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朗诵

2024-08-02

留守儿童朗诵(共14篇)

1.留守儿童朗诵 篇一

关爱留守儿童朗诵稿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朗诵稿吧,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要一起来学习朗诵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朗诵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的心》

春风暖,桃花香,留守空巢的孩子放声唱;

我们的处境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我们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减轻课余负担,读书不再苦恼,“两免一补”,咱高高兴兴进学堂;

“春蕾行动”在我们心里洒满了阳光,“手拉手”活动扶直了我们弯曲的脊梁。

爸爸妈妈,你们安心的工作吧,不要再为我挂肚牵肠;

学校就是我最快乐的地方,老师的关怀胜似爹娘;

感谢社会主义大家庭,党的温情暖胸膛。

《等待的心情》

天苍苍,野茫茫,幼小的心儿在流浪;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了建设祖国的天堂,怀揣着梦想,留下幼小的我和年迈的爷爷奶奶,远离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千里之外打工忙。

每当夜深人静,凝视窗前的明月光,泪水在思念中流淌;

爸爸妈妈呀,我像一只孤独的小羊,谁为我赶走这寂寞中的恐慌,谁为我抚平这酸楚的忧伤。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我一直盼望着

我一直盼望着天早点儿发亮。

放学回家,望着空房,我站在窗口久久的守望;

我的心呀一次次彷徨,我的梦啊一次次疯狂;

不是孩子太儿女情长,毕竟血浓于水呀,亲情的饥渴无人体谅,幼小的心灵装上的是荒凉。

不要说你们太忙,一个电话也会让我欣喜若狂。

我羡慕的并不是漂亮的衣裳,我心中的渴望,就是你们能早点回家乡,让我快乐地围在你们身旁。

我想,不要让我等得太久、太长……

《渴望》

上学的路上

我沿着崎岖的小路

胆怯不由得我歌唱

翻过了一道道山墚

东方的天空才渐渐泛光

放学的路上

我们道别了小送的老师

说着唱着走着散着

只留下我借着月光

孤独的回到寂静山庄

弟弟饥饿着

伏在案上等待

不是等待着爸爸 妈妈

而是等待着放学的姐姐

早早点燃起吃的希望

十分辛酸的我赶紧燃起了灶火

疲惫中我也倚在柴草堆旁

盹梦中我搀着弟弟

来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

弟弟拽着妈妈的衣角

我依偎在爸爸的肩上

哭泣呼喊着爸爸妈妈

我们回家 我们回家

我们渴望在呵护下成长

《留守儿童》

跨过岁月,一颗苍郁的心

来看你。我俯下身

俯下身,让脸贴在石头的`呻吟里

我想闻到,你灿烂的挥洒

哦,你谦卑而警觉的抖动

多像已经流逝的我我不想你自贱的牙齿

绷着,墙一般坚硬

所有的阻隔,其实都是渴望

面对你

我不愿让眼泪居高临下

我想说

我们其实一样

你在留守记忆

我在记忆留守

我想说

我们都是脚下的小草

只是你还被石块压着

我却把头伸出了石块的一侧

跨过岁月来看你,看你

我俯下身,俯下身

童年的河流扑面而来,将我淹没

淹没后,远去

《漫长》

时光犹如一阵风吹过

春的繁花至冬的冰冷

那时你走后买的小布鞋

不知何时没了去向

那寒冷的冬天里

把我小小的脚丫子

冻的通红通红

其实没有小布鞋

也没有关系

只是有点想您了

怕你把我忘了

偷偷地告诉你

其实我很听话

没有到处乱跑

怕你回来找不到我进不了家门

《我们的世界》

潦草潦草

涂鸦涂鸦

有一个人在思考

是否属于这个世界

冷烟冷雨的季节

不眠不安的日子

记录下

像戟又像矛的等待

白昼给了躁动

黑夜给了凄冷

把沮丧通通抹去

写一行激昂的文字

拾得的米粥不香

施舍的思想不纯

待顽固的凝冰解封

将有一个属于他的世界

《痛》

在烟花缭绕的国度走失

闪烁不出烈烈的生命之火

如一枝根须枯萎的紫罗兰

摇摆不定

天真和懵懂的眼眸

透露着被遗忘的光泽

你不是累赘

你是社会的伤

在人海中等待

巡视一双熟稔的面孔

让你融入命运的快车道

恩赐专属你的圆满的生活

走近属于你又不属于你

陌生的领地

我目视你一眼

刺痛了一颗鲜活的心

《幻想》

让星星继续传说,让月亮

继续神话,让村庄被狗咬疯

让远方堆满乡愁,让桂树永无花期

得不到中秋的月饼,让老鹰捉走小鸡

像我一样与母亲分离,让风筝断线

永不回来,让桃树快些长大

早点桃之夭夭,让天路修到家门口

放学以后到天上的街市逛逛

说不定会遇见奥特曼或小魔仙

让河水西流,减少沙尘暴,让太阳退烧

让狂风和暴雨使向日葵低头,高粱弯腰

但不要泥石流,谁不深爱古老的村庄

让红豆灌满相思泪,让南瓜的藤蔓

铺满凋敝的院落,迎来蜜蜂和蝈蝈

让镜子里飘出的歌声不闪泪光

让我好好学习,天天幻想

2.留守儿童朗诵 篇二

从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发力, 构建精神家园、提供人文关怀是解决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通心密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留守岁月, 阳光成长——留守儿童心理励志丛书》 (以下简称《丛书》) , 由国内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李红教授等担当主编, 是国内第一套走进留守孩子心理世界的励志读物, 是送给留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也是家长和教师理解留守孩子们烦恼困惑的心灵读本。

首先, 《丛书》以孩子自我阅读、自我教育的方式, 弥补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丛书》包含了《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留守儿童阳光情绪手册》《留守儿童安全成长手册》《留守儿童个性完善手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手册》《留守儿童高效学习手册》《留守的童年不孤独·小学版》《留守的少年不烦恼·初中版》《留守的青春不迷茫·高中版》9册图书。《丛书》从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出发, 涵盖了留守孩子安全成长、生活学习、个性完善、困惑应对等方方面面, 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编著者对留守儿童的殷殷关爱, 这些积极的教育与引导, 从问题出发, 针对性强、指导性强,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家庭教育的缺位状态, 不光适合留守的孩子们自我阅读和自我教育, 对于留守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来说, 也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其次, 《丛书》为留守儿童量身订制了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话语方式。笔者认为, 这套丛书最具魅力和人性光芒之处就根植于此。《丛书》采用留守儿童的叙事视角, 从留守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出发, 字里行间投射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让孩子们倍感亲切, 比如《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就以丫丫、豆包、江哥、娜娜和他们的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线索构成长篇故事集, 而每篇设有“心路迷程”、“通心密钥”、“攻心秘典”、“阳关心语”等板块, 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案例分析。《丛书》图文并茂, 以生动鲜活的故事走进留守孩子的内心世界、感悟留守儿童的成长烦恼, 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融审美性、可读性和励志性于一体。

第三, 《丛书》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系统的关怀和指引。《丛书》从留守儿童面临的常见问题出发, 以引领留守儿童人格、个性和智力全面发展系统构建主题。系列图书主题涵盖了留守儿童安全成长、学习提升、个性完善、情绪调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等。每册图书主题既是留守儿童成长中面临的主要困惑所在, 也是个人健康成长所必备的重要心理品质, 整套丛书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留守儿童自助成长体系, 无论是处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留守孩子, 还是在学习、交往、青春期等方面面临困惑与烦恼的孩子, 都能够从中获得系统的自我教育与引导。

第四, 《丛书》用心与留守孩子交流, 彰显了教育引导的润物无声。《丛书》精心设计, 处处体现出为留守儿童自助成长提供知识体系的实用性和教育引导的潜移默化。每册图书在开篇设计的“给孩子们的信”是套书的亮点之一, 如《留守儿童个性完善手册》中写到:“只要我们擦亮眼睛, 拭去心灵的尘埃, 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拥抱真实的自己, 就可以让自己的小宇宙散发七彩光芒。”《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中写到:“要自我警醒: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 却不一定照进每个人心里。冷, 可以取暖;尘, 可以拂去;你, 要尽可能在别人的世界里留下明朗。”对于留守儿童而言, 本套丛书无疑是理解自己成长烦恼的心灵读本, 是陪伴自己成长的最好礼物。

第五, 《丛书》开启了一扇了解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心理问题是留守孩子们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心灵的空虚迷茫比物质条件的简单匮乏更为可怕, 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危机是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儿童自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分享他们的烦恼与困惑, 与他们感同身受, 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丛书》给家长、教师和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留守儿童生存境况特别是心理世界的窗口, 为更好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的关爱力量, 形成合力, 着眼于留守孩子们真正所需、提高教育帮扶的有效性, 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 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们相信, 依靠全社会的群策群力和留守儿童的自立自强、自助成长, 留守儿童一定能在充满人文关爱的教育环境下获得尊严, 拥有健康、自信和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海飞.让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站在同一阅读起跑线上——我国少儿出版与农村儿童阅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出版.2011 (12) .

3.让“留守儿童”幸福留守 篇三

一、案例再现

“老师,王小强又跟同桌打架了”!听到生活委员的汇报,我的头一下子就大了。进入初中没几天,他已经与四个同桌打架,每次到办公室总是缄口不言,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同桌,打架的事由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如同桌不借橡皮等。来到教室,和以前一个样,王小强坐在那里,恶狠狠地盯着同桌。其他同学告诉我,这次又是他先出手,理由就是同桌不让他走。“到办公室来!”我生气地大声叫道。但王小强仍然旁若无人,一个人坐着。我很是生气,放学后,我来到了王小强家,进行了一次家访。

王小强的家里比较富裕。接待我的是两位老人。从两位老人的口中得知:王小强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对他只注重用金钱弥补,很少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以及教育问题。于是外婆、外公只好代为照顾。但两位老人对孙子的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勉强照顾孙子的日常起居。在这样一个缺乏爱的环境里,王小强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他总是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在家没人开导他。入学后,由于缺乏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他的学习也越来越成为问题,作业不会做,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二、案例反思

美国目标教育倡导者布鲁姆教授说过:“学生的心灵犹如一块奇异的土地,当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当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经过几番琢磨,屡次实践,我得出了一些教育经验:

1家长给予关心

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即家庭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我分阶段联系他的父母,把王小强在校的学习情况、性格发展的交往状况分析给家长听,希望他们综合考虑王小强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要与孩子沟通思想,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鼓励家长把心中对儿子的爱用语言表达出来,让王小强和父母之间多交流,锻炼他的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心,唤回他的自尊。

2学校给予帮助

对留守学生而言,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忽略了他们也期待着“归属与爱”,期待着被人尊重、期待着认识自我以及世界。特别是当他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以后,作为超越了生存的精神需要,是持久而强烈的。

(1)与教师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作为教师不能把留守学生等同于问题学生。在与留守学生交流中,要弯下腰板,要平视学生。教师只有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2)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

要让留守学生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培养他们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入手。在快乐的交流和融合中,使品德的自主建构得到充分实现。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社会团体的力量,如定期举行一些主题班会、校外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让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寄托身心的地方。

(3)教孩子学会发泄,懂得责任与爱。

教育孩子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要想办法让它发泄出来。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也可以学会向人倾诉,还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叫来发泄内心的积郁。当然也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出一身大汗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我定期组织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例如,“师生共度中秋佳节”、“我留守、我自强、我幸福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孝道。把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从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那份只属于留守学生的风采。

4.留守儿童朗诵 篇四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有些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在外经商、务工,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1.心理问题。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外婆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中上游成绩,十中难出一二。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人生是0,道德是1,无论你有多少钱,多少学识,多大权势,没有道德这个1,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等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3、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

4、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

5、代理家长制。争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

6、提升教师自身修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不仅是班主任,而且各科老师都必须普遍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

5.留守儿童朗诵 篇五

安全工作总结

根据**政府关于《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路居委会召开此项工作会议迅速安排落实此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成立了**路居委会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居委主任宋英为组长,居委两委及各网格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精心部署。

召开**社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将工作分解量化,具体责任落实到人,以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隐患排查

1.由居委主任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进行走访排查,并将排查情况上报至社区服务中心。

2.网格员上门到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空巢老人家中,排查其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汛期安全知识宣传。3.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值班工作和消防、维稳、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同安排、同部署。

通过开展此项工作,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3处,已上报社区服务中心。居委留守儿童2户3人,均已落实监护人,未发现存在安全安全隐患;困境儿童6户 7 人,均已落实监护人,未发现存在安全安全隐患,空巢老人3 户6人,未发现存在安全安全隐患。目前居委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工作底数清,情况明,心中有数。

20**年*月*日

6.六一儿童节朗诵发言稿朗诵 篇六

那个梦般美妙的天堂!

前辈说,你要告别幼稚,去追求成熟;

强者说,你要告别柔弱,学会坚强与独立;

学者说,你要告别无知,去接收更多的知识;

伟人说,你要告别从前的人生观,去拥抱真理;

过去,是那样清晰、透彻而耐人寻味;而未来,却是那样朦胧、虚渺而神秘。

是的。未来是一道无限解集的方程,总需要更多方面性的思考和演练;未来又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魔方,需要人们更多的创新理念。在这个间接于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上,需要一定的.信心和顽强不屈的毅力。

人越长大,就越注定要经历更多波折,承受更大的考验。这已经成了定局,无法改变的事实。 人生路途上的荆棘,也成了命运的安排。这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是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散发烂漫如霞的辉煌,这是当然的;那就更需要我们的努力。在即将迈入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波折和考验,我们要微笑着去面对,平静地去迎接,勇敢去较量。相信这个转折后会有春光的旖旎,会有燕雀的啁啾,会有一条更为宽阔的阳光大道!

六一儿童节发言稿结束部分(沉着 认真)

这个“六一”,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待我们以最充谧的自信和活力,去感受灵魂舞蹈如花之绰约,我们不再无知、我们不再无助,展开在我们前面的是那样光年之遥,却又近在咫尺。让我们用最坚贞的心灵和理念,告别历史,为理想打下将成为铸造生命奇迹的坚固基石。

六一儿童节发言稿结语(情绪上升)

7.留守儿童朗诵 篇七

一、不和谐的爱。

父亲长期在外打工, 家中只有爷爷一人照顾, 爷爷看到段德华缺少父母的爱, 想多给孩子一点爱, 而爷爷过多的是对孩子的溺爱, 缺少对孩子的严格管教, 什么事都依着孩子, 导致段德华不按时完成作业, 经常说谎。

二、内心深处的自卑。

由于他成绩一直较差, 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 使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 我行我素, 破罐子破摔。

三、家庭的残缺。

段德华是个苦命的孩子, 从小母亲丢下父子二人, 父亲由于独立生活惯了, 缺乏家庭意识, 家庭责任心不强, 从来不过问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可怜的段德华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

四、不良的行为习惯。

由于长期的无人管教, 养成了许多坏毛病, 卫生习惯差, 不讲卫生;行为习惯差, 爱说脏话, 爱打架;学习习惯差, 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

五、学校教育的缺陷。

我国当今的教育虽然一直崇尚素质教育, 但我认为还未彻底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出来, 小学教育仍围绕着升学这一硬指挥棒转。分数和成绩当然也成了教师、学校的“命根子”。学校对这些同学放任自流, 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有教无类”是教育先贤的教育理念。让所有儿童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仍然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留守儿童教育好, 笔者根据段德华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多种渠道, 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家庭教育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逐一登记造册, 建立成长记录档案, 并实施动态跟踪, 以便对症下药。

二、组建课外活动小组

以邻桌的几个同学为单位, 由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组织本小组成员相互检查作业, 监督完成家庭作业, 加强校外行为约束。

三、设立“知心话信箱”与心理咨询室

留守儿童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对象, 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内向, 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 长此以往, 容易形成不合群、孤僻等性格。针对这样的情况, 在班级设立“知心话信箱”, 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需要的帮助以及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但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心理上的一些情况, 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在学校还应设立“心理咨询电话”, 让各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 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四、搭建家校联系平台, 建立“家校联系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要尽可能地发挥父母的教育作用, 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里、在社会、在假日的情况, 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表现, 及时沟通。设立亲情电话, 建立联系日制度;开展喜报快递活动, 架通孩子与父母联系的通道, 让孩子在亲情交流中培养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 班主任还应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记录, 填好“家校联系卡”, 把握家长的心理动态, 共商教育孩子们的方法, 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五、建立孩子与家长沟通的绿色通道, 设立“家长接待日”, 定期让家长与孩子进行联系

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上的事情跟父母进行

酒2. (1

留守儿童段德华成功教育案例

沟通, 有助于学生对情感的渴望, 也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 更重要的是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但有些留守儿童家长远在他乡打工挣钱, 与孩子失去了联系, 为此, 学校应设立“家长接待日”, 学校联系家长定期让他们保持联系, 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 学校应教育有条件的家长还可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 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 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使孩子健康成长。

六、开展家长学校, 密切与科任教师的联系

积极开办家长学校, 定期召开家长会, 向他们宣讲新的教育理念, 帮助监护人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 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树立孩子“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自立”的“五自”精神。家长应与任科老师互相沟通, 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 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好学生。

笙编辑:沈丽琼

8.留守儿童朗诵 篇八

就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开展得如何?近日,记者就此来到中国苎麻之乡的四川省大竹县新生乡进行了调查了解。了解中发现乡党委、政府紧密结合实际,精心谋划,用心组织,大力实施并积极展开此项工作,还要求每项工作明确具体目标,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全力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政府推出“四网联动”

服务留守儿童显成效

据党委书记罗荣辉介绍,目前,留守儿童因监管不力、亲情缺失、教育脱节,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多、行为习惯不良、安全状况无保障。针对这一现象,乡党委、政府坚持党政重视、学校牵头、社会参与、部门联动“四位一体”,推进动态管理、学习引导、关爱帮扶、安全保障“四网联动”,狠抓服务留守儿童工作,同时,今年暑假期间由社区发起创建了“关爱留守儿童读书班”,被广大群众赞誉为“民心工程”和“满意工程”。

街道社区创建

“关爱留守儿童读书班”

确保留守儿童不再有孤独感

针对创建“关爱留守儿童读书班”一事,记者采访了新生乡街道社区副主任邱明英。据邱副主任介绍,“创建‘关爱留守儿童读书班最初源于她的一个念头:孩子们既然爱看课外书,就应该有所收获有所交流,可以为留守儿童办理一个寒、暑假期及周末期间的读书班,让农村孩子也可以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丰富学习内容。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儿童放学后回家无人管无人教的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的固定、安全、健康、温馨的课外学习活动阵地,帮助减少留守学生“孤独感”,此项工作深受家长学生欢迎。”

据了解,邱副主任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及街道社区的重视和支持。于是她立即行动,将“关爱留守儿童读书班”的公告张贴到了大街小巷,让更多的社区居民知晓“关爱留守儿童读书班”时间及其要求。就这样从开始的四、五名学生到现在几十名学生。开始学生少,她就在自己的办公室给留守儿童上课,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加,办公室显得非常狭小拥挤,于是她和留守儿童一同打扫了一间社区闲置的房间作为教室。

随后,社区还为读书班配备了一套音响设备,为孩子们添置了一批文具用品。记者在读书班的教室看见,教室虽小而布置得整齐有数,一应俱全,教室门口张贴着“社区之家”四个大字,教室正前方张贴着“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左边是“学习园地”墙报,里面张贴留守儿童在读书班看完课外书籍后写出的读后感和上课照片,右边是“精彩瞬间”墙报和优秀评比栏。

“关爱留守儿童读书班”

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一要求每个孩子在借的书籍中选出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然后在上课时积极主动的举手上台演讲,锻炼孩子敢举手发言、敢上台演讲的胆量和能力。二鼓励孩子写读后感,开拓眼界,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三召集孩子赶集天到街上发放宣传资料,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四邀请新生乡安办的领导给孩子讲《安全知识讲座》,提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保护意识。五邀请新生乡卫生院的医生给孩子上日常《健康知识讲座》,为孩子普及卫生和健康防范知识;六邀请石桥派出所的警官给孩子们上《法制知识讲座》,培养孩子懂规矩、守纪律的自觉性。七邀请新生乡党政办公室主任给孩子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八适当开展室外课和互动游戏,注重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

亲情视频聊天室温暖留守儿童心

街道社区利用电脑和聊天工具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视频,不仅可以让孩子“见”到父母,缓解相思之情,也更有利于孩子现任监护人与远在外地的父母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9.儿童诗歌朗诵稿 篇九

儿童诗歌朗诵稿

(一)《妈妈的爱》 小时侯,妈妈的爱藏在怀抱里,抱着它,暖哄哄的。上学后。

妈妈的爱藏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的。离家后,妈妈的爱藏在相片里,看着它,笑呵呵的。啊!

妈妈的爱。你无处不在,就在我身边。

儿童诗歌朗诵稿

(二)《只有您》 寒冷的深夜里 在马路上奔跑的 只有您—— 母亲

手术室门口 伤心哭泣的 只有您—— 母亲

幼儿园门外 焦急等待的 只有您—— 母亲

明朗的星期天 与我快乐奔跑的 只有您—— 母亲

无论是在什么时间 无论是在什么地方 无论是有什么情绪 都是您 一直地守侯 一直地等待 一直地安慰

一直地操劳 是您—— 就是您——

我伟大的母亲……

儿童诗歌朗诵稿

(三)一篮子阳光 清晨

我挎着竹篮下地 露水打湿了我的裤脚 弯下腰

我一把把割着青草 青草里夹着野花 清新的风徐徐吹着 让庄稼当起了绿波 让我的衣襟 鸟翅一样扑扇 当我吹着口哨

再一次移动竹篮时

10.儿童诗歌朗诵稿 篇十

儿童诗歌朗诵稿范文一:灯塔妈妈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到处瞧,”看看有没有

还没回来的船宝宝。

儿童诗歌朗诵稿范文二:校园早晨

风儿带走夜的鼾声,校园从甜梦中醒来了,晨风给她揉着眼睛,宁静的校园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大姐姐走进校园里来了,背着书包,和同学们有说有笑。

大哥哥跑进校园里来了,拿着零食,津津有味的吃着。

小同学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里来了,背着五颜六色的书包,和同学们玩着游戏。

动听的上课音乐响起来了,就像黄莺在唱歌,同学们有序得走进教室,校园里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老师急匆匆地走进教室里,手上抱着厚厚的讲义,为同学们送来丰富的知识,新的一天开始了……

儿童诗歌朗诵稿范文三:《母校》

伟大的母校,您是春天的太阳,慢慢升起,让我们有了温暖,我们被您感动,我们因您而骄傲。

您是翅膀,带我们在知识的太空翱翔;

您是水,悄悄地流进我们的身体里。

您是风,把我们吹走,让我们

拥有美好的明天。

您无私的奉献,让我们成为世界上最炫丽的花朵。

11.留守儿童朗诵 篇十一

留守儿童群体确实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少年的中国,他们当中卧虎藏龙,也许在日后就会成长为国家栋梁,比如近日在央视唯一一档相亲节目《乡约》中,就有这样一位男嘉宾刘逸,他当年就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留守儿童,但是他没有听凭命运的摆布,自暴自弃,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上林县石门村驻村第一书记。这是怎样一段故事呢?

当年,刘逸的父母一直感情不和,在生下他不久之后就离家外出,多年没有音讯。小刘逸和姐姐无人看管,只能跟随年迈的爷爷过活。可是爷爷七八十岁了,确实没有能力,就想把他们托付给叔叔婶婶,可是那时候叔伯家里都很穷,孩子又多,都不愿再抚养刘逸姐弟。爷爷没办法,就翻山越岭把他们送到山里的舅舅家,可是舅舅家更加困难,连喝水都成问题。于是他们只能跋山涉水辗转来到外婆家,可在外婆家没呆几天,他们又被送回爷爷家,与爷爷相依为命。

他们幼小的心灵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今天以为找到了依靠,明天说不定又要被迫离开,寄人篱下的日子让他们备受煎熬。爷爷在的时候,还算有人能够给他们一点爱,可是老人毕竟岁数大了,随时可能会撒手人寰。在爷爷临死前的一天,他把小刘逸拉到身边说:过完这个学期,你就不要上学了,我给你买一些小鸭子,你就在村口池塘放,别的不敢说,你好好把它们养大,起码饿不死。

男嘉宾说到伤心时,七尺男儿潸然泪下。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和姐姐不仅依靠自己的双手活了下来,而且还凭借刻苦的学习、不懈的奋斗以及亲戚们的帮助、希望工程的资助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在上学期间,刘逸是学生会主席,诉讼法学硕士,毕业后他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工作第三年就被自治区选拔下派到上林县石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内落实18个重点项目,成为了最年轻的乡党委副书记。

作为一名85后,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在当年“没人要的孩子”,刘逸人穷志不短,在逆境中愈挫愈勇,迎难而上,依靠顽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以及身边好心人的关爱、政府的资助,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也许,刘逸的励志故事只是一个个案,但这个故事再次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只要你踏实肯干,只要你勤奋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有志者事竟成!

12.曾经的“留守儿童” 篇十二

1994年我十岁, 尚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省工作, 我跟着外婆在农村。过年或者重大日子的时候, 才能与父母短暂地生活在一起几天, 平时对父母的想念和享受父母的爱, 都是通过那几张薄薄的、冷冰冰的信纸——1994年这一年, 我已经当了多年的“留守儿童”, 只是我不知道, 而且这种生活还在延续, 说不准什么时候是个头。

似乎一切问题, 都是被人提起和过度关注后, 才成之为问题的;若不被人提起或过度关注, 问题就极容易被忽视, 然后大家还是过得相安无事。

在没有“留守儿童”一词之前, 我过得很惬意。因为不知道什么叫做“留守儿童”, 所以就不会去想, 而且小孩子单纯的思想里根本不会去想这些东西。跟着外婆吃得饱穿得暖, 也没比别人少一丁点童年的快乐。

因为外婆需要干活, 家里没人照顾我, 3岁就跟着大几岁的表哥表姐上学前班了。这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那时上学前班也很便宜。一座破土砖房当学堂, 门板大小的木头刷上了一层黑漆就是黑板。学堂就在村里的马路边, 那时马路上车少, 没有大人接送小孩上学的事情。我们上学前班的时候, 就是玩, 什么好玩就玩什么;学前班老师是村里一个漂亮的年轻女青年, 也不知道她接受过正规培训没有。表哥表姐因为比我大, 他们玩的我基本都玩不了———他们跳绳, 我就当木桩扯着绳子,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一直陪伴着我们跳过了童年;他们到田里捉泥鳅, 我就站在田埂上看, 经常站不稳就掉到田里去了, 他们得到河里帮我把衣服洗干净, 再借着夏天的太阳晒干才敢回去, 我经常光着屁股站在太阳下, 整个夏天我被晒得像个小黑人;他们上树掏鸟窝, 我在树下面给他们守着书包, 翻他们书包里的连环画来看……那时候, 三天不挨一顿打, 大家都能上房揭瓦。

上了一年的学前班后, 表哥表姐都去上小学了。我继续留在村里上学前班, 虽然年龄比班上其他孩子小, 但是毕竟上过一年学前班, 所以不吃力也比不其他小孩笨。再后来, 同班的小孩都上小学了, 我还是不够上小学的年龄, 还得继续读学前班, 村里面的人就说:“学前班都读三年了, 你要把学校读倒吗?”我的学前班“生涯”直到我们年轻的学前班老师嫁人为止, 那段时间我特别悲伤:一是我的精神世界里一直把学前班老师当做了母亲, 现在如同失去了“母爱”一般;二是我没有学前班可上了, 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快乐, 因为表哥表姐上小学每天要做好多作业, 陪我玩的时间少了。

13.儿童朗诵诗歌 篇十三

是世界最热闹的的地方,

有着成千上万的物种,

在这里谈天说笑、

在这里游山玩水。

大自然,

是世界最神秘的地方,

有着甜美的果实,

让动物们品尝大地的赐予,

得以延续生命,

传宗接代。

大自然,

是世界最神奇的地方,

有着险峻的地形,

千变万化的景观,

等着人们去探索。

大自然,

是小树木的生长天堂,

是动物们的超级旅馆,

它们只希望,

人们不再砍伐滥捕他们。

我喜欢大自然,

喜欢高耸的树木,

喜欢多样的动物。

啾啾!啾啾!

一年一度的盛会到了,

所有动植物都被唤醒了,

14.留守儿童朗诵 篇十四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全国抽取7个省 ( 黑龙江、山西、河南、江苏、海南、陕西、云南) 和2个直辖市 ( 北京、重庆) 的农村小学生共7 994名进行调查, 收回合格问卷7 887份, 合格率98. 7% 。其中男生3 976名, 占50. 4% ; 女生3 911名, 占49. 6%。6 ~8岁 ( 一 ~ 三年级) 小学生3 819名 ( 男童1 934名, 女童1 885名) ; 留守儿童1 301名 ( 男童639名, 女童662名) , 非留守儿童2 518名 ( 男童1 295名, 女童1 223名) 。9 ~ 11岁 ( 四 ~ 六年级) 小学生4 068名 ( 男童2 042名, 女童2 026名) 。其中留守儿童1 646名 ( 男童831名, 女童815名) , 非留守儿童2 422名 ( 男童1 211名, 女童1 211名) 。抽样儿童均身体健康, 心智正常, 无遗传性疾病。各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

1. 2调查方法采用“中国农村6 ~ 8岁小学生忽视评价问卷”和“中国农村9 ~ 11岁小学生忽视评价问卷”进行调查。在调查员的指导下, 6 ~8岁小学生问卷由家长填写, 9 ~11岁问卷由学生本人填写, 当场核对验收, 剔除不合格问卷。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 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2]。

1. 3评价方法采用“中国农村学生忽视评价常模”规定的方法和标准, 分别计算量表中被测儿童6个忽视层面 ( 身体、情感、教育、社会、安全、医疗) 的忽视分值及忽视总分。若某个层面的忽视分值高于这个层面的忽视界值点 ( 6 ~8岁组和9 ~11岁组身体忽视层面分别为32和20分, 情感忽视层面分别为30和40分, 教育忽视层面分别为30和22分, 安全忽视层面分别为27和18分, 医疗忽视层面分别为18和20分, 社会忽视层面分别为23和15分) 则判定该儿童在这个层面受到了忽视; 若总分超过总的界值点 ( 6 ~8岁和9 ~ 11岁分别为160和135分) 也判定该儿童受到了忽视。儿童无论在任一层面或同时在多个层面受到忽视, 均判定该儿童受到了忽视, 且忽视分值越高说明儿童受忽视程度越严重。

忽视率 = 受到忽视的儿童数/被测儿童数×100%

忽视度 = 测得儿童的忽视分值 ( 或某一层面的忽视值) / 忽视满分值 ( 或某一层面满分值) ×100

忽视率表示儿童受到忽视的频度, 忽视度表示儿童受到忽视的强度。

1. 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 3. 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SPSS 18. 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 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受忽视情况由表1, 2可见, 6 ~ 8岁组和9 ~ 11岁组留守儿童的忽视度和忽视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若以性别分组, 无论男童还是女童, 留守儿童的忽视度与忽视率亦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 01) 。

注: ( ) 内数字为忽视率/% 。

2. 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6个层面忽视状况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6个忽视层面分别进行分析得出, 2个年龄组, 各层面忽视度均为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 05) ; 除6 ~8岁组儿童社会忽视层面的忽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外, 其余2个年龄组各个层面忽视率留守儿童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1) 。见表3, 4。

注: ( ) 内数字为忽视率/%。

2. 3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同时受忽视项数无论哪个年龄组, 留守和非留守儿童中受忽视的儿童均以单项忽视为主; 除6 ~8岁组1项, 2项和6项忽视发生率及9 ~11岁组2项, 5项忽视发生率外, 其余各年龄组各项忽视均为留守儿童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 ( P值均 <0. 05) 。见表5。

注: ( ) 外数字为发生率/%,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χ2值为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研究显示, 我国农村小学一 ~ 三年级 ( 6 ~8岁) 与四 ~ 六年级 ( 9 ~11岁) 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 ( 47. 64±9. 44) 与 ( 46. 61±10. 58) 分, 忽视率分别为48. 5% 和49. 7%, 均高于我国城市同龄儿童[1], 说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忽视问题非常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的忽视度与忽视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是密切相关的[3]。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家对外来务工人员政策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家长进城打工, 而将儿童交由老人看管或者寄养在亲戚家, 从而减少了对孩子的爱和情感交流。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 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 55万, 占农村儿童的37. 7%, 占全国儿童的21. 88%, 其中近1/3与祖父母一起居住, 10. 7% 寄养在亲戚家[4]。 ( 外) 祖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在饮食方面, 采取的都是老旧的养育方法, 只注重满足孩子的温饱问题, 而忽略了合理的营养搭配, 往往造成儿童贫血、低体重、矮身材等。陆青梅等[5]对桂西地区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原因调查分析发现, 81%的监护人不知晓如何搭配孩子膳食, 100%的监护人不知道孩子吃零食不好; 在心理方面, 很少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及交流, 并且由于隔代的缘故, 会出现纵容儿童的不良行为和过分溺爱现象[6]; 在学习方面, 由于他们大多是文盲或者小学文化水平, 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 也很少和学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将孩子的学习全部推给学校, 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在安全方面, 这些 ( 外) 祖父母大多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身体素质差, 精力不足, 也使儿童伤害率居高不下。赵科伕等[7]对安徽省留守儿童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伤害率达46. 8%, 高于非留守儿童。可见目前留守儿童的主要照顾者并非合适的儿童照顾者[8]。而对于寄养在亲戚家的儿童, 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 致使孩子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 产生一系列问题。

另外, 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乏针对性, 而且由于是农村学校, 多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 无疑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由于师资力量的原因, 学校也没有专门的生活、心理教师, 出现学生集体食物中毒、校园小商店三无食品泛滥、学生打架斗殴、自杀等一系列恶性事件, 致使儿童容易染上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惯; 加之部分教师师德缺失, 性侵学生的案件时有发生[9]。

对于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力结合 , 而我国目前在社会方面给予留守儿童的帮助很少, 特别是广大农村, 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及机构。对于这些无人监控的留守儿童, 他们一方面缺乏及时的引导、教育, 另一方面自制力差, 缺乏足够的自我调整及保护能力[10]。

总之,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忽视问题非常严重, 必须加强对农村儿童父母的宣传教育。儿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11], 父母应积极主动与儿童交流, 及时发现并解决子女的各种需要及问题; 同时, 还应调动学校、政府、社会、媒体、公众等的力量, 共同协作[12], 减少农村留守儿童, 并降低儿童忽视的强度和频度,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小学生受忽视状况, 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从全国9个省/直辖市抽取农村611岁 (一六年级) 小学生7 887名, 采用“中国农村68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及“中国农村911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制定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8岁组 (一三年级) 留守儿童占34.1% (1 301/3 819名) , 911岁组 (四六年级) 中留守儿童占40.5% (1 646/4 068名) ;68岁组中,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48.5%和35.7%, 忽视度分别为 (47.64±9.44) 和 (45.34±8.53) (P值均<0.01) ;男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 (48.08±9.53) 和 (45.52±8.32) , 女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 (47.21±9.34) 和 (45.15±8.75) (P值均<0.01) 。911岁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49.7%和37.4%, 忽视度分别为 (46.61±10.58) 和 (43.59±10.15) (P值均<0.01) , 男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 (47.33±9.96) 和 (44.38±10.04) , 女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 (45.90±11.10) 和 (42.81±10.21) (P值均<0.01) 。结论 中国农村小学生的忽视问题非常严重, 留守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农村人口,儿童虐待,中国,精神卫生

参考文献

[1]潘建平, 王飞, 张华, 等.中国城市3-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 (1) :28-32.

[2]周福林, 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 2006 (3) :60-65.

[3]钟引, 钟朝辉, 潘建平, 等.中国西部两个省 (市)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 (1) :38-41.

[4]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獐状况研究报告[EB/OL].[2013-05-10].http:wwacwf.people.com.cn/n/2013/0510/c99013-21437965.html.

[5]陆青梅, 林娜, 班亮阶, 等.桂西地区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原因调查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 34 (2) :171-172.

[6]潘建平.儿童忽视的分类和表现及预防工作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1) :12-14.

[7]赵科伕, 方雪晖, 苏虹, 等.安徽省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 2007, 11 (3) :277-279.

[8]CONWAY F, JONES S, SPEAKERS-LEWIS A.Emotional strain in care giving among American grandmothers raising their grandchildren[J].J Women Aging, 2011, 23 (2) :113-128.

[9]李佳, 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8, 5:118-121.

[10]张松杰, 潘建平.我国农村儿童忽视的危害及主要表现[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 (1) :86-88.

[11]DUBOWITZ H, PAPAS MA, BLACK MM, et al.Child neglect:Outcomes in high-risk urban preschoolers[J].Pediatrics, 2002, 109 (6) :1100-1107.

上一篇:以为题作文赏析下一篇:单位工程观感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