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2024-07-29

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共10篇)

1.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篇一

黄各庄中心卫生院

关于标准卫生室建设工作汇报

按着区委区政府及卫生局的工作安排部署,我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

根据具体的要求、进度汇报55个自然村的情况:

黄各庄目前共有村13个,其中黄各庄已达标10个已达标的是南泊张连军、西泊董平、北泊卢建忠、西坨肖天富、米厂董树宝、东坨么占彬、黄二村左素更、黄一村杜子海、花园左全福、三村刘会英。小河西由左素清代管正在内部装修、东黄各庄郑学荣内部装修、李庄子陈海泉由村里说要提供房屋,已达成协议,等待内部进一步的规划。

宣庄共有22个村,目前合格19个:赵辛庄刘春梅、丁代庄裴玉丰、宋坨王少芹、宣一街苏宝林、二街于风英、四街郑百礼、五街马永贵、六街董淑新、东泊董玉艳、东治刘敬华、曹庄子肖彩霞、王洪庄李继巧、西泊杨会芹、王家盘子王文彪、楼庄子董柳胜、新房子高宜臣、作城庄左玉环、西老治靳力健、五相庄董春霞。宣庄三街由郑百礼代管、忠信庄由杨会芹代管、公庄子由大岔河毕硕兰代管。

董各庄共有村20个,目前合格9个:董博董山虎、杨庄杨印国、董四村董兰花、汤庄樊素英、双坨张振存、董一村董广健、西台由谢淑玲、东台刘凤伟、董三村董连义。张博、韩博、李博、范家岗子由董山虎代管;新庄子、庄户由樊素英代管;郝庄子由董静代管正在内部装修、张建庄由张敬芳代管正在内部装修;董二村范春阳儿子楼房搬家后腾出地方预计12月达标,太平庄马希存地基已解决正在启动,老庄子准备由董丙文(原董各庄卫生院长)代管。

此项工作中,镇、村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协调村委会给村医提供房屋3人次,帮助协调地基2人次,召开现场会一次,召开专题会一次。医院多次派驻工作人员指导,并分片包村到人,每周一汇总工作进度,难点村帮助协调村镇关系,已基本解决。

以上是我院的工作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黄各庄中心卫生院

2006.10.9

2.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篇二

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居住品质, 解决目前我国在住宅厨卫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下达的国科发计字[2 0 0 7]1 9 0号“关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筑节能关键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批复”的文件中, 将“厨房卫生间污染控制与环境功能改善技术研究”课题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中。根据文件要求, 该课题的分项“改善厨房卫浴间环境的技术标准研究”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会说话设施委员会、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和北京智能建筑配套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武涌副司长和张福麟处长出席了会议, 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武涌副司长强调, 能否在住宅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 厨房卫生间是关键的一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能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 进行厨房卫生间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本课题注重引导和研究以人为本的厨房卫生间设计理念、厨房卫生间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和安全健康等问题, 将为我国节能环保建筑中厨房卫生间的新型建材开发和设备研制以及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措施, 推动厨房卫生间标准化体系的实施, 促进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张福麟处长表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定位就是解决共性、关键性的技术, 人居环境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当中的一个重大项目, 本课题是人居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 今年6月份科技部将其作为试点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 可见国家对厨房卫生间技术发展的重视和关注。本课题的实施也将有助于提高厨房卫生间环境规划质量和水平, 改善厨房卫生间能源消费结构, 增加太阳能的使用率, 降低能源消耗量,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林润泉副理事长代表课题组向长期以来对课题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的科技司及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并就课题研究工作做了汇报。林润泉副理事长表示,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 课题组积极推广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 大力集聚人才, 有力地激发企业自主创新,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本课题计划于2010年完成, 并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建设部科学技术司成立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联合办公室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3.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 篇三

[关键词]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

最近几年,我国的在卫生档案信息化领域的进展非常快,以疾病控制和医院信息化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也在逐步的建成,这对于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是由于我国的卫生档案信息化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技术条件和体制机制等多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限制,使得居民的医疗健康的档案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地域都无法进行共享,而且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程度也不令人满意。如何才能在医疗为上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成为各级医疗部门都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理清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内涵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可以对主要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横向覆盖,形成基于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门诊统筹管理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从而实现医疗卫生档案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并逐步加快各类各级的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协同。医疗卫生档案建设的本身包含非常广泛的内容,它不仅包括医疗卫生档案的数据库建设、有序整理资源的开发、网络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包括做好前面工作的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医疗闻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因为历史时期的不同也不尽相同,而且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发展的阶段也是紧密联系的,前一个时期的工作要为后一个时期奠定好基础,才能使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良好的开展下去。我们早期的医疗卫生档案建设主要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计算机只能算是一种辅助的工具,在建立科研教学类、预防保健和病案管理的档案机读目录是菜花发挥作用,用其来进行目录的编排和检索。而我们当前的医疗卫生档案的建设却融合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对医疗卫生档案进行综合的处理、开发和管理,从而建成一个不同医疗机构乃至不同地域都能够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档案体系。

二、明确实施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责任

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但需要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而且也需要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看来国内同时具备这几方面知识的人才却十分的紧缺。目前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具备了档案管理的基本素质但是对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方面却能力有限因此单靠档案信息部门很难完成对于医疗卫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我认为要想更好的完成医疗卫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结合档案部门和信息部门的力量,有信息部门来提供技上的支持和保障而档案部门则负责进行具体的布局和实行。

三、明确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要想更好的建设医疗卫生档案体系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因此我们在进行体系建设时必须要明确建设的思路。第一,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主要值得是档案数字化设备和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这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建好了信息网络系统才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交换和传输,而且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也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第二,推进医疗卫生大难的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预防保健、医疗人员、科研人员、医疗卫生的业务技术档案以及病员病案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同时要完善信息系统并紧密一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院内数据的的整合,逐步的形成一条以临床路径为主要代表一电子病历为何新的具有高度的整合能力以及服务型的档案信息系统,这也是在确定体系建设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

四、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与采取的措施

1、医疗卫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医疗卫生档案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而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资源整合,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同时也是医疗卫生档案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目前,很多医院和医疗机构在进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只重视对于相关硬件设施进行建设,对于档案管理最重要的元素——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却很轻视,这就造成了在先进的网络硬件系统当中只有一些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党群管理少量的病例档案信息和预防保健类的档案信息在系统里进行流通,使医疗卫生档案的信息化系统不能发挥本来应该有的作用。

2、制定电子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制定的有效程度,对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的成败起到重要影响。制定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标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是从规划、执行转向系统运行的重要节点。为保证不同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由国家和省层面统一设计架构体系、确定建设标准,规范基本业务应用范围。

3、根据标准建设电子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应用平台

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系统是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发展,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理念,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成开发、共建共用”的原则,建设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卫生管理等五大重点业务系统建设。通过省级、地级市平台,对各级各类卫生服务和管理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汇聚、整合、筛选,建成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医药卫生基础资源库。

五、开发人力资源,确保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医疗卫生档案的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全新的技术应用过程,其最主要的依托对象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医疗卫生档案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建设,其运行、组织合开发管理工作都由不同科学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完成,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和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更加需要既熟悉信息技术又懂得档案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医疗单位在人力资源开发面前,首先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通且具有结构技术信息、医疗专业知识北京和科技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不但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学历还要具备基本的医疗卫生管理的知识。另外,要加强对于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培养他们的档案管理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学习,使之能够将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知识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技术方案》

[2]郭亚玲.加强职业卫生统计信息档案管理[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

作者简介

4.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篇四

一、基本情况

李田楼镇卫生院位于单县城东12公里处,全院在岗职工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7人,下辖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乡村医生97人,承担着全镇31个行政村,5万人口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

(一)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我院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根据所承担项目进行宣传、培训、督导、考核。制定下发了《李田楼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李田楼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李田楼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李田楼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督导、检查、考核制度,规范了我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组,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对村级公共卫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我们为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多次组织各科室项目人员,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对全镇卫生室所有公共卫生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各项内容,提高了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为规范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督导、考核,落实责任追究

我们认真落实考核工作制度,定期组织考核人员对各卫生室项目进行督导检查,每季度进行了一次考核,考核组人员采取查阅资料、调查随访服务对象等方式对各项目单位逐项进行检查,针对项目工作存在的问题现场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对项目工作开展好的卫生室通报表扬,对考核后三名的卫生室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使项目工作能扎实运行。

(三)项目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按照单县卫生局要求,我镇于2010年启动了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服药项目,连续四年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对筛查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签订免费服药知情同意书,免费发放药品,加大对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和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对冠心病、脑卒中患者进行专门管理并录入微机,为满足群众对基层卫生的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的目标,率先在李田楼镇中心社区卫生室开展了家庭医生式服务。然后又在各卫生室相继启动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重点人群的查体率、建档率、服务对象满意率。

1、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根据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全镇医疗机构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17块,通过及时更换宣传栏、发放健康宣传材料、举办健康讲座、开展健康咨询,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健康山

东行”加强健康教育宣传,2014年上半年发放宣传单6000张,健康手册、折页2000张,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56次。组织医护人员深入辖区居民家庭,全面掌握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主动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同时也提高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可度,群众参与公共卫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2、健康档案真实规范。各项目单位按照服务规范,通过入户或组织重点人群到医院查体,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并组织档案质控人员专门负责档案质量的审核,保证了档案的真实、有效。截至2014年6月30日,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7870份,并输入电子档案37661份。

3、儿童保健。对新生儿及时建立儿童保健手册,采取与预防接种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儿童保健率,按照服务规范,认真开展儿童保健服务,截至2014年6月30日0-6岁儿童系统管理2644人,并及时进行健康指导。

4、孕产妇保健。我们通过基层妇幼信息筛查网络,及时筛查早孕妇女信息,按时为农村孕产妇开展孕期保健。建立了产妇出院信息通报制度,保健院将出院产妇信息反馈到我院后,我院妇保科人员及时入户进行产后访视,提高了孕产妇管理率和产后随访的及时率。截至2014年6月30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服务275人,并及时进行转诊和跟踪随访服务,产后访视275人。

5、老年人保健项目。规范实施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服务

项目。在此基础上,我镇开展了60岁以上老年人系统保健项目,对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查体,对不能到站的老年人入村入户进行补查,使老年人健康查体率达到90%以上。同时免费发放高血压、糖尿病常用基本药物。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规范管理4915人。

6、慢性病管理项目。积极开展各类慢性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建纸质档案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制定重点服务对象的随访计划,实行责任医生包村责任制和签约服务制度。截至2014年6月30日,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2252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407人,8、重性精神病管理项目。通过入村排查和专业医院筛查重性精神病人信息,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全镇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168人。

9、传染病报告处理项目。及时登记报告传染病,截至2014年6月30日,传染病登记例数7例,网络直报7人,报告及时率达到100%。

10、预防接种常规免疫规划。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管理,规范疫苗冷链运转,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规范接种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内的疫苗,截至2014年6月30日免费建立预防接种证313人。接种率达到100%。全镇未发生疫苗针对性传染病。

11、卫生监督协管。卫生院按照监督协管服务规范,成

立了监督协管领导小组,建立了本底资料分户档和各项工作制度,按时对辖区相关单位进行巡查。全年未发生公共卫生事件。

12、加强15-49岁妇女保健。对辖区常住15-49岁妇女进行分类管理,建立15-49岁妇女花名册,通过用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妇女进行保健知识宣传。建立了妇保门诊,做好对日常妇女病检查、健康指导及保健咨询工作并做好登记。我们利用“三.八”节对妇女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进行健康体检。通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居民生活行为方式明显改善,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98%以上。

(四)加强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项目经费

制定了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成立了项目资金领导小组,对各卫生室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项目资金与考核挂钩,根据考核工作数量和质量拨付项目资金。

(五)项目实施取得的经验

一是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是开展项目工作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按照县政府下发的《关于调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建立和完善了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按照“分级负责、责任明确”的原则,有效的开展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

二是加强培训是促进项目工作规范开展的有力保障。今

年上半年举办项目专题培训2次。卫生院对项目相关人员、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经常性进行培训,提高了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了服务行为,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开展。

三是新的服务模式使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有效。为进一步探索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镇逐步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服务对象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乡村医生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根据考核结果拨付项目资金,是资金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通过细化考核方案,认真核查服务项目数量、质量。根据考核结果,拨付项目资金。考核成绩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按考核工作量拨付项目资金;成绩在80(含80分)—90分之间拨付80%;60(含60分)—80分之间拨付50%;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予拨付。得分在前3名的单位,在全额拨付经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再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考核结果后三名的单位进行全镇通报批评,并向医院说明情况,使项目资金的拨付与工作开展的数量、质量紧密结合,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的规范开展。

三、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是农村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病认识有偏见,造成卫生院精防医生进门难,使重性精神病随访和健康查体存在较大困

难。

二是村医队伍结构不合理、呈老龄化趋势。

三是我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部分孕产妇和慢性病人的随访服务落实困难。

四是公共卫生项目督导考核缺乏相应工作经费,建议建立督导考核经费拨付机制,在拨付项目经费时增加相应的督导考核经费。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强化督导考核,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强化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公共卫生服务参与率。

三是切实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建设。

各位领导,我镇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考核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田楼镇卫生院

5.卫生行风建设汇报稿 篇五

全力打造省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

自成立以来,中心坚持以“团结奉献、务实求优、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为精神,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围绕“方便群众就医”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两大工作重心,转变模式、扎实工作,努力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全市打造民本卫生、满意卫生、和谐卫生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建立长效稳定的激励机制

(一)以制度约束人。中心以明确职责、强化程序、提高服务能力、实行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为目的,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及各类技术操作规范,对责任医生日常服务和言行举止进行规范,使职工在行动上有了依据。2007年出台社区卫生、医疗、行政后勤三套72项规章制度,2009年作进一步完善。

(二)以制度管理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优胜劣汰、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的内部运行机制。两年一轮开展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和职工双向选聘工作。实行职工代表大会议事制和党员议事制。

(三)以制度激励人。建立和完善中心各部室和站的内部实绩考核标准和体系,引用竞争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将日常考核、集中考核和明查暗访结合起来,以工作质量、服务效率、居民满意度为核心,考核结果与劳务报酬挂钩。

(四)以制度引导人。蓬勃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深化民主和谐氛围。以强化廉洁行医、廉洁服务意识为抓手,举办演讲会、读书会、周年庆等各类联谊活动及党员红色教育活动,制作中心宣传画册和廉政文化墙,印发职工廉洁服务手册,设立廉政图书角等,立足各种宣传阵地营造舆论支持环境,提升职工文明素养。

二、抓好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推进渔农民健康工程

(一)优化服务环境,为居民求医提供方便。一是按照中国社区卫生协会推出的国家标准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从功能定位、氛围营造、文化打造等方面着手,进一步规范内部科室设置,如设立预检分诊台,推出免疫接种电子挂号服务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建富有特色、蓬勃向上的社区卫生文化。二是建设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体系。以健康档案系统、医院管理系统、体检工作系统、内部办公系统等为基本框架,多层面满足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三是健全和完善服务网络。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在新城范围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其中包括1个新型城市社区,全部与中心实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

(二)出台优惠政策,为居民求医提供实惠。一是实行药品价格优惠。2006年9月出台728种药品价格大幅度优惠,2007年全年让利40万元,服务对象次均费用从上年的60.83元降到53.63元,目前药品加成率为20%,准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利润”销售。二是推出低保困难人群补助办法。向辖区困难人群发放“爱心卡”,实行“四免两减半”(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观察费全免,辅助检查费和化验费减半)。三是加强对重点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以全科团队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手段,以各类“俱乐部”和“服务社”为载体,有特色地开展慢性病和重点人群的社区管理工作,通过短信群发平台、“活动餐车”现场会等,普及健康观念、采取个案干预等措施,关注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疾病防治、康复等全过程,使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促进活动深入居民心中;经调查,2009年辖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2007年上升了5个以上百分点,分别达到了81.87%和80.59%。四是关爱弱势人群,探索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心于2007年探索开展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工作,已经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新路子,目前已为居住6个月以上新居民建立了区域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并动态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和分类服务工作。成立的新居民孕产妇定点分娩救助医院至今已救助孕产妇80余名。2010年3月起,中心建立“新城新居民健康银行”,提供“健康币”充值兑换服务,有效缓解新居民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强化服务功能,为居民求医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实行社区卫生责任网格化。2009年4月,中心在第二轮居民健康调查基础上,积极对接基层行政管理,在全市首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新模式,坚持“以房管人”原则,在辖区公共网格基础上,以20-30户家庭为1个单元进一步细分服务网格,并运用“网格地图”和信息化技术,实行定量、定性、定位管理,精准地掌握了服务人口的基本情况。结合各社区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特点和范围,中心对全科服务团队进行合理调整,推出社区卫生服务总团队长岗位,负责团队的运行、管理、考核等工作,建立临床、公卫、护理3支专业指导团队,并成立东、南、西、北片区,通过双向选聘,建立4支由团队长负责的全科服务责任团队。“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的全面推行,不仅创新了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服务提供更为优质、便捷,同时还拓展了社区公共网格的功能,消除了服务盲区,提高了居民满意度,促进了社会和谐。许多责任医生坦言,自从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对自己的“责任田”更加留心了,走门串户也更勤了。有位2天前刚回乡定居的台胞,就是在责任医生上门走访时被及时发现,因他有严重的心脏病史,责任医生马上联系中心指导团队对他进行了检查、会诊、用药指导和健康档案建立,受到了老人的赞赏。二是完善运行社区健康报告制度。中心于2008年6月起实施该项制度,每月按时向居民、政府、专业指导机构等发布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健康影响因素等。作为一项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互动机制,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配合政府抓好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心把参合群众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与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和小康社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第二轮渔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中,共完成体检20776人次,体检率61.02%。辖区慢性病管理人数共7124人,其中高血压管理4328人,糖尿病管理874人,精神病管理153人。社区责任医生及时做好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后续追踪等服务,并将体检情况和随访管理情况记录到健康档案,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长效动态管理。

为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立体式、多视角地抓好卫生行风建设,2008年我们还专门聘请了5名行风监督员,由退休教师、乡镇干部、社区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等组成,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2009年,在中心本部和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安装了意见征求箱,并向社会公示“服务承诺”。加强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工作,中心内部成立领导小组,凡有病人或家属反映行风等方面的问题,由小组负责登门调查,有一起调查一起,决不放弃任何线索。通过上述措施,架起了居民和社会与中心联系的桥梁,通过内外结合、协调动作,促使中心卫生行风建设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6.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篇六

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自查汇报材料

管理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自 查 报 告

3月,我区凤凰乡卫生院、河市镇卫生院顺利列入国债项目,管理区区委、区管委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书记办公会、区委常务会专题研究,并将乡镇卫生院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作。4月6日,管理区召开全区卫生工作会,区委、区管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区直各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乡镇卫生院院长参加了会议,大会对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进行了统一的安排部署,区委专门成立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至此,我区乡镇卫生院建设正式启动。为贯彻落实湘发改社会[]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就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学规划,规范操作。

,我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列入国债建设项目。我局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的要求,认真规划,确定对凤凰乡卫生院、河市镇卫生院进行新建,计划建筑面积556平方米。规划批复后,严格按照统一风貌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效果图制作,会审通过后开展设计。项目于4月11日在发展计划局立项,我局严格按照建设程序规范化操作。招标代理、勘测、设计、监理、施工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整个过程主动邀请发展计划局、监察局、规划和建设局、检察院、审计局和卫生局纪检员监督。整个招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受到了相关监督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二、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进度、质量。我们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国土、凤凰乡和河市镇负责落实了建设用地,环保部门负责落实了环评审批,规划和建设部门负责完成了规划、设计、质监、安检相关手续办理,发改、监察等部门负责全过程监督。在招标活动中,招标公告期满后,及时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前,征求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意见,严格按照政府投资工程的规定签订合同,严格执行了工程竣工后付款总额不超过中标价格的70%和工程决算价以审计局审计结果为准的规定。卫生局成立了专门班子,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抽调了4名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专门负责两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全力配合,确保了项目推进。两所乡镇卫生院于5月8日开始施工,8月28日全部竣工验收。

三、加强资金管理。

我局严格执行卫生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规定。项目建设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专项资金50万元,已全额到达专户。区财政计划配套20万元,实际配套万元,配套资金进入专户。我们设立了专用帐户,实行专款专用,支付工程款必须填制《政府投资资金划拨申请表》,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项目办、财政领导小组分别加注意见后才能划拨,确保了资金安全。

四、质量效益分析。

8月28目,我区乡镇卫生院建设顺利完工,实际建筑面积599平方米。所有项目功能布局均按《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和《湖南省乡镇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防保型卫生院和建设基本标准》执行,确保建设项目功能、布局、质量达到设计图和施工规范的要求。项目建设启动以来,我局严格按照“五统一”,尤其是“统一风貌”的要求实施建设。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到位,合同协议严密、可靠、规范,经几次督查,项目建设中不存在“人情工程”和“回

扣工程”,不存在随意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地点、建设规模等问题,资金不存在截漏、挪用、挤占等违纪违规行为。

总的来说,通过自查,我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图和施工规范的要求。乡镇卫生院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了凤凰乡和河市镇居民的就医条件,使广大居民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管理区卫生局

7.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篇七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是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对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寻找、确定未来的改革发展方向, 提出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和改革的目标进而提出相适合的建议, 是加快城乡居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客观要求。

一、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设想

1. 加大投入, 创新发展机制, 着力缓解“看病难”。

一是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加大投入, 有效扩大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设施专项规划, 重点建设好一批医疗卫生设施, 明确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十几亿元的建设应着眼于解决疑难危重疾病的治疗研究, 加强对下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县区人民医院的建设应着眼于解决基层无力解决, 又有较高发病率的医疗问题, 使政府举办的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的作用。二是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在提供包括基本医疗和公共社会服务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卫生服务组织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是社区居民预防、保健、传染病控制等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慢性病的主要提供者。要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 建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技术指导、人才支持、诊疗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有效合作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在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 着力建设好乡村卫生服务站。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通过吸纳社会资金, 引进竞争机制,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在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准入条件下, 积极支持并鼓励社会资源以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举办医疗机构, 如兴办养老院、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以及新建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四是推进政府所属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建立决策权、执行权分离, 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的法人治理机构, 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要求, 实行全员聘用制;合理设置岗位结构, 明确岗位职责和权利, 实行评聘分开, 促进良性竞争。五是加快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 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依托高校定向培养, 加快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适宜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2. 完善医疗保障, 着力缓解“看病贵”问题。

一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县区企业职工门诊医疗统筹,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低收入人群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中, 实现应保尽保。通过不同途径, 完善各项措施, 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二是稳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提高政府投入和农民筹资额度过程中,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使合作医疗实施过程公开化、透明化, 并自觉接受农民监督, 确保农村群众得到更大实惠, 提高参保积极性。加强医疗服务, 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合理分流病源、合理诊治, 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和非有效费用比。三是建立健全救助网, 不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对救助对象实施分类救助, 重点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医疗帮扶力度, 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3. 坚持预防为主, 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加强疾控机构的检验检测和应急反应能力, 疾病流行趋势分析和预警预报能力, 强化对社区公共卫生业务的指导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能防能治的作用, 寓预防保健与基本医疗服务之中。

4. 采取大力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一系列强化全民健康意识的举措, 使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在建设中应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 医疗保障中支付管理问题。

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办法是引导患者医疗服务消费倾向的标杆。支付办法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龙头环节或一个“漏斗”, 管理的不好, 医疗保障经费就难以控制, 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达到保障的目的。这里存在两个核心问题:采用什么办法支付?谁来承担支付经办机构的管理责任?

从世界范围看, 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 必须经过长期的探索, 寻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省情的办法。但是, 从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原则考虑, 按人口总额包干支付的办法是最为科学的办法。现阶段, 要将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与构建分级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结合起来, 通过合理确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自付比例, 引导病人向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流。

2. 全科医学的发展问题。

目前, 无论是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还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全科医学人才都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现阶段, 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全科医师。目前, 应以在职教育为主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才, 采取集中脱产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提高他们的综合服务能力;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员, 使其取长补短, 发挥整体服务优势。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 满足不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从长远看, 医学院校要合理设置专业, 大力发展全科医学专业, 同时, 要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引导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向社区和农村分流。

3. 地区间平衡发展问题。

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 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了保证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卫生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 按照中央《决定》要求, 强化政府责任。二是加大国家和省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改进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财政转移支付不仅是设备的添置, 而是包括人才培养和房屋建设等诸多方面, 全面提升落后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在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界定上, 必须坚持以地市区域为单位进行, 保持同区域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最好是以省域为单位统一界定。

4. 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问题。

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过程中, 卫生执法监督是重要的保障。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一定要加大力气保证执法监督到位, 为各项制度的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保证卫生监督执法的有效性。

5.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问题。

2000年出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办法, 对于划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 明确两类不同医疗机构的责任和权利, 规范医疗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加强对非营利医疗机构成本核算、收入分配和资产管理等情况的监督, 确保非营利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质。加强对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医疗服务规范的指导和监督, 保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疗服务。

6. 医药分开问题。

8.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篇八

国都航空董事长刘秉强、经纬医疗董事长徐剑平、佳禾集团总裁章源、佳禾集团副总裁兼《U-Jet私人飞机》出版人张建中等多方领导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国都航空商务总监孙山代表国都航空与经纬医疗董事长徐剑平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

据了解,航空医疗救援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及经济效益,惠民利国,属于通用航空与医疗融合的新兴业务。双方的合作将依托国都航空的公务机机队和航空专业经验以及经纬医疗的航空医疗救护专业团队共同开拓航空医疗救护市场。通过双方的努力,打造一个医疗质量高超、价格优势明显和反应速度快的新型合作模式。

国都航空董事长刘秉强先生透露,国都航空将引进一架专用医疗救护飞机,同时依托集团现有机队作为补充和备份。另外,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国都航空会在运力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经纬医疗董事长徐剑平表示,双方将共同努力,积极打造全国首选的通航医疗服务平台,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佳禾集团总裁章源称,集团已在航空、旅游等产业多个板块布局,将在资本运作、资源开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为双方提供有力支持。佳禾集团副总裁兼《U-Jet私人飞机》出版人张建中表示,希望双方能够依赖共享资源打造一家专业化的通航医疗企业。双方想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在航空与医疗的专业性方面双管齐下,做足文章,稳扎稳打。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扩大通用航空在医疗救护等公益服务领域的应用,国都航空—经纬医疗在新形势下的合作值得期待。

北京国都公务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先锋金融集团航空板块,是一家从事商务包机、飞机托管、航务支持及地面保障等业务的专业公务航空运营商。

深圳市经纬医疗援助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跨区域的专业医疗转送机构,总部为深圳,服务全球。

9.卫生系统数字城市建设汇报材料 篇九

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为了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卫生行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根据区政府办《关于开展全区数字城市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抽调专门人员,对卫生系统实施数字城市建设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我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卫生系统数字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分工确定专人负责信息化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并结合单位实际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卫生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局机关和部分单位已建成内部局域网。今年6月我局又筹集资金10万元,购置了16台台式液晶电脑、1台笔记本电脑,并全部安装了正版办公软件,有效改善了办公自动化条件,提高了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数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1.电子政务网建设

我局通过凉州政府网信息公开查询系统,根据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法规,主要开展政务信息报送签收、非涉密电子文件的传输和交换、会议通知报名、办公自动化业务等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为提高执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支撑和服务。

在大力推进新农合住院管理系统网络化建设上,实现了乡镇级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系统升级、完善,市、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进行出入院和收费等管理,并与区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实现了我区新农合住院患者信息的自动审核、实时监控、信息汇总管理。

2.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建成了全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省卫生厅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计划将全区48家乡镇卫生院和城区4家医院陆续纳入,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就能接受千里之外专家的会诊及治疗。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省厅的统一安排下按进度进行。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信息化基础设备较少,部分设备配置低、运行速度慢,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2.我局和部分下属单位未接入光纤,网络一直使用原有宽带,连接速度慢。

3.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低,制约工作效能的提升。

四、“十二五”数字城市建设展望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卫生部建立的卫生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应用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大力优化卫生资源,有效提升卫生服务居民的保障作用,深化卫生数据中心应用,以实际成效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信息化体现服务人性化、决策智能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分步实施、安全可靠、务实高效。

发展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卫生信息体系为目标,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业务支撑系统和数据中心数据利用的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适应医药体制改革发展要求,高效便捷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同时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体制和机构的培育,保持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全市前列地位。

(二)重点建设内容

1.数字医院建设

依据卫生部出台的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标准,逐步进行规范化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接口实现与区域卫生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实现电子病历共享。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要求,根据中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建立适合中医

药事业发展的信息系统。

2.数字化社区卫生建设

建立全区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信息系统基础上,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涵盖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基础医疗、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等健康信息,实现“多档合一”,积极采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集成和补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档案活起来,业务应用无障碍。

3.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

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全区计划免疫、体检信息、疾病收集的联网管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医疗机构实现疾病网络检测和预警,同时提供疾病谱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4.急救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

在卫生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以及医疗卫生各专业业务网络系统的基础之上,建设和完善急诊、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内容包括:急诊急救指挥系统、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预警信息监测系统等。通过全市应急实时指挥视频系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控、分析、预警和决策指挥能力,通过系统的外部接口建设,与其它周边县区应急救援机构联动协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信息化建设

做好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工作,使用好已下达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和安装计算机和打印机。督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院内管理信息系统,与惠农惠农“一卡通”、“远程会诊”等信息平台进行有效对接,以实现全区卫生信息系统“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责任制,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具体项目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2.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在做好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对投入形成有效补充,系统建设统一规划,合理降低成本,避免重复投资。

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建设

积极完善岗位编制、人才培养机制。采用引进和培养结合的方法,形成一支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10.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汇报 篇十

XXX卫生院XX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汇报

XX年,我院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江西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建设,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人口XX万人,村委会XX个,卫生院总院人数有XX人,下辖XX分院一所,村卫生所11所,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顺利推进

由镇政府公共卫生领导小组。有分管副镇长彭琳兴任组长,院长周晓峰任副组长。

在卫生院相应成立公共卫生办公室,由李春艳任主任,由四个片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全体医护人员及所有乡村医生组成。

通过组织机构网络健全,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目标、内容层层落实,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并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使基层卫生院的服务模式由以医疗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模式转向为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并进的模式,更好地保证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

(2)做好宣传动员,提高大众健康理念覆盖面

通过下乡宣传,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免费健康体检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组织卫生院骨干力量与乡村医生到基层开展宣传,把宣传材料下发到各家各户,我镇共印制宣传资料6万余份,共十三个种类,同时还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并在卫生院网站上开设了专栏。下乡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9次,健康咨询6次,以下乡宣传、定点义诊等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接受城乡居民的健康咨询,共组织各种类似活动15次,健康咨询500余人次,深受居民欢迎。

(3)组织会议培训,促进项目开展规范有序

在当前新医改政策的背景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为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确保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推进,2010年6月召开全县农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会议后,我镇由镇政府牵头,立即组织各村村干部、卫生院全体职工及村卫生所人员召开全镇动员工作会议,并对卫生院全体职工、村卫生所人员及参与建立健康档案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发放了宣传资料。在实施的过程中定期组织职工召开交流会,对于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总结,研究适合我镇实际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工作思路的拓展。

(4)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

一是制定目标方案。为推进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根据实际,制定了《龙源口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在省级下达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个别指标的阶段性目标:到2010年,全镇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由90%提高到95%,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提高到90%,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由90%提高到95%以上,含麻疹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由90%提高到95%以上。

二是服务标准化建设。卫生院设立健康档案管理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电脑、打印机、办公桌等办公设备,统一档案柜、档案盒等存档设备,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完善、操作流程合理、档案利用通畅。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加强健康档案室的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

制度,规范建档程序、操作方法和管理制度,并切实加强健康档案的利用,使之成为真正的活档。

三是项目合理化推进。

结合我镇实际,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卫生服务方式,率先开展以村为单位,定期组织人员下乡义诊,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在实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建立过程中,我们同时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其他项目结合进去,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效果,对辖区内所有农民的进行健康检查,并以农户为单位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建立了方便、可及、快捷的服务模式,截止目前,共组织大型下乡15次;加强与各村卫生所保健人员的联系,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熟识当地人口信息、服务场所固定、与居民交流畅通的特点,提高了卫生服务网络使用质量;以逐步带动乡镇行政村级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同时带动免疫规划等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推进,为各项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建立了专门的专案管理表格,定期随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疾病恢复。

四、项目进度

(一)项目指标完成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截止2011年3月上旬,已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 4162份。所有居民 65以上老年人 高血压 孕产妇 0-36月

儿童 糖尿病 重症精神病

完成数 4162 775 853 174 776 150 45

建档率 91% 100% 92.4% 72% 94.2% 55% 84%

(2)健康教育:由卫生院统一成立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骨干力量组成的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每个村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加强与各行政村的联系,根据居民需求合理安排进程,共举行各类健康教育讲座9场,参与人员600余人次,很好地使“健康教育进乡村”落到实处,使居民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进一步提升

(3)预防接种:2010年共建立预防接种证279人,疫苗强化免疫接种1524针次,应急接种1511针次,一类疫苗各单苗接种率均达98%以上,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0%以上。

(4)传染病防治:提高了6岁以下儿童建卡率,一类苗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7%以上;全镇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及时率100%;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0%。2010年,登记传染病病人和及时报告传染病病人19人,协助管理非住院结核病人18人。

(5)儿童保健:2010年辖区内新增活产数279人,建立新生儿保健手册823册,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756人。3月15日由县妇保站牵头,在全镇全面开展0—3岁儿童听力筛查,并对儿童进行了及时的随访。

(6)妇女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系统管理率达72%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1-12月新增孕产妇232人,新建孕产妇保健手册(卡)174册,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规范的产前检查服务120人,产后28天内接受过1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124人。

(7)老年人保健:开展老年保健服务,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2010年,对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775人。

(8)慢性病管理: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1-12月,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4200人,发现高血压853人;新发现糖尿病150人,实行糖尿病健康管理150人。

(9)重性精神病管理: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工作。辖

区内登记重性精神病人45人。

(二)资金到位情况

2010年公共卫生经费在10年7月份已经下拨资金一半,17.5万元,剩下的一半按照公共卫生工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考核后进行下发。

四、监管考核

我院积极加强项目考核考评工作,由公共卫生办公室人员及院长5人组成,严格按照《龙源口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的规定,对开展项目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考核采取查资料、看现场等形式进行,规范健康档案。

1.落实措施,有序推进

各驻村职工均能按照《龙源口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相关项目,均较注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及时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意见,破解工作中的难点,进一步做好项目工作。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工作进一步规范。

2.探寻不足,督促整改

我们本着“以考核促整改、以整改促发展”的原则,对各村情况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考核,通过检查,发现各单位虽然在项目进展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效,特别是墩上村、泮中村、辛田村工作突出,但仍然存在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健康档案不够规范,体检项目不全;部分新生儿未进行访视或访视表记录不完整,访视管理率未达80%以上;大都驻村医师不是妇产科人员,孕产妇未建立健康档案或健康档案不完整,只开展产后访视,个别村高血压、糖尿病筛查记录不够完整、项目不全,未按要求统计、分类,健康管理率偏低,随访工作不够到位,管理不规范,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大部分只查餐后血糖;个别单位无老年人健康保健实施计划,体检项目不全。等等。

五、存在问题

1.村人口流动性大,外出人员较多,这部分人员的健康信息不够健全。

2.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难度大,主要是家属不配合,甚至不愿接受现实,怕受人歧视,基层单位也没有专业精神科人才,单纯靠卫生院工作难以开展。

3.动员老年人到卫生院做抽血体检困难,不配合,加之本镇范围宽,交通不发达,来卫生院做辅助检查人员来得很不全面,很多是只建档案,愿意随访,不愿意来卫生院做检查,导致卫生院重点人群辅助检查做得不全面。

4.目前受计划生育工作影响,大部分孕妇不愿接受档案建立,加之流动性比较大,随访更难。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建档工作,继续实行村居实时建档与下乡专场建档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在今年全镇健康档案建档率达30%。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深入宣传九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广大居民更全面了解项目的益处,提高群众知晓率,鼓励群众积极参与。

上一篇:“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三十六谈下一篇:财务培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