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及其特征

2024-11-06

论科学精神及其特征(精选8篇)

1.论科学精神及其特征 篇一

天津工业大学世界科技文化史

世界科技文化史结课作业

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姓名:王 大 海

学号:091031091

5专

班级:机自099

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2010年12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推进,黄昌款、胡适、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

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

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然而,在我们所在的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决定了大学的文化生活,而大学的文化生活又决定着大学的风格,影响着大学的运作行为,影响着师生的气质和品性,进而形成一所大学特有的价值观念、学风、教风和校风。它决定着大学的形象,使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那些具有个性的大学精神必然能形成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大学精神作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形成后的大学精神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和发展人文和科学精神。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生活中注意我们的大学生形象,将这两个精神融合的注入我们的体内。

2.论科学精神及其特征 篇二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可理解性,可靠性,可比性

西方国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由来已久, 而我国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才刚刚起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连接会计目标与会计实务的桥梁, 妥善地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于实现会计目标、规范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合理的会计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美、英三国及IASC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概述

1. 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1980年FASB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SFAC NO.2) , 在SFAC NO.2中, 决策有用性被规定为会计信息的核心质量特征, 针对决策的首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而可理解性被规定为针对信息使用者的质量特征, 可比性 (包括一贯性) 却被视为次要及起交互作用的质量特征。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如图1所示:

2. IASC的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体系。

IASC是以制定和发布国际会计准则 (IAS) 借以促进各国会计实务得以在国际上协调为目的的国际组织。其在1989年7月公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体系规定的内容与FASB规定的内容有较大的差别。IASC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并列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 且各主要质量特征的构成也不同, 相关性由预测作用、证实作用、重要性构成, 可靠性由如实反映、中立性、审慎性、完整性构成。其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体系如图2所示:

3. 英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发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标准最晚但比较完善的国家。虽然英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是FASB及IASC相应规定的继承和发展, 但其差别也是明显的, 主要体现在各主要质量特征的构成内容上, 相关性由预测价值、确证价值构成, 可靠性由忠实反映、中立性、无重大差错、完整性、审慎性构成, 可比性由一致性、披露构成, 可理解性由使用者能力、汇总与分类构成。英国1999年12月发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如图3所示。

4. 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我国最早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规范是1991年企业会计准则提出的八个质量特征, 即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完整性。接着是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规定的六条衡量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2006年财政部对基本准则进行修订后, 正式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八条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含一贯性)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二、现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国及IASC规定的主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标都相对集中于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 (明晰性) 、可比性四项质量特征标准上, 并且除我国外, 各国及IASC均对各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界定, 同时还对各主要质量特征的构成进行了规定, 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1.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严谨。

由逻辑学理论可知, 真实可靠的推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 推理的前提必须正确; (2) 推理的过程必须符合思维规律, 即由前提到结论要具有逻辑联系。违背这两个条件的推理都不是真实可靠的。因此, 从会计目标出发, 可推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特征。如果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没有用处, 那就没有必要提供会计信息, 也就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出发可直接推导出的首要和核心的质量特征, 应当是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主要是用来做出决策和评价受托者的受托责任等。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或购买或持有或出售哪家公司股票的决策, 而这些决策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公司的横向比较和同一公司的纵向比较来做出的;委托人评价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主要是通过比较资本的保值增值指标即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变动来实现的;债权人评价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以及应给予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主要是通过比较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指标来做出的。

有用的会计信息还应具备可比性, 因为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具体使用, 一般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比较进行的, 可比性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的基础 (吴水澎, 2000) 。因此, 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一质量特征出发, 直接推导出的首要和核心的质量特征指标既不是SFAC NO.2所推出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更不像英国、IASC及我国推出的各质量特征之间的并列关系。因为相关和可靠不是拿来直接用的, 直接用的是比较, 相关和可靠是可比的前提和基础, 它们是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推出的质量特征。我们追求会计信息的极大相关和可靠, 其目的是为了可比, 相关是比什么, 可靠是能不能比。所以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直接推出的首要和核心的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或者是可比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等并列的结论, 从逻辑上看是不严谨的。

另外, 可比性之所以是首要和核心的质量特征, 除了上述逻辑和现实两个方面的理由外, 它还是由会计核算对象的特征决定的。要反映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主体资金运动效果和状况的好坏, 必然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同一主体的不同时点和不同主体的同一段时间可比的属性, 即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联系不同时点和不同主体的特性。这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其他商品质量特征相区别的突出表现。

2. 相关性质量特征的定义外延过宽。

FASB对相关性的定义为: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用户预测过去、现在或将来事项的结局, 或者去证实或纠正先前的预期, 从而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IASC对相关性的定义是:当会计信息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事件或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 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 那它就具有相关性。英国对相关性的定义是:如果会计信息能影响使用者的决策, 并在最影响那些决策的时刻被提供, 那它就具备相关性。也正因为如此, 才导致了各国及IASC对各质量特征指标之间的关系界定不恰当, 对各质量特征指标间关系的把握也不准确。

相对于美国、英国及IASC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我国财政部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就更显得欠缺一些,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各质量特征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既缺乏主次又缺乏逻辑关系。致使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弱化, 难以形成协调一致、主次分明、比较优化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过多, 影响了关键质量特征作用的发挥, 致使其效果相互抵消, 互为平衡。 (3) 会计要求、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三个概念混淆, 原因和结果不分, 过程概念和结果概念等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其构成要素并列。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改进

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内容。

由以上论述可知, 可比性是会计信息首要和核心的质量特征, 而从可比性质量特征出发, 直接推出的是可靠性质量特征, 因为会计信息要想能可比, 就必须要有可比基础的, 即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可靠性,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基础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只要具备了这两个质量特征, 从根本上来说, 就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从而实现会计目标。但会计信息是由文字和数值构成的, 是通过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而形成的, 根据信息和沟通理论, 只有当会计数据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 才能构成信息: (1) 相关, 即能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2) 容易理解, 即能为数据的观察者或使用者正确地解读。Morton认为, 相关性、可理解性都不能自我实现, 而是只有在二者同时实现时,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才能实现。

(1) 可比性。可比性是指能使使用者从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分其异同的质量特征, 要求不同主体之间的财务会计政策具有相同的基础, 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也应基本一致。当经济情况相同时, 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同;当经济情况不同时, 会计信息应能反映其差异。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之间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信息应能够进行比较, 比较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说明异同, 以利于决策和考核经营者的经管责任。比较不是等同, 如果信息能够比较, 将会大大提高信息的有用性。可比包括形式可比, 即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使用的会计政策是基本相同的;还包括实质可比, 即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提供的会计信息如实地反映了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是, 可比性并不要求各企业均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各企业应该按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只有真实反映的信息, 才能真正具有可比性。因此, 实质可比是根本, 形式可比是补充。

(2)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应使决策者足以信赖, 它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可比的基础。要使会计信息具有可比的基础, 一是必须反映真实, 即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反映真实是由可验证性决定的。二是所使用的会计政策基本相同。可靠性有程度之分, 决定会计信息可靠性程度的因素是反映真实性和会计政策统一性的有机结合程度。

一般地说, 一国的会计规范由于可以根据不同的会计环境来规范会计信息的提供行为, 因而易于将反映真实性和会计政策统一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会计信息的实质和形式的更高可靠性。美国制定的规则导向型的会计准则既详细又具体, 既有明线检验又有大量的例外处理原则,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反映真实性和会计政策统一性的结合问题, 使会计信息质量达到了较高程度的可靠性。而区域组织 (如欧盟) 和IASC, 由于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同, 要想使制定的会计准则适合不同国家的会计环境, 并使其会计信息反映真实,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 区域组织和IASC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更注重会计政策的统一性, 以弥补反映真实性的不足, 从而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所以它们都特别强调会计信息形式的可靠性。

可靠性并不等同于真实性和客观性, 可靠并不一定真实和客观, 而真实、客观一定可靠。可靠是会计信息比较的基础, 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信赖的最低质量要求, 真实、客观是可靠的理想状态。

(3) 相关性。由于相关性是会计数据转换成会计信息的条件之一, 会计数据转换成会计信息要通过大量的分类、汇总、浓缩等加工过程后才能完成, 而分类、汇总、浓缩的项目就必须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来设计, 即项目相关, 这样的会计信息才能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用。因此, 相关性是指会计数据转换成会计信息时, 其汇总、分类的项目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或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需要的特性, 包括决策相关、受托责任解除相关、管理相关。

由于各国及IASC对相关性的定义过于宽泛, 致使人们对其概念的理解以及与其他质量特征关系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误区。

第一, 认为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分别在不同的时点和环节发生约束作用, 它们对会计信息的约束作用与机理也不相同。相关性的约束作用与机理主要体现在对会计报表项目的设计及将会计数据转换成会计信息的汇总、分类的项目上;而可靠性的约束作用与机理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对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上。它们之间完全可以同时达到最大的有用性, 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第二, 认为计量属性的选择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程度。这是一种普遍性误解, 例如某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为1 000万元, 其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就相关性来说, 二者是一样的, 不存在任何差别。因为固定资产这个报表项目是在会计报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的, 它的相关程度与企业选择的计量属性没有关系, 计量属性选择的不同, 不会改变会计报表项目的相关性, 只能改变会计报表数值指标的可靠性。

第三, 认为相关就是有用, 有用的都是相关的, 将相关性与有用性等同起来。有用的必须相关, 但相关不能等同有用, 因为有用的信息既存在相关性又存在可理解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相关性只是有用性的条件之一。凡是编制财务报告, 总是程度不同地与决策有关。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都需要以信息为依据。满足这种需要, 是编制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换言之, 信息的有用性必须联系其用途来评价。而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 在于会计信息对决策的用处 (FASB, 1980) 。这导致了FASB将相关性视为首要和核心的质量特征, 对其倍加推崇, 实际是喧宾夺主、以偏概全, 而将真正首要和核心的质量特征可比性却视为次要或起交互作用的质量特征。也正因为如此, 才致使相关性质量特征的含义非常宽泛, 无法操作, 不适当地夸大了相关性质量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作用, 严重地影响了相关性质量特征和其他质量特征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作用的发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用来检验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 而由于会计人员对相关性的影响作用有限, 把它作为首要的质量特征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似乎很难解释,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首要的一项不是相关性。

第四, 认为决策有用观更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受托责任观更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并由此推断现行成本与决策有用观更相关, 历史成本与受托责任观更相关。事实上, 相关性、可靠性对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的影响是一样的, 它们都同样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试想, 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下的信息使用者就可以使用不相关的会计信息来考核受托者的经管责任吗?显然不可能。至于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上已述及, 它不属于相关性的范畴, 只是涉及到可靠性问题。

第五, 将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看作同一层面的质量特征, 人为使其对立, 从而导致主观虚拟的矛盾。但有些时候, 可比的信息不一定相关和可靠, 而相关和可靠的信息也不一定能够比较。企业应在保证信息相关和可靠的前提下, 尽量使信息可比, 绝对不可为了信息的相互可比, 而牺牲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4)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亦称明晰性, 是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认知, 而且自身又愿意用适当的精力去研究财务会计信息的人士, 应当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使财务会计信息有用的前提条件。可理解性一要看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信息的表达方式, 二是看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可理解性是会计数据转换成会计信息的条件之一。因此, 要求在将会计数据进行汇总、分类、浓缩等综合加工的过程中, 所分类和汇总的项目设置要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 采取多种形式 (包括正表、附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来尽量提高会计信息的明晰性, 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程度。

(5) 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是实现会计目标的根本途径。但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是由会计人员单独能够决定的, 它是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必将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提供数量的多少等受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等的共同制约: (1) 效益大于成本。效益大于成本是指从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中所获得的效益应大于为提供这些信息所花费的成本。效益大于成本是会计工作普遍的约束条件。在实际会计工作中, 有些会计信息可能是有用的, 但如果所花费的成本过高就不值得提供。有时只花费不多的成本便可提供很多的信息, 但如果这些信息对决策的用处不大, 也就不必提供。众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各有其不同的要求, 即使是同一会计信息使用者, 其在不同时间或进行不同决策时, 对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 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能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2) 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财务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程度, 它也是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当一项财务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表达时, 就可能影响到依靠该信息的使用者所做出的判断, 则这项信息就是重要的。一般从性质方面来说, 只要该事项的发生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 则该事项就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数量方面来说, 当该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数量并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时则被认为是重要的事项。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 其重要的会计事项可能不一样, 所以判别某项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凡重要的事项必须单独提供, 但也不要为防止遗漏而故意提供大量不重要的信息, 因为过多的信息和过少的信息一样, 也会产生误导, 在信息太多时, 真正相关的信息就可能被掩盖, 冗长而又充斥诸多无关细节的信息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预测和决策。

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层次结构图。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相对的概念, 而不是固定的概念, 即要求内含的质量特征和特性均满足用户需要, 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诸特征的最佳结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取决于会计的目标, 不同的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不同的要求, 但其质量特征的形式是不变的, 即均是由会计数据转换成会计信息的前提条件相关性、可理解性;会计信息的基础质量特征可靠性和首要及核心的质量特征可比性组成的指标体系, 这一指标体系的形式不随国别、社会制度和经济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变化的仅仅是其内容。例如会计信息基础的质量特征, 随着会计目标由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转变为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考核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和进行经营决策的需要, 其内容也由客观真实向可靠转变;相应地, 相关性的内容也由较粗放的且与管理相关的项目设置向不断细分的且与管理相关、受托责任解除相关、决策相关的综合项目设置转变。同样, 可比性从比较的方式上看, 也从纵向的比较转变为纵向横向多视角的比较;从比较的内容上看, 也从实质的比较转变为实质与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性比较。

另外, 由于各国及IASC等均是采用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复合会计目标, 再加上短期投资者和债权人主要关注财务资本保全, 而长期投资者更关注实物资本保全, 现阶段还由于各国及IASC所采用的资本保全概念也是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的融合, 这些都导致当前各国及IASC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由单一到混合演变。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内容的层次结构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等.会计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郭道扬.会计史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4].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5].孙玉甫等.广义财务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6].李孝林, 孙芳城.会计基本理论比较.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

3.试论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特征 篇三

一、强烈的爱国情怀

几千年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东汉史学家固班说“爱国如饥渴”,清代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凭借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凝结,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延绵不绝、生生不息,虽经历风雨,但始终牢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我国航天事业从来都是与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国家安全、国势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事业。振兴中华,为民族的崛起和富强奉献光热是每一个航天工作者的光荣梦想,他们的每一点付出和努力都渗含着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航天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为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价值观念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国航天人始终把中国航天事业视为兴民族、强国势、壮国威的崇高事业,始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祖国的荣辱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人民的幸福安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忘我工作,才成就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伟大事业,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凝炼了垂范千古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

二、科学求实、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科学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从原子弹、氢弹的试爆成功,到“东方红”卫星的成功发射;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到2003年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再到“神六”的成功发射,无一不彰显了中国航天人科学求实、严谨认真的精神。在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初创时期,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并影响了几代航天人。十六字方针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科学求实、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的真实写照。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极其庞大、极其复杂、极其细化的工作,没有高度负责、高度认真、高度严谨、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坚守科学求实、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才能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先导,实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坚守科学求实、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才能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牢牢掌握科技发展的战略先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只有坚守科学求实、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敢于批判、敢于怀疑、敢于创新,才能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不断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辉煌和奇迹。

三、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

奉献精神,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明证。从百废待举、条件艰苦的建国伊始,到面对各种利益名誉诱惑的现代社会,“两弹一星”的功臣和航天工作者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是表现了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他们默默战斗在戈壁大漠、浩瀚海洋和科研院所,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智。正是依靠这种奉献精神,中国的“两弹一星”才能在那样艰苦的国内环境和被重重封锁的国际环境中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也正是依靠这种奉献精神,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走过的路程。可以说,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历史就是一部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精神彰显的历史。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宝琨四十年如一日,从首都北京到秦岭深山,从繁华的都市到闭塞的山沟,从载人航天发动机的立项攻关到连续6次参加飞行试验连续获得成功,张宝琨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和超常的代价,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航天路,谱写了一曲高亢恢宏的奉献之歌。可以这样说,每一名航天工程工作人员的背后都有着无数奉献的故事,每一次成功都践行着一个个奉献者的足迹,每一次辉煌都弘扬着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

4.论科学精神 篇四

姓名:魏伟学号:02130098 班级:自然辩证法2班

当今时代,可谓是科学的时代,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于科学领域的科学精神,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然而,就在人们享受科学所带来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科学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个国家都在竞相发展科学事业,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更是把科学推上了神圣的殿堂。这种对科学的崇拜,在一定范围内是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的。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步”。社会技术上的需要能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但这毕竟是科学发展的外因,从长远来看,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个国家要保持科学持续不断地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中国也是如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的繁荣与起伏深刻影响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许多成就至今还令我们感慨和赞叹。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以来,我们的科学落后了,我们的经济落后了,国家和民族落后了。如今,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作用下,我国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人们也在充分享受着科学所带来实惠,但我们应该看到,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只是极大的物质财富,更是丰裕的精神财富。然而,何谓“科学精神”呢?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与科学活动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它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这就是说,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和体现的高尚卓越的情操、气质、品格和行为特征以及科学活动过程中制度化的共同价值观和规范的内在统一。科学精神在科学家身上表现为崇尚真理、唯实求是、锲而不舍、执著探索、善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坚守志业、忘我献身等的情操、品质和行为特征;在科学活动和事业上体现为“普遍主义气”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等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制度化规范。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中,许多人,包括部分科研界的知识分子或某些精英人物,面对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物质福利,只看到了科学“形而下”的力量,而忽视了科学的“形而上”的作用。于是人们把科学看成了纯粹的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或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等等。这种极端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科学完整形象,泯灭了科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科学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视科学为工具的这种实用主义观点固然推动了民众对科学的热情,但这只是由于物质利益而重视科学,而不是从整体上来把握科学的。作为文化形态或意识形态的科学,其本原的精神价值和意义,是超越了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的。虽然这种“形而上”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却是实在的和深远的,犹如轻柔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科学的形而上的形态和力量,是根本错误的,因为这样便否认或贬低了科学的精神的意义和人文价值。西勒说的好,“科学是女神,不是挤奶的母牛”。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越来越折服于科学的惊人力量。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人们崇尚科学,大力发展科学的背后是科学精神的缺失。昔日令国人振奋的“汉芯”系列却成为一幕欺世闹剧,上海交大的陈进事件令人寒心。对于当今科学精神缺失现象,我们改怎么办呢?换句话说,科学精神能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从个人因素上来讲,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形成的高尚的情操、卓越的品质、顽强的毅力及其良好的行为特征,而这些情操、品质、意志和行为特征是科学家良好素质的体现,是科学家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或天赋的外在体现,人是有天赋的。科学家内在的科学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家的非凡品质,既然是一种品质,它自然是和科学家的心理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应当提高当今科学家的科研心理动机。

其次、从社会因素上看,社会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科学精神的培养,当人们把科学仅看成是“救亡图存”的工具时,仅看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时,科学精神被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所遮蔽,科学不仅有实用的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的理性价值。大力推广科学的理性价值也显得

尤为重要。最后、科学精神培养的教育途径 从非智力因素培养上看,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始于好奇,好奇心被称为是“科学家的美德”。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好奇心与科学家的好奇心毕竟不一样。如,孩子往往只是对事物表面和感官现象做出好奇的反映,它是瞬间的和无意识的行为,通过现有的知识和简单的行动就能够得到满足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并借此激发孩子对世界各种现象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索,去理智地思考,在探索思考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建立在兴趣和爱好基础上的探索将是执著的,是废寝忘食的,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这些优良的品质,可以说就是科学精神的雏形。一个人这些品质的获得,并不是一下子产生的,它需要长期的磨练,从小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将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

学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促使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科学精神在科学共同体的框架下,体现为一种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它引导科学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体现的是科学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但对科学家来讲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是一种他律,能不能将这种他律转化为科学家的自律,这与科学家的道德素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条件下,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规范受到了挑战,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四规范理论是在一个纯粹理想的状态下。一个人科学道德素质的提高,基础在教育,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文明的基

础,科学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的科学素养,掌握理性的分析事物的方法,为此,我们要做到:转变教育观念,将科学知识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统一起来。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但不能将知识的传授代替精神的培育。科学教育不仅在于使人获得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开启智慧、提升精神为此我们应该改革教学模式,主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传统教育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不但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是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此情况下,老师的强制措施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真正具有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克服传统教育中严重制约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教师中心主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

5.论科学精神及其特征 篇五

摘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统一

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什么是人文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人文精神的内涵: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什么是科学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它的核心是 “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科学、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实践。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在早期,他们是和谐统一的.。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科学精神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它包含了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即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坚持精神。总之它在科学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统帅地位,是科学的灵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也是具有刨荔能力、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怎么交融的?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沿革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交融并不容易,科学与人文从分隔、分裂要走向互补、交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过程。科学和人文的分离、分隔是一种历史现象、国际现象,其产生有必然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和“形式”说的出现,使人文学异化为神学,造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压抑乃至泯灭。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全面清理了宗

教神学对人本主义的反动,重新唤起了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把个人从封建宗法关系中解脱出来,使人类自身获得了解放,从而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启蒙精神中获得了统一。同样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经历了分裂与弥合的过程,从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时期的科学与入文的分裂以及理性的单向度发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而使科学与人文精神得以真正的辩证整合,这是一个艰辛的历程。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本来在我们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它是一个整体。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人文专业化了,有时候往往反而把它割裂开来了。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科学可以理解为外,而人文可以理解为内。所谓“内外兼修、文理兼容”,就是这个道理。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育之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统一。”

三、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一,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第二,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第三,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或只靠社会科学。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二者有机统一的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现代技术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科学精神的影响迅速扩大,如日中天。科学文化受到崇尚,科学教育受到青睐。人文主义相形见绌,地位降低,影响弱化。科学和人文精神正是从这时分道扬镳的,科学主义正是由此而背离人文主义,开始凌驾于人文知识之上,俨然

成了真理的唯一化身。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唯一正当的知识,是真理性的知识,而艺术、人文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不科学的,最多是前科学的,甚至是应该驱逐的。两者各执一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科学主义强调人的理性。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互补的。只有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重视一方、贬低一方或强调一方、忽视一方都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要想真正的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追求价值的完整性。所以,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须的。

到这里我差不多就论述完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总觉得上面有一些东西我没有论述清楚,希望老师见谅。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们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渊源探究——马列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论科学精神及其特征 篇六

XXX(XXX大学XXX学院

XX XXXXXX)

摘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运用和体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深化。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以人为本;精神实质;政绩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对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科学论断的深化。这一新的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发展问题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发展观的与时俱进,是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亦即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问题。科学发展观,全面是基础、协调是纽带、可持续是目标、以人为本是核心,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正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强调了统筹兼顾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怎样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是空间上的结构优化,可持续是时间上的动态均衡。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还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及至政治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

传统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的发展观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还要实现社会系统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与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

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着重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

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我们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却为此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巨大代价。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创新我们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只是谋求国民经济一段时期内快速发展"而且是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可持续,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把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概括科学发展观时,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进一步强调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科学发展观明确告诉我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强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充分地实现。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新的发展观强调,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求;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明文化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特别要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理论,而且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基本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并丰富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的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和丰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的理论。从中可见,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又更新了发展的观念,完善了发展的思路,开拓了发展的境界,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创新,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

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发展观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矫正,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个新的飞跃。传统的发展观把追求物质需要看作是人的唯一目标,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念。它既破坏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完整性,又导致了社会、生态危机的产生。科学发展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包括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多种价值需求的实现过程和人的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确保以人为本原则得到切实贯彻。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以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同时要把突出发展主体的作用,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对我们党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既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社会运行的基本形式是发展,人类生存在的基本要求靠发展,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新发展思路,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科技和教育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人、铺新摊子、追求数量的增长方式转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轨道,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相协调,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方面,本质是求真务实,为人民造福。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落实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绩,而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所谓“政绩”,只能使发展陷入盲区和误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为一方百姓造福,必须出政绩,而且要多出政绩。但是,不同的政绩观念有不同的出发点和效果。有的领导干部为制造“政绩”,盲目攀比,甚至弄虚作假,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这是必须坚决反对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人民的公仆,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追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坚持为人民创政绩。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工作,以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

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各项任务中去。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都要竭尽全力去办。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脚踏实地工作,扎扎实实办事。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全面、严格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使之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虚假的政绩无处藏身,用正确的政绩观保障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提高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能力的根本途径。各级领导干部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人才观与政绩观的统一,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把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利益关系更为复杂。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国内情况来看,21世纪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好时期。关键是要抓住这个空前的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坚持“五个统筹”的根本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路,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进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7.论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篇七

1.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同属于一个大文化

有学者说:“技术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技术是在文化中形成的, 文化的差异会造成技术的特征和发展的状况不同。技术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的核心标志, 甚至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类别。”[1]的确如此, 当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处于这种分类时, 它们是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的, 在大文化的领域里和谐共处发展。

首先, 科学技术里的人文关怀处处可见。虽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对人类的精神世界造成了冲击性的影响, 并且科学技术在军事特别是杀伤性武器上的运用使得恐怖事件、地区性流血冲突事件数量急剧增加, 将人类又笼罩在了战争的阴影之下。但是事实上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关怀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 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也没有分离过, 现实生活中的恶性只是由于人类的贪恋, 以及对科学技术的错误利用造成的, 其本质不在于科学技术的好坏。而事实上, 科学精神一直内蕴着人文智慧。科技的发展使人在自然界中赢得了生命自信和价值认定。科学精神把人从神的阴影和宗教的束缚中解决出来, 获得了独立性, 人的认识能力、感知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在认识和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人类在创造和改造的对象身上反观到了自己本身的能量, 看到了超越人类生命的控制力和创造力。另外,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科学理性导引着经济的高效运作, 现代民主政治的法制化、程序化;而且科学精神更成为新道德观念的基石, 改变着人的精神生活, 这些都可以说是科学技术蕴含的理性文化带给人文智慧的瑰宝。

虽然技术理性强调物质需求的优先性, 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支配, 强调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和可操作性, 但是技术理性带来了现代技术与科学的高度发展, 促进了现代工业与经济的飞速增长, 也因此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代议制民主, 使得神话与宗教的社会生活更加世俗化, 从而使更多的人接近宗教, 找到心灵的归属, 这是科学技术对人文精神作出的第一大贡献。此外, 在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者打出了反对宗教神学的旗帜, 而这一时期的口号正是“理性与人性”, 而此时的理性与人性在反对宗教束缚上具有相同的含义, 它们都是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体。同时, 财富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为人文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功劳。在现代,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大大释放了人类的能力空间, 无论是精神领域还是物质生活都高度拓宽, 人类发展也进入的新的世元。我们的生活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都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一次次飞越而飞越, 这是科技精神对人文智慧发展作出贡献的有力证据。

其次, 人文精神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引向作用。技术理性是以支配自然为前提, 集中于工具选择领域的有限理性, 人生意义、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等问题都被排斥在这一领域之外。但是从最初科学技术的产生过程来看, 技术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 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人类的发展为目标的, 是以人为本的,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而存在的。正是人文精神的发展促生了科学理念、科学理性、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但是技术的僭越, 技术理性的恶性膨胀, 以及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无限制恶性应用造成了当前人类的生存困境, 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 使人类重新踏上通向美好家园的道路, 就必须将人文精神重新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中, 用人文指导、适当抑制技术理性的僭越和恶性膨胀, 让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相互融合, 引导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 使科学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时更要全面理解技术的含义, 从长远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处理科学技术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只有在这样的人文指导下的科学技术, 才能使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 又可以促进人文精神领域全面、健康、快速地发展。

2.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斗争

文艺复兴时期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人们对理性的理解趋于片面化和狭隘化, 以至于科学技术理性最终与人文精神相分离。“从近代哲学开始, 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关系就被打破了。经验论的发展导致生活世界的实证性和可简约性, 唯理论的发展则导致了人类个性的丧失与窒息。它们所考察的对象和依据的标准都是事实而不是人的全面本质———早期人文主义者眼中与神性和动物性相区别的理性了”。[2]尽管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们为重新界定人的本质而不停地努力, 却依旧无法抗衡科学技术带来的辉煌的成就。科学技术肆无忌惮地控制和支配着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它甚至上升为人们价值判断的标准。人把科学技术作为自己追逐目的的手段, 同时又被科学技术反控。于是,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彻底被撕裂了, 二者之间的斗争在现代社会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当技术的发展与工具的运用使人的欲望得以满足, 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成为社会进步的唯一衡量标准时, 人类进入到了对科学、对技术、对工具的顶礼膜拜时期。科学精神表现为:技术统治了人类生活与精神领域。而更为可怕的是当功利原则、实用原则被人们运用时, 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格的残缺。“这种技术对人伦智慧的漠视, 工具对人文关怀的阻隔, 必将造成的是人类良知系统的沦丧, 引发社会的道德失范, 人的信仰失灵和个性的扭曲与萎缩”。[3]

当人沦落为技术的奴隶与工具的附庸, 丧失了自我反省与批判的能力无法超越自我的时候, 作为科学精神指导的人文精神也就彻底被摧毁了, 这也必将导致科学精神的一同失落。

二、科学技术、人文精神的和谐共处与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作为最好的例子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现代工商业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精神是现代观念、现代文化的主干。但是, 历史也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科学精神只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一个向度, 而不是所有向度, 它不能解决人类精神领域和灵魂归属问题。“科学所勾画的明晰简练的认识图式省略、忽略、遮蔽了许多东西, 使其在探索人的心理、情感、意志等领域时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对需要以理解、体验、直觉等去认知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难以深入探究。科学认知与价值认知的统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都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4]

另外, 不管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孰一孰二的问题如何争论, 也不管悲观主义者如何担心科学技术会带来多少副作用, 人类都将一如既往地发展使用科学技术, 只是在利用科技服务于社会时, 要尽力让科学技术拥有更多的人性。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我们应通过改变经济秩序来改变文化结构, 进而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突出宽容、协作、公平、开放意识等价值, 重构人文精神和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的各种能力, 创造出最先进的技术手段, 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提供了条件;而人文精神的丰富与发展又为人类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伦理和道德基础, 也为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提供可能。我们相信, 随着科技与人文的发展, 人类有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合理地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与自然问题, 从而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发展, 而科学技术又促进了人文发展向纵深开拓。同时, 科技的飞速发展、错误利用, 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 就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精神,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峰.论技术的文化形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2.

[2]欧仕金, 李红钦.现代技术的人文关怀.天中学刊, 2000.2.

[3]欧阳友权.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价值.北京大学学报, 2002.3.

8.试论意境论的形成及其特征 篇八

摘 要: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具有鲜明特色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在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美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切自然、韵味无穷的特征。

关键词:意境;来源;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41-02

《现代汉语词典》将意境定义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1979年版的《辞海》则阐释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具体来说,意境是指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境”,后者叫“意”。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

一、来源和发展

意境在我国古典文艺创作中源远流长,最早可从《周易》《庄子》中找到。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周易》中由“天地感应而万物生”生发出“观物取象”和“立象以尽意”,这奠定了以后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追求的核心精神和面貌。

最早把意境作为美学范畴提出来始于唐朝。王昌龄在《诗格》中指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和意境。这里的“意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意境,然而“意境”一词的提出却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后,意境为唐人所重,意境学说的探讨研究也发展开来。诗僧皎然提出“采奇于象外”,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晚唐司空图又扩大了意境的研究范围,提出“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揭露了意境论含蓄蕴藉的美学特征。到此,意境论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基本确立。

宋清以来历代诗论家不断加以发展意境论。苏轼主张“意与境会”,严羽则进一步扩大和规范了意境的范围,他在《沧浪诗话》中认为意境的妙处在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将古典诗歌中是否有境界的创造作为评判其优劣成败的关键,认为诗词曲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界”有精辟的理解:“……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后来,在《宋元戏曲考》中,他就使用了“意境”一词。由此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研究已经大大超过了前人对“意境”的探索。

建国以来,朱光潜从诗学的角度对“意境”进行了诠释,“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提出“意境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趣的统一”。宗白华则打破了“游于艺”式的层次意境研究,以“创造新国魂”的大气胸襟探讨意境,他认为:“……景中全是情,情聚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这是我的所谓意境。”至此,意境已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

二、特征

当代著名学者童庆炳在他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对意境美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一)情景交融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由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象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帮助读者形成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从而思想情感上也受到感染。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表现特征。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四溟诗话》)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到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在《诗论》中也说道:“情景相生而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这些论述说明,情景交融作为文学艺术的基本属性是意境的基本特点之一。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诗歌形象生动,宛若图画展现眼前。诗作把形象、色彩、音响交织融汇,集“视象美”“音象美”与“意象美”于一身。短短4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从景物层次上看,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远处是秋夜的霜天,无边的残月,啼叫的栖鸦;近处是江畔的枫树,渔舟的火光,桥下夜泊的客船。远与近,交融和谐。从景物色彩上看,有霜天残月,有江枫渔火,冷色与暖色分别交织在树、桥、舟、寺的阴影之中,使色彩呈现出或明或暗的景观。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成功地描绘出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在情景交融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境界,是意境的基本结构特征。“虚”与“实”指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实境”与“虚境”。实境包括直接逼真地描写的景、形和境,是作者感于此并直接传递给读者的艺术形象,是引发审美现象的基础与条件。虚境指作者感知并间接提供给读者的、由实境诱发和开启的、隐含了的审美想象空间,它是藏头露尾的、若隐若现的空灵境界。“虚”不等于“无”,而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实境是表达的手段。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结构原理。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描绘的是实境,实在的时间,实在的秋雨绵绵,并且通过问答方式把凄凉的气氛与孤寂的心情融合在一起,传递出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与不能经常见面的现实无奈。后两句写虚境,虚想的时间,虚想的重逢,不仅写出了夫妻相逢的遥遥无期,而且也进一步加深了当时“巴山夜雨时”的凄凉心境。实与虚相照应,呈现出了夫妻之间无限的绵绵情怀,意境悠远优美,曲折风韵。endprint

总之,虚实相生是创造诗歌意境的总方法。意境的本质是一个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在古代诗歌创作中,只有通过虚实相生这一表现手法,才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诗歌的形式发展和内容拓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从而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三)真切自然

意境有它特殊的真实性特征即“景真情真”。“情真”指意境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最真实的感情,是意境存在的目的。“景真”是以“达情”为目的对景物的真实描写,“情真”是以“景真”为手段的真实情感的抒发。“景真”和“情真”共同构成意境真实的特性。

杜甫《登高》一诗像一部立体电影般向我们展示了一组颇有立体感的景物。诗人集中描绘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将无边秋色、不尽长江、作者的孤苦形象以及万里悲秋的复杂感情和对国家、身世的酸辛与愤恨真切自然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亲同身受,诗人的无穷情思,充满了真切、和谐、统一的形象美。由此可见,意境的创造需要有真景物真情感,从而达到“象外之象”“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诗人对意境的追求与创造,是与对自然的认识息息相关的。要创造出意境完美的作品,就必须假江山之助,以自然景物作为材料,通过直觉触发引出意象。于是诗中往往风物天然,同时在风格上又避免雕琢人为,力求真朴自然,抒真性情,写真景物,任其丑朴,而自有风流。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全诗写访友经过。场圃桑麻,田家之景,杀鸡为黍,田家之味,把酒闲话,田家之情。通篇充满了田园风味,泥土气息。尾联用招呼法写未来事,造成一种期待感。然着一“就”字,则系不邀而至,显得真率洒脱。不说访人,却单提赏花,愈加妙趣横生了。

(四)韵味无穷

“韵味”指意境中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美感效果,包括“情韵”和“意味”两个侧面,简称“韵”或者“味”。“情韵”是意境抒情性的必然表现。“韵昧”之有无决定意境之有无,而“韵味无穷”者才是好诗。

绝句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鸟栖只故道,

帆过宿谁家。(杜甫)

这首诗简明扼要,但抒写“不尽”,留有余味,营造出了含蓄委婉的意境美。后两句看似单纯的写景,其实是在含蓄的描写中,寄予了微妙深远的联想,把怀念故乡之情和人生的漂泊感展示得淋漓尽致。

意境在于“达情”,但并不仅仅到“达情”为止,往往还有某种哲理意味含于诗韵之中,因而,韵味还包含“意味”这个侧面。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王建)

全诗紧扣山村特色,“鸡鸣”、“竹溪”、“村路”写出山村的恬淡,自然和谐。“妇姑相唤浴蚕去”写山村人家忙碌劳动之景,而飞来之笔“闲着中庭栀子花”,则又是另一种淡然娴静。在这里,作者多层次表现了诗歌丰富优美的意境。为了写人忙,从反面写花闲,栀子花香气四溢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美的意境,表达了深远的情韵。总之,这首诗处处写山村的景美、人美、花美,表达了诗歌深远的意境之美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总之,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切自然和韵味无穷在艺术上孕含的结果,是这些审美对立统一体相辅相成的审美产物。意境就是以逼真的景物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法构成的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的艺术空间。因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能产生一种“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审美效应,能引人遐思,让人寻索不已,以致于让读者沉醉其中而不觉,从而获得极浓烈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陈月红.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问题刍议.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古风.意境探微[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3〕孙迎春.文学翻译意境问题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2000,(3):33-38.

〔4〕温绍贤.中英诗意境的异同及其翻译[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5〕杨红秋.意境与语言的模糊性—浅谈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88,(5):20-22.

上一篇:天津积分入户如何申请下一篇:在全县党政领导班子“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