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公共危机管理

2024-09-02

电大公共危机管理(精选8篇)

1.电大公共危机管理 篇一

1.部门间的协调可以通过会议、规程、命令链等方法来实现。错

2.传统人事管理是以柔性管理为主要手段,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刚性管理为主要手段。错

3.道德责任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机制,是强制性的。错 4.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是垂直化的网络结构,是集中式管理和分散控制相机和的管理,也是一种精细式管理。错

5.电子政务系统标准化是指在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要求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重组,对政府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建立电子化政府的要求,结合机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对政府管理程序进行优化和再设计。错 6.反恐问题属于全国性公共问题。错

7.改变航道原理是指公共计划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许诺越多,计划期限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错

8.根据公共管理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以前的自由经济时期、20世纪的政府干预时期,以及21世纪的心自由主义时期。错。

9.公共财政管理的手段是单一化的,只能应用经济手段进行。错 10.公共管理监督以各监督主体同公共组织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分为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公共组织对自身的监督。错 11.公共管理应该遵循大多数人利益至上的原则。错。

12.公共管理执行必须不一定要根据公共计划的目标来组织实施,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错

13.公共管理执行是一次性的,执行之后将等待下一次任务。错 14.公共管理执行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错 15.公共决策支持系统只能够支持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错 16.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是事务性管理模式。错

17.公共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战略性、系统性、社会性、预见性、静态性特点。错

18.公共问题从横向上来看,可以划分为管制性

公共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基础性公共问题、社区性公共问题以及服务性公共问题。错。19.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是一回事。错

20.公共政策伦理是指维护某种公共秩序所需的伦理规范。错

21.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根据本人的意

愿,依照法律规定,辞去现任职务,解除其与国家行政机关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行为。错 22.具有现代意义的非政府组织出现在大约20世纪中叶,如红十字会、教友会、道德重整会、妇女团体等。错 23.凯恩斯认为市场是富有效率的,并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政府不应该以自己的干预来破坏自由市场机制的运行。错 24.权力越大、职位越高的公务人员,道德标准就应该越低,放宽要求。错

25.如果公共组织决策失误或行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虽不受法律追究,却要承担工作责任,必要时可以辞职下台。错 26.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属于社会团体。错

27.司法审查的程序一般是司法机关经政府申

请,依法审查公共组织公共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从而追究其违法责任。错 28.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一直是很单调,影响力很小。错

29.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依附弱性,“非政府性”强。错,30.我国政府纵向结构可以分为三级: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公署。错

31.新公共管理主张顾客导向,把上级的要求视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向顾客作出承诺以及赋予顾客选择“卖主”的权利。错。32.新自由主义的实践是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德国实践的。错

33.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途径,其中B途径是指政策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错,34.在公共财政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收支一条线原则。错 35.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大量的决策都是单目标决策。错

36.在公共管理执行的总结阶段对执行情况的检查主要依据的是执行效果。错

37.在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中,有四种公正形式,即交换公正、分配公正、程序与规则公正、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前两种是形式性公正,后两种是实质性公正。错 38.执政党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错

2.电大公共危机管理 篇二

1. 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任何危机都是由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构成的, 必然因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认知性, 属于危机可规避范围, 偶然因素则存在不确定性或者不可认知性, 属于危机不可规避范围。而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前提是完全掌控必然因素, 合理预警偶然因素, 这就对当今政府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样, 如果做好危机预警工作, 整个危机管理机制将成功大半。预警离不开各行各业专家队伍, 因此预警机制的成功, 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做好危机管理的预警工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培养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危机意识要求管理者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出发, 在和平、发展的时期, 抱着遭遇和应付危机状态的心态, 预先考虑和预测可能面临的各种紧急的和极度困难的形势, 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做好对抗困难境地的准备, 预期提出对抗危机的应急对策, 以防止在危机发生时束手无策, 无法积极回应, 而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 必须强化危机意识。首先, 我国的各级政府要从关系党和国家进一步生存发展的高度上认识危机处理的重大意义, 做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 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同时, 要从各种危机中汲取教训, 从党和国家的兴衰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从源头和制度上建立健全防范、制约和监督机制。其次, 对公众而言, 要改变传统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 增强居安思危的预警意识, 普及危机知识, 让公众掌握应对危机的方法, 提高危机意识。

1.2 进行危机监测。

任何危机事件都有前兆, 这就需要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设立专门机构对危机事件的前兆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潜伏的危机, 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同时, 根据监测情况, 结合灾害发生的历史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对灾害爆发的可能性、强度、范围做出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告知社会公众, 使其及时做好防范准备。一般来说, 经济长期困难、政治动荡不休、社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扩大、各种矛盾激化均是重大社会危机出现的重要条件。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 一般利用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如果按照这两个标准, 通过社会调查, 发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贫富差距比较大, 就有必要警示决策机构采取相应措施来防范危机发生。

1.3 编制应急预案, 制订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

居安思危就是不能等到危机发生后才开始被动地反应, 而是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做好各种防范和准备。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就是由政府事先制定的在危机发生时进行危机控制和处理的组织指挥、行动方案、物质准备、通讯演练等方面的计划, 由于它是以危机的发生来设想的, 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应该包括:分析可能发生的危机状态;制定预防措施和危机时应采取的战略策略;确定可能受危机影响的公众和机构。制订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时要注意, “危机计划应该是行动的真正灵活的指导原则”, “并不是单独描述行动或程序的死板教条”。所以, 首先, 在制订危机计划时, 应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 以避免计划的不完全性。其次, 要将计划的原则性和执行计划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因为高度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的变化是危机情境的特征, 所以计划应考虑到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最后, 计划制订者要让计划执行者了解并理解计划, 使计划在危机发生时真正成为危机管理的有效手段。

2. 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救治机制

由于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 因此危机一旦发生, 就要求政府必须迅速做出反应, 以最快的速度建立危机处理领导小组, 迅速展开工作, 力争将危机损失降至最低。

2.1 进行危机决策。

要对付危机, “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 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在危机状态下, 决策者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 要么亢奋, 要么保守。同时还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 其风险性使得决策参与者的意见难以达成妥协和统一, 有时还会出现巨大的分歧。因此, 政府必须根据危机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迅速做出权威的决策, 并强制性地执行。第一, 这种决策需要一个最高的机构来进行, 各级政府机构和部门按照最高机构的决策做出自己本单位、本部门的子决策, 并严格执行。第二, 这种决策是一种不同于程序化决策的非程序化决策, 需要决策者迅速决断。当危机出现时, 决策者应该在危机信息调查和准确的危机预测基础上迅速做出决策、稳定秩序, 如果决策者优柔寡断、犹豫不定、过度分析, 就会失去解决危机的宝贵时机, 可能使危机迅速蔓延, 造成更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事实上, 人们关心的并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决策者对于事件的态度。

2.2 实施危机隔离。

由于危机具有不确定性, 并且演变迅速, 因此必须对危机进行隔离, 这样就可以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 避免造成更大的公众心理伤害。世界各国都从“损失小利益, 保护更大利益”的原则出发, 对宪法中所确定的基本人权做出一定范围的限制, 以达到更好地保护公民权利的目的。实施危机隔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危机隔离必须建立在正确信息的基础上。确立危机隔离的前提, 是尽可能地收集各方面的危机信息, 只有在准确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实施隔离和决定隔离的层次。第二, 危机隔离必须树立“生命第一”的原则。在危机中我们要始终把危机事件对人的影响放在首位加以考虑。第三, 在危机管理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之间设立一道“防火墙”, 以保证政府其他部门正常运行。针对某类危机事件, 不应该影响政府整体的正常运行, 除非危机发展致使整个政府陷于无序、瘫痪和严重混乱状态。

3. 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恢复机制

实现对危机事件发展的有效控制并不意味着危机事件处理过程的结束, 还必须进行一些善后处理。亡羊补牢, 在这个阶段政府应认真思考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重塑政府形象。如果处理不当, 危机恢复期可能成为新危机的发生期。

3.1 恢复社会秩序。

危机造成组织或社会整体或某一局部的失衡和混乱, 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失去了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生活在高度的不稳定中。因此, 政府在危机管理的后期要采取多种措施, 尽快恢复社会秩序。第一, 开展生产自救。如政府可以通过对受灾企业减免税收, 弥补其危机损失, 以帮助其迅速恢复生产。第二, 建立和健全灾害心理援助制度。对社会来说, 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心理的脆弱。人们对危机的体验会诱发一种复合性负情绪—————焦虑。所以, 邀请一些专家、学者,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社会公众进行心理辅导十分必要。

3.2 实行国家援助。

国家援助是在传统社会保障之外, 提供事前承诺与事后援助的一种新型制度性财政安排, 它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中被广泛使用, 实践证明它能有效克服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恐慌。所以, 我们有必要及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援助机制, 承诺对国民和境内的外国人在特定突发事件中受到的生命和财产伤害进行国家援助。

3.3 调查危机根源。

危机事件的发生, 往往具有多元化的社会诱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 危机是一定时期内, 潜在的社会制度问题的外在表现。”因此, 建立突发事件调查制度, 由突发事件调查组从多方面、多角度探寻危机的根源, 这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调查组在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应急措施、事故性质和责任的基础上写出危机事件报告和措施建议, 并尽快公之于众。这样可以让民众了解危机真相, 暂时安抚心理情绪, 保证社会稳定, 为进一步采取措施, 消除危机做准备。另外,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从技术、管理、组织以及运行程序上加以改进, 避免以后类似危机事件的发生。

公共危机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它直接威胁到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们要正视公共危机存在,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救治、恢复机制, 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时事出版社.2003.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3.

[3]普劳斯.决策与判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3.浅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篇三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问题;对策

一、危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和秩序重建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的组织形式、经济增长形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由此导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大量存在。尤其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再加上境外分裂势力和国内不法分裂分子的勾结和蛊惑,给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带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同样也给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曾这样说:要深刻认识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①。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预警、防控以及机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中仍还存在着如下薄弱的环节:

1.预警机制不健全,各部门间应急协调性差

戴维斯·杨曾说:“面对任何危机,你首要的目的是尽快结束危机。而比这更重要的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②显然,做好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便是保障预警防范机制的健全。通过近几年的公共危机事件分析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亟需进一步完善。很多明显的信息都没有被应急管理部门捕捉到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危机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同时,公共危机管理的各应急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及时、系统的沟通,这样就使得预警信息因部门分割而不能准确检测出其潜在的威胁和真正的意图,因此政府就无法正确认知事件发生的性质和有效的提供预警,从而延误采取应对措施的最佳时机。由此暴露出昆明市政府在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建设和部门间应急协调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亟需进一步完善。

2.应急队伍建设不完善,防控力度不够

应急队伍的建设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也是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国政府为应急队伍的建设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仍旧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安保人员不足。安保人员是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最核心因素。从事发现场来看,现场安保人员严重不足。从歹徒持器械集结到开始打砸,现场几乎看不到安保人员,更谈不上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盘查和拦截,以至于后来歹徒可以轻易冲进人群,实施犯罪,造成大量无辜群众的伤亡。

其次,警察配备不力,实战素养不高。事件爆发时,现场的警察和第一时间赶来支援的警察基本上都没有配备枪支,当面对疯狂的歹徒时,警察只能以棍棒等来与歹徒对抗,以至于不能及时有效的制服歹徒和控制住局面。另外,在警察人数占优的情况下也没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控制住歹徒。其原因除了警察装备不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警察的实战素养不高。据事后提供的伤亡名单来看,每次事件都有大量的警察伤亡。

3.定位过高,工作被动

中央对应急管理机构的定位过高,忽略了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职能,使得在处置公共危机事件时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

首先,在行政级别上,应急管理机构不仅级别低而且权利小,其在牵头和协调各部门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时,往往会力不从心,所制定的应急政策和应急预案也经常得不到各部门的充分重视,从而可能导致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延误。

其次,政府对应急管理机构提出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忽略对其赋予相应的权利和职能,也没有指定具体的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辅助,这就造成应急管理机构在牵头和协调各应急部门时不能实现协调联动,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最终影响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后,应急管理机构不是专门化的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所发挥的职能有限。该机构中也缺乏专业化的危机管理人才,制定的《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具有很大的笼统性。

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改善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地方政府在社会和公共管理方面的职能,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过程。

1.健全预警防范机制,增强反危能力

建立健全预警防范机制是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首要任务,也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工作。第一,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信息检测网络系统;第二,增强相关应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危机辨别意识,经常对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和检验应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第三,做好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向公众宣传和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第四,各应急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和及时反馈机制。

2.完备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正是由于应急响应机制和防控机制的漏洞,才使得危机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的作出应对,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处置时机,造成悲剧的发生和危害性的扩大。首先,在进一步完善“天眼工程”的同时,加強警力对外围环境的巡逻次数、巡查力度,以及安装警情自动报警系统等,增强监控能力;其次,建立语音疏导系统和专门的疏导人员,提升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的危机能力和素质;最后,还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提升安保人员的装备和实战素养。以此提升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建立专业化的应急管理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

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不仅可以总结和吸取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而且可以提高政府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效率。之所以说地方应急管理机构不具有专业化,不仅仅是指其职能的独立性和职权的扩大化,还主要有专业人才的缺乏。应急管理机构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只有吸纳大量的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进入到应急管理队伍,才可以真正的提高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效率以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案,才可以真正的防患于未然,可以真正的从容不迫的应对公共危机突发事件。

4.重新定位应急管理机构,调动工作的主动性

公共危机事件的开展,离不开警察、消防、医院、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的配合,而应急管理机构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主要起到编撰应急预案、牵头以及统筹协调各部门等责任,简单来说就是要管各部门的事。

首先,在行政级别上,要提高其级别,扩大其权利。因为应急管理机构在牵头和协调各部门参与应急事件处置时,由于级别低和权利的有限往往会力不从心,所制定的应急预案也经常得不到其他部门的充分重视,从而可能导致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延误,因此要提高其行政级别和扩大其权利。

其次,在法律法规上,要给予一定的保障。应急管理机构承担着预防和处置地方公共危机事件的重任,然而由于义务和权利的不对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其在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有健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在处置和预防公共危机突发事件时处于主动的地位,最终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注解:

①习近平.对在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的批示,《长沙晚报》第1版,2014年3月2日。

4.电大公共危机管理 篇四

答: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育二胎这一政策是与我们国家的的基本国策相悖的,是违反政策规划原则的错误措施。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政策规划的原则很多,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优化原则。

(1)公正原则是指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坚持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

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受益有普遍性的,也有局部的。有的政策规划反映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交费就可生二胎,实现了少数人想多要子女的想法,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却极大地损害了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这种受益是少数人的受益,局部的受益,不具备正确政策规划受益的普遍性。

(2)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性。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二胎的政策是违反政策规划的系统原则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3)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措施建议:

(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2)计划生育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依法进行的,不应该是人治的、不应该是可以用钱妥协的,计划生育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在钱的面前低下腰。

(3)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政策执行者应大力度宣传,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

(4)完善和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政策倾斜和照顾,要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

二、案例分析。

答:1.公开招考公务员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用人机制,引入了竞争机制;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自主、择优的原则;体现了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体现了民主的精神。

2.在招聘工作中引入公民旁听制度,(1)这样做是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公务员就是说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让公务员的招聘工作从一开始就让人民监督,这是对人民负责的做法,同时也是针对报考公务员考试人员的一场最公平、最透明的较量,有利于提高以后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能力。(2)这样做较好地体现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再次这样做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必要程序。眼下打造阳光政府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阳光政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将政府的各种信息进行公开,让公务员的招聘阳光化,也就等于为将来政府的工作阳光化准备好了“人”这一基本要素。

3、在招聘工作中引入让公民旁听制度,这就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意识,是政府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愿这样的制度设计成为一种良好的民意期许。

自己对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议:

(1)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作为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基本原则。这关系到公务员考录制度能否长远平稳规范运行。

(2)要做好调查分析工作。在公务员考录过程中,注意对公务员队伍素质和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调查,根据调查分析到的情况来设置和安排我们的考录对象,层次和数量,要重视对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调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培养公务员创新精神。考试内容应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变化,紧跟时代,才能招收到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公务员考录制度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建设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5)、公务员的管理必须有法可依,公务员行为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公务员的权益必须有法律保障等。

三、案例分析。

答: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依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

公共管理责任的特征:

1.对公共管理客体要求的回应性。公共管理是服务于民众的事业,对民众的要求必须及时了解并有所反映。

2.对政策制定的弹性。政策的制定要首先考虑备方面需要的满足程度,充分估计各种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保证目标的达成度。

3.对行为结果的负责性。公共管理的责任强调的是公共管理能够承担责任的能力以及负责任的精神与态度。目前我国的矿难很多,暴露了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政府公共部门的责任意识差,缺乏对服务对象的责任和义务无疑是重要原因。

“人民授予公共部门多少权,公共管理部门就要负起多少责”,这说明公共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好政府应当是负责任的政府,公共管理责任可分为: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主观责任指管理者对责任的感受和信赖。客观责任指按照法律对管理对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公共管理责任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责任机制作保证。这种机制包括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和司法控制机制。

意见和建议:

1、依法建立健全相应的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和司法控制机制。

2、加强政府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培养干部为民做事的热情和能力。

3、落实党的政策,让矿工的生命与矿主的利益,与地方党政干部的利益绑在一起。

四、案例分析。

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是一个“全能的政府”。在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造成了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1)政府职能的越位。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过多的参与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私人产品的生产与供应。这样,既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也消弱了政府的正常职能。

政府职能越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我国政府的一些部门和管理者仍然习惯于代替市场配置与私人产品相关的资源,行政审批不合理过多过滥。二是政府与企业不分。虽然政府的思路早已确定,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实现,政府以巨大的行政权力代替或压制了企业的经济权力如参与营利性投资项目、按行业设置主管部门、变相经营企业和公司。三是政府与中介组织不分。表现为政府通过主管、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居民自治组织,使它们直接或间接处于政府的附属地位,难以真正依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发展,阻碍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2)政府职能的缺位。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这表现在: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必要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够;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供给不足,其公共服务更是不到位;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竞争规则不完备,信用体系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仍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要解决上述问题,政府部门及其主责人千万不能再搞“政绩工程”、“一把手”工程了。一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彻底的职能理念的转变,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一定要在政府工作态度、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彻底转变和突破。这就是:一是要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二是强化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公平、公正;三是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四是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

五、试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及其效果。

案例中主要体现了我国公务员的招募、任用等方面的动向。(5分)

具体如下:其一,公务员招募时面向基层,由逐步扩大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的参考比例到全部从基层工作人员中考录。其二,录用时注重向扎根基层、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尤其是“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其三,做好选调与招录相结合的公务员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其四,在公务员任用方面,推进公务员的基层锻炼计划,要求增加公务员的基层工作经历和体验。其五,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职位,引人聘任制,实行合同制管理。(10分)

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解决公务员队伍来源比较单

5.电大公共危机管理 篇五

一、判断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公务员伦理的法律法规,维持公务员的职业伦理还主要停留在靠党规党纪和说服教育的层面。()

A.错误

B.正确

2.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授能“为导向的积极的管理。()

A.错误

B.正确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系统结构基本上属于美国模式。()

A.错误

B.正确

4.人力资本思想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那里得到萌芽式的阐述,他提出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

A.错误

B.正确

5.人员继承法为国内外许多组织所采用,我国党政机关实施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计划是一种比较典型人员继承法。()

A.错误

B.正确

6.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兼具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之长。()

A.错误

B.正确

7.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唯才是举不能照搬古人作法,在选人时,要以德为首。()

A.错误

B.正确

8.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标志是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所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的投资“的著名演讲,因此,他也被后人誉为“人力资本之父“。

()

A.错误

B.正确

9.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但提高人口质量是关键。()

A.错误

B.正确

10.传统用人的恩威并施实质上是一种家长式领导。()

A.错误

B.正确

11.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始自20世纪60年代,但作为一种经济学思想,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却早已有之。()

A.错误

B.正确

12.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学创始之前。()

A.错误

B.正确

13.在我国,根据规定公共部门每人每年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天,以公职人员补充、更新知识和拓宽相关知识面为目的。()

A.错误

B.正确

14.品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A.错误

B.正确

15.目标设置理论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某种目标的驱使。因此,通过给员工合适地设定目标,可以激励员工。()

A.错误

B.正确

16.从人才测评的发展史上看,面试的产生远早于笔试,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加上其主观性较大,一直没能成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主体方法。()

A.错误

B.正确

17.人力资本的稀缺性是人力资本最本质的性质。()

A.错误

B.正确

18.人力资源规划是现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

A.错误

B.正确

19.公共部门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必须有一个基本条件,即劳动者个人能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决定流动去向。()

A.错误

B.正确

20..职位分类首创于英国,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人事管理方式和人事分类制度。()

A.错误

B.正确

21.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A.错误

B.正确

22.品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岗“。()

A.错误

B.正确

23.传统的激励办法是以各种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为手段,根据员工的绩效给予一定的工资、奖金、福利、提升机会、以及各种形式的表扬、认可和荣誉等。这些激励被称为外在激励。()

A.错误

B.正确

24.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一种正常的人事调动,不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它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A.错误

B.正确

25.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组织适于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

A.错误

B.正确

26.在由环境、价值与制度三者构成的互动循环中,价值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行政人事价值决定了行政人事制度的选择、形成和积淀,进而通过功能选择、环境塑造对整个系统发挥作用。()

A.错误

B.正确

27.权力是公共部门进行激励的有效方法。权力激励就是要向公务人员适当分权,而不能对权力进行制约。()

A.错误

B.正确

28.能岗匹配原则是任何组织进行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黄金法则。()

A.错误

B.正确

29.改革开放前,我国公职人员的流动更多的是因个人意愿,而现在工作需要在流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A.错误

B.正确

3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公务员的招募与选录。()

A.错误

B.正确

31.古代的孔子对赏罚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是最具特色的,他从人性善出发,得出结论:“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

A.错误

B.正确

32.《公务员法》要求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的重点是工作胜任能力。()

A.错误

B.正确

33.访谈法不能单独使用,只适合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A.错误

B.正确

34.职位分析问卷(管理职位描述文卷)是常用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一种结构严密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问卷。()

A.错误

B.正确

35.凡为官者必有俸禄,“高官厚禄“是中国古代官吏酬劳制度的根本特点。()

A.错误

B.正确

36.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权和成本与公共部门密切相关,因此不具备私人性质。()

A.错误

B.正确

37.根据新增长理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水平的增长。()

A.错误

B.正确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可以适当领取兼职报酬。()

A.错误

B.正确

39.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它不改变单位的编制,不需要办理公务员的调动手续,只在一定时间内改变挂职锻炼公务员的工作关系。()

A.错误

B.正确

40.非正式行政人事制度的变迁相对于正式的人事制度来说更容易发生,产生的影响也不如正式制度深远。()

A.错误

B.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A.新陈代谢机制

B.竞争择优机制

C.权益保障机制

D.监督约束机制

2.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A.做好人事制度建设

B.严格绩效考核

C.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D.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3.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中最基本的是()。

A.讲求实效的原则

B.学用一致的原则

C.按需施教的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虽然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也体现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还没有走向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对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测试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组织内管理层次以上职位的分析。

A.职位分析问卷

B.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C.体能分析问卷

D.心理分析问卷

6.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公文筐

C.心理测验

D.角色扮演

7.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是指劳动者心理特征的总体状况,包括劳动者的(),它是人力资源质量的心理基础。

A.人格素质

B.心理结构素质

C.情商

D.心理功能素质

8.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

A.德尔菲法

B.自上而下预测法

C.回归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9.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10.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11.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2.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13.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

A.调配功能

B.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教育培训功能

D.管理功能

14.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15.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的原则。

A.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

B.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C.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D.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16.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17.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的重大作用。

A.情感激励

B.危机激励

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

18.()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A.技能培训

B.初任培训

C.专业培训

D.知识更新培训

19.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A.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B.人天生是懒惰的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20.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

A.权威原则

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

21.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

A.道德

B.法律

C.意识形态

D.风俗习惯

22.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

C.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

23.()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2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

A.部内培训

B.交流培训

C.工作培训

D.学校培训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开始施行。

A.2006年10月1日

B.2006年1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26.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27.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

A.公益企业

B.公共事业

C.非政府公共机构

D.国有企业

28.在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中,()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最关键的环节。

A.工作分析的目的B.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

C.编写工作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

D.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29.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A.清楚

B.准确

C.专门化

D.全面化

30.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

B.分析人力资源供给

C.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6.电大公共危机管理 篇六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接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2)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政策的超前性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3)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还有主次之分(4)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5)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1)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3)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

3、哪些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显然愿意把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1)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这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伦理道德(2)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目标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4)。模型。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5)。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费用但大量的是非货币(6)。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7)。效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反之无效(8)。环境。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还包括外在环境,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9)。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各种信息工作。

5、简述公共政策主题体系:(1)核心主体:执政党、政府(立法、司法)、行政(工商、民政、税务、环保、教育、卫生)(2)准主体: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3)公众

6、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作为特殊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在规范人们行为时指出什么事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事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将哪些问题列入公共政策议程直接决定了对公众观念和行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引导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和程度的提高以及多元化价值观思潮的影响,公共政策主体引导人们观念行为的能力就

显得更加困难更具挑战性(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就决定了对哪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这就要求政策主体以大局为重,调控社会各种关系(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因为任何公共政策都必须将取之于一些人而使另一些人受益,所以社会中个体都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求出发来对待公共政策(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是公共政策。

7、论述提升政策主体的必要性:(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入世”使我国经济与整个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经济全球化过程充满矛盾和问题,客观上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政策主体必须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提升。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赖于以智力资源的占有与分配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兴盛与发展。

8、论述提升政策主体的途径:(1)公共政策核心主体转变政策理念。①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而不是对立着②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③支持鼓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④要具有前瞻性,注意“预防”而非“治疗重点掌握政策主动权(2)必须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①提倡公共道德,强化公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②加强公共政策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③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9、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

10、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1)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是指权利集中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

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物,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质(2)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个人。指决策权力属于单个决策主体所有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集体。指决策机构的全部成员拥有同等决策权力共同决策和共同负责。

11、简述信息系统职责:(1)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及时获得准确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2)有意识的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3)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偏差或失误,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12、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1)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①总统制国家:总统制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政策都直接出资总统之手。美国是典型总统制国家,为协助总统制行使权力而设立的白宫办公厅、国家安全委员会等总统办公机构大多数是和决策的咨询部门,内阁各部门下属的各个局由常设的文官领导在政策制定中起到了主要规划着的作用。②议会制国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重点掌握了巨大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政府首脑地位突出,政府重大政策必须通过内阁会议而不是由政府首脑最后决定(2)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①联邦制国家:美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中享有很大的权利在立法权上采取二元结构。在美国中央与各州权利范围皆由宪法规定受宪法保护②单一制国家:英国是实行单一制国家,各郡、区地方政府权利来自中央政府,英国地方政府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利但只能作为国会所制定的法律的补充。

13、论述中国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

体现者和执行者(1)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如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等。我国政府在领导体制上实行首长负责制,总理领导和主持国务院日常事务,总理对决策问题拥有最后决定权。国务院下属各个部门如教育部商务部等在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同时也独立行使一些中药店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2)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它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所辖区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策,有地方政府的省、市、县、乡四个层级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单一制——集权型的结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扩大了自己的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在贯彻执行中央政府政策时要把中央的要求同本地区的情况相结合,制定指导本地区工作的具体政策。

14、论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行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在选举中各个政党竞选纲领反映了党的政策主张表明了自己对各项社会重大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以迎合不同类型选民要求争取他们的选票谋取选举胜利。执掌政权后,执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重点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在野党的执政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不得不或多或少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西方国家政党活动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经过选举上台成为执政党后党的领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再以党的名义活动。

15、论述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

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行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大决策,都是首先由当指定提出的。党在提出各项方针政策之后要由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据此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使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为保证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切实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思并得到贯彻执行,党还决定和影响了各级政权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已实现组织上的领导。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当自上而下的建立了统一严密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党地方各级组织与各级地方国家机构基本配套设置的大致包括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战线内部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

16、论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17、论述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公共决策的影响:在我国公共决策参与团体划分如下①职业②群众团体③工作团体。我国群众团体除了要

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还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工、青、妇群众组织还通过全国的组织把工作触角深入到社会各个基层,在不同决策层次上参政议政,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由于传统的全能的政治影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育是不太成熟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各种利益团体也将进一步形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将对公共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18、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②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③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19、决策方案内容: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20、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1)效益标准。成本越低收益越大效益也就越好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设计的各种人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一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力度要合适。

21、追踪决策具有哪些特征:(1)回溯分析。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上(2)非零起点。它的决策不是原决策的重复而是对原决策的修正补充(3)双重优化。第一,要优于原有的决策方案;第二,是在诸多方案中进一步选优(4)心理效应。要中分考虑当时改变原有决策时各方面人员的心理变化。

22、举例说明浴盆模型: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称为浴盆模型。+<早期失效时期存在着相当高的是效率,偶然

失效时期,政策进入正常状态失效率最低;耗损失效时期失效率逐步上升,因此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者重新制定政策>

23、简述史密斯模型: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史密斯模型与已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它三个因素。

26、简述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服从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低层次。某些人为了避免惩罚会从总体或形式上服从政策。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中间层次,这是由于对社会公共权威的遵从习惯造成的。内化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27、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1)社会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通过比较衡量,人们会认识到执行政策有什么好处不执行会带来什么麻烦。(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对政策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

28、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1)社会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科学技术因素;(5)文化因素;(6)教育因素;(7)人口因素;(8)自然资源因素;(9)生态因素;(10)心理因素。

29、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1)多样性。任何一个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都会对其施加影响(2)动态性。所有的环境因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3)交叉性。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还突出表现在交叉作用上(4)突发性。环境因素的这种特征大量的表现在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上。30、我国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几类?执行者对上级政策的态度:(1)抵触型。采取多种拒绝执行政策(2)僵化型。盲目地照搬(3)滞后型。思想上落伍在政策执行上犹豫不决(4)折扣型。有利就执行无力的不执行(5)结构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矛盾及不协调而导致政策执行失败或中断现象。三种态度:一是求神似,二是不求神似,三是即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

31、公共政策评价在政策运行中发挥作用:1)可以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2)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3)有利于监督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4)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5)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着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32、现代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它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1)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从1951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第一次提出政策科学概念以来,经过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的不懈努力政治课学已逐步完成其学科化(2)当政府外部动力。当时复杂的社会问题尖锐的社会矛盾,迫使人们对政府活动有效性问题进行反思(3)政府内部动力。政府部门在其长期的政策实践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了对政策进行评价的重要性(4)技术手段的完备。

33、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评价活动的区别:(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公共政策主题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得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就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分配和落实。

34、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哪些方面:(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2)绩效:即依据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3)效率:即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4)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高低(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6)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8)社会发展总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力,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35、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是矛盾的吗?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地改变实现的,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的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相辅相成相互配合。

36、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吗? 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这种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无为其实是一种有为。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这里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37、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运用:“巴拉姆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使他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他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而到底把它拿出来做什么,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和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至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时间。基本方案有:(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到底有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政收入是个问题(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新面貌。但现在政府办公条件不是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引起社会议论(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综上,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38、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哪些原则?(1)整体性。它认为公共政策对象、事件和过程是一个合乎规律的有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2)综合性。不仅要看到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看到个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还要看到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动态的(3)最优化。(4)可行性。强调从实际出发,从多种可用方案中,选择与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相适应的可行方案。

39、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和作用?(1)系统分析首先把研究的食物、现象和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2)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3)系统分析积极大胆地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领域(4)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而认真对待”(5)系统分析为公共政策主体提供一种反馈机制,借此可以弄清什么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或应该发生的情况,并对两者加以比较分析。

40、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1)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2)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3)在决策中其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理性因素的问题(4)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偏好)和实际价值(效用、价格)之间加以权衡的问题(5)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平衡而是要对现存系统进行剧烈的改变(6)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策时。

41、简述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体质过程和公共政策内容的变革与调整,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只是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植与推动。各国政策创新的实践说明,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42、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1)知识化与信息化。信息是公共政策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注重信息的作用,公共政策的知识化与信息化是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2)民主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高涨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大大加强(3)科学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强调创新,有创新的政策就带有一定的风险。为了把政策风险降到最低必须确保政策的科学性(4)高效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造就了扁平式的柔性组织结构,他纵向级较少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政策信息的传输和决策主体的快速反应。

43、论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

容?(1)人本观念。知识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2)公平优位观念。效率和公平一直就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石,公共管理更追求公平(3)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注意一定要树立科学政策理念(4)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政与大众化时代。政策信息的公开化以及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大众参与经济社会政治决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5)法制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确保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不断以高还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6)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必须树立超前观念。要高度前瞻地遇见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确保公共政策的超前性。

44、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思?(1)突显以案论理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理论的发展与深化(2)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3)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4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有?(1)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46、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联系是怎样的?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体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即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并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47、如何全面的认识公共问题?(1)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2)公共问题的本质特征:影响的广泛性,不可分性与公共性

(3)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层次维度

48、如何培育公共文化?从本质上说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一般来说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以下认识和观念上:(1)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2)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3)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这些维度的共同点都在于: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他们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49、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1)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2)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3)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4)公共政策民主化(5)公共政策科学化

名词解释题

50、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5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5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53、决策权力:是一种法律权力,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4、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55、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56、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57、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58、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59、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①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②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60、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61、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是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62、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等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63、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64、正式评价: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65、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66、完全理性思维:他们认为, 决策者可以搜集到完整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67、经济合理性思维: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68、渐进思维: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69、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在取得一致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

70、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7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提出的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72、德而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73、系统: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74、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75、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科特和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76、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77、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78、公共决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79、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8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81、社会问题: 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如垃圾分类、资源短缺 82、公共利益: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83、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84、管理理论:政策执行的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同样具有管理问题。

7.电大公共危机管理 篇七

公共危机影响范围广大, 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 需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时间压力和小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公共危机管理则是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 在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 通过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在预防、控制和消除危机的发生因素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 以化解和救治各种危机, 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可以体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包括的以下内容:首先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共同对付危机性事件的过程;其次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危机管理;再次危机管理必须贯穿于危机的整个生命周期,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包括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决策的情报保障体系、公共危机管理决策与指挥机制、危机状态下社会动员与资源配置体制、重大危机之后的社会重建与重新整合、涉及国际冲突与国家安全的重大国际危机的处置、社会危机管理理论研究与研究机构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相关体制与机制的建设。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问题

我国政府和社会经受过SARS危机和汶川地震等灾难和危机的考验, 在危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初步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但与发达国家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我国新形势下对危机管理的期望相距还较远, 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 危机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 各级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 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 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而当前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是非典刑性危机, 由于公共危机意识淡薄, 危机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 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 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 便会变得极度恐慌, 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危机本身更为严重。

(二) 缺乏有效沟通协调机制

在很多情况下, 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协作, 积极配合。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设立了专业的公共危机检测和预警机构, 但由于我国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条块分割, 权责不明晰, 社会各部门在面对公共危机时还不能有机结合、团结协作, 缺乏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 造成公共危机应对效率低下。

(三) 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

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保证。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不只是政府自发性的反应, 同时又是法律规范和授权的结果。针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突发事件的法律少之又少, 法律依据的缺乏使应急预案的编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效应, 也使事件的预防和事后责任的追究显得颇为棘手。

(四) 缺乏常规性危机管理部门

危机管理机构需要很强的专业性, 必须把懂得危机管理的人员组成专业机构固定下来, 持续累积信息和经验。这样在危机爆发时, 训练有素的危机管理机构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反应, 使危机刚出现时, 及时控制。

三、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议

(一) 培养国民危机意识

培养国民危机意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开展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教育, 通过主要传媒向民众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传播教育, 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意识。这也是许多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经验做法。既要增强公众在危机中的反应能力, 提高处理危机技能, 还要提高公众对危机的警锡性, 以采取自己的行动, 还要配合政府处理危机事件, 保护自己的同时又帮助了政府。

(二) 建立危机管理沟通协调体制

危机管理强调社会各个领域互动协调发展, 在建立公共危机应急系统时必须立足于社会整体, 在发生重大危机时, 能统筹指挥和协调, 使有关单位组织建立联系, 与新闻媒介、医院、消防、公安及邻近驻军、保险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形成网络, 以寻求及时有效合作。打破部门、地区、学科间的壁垒,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有效调动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可利用资源, 统筹部署, 形成协调机制, 从而实现政府统一领导, 各个部门协调合作的危机管理体制。

(三) 健全危机管理法律法规

健全危机管理法律法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在法律的框架内治理各类公共危机, 对于减少危机中人民生命和则产的损失, 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法律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是很多国家危机管理的典型经验。

在立法方面, 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保障危机管理, 把危机管理纳入到法制的轨道, 使危机管理具有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各级政府要切实实施政府官员责任问责制, 对重大危机事件的隐瞒、谎报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在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现代, 严格的立法将保障政府及各部门在非常时期行使紧急权力, 并使紧急权有法可依;政府可以在第一时间运用法律手段减少和防止危机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四) 建立完备的常设机构

建立完备的常设机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进行危机信息管理、危机风险的评估;负责日常危机管理和协调工作;紧急状态处置的综合协调等。比如美国的危机管理常设机构为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

摘要:公共危机管理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国虽取得一定经验, 但仍存在诸如缺乏常设危机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协调沟通机制、法律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不断增强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危机意识,沟通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经中, 《政府危机管理》[M],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年版

[2]、马福玉等,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 现代商业, 2009.6

8.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应对机制研究 篇八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 应对机制 困境 信息沟通机制 预警机制

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是现代政府体现其执政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大表现,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危机治理之路,对于提升我国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和政府形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面临的困境

(一)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公共危机事件演化的过程是危机信息传播与扩散的过程。对信息的知晓程度是政府能否有效应对危机的前提。在目前的信息传播机制中存在着三方利益群体:政府、民众、媒体。当公共危机发生时,三者之间的相互博弈往往使得公共危机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是我们亟待去完善的一部分。

(二)公共危机预警体制建设落后

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缺少统一的公共危机综合治理部门对各个危机部门进行领导与整合;第二,各级地方政府缺乏操作演练,因此地方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验证;第三,我国公共危机预警体制缺乏合作交流。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公共危机是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和各个国家都应该关注的事件。

(三)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公共危机是复杂的,当某种公共危机发生的同时,其有可能伴随着其他公共危机的发生,公共危机发生的领域有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因此,从整个法律体系的层面来看,我国公共危机法律体系缺乏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其次,在除了战争灾难以外,我国的宪法中并没有涉及公共危机部分,对公共危机责任界定和惩治规定也未曾涉及,公共危机的治理缺乏法律的直接保障。

(四)缺乏对公共危机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国民公共危机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相关的公共危机教育还刚刚起步,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的缺乏,公共危机教育甚至还是空白,公共危机教育并没有纳入到我国的日常教育之中,高校也并未设置相应的公共危机管理专业,国民公共危机意识较弱,缺乏识别公共危机和防范公共危机等基本技能。

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

(一)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首先,在危机发生之前,建立高效的公共危机监测分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和采用专业设备对潜在的公共危机进行监控、分析和评估,对危机可能发生的时刻进行实时预测,以便提前实施有效的舆情引导策略。其次,当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应该在知晓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运用恰当的语言将信息公布出去,掌握危机传播的话语权,占据舆论的有利阵地,从而避免谣言的肆行,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去化解公共危机。最后,当存在不良媒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公共危机进行歪曲与虚假报道时,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威性对虚假信息进行纠正并附上相应的证据,并运用法律手段对虚假报道进行严厉惩治,从而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

(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任何的预警机制都是建立在对风险源的分析基础上的,对于任何区域,政府首先应该根据历史资料的现实情况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源建立风险档案。其次,许多公共危机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个过程,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公共危机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通知和警示。此外,在公共危机的预警体制建设过程中,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公共危机没有国界,公共危机的管理需要全球合作。因此,国家与国家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可以通过交流探讨、案例分析、专家汇报等措施加强交流与合作。最后,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操作演练的方式对自己的应急预案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对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验证。

(三)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

许多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方面都建立了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如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法》、英国的《紧急状态权利法》与《紧急状态权利防御法》等。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人力、物力以更好地应对公共危机。因此,我国首先应该建立起一部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紧急状态法》。其次,在我国目前的宪法中并没有与“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安全生产事故、卫生事件”等公共危机相关的措施条例,为了规范各级政府在面对公共危机时的行为,我国应该将紧急状态下地方政府的权利写进宪法。这样一方面能够为政府在面对公共危机时采取紧急措施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对政府在危机管理时的权责进行了规定,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树立全民公共危机意识

公共危机意识的树立,政府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其盲目追求政绩的理念,相关政府机构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研究,时刻要保持对公共危机的警惕性,做到居安思危与未雨绸缪。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媒介加强对公共危机的宣传和教育,在经济贫困的偏远地区可以利用广播、收音机等传统媒介进行宣传,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手册、报纸等媒介对公共危机进行宣传,从而让民众对公共危机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最后,树立全民公共危机意识最重要的是将危机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之中,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教育体系。只有树立了全民公共危机意识,才能够在面对公共危机时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杨峰.完善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思路与对策[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8.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计算机业务岗位操作流程下一篇:教书育人楷模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