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证,其获取率只有38%(见图7)。与技能证书获取率相对应的是学生对考证的需求是很高的,会计从业资格与会计电算化考证是学生一致的需求,分别占到78%和67%(见图8)。
图7 会计专业学生已取得技能证书的情况
图8 会计专业应组织学生参加哪些技能证书考试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1.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操作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强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从而有效提高专业对口率。为此,学校一方面应重视会计专业实训室,尤其是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操技能。
2.多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为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岗位创造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尤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更低,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应加大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的力度,每年多次组织考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为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创造条件。
3.适当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拓宽学生就业范围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样,就业岗位面广。为此,学校应重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模块的设置,在其中设置一些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商务礼仪、人际沟通、市场营销学等,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拓宽学生的社会交际面,拓展其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8.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 篇八
关键词:高校,行政机构,岗位说明书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 往往是难以量化绩效和成本。高校行政管理中也存在人浮于事, 个别事件互相推诿, 工作效率不够高, 考核难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行政管理附属于教学、科研的管理, 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同时又有程序繁复、具体事务琐碎等特点。因此, 高校行政管理的人员编制数的核定、控制以及绩效考核往往是一个难题, 要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 笔者认为基础工作首先是拟定合理规范的高校行政岗位说明书。
一、高校行政岗位说明书的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
岗位说明书, 是表明用人单位作为一个主体期望职员做些什么、职员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履行职责的总汇。高校行政岗位工作说明书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在每个岗位中都应有一份独立的岗位说明书, 而且在编制时, 要注重文字简单明了, 并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填写;内容要越具体越好, 避免形式化、书面化。另外, 在实际工作当中, 随着高校的发展和壮大, 岗位说明书在制定之后, 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 有必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修正和补充, 以便与实际发展状况保持同步。而且, 岗位工作说明书的基本格式, 也要因不同的情况而异。
二、拟定高校行政岗位说明书的注意事项
1. 岗位应因事而定, 不能因人而设。
因高校中行政官僚化的影响, 人们对高校行政部门以及编制的划分, 往往是以处长、副处长、科长 (或主任科员) 、副科长 (副主任科员) 、科员等级别为第一印象, 设定岗位说明书的时候, 也习惯以级别为岗位依据, 将工作任务依级别分摊, 形成因人而设的局面。长此以往, 岗位说明书就处于被动的描述状态, 无法起到主动的作用。正确的方法, 如某个部门的岗位说明书, 因当是首先将整个部门的所有工作任务列出来, 然后将工作任务按照部门内部的科室划分而划分到不同科室, 再根据任务量的大小拟定工作人员的人数。如此划分后, 除了现有的岗位人员外, 一旦有人退休, 就可以通过将现有的工作任务再次划分, 适当调整每个人的任务量, 通过划分后的评估, 如仍然在可承担的范围内, 那么退休一人就不能成为需要新增人员的理由, 从而达到总体控制人员的目的。
2. 岗位说明书应描述具体的工作任务、完成目标且体现该项工作的上下链接。
岗位说明书的撰写, 应体现可操作、可对照。每个工作任务应用简练的语言清晰描述, 可以使未从事过此类工作的外部人员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哪些工作由哪些部门负责。同时, 在描述工作任务的同时, 也应体现该项工作的上下链接。举例说明:某高校教师住房补贴的申请, 人事处负责开具申请人员本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证明, 然后由申请人递交到后勤部负责接下来的申报手续。在人事处岗位说明书中, 涉及到此项工作的时候, 还会在最后提到“此项完成后, 转移到后勤基建处跟进”。如此就能使部门间职责分明, 也可以使办事人员知道在这个部门做完这一步后, 下一步到哪一个部门走。避免了部门合作时职责不分的情况。
3. 岗位说明书应同时明确该岗位的胜任标准。
从浅层面来看, 岗位的胜任标准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 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个人标准。从深度来说,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 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岗位胜任标准的大部分内容, 往往是和岗位说明书一一对应的。
4. 岗位说明书的设置流程。
在一般的企业中, 岗位说明书是由人力资源部拟定, 根据工作需要和节省成本需要, 可以随时将某些岗位合并、拆分并且招聘或者解聘人员。高校的行政配置有其一定的功能划分的固定性、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较少等特点, 根据这种特点, 高校岗位说明书的设置应与一般的企业不同。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一个往来协商修订的过程。以部门的自我拟定为主, 人力资源部从整体行政结构的角度, 做适当的调整修改。修改后再次返回部门, 由部门再次提出意见, 如此反复协商后定稿。
三、岗位说明书对于行政机构设置的重要作用
1. 岗位说明书有力的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 因为其部门间职责不明确, 人员臃肿, 带有一定的大锅饭心态, 容易陷入人浮于事的状况。使得办事流程不明确, 事情推进缓慢甚至被搁置。岗位说明书明确了行政事务的分配, 使得管理范围清晰, 责任明确。任何人都可以在说明书中明确事情的负责部门, 避免了人事推诿, 互相踢皮球的情况。
2. 岗位说明书较好的解决了行政工作的量化问题。
行政管理工作因其种类多、琐碎、讲究工作人员间的协同配合, 从而一向是被认为无法量化的。岗位说明书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责任, 使传统观念认为无法量化的行政工作可以变得清晰可控。
3. 岗位说明书可以为一系列的工作提供依据, 如绩效考核、编制设定、招聘、录用、目标管理、培训、晋升与开发等等。
(1) 为招聘、录用员工提供依据。岗位说明书里确定了岗位的任职条件, 任职条件是招聘的前提和基础, 每一个岗位都对其工作人员有独到的要求, 不仅仅是学历、专业等表面的东西, 还有岗位员工对职业的兴趣、潜力。 (2) 对员工进行目标管理。在对员工目标管理设计的时候, 依据岗位说明书所规定的职责, 通过岗位说明书可以很清晰、明确地给员工下达目标。 (3) 是绩效考核的基本依据。岗位说明书上对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为考核依据, 通过对员工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并以此作为任免、奖罚、报酬、培训的依据。 (4) 员工教育与培训的依据。对员工进行培训是为了让员工更熟悉工作内容, 更快适应工作要求, 因人因岗而异的对具有一定专业学历的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根据岗位说明书的具体要求, 有针对性的对各类职业进行不同的培训, 使员工尽快的融入工作, 提升在本职岗位上的能力和眼光。
参考文献
[1][美]ljeffrey A.Mello, 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004.
[2][英]迈克尔.阿姆斯特郎, 著.战略人力资源方法[M].华夏出版社, 2004.
[3]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美]理查德·L.达夫特, 著.组织理论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美]苏米特拉·杜塔, 让一弗朗索瓦·曼佐尼, 合著.过程再造、组织变革与绩效改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麦格劳一希尔教育出版集团, 2001.
[6][美]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 , 著.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
[7]林荣瑞.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
9.成本会计岗位的职责说明 篇九
1.产品成本或者项目成本核算;
2.审核ERP/sap系统产品成本或者项目成本核算核算数据;
3. 产品成本或者项目成本预算编制;
4. 产品成本或者项目成本核算与公司内部关联业务之间传递相应的信息和登记书面记录。
任职要求:
1。会计专业、审计专业或者相关财务专业;
2、制造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经验3年以上、施工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经验2年以上;
3、会使用用友软件或者金蝶软件;
4、熟练掌握办公软件,财务sap系统;
10.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 篇十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 岗位教学法 岗位工作任务 崗位能力
一、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岗位教学现状分析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作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训课程之一,多年以来该实训课大多一直采取的是单人全过程综合实验,即要求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把经济业务按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独立地操作一遍,最终把证、账资料装订成册,并出具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突出训练了学生的各项所学会计技能,比较全面,强调的是个人的账务处理技能。然而这样的模拟实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一)实践教学方式脱离实际,缺乏岗位能力培养
以往的综合模拟是根据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教学形式。这些模拟实践教学仍以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用习题式练习方式进行,往往是一个学生从建账到报表模拟完成所有岗位工作,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很大。这显然与企业实际应用的信息化记账与管理流程不相符合。
(二)实践教学项目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往的会计模拟实验的内容局限在会计核算上,对内部会计控制、银行结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企业财务制度等几乎没有涉及,难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三)实践项目以“静态”为主,缺乏动态过程
在企业中,一项经济业务涉及到的原始凭证在大部分时间下是以“动态”的方式分时到达的,会计人员需要审核原始凭证,根据会计核算要求判断相关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并判段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的时点;而且这种“动态”的过程,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多样性。而以往的综合模拟实训教材是“静态”教材,实训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一次性发放给学生,学生只需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不需要判断编制该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同时也缺乏账务处理时点和方法的判断,而这些判断能力是职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因此,如何重构会计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
二、岗位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岗位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接触和感受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实习的教学方法,是高等及中职院校财经类课程实践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的科学实施能拉近“学习者”与“工作者”之间的距离,甚至能实现二者之间的无缝连接,具有零距离的真实体验。
这种实训模式是在营造特定的仿真会计工作环境条件下,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将会计岗位分为出纳岗位、资产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费用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分岗位意识和岗位工作认识程度,锻炼岗位核算工作能力,以提高其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这种仿真度高的模拟实训,弥补了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一个人做到底,缺乏岗位概念的缺陷。在实训过程中,避免了“只是对课本业务的重复”,强调的是岗位间的分工与协作,强调各个会计岗位上的责任,实训的重点是岗位培训,实训内容来源于实际,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可从根本上解决从学生到员工转变难的这一课题。
三、岗位教学法的实施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
教学采用“角色扮演、岗位仿真”的实验教学模式。结合企业基本概况、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生产流程按照财务部人员设置和岗位分工,遵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采用分岗轮岗的方式,对中等规模工业企业的一个月的业务量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出具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
课程以一家中等规模的工业企业工作为背景,模拟实训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每组由4-5位学生组成,分别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在熟悉了岗位工作并掌握了相应技能之后,进行轮岗,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从事各个岗位,从而掌握并具备全面的岗位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1、实训在会计分岗实训室进行,桌椅布置符合分组要求,并设有“银行”、“税务”窗口,学生有明显的实际工作场所的感觉;
2、课程以会计岗前培训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担任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指导教师兼任银行和税务人员,对工作过程起到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3、业务需要按照一定的内控流程进行办理,新类型的业务出现时,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内控制度和人员分工,进行业务流程讲解。类似的业务再出现时,则不再讲解,由每组学生自行讨论完成。
(三)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安排在企业环境的多媒体实训室实施,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学实训流程及内容,并且可以将学生个人电脑操作过程展示给全体学生进行观摩评价。
2、利用实物展台,增强实景效果
实训室内安装有投影仪、多媒体实物展台,教师可将实物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体学生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也可将学生手工填制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物品进行展示、评讲和评比。
总之,通过岗位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可以增强对未来会计从业环境和岗位工作任务的认识,毕业后能尽快进入工作岗位的角色,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叶韶娟.情景岗位教学法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的运用.广东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6).
[2]庞洪秀,王静维.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会计专业分岗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工程,2010,(25).
11.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 篇十一
关键词:课程改革;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一、当前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与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相脱节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只是从事某一个具体岗位的会计工作,如出纳、应收、应付、薪资、固定资产、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岗位分工非常明确。然而,现有的会计实训教学常常忽略了这一点,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会计实训课程,例如: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等,但在会计实训教学各个环节间,相互缺乏联系,没有形成有机体系,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没有体现会计分岗的客观要求。
(二)实训教材缺乏实用性,仿真性差
目前,高职会计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来源主要有二个渠道:一是教师根据实训目的、内容直接编造,业务类别单一化,不能反映现实工作中企业会计核算时遇到的各种繁杂的经济问题,与企业会计实际操作存在较大距离,缺乏实用性;二是从某个企业拿来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这样可能导致使用的经济业务缺乏代表性。同时,实训教学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都是从办公用品直接购买,其格式与实训内容和要求存在差异性,需要在实训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给实训教学操作带来很多不便,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分岗位实训操作
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无论是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还是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都重点强调“凭证--账簿--报表”流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般每个学生都配给一本教材、一套凭证和几本账簿,每个学生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财务科,都完成相同的账务处理,实训教学中缺乏具体的会计岗位分工,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等内容,在实训中一般很少涉及。同时会计实训教学往往忽视会计查账和用账的技能训练,没有延伸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四)实训教学考核制度缺乏系统性
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管理不够严格,关于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与评价没有系统规定。学生实训考核制度也不完善,关于学生实训成绩的考评主要依据实训作业、纪律、实训报告作为依据,可是学生在完成实训课作业过程中,往往存在抄袭现象。这种重视实训结果忽视实训过程的办法没有科学性,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延伸会计岗位实训的教学内容
第一,不断更新会计岗位实训的教材内容。在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案例资料,应该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中提取,不应该完全由教师主观编造。经过教师的处理,去掉代表性较差及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在确保数据前后勾稽关系无误,才能作为实训资料,确保会计实训的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仿真性。另外,在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凭证、账簿和报表,要尽量与企业实际所用相吻合,以便于学生的实训操作。
第二,关于会计实训的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主要包括总账报表、出纳、工薪、应收款、应付款、固定资产、材料存货等岗位)设计实验环节,使学生理解各会计岗位的划分,各种工作岗位的内容、职责和权限,各种岗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财务部门各岗位之间关系等等;同时,根据实际的业务环境,来体验完整的会计处理流程,例如: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来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最后编制报表,整理会计档案等等,争取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学生对各会计岗位工作流程有全面、真实的了解,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
(二)改进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方法
在会计岗位实训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技能训练要求采取多形式的教学方法。
第一,运用仿真企业运行环境,实行轮岗体验制,激发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兴趣。举例如下:
1.课前实施分组分岗
为便于小组学习,易于轮岗操作。典型方案是:安排4名同学为一组,组成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推选一名 “部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可以采用“一人多岗”“一人一岗”“一岗多人”等形式。进行轮岗制,确保每个学生能将各个岗位工作亲自操作一遍。
2.准备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印章等实训材料
教师将企业营运环境仿真到实训课堂中,向每个实训小组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产品、经济业务原始票据等材料,根据这些开展会计核算处理工作。
第二,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利用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使会计实训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然后,学生完成手工模拟实训后,再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把会计电算化流程从头体验一下,即从原始凭证的录入、记账凭证的填制、登账到最后会计报表的生成,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来真实重现企业会计操作。
通过小组定岗、情境模拟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指导,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理论知识的运用,达到培养学生解决经济业务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实训考评机制
不断完善实训教学考评制度,例如以会计岗位要求做为标准,建立科学的实训考评机制。教师根据各会计岗位的具体要求,采用会计实训过程考核和实训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实训过程考核可针对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来评价,或组内各成员互相评价等;实训结果考核可针对提交会计操作资料的准确性、个人实训报告成果和小组汇报情况等。
参考文献:
[1]向美英.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3.
【会计工作职责,岗位说明书】推荐阅读:
会计岗位工作自我评价08-19
会计岗位工作流程09-10
会计主管工作岗位认识06-17
会计岗位工作分析报告06-24
财务部会计岗位工作职责07-12
会计结算岗位工作职责和作业流程07-09
结算会计岗位职责07-25
集团会计岗位职责10-24
仓库会计岗位职责范本07-06
会计员岗位职责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