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复述能力

2024-08-18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复述能力(共13篇)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复述能力 篇一

学生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策略

实验小学.金凤四小张娟

复述课文是指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并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思维,组织个性化语言进行流利地

复述是把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它要求学生既要把自己理解了的内部思想转变为外部言语,又要对展开的外部语言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整理,使之用词恰当,结构严密,前后连贯,长期训练既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又使学生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复述训练比起背诵训练,独立性、创造性更强,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复述能力 篇二

一、借助“故事”的语言特色使复述内容鲜活

“故事”语言较之其他文体有鲜明特色:采用对比手法, 呈现两个词语系统;采用特定句式, 体现语言的规律、节奏之美。教师可因“言”施教,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复述。

(一) 利用“故事”的词语系统有序复述

“故事”常用对比手法呈现正反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 表达强烈的爱憎情感, 因此往往会有两个词语系统:或褒贬两类人待人处事行为, 如《两只狮子》中的一勤一懒;或赞颂英雄的正直义举, 鞭笞小人的专制、卑鄙, 如《神笔马良》中马良的善良正直和大官的自私贪婪。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语系统, 抓住故事矛盾冲突的双方力量, 在内化文本关键词句中有序、详实复述。

如教学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时, 教师可出示故事中的两个词语系统:

宙斯奥林匹斯山天规决定追查气急败坏惩罚

普罗米修斯高加索山

触犯决心盗火决不屈服折磨

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竖着读, 感受两个词语系统中不同的人 (宙斯、普罗米修斯) 、物 (奥林匹斯山、高加索山) 、事 (天规、决定、追查、气急败坏、惩罚;触犯、决心、盗火、决不屈服、折磨) 的情感色彩, 以此奠定故事的基调。然后引导学生横着读, 将词语读成句子, 读成故事, 并借助这两组词, 将两个对立人物的故事情节有机穿插、串连起来。

(二) 利用“故事”的规律学习语言

复述的过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首先是学习, 其次是运用。故事体课文中有许多语言表达的范式, 每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都有其特定的表达效果, 值得学生好好吸收、内化。

如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故事写到盘古累倒后身体发生巨大变化的第4自然段, 想象奇特, 句式工整。复述时如仅停留在文本呈现的语言上显然文未尽其用。此处教师正可借来训练学生复述:“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骨骼……会变成什么?”引导学生运用句式“他的 () , 变成了 () 的 () ”, 继续想象神奇画面。孩子们在这个句式的想象言说中表现出来的语气、神态, 说明他们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

二、依据“故事”的结构特点丰富复述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利用“故事”段落结构相似、情节一波三折、线索明暗交织的结构特点, 丰富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 进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一) 利用“故事”段落的相似结构复述

故事以口耳相传为主, 为方便记忆和传播, 往往采用“三段式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 通常表现为一件事情要经过三次反复才能完成或通过三个类同的情节单元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从而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 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如晏子三次反击楚王的侮辱等。教学时, 教师可利用故事“三段式结构”、重点段落结构相同、语句相似的特点, 由一段的复述举一反三, 迁移到多段的自主复述。

《猴子种果树》这篇童话故事有三个内容类同的段落:乌鸦劝猴子改种杏树, 喜鹊劝猴子改种桃树, 杜鹃劝猴子改种樱桃树。每段在语言表达上都隐藏着相同的结构:鸟儿怎么劝, 猴子怎么想、怎么做。特级教师薛法根借助文本表达这一秘妙, 先运用“梨树乌鸦哇哇梨五杏四”“杏树喜鹊

喳喳杏四桃三”“桃树杜鹃咕咕桃三樱二”三组词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三个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 并串词成句进行概述性复述;然后巧用填空式语段:“正当__的时候, __对猴子说:‘’猴子一想:‘__’于是就__。”指导学生详细复述故事, 进一步熟悉语段结构特点;接着让学生置换“鸟名、叫声、树名、农谚”, 迁移复述第二、三段故事;最后教师扮演“猴妈妈”, 让学生扮演“小猴子”, 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语境中活用结构, 创造性运用文本的语言结构续编故事。学生复述的过程就是运用“结构”的过程, 这样的“结构”就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结构”。

(二) 利用“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复述

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人, 首要原因就在于其情节的一波三折。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故事看故事, 梳理总结出一类故事篇章结构的共同规律, 学习从一篇迁移到一类故事的复述。

如, 《盘古开天地》一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提炼出情节一波三折发展的8个关键词“天地不分盘古苏醒顶天立地累倒身变宇宙混沌开天辟地天地成形创造宇宙”, 串词复述故事内容;然后引进另一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提炼出4个关键词“天崩地裂造船冶石窟窿补好五彩云霞”;接着分析比较两个故事的关键词, 梳理出神话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特点:困难发生———英雄显身———困难解决———解决以后, 并运用这一规律复述《女娲补天》;接着引进《普罗米修斯》, 运用总结出的神话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特点, 对应自主提炼出关键词“生吃食物来到人间盗得火种惨遭折磨黑暗无边决心盗火人类进步终获自由”, 借助关键词复述故事, 实现一篇到多篇到一类故事复述方法的迁移;最后, 给学生一个神话人物“嫦娥”, 一个神奇事件“奔月”, 让学生发挥想象, 尝试创编具有一波三折情节的神话故事。从习得到迁移再到创造性运用, 神话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结构特点, 为复述故事打开了更广阔的大门。

(三) 利用“故事”线索的明暗交织复述

线索是贯穿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 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等。细细品味, 大多故事体课文是明暗线索相互交织的。抓住了明暗两条线索, 也就把握住了故事发展的关键, 复述自然化难为易了。

《扁鹊治病》以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 诊断病情为明线, 以蔡桓公的态度变化为暗线, 两线交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根据故事这一结构特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填写《诊疗记录表》, 以“小扁鹊”身份进入情境, 梳理故事线索:“时间”“症状”“治疗方法”皆为明线内容;“患者反应”则属暗线。

主治医生:扁鹊 患者:蔡桓公

借助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诊疗记录表》, 学生会轻松将故事复述下来。然后教师创设情境, 让学生运用文本语言发挥想象转述———话说扁鹊离开齐国, 来到了秦国, 去拜见秦王。秦王大喜, 问:“神医, 怎会来吾国?”扁鹊答:“禀大王, 一个多月前……”, 学生有声有色转述的过程, 也就是语言创造性运用的过程。

3.浅谈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复述兴趣 复述能力

一、转变老师的陈旧观念,重视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课文复述的问题,其中高年级的目标中就有这样的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测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课文复述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而笔者认为课文复述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倾听能力,同时还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此种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却发现了如下不重视复述能力培养的现象:

上课时舍不得花时间指导,以一两句话带过,把课文复述当作是课外作业,要求回家复述后给家长签字。把课文复述等同于写作,为了考试时不丢分,要求学生把复述的内容写下来,不给学生口头复述的机会。把课文复述等同于课文背诵,让学生把要复述的内容背下来。

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复述的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不平衡。现今重视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毋庸置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二、激发学生的复述兴趣,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复述兴趣

复述课文与背诵课文不同但又有共同点,两者都离不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中关键词的把握,学生对此往往有为难情绪,因此激发兴趣是重要一环。复述课文时可以采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如:故事接龙、复述竞赛、表演复述等。

(二)指导学生复述方法

1.一般复述

通常要求复述的文章故事性都是比较强的,所以引导学生给课文列提纲,记住课文主要情节,记住文中关键词句,学生就不难复述课文了,另外再让学生复述时注意详略得当。

如学完课文《嫦蛾奔月》后先让学生回忆这篇文章由几个小故事组成,在“嫦娥奔月”这个故事中又指导学生分几个部分来复述,即(1)逢蒙拜师;(2)王母送丸;(3)逢蒙夺药;(4)吞药弄月;接着让学生从“后羿射月”“嫦娥奔月”“企盼团圆”中任选一部分讲,记住书中的关键词句;最后采用故事接龙的方式复述出整篇文章。再如教完《我也是普通一兵》后和学生共同列出文章提纲——开头:事情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1)江轮遇险,刘主席以普通一兵的身份投入抢险中;(2)船民的小船遇险,刘主席立即下令停船抢险;结局:船民们得救了,对刘主席感激万分。列好提纲后让学生把握住重点,记住文中的好词句复述课文。

2.创造性复述

扩充情节的创造性复述。有些课文的段落短小精悍,简洁明了,作者往往只用几个词或几句短语描绘出一个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或者只用轻轻几笔去描绘一种景色,去叙述一件事情。这种言简意赅的文章,学生读了以后往往会有文虽尽而意未穷的感觉;课文的字里行间也有许多可以供学生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如苏教版第九册《嫦娥奔月》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扩充:(1)老百姓在十个太阳的照射下是怎么受苦的;(2)嫦娥是如何接济老百姓的;(3)逢蒙夺药时,嫦娥和逢蒙是怎样周旋的,想象当时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再如《天鹅的故事》中就可以扩充想象一群天鹅是怎样破冰的情节。

改变文章顺序的创造性复述。这是打破原文叙述顺序,重新改组课文结构的复述,如把顺叙的改为倒叙,把倒叙的改为顺叙,也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好方法。如,《嫦蛾奔月》在讲完“后羿射日”后,完全就可以说到“王母送药”,接着再讲“逢蒙拜师”,也可以先讲嫦蛾奔月时的情景再倒过来讲嫦蛾为什么要奔月。再如,《我也是普通一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我让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后,启发引导学生:若不按原文的写法,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说事情的开始、经过,应怎样叙述,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举手复述。

从文章侧面进行创造性复述。有的课文因内容所需,在多线索中侧重于一条线索来进行描写。引导学生复述另外的线索,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想象力。如《穷人》一课,主要通过渔夫的妻子桑娜的心理活动和行动来形象说明主题;而对渔夫的形象,作者则用侧面描写(主要是从天气和桑娜的心理活动来描写)。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让学生想象渔夫在海上的情形。风暴有多大浪有多高渔夫的小船怎样渔夫是怎样想的他是怎样死里逃生的然后以《勤劳勇敢善良的渔夫》为题进行复述。通过复述,学生认识到:渔夫是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只有穷人才体贴穷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为别人解除困难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造性复述。如《嫦蛾奔月》这篇文章可以以嫦蛾的身份来复述,也可以以后羿或逢蒙的身份复述。像《天鹅的故事》可以从斯杰潘老人的角度来复述,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是一只天鹅,以天鹅的身份来复述。

发展故事情节的创造性复述。有些课文的结尾,读后给人遐想无穷。教学这样的课文之后,我启发学生设想几种不同的、同时又符合原文事件发展的情节。如第五册《小摄影师》这一课,小男孩没有给高尔基照成相,他是多么懊悔啊!以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我先提出“小男孩会再来吗”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让他们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根据。大多数同学认为小男孩再来的可能性较大,理由有二:一是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愿望是那么强烈,这一强烈的愿望促使他必然还会来;二是高尔基如此热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仍然会受到高尔基的热情接待。然后,以《小男孩会再来》为题,让学生当堂进行复述。这种复述训练难度不大,又有课文为依据,学生说起来比较轻松。试举一学生复述为例:“晚上,小男孩手里拿起照相机,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到了大门口,他对秘书说:‘白天我忘了带胶卷,没有给高尔基同志照成相;现在我拿来了,请您放我进去,好吗秘书连忙把他放了进去。高尔基正坐在办公室看报纸。小男孩走过去,对高尔基说:‘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再来给您照相,好吗?高尔基笑呵呵地说:‘好啊!高尔基问小男孩:‘我这儿有胶卷,你为什么还要跑回家去拿呢小男孩说:我们少先队员不能拿别人的东西。高尔基又按小男孩的要求在沙发上坐好,看报纸。相照好后,小男孩说:‘谢谢您,高尔基同志!说完,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种发展情节的创造性复述,实际上就是续说故事训练,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课文复述的拓展

课文复述不仅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复述还可以与其它语文形式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1.复述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一定要遵循先说后写的原则)。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3.复述与课外交际相结合,把复述的内容讲给家人、邻居等人听并交流感受。

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篇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小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率高、准确率低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要一味地埋怨学生粗心大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学生生理方面的原因外,与学生的训练程度和学习兴趣等都有关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算得是否准确、迅速和灵活。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计算要过关。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如果基础都不熟练,计算起来肯定错误百出,速度也会很慢。

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就是。其内容在小学课是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不少小学生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运算法则背的滚瓜烂熟,而一旦做起题来却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真正地掌握运算法则,只满足了,没有领会其精神实质。作为数学教师,要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兴趣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抑制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和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可采用情境激趣、语言激发、谜语故事激发等。最主要的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具有的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简便算法前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幼年时创造性解答:“1+2+3+„+99+100”这一百个自然数相加的故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越学越有趣味。

四、重视口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一,口算训练,节奏快,活动面大,最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第二,口算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解题意、分析算法、计算得分等一系列的思考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精细观察,迅速将有关数分解、交换、结合,如64+28+72+36经过仔细观察,发现64和36、28和72是得数为100的两组数,这样组合就会提高运算速度。

第三,口算训练能口算的特点是快,记忆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数学训练,只有记在脑子里才会快速计算,天长日久,记忆力必然会增强,做题速度就会加快。

第四,口算训练由于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有利于。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口算练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四则运算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计算时常出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粗心大意,这也是老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作为学生的表率,治学一定要严谨,给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品性、习惯最初都源于对家长和老师的模仿,同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并直接源于老师的示范。如老师的书写、运算方法,解答和检验的方法,及常用分析、推理方法,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示范质量的高低和示范模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模仿效果。因此教师应切实加强自己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严”教下形成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做运算题时不是一做完就了之,而是从运算法则、运算符号、计算的准确率等多角度来检查每一道题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从刚开始学计算就先保证了正确率,端正了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严、细、实”的习惯。

六、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算法。

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题前要仔细观察能否用简便算法,能简单的一定要简单,不管题中是否要求,对于优秀的学生应当众表扬,鼓励学生在算法上创新,不一定按书本上的算法。这样也使学生成了细观察、勤动脑、灵活运用了算法的好习惯。

七、加强对比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做练习不是完成任务,也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并认真指导,抓住学生运算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动纠正。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老师的3球碰7球。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真叫绝

二.重算理和法则过程教学,提高计算技能。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如何讲清算理呢?如我在分数加法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讲述算理,概括法则,如讲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可以这样进行:先用图表示:然后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单位?结合图形观察后回答:1个加上2个等于多少?通过计算这个题,你能初步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时,学生的叙述可能是不完整的)。并让学生再思考:怎样计算?并说明理由。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结语: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这样教学,既使学生搞清了算理,又使学生掌握了法则,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也打下了基础。

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但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必须处理好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如学生不理解数的数位概念,就不能理解笔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不理解小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基本性质,就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不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就很难讲清计算法则。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和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又是掌握四则计算法则的前提,因此教学中必须讲清数和数的计算知识。在平常教学时,四则运算的意义,可以注意让学生在计算题解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深化。计算法则是学生正确进行四则运算的依据,可以注意通过典型例题,讲清计算的步骤和方法。运算定律和性质,是讲清计算法则和简便算法的基础,可以通过具体式题的计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特征,然后加以归纳,使学生认识定律、性质的实际意义。特别要重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使他们学会应用运算定律、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加强基本训练,培养计算能力

1、重视口算训练,打牢计算基础。口算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口算关系到以后能否顺利学习和掌握多位数加减法、乘除法和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等一系列内容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第二学段都强调要重视口算。因此,小学计算教学要特别重视口算训练。

2、加强估算训练,开拓学生思维。估算是对运算过程或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估算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进行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给学生一些估算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如:多位数乘法,掌握看积的位数及尾数;小数四则计算,要看小数点的定位。根据算式特点估算结果是一种常用的估算方法,如25×0.85,因为0.85小于1,所以25×0.85的积小于25;100÷0.25,因为0.25 小于1,所以100÷0.25的商大于100等,这样预先估算,一旦发现有明显错误,就可及时订正,为正确答案的获得提供了保证,从中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此外,估算还用于应用题的计算中,如平均数应用题:敬老院有老奶奶10人,平均年龄80.5岁,有老爷爷12人,平均年龄73.5岁。求全院老人的平均年龄。在解答之前,让学生估计老人的平均年龄大约是多少,有了估算结果,就可避免出现(80.5+73.5)÷(10+12)≈7(岁)的笑话了。

在教学中,让学生估算,把计算教学与估算教学有机结合,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一举两得。随时进行估算训练,加深学生理解掌握算理和方法,明确式题答案的范围,减少错误,对提高学生的计算素质和训练良好的思维大有裨益。

3、加强简算训练,提高计算效率。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合理改变运算的数据及运算顺序,使计算尽可能简便、快捷,提高计算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简算训练,逐步增强简算意识,提高简算能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计算中,学生容易套用、滥用一些性质、定律,要让学生进行一些对比练习,自己诊断错误,反思计算出错的症结点,防止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如:300-175+25,300-175-25;125×8÷125×8,(125×8)÷(125×8);„„让学生辨析,什么情况下运用性质、定律可以简便,明白为什么有些可以用,有些题不能用。

在简便计算训练中,还要让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训练,如25×48,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不同的算法,(1)25×48=25×4×12;(2)25×48=25×(40+8);(3)25×48=(5×6)×(5×8);(4)25×48=(25×4)×(48÷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在计算中,要着重让学生养成下面一些良好习惯。

1、仔细审题的习惯。仔细审题是正确、迅速计算的前提。

2、及时校对的习惯。

3、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时,格式要规范,方法要合理,要认真检查计算过程。

4、自觉检验的习惯。在计算中,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5、规范书写的习惯。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养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良好习惯。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以上是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方法。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前后连接紧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们只有学好前面的知识,才能进一步探求研究后面的新知识。就数的运算而言,我国数学课程一直将数的运算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重视培养我们的运算能力。我们运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成绩的优劣,所以培养我们的运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突出严、细、实。

(1)严在规范。运算规范是正确运算的前提和保证,不仅要求学生做到运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试卷整洁。草稿也要执行运算规范,因为许多错误都是因草稿潦草、杂乱所导致,草稿应与正题一一对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2)细在具体。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我们的积极性至关重要。首先老师应注重平时的点点滴滴,做好示范和表率,言传身教。要求我们做到的,老师一定先做到,并主动让我们评议,找老师的“错”。我们出现了运算错误,一定要求其订正,但要用鼓励性语言,稍有进步及时表扬,做到经常激励。通过自查激励、用学生我们取得的成绩激励、利用家长的认同激励等一系列方法,我们由此产生学习动力的激励,会更自觉地执行规范,为取得更好成绩而努力。

(3)实在坚持。提高我们的运算能力,是一项极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在学习的着道路上往往会碰到“拦路虎”,老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排难,增强我们的学习信心。只要师生持之以恒,我们的运算能力会逐步提高,运算错误逐次减少。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得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具备基本的笔算技能,这是准确运算的前提。要达到上述要求,首先要根据我们的认知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保证他们技能的掌握,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还要按照教材的要求,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关注我们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与辅导,我们的计算技能完全能达到《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3、当我们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后,运算时不仅要求我们做对,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对,这就要加强口算练习。所以老师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让我们熟记一些特殊的式子,为运算作准备。比如:乘法口决,11×11、12×12、13×13┅┅,1/4=0.25、3/4=0.75、1/8=0.125┅┅,、3.14×2、3.14×3、3.14×4的平方┅┅。另外,口算时注意找规律看能不能简便,比如:3.25+5.98+6.75,找出了规律就很容易口算出正确的结果,为复杂的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4、科学组织练习。

(1)先慢后快。开始训练时,侧重在学生掌握方法,准确运算。不要求速度,训练量不要过大,而且要因人而宜。当我们掌握方法后,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运算速度再逐渐提高。

(2)先分散后集中。训练必须与教学同步进行,开始坚持分散练习,练习方式要多样化。训练时要注意调动我们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我们逐步达到准确、熟练。当教学到一定阶段时,再采取适当的集中训练,使我们的运算有量化过程,从而达到质的飞跃,形成技能技巧,提高了运算能力。集中训练时,可采取课上课下相结合,课上集中训练6分钟,出若干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没做完的课下补上。时间长了,就可以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我们的运算能力。

找出了我们运算错误的症结所在,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相信我们的运算能力是可以迅速提高的。

[ITEM_USER] 留言[ITEM_DATE]我要回复[ITEM_REMOVELINK] [ITEM_CONTENT] 回复 取消

[ITEM_USER] 留言[ITEM_DATE] [ITEM_CONTENT] [ITEM_USER] 回复[ITEM_DATE][ITEM_REMOVELINK] [ITEM_CONTENT]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ITEM_USER] 回复[ITEM_DATE] [ITEM_CONTENT] 共 0 条留言

下一页 上一页

精心收集

5.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五

齐家务小学陈天芝

摘 要: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阅读能够进行听说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知识是人类对自身经验的总结,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阅读又是获得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有人说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每7到10年就要翻一番。面对如此多的知识,要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阅读能够进行听说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将

从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学习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并教给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一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授新课,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

1、预习要求要明确具体:即①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②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根据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在教《晏子使楚》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预习,运用标记法边读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和疑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我就引导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讨论,自己解疑,这样学生就逐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从而也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能力。

(二)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如果能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对于一篇课文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在学生阅读前老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白杨》一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白杨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白杨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等词语和“从来……就……”、“不管……不管……总是……”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白杨的特点。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疾飞”、“一眨眼”、“像箭一样”、等词语来体会翠鸟飞行速度的快;抓住“鲜艳”、“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等词语来理解翠鸟外形的美丽。

(三)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朗读,在方法上不给予指导,学生极易疲倦、厌烦,阅读效果不好。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从“兴趣”入手,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读书的趣味。

(1)形式多样化。只有快乐才能发展健康人性,阅读同样如此。为此,要把较为枯燥的阅读内容变成通俗的、有趣的、幽默的、有意义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阅读形式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将阅读内容具体变成故事、童谣、三字经、五字言、相声、小品、笑话、歌曲、快板等。

(2)内容选择要浅近。所谓“浅”,就是浅显,学生能够读懂。所谓“近”,就是要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

(3)加强朗读教学。语文阅读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办法。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

再现其情其景,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这时,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他们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多角度、有创意地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的形成,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4)阅读竞赛。学生通过竞赛、教师的点评,不但掌握了阅读技巧,同时也获取了文章的知识。

(5)演课本剧。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果将它们排成课本剧,加以演出,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生动、形象的知识,有文学、音乐、美术达到有机整合,用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以便用到写作上来。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2)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

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4)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6.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篇六

分角色表演朗读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使他们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凶善,读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如教学课文《坐井观天》一课,我让孩子分角色充当小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扮演小青蛙的同学读出了无知、愚蠢的语气;而小鸟则读出了讲道理、笑小青蛙无知和着急的语气。同学们被小动物们的话语感染着,当同学们读到“我口渴了,飞了一百多里,下来找点水喝”和“天无边无际”时,孩子们用手比划着天那么大,班里同学们感受到天是特别的大,都伸出了舌头。当同学读到“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我不会错的。”大家都为小青蛙感到无知而可笑。最后扮演小青蛙的那个同学听了小鸟的话还跳了出来,他的举动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同学们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上来表演朗读。可见分角色表演朗读不仅能激发同学们朗读的兴趣,也能收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借助儿童的`这一优点,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他们年幼无知,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读对儿童来说很难,这样就需要教师正确、耐心地去指导、范读,教给他们读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为他们到高年级时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用普通话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其次,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有的句子比较长,教师在范读中就要有意识地朗读出词与词之间的自然停顿。如,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时间长了,学生很快就会掌握朗读停顿的方法,正确地朗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要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态,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如在教学《老师带领我们找春天》一课时,读到“我们又来到果园里,有的桃树已经开出粉红色的小花,微风吹来,飘着一股清香……”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的情感。通过老师绘声给色的范读,学生就会被带入春天美妙的情境之中去,从而达到了指导朗读与理解课文的目的。教《纸船和风筝》时,先让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边听边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伤心情感。学生对文章的悲伤的感情基调有了点滴认识后,再让学生对照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朗读的方法愈多,学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水平亦就更高。

个别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

自由读。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自由读就弥补了这一缺憾。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开火车读,是一篇课文由几个同学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名一个同学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结束,再指定下一个同学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唤起同学的注意力,同时充满趣味性。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齐读则可在课的收尾阶段,细心品味课文内容时进行。如《北京》一课,前四个自然段都是介绍了北京的美丽,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结课文。“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北京的首都!”齐读则表达出了学生赞美北京、热爱北京的心声。

7.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复述能力 篇七

那么,什么是课文复述?课文复述就是学生在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对课文进行加工和整理后,用学过的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能动地使用某种记忆策略和方法,通过口头或笔头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复述的基础是熟练的朗读,但又不是朗读,它的最终目的是脱离课文材料凭借记忆运用口语来说,它是联结阅读和口语的重要枢纽,是各种言语活动互相配合、互相转化的重要契机。这种运动记忆一经学会,再加以不断的练习,是不易忘掉的,因此它是学生大量吸收语言材料并向长期记忆输送的有效途径。

课文复述是学生对语言教材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在复述之前,必须熟读课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脉络,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复述不是背诵,不是照般原文,而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创新。复述对学生来说是记忆和巩固课文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领会程度深浅的方法。如果学生养成了复述的习惯,就打下了开口的初步基础,经常大量的复述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复述整篇课文自然而然地掌握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型的实际用法,掌握各项语法规则。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课文的复述,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笔者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甚至教师不重视课文复述,有的学生习惯于把课文的复述变为机械被动地背诵课文,有些学生害怕课文复述。这是值得每位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

此类问题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因素是老师没有精心设计复述内容,同时也缺乏正确的方法指导,没能坚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下面我就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的复述方法及指导学生复述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分别来叙述。

一、英语课文复述的过程及方法

首先,理解和复述课文。理解课文是复述的重要条件。理解不仅包括对课文中每个句子、每个词的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而且包括对课文和段落整体结构的正确分析。

根据课文的题材和体裁的特点,通过阅读或听说等途径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完整信息和内容,把握各段各层次间的联系和课文中心。在接触课文前或后,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把答案串成复述内容。问题不仅要紧扣课文内容,要体现其主要线索和事件,而且问题不宜过多过细。对于采取倒叙和描叙手法的课文,可根据其主要事件列出若干句子排列其先后顺序。先理清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然后按所展示的句子进行复述。根据课文特点,还可通过判断正误题、填写课文插图和划分段落等手段初步理解和复述课文。

在学生初步理解和复述整体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讲解和复述。可采用“抓重点、化难点”和“精讲多练”的方法,通过替换(同义代替或反义否定)、完成句子、造句和改变句型(如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复合句与简单句之间的相互转换)等多种形式,不断以旧引新使知识前后贯通。通过这样联系,分析和比较、毋需多费口舌,学生自然会理解掌握这些表达法并领会各比较点之间的关系,复述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了。指导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掌握这些特点可为学生快速而又准确地理解和复述课文大开方便之门。

其次,编制提纲。编制复述提纲是进一步理解课文、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课文以及寻找各段的topic sentence和signal words的过程。提纲的编制视课文的特点而定,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有效地唤起学生追忆课文内容就行。它可以是表格、课文的结构,各段意的概括,还可以是关键词。开始时师生共同设计提纲,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可逐渐过渡到由学生自己编制提纲。

第三,复述方法,即怎样复述。

1、机械复述,即借助文字、图、物等进行有控制的复述课文活动。常用下列形式:

1)关键词提示法:即抽取与课文的主要内容密切相连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重组课文信息进行复述。每篇课文的段落里都有重点词语,用这些词语作为复述的线索。学生可边看边想,用词串句,用句串段,由段及篇,层层扩展。

2)列提纲法: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找出文中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出各段的段意,然后教师列出复述提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顺逻辑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复述。

3)表格法:即教师把课文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进行复述。

4)线索法:即以课文的时空顺序或主要情节及其发展为主线。复述时,教师把文中的时间或年代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复述与此相对应的事实。

5)图画法:既教师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图片,凭借图片,把抽象的课文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6)完形填空法:完形填空式的复述方法具体如下:教师先将所要复述的课文浓缩、概括成一段文字,并将其中的重点语句挖空,然后请学生填空。

7)听录音复述法:放课文录音,先让学生听一句,复述一句;然后再听一段,复述一段;最后听每段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课文复述。

8)根据问答题复述法:教师以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复述。教师先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在问答操练后让学生叙述概括性问题。

9)回译性复述法:先把课文译成汉语,听一句汉语用英语复述一句。

10)根据课文概要复述法:先概括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再根据中心思想来复述。

2、活用复述,即学生自己自由地、独立地进行复述,并且复述中对原课文加以改造、更新。常用下列两种形式:

(1)变更性复述。复述时学生把课文中的人称、时态、语态和体裁等加以变化。如对话改为故事、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等,使复述更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2)缩述与扩述。复述时学生运用已学的新旧句型,自由地扩展课文的段落或浓缩课文。

二、课文复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使复述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科学地使用,增强学生言语运用的能力,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引起注意:

1、授予方法,正确引导。

成功的学习是依赖于正确的方法。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复述。在刚开始阶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认识文章,帮助学生做读书笔记,概括文章大意,如帮助学生找出文章主题句,或通过文章上下文内容归纳大意等。

2、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区别对待。

也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不同的复述要求。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复述形式。总之,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知识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如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利用关键词法或线索法进行引导,好的学生可叫他们分角色表演或续编故事等等。同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采用不同复述形式。

3、适时纠错,给予信心。

学生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中途打断,等复述完毕后再更正;否则,会打断他们的思路。即使有些学生复述得不够好,也要加以鼓励和表扬。而且,纠正错误最好用间接方法,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参与复述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4、注意合作,提高效率。

有效的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这样,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复述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而,教师在学生复述时,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探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5、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逐步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仅靠几次课运用复述进行英语教学,就想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长期坚持这种方法,多多练习,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参考文献

[1].张翠平.初中教师教学参考:英语课文复述八法.[N].英语辅导报(初中教师版),2005-2-4(18)

8.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复述英文的能力 篇八

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熟悉课文

高职学校使用的教材与高中课本难易程度相同或相近,题材广泛,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极强,都有非常完整的主题和情景。a

例如,《Abraham Lincoln》一文,主要介绍的是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简历,包括他短暂的念书过程,以及他为黑奴解放而辛勤地工作,最后遭到枪杀的经历。在复述这篇课文之前,首先对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影响及其废除奴隶制的历史条件,对学生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使学生在头脑中对课文的关键语句有一定的感觉。这种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例如:against slavery(反对奴隶制度);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国总统);No more than a year in all(总共不到一年);The American Civil war(美国内战);Slave owners(奴隶主)。这些关键词语,学生在头脑中集中思维、综合、全面地思考,对林肯的大概历程就有了简单印象。

然后,精心设计与课文联系密切的问题,如who is Abraham Lincoln?where did he live as a child?Did he like slavery?How did he fight against slavery?When was the Civil War broken?Where was Lincoln shut?Is Lincoln shut?学生如果对这些问题全部都能回答,那说明他们对课文基本理解了。这样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为课文的复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展示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的认识倾向,有了兴趣,做事才能积极。所以,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对复述课文有兴趣。利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途径。

例如,《The Necklace》,由于是短剧形式,人物形象鲜明,舞台背景简单。笔者制作了幻灯片,画出情节,配上录音,展开在学生面前的仿佛是个小舞台,再加上旁白,学生如同在观看一场话剧,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通过边看幻灯片,边听录音,将整个课文全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就把情节记得很牢,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加深了,复述起来也就不觉得难了。

三、教师示范,引起学生鲜明的复述课文的表象

教师的示范很关键,它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复述课文,如何进行组织语言。例如,《Karl Marx》一文,可以这样复述:Karl Marx was born in Germany and German was his native language. He was interested in police. He often moved on for political reasons. At last, he stayed in London, Marx studied English hard. He wrote articles in English for an American newspaper. He also wrote one of his great works “The Civil War in France”. Marx started to learn Russian when he was about fifty years old. He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时,要多运用学过的简单句或同意句改写;将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注意当时情节所需的时态;注意话语的衔接,适当加入连词、副词;不能出现错、病句等。

四、 分组设问,复述课文,激发学习动机

要想将复述课文的练习做好,教师需认真设计,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四个步骤:组与组互相就课文提问,熟悉课文;各组分别复述课文;互相总评,选出精劣句,并进行改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9.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篇九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就小学数学综合课”发展能力“的培养,应着重注意一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学在阅读中感悟数学培养能力:引导课堂争论,培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创造一切机会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加强操作,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发交流兴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作 者:赵坤芝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唐县高昌镇淑吕小学,河北,唐县,07235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20xx ”"(18) 分类号:G623.5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培养 数学能力

10.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篇十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正确”是计算的基本要求,“熟练”是计算能力的标志,“合理灵活”是计算正确熟练的重要保证。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加强口算

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每天安排3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二.加强笔算

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所以在加强笔算时要牢记加、减、乘、除的笔算法则。在教学时要强调注意事项,就能很快掌握笔算,为四则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三.加强四则混合运算

计算法则.算理、定律等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计算时必须遵循的法则,学生要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必须掌握计算法则与运算定律,才能提高计算能力。

在四则计算中,要求学生计算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就必须要掌握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算什么、不算的该怎么办?让学生掌握书写格式,避免抄错数字和书写位置不当,才能确保正确度。但还有速度的要求,要重视运算定律的运用,引导学生发现特征,寻找规律。有些习题,通过观察,可以找出计算规则,从中总结出口算的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常练、多练,才能熟练。

四、加强记忆性训练

1.分母是2、4、5、8最简分数的小数值。

2.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计算结果不正确是马虎,粗心等不良习惯的造成,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寓教于乐,多采用多种形式训练,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3、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11.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口语能力;复述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35-01

低年级教材选编了相当数量的童话、寓言。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复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来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了口语训练的目的。从而让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词汇缺乏,常常无法准确运用语言来表达所要叙述的内容,复述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为出发点,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复述能力。

一、做好复述示范

开始训练时,如果教师教授的知识点过于复杂,对学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刚开始要要降低要求,只要要求学生能说出部分内容即可。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故事性强的童话、寓言等课文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初学复述,学生往往去背诵课文而不是用自己的话叙述。教师可把课本摆在讲桌上,有声有色的讲述课文,学生合上课本认真听。如教学《称象》,可按曹操听了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后直摇头听到了曹冲称象办法后点头微笑的顺序,借助表情、动作、手势、生动形象的复述给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同桌互相练习复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复述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情欲,使他们以模仿教师复述课文为乐趣,从而达到培养他们能力的目的。

二、利用插图进行复述

低年级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要求他们复述一篇较长的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能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有效的为复述提示情节发展的顺序,就能收到较好的复述效果。如教学《小猴子下山》,可根据插图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小猴子下山来干什么?②小猴子下山首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最后干什么?③小伙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学生可依据上述问题观察1—5幅图,并按观察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表达连贯,这样的复述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三、实际性复述

理论知识要能够在实际中得到运用才能得到好的释放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战经验。比如说在课堂上展开辩论赛活动,让学生分成几个组,老师拟定一个辩论题目,老师在这过程中只是充当聆听者的角色,让学生们自己去找资料、自己去安排辩手的位置。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这不仅仅让学生的复述能力有一个实践经验,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性的锻炼;另外,学生的口语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还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得到高效的运转。

四、分角色复述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活泼,爱动不喜欢静,做事缺乏耐心。如果永单一无趣的形式进行复述练习,学生容易厌倦,积极性不高。因此,可选择分角色的表演形式进行复述。如教学《要下雨了》一课,分别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小蚂蚁等角色,让他们表演,复述为一体,这样就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1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 篇十二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 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 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 疑是条件, 问是结果。因此, 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 在问中学。

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 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 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 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 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放心提问。

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

1. 让学生多说, 学会提问。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 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 通过多说的训练, 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

2. 让学生多做, 启发提问。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

3. 让学生多想, 深刻提问。

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分析和比较, 就能将问题转化, 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中, 如果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什么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学生将会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问题, 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 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 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

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 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 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 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反之, 提问方法不当, 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使学生善于提问。

1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十三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吴秋仲

有这样一则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而这位小朋友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的。因此,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1)、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平等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同孩子们相处,一起畅游美术知识的海洋,一起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从而去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美术创造意识。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3)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

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二、加强对儿童四个能力的培养。

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梨、香蕉等的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再如《漂亮的瓶子》一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古今中外瓶子的外形,自己总结出瓶子的结构特点,再观察瓶子的装饰美化方法,进而想象设计出更加新奇的瓶子来。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长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等,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学设计应用课《泥条盘筑》时,首先让学生欣赏感受到泥条盘筑造型的美,进而再让学生分组探究器皿的造型以及泥条盘筑的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的设计想象,制作出了许多造型新颖、实用的生活器皿,盘筑的方法也有所创新,如层叠法和捆扎法相结合利于物品的美观实用。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发挥儿童的想象。

苏联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美的形象性特点,一般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因此它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

形象思维方法。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但是我们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学生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而美术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而兴趣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电化教学,把它作为引起学生美术兴趣,激发美术求知欲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我在上《动物朋友》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兔子、小鸡、小鱼、白马的动画片,中间插播音乐,学生欣赏后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问:“听了这段音乐动物圆舞曲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答:“音乐很美”、“好像是在和动物们跳舞呢”“仿佛是在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 这时学生已经想要画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出要求,不能只限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雀跃。在教师的鼓舞和指导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情趣可爱、形态万千的动物图,到最后小结时,我把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

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四、加强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曾讲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可根据学生的美术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美术教学安排。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为美术教师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并发挥学生想象的创造活动,在教学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美术创造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小小的船》时,联系儿歌音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天。”这时候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时的联想范围,对小小的船进行形象思维,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虽然学生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美术教师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表扬。通过肯定一个学生,从而激发全体学生进行美术创造的热情。

又例如小学四、五年级正是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感兴趣,而且又十分好动,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正在形成,他们对于美的概念较为模糊,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很感兴趣,六年级学生在心理的感受正走向适应阶段,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掌握学生美术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相适应的美术教学方案,全面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应材施教,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建立起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上一篇:2018.8.30年秋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主持词下一篇:奇妙的热胀冷缩实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