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2024-09-19

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共7篇)

1.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篇一

浅谈交往行为理论论文

“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始终蕴含着强烈的二元对立色彩,比如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与信仰等诸多命题。”…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渗透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在翻译界,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同样成为主宰。

译者与着者之间的关系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译者永远在着者的阴影下工作。以传统的“信、达、雅”“忠实”“通顺”等翻译标准为例,就是要求译者成为隐身人,成为机械的语言工作者,完全以着者为核心,以全面而忠实地传达着者的语言与风格为目的。

这样的标准集中于对外在规则的探讨与确立,语言成了一种纯粹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镜像,译者则成为失去主体的机械的模仿者。这种理性传统使得译者片面追求“语言表达的确定性、唯一性和精确性”,希望通过设立普遍标准而使翻译规范化。这样的主客对立的研究范式使得译者处于从属地位,也使得翻译走向单纯的技巧探索。

译者与读者间之间同样是不平等的。在译者与读者的关系中,译者在翻译时除了考虑是否按照标准运用语言、忠实原着外,还要考虑他的接受群体,并依据读者的需要决定自己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比如倾向于“归化”的译者考虑的是这样的译文更符合译人语的习惯,因此会帮助读者理解;而倾向于“异化”的译者是因为相信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总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口味是译者所关心的焦点所在。

这样,着者就成为译者极尽所能“尽忠”的对象,读者在译者眼里又是尽力想要讨好的对象。“戴着镣铐跳舞”是多年来翻译界对译者地位的一种认同,有些观点甚至认为这是对译者的一种赞美。而实际上,译者这种“一仆事二主”的尴尬地位是导致翻译舍本逐末、单纯追求外部标准、忽视翻译的本质与目的的根源。从根本上说,这是把翻译剥离出来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事实上翻译不是孤立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对话;它不是一种“主体一客体”的行为,而是“主体一主体”的行为。总之,翻译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来料加工的.生产过程,是以人为主体的交往过程。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联结两个主体的重要媒介,更应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人类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通过理性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这种理性传统一直以来把人从世界中剥离出来。近代的科学实证的理性至上观点更是把主体的人与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人被抽象出来作为一个思维主体,世界则是这个思维主体的认识对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这种理性传统在人文科学领域也泛滥已久,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问的关系也降格为主客体关系。当理性深入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那时的理性不再是一种思想方式,而变成一种无所不在的****。许多哲人意识到理性带来的暴力,于是当代西方思潮一度矫枉过正地攻击理性,并把推崇非理性、反理性认为是抗拒工具理性异化的手段。

哈贝马斯针对理性泛滥、非理性矫枉过正的问题,提出了交往理性。他认为哲学的危机不是理性的泛滥而是理性的匮乏,认为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工具理性侵入到一切领域,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交往关系不应受工具理性的控制,应按照交往理性进行。劳动生产过程崇尚工具理性无可非议,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主体,致力于征服作为客体的物与自然。然而人与人的主体之间却不应该是主客对立的关系,应该是通过对话达成共识,也就是一种交往行为。交往行为不是条分缕析的认知,不应该被机械僵化的工具理性所控制,不应因为拘泥于外在规则的理性解析而使交往无法达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为了沟通和理解。这种交往行为不是要完全摒弃理性传统,而是希望以人文理性取代机械的工具理性。所以,交往理性在肯定理性的前提下,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让具有人文关怀的理性成为人类交往能够达成的基础,而不是成为障碍。

2.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篇二

哈贝马斯开始建立交往行为理论的目的是对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进行批判和改造, 改变其悲观主义的文化批判倾向。哈贝马斯创立交往行为理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主要有三方面, 一方面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一方面是M.韦伯的合理化思想;另一方面是西方的语言哲学, 特别是奥斯汀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 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

1. 合理性危机

晚期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协调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而且经济模式存在着结构上的障碍, 无法解决各种矛盾。政府的介入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了政治的倾向, 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分化, 这就使国家不再代表一个阶级的政权, 还要考虑到劳动者的利益。而政府对经济系统的干预使其丧失了自主性, 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由周期性变为持久性。

2. 合法性危机

由于, 国家对经济的不断调控, 经济的发展失去了自主性, 那么, 同样也使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危机。政府的介入很难搞好社会各个阶级和各个阶层的之间利益的平衡关系, 为了解决这种不平衡的关系, 政府必须抓重点, 这样就不能使社会各方面都同时满足需求, 政府的这种做法使群众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群众得不到相应的满足便对政府失去了信心, 政府便失去了百姓对他的支持和信任。因此, 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面临政治合法化危机。

3. 文化危机

晚期资本主义出现的文化危机是社会的动机危机, 是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干预所造成的。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分裂,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去了平衡, 人格被操控, 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自由, 人们把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渐渐应用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 因此使政府与群众之间互相的不信任, 使其矛盾加剧。

(二) 影响哈贝马斯创立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因素

1.“语言学转向”的盛行

哈贝马斯既继承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主旋律, 又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在他看来这种重建的批判理论, 是为了适应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背景。所谓的语言学转向就是‘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转变的过程。语言问题变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主要就是通过语言为桥梁的交往社会学。

因此, 正在盛行的语言学转向正好为哈贝马斯的理论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2. 对M﹒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的超越

哈贝马斯曾说过:“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 M﹒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3]韦伯认为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具合理性的形成和扩大的一个过程。韦伯推崇理性, 但同时也看到全面的理性问题。理性使西方现代社会处于道德与价值的矛盾之中。在经济结构和行政管理机构中, 受到了目的合理性行为的支配, 但是却导致了自由的丧失、异化现象的出现。哈贝马斯认为,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韦伯没有把语言学与传统的意识哲学相联系的结果。因此, 哈贝马斯看来, 要想摆脱韦伯的合理性理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要把人的“生活世界”和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结合在一起, 超越传统的意识哲学。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是首先把语言作为桥梁与世界互相发生的关系, 并且互相理解, 互相接受, 在矛盾中协调一致的一种行为。哈贝马斯认为, 合理性的交往和主体之间的理解更加具有价值。因为它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和人类的解放目标相同。

(二) 生活世界和系统的双层理论结构

社会的合理化包括两个概念:一是生活世界合理化, 二是系统合理化。交往行为的基础和环境是生活世界和系统的过程。

系统主要是指社会的物质再生产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能力的机制。如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系统与生活世界在价值方面协调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不同的, 系统是用以影响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 更能从功能的方面影响并且调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哈贝马斯把系统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等的部落社会, 第二阶段是阶级部落社会, 第三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 第四个阶段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存在着两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二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已经日渐成为人们潜在的意识形态, 从而使系统对生活世界开始了侵蚀, 即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三)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病因的根本。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社会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这样, 生活世界就被所谓的金钱和权利所控制, 生活世界中原本的价值观和生活世界存在的意义就已丧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具理性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提高了经济效益的同时, 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润, 不论是市场还是行政机构都以工具理性作为标准, 这样, 科学技术应该是与社会生产与发展、人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相适应的, 应该有利于人类的人格形成, 但是, 在其发展过程中工具理性的主宰, 使自由被操控, 人格被扭曲, 系统与生活世界逐渐分离。

(四) 交往理性的重建

要想解决生活世界殖民化, 拯救现代社会, 克服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的途径就是使生活世界与系统重新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的合理化以及交往理性的重建。首先, 要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活世界, 即用语言组织起来的话语世界。只有通过普通的语言改变社会舆论结构, 才能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才能使不同的人在自由的语言环境中自由诚实的探讨一个问题并且达成共识。其次, 重视道德规范。在普遍的语言共识的基础上, 通过这种道德规范来协调个人对社会相一致。最后, 要通过交往理性的重建来实现重建生活世界。人类要使系统与生活世界相互平衡。哈贝马斯说的真正的合理性并不是韦伯的最优化手段实现的既定目标, 而是内在于交往之中的, 所以他认为整个社会只能建立在交往理性之上, 只有通过交往理性才能达到社会的整合和人格重塑, 要把生活世界也建立在理性交流上, 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实现社会合理化, 加强人们的团结和协调, 满足人格形成的需要。

三、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启示

(一) 对交往行为理论评析

哈贝马斯强调了交往行为的基础——语言的重要性, 强调在实现社会合理化的过程、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 都需要重建交往理性, 交往理性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他主张用互相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价值观、信仰、生活传统、风俗习惯, 人际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交往理性的话语民主和平等是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得以顺利进行的准则。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并没有为批判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也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面目和病因, 但是, 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人文的关怀, 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担忧是值得肯定的。他吸收了哲学、社会学的思想并且重建了传统的批判理论, 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让人们在相互理解的同时达成共识, 以取得社会的和谐。

(二)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那么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集中起来, 并且逐渐凸现出来。如何协调社会的各阶层的矛盾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要不断加大舆论的开放程度, 积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建设, 并不断鼓励人民参政议政, 提高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制定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社会行为, 保障“生活世界”的有序进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国的精神明文建设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克服道德的衰退, 抑制拜金主义的盛行, 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 培养公民的个人修养。这样, 我国的社会才能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 也为我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了历史借鉴, 虽然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 但是却遵循共同的交流原则, 尊重互相的平等的话语权, 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 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彼此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一定的现实意义, 为我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指导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同时, 也暴露了现实存在的不足, 并且提出重建交往理性和实现社会的合理化。尽管哈贝马斯的理论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但是他为我们提供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摘要:20世纪80年代, 哈贝马斯开始研究交往行为理论, 对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进行了改造以及改变了它的悲观主义的文化倾向, 适应了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大环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在现代社会对国家之间的这种密切的交往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性,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生活世界,系统

参考文献

[1][英]P.威尔比.《哈贝马斯和现代国家的话语》[M].1979年, 第3期, 第667页

3.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篇三

关键词:交往行为;启示;平等互动;目的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66-02

一、简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类型

哈贝斯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目的行为又可以称为工具行为或者策略行为,它遵循的原则是以丰厚的经验知识作为基础的技术。很多人在自己有所行为之前都会有一定目标,而在很多人心中是以成功为目标取向的,不管该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公正,它只是关联于目标,根本不在乎实质性的东西。但是在哈贝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目的行为是一种合理性的确定,所以目的行为又可以被称作工具理性的选择。社会群体成员把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作为取向的这一行为称作规范调节行为,这种行为与它行为所依照的共同价值群体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该行为表明所有成员的规范都要统一,使得一个群体中的所有的共同意见都能够达到一致的协商,这充分表现出了公正性和正当性。很多人说人生就像一部戏,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戏剧行为就是关联到整个群体,需要每一个人都互动参与到其中,相互之间构成观众,也就是需要很多的角色来配合好,才能将一部戏拍好。这样更加充分体现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谓的交往即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信息等的相互交换,是多个数量的主体之间一种正常的生活活动。同时,通过交往,人们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某种需求,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传达个人本意。交往行为涉及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与人交往需要做到真实,真诚。

2.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和生活世界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生活世界包括三种不同的解释性范式并且满足了社会整合的三种需求:第一是关于文化或符号系统方面的解释范式;第二是关于社会或社会制度方面的解释范式;第三是关于个性人格或自我及其存在方面的解释范式。哈贝马斯认为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系统和生活世界的脱节,即生活世界殖民化,哈贝马斯以生活世界和系统双层社会结构模式为基础,以交往合理性为中心范畴,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弊端和困境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西方社会出现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即“生活世界殖民化”。

3.哈马贝斯交往行为的实质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明确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实际上就是交往主体之间为取得一致、达成共识、彼此默契的相互理解过程。其中,交往主体在整个交谈过程中要遵循共同的语言交往规则,凭借共同的背景知识和语言媒介,进行语言对话或交谈。交往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是交往主体间为达到“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达成共识、取得一致”的相互作用过程。

二、交往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联系

1.交往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过程中

一般说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的对于是非、利益、善恶的系统观点或评判原则。因此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社会所要求的主流价值观只有靠教育者从外部灌输给受教育者,再通过受教育者的不断内化,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并坚定树立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因此,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与引导,也有受教育者给教育者的反馈,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只有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互动交流中慢慢实现。而交往作为两人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必然存在于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

2.交往是价值观教育的本身

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传递各种思想观念的交往过程。有的心理学家把交往看作交流、沟通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因为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不同,所以本身存在的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交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价值观教育的发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通过交往将独立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使价值观得到交换,这对教育有很大的意义,而这也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交往是人基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教育作为人们获得生产活动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可以看作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共同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研究课题等为中介,进行的交往活动。教育是人类在生活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交往行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环节的价值观教育,不是单纯地上思想政治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灌输给大学生就可以了,而是在与大学生的真诚交往中自然地传递各种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接受、认知并且认同。

三、交往行为理论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1.价值观教育工作要在交往中开展

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很明确地表现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过程开展。在我们国家的教育的初期,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传授各种知识,学生就在下面拼命地把老师说过的知识点给记下来,很多学生都认为老师说的东西就像真理一样,是无法改变的,这就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变成了单向的沟通。要改变现状,使师生的交流变成一种双向的相互沟通,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变师生关系原本不理想的状态,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良性关系,实现教学互动,从而使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将承担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心理等各方面的辅导和培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或者是情感为基调,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同时,学生作为被教育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反映对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师在教学水平、自我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获得参考和比对。

2.交往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在哈贝马斯看来,“相互关系”只限制于主体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这并不包含主客体之间具有主、被动区别的另一种性质的联系。从这个观点看来:只有当教师(教育者)与学生(被教育者)两者在地位上实现对等,同为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交往”。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价值观教育才能够被有效实现。要强调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互为交往中的主体,因此在构建教育理论体系时不能仅仅以“主体——主体”的模式,而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教育者主导课程和教学进程,采用单向式的传授知识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名无实,并未能体现出来,使教和学相分离。因此,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把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视为主体,更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在价值观教育“双主体”观中引入“交往”的概念,使交往成为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往中实现价值观教育。

3.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语言表达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不再只是偏重于社会政治生活,而是越来越多地朝着文化、经济和个人的生活等领域转移,这无疑会使得价值观教育的有关对话语境变得更加宽泛。所以,针对在价值观教育的对象上的差异性,引导被教育者在其实际生活中学会明辨是非,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要采用符合现实社会现状和个体差异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个体受教育的质量也是不同的,自己本身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例如同一个知识,有的人花几分钟就可以完全吃透,而有的人需要花上半天的时间,甚至是几天的时间来消耗该知识点。这充分说明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在价值观教育的开展中,对不同的个体应该采取不同层次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再者就是重视语言表达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唯物辩证主义的角度看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事物在发展的工程中,也总是有正反两面,在不断的曲折前进,现实生活亦是如此,常常会出现矛盾统一的情况,例如“善”与“恶”、“丑”与“美”、“大”与“小”等。所谓的价值观教育,既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内在组成,因此需要对高校学生的生活进行相对完整地展现,实现对真实世界的高度仿真和还原。同时教育者在给大学生展示一些正面的、崇高的社会美德时,也不要掩盖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去正确判断在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行为,使崇高的道德标准在其不断的判断和自我评价中逐渐形成。

4.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互动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指出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使交往双方有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看问题,多替受教育者着想,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总结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明确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不应该以一种压迫的方式去逼迫受教育者学习或者接受一个观点,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去教育去交换一种思想。它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即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接触与交流,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学生监督和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以教师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最终实现教、学主体的共赢,展现和优化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虽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现实中缺乏孕育之土壤,但是哈马贝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关系上的,他在交往过程中主张用真诚的对话去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让人们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达成共识,获得一致,建立和谐的社会。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是人际关系却日益浅薄,道德素质日渐下滑,人们对价值观的认识也变得非常的模糊,因此我们要注重交往的实质性,让社会更加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姣姣.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启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6).

[2]余文龙.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06,(16).

[3]张静.浅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青年文学家,2009,(16).

[4]杨红梅.论马克思主义交往视阈中的德育[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

4.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篇四

论文关键词:交往理论;课程实施;对话

一对目前课程实施观的分析

课程实施是课程汁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对于课程实施实质的理解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其中关于课程实施观点的分类,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的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观点分为三种:忠实观、相互适应观、课程创生观。

首先,课程实施的忠实观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课程实施者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即是课程实施过程对预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实现程度。这两者的吻合程度越商就说明课程的实施越有效。反之,就会得到相反的结论。在忠实观看来,“课程实施”的涵义则是指教师将这些确定的由课程专家设计好的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等具体的东两在实践中落实的过程。可见,忠实观视野中的课程知识是由课程专家创造、选择并提供的,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创造和选择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处于被动的地位。毫无疑问,教师只是充当课程专家所制定的课程变革’划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显然,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被压制了,师生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同样,课程实施的效果与专家预期的相差甚远。

为了克服上述这些缺陷,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课程学者伯曼和麦克劳林最先提出了“相互适应”的理念。这种观点是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的设计者和课程的执行者共同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进行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在卡日互适应观看来,课程实施过程中“相互适应”现象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的。因为“课程实施”决不是课程汁划在课程实践中的简单执行,它应当包括在实施过程中课程汁划在U标和方法上的调整,突施者在需要、兴趣和技能方面的变化,以及组织的适应。相互适应观倾向于把课程变革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为了使预定课适合具体实践情境的需要,教师理应对之进行改变。无疑,教师的主体性得以突显,他们是主动的、积极的执行者。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湮没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同时,这也是“工具一技术”理性在课程实施中的反映,它忽视~人”的存在,把学生当作了有效实现社会目的的得力工具,学生的主体性虚置。

5.《交往与空间》读书报告 篇五

摘要:《交往与空间》的书名表明了一个广泛的研究课题——城市中五光十色的人类活动。这是人们一直在不倦地进行探索的一个领域。本书时刻提醒我们,建筑学不仅要满足建筑空间、景观体验等的特殊要求,也要考虑到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要求。扬•盖尔以一种迷人而又富于情趣的综合性方式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本书由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主任扬·盖尔写于1971年,何人可根据1987年的英文版翻译,于1992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北欧出版的最为成功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名著之一。“户外活动以及影响它们的种种户外环境条件,就是本书的主题。”书中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阻碍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

最重要的是,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关键词:空间环境;行为活动

一、引言

作为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扬•盖尔不免用专业语汇阐释他

25年来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公共生活”这样的语汇,而读者只需3个小时便能通过丰富的图示、文字叙述对这些专业术语产生深刻理解。然而,如同一则评论所言:“幸运的是,这本书他用了25年才写完,而你只用3个小时就能看完。不幸的是,这本3小时就能看完的书,你也许要花上一辈子才能真正理解并为你所用;或者,你花上一辈子也不能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付诸实践;又或者,在这3小时之后,你甚至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你应该为之奋斗而真正的设计思想。”这段话正如盖尔的文字展示给读者的,言简意赅,读后的心态无外乎这几个“或者”了。

二、独特的规划视角

作为设计师的扬•盖尔,并没有遵从传统的规划理论和思路,而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由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诉求出发,最终落实到各种公共空间的具体设施对人的活动或是交往的影响(如座椅、灯光等。人们的每一个行为,无论是善行或是罪行,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的尺度是否能促进交往;路灯的亮度是否能照亮每一个可能隐藏犯罪的阴暗角落;联排式住宅前院的进深是否能刚刚好让站在门口的家庭主妇和走在院子外面的邻居寒暄几句;小区中的路宽和植被能否减缓汽车的行速以及更好的鼓励人们步行;是否有安全的供孩子玩耍的区域„„)现在的规划都提倡人性化设计,而大多数规划师只是 “墙上挂挂、纸上画画”,然而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不同的是,扬•盖尔的设计思想是把设计原点设定在人的感受和行为上。按照他的理论发展设计,先要对场地活

动组成有比较充分的考虑,其设计结果能在功能上保证人的活动质量,设计出宜人的活动空间。

三、深刻的核心启示

本书以街头景象开头,明确指出户外活动以及影响它们的种种物质条件是本书的主题。结合实际规划与设计时间,给了我深刻的规划启示,并在我今后的转变思考模式、增强规划设计能力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发现,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交流与互动。物质环境自身可以设计成阻碍乃至扼杀所要求的接触形式。相反,物质环境也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物质环境的一些小小的改观,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城市空间的使用状况。扬•盖尔把人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空间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必要性活动包括那些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如日常生活中的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等,也就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一般地说,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属于这一类型。在各种活动之中,这一类型的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因为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

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公共空间中依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五花八门的活动产生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徘徊、流连,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如半场休息的社会性活动,这就意味着改善空间中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就会间接地促进社会性活

动。在居住区中人们与邻居交谈、打招呼、带小孩,神情是悠闲的,放松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公共距离明显减少,个人距离显著加强,表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家园氛围。

自发性活动是一种与上面两种全然不同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物质环境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在小区的入口处、康体活动广场、太阳光线强的墙根下极易促成人们的自发性活动。

在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影响时,不同的行为活动也在影响着空间环境。在居住区中,日常活动最为频繁的是老人和儿童。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户外游戏特征。儿童具有强烈的依赖双亲的行为,因此,他们的活动一般在住宅单元入口附近进行。一方面有利于儿童自身的安全和安静,也有利于家长的照看。其户外活动场所主要归纳为:住宅单元入口、组团绿地、沿路街角、宅间庭院绿地,还有其他的活动场地等。

老年人的物质环境需求表现出与其他年龄层次居民不尽相同之处,对安全感、归属感、邻里感、家庭感、私密感、舒适感有更强烈的要求。在观察老龄人的活动中,由于一些原因,只能是以在户外活动的为主要对象。他们的活动主要是休闲,有的是几个人在一起聊家常,喝喝茶,晒晒太阳......有一些是陪着自己的孙子在玩......他们与一个共同点,都是喜欢在户外宽敞的地方活动,热闹、安全。

随着时间推移人数不断变化,冬天有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感觉。即在早上、傍晚少,中午多。

四、结语

在《交往与空间》中,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论的局限性——一种基于归纳、演绎的研究。它呈现的更多是一种结果,利用多种思维方式,或逆向、或发散、或非线性、或超三维,比较全面的提出并解决现实问题。

首先,这本书值得一读。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细微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观察人们行为活动特点和户外公共空间的关系,引导设计师和规划师对物质空间环境如何正确把握,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以人为本”的细节考虑、行为心理学研究并重和问卷调查方法都值得我们在做设计过程中借鉴学习,其中提到的一些人的行为距离有助于设计中对空间尺度和比例的准确把握。尤其是一些案例中的细节处理,如把汽车停在城市外围或住宅区边缘,然后在邻里单位中步行50~100~150m到家,这一原则使得地区性的交通与其他户外活动综合起来,也为邻里间经常性的、非正式的见面创造了条件;再如哥本哈根市街道按一定间距比如每隔100m,设置一处合适的歇息场所,这给人们步行空间提供了舒适和方便,从而增加人们停留和交流的机会;威尼斯的交通原则是在城市外围使快速交通过渡到慢速交通,使得地区性的交通与其他户外活动综合起来,活跃城市;还有一个交往活跃的街区犯罪率会降低,因为四周居民对街道上社会活动的关注会减少潜在的犯罪行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思考的。

但是,作为学术性著作,个人认为本书的逻辑性不是太强,一些内容比较混乱,缺乏有条理的整合。

其次,我认为作者的视角有失偏颇。作者的目的很唯一,就是怎么打造适宜的物质空间环境来促进人们的交往,这种单视角的研究方法,很可能会顾此失彼。例如作者心中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入口面向街道的两排联排式住宅,低层,入口处有停留空间,且建筑和街道之间是种有花草的前院,有篱笆围挡,作者没考虑到住宅的朝向和日照问题,而且城市用地紧张,低层和前院是不容易实现的。再如,对于街道,作者推崇中世纪的尺度感,但是在汽车时代的今天,在人口拥挤的城市,真的适合吗?

最后,还需要我们思考一些问题。按照作者想法,四合院应该是很适宜交往的居住形式,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现在的菊儿胡同,院子就比较冷清。因为四合院里每户人家都有完善的户型,院子变的不是那么重要了,自然失去了传统的活跃气氛,更重要的可能是大家不愿意交往。所以在网络时代,吸引人们走出房间,需要更有利的吸引因素。还有,将一些无污染的工厂放入住宅区,确实能增加人们之间的交往机会,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管理治安等问题。

6.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篇六

作者德斯蒙德·莫利斯,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他的“裸猿三部曲”-----《裸猿》《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指出:人,不是从天而降的天使而是由地而生的猿猴。作者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追溯生物学根源,讲述现代人的亲密行为,其中包括了自我亲密,两性亲密和社会亲密。他的“人的科学”的研究是基于数百万年进化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去研究人的动物性,是人类与古今裸猿的比较。

第一章:亲密行为的根源

【在诸多亲密行为中,身体接触是最重要的亲密行为,婴幼儿期和童年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对人生的亲密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

1、“身体接触是我们最基本的交流形式。”婴幼儿时期与母亲身体的直接互动,给我们留下了终身的印记。身体接触是生命体最初的印象,我们生命的源头是从胚胎开始,我们最深、永不磨灭的印象包括在母亲体内感受到的刺激,还有降生时经历的创伤感受。、婴儿时期,产生依恋关系最主要的因素是与母亲温柔肉体的亲密接触,这表现在安抚婴儿时,需要模仿婴儿原本在母亲身体内的各种感受,包括亲密互动,手托、拥抱和摇晃等动作。对于婴儿来说,最接近母亲体内状态的节奏,最能起到安抚作用。

3、婴儿成长之后,母子依恋纽带的强度和质量,取决关键时间内,母婴身体接触的丰富和强弱程度。在婴儿产生反叛状况时,应采取自然顺序的育儿模式。“先疼爱——后放手”这种模式也同样出现在猿猴身上,其中以抓握先想为典型的反射行为的动作被叫做“紧抓反射”或“莫罗反射”。通常情况下,父母会用保持亲密接触和利用襁褓来安抚婴幼儿。

4、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每一个阶段,为了让子女顺利度过,安然成长,父母和子女要有相应形式来爆出亲热,身体接触和爱抚。正如胎儿必须离开子宫一样,新生儿也必须离开襁褓。

5、婴儿早期得到的安抚动作至关重要,会在其成人的亲密行为中表现出来。

6、婴儿早期的主动接触行为是允吸,他能发出两种重要的信号,邀请母亲的亲密行为,这两种信号是哭闹和微笑。(得到第二信号的支持:a:视觉信号;b:母亲安抚行为。)相对应来说,年青人眼泪的信号就是渴望安抚的信号。

7、童年时期晚期以后会出现亲密行为的替代品如:婴儿奶嘴、布料等;稍大时,会出现与父母大闹等伪装亲密行为;成人伪装的亲密行为仅限于胳膊上一拳之类的动作,以示友好。(孩童时代的替代品会进入成年生活)

8、婴儿期一过,独立行为开始表现,到了青春期得到加强,出现“隐私”需求。9:亲密行为的原生序列是“抱紧我/放下我/别管我”。

第二章:两性亲密行为的诱因

【“两性亲密行为的诱因”审视成年人的亲密行为,概览性亲密行为各种信号,分两步走:人性感部位扫描;将人作为整体分析。】

1、我们发出一套平衡的信号,吸引或又排斥亲密行为。

2、人体各部位所代表信号:

a:胯:主要的性器官区域,较为禁忌,接触必须经过渐近阶段。例:遮阴袋、苏格兰裙...(其他部位“生殖器模仿”,传递性信号)

b:嘴巴:感性洞口,假性性信号。

c:肚脐:模仿生殖器,色情象征手段。

d:臀部:性信号区域,例女性弯腰捡东西,男人不禁想上前拍打或抚摸她屁股。

e:腿部:“修长的‘美腿’等于性成熟,因此就性感”。例:收腰习俗、中国“三寸金莲”,(双腿叉开坐是男人强势和自信的姿势)

f:腹部:展现人类男子阳刚气:肩宽、胸挺、胯窄。

g:腰部:女性信号世界,束腰历史。

h:乳房:乳房是生物进化中对半球形臀部的模拟。(乳房生命周期:未成熟女孩乳房小巧、年轻女;人乳房前凸、年长女人的乳房下垂)

i:肌肤:加强性别差异。

j:肩头:女人半球形视觉特征。

k:颌骨:长方下巴必然是男人。

l:面颊:重要信号是红晕,红晕是邀请亲密行为的信号。

M:眼睛:可以发出信号。

N:眉毛:人类特征。

O:面孔:整体价值,表情。

P:头发:头发原为物种信号,后修整成了性别信号。

2、人体各部位发出的信号,同时展示,以组合的形式、在具体的意境中,传达不同信息。

第三章:两性亲密行为

【研究成人求爱的亲密行为和性爱亲密行为】

1、成人独立后,机敏的警戒取代了盲目的信赖,独立取代了依靠。

2、一切动物求偶模式都可以归纳为一个典型的过程,分时二个阶段:(由文化决定,更大程度上由身体结构和性生理决定)

A:眼对身阶段:隔距离看人。

B:眼对眼阶段:吸引力。

C:话对话阶段:方言、语气、口音等信号传入。

D:手对手阶段:亲密行为身体接触起始阶段。

E:肩搭肩阶段:重要门槛(挽着肩膀走可能有一丝暧昧的气息,介于亲密友谊和爱情的关系之间)

F:臂挽腰阶段:直接表示恋爱行为的宣誓。

G:嘴对嘴阶段:出现性唤起第一阶段。

H:手对头阶段:嘴对嘴阶段延伸。

I:手对身阶段:探索动作逐渐深入。

J:嘴对乳房阶段:互动具有严格的隐私性。性唤起前奏,性高潮前奏。

K:手对生殖器阶段:达到高潮常用形式。

L:生殖器对生殖器:性交完成阶段。

3、三种变异形式:过程的压缩,阶段的调整,模式的细化。例:强奸。(规律:接触行为越形式化,越容易在时间顺序上提前。)

4、一切亲密行为都可以追溯到亲密的母婴关系。

5、心焦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卵子受精,而是为了滋润双方的关系。

第四章:社会亲密行为

【性质、特征、分类、需要和限制】

1、现代生活中,关系太多、太复杂、太模糊、常常太不真诚。我们畏缩不前而不与人接触。

2、成人大量的身体接触代替已消失的婴儿似的亲密行为。人的社交亲密行为中,谨慎的、受抑制的接触源于我们矛盾的需要:A:密切关系与个人隐私的需要。B:依靠他人与个人自立的需要。

3、人类大量身体接触耳朵阶段就是两个强大社会纽带形成的阶段:第一阶段:形成亲子的纽带,第二个是形成恋人的纽带。

4、现代人压力自己,不纵情更广泛的亲密接触的愉悦的原因A:现在都市社会群中,人们觉得太过拥挤,人们紧张,缺乏安全感。B:和性有关,成人亲密行为受一定程度限制。

5、“拍打”动作和夸奖在童年期建立了强大的联系,在重要语境下,基本的触摸信号转变为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例:鼓掌,招手告别等。A:拍手成为婴儿欢迎妈妈的手势。B:宝宝拍手是妈妈“空抱”的有声产物。C:视觉信号形式是挥手。

6、常见习惯社交动作:(每一个类别都表示具体的含义,并指明了身体接触时人与人的关系)

A:正面的贴身拥抱:“家人团聚”型和“运动员获胜”型。足球运动员的拥抱仅限于没有性含义的语境。

B:搂肩式拥抱:半搂半抱姿势最常见,多半为男性举动,C:手搭肩:搂肩式拥抱的简化。

D:手臂挽手臂:基本上为女性动作。

E:手拉手:相互动作,F:头部接触:恋人典型动作,父母呵护幼儿基本动作。安抚的身体接触动作是无法抗拒的冲动。

G:亲吻:嘴唇接触柔软物的动作本身是重要的,原生性的亲密行为。早期的嘴唇接触能发展为有好的文化行为。

H:握手:存在隐藏的复杂性,多种原因:问候、告别、签约、呈交、祝贺等。分“约定式握手”或“问候式握手”。恋人绝对不会握手,握手是最缺乏爱意的身体接触形式。

7、与婴儿相比,成人需要更大的独立性和流动性。

第五章:特殊亲密行为

【专业人士给人提供的身体接触】

1、两个人身体亲密接触的程度七绝与两人的信赖程度,亲密行为安抚焦虑和不安全感。

2、我们必须要在伪装的形势下的到专业恶人是提供的亲密“药剂”,生病使他人做出安抚的亲密动作。都市生活造成了过分的压力和紧张,生病,重要的不是病,而是要让人看你你有病。几乎一切肠胃不适都是由于情绪恶劣引起的,而心情不好是不适应现在生活的压力和紧张引起的,由于激动而粗心,人有可能戏剧性地丧失防止意外伤害的能力。生病得到的报偿是暂时的,延时受益时间的办法是使疾病成为慢性病,短暂的休息总是胜于不休息,医生有时让病人住院纯粹是由于情感因素。

3、美容院、健身房中,享受的亲密动作补偿了人们的亲密行为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触摸者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实际的身体接触比公开宣示的活动更加重要。可怜的替代手段,胜过完全的情感孤独。

第六章:替代性亲密行为

【人与宠物的亲密接触,围绕宠物和实验动物的尖锐意见分歧】

1/当我们被剥夺了迫切需要的东西,我们的创造精神能驱使我们去找到替代手段。例如寻找友好的身体接触。

2、我们与人的接触因文化局限而受阻,于是,我们把亲密行为转向逗人喜欢的宠物,他们是我们表示哎的亲密行为的替代品,人和动物亲民行为的本身没座位宠物的角色是人的替身,它们的身体是人体的替身。(狗,我们拍打人背部的理想替代物;猫,人发的理想替身。)拍打是我们对一切犬科动物典型的亲密动作。宠物不仅是一般同伴的替代物,而且是孩子的替身。

3、异化感和亲密接触挫折感是严重的。

4、动物实验的特殊态度,白鼠为例,我们对野鼠的态度是把它当做隐私领地的侵犯者,一切手段捍卫领地都是合法的。然后实验鼠不再是害鼠,而是人类的仆役,人类反对先照顾后使其痛苦,很多人真正关心的是其中存在的亲密关系的背叛,因为亲密关系意味着信赖。

5、就较小的儿童而言,享受亲密接触的问题由玩具动物来解决,玩具使他们亲密接触替代物的替代品。

第七章:恋物性亲密行为

【将物体作为亲密接触的替代手段】

1、我们与亲密者的亲密关系,第一步是我们与半陌生人(专业的触摸人)的亲密接触,第二步是与替代物(宠物)的亲密接触。第三部人造替代品(有隐蔽的亲密因素)。

2、一切与“物”的接触都让我们回忆起婴儿期被母亲抱在怀里的温暖。嘴唇衔东西对人有安抚作用,它意味着和妈妈这位首要的保护者的接触有了保障。(有一种欲望:抓着“香烟乳头”不放手)、3、糖果 :具有柔软和甜美的特征,承担象征性角色。

4、人们会避免一望而知的孩子气的动作,婴儿期的口唇亲密动作仍是成人生活的重要成分,即使在友情或爱情之外的领域也可看到亲吻动作。婴儿期的另一种基本身体接触形式是面颊津贴妈妈的身子,成年女性中普遍出现这种现象。

5、母亲给我们提供两种重要的安全因素:一,身体接触的亲密舒适;二,不受外部世界的伤害。因此例如旅馆等环境因素里,各方面都在模仿我们熟悉的婴儿室。

6、衣物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不是单向的关系,打理头发等行为具有明显的镇静功能,起到自恋拥抱的作用。

第八章:自我亲密行为

【概括5-8章,按身体部位介绍自我亲密行为】

1、人们用各种方法拥抱、搂抱、紧抓来触摸自己、安慰自己,在象征意义上说,手已经成为另一个人的手,即爱人或母亲的手。

2、自我亲密行为实际上是无意识模仿两个人的行为,身体的某一部分成了想象中的亲友安慰我们的亲密行为,是假性的人际交往动作。

3、五种亲密行为源头:

4、头部的亲密行为分为四大类:

A:保护动作(举手,护头,感觉器官的刺激)、B:清理动作,类似于动物为了学所谓的移置活动。C:特殊信号:手举起来到头部去完成象征性动作。D:特殊信号:手举起来到头部去完成象征性动作。

E:自我亲密动作:摸头的主要原因是无意之间模仿他触摸我们的动作,借以得到慰藉。

5、手对头的各种接触中常见的动作按频率排序

A:手托腮帮子b:手托下巴c:收撩拨头发d:手抚面颊e:手捂面颊f:手指触摸嘴村g:手触太阳穴。第九章:回归亲密行为

【重温从摇篮到墓地的自我亲密行为,对五种亲密行为做小结】

1、人类了不起的适应力往往瓦解额着社会,我们自拥挤的都是李挣扎苟安,直到触摸或被触摸都意味着痛苦。

2、华生的育儿经验建立在行为主义观点上,这一态度建立在完全错误的前提上,父母对婴儿的方式不自然婴儿觉得为安不安。由于他施爱和渴望被爱的郁芳在幼年时就被堵塞了,所以他施爱就觉得不安全。

3、例:猴子孩子得不到母爱,一会儿对婴儿太严厉,一会儿又急又急忙让步。这种方法造成的结果是幼儿期或稍大以后,孩子不是发脾气就是造反。婴儿想证明父母是爱她的。

4、培育婴儿的做法,首先,出生后的几年里,婴儿要得到全身心的爱,不能打折扣,影儿只想你最大的爱;出生几个月的经验给他安全感,婴儿阶段的管束是错误的。婴儿期与父母形成全身心的依恋纽带,成年后就容易和伴侣缔结强有力的性纽带,“安全基地”。

5、充分享受家人的亲密关系,个恶人的隐私空间必不可少,太拥挤,会把爱的触摸变成窒息的拥挤。

6、两种强大的社会态度对亲密行为造成负面的影响,第一种,是用“幼稚”一词表达的侮辱,亲密行为不会使人变柔软,反而会使人坚强。第二种,身体接触含有性的兴趣。

7、现代社会里,有关身体接触和亲密行为的行为观念需要修改。(身体感觉兴趣小组等的培训),目的是要破处文明人言行举止一本正经的表象,提醒参加者“不是拥有人体,他们就是人体。”

7.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篇七

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一、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体关系, 强调在理解基础上产生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平等协商和对话的方式进行沟通, 最终达成共识的交往活动。

1.运用主体间性模式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贝马斯认为,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 是主体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所体现出的活动模式为“主体—客体—主体”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其交往活动的主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

2.重视语言在交往中的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就是行为者通过语言交流, 相互理解, 使自己的行动得到合作, 以实现一定的目的, 达到认同。哈贝马斯重视语言在交往行为中的作用, 对于语言有效性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在交往中言语行为要具有可领会性、真实性、正确性, 为开放的、自由的、互动的、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奠定基础, 从而使不尽相同的主体间通过有效交流与论证商谈的过程最终确立共同的话语环境。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缺失

近年来, 思政课实践教学在不断的探索、创新, 形成了众多切实可行的经验, 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仍然不强。本文就基于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平等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 追求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教育者 (即主体) 仅仅把受教育者 (客体) 视为是需改造的对象。这种“改造与被改造”的不平等关系往往会忽视主体的自觉性, 导致主体压制客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致使客体在教育中缺失话语权, 使主客之间无法相互理解、交流与沟通。

2.实践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导致知行分离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发生的源泉, 这就启示我们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但在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育者集中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教师缺乏现实性和生动性, 存在过度理想化倾向;二是教师忽略了实践这一重要环节, 导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这就使思政课无法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或道德信念, 造成知行分离的局面。

3.教育主体话语权的缺失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道德交往

语言作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精神交往的媒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的话语具有机械性、模糊性、抽象性的特点, 这使得语言失去了可领会性, 导致主体间的对话缺乏共同的认识, 受此影响, 交往行为就难以发生, 无法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有效进行。

三、交往行为理论对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借鉴意义

1.“主体间性”模式有助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关系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所构建的互动关系, 实质上反映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交往中的地位。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以全新的“主体—主体”交往互动模式出现, 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其本质是二者在教学活动中都成为地位平等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是相互促进的, 学生的主体性的提升必将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2.交往行为理论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发生的, 因此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离不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 这启示我们对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回归社会生活,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教育者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不断地改进、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实践这个重要的环节将思政课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3.交往行为理论有助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行为过程中进行的实践活动,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交往活动中, 语言是最基本的媒介, 思政课教育者的热情态度、渊博学识等, 均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转变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育者语言的表达, 改变那种说教性的语言, 要善于运用可领会性的、贴近生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以便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影响力, 激发受教育者进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 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教育公平实践主体的启示[J].学术论坛, 2010, (7) .

上一篇:政治伦理结构探析下一篇:公务员法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