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规律

2024-11-16

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共8篇)

1.小学语文教学规律 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识字规律浅谈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规律性的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和认识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认识和掌握“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除此之外,写这些笔画时,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也不同等。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

二、掌握几种常见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

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之中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具体如下:

1、部分独体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要由“捺”变“点”,如“禾、木、火、米、又、失”等。

2、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其中“牛、车”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

3、“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笔画有变化,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第二笔是“横折弯”,如“沿、没”。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如“亮、抗、坑”。“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如“朋、肚、肝”。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如“有、青、育”。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与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区分容易混淆的字

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以致于在书写时,老是把“既然”写成“即然”,把‘即使”写成“既使”;把“拔苗”写成“拨苗”,把“挑拨”写成“挑拔”;把“休息”写成“体息”。怎样才能让学生巧妙区分这几个字?通过长期教学探索,本人终于找到了医治这“疑难病症”的“妙方”:“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恰巧这个字的声调第二声。我把这个规律欣然告诉学生后,大家如获至宝。一个经常写错字而被称之为“错笔字大王”的学生明白这一特点后激动地说:“以后我再也不用为写错这俩字犯愁了,真是太好了!”

对于“拨”与“拔”怎样区别呢?我突然想到我们班上有两对双胞胎,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拨’与‘拔’是一对双胞兄弟,你们看它俩长得像不像?”我的话音未落,全班就齐声回答“像!”这时我趁热打铁地问:“他们哪一点像?”同学们回答:“他们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边都是提手旁„„”我又接着问:“我们再仔细看一下他们有没有长得不象的地方?如果有,就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要不然我们怎么能认得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呢?”话音刚落,就有同学抢着回答:“‘拨’是哥哥,因为它比弟弟‘拔’多吃一碗饭,所以它长得高一点。”“哥哥的力气大,所以只需要轻轻用手一‘拨’就行了,而弟弟因为力气小,所以要用双手去‘拔’。”通过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既激活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又达到引导学生找识字规律的目的。

又如,学生老是把“休息”写成“体息”,于是课堂上我启发学生:“‘体’是由‘人’和‘本’以组成的,人本来就要‘身体’好才有力气。‘身体’差了,就该‘休息’”。全班同学听了,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场,创新潜能得以彻底释放,教学活动中就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寻找识字的一些规律,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以上仅仅是本人教学实践中于此方面总结到的几点经验,现不揣冒昧提出,就教于各位同仁。

浅谈农村小学写字教学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之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坚强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写字和识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学生既认识所学的生字,又能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地书写出来,可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好地完成作业,而且对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大有裨益。

常言道,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面貌。的确,一个人的字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文化、气质、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精神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将取代我们人体的许多功能。但书写对我们每个正常人来说,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写好字能帮助我们养成认真仔细严谨的作风,坚强不懈的意志和毅力,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高雅脱俗的审美情操。一手好字,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升学、就业、择友和人际交往。一手好字,终身受益。

就农村小学的写字教学现状来谈谈我的拙见:

要搞好农村学校的写字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

1、笔画的书写指导。

从一年级起就应该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他们开始是写拼音字母,拼音字母多带弧形,由此从拼音字母书写过渡到汉字的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画的书写指导。如:“女”字第一笔是“撇点”而学生写成“竖弯”,“山”字第二笔是“竖折”,学生写成“竖弯”,“口”字由“竖、横折、横”组成,学生写成“竖折、横折”组成,在书写指导时要及时矫正。

2、偏旁部首的书写。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它越来越不可代替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植根于写字基础上的书法有着出神入化的线条和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生动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智慧、性情、态势和精神。富于变化的汉字多由不同的偏旁部首进行空间组合的,这些偏旁部首大多由独体字演变而来,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写好独体字,更要注重这些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部首,如:“好”字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应将“横”变为“提”,学生则易写成“女子

”。

3、写好字,笔顺规则不可忽视。

在一年级的课本中已经学习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写字规则。这也是初学写汉字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去把握,一个笔画较多的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规则的指导,也要加强汉字书写的综合指导。

4、田字格的书写指导。

小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差,初学写字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来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顶天立地”。指导学生用田字格书写,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精确度,帮助他们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教给学生书写方法,让学生能够写出满意、漂亮的汉字。

写字教学应列入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就目前农村小学的写字教学现状,课程表中没有明确的写字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写字教学任务也仅仅是要求学生写写课后生字,检查的是数量的多少,有无错字,至于字写得好与不好,似乎很少关心过。由此,我个人认为,学校应该在课程安排中明确写字课,并严格要求教师备好写字课、上好写字课,纳入常规教学。

农村小学写字教学要加强学校管理。要教学生写好字,首先教师就要写好字,所以,在常规检查上要严格要求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各种记录均要写规范字,做到书写认真、端正,正楷的板书尤为重要,工整的板书可以给学生以示范,学生在这样长期的影响下,自然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写字课上随时检查老师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写字姿势、笔画写法、笔顺规则等,严格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表率。作为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写好字,更要指导学生写好字,为培养一代具有全面素质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时,我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2时,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完生字后,每组抽一名认字最好的同学到其他小组“抓特务”。即逐个检查字音、组词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即是“特务”,要求小组长立即帮助学习生字。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想当特务,识字效率明显提高,即使有困难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会很快认识。检查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识字3时,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同学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一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鱼”,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①、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

②、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③、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影子”的“ 影”字时,把“ 影”字拆成“ 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有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是常规活动如: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还是校本活动如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题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究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

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2.小学语文教学规律 篇二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和认识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认识和掌握“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 “横”要平, “竖”要直, “撇”出尖, “捺”尾大, “提”向上。除此之外, 写这些笔画时, 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也不相同。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

二、掌握几种常见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

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 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 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的规律, 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具体如下:

1. 部分独体字做偏旁时, 最后一笔要由“捺”变“点”, 如“禾、木、火、米、又、失”等。

2. 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 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 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 “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其中“牛、车”做偏旁时, 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 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

3.“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 笔画有变化, 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 第二笔是“横折弯”, 如“沿、没”。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 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 如“亮、抗、坑”。“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 如“朋、肚、肝”。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 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如“有、青、育”。

三、与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区分容易混淆的字

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 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 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学习过程中, 部分学生对“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 怎样才能让学生巧妙区分这几个字?通过长期教学探索, 本人终于找到了医治这“疑难病症”的“妙方”:“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 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 恰巧这个字的声调第二声。我把这个规律欣然告诉学生后, 大家如获至宝。说再也不用为写错这俩字犯愁了。

3.遵循教学规律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探索

中圖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35-01

小学语文教学不管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其自身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可以断言,能否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蒂,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按道理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对这一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而规范地表述,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有一句:“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中只是有一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却未作有诠释。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究竟如何表述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一、重视感知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之,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四、重视运用

这里包括训练与实践两种形式。所谓训练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而实践则是学生回到社会上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传授能力。要提高能力,就不能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如果说积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那么运用则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

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能偏废。顾明远先生指出,“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不同年龄段应侧重于不同方面:在小学,要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让小孩尽早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宋晓梦.顾明远:中小学应分别侧重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N]光明日报2009,08-25.)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但训练要讲究“度”,讲究科学。要避免过重过轻、过深过浅,或无指导、无计划、无总结,就会出现题海战术等不良倾向。

4.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下P85《找规律》

二、教学设想: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所谓找规律,是指根据已经观察到的、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特例)在排列上具有的某种特点或属性,在没有遇到任何反例的情况下,推出这类事物的排列都具有该种特点或属性。一年级安排的是比较基础的内容,本单元教材编排时体现由易到难原则,从简单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组规律。本节课是找规律单元的起始课,探索的规律的核心是“重复”,即都是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推理等活动中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由前一项得到后一项)。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规律”这个词并不陌生,早在学前阶段学生就曾接受过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所以,对于简单的按颜色、形状、大小排列的规律学生不难发现,但是,一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弱,要将发现的规律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出来有一定难度。《教师教学用书》中建议:“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全部学生都用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允许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 一圈子”等方式表述。”所以,在表述的要求上学生能说规范最好,但不作统一要求,能圈一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重在让学生认识规律,理解规律,知道规律是 什么,怎么找,体会规律的好处,能用规律进行推断。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2.在发现、表述、运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难点:表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初识规律

1.猜一猜,引入规律

熊大熊二各自穿了一串珠子,猜一猜它们的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1)出示第一行圆:红黄蓝绿(第7个开始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

(2)出示第二行圆:红黄红黄(出现三组开始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

师:咦?为什么熊二的珠子大家猜得五花八门,猜不对,而熊大的珠子猜得全对呢?

根据学生回答,一组一组圈一圈。观察每一组,发现了什么?

小结:像这样一组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它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珠子的规律是按红黄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根据这个规律,下一个会是什么?

熊二的珠子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2.小结,揭题:原来有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它的下一个。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揭题)

(二)活动探究,理解规律 1.基于常规,初步理解

出示两组材料:

第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规律 第二组:重复排列的图形规律

(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灯笼和图形的排列有规律吗?如果有,是什么规律?请你像黑板上一样把重复出现的部分圈一圈。(2)学生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3)指名学生上前投影汇报,反馈。

灯笼:按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

图形:按□○△☆为一组重复排列。

说一说是几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或图形的下一个会是什么?

2.适当拓展,加深理解

出示两组材料:有规律吗?是什么规律? 第一组:4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盆花规律

第二组:颜色无规律而形状却有规律的立体图形排列(1)手势判断:有规律的打√,无法看出规律的打×

(2)第一组:是什么规律?圈,说

第二组:讨论为什么你打×或打√,说一说理由

让学生感悟这组材料按颜色是看不出规律的,但是按形状却是有规律的排列的。

3.观察归纳:出示以上4组材料,师:刚才找了灯笼、图形、盆花的规律,现在你来说说看是什么是规律?怎么找?

小结。

(三)联系生活,创作规律

1.生活中的规律。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规律,请你找一找教室里有这样的规律吗?或想一想你们的家里,生活中有这样的规律吗?结合感受有规律排列的好处。

(1)学生找,说。

(2)师ppt出示,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图案、时间、节奏

2.创造规律。

(1)动作、节奏创造规律。

(2)设计规律。要求:请你设计一串规律,可以直接用笔写,和颜色有关的可以用水彩笔。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今天找的规律是怎样的规律。

(五)拓展延伸(机动)

5.小学数学《找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五

1、课前设计。切忌草率备课或根本无备课,必须严把备课关。认真备好课是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前提。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学生认真细致地备课,它包括:实践活动的步骤;对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测;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评价策略等,杜绝实践活动课的随意性、自由性及无序性。实践活动课本来就难以把握好教学节奏及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果不在课前认真地设计好,实践活动课将是一盘散沙,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计划。

2、准备学具。学具是实践活动课的必备用具,包括一些常用的测量与绘图用具,如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也包括一些常规的生活用具,如小刀、剪刀等;还包括一些实物模型,如小方纸盒、圆柱体的茶杯等。

本节课由于课前已布置了要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因此,学生对学具的准备是较好的,尤其是有几个学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自己吃饭的碗盖代替老师要求的一次性方便碗做托盘,不仅节约,而且颇有创意,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上课特别认真,发言特别积极,效果也特别好。

6.记忆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记忆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做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记忆”一词,最简洁最恰当地表述了大脑保持经验的过程,总是先有“记”,然后才能“忆”。比如刚入学的儿童学习汉字,经过识字教学对字进行辨识、读写,把字储存在头脑中(保持),过后再见到这个字,才能正确地读出来(再认),默写出来(重现),没有对这个字的“记”,就不可能有“忆”。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理解记忆,可以把它看作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在一定条件下提取出来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由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构成。识记是识别和记住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知识经验的过程;再认和重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三个环节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

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和扩大经验,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和统一的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形象记忆有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或味觉的记忆等。

语言――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公式、理论等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操作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按记忆有无预先确定的目的,可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心理实验和研究表明,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比较,前者效果优于后者。例如,在学生面前迅速展示和取下绘有“三角内写5,圆圈里写9,方框内写6”小黑板。展示前向学生提出三个数字之和的记忆任务,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得正确,但如果接着问学生三个数字分别在哪种图形中,则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因为第一个问题是有意记忆的结果,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没有记忆任务。

4、如果按记忆时对所记材料是否理解来划分,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第二节

记忆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意义

记忆在人的任何实践活动中,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智力结构的重要内容,又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俄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据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如果形象地把智力比作一座“工厂”,记忆就是这座“工厂”的原料“仓库”,仓库内原料充足,工厂的机器才能正常地持续不断地运转加工,否则,智力工厂将成为无米之“炊”。人正是依靠记忆,在经验恢复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想象和创造等智力活动。而思维、想象和创造的过程和结果,又作为新的经验保存在头脑里,为进一步进行智力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一个人完全失去记忆,他将永远处于毫无经验的新生儿状态,任何智力活动都是不可能进行的。记忆对小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记忆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提供“范式”。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力活动水平的基础,也是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可能进行思维的,更谈不上表达。其次,发展记忆力,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在吟诵潜思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文章的精义、脉胳、文采,有助于加深对语文的理解。从整体上活生生地接受了课文的潜移默化。第三,经常记忆材料,还可以使儿童从小养成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认真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他们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记忆任务,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节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在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记忆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其特点是:

1、从记忆的目的性来看,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逐渐占主导地位。小学生从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是他们识记发展的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在整个小学阶段逐步实现的。拿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仍然是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识记的有意性、目的性还很差,识记常常离开了学习的东西,却不易记住。识记也缺乏自觉性,老师叫写才写,老师叫记才记。分不清教材内容的主次,不知道哪些应该详记、牢记,哪些可以从略。

在教学影响下,小学儿童识记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步发展。

2、从识记的内容来看,词的逻辑识记在迅速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容易识记,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的识记有较大的困难。

在教学影响下,小学儿童词的抽象识记能力在迅速发展,但是小学儿童在识记抽象的词的材料时,他们仍然需要具体形象材料的支持。小学儿童易记住那些以直观材料为支持而又理解了的材料,不易记住那些不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概念、定律。教师必须注意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发展小学儿童词的逻辑记忆能力。

3、从记忆方法看,意义的识记,理解的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向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发展,是小学儿童记忆的又一特点。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在教学影响下,儿童能改变单纯依靠机械反复的识记方法,学会从意义上,逻辑上掌握学习材料,采用意义识记。在教学工作中,老师既要注意发展小学儿童的意义识记能力,也要注意提高他们机械识记的能力。并指导他们将两种识记方法结合起来,以取得更佳的记忆效果。第四节

记忆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识记的规律,其目的在于使小学儿童获得巩固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记忆力。值得注意的有如下一些问题。

1、在教学中把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有意识记为主。

众所周知,人们的许多知识经验是在无意中自然而然地记住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儿童的无意识记。适当安排,利用得法,可以使学生少花力气而获得巩固知识。无意识记对于教学工作是有作用的。如难度适中而新颖的题材,令人发生兴趣的东西,激动人心的生动形象或事件,以及多种感觉参加认识的对象等等。都不需要学生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而被记住。

但是光靠无意识记不能保证小学儿童获得系统的知识。教学还必须有意识记。而且小学儿童主要依赖有意识记来获取系统的、巩固的知识。教师在讲课前,就应当根据本门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单元教学在记忆上的任务;要使学生知道应当记什么,记的牢固程度和完善程度;使学生逐渐学会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有目的的、自觉地去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

教师又必须把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交替进行。一般地说,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基本的知识,如公式、定理、法则、规律以及关键性材料,重要论据、事实、历史年代等,要向学生提出必须识记的目的要求,而对一些非基本的材料,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无意识记去把握,不必加重他们的识记负担。

2、在教学中,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意义识记为主。教学中要提高小学儿童的识记效果,需要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互相配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作用。意义识记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东西比不理解的东西,记得迅速、牢固、持久,回忆起来也容易。所以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应以意义识记为主。但是,意义识记又必须有机械识记帮助,才能保证识记的精确性,如背诵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便是两种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促进的结果。

在教学中有些材料,如识字教学中要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写字要记住笔划结构,这些常要求小学儿童熟记、背诵,要更多地求助于机械识记。把材料全部背下来,否则就难于运用这些知识,甚至会影响进一步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强调意义识记的优越性和理要性的时候,不能否定机械识记。一般地说,教师教学首先要把教材讲清楚,使小学儿童听懂,看懂,真正理解了意义,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必须记住的材料,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

3、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儿童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的对立面就是遗忘,遗忘是有规律的。最早对遗忘进行研究的是德国蓍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说,在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在开始的短时间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时间以后,遗忘的发展就慢了,遗忘得也少了。

根据遗忘规律,教师要帮助学生和遗忘作斗争,加强知识的巩固。那么,怎样组织学生的复习呢?

(1)及时复习

(2)复习方式多样化(3)避免干扰和过度疲劳

4、教给儿童有效的记忆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1)分步识记优于集中识记。

(2)结合重现比单纯重复的识记效果好。(3)整体识记,部分识记,综合识记。(4)早晚记忆法。(5)运用记忆法。(6)联想记忆法。(7)读写记忆法。(8)趣味记忆法。(9)选择记忆法。(10)概要记忆法。

(11)比较记忆法。等等。

5、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

7.小学语文教学规律 篇七

(一)双音节重叠形式的变调规律

1. 重叠式的第二字变读为21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名词、动词、副词的重叠形式中。第一个字保持它原来的声调,第二个字一般变读为调值21。语言学家叶祥苓在他的《苏州方言志》中很好地显示了他的实际调查结果。这条规律在《玉蜻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例如:

(1)阿有相巧点便宜货,带一把来扇扇。(第一回:张公训婿P6)

(2)偏偏在民国初年……(第一回:张公训婿P1)

2. 保持原来读音不变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数量词的重叠式中。数量词的重叠主要是表示情况的普遍性,有强调作用,因此不适宜念轻声。如:

(3)“岳父大人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小婿五内铭记。”(第一回:张公训婿P19)

例子中的“句句”突出张国勋张老老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作女婿的,都要谨遵教诲,语气比“每句”强烈许多。

另外还有一些拟声词,它们是模拟自然界所造的词,用来描摹事物或动作发出的声音,无须进行轻声处理。如:

(4)刚想放下书本,忽听岸上“的的笃,嘭嘭!的的笃,嘭嘭!”(第二十回:主仆相逢P314)

(二)三音节重叠形式的变调规律

这里所说的三音节,其实仍然指的是单字重叠为双字,只不过其无法单独使用,只能作为缀词和其他词组合使用。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可以分化出ABB式和AAB式,这里就针对形容词来进行分析。

1.ABB式

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中说道:“不管基式原来是什么声调,重叠以后第二个音节一律读阴平。”下面我就用苏州评弹《玉蜻蜓》这个文本来粗浅地分析一下。如:

(5)这一点已经叫沈老老有点吓势势了(第六回:醉打巷门P102)

这个例子是苏州方言词,很具有代表性。“吓势势”中的“势势”两字不能独立成词,它必须要附着在动词“吓”的后头,构成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这里是“有点怕的样子”。“吓”保持它原来的声调不变。第一个“势”,则要变为中平调33,而第二个“势”就要变为降变调21。

2.AAB式

这种形式也同样如此,他们作为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变调规律。如:

(6)碧碧绿的身体,生生青的翅膀,脊梁脊骨墨墨黑,肚皮腊腊黄。(第一回:张公训婿P7)

这是苏州方言中独特的词语,在普通话里很难见到,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来看这个“碧碧绿”,“碧”是入声字,它重叠后和“绿”组合成词语,由原来的入声调变为低短调,其中第二个“碧”要比第一个“碧”读的更急促些。

(三)四音节重叠形式的变调规律

这也是《玉蜻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重叠形式,它主要有AABB式和ABAB式,多为形容词和动词,在音变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变调规律,值得我们注意。

1.AABB式

黄伯荣《现代汉语》指出:“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也多半读55调值。”这条规律对于苏州评弹来说,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笔者就《玉蜻蜓》中的相关例子来做分析。如:

(7)……可以舒舒服服白相个畅哉。(第一回:张公训婿P7)

这个例子中“舒舒服服”第一个“舒”保持它原有的声调不变,第二个“舒”和第一个“服”变读为中变调33,最后一个“服”,则变为降变调21。其重叠形式比单音节形式程度加深。

2.ABAB式

这种重叠形式主要体现在动词上,《玉蜻蜓》中有相当多这方面的语料,充分显示了它们的变调规律。一般看来,重叠式第二、四字念降变调21,另外两字保持原来的声调不变。如:

(8)有个读书相公,带了一个僮儿,轧法轧法,望准虎丘山背后轧去。(第一回:张公训婿P2)

8.小学语文“规律性知识”教学探索 篇八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体会、把握语文的规律。”因此,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纷繁的语言现象中独立思考,探索其必然联系,把所学知识“穿成串”“连成片”,并以此为起点,来认识新现象,解决新问题,并且不断地循环往复,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用“活的语言事实”,引导归纳“规律性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所要阐明的概括、结论、规律性,本来就是从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应当使这些事物、事实和现象成为学生独立研究的对象。……独立研究的对象,可以包括图画、草图、示意图、进度表、模型、活的语言事实(词、句)等。教师的技巧就在于,不要把这些东西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而是作为一项脑力劳动任务让他们去解决。”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提到“活的语言事实”。引导学生归纳“规律性知识”必须依靠大量有效的语文事实来实现,通过这些“活的语言事实”,可以让学生不断体验、感悟,逐步归纳、概括,最终形成适用儿童自己的“前概念”或“准概念”,而这些就是最初的“规律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有它的规律性;分开来说,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又有其各自的规律性。例如汉字,字形的构成是一个整体,它由若干笔画或简单“构件”(独体字的偏旁)构造而成。如果我们先引导学生学会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掌握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和偏旁以及汉字的间架结构的分类,这就为学习合体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可以启发学生探索诸如“基本字带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等规律性知识。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可帮助学生揭示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己学会学习同类的字,如“采”字,上面像是一只手,手在树上,就是采果子的“采”,类似的字如“休”“森”“众”等等。而在教学象形字时,如“火”“山”“石”“木”等字,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字,安排“比一比”的方法解决,如“力”“由”“午”等字,采用与“刀”“田”“牛”比认的方法,在比较中加深印象,加强记忆。这样边学习,边总结规律,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就可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找最大的整体构件,而不是停留在数笔画的程度上;发展学生选择最优的分析字形的方法,而不是只说说由几笔组成。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培养其识字能力并发展其思维。

总之,学生掌握了字形结构的规律性知识,找到了杂乱繁难的汉字内部结构上的规律,突破了记忆字形这个难点,识字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这样的识字教学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识字,不如说是引导学生自行依靠构字规律识字。

二、让规律“进入周转”,培养学生“语文迁移能力”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们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这谈不上“规律周转”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先进教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规律才真正进入开始“周转”。而且,周转的速度越快,他获取新知越多也越容易,这就是“规律学习法”。所以,我们要提倡“规律学习法”,要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的共同点总结出规律,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比如,指导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刚开始,学生不懂得朗读,无法理解什么是有感情的朗读。如果教师不懂方法,只会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朗读的概念,学生们一直会睁着迷茫的大眼睛看着老师,最终还是无法理解朗读是什么。有经验的教师不会这样做,他不会责怪学生笨,而是扮演两种角色朗读:一种是绘声绘色的表情朗读,另一种是学生们的普通读法,让学生们自己比一比,哪种更好听。

再比如,汉语的词,本来是按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做词性分类的,因而,词类的概念是属于一种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如果逐步理解词义的分类,也就理解了同类词的共同性和它不同于另外一类词的特殊性,这样有利于在说、写中正确处理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提高组词和造句的能力。小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比其他经验丰富,词汇来源非常广泛,是可以理解和掌握这类知识的,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词类知识的基础。但这并不是主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严格的词类概念的教学,而意在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我们需要从低年级起,就埋下几条伏线,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每条线上都生发出许许多多的词,每串词再横向发展,逐渐就构成了网络。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学到的词语归类、穿串、结网,作为自己的储备,并随时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三、让多个规律“贯通”。让它们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要引导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靠的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我们在尝试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规律性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一些规律强加于儿童身上,更不能把一些没有基于“活的语言事实”的所谓规律填塞于儿童的大脑,否则的话,就变成变相的“加重学生负担”了!

上一篇:校园文艺汇演闭幕致辞下一篇:我爱党的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