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1.国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篇一
国学系列公开课第一课
孟子公开课在孟子故里邹城开讲
2013-04-27 11:27:0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3年4月28日第2版
4月27日,2013孟子故里(邹城)中华母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孟子公开课在邹城隆重开讲,此次孟子公开课同时也是邹城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辅导报告,由邹城市人民政府、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及光明日报国学版共同主办。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牟钟鉴,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民,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钧林,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副市长孟祥红,贵州省贞丰县委书记李杰,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邹城市领导张胜明、谢成海、李来云、朱运华、许伟、杜昌臣、李景鹏、赵勇、段闽、李晔等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首批学员、新闻媒体记者和部分市民群众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开讲仪式并聆听了首堂公开课。公开课前首先举行了简短的开讲仪式,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成海代表邹城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辞,邹城市委副书记许伟主持开讲仪式,王志民、李春林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首批孟子公开课学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随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先生作了孟子公开课的第一讲。
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成海在致辞中首先向出席本次公开课的学者、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邹城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他说,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2年全市地区完成生产总值671亿元。两千多年前,先贤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丰富完善、发扬光大儒家文化,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孟子学说,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及其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以及君子人格思想在当前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资源。谢成海指出,知名高校、媒体与地方政府合作,以公开课的方式让孟子思想回归故里,让孟子故里的干部群众更多地了解这位故里名人,全面深入地学习孟子的思想,让在其故里发扬光大,不仅是对孟子的最好纪念,也是传承儒家文化、推进国学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措施,必将对邹城加快名人故里特色文化建设,打响“孟子故里”文化品牌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他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把孟子公开课创办成为在国学教育界有重要影响的孟
子思想传播、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把邹城打造成为孟子思想研究、传播的基地,使孟子故里实至名归,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推动邹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指出,光明日报国学版倡议发起的国学公开课是一种新的国学教育的方式,旨在整合全国高校、地方政府等各种优势社会资源,改善当前国学教育的散乱局面,提高国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全社会国学普及。李春林表示,孟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人物,在孟子身上集中体现了大丈夫的浩然之气,集中体现了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完美结合,孟子的道德文章正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孟子公开课在邹城的开讲,有助于站在延续中国文化的道统、承接中华民族文脉的高度,站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高度,持续推动孟子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让孟子思想文化在当代中国发挥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效益,提升邹城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作为孟子公开课课程建设单位的负责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中心主任王志民在发言中指出,孟子是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孟思想作为儒家核心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长期以来对孔孟思想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此次公开课聘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在孟子故里开讲孟子思想、弘扬孟子文化,开创了提升孟子思想在国内外学术界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先例,也是新闻单位、地方政府、科研单位及专家学者三方结合的成功案例,充分显示了邹城市委、市政府在领导地方文化建设的高瞻远瞩、面向未来,是创造性的结合实际的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抓住了名人故里文化建设的“牛鼻子”工程。
开讲仪式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牟钟鉴先生作为首堂孟子公开课第一主讲人,以“从孔子到孟子”为题,为学员讲授了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对孟子与孔子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学员们普遍表示,在孟子故里听著名教授讲孟子,还是第一次;很多学员感慨道:离开大学多好年了,久违的书香感觉又回来了。
据了解,国学公开课由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起,国内多家高校的国学机构共同参与,通过在社会上公开讲授国学课的形式,推进国学教育、普及国学知识、传承中华文化。这种新型公开课将把只为校内学生开设的优质国学教学资源,转化成可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公共资源。
孟子公开课是系列国学公开课的首门公开课,主讲教师均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
东大学、中央党校、山东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首批学员为邹城市的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与职员,为保证学习效果,孟子公开课课前有预习、课上有讨论、课后有作业,学期末有考核。
据悉,孟子公开课共设12讲课程,从4月27日开始隔周周末上课,每次120分钟,分6周完成。整个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到孟子思想的内在逻辑,从来源到形成,再到影响;从性善论到仁政再到王道,其内容涵盖孟子的思想渊源、齐鲁文化与孟子、孟子其人其书、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民本思想、为官之道、正气论、王道思想、孟子如何成为亚圣、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海外影响等方面,每讲之间环环相扣,前一讲是后一讲的前提与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既有理论阐释,又结合现实需要,体现孟子思想现代价值的应用,使人对孟子及其思想有一个全新的、整体的、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李文)
孟子公开课第一课:《从孔子到孟子》开讲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3-04-28
济宁新闻网4月27日讯(通讯员 崔俊彬 臧营)第七届中华母亲文化节今天拉开帷幕,四大主题活动之一的孟子公开课第一课也于今天上午开讲。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著名教授牟钟鉴首先开讲,今天他讲授的内容是《从孔子到孟子》,牟教授深入浅出的演讲深深吸引了在场的人们,为人们奉献了一场精美的精神文化盛宴。这次活动由光明日报国学版,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邹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孟子公开课是国学系列公开课之一,对于孟子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本届中华母亲文化节还将举办公祭孟母孟子大典、儒商文化论坛暨文化旅游业推介会、“母教文化”论坛和“孝道与传统法文化”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2.国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篇二
一、艰难而伟大的中职德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 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 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 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 勤奋学习, 勇于创造, 大胆实践, 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但是, 从实际教学工作来看, 中职德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 部分生源素质偏低, 更亟待德育影响力的扩展。本校生源主要来自周边县区,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的入学成绩不高, 甚至还有少数学生是各初中学校出了名的“学困生”。学生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原因有很多种, 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家长的期望:家长们不忍心他们15 岁~16 岁没有一点手艺就走向社会, 可是走向高中、大学之门已经遥不可及, 于是, 就把“孩子们的成才”希望寄托到两年的中职学校教育身上。大家都知道, 没有内在的追求, 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是一句空谈。要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启发和发掘职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就是德育教师的首要任务。第二, 德育第一课任重道远。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的教育, 仅仅是两年中职学校教育的一方面,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行为习惯的纠正。而这个任务, 极大部分落实到了德育教师身上。现行德育教材设计已经趋向社会实际, 一年级德育教材使用的是《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教材系统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历程 (如何正确看待生活、社会、职业) ,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 学生若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 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意义重大的。不过, 其教学过程却需要一学年。那么, 要想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就需要一节别开生面的开场白 (德育第一课) 。人生不外百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虽然从很小的时候起, 父母、教师就不断讲人生如何如何、未来如何如何, 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两年之后, 真实的现实人生即将摆在目前。未来是什么, 应该依靠什么来维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五年十年之后的世界又会如何, 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何面对组建家庭、繁衍后代等问题, 这些复杂的问题, 德育教师要引导他们认真思考。
二、德育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作为德育教师, 最难也最有价值的课题就是如何上好“德育第一课”。为了完成中职德育教学目标, 尽快指导学生告别消沉的过去, 开启积极、自觉的明天, 教师可以“人生的终极目标”为题, 开启中职德育第一课, 课堂上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问题1:人类究竟是什么?教师列举人类对地球的开发与利用、对自然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物种消亡, 即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讨论, 得出相关结论。A.人类和其他生物、矿物 (世间所有物质) 一样, 是宇宙的产物, 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B.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 不断消耗地球的资源, 而资源总有被耗尽的一天。那么, 中职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地生存和发展呢?问题2:一个男人 (女人) 一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人生的三万多天结束时, 我们希望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世人谩骂?凄凉孤苦?子孙满堂?亲朋好友云集?世人的崇敬和膜拜?德育教师可以列举历史名人 (伟大的历史开创者、文人墨客) 、新闻报道中的贪官等, 请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最尊敬的亲人的事迹。通过一系列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A.中职学生无疑是非常普通的一员, 没有谁智力超群, 更没有特异功能。作为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 应该如何理性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答案是作为一个独特而且普通的个体, 要珍惜自己在这个世界走一回的三万多天。不管是在家庭, 在学校, 还是将来走向社会, 都要理性、达观地看待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人的一生看, 一个男人 (女人) 的终极目标是品德高尚、事业成功, 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爱戴的爷爷 (奶奶) 。而要想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爱戴的爷爷 (奶奶) , 前提是成为可爱的爸爸 (妈妈) 。B.要想成为可爱的爸爸 (妈妈) , 前提是品德高尚, 有正当的职业, 有美满的婚姻和家庭生活。而要品德高尚, 有正当的职业, 有美满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则必须成为优秀的男 (女) 青年。C.结论:要想成为优秀的男 (女) 青年, 必须从现在做起。过去已经无法改变, 唯一可以改变的唯有当下。从学生时代开始, 要相信自己的未来不是梦, 为自己的未来不断学习、实践, 为成为生活的赢家增加筹码。问题3:如何从现在做起, 把自己培养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优秀的男 (女) 青年呢?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青年, 才能实现成为受人尊敬爱戴的爷爷奶奶的人生终极目标?大家讨论的结果是:首先, 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这是根本;其次, 有一颗不甘人后, 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第三, 拥有满足职业需要的一技之长。只有明白这些道理, 后边的圆梦行动、习惯养成、兴趣培养, 才有目标和价值。这节课想要达到的效果是, 启发学生对未来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为以后学校生活和开展德育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三、德育课教学反思
第一, 本堂课从个人内在的追求出发,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家庭观念和人生观念, 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 做到人格健全, 乐观向上, 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德育目标要求。第二, 本堂课从家庭美德教育出发, 涉及领域包括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符合德育大纲中的德育内容要求。第三, 本堂课从学生家庭体会出发, 衍生出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 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 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 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 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 重视情感体验和行为养成, 引导学生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增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 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第四, 存在问题是: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拓宽德育途径, 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志愿服务, 以及职业指导、心理辅导、家庭与社会活动等教育途径。二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工作评价和学生品德评定两方面的德育评价工作。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的德育是德育教师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路线,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 教育和引导中职学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学科。中职学校的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的生力军的重要课程。总之, 上好德育第一课, 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为以后的德育开展奠定基础, 更好地培养有着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瑛明.关于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2) .
[2]王葎.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国学课,也要“一课一得” 篇三
现在的国学课,有的老师认为古文学习不用求甚解,学生只需要熟读能背即可。对此,我却不能认同,我觉得一堂国学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我们要营造一种简约实在的国学课堂氛围,教一点、学一点、懂一点、会一点。学生学习上要有收获,至少懂得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学到一种方法。
一、不知转入此中来:得在习惯养成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国学课正是培养孩子们良好习惯的有效平台。
教学《浩然之气》,本章节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何为“浩然之气”,如果只是讲讲“浩然之气”的意思,引导学生读读背背,还没等到下课恐怕学生早就忘光了。我紧扣“我知言”三个字展开教学。“我知言”意思是“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引导学生明白,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要建立在听懂的基础上。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一定要把别人的发言听清、听懂,大脑要有倾听的“痕迹”,是带着问题去听。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生成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会“我知言”。然后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再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展示。通过这堂国学课,学生们不仅谨记了“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有益于培养 “浩然之气”,而且领悟了只要“会听”“多思”,就会“知言”的真谛,更明白了“倾听是一种习惯,‘知言’是一种艺术”的道理。
二、入云深处亦沾衣:得在心灵成长
《大学》有云“富润屋,德润身”。香港翡翠台有个栏目叫《平常谈》,节目中曾谈到“人”字,主持人说:“‘人’字由一撇和一捺组成,这一撇就代表物质,一捺就代表精神,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足了,才算是完美的‘人生’”。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普通的人,不会放弃物欲,而一个聪明的人,更不会放弃精神的追求。国学课就要培养这样聪明的人,去做一个精神上的强者,让心灵自由舒展。
教学《子路问强》,我逐一引导学生弄清了“南方之强”是指精神品德的强大,“北方之强”是指力量的强大。接着启发学生:“学习好是不是就是强者的表现呢?欺负小朋友是不是强者的表现呢?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是不是强者的表现呢?”每位同学都联系了自己的日常行为畅所欲言。讨论后,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要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必须是生活上的自立自强,学习上的持之以恒,困难前的百折不挠……结束时,我笑着说:“看来,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剑,而是精神呀。”一切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懈追求,不要迷恋圣人,圣人只是一个传说。学生们在笑声中也有了更深的体悟。
三、布谷声中夏令新:得在态度优化
一个人能成功,不止靠能力,最重要靠态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态度。“别人放弃,自己还是坚持;他人后退,自己还是向前;眼前没有光明、希望,自己还是努力奋斗。”说的也是态度。之于学生,国学课更多地承载着优化学生态度的任务,以便使学生达成自己理想中的目标,体现自我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教学《不为与不能》,标题通俗易懂,谈的是治国之理,但很难准确地说明“不为”与“不能”的区别。我没有在文本内容上过多纠缠,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说说“不为”和“不能”。同学们有的说:“去和刘翔赛跑,和乔丹抢篮板球,是‘不能’。”有的说:“经常不做作业,写字潦草,作业本又脏又乱,不认真听课,不遵守纪律,是‘不为’。”学生们在比较中使认识有鉴别,态度有优化,品质有提升。在最后一个环节“你有什么话要对某同学说说”,有学生说:“要在自己能够去做、应该去做,而不愿意去做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能’。要让自己明白‘不是做不到,只是没去做’。”有的学生说:“希望你在对自己说‘不行’‘我做不到’之前,先好好想想,到底是‘不能’还是‘不为’,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然后鼓起勇气,告诉自己‘我能’。”……如此,态度浮出课本,沁入学生心田。
惠特曼曾说:“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而那个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作为老师,我们都想看见孩子们一步步地走进国学经典里去,变得优秀。我们的国学课要努力坚持“一课一得”,使学生在“一得”中养正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儒雅、淳静的气质,储蓄丰富的语言知识。“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最终指向的就是“得一”,使学生“得一条国学之道”“得一路楼台直到山”,使气质自华,人生丰盈。
4.国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下列问题自主学习)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业革命何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3.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
(学生学习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形成如下要点)
1.兴起原因::17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它的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18世纪中叶,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随之扩大,商品的需要量随之增加。而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技术革新就成为紧迫的要求,这是工业革命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庞大的无产者队伍,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须的大量的雇佣劳动力。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力学,机械学理论等的出现,为发明机器提供了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工更为精细,这都为机器生产提供了可能。因为当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具备以上条件,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原因: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最早发生的行业。由于棉纺织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加之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同时棉纺织业销路好,盈利快。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一系列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情况,并理解纺纱与织布是如何相互促进的)
抛梭—-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术革新,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和机器的使用。到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随后,法美德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真正的机械时代到来了!
蒸汽机的使用,是对自然力认识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摩擦取火曾把机械运动转化为热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又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些进步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由于大机器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需要大量的原料,并运走大量的产品。原来的人力担抬,牛拉马拖,和帆浆木船等简单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机器的生产,于是,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轮船和火车被发明了出来。
(指导学生看书,举出火车、轮船的发明者和第一辆火车(汽船)的名称,认识火车、轮船的发明重大意义)
美国人,富尔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英国,史蒂芬孙,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火车和轮船的发明使陆上运输业和海上运输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使世界交通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工业革命“它是比任何一种革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同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相呼应,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改革”。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主要从三方面总结认识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5.《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篇五
本节内容主要讲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对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的实验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井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所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
(4)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3)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3)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难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五、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提高,再加上有性生殖的有关知识在初一中学过,所以在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这部分知识。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引导学生在上课的前一周观察几种身边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2、准备课件
3、收集关于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以及无性生殖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
学生准备:
在上课前观察几种身边常见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七、课时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延续,并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不死,更不是吃了《西游记》中的唐僧肉,而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生活经验,我们了解到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呢?
学生:人的生殖和发育,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的孢子生殖。
教师:除此之外,生物界还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呢?与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寻找答案。首先,我们学习有关植物的生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板书: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注:教师出示挂图或桃花的投影片或播放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演示如下:
(春天,草长莺飞,鲜花开放的景象。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特写映于画面,紧接着是花骨朵徐徐开放,辛勤的蜜蜂在花中采蜜、传粉,花瓣纷纷凋谢等一系列画面的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画面展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花开花落,似水流年,盛开是一种美丽,凋谢却往往伴随着伤感,我们的放映结束了,一朵小小的桃花光荣地完成了使命向我们告别了。那我们应该真的伤感吗?大家想想她的使命是什么?她是如何完成的?
学生:她的使命是孕育种子,繁殖下一代。她通过传粉受精作用完成。
教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桃花的结构(大屏幕展示桃花的结构,学生先复习讨论一下,然后回答各部分名称。出示子房结构,复习子房结构。)。
教师: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雌蕊和雄热蕊),当雄蕊的花粉粒落于雌蕊的柱头上得过程,就完成了传粉,(屏幕展示传粉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学生复习。)传粉完成后,花粉粒发生什么变化呢?(大屏幕展示受精过程)
教师追问:谁能更详细地向大家解说一下呢?(学生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雄蕊的花粉粒落于雌蕊的柱头上,在柱头所分泌的粘液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当花粉粒破裂释放出精子后,精子顺着花粉管进入雌蕊的子房,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使命,因而纷纷凋谢,唯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部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看课本p2的图表,并填写。
教师:课后问题:
1、桃子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种子)
6.《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 篇六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1今天是全国的孩子们回到学校的日子,照旧在《开学典礼》的仪式后由我这个班主任进行开学的第一课。
我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没有特别的进行准备。因为孩子们一直在进行手风琴训练,提前回校的日子并不好受,况且他们还要背着几斤重的琴不停的变换队形,劳累程度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缓解他们的压力,我带头给转进的四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的示范,这次做了点改进,我这个语文老师脱口而出的却是英文,本意是刺激孩子们对新知识的挑战和学习。然后是准备两个笑话,让大家轻松愉快的度过第一堂课。
接到学校的通知,今天必须通知学生看电视,因为国家教育部发了通知。这个和去年开学差不多吧,又是什么政治任务!我心想,去年学生看什么国家形式大课堂什么的,听得都一愣一愣的,不知其意,这次也不报什么希望。
权当我第三个给学生的意外吧。“同学们,今天第一条作业是……”“预习第一单元课文!”熟悉我的学生早早就喊出。“看——电——视!”“啊!——”“对,大家一定要邀请爸爸妈妈看今天晚上cctv—2……”“老师你不骗人吧……”
晚上回到家,忙碌的第一天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要不是刚好电视台转到CCTV2,才恍然想起要看这堂全国2。2亿中小学生和其家长必须收看的“第一课”。
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部分组成,陈燮霞、张湘祥、刘春红等8位奥运冠军,姚明、易建联、王治郅等中国篮球队队员将和来自灾区的孩子们一起,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紧密结合,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
一边看,一边惊叹,这样的教育内容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一边看,一边惊叹,这样的教育形式才是各界人士关心教育的表现。
一边看,一边惊叹,这样的教育效果才是我心中理想教师应该去设计的课堂。
“余老师,我学到了一种坚强的精神。”一位QQ在线的学生虽然简单的打出了一句话给我,却让我感动万分。
怎么不是呢?我每天在教他们记这个字,背那段话,写些千年不变格式的作文,还真不知道自己做老师的意义是什么了。这次利用电视媒介制作了这样一堂课,我的心是澎湃的。看到了各界名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看到教育改革正朝着以人为本的务实方向前进,作为教师,不可推卸自己肩上的责任。这就是我的一点点感动。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2一二单元《学预测》习题讲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1、题型答题技巧的讲解,对于学生遇到相似题型的时候能后快速的找到解题方法。
2、运用《学预测》上面的题目进行分析,学生可比较自己的思路和老师所教的思路有什么异同。到下一次做题的时候懂得举一反三。
3、布置相关的题型,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通过学生作业反馈,本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大多数学生明确了辨析题的解题步骤。在今后的是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不断的摸索题型的模式以及解题的步骤,让学生能过掌握更多的答题技巧。
本节课不足之处:
1、由于自己的引导技术不佳,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到辨析题的四步答题模式,尤其是部分学生容易忽略掉第三步与第四步。
2、学生在答题时标序号的养成还有待改善。
再教设计
1、摸索更多教育方式和教学规律,让课堂更加有趣,努力排除应试教育之嫌。
2、试想能否用口诀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记下解题模式。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3开学第一天,开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一定要讲好,给自己一个好的开始,也给学生一个好印象。为了这个“梦”我提前就备好了课。
首先我从单元主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话语”的理解,“话语是人们要说的话。”“话语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等等,孩子们畅所欲言,我就自然导入新课,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大地说了那些话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课,听一听大地说了些什么?就这样同学们带着兴趣开始了新的学习之路。
本文是一首诗歌,我在教学中一读为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读写结合。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究“大地分别为种子、飞鸟、游鱼与小草这四种生物提供了什么?结果怎样?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围绕真个问题,六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咋还能开了讨论。学生通过朗读大地的话,感受到了大地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博大的胸怀。
诗歌是优美的,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其他生命会怎样幸福、快乐的生活?大地又会给他们怎样的关怀与帮助呢?”同学们的发言不拘一格,思维跳跃而新奇,通过想象,孩子们更广泛地体会到了大地的伟大与无私。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仿写诗歌,孩子们根据刚才的发言,很快就仿写出了生动的的诗句,尽管不是很押韵,但也能够看出孩子们的灵性。我也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本单元有一个朗读金钥匙,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加强重音,停顿或变换语气等方式来强调读好重点语句。我自己在指导朗读方面还很欠缺,虽然有方法指导,但操作起来还是不够灵活,不能熟练指导学生使用,我深知自己还要抓紧学习,也希望能得到名师的指点。再次先行谢过!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4这周的开学第一课参考了研究组的建议,进行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请同学们谈谈这次开学与以往开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小朋友都回答很积极,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由于在线上课程期间学习了很多关于新冠病毒的知识,对于自己知道和熟悉的知识他们的参与度很高。
第二,对线上的学习进行总结与评价。
一年级的孩子在线上学习的参与度达到80%,很不错,有不少孩子的作业都完成得很棒,并且保存的很好,到学校交给了老师,老师给予表扬并展示优秀的作业。当然,对于没有参与学习线上课程和完成作业的孩子,由于客观因素较多,我没有提出批评,并且鼓励和要求他们在后面上课时注意听讲,认真学习,这样才能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第三,对后面的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课堂评价方式、怎样测评进行讲解。
由于上个学习已经进行了科学的学习,并感受过科学测试,学生可以理解和明白老师的讲解。
最后还有点时间,我设计了和小游戏抢答环节,请小朋友们回答我指到的蜗牛和鲫鱼的身体结构名称。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认识与复习了我们要掌握的知识。
在上第一个班级的课时,上一节课刚下课我就看到有同学来到了科学室,可以感觉出他们很喜欢上科学课,由于学校要求这学期所有功能室不使用,我还没来得及通知他们,吸取这次的经验,我利用下课的时间提前通知其余班级科学课就在本班教室上,后面上课的班级就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了。看来有些事情作为老师要提前考虑到,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顺利!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5开学两天了,学生似乎还未从假期中回过神来,显得那么懒散,还好这两天是期初复习。今天做了单元测验,有些学生已把上学期的知识“还”给我了,看来这学期又得继续“革命”。
期初复习目的是什么?思忖良久,认为大概有三:其一,交流促沟通。刚刚度过三周有余的寒假,师生又回到熟悉的课堂。新的一年,新的学期,肯定都有一些新的想法。如果能充分交流、相互启发,对于融合师生关系、生生感情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二,过渡促适应。先不进行新课,而是期初复习,理所当然是学生适应新学期生活的重要过渡。其三,习相促发展。新课的学习离不开相关旧知的支撑。知识技能、习惯态度等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总之,复习不能只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层面,还应使其在情感与态度层面得以唤醒与鼓舞
基于以上想法,我首先从New Year 谈起,接着再提问年龄,How old are you ? 把全班62个同学逐个问到,表明老师心里想着他们,使他们从第一节课就开口讲英语,找回往日的感觉,尽快进入状态。最后,自然过度到birthday,引出新学期第一课 When is your birthday ?
最后在黑板上写下:我又长大了一岁,这意味着……建议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三分钟,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交流时要善于倾听。下面还是听听他们的想法吧。
我又长大了一岁,这意味着我应该更懂事;我又长大了一岁,意味着我应该更自觉,自制力应该更强;我又长大了一岁,意味着我在各个方面要再上一个新台阶;我又长大了一岁,意味着只要我勤奋努力,知识会更丰富;我又长大了一岁,意味着时光又流逝了一年,我应该加倍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
同学们的发言真的感动了我。于是我满怀激情地说:过了一年,同学们长大了一岁,老师也长大了一岁,我们一年六班同样长大了一岁,只要我们每一位小主人能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去,我们的集体便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学生用黑板上板书的几个词连成一句话:只要我们认真倾听、善于思考、认真细致、讲究方法,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也真诚地希望我的学生能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6今天是20xx年3月2号,小学正式开学的第一天。说实话过了一个寒假,重新开始教学上的第一堂课心里总是很忐忑,很不安。所以对这第一堂课我也是很认真的进行了备课,在备课的时候,我认为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跟学生讲规则最重要,因为根据上学期科学课堂的表现,学生在科学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所以第一堂课不讲新课,直接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下新学期的科学课堂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辛辛苦苦做了大半天的课件,其中包含了,:上学期你认为科学课堂上我们班存在的不好的现象、怎么避免这些不好的行为发生、科学课堂的规则、科学室外活动课的规则、科学实验室的规则。对于这节课我真的是很用心的设计课件,本以为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可是结果并不如人意。在上这节课之前,我的一位同事看了我的课件并且建议我说“一开学就要学生找自己的毛病好像不太好吧”。她说的很委婉,但是确很诚恳!其实听她说完这句话我也觉得一开学让学生自己找毛病有点不太好,但是总的来说我还是对我辛辛苦苦大半天的成果比较有信心的。但连续上了三节课,三个班的反应不得不让我承认我错了。
上完三个班的课之后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
1.觉得老师光讲实在没意思,而且很不愿意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
2.上课节奏,时间把握不当。
3.语言并不是很通畅,普通话不到位。
上完三个班的课之后我又和那位同事探讨了一下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她是怎么上课的呢。通过她的指导以及自我反思总结了我课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1.我所认为的认真备课其实不过是“我觉得”,而没有从“学生觉得”这个角度去备课。我犯了一个教师不应该犯的错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设计开学第一课时,学生会希望科学老师怎么上课呢?他是希望老师只让自己提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再然后是无趣的朗诵课堂规则。学生一定不会喜欢这样的科学课!虽然我的本意是好的,只有制定好课堂规则,遵守课堂规则的前提下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学课。如果我在以这个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考虑到孩子想要怎样的科学课,怎样让这种无趣的规则让孩子喜欢。只有做到这一点,这堂课才算是完整。同事也跟我说了,她是怎么上的一堂课的。她首先是跟孩子们闲聊,让孩子们说一说寒假的生活从而说一说寒假中你是否做过与科学有关的事情,在谈这些让孩子兴奋的事情时,课堂可能会有一些小骚动。这时她运用了教育机制,突然间她停了下来,左张张右张张。孩子们很好奇老师在干嘛,所以课堂立马安静下来。这是她恰当好处的提出了“科学课堂的规则”。教学真的是需要探讨的,我要学的东西真的还好多。不管怎样,为了自己的努力加油!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加油!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7一个寒假过去了,显然学生不太习惯回到课堂,我在开学第一课中,分析现状,提出希望,促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一、适时穿插行为习惯的练习,提高有效性
无论是课的开始,还是课堂中间或是在作业中,我都能让学生随时关注到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如,课前两分钟是学生从课间回到课堂的“黄金”时间,有效地利用好课前两分钟,能使学生静下心来,随着值日班长的安排,进行语文特色活动:背诵古诗,积累优秀古诗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的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练习朗读技巧;谈谈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等等。
二、分析班级现状,制定班级近期目标
我和学生一起分析了班级的现状,学习方面:我们班的语文素质整体较好,比较认真、踏实,学习主动性较强,家长也支持、配合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部分学生上课时的听课效率还有待于提高,注意力分散,学习时比较浮躁、情绪化;作业时态度不够端正,正确率不高。
针对全班同学的语文学习状态,我给同学们制定了班级整体的近期目标。即语文目标:认真踏实,稳步前进;行为目标:管住自己,健康成长。
三、继续开展“语文竞争对手”的活动,互帮互助促进步
我让学生反思了自已的优缺点,学会取长补短,针对自己的薄弱之处,努力前进。并请学生自己确定本学期自己的竞争对手,学生都跃跃欲试,很高兴,想在活动中赛过对手,促使他们良性竞争。
四、抓住方法,回顾所学内容
在新课的复习中,我能关注语言的训练点,如课文中的修辞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运用。抓住重点句,能理解句子的含义,进而帮助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它的主旨。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8小学四年级语文习作的训练重点之一仍然是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为了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除了抓好写日记,让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写作相结合,使学生围绕主题单元的内容有话可写,最重要的是利用好教材上主题单元中的主题文章,训练学生续写、仿写、补写,使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有位作家说:“儿童是天生的小诗人”。在教学《大地的话》时,我就充分利用教材中诗歌语言优美,结构基本相同的特点,使读写相结合,让学生对写作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享受到了自己也会写诗的成就感。
《大地的话》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把它的默默奉献精神化为诗的语言,娓娓到来,如诉心声,抒发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母亲般的宽容与慈爱,以及无私奉献的情怀。从带着问题“大地的话分别是说给谁听?”初入文本的阅读,到初探感悟“从大地的话中你感受到什么?”的到再入文本,深入角色,以读悟情的读,我都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从一开始练读,读顺、读懂、有感情朗读,到最后由读来变成说。
而且要用心来说,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经读促写,以“说”促“写”,贴近文本,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大地母亲的慈爱以及无私奉献的情怀后,抓住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激发出的情感,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大地这位慈祥的母亲是多么深爱自己的孩子,她除了温柔而耐心地给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话外,她还会跟谁说呢?”
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有的说雨滴,有的说蘑菇,有的说落叶,有的说沙粒…….看着孩子们高涨的情绪,我接着问:“如果你就是大地母亲,又会对她的这些孩子说些什么?”听到这个问题,教室里更加热闹起来,听着孩子们模仿大地母亲的语气说的话语,真是带给了我很多惊喜,宽泛的思维、优美的语言,确实让我有些意想不到,欣喜之余我随机说道:“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小诗人’你今天想来当一会诗人吗?”孩子都异口同声地答道:“想!”于是,我说:“现在你就是小诗人了,请你把大地母亲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话音未落,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握起笔在作业本上沙少地写起来。
课后,我读到孩子们写在练笔本上的“小诗”,虽然这些小诗,无论是从遣词或是韵律上讲,都还非常稚嫩,但从他们诗里流露出的善良,真诚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深深地打动了我。诗人冰心曾写道: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包含着伟大的灵魂。他们内心蕴藏的“灵魂”让我们惊喜,震撼,“好似一颗小石头抛在水里,一声清响,跳起水珠来;接着漾出无数重重叠叠的圈儿。”
当孩子们在自己写的小诗后面落上“小诗人某某”,并把这些作品贴到墙壁上时,从他们眼里闪烁的光芒,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儿童就是天生的小诗人”。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9幼儿的安全工作始终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经常在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安全的举动。因此,我从多渠道、多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首先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安全图片上的意识,如小心触电等。其次讲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观看视频形式使孩子们了解了许多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浅出地把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学会保护自己。
安全教育,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开学安全第一课”,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安全常识,提高了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还能使幼儿在监督家长、伙伴行为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10暑假刚过,已到开学,这学期我接了六(4)、六(5)两个班,这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在本年级都具中下水平,特别是六(5)班,它的积分竟然距领先者40个积分,我还听前任英语教师说更难管的是纪律,说实话,刚接手这两个班时,我真的有点害怕,怕成绩不好,更怕纪律不好,怕学生不听话。
开学第一节课怎样上呢?上好开学第一节课既关系到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学生本学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于是第一节课我本没有安排课本新知识的教学,而是强调课堂纪律及坐姿,突然有一个学生说了一句“班规”,我顺势把Lesson1的班规学习了一遍,效果挺不错,接着我又教学生做了一些游戏,学生兴趣大增,充满激情,是我始料未及的。
以前我的课堂也很安静,但在开学第一节课都要使用扩音器(其实我这节课也已准备好了扩音器,只不过没必要使用,学生表现都很好。)。直到现在两个班我都已经上了四、五节英语课,我还没有用过扩音器呢!
上开学 第一节课 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学习必要的“Class Rules(班规)”,充分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迎合学生的心理,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但无论如何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我希望这种课堂能长久地保持下去,我也会继续努力的!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11语文《开学第一课》,纯粹的语文老师与兼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有着不同的做法:有的喜欢和学生聊一聊假期里的收获,有的习惯讲一讲新学期的要求,还有的进行一些常规教育……但不管说什么、做什么,老师们都是抓住开学第一课孩子们的兴奋劲儿,呵护他们对新学期的憧憬和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的编者也说:“开学第一课,是我们和孩子们的美妙相遇。小心守护这份美妙,以最具创意的仪式,把最重要的,也是最动人的愿景,融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融进这一学期的每一天。”
9月1日,是我和实小三(7)班可爱的孩子们的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面对实小的孩子们,我内心的压力特别大。我拿什么来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爱上我的`语文课呢?我长得不够英俊、帅气,我没有动听的歌喉,也没有特别的才艺,教学基本功(普通话,书法,绘画等)素养也很差。我只能靠努力、思考,精心设计出精彩的课堂教学,并用幽默、智慧的语言,来博得学生的欢心,从而,渐渐地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因此,我昨天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思考、设计,制成课件,并于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作为一个纯粹(不做班主任)的语文老师,用心的演绎。从课堂呈现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渐渐接受我,喜欢我,爱上我的语文课。
一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
1、有个别学生朗读有问题,在初步朗读诗歌时,摇头晃脑,好似情感全投入进去。
2、多数学生倾听意识不强,当一学生在交流发言时,多数学生在交头接耳,漠不关心。
3、有可能自己长期教高段,语速较快,语句较丰富,甚至(对刚入三年级学生)有些生僻,个别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或听不太懂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些问题,我得想个法子,慢慢的改变。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12第二框《生命因独特而绚丽》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1、在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时,先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植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动物过度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2、在第三目“如何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时,播放视频“为梦想而活”,在这里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寄语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之路不尽同。”鼓励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本节课不足之处
1、在第一环节,学生参与性不高。
2、在第二个环节,“人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更具有智慧。”这一环节耗时太多,导致最后一目《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教学时间较为紧迫。
3、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词还需要凝练。
4、在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其他动植物相比更具有智慧的同时,也要强调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产物,人不能凌驾于其他动植物上,更不能凌驾大自然上。
再教设计
1、在知识回顾这一环节如果知识点太长,可以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来回答,这样被抽背的同学多了,时间也控制了,检验效果更佳明显。
2、在第一目解释人更具有智慧的时候,从“智慧”两个字出发,深入挖掘,其实就是人能够用自己的大脑利用并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让学生明确人和其动植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创造”使用上。
3、在第二目人与人之间独特性的时候,我们应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从广阔的世界探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从而肯定自己、悦纳自己,为下一节课做好尊重和肯定生命的伏笔。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13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应该给他们讲些什么?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于是我先出示“聪”字,问孩子们谁认识这个字的?他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因为现在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所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口”、“耳”、“心”,还有的孩子说上面的两点就像羊的角,姜沂彤小朋友说那是他的触角……好可爱的孩子。那怎样能成为一名聪明的孩子呢?这下可热闹了,答案五花八门的都有。其中徐浩阳小朋友的答案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他说:“聪明的小朋友要会用耳朵听,用嘴巴说,还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多了不起呀!于是,我乘机请同学们翻阅语文书,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同学们情趣盎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14第二框《享受学习》教学反思
本堂课成功之处:
1、课堂的导入引用了《南宁小伙熊汝疆荣获“战神”》这一视频,激发学生对学习对新内容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中播放了《贫困山区学校》的视频,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更加的反思自己的学习机会是多么宝贵,从而激发他们要珍惜学习的权力和机会的情感。
3、最后一幕《探索世界的奥妙》是让学生做了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一些尚未有科学证明的世界奥秘,最后让学生们共同分享。这样做法,让学生们在搜集和分享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心理满足和成功之乐。
4、本框的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效果良好。
本课堂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引导技术不够,在分组讨论的时候,应该让一些看得全面的学生做出总结。
2、在学生讨论学习的苦与乐时,只是简单的进行概述,没有回归到本科的关键词“探究发现”、“发掘潜能”、“超越自我”。
3、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应用更加生动的语言和词汇去感染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4、在最后一目,学生分享完之后,应做一个总的总结。训练题的ppt展示字幕较暗,学生们看的不太清楚。
5、对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未及时肯定与表扬。
再教设计:
1、在课前回顾环节,尽量要抽背一些平时做作业不太认真的学生,督促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2、ppt展示制作时,应注意颜色的搭配。
3、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时,注意用词优美和声音的起伏来感染和带动学生。
《开学第一课》教学反思15第三课《珍爱生命》
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1、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通过情景的创置,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自主探讨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
2、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3、播放视频“万物生灵”,让学生在动植物世界里面感受到世界的五彩缤纷,加上教师的引导,懂得了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如果我们想要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我们就要珍爱生命。
4、本堂课主要是通过展示具有生命的世界和没有生命的世界,引导学生用比较的眼光来看人类的生存环境现状。从而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珍爱家园的道德情操。
本节课不足之处
1、在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把保护地球外化为行为的效果不优。
7.探索如何上好VB程序设计第一课 篇七
在职高学生初次接触程序设计时, 如果墨守成规地在第一节课就向学生介绍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 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对程序设计产生畏难和厌弃情绪。因此, 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笔者正是通过“兴趣”这个导入点, 大胆采用非常规教学方法, 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士兵多少, 韩信答:乒不足一万, 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17人一列余7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人们又把它称作“中国剩余定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数学方法计算, 大部分学生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得到答案, 而有的学生费尽周折最后却依然无解。这时, 便可让学生看多媒体投影。启动教师课前编好的VB工程文件, 只需单击按钮一次, 程序即可在不到1秒内显示出求得的解, 而且正确便捷。 (如图所示)
学生看得目瞪口呆, 不禁感叹于程序强大的功能以及便捷的运行。
学生本以为这样的程序设计一定很复杂, 后台一定很庞大, 因此, 在知道了程序设计的作用和特点之后, 他们意识到“程序”并不难。
那么程序能解决问题的奥妙在哪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 教师打开了这样一段程序代码, 如图1所示。
面对这样一段代码, 学生不免会感到茫然, 为了消除这种情绪, 教师并不急于解说程序, 而是从学生熟悉的数学方法入手。士兵的人数范围可能是24到9999, 在此范围内逐个搜索满足条件的人数, 就可以得出答案。此范围的搜索就是通过循环语句for实现的, 即由for和next组成的配对语句, 而if和then之间的就是条件 (注意对照程序) , mod是取余数的运算符。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理解程序的作用, 而不会陷入到复杂的结构分析中去。这样就让学生觉得程序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深奥, 还能够保持信心学下去。实际上整个程序代码也仅仅就是这么几条语句, 学生可能还不懂什么叫“循环”, 但是没关系。先来看懂这条语名:“For s=24 to 9999”, 即设定人数为24到9999, 这条语句是整个程序循环的开始, 与后面的语句“Next s”构成循环, 且这两个语句都是循环结构的循环体。循环变量s的初始值为最小的可能值, 因为每17人一列余7人, 所以设为24, 循环体每循环一次其值增加1, 直到s的值大于9999则退出循环。把终值设为9999应该不难理解, 因为士兵不足一万。
在这个循环里, 使用了一个分支结构, 即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设定的条件来选择相应的程序语句执行。这里我们使用的是If语句, 判断是否满足题目中所要求的“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17人一列余7人”。
(1) 执行For语句:直接进入循环, 执行循环体。
(2) 执行If语句:判断条件:如果条件满足, 输出满足条件的人数。程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纵观整个流程, 对初学者来说, 只要搞懂了数学问题就不难理解。至于变量、程序结构、函数、过程等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 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的实例来分别说明。而对于初识程序的学生而言, 正确无误地输入程序代码既是基本功的要求, 也是锻炼动手能力的需要。当学生出现运行错误时, 教师应给予指导或邀请完成任务的同学给予帮助, 及时地解决问题和体验程序的运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演示建立工程文件的一般方法, 建立好窗体和控件后, 由学生自己输入程序代码, 体验编程过程, 运行程序, 看看计算机完成了什么工作。
为进一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可以做一些小小改动, 再以小组为单位, 抛出问题。如:爱因斯坦曾出过这样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有一个长阶梯, 不足200级, 每步上2级, 最后剩1级;若每步上3级, 最后剩2级;若每步上5级, 后剩4级;若每步上6级, 最后剩5级;只有每步上7级, 最后一级也不剩。问至少有多少级阶梯?要求分组讨论, 对于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可以很快解决问题, 这里主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作为程序入门的第一节课, 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真切地感觉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了解用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兴趣。这里只要求学生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和作用, 让学生感到用程序解决问题不是那么高深莫测, 同时, 及时地实践既让他们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也培养了相应的能力, 那么本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节课构思侧重于改变以往“教师讲, 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 而是一切以学生为主, 通过情景创设和学生的实践反思, 引领学生自然进入学习主题。先用学生自认为很熟悉的数学知识暂时难倒他们, 再用程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整节课采用讨论学习法及任务驱动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从数学分析过渡到程序解决,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避免了晦涩难懂的程序解说。此外, 对例题的选择也下了一番工夫, 一道有趣的数学题不但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 而且设计的程序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说也很容易理解。通过归纳总结, 将能力的培养落到具体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并消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提升。
摘要:1991年, 美国微软公司推出了Visual Basic (简称VB) , 目前浙江省对口专业高职考、计算机专业必考的程序设计语言就是VB。对于职高学生而言, 该课程入门较难, 感觉无从下手。笔者从事VB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教学有十几年了, 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职高学生实际情况, 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 对于怎样让学生轻松入门,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为进一步学习程序起良好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教学,第一课,实例,兴趣,信心
参考文献
[1]贾长云, 朱香卫.可视化编程应用——Visual Basic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
[2]聂黎生.改进VB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8.开学第一课 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篇八
关键词:首因效应;有效教学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环节的错位往往能带来全盘的改变,制约整体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亦是如此。在现实的学校常规教学中,低效、沉闷的开学第一课现象令人担忧,教师本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生成性与交互性缺失等现象,让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学第一课就遭遇困境。
开学第一课的现状分析
学校的推门听课活动、市职教教研室专家组的第一周督导听课活动、开学初的教案检查活动,揭示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效果很不乐观,没有一节课能达到A级课,每节都有学生在睡觉,有些课堂连听课老师都觉得烦躁,开学第一课陷入一种低效、无效、负效的尴尬境况。
1.教师准备不充分,教学行为具有随意性
案例1:中职一年级《电工基础》课程的开学第一课
《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子专业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老师直接用口述的方式引出课题:我们今天上《电工基础》课的绪论部分。没有创设任何热身情境作铺垫,教师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进入“独演”状态,其中课程介绍只用了2-3分钟时间,绝大部分时间用于介绍发电站与电能的优越性。师生互动2次,且都是事实性问题的互动,没有启迪思维的价值,黑板上除了授课主题外,没有任何板书(连粉笔与黑板都没用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陆续趴倒在桌上成睡觉状态,三分之一的学生处于沉闷无表情状态(有一部分学生在干自己的事),参与听课的学生不到10人。教师的“滔滔不绝”让课堂成为平静的湖面,没有预设也没有生成,课堂结束以铃声为依据,没有精心设计的课外作业。整节课学生的情感与思维都游离在教师讲述的内容之外,低效的信息、无趣的讲述,引发着无效的教学效果。
2.教师准备充分,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驾驭不当
案例2:中专二年级的《Protel电子仿真》课程的开学第一课
这是一节高二年级电子专业《Protel电子仿真》课的开学第一课,教师准备充分,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教师专业知识厚实,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合理。但整节课的情景是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用模拟演示呈现操作过程等进行讲授,是一节典型的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电子升级版。教师讲解语速快,授课容量大,没有设计任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师生交互性情境,睡觉的、乏困的、冷听的等等学生学习消极情绪相继“滋生”,消极沉闷的气息弥漫住整个课堂,课堂的有效性在电子版满堂灌的轰炸中陷入危机。
3.教师学科素养的局限性,导致教学行为出现偏差
案例3:中职一年级文化基础课程的开学第一课
市职教教研室领导第一周的督导听课反馈活动中,有两例因学科素养问题导致教学行为出现偏差的案例值得反思。一节是英语课,教师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家庭介绍不成功的情形下,教师自己先把问题“扛”下来:教师亲自作自我家庭介绍,然后抛出问题启发学生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的家庭信息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兴趣”点,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但家庭信息的介绍方式却脱离了“文本”中的西方文化,在西方丈夫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是个隐私问题,而教师却直言不讳的告诉了学生,其引发的效果是学生关注的仅是信息内容而忽视了学习内容,即学生有效学习内容的积极情绪有所抑制,从而制约了教学的有效性。另一节是数学课,严格来讲是一节由英语老师教授的数学课,教师对数学学科的功能性、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全然不知,课堂教学中有明显的文科教学思路的痕迹,数学的工具性、解析问题的逻辑性、作图的严谨性与规范性严重缺失,数学教学应有的实践价值没有被有效体现。
4.教学内容选择过于学科本位,远离生本,偏离教育本真
翻阅教案、深入课堂,发现教师们对开学第一课的思考与实践,总是以学科为本,按部就班。高一年级的授课大部分都是从绪论开始,也有略去绪论,直接导入第一课,因为有内容的课教师好讲。高二年级的课,主要是以复习导入的方式直接引入新课教学。其实开学第一课不适合上新课,尤其是中职一年级的教学第一课。新学期新的心境、新环境的适应、新课程的了解、专业就业前景的关注、新的学习目标的定位、学习兴趣的再激发等等这些是绪论与第一课教学内容所无法承担的。远离学生内在需要的教学,是无法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其结果必然是偏离教育本真。
开学第一课的现状反思
反思总结开学第一课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开学第一课在教研活动中被边缘化
开学第一课一般是在开学初的督导活动中才被重视,督导听课没有集中评课环节,而且教师是处于一种被动督导状态,更多时候是一种消极应对状态。在市区的研讨课、教师的赛课活动中,几乎不涉足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在教研活动中被边缘化。
2.开学第一课在教师的工作视野中被边缘化
开学第一课没上好,并不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问题,而更多的时候是工作态度问题,更主要是受工作经验、工作习惯与教学视野局限性的影响。教师的备课基本上都是从学科教学内容开始,从课程介绍开始,教师很少把学科教学放在一个育人的教育境界与职业情境中进行思考与设计,开学第一课在教师的工作视野里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
3.常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边缘化
立足各类各级公开课、示范课及课题研究,发现教师均能表现出高超的教育水平与专业素养,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启发式情境的创设,处处均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什么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远没有公开课的质量高呢?原因很简单,公开课是集体的智慧,有专家的指导,经历了几轮研磨,这些是常态课无法做到的,常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境地。向常态课要质量,向开学第一课要质量,策略只有一个,提高教师的工作境界。
追求有效教学 从开学第一课开始
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有句名言:“当人的心情舒畅时,知识就像荷花瓣似的舒展开来。”开学第一天,学生的心情最为舒畅,心志最为激昂,对新的教师、新的知识充满期待。这些都是有效教学最好的教育资源,是有效教学的最佳着力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上不出效果,后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非常被动。
1.用好开学第一课,建立起良好师的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新学期的第一课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好契机,教师可以设计“自我介绍”或“小组介绍”或“晒晒我的档案”或“我们将是最好的朋友”等等形式,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从情感上征服学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亲近学生。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好感,便会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好感,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兴趣,这就是所谓的“向师性”,利用学生学习的向师性可以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立足生本,服务专业,让开学第一课回归教育本真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观点向我们揭示了学科教学的另一本质功能:依靠学科教学实现教育的功能,而教育的本真是促进人的生命发展。开学第一课,是个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超越教材与学科,立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直面市场与行业,创设职业情境(如专业课可以开设现场教学),利用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与企业文化濡染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积极的人生情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开学第一课成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摇篮。
3.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探索开学第一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国学第一课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08-11
小学生国学启蒙教学计划09-22
国学与人生第一讲08-26
小学五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10-01
少儿国学课程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少儿国学教师班 苏老师教案09-01
信息技术与网络 第一课 教学设计08-18
第一课 工具的使用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08-02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方案设计10-25
XX年最新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09-09
学习总结:学国学、用国学的体会和建议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