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2024-10-3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精选8篇)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篇一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建立不仅能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还明显促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融合发展。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篇1

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工作,是关系到每个居民身心健康,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的事,建好居民健康档案是我们防保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国家医改工作中的公共卫生项目重大支持,达到所有公共卫生项目全部实现,使全国人民都受益。为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我院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年初工作计划,现将近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为扎实推进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成员通力协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逐条落实,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克服困难,端正思想,责任到人,有序推进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宣传与培训

20XX年组织专人进行建档培训,系统掌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管理和使用规范的要求、技术,建立健康档案必需的医学知识、技能,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等。讲解健康档案项目填写要求,即除不需要填写项目外的所有项目必须全部填写,并要准确无误,必须要和居民详细了解信息,以达到档案准确性、完整性。

进行广泛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使广大居民积极支持我们的建档工作顺利完成。

(二)健康档案的建立

1、建档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

2、建档方式:医生负责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负责对其进行健康调查和体重、身高、血压等基础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三)健康档案的管理

1、建立健康档案人员为管理人员。

2、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3、做好健康档案的备份工作。

4、规范健康档案的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阅读、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保证方便使用、长期保存、规范管理。

(四)健康档案的工作进程

20XX年辖区常驻人口11700人,已建立健康档案7714份,电子档案数7714份,已登记老年人721人,高血压病人311人,糖尿病病人161人,重症精神病人38人。今年新建档案71人,其中老年人新建档案47人,慢性病3人,重症精神病人4人,0——6岁儿童17人,孕妇11人。

20XX年,我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居民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及意义不是非常了解,对医生的检查询问合作还需要深入,外出务工者,不能够及时将其资料建立,在工作中还存在在许多不足,我院需要不断深入学习、实践,克服困难,以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下一步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篇2

一、组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20xx年12月接到县卫生局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后,我院成立了由邵建钦院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全体职工和各村村医为成员,大家通力协作,制订了《武关驿中心卫生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二、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在接到上级主管单位关于开展建档工作的通知后,我院及时召开了“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动员会”,传达了县卫生局居民建档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强调了居民建档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求所有人员工作期间要耐心细致,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居民认识到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积极主动建立建档,享受辖区医疗服务。

三、完善软、硬件设施。

为了更好的开展建档工作,我院组建后成立了专门的公共卫生科,不定期的组织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了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购置了办公桌、档案柜、电脑等办公设施,为顺利开展建档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保障了居民个人信息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居民建档工作目标。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是一项极其繁杂,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基础工程。我镇共有13个行政村,总人口5331人,已建立4835份,录入系统4835人,建档率91%,对于已经建立老年人档案及掌握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我们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定期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总之,我院始终按照市、县卫生局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做好了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争取更大进步,使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篇3

我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包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积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实施方案》,建档工作顺利进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项目培训

每月例会,召开由卫生院院长、负责项目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村医生及乡村医生参加的公共卫生会议及培训班。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情况:

今年截止到6月25日完成建档26990人,完成建档率84.65%;电子建档23921人,建档率75.0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人,高血压患者建档人,糖尿病患者建档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74人、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包村小组,具体负责建档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二、广泛宣传动员。

在全镇范围内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宣传资料、标语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意义。

三、加大督导力度。

我院公共卫生小组,下乡督导20余次,并不定期对已建档居名电话抽查。有效地保证了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工作的质量水平。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基层乡村医生缺乏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积极,不认真。建档质量、数量较差。

2、档案更新率不达要求。

总之,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查找制约建档工作的结症,研究制定解决结症的办法,保证健康档案工作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进行。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芜湖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计61家。

1.2 调查方法

根据文献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拟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通过预调查,并经过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调查表、访谈提纲和调查方案。调查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或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由被调查人自填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访谈采用面对面交流、小型座谈会的方式。

1.3 调查内容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人口数,已建健康档案数;(2)社区与医院有无建立和使用共同的信息平台;(3)如何对已建立的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的、系统的管理,对电子档案的数据信息采用专人管理、专人输入、专人维护的动态管理;(4)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情况,以及健康档案信息的更新和利用情况等。

1.4 质量控制

由课题组成员组成调查小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为主调查人员和记录人员;调查结束后由负责质控的调查员检查核对调查表,对缺项、漏项或有逻辑错误的调查表进行现场复核,保证无误。

1.5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AS9.0统计软件包。数值变量资料采用±S和M(Q)表示,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率来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时间除1家外,其他都是2004年后建立。盈利性的卫生服务机构有58家(95.08%)。民营资本举办的有40家,占65.57%;其余均为二级及以上医院或事业单位举办。有50家(81.9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尚有11家未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平均服务人数为8 500人,平均每天提供诊疗人数为30人,每天提供健康咨询人数为25人。

2.2 健康档案建设和使用情况

所有调查单位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仅为25.1%,档案更新率为56.0%,利用率为34.2%,民营资本和非民营资本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档案利用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P=0.019),其余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健康档案功能的认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当前5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功能的认可度均很低,尤其是具有智能功能的健康危险因素管理功能和健康状况评估功能则更低,其中不同资本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基本信息功能、周期性健康检查功能的理解和认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营资本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的认可度高于非民营资本。而是否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所持的5种认识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表1、表2)

2.4 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61家卫生服务机构中参与健康档案管理的人员有99人,平均每家约1.6人参与。平均年龄35.1岁,女性占66.67%。专业上以临床和护理为主,分别占45.45%和39.39%。学历上以大专为主,占53.54%;其次为中专,占29.29%。

3 讨论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医师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诊疗和卫生保健措施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本次调查发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仅为25.1%,明显低于发达地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3,4]。其主要原因有:当前大多数居民仍具有“没有病就是健康,小病可以忍,大病才到医院”的心理,对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视不够,因而对社区医疗的信任度不高[5],愿意建档者寥寥无几。主要担心其家庭、个人隐私会泄漏,从而表示出拒绝、反感和担心态度;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社区卫生机构仍未能转变传统的观念,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居民诊疗和提供卫生保健服务中所起作用认识不够,加上人手有限,故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即使是已建立的档案,其更新率仅为56.0%,利用率为34.2%,形成众多的“死档案”。因此提高居民的“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思想,促进社区医生依靠健康档案提高诊疗水平和卫生保健的服务水平,将能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和利用,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率和利用率低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和当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实际需求不符也有重要关系[6,7]。当前该系统所能够提供的功能仅仅是一个记录功能,如调查时发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需要的“健康状况管理”、“健康状况危险评估”等很难从当前的系统中获得。加上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对计算机系统在诊疗和保健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造成有许多医务人员仍不能掌握对数据的录入、提取、修改等基本操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些社区卫生服务站甚至没有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对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和利用,系统维护主要是由临床(占45.45%)和护理(占39.39%)等专业人员临时兼任。目前对健康档案的管理大都先是填写纸质档案,然后再输入计算机,如果资料不能及时存档,健康档案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各种就诊信息不能和健康档案信息库做到电子信息化数据互换,各级就诊体系之间也不能做到数据互换,许多功能不能有效的利用,这样大量已建立的健康档案无法动态更新,就成为了“死档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

因此,加强对社区的宣传,使居民认识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建立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是离不开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需耐心向病人讲解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使其对建立健康档案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居民自觉甚至主动要求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医师的建档、档案为我所用的意识。调查发现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健康档案的利用高于非民营机构,值得进一步探讨并推广。同时,应该加大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力度和资金投入,扩大健康档案的覆盖范围和提高利用水平,制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机制[8],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许多社区的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完善功能,利用价值不高,也缺乏专业人才,所以只能针对社区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人人都可以利用好卫生信息系统,完成健康档案数据的输入、更新,定期做好数据备份,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因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涉及个人隐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健康档案信息使用审核登记制度,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只有加强对社区卫生的信息化管理才能做到资料保存完整、信息查询便捷、报表生成快速、社区诊断科学[9,10]。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情况,为促进社区卫生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通过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芜湖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地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更新率和利用率均较低,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功能滞后于当前的需求。结论 提高社区居民和卫生服务机构对健康档案的认识,提升健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培训相关人员,对当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卫生保健

参考文献

[1]杨晓霞,杨晓丽,徐霞.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9,7(22):8.

[2]武文娣,吴静,李敏,等.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4):444-446

[3]彭慧珍,郭志杰,鲍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A):752-754

[4]苑素娟.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延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现状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A):2193-2194

[5]杨春凤,郑应芳.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所遇困境的深层次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288-1289.

[6]张开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立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1833-1834

[7]刘磊,褚金花.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成效与挑战[J].社区医学杂志,2010,8(4):1-3

[8]刘小平,潘继兵.加强社区医生培训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J].医院管理论坛,2007,24(6):63-64

[9]雷晶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2):89.

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篇三

资源的不足,包括以下方面

当前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及管理不足,工作人员的福利,公共卫生经费,等各向补助无法及时发放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

主管及相关部门重视力度不够 ,相关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无法形成良好的联系,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其对上门建档和提供服务的社区医护人员持有戒备心理,及反感情绪。

社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未能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医疗关系,多数居民不愿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检诊疗,这部分群从的健康档案成了“死档”,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首诊负责”和“双向转诊”的作用,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无法体现全科医学的连续性照顾和协调性照顾。降低了建档率。

社区人员相对较少,专业人员不足,多数从临床医疗人员转型,缺少专业的全科医师,工作量较大较繁琐。

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未能及时的建立,使社区中心工作无法及时深入居民区也不能为社区中心及时提供居民信息。

观念意识的不足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识不清,信任度不高,不能及时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居民身份复杂,流动性大,造成漏档和重档,干扰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社区居民经济文化层次参差不齐,部分群众健康意识欠乏,对建档工作不认可,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居民档案。经济、地位高的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建档时就避重就轻、隐瞒病史或者回避。降低了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上当误解,部分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打作为居民免费建立健康档的名义,或骗取社区居民的信任。而社区工作人员真正入户建档或再次入户时,却遭到居民的拒绝甚至侮辱。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健康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理解以社区为基层的照顾和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是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不能把它们已健康档案有好的结合。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全科医学、社区工作缺乏认识,认为不搞临床了只是问一问,写一写、交交差了事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时间与社区居民外出作业时间相重合,以致许多上班族未能及时建档和漏建档。

居民健康建档方式

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主要以入户形式和形大规模建档两种,形式上较为单一。双人或3人入户时往往被居民误认为社会上产品推销员,将医务人员拒之门外。在辖区开展大规模建档工作时,多数在公共场合进行健康档案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居民的隐私,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往往忽略保护个人隐私,询问建档者的相关隐私,使居民感到尴尬和不变而不回答或提供不真实信息,有时甚至拒绝建档。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建档时,大多数仍身着白大褂、护士服由于传统信仰原因,有的居民对此特别排斥,更别提开展建档工作。社区建档工作大多在上班時间工作,许多上班族早出晚归,工作生活节奏较快,也无暇接受医务人员提供健康咨询服务。部分建档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路途较远或偏僻不便于患病居民及其他居民快速方便到达建档和诊疗,还易引起群众不满,体现不出全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

了解社区居民健康问题为其提供科学规范的预防、医疗、保健服务通过信息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全科医师可以充分掌握和了解居民个人及其家庭的健康状况,为社区内高危人群的筛选,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奠定基础,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对社区健康问题做出全面的健康评价。有助于制定准确有效的医疗卫生计划,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为司法工作提供依据,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依据,还可作为政府及卫生机构收集基层医疗信息的渠道便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工作总结 篇四

一、精心安排,完善流程,分工协作,力争达标或超标。为了保证居民健康档案按时、按量、按质达标或超标,我们首先做好计划安排,采取多种建档方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1.通过入户调查对建档和更新档案进行补充和完善。2.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日,到辖区居住地为居名建档。为了提高建档的效率和质量,采取分工协作、分工不分家、边建档边整理、集中完善等措施,按要求建档必须达标,力争超标。

二、发挥优势,多方联动;加强培训,提高质量;求真务实,紧抓重点。以中心为主导和骨干,发挥其决策和技术优势;以服务站为抓手和平台,利用其地理和熟悉优势;以居委会或物业为帮手和向导,借助其人脉资源和地主优势,三方联手,共同参与建档工作。建立真实、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对以后各项工作开展非常重要,因此为提高

建档质量,保证采集的第一手资料准确性、完整性,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要结合实际,本着方便、实用和便于以后接轨的原则,不要不切实际生搬硬套国外或书本经验,要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才能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使之逐步完善。为了尽量发挥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我们采取中心和服务站联合管理,把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等作为重点人群进行建档并重点管理,使之成为活档,有用之档。具体做法是,结合平时开展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免费体检等活动对档案进行管理和更新,这才是真实、务实和行之有效的做法。

三、按照要求建档,使无“档”变有“档”,结合实际管档,使档案成“活”档。

如果没有建立真实的居民健康档案,就无法开展对目标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居民筛查以及掌握社区老年人、6岁以下儿童数量等有关资料,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将难以顺利开展。因此,我们根据中心及站实际状况和能力,本着建档只是基础,活档才是建档目的的原则,制定规划,分步实施,要建就建真实之档,可用之档。如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筛查出需要进行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我们将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已使这部分档案变成活档,使高血压、糖尿病的建档率、管理率、控制率明显提高。

四、《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情况:

今年截止到6月1日完成纸质建档27828人,完成建

档率90%;完成电子建档27828人,完成建档率100%。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2744人,高血压患者建档860人,糖尿病患者建档305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39人,0-6岁儿童建档 824人,孕产妇建档70人。较好的完成了我社区今年的工作任务。

新华社区

5.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篇五

浙卫办农„2010‟5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健康

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主要工作安排》的任务目标。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签订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主要工作任务责任书”中,要求2010年我省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5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并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水平。为全面落实这一目标任务,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并实施规范管理,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规范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应当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负责。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入户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服务提供情况做相应记录。健康档案信息应当齐全完整、真实准确。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合做好健康档案的补充和完善工作。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

各地要加快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进度,2010年必须达到30%以上。结合健康体检新建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应严格按照《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试行)》(浙卫发„2010‟196号,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建立。对于原有的健康档案,要结合居民健康体检及高血压等重点慢病的随访管理,按照《规范》的要求,逐步更新和完善已建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对已按照《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手册(试行)的通知》(浙卫办农„2008‟2号)中“农民健康档案样式”建立的档案,档案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健康体检表及各类检查报告单齐全,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动态记录连续、完整的,视为规范化健康档案。

二、有效使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应当统一存放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调取并查阅居民健康档案,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要做好健康档案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对发现的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服务。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平台,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实现对城乡居民的健康管理。

三、规范管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为居民建立及使用健康档案时,要符合《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制度,明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相关责任人,保证居民健康档案的方便使用和保管保存。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落实好建立健康档案的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等保障措施并加强对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的监督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一经建立,要为居民终身保存。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除法律规定必须出示或出于保护居民健康目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更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故发生变更时,应当将所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完整移交给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承接延续其职能的机构管理。

四、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

各地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卫办发„2009‟46号)、《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和《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试行)》(浙卫发„2010‟196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和技术路线,建立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的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符合健康档案数据元标准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及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各级中心和平台要加快接入我省卫生系统业务虚拟专网,实现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在全省跨机构、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并根据工作要求定时标准化上传省级卫生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加强卫生信息资源整合,有效利用疾控、妇幼、计划免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信息系统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五、加大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

各地要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相关政策、知识技能、任务要求进行讲解和宣传,对《规范》的有关内容进行解读,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掌握建立、使用和管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和方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建档工作的督导,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建档、有效用档,确保完成2010年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目标,并实行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有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〇一〇年八月三十日

6.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篇六

服务居民健康档案与资金清理工作总结

根据仁寿县卫生局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项‛清理工作相关文件及会议要求,**乡卫生院就‚两项‛清理展开了一系列工作。现总结如下:

完善领导小组,提高认识

县卫生局召开清理工作会议后,我院迅速作出反应,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公共卫生科相关人员及各村村医生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细致开展的铺开清理工作。分别于6月2日和7月月3日召集医院全体公共卫生科人员及村医生召开了**乡居民健康档案及资金清理工作会议,会议详细明确了以下几点:

一、居民健康档案清理的目标

1、清除死亡、迁出、长期外出人员档案,分门别类存放,且要统计各村清除的各类档案数量.2、在清理过程中,重点要完善电话号码,发现没有联系电话的要补充,联系电话更换了的要立即收集新号码更正。联系电话的填写方式,统一用2B铅笔填写在以下几个地方:普通人群家庭档案袋封面上、从电子档案系统导出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花名册上、重点人群的档案袋上。

二、时间安排

2013年7月3日至7月31日

7月10日前各村将居民联系电话全部收集到位,并将从电

子档案系统导出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花名册上的联系电话全部更正,重新打印一份全新的联系电话齐全的建档花名册。做到人人都有联系电话,且联系电话有效。

7月20日前清理6类重点人群纸质档案,将建档以来的错项、漏项、不规范的管理(如2011年建档的老年人,2012年外出没有做年度体检,要在档案内注明外出,以及其他未完善的项目)全部清理完善,同时将最新的联系电话填写在本人档案袋封面上。(如不止一个联系电话的,最好多填几个号码)。

7月30前清理所有普通人群的纸质档案,将建档以来的错项、漏项等全部清理完善。同时将最新的联系电话填写在家庭档案袋封面上。

要求卫生院各督导组人员要深入实际工作,切实了解本区域村组工作开展情况,对照工作要求,督促完成工作目标,根据对各村档案抽查考核,将给予督导组人员相应奖惩。

四、资金清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型,促进内部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有效防范相关的财务风险,我们在资金管理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理,具体情况如下:

1、接待费、交通费2011年至今按规定规范支出。

2、村医生发放款项和账上反应一致。

3、大额资金支出包括公共卫生资料印刷和房屋维修均按规

定规范应用无误。

4、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情况:2012年收入581175元,上年余319377.5元,支出864534.93元。

通过清理,我院目前其它资金运行情况正常,本次自查中未发现问题;账面数与实际发放数一致。

截止目前,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乡‚两项‛清理工作已接近尾声,各项清理指标已基本未完成。档案‚三格式‛管理正在逐步开展。各项统计数据见‚**乡‘两项’清理工作附表‛。

**乡卫生院

7.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篇七

受发展空间、资金、人力资源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尚不能为每个人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患者在各个医院就医的病历各自独立, 不能联网, 因而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记录, 给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诊疗状况造成一定困难。

1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1.1 信息不能共享, 办公自动化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使用的管理软件五花八门, 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 远远跟不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要及时更新、不断完善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资料, 实施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目前, 全市已相继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 按照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 白城市疾控中心要求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普查、体检及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患者管理及居民健康档案更新建档工作。截至6月末, 全市共更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88432人份, 更新建档率为9.29%, 对建档的慢性病患者开展了定期随访, 监测管理, 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并进行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

1.2 人力资源不能满足需要

受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多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引进工作极为困难。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 在数量、年龄、学历、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等方面, 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要。

1.3 保护个人隐私问题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很多,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教育程度、婚姻、民族、家族史、吸烟、饮酒、曾患疾病的症状、体征、用药、转会诊结果等。这必然涉及到个人隐私。个人隐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如残疾、基因缺陷, 精神分裂症等。这些隐私的泄密, 可能给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使其产生自卑、心情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2 对策

2.1 继续加大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随着基因检测、疾病预测等项目的相继开展,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将逐渐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1.1 应用计算机操作软件,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

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 使健康记录的内容更加全面、细致。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 快速全面的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利于快捷输入, 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诊疗信息, 为临床、科研提供大量实用资料;有利于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 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2.1.2 提高人员工资待遇

继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到这项工作中,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并促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2 保护个人隐私权

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 医疗法制尚不健全, 医患纠纷日益增多, 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之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也将逐渐纳入法制轨道。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这一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应从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起双方密切的信任关系, 抵消提供个人信息的顾虑;制订完善的个人隐私制度与隐私保护技术;开展个人隐私保护教育, 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与行业自律管理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 保护居民的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 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保护个人隐私权紧密结合起来。

2.3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2.3.1 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制度

居民要有自我保健意识, 尽可能地将与自身健康相关的所有记录全面、妥善地保管起来。各个卫生服务机构, 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要形成制度, 从个人出生开始建立健康档案, 把居民健康资料纳入各个医疗保健机构的档案管理流程中。

2.3.2 要确定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

居民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情况的原始记录, 具有从属性与唯一性, 其归属权属于个人所有。医院等健康机构在管理的期限内, 负有形成、收集、归档和妥善管理的职责, 严禁健康档案的散失。

2.3.3 不断积累经验, 探索新方法

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不断积累经验, 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价值, 从而更好的满足居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 意义

在发达国家, 几乎人人都有自己完整的、连续的健康档案, 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一旦健康状况发生改变, 医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调出其健康档案, 及时、准确地进行诊疗。随着我国社区居民健康体检项目的逐年增加, 建立完整、系统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3.1 开展全科医疗的需要

全科医生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背景, 才能正确理解和鉴定患者所提出的症状与体征, 全科医生对患者的许多背景资料应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而这些资料在居民健康档案中有详细记录, 它是全科医生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背景的工具, 也是临床上做出正确、快速决策的重要基础。

3.2 医学教学、科研的需要

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是良好的教学资料与科研资料。居民健康档案中详细记载了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婚姻、民族、家族史、吸烟、饮酒、曾患疾病的症状、体征、用药、治疗经过、转归等健康记录。重视背景资料的作用, 反映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具有连续性、逻辑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和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患者的能力。

3.3 评价医疗质量的需要

居民健康档案可用于评价全科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有时还可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

3.4 实施社区预防医学措施的需要

通过了解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健康记录, 使医生可以迅速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 有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8.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 重要性 科学管理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60-01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导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在维护群众健康、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医患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为社区居民建立的健康信息档案,是反映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客观资料。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帮助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医生准确分析与评估服务群体的健康水平以及家庭和本社区疾病发病情况,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社区卫生诊断,根据社区诊断科学制定适合本社区群众的健康教育干预和疾病防治工作方案,有助于提高群众健康生活保障能力,提高社区卫生医疗资源在保障群众健康方面的作用。

2 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首先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所辖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人、低保、残疾等重点人群每年开展一次免费的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居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详细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家庭问题和卫生资源等。系统完整的健康档案能为社区医生提供全科医疗,促进有效地配置卫生资源,解决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

2.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方式

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应遵循逐步完善、资料收集前瞻性、基本项目动态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保密性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健康档案:(1)辖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2.2 规范管理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管理病历资料要求,设立健康档案放置的专门场所,健康档案可以按内容分类存放,或以家庭住址或类似人群为单位存放。对具有特殊健康需求的群体以及差异性项目,应在设立常规项目类别的同时增加设置;对于外迁或者死亡的居民健康档案,应根据其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决定存放与否及其存放期限。

2.3 注意健康档案信息保密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可能涉及到个人、家庭的隐私问题,因此在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保密工作。医务人员应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要强化保管与使用健康档案人员的责任意识,根据档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查阅与审核登记制度,医务人员应经过审批和允许后方可查阅,对涉密健康档案信息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必须告知相关隐私信息时必须经患者本人同意。

2.4 强化档案质量考评管理

各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当将考核评估工作列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考核中,实施量化考核;应当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利用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抽查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全面评估居民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使用成效等相关内容,对其中的成功经验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对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反馈并督导整改,必要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要将档案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终考核、与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逐步提高服务质量。

3 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措施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保健意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利用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宣传栏和免费体检等活动为契机和宣传阵地强化宣传工作,让居民明白建立健康档案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获得其对该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使医务人员更好地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任务。

3.2 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

动态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做法是向居民发放全科医疗就诊卡和健康档案编号,每一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后,将其信息及时添加到健康档案中并录入到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地完善健康档案信息,便于方便快捷地利用和管理健康档案信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定期或不定期与居民开展健康档案信息双向交流活动,以及时更新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3.3 安排专人专岗,提高档案利用成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明确专人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及时收集接诊医务人员接诊患者的医疗信息和健康状况,及时分门别类整理、补充、存储和加工健康档案信息并使之信息化,方便医务人员利用档案信息。要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专用软件作用,同步管理纸质档案与数字化档案。

3.4 借助信息系统,强化慢性疾病防治效果

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紧密结合慢性病管理工作,实现慢性病管理与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的同一性,将患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档案中实行双重管理,相互配合发挥维护病人健康的作用。

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要根据工作实际分类管理,保证及时更新与便捷管理数据信息,备份重要数据,定期不定期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研究。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绿色-健康,黄色-糖尿病,红色-高血压等)封面的形式明显标识文本档案,使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社区健康档案工作事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业务工作的实际成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注重科学管理,切实有效维护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上一篇:好玩的烹饪课作文下一篇:珍贵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