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

2024-08-21

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精选10篇)

1.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 篇一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临泽县板桥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汇报

临泽县板桥中学始建于1969年,校园占地面积686亩。现为初中兼办寄宿制中心小学办学体制,设有教学班21个,在校中小学生965人,教职工85人,专任教师79人。近年来,学校一直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突出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师德合格率达100%,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到100%,学校先后荣获张掖市‚文明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信息化花园式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初级中学办学水平示范校‛、‚绿色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突出思想政治工作首要地位

1、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学校建立健全了四个层面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由党支部牵头,政教处、团委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队伍,完善了以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建设实施队伍,健全了以学生会、班委会为桥梁的学生思想政治督查队伍,协调了以家长、法制副校长等社会力量为辅助的思想政治建设参与队伍,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各部门配合抓,各群团组织积极协作,上下结合,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学校认真研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总体目标规划和工作计划,并将其纳入平时的各项工作之中,做到了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评比、同奖励,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每学期举办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4次以上,班主任经验交流、培训会4次以上。

2、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学校建立‚一岗双责‛责任制和思想政治工作检查机制,建立健全党员、教职工组织生活会、政治学习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了《教代会议事制度》、《板桥中学教职工思想政治考核办法》、《板桥中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班主任考核办法》、《板桥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等制度,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人为本,育人兴校,不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建设适应新形式要求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和突破口。根据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带头作用。学校研究完善了《板桥中学中层领导工作职责及考核细则》,在班子内部实行责权下移、划块分工、挂靠管理、绩效考核的内部管理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形成了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作风和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业务工作中发挥了旗帜作用。

2、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建工作中,学校党支部始终把党员教育和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学校党支部先后以先进性教育、荣辱观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按计划召开党员大会,定期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严格落实校务公开制度等,广泛收集和听取教职工及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充分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了人性化、扁平化、同心圆式的现代学校民主管理模式,使全体教职工积极、主动地为学校的长足发展献计献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在教师。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一是重道尚德,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师德论坛、师德演讲、师德形象设计、师德标兵评选等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建立完善师德档案和师德考评机制,促进教师转变作风,提升形象,激励教职工争当师德标兵,争做教学骨干,做德能双馨人民满意教师。连续多年教职工无违纪违法行为,学校被表彰为全县‚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二是狠抓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督促教师积极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目前,已有33名教师取得本科学历,占专任教师的42%;采取‚新老结对、骨干引路、大胆重用、帮扶成长‛的措施,通过设置阶段梯度目标和‚过三关‛(备课关、上课关、教研关),‚上三课‛(入门课、过关课、汇报课)的方法,鼓励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取长补短,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目前,学校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9人;教师基本功合格率和计算机操作二级合格率均达100%。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级课改优质课评选活动共有20多人次获奖。

三、创新载体,丰富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创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内涵。‚德育变革的难点,不在内容而在形式方法。‛学校实行了‚一线贯通‛、‚三情相融‛、‚四德并存‛的德育教育方法,即:以创新作为德育发展的生命线,将国情、校情、亲情和爱德、公德、诚德、孝德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优势,广泛开展‚1+X假日争星‛、‚随手文明大行动‛、‚少年模拟法庭‛、‚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系列活动和‚学会感恩,尊敬师长‛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等,持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2、践行一铭三岗,推进学生自治。良好班风、教风、学风、考风、校风的形成,关键在教师,落实在学生。学校确立了以‚一铭三岗‛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学生教育、监督、管理模式。‚一铭‛即‚道德铭‛,我们采用‚座右铭‛的形式,为学生确立了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铭‛。同时,针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适时地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名言书写在教室‚思想明灯‛栏内进行晨、午、晚三诵活动,让他们牢记古训、身体力行,谨遵名言、守住道德底线,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使古训名言内化为自觉行为,逐步形成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持续性的‚内部受益‛机制。‚三岗‛即‚文明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安全监督岗‛,选拔富有责任心和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监督岗成员,让学生管理学生,实现了‚道德自律、行为自治‛的德育目标。为细化学生素质评价工作,学校建立完善了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的综合考评机制,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通过日常管理、星级评定、学科成绩、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方面的评价,使学生做事有了目标,行为有了约束,品质得以鉴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由看管型向自觉型的转变,使学生的品德在‚自我体验→尝试错误→自我评价→自我感悟→自我内化→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开展心理咨询,培养健全人格。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独生子女逐步增多,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自2004年以来,我校紧紧抓住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养成的黄金时期,以‚问题学生导师制‛这一省级课题的研究为载体,深入研究探索‚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问题学生‛确定、帮教转化、导师职责及工作落实等方面不断细化、量化,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问题学生‛教育方法,并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与好评,省市多家媒体相继刊登了我校的经验做法,‚问题学生‛导师制已成为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的亮点工作、品牌工程。

4、加强家校联系,形成育人合力。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制订《板桥中学家长学校入学及学籍管理制度》、《板桥中学家长学校考试制度》等十余项制度,采取‚兼、请、聘‛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家长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签订《家校文明共创协议书》,实现‚家校共建、大小牵手、文明共创、和谐相处‛的目的。建立以教师为主的‚家访记录卡‛、以家长为主的‚学生校外表现卡‛、家校联系卡,长期坚持开展‚五有型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和校园亲子活动等,提倡父母与子女交互式学习模式,鼓励家长争做合格家长、争创双合格家庭,有力地扩充和丰富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四、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立校之本。学校牢固树立‚教学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坚持不懈地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以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来检验我们工作的成效。

1、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办学效益。近年来,学校想方设法积极争取中央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项目资金,投资180多万元,高标准修建了学生公寓,极大地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和办学环境。其次,不断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初步建成了以‚三网、四室‛为主框架的数字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堂堂用,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立足学校实际,提高教学成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学校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月末相约新课堂‛、‚五研‛活动、‚反思我的新课堂‛等教研专题活动形式,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成绩不断提高。中考成绩全科合格率达90%以上,普高升学率保持在70%左右,小学各科抽测保持在全县领先水平。

3、深化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制定完善了集体备课、教育教学反思等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了以校为本、研训一体的校本教研新机制,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校本课程开发等研究力度,立足课堂教学,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2个,教师全员参与校级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9年省级课题‚‘问题学生’导师制研究与实践‛被甘肃省教育科研规划所直接鉴定为优秀课题,受到鉴定专家组高度评价。省级课题‚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研究‛获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县级二等奖。

4、注重特长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学校组建了体育、艺术等兴趣小组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学生明星评选等活动,经常性开展各种竞赛和才艺展示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好特长,促进了学生艺术素养和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参加英语、化学等学科竞赛和征文比赛,有20多人获奖。体育和艺术代表队在全县中学生运动会、环城赛、文艺汇演和书画作品展等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体育艺术工作成为学校新的亮点和特色工作。

五、争先创优,营造环境,不断培植校园文明新风

学校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在师生中深入扎实地开展各种创建活动,立足学校,走向社会,以小环境建设优化大环境氛围。

1、实施‚文明形象‛工程,努力建设人文校园。学校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出了‚目标激励人、榜样引导人、事业发展人、情感温暖人、活动教育人、生活关心人、制度规范人、氛围熏陶人‛的人文校园建设新思路,在感召人、凝聚人、尊重人上做足文章,推行校内二级聘任制和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制,建立完善以教师发展性评价和多元评价为主要内容和评价形式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干事、创业环境。积极探索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模式,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的道德情操。

2、实施‚平安和谐‛工程,积极建设平安校园。建设平安校园,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是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保障和底线。学校牢固树立‚安全隐患险于明火,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适时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和‚点‛上有人值勤、‚线‛上有人巡逻、‚面‛上有人检查的安全防范控制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被命名为首批县级‚平安学校‛。

3、实施‚文化载体‛工程,精心打造绿色校园。学校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最主要的场所,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为营造和谐育人氛围,学校在持续抓好文化长廊、黑板报、阅报栏、手抄报、‚校园之声‛广播等文化载体建设的基础上,秉承园林风格,继续发扬移沙建校精神,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宗旨,深入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广泛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和绿色环保专项行动等活动,通过给树木挂牌子、确认班级责任区、建立护理队伍和参与垃圾清理、社会调查等方式,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成果。立项建设以卫生厕所+沼气池、温室+食堂和灶为主要形式的生态循环系统建设项目,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学校呈现出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园林特色,被命名为市级‚绿色文明学校‛和 县级‚卫生模范单位‛。同时,学校注重树木所富有的精神内涵的揭示和宣扬,通过宣讲绿色名人轶事、传唱绿色歌谣、征集绿色环保标志和名言警句等活动,使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启迪和教育,增强绿色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学校还积极思考拓展绿色教育的内涵,提出了‚绿色时间‛、‚绿色空间‛和‚绿色教育行为‛的新概念,倡导师生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积极创建安全、安静、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活动空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为了激励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历代师生以校为家、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传承‚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校园精神,让传统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学校抽调专人,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广泛查阅各类历史文献资料,走访部分离退休老教师和知名校友,邀请县内外专家、学者作指导,编辑出版了《沙海明珠--板桥中学风雨历程四十年》一书和《板桥中学画册》一本,高标准建设了校史陈列馆,使学校的发展历程演变成为一幅图文并茂的历史画卷。同时,学校将新编辑的校史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经常性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以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达到爱校如家、育人富校的目的。古朴、雅致的校史馆成为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学校的一个窗口,更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总之,几年来,我们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职工精神面貌、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朝着日益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方向蓬勃发展。当然,由于种种条件的局限,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力度还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会加倍努力,把我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 篇二

一、提炼学校精神, 实行学校组织文化领导

学校文化必须体现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以高尚的价值观为主导的。构建与学校价值观、发展远景相适宜的、紧密联结的组织文化是校长的重要职责, 校长要尽心培育学校精神, 增强学校文化力。要通过有效的管理,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校积极的思想、良好的行为不断地激发出来, 使其积淀、凝聚与升华, 逐渐形成学校精神, 并成为文化力的源泉与催化剂。

我校以严子陵高风亮节精神命名, 取名高风中学。校长要尽心培育学校精神, 就要把培养学生高风亮节的品德作为学校办学的追求。在办学过程中,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碰撞, 我校确立了“人文见长、自主发展”的办学宗旨和“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校训, 学校还谱写了“百里姚江, 千年书声……扬起理想风帆, 奔向锦绣前程”的校歌, 并以“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为图案设计校徽。每周一升国旗时, 全体师生都要在国旗下进行“我是高风人”的庄严宣誓, 强化“高风人”的共同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激励师生奋发有为, 形成了“全员育人, 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在办学行为上, 体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的教育追求。学校坚持“从严治校、细化管理、讲究实效;建制度、抓队伍、抓校风、出质量、上水平、有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 努力培养“个性灵动、视野开阔、主动发展、追求更优”的学生群体和“德艺并举、个性鲜活、追求卓越、和谐共进”的教师队伍, 实现学校“办学特色明显、运行机制高效、整体效益突出、师生发展卓越的全国知名民办中学”的发展目标。

二、变革管理体系, 实行学校制度文化领导

校长在学校制度文化领导上应体现三种思想:一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制度的本身不是为了束缚人性, 而应是倡导人的发展, 尊重人的权利与需求。制度的形成过程要体现师生的自主性, 要健全师生参与制度建设的机制;二是倡导学习型机制的形成, 要能使学校制度不断创新, 使师生具备学习与生存技能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学校发展的需求;三是体现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 建立校本管理制度, 使学校的自主办学能力得以充分展示, 学校能自我完善、自主发展。

管理重心下移, 构建多层次的自主管理模式, 提高学校教师对于学校发展的参与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目标, 也是学校自主发展的最有力手段。我校实施校、年级组 (部) “二级负责制”管理模式, 达到了组织机构扁平化, 充分调动中层干部的管理主动性。我校创设“以人为本、有机整合、公平和谐”的管理模式, 营造公平和谐的内部管理氛围, 使学校教职工群体成为一个健康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共同体;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保障机制、务实敬业的管理人才机制、严格可控的质量责任机制、稳定优秀的人力资源机制、彰显关怀的后勤服务机制、相得益彰的规范激励机制、凝聚人心的学校远景机制等七方面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从而构建起适应时代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使学校内部管理更具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文化, 提高了办学整体水平, 推动了学校快速发展。

三、建设绿色学校, 实行学校环境文化领导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 看得见、摸得着, 是学校文化的硬件, 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校长要重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制约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 洁净整齐、宁静和谐、特色优美的学校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

我校以“创建优美的物态环境、创设高雅的人文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为抓手, 精心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教育的氛围情景。我们做到了四个统一:一是艺术性与教育性、观赏性与启智性的统一。在环境建设上, 无论宏观布局, 还是微观布局, 都十分重视审美意义与教育意义。学生们不但受到美的熏陶, 也接受文化的滋润;二是全面性与和谐性的统一。我校拥有完备而丰富的现代化教学资源, 资源配置合理、功能协调;三是环境保护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在严格管理校园环境、注意培养师生环保意识的同时, 在管理与环境设计上非常注重人文关怀;四是绿化、净化、美化相统一。校园内风景秀丽, 奇石林立, 苍松挺拔, 绿树成荫, 鸟语花香, 到处整洁有序, 布置精致典雅, 小桥、流水、雕塑、长廊与宏伟的建筑群交相辉映, 形成了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我们师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条件和一流的教研园地,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四、重视师资培养, 实行学校师训文化领导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工程, 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好的教师队伍是校长的主要责任。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引下, 校长要尊重教职工发展的利益、价值和愿望, 运用教育专业知识领导教师, 运用新教学思想和理念感召教师, 使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努力促进学校价值和教职工价值的共同实现。

我校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组织实施五大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实施“人格魅力工程”, 培养教师的人格修养;二是“青蓝工程”, 搞好传帮带;三是“校本培训工程”。邀请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浙江师大等专家教授来我校讲座, 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四是实施“名师工程”。一方面学校想方设法引进特级教师、名师。另一方面选拔师德高尚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五是“科研兴校工程”。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校意识, 采取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边研究边实践, 边培训边学习的策略, 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学校专门成立师训站, 指导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 开办各种学术论坛, 定期出版《高风论苑》学术期刊, 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和科研水平。加强教研修一体化建设, 努力建设学习型团队, 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五、开发校本课程, 实行学校课程文化领导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载体, 对学生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根本的引领作用。校长课程文化领导是校长引领学校向卓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 结合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 我们对教师业务专长和发展需求、学生学习需求和家长愿望、学校周围环境和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制定了《高风中学课程改革方案》。学校将全部课程整合为两类: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中注重“双基”, 强化学科内综合的课程,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学力和高考竞争力;拓展性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所设置的各种课程。

在实践中,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 同时积极探索、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我们把握一个理念三个原则:一个理念是校本课程必须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三个原则:一是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地方课程的教学相结合;二是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相结合;三是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结合。经过七年的探索, 学校已开发出一系列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构成了学校课程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全面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

六、加强社团建设, 实行学校社团文化领导

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学生各项文化活动的有序展开彰显了学校的蓬勃生机和发展壮大。社团建设是我校学生文化建设的一个侧影, 学生社团已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 成为学校育人的有效手段。

我校专门成立校社团建设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自建立学生社团以来, 学生热情高涨, 社团发展迅速, 形成了“指导中心—协会—社团”的三级组织网络。目前我校有10个社团协会、28个学生社团, 有社团成员2 000多人次。学生社团做到社团课程化、课程社团化, 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 力争使每一个社团都能形成或联结一门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使每一个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学校“人文见长, 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创建工作结合起来, 使每一个学生社团都成为学生自愿组建、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坚强组织。

学生社团已成为学生发展特长、锻炼能力、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 许多社团活动在浙江省、宁波、余姚电台、报纸等媒体上做过报道, 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学生社团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社团发展与中学生素质拓展相结合, 在中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综合能力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通过加强学校文化领导、提升学校文化领导力, 我校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在校学生从2002年创办时的13个班40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49个班2 300多名学生, 我校已成为一所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管理科学、师资精良、校风优良、成绩优异的省级重点中学和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民办学校。学校获得了中国民办特色学校、全国民办学校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浙江省重点中学、浙江省优质特色教学民办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宁波市一级园林式单位、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 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宁波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3.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 篇三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培训;课堂改革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富有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校本教研既是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活动的重要纽带,也是创建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一教育规律决定了校本教研的地位和作用。下面就结合我的经验以及探究,谈谈如何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学校的发展。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1.立足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校本教研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整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就要重视对新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可以通过“一帮一”或者“结对子”的方式快速地提高新教师的专业素质。由于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能全面掌控课堂的局面,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那么学校就可以安排新上任的教师去听课,尤其是要去听那些具有典型特征、具有示范性的高效课堂教学,以便他们能够快速地汲取经验,获取技能。并且,学校还可以在每学期组织一次赛教活动,对各个教师的课堂进行讲评。在评课时,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仅可以指出教学中的问题,还能够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有助于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浓厚的教研氛围。通过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培训,更新观念

在信息快速发展更新的现代,“闭门造车”搞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要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观念也要跟随时代的变化及时改变。教师只有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学习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才能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还要关注教师的素质水平。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如,听一些富有实践性的讲座,或是与一些成功人士交流,分享经验,使得先进的理念、成功的经验、科学的方法深入人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设备或是共享资源,让教师通过观看名师讲课而获取经验,或是借鉴其他学校在管理中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师对班务的管理能力。

二、推进课堂改革,落实校本教研

1.大胆创新,推进先学后练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也是推进课程改革,落实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两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实施,其中“学生学”占据着主导地位。要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落实校本教研,教师就要进行大胆创新,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先学后练。

“先学后练”中的“先学”指的是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并要求学生展示自学的结果,教师则根据学生自学展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讲解与补充;“后练”指的是在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后,为了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采取当堂完成作业或练习的方式,并且教师进行检查与个别指导。在整节课上以学习—展示—反馈这条主线贯穿始终,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的保证,对于学校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

对微型课题进行研究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新课的导入、课堂的有效提问、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等等,将其中的一个部分拿出来进行研究,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有助于促进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着手点,研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兴趣。再比如,在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作为引导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这一点也可以作为一个微型课题进行研究。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特长教育的方式加强校本教研,通过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培养与教育,使其各有所长;或是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

总之,加强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校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并推进课堂改革,落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校具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从而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任丽华.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加强三风建设 促进学校发展 篇四

和谐、奋进、严谨、务实的校风;团结、奉献、兴贤、育德的教风;勤奋、踏实、主动、认真的学风。具备这“三风”的学校应该是一所优秀的学校。校风教风学风说得再好,如果做不到也没有什么用处。众所周知,一所学校,如果领导实干、能干,教师爱教、善教,学生勤学、好学,那么,这所学校的校风就应该算正的,教风算纯的,学风算浓的,教育质量应该是有保障的。反之,即使这所学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水平再高,教改教研活动再多,计划规划方案制度再全,等等,教育质量都会出问题。无数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抓教育质量,应该从抓“三风”建设开始。因为校风、教风、学风三者紧密相连,互渗互依,所以三者都要及时认真抓。相对于提升教育质量而言,校风建设是根本,教风建设是核心,学风建设是关键。“加强学校‘三风’建设,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相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何阶段,这都是一个硬道理,必须抓牢、抓实。所以,无论何时,要想保证和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的一切工作,包括新思想新方法的实践和探索等,都得紧紧围绕“三风”建设。教育改革和发展可以日新月异,但如果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标新立异而忽视甚至摧残“三风”这盘根或其中一条,那教育质量这棵树就到了堪忧的时候了。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而评论一个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它的教育质量如何,所以,如何加强学校“三风”建设,有效把握好这个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学校领导者、管理者、经营者、教育者和决策者的校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有四种因素构成,即校长的责任感、品行、学识和工作思路。

一、崇高责任感给人的动力是巨大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甚至学生及其家庭的未来,还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校长有了这种思想认识,就会产生崇高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越强烈,工作的动力就越巨大,头脑就越清醒,他就会适时带领学校一班人全面、细致、科学地分析校情、镇情、县情、市情、甚至省情等(均指教育系统相关信息),并作合理比较,以及时确立科学的办学思想,制定切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以及校训等,这样,校长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因而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就成为其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二、优良品行的良性辐射是无穷的

即使你看到普通人、陌生人、甚至乞丐的优良品行,你也会产生佩服、生出敬意,最起码不会对他产生反感、生出不屑。

要想成为具有优良品行的人,校长就绝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管理者、决策者,把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师生看成是必然的被管理者、温驯的服从者,否则就容易过分注重于对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师生的有谓无谓的监管甚至随心所欲的命令,就极易形成隔阂,甚至对立。如果这样,“三风”建设就无从谈起,即使构建了最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这个体制也发挥不了它应有的、甚至是一点作用。所以,学校校长要想成为好校长,必须首先完善和提升自身的人格结构,让自己成为严于律己、公正无私、胸襟开阔、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作风民主、情操高尚的品德表率,这样,在以后的学校工作行为中,因为有了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就有了自己严谨清廉的形象,就有了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教师由衷的心悦诚服;因为有了胸襟开阔,就有了求才之心、爱才之德、容才之量、用才之胆;因为有了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作风民主,就有了对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就会深入课堂、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在以后的现实生活行为中,因为有了情操高尚,就有了朴实、醇厚的情感,就会随时留意到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师生中的某些难题,并及时关心,帮助解决。学校校长身上的这些优良品行,能对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教师的心灵辐射出无穷的温暖,不但能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工作热情,还可以感染他们,使他们的品行水准得到提升,且他们又会用来熏陶广大学生,使学生们不但能在无微不至的关爱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又从小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这样,在“三风”建设得到加强的同时,也构建了和谐校园。

三、必备学识的良性影响是无尽的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确定了教师接受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

不说都知,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艺术水平,肯定不被学生、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认可,甚至被遗弃。学校校长,不仅是广大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其特定的工作岗位还决定了其是学校醒目、特殊的一员,因此,其必备的学识应该相对丰富些。试想,假如一个学校校长对现行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和现行教材、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学手段、教改教研信息等知之甚少,就难免难以让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教师信服,其必定难以与他们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无止境。尤其是在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科技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学校校长应更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学校校长应与时俱进,深刻钻研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时了解、掌握上级有关教育教学的新政策、新规定,认真钻研有关学校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文章和著作,积极参加有关教改教研、校本培训和有关教育教学学术研讨会,揣摩些经典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博览书籍报刊等,以便不断补充因时代进步形成的自身必备知识的不足,使得自己在加强“三风”建设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有问能答、有疑能解、游刃有余。另外,学校校长学无止境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行为,对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教师及学生勤学勤钻、不断汲取新知识营养也会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无疑有利于加强“三风”建设。

四、以人为本工作思路的良性带动是无限的

学校校长的崇高责任感、优良品行、必备学识,确实对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教师及学生有着强大的号召力、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权威性,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从思想上、行为上团结、引领他们共同加强学校“三风”建设以提升教育质量,可现实问题是,切实加强学校“三风”建设,无论对于校长来说,还是对于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教师及学生来说,都是项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某些工作难免会触及有关人员的切身利益,这就涉及到工作思路。不同的工作思路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方法,不同的工作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效率,也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效果。毋庸置疑,时代进步到今天,以人为本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单靠行政命令、行政惩罚、规章制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学校“三风”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极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硬件建设、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力度的大小。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先从这三方面入手做实做好相关工作。

硬件建设方面。学校有危房,校长应积极申请和筹措资金维修加固甚至拆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舍不足,校长应积极申请和筹措资金及时新建;校长还应该积极申请和筹措资金完善学校必要的办公、学习、生活等配套设施,尽力添置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和音体美设施设备,尽力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及校园路面硬化等。这样,校舍明亮、安全,校园整洁、美丽,学校班子成员和师生特别是远道师生食宿方便,他们的工作、学习就更舒心、更安心、更有效。

队伍建设方面。一所学校的兴衰,与学校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教师队伍的素质密不可分,当校长,就必须要在学校形成一支有团结精神、战斗力强、有威信、肯干实干的干部队伍和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工作高效的教师队伍,因为,一所学校,光校长有了科学的办学思想及切合实际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等是远远不够的,硬件建设固然重要,但光抓硬件建设也是远远不行的,打造一所高水平的学校,落实工作主要靠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所以,校长要积极组织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创造条件,认真开展校本研训,经常适时组织学校班子成员和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请求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送教到校,组织开展与兄弟学校和先进学校的对口经验交流、学习等。虽耗财花时费力,却能大大提高学校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做好管理工作的自信心;也能大大开阔学校教师的视野,渊博学校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增强他们做好教学工作的自信心。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校长要组织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和广大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认真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各项工作,务必深入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遵循思想品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知行统一、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有目的的开展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理想教育,以帮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学生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就有了勤奋好学、健康成长的源头性保障。

以上三方面工作的落实,以人为本尽显其中,综合校长崇高责任感、优良品行、必备学识的影响力,校长要精心组织带领一班人,以切实、可行、有效为原则,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科学建立健全、修订完善并坚定不移地稳步实施“岗位责任制”、“竞聘上岗制”、“目标责任制”、“量化管理制”、“绩效考核制”等,以尊重人、引导人、培养人、激励人为工作出发点,在学校持续打造敬业、乐业、勤业的工作氛围,科学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调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考评体系,并精心组织建立健全并完善详细的学生成长跟踪记录、信息反馈及相关跟踪培养措施,坚定不移地将教师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相关工作考评;定期、必要时及时找学生谈话,将学生成长个案记录作为对该生用事实针对性勉励、激发、引导、醒诫等谈话的依据,以及素质评价的依据,为加强学校“三风”建设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整体有效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以上是我对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关键因素的粗浅认识以及对加强学校“三风”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起决定性作用的四种因素的认识与思考,四种因素的提出且都集中在校长一身,学校每项工作的开展都像一条船在航行,舵手不过硬,船就容易偏离正确的航线,即使航行不出意外也不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到达既定的目的地。当然,船要顺利的航行,也绝对离不开船上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也是如此。学校校长必须精诚团结引领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教师及学生,凝心聚力,多措并举,才能建造出高质量教育这条船,并让它顺利远航。说到“凝心聚力”,有一点值得强调:校长身上还必须具有一种品质,那就是校长要经常“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即校长要经常把自己当作是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全面分析思考不同角色的精神心理状态及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关需求,这样在做出有关决策前和在实际工作落实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大的、多的偏差,并定期公开校务和财务,以免产生猜疑滋生不满情绪,这样,有利于打造快速、持续加强“三风”建设的团队精神。

5.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 篇五

——兖州十九中启动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

12月10日,兖州十九中学的102位教职工在实验高中的阶梯教室里隆重集会,聆听兖州师德报告团的现场汇报,以此拉开了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的序幕。

6.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 篇六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小学谭懿

摘要:廉洁文化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立足学校实际,增强教育针对性;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教育合力;探索有效途径,增强教育渗透力,构建廉洁、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和谐学校廉洁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情况,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就正式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这标志着党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学校已经成为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开拓新思路,强化校园廉洁文化建设

作为校园,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更是社会和家长目光关-1-

注的聚焦点,是他们精神的寄托与家园。而廉洁文化教育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事关社会发展、稳定和民族振兴的前景,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立足校园实际,树立教师的崇高理想。

美国教育学家怀特·艾伦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是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性的话,那我们就是在为社会创造危害。”因此,加强廉洁文化教育,必须首抓教师队伍建设,重在塑造教师的崇高思想。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腐败现象也悄悄地渗透到教育领域来,在招生、基建、购物上同样也存在权钱交易,甚至热衷于第二职业,严重影响了教师形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教师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这充分说明了师德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乃至一生,因此,廉洁从教是廉洁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学校应组织教师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引领广大教职工勤奋工作,严于律已,自尊自爱、自信自重,做到奉公守法、诚实谦虚,坚持崇高的职业信念,用廉洁奉公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时时处处都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取不义之财,不索非法之财。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教育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使党员教师在自律和他律的双重作用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重操守、讲诚信,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群众投身于诚信建设之中,形成廉洁从教,人人思廉、人人讲廉、人人促廉的良好风尚。

(二)结合学生需求,夯实学生的道德基础。

塑造下一代的美好心灵,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开展廉洁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廉洁办事,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贪小便宜的好习惯,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为见利忘义为耻”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八荣八耻”内容细化,用荣辱观要求对照自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防止、制止、终止不道德的言行。各年段要制定具体计划,结合思品课,挖掘学科相关教材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实际,重点对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讲述学生通俗易懂的有关廉洁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清正为人、廉洁办事的为人处世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教育学生“不贪小便宜”,学会从小讲廉洁,纠正上课迟到说假话、考试舞弊、乘车不购票、抄袭作业等到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关心他人,为善弃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的廉洁教育就会在学生心中筑起坚不可摧的道德长城。

二、创新方法,优化学校廉洁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因此,要创新方法,优化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力求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一是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如学校开展的每年一度的“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

廉洁文化建设,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广大教职工廉洁自律意识。使教师进一步树立起“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的好思想。促进学校廉政文化建设。

二是找准着力点,搭建活动平台,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借助文化力量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活动应坚持“小、近、新、实”的原则,即小:活动目标小;近:贴近学生生活;新:新颖生动引入;实:讲求实效性。做到寓教于乐,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利用升国旗、校会、班团队活动、文化艺术节、社会考察等校园德育和文化载体,开展廉洁文化宣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接受廉洁熏陶。树立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拓宽渠道,深化学校廉洁文化建设

教育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习的效能,加速人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因此,学校的廉洁文化教育,要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教育渗透力与实效性。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做到廉洁自律。

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预防制度,使党员干部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完善自律机制。积极探索搞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新方法,再者是强化监督。重点做好学校校务公开,对重大决策、重大资金支出等问题,坚持集体研究,坚持阳光操作,落实责任,把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纳入党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确保廉政文化建设顺利开展。把

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教书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廉洁教育与学校德育、校园文化、课堂教学、校务公开、师德师风考核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全面的考核与评价,建立一支廉洁、勤政的教师队伍。

(二)建立新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1.学校要合理规划廉政环境建设,让墙壁说话。精心设计,开辟廉洁教育园地,先进模范人物形象、廉洁标语口号、张贴反腐倡廉宣传画,营造浓厚的从小讲廉洁的良好氛围。同时发给家长《反腐倡廉》的信,让廉政文化建设,做到到家校配合,使廉政文化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中,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还应重点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践行,组织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廉洁教育艺术节、廉洁教育的课本剧等,开展“廉洁主题辩论会”、“校园十佳廉洁诚信之星”评选,在动手动脑中接受廉洁教育,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行为。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一是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利用本地区的公共资源与红色资源与创建廉洁教育基地相结合,构建贴切生活、贴切实际、贴切学生、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富于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的廉洁教育模式,实现教育的长期化、制度化,努力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学校要通过信件、短信等方式开展与家长的廉洁教育互动活动,督促家长注重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良性互动。三是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和主导,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人、廉洁理念教育人、先进人才熏陶

人,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廉洁教育立体网络体系,切实提高廉洁教育的实际效果。

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使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我们既要抓好当前工作,又要着眼于未来,时刻牢记廉政,让“廉政之声”响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渗透到各个领域,启发人人思廉,督促人人清正,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构建廉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11-08。

2、(瑞士)著名心理教育学家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0-12-14。

4、杨晓光;推进廉政文化建设[N];人民日报;2005年。

7.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 篇七

一、明确目标, 创设氛围,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一所学校的教师就是一支团队。一支好的团队首先是一个有着明确发展目标和共同价值追求的组织。“江苏省实验小学”“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等一个个争创目标就是我们学校在各个阶段的价值追求。它们凝聚人心, 鼓舞人积极向上。

为了让教师能以阳光的心态, 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学习中, 我们还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环境。如每学年开展“师徒结对”、级部团队小家建设以及“青春献实小, 本领显教坛, 能力显课堂”、“联系自身经历的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学校工会还定期出刊《师德风采录》, 办师德风采板报, 用活生生的事例来激励教师当好学校主人翁。我们还修订了《教师绩效考核方案》, 并通过教代会提案等形式了解教师精神层面的需求, 并在恰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解决、反馈。此外, 我校还为教师设立了“温馨咖啡屋”, 配置了交互式电子平台、教学资源库等等。所有这些都较好地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 体现了教师的主人翁精神, 并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据统计, 近五年来, 我校先后有175位教师获得了各级各类先进荣誉称号。其中有腿部骨折, 放弃病休的冯兴生、张健球老师;有不顾嗷嗷待哺的婴儿毅然放弃产假, 提前上班的张晓娟、叶红老师;还有为开课教师赶制课件而挑灯夜战、连续工作, 最终累成胃出血的朱文年老师……正是这样的一支教师团队, 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得到了有力保障, 使得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如期、高质量地完成。

二、建立机制, 强化管理, 严格规范教师工作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教师工作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离开了这些, 教师发展就无从谈起。而这一切只有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严抓齐管, 常抓不懈, 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从个体层面来说, 我们长期坚持以“三字一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制度、五年内青年教师手写备课制度、听评随堂课制度, 并按照区局部署, 让教师在分析个人优势及不足的基础上, 制定好《教师三年成长规划》, 并分年龄段参加好每学期学校组织的“过三关, 创三杯”的系列竞赛活动。从群体层面来说, 我们实行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六认真工作月展评制”、“办公室主任双周工作汇报制”、“行政人员级部蹲点负责制”以及“重心下移工作制”, 要求各行政人员深入到学科组、课题组、年段办公室及时了解、反馈工作情况, 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谈心, 确保教学规范落到实处。从学校层面来说, 就是“落实一个中心, 管好一张总日课表”。落实一个中心就是牢固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 一切工作都要为教学服务。管好一张总日课表, 就是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按教导处排好的时间上课, 不能擅自调课;每位教师必须按教导处排好的课表上课, 不得改为其他课;要求每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

从我校教师参加的各级各类基本功竞赛、评课选优活动以及所辅导的学生竞赛的获奖情况来看, 严、细、实的教学管理在有力保障日常秩序及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 也有效提高了我校教师教学水平。

三、搭建平台, 展示风采, 开辟教师成长渠道

“是金子就让他 (她) 闪光。”为使优秀教师在心理上、情感上得到强烈的价值认同感, 并让广大教师看到发展的方向, 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名师工程”, 面向全校教师搭建学习、实践、展示、体验的平台, 以此来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主要项目有:每学期分年龄层次开展的“过三关、创三杯”系列竞赛活动、“星级教师评选活动”, 实小青年教师公开教学活动、课题组研讨展示活动、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示教活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活动、赴苏北结对学校的示教、讲学活动等, 以此让学校骨干教师展现自己的风采, 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研究, 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让广大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中, 在激烈的竞赛中, 通过学习、实践、总结、提炼, 丰富认识, 实现创新, 在广阔的教学舞台上展示自己。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上级领导关心指导以及教师个人的努力下, 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现有苏州市名校长、名教师3人, 苏州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9人, 区级学科学术带头人25人, 区、市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4人, 形成了65%骨干教师领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8.加强廉洁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篇八

【摘要】加强廉洁教育,能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廉洁教育的实施,应从多种方面入手,增强创新意识,举办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并加强廉洁教育的评价机制,为学校开创廉洁环境。

【关键词】高校 廉洁教育 实施方案

一、开展廉洁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为了针对性开展并有效实施大学生廉洁教育,就必须充分意识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廉洁教育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疇,是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内容体系在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斗争方面的集中体现。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成长的摇篮和精神的家园,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延伸,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前提。一方面,廉洁教育的有效开展,能进一步丰富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廉洁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展现学校的价值内涵,还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指明了方向,其宗旨就是培养学生成为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富有活力及创造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把廉洁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传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党中央及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把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融为一体,在廉洁教育中不断发展及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对教师的廉洁教育

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承文明、弘扬和建设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及责任,是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及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们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治学态度潜移默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高校专家学者聚集,具有雄厚的理论研究能力。学校要利用好此资源,在学校大力开展表彰和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等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淡泊名利、廉洁从教、学为人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学校应落实相关教育部提出的通知,教育和引导老师的道德风范。

三、加强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措施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应适应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科学安排廉洁教育内容。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寓廉洁教育于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中,从而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廉洁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学生宿舍,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一种文化自觉。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上正面或负面的舆论思潮都会通过互联网影响一部分学生,所以,积极开展生动的网络廉洁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廉洁教育的合力,利用网络这个有效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和引导,不断开拓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渠道及空间,是网络成为弘扬时代精神、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要注意发掘和创新廉洁教育教学的内容资源和途径,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和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给广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着重廉洁教育教学的规范实施

除了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形式外,要重视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在廉洁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报纸、广播中开展廉洁教育专栏,在校园网中开展廉洁教育专题网站或网页,通过传达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党纪条规、开展正反面典型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廉洁教育的声势及效果。以“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廉洁廉政书法展览、公益公告大赛、报告会、文艺汇演、辩论赛、兴趣活动、社团活动)为载体,组织大学生阅读“廉洁廉政书籍”,观看“警示影片”,实施“廉洁廉政承诺宣言”,在高校中大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感受艺术、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廉洁教育;大力开展廉洁廉政文化景观建设,通过在会议室、教学楼、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设置廉洁廉政警语、格言、主题墙、雕塑等方式,将廉洁教育的主旨和精髓无物化于校园内的各种场所之中,可以让广大师生随时随地、全方位的感受到连接廉政文化的气息;设计、组织、开展连接廉政主题班会、典型事迹报告会、学生论坛、案例辨析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多种渠道和途径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加强廉洁道德修养,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强化自律意思和责任意识。

五、建立健全廉洁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评价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组成部分和基本环节。建立健全廉洁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廉洁工作,优化大学生廉洁教育过程,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廉洁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构建合理完善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理论体系。该机制包括:领导体制、机构和教师队伍教育情况;廉洁教学设置情况;廉洁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比例;党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渗透廉洁教育情况;廉洁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廉洁教育教学规章制度教育情况;构建和创新大学生廉洁教育评价机制体系,有突出评价内容的系统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彰显廉洁教育评价以人为本的导向。

总之,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需要充分探讨的一个课题。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既要反映当代的社会的现实实际,也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系统性、突出特点、注重渗透,也要不断总结、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廉洁教育富有成效、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庆.在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党风廉政建设. 2008(5): 57.

[2]李文珊.关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4): 81.

[3]徐铁辉.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初探[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4]张明.试论高校腐败及其预防[J].大理学院学报.2010(1): 65.

9.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1 篇九

——西藏朗县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情况汇报

坐落在朗县县城的西藏朗县中学是在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援助下建立起来的。学校现有13教学班级,700余名师生员工。是我县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自创建以来,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国防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国防教育法》和教育部《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的要求,结合国防教育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坚持把国防教育与文化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社会实践、少年军校等有机结合,推动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深入开展。现就我校国防教育实际工作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汇报。

一,中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党和政府历来是重视国防教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党的十五大也发出了:“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号召。加强对中小学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落实国防法的重要举措。在广大中小学生中通过国防教育树立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在学生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成立组织,健全制度,大力营造国防教育浓厚氛围。

学校领导班子在上级各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安排下,把国防教育工作放在和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管德育

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广泛宣传国防教育知识,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国防知识学习氛围。同时,我校还建立了国防教育工作制度,按时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布置学校国防教育的具体工作,形成计划,并落实专人负责,实现了国防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三,结合学科内容讲解,注重国防教育思想的渗透。

各个学科的文化知识中,有不少与国防和军事相关、存有潜在的运用价值。为此,学校要求任课老师在讲授涉及国防和军事相关的内容时,要对学生进行国防知识的讲解和教育,教师要精心备课,并撰写详实的教案。通过渗透进行国防教育,把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与国家和国防联系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在现代国防中,人民是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都能直接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是建设现代化国防不可缺少的后备力量,提升了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语文课就要求把有关历史事件、人民战争、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等体裁课文中的国防思想加以提炼,向学生灌输爱国拥军思想教育。历史学科中,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一课时,通过课堂组织学生互动,让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及轻视国防,整个国家缺乏同仇敌忾的斗志和能力,才导致清政府陷入“有国无防”的境地,成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引导学生牢记“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认识到只有人民军队的强大、国防科技的兴盛和国防意识的增强,才能筑起伟大祖国的钢铁长城,使敌不敢侵犯。通过互动,学生进一步明确为增强综合国力与强大国防而学习的目的。在学习思想品德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课时,任课教师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诸多的“人人为我”现象,延伸到“我为人人”的军人行为。解放军无

论是战争年代为了解救人民的“舍生忘死”,还是和平时期为了万家团圆的“无私奉献”,直至洪水、地震、干旱等灾害面前为了他人生存和安全利益的“义无反顾”,让学生全面感受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解放军,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可爱的人”,都是“我为人人”的典范,爱国拥军的意识油然而生。这对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课本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激发了学生以解放军为榜样待人处事,自觉为国、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

除此之外,其他学科任课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传授国防知识外,更要从教案准备、课堂讲授、上课提问等方面有意识地加以体现,使青少年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基础知识教育;如音乐课通过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打靶归来》等军歌,歌唱人民军队,讴歌英雄人物;美术课通过画飞机、军舰等,对学生进行爱军队、壮军威教育;体育课进行基本的军体拳、武术等军事技能教育和训练培养。

10.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学校发展 篇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持续发展”,选取这个主题的时候对于学校近几年来的发展和整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主要是基于 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学校中的“人”是关键因素,即师资队伍是核心,要想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势在必行。另外一方面是,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好,而我校教师队伍逐渐庞大、文化水准参差不齐,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显然教师队伍处于稚嫩阶段,教师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校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一、教师队伍问题分析

1.教师数量

目前班级数8个,专任教师26名,兼任小学课5人,共31人。2.队伍结构

(1)年龄结构不合理。30岁及以下教师21人,30-40岁4人,40-50岁2人,处于50岁以上的4人,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学校骨干缺乏,教师队伍青黄不接。40岁教师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缺乏引领,而年轻教师不得不承担教育教学重任,成为学校“主力部队”。

(2)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结构不科学,比如史地政生教师都不是专业教师。

3.职业倦怠

一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被动工作,任务拖拉,缺乏内

在的驱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

4.专业素质

(1)教育教学能力:被动参加培训是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凭借个人的直观经验开展工作,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2)教育科研的参与:多数教师参加过教育科研项目,但研究流于形式,科研的问题解决和自我提升意识不强。

(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新教师普遍掌握基本技能,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而老教师使用较少。

5.人际关系

部分老教师不求上进,不但不能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还倚老卖老,对年轻的新教师进行负面影响。

二、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爱岗,即教师具备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精业,即精湛的业务能力。要求每名老师不断进行补充、更新专业知识,针对学情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推动者。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在师德建设中,既会有刚性的一面,也会有弹性的一面,所以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所谓刚性策略是指“制度约束”策略,所

谓柔性策略是指“过程内化”策略。

1.过程内化是师德建设的主要渠道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学校师德环境的有效营造和教师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过程内化应该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渠道。

注重与教师有效的沟通

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的存在。我们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处理关于人的问题,是关于改造人的思想的问题。我与教师开展双向有效的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的促膝交谈以外,还有手机电话等进行交流。经常与学校教师保持广泛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尤其是对那些有思想情绪和认识偏差的教师,更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在双向有效的沟通中解开他们的内心“疙瘩”,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

注重榜样典型的引领

一是教学领导模范引领(这是打造团队精神的关键)。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在工作中模范带头表率作用,体现在早到晚走,近一年来教学领导做的非常好,在平时工作中不拖泥带水,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思想积极,辐射给教师。教学领导组成了一个积极阳光的领导团体,给教师一个积极向上的引领。

二是校内模范教师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培养出一批

具有高尚师德和教学业绩突出的模范教师,如王芯、刘浩、赵玲玲、刘丽杰、刘月、高宁等,她们穿插在各个年组,不断影响着其他教师让更多的教师“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干有力量”,让更多的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现在每个办公室都洋溢着青春、热情、阳光的好氛围。

2.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主要保障

在师德建设中,如果只靠“软”的疏导而没有“硬”的制约,那么师德建设往往会陷入事倍功半的怪圈。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制度约束机制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着手:师德水平与职称评聘挂钩;师德水平优秀是评优选先的首选条件。

实践证明,以“柔”为主导,以“刚”辅之,则能使师德建设取得明显的实效,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由于学校对师德教育常抓不懈、措施得力,教师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讲师德,比奉献,争做师德标兵”已蔚然成风,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和信赖。

(二)全方位、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只有满腔教育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我们学校在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这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青年教师的培养

面对我校青年教师是主力军的现状,打造青年教师,使其迅速成长“达到一年成长,两年成型,三年成为专业教师”的目标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我们坚持“学、练、研”三位一体。一是在“学”字上做文章。组织青年教师学习课堂教学常规、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在教师自修业务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倡导拜师学艺,结对互学,(王芯与杜明月、王楠与史东立、马旭东与骆小晴、张金凤与王蕊、刘丽杰与苗苗、张久清与高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二是在“练”字上下功夫.我校狠抓青年教师课堂上的基本功,比如如何创境、如何过渡,如何表达,如何组织教学等,让强年教师不停的练,直到熟练为止。三是在“研”字上求实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能准确把握教学标准,吃透教材,教法灵活,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天职。针对部分青年教师不善于研究、总结的现状,学校充分发挥教导处的导向作用,采用校本教研、结对教研,使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快速成长起来。

第二步:压担子,使优秀青年教师冒尖成为典型

优秀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程。我们选准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给其适当加压,让他们挑起教学改革的担子。如王芯、刘浩、赵玲玲、刘月、王晶晶。我们经常让他们作汇报课;鼓励、支持、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县举办的各种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与教学的实践中得到锻炼。我们还大胆任用青年教师,让其担任教研组长、同时,学校还利用集会等时间对优秀教师进行宣传,扩大他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激励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抑制教师的职业倦怠

部分老师,随着社会风气的影响: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为了克服这种职业倦怠,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创造“和谐校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关爱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使教师有归属感,从而树立职业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第二,树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资源的理念,教师真切地了解学校的现状和光辉的前景,明确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使教师产生责任感;让每位教师在学校都有成就感。在第三,学校工作安排上,信任、鼓励和支持老师,通过“压担子”、活动评比等形式,让老师有危机感和荣辱观,不甘落后。第四,让培训成为教师成长的最好福利,创造条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随时给教师充电,让教师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每一位教师能持续发展。让每一位教师跟上素质教育步伐。

(三)骨干引领

由于学校三十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多,他们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军,虽然教学经验比较欠缺,但干劲十足。为此,我校在青年教师中寻找有上进心、业务素质高、进步较大、成长迅速的老师培养成骨干教师,做好新教师传、帮、带工作,让年轻教师尽快实现“三个转化”:从学生型到教师角色型,从模仿教学型到自主创新型,从偏于“双基”型到注重能力型。首先培养骨干教师的敬业精神,要通过政治学习,专题讨论典型引路等形式,逐步使骨干教师树立爱校、爱岗、敬业的思想。其次要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吸取先进教学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县培训,提高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第三引导骨干教师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化,鼓励他们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深入研究,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新起点、新突破、新超越。引导骨干教师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化,鼓励他们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深入研究,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新起点、新突破、新超越。由于骨干教师少,所以在我校教导处全力以赴,全面跟踪指导,大力配合骨干教师和教研活动,使教师队伍迅速发展。

(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在队伍建设中,我们认为,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但教师主人翁意识的确立不只是靠宣传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靠相应的机制支撑,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和谐与稳定。

加强教师考核机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对教师的德、勤、能、绩等进行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同伴互评、自我评 7

价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干部选拔等相联系,这不但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具有很好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教师队伍也具有很好的导向激励作用。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建立问责机制。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未来的房子300字下一篇:细胞生物学实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