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

2024-10-10

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共8篇)

1.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 篇一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学校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者以往更多注重的是如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去约束教职工。这是传统常法因为一般情况是:校长管理教职工,教职工管理学生,即校长-教职工-学生,这需要一定规章制度去约束。但随着由传统教育机制的转变,不能单凭规章制度的约束,因为我们看到了人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中心地位,人有七情六欲。所以,学校管理尚须以人为本,用人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理服人。笔者有以下的体会。

管理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运用应须相结合。而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在正确认识管理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职能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人、财、物、信等管理对象,确定并达成学校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对于人仅用制度、计划、监督来管理,尽管体现了科学管理的规范性、实效性,介却忽视了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个性、需要及人的发展,甚至容易窒息人的创造性,这使人退化为制度的奴隶,即仅知道服从。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向探究型、学者型、开放型、专家型转变。转变的基础是教师个性的张扬,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业角色决定了他的追求价值取向,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承认远甚于物质利益。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必须树立以下的新理念。

(一)不可低估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个人性格特征的核心成分。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给学校决策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决策者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作为决策者,坚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古人云:正人先正己,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即使看见地上一片纸屑,决策者也应当着师生的面捡起,以此来带动影响全校师生。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晋级升职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决策者事先制定并提出标准或准则,交由行政班子或全体教师讨论统一后再实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使整个教师群体有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实践证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决策者,才能使教职工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起稳固的权威,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

(二)领导者的优秀思想品质

学校领导者在专业领域善于开拓创新,或者在管理这方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有学者的风度和气度,处理问题依照理论依据,遵循科学规律,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让人心服口服。

学校领导者像一个慈祥的父亲,经常在老师工作中取得成绩时送去微笑;老师工作受到挫折时送去慰问。不断鼓励和帮助。教师需要校长的慈祥。校长的慈祥可以让教师更慈祥地对待他们的学生。

学校领导者应是体贴型的,有体贴型的领导,教师取得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能够把教师的心放在自己的心里,领导、校长说话到教师的心灵深处,教师必然爱戴自己的校长,校长给教师的心灵带来了可以汲取的芳香。

学校领导者是学习型的,校园是学习的地方,教师喜欢热爱学习的学生因为学生热爱 学习,才能让老师的工作显示出成绩。同样,老师也热爱学习型的领导。因为只有不断学习的领导,才能给老师工作予以科学的指导,引导教师更快地进步,更好地工作。

学校领导说话幽默也是老师喜欢的,因为幽默是智慧的象征,幽默是轻松的仙丹。领导的幽默让老师的工作更快乐无比。

学校领导应是生活型的,教师不是人间神仙,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他们也喜欢和自己一样的生活型的学校领导。因为这样的校长懂得老师生活的喜怒哀乐,理解教师生活的颠簸坎坷,能够从具体生活的角度去规范教师,帮助教师。

(三)有信任才有力量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办好学校养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的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最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的不负责任,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第一,在学校掀起“骨干教师是学校最有价值的主人”的舆论氛围,将骨干教师的素养内核框定在教学实绩、科研能力、师德修养三个方面,引导教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力量吸引学生。第二,向教师承诺“教师能翻多大的筋斗,学校就搭多大的台”,在各方面向优秀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建功立业。第三,将业务管理的权限下放,把创造还给教师,让老师充满智慧地挑战;把责任还给教师,让教师将活动与学科教学衔接起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联系起来。第四,充分挖掘教师中隐藏的资源,尤其是信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资源,为学校所用,学校对提供资源的教师予以奖励。

(四)无情决策,有情操作

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保护人自尊,激励人的情感,彰显人的价值地。叶澜教授说过:教育 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的职业生活,要让教师的职业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鼓励教师追求精益求精向自我挑战。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的价值取向。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教师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发生了多元变化,知人善任显得尤其重要。知人善任,重在“知人”,难也在“知人”。“知人”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了解、交流的过程。决策者要知教师,教师也要知决策者。知人要知心。决策者要放下架子,对教师主动关心,坦诚交心,教师才能对决策者付出真心,对学校树立信心。学校决策者通过谈心、交心,达到知人、知心,从而把广大教师凝聚在领导群体的周围。“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决策者应须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人尽其才,整体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决策者边培养激励,边研究考核,重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五)依法科学管理

依法科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这里的法就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我们把人事管理、科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各项措施汇集成《制度总汇》。有了制度,我们就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在管理中的强制约束和规范导向作用。在制定和执行各项制度时,我们始终坚持集中制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重视民主监督,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学校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公示制度等,不仅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环境,而且也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对于重大、重要的事项,校长道首先拿出方案,公开让教职工代表民主讨论,广泛听取正反两面的意见。每年对校级领导的测评,都要听取全体教职工的意见,接受大家的监督。

(六)活动融情,携手前进

传统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惯用榜样激励法、谈话交流法、物质慰问法,这些管理手段仍有很大的价值,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活动是理念信仰各实际关怀的中介。人与人是相互支撑的,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在沟通、接触。活动能创设全便于沟通的情境,优化交流的氛围,让教师切身体会学校的关心与与温暖,浓化干群之间的人情味,强化学校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学校文化建设沉淀的精髓是学校发展的沃土,特色学校是众多学校决策者始终追求的目标。教师活动是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学校的学生特色活动就不会稳定长久。因此,我认为教师活动的特色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是维系、规范、凝聚全体教职工纽带。

(七)尊重、理解、激励教师

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任务,是崇高的复杂的劳动,是十分需要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默默奉献的,领导就是对每一位教师劳动有理解及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对每一位教师都关怀备至,使领导与教师思想沟通,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有手足之情。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尊重教师是一种最优秀的管理方法。教师是特殊的脑力劳动者,是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是无法用金钱来代替的,谁都希望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且不断得到精神上的鼓励。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学校决策者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构建教师激励机制,尽量满足教师不同层次要求,以此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领导者应是老师的服务者,为教师排忧解难。如教师有什么苦恼之事,作为领导者应倾听教师的呼声,了解教师的疾苦,对教师的想、思、兴趣、忧愁是什么?有个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教师们也能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领导,求得领导的关怀和尊重,求得领导的宽容和理解、帮助和解释,成为亲密战友。这种心里话的坦诚交流和灵魂的对话,教师与领导达到和谐团结。

同时实施有效机制,发挥文化功能,是学校在制约之外约束人、激励人、感染人的重要措施。首先是努力营造和谐的管理环境。教师节为教职工送去祝贺和慰问,教职工家中遇大事时,校领导都会到场关照……这些润物无声的行动都起到激人意、暖人心、励人志、促人上进的效果。二是把信息激励、精神激励在师生中形成的自我意向转化为我能行,我能做好的意志、信心和勇气。三是把师生先行使民主权利过程中形成的自主意识和学校发展相一致的共同愿景,进一步激励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四是努力建设“团结、奋斗、追真求新”的良好校风,以领导工作的模范行动带动整个团队,培养他们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特别是优秀者,吸收入党,让教师的激情充分释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2.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 篇二

然而, 如此重要的德育工作,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育中却时时处于尴尬的境地, 现状不容乐观。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哪些现实问题?怎样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 使其适应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本文拟从这些角度浅谈一二。

一、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一) 社会关注缺位, 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都说“学校教育, 德育为首”, 然而当德育遭遇“分数”, 却不得不在“生命线”前低头。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都还是以“分数”定“乾坤”, 极少听说有因品德高尚破格录取或品德缺陷而不被录取的。社会、家长在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 评价一位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 都多以分数论“英雄”。因此,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 都单方面强调“以学业为重”, 德育往往沦落为“空头支票”, 或迎接上级检查的声声“口号”。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 父辈们都希望“子成龙”、“女成凤”, 而社会上判断子女是否有出息, 也只看他每次考试考了多少分;能否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 靠的都是分数, 在取缔择校费之前都是差一分就是几千甚至是几万块钱, 这又怎能不让家长、老师、学生一门心思“万般皆下品, 唯有分数高”呢?

(二) 新的社会现象导致家校沟通难度变大

近年来, 留守儿童已不再是什么新鲜名词。为了能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为孩子读书提供更优质的环境, 相当一部分家长常年外出务工, 于是隔代教育占领了家庭教育的大部分市场, 其效果是相当差的。原因有三:其一, 由于老人家年纪大了, 精力不比往昔, 管理起来力不从心;其二,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 都是宝贝儿, 祖辈们“隔代亲”, 又几乎都是吃过苦的人, 希望自己的晚辈不再像自己以前吃苦, 对孩子都非常宠爱, 甚至过分溺爱, 疏于管教;其三, 老一辈的管理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多只能让孩子穿暖吃饱, 其他的就无能为力了, 特别是对待德育教育既没有概念, 更不知从何做起。这样的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家校合力更成为空谈, 家校双方不易配合对孩子开展德育工作。

(三) 复杂的家庭环境对德育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口之家成为主要的家庭方式。加上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 进一步导致传统的以孝、忠、礼仪为中心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失去了依托, 进而产生了对孩子的溺爱、放任。而近年, 我国城乡的离婚率节节攀升, 单亲家庭不断出现, 而离异家庭对独生子女道德的负面影响, 中外研究者的结论相当一致。“美国的学者调查发现, 离异家庭子女在个性上往往表现为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易激怒、孤独、悲伤、易闯祸甚至自杀等。”我国有学者的调查指出, 离异家庭学生的同伴关系远比完整家庭学生差, 被接纳程度也低于完整家庭学生。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稚嫩的心灵造成的负面影响、留下的阴影, 如若沟通疏导不当, 很可能一辈子挥之不去, 也进而给学校乃至社会的德育教育带来巨大压力。

二、学校德育教育实践

作为一名小学德育工作者, 本人认为要扭转种种原因导致的学校德育工作难做的局面, 就要加强德育实践,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通过将德育工作分解到学校工作的各个角落, 由“要求”到“监督”, 再到“落实”。当学校的德育实践转变成为学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学校德育工作也就逐步转变成为“显性”教育。

(一) 从小事做起, 加强学生德育

1. 深化“文明礼仪我先行”。

“讲文明, 懂礼貌”是我们对学生从小的基本要求, 不能只提要求, 关键是要确保学生落实。我校德育工作中重点抓了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细化到如遇见老师、长辈、熟人主动打招呼问好;与人交谈要正视对方;要积极为班集体争光……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 还要结合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加以细化, 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什么是“讲文明懂礼貌”, 还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实践, 学会了爱同学、爱身边的人, 从而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 不断地影响着周边的同学们, 正能量不断地传递、放大。

2. 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

“学生自主管理”是时下很多学校尝试开展的一项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活动。而本人认为学生自己管自己, 不仅仅体现在学习、生活上, 同样更应体现在德育教育中。我校紧紧围绕“弘扬挺进精神”做足德育文章, 充分利用学校光荣校史——解放前夕曾经在我校翻印过《挺进报》这一宝贵革命资源, 从少先队大队部到每个班的小干部, 层层培养学生干部, 鼓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判断发生在身边的行为是好是坏, 以别人为镜子, 约束自己, 互相监督, 老师着重针对学生中的典型、敏感、不易判断、棘手的问题, 指导学生参与其中来解决问题, 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让学生能补充深化和理顺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 指导自己的行为。

3. 为德育注入社会的因子。

当前德育的缺位, 很大因素来自于社会;同样德育要走出困境, 又必须融入社会, 从“隔绝”的校园转向直面“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外部世界。我校注重家校沟通, 注重引导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走进既有鲜花又有荆棘的现实生活, 生活才是德育的大舞台, 牢牢扎根于社会生活本身让德育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例如, 我校紧密结合禁毒日、防灾减灾日、交通宣传周等节日和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交通规则、防灾避险知识和禁毒、反迷信等社会实践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 抓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德育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们应重视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倡导“正己、敬业、爱生、奉献”, 树立“学校无小事, 事事关教育;教师无小节, 处处是楷模”的师德意识。“要求学生怎么做, 教师就应怎么做”, 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自己都达不到, 学生德育便无从谈起。

1. 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队伍的中坚力量, 学校应该重点抓班主任育人水准的提高, 为班主任开拓育人新思路;同时加强对班主任的考核力度, 完善班主任月考核内容、班主任学期考核条例以及完善班主任津补贴制度来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积极性。

2. 抓好全体教师育人思想教育。

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养, 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用自己完美的人格去教育好学生。因此, 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3. 抓好学校课堂教育主阵地。

课堂教学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摆脱德育教育的尴尬地位, 就要切实发挥出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不仅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精心的备课、亲切的教态、精湛的教艺、端正的板书、耐心的辅导, 给学生爱的感受、美的熏陶。

一是充分挖掘各学科德育资源, 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 受到思想教育。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科校本培训, 邀请专家引领新课程理念, 使每一位教师在思想上更新观念, 树立德育意识, 并把认知能力、道德情感、品德能力和行为规范等多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同时, 学校可以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 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如就餐礼仪、课间活动、排队集合等,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德育实践活动, 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

二是智育融入德育, 通过对教材的研读, 全方位审视, 多角度剖析, 明确体现德育的着力点。比如:语文课除了要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更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数学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的概念、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外, 还可以让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了解, 用统计, 分析的方法, 与过去进行对比, 提高学生的认识, 或者把师生支援灾区及向希望工程捐物捐款等编写成数学问题, 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因此, 学校应该加大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评课说课力度, 通过集体备课, 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因素, 并把它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通过评课说课, 让教师进一步了解新课堂评价标准, 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 是否体现德育因素。

3.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管理 篇三

我校长期以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努力探索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提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我们确定了遵循一个规律,体现三个层次,构成五个系统的德育内容。

1、遵循一个规律,就是遵循德育的发展规律。道德规范的内化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要根据他们年龄的大小,性格特征,阅历深浅,知识多少,素质高低,理解教育程度等因素,按照学生接受教育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被动到主动的思想变化过程施行教育。

2、体现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思想认识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德育内容:①一、二年级:"三爱三求一遵守"即:爱父母、求孝心;爱集体、求进取;爱师长,求知识,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②三、四年级:"三爱三树一提高"即:爱祖国,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学校,树立尊师重教,爱护校园的集体荣誉感;爱自己,树立"自立、自信、自护、自强、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③五、六年级:"三爱三立一实现"即:爱知识、立志勤学、爱人民,立志成长;爱社会,要为立志报国努力学习。

3、构建五个系统:围绕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从教育的整体性出发,构成德育内容的五个系统,即:说理性教育系统,养成性教育系统,情感性教育系统,激励性教育系统和隐性教育系统。

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在德育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一样,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向交流的过程,教育者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准确地把握住施教的方法和契机,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对学生的教育我们主要采用"五法"。

1、养成教育法: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随着时间、环境、周围人的变化而变化,很容易出现小毛病。如果我们能根据他们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养成训练,就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达到言行规范化。我们每学期每一个月都有目的地召开具有内在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突出的主题班会,比如落实《规范》讨论会,执行《规范》自检会,总结《规范》表彰会等。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证明,虽然学生是一个自由体,但是养成教育法的实行,使学生始终围绕着"规约"这个轴心转动,在一定内范围内去活动,使学生由遵规守纪变成井然有序了。

2、说理教育法:通过演讲会、讨论会、对话会及各项活动,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能力,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比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通过举办"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为题的演讲会。教育学生把爱国主义思想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怀。

3、心理教育法:快节奏的生活,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就不会健康全面的成长。为此,我们加强了学生的心理教育:①成立心理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心理教育计划;②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④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心理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受益匪浅,老师就像爱的使者,给予学生博大无私的爱,学校真像一个温馨的家。

4、激励教育法:我们坚持经常的培养"尖、特、优"学生,塑造优秀群体形象,发挥各个层面的优化作用,激励全校学生奋发向上,首先使学生养成学会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出类拔萃;其次设"特长生单项奖",学校创造各种机会锻炼和提高特长生的特長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特长生行列中来。三是设立"全面发展优秀学生奖"。通过班级、学校评比,评出全面的优秀学生,在学生中闪闪发光,魅力无穷,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学生既敬佩又羡慕,都渴望着自己能成为全面优秀的学生中的一员。

5、隐性教育法:我们首先利用环境影响教育学生,通过学生使用和操作现代教学设备,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实现自己的科技梦而刻苦努力的钻研文化知识。学校经常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使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而爱清洁,讲礼貌。其次,我们利用文化氛围熏陶感染学生。设立文化走廊。另外,让学生参加校徽的征集活动,唱校歌,掌握校训,时时处处都让学生感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受到潜移墨化的教育。

三、教育途径网络化

我们在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到:要想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实效性,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育人环境,就必须拓宽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把对学生的培养教育由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相得益彰,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与家庭教育对促进学校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络,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 篇四

浅谈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我们提出了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面临更新观念、改进内容、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课题。

要改革和加强德育,就必须对学校德育功能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校德育具有多种功能,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满足社会需要和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服务,这是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还要通过德育使青少年懂得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心理结构更趋完善,人格情操更趋高尚。这丽方面功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忽视哪一方面,都会造成德育失重、失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观。既要注重发挥德育社会性功能,也要注意发挥德育个人性功能,这样,就会大大拓宽德育改革的思路,使德育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许多德育改革的探索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在优秀传统内容基础上注人新的时代精神;针对青少年精神需求,将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创业精神教育等,充实到学校德育内容中来。德育内容新领域的开拓,将原有德育内容,逐渐扩展为面向21世纪的生存适应教育,使学校德育更贴近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更贴近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精神需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观念,不仅为学校德育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也为当代青少年所乐于接受,从而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建设展示了宽阔的前景。

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不断改革学校德育内容。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来看,我们必须在德育内容上加以更新,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其一,创业意识教育。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能力,这是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l世纪国民素质的必备要素。而现在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开拓创业精神,由学校到社会从业有段适应期,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二,开放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在开放过程中,既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当代学生生长在中华民族开放的历史新时代,他们在课堂上、社会上、大众传播媒介中接受教育,接受的观念使他们思想意识更具有开放性,但是应该看到学生开放意识不够健全和成熟,与时代要求还很不适应。

其三,能力意识教育。市场经济需要“知识+能力的人才,当代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学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倡导自主、自立、自强,使之在学业上、能力上全面发展。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发表时间:2011-6-30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1年第4期供稿

作者:李善华

[导读] 就学校领导、教师而言,坚持教师第一。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最活跃的。

李善华(鄯善县达浪坎乡第二中学

新疆

鄯善

838200)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为学校围绕“人”开展工作,其重要性不信而喻。但在学校管理中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呢?

1.摆正三个位置

“以人为本”,明确指出人的作用是管理的根本。就学校管理而言,所说的“人”是多元的,涉及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还有家长、社区群众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管理中必须做到。

1.1就师生关系及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坚持学生第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从经营管理的理念来讲,学生是教师的直接服务对象,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而学校拥有了广泛的良好的生源,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从而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就学校和家长的关系而言,坚持家长第一。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区教育密切联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这样的道理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落实到位,值得研究。我认为,在联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家长第一的观念,只有将家长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争取家长支持学校工作,激发合作意识与参与热情。否则,家长联系便成空谈,更谈不上形成合力。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将家长放在管理核心之内,而不是单单向家长提要求,请家长配合,很少考虑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核心工作,如课改、评价、决策等。学校只有不断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其生命力才强。这一点,民办学校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1.3就学校领导、教师而言,坚持教师第一。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最活跃的。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员工才会把工作放在第一。我想学校工作更是如此,把教师放在第一,就要尊重教师,坚决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环境服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而形成良好互动。

2.渗透四种理念

2.1主体参与;人本原理的实质在于充分肯定人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并因此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管理的高效益。学校贯彻人本原理就必须把师生员工看成学校管理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掘和调动师生员工的潜力。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管理主体的积极参与。因为,如果一味地依靠强制约束,只能使教师消极地接受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能很难奏效。那么,如何做到主体参与呢?

首先,让师生参与学校规章的制定过程。如为了制定好《学校章程》,学校对制定章程要求作了说明,然后让教师参与起草,再组织讨论修改,从而成文。再如,为了确立我校的校风,我们组织向教师征集,然后交流、讨论、整合,说明含义,最后确定为“文明、团结、好学、创新”。

其次,让师生参与落实学校规章的过程。如为了落实《教师、班主任每月常规工作考核制度》,不是由学校领导成员检查说了算,而是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师生去检查、去考核,然后总结优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最后,让师生参与检查结果的反馈。让教师面对面去交流反馈检查情况,容易形成平等对话,容易接受,避免居高临下。

师生参与制定、参与落实、参与反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化的过程,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为自觉的行动。因此说,有效管理的关键是主体参与。

2.2尊重人性;尊重人性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人本原理要求对人的管理必须遵循人性化思路。何为人性,解释有二。①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②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因此,尊重人性特点,即尊重人本身所具有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是对人的潜力的开发与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终极目的。只有认识到人性才谈得到尊重人性,从而达到以人为本。遵循人性化管理思路,要求学校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应该全面认识师生的特点及其表现,灵活地、人性化地去把握和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同一制度因男女不同、年龄结构的不同等特点而加以区别对待、分层要求。根据不同情况(如学生年龄特征)制定相关方案或措施。另外,学校应该创造一种让师生自由表现自己,不断创新,弘扬个性的氛围。

当然,学校管理尊重人性,就师生员工而言,应该具有积极地、民主地共同参与学校各种活动的心态和要求。

2.3促进“人”的发展;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教育最响亮的名字。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必然牢牢把握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学校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同样必然关注个体的发展,把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一般都有着强烈的成就愿望,只有建立符合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要求,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得以充分发挥。因为,他们将会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能促进自身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2.4管理就是服务;人本原理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是人本主义体现的基本理念,必须渗透于学校管理活动之中。在学校管理中,师生是管理主体,尊重他们的权益,理解他们的价值,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且提供可靠的途径,创造优厚的条件,使他们在学校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这样才会赢得师生的满意,也确保了学校健康发展,形成学校为师生服务,师生为学校奉献的良好局面。

3.讲究三种方法

3.1学会尊重;美国社会学家弗洛姆指出:尊重意味着能够按其本来面目看待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的个性和唯一性。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对一个人的尊重;没有对人之个性的认识作引导,关心和责任也将是盲目的。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学会尊重,不仅是为了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而是作为实施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尊重,意识着信任、理解、关爱、平等。所以,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不”,即不自以为是,善于尊重和倾听别人的意见;不偏听偏信,善于博采众长,全面客观看问题;不独断专行,善于与人合作,遇事多商量。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美。因而,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学会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生活贫困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当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应学会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家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

3.2学会亲近;最近看到这样一件事,印象很深。1998年11月9日清晨,天上飘着雪花,美国一位小学校长在上班路上的行为,成为轰动新闻。因为他不是驾车或步行,而是用四肢着地爬行。他在雪地上爬行了3.6公里,历时3小时,磨破了5副护膝。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有的学生甚至索性和他一起爬。当这位校长从地上站起来时,学生们蜂拥而上,争相拥抱和亲吻他。原来,在开学初,为了激发全校师生的热情,这位校长与全校师生公开打赌:在11月9日前,如果你们一共能读书11万页,那么我就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于是,全校师生像疯了一样发愤读书。因而,出现上述一幕。相同的故事还有:美国的另一位校长在学校的屋顶上露宿一夜,英国的一位老师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

也许这些做法不值得仿效,但他们管理的理念值得借鉴。在这里,惟我独尊、高高在上,要求学校的真正主人——学生和教师完全听命于摆布这样的现象一扫而光,而代之以民主平等、亲近自由、和谐欢愉。有一种智慧叫“亲近”,它会给你带来意外效果,甚至出现奇迹。

3.3学会交流;校长要经常深入教工和学生,深入班组,多交一些知心朋友,了解师生动态,倾听师生意见,掌握师生肪搏。校长只有掌握大量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正确意见。同时,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过程。西方有一种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平衡,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心理评价,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要付出,这就是所谓的成本。同时,每个人在交往过程中都能得到一些东西,这是属于利润。因此,要学会交流,不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得失,不过多的本位主义和过多的自我为中心,从而不断提高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另外,我觉得在非正式交流的同时,学校可创设多种交流的平台,有目的地展开交流。如校长信箱、“金点子”评选(每月要求教师针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情况,出一个主意,并写出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期末评选最佳“金点子”,给予奖励。)

以上是我对人本管理的一点思考,但任何一种管理思想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优势之中有不足,不足之外显特色。因此,必须学会整合。同样,我认为人本管理要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否则实施人本管理不仅不能减少问题,而且有时还会增加问题。

dqfc.ws浅谈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宋锡聚

学校管理由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管理是否科学有效,重要的一点在于教职工是否积极上进,能否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管理学认为,人的积极性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直接动力,目标则是调

动人的积极性的诱因。教职工的积极行为也是由目标作为行为诱因,引发需要并转化为动机,推动教职工去实现目标的行为。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就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谈点粗浅认识。

首先是目标激励,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整体管理、过程管理、层次管理”原则,在整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学校内部各科室的职责,力求达到学校管理的系统化。各科室直至每一个教职工都应围绕学校的整体目标制定各自的奋斗目标,将目标管理的客观要求变成教职工个人的努力方向,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机制,要求各科室、各年级、各教研组、备课组于学年初就提出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各科室成员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精诚团结,形成合力,积极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目标。

其二是更新观念,以“和”为主,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良好的教育群体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保证。首先创设和谐的、宽松的学校工作环境,满足教职工精神上的需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在班子内发扬民主作风,形成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每周开好两个会:一是教导例会,一是学校行政会。在会上,领导与教师敞开思想,相互尊重,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在工作中,领导尊重和信任教职工,创造条件强化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满足教职工当家做主不断进取的精神需要,增强教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领导要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体贴教师。做教师工作时应注意精神激励,提倡奉献精神,对思想要求进步、品行端正和工作热情高的教师要加强培养,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工作,大胆使用,大胆培养。应大力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的物质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努力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与良好的教风、学风,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教学积极性。

教育管理要提高其有效性,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要真正做好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寻求共同目标、增强团结意识;第二,摆正各种关系,处理好人际之间的矛盾;第三,注重信息搜集,加强意见沟通;第四,加强自我修养,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

其三是运用客观评价,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古人云:“人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对于教师来说,每个人都有其特点和才能上的优势,只有发挥所有人的优点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学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这就要求在管理中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能力、效率和结果,给予教师正确、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以满足教师自尊心、荣誉感和成就感的需要。

评价教师,是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的全面评价主要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评德,就是看教师平常在教育教学中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考能,主要是看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考勤,即是对教师工作勤奋状况的评价,包括教师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评绩,主要看教师教育教学的绩效,如所教班级的工作成绩、教改教研所取得的成绩。以上四方面要结合运用,联系进行。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很难用统一的模式来衡量和评价。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可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做法。一方面制定量化管理标准,如及格率、优等率和达标率等;另一方面进行综合性评语式评价,如教师全面教育效果、教育思想及教学作风等,还可以根据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考查、对教学效果的综合印象加以评述。

浅谈学校管理艺术 VIP

视界广告小超 高级粉丝3 1楼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校的兴衰成败关键在校长。俗话说:“要卢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想,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勇于向上的工作作风,要有科学的管理艺术。

一、校长要树立优良的领导形象,使师生对领导有信赖感,有敬佩之情。校长是学校管理决策的核心。人们常谈: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涉及面广。校长要统领全局,站得高,看得无,思维要敏锐。校长应具有敬业爱岗,勇于献身,锐意进取,敢于负责的精神;应有一定的领导魅力,应具有务实的工作作风,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校长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做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行者。同时,校长应加强自身的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师生的榜样。校长的优良形象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对师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校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校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教师们的情绪,所以要谨慎行事,处理事情要耐心,不拍桌子,不瞪眼睛,不说过头话,不感情用事,还要有较高的涵养,不矛盾激化时,先回避、反省自己,找出根源,过后再处理。校长要廉洁自律,秉公办事,要以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鉴别人才,要有主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有容人之量,对待教师要一视同仁。

校长与教职工相比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分工不同,是由工作需要所决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交往中具有平等性。校长在工作中不能一言堂,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有思想基础,工作就容易开展。群众是工作的主力,校长的思路是通过大家来实现的。

三、校长要置身于教师群中,与教师一道开展工作,形成团结、协助的同事关系。人们常说:“校长必须是一个好教师”,这是十分正确的。校长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和指挥教师积极有效地去完成教学工作,一般并不要求校长去直接动手,但校长应掌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掌握各项工作的动态,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切忌用手中的权力去强压下属,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处处以领导得自居。一位务实、优秀的校长,应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融于教师群中,使教师产生知音感觉得领导者是一位可敬、可交心的同事,这样校长布置的各项工作往往就得到自然、切实的施行。

四、校长对工作的分配要合理,善于用人,量材施用。工作效率的好坏,教学成绩的高低,关键是用人。人各有所长,就看怎么利用,世上没有无用的人才,只有无能的管理。合理使用人才,才是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校长要研究每个人,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情趣、气质,这样才能够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在工作中的特色。还要给青年教师表现自我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而又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其心情愉快地工作,这才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校长要更多的关心教师,这就等于关心工作。校长要深入了解教师的情况,根据他们不同的需要从政治、工作和生活上关心他们,树立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校长是教师们的公仆的思想,增强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样长尤其在困难面前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同志们的榜样,只有这样做工作才有方向,校长的凝聚力才会更深,号召力才会更强,同志们的工作才能振作,士气才会高涨,把全身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才会更有新的起色。

六、校长要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校长要在不满足于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知识、新经验,获得新信息,创新性地开展学校工作。要善于积极地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有科学研究的兴趣,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新的试验和实践,力求把自己的学校办成有创新特色的学校。校长要善于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出自己学校的创新方案。校长要勇于做开拓创新的创业人,善于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奋力目标。

总之,新世纪,新千年,要当好校长,管理好学校,目标应明确,措施应得力,意志应坚决。要敢担风险,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网站首页 免费课件 学科资源 学科目录 教育博客 七彩作文 儿童学习教育搜索 教育网址 七彩家园 博客登录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班主任┆计划总结┆教育服务┆教师┆试题┆教案┆学生┆家长┆高考课件┆整册教案┆研究性学习┆中考高考┆高校导航┆德育┆教育导航┆站点地图

看教育┆教育管理┆综合教育┆英语┆说课┆高考┆中考┆反思┆中考课件┆高中课件┆教育信息化┆小学课件┆初中课件┆名师┆名人名言┆教育故事您现在的位置: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 教师 >> 教育管理 >> 学校管理 >> 正文浅谈学校的规范管理与人文管理[ 作者:芮和保 文章来源: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 点击数:1835 更新时间:2009-4-21 6:04:51| 收藏本文 ] 【在线投稿】【信箱投稿(qqs18@163.com)】 【背景:

字号:大 中 小】作者: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 芮和保

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正确理解规范管理、人文管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范管理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表达标准化和量化的要求,具有刚性的管理意义,实施人文管理符合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把人与人的发展作为考虑、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首要原则,学校管理应强调人文管理。将规范管理比作硬件,则人文管理就是软件;规范管理是静态的,而人文管理则是动态的;规范管理注重的是一般,而人文管理更注重个性发展。规范管理和人文管理能从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学校管理中不可偏废。

关键词;规范管理;人文管理;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也越来越明确。在学校的管理中日益突显出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是规范管理,二是人文管理。如何正确理解规范管理、人文管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管理工作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对于提升学校的管理工作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规范管理

所谓规范管理,主要有两层意思。其一,它是制度管理、规章管理,即将管理的要求和目标通过制度、机制来表达;其二,是把目标和要求标准化和量化。学校工作中,许多事情都要有标准,比如学年度考核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评优秀;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够进行行政嘉奖;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考核为合格;什么情况为不合格;这其中有思想规范方面的要求,有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教科研能力等等方面的要求,管理者要根据获得“优秀”、“行政嘉奖”荣誉的教师的要求,把它改变为一个标准化、量化的指标。在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规范管理中的应有之意。规范管理既然是一种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表达标准化和量化的要求,并且在管理工作中常常表达的是底线要求,所以具有一种刚性的管理意义。虽然管理者常常遇到的难题是,很难非常合理地衡量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其水平,但无论量化有多少不合理,总得有量化的尺度和细则,否则,就失去评价的客观尺度,就无法实施客观管理。因为没有基准就没有基本章法,“没有规范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规范管理是保证管理合理性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规章制度的制定。当然,制度的制定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充分考虑教师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从理论上讲,制定、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任何制度的真正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并非一日之功,应有一个过程,取决于众多复杂的因素,其中,能否为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非常重要,否则,这些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难以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在制度制定前,应充分了解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做些民意调查,召开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会,开展一些预研究,然后在取得基本共识后,再组织范围相当的人员参与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尽可能获得支持和合作。

二、人文管理

所谓人文管理,是指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管理。学校管理工作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人是有情感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需要管理者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见,人文管理表现出来的形式常常是微观的,具体的、差异性的,或者说人文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柔性管理。

实施人文管理符合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各个领域都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与人的发展作为考虑、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首要原则,学校管理应强调人文管理,因为学校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人,它的运作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交互活动所构成。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不仅表现在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能力这些方面,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即教师和学生是在什么情境和状态下,通过什么方式完成这些活动的,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情感、情绪、需要、欲望、思维方式等等,这对培养人健全的人格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管理工作只有重视了这些因素,才有可能使学校管理工作更为完善。

三、规范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关系

从直观上看,规范管理和人文管理显然是一对矛盾的范畴。即强调以人为本,落实到管理中就是人文管理的问题;强调制度建设,落实到管理上,就是规范管理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呢?笔者认为:

(一)规范管理是硬件,人文管理是软件。

规范管理是管理者运用行政手段保证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对管理者实行控制,以实现管理者目的的一种方法,这些规章制度,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照执行,是一种硬性的管理。人文管理是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目的,以情育人的教育。人文管理注重提高人的认识、觉悟,是一个调节人的行为的管理过程,它不是硬性规定人们如何去做,但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促进人的思想内部发生深刻变化的催化剂。在学校管理中,能让师生对于制度的遵守执行产生共识,明确制定规章制度的必要性,认识遵守执行制度的重要意义,为制度的贯彻执行提供心理基础,同时制度管理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也需要思想工作去协调、解决。这些都是规范管理本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如同计算机只有硬件没有软件不能运行一样。本信息来自枫叶教育网(fyeedu.net),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规范管理是静态的,人文管理是动态的。

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制度管理对建立稳定的、正常的工作秩序有一定的作用,是一种静态管理。由于制度制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程序,故使制度管理缺乏灵活性,在管理过程中应变能力差。人文管理可在工作中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灵活机动,应变力强,能引导人们对有利因素的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筛选,对症下药,适应变化,不断发展。这种动态管理更能提高管理的效果,更适应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规范管理注重一般,人文管理注重个性发展。

管理的制度是按一般人的工作能力及大部分人的接受限度制定的,所提出的要求只是一般水平,是每位师生员工都应做到的。制度管理使人们感到能遵守执行也就满足了,这容易使人满足于现状,工作很难有大的突破,人员难有大的发展。而人文管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维护教师的自尊,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唤醒教师进取的原动力,在人文管理氛围中有利于形成催人奋进的环境、健康向上的风气,激励教师争创一流的精神,促进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

规范管理和人文管理能从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学校管理中不可偏废。在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的同时,要体现人文管理,形成一个和谐、充满朝气的校园。真正让管理束缚人到促进人的发展。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www.edudown.net/ 原文地址:http:// 学习心得——浅谈学校管理的人本化

[ 2010-6-18 16:16:00 | By: 好心情常伴 ]

近日,有幸聆听了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李烈校长的一场题为“构造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讲座,感触很多。李烈校长阐述自己的思想定位是“不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她提出了“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题”,两个主体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非常欣赏和认同她的办学理念。现就围绕着学校管理工作中教师主动发展的重要性谈几点个人的愚见。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作为学校,教师是首要的管理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新形势下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一、切实加强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一个学校的活力在于年轻教师,他们富有朝气;一个学校的发展在于中年教师,他们正当壮年;一个学校的成功在于老年教师,他们更有经验。三者之间,缺一不可。分析现状,我们学校大多是中青年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年轻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

1、多方引导,帮新教师上路。

根据“教师角色”的要求引导青年教师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甚至包括生活方式。为此,学校必须明确地向他们提出要求和任务,让他们了解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努力方向,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的基本素质,行为规范等。对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看不惯而指责,而应该加以循循善诱,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逐渐走上正规。新教师上岗,往往信心十足,希望有用武之地。学校若能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启发帮助,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造成遗憾。为此,对青年教师应经常进行:

①、思想上疏导。青年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由于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事先认识不足或受外界环境影响,思想会有波动,造成工作不安心。对此,我可以们利用各种机会和他们进行谈心交流,沟通情感,并请模范班主任谈育人心得,帮助青年教师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使之安心工作。

②、业务上指导。青年教师虽然有满腔热情,但由于经验不足,在实践中难免会碰这样那样的钉子,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必须给予他们业务上的指导。如我们建立了新上岗教师备课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给予具体帮助;新老教师结对,以老带新;广开渠道,邀请市、区进修校有关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给他们传递教改信息,传授教学经验等,使之尽快适应教育教学需要。

2、各方配合,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

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而比较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各部门、全方位的协同“作战”。党、团小组要定期组织他们学习,交流思想认识,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谈心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目标,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时代责任感。教导处、教研组要侧重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以老带新,组织集体备课,鼓励青年教师钻研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学校和教育工会小组,侧重于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办实事,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多予鼓励,激发青年教师的上进欲望。

对青年教师的管理,要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就能把他们蕴藏的潜力激发出来。勇于追求、积极进取,这是青年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而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必然导致自我完善的强烈欲望。因此,我们必须在“诱发”、“强化”和促进进取方面多种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多给他们鼓励。任何人都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希望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发挥,使自己的工作成果博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青年尤甚。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顺应他们的心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他们上进、拼搏的欲望,使之成为推进学校工作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采用竞赛、评比、表扬、奖励等手段,正确诱导和培养他们的这种进取心理,激发他们的成就需要,使每个青年教师在事业上积极努力,建功立业,鼓励支持他们总结、整理教育教学经验。

(二)中老年教师是学校不可忽视的群体。多年的教学生涯使他们具有扎实的教学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但是在学校工作中,最容易忽视他们。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这样做:首先,年段长、学科带头人,让他们成为学校各管理层中的一员。一个学校是由多个年级和学科构成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落实在各年级和学科中,让他们参与学校的管理,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地出谋划策,同时,他们也能及时地传达学校的管理举措,组织安排本组教师落实各项工作。这样就增强了中老年教师的责任意识,担当起了管理职责,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年近八旬的于漪老师的自勉之语。若我们的中老年教师要真正摆脱职业生活的困扰,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因为只有学习,中老年教师才能在“智如泉涌”中打开一扇扇干净而透明的窗,点击经验,激活智慧,不断提升教育生活的品质,在内在尊严的觉醒中实现经验向智慧与思想的转化,从而获取行走教育的巨大财富。为使中老年教师“永葆青春”,学校领导为他们组织各类培训,给他们“充电加油”,使他们的思想和理念与时代“合拍”,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及时获得课改的最新动态和前沿资料,从而应用于教学改革实践。

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的组织氛围。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是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据此,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信条;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一)尊重。我认为,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学校中,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人们常说:“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校长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同时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所以,我们首先在管理中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凡是应公开的内容都向教师公开,使教师心理明明白白;坚持倾听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给教师穿“小鞋”。所以,教师与领导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我们引导教师确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帮助教师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心理相容,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环境。

(二)信任。古语云:“士为知已者死”。作为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把得到他人的信任视为人格的尊重。因此,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中必躬亲,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我们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为信条,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干,只在教师需要领导出面帮助时,才“过问”。在班级集体建设、教研组建设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放手让教师去做,使他们在获得信任满足的基础上,激发起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自由。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八小时之外也继续工作,诸如备课、进修及课题研究都是教学工作的延伸,往往要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如果像工厂管理那样刻板,势必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磨洋工情况。因此,我主张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多给教师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足够活动的空间。对教师在工作量,不下死任务、硬指标,而要求教师每年“明确自己的目标,往前走不回头;”“找到合适位置,显示你的最大才能。”这样,我们在学校构建起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环境,教师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建立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

教师的个性是复杂的,具有多重性的特点。教师不是被动的机器,教师具有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教师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不等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毫无例外地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实际上,教师是受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着的。教师不仅受自我意识的控制,而且还受本能、欲望、情绪、直觉等到非理性因素的支配。教师不仅需要归属于学校集体,而且又有自己的个性和个性自由。这些又决定了教师不能完全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实行过分严厉的控制固然不行。但也不能没有一定的控制措施,正确运用控制手段也是确有成效地实行对教师管理的不可缺少的方法。

约束能使人按要求去做,不放纵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我们在约束的同时要从激励着手,争取人心,寓约束于激励中,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总之,学校管理工作要重视人本管理。这样,对教师的管理才能获得成功。也只有对教师的成功管理,才能发挥、调动起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教

浅谈学校管理中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考(2)2011-03-25 来源:读书人

[收藏此页] 复制 学校是一个教育集体,是按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范来培养人才的,并以此组织自己的全部活动。学校要实现其教育目标主要得领先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要办好学校首先要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使教职工真正成为管理的主体。1.尊重和理解尊重人和理解人,是搞好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2.参与和认同

参与管理是西方企业管理的一种管理制度,虽然我们与资本主义管理的价值取向不同,但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看有其科学的合理性。例如,“股份制”、工会等管理形式,使公司职员工人觉得自己不单是公司职员,也是公司的小老板,让人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因为让普通成员参与公司目标的讲座或决策分析,使下属能明了和容易接受这种目标或决策,从而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对目标的承诺,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目标而效力。学校也可借鉴这种方法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管理体制,并屐教职工参与学校的管理,使他们与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这对于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管理目标决策的质量有着莫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2.1教职工参与管理,可使他们投入情感,产生心理认同。所为认同是指个人在集体中的一种态度,一种心理契约。它既表现为对集体事物的关注,也表现为情感上的交融。例如,教职工通过教代会、工会规划及改革方向,审议学校工作,对干部实行监督,对涉及切身利益的生活福利、奖金分配等总是参加讲座决策,这种参与活动都有助于积极性的调动和主人翁感的形成,促使教职工以做好学校工作为己任,自觉自愿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经验,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共同努力。所以说,要办好学校,就必须发动教师,依靠教师。

2.2可使教职工高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分权、参与的民主管理,为教职工的社会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提供了机会和环境。情感上的认同使其努力工作,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2.3参与制还可能提高目标决策的质量。由于群体参与,扩大了参与层面,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避免“一言堂”带来的局限性。

2.4可以改善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通过参与增强认同,增强工作任务和目标的明晰度,使领导与群众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形成和谐的愉悦的心理环境,形成相互推动的力量。

5.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精选) 篇五

职业学校不同于高中,它是以就业为目标来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技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在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正所谓“家有千金万金,不如一技在身”。虽然班主任不一定就是相关的专业任课教师,但是班主任在班级学风建设和德育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直接影响到班级生活的质量和学生成人成材的关键。因此,做好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个老师在做班主任工作中重点抓住并完成的核心任务。这么多年班主任做下来,我对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德服人,用美德填满学生的心灵。

与理论知识相比而言,美德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班主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来塑造他们的人格与品格,让学生明白“做人”是“做事”的前提条件,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要以德服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此外,在班级工作中还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明确,同时,还要建立好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90后技工学生,这种充满情感和温情的教育更加容易赢得学生的接纳。

二、加强沟通,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因素就是要了解学生,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该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与学生进行谈心,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就能够发现,班级中学生会存在“自由群体”的情况,这些群体大多是根据学习成绩、家庭习惯、兴趣爱好、社会关系、性格脾气等因素形成,如果班主任可以对此进行正确的引导,将“自由群体”的桥梁作用发挥出来,就能够达到优化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此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谈心”,“谈心”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谈心”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QQ聊天、微博、微信、短信、电话交谈等形式,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如心理障碍、早恋等问题就可以采取间接谈心的方式进行,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

多使用一些肯定与鼓励的语言,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出融洽的教学氛围,也能够为学生指明日后的前进道路。

三、人性关爱,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

对于刚刚离开家庭的技工学校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面对集体卫生、生活自理、个人内务整理、与同学和教师相处等多方面的考验,他们需要班主任更多的关爱。在他们刚刚入学后,班主任要宽容大度,允许学生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反思,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稳定学生的情绪,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尽快的融入集体生活中。此外,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固有的文化,不轻易改变学生的文化,在给学生关爱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都能够与不同思想的人进行相处,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解决学生集体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四、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除了软性管理以外,职业院校德育管理工作还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制定好相关的请假制度、早退制度、住宿规章制度、校园文明制度,对于严重违纪的学生要严肃处理,只有将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相结合,才能够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

五、班主任应该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德育工作目标。

“问题生”是开学初期就要引起关注的,并贯穿整个德育工作的始终。“问题生”处理得好,能让他们发生转变,这就是班主任最大的成就。挽救了一个学生也就挽救了一个家庭,相反,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建设。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现各种苗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之消灭在萌芽阶段。否则,等其发展成气候将难以收拾残局。开学第一学期,一般是学生的适应过程,对学校的适应,对班级的适应,对同学的适应,也是对专业课程的适应。所以第一学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既是帮学生度过适应期,也是大力整顿班级,进行班级建设的重要阶段。第二学期以后的几个学期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掌握技能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应重点抓班级班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个别生”要进行教育,想方设法让其对专业产生兴趣,“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只有掌握了专业技能,才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最后的学期,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相对轻松一些,因为学生几乎已经“定型”。这时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毕业前的引导,调整好学生的就业心态,引导其如何为人处事等等。

6.学校德育管理 篇六

n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出,实施优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政策,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德,美等综合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继承者。理想,道德,纪律是道德教育,文化,文化,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的内容,以及道德教育的大部分社会和文化内容。决定要求各级学校必须更加注重道德教育。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质量,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优质教育灵魂的学生群众。可见的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n2。是人类社会的需要

n人是动物,人与别人不同 这种材料的最基本特征是人们具有社会的特征,这种社会特征的外在表现是性格,没有人性是没有人类社会。人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试图想象,如果人们不遵守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的社会。道德教育是父母的。作为抚养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是孝道的,不利于社会,但伤害社会,虽然他们的孩子有能力支持它吗? n3。学生自己的需要

n人们出生在某个人类社会中生活,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必须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否则就有必要陷入墙中。大学的目的是,大学的性质在于,人们被从旧的实践中去除,即,最高的善良的王国,从皇帝到人民,并且他们都是培养自己为基础。Slim→首页→统治国家→平坦世界。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人才成为第一个成年人才,人是第一个意义。人才的特点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也可以获得就业门户通行证。财经大学国家经济管理系毕业 Lei工作经验。方雷在深圳很多候选人,没有收获,有一天,方雷发现在路边招聘招聘广告总经理,方雷包尝试心理招聘公司物料经理,工厂在庭院里,方磊到达,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黑色的压力的院子候选人,在一个长排的书桌前在招聘会前拥挤,候选人争吵鼓励喋喋不休卖给工作人员介绍推荐类型的证书。方磊看看战斗,你知道候选人和挂。nFang雷在候选人队伍中排队慢慢向前迈进。在团队的一边,工人用来洗水泥平台,一个未用尽的水龙头出来的一股薄薄的水,许多候选人从它的一边靠近去周围,偶尔Shot扭,不看看角色将不再控制。

nAt这个时候方雷是团队的尽头,看着不停的流水,虽然水不是太大,但好像都在他的心里。他记得在家的老区,家庭依靠雨的困境。没有体验过那种生活,如何欣赏珍贵的水。方磊冲过去。水龙头坏了,有必要停止流动 以上的压力下来,但手的水和拿出来。方磊寻找一块石头压抑,但环顾四周,空无一物。最后,他卸下了鞋带,将水龙头紧紧地绑在管子上。

nFang雷正忙于旁边的水管,突然有人拍拍他的肩膀,他回头看,是一个胖的老人西装,老人问他:你要应用吗?方磊靠近台阶,半转弯指着老人的水龙头说:这个工厂太浪费了,水龙头没有坏了,让水流流失了,所以走了,准备破产了那一天!

老人笑了,拉了方雷的手:先生不生气,请告诉我说,他带他到招聘阶段,挥手挥手平静下来,我是这家工厂的经理现在我宣布招聘结果。

nFang Lei惊呆了。胖老人笑了然后说:我想我们都知道,这一次我们只招聘一个图书馆资源管理器。我们看看这个。指的是一边绑着鞋带绑着一个坏的水龙头,水龙头一直在滴,我们曾经把它关闭?没有!说方雷拉到前面,只有绅士看到水龙头坏了,绑着自己的鞋带,因为他明白 即使一滴水也值得珍惜。请考虑一下,长水的坏水变成了盲目,变成了聋耳,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图书馆经理!看到老板除了重视技能,还要更注重候选人的性格。n4。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n教师是文明传播和文明创造的使者,国家需要教师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安邦定国的一项基本措施,江总书记指出,不仅要依法治国,也是凭着德治,可见道德教育是重要的,老师是吃帝国食物是必要的国家分担担心,学校是国家做,学校没有理由没有责任振兴国家。2000年2月1日江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讲话指出:老师作为一个人的灵魂工程师,不仅教书,而且善人。

可以看出,道德教育是我们教师的主要教育理念。没有道德教育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教育概念没有道德教育,没有实行道德教育的校长不假装是校长。n(B)人才的科学概念

nTalent视图指的是人才本质及其发展和成长的基本视图,包括两个 内容:第一,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第二是人才如何成长。为社区做贡献的人是有才华的人,人才有不同的点,没有区别不便宜。人才生长是先天性的,具有可塑性。这是我们应该有的科学观点。n1。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

n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人才应该有什么基本质量?不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人才学校和教师的培训没有明确教育的目标,工作没有方向。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我认为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是有才华的人。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一个是愿意为社区做出贡献;二是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为社会做贡献。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的人的美德不是人才。虽然有能力贡献社会(技术),但不想为社会做贡献,甚至利用自己的技术来伤害社会。这样的人没有美德不是人才,是社会渣。这两个人,社会宁愿选择前者,不想选择后者。你真的为卫生工作者工作吗?是人才!我们想象如果 没有工作严重的卫生工作者努力工作,我们的城市将是什么样的城市。而汽车研究生的疯狂盗窃可以说是天赋?不能!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一代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只要他们为祖国,为人民贡献青年志向,热心投入要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认真学习掌握实际的知识和技能,把自己的智慧和献身精神献给祖国和人民,才能成为有用的。n②人才的基本素质

神学和道德素质:竞争依法,公众利益,世界是物质,没有精神。生活是更好的别人生活和实现自己更好地生活。

心理素质:兄弟,文明,诚信,守法,合作,将是一个男人。

n资格:社会生产的基本文化,基本技能,有更好的心理素质,强壮的体魄,会寻求知识,会工作,会生活,会发展。

n③人才的多样性,人才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现实,也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人们在生活中有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人才之间的差异,只有 承认人才的差异,以允许学生发展个性,发挥学生的潜力。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身体,身体应该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进步,任何有用的社会事业,职位缺乏,必须有人干,缺乏工作,较少资格工作。身体(社会)会出错。没有人能做所有的工作。这就是人才需求的社会多样性。人才有不同的点,但没有区分廉价和谦卑,社会生活的任何好处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应该为他对社会的贡献感到自豪,每一个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n2。人才的成长

理解人才成长的规律非常重要,它影响人们的心理发展,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不能正确理解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常出现教育或教育无能的教育理念,教育无所不能或教育不胜任的想法有害于人才的增长。

n①先天性与先天性,具有可塑性。n②加强培养,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可以提高人才素质。

人才成长是进步和分层的。对 随着年龄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④学校教育对人才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nyd青春期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它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青春期是人才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往往是进入就业门户。n(C)学生主题视图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教育渠道的激增,经济多样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世界全球化,带来生活和价值观的多样性,评价更新标准。只有培养听话的学生不是一个好老师,只有学会听取学生不再是好学生,空洞的教学和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道德工作已经变得苍白和虚弱。爱的学生是过去或现在是未来的永恒的爱,但不是一个老师的爱,要基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民主和平等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只能利用自己的感觉来吸收营养的精神,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而不是学生的感知,而不是学生的思维,分析,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教师必须珍惜学生的独立性,认识学生这种基本特征。所有的道德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从中得到启发,教育,发展。学生的主观观点也体现在道德要求上,学生的道德要求不能超越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能力,我们不能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作为共产党的要求成员以思想政治,道德标准为中心基本要求。一般来说,我们的老师不反对学生是主体,而是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但往往不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主题,这意味着我们的老师并没有真正设定学生的主要概念。实施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首先,老师相信学生内在的主要能力,老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能放过让学生打电话给国王,不必做包。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应该首先改变过时的思想和威权风格的概念。二,实施学生的主导地位,关键是根据教育的具体要求,动员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建立广阔的活动空间。(4)系统视图

非道德教育管理体系概念,强调道德教育的管理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来看,从小学到大学是一步一步,螺旋式的系统,从道德教育机构的实施,人事,班主任,系,青年先锋,共青团,学生,家长,外部辅导员,是一个道德教育网络系统。从道德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视觉教育,隐形教育,明晰课程以及隐藏课程的角度,要求我们的道德经理(校长)有系统的观点,道德教育内容系列,道德教育路径网络,实行道德教育的全面管理,使道德力量形成共同努力,使道德教育工作形成强大的操作系统。与道德管理的系统视图可以避免道德工作的零打击,看到孩子踢头痛脚踏西瓜皮肤,哪里的无序现象。

nSecond,学校道德教育管理技术 n(A)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n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明确政党和青年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方面的状况 寻求学生道德基础的研究;学习道德教育发展规律;研究社会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通过学习和研究,确定学生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建立学生道德教育课程,建立主导课程,注重隐蔽课程建设的目标,小学生,隐蔽的课程为学生从微妙的影响,比明确的课程更明显,学生更容易接受。n(B)加强施工,奠定基础

n1。密切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道德教育,是学校的隐藏课程)

分析情况,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势在必行。分析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和教育情况,使教师有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当务之急。设立德德为老师,学生优先,服务第一,竞争保罗的理念,使老师必须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内部力量培养。

n②要求教师继续加强个人培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自培,齐佳,奖学金,桃桃是老师的成长,每个老师,特别是领导者必须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产品 非常自我训练。

n③建章系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除了依靠教师的建设有意识地培养内部动机外,外部力量也能起到催化作用。我们必须创造一个教师-道德的建设环境,环境必须是教育和教学工作,创造一系列规则创造,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规章,才能加强教师的建设。n2。密切关注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

n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的能力。n①组织教师学习和学习道德教育的目标,教师提高掌握能力的方向。

提高老师的道德水平,提高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微妙。n③组织鼓励教师认真学习和实践教育经验,积极参与教育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育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探索能力和创新。

n3。密切关注人们的教育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面孔和学生的美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丽的校园教育人,改造人有很多实力,在坑洼,肮脏的校园里培养干净的谈话 学生是不可能的,靠近朱的红色,靠近墨水黑色。因此,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加强校园健康管理,文明教室,文明班建设活动,使校园齐,网,美,成立长校学校警示标语,名人报警,定期出版学校,黑板,团队学习栏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也加强与政府的关系,纠正学校周边环境,减少对学生的社会干扰现象。n(C)突出显示键,抓住键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小学的道德工作是什么的关键是什么不能找到的关键,关键的工作胡子眉毛抓住什么不能做任何事情,因为有些人说,初级学校从事共产主义大学从事人道主义。本来倒过来,不能把握的本质。我认为小学的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好奇心,爱情,同情心,合作精神。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好奇心。要使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持之以恒。爱,同情的训练从爱的父母,爱学生抢;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和广泛的兴趣,认真引导学生好奇,严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们要保护自己的眼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n如何培养兴趣和好奇心。

n①开展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课外活动)②帮助学生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③让学生受到苦难的训练,但不要让学生感到失败的痛苦,体验人们争取真理的愿望,④引导学生异想天开。⑤鼓励更多,少批评,少指责,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n主题指导,活动推广,实践经验。根据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设计为活动的主题,通过五个愿(学校,团队,主题课,故事,经验介绍),两读(读名人座右铭,读名人传记)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良好的人格心理学,发展自我学习的自我提升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建设,长期不懈。学校精神决定了学校的兴衰,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有无尽的教育促进,学校根据时代的要求,结合实际学校改善学校 的学校精神,领导风格,教学风格,学习风格。在新世纪,学校的精神应该是:合作,活泼,纪律,创新,求实。领导风格应该是:公平,民主,务实,开拓。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应该是:以学生为导向,以钓鱼,教学和学习为导向,以身作则。风格应该是:标准新的,寻求同样的寻求不同,对我来说,崇拜小组老师。长期规划的发展,反复宣传,形成共识,不断总结,反复巩固,不断推进。四风之间的领导风格起着关键作用,一个校长是一所学校,一个好的校长是一个好学校,在教育管理上是一个共识,可以说是真相。因此,校长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培养自己,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在努力提高理论水平的管理,实践水平,教育理论,教育能力。告诉真理去做校长,你不要求太多的自由。因为你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学校。可能是太题字,但这是岗位要求,或者你不是校长,自己成为一万万字,甚至无语入诗,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而不是陆军指挥官。n

(四)系统 组织和加强实施 n为了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必须计划一步一步的协调安排,系统运作,使学校不小事,教师,无节,一切无处不在。把道德教育的目标分散到各部门,各阶段,各学科,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如落实专业和政治部门的行为准则,培养青年先锋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纪律,班级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家长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尊重老人,照顾弱者。使道德教育的渠道不受阻碍,相互沟通和相互合作,每个都有自己的重点,其他协调安排,系统运行也体现在系统化,串行化的道德内涵上。首先,根据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列出两组目标,三个目标,形成道德教育目标制度。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道德顺序的道德安排规则,然后按顺序执行各部门,各学科,各种活动。n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也要加强管理,加强实施。

n1。实施的实施,包括:①实施组织:建立健全的道德教育机构,形成道德教育工作网络,形成领导,教师,工人,父母掌握情况,使各方面 道德力量组成联合部队。校长两个英俊会亲自亲自抓住,抓住到位。②系统实施:制定健全的道德教育规章制度,并密切注意实施。(3)实施资金,每个学期在预算中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确保道德教育基础设施基金和道德教育活动到位。

n2。密集检查。首先,检查计划。检查学校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教师工作计划,注意看各部门的道德教育目标明确,措施强,安排谨慎。检查道德教育的工作是否到位,即检查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深入班级,团队,了解道德教育的工作,有必要了解教师的工作,也要理解道德教育水平的学生改善情况。边缘校验边缘分析边缘汇总端正确。使道德教育围绕目标工作。

n3。做好评价。首先,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动员教师的热情,进行道德教育,主动,促进教师的创造性。二,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沿着道德教育的目标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三,日本,新加坡,道德教育的特点 n1,道德教育为主

文化基础:儒家思想,西方文化影响 nSchool教育:20世纪

n社会现象:世俗,极端的个人主义,缺乏道德,道德下降。

政府的渴望:教育从德国的智慧回归到道德和智力,追求现代化,而不是西化。nMeasures:国家的最高领导机构或个人掌握道德教育的政府首脑。n2,文化一体化

nBoth反对西方文化,也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

n日本的教育目标:培养广阔的头脑,强大的体质,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日本人在世界之中。

新加坡提出了共同的价值观:国家的至上,社区第一;家庭为根,以社会为导向;寻求共同点,同时保留分歧,达成共识;护理第一,同舟;种族和谐,宗教容忍。n3,综合训练

日本:从智能中心到个性的整体发展,继承传统精髓,开拓新的道德内涵,既是国家的精神,又是世界公民意识。

7.浅谈学校高效德育的实践途径 篇七

一、破除师道尊严,教师 要俯下身子做好 “人师”

教师应成为关心者、榜样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古往今来, 教育和教师在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教师,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为了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该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一对一地交朋友。教师不应有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应该通过对学生的爱使学生乐于接受来自教师的道德影响。特别是在我们这种体育运动类的学校,教师、教练更应该以身作则,热心帮助学生学好功课、搞好训练,努力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在学生做得不周全的地方给予正面引导,给学生提供表达诉求的机会,对学生的见解给予正确评价。当诚实、尊重等道德价值观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并尝试将直接的道德教学与好的教育案例结合起来,以更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价值观教育。教师在平时和学生的接触中,应努力发现、肯定并发展每个学生的特殊才能和优势,创造条件与机会使学生接触并解决社会道德问题,加强和他们的沟通,促进其思想进步。

同时,教师要淡化职业意识。关心者不一定都是教师,但是教师则必然应成为关心者。教师在作为关心者时应完全沉浸在与被关心者的平等交流中,不必以教育者的训导姿态对待被关心者。德育不一定局限于教室,而是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时空一致,随时随地,就地取材,不坐而论道。

二、增强责任感、荣誉 感,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的活动。德育作为一种培养、发展人的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 其根本任务是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社会主体。班级内部的道德行为主体是学生,所以班级内部的道德交往很重要。缺乏道德正能量的班级反映出学生关系不融洽,有团伙,学生语言不文明,常常互相叫绰号,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集体成员,应对集体负责,增强责任感会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班级内部的道德交往日益健康、积极向上,继而使整个学校的道德交往焕然一新。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为班级做贡献,使学生具有争做有价值的成员的光荣感。为此,班级还应建立相应的规则,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对于孤独、不关心班级的个别学生给予单独的思想教育。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关心”的活动,会使德育的实现效果锦上添花。例如,可以让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一起工作,让学生学会修理门窗,维修破损的教学用品设备,保持学校体育场、训练场的整洁卫生,让学生参加厨房、办公室工作以及在教室里做教师的助手,等等。通过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实践的目的不是培训职业技能,而是实现道德教育目的。

三、建立积极的班级道德 文化,教会学生和谐共处

学生冲突问题是学生经常面对的道德问题,特别是对于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有的冲突是社会性的,有的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学生主、被动卷入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冲突,教师都不应该采取回避态度,可以把针锋相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讲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做出符合道德的判断。让学生学会处理和解决这些冲突,也是学生深度接受道德教育的机会。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道德教育。

( 1)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反复讲授解决冲突的正确途径。

( 2)充分利用班会的契机,让学生全体参与讨论,并树立一种冲突可以通过非暴力的和平手段解决的信念。

( 3)当学生运用新学到的方法解决冲突时,教师应该视其必要性随时参与,给予指导。

( 4) 肯定“先进”,鼓励“后进”。在学校活动场所,安排一些自控力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或“调解人”,参与调解一般性冲突。平时教师还要对这些学生给予特别培训。

( 5)对于班级中的严重冲突与斗殴事件,教师应该亲自处理。

( 6)帮助学生逐步减少冲突,并且尽量使学生能在没有外部参与条件下自己解决冲突。

四、建立积极的校内、外 道德文化,学校、家长和社 区联合,共同实践德育

( 1)在学校,校长应作为道德和学术的领导者和主心骨。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制定德育策略,吸引家长支持和参与学校工作,通过与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切磋来形成校内的价值观教育模式; 学校应给学生创造机会熟悉本班级以外的全体师生,如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来,利用全校大会增强整体意识,保持良好的学校体育竞技队伍; 学校还应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形成道德交流,给教师提供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的时间,鼓励教师参与集体决策。

( 2)在家庭,家长应该认真、充分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多和孩子谈心、交流和引导,尽量减少电视、电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多关心、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积极学习,用理智有效的方式实践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家长还可形成家长联络网 ( 家长学校)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德育问题。

( 3)在社区,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宣传媒体等手段强化道德价值观。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性、不平衡性、阶段性,所以有效德育的实践需要有选择性,要多样化,需要我们教育者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以及对自己未来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摘要: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但德育实效性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构建积极的班级道德文化和校内外道德文化,从终身教育的高度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以及对自己未来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实效性。

8.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 篇八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

G711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国家重点发展工程。在校生大都是低分入校,因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差,但能力并不异于众人。可是为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素养并不乐观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原因:

一、家庭

家庭教育的完善与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今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多为95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良好,家长长期的溺爱、包办,使这些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虑后果,没有自我约束和纪律的性格。学生文化底子薄,接受新知识能力差,厌学情绪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弱,遇到挫折就后退,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家长教育思想守旧,方法粗暴,简单,部分家长只顾挣钱,不过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需求,不配合学校教育,将孩子的教育 “全托”给学校。

二、学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培养一个健全的人需要持续不断生成性的正确教育。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存在着虚设的嫌疑。死板的教学、无实效性的教育与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之间存在着矛盾。德育内容空洞,理论性、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排斥、反感,不愿意上。中职学校生源招收困难,让学校把 “一个都不能少”奉为宗旨,溺爱、迁就学生,不自觉的就放松了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和约束。

中职学校中担任德育教育的老师,法治观念不强,缺乏德育专业理论知识,仍停留在过去的理论学说基础上,使德育只浮于表面。部分老师缺乏工作热情、敬业精神、实践创新精神,不能够深入到学生当中,不屑于思考和分析学生当前的状态以及调查研究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甚至不愿投入精力在课堂的教学上,这样无意义的德育教育只能是在做无用功。

三、社会

社会媒体宣扬的不良观念会严重扭曲部分学生的价值观。

学生在校接受的是公平,诚信,爱国,友善的高尚道德情操教育,而在社会、媒体上看到的是拜金、享乐、腐败等不正当现象,巨大的反差蒙蔽了学生的心智,导致学生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勾结成伙,到处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找寻存在感。社会中只看升学率的固有思想,对中职学校的技术教育不削一顾,重智轻德,学校迫于压力狠抓教学,将德育放置脑后,从而导致学生越来越难管,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社会思潮的牵制下停滞不前。

面对重重阻碍,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保证中职学校德育的正常进行,提高德育水平?

一、家庭方面

(一)家庭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配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却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是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家长应当改变 “学习好就是一切 ”的教育思想,学习感受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思想与情绪的变化,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导,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并且配合学校进行德育教育。

(二)分析指导家庭问题,家校合力助德育。

家庭在养人的同时还需育人。对于有家庭问题的学生,家长应多与学校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家校同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互相指导,家校抱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履行各自的责任,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通力合作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成材,而且成人。

二、学校方面

(一)中职学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规定,遵循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实效性、针对性、可行性、吸引性的展开德育工作。

(二)发挥班主任与德育老师的重要德育地位。

培养一批观念新,理论知识雄厚,具有创新精神,整体素质高的班主任和德育老师是学校德育的关键。班主任、德育老师与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交流,相互信任,才能深入学生内心,解决各类问题。班主任与德育老师要共同加强自身修养,以身垂范,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与教育,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才能胜任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

(三)德育教育应受到全员重视。

中职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责任,校内党政,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发挥各德育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增加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感,更新教师的德育知识与理念,谙熟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认识到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做到全员德育教育。

三、社会方面

(一)媒体的舆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机制,能使整个社会道德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因此,大众媒体应当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不可为了博眼球,扭曲事实,宣扬稀奇古怪的言论。媒体应自主净化网络,祛除消极颓废和不法言论,依法关闭极端论坛,发挥媒体的道德认知、道德引导、道德评价、道德监督功能,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媒体环境。

(二)利用媒体,创设魅力校园文化。

开设有关传媒审美和积极价值观宣传的德育课程,增强学生对传媒信息的辨析、过滤、抗扰能力,学会合理有效地使用媒介。推荐著名且经典的影视、戏剧、音乐、文学等作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形成健康的审美。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QQ群,微信,论坛等交流媒介,建立在线德育沟通系统,虚拟网络的轻松氛围能让教育者更容易抓住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并重点解决。通过举办美术、摄影、才艺比赛、校园风景等网络栏目互动且丰富学生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三)媒体管理应当逐步规范。

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制定一部统一的、根本性的法律法规,保证立法的科学性、严格性、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不规范媒体的无良行为无处可藏。催促媒體自身建立职业道德评议组织,提高媒体和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自律意识和行为,使媒体的自我发展需要和互相监督结合起来。让媒体的管理规范化,确保媒体服务的高质量。

四、总结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要内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升职业素养,狠抓职业教育技能,才能培育出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冯凌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北方机电工业学校, 07500

上一篇:高考政治复习框架下一篇:吉利学校创建家庭学校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