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笔

2024-06-25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笔(通用8篇)

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笔 篇一

在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都大大影响着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方法的有效程度和该方法是否结合学生的特点、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教育模式等等问题息息相关。在小学的语文作文教学中,鉴赏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一些小学中,语文并没有引起教师以及教育领导们的重视,他们没有意识到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没有长远的考虑到语文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一些小学在教学硬件设施上多数会比较缺少,设施和资源都不先进;在语文教师的配备上也不合理,师资力量的水平和质量都远远低于正常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学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因此,对写作的教学情况也就显而易见了。

2.小学语文作文鉴赏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2.1 鉴赏教学的内涵

鉴赏教学是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一种新型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对其他一些文章,如小说、诗歌、散文等的情感鉴赏、文笔鉴赏、表达方式鉴赏,来体会文章的情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等等,学习文章中的优点,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2.2 鉴赏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鉴赏教学方式作为一门新型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课程形式、根据学生的短缺处来制定课程内容,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小学生对语文写作的看法,激发了小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兴趣,研究表明,鉴赏教学方式在小学生中受欢迎的比例是百分之八十。小学生们已经开始慢慢接受、适应、并且喜欢这种教学方式。鉴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它的开展实施必然会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教育有很大的积极引导作用。

3.实现鉴赏教学的方法

3.1 培养学生对鉴赏教学的兴趣

在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语文作文课堂上,主角往往是教师们,学生却只是作为“听众”,课堂严重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讲解的内容很枯燥、无趣,讲课的方式也很单一、生硬,教师仅仅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不与学生互动,也就不会准确的知道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教师们必须细致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渐完善鉴赏教学的方法内容,使学生对语文写作逐渐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鉴赏教学产生兴趣尤为重要。

对于鉴赏内容,语文教师们应该选择适合孩子、能够吸他们,同时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的文章,让学生们能够喜欢看书、喜欢鉴赏。另外,语文教师需要对孩子进行定期的写作训练,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需要多变、有趣、新颖。

3.2 课文鉴赏,学习写作方法

鉴赏式教学方法需要语文教师课前深入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每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并且根据文章概况来选定攀赏方式,做到认真严谨备课。课堂上讲课清晰,层次分明、贯穿始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授课生动活泼有激情,富有艺术性、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讲课内容切忌过于深奥,需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授课内容,课堂上组织学生都参与进来,进行对文章的鉴赏,并且进行模仿练习写作。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课文鉴赏,在学习小学课本中的《水城威尼斯》一课时,可以深入体会作者对这个美丽的城市的描写手法和切入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小城的喜爱,要求每个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们从中学到亮点,可以在日后用到学生自己的写作中来。

3.3 课外阅读鉴赏,做积累笔记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好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多学习课外知识,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课外阅读鉴赏课,找寻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范文,引导学生们多多接触、学习课外知识,从中欣赏学习它的表达方法和文章思路,.在鉴赏阅读文章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多多做积累笔记。将在阅读鉴赏中学到的知识点、美词佳句、或者阅读心得记录下来,例如,鉴赏阅读课外小说节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时候,从中学到了三种修辞方式:顶真、反问、排比;学到了小说的叙述方法:记叙、插叙等等;学到了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等。

其中,心理描写是小说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主人公海伦凯勒是聋哑人,所以对她的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心理描写也给读者一种低调内敛的印象,更符合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知识都是在积累中产生的。另外,小学时期是积累生词量最多也是最快的阶段,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及时为学生补充生字识别和读音、词语、成语的意思和造句等等,增加汉语词汇量,以防在写作的时候不知如何表达。

4.总结

语文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学好语文才能更好的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才能在生活工作中良好的交际。小学作文是学生开始自我表达,进行客观事物的分析描写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小学作文的重要性。通过鉴赏教学,让小学生从他们能够接受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把握,以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笔 篇二

一、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现在的小学生手里作文书可谓不少, 但每当写作时, 总感觉无话可说, 无物可写, 无人可谈。这是什么原因呢?归根结底还是大脑中没有相关的素材积累。在现代生活中, 孩子们接触的传媒信息很多, 如电视、收音机、店招、广告牌等, 都在不停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视听,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孩子们都被信息包围着。但处于信息包围圈中的他们, 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消化这些信息, 也就是说, 他们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并不深, 相反, 由于这些信息的干扰, 他们体验生活的时间反而被占据了不少, 所以大脑中关于生活的认知信息很少, 使他们在写作时找不到可写的内容。为此, 要使小学生作文有话可说, 就得从积累素材开始。

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呢?首先, 要引导小学生积极融入生活, 体验生活。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深入体验生活, 最好是有家长的配合。比如, 家长抽时间多带孩子出去游玩, 或参与劳动, 并且在游玩或劳动中教给孩子相关的知识, 传递相关信息。同时, 要指导孩子写日记, 让他们学会把生活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心里怎么想就力图怎么写。时日一长, 学生积累的素材就会慢慢增多, 素材与素材之间又会在学生认知中交会发生作用, 进而使学生有所思考, 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作文, 一般就不会出现难以下笔的现象。

二、引导孩子步入自然, 融入生活

小学生作文无内容可写, 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体验与积累太少。所以,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 观察世界, 体味环境, 感受生活, 让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入, 相关知识不断丰富, 有关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要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注意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动手去做, 动脑去想。同时, 要设法使他们的生活内容丰富而不单调, 尽可能使他们眼界得到扩展。当他们生活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 他们的作文也就不会再言之无物了。

三、习作课上多以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 学生不一定能写好, 这还需要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呢?很多人作过探讨, 归结起来就一句话:以生动的情境激趣。生动的情境如何来呢?笔者认为, 生动的情境可以用两种方式创设:一是组织学生模拟表演。即教师担当导演角色, 选择一定生活场景, 把角色分配好, 让学生承担相应角色, 然后按生活场景或老师作好的剧本来演绎。学生一般都有表演的欲望, 也愿意观看别人的表演, 因此, 这样的表演活动学生一般参与热情比较高。表演过后, 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场景, 这本身就是一种写作的训练。同时, 表演者对生活情境的模拟表演, 本身也体现了他观察生活的能力。比如, 让学生模仿老爷爷说话, 模仿得比较好的, 往往是观察得比较细致的人, 其作文水平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音乐、视频等, 营造起虚拟的情境, 使学生能直观地体察到相关的情境信息, 然后让他们表达出来。除了以上方法, 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管怎么样, 创设情境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融情入景, 从而对写作或书面表达产生浓厚兴趣。

四、加强习作修改指导

小学生在写作上可以说是刚起步, 并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由于本身认知能力并不高, 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好他们心里也没数, 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评价。面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作为语文教师, 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自尊心, 努力发现他们作文中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对于不足, 需要指出, 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切不可因有不足就简单否定, 一棍子打死。具体而言, 作文评价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看中心与写作题目是否切合;二是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 层次结构是否清楚;三是所用材料内容是否有利于突显文章主题。在评改作文时, 教师不要包办到底, 而要引导学生慢慢调整和修改。即作文评改一定要加强个别指导, 不能泛泛而论。

在给学生评改作文的同时, 也要慢慢让学生明白作文的好与不好。比如一句话, 写得好不好, 该如何判定?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相应的评判标准, 逐渐提升他们自主评价作文的能力。

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 在面对有问题的作文时, 一方面要指出问题并指导修正, 但另一方面要多加鼓励, 比如可以用这样一些话语来激励学生:“你用了很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真棒!”“你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个别语句还不够通顺, 不要让文字小河堵塞了, 要让他们畅通无阻地流动起来哦!”“你的作文进步真大, 继续加油, 成功一定属于你!”“这儿的动作描写很生动, 我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到你漂亮的书写是一种享受, 作文也写得如此精彩, 我已经被你的作文迷住了!”………类似的激励话语很多, 如果应用得当, 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 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热爱。

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程序教学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8-01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生习作起步要稳健有力,一步一个脚印,就要将他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自己寻找习作素材,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要想让小学生真正写出一篇结合实际,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求教师要给予习作教学重点关注,并创新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习作的程序教学

(一)程序助长

程序助长教学策略是由Bereiter和Scardamilia在1983年所发展出来的。他们以这种策略,将习作教学中比较、诊断和运作历程,以及内隐的部分揭露出来,借以缩小实施习作认知上的负荷。就小学生作文教学而言,其教学流程如下:(1)教师首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说明学习目标(如标点符号使用、字词语句应用等等),然后复习课程单元相关的教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说明习作的错误情形和修改方法。(2)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习作“写作提示语”和“评价提示语”,并说明使用要领。教师揭示事先准备的目标文章,并以放声思考的方式,示范使用两种提示语。(3)揭示另一篇文章,由全班学生参考写作提示语作分析后,在参考评价提示语提出修改建议,教师依据适当的建议作修改。(4)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份相同的习作作业,让学生各自使用提示语进行习作练习。

(二)自然的教室支持

这种教学策略是指在自然的教室习作活动中,提供询问、讨论、对话、习作的机会等介入程序。Calkins指出,语文习作是一个有机的、个人的历程。假如我们给学生试验的机会,并且鼓励尝试错误,他将能够逐渐成长。

(三)学生自我评价

在这种修改教学策略,教师提供学生自我评价表,列出关于学生草稿预定达成的目标和缺失的问题,以作为一种监督策略,协助学生学习思考修改的问题,并作修改。

(四)电脑提示

这种教学策略是指设计电脑提示的习作程序,帮助习作者学习有关习作方面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加强习作基本能力的教学

《文心雕龙·章句》中指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从这段话可知,习作者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必须要具备用字、遣词、造句、段落、组织、标点符号等基本能力。相同的,要小学生能够做出好作文,也必须要具有这些习作基本能力,特别是在句子以下的层次需要能够达到自动化程度,避免在习作中过度把注意力放在字词句上,造成过多的认知负荷。因此平时语文的教学,应加强学生习作基本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在习作时才能够将更多心思集中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及修辞方面,增进作文的品质。

(二)将修改正式列入习作课程当中

修改是习作的历程之一,因此,小学学校教育应该把修改纳入习作课程当中。以往语文教学中比较忽视这方面的教学。最近公布的《中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中,已经尝试将“修改”列为习作的能力指标之一。教师或教科书出版者,可以参考习作修改理论及课程纲要能力指标,设计编写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的修改课程教材,教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策略,如增加、删除、替换、重新组合、重写。提供学生练习标点符号、字、词、句、段、篇等学生常见问题的修改。也可编选学生写的作文当作修改练习教材。最后的目标则是让学生能主动积极修改自己作文的缺失。

(三)重视习作历程的教学

从认知观点而言,习作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历程和次历程,至少包含:对习作工作的定义、确认心中计划文章、与实际完成文章加以比较、决定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怎样做修改、实际进行修改等。在没有教师的教导下,有些小学生不知道完整的习作流程,例如缺乏对修改的正确认知;有些不知道要写什么,如缺乏对作文的定义。教师可以运用放声思考技巧,示范习作的历程。提供学生提示语作为框架。依次实现教师引导习作、小组合作习作、到学生独自习作的教学原则,逐渐将习作的责任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能将习作内化成个人习作历程的一部分。

(四)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本文所提出的习作教学策略,其中程序助长教学和已有研究加以试验,也发现具有某些方面的成效。例如提供提示语协助,可以减少小学生习作的负担,而能充分表现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视实际需要,运用多样化修改教学策略,如直教教学、程序支持(程序助长、自然的教室支持、学生自我评价、电脑提示)、教师或同时讨论反馈、给予引导等,教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并提供修改作文的机会,借以提升习作能力,培养良好习作习惯和态度。

(五)特别将习作修改列为评量项目之一

为了激发学生习作的动机,鼓励学生写完作文后能认真检查修改不适当的地方。教师可以将修改独立列为评量项目之一。让学生将初稿写在一般稿纸上,完成初稿后,暂时不评等级,给学生一段时间作修改,然后再将修改后的草稿抄写在作文簿里,连同修改的初稿一起缴交。教师可就学生的修改态度、修改品质给予加分。另外,也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个人习作档案,鼓励学生写多次草稿,长期追踪学生习作修改的发展,及其对提升习作能力、习作态度的影响。

三、小结

总体而言,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升习作教学水平,教师一方面应将整个教学程序加以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然轻松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与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创新,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引导,带动学生对于习作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晔.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习作[J].成才之路,2010年第27期.

4.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篇四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冯庙小学

冯晓颂

内容提要: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快乐写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教学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快乐写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 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看情有可愿,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而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师生间必须是零距离,其次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再者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更谈不上领悟运用,回忆一下我们一般习作指导流程,审题指导→选材指导→表 达方式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练习。不难发现,这种流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而削弱学生的主体,从“审题”到“表达技巧”都是教师在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指导能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接受吗?这样的习作指导的针对性何在?——怎能完成根据教参与以往教学其它学生的经验,指导学生去进行这本创造性极强的习作呢?从审题到选材,甚至如何表达,都被我们“辛苦”的教师所代替,习作思路被教者所匡定,学校接触到题目后,还没有来得及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教者就“及时”作指导,这样使学生在习作时都努力体现教者的思路,表达出教者的理解,导致学生习作“千篇一律”,而学生创造性地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这样的习作练习学生能不怕吗?学得能不累吗?对习作能感兴趣吗?

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而后的学定教有针对性的点评方案,这样“从学生中来”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当然,这样指导下,学生的习作,绝不会千篇一律。

二、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评价的不仅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四点。

1、尊重主体的独立感受: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这方面李吉林老师曾经介绍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李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望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指导性批阅,促进学生再发展。

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批阅作为一篇作文教学的终节环节,从而使这环节的教学功能仅是“评定包改”甄别优劣,学生在这一教学的环节几乎没有收获,仅得优者受到鼓励而己。而低等第者反而再次受到打击,削弱习作的信心。

那么“批阅”这一环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

批阅这个习作教学环节应是:根据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予以再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导、再改、再练、再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对习作做个简单的评定而己,更不能为了保持作文本的“清楚”“清洁”而使学生的习作失去质量再提高,习作体会内化升华的最佳时机。

那么这种“恰当的形式”一般有哪些呢?最普遍是通过批注,指导学生再修,再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批注面对学生,具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而那些“中心突出,语句通顺”之类的套话,学生看了不知所措,也得不到任何受益更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与行动的评语早就该销声匿迹了。再一种形式就是面批,当面指导。其次就是再次对具有典型性的习作进行集体点评。

4、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

习作等第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第评定,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习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与学生约定中+=良,良+=优,优+=特优),学生若再作修改,习作还可以再作评定。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对于习作后进生来说,给了他们很容易的“得优”的机会,对自己的习作充满希望与信心。专 题 小 结

冯庙小学 冯晓颂 2016-06-30

小 结

冯庙小学 冯晓颂 2016-06-30

教 学 小 结

5.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五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1

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作文教学。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在困难中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提高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呢?

一、从低年级抓起,培养习作兴趣。

习作虽然在三年级才开始,但是我却以为习作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很自然的走进作文。要想自然的走进作文。

(1)要加强说话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特别丰富,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框架,敢想敢说,因此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2)是重视写话训练。言为心声。老师要告诉学生写话就是把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减少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

(3)是提高写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为了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每周口语交际课抽出1节为展示课。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好在哪里。

二、作文教学应当加大积累,促进表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语言积累内化后再创造的过程。

(1)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背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背诵精彩片段,背诵好词佳句。学生背诵的都是规范的语言材料,通过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

(3)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文指导《小学作文教学》。学生无论是阅读教科书上的,还是阅读课外书上的,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段,都要熟读成诵,最好能随手摘抄下来。积累丰富了,语言就会生动而丰富。

三、实事求是,自由表达。

(1)注重课堂的作文指导。记得有位老师曾这样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写描写春天景物特点的作文。首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观察,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有哪些特点。接着我让学生围绕一个特点,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写一段话。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片段训练很顺利完成了。

(2)是营造自由、轻松的表达氛围。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为学生演奏的乐曲,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

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激励性评价。

每次在作文讲评时,老师都能从学生渴望的眼光中感受到他们希望老师肯定性的`评价。每次作文评讲,都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在评讲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因为这些好作文都是他们同学写的,离他们很近,便于他们学习、借鉴。另外,对于那些写得很好的作文,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各地报刊杂志投稿。把学生优秀作文编辑成册。这些做法,都能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到写作中来,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当然,作文教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将上下求索!

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如何解决小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自己觉得发现可以从下几方面的去做: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一看到作文,最头痛的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记得我是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关注身边的一切,当时就特别注意身边的事和物了,到写作的时候,好像不管什么样的作文,自己都有内容可写。今天自己当老师了,也同样把这个方法告诉我的学生。其实生活中很多的素材都是我们写作的元素,多数孩子觉得没什么可写主要是没用心去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我认为这样的积累,对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也有很大的帮助,久而久之的积累,作文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二、精选材料,为文添彩。

生活中的内容积累多了作文就有了可写的了,但在写时应该还得注意材料的筛选。有很多孩子在写作的时候,一看到写事的就把自己做的事随便找一件来写,我觉得在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孩子在自己积累的材料中去选择最贴近自己生活,最能与主题有共鸣的内容来写。同时应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法。

如:1、学会为文章添枝加叶。

2、小中见大挖掘平凡事物中的真谛。

3、转换视角一料多用。

三、教会学生联想,想象。

在作文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经常训练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

首先是培养学生有依可想。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习到“大年夜,又下着雪,一个穿着一双很大的拖鞋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突然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小女孩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说等他有孩子时可以拿它做摇篮。”这句时让学生谈读后感受,然后以《我就是那位小男孩》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学生们在文章中写出了对小女孩的同情,对那个社会制度的愤恨。

其次,给孩子们搭建想象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写作的空间任意翱翔。如:让孩子们写《二十年后的我》、《我长大了以后》、《假如我是市长》、《我的理想》、《假如我会克隆》等这样的文章,来训练孩子们的思维,想象给孩子写作添上了翅膀,有些孩子发挥极致,洋洋洒洒上千字不成问题,有些孩子不仅能想象未来,更可贵的是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今天,要想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必须要好好学习,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四、常动口,常动手。

要想让学生写出有切身感受的文章,那就必须得让学生先动手,然后再动脑。我布置学生杀过鸡,杀过鱼,上山采树叶、做过环境调查,做过手抄报,为生病的同学做过募捐活动,炒菜,包饺子,整理自己的小天地,帮助妈妈做家务,等等。由于学生亲自去做这些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会有很深的感受,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便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同时,我会让学生在写作前先动口说自己所做或看到的事,学生会说了那么写的时候才会动笔快!

五、多读能助写作一臂之力。

多“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通过大量地反复地阅读课文,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造自己的语言,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从阅读中汲取作文的营养,为写作服务。如:我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让学生反复朗读第一段,深刻体会人们在等候总理灵车到来时的情境。在体会的同时,学生还从中学会了不同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方法,为今后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2

前些日子,我校张主任叫我看了看教研室下发的关于语文教师读书的必读目录 ,当我看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这本书之后,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把这本书读完。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写作教学方面一无所知,从来就是凭着感觉和自己的思绪上课,而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写作教学。

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有了思路,有了方向,更有了明确的好方法。

以前我的常规写作教学就是根据语文书综合学习里的写作要求来让学生们先简单的自己写,然后再简单地评一评优秀作文,然后再让学生写这样的教学套路,以致我发现,学生们一到上作文课就央求我说道,老师别上作文课了呗。我在想,语文课,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就是写作,写作关系到学生语文成绩及语文素养的高低,甚至很有可能决定着学生以后语文学习的发展,或许到未来的社会,拥有一项较好的写作功底会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如此重要的写作课,竟然令我的学生们如此反感,是多么的不幸和悲哀啊!因此,为了学生将来的更好的发展,我想,我必须好好改进自己的写作教学,让学生们都能爱写作,会写作,写得多,写得好!于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正恰逢时候的为我指点这方面的迷津,让我在写话教学中痛饮一泓清泉,畅快淋漓地享受着吴中豪老师的涓涓指导。

这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二大部分是小学1_6年级写话、习作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三大部分是教学内容解说和教学建议。从三大部分中我们看出了语文教学的几个重要方面,使我们对语文教学有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和认识。

第一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又从汉语、阅读、写话、习作等方面分别阐述,内容具体全面。

第二大部分向我们介绍了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写话习作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这为我们各个年级的写作教学提供了明确具体的参考。

而我认为对我最有指点价值的则是第三大部分,即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解说和教学建议。

比如,写话部分共包括用一句话写自己观察到的事、观察简单的图画写一句话、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观察到的事、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等几方面。

从以上写话教学建议中我发现,原来写作并不是长篇大论,要写很多很多的字,我们教学上不能上来就给学生规定要写很多很多的字的作文,我们要从一句话开始慢慢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看到这里我欣喜若狂,写一句话,多么简单啊,这样学生们就不会用愁眉苦脸地来写作了。于是我开始让学生们尝试着先少写些内容,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或想说什么,都可以从一句话写作开始。 我发现,这是个突破性地转变,原来的死气沉沉的作文课竟然充满了无数生机和活力,我看到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高兴和热爱。他们高兴原来作文是如此简单,他们热爱原来写作可以如此畅快淋漓地抒发着自己的爱憎情感,就这样,我的学生们开始爱上写作,把写作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一般,遇到事情就写下来,写完之后感到如此轻松和愉悦!

当学生爱写作了之后,我们开始尝试着段落写作。根据吴老师的建议,我在写作教学中向学生们教授了几点写段落的写作顺序,比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按时间顺序写,按方位顺序写,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写,按先总后分的顺序写,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等等。

我们练着写段落就从描述自己身边最熟悉的内容开始,就这样,我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出色的小作家,他们写出来的内容甚至不左于课文中的内容。

就这样六年级的学生,不管原来语文基础多么差的都会尝试着自己写出一大片段落来。我想这些进步都是吴中豪老师指点的,都是读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中给我的启示,因此,我要感谢这本书,给我的语文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还要感谢教育局的有关领导,激励着我在语文写作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当学生们都爱写作,会写些内容的时候,我就开始教授学生写各种文体的文章,最好写的是一件事,然后接着让学生们尝试写一个人,写一处景物,最能看出写作水平的就是写景散文,学生运用上一定的写作顺序,并加上很多的修辞手法,当我看到学生的写好的作品时,我不禁为学生精彩的写作而喝彩,原来,写好一篇文章也是如此简单!

后来我教授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及编写写作提纲,重点学习如何描写人物,描写环境场面,如何编故事,写读后感,写通知,写发言稿,如何修改自己的写作,如何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等等。

总之,我从这本书中获取了很多有关写作教学方面的好方法,并将这些好方法教授给我的学生们,使我的学生们受益匪浅,而从这本书中我学到的还有很多很多,以上的这些内容远远表达不了我对这本书的热爱与感激之情,我只能强烈地抑制住自己满心的感激和欢喜之情,大声喊一句:感谢《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这本书!感谢吴中豪老师!感谢有关教育局的领导!感谢你们使我在写作教学中不断进步,更使我的学生们爱上写作,与写作结下不解之缘!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3

一、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二、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4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5

一、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作文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写作的技巧,在实际生活中更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写作方法。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教学任务,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作文写作课中,作文题目是《我的课余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发言,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讲述自己的课余爱好、生活兴趣。然后把这些语言整理成文,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任何写作活动都来自于现实生活,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增设阅读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代的诗词、文化、成语,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等。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阅读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不仅可以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在写作技巧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风景区春游,进行对景色的写作,教师讲解一种花,让学生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对这种花进行描述,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加大语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水平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一方面,教师给学生安排的训练题目宜少不宜多,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训练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训练,写完作文后,自己修改,自己评价,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和评价。教师应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6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新观点、新方法逐步为广大教师了解、熟悉、认同,小学作文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在小学作文的教学工作中,经过一系列方法改进使学生对作文的态度由“要我学”和“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学”和“我要写”。我对课堂作文教学在实践与探索中感悟甚深。

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我认为,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音乐小品、话剧、编故事、猜谜语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所要表达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视野和认识能力组织材料,组织故事在脑子里,然后把各类故事由学生组成小组改成话剧表演出来,学生很有兴趣。他们经过讨论,都能根据剧情,塑造自己的角色,因为表演是生动的,又是直观的,再由学生把故事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之中。

另外,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俗话说:“学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讲一个故事,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

在指导学生读书读报活动中,我还引导学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学习、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篇好文章,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语言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实践证明,小学生作文应该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生活知识园林中去折枝采叶。只有见识广了,知识丰富了,才能写出一篇篇洋溢着对生活真切感受的精彩力作。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7

20xx年xx月xx日,我们小学语文骨干班又进行了一次《习作教学》的培训。这次培训结合观课和评课一起进行,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早上,听了两节作文课。分别是台城二小的伍瑶娟老师上的《父母的爱》、深圳平洲小学的叶素珊老师上的《水的联想》。两节课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伍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利用短片、歌曲和信等形式引导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而叶老师的课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她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把孩子贮存在大脑的知识释放出来。而且我们还看到孩子们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发挥。

下午,张校长的讲座就更精彩了,张校长说:“习作,阅读是基础,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情感”、“开放的内容”、“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文体”,形成了以“开放”为特征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开放习作表达方法的教学应由重形式指导该为重内容指导,由重课堂指导改为重课前指导,由重套路指导改为重思路开拓。在习作教学的重课前指导方面,在以往自己的习作教学中,我也注重课前指导。经常让学生把学校的活动作为习作的生活素材之一,如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校运会、电影观后感。有了课前的生活积累和真实体验,学生都乐于习作,乐于表达。就是张校长所说的:“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真实体验,谁说学生表达无物,抒发无情?”

这次习作培训,既有精辟而创新的理论,也有实质性的课堂案例,深入浅出,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供了宝贵的习作教学经验,避免我们误入习作教学的歧途,避免我们走弯路,引导我们走习作教学的阳光大道。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8

xx年7月5日,我参加了xx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听了两节作文课以及听了张xx校长关于“开放式习作教学”专题讲座,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张xx校长说:习作,阅读是基础,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情感”、“开放的内容”、“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文体”,形成了以“开放”为特征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张xx校长说:“开放习作表达方法的教学应由重形式指导该为重内容指导,由重课堂指导改为重课前指导,由重套路指导改为重思路开拓。”在习作教学的重课前指导方面,在以往自己的习作教学中,我也注重课前指导。经常让学生把学校的活动作为习作的生活素材之一,如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校运会、电影观后感。有了课前的生活积累和真实体验,学生都乐于习作,乐于表达。就是张xx校长所说的:“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真实体验,谁说学生表达无物,抒发无情?”

这次习作培训,既有精辟而创新的理论,也有实质性的课堂案例,深入浅出,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供了宝贵的习作教学经验,避免我们误入习作教学的歧途,避免我们走弯路,引导我们走习作教学的阳光大道。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6.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与反思 篇六

作为新老师,本周四上午,学校派我参加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观摩研讨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

老师在《学生在评改作文中的成长》提到:“评价要多元化”,此外,还使用①面对面;②一对多;③一对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作文评价要多样,同桌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其中,在学生自改作文时,指名修改作文的.方向,依据评价标准。最后,引领学生进行自改作文,需要学生明确内容上批改、结构上批改,语言文字、标点使用的批改;另外,也需要学生用红笔标出优美句子,做出简单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

还有一位老师在《教研、实践、领悟、改进》中也让我印象深刻。这位老师讲到:教研—制定习作评价标准;实践—凸显习作改进优势;感悟—总结习作改进成效(总批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习作评价方式。每一个单元提前制定好评价与等级(学生先自己制定,教师后进行补充);采用星级评价,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把评价标准详细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记在心里,写作时可用来依据。评价方式也要改进:多元开放;评语要因势利导;主体要互动交流。

7.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篇七

一、通过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宽松和民主的学习氛围的创设非常重要。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更浓厚。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这样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会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学生就有可以找到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就会形成较强的创作欲望。例如:小学习作教材中,有一个板块的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校园各种设施和文化,学生通过欣赏视频,增强自己的直观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学生对校园景观的认识更深入。学生可以以此为主题发挥自己的水平,通过自己的语言,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在习作中穿插表演环节

在写作中将表演环节加入其中,可以消除作文的神秘感。很多学生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平时说话非常流利,但是让他们动手写作文,他们却不知从何入手。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总感觉写作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无法通过正规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心中所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措施将表演环节加入其中。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表演欲望比较强烈,将表演环节加入其中,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改编成剧本,让学生通过表演,直观感受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目的。学生表演的过程需要人物言行举止揣摩到位。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揣摩,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写作,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排“家庭情景剧”,通过家庭中的琐事反映家庭的温馨和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爱。这样学生可以在表演中获得写作灵感,从而收搜集资料进行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在习作教学中贯穿小品和故事

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可以将小品和故事加入其中。学生可以从小品和故事中获取灵感。教师示范后,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平时关注小品和故事,并将小品和故事分享给周围的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可以声情并茂,将自己的肢体语言加入其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故事写出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小故事,这样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较高。经过长时间的写作练习,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会不断提升。例如:关于“年的传说”,“端午节的来历”等历史民俗和典故都可以作为故事和小品的题材,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扩写或者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完整的故事和小品。

四、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中有很多写作题材,不管是何种题材的写作,大自然素材的积累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感受大自然,充分体验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在写作时将其应用其中,为自己的写作加分。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春天带领学生去大自然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红花绿叶,微风习习,感受春天的山和春天的水。这样学生就会对春天的大自然有感性的认识,在遇到一些关于大自然中水、山等题材的写作时,可以将这些素材应用其中。

8.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篇八

关键词:兴趣 情感 氛围 阅读 词汇

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时写得字数少,写得内容也少,很难长篇大论。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类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内在动力。没有学习习作的巨大兴趣,没有勤学多练的强烈欲望,没有自甘吃苦奋斗的精神,想学好习作、写好文章是不可能的。热爱它,而且是深深地热爱它,是每一个写作成功者给我们留下的共同语言。巴尔扎克在读书的时候,就爱上了习作,一有机会就溜到图书馆看书,后来边读书边写作,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大作家。所以,只要有兴趣的学习,就能提高作文的质量。

一、培养情感,创设习作氛围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感受的一种内心体验,能够对认识活动起调节、强化的作用。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感染学习对象的功能。而且,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的交流,还必须有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有为而作。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较为系统的、综合和实践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生活状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与他们交朋友,使学生信任教师,亲近教师,与教师闲读生活趣事,形成浓厚的习作氛围。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多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总得读,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由此我们知道,最有效的阅读就是叶圣陶所倡导的美读,即在读中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有为而作”,将命题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大胆而作,自己选题,自己选材,自己动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真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指出作文中的用词是否准确,情感表达是否是正面的。对于用词正确、情感正面的作文,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评价、热情的表扬,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

二、在阅读中汲取营养

阅读是写作的启蒙老师。因此,阅读不能是走马观花,而是需要按照步骤进行,让学生真正得到积累,并学会应用。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会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具体来说,我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讲课题,想想课文告诉我们什么。(1)再读了解课文大意。(2)熟读本篇课文。2.自学生字词,思考词、句、段、的意思,找出不懂的词语和问题。3.带着这些问题深入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些步骤的干预下,学生可以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一个习惯养成后,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还应做好每一次的阅读训练,让学生收集语言材料。词汇是语言的基地。斯大林指出:“词汇反映语言的状况,语汇越丰富越多方面,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达。”有的学生语言水平很低,说话干巴无力,写的文章也就平淡无味了。这其中的一个缘故就是学生不善于积累词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词汇的教学。首先,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细致地分析文章中的美词,并引导学生明白,有了这些词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换词等方法品读文章。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比较下面两个句子:(1)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2)瓶子里的水升高。尽管“渐渐”这个词语很平凡,但在作者的运用下,普通的词汇表现出了乌鸦的聪明绝顶。又如,《草原》一文,老舍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白云朵朵、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词汇让人在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构成了一幅草原美景图,从而深刻体会到那里的天很蓝,草很绿,空气很清新,使人仿佛置身于天堂之中。词汇所产生的语言魅力,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而且,小学阶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好时期,教师应使学生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发展语言。此外,教师还应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习作的实践与训练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我们的作文训练形式不能单一,也不能拘泥于教材,枯燥乏味。我们应让作文训练形式多样,多元拓展,让学生真正感到写作文的乐趣。首先,我们可以组织社区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活动当中,争当社区小帮手,宣传环境保护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社区经验后,他们在课堂上就能踊跃发言了。趁此机会,教师可将其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习作。这时,学生写出的作文,别有滋味,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看法,层出不穷。其次,我们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在教学中,我曾尝试让学生评改自己和别人的作文。刚开始时,学生都不知道从何下笔,找不出文章的优点,也说不出不足之处,顶多找一找错别字。每到改作文的时候,学生都会来请教我。慢慢地,学生改作文时也能找出文章的优缺点,并有了自己的看法。但这一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指导,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再次,我们应让学生当小编辑,定期举办作文展、习作比赛等活动。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办小报。这样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择优荐稿,还要修改作文。这种作法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同学间交流习作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对于不好写的题材,我的建议是仿写。仿写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好的文章是别人创造的财富,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范文的长处,然后借鉴过来,经过学习后再创造出新的文章。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做法,一定能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定能让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得轻松、自在又愉快。

参考文献:

[1]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刘锡庆.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上一篇:高三学生家长励志语录下一篇:冬至饺子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