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共12篇)
1.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 篇一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案 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发现因数的变化引起积德变化规律;让学生经历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运用规律计算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对于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性。 二、教学重点: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生怎样自主发现积德变化规律。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口算下面各题: 30×4= 700×8= 6×50= 5×800= 34×3= 45×20=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一些乘法的口算。我们请一位小朋友告诉我们他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抽一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在学生回答时候纠正错误和完善他们的答案。 (二)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学生回答不唯一)可是老师很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一片繁忙。请看你们的数学书第73页。从这副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你怎样列式? 抽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和我们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三位数乘两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写出题目) (三)新知识学习例1: 师:请同学们看到这道题。(指着)400×30,你们能计算吗?能计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可能方案有:(1)先算4×3=12,再在12的后面添3个零; (2)400×3=1200,1200×10=1; (3)40×30=1200,1200×10=12000; v4w4×3=12,12×1000=12000 教师总结:这几种方法都是对的,你认为那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例2: 计算: 3 × 5 = 15 30 × 50 = 1500 300× 50= 15000 师:请仔细看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请同桌讨论,老师等一下请一位小朋友告诉全班,你的同桌是怎样想的! 教师巡视,请一个学生说他发现的。纠正他的措辞。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扩大10×10=100倍。 四、课堂练习课后活动第一题,练习十四的1→4题。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请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2.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实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估多、估少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数感, 沟通估算与精算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
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估多估少的判断;结合具体情境, 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课前活动
师:大家都知道我是黄老师, 想不想了解黄老师更多的情况?
师:黄老师今年的岁数大约40岁了。大家猜猜, 黄老师今年多少岁? (用“多一些”、“少一些”引导学生猜出老师的年龄是36岁) , 刚才我把36岁说成大约40岁, 大家说是估大还是估小了呢?
师:大家还想了解黄老师的体重吗?黄老师的体重是124斤, 大家说说这个124如果看成近似数, 可以估成是多少?如果估成120, 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如果估成130呢?
师:好,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把一些数看成近似数来思考, 数学王国里也是这样, 这节课我们就和估算来一次亲密接触。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借班上课的老师往往很好奇。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对教师的年龄、体重进行猜测、推理, 既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活跃了课堂氛围, 又为估算教学奠定了基础, 作好了认知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 创境
课件呈示:王老板想买一块面积1900平方米以上的地皮。土地开发商张经理向他推荐了这样一块长方形地:长104米, 宽19米。
师:对于这笔土地转让, 两人想的问题却不同。 (课件出示:开发商想:我的这块土地有多少平方米?王老板想:这块土地有1900平方米以上吗?)
2. 比较
师:对于这两个问题, 大家想想哪个问题需要精确计算?哪个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交流意见, 选择算法。
3.引式
师:张经理的问题需要精确计算, 该怎样列式? (104×19=?) 会算吗?而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这块地有没有1800平方米以上, 我们该怎样思考? (先估出长方形面积, 再与1800平方米比较) , 那么该怎样列式? (104×19≈) , 这个算式是几位数乘几位数?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问题。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
【设计意图】精心创设土地转让的现实情境, 让学生在对两个相关数学问题的思考、比较中, 明确估算与精算的特定背景, 有效地突破了长期计算教学中形成的精确计算定势对估算意识的束缚, 让学生自主生成估算意识。
二、自主探索, 参与建构
1.估算方法的教学
(1) 尝试
师:104×19怎样样估算呢?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好, 同桌互相小声地议一议, 写在练习本上, 比一比, 哪组的方法多?
(2) 反馈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1) 小估法104×19≈1900想:100×19=1900
(2) 大估法104×19≈2080想:104×20=2080
(3) 估大大法104×19≈1900, 想110×20≈2200。
(4) 估大估小法104×19≈1900, 想:100×20≈2000。
(3) 交流
师: (对着方法 (1) ) 这题把104看成100来想, 谁能告诉大家, 这样有什么好处? (100×19可以直接口算, 比较简便) , 而104×19能直接口算吗? (让学生明白估算的好处在于不必笔算, 迅速地求得近似值)
师:把104×19看成100×19来估, 这样估算出来的得数, 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少了几个几?少算了多少? (估小了, 少估了4个19, 少算了76) 。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估小法。
师:认识了估小法, 我们通过课件看一看, 进一步认识估小法。
出示课件:
师:104×19看成了100×19, 你能在图中找出少算的面积吗?少算了多少? (4×19)
借助估小法得到近似数100×19=1900, 你能推算出104×19的实际得数吗? (1900+4×19=1976)
师:研究完了第1种估算方法, 我们来看一看第2种估算方法。第2种与第1种相比, 有什么不同? (第1种方法是把104看成100来估, 第2种方法是把19看成20来估)
师:把19看成20, 得数是估大还是估小啦? (估大啦) , 比实际得数估大了几个几?是多少? (估大了1个104) 你会给这种估算方法取个名字吗? (估大法) 同意吗?好, 我们到电脑上看看这种方法是怎样估算的。
师:你能在图中找出估大部分面积吗?是多少? (104×1=104) 你能通过估大法求出的近似数2080并推算出104×19的实际得数吗? (2080-104×1=1976)
师:好, 我们刚才研究了两种估算方法, 它们都是把其中一个数看大一些或看小一些, 另一个数不变进行估算的。接下来, 我们来看一下第三种估算方法。
师:这种估算方法有什么特点? (把两个数都拿来估, 而且都估大) 。这样估算出来的得数和实际得数相比, 怎样?大一些还是大很多?谁能给这种估算方法取个名字? (把两个数都估大的方法, 叫做估大大法, 好吗?) 好!我们到电脑上去拜访一下什么叫估大大法。
师:你图上可以看出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际结果相比, 怎样? (大很多) 哪一部分是多估的部分?
师:最后我们来看第四种估算方法, 它有什么特点?谁能给这种估算方法取个名字?这样方法估算出来的得数, 能确定一定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吗?为什么? (无法断定, 因为无法判断是多估的多还是少估的多)
【设计意图】在放手让学生尝试的基础上, 通过数形结合, 适时借助长方形面积的图示启发学生直观验证, 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帮助下, 深刻理解估算方法, 了解估算值域, 进而推算出实际得数, 有效地突破了估算教学难点, 有效地实现了估算与精算之间的沟通, 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整理
师:为什么同样是估算104×19, 估算的结果却不一样? (由于估算的方法不一样, 所以估出的得数也不同。) 对呀, 有的估大了, 有的估小了。如果A点表示104×19的实际得数, 把所估得数与实际得数相比较, 你能在数轴上找出相应的位置吗?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 哪种方法估算出来的得数和实际得数最靠近? (估大估小法)
2.灵活选择估算方法的教学
(1) 估小法的选择教学
师:探究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下面我们来思考课的开始提出的王老板的问题:这块地有1800平方米以上吗?也就是说王老板想买的这块地实际面积至少要1800平方米。大家想想, 王老板该选择哪种方法来估算, 就能断定实际得数有没有大于1800?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 明白应选择估小法来判断。因为用估小法得出104×19≈1900, 已大于1800, 而实际结果比1900还大一些, 所以一定比1800大。
(2) 估大法的选择教学
四年级去春游。每套车票和门票共要49元, 一共需要买104套票。四年级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师:这题进行估算, 怎样列式? (49×104) , 在估算时, 应估大一些, 还是估小一些?为什么? (因为春游还要买其他东西, 所以要用估大法估算, 49×104≈5500元。)
师:看来, 学了那么多的估算方法, 到了具体问题中, 到底应选择哪种估算方法, 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灵活确定。
【设计意图】精心选择典型情境,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 积极动脑思考, 合理选择估算方法, 促进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培养了学生估算应用意识, 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
1.估一估。
估算下面得数, 想一想, 估算的得数比实际得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2.判一判。
下面每一个字代表一道判断题, 请你先选择, 再判断。
(1) 我:我把108×20看成110×20来估, 估小了。…………………… ( )
(2) 会:108×20≈2000, 可以断定108×20算成1960, 一定是算错了。…… ( )
(3) 估108×20看成100×20来估, 估算得数比实际得数少8。…… ( )
(4) 算:108×20≈2000, 少估了8×20得160。所以108×20的实际得数是2160。… ( )
3. 用一用。
李村小学四年级有学生198人。下面是该校四年级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收费项目表:
(2) 该校四年级收取的书费大约有多少钱?
(3) 本学期四年级有住宿生70多人, 收取的住宿费超过11000元钱吗?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估算教学“会求值”、“会判断”、“会选择”、“会推算”的目标, 精心设计了形式活泼, 富有思考价值的练习, 既让学生掌握估算技能, 又体会到估算的实际价值。特别是最后一题, 选择了学生的收费项目这一现实素材, 精心设计问题, 把估算从整数乘法拓展到小数乘法, 从具体数据延伸到模糊数据, 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提升了学生估算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这一要求, 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估算经验, 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交流, 引发学生探究出了“估小法”、“估大法”、“估大大法”、“估大估小法”等多样化估算方法, 实现了让学生“会求值”;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 课始精心创设购地、春游、收费的情境, 把估算教学寓于现实的情境中, 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启发下主动地思考、比较, 选择估算方法, 努力让学生达成“会选择”, 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应用意识;通过数形结合, 沟通抽象的乘法估算与直观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 化明为显, 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操作, 在直观的情境中让学生比一比、找一找, 形象地识别、判断估大与估小, 及估多了多少与估少了多少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图形辅助下, 明确估算结果的值域范围, 让学生实现对估算结果“会判断”;抓好估算与精确结果之间的沟通, 通过乘法意义、图形直观等多种策略, 引导学生借助估算推理出算式的精确结果, 实现“会推理”,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 提升了学生的数感。
3.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 篇三
片段一: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要114分钟。
师:谁能根据这条信息提个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生1:绕地球2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绕地球2圈需要多少时间?
生2:绕地球5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5”。
生3:绕地球10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10”。
生4:绕地球20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20”。
生5:绕地球50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50”。
生6:绕地球51圈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板书“51”。
师:好,我们来解决绕地球51圈需要多少时间?谁来列个算式?
生:114× 51。
片段二:算法多样化教学
师:计算114× 51是多少有几种方法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尽可能想出多种算法。
小组汇报,学生的多种算法如下:
师:同学们真不错,想出这么多的方法,下面就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计算……
【思考】
1.在“提出问题”教学环节,教师为什么要让学生提6个问题,少提几个不行吗?本课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且两位数是非整十数的。学生提的前5个问题都不是本课教学内容,只有第6个学生提的问题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不然的话还得让更多的学生提问,直到教师所需的问题为止。还好,本课的计算教学内容不必考虑进位与不进位,如果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要考虑进位或不进位,还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得到所需的问题,这就是当前教师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学环节中效益低下的一个问题。
2.计算课中的新授课教学是否都要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在计算课中十分重视算法多样化,这从教材的编排中就可以看出。例如笔算乘法教学以及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中的12×4(不进位)、16×4(进位)、72×5(连续进位)以及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12×14(不进位)、26×21(进位)和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114×21,这6节课教材均要求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
通过研究实践,发现6节课都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连几天都用同样的模式同样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对以上6节乘法计算课的教学,只要对“购物”12×4和“住新房”12×14这两节课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外,其他四节课没有必要进行。因这4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购物”、“住新房”的内容类似达不到算法多样化所要达成的目标,这从案例中就可以看出,尽管教师用较长的时间让学生探索多种算法,但学生得出的几种方法还是原来的方法。
3.计算课的教学内容教材上没有出现计算法则,我们还要不要教?本案例教师没有进行算理和计算法则的教学,这不是个案,应该承认这是当前计算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原因何在?通过了解,北师大版教材在计算课教学内容中没有出现计算法则是教师不敢教计算法则的主要原因,他们深怕被扣上跟不上形势、理念陈旧的帽子。
笔者认为教师对课改要冷静、理智,要正确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程对计算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算法多样化,并适当降低难度及计算速度,但基本要求没有变。教师不要放弃传统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孙恭伟
4.数学教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篇四
设计理论
在《新课标》“总目标”中这样一段阐述:“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切无处不在的。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出示例题――学生探究算法――师生共同归纳口算方法――应用练习。在《新课标》指引下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尝试、灵活迁移――合作交流、一题多解――评价体验、归类选择――基本训练、形成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设计特色
学生学习的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从事“活生生的数学的研究工作”。
5.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五
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把笔算和简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重点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国庆长假快到了,小丽一家决定从广州坐火车到北京旅游。看了这幅图,你看见了哪些数学信息?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谁来列式?
(二)探究新知
1、回答并板书:114X21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呢?(出示课题)
2.探索方法
(1)让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从广州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那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究竟是多少呢?请你用课堂本进行计算解答。
(3)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理由。
(4)汇报方法并板书。说说其中的道理。
(5)竖式请人说,再说,提问:这里吴老师就有一个疑问了,1X4得4写在个位上我理解,可是这个2X4得8的8为什么不写在个位上却要写在十位上呢?2280是114X20得到的,114是114X1得到的。那么这个228中的两个2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各表示什么?
(6)在计算完以后,我们来对照一下我们的计算结果与我们的估算结果怎么样?很接近,那么我们在做题之前可以先估计一下积的范围,在计算完以后还可以对照一下估算的结果,检查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接下来我们把这道题补充完整。横式和答。
四、练习
1、现在小丽一家已经在火车上,我们去听听他们都在议论些什么?(生回答)
2、你想帮他们解决哪一个问题,就请你用课堂本进行解答。
3、展示学生答案:118X12=1416(个)125X11=1375(元)
4、火车不停地向前行驶,现在他们到哪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5、那到底火车已经行驶了多少千米呢?离北京究竟还有多远?让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吧。
114X18=20xx(千米)2394-20xx=342(千米)
6、看来小丽一家就快要到北京了,那么在此,我们祝福小丽一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今天这节课,我们帮小丽一家解决了旅途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那要想准确地计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要注意些什么?
(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要把积的末尾写在那一位上)
6.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估算学习对计算的帮助。
3.体验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热身
1.估算下面各题。39 ×2199×1998×99
2.谈话导入育才小学有18 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光明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班发340包树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1、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
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三、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小组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策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223≈200
18≈20
200×20=4000
大约发了4000包树种。
答:育才小学大约发了4000包树种.3、请学生估算340×124、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对差生的指导。
四、应用深化,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三位数和两位数分别看成整百整十数,再相乘。
五、自主练习
1.估算:151×19713×4979×50260×401
40×99321×18301×3898×22
2.营丘小学有23个班,平均每班植树198棵。一共大约植树多少棵?
六、同桌互相交流学习所得。
7.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 篇七
四年级上册第88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数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等计算方法的联系,并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1.教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交流,完成后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形成如下板书:
2.结合以上知识整理,边整理知识,边完成数学书88页1-4题。(依次出示以下各题及答案)
(1)出示教科书第88页第1题。
抽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最后让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最简便,引导学生说出:整百数乘整十数,只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显示)
(2)出示教科书第88页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估算方法,教师用显示相应内容。最后让学生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估算。(学生回答后,显示。)
(3)完成教科书第88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可指名上台板演),显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让学生说说每个题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汇报后,显示计算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88页第4题。
先分别让活到说说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相应内容),再列式计算并汇报,教师板书。计算时注意提醒学生怎样算简便。
二、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1、2题。(出示题目及答案)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评议。第2题完成后,让学生说说积的变化规律。(显示规律)
2.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4题。(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教师:你是怎样估算他们大约走了多少米的?
学生1:我把187看成20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000。
学生2:我把187看成200,32不变,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400。
学生3:我把187看成19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5700。
(展示以上三种估算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5题。(出示题目及估算方法)
学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都可以。
三、拓展练习,促进发展
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思考题。
教师:请认真看图、审题,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觉得运费的多少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1:运费少和路程有关。
学生2:运费少还和运的质量有关。(显示:与运费少相关的因素)
教师:分组讨论一下,往哪些仓库运费用会少一些?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完成后指名汇报。
学生:如果把粮食运往3号和4号仓库,则运量大,费用肯定多。所以应把粮食往1号或2号仓库运输费用会少些。(显示)
教师:看来只要计算出运往1号仓库和2号仓库的总运量,就可以比较出谁了运费更少。怎样计算总运量呢?
学生:运输量可以用“运输吨数×路程”来计算。(如期学生不能说出,则由教师告知学生。)(显示)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按这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比较。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学生1:如果运到1号仓库,总运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学生2:如果运到2号仓库,总运量是50×10+30×10+20×20=1200。所以运往2号仓库运费最少。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89页3题,90页6、7、8题。
六、课外阅读
8.《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二、说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对位和进位。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请大家仔细看上几道数学题,你们会计算吗?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这四道题分别等于多少?
(出示复习题)
指名回答。
师:因数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很快的进行笔算口算以及估算,如果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会估算吗?(出示2)
指名回答。说说算法。
今天,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板书课题)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首先请你们观察情境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呢?师: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回答
32×42=
(2)师: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题呢?(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已经会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那么我们不防来估算一下这道题等于多少?
学生试算。指名回答估算方法
(3)学生汇报:132乘42的结果大约是5200
师:可是这道题要求我们算出一共要多少元?是要我们进行准确的计算,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吗?那就要用到笔算,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补充课题)
(4)同学们,我们来把竖式写下来好吗?(提示:数位对齐)
X
(5)师:这道题我们会计算吗?(不会)
(6)师:我们来把它变一变,擦掉百位1,现在会计算了吗?
指名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X
+128
(7)老师引导观察每一步都是谁和谁的积?
(8)师:孩子们,你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猜想着三位数乘两位数每一步都是谁和谁的积,对吧?现在请你们利用刚才你们所知道的知识来计算这道题,赶快行动!
组织学生试算。
指名说说每一步的结果。
教师板书算式。
(9)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呢?它的方法和步骤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组织大家讨论。
使学生明确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三)、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数学医院里面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两道题一个是数位没有对齐,另一个是满十没有进位。
2.出示第二题。学生交流,怎么填,指名汇报。
(四)课后小结。
9.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 篇九
熊青青 南昌市文教路小学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
2、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培养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逐渐形成择优意识。
二、教学重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三、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旧引新
1、课件出示
普通列车106千米/时
特快列车160千米/时
D字头列车295千米/时(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孩子们,你愿意帮小明的爸爸算一算,同样是坐30小时的火车,同样是从北京出发,坐不同的列车,可以到距北京多少千米以外的地方吗?
2、独立列式
计算D字头列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
3、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展示学生算式,说清理法(2)怎样计算?
估算:295×30≈9000(3)对比算法,体会①的优越性。
4、小结
把30个295先看成3个295比原式缩小10倍,算出来的积885是缩小10倍的结果,要使它的大小不变怎么办?再扩大10倍,也就是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二)交流探究,说清算理及方法
1、出示完整的表格
2、尝试计算特快列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或普通列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
3、集中展示学生算式,分头说清算理算法(1)特快列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为什么? 说清算理算法。(怎样计算?)
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算理没变,方法简便了)小结:先用虚线把0与前边的数隔开,再把0前边的数相乘,最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交流:普通列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
教师出示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几种情况。怎样计算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的0参加计算,如果下一位有进位,进几写几;如果没有进位,0来占位。
4、沟通:观察这三种算式,沟通联系。(1)算式有什么特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2)总结算法、算理。
(三)巩固练习闯关大比拼
1、第一关
390×30﹦
309×30﹦
2、第二关
先估算判断对错,把错的改正过来。
3、第三关
方框里填几?
10.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 篇十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11.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 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后面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只需要估算就行了,不一定都要精确计算。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例题来学习估算,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合理性,也就是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些,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提供了六种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为后面的例题提供素材。在这儿第一次出现“千米/时”的表示法。
2.口算乘法。
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100以内)――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
(1)16×3可以用口算法,也可以想竖式。
(2)以16×3为基础来学习它的变形160×3,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对比16和160的关系,总结几百几十乘1位数的口算方法。
2.笔算乘法
(1)例1。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教材这里给出了估算、笔算、计算器计算三种算法,其中笔算的算理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索,教材在这里只呈现了竖式结果。
(2)例2。
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算法,能口算的就用口算,不能口算在笔算。
(3)例3。
首先用直观描述的方法教学“速度”的概念。这里注意突出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如每分钟、每小时等。接下来教学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让学生来体会这种符号表示的简明、快捷的特点,并学会速度单位的写法。例3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再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4)例4。
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里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5)例5。
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估算也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但是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教材在解决买票要准备多少钱的问题时,提供了两种估算方法。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估算好一些,也就是说要选取怎样的估算策略,这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估大,什么情况下要估小,才能符合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12.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十二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师:上课
师 :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多媒体逐一出示口算题、生作答)12×61×2
多媒体出示197×5≈
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估算
师:那约等于多少呢? 生 答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师:你说得很正确。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的如何,来,做两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出示竖式28×12
123×2的竖式)
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一做,注意书写工整。
师: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
师: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谁来评价一下。(对与错)师:谁来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你说得真透彻,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十一假期马上就要来了,同学们想不想出去玩啊?李叔叔一家也要出去玩他们从日照乘火车到北京旅游,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2小时的时候,李叔叔行了多少千米?
10小时的时候,李叔叔距离日照有多少千米?(出示课件)
师:我们帮他算算吧。学生做题,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例
一、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到北京要用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思考列式145×12=
大家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千米? 生答
通过估算我们知道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谁估的更准确一些呢?这需要我们计算出145×12的准确答案,2、学生分组探究计算方法,集体交流
出示探究提示: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计算? 生:可以用计算器计算。生: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我们可以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请同学们算一算并与小组交流。学生分组探究,派代表班上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 5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同学们刚才的讨论真激烈,现在我们来把各小组的结果分享给大家吧 生:我是先用2去乘145,再用1去乘145。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异口同声)同意。
师:可老师不太明白,谁能详细的说说计算过程是怎么样的?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的2去乘145,再十位的1去乘145,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在乘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注意用个位乘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乘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师:可老师还有一点有明白,明明145×1的积是145,为什么不同个位对齐,而同十位对齐?
生:因为1在十位上表示一个十,145×1得145,表示的是145个十。(师课件演示)
4、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
5、把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师课件出示)
(三)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生:他们的计算方法差不多。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比两位数乘两位数每次要多乘一位。(课件演示)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师: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课堂尝试练习
看来同学们都了解了笔算的方法。那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1、这有几位同学做的几道题,请你帮老师查一下对错,好吗?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这几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而且改正了错误。
2、智力抢答:
你们表现的这么好,有位小朋友不服气呢,他出了道踢要烤烤你们,咱们来迎接挑战吧。254×36”三个同学算出的答案分别是:9142、9144、9148,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能猜出哪两个结果是错误的?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有去的游戏,可是在此之前你必须要过三关,看谁有实力闯到最后。来,我们赶紧开始吧。
第一关、填一填(用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定位)
2 2
5
× 2 4
× 2 7
───
─── 2 8 8 0 1 5
□□□
□□□
───
────
师:你们各个都是小勇士,闯关成功!第二关: 134×12=
425×36=
112×123= 第三关你们是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现在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赶快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吧
实际问题(课件出示50页2题)出示实际应用为题,生自主列式计算
四、游戏激趣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这个游戏好不好?请大家先在头脑里想一个两位数,然后再用167乘你想好的两位数,得数再加上2500,最后你不用告诉我全部答案,只需要告诉我得数的末尾两位数,我就能立刻猜出你所想的两位数。大家相信吗?不信咱们就试试。
(师生共同游戏,学生一定感到很吃惊,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其中的奥秘。任意2位数乘167加2500所得值的后两位数乘3后所得值的后两位数正好等于该数。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呢?
(1).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探索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推荐阅读:
《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07-10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07-02
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07-24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7-26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07-26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09-1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课堂实录与评析10-15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09-09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