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2024-11-07

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10篇)

1.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一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正文】在新课改这种大环境下,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的优势,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好的导入方法,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导入一定要新颖,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表格与动画等等,并且内容尽量让学生感兴趣,如有关国家大事、媒体热点焦点、名人资料、美丽的家乡、校园文化等等,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处于优美的想象空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最后顺势导入新课。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人们产生一种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求知的欲望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兴趣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甚至会导致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或发现,可以说兴趣是促使学生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机,现代教育技术在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教学信息的展示上,以其形象逼真、新颖别致、跨越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对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强烈刺激,创设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为其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刺激和内部感受的环境。如:在中国足球队实现44年的中国梦,打入世界杯决赛圈时,我针对实事,把学生们崇拜的足球明星照片扫描入电脑里,并制做成课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你们想一睹他们的风采吗?老师也是个足球迷,为大家请来了你们最想见的,可是,你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见到他们,有信心吗?”学生们,特别是男孩子简直兴奋得无法形容,整堂课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学习研究中,效果出奇的好。最后见到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后,连我都被深深的感染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大信息量、开放、交互的优势,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兰本达所倡导的小学教育的“探索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与所学的概念相联系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操作,通过川这些具体的客观材料进行探究,从而感知材料中与科学概念有关的结构。第二阶段是研讨。即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让学生讲出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通过同学之间分析,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每个学生所获的形象更丰满和完整,使探究中所观察到的形象内化成概念。

生活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切合实际的讲解,会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和信服。教学尝试中,我领略到了信息技术对低龄儿童的独特魅力。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在讲《商不变规律》一课时,我制作了“小猴分桃”的课件,学生们看到栩栩如生的小猴,立即提起了兴趣.“谁愿意扮演猴妈妈帮他们分一分啊?”“我,我……”学生们争着到黑板前来,在分的过程中我不时的变换课件,把学生分的方法进行了演示,我惊讶的发现了学生居然会想到那么多的分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研讨”,以小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也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学生的兴趣幅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主体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研究表明:七至十二、三岁的儿童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向抽象的逻辑方式过渡,但其大部分仍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落在形象事物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概括的语言具体化,间接的问题直接化、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比如:教学“圆形的`周长”时,对于“周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的情况。教学设计时,我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圆形,然后让一只蚂蚁沿着它走一圈,问,小蚂蚁爬了多少米?它爬的路就是圆形的什么?然后,让学生照小蚂蚁爬的路线用手指在空中学画一遍。充分感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了桥梁。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参与为主,通过媒体演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扩大了学生兴趣幅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学习情境的整合-----现代教育

技术的应用,为学习主体提供了学习实践的可能

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德国的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良好的教育必须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既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又给学生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对学生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尊重:真诚地融汇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网络化的优势,构建了民主、平等、自由、公正的教学氛围,教师只需坐在终端机前就可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情况,借助信息传输网络及时地对某个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解决困难。同时,由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其他同学听不见,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对其个性的尊重,对于那些学有余力或有独创见解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受好,选择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的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和教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这样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也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的尊重和爱护。这种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如:我在讲授《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动画课件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唐老鸭和米老鼠在滚动同样的圆形铁圈,米老鼠的滚的均匀极了,而唐老鸭的却上下颠簸,为什么呀?孩子们被生动的动画感染了,也被随着出现的问题牵住了心,他们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在做了详尽的观察探究后,他们发现了症结,唐老鸭的滚圈支点不在圆中心,所以造成了上下颠簸.那原因是什么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呀,你们愿意帮助它吗?一系列的具有挑逗性的问题,尤其针对某些反映较慢的学生,老师可反复放映演示,鼓励他们参与到积极的讨论探究重,使整个群体都处于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去创造,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呼吸”,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感觉到爱和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不“唯书、唯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才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2.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二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主要发挥正确的教学导向功能, 通过它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 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反馈, 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在新课程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 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 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 随时对照教学目标, 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

(1) 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 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应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不能将评价单纯作为测量学生学习情况或者给学生排名的工具, 切忌利用评价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评价结果的呈现要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 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 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2) 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创造条件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多元化评价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就评价主体而言, 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 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组织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并针对测验题目、学生的作答情况等方面展开班级讨论, 共同探讨与评价有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 提高学生利用评价分析并改进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就评价内容而言,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 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 既要关心结果, 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3)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注重发展性。发展性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征。这是由于评价对象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只有建立一种动态的评价体系, 才能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的改进, 促进学生的进步。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 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 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 我们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 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 注重激励性评价, 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 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 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 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 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

(4) 评价讲求全面性。全面性与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密切相关。全面性强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与动态化, 旨在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运动过程。因此, 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 新课程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 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 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尝试

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工作思路, 本人就自己在这几年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1) 档案袋评价。学生的学习档案是以个人的方式长期地对自己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信息的积累, 能够反映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档案中, 有学生信息技术的成果、上信息技术课时对学生的观察所作的记录、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评结果、实践操作能力的评定、学生的考查结果等等。在这种评价过程中, 学生可以利用学生学业成长记录表, 进行自评与他评, 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建议。在档案袋评价中, 应注意学生自我评价过高或学生的互评由于学生自身年龄和感情因素的局限, 他们未能对他人作出正确、公正、客观的评价。

(2) 实践作品评价。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 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件作品, 教师可采取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自评中, 让学生了解自己, 在互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通过教师点评, 引起学生对亮点和问题的关注, 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实现个体价值。在平时教学中,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电脑制作主题活动, 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考核。为学生搭建一个成果展示平台, 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 通过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技术上的提高、创意上的促进、个性上的发挥。在实践作品评价中, 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 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 严要求,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 不断超越自己。 (2) 评价的作品能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如:制作母亲节贺卡、计算全班成绩并制作图表、制作全校各班人数统计表等等, 都取材于生活。 (3) 过程和作品是评价的重点。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 如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等, 都必然在评价过程中展现出来, 而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3) 逐步建立无纸化考核系统。通过无纸化考试, 既能提高考试效率, 同时也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在题库里准备一些选择和判断题, 还有部分操作题, 学生一做完试题就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但有个要求:不管何时, 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可以翻阅教材, 还可以利用现有的上机资源完成, 因为有的题目上机一操作就能有答案, 这样有利于学生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达到了我们通过考试让学生巩固和提高的目的。但这种评价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过日常教学逐步累积, 完善题库。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 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三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评价过程也是学生心理一种潜在表现过程,正确的评价能使学生真实表现当前的心理状况,并且能反映出学生的意识和情感。学生为了在评价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表现,就会有意识在平时学习中多使用信息技术。随着自己的学习成果被大家认可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情感就会在评价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目前,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学科教学指挥棒的教学评价,会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力求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方法迫在眉睫。

同其它课程教学相比,信息技术课更具有实践性、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和合作性。因此,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同样要考虑评价目标的发展性、评价方法的开阔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一、评价目标的发展性

《新课程》强调“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发展。”发展性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体系,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要求,符合国际评价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的功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多用激励、鞭策的语言,少用简单、生硬、粗暴、结论性的语言。对优秀的学生,除了激励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客观地认识自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学习和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慎重,教师必须用诚恳、信任的态度帮助他们查找、分析研究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通过学习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二、评价方法的开阔性

马克思说“你们总不会希望玫瑰花和紫罗兰同样的香气,然则最丰富的东西——精神,为什么一定要嵌在一个模子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了多元的、综合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那么相对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就应注重多样化,因此“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教师除了语言,还可以用某种动作(如鼓掌、点头,拍拍学生肩膀等)或用表情(凝视、皱眉、沉默等)表示赞赏或不赞赏。

积极的教师期望和教学评价,学生欣赏式的自评和互评,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有效刺激。带着亲切、友善情感的积极评价可以激励孩子,使他们乐于接受指导和帮助。《新课标》提倡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无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评,还是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或点拔、启迪,并以友爱的情感,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民主的态度调控评价过程,赞许的目光,宽容的微笑,亲切的动作,传递“你有进步”的信息,多用你的大拇指,少用你的小拇指。使学生增强信心,以愉悦、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又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新课标》提倡评价要多元化,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我们不仅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学生的作品发布出去,将网友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为学生们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给学生创设一个表演平台,他们将会给你一份惊喜,一份收获。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重要的品格和交际的本领,也是向别人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点评要得法,巧妙引导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

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给了你更多的收获……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在实践中,我们将评价方式定位于基本概念的测试、基本技能的测试、作品创作能力的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全面信息能力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作用。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对“认知理论+实践操作”进行教学评价。其中,认知理论的评价吸取其它常规教学的方法,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而实践操作评价的内容就各不相同了,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不能只用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而更多的使用档案袋评价、日记评价、作品评价等评价方法,使学习的结果和学习过程变得同等重要。

4.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四

刘万林 徐秀娟 洮南市福顺镇中学

[摘要]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新课改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实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在我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关键词]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 能力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变革力量,它冲击到了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要使信息技术完美地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单纯信息技术;应当尽可能的探索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收程度,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教师教学个性提供了张扬的舞台。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艳丽、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构思,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历史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情感共鸣,使许多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网络支持下的学科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教学的空间极大地扩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余地得到无限延伸,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尽情地发挥。

2、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实践的空间。

利用计算机的储存和调用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把预先设计好的文字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回答、思考、记忆,可以节约时间,增大信息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随着各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各学科信息化平

台的创设,使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变过去那种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让学生知道怎样、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3、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突出重点,增加教学直观力度,可以是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形、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变化过程,这使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功的条件必须是创建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整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内容的要求、地域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进行。与课程整合应注重创新性,应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不要把它定式化。与课程整合应注重整合的思想、整合的方法研究,不要将整合与某一种机器、某一种软件捆在一起。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具有活力,才能够产生实际效果。在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中,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在互相合作和交流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并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5.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五

肖弇

通常在课堂上我常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1、问答法评价:能够回答课堂上的一些问题

2、操作能力评价: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正确的计算机操作

3、作品展评价: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并展示作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和评价

4、自我评价:对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通常用电子答卷进行

5、小组合作评价: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

6、课堂实时评价:如课堂打字检测

7、期末评价等

也许这些评价方式比较常用,但学习过李冬梅老师关于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有关知识,我反思着是否这些评价方式在我的课堂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李冬梅老师说,作品的评价要具有公平性,是单单选若干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吗?有的学生经过反复修改作品可能更加优秀,但是会晚交,如果不去评价他们的作品,是否顾此失彼,严重打击这些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她选择收集作品,每天加班进行批阅,用比较全面的评价表格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建议,并且每次在下一节课时对上节课的作品进行评价,而学生也特别的期待老师对他们作业的评价。

6.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六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诸多领域,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亦为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的新的课改途径。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于学科教

学,笔者亦进行如下探索和实践。

一、领悟“整合”内涵、铸就“整合”意识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定义:是指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结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课程攺革的实践中,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将技术与教学这两个要素,排列组合成合理的系统结构,使之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总之,为了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应综合考虑该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环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合适的应用方式与教学方式、以及这些构成性的要素和环节所包括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又是一个过程性的系统,教师在动态中把握好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强化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可预见性和生成性,并运用“学教并重”的设计理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本质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把握“课改”理念、走出“整合”误区

1.有了多媒体或者网络等硬件就为“整合”。很多学校存在这样的现状——为迎普

九、创名牌、促课改已经或者正在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建起了校园网络和网络教室,可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使用这些设备的只有少数教师,或者迫于上公开课需要、或为运筹教研活动的教师。先进的设备仅成了面子工程,甚至有些校园网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出现设备闲置及老化等问题。原因在于懂信息技术、会用信息技术的太少,一些教育部门和教育研究部门只是忙于做“道路工程”,很少做“教育工程”。必要的硬件设备是物质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教师素质是能否发挥现代教育设备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灵魂。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能仅理解为“先进设备”,其灵魂在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在于高水平的人才。只重视新设备,轻视软件和忽视人才培养,“第一生产力”就会成为空话。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依赖于培养出跨世纪的高水平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教育的现代化,依赖于提高全体教师的科技素质。不重视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向学校投入的任何现代化设备都只会是浪费投资,只会犯“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信息手段再新,总需要有人去操作和管理、需要有人做开发和应用,以机代师、临嫁裹脚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整合教学过程中的有诸多情况需要教师去把握,各种关系去处理、许多问题去解决,学生的学习活动还需要教师去引导,只有利用信息技术为载体、组织好教育信息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交互作用,既能与学生紧密结合,又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顺利展开,才可能真正发挥出推动教育的作用;只有以辨证唯物论为指导、用现代教育理念驾御、用高技术建设“教育资源库”,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才能发挥信息技术推动课程改革的作用;也只有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建好、管好、用好技术和网络,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2.用了多媒体课件或者网络资源就是“整合”。

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延续,多媒体教学或大部分网络教学课仅侧重于媒体的辅助作用,即考虑强化和促进某一个知识点的教与学,仍以讲授型为主,并没有改变教学的模式。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它考虑整节课或整个单元,甚至是整个科学知识体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强调的是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整合方略,激活感知效应,调动主动精神,否则徒劳无益。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例如,有些教师为了刻意追求一种“红花热闹”,在课件中展示大量图片歌曲录像文字,占用不少教学时间,而对教材科学深入的分析却少,冲淡了教学主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倒是很愉悦,然而却不知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些教师出示一段文字材料,偏要配上鲜艳的闪烁的动作按钮,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那上面,忘记静心来分析、欣赏文字材料。笔者认为:在不失时机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时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潜心挖掘适合于学生的各科探究素材,并进行恰当地加工整合,设计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平台,预设情景别开生面、疑窦丛生、诱而有法,以达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缺少现代教育理念地,不加分辨、筛选和优化地“堆积”信息,把什么东西都往课件里装,也不研究怎么正确、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就不大,甚至会将“传统”教育里存在的弊病扩大。

3.必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网络资源才是“整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是新课标下的走盘趋势,它的优势并非绝对,要择善而用之。个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更不可由此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即不顾学生主体感应效果而广涉课件。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想把课本丢开,整堂课无论什么内容都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上下来,黑板成了“空白板”,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整个课堂变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也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这是一种错误。并不是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的,不顾教学和学生需要的用会恰得其反,背离教学主题。相反有些教学内容用传统的朴素的教学方法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那种为了赶时髦,在教学中生搬课件、为运用而运用的做法,久而久之将会造成教学的失误。

三、内化“整合”层面、聚焦“整合”效应

1、“人、机、教、学”的合一效应。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无穷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也应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具体实施整合的过程中,首先是: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使用、选择和控制信息技术内容、方式、时机、限度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其次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这过程中应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取消以机代生,强化生、机交流,使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体现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协调统一。其三是:体现师与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处理好人机关系,做到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体,机为人所用,而不是人“役”于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永远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手段不可脱离教师和学生,更不能代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学肢体语言、教态、表情、甚至是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给学生留下的回味比教师给他的任何知识要深远得多。如果人际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岂不教师也便将课堂拱手让给了多媒体?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体现教学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不能仅仅依靠现代化的教学“武器”,而更有赖于教师调控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和气氛,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和灵感迸发。其四是:在整合中强化生与机的交流、培养生与生的合作以及信息的共享、开发意识。在生与生的协作学习中,共同探索、发现,共享知识信息,共同商讨、论证、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分工协作等,共同达到自定的学习目标;逐渐养成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戒骄戒躁的优良品德;同时在生生互动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一些形象化手段,如手势、表情、声音、动画、文体、图形、图像等,直接扶持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品德以及学法得以全面升华。

2、真实与虚拟的对等效应。

教具、学具、课件、情境的合理选用或创设,确实能提高课堂效率,但在创设或选用时能用真实的,就不用虚拟的;若用虚拟的必须要做到虚拟为真实服务;亦可时实时虚,虚实结合。针对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很多教师都想到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虚拟模式来吸引学生、刺激感管,如图片、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定理形象化抑或把那些微观的事物加以放大,以便于学生感知、理解。诚然,恰当的图片、动画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记忆的。然而,本可以现场参观、考察、实践的内容却偏要放在多媒体上来“整合”,这就脱离了生本教育思想,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使学生不能观察、比较、体验,使信息技术整合课失去了基本的教学应用价值,教师煞费苦心搜集的“海量”脱离学生运动认知水平和心里需求、只会让学生头晕目眩、眼花缭乱,主次不分,得不到要领,更使学生丧失了实践能力,这无异于传统教学上的“满堂灌”。信息技术可以展现真实的,摸拟虚拟的,但不能替代参观、考察等活动,更不能替代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动手实践。在整合中需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宜虚宜实、虚实结合。

3、现代与传统的互补效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手段应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补,而不是排斥,教学中要扬弃传统教学手段、活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和兼用。部分教师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忽视传统手段的运用。不少多媒体课件从上课一直用到下课,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屏幕主宰课堂,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1)当教师教学的内在智慧、传统手段的功效远胜于信息技术手段时则不使用信息技术。如语文诗歌教学为例,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比较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绝对不是可以等同的;又如板书,传统的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性等特点。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多媒体课件虽也具备“板书”的功能,但由于它的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因而它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还如数学中认识生活中的图形时用刀削一削萝卜、捏一捏橡皮泥,讲轴对称让学生折一折;化学中学习“金属与合金”时,将旧弃的电路板涉入课堂,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实践中探究、认识,促成知识的融会贯通;物理、化学、生物中的探究性实验等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的。(2)当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抽象、虚拟、复杂时可选择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便可突破“可计算性理论”限制,实现了用“生动的形象信息来揭示复杂的过程”,而且在科学动态模拟基础上,让实际看不到的分析性信息和某些思考过程以形象方式呈现,“在感觉与思维之间架起了桥”,解决了学生思考、理解的难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统一的学习方法,教育过程也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但信息技术的选用,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应学科特点为前提,要以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原则,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其效果时才选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3)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当传统教学手段或信息技术都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时,便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浑然一体,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发展信息技术,并不能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应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四、贯通“人本”教育、变革“整合”方式

1、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避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整合不等于简单的相加,更不是取代,而是与学科有机的融合,并服务于课程,为更好地进行教和学。其出发点是课程,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

2、发挥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紧紧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来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使潜在的优势转变为教学实效,认真分析当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可能会出现的潜在的不利影响,作出甄别和选择,真正做到为生所需、为教所用。

3、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更不能因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和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坚决杜绝“全盘信息化”。

4、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的结合。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和放映机等较为传统的教育技术,甚至黑板、粉笔、挂图和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纵深发展的价值,不能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就盲目淘汰或闲置原有教学技术。

5、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让学生在“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上要尽可能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留下不同的学习空间,并应尽快超越不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用信息技术“满堂电灌”的应用阶段。

6、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中的社会活动,强调在教学中实现“人机互动”与“人际交往”的共存和互补。不能因为过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而忽视教学的社会特性。

7、凸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为知识呈现、师生通讯、交流、测评、以及情景展示的教学工具,要特别关注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课程目标出发,真正地把信息技术融入于教学结构之中;作为学生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协商学习和通讯交流、讨论、知识构建、创作实践、自我评测、学习反馈、认知的学习工具,必须根据学习环境和目标,以及预期结果,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作为呈现给学生真实或者虚拟的学习环境工具,要让学生真正在其中体验,主动、积极建构自己学习经验,并通过网络通讯功能以及虚拟功能等方面体现和营造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

8、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实效,建交起集信息技术的效应评价、课堂效果评价、师生发展性评价、教学管理评价为一体的整合评价体系。既保障本领域学科教学目标的,以及学生达到有关学科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规定目标的实现,又能引导学生以学科教学或跨学科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作为载体,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研究、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及合作、创新精神和其他综合能力。

7.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七

一、信息技术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

1. 多媒体技术使我们的教材由原来的“文字+图片”变成信息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 成为多媒体教材。

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书本难以比拟的。

2. 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使师生由教室走向可视化的想象空间。

3. 网络互动技术, 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多种渠道。

4. 知识挖掘技术拓展了我们的学习空间, 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现实。

学生自拟课题, 带着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 探索知识, 求得课题的解决, 并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 互相交流、评价。

5. 资源搜索技术, 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知识资源。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方法

1. 讲解演示 (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 。

讲解演示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所具备的图像、动画、语言和音乐的功能, 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性, 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

2. 操作与练习 (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

操作与练习是当前用得最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和熟练某些知识与技能, 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媒体以后, 就可以在课前编制好适合学习的教学软件。当老师讲解清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点后, 可以直接使用软件来做练习。练习完后, 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学生作品。这种自主、交互的学习方式, 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探讨协作学习式 (以信息技术作为互动学习工具) 。

其授课程序是:提出问题─分组研究─确定选题─自主学习─发布学习成果─信息反馈。这种教学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逐步建立起包括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模式。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书面信息资料的传递与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的传递与交流、学习评价的传递与交流等“交互性学习”活动, 将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学会沟通、学会交际、学会互相学习、学会共同进步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交互性学习”的必然结果。

在课程整合中,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内容只要能为课程服务, 都可以采用。这意味着, 学生不是为了学会如何使用计算机而学习信息技术, 而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数据或证明某一问题。

三、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误区

1. 学科整合=多媒体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考虑的是课程的整体构建, 不应局限于孤立的知识点, 应该是整节课、整个单元甚至整个课程体系, 着重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而它的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2. 学科整合=多媒体课件+网络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绝不是简单的复制性的将原先在黑板上呈现的教学内容改为在PowerPoint中以幻灯片形式呈现, 这不是学科整合, 而是教学媒体的改变。在现代教育理念中, 教学的主体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 所以有部分教师就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是多媒体课件基础上的学生参与讨论, 资料查找, 自己总结的教学模式, 于是有了如下教学模式:老师引入新课─演示CAI─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继续演示CAI─提出下一个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库” (或上网查找)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小结─练习巩固─老师总结─布置作业─结束新课。

3. 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课。

在许多没有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学校中, 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 也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将本学科的部分教学内容交由信息技术老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穿插该部分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诚然, 在新课程体系中,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许多学科的教学内容安排中, 都出现了信息技术这样的字眼, 这说明在新课程的体系中, 学科整合已经被提到日程上来, 但那绝对不是, 也不应该只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 更多需要本课程教师的探索研究。因此,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全体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的教学研究新领域。

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 意味着一种更新的管理方法给教育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因此在当前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 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能够有效地促进课程的教学,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 通过互联网还可以促进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8.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八

【关键词】课堂构成要素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一、前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是通过将各种信息融合的形式来营造出一种信息化教学的氛围,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自主、探究和合作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重新组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快速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为学生的学习起到服务的作用。首先表现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为学生营造出教学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场景内体验到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其次表现在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由于人的感性器官能够对事物的现象和与外部的联系进行充分的感知,可以将信息技术的发现、理解和想象的事物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充分表现出来,将枯燥的语言赋予感性的材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1]。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价值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价值首先表现在能够有助于达成实践智慧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注重教学理念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适应世界,确保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创立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将具体问题以主线的形式呈现出教学内容,加强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其次,有助于打造合作型师生关系。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实现的,而是通过在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教师同学的帮助下而实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师生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2]。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施

(一)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从变革的观点来看课程的组织形式,不能对所有学生给予相同性的普遍性内容,而是在特定的主体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课程有着自身的独特理解。当前,学校主要采用以班级为主要的授课形式,但是面对不同基础和不同风格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而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能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适合每位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帮助学生实现对教学的变革。例如,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实现对计算机的操作,对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规划,并且学习的内容和怎样进行学习,都可以由学生自主进行规划,实现了计算机技术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

(二)成为协助教师创作课堂事件的重要工具

课程教学的主要理念是强调教学不是与人进行交流的过程,而是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创作型的教学实践,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课程的内容进行持续地转化,促进课程的构建和提升。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根据每位学生的需求来进行课程实践;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对复杂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以及课程内容等进行转化,实现构建课程的意义。例如,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当作与学生互动的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并及时给予指导性意见。

(三)成为师生评价变化课堂教学事件的工具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师生面对动态的课堂教学,应该对学科的教学整合进行评价,为师生的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性支持。评价方式有:其一,应该针对教师教授的反馈调节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系统分析,调控教学行为;其二,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导向进行评价,利用信息化的形式,将评价依据或者条目发布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3]。

五、结论

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我国已经在学校教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且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之间的整合。在实施的过程中,确立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创造性课堂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向着自主性和特色性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应该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沙德敏.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尹静.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郑州:河南大学,2011.

9.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九

金华市江南中学

金星

摘要:当今社会已进入大数据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新高考下如何重新认知信息技术学科,从重要性、实践性、综合性进行分析认知并归纳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高考

学科认知

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已进入大数据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是一种通有工具,同时计算机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方面有其优势,是培养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规定从2014届高中学生起,学考每年4月和10月举行,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同期进行。新高考政策规定,除语、数、英之外,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重新认知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下面仅以个人观点谈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在新高考改革下教学的认知与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的认知 1)学科重要性的认知

信息技术课程历来是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游戏课,被广大非专业教师认为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可有可无的副科。借着新课改的春风,信息技术课也火上了一把。2009年浙江省将开始实行新课改高考方案。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是第三类考试,对应现有的第四批录取的高职高专院校,考试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考试,侧重考查技能型能力。将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到高考层面。但毕竟是第四批录取的高职高专的院校才需要考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本科院校是不参考这门学科的成绩。所以很多家长孩子认为,我的孩子是读本科的,可以不需要重视这门科目的学习,只要学好语数英文综或者理综就好了。2014年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七选三的选考的新高考方案,在浙江的新高考方案中,浙江考生的选考科目范围比上海多了一门“技术”。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此前公布数据显示: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如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11”高校均有专业把技术作为选考科目。以浙大为例,在已公布的24个专业(类)中,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选考科目范围是2门:物理和技术。厦门大学已公布的2017年在浙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中,数学

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的选考科目都有3门:物理、化学、技术。根据规定,考生只要1门选考科目符合高校设限要求即可报考。如果考生把技术作为选考科目,就能报考这些高校的相关专业了。

从以上几方面数据表明,信息技术这匹黑马的异军突起是大势所趋。在整个大数据信息时代,掌握信息就是掌握命脉。所以我们从学生、教师到家长、学校都应该重新认识这门学科。明白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性及其意义的所在。

2)学科实践性的认知

信息技术(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技术这门学科,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就目前来说,多数就业岗位需要技术,多数企业看重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毕业生。工业设计和数字媒体专业,非常看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高中阶段动手能力强,对大学的专业学习有帮助。技术让学生对基础的产品有初步了解。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重在理解技术与设计,学习设计的过程,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学习运用技术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问题。现如今信息技术从原有的上机考试变为笔试模式,加大了学生的一个应试难度,也加大了教师的一个教学瓶颈。但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一个落实能力,以往学生上机操作,可以通过临时的练习及突击培训即可获得比较不错的成绩。新高考下实行笔试之后,更注重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及实践操作的落实情况。以往信息技术课程不被重视,上到老师下到学生的不重视,导致课程不够落实,基本以应付为主。所以新高考下,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自我的素质,迎头赶上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专业水平,才能有助于更好的适应新高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生应该端正学科认识,努力落实实践所学知识,通过一步步的积累及实践过程中提高巩固。学校应该加强整个学科的一个培训基地建设,提供相关的场所及设施让学生更好的实践运用所学,而不是纯理论化教学。

3)学科综合性的认知

新高考下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合二为一成为七选三科目之一。计算机科学最初的理论基础是数学、逻辑学、物理基础和电子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越来越多地与其它学科发生密切的联系,如语言学、心理学、工程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材料学、光学、生物学等等,也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发展。所教知识包括多媒体、编程、算法、计算机基础等各方面知识。有很多时候某一块知识点会结合多个学科,例如算法编程,他必须有数学的计算逻辑思维,也要有通用技术的环节与步骤。通过一系列综合才能解决相关问题的求解。

二、教学的策略 积极学习理论,提高教学水平,软化学科界线,加强学科整合

现在实行笔试考试,理论知识将比操作知识更加侧重,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理论文化知识,让知识点得以巩固。减小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一个界限。加大各学科的关联性,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抽象的虚拟世界的一个模板,方便学生记忆落实。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法指导,运用任务驱动,促进基础发展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前进。每堂课提供一个导学案进行课前课后的预习及复习。建立信息技术课堂体系使学生的知识归纳梳理,将杂乱的知识进行整合。

演练结合,精讲多练,课外实践,以用促学

“演”是指教师对于一些操作性的技能边操作边解说,演示后的“练”是指通过具体练习让学生模仿并巩固相关知识上的“应会”操作。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还有赖于第二课堂的积极开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得的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或学习其他学科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以学促用,以用促学。

端正态度,增强主动,注重过程,强调多元评价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正确的学习观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最根本的内在动因。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耐心地开导并及时地加以纠正,另一方面,更要抓住其积极、向上的一面,多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多主体性。这是开放性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主动学习跨越到自觉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一改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态度、重掌握知识轻能力的形成与迁移,采用多元、多主体评价策略。肯定优点与进步,保护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促使学生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这一开放性的平台中实现良性循环。

“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执教者,在平时日常工作中紧随科技进步飞速发展的特性不断积累、多学习多研究反思。在这从未有过的机遇面前,把握机会勇敢接受挑战,走出新的一片天地。打响新高考的第一枪。

参考文献

[1]谈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曾小青 [2]浅析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与教学策略

姚爱姬

[3]新高考模式下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舒霓芳 [4]中学信息技术课综合性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苏文凯

[5]机遇与挑战——新课改信息技术浅谈

10.新课程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的学习体会 篇十

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活动的探究

作者:祁春红单位: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

摘要: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活动为切入点,论述了教师在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合理分组,合理利用学生的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学生现有知识与技能水平与新课程标准科学的结合,让学生掌握以自主学习、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的研究型学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利用良好的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机制,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一起打造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程 农村 系统 阶段性评价

正文:

河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也经历了一年的洗礼。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教师的阵地在课堂。新课程标准下,从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我们必须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效组织学生的小组活动,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息环境。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学生一起打造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一、几种分组策略的实施:

高一新生入学,农村学生占有近70%以上,学生们信息技术基础技能情况差别很大。于是分组成为了重点。

开学之初由于对学生基本情况掌握不多,只能简单的以男女同学混合、每组至少有一两位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较好的学生。这种分组,往往只能兼顾基础差和中等的学生,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往往成为了老师课上辅导的助手。不利于他们的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拓展。

随着课程的深入,分组不断调整。逐渐应用了两种不错的分组,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层次性(差异性)分组:将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分开分组。制定任务及小组活动内容分两个层面,例如在选修课《网络技术应用》部分,制定低层次的学习标准是从“学会用网”角度,能够深入的认识网络应用知识,简单的规划网站,对简单的组网方案能够了解。高一层次的标准是从“学会组网”角度,对网络知识掌握,能够规划自己的网站,能够根据实际制定组网方案。根据不同层次的标准分别为不同层次小组制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实践内容。与复式教学颇有相似之处。

如此分组的优势在于层次分明,充分照顾到学生个体发展。对于基础差、对网络兴趣不大(因选修课开课为固定科目,所以不能充分兼顾到学生的优势、兴趣)的学生达到标准不难。而对于基础知识非常好、兴趣强烈的学生能够充分发展他们的优势。而且小组内知识与技能水平基本一致所以利于小组内互相切磋。

但也有其不好的一面。那就是对于基础差但也喜欢网络的学生由于小组内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平均的制约,对其发展不利。而且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会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不利于发展。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有时把握不准缺,活动、实践的内容设计时,有时把学生评估的过低、有时将学生估计的过高。而且某些单元我们将学生的层次分为两个层面,很不实际,甚至是武断。多层次分又很繁琐,难于把握,使得学生的小组活动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们在层次分组的基础上采用了混合分组。将基础技能层次高与层次偏低的同学适当比

例的混合在一起。将知识或实践活动“逐层”分为“多任务”。基础好的完成多任务,并拓展。差的,完成少任务,主要在认知与技能角度完成任务。第一种方法:自主学习时,将任务按难易分多层次,所有组内同学完成低层次任务,完成后,自由选择逐层深入的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二种方法: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时,将一个项目或实践活动分层次、分块,协作完成。基础好与差的同学共同完成较难的任务,但难度大的或高层次的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在基础差的同学完成较简单任务的基础上。这种混合分组的方式的重点在于教师的合理分配任务和对学生的长期了解,适合于经过一学年或半学年学习后的必修或选修部分的学习任务。

如此的分组易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迅速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精神。弥补了差异性分组的缺陷。缺点在于教师得兼顾多方面,往往顾此失彼。把握起来较难,需要考虑周全,对学生要有全面的认识。

小组活动是培养学生分工协作与集体荣誉感的桥梁,好的分组利于学生的成长。分组的策略我还会不断地尝试与改进,从而运用有效地小组活动,推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研究型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小组活动中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发——开发有延续性,综合实践领域的活动

1、以贯穿整个或多个单元的知识、技能学习的主线为切入点开发学习、实践活动 教学(Instruction)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教育行为,并且它主要体现在课堂中,惠特(W.Huitt.1995)观点,教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他有特定的输入和一定的输出,当然这个过程是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对于教学者来说,资源是预先安排的或者说是预定的。而学习资源可以是预定的,也可以是非预定的。

旧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是学习的主旨,往往是软件的学习,很少考虑到信息技术应用到实践活动领域的活动开发,即使开发了一些活动也很少考虑到除了知识与技能以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而且系统的贯穿性不好。比如,很多老师每节课一个任务,每课一个实践活动,与前后的课程脱节,在有限的课时,教师安排的任务只能是为本节课的学习服务,不能将知识前后贯通。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只能是传统的每节、每章。

我们根据课本的知识体系结构,自己开发了一些贯穿一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的课堂实践活动。例如,必修课中有效的获取信息这一单元,教师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旅游计划”,作为学习本单元中的四节课的课堂活动。小组自己制定目的地、路线、住宿、景点、地图、花费等等方面。通过学生个体认知与小组分工协作,使得此单元中多渠道获取信息——信息数字化——网上获取信息——鉴别信息的方法四节课程的学习都用此活动贯穿始终。对本单元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提供的各项服务”在此活动中也充分得到实践性的操作练习。课程的延续性、系统性在此活动中得到了好的体现。小组内部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的去图书馆、因特网获取信息、利用软件数字化信息、甄别信息都能从这个实际活动中得到完美的体现。锻炼了学生们的协作精神,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高也成为了一个系统的实践工作。

2、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开发与他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典的古训。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时时得到体现。信息技术课中,很多时候教师统一制定活动、任务。学生被动解决问题,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的锻炼不够。于是我们在为学生安排活动时一定得注意,教师给学生的(预定的资料)是情境,问题要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活动要让他们自己安排。教师做的应该是辅导,而不是主导。教师是指引方向,而不去做带路先锋。

例如在网站制作部分,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许多学生自己制作的网站的演示,提供给同学们网站制作的基础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些受到中学生关注的主题提示,以供学生选择。而摒弃了教师一步步操作,学生一步步学着操作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分

工,自己设计主题,根据课本自己选择软件,自己动手制作,遇到软件操作问题时可以自己利用网络或图书馆和专业的书籍解决问题,自己发布网站。教师的重点在于: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其旁边指导,避免走弯路。真正做到研究型学习。真正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入点,寻找方向,培养他们真正的热爱信息技术学科,真正能学会用,学会有所用。

三、阶段性评价要坚持以知识技能的提升,过程与方法的掌握为主要标准,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辅;终结性评价要建立在阶段性评价基础之上,阶段性的测试与终结性测试也不可或缺。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一定要改变。每节,每单元必须要有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既有知识与技能层次的评价,也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评价,过程与方法层面更不可缺失。

针对农村学生比率大、信息技术基础技能不高,学生层次多样的特点。在阶段性评价中,主要以知识及技能的提高,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这两个层面为主。因为我们这个阶段的学生处在教学改革的过渡阶段,小学、初中的农村信息技术的教学并不乐观,实践也证明,我们的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完成高中教学任务的前提就是为大多数学生贯穿着补习初中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因此对于70%以上的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是主要的。怎么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在提高那?

1、课堂中对教师的问题的回答20%。

2、课堂中作品的完成情况(速度、技术质量、情感质量)45%。

3、阶段性书面测试成绩35%。

在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过程中,学生逐步的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处理加工信息、交流信息,因此,通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的提高,研究型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评价出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提高。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处理问题的过程的认真观察。以及学生小组实践性活动完成的质量(质量要建立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分工多少、协调能力强弱基础之上)。

初、高中阶段的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不能脱离技能、方法的掌握而高调的单纯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否则就是空中阁楼了。但,是不是就不去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呢?如果丢弃了这个维度,那么等于失去了我们培养学生的主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发展观、信息资源观、信息过程观、信息控制观、知识建构观、知识拓展观、智能发展观。因此,在学生的电子档案袋里,每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对教师给出的讨论题目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论点,学生个体作品、综合实践作品中知识的构建、知识的拓展等层面的提升,教师都要仔细评判。从中评价出学生在本阶段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提高。比如,开学之初,对于“大型网络游戏的好与坏”这个讨论题的讨论,很多学生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到长时间沉迷与网络游戏的危害,只是简单认为网络就是游戏就是娱乐,随着网络知识的学习的深入,同学们发现网络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游戏为了消遣,它的主旨是资源共享,也能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也能为自己提供更有意思的娱乐。学生的这个层面认识的提高,教师必须认识到到此时对于该学生或这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层面的阶段性的评价应该是“优秀”或“良好”。

我们注重的是提高进取与知识技能的结合,绝非是“一考”定信息技术课的4个学分。我们的高中信息技术课,保留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优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托于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方法、过程实践,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合理应用,希望能够在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等方面有所借鉴,在教学的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共悟。

参考文献:《技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

《现代信息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祝智庭

上一篇:202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资料:施工发承包的主要类型下一篇:南昆山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