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创新发展

2024-09-30

转变作风创新发展(11篇)

1.转变作风创新发展 篇一

坚定信念谋创新

转变作风促发展

学习了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和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的两个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备受启发。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旗帜鲜明,对今后党的建设和改进作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必将使我党更具生机和活力。我也深刻体会到坚定信念和转变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书记的讲话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对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是党的生命。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与不变,永远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总书记的讲话还强调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抓好“八项规定”落实,下大气力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守纪律、改进作风、拒腐防变,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提高党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将以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管好自己,管好干部,做好表率,为我党的纯洁性建设添砖加瓦。

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客观标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我将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杜绝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在经济获得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坚定信仰和信念,以好的工作作风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群众为亲人,为群众办实事;始终保持清廉本色,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永葆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以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规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抓手,为建设和谐秀美新思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坚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看清了前进的道路,并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实践当中。

2.转变作风创新发展 篇二

作风关乎命运, 作风决定成败。可以说, 无论是党的“大事业”还是单位的“小事业”, 作风建设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庸懒散浮软”归根结底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是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有力保证, 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根本要求。这“三力”中, 凝聚力是前提、创新力是关键、执行力是根本, 三者有机统一、互为一体。实践证明, “三力”的强弱, 对于执政水平的高低和地方发展的快慢至关重要。”

一、打造凝聚力

凝聚力是在“共同责任利益意识”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士气状态。现实中凝聚力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吸引力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其的向心力, 是形象好、有威信、号召力强、影响力大的体现。凝聚力强, 就能够一呼百应, 所向披靡, 就能够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凝聚力是事业成功的前提。领导干部如何提升凝聚力呢?

首先, 领导者要凭借个人魅力来增强凝聚力。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来自于人格魅力、权力和严格的制度制约三个方面。领导者的道德修养、才能、学识、业绩、作风以及兴趣爱好是影响个人魅力的主要元素, 这些都能对下属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道德修养, 往往成为群众评价领导的主要标准。作为领导干部要加强修养、为人要正。要常怀良善之心, 与人为善。要以尊重为本, 妥善处理好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 做到大气谦和、大度开明、正直诚信。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都要牢记公正原则, 秉公办事、主持正义, 做个群众心目中的好人。

职权行使会让人感到名正言顺, 常言说, 在其位谋其政。领导者要正确的行使权力, 做到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和对自己负责有机统一。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 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 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多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水到渠成的事情, 抓紧时间办;上级要求、群众期望的事情, 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办;条件不成熟的事情, 打好基础留给后人办。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做到对自己负责, 严格要求自己, 保持清正廉洁, 恪守为政底线。

严格的制度制约机制, 能做到令行禁止。营造一种团结、向上、严紧的氛围, 使下属都能够按制度和规章规范自己的行为, 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形成步调一致的凝聚力。

其次, 领导者要通过项目带动来提升凝聚力。

提升凝聚力不是空洞虚无的, 可以通过项目实施, 影响和引导广大群众, 形成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 激发上上下下的热情和干劲, 提升凝聚力, 形成合力。

再次, 营造公道公正的用人环境来提高凝聚力。用人导向正确, 就能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用人导向偏差, 就会涣散人心、影响发展。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 特别是要选用那些一心为民、坚持原则、敢抓善管、为人正派的干部, 那些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勤奋敬业、不跑不要的干部。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 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 不让老实人吃亏, 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做到公道公正, 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二、提高创新力

创新力, 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创新、敢于锐意进取的能力, 是有活力、有作为的体现, 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长期以来, 机关单位习惯于听命于上级, 按期完成各项指标就能平安过日子。于是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成为主流心态。

提高创新力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 解放思想, 创新思维, 开启创新的源头。思想支配行动, 只有思想解放, 开启了创新的源头, 才能打破陈规、反常思考, 有突破、有创新。创新思维就是要坚持科学思维,

全面地、联系地和发展地看问题, 提高思维的广度、深度, 使思维方式更加具有层次性和灵活性, 从而在工作中运用科学方法处理问题。

其次, 强化机遇意识、开放意识、责任意识, 提升创新能力。抓住并用好一切机遇, 把机遇化作具体项目, 化作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努力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当今我们经济发展之所以落后, 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紧紧抓住一轮又一轮的发展机遇, 才被甩在了后边。强化开放意识, 提升开放水平, 承接产业转移, 靠开明聚人气, 靠开放赢商机, 树立开放开明新形象。强化责任意识、忠诚履职, 勤勉尽责, 勇于负责, 敢于担当, 始终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

再次, 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

知识属于智能的一部分, 是能力的基础。“无知者无能”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切实提高创新能力, 既要加强学习又要勤于实践, 不断提高科学谋划能力、有效运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

三、提升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一种把想法变成行动, 把行动变成结果, 从而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是竞争力。执行力, 说到底就是落实问题, 其核心是做和干。它不仅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 还是一个能力问题、制度问题、党性问题。

如何提升执行力呢?

首先, 有效提升个人执行力。发扬“蜜蜂精神”, 分工协作, 兢兢业业, 扎实高效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精神。

其次, 努力提升组织执行力。一是要提升士气。“气实则斗, 气夺则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有句精彩名言“士气等于3倍的生产力”。提升士气的有效方法是激励;二是高效执行, 拒绝借口。领导遇到的最大麻烦, 就是执行者在执行的过程中讲一大堆废话、找一大堆借口, 却很少有人马上去做。可以说, 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

3.服务细节促发展 作风转变塑和谐 篇三

关键词:细节;发展;作风;和谐

今年是作风建设年,保师附小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切入点,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倡导细节服务,确保学校科学发展,以“四心工程”为抓手,转变干部作风,为建设和谐校园而努力。

一、核心——倡导细节服务,提升班子核心管理的增值能量

实施学习管理的核心是为教师学习服务。教师要服务于学生,干部必须服务于教师,协同和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幸福。领导班子从“为了师生的发展”价值出发,加强学习,强化过程性服务意识,着力提升干部的学习力和执行力。各中心服务公约在全校教师例会上公示,每个行政处室立足职能划分,规范服务细节,确定服务标准、公示公约,接受全体师生监督。同时各行政中心与学校签订《任务目标合约》,按承包的职责范畴制定任务目标,月月考核,期末总评,对完不成目标的或出现事故的处室主任进行诫勉谈话、追究责任,连续完不成目标和民主测评不合格的主任免职。同时干部每天坚持自学一小时,每周四集中学习,提升管理的增值能量。

二、信心——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师生打造教育品牌的信心

学校确立文化治校方向,大力弘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和“尽本分、尽本能、求发达”的附小优良传统。通过多种平台创设学校品牌,打造软环境,着力提升师生的品牌意识,开展“几代附小眼中的附小文化”征文活动。让“文化空气”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师生言行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行为文化”感染每个心灵,让流淌于师生血液里的“基因文化”彰显百年优秀历史精华,以此为根、为魂,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带来动力。这种动力决定着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成败,将成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不竭源泉。在学校设立附小文化墙,让附小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及教师中的优秀成员上墙,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全体教师打造教育品牌的信心。

三、向心——加强干部执行,打造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提升向心力

中层干部是学校战略工作的执行者,为此学校确立了“一个中心,四个正确对待”的原则。中层干部要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做到四个正确对待:正确对待学校发展(即一切为学校发展着想,一切服从学校发展,一心一意谋划学校发展);正确对待全体师生(即为师生服好务,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前服务,主动服务);正确对待自己的责任(要履职尽责,诊断性工作,不找任何借口开脱,不作为就是不称职);正确对待荣誉(树立干部就应该多奉献和付出的意识)。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氛围,让学校充满活力,让工作充满激情,让人生充满价值。学期末评选服务奉献标兵、优质服务标兵。

四、舒心——营造和谐团队,让教师舒心是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

4.创新执法理念转变农业执法作风 篇四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年活动中,要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为指导,努力实现我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此,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执法理念

通过群众路线活动,我们认为在过去的农业执法工作中,还存有只照搬法律法规规定,不结合实际,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刻守某些陈旧的行业规定,片面追求办案数量,服务还不到位,重罚款、轻教育,执法行为简单等问题。因此,不转变执法理念,农业执法就很难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二、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执法理念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都要对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点论述,推动党的法治理论不断步入新境界,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不断呈现新局面。十八大报告更加重视与凸显法治问题,对法治的定位、法治的作用、法律的权威、法制宣传教育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论断、新主张,把党的法治理论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加快法治国家建设的思想纲领。

在十八大报告中,“法治”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1

共出现了18次,“依法”一词出现了21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从党的十五大开始,法治通常被理解为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标志着一个法治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执法理念。第一,必须树立农业执法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理念。要从全局利益出发,结合部门职能,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帮助经营者、创业者,多亮“绿灯”少举“红牌”。要坚持在执法中体现服务的精神,切实把执法的过程,看成是向广大管理相对人宣传法律、法规的过程,既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又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第二,必须破除执法就是执“罚”的观念,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能用不损害当事人权益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就不用行政处罚,坚决纠正乱罚款现象。执法中要多扶持,多引导,有了新法律新政策要给他们提个醒,帮助他们理解掌握,他们在经营中有轻微违法行为要提出警告,帮助他们改正。以宽松的环境,周到的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第三,必须树立行政执法诚实守信的理念。各行各业都得讲诚信,行政执法更要讲诚信。在执法调查取证时,严禁哄、吓现象发生,一定要讲诚信,只有讲诚信,才能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这就要求我们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要正确理解,正确向群众解释宣传,切

忌随口表态,乱许愿,乱拍胸脯。要把知情权交给群众,要把法律救济的途径告知群众,只有这样,行政执法才能做到公正、公开,才能秉公执法,树立起诚信执法的良好形象;第四,必须树立行政执法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理念。执法为民,百姓自有一杆秤,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最后还要请人民群众评判。现在,执法工作难度大,执法部门压力大,执法过严或不到位,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都不会满意。要使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都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在执法中把握好“度”,这个“度”就要求我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执法,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第五,必须树立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在解决矛盾纠纷方面,破除以判决、裁定为解决矛盾纠纷唯一手段的观念,要树立和为贵、调为先的观念,以促进和谐为目标,认真履行执法职责。

三、建章立制,用制度把理念转化为行动

5.转变作风创新发展 篇五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主题演讲稿:转变

作风我先行

来源 课 件 5 K j.o M 2 “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主题演讲稿:转变作风我先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作风,是党员干部政治操守、党性修养和精神境界的综合反映,是党员干部经常应对的“考题”,务必答好的“考卷”。党的作风建设加强了,党风端正了,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90后的我,走上工作岗位3年来,我逐渐懂得了作为一名合格公职人员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时时刻刻与群众打交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我们在行使手中的权利时,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不被唯利是图、金钱至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上思想所诱惑,更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要始终坚定信念,手握戒尺地严以律己,脚踏实地的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转变作风缺的不是规章制度,而是对制度落实的速度、执行的力度。我们只有做到“慎微”,也就是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只有做到“慎行”,也就是克己慎行,不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做到“慎交”,也就是择善而交,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同专家学者交朋友,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做到“慎独”,也就是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xx乡五道沟村妇联主任,她叫何金芳。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18年如一日,将1400多人行政村计划生育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计生考评成绩年年处于全乡前列。是什么促使她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18年,甚至更漫长的时间?我想是她对工作的热忱和责任感。日常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领导,顾全大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主动”似乎成了她最鲜明的特征,她主动帮助村里经常外出务工的夫妇,办理二孩生育相关手续;主动帮助村里无业的中年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妇女获得一技之长,免费为他们办理小额贴息贷款,引导开办家禽养殖场,增加经济收入;主动帮助身边贫困留守儿童,给他们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并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人格。何金芳几乎把全部的尽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就连自己婆婆临终时,她还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这种无私忘我的工作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苍山不语,自有它的崇高;大地不语,自有它的辽阔。倘若没有千千万万个像何金芳这样的基层干部,转变作风之路谈何平坦前行?何金芳用自己身体力行的事迹给我们上了最为生动一课。

人,不能放弃清廉的作风,两袖清风辗转乾坤,廉洁如冰雪,清正如春风。“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还要把它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为2020年同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来源 课 件 5 K j.o M 2 4

6.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篇六

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确保中央、省州县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地生根,以XXX文件为指导,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动全县统计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根据县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现就我局开展为期一年的“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紧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州统计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核心,着力深化统计改革,着力提高数据质量,着力打造“阳光统计”,着力强化统计行风建设,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造和发展、建成幸福美好新XXX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

二、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作风是党的形象和生命,作风建设攸关事业成败。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体现,是建设幸福美好新XXX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需要,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必将有力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形成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体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州县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真正取得实效。要牢牢把握省州县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践行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着力锻造敢担当善作为的优良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重点任务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查摆解决作风建设各类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的总要求,重点聚焦解决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着力解决学习不够的问题。通过改造学习观念,纠正部分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的“不愿学、不爱学、不真学、不深学”的不良风气,促使机关干部端正学风,勤奋学习,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全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的机关千部队伍。进一步加强统计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坚持在统计服务的质量上下功夫,切实提高统计服务的客观性、全面性、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做到各项数据真实可靠。

2.着力解决纪律不严的问题。通过加强教育、制度、督查、整治、器惩处等,纠正部分干部职工存在的政令不畅、工作纪律、组织人事纪律、财经纪律、经济工作纪律松弛等问题,使机关管理规范、行为规范、行政规范。

3.着力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通过强化责任,加强监督检查,跟踪督办、责任追究等,纠正部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缺乏责任心、目标任务不落实等问题,增加执行力,确保县委县政府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4.着力解决党性不强的问题。通过抓党性教育、实践锻炼,纠正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个人利益至上、自由主义突出、表率意识不强等问题,使机关党员干部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5.着力解决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通过强化民本意识、宗旨观念,纠正少数干部中存在的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真正树立以民为本思想,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着力解决形象不好的问题。通过整治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的“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行为,以及服务上不作为、管理上乱作为,加强个人文明礼仪修养等,塑造秉公用权、廉洁从政、风清气正、服务优质、礼仪得体的机关干部形象

四、注重方法步骤,精心组织推动

我单位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格按照省州县的统一部署推进,从2018年2月开始,至2019年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精心谋划准备,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2月 至4月上旬)。成立“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XXXXX工作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督促推动抓好落实。

第二阶段:集中查找问题,狠抓整改落实(2018年4月 中旬至2019年1月).重点对照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新华社文章列举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10种新表现,对照本工作方案列举的需要着力解决的6个方面突出问题和各自査摆出的问题,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设立意见箱等方式,认真査找和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逐项逐件抓好整改落实。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巩固提升阶段(2019年2月 底)。通过采取自评、社会评议、机关互评领导评价以及第三方评价等多种方式,对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满意度情况进行综合评议,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机关作风建设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XXX同志为组长,纪检组长XXX、副局长XXXX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抓,局办公室负责做好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相关工作。局机关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带头改进作风、带头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县统计工作各项任务。

二是加强督查。局机关成立日常督查小组,组长由XXX局长担任,XXX为副组长,人秘股工作人员为成员,督查小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进行动态督查。督查小组每次监督检查后,要将督査情况在局长办公会议上汇报。并将作风建设、抓落实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绩效考挂钩。

(三)营造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加强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统一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通过统计内部网络和工作简报,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宣传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與论氛围和社会氛围。

7.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篇七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待制度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 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究其原因, 主要是体制与机制不完善, 制度安排不合理, 严重阻碍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1、制度转换滞后

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 所以, 制度安排必须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经济短缺时期,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提高经济总量的制度安排, 通过分税制、财政包干等方法刺激投资, 以加快经济增长。随之而来的是, 拼命搞基建、上项目, 导致了国土资源迅速减少、能源瓶颈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愈加突出。进人新世纪, 我国经济开始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 原来的发展方式必须改变, 在制度安排上应由注重经济总量向注重人的发展和经济质量转变, 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但原来的体制机制尚没有得到调整和创新, 许多政策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2、制度耦合不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制度是一个大系统, 它由各个子系统构成, 各个子系统又由相应的制度组成。只有这些具体的制度相耦合, 各项制度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制度存在不协调、不耦合的问题, 如产权制度。企业产权是越来越清晰, 但环境容量产权却不清。由于环境容量的使用是低价格或零价格, 所以企业从追求利润极大化的原则出发, 就失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力, 就不会主动去采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

3、制度缺乏统一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必须整个社会全力推进, 这就要求在制度的安排和实行上区域之间保持统一性。而现在的问题恰恰就是制度的不统一, 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市场机制与行政方式并存, 在政策的执行上各行其是。目前, 中国万个矿山中仅有万个是通过市场机制取得矿业权, 其他均是通过行政方式取得。国家规定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市场方式出让, 但一些地方为吸引投资仍然采用协议方式或“零地价”出让。上述做法严重扭曲了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市场价格, 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客观上鼓励和保护了低效率, 增强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冲动。

4、制度导向不当

在竞争开放的现代社会中, 透明公正的制度支配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 规范着他们行为方式的选择, 影响着社会各种资源配置的效率, 因此制度的激励作用必须符合社会价值的公共导向。但是, 从目前我国的一些制度安排看, 其价值导向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5、制度约束不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需要法律和法规的约束。但是, 我国的一些法律责任主体、执法主体不明确, 缺乏硬性约束, 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以环境保护立法为例, 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对于促进节能减排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法律实施的结果也令人困惑, 一边是环境立法“爆炸”, 另一边却是污染与破坏加速;一边是执法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另一边是违法行为层出不穷。我国《节约能源法》颁布实施近年以来, 很少有企业和个人因这部法律而受到处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这几乎已成为节能环保执法在我国屡屡遭遇的“制度困局”。

二、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市场制度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

(1) 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是关键

企业是配置资源的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企业必须遵循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在诸多的投资机会中, 确定最有利的投资方向, 实现资源最有效的组合。因此, 在企业制度的建设中, 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加快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布局,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 有效的价格机制是核心

价格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 市场机制促使有限的资源流向高效率的行业、部门和企业, 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当前, 在市场制度的建设上, 最为关键的是要深化价格改革, 要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避免低要素成本支撑下的盲目投资、经济过热,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3)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载体

市场机制以动态的方式配置资源, 各个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信息, 适时地调整资源的流量和流向, 保证资源的利用经常保持在基本均衡的状态。因此, 在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中, 必须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和部门分割的现象, 健全市场法律法规, 加强市场有效监管,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2、激励制度创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1) 产权制度是最根本的激励制度

在产权制度建设中, 当务之急是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和现代环境产权制度, 在资源领域建立一整套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制度支撑。

(2) 分配制度是最直接的激励制度

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 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尤其是要通过综合性改革举措, 逐步扭转收人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防止两极分化, 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3) 财税制度是最有效的激励制度

一是财政激励政策: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 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 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 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制定各种优惠制度, 对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企业给予信贷优惠扶持节能产品的开发对节能、节水产品实施补贴政策, 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政府要激励企业向生产节能和绿色产品方向发展。鼓励各级政府部门采购各种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清单制度, 不断扩大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的范围, 充分发挥其消费导向作用。二是税收激励政策。政府要对节能产业和节能产品减税或免税, 以鼓励企业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和设备, 扶持节能产业的发展。通过调整消费型增值税, 鼓励企业购买节能生产设备和处理污染物的设备, 加速折旧能促进节能和排污设备的更新与推广。并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利用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分担一定的技术研发的风险, 引导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方向。

3、行政制度改革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

(1) 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政府必须从市场直接参与者的角色中退出,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放宽市场准人, 公开准人标准, 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激发其开展技术创新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

(2) 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全面评价干部政绩的指标体系, 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绩考核体系。改进政绩考核方法, 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建立健全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制度。

(3)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要合理地运用好政绩评价结果, 引导干部实现科学发展。要把政绩评价结果与干部的使用、调整和奖惩紧密结合起来, 使那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干部得到重用, 使那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的干部受到惩处。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 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水平。

4、法律制度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过去的政府行为, 转变成一种在利益驱动和法律约束下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 真正使节约资源和治理污染成为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的行动。在资源领域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制度, 加快用水、用地、用电和排污全价交易制度建设, 使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者共同分担由于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影响。在环境领域要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完善污染物和废弃物有偿排放制度、污染排放权交易制度。

(2) 强化执法监管

完善企业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人标准, 健全项目、规划和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 严格重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环保审核, 推行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 从建设、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尤其要防止政府出于追求政绩和的冲动, 有法不依或执行不力, 甚至以长官意志和行政权力干扰法律法规的执行。

参考文献

[1]陈孝兵:《论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理论学刊》, 2009年第8期。

8.转变作风创新发展 篇八

机关作风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机关作风建设既是一个老话题,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丰富研究内涵的新课题。

加强和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银行、构建和谐农发行、业务大行向经营强行转变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和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机关的职能作用,促进农发行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管理机关向经营机关转型

一提起机关,人们自然会想到那就是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也自然的把自己当管理人员。这是传统的思想意识,机关的管理要有,但在这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要向经营机关转型。加强和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是转变机关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行政管理与生产要素一样,也是一种资源,同样存在实现优化配置、取得最大效能的问题。加强和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是机关员工的职责所在、责任所在;加强和转变机关作风建设,也是改善软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农发行要“树形象、抓发展、增效益”,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管理,以改革促机关作风的转变,切实把加强和转变机关工作职能和工作作风,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过去机关为管理型机关的管理方式,为适应改革变化的新形势,应着力打造一个机关经营、全员创效的新格局,切实转换机制,强化管理和深化改革。机关员工转换职责,提高机关管理部室员工工作能力,为强化服务,切实提升机关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形象,把机关建设成一个既能管理、也会经营的新型机关,从而形成机关大经营的新格局。这样,才能有力推动农发行业务的持续有效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机关员工要有较高的素质

人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必需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力集中到业务这一生命线上。在注重机关员工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机关员工的综合素质。农发行机关员工,一是要政治坚定,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上级行文件要求保持一致,与上级领导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农发行的事业放在首位;二是要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要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挑战,要树立“适者生存”的理念,三是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农发行的机关员工,要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要具备敬业精神,认真的解决每一个问题,从容的去迎接每一个挑战,从而更好的履行好职责,开展好工作;四是要遵章守纪。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准则、就是规范。机关员工的言行、举动不仅体现自身形象,而且代表机关形象。因而,每一名机关员工,都必须严格约束自己,作出表率;五是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工作作风是一个人思想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在具体工作的表现,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加强和转变机关作风建设

要实行教育、制度、目标管理、和考核并举的机制。一靠思想教育,这是作风建设的基础。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使机关员工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坚决制止奢侈浪费等消极腐败现象,形成比工作、比干劲、讲廉洁、讲奉献的风气,更好地塑造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二靠制度建设,这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包括机关干部诫勉谈话、定期汇报、年度汇报、述职述廉等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规范机关员工的从政行为;三是以目标责任管理为抓手,确保机关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也是为了更好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能够有效推动机关作风建设进程,目标任务完成的好坏,同时也是对机关作风建设的最好检验。因此,加强和转变作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努力形成责任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导向机制;四是强化考核,严格责任,确保机关作风建设不流于形式。考核评比工作是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责任制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责任制实施深入健康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健全完善考核评比机制,在搞好年终考评的同时抓好日常考核,以此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9.转变作风抓落实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篇九

第 1 期

中共瓜州县委工作

落实年活动办公室

2015年5月7日

人人抓落实

事事讲落实

层层促落实

瓜州县转变作风抓落实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为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总体安排部署,瓜州县明确总体要求,突出重点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创新活动载体,对部署的工作盯住不放、马上就办,整合调动资源综合施策,形成人人抓落实、事事讲落实、层层促落实的良好氛围。

唱好“大合唱”统一思想抓落实。成立县委“工作落实年”活动督查落实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年”活动。邀请省社科院教授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2期,抽调理论骨干组成宣讲团深入乡镇部门、村组社区、企业宣讲达800余场次,印发学习材料50000余份、2

子”,汇聚 “正能量”。借助社会和舆论监督之力,持续传导压力,倒闭机关、干部作风转变提效能,真抓实干促发展,赢得了群众支持。

牵住“牛鼻子”突出重点抓落实。围绕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筛选出十大重点工作任务并狠抓落实。至目前,全县新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65项,签约金额 193亿元。全县开工建设项目74项,落实到位资金9.8亿元,续建开工项目49项,落实到位资金7.8亿元;县财政预算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计划发放“三业”扶持贷款5亿元;166套棚户区改造项目房破土开建;投入9000万元,完成工程造林860亩,栽植树木80.3万株;营造完成农田防护林230.2公里,绿色通道57公里,治沙造林3300亩;落实枸杞11048亩,大枣7775亩,葡萄3675亩,日光温室583亩,塑料大棚3030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0个;编制完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启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远立洋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40兆瓦光伏日光温室建设项目已完成框架协议签订和选址;全省项目观摩会正积极筹备,精准扶贫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各项重点项目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10.转变作风提效能优化环境促发展 篇十

转变作风提效能

优化环境促发展

自从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开展“作风转变暨环境创优”活动以来,我们付集镇卫生院通过学习文件精神,结合自身本职工作特点,自觉震动很大,感受深刻。对这一活动的必要性、及时性、紧迫性有了更进一步认识。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市四届人大会议精神,努力打造“六个项城”;大力宣传我市优化环境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大力宣传全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务实重干的精神风貌。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具体到我们医务工作者,在家乡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如何把我们的工作融入到项城发展建设的大潮中,为项城的发展建设出一份力呢?

首先,在本职工作中,我们必须结合行业特点,转变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切实服务患者。要做到以上两点,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想病人所想,帮病人所需,要突出服务理念,在优质服务上狠下功夫。结合我院实际,根据新医改的精神,我们要求全体职工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转在医院坐等病人的工作作风,到组织一线医务人员携带药品、器械走村串户找病人,把政府和局党委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

其次,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服务意识的增强,自然而然地出现的就是工作效能的提高,在我院所表现的就是职工工作热情的空前高涨,原来的“庸、懒、散、浮、软”现象大为改观,医院内外形象焕然一新,辖区群众广泛赞誉,社会效能显著提高,从而促进了辖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不但承托着人民的健康,我们的言行还代表着我们当今社会价值的取向,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从我做起,迫在眉睫。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两者相辅相成;优化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让我们乘着市四届人大会议的春风,按照黄市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六个项城”的宏伟目标,转变作风提效能,优化环境促发展,从我做起,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争当项城建设发展的排头兵,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付集镇卫生院

2012年8月1日

新 闻 报 道 题目:

作者:

呈报单位:

11.转变作风创新发展 篇十一

摘 要 作为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基层领导班子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结合一些实例对乡镇等基层领导的工作作风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乡镇等基层领导工作作风的改善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基层领导 工作作风 现状 作风转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伴随之出现的村干部违法乱纪、村官腐败和村干部不作为,成为新农村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一个极其不和谐的音符。

一、从实例看基层领导的工作作风现状

“水磨村村主任姜泉,2009年以来一直在外务工,未履行村委会主任职责,未作任何工作;红光村文书马少坤,在2009年统计年报工作中,迟报表两个月,工作责任心不强,影响全乡、全县汇总;红光村支部书记唐树强,抓班子带队伍不力,对班子成员管教不力,群众意见较多;大树村文书唐丕荣,无故不参加2010年乡党委政府工作会,组织纪律性差。”这是2010年四川省青川县中共骑马乡委员会关于部分村干部作风问题的批评通报。

青海省化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24万人,有17个乡镇,362个村。2006年至2008年3年間,该院共立案侦查各类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9起13人,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6起9人,分别占总立案数的66.7%和69.2%。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多吉说:“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是该县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县村干部中文盲半文盲比例超过了90%。”

2010年4月13日,辽宁大连下辖的庄河市海洋村千名村民为反映亿元征地款去向不明及村干部腐败等问题,在市政府门口集体下跪半个多小时,而他们求见的市长,始终未现身;2010年4月22日,广东化州新安镇梅子坑村因与邻村发生耕地纠纷引发冲突,6村民被以故意伤害罪刑拘,近百村民在化州市政府门前长跪请求对话,一个多小时没人理会;2010年4月27日,湖北省公安县314名被辞退的民办教师集体下跪,要求政府落实政策,给予解决公办教师资格,被指“下跪也没有用”。

从中共骑马乡委员会的通报批评到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的真实披露再到多地接连发生的群众集体下跪事件无疑都在揭露着一个事实:基层领导的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观念,无视组织原则和纪律;不了解群众愿望,不关心群众生活,无视群众疾苦,脱离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态度粗暴;以权谋私、腐化堕落,道德败坏,拜金主义盛行。这些违法乱纪、腐败、不作为行为伤害了群众感情,辜负了群众期待,不仅扭曲了基层政府的道德形象,大大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更成为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保障党和政府在农村基层的最坚实的战斗堡垒,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缓解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转变基层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势在必行。

二、基层领导工作现状原因透视

(一)基层领导“德”的缺失

做人讲人品,为官重官德,没有了“为人”的道德和责任,必然更不具备“为官”的道德和责任。没有公道处事、正派为人、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其行为必然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去甚远,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严重脱节。“有些基层领导或地方官员自恃‘天高皇帝远’对上级方针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甚至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权大于法[1]。”国家政策是好的,到了基层政府就变了调,于是“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到了基层就只能成了一句口号。缺乏对基层行政人员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导致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责任缺失的直接原因。

(二)官场“潜规则”导致基层领导作风败坏

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彰显政绩,早日升官,说假话、办假事、造假帐、编假政绩,并因此得以提拔重用。还有一些人通过拉关系、走后门、送厚礼谋得心仪的职位。这些官员作风败坏及腐败现象反映的不仅仅是官员自身的道德问题,更表明现行制度本身也有某些严重的缺陷,制度本身的漏洞和破绽给了潜规则生长的空间。正是制度上的不健全,才使某些潜规则得以盛行。

(三)基层干部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

广大农村地处偏僻,经济条件落后,对村干部的教育往往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很多村干部不懂法,觉得自己是农民身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有经济问题顶多是把自己撤了,算不上政治腐败。相当一部分人还认为,自己挣钱不多、管事不少,一年到头很辛苦,心理失衡。在这些错误思想的主导下,就不会更好地为村民服务,而是只想利用手中的权力捞一些钱财,以求补偿和心理上的平衡。

(四)基层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对作风败坏惩罚力度弱

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各种支农、惠农资金,这些资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和动力,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权限空间也得到扩大,然而事实上由于农村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对国家专项资金的监督不到位,而且大部分基层部门领导是集权钱于一身的,这就使很多乡村干部暗箱操作,从中谋取巨额钱财。另外,近年来许多村官犯罪案件适用了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因此,为了利益,基层的许多干部甘于铤而走险。

三、加大力度转变基层领导现行工作作风

当今基层领导工作作风总体是好的,但是少数干部还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发展,影响干群关系,不利于广大基层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加大力度转变基层领导的工作作风已经刻不容缓。

(一)选拔领导干部应“德”字先行

公正、负责任和拥有良好自觉意识的干部,必然可以在行政领导过程中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及道德的领导价值观,也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做主”。这就要求组织把握住正确的用人原则,在选拔和任用干部时不仅要以才为标准,更要以德为标准;同时,领导干部自身也应该在行政领导过程中牢守道德底线,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不端完善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消除潜规则

行政道德只有获得了制度保障,才能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力量,才能不断生成与行政的公共性质相吻合的行政行为,才能成为公共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价值因素[2]。因此,加强制度建设,运用科学有效地体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行政环境是消除潜规则的关键。消除党内潜规则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要规范权力,防止按潜规则搞暗箱操作。同时还应该加强舆论制度监督力度,对“人治大于法治”,“权大于法”的种种丑闻要公开曝光,让潜规则不再能够潜行。

(三)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强化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基层干部尤其是村级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设备落后,知识更新缓慢,法律观念不强,民主意识淡薄,不能依法履行职权,也因此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必须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村级干部的素质,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干部的道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发展经济的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得到整体的提升。

(四)健全基层财务制度,加大对作风败坏腐败现象的惩罚力度

制度作为一种“底线伦理”,它为行政人员规定了最基本、最起码的义务,并通过社会权力机构和其他措施强制行政人员遵照执行。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好[2]。基层组织尤其是农村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基层干部有了可乘之机,权钱一身的便利是他们暗箱操作、贪污腐败的温床。因此健全基层财务制度,堵住财务漏洞,将财务公开透明使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遏制腐败之风。同时应加大对作风败坏和严重腐败现象的惩罚力度,一旦出现决不姑息纵容。

参考文献:

[1]徐元善.论基层政府公共决策的伦理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个人案例下一篇:安监部201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