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2024-09-06

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11篇)

1.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一

研究意义

网络营销人才奇缺

也许一些人会认为,网络营销不* 项目课题: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高职一般性研究项目“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ZYB01);郑州市2015 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郑州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884)。作者:石玺,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450046)。络营销以失败而告终,已经多少说明问题。不同于传统营销方式,互联网因其传播广泛而快速,网络营销的效果显现相对迅速。成功来得快速,失败也来得突然,网络营销的全案策划就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络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网上营销,也对网络营销人才需求大增。毋庸置疑,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市场上这方面的人才奇缺。据调查,众多的阿里巴巴中小企业用户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都面临转型问题。电子商务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属于一种新的行业,也是一种亟待突破的行业,虽然企业开出很高的工资,但是常常找不到专业人才。因此需要改变网络营销教学方法,增强网络营销的实践教学效果。

网络营销课程实训环节的重要性 2004 年,《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出版,自此确定了网络营销的工具与方法。这些年来,这本书中的工具与方法一直是网络营销内容的主流模式。通过对网络营销工具与方法的掌握,并增强实践活动,能够逐渐发展成个人的网络营销应用能力。工具与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践是学习的应用,而网络营销能力的获得是学生要获得的学习结果。因此,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想要全面掌握网店的运营、推广、广告宣传等能力,必须加强实训环节,提升教学质量。

项目教学法的重要性 项目教学法的含义是在教学中引入一个综合案例,并将其分成几个模块,划分相应的任务,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任务领会知识内涵,也就是依照项目—模块—任务—问题—知识点的思路开展教学,最终完成知识点—模块—任务—问题—知识点的学习。这种互逆的过程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关联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学习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

项目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当前应用较多的教学模式包括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尤其是项目教学方法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应该受到重视和推广。项目驱动教学设计步骤

谨慎选择教学案例 项目教学中应该以企业需求划分职业技能,然后根据相应的职业技能选取合适的案例,使得项目教学直接和企业的岗位技能相挂钩。这一环节直接关系着项目教学的效果,并且明确案例教学的指引方向。

案例细分关联知识点 选取综合性强的实践案例,分解案例之后,根据其中包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找到关联的知识点,形成具体的任务。

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整合 确定任务之后,选择基于工作过程分解模块和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可能和教材的编排顺序不同。

及时关注课堂反馈 使用项目教学方法,可能出现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学进度不一致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教学进度过慢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因为实施项目教学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现象,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宰,而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甚至会遇见很多新型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积极备课,拓宽知识面,及时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对教案进行更改,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网络营销课程实训项目内容

网络营销能力的要求 高校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网站的建设、网页的设计与维护等内容;了解用户的需求;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如让学生使用论坛、博客等;了解网络营销的一些简单代码,尤其是HTML、DIV+CSS 等(即便学生并不会使用代码编写网页或程序,也需要有基本的了解,至少进行网页代码分析时能够发现其中的明显错误);熟练掌握网络营销的谈判技能,全面提升商务管理能力;加强对网络营销发展现状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开店项目培养电商全能力 通过网上开店的项目,让学生真正学会网店策划、网络广告等基本营销工作,并要求学生根据网店的不同情况制定网店营销策略,全面提升网络组织管理能力。(营销实战:电子邮件营销、店铺运营、关键词营销、网络广告投入、信息发布技巧。)

校园网络营销创业与实训 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营销实践能力,可以以“创新、创意及创业”为宗旨举办电子商务学生创业比赛,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大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同实战精神,对网络营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将比赛活动变成技能训练的新课堂、技术交流的新平台。校园网络营销创业项目简述

随着网络营销的发展,校园网络营销兴起,并且在近几年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出现多种操作模式,如下文所述。

B2C 模式 B2C 模式以互联网为依托,商家或企业通过网站向消费者输出产品,从而形成的一种网络模式。这种商务模式在大学校园中应用最广。

C2C 模式 C2C 模式是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这C282C 模式 综上所述,把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课程按照课内试训和学生网上创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改革,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使教学与市场、行业“接轨”,进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充分突出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彻底解决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难的问题。

2.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管理理念

图书馆是学生查阅资料、搜集文献、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培养未来职业精英的高等职业院校,更应该重视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普通专科学校或者是中等专业学校转化过来的,所以这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良莠不齐,图书馆的图书仍然以普通专科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类图书为主。再则,由于高职院校对相关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等因素造成图书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图书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直接导致图书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偏低,图书管理工作效率过低。此外,由于图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导致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方式落后,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深入学习的要求。鉴于此,加强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刻不容缓。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地谈一些对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更新图书书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高职院校务必要充分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让学生在图书馆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汲取到更多的知识营养。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内容陈旧,与高职院校新开设专业不符的现象。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下大力气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及时更新图书馆图书书目。通过高职院校及时更新图书书目,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全的专业书目,学生在图书馆可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历史,及时捕捉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此同时,更新图书书目之后的图书馆也为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图书馆全面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为学生将来成长为职业精英积累了深厚的底蕴。

二、转变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图书管理工作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图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转变必须要依靠高职院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在培训过程上,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学习到先进的图书管理理论,可以接触到先进的图书管理理念。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关键还在于图书管理人员自己。图书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图书管理的新理论、新理念、新举措。用先进的图书管理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图书管理理念指导自己开展有效的图书管理工作,用先进的图书管理举措提升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图书管理人员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可以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效率,让图书馆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三、创新管理方式

陈旧的图书管理方式是制约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现阶段,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过程中,图书管理人员一定要创新图书管理方式,用新的图书管理方式适应图书管理工作新的发展要求,有效提升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让图书馆更好地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让图书馆为高职院校学生拓展更广阔的专业知识视野。如,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招募一些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让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供学生所需。这些志愿者会在向图书管理教师学习图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最新需求对图书管理工作方式进行有效地创新。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过程中,通过创新图书管理方式,全面提升了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通过招募图书管理志愿者也为图书管理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气象。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确保每年更新图书书目的资金充足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图书书目的及时更新为高职院校的师生疏通了了解专业最新动态的渠道;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图书管理理念,学习新的图书管理理论知识,为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高职院校图书管理要不断创新图书管理方式,在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前提下,大胆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为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开辟新的途径。总之,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要始终秉承着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真正让图书馆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梦想”起飞的跑道!

参考文献

[1]左晓英.关于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2]孙凤杰.浅谈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改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5).

3.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三

高职院校系部教学档案管理认识思考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层次的不断发展变化,促使系部档案管理要尽快适应新的模式和教学规律的要求,从而实现档案的常规化、规范化管理,使档案的价值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一、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内容

档案建设是系部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考,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可再生的重要信息资源。

系部教学档案具有鲜明的教学一线的特点:

1.档案的内部性和原始性

系部教学档案大多是系内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

2.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由于系级专业设置,学科划分比较细致,各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这些教学档案材料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3.运行的周期性和成套性

教学档案不是以自然年度为周期,而是以学期或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周期。

4.资料形式呈现多样性

教学档案的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化。

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

1.教学综合类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下达的指导性、指令性文件材料,包括教育改革、专业设置、招生、毕业分配等方面的计划、指示、规定和办法等。

2.教学管理类

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竞赛活动、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和考试等原始资料。

3.教学研究类

教学改革方案、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教学方法研究和总结、合格课程、重点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优秀课程建设等材料。

4.实践教学类

实验计划、实验课表、学生实验报告等。

5.师资类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需求、培训、业务考核、教师发展培训规划等。

6.毕业环节类

包括学生的毕业实习、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等相关资料针对以上不同类别的档案资料,我们要采用不同措施进行管理。

二、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缺乏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多数为系部教学秘书兼任,有些院校系部领导对教学档案工作并不是足够重视,对其管理缺乏规范性、科学性。管理工作思想上存在不统一,工作思路不清晰等。

1.教学档案收集管理相对分散,档案管理资料比较凌乱,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足够重视系部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

2.对教学档案的利用意识较差,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缺乏信息化。没有制订教学档案管理办法,教学工作中无章可循。

3.教学档案管理缺乏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范围和职责不明确。对档案建设的投入不够,缺乏长远意识,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三、加强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意义

加强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通过对档案的管理,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可以使教师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只有对自己的工作用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通过对档案的管理,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修正,修正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效果更加完善。

3.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具有一种成就感,创造一个施展个人才能的平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

4.可以加强系部的内涵建设,为系部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使教学的过程更加规范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形成一个严密高效规范科学艺术的教学运行体制,当然,这个体系是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体系。

5.形成良好的教师行为习惯,培育一种良好的系部文化,创造一个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学习氛围。

6.留下每位教师和学生进步发展的脚印,形成高职系部文化的历史积淀,随着系部档案的长度和厚度的增加会使系部的各项工作进入一个比较理想的运行轨道,更加有效地从多方位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工作,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我们可以在总结中加以修正,并且在修正中不断取得进步,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内容是复杂的,需要我們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

四、加强系部教学档案建立与管理的对策

1.加强档案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要不断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增强各级档案人员的档案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2.建立系统有序的管理体制,落实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责任制

系部教学档案管理可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责任制,加强教学档案建设组织和制定保证是必不可少的。让所有教师都承担一定的教学档案责任,对各自的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

3.加强教学档案的现代化和开发利用,为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供利用。探索教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通过构建网上档案服务平台,可以建立相应的经济信息资源导航系统,重要的信息也可以下载并建立成自用的查询工具,并不断地定期更新、完善、跟踪最新信息。

4.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四

课程代码:0456

课程名称:《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学习中心 校本部*****

姓 名 ********

学 号 15*31**030*

专 业 小学教育

年 级 业余高起专

联系电话 1**********

浅谈对小学教学评价的问题分析与改革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世纪之初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进行,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各种非素质教育的行为仍然存在,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之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素质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广。

关键词:教学评价;问题分析;改革策略

世纪之初,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成为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使基础教育实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力量都积极投入这一改革之中。在此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新的评价手段得以研究和使用。评价内容逐步拓宽,形成由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道德、情感态度、能力发展水平、个性发展等构成的多方面评价对象。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采用自评、他评、相互评价和操行评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能力发展方面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对知识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此,笔者仅对当前教学评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策略。

一、当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剖析

1.教学评价观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鉴别性、诊断性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与地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当前,基础教育教学评价

观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突出表现在某些地区和学校对鉴别性、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的运用上,主要是强化鉴定性评价,忽视和弱化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应有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不自觉地走向应试教育的老路。鉴别性、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三种类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对其功能注重程度不同则导致现实教学状况的不同。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鉴别性评价被严重异化,被空前强化为唯一手段,发挥其分等、分层和选拔作用,其极端是分数被空前强化为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现实表现为对升学率的追求,这样,分数、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由此,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都成为升学率或考试分数指导下庞大教育体系的一个组件。此时,“应试”成为教育活动的目标,而作为教育目标中人的发展反而成了“应试”手段。而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则处于从属地位。诊断性评价是为鉴别性评价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学生,区分学生的优劣,其相伴随的措施为抛弃劣等学生,而不是因材施教。形成性评价同样难以摆脱这种处境。由于鉴别性评价的主宰地位,评价者只注重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而不大注重过程评价,即使有一定的形成性评价也是为最终做出鉴定而服务的,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和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人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得到改进工作的信息,评价无法起到随时反馈及时矫正的功能。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和全面性,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为教育价值观,因此,素质

教育中的教学评价应该围绕以上目标开展。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个性特长等的全面进步。二者的要求是一致的。反映在教学评价上应实现鉴别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必须打破长期对升学率追求而强化鉴别性评价的评价导向,构建以上三种评价相互协调的评价理论和体系。如何更好地发挥三种评价的作用,特别是如何发挥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改革的诊断和改进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教学中进行鉴别性评价是必要的,也是当前教师们运用得非常普遍和熟练的一种评价形式,其主要思想就是采用目标实现程度的方式来考察教师和学生,主要手段是书面考试,因为通过考试获得的分数更容易测查、比较,因而更容易操作。对于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教师素质水平的差异导致有些教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精髓和要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简单地给学生下结论,从而以鉴别性评价代替形成性评价。

2.教学评价手段仍然显得单一:书面考试与其它评价手段的配合协调尚需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长期以来,主要是通过评价学生来反映教师的工作,其中主要运用书面考试手段,即对于所有学生采用根据统一评价指标体系而制定的书面考试工具来进行评价。书面考试有其它评价手段难以代替的优点,如高效率,客观性等等。但是,书面考试的定量评价手段存在某些弊端,“近些年,在教育评价中却又出现了把量化

技术绝对化的倾向”。“甚至像德育这样具有非序列性、非数量性特征的领域也在朝着量化方向发展。片面追求量化,迷信数字,实际上是否认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忽视了学生个性本质的不可测性,在实践中,这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作用,把评价引入歧途”。“评价结果的数量化,虽然有助于鉴定、比较和选择,但却丢失了许多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削弱了评价的诊断、改进功能”。在使用定量评价手段时,许多评价者还停留在低层次的手工统计资料,对于现代统计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手段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没有达到自觉和熟练的程度,这也直接影响到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因此,对教学活动完全用定量的方式加以考察是很难做到全面的。现实对书面考试的争论不在于是不是应该取消它,而是如何使其更客观、更科学、更全面地反映教学状况。针对其弊病,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了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作为书面考试的补充,如档案袋评定法、专题作业法、成果展示法、学生成长手册法等等,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不过,这些方法主要是定性的,保证定性方法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又是当前教学评价手段研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何使书面考试与其它评价手段配合协调,特别是在中考、高考等选拔人才活动中充分考虑运用其它评价手段所获得的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种评价手段配合协调的方式及各自在评价中发挥作用的大小权值等问题是难以回避的,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所以,虽有论者建议在高考中实行结合考生在中学时期的诸

种表现和评语,并相应赋予它们不同的权值来全面评价学生,结果难以实施。有些中小学校受师资力量的限制,仍然单纯采用过去常用的量化方法,使现实的评价手段仍然显得单一。在评价实践中仍然维系过去的模式,这是当前教学评价实践中还广泛存在的现象。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中小学教育就难以改变走向应试教育的覆辙。

3.教学评价方向呈现明显单极化:由上至下的评价模式尚需进一步改变新课改革倡导建立多元主体的评价模式,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力量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评价形式多元化,提高自评在评价中的地位,实现教学评价中的多极互动,构建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评价框架。这种评价模式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真正实现全面评价。从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实践来看,多数评价仍然是指令性的、行政命令性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评价、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中的评价对象是被动服从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单一的。从课堂教学来说,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虽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也有学生自评和学生评价教师这些项目,但其权值和在做出决定中的作用是非常小的。从评价的内涵来说,就是要评判价值。那么,谁来评,谁规定评价的标准,最终决定权仍然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只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进行常规教学评价,评价结果的解释是依据教育

行政部门早已定好的标准。可以说,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评价的导向直接影响着现实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自上而下评价模式弊病是显然的,难以反映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貌,要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结论是困难的,评价也难以发挥较大的诊断与改进功能。

4.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规范化学评价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应该是学校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并贯穿学年始终,同时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加以运用。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仍然较强,还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尤其是对一些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的学校,缺乏一整套稳定规范的制度和程序,未能形成必要的制约机制,使教学评价基本上处于“人治”的混乱状态,从制度上影响了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的局限,学校教学管理本身没有较强的评价能力,难以运用定量和定性手段进行制度化的教学评价,而教育管理部门将教学评价仅仅作为一种行政管理职能履行,对其规范化建设重视和指导不够。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评价思想必须与这些学校的实际相结合,这也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等的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如果用同样的、绝对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进行教学评价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加强中小学规范化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和监督检查,避免流于形式;还必须完善适宜各地区、各类型学校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使之可行。前者是教学评价实施的保证,而后者是关键环节,是教学评价制度化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评价的改革策略构建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实践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向全面推广的过渡,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必须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完善评价理论,改革评价制度,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立体教学评价模式。评价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现实教学评价的开展,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评价思想代表着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但其中几种矛盾关系的处理、协调将决定其能否很好地走向实践,如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鉴别性评价的作用发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协调配合,定性评价手段的开发研究,知识、情意、能力等评价内容的比例关系等等,这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评价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教学评价具有更强的组织性,明确有关教学评价的法规条例,对评价人员的岗位规范和任职资格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把教学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程序等应有一套科学的规定,并形成制度稳定下来,保证使教学评价工作能定期经常地进行,同时又可以随机开展。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行政性、指令性评价的改革上,既要发挥自上而下教学评价机制的作用,又要真正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在评价中的自主作用,扩大评价主体和范围,实

现自评、他评和相互评价的有机协调,克服单一评价的偏向,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评价模式。要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标准的研制。在评价实践中综合考虑自上而下评价和自下而上评价两个方面的作用,克服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消极因素。

2.提高教学评价人员的素质,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评价观念。对于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来说,教师培训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提高他们熟练运用各种评价手段的能力。对于许多未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中小学校来说,学习新课程理论是首要问题。因为这些学校只是通过间接途径了解到新课程改革理念,其教学评价的改革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鉴别性评价由于其容易操作而仍然是这些学校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因此,应加强对新课程评价思想的宣传,使中小学校及其教师掌握新的评价理论,更新评价观念,努力探索根据各地区、各类型学校教学实际,建立素质教育思想之下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发展,强调改善,使评价作用于教学全过程,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的功能。

3.研制和掌握新的评价手段和工具,结合书面考试和评语等描述记录实施全面评价。当前,档案袋评定法、专题作业法、成果展示法、学生成长手册法等新的评价手段虽然已经被提出来,但对其操作和客观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掌握和熟练运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进行。在此条件下,书面考试结合定性评价手段是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必然要

5.浅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篇五

浅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商州区蒲峪九年制学校王华峰

中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阶段的美育教育,其目的是以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表现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质、意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学生知识技能的进步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意识及对人才的培养都在不断的注重孩子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对学生美育的目标也在不断的提升,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在不断的加大,这是值得欣喜的事情。但是对于农村学生的美术教育来讲,因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使得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其问题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因环境及经济条件有限,学生对信息的接触面比较小,视野窄,如很多绘画作品及艺术表现题材学生见得少,不了解。

2、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比较单纯,觉得美术课就是画画。

3、学生缺乏对美术课一个持续的兴趣和爱好,喜欢时学,不喜欢时就干其他的事情。

4、农村的美术教学缺乏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和相应的教学交流及学习的环境。

这些都是影响农村美术教学发展的一些瓶颈性问题,作为农村的美术教师,在新课改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环境下,要培养新型的人才,提升农村学生的美育意识,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根据自己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认识,结合自己在平时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我认为要搞好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翻阅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或各种版本的美术教材,其内容主要由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综合与探索、设计与应用这四大部分组成,这也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中小学美术教学所涉及的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和途径。在这四个方面中,欣赏与设计部分的内容,需要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多认识,而对于农村的学生由于资源有限,学生仅依靠教材中的信息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了解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最便捷、最有力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利用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的网络下载一些视频、音频及信息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其优点是可以将更直观、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传达给学生,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弥补了农村美术教学中的信息资源不足现象,同时也可以开阔农村学生的知识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西方风景绘画与东方山水画欣赏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大师的作品,使他们可以了解一些象达•芬奇、梵高、霍贝玛及范宽、李可染的作品及表现风格。同时还有听过一位教师在讲《鱼》的一课中,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了海洋中丰

富多彩的鱼的世界,学生对以前没有见到过的鱼发出“哇!哇!”的赞叹声,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效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教学条件为课堂服务。

城市与农村相比,其生活环境与经济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家长对农村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投资相对较少,而美术课标中要求学生表现与探索性部分则要求学生要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比如教材中涉及水彩和水粉绘画、水墨画,就需要学生准备一些水彩、水粉及国画颜料,还有画笔和纸张,大部分农村学生都不能在在上课时准备好相关的材料,还有比如在探索部分中《当一回蔡伦》一课中,需要制作一张手工纸,就需要一个榨汁机,由于条件有限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学生家长也不会为了一节水彩、水分课为学生购买那么多的绘画材料。还有象小学六年级教材中有一课《形体切挖》,就要求学生准备橡皮泥材料,同样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每人买一盒橡皮泥是不大可能的。象这些问题在美术课堂上经常会遇到,所以就会对农村的美术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农村的美术教师来说,就要学会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教学条件为课堂服务。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美术教学论坛上看到一位山区的美术老师在给孩子们上《泥塑》一课时,利用山区的地利条件,课余的时间发动孩子们一起到山坡上取土,然后有拿着水桶到河边打水、和泥,上课时就利用自制的泥巴捏泥人,做泥塑。教师说虽然辛苦,虽然弄了一身泥巴,但是看到孩子们的热情和在泥塑课堂中开心的样子,他感觉到这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三、转变学生对美术课堂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美术是生活中一门很有用的学科。

提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自己在六年级上第一节美术课的情景,上课时我想了解一下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我就问:“同学们,请你们说一下美术课是怎样一门课?”,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画画”,这一下把我楞在了课堂中,我又问学生以前的美术课除了画画还干些什么?学生告诉我除了老师教绘画和自己画以外就是写作业或自习。六年级的孩子,在头脑中对美术课形成这样的认识是不应该的。那么我就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引导他们,我就问孩子们为什么我们要穿一些不同颜色的衣服,还要佩戴一些饰品?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教室里其他同学衣服颜色的搭配,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大家都爱看动画片?为什有的房子看起来很漂亮,有的房子里面装饰很漂亮?这些问题我都一一的让他们回答并进行解释,并告诉他们这些都很美术有关,美术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这一节课使学生明白了美术课不仅仅是一门画画的学科,它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和解释生活中很多美的现象和事物。这个观念的转变对学生很重要,让学生们感觉到美术课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也增加了他们对美术课浓厚的兴趣。

四、创设不同的情景,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如果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为之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而中小学年龄断的这些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对于学习的兴趣还处在感官和情绪化的阶段,要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就要求教师创设不同的情景,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初中美术教材

中有《夸张变形的脸》这样一课,在上这节课时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赵本山《卖拐》的视频,小品中强调范伟的脸型,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在拓展部分,有的教师运用游戏的教学方式,先剪出一些五官,然后让学生们在不同的脸型上进行“贴五官”的游戏,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肖像画夸张变相的特点。不管怎样,只要能在课堂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才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达到美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交流和学习,促进美术教学的环境以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6.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六

论文关键词:青年教师 培养 教学能力

论文摘要: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建立学术梯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为此,根据高校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现状,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提出了高校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议。

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月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大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理工科、经管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一方面,大学数学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将来更新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大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科技强国,无不重视数学教育,。因此,提高大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其关键是培养高校青年数学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建立学术梯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一、当前高校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现状

笔者对长江大学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长江大学组建以来,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学校陆续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为学校教学增添了新鲜血液,缓解了教师队伍的紧张状况。信息与数学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0%左右,他们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毕业于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朝气蓬勃,勇于竞争,不甘落后,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是他们的教学优势。但是毕竟他们年纪轻、教龄短、经验少,还存在不足。有部分青年数学教师存下如下问题:一是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缺乏奉献精神,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缺乏责任感,备课敷衍了事;二是工作实践少,缺少高校教师必要的教学基本功;三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足以应付大学数学的教学,没有考虑自己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常会出现如下问题。

第一,在讲授思路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方面,缺乏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注意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因此课堂教学表现为“浅”、“乱”、“散”和“淡”。“浅”就是对讲授的数学内容点到即止,缺乏深人的分析讨论,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无从延伸拓展;“乱”就是对讲授的内容缺乏梳理过程,欠缺数学课程应有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散”即为抓不住教学的中心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更谈不上强调;“淡”即为照本宣科,缺乏数学知识的纵向深度和横向关联,讲授内容寡淡无味,没有吸引力。

第二,板书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课堂的中心内容没有突出,讲课提纲标注不清晰,应记忆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没有着重强调,涉及的图形描绘的不正规,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在课堂上重灌输,轻交流。不少青年数学教师上课只顾埋头讲授,不管学生的.反应怎样,没有与学生互动交流,上课是满堂灌,没有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更没有营造数学知识的重现氛围和过程。

第四,部分青年数学教师不太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青年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疏于管理或不敢管,对学生迟到、睡觉、讲话等很少制止,放任自流。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培养青年数学教师,尽快适应高校教学要求,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二、高校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职业素质,是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它是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和效果的个体心理特征,是由教师个人的智力和智慧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构成的一种职业素质。

对数学教师而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应具备下面的能力。其一,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它是确定教学大方向的能力,它决定着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其二,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数学课程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其三,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即是数学教师根据所授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授课对象的实际,对授课内容进行选择加工,以随心所欲地驾驭和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数学学科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它包括教师备课与授课时,教学内容的取与舍、主与次、详与略、基本理论与学科前沿、理论与应用、学科与学科等关系的陈列和展现;其四,学科内容的评价能力,就是数学教师对所授数学学科内容的历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未解决的课题等方面的认识评价能力,从一个方面说明教师对学科专业的熟悉程度和拥有的信息量;其五,教学表达能力,即是数学教师借助语言、教具和非语言手段传授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它是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对上数学课的教师尤为重要,这种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教师是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和板书表达来传授知识,这种活动是数学教师的逻辑思维、组织与处理教材能力的综合体现。数学教师讲课必须做到语言准确严谨,简明清晰,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启发性,深人浅出,生动形象。板书表达要做到标题醒目,布局合理,内容简要,字迹端正,尽量使用数学特有的符号语言和几何语言。非语言表达指身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体姿势、体位的变化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真切、准确、自然和适度的身体语言,可以起到强化和提高教学效果。以上是我们培养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依据。

三、高校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青年数学教师的责任意识

为了使青年教师能安心工作,学校和院系领导结合青年数学教师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关心和帮助他们。在做人方面,加强青年数学教师敬业、爱岗、勤奋、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大力倡导敬业和奉献精神,增强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做学问方面,教育青年数学教师甘于清贫,耐得寂寞,提倡严谨求实,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克服少数青年数学教师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构建青年数学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知识框架

数学教师的基本能力是教师实践数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在数学研究和教学中,尤其对几何课程的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是指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发现数学对象本质的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恰好体现了数学学科严谨性的特点;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利用信息说明和判别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量化假设、化简,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指数学教师能够以数学问题为背景,多角度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只要受过一定的训练,或多或少都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只要我们在培养青年教师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这种基本能力会很快建立起来。 掌握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是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高校青年数学教师必须首先精通数学学科的知识,切实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对基本定理、公式和概念运用自如,能正确把握重点、难点,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困。要培养青年数学教师具有创新性,不仅深入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学科的框架结构、发展脉络,熟悉学科的历史、现状和社会作用。同时,青年数学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汲取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所教的学科长教长新,保持旺盛的生机。另外,青年数学教师还应具备数学史、数学方法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知识,从整体上,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

(三)着重培养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数学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着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数学教师的能力培养,特别是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了使青年数学教师的培养工作正常进行,学院向兄弟院校学习,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强化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制度如下:一是管理制度,每一学期,要求青年教师都有一定时间量的听课、试讲,对有经验的老教师,都有一定时间量的指导和示范课。二是评比制度,每一学期,对青年数学教师的教案进行评比,对其好的加以奖励。对讲课有特点的青年教师,积极推荐其参加学校的讲课比赛,锻炼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学习其他专业青年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三是试讲制度,每一学期,在教研室的安排下,青年教师都要在全院教师前试讲,听课的教师就试讲内容、讲课方法、板书、语言表达各方面认真讨论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供试讲教师参考。四是导师制度,青年数学教师经过一年的岗前培训,就有了教学任务。这时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安排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教学指导教师。指导前有计划,指导后有总结。青年教师有跟随指导教师听课学习的义务,指导教师有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五是进修制度,青年数学教师要成长,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若教学任务允许,安排青年教师进行学位进修或短期培训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培养学术梯队的重要手段。六是总结制度,为了促使青年数学教师在业务上逐步提高,我院为每位青年教师制定了业务档案,内容包括每学期的主讲课程,教学效果,试讲课内容,听示范课情况,指导毕业设计情况,进修情况,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等,最后还有本人的学期总结,教研室意见和院领导评语。每学期结束时,青年教师都要填写业务档案并交到学院,由院领导审阅讨论后写出评语反馈给青年教师。这些制度在信息与数学学院已经实施三年时间了,效果比较明显,院的青年教师不但获得校讲课比赛一等奖,而且得到了学生很高的评价。

(四)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逐步提高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青年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养成,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它需要青年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大学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以及辩证性等特征,其教学形式也不同于其他学科,主要以课堂叔学为主,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教会数学思维方式,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换为教育形态,体现数学的价值和教育价值困。因此青年数学教师要丰富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统计内容的教学,可以较多地采用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实践探究的方式;对于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向量、导数、极限概念、空间概念等)的教学,要注重使学生在丰富的背景下,在认知冲突中,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展开学习,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反思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所有这些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都要求青年数学教师具有相应的数学教学知识,把“数学内容”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使数学知识具有“可教性”。对于这些教学技巧,需要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

第二,在指导实践性教学中培养教学能力。数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并不很多,除了少数课程有设计外,一般都是理论教学,制约了青年教师教学才能的发挥。因此充分信任、热情鼓励青年教师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工作,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以锻炼青年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把数学建模的内容充实到理论教学中,丰富青年教师教案内容,增加基础课的应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中增强教学能力。大学数学教学集知识的传播、创造与应用三大功能于一身[Csl,学术研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部分,包括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青年教师自身业务的途径,青年教师不仅能够驾驭所授数学学科内容,还要直接参与重点课程建设,选择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设计研究程序,收集整理信息,撰写研究论文,从而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青年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走上正规以后,教研室应优先给他们安排主干课程、学位课程的教学任务,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骨干。在科研上,学校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优先让他们进入学术梯队,逐步由参加人向主研人或项目负责人过度,鼓励支持他们申报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逐步增强他们的科研能力。正是我院在三年中对青年教师作了这样的工作,才使得他们不但申请到了国家级和省级研究项目,而且还发表了多篇被SCI或EI检索的论文。

四、结语

7.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七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点

特点一:抑郁孤独逆反粗暴。由于父母离异, 孩子由一方抚养, 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在校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 不善言谈, 出现矛盾不能和老师沟通, 或心理抑郁, 或行为粗暴。

特点二:怯懦自卑, 狭隘自私。由于家庭的不健全, 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 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 感到让人瞧不起。他们不信任别人, 也不信任自己, 生活中充满了迷茫和悲伤。

特点三:心理偏位, 放任对抗。由于家庭的缺损, 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 产生一些心理偏位。既然父母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关心, 那么只能靠自己来寻求快乐了。于是他们就到家庭以外去寻求慰藉。在校表现为: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比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 不思进取, 扰乱班级等等。

特点四:情绪不稳, 厌学严重。单亲家庭孩子中的学困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厌恶学习等。其外部表现为:行为懒散、放任;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不主动参与学习;回避老师, 不主动向老师请教;严重的会干扰课堂纪律, 甚至缺课等。

二、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方式

从05年起担任旅游系辅导员以来, 已经有5年了, 自己在平时的学生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5年来, 通过对一些单亲家庭学生的了解和座谈, 现在把自己的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 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 并详加记载。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进行适时心理疏导, 学习辅导, 生活的关照, 行为的矫正, 定期与家长联系, 与家长联合教育单亲学生。

2、抓好人际关系指导, 使单亲学生融入班集体, 消除忧郁心情。

作为老师, 其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 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 使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 尽量淡化他们与其它学生之间的差别, 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 心态要豁达,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活方式, 不在工作中流露出家庭离聚的好恶态度, 更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学生的做法。其三、要善于发现单亲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 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 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 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 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 深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 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我带的酒店管理08级3班一女生, 来自农村,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她是跟着他的爷爷长大的。她虽然独立性很强, 但由于从小就缺乏照顾, 所以性格过于内向, 不善于和同学进行交流。她极少参加校内外活动, 上课时从不发言回答问题, 课余时间也总是躲到一边休息发呆或者到外面做兼职。我从学生干部反映的情况中意识到, 长此以往, 这个女生走上社会就业将是非常困难的事, 因为他将很难在这个外放、交际型社会里找到立足之地。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 针对她的特点, 我在班上成立了集体协作小组, 主动地去带着她完成某件事情, 并告诉她这件事情, 必须大家协力完成。一开始, 她非常反感与这些嘻嘻哈哈的同学在一起, 甚至告诉老师她不想参加这样的活动。但渐渐地, 她感受到这些同学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热情、活力, 逐渐融入到这种没有压力的学习方式中去, 她的细心谨慎又恰好弥补了其他小组成员的粗心, 两相得益。经过我的开导, 该名女生一改往日的孤僻, 现在能够主动地和他人交流, 并积极地参加班级的活动, 很好的融入到了这个集体当中。通过这个事例让我认识到, 很多学生的自闭, 是因为缺乏适当的环境。在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作为辅导员应尽量为此类特殊学生创造适宜的环境, 引导他们回归到正常的心态上来。

3、应注重情感教育。

尊重单亲学生的人格, 充分接受他们, 信任他们, 积极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 对他们表达关爱等。如何让学生把握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从而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 同时体察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显得尤为重要。

以我带的酒店管理08级4班的一个男生为例, 他父亲去世后, 他的姐姐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在精神上出现的很大的问题, 生活不能自理, 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他母亲一个人身上, 既要照顾姐姐, 又要料理家务, 他也感到压力很大。所以该男生平日里与同学交流很少, 除了上课就是在外打小工挣取生活费, 使其整个人看起来都很紧张, 面容憔悴。他最忌讳别人在其面前提及其父母家庭, 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后瞧不起他, 对别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他的帮助也非常反感。在最初接触到这位男生时, 我尽量避免提及家庭等他极为敏感的字眼, 他一开始很容易被激怒, 随即哭泣不止, 后在我的劝抚下倾诉了他的内心。在内心被压抑的委屈、愤怒、孤独得到暂时宣泄之后, 我趁热打铁, 告诉他老师理解他的压力, 同学们也在默默的关注着他, 也想和他一起努力, 让他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此后, 我就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和他进行交流, 以取得他的充分信任。这个过程尽管比较漫长, 但是经过我的耐心开导, 他似乎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是真切的。

我们应该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如果他们的心理不能正常发展, 必定导致严重的后果, 也很难想像这些孩子将来的人生会如何继续。所以, 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于国于家于人, 都极为重要。特殊学生作为高职学生中的特殊一类, 更应根据其特殊性, 有针对性有区别地进行引导改善,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兴华:《我国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贵州大学, 2008年。

8.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八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务管理 教务员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idkz.2016.07.007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必须通过平日的教学来实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围绕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高职院校的教学得以高效运转。为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这就使得教务员的教学管理工作日渐复杂化。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务经验,就教务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基层教学管理作用,化复杂为简单,省时省力地完成好各项工作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1高职教务员的工作职责

1.1学生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对在校学生身份档案资料的管理,对学生的各个学习过程进行监督与记录,控制着学生的入学、毕业、变迁等。主要包括(1)对新生的身份进行核实,编排新生学号、分班,组织新生上学院登记系统填写学籍表,发放学生手册。掌握老生每学期的注册报到情况,对学生手册进行注册盖章,及时统计注册情况汇报给(院)系领导和教务处。(2)对学生休学、复学、转学、退学、升留级、入伍、转专业等方面的学籍变(异)进行办理并保管好相关的变(异)动档案资料。(3)汇总每学期学生的学业成绩,将汇总表上报给学院学籍科留档,整理不及格学生名单以便开展下学期初的补考工作。(4)协助相关部门办理学生奖惩登记,统计学生毕(肄)业情况,做好核查、初审工作,发放毕业证及其他相关证件。

1.2教务、考务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1)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等级考试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AB级、大学英语四、六级、普通话等级考试等,分发学生准考证。(2)根据学校计划科的考试安排表组织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考场安排工作,做好开学初的补考安排,把补考成绩报送学籍科登记存档。(3)协助教研室填好《开课计划》并送往学院计划科,编排《任课教师一览表》和《课程表》,在开学前分发《教师课程表》给授课教师,分发《班级课程表》给授课班级,与相关部门协调课室分配,做好课室管理。

1.3教学运行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1)协助(院)系领导与教研室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监督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进度情况,收齐整理《教师教学日历表》存档。(2)阶段性的检查并向领导汇报课室基本设备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对陈旧、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工作。(3)协助教研室做好春秋的教材预定工作,领发教师用书。(4)协助上级开展毕业生的实习工作,领发实习材料,实习结束后将有关汇总表报送教务处。

2教务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在师生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办公人员不足,教务员常常要身兼数职,加上教务工作繁杂琐碎,这就需要教务员有着较高的思想修养和扎实的业务基础。做好教务工作,离不开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提高职业技能。

2.1思想素质

首先,教务员要摆正自我位置,认识到此职位的重要性,安心和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树立和提高为教学服务、为师生办实事的服务意识。工作中要有三心,即耐心、爱心、恒心,对待枯燥的工作要有耐心,对待师生要有爱心,对待日复一日的工作要有恒心。在日常事务中需调整好心态,在枯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其次,教务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教务员承担着桥梁与纽带的职责,传递着学校、院系、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一旦教务工作出现偏差将会中断整个教学环节以至于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因此,教务员应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去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代的工作,避免出现任何教学事故。最后,教务员是教学工作的窗口,这就要求教务员除了要微笑的面对院级领导、教师、学生外,还要主动询问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完善好自我的工作,积极提高自我的办事效率。

2.2职业技能

(1)具有书面写作能力。教务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很多需要文字编辑成书面报告向上级领导汇报相关信息、通知等内容,向下级人员传达上级领导指示以及学校的各项教学通知。这就需要教务员具备一定的书面写作能力。

(2)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教务的工作常常需要接触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群,很多工作都需要在不断的沟通下才能完成,因而教务员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上要简洁扼要,措辞得当,表达准确。

(3)具备现代化技术管理技能。顺应当今现代化技术的热潮,办公自动化程度日趋成熟,教务员应积极参加相关技能培训,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能熟练掌握操作应用办公软件进行日常的文件编辑、存档与管理,能熟练利用教务系统进行教学任务下达、课程安排、课表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事务。

3新时期下高职教务员的生存之路

为适应当今时代的人才需求,高职学院的教学已经不仅仅止于课本与课堂操作性教学,一些学科的教学已经形成校企合作,走进工厂的模式授课。因此,高职教学的不断变革使得教务员应该从提高预见性、主动性、能动性、创新性这三方面寻求生存之路。

3.1提高预见性

教务员的工作看似无迹可寻,实则存在着一些常规性的工作,因此这样的循环规律性有助于教务员提前计划好每学期要完成的任务与规划好完成任务的时间,制定每学期的流程表,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如第一学期开学初的学生的成绩汇总、补考安排、新生学籍登记、收齐整理该学期的教学资料、对上学期末的试卷进行分类整理、核算上学期的教师工作量等。学期中配合上级组织学生见习、实践活动并收齐相关资料存档,各类培训、等级考试、竞赛安排、办理教师的停调课与教室协调工作。学期末,下学期的课程安排、期末考试安排、配合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录入、协助(院)系领导举行毕业生的实习动员大会,分发相关实习材料。第二学期末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查工作,毕业前的离校工作等。有了以上这些时间点,教务员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力图驾驭学校这些繁复的事务。提高教务员的预见性,能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游刃有余地面对突如急来的事务。

3.2提高主动性

由于教务工作的基层性质,教务员常常处在被动的地位,自身缺乏主动意识。要转变这种现状,教务员要从提高自我的主动意识开始思考,化被动为主动,勤于寻找下一步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研究探索。在一些学校教学的改革上、领导的决策上主动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教务员的主动性不仅表现在积极思考问题上,还表现在主动提高自己的知识内涵。教务工作是一项适应能力强的工作,因而教务员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的教务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具体可以通过研修班完善自己的专业体系、通过讲座丰富自己的业余知识、通过各种培训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有些学校还有一些集体活动,通过这些集体活动增强自己的团队精神。另外还可以利用学院的一些现有资源(如图书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利用健身教室来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如果教务员经常走出去发现这些工作外的资源,那么教务工作将会变得更加有趣。

3.3能动性

教务管理工作的能动性需要靠教务员在平时的实践工作中发掘,进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工作化繁为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组建学生干部的QQ群,可以把学校的信息传递给系里每位学生干部,进而让他们广而告之。建立教师飞信群、微信群,快捷迅速联系到教师以便把学校相关通知传达给教师们。以上这些联系方式能逐步完善教学信息联系体系,进而更好地完善教务管理系统。

3.4创新性

在这个信息化发达、知识经济日益飞涨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不应只是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而应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此外,高校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高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企业创新人才的重任。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教务管理工作上要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式、更换手段、保持先进性,面对各种革新出现的实际问题,教务员也要随之适应,做勇于创新的时代追随者。

9.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九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

随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具备强大而高效的教学效果评价工具就成为保证和监督教学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在分析了现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 者:范晓娟 FAN Xiao-juan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111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9刊 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年,卷(期):11(4)分类号:G717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探索

10.高职院校教学、教研、科研的思考 篇十

王晓杨

摘要:如何处理高职院校教学与教研与科研的关系,高职院校科研教研如何定位?当前,由于高职院校内部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投入机制的不合理以及分配机制的不合理,在一些学校已经严重挫伤了教学科研一线教师的教学、科研、教研的积极性。表现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下滑、教研、科研的急功近利,并没有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科学地定位高职校的职能目标;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师评价标准体系,调动高职教师教学教研、科研、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内在的活力,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做好高职院校的教研、科研工作。

11.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篇十一

1.引言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教师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其教书育人的质量水准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组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水平、为教学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当下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虽然对于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正不断深化,大部分高职院校现行的评价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多数院校都简单沿用普通高等院校的评价模式。2、评价的科学性不足。一过性、结论代替过程、静态多于动态的评价方式占主流。3、评价的全面性不足。重课堂教学评价、轻课下其他教学环节质量;为分数而评价的量化评价盛行,真实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质性评价受到忽略;4、评价的激励性不够。偏重定量评价,促使教师盲目追求“分数”;评价标准机械单一,不利于形成多样化教学风格,压抑教学创新能力;5、评价相关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影响教学评价的组织水平和结果运用等等。

种种问题的存在,从宏观上看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有关,我国高职教育仍处在的“以量的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质的提高还在摸索起步中。然究其具体原因则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现状密不可分,本文将从管理效能角度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改革作出思考。

2. 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效能

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评价结果为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一般通过先期组织、过程协调来促使各类评价主体完成评价工作、达到评价目标、取得评价效果。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价工作的成效。

组织学上,管理效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完成目标的能力、组织实施的效率。从评价体系设计到评价工作的落实,都要贯穿对评价目标的把握和实施可操作性的考虑,这是确保评价质量管理能效的前提。

3. 从管理效能角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的思考

明确评价目标---公平公正、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质量情况是做好教师质量评价工作的前提。因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围绕评价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且具备可操作性。

迄今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模式。整个评价体系一般由学生评价、专家评价(或细分为领导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组成,主要的评价方式为量化打分(学生评价占比最高)并适当辅以评价意见。此类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仍有待提高。从评价主体上看,一是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的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宗旨,应适当吸纳企业等社会力量作为评价的主体,对担任相应行业职业技能教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二是为了激励教师、增加评价管理的人性化色彩,应加入教师自身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自评。从评价的方式上看,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比重应予调整,应从过分突显分数考核转化为强调开放交流式的真实全面的意见反馈上来。

权衡评价目标和可操作性,各类评价主体的量化评价比例也值得商榷。实践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块可以增加比重,反之可以适当降低,例如增加教学表率性强、质量监控经验丰富的督导群体(一般评分较为客观公正、又比领导评教更易组织)的评价比重;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目标关联度高的主体可增加评价比重,反之可以适当降低,例如确保作为教师教学的对象、对教师教学有直观了解的学生群体的评价比重不低于40%。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标准,既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又要反映教学的个性特色。过往的评价标准往往仅针对反应教学基本规律的典型方面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来设定。评价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建议在各类教学质量评价项目的标准中加入“教学特色和亮点”一栏,提供对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质性评价,重点激励教师在教学上自主创新,发掘教学改革新思路。

4. 从管理效能角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组织和实施的思考

在评价实施中,围绕“全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全员管理”的思路可试行一些改革措施:

首先应注意建立或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推动评价工作规范运作。例如,建立与质量评价直接相关的活动组织制度如听课制度、督导制度,保障教学评价的常规运行;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评价对应反馈,书面结合面谈,统计分析反馈信息、总结教师教学质量发展规律;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为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和教学单位整体教学质量作出不懈的努力。

其次是对教学评价主体进行优化调整,建立更加专业化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一是对于督导、同行这两支评价队伍进行资源整合,可试行助理督导制。即在同行教师中定期选配教师任助理督导之职(确保每位教师都能轮岗),助理督导协助督导完成教学质量监控相关的工作。作为激励和保障,每位教师的“同行评价”总分可以进行细分,除了包含同行教师给予的评价分,也可将自身作为助理督导完成工作的考核分纳入其中;在督导换届选举时,助理督导中平均每年考核成绩位列前10%的同行教师可参与竞选等等。督导队伍的人选更替有助于减轻督导连任带来的工作压力,也有利于优化教学监督队伍结构。

上一篇:加盟店转让合同范本下一篇:马云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