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知识培训资料(精选8篇)
1.白酒知识培训资料 篇一
白酒营销:白酒“小众”消费心理与趋势探讨
消费品,有某一部分消费人群会成为“小众”。小众,通常具有决定性的“引领和标杆”的精神意义或是消费量绝对出众。因此,小众是各厂家必争之对象,有的更不惜“血本”,白酒更甚。白酒作为传统的刚性消费品,消费主张纷繁复杂,影响因素非常之多:如白酒产品基本属性中的“情感利益、物质利益、口感、价位、包装”,消费者自身“地位、面子、偏好、消费能力、知识范围”,以及被动消费层面的“送礼、厂家服务打动、上级指定/摊派、消费场合影响”等等;难以用统一的法则进行固化考究。
白酒营销者在进行品牌塑造时,惯于挖掘与目标消费人群有很大关联度的“名称、概念、包装、价格、情感/物质主张”,以此为桥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然后,以各种手段保持与目标消费人群密切接触,开展品牌传播和消费体验工作,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并信任,最后重复信任重复购买。密切接触无外乎“生活、工作”场所,包括“衣、食、住、行、娱乐、休闲、办公”等。
白酒小众,行业公认的是一群具有“核心消费引领资质和消费能量”的政商务人群。中高档、次高端、高端、超高端(奢侈类白酒)的经营者,对该部分人群是既爱又怕。“爱”源于其能量的特殊性,能够让企业获取优厚回报;“怕”源于对于小众一知半解或不了解,殚精
竭虑以获得密切接触为营销工作之核心。现在流行的“终端盘中盘、消费者盘中盘”等营销理论,本质是以优于竞品的方式让品牌/产品与白酒小众密切接触,置换消费者的优先选择权。
大众消费者对白酒价格和物质利益点(酒水质量)极为敏感;白酒经营者通常采用“引导和压迫”的方式培育其消费。白酒政商务消费与大众消费有明显差异。从消费形态来说,政商务主要形态为聚饮,其次是礼品;其消费心理更为复杂,概括而言有以下共性特征:
一、“顶端辐射”心理。
顶端辐射具有两重含义。第一,政务与商务消费均有顶端辐射的存在。如政府机关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每一层均有顶端决策者的存在;若将县级置于地市级,则县级顶端优势将不明显;商务消费因饮用主体变更和频次增加则更为复杂。“顶端辐射”的基本规律在政商务场合显性化已司空见惯,即在某一个消费场合或者行为下、位最重权最高者具有绝对的白酒消费表决权,并向下进行辐射,就如“齐王好紫衣”一般。例如,在政商务聚饮场合,喝白酒前通常会有人询问“领导,今天喝什么酒”,有的干脆直接拿出领导者惯性消费的白酒品牌;企业亦是如此;聚饮场合客人点酒的几率极少。第二,就政商务而言,将其拆分,政务具有较高的消费示范作用,商务寻求政务沟通时,自备酒水但会“投其所好”,尽量使用政务饮用的惯性品牌。此时,政务消费习惯影响商务消费决策,尤其是召集能力强大的
某些政务机关。
二、以社会性需求为主的“尊重”和“形象至上”心理。
政商务用酒,主体是聚饮、礼品场合,主办方主要目的是表达对客人的尊重之意,亲密的成分相对弱化(尊重比重大于亲密);这与大众聚饮(朋友聚会、家庭聚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大众聚饮亲密在前尊重在后)。因而,政商务酒生存的土壤是能够充分满足“宴请、送礼”等礼节层面的“形象需求”,“不一般的人不喝很一般的酒”。酒水质量、包装档次、品牌知名度、品牌特色(地方特色白酒)、价位高低等都直射出待客之道或礼宾之道的“情真意重”。总之,档次决定形象,形象决定尊重程度。
三、“奢侈”和“奢适”心理。
“形象至上”的表现就是白酒产品的价格高低。奢侈品的属性是“稀缺性和独享性”。政商务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已接近奢侈品,从五粮液、茅台的价格就足以体现这一点;而五粮液和茅台的专供酒、内供酒等则体现出独享性;求好更求贵。
高端和超高端白酒(奢侈品)的主力消费群是处于政商务群顶端、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低档政商务群。奢适品是消费能力不足,但形象不能过低的心理作用下的产物。市场表现就是近几年热炒的白酒
次高端价位,覆盖200-500元。
不管是“奢侈”还是“奢适”心理,政商务消费档次必定高于大众消费。
四、“适度”与“健康”消费心理。
政商务场合,把酒言欢之际,通常会涉及一些属于政商务的秘密或机密。这时需要主客双方慎重对待,慎重对待要求人的大脑必须清醒。这就导致政商务场合白酒消费量的适度原则;即使量大,健康需求就会体现,要求饮用后会比较清醒,不会产生头晕口干舌燥、口齿不清、胡言乱语等后遗症。“适度”与“健康”消费心理的表象作用是让政商务白酒的单瓶容量降低、酒度降低、口感绵柔化、柔顺化。
五、细分的心理特征。
细分一:取悦心理。这种心理源于下级对上级、商务对政务,属于较低层次的尊重心理。政商务取悦心理的动作是对“目标消费、宴请、公关”对象进行研究,挖掘其喜好与真正的利益需求点,以委婉的方式满足对方合理需求,达到自己的目的。现行的白酒营销中普遍缺少这种取悦心理的研究,白酒经营者们通过压迫和引导的方式让消费者主动或被动接受。比如公关团购中以高额的利益推动公关团购的
进展,缺少取悦。
细分二:厚黑心理。与政商务用酒的相关联的厚黑层次较低,主要是为了便于取悦效果的最大化,宴请和送礼为主。主动者师出有名,被动接受者坦然受之。
小 结:
诚然,白酒小众消费者消费的背后潜藏着复杂的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共性特征下依然存在诸多细分心理,比如“消费场所的不同、公关/沟通对象的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经济能力的影响、购买便利性”等变量,都会让消费产生错综复杂的异动。未来,白酒营销也将细分,针对不同消费心理推出差异化产品。概括而言,有可能出现以下趋势:
一、政商务用酒消费的“多样化”和“碎片化”趋势。
“多样化”是指政商务群体消费将会尝试多个品牌白酒。“碎片化”是指某一部分政商务群体对某一种或几种白酒品牌情有独钟,产生多个分品牌的忠实消费群。
多样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一、跨地域政商务交流机会和频次的增多,小众所接触的新的白酒品牌将会增多。尤其是近几年,区域性和
地方性的白酒企业纷纷推出政商务产品,做为地方特色的白酒代表品牌,将是主人招待外宾的首选。
二、大中型白酒企业的全国化扩张加速,其品牌、资源、公关运作能力将会辐射一部分政商务群体,从而产生消费变化。多样化趋势,给白酒小众们增加了品牌选择难度,因为这是一项多项选择题。
“碎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盘中盘的兴起。凡是能够运作公关团购的厂商,绝对会影响和斩获相应的公关对象。例如,省会市场,社会关系高度复杂,白酒厂家云集,但没有一个厂家/品牌可以实现对小众的全面覆盖和掌握。再如,县级局长在省会开会饮用的是大品牌白酒,但回县城后受当地社会关系影响和经济影响,极有可能回归到地方性白酒消费。政商务用酒的”碎片化”就如餐饮渠道的”碎片化”趋势一样,在开放性较强的市场将会更明显。
二、基于“奢侈品”和“形象至上”作用下的价格爬高趋势。
奢侈品除稀缺和独享外,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价格也是形象和面子的最佳体现。近两年,白酒营销界出现政商务交流减少和档次将会降低的言论,包括五粮液茅台涨价后的政商务用酒聚焦于次高端,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完全正确。客观来说,茅台五粮液价格上升后销量未见缩减;反而间接拉升了政商务用酒的整体上移。这点从市场可以判断,一方面,白酒厂家突破1000元的白酒产品纷纷上市,销量也节节攀升,如国缘V6、梦之蓝高端系列、古井原浆、文君酒、天成祥等。另一方面,普通政商务价格带上移,次高端价位逐渐被催生。这种趋势仍将持续,突破性价位的高端白酒品牌/产品的开发将会出现小高潮。
三、基于“奢侈品”和“尊重/取悦”作用下的定制酒扩大化趋势。
白酒奢侈品将会获得政商务群体的大力推崇。稀缺源于白酒品牌塑造的几个层面,如品牌血统、工艺、原料、历史、产地等;独享意味着少部分人享受的极致利益;二者不可分割。同时,为了满足小众主动和被动的“尊重、取悦、厚黑”,白酒经营者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满足,那定制酒的扩大化不可避免。
定制酒产品本身已具备稀缺和独享的基因,又能够满足细分的心理需求“特意、用心、定做,少数人尊享”,更有可能出现“配称定制酒”(指定大师酿造、特定产品概念、产品名称。定制瓶体、特定材料、专用酒窖、专用基酒等),像内部专用酒、献礼酒、纪念酒、礼品酒、贺寿酒等。
四、白酒小众品牌的大众化趋势。
白酒的小众细分消费品,不管是奢侈品还是高价位,最终定会走
向“小众品牌大众化”的趋势。这点在奢侈品中已成为共性规律:汽车中,宝马、奔驰属于小众消费品,但为众人所知;五粮液、茅台作为典型的白酒小众消费品,国人皆知;劳力士手表、LV包、九五之尊香烟等等,皆如此。所以,未来的政商务用酒一定是一个小众化品牌,但必须是大众化传播和认知的品牌;否则无法符合“顶端辐射、形象、尊重、取悦、奢侈品的”基本特征。采用小众口碑传播渗透式运作高端白酒,受众面窄,难以形成于大众的互动和认知,就非常容易丢失宴请和礼宾消费。
五、政商务用酒产品变革趋势。
产生变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定制酒的产品多元化,包括产品名称、包装、酒质、价格、酒度等。
二、价格爬高趋势下必然会产生与价格革命匹配的酒水、包装革命。
三、传统的一名酒利用品牌力抵消包装档次的不足;但血统不深厚的高端白酒品牌必须通过包装档次的提升来弥补品牌根基的弱势。
六、其他趋势。如消费者理性消费、体验式消费。消费者对所饮用白酒的认知度提升等,也将决定政商务白酒精细化和品质优化。
小
结:
白酒消费动机是复杂的,行为是多样的。小众本身就是消费者中的精英,其心理、习性等与大众有较大差异。概言之,小众是基于“取悦和引导”产生消费,大众是“压迫和引导”产生消费。
白酒经营者们,需要研究市场发展规律和趋势,比如价格爬高趋势、价格爬高后带来的产品变化;定制酒配称模式、小众品牌如何实现大众化、取悦营销的创造等,以获得新一轮的竞争优势。
2.白酒知识培训资料 篇二
一、培训理念创新, 强调终生学习
培训理念是培训模式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 也是培训模式构成的思想基础和实施培训过程的出发点。培训理念既是独立存在的, 同时又渗透到培训模式的其他构成要素之中, 是培训模式设计的导航仪, 维系着培训模式中各个构成要素, 从而形成培训模式的整体性。
在知识管理中, 新的培训理念应把培训看作促进知识创新的必要手段。面对知识的爆炸式增长, 企业更要通过培训, 促进知识的吸纳和转化, 这样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 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
在新的培训理念中, 应强调组织成员“终身学习”的习惯, 工作与学习已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学习是工作的新形式, 学习成为人们乐意做的事而不是必须做的事。无论是出于外在竞争的压力还是出于内在精神的需求, 终生学习在今天成了生存的基本手段。企业培训模式要做到为组织和个人提供更好、更快、更轻松的学习方式, 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行为及有效的学习途径为当今人所必需。而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在企业形成一种学习氛围, 一种难以动摇的企业学习文化, 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把企业最终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员工发挥创新才能的稳定平台和组织保障, 比培训具有更大的弹性和整体综合效能。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素质、较高的学习能力、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建立积极的自适应机制, 并通过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产生创新的冲动。学习型组织能够快速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 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
二、变革培训方式, 促进知识共享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存在于各种论文、著作、专利、科学发明成果中, 有物质载体, 可确知, 容易被获取、理解与交流。而隐性知识则存在于人的脑海中, 包含了人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经验经历、视野、技能、能力等方面, 含有文化、情感和认知因素, 是无形的知识财富, 不易被认识, 不易衡量其价值, 不易被他人所理解和掌握, 隐性知识的这种特点限制了其大规模的积累和传播。可见,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 其可共享程度要低得多。因此, 需要通过培训方式的变革, 来促进组织内知识的共享。
与常见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方式不同, 新的培训方式应更加注意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常用的方式有: (1) 小组培训。小组培训的目的是树立参加者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 教会他们自觉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 齐心协力, 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每个参加者最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小组培训要集中解决某一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参加者领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通用电气在变革培训中, 充分运用了与广大员工面对面进行研讨的方法, 他们安排企业新员工, 就有关公司价值观等主题与公司高层领导进行对话, 由于坦白和建设性冲突在GE新建立的价值观中相当受重视, 所以讨论问题时大家敢于说真话, 有时与领导进行的辩论甚至显得“肆无忌惮”。 (2)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 向参加者展示真实性背景, 提供大量背景材料, 由参加者依据背景材料来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参加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采用这种方法, 参加者身处模拟的日常工作环境之中, 按照他在实际工作中应有的权责来担当与其实际工作类似的角色, 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通过这种方法, 参加者能较快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 了解自己的工作业务, 掌握必须的工作技能, 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为了促进知识的传播, 可以引入网络培训方式, 利用“虚拟课堂”、“虚拟学校”和“虚拟社区”等提供交流的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网上的交流功能并非只局限于课业及疑难解答, 知识员工有多方面交流的需求。网络学习平台也需要“班级”或“校园”的气氛。网络学习平台能提供多方面、多种功能的交流, 形成一种吸引力。培训人员可以定期组织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网上交流和讨论, 通过BBS、网络聊天、伊妹儿等网络工具与学员进行专题讨论、新技术应用讨论、疑难问题探讨等。
三、利用“企业大学”, 提供全面培训
在企业实践中, 知识员工对知识的需求是多样的、全面的, 需要培训中提供多层面的知识, 仅靠传统大学很难满足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企业大学”培训模式就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
目前, 企业大学在许多著名企业中蓬勃发展, 这些企业大学完全不同于公司的传统培训部门, 它寻求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的最佳融合, 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适应商战需要的知识型经理人。企业大学在设计课程时, 出发点是强化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能力, 推广企业的经营思想、文化、价值观念, 介绍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 通过所设计的课程, 使员工学习并掌握沟通和合作、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激励员工等能力。因此这种培训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学人员同时也兼任企业的管理职务, 因而有着很大的灵活性, 可以迅速将企业内部经验应用于教学之中。企业大学愈来愈被看作是企业整体业务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对企业应用新知识、开拓新市场有很大帮助。摩托罗拉大学素以公司变革的推动者和企业大学中的佼佼者闻名业界。摩托罗拉与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咨询机构、大学等联手, 通过课堂授课、网络教学、电子教学等各类先进手段进行系列培训及专项商业技能培训。目前, 摩托罗拉大学已经从21所大学聘请了兼职讲师, 为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以此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 增强客户忠诚度。
四、建立网络平台, 随时随地学习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 通过网络进行培训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网络应用于学习培训, 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进度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 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培训和终身学习培训的基本要求。首先,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可以节约成本和时间;员工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 不会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其次, 利用网络学习可以保留学习课件, 便于随时查阅。
要构建网络化培训环境, 必须有企业范围内的局域网及诸多岗位上的计算机, 这是很多企业都具备的条件。接着是构建Web服务器、视频服务器等, 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计算机服务系统, 这样就初步具备了网络化培训的硬件环境。然后按培训计划搜索各种培训信息和素材, 并结合各自培训的特点, 编制成不同形式的培训资源, 最后发布到局域网的服务器上。这样整个网络化培训的平台就建成了。
培训人员可以把内外部各类显性知识, 通过各种操作单元仿真软件和系统仿真软件链接到网络学习平台上, 随时提供给职工培训, 提高职工所在岗位或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职工可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单元软件和系统软件进行培训, 可以熟悉多个岗位或装置的操作技能。
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培训, 一般都要求做实验或了解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室, 通过网络引导学员完成相关内容的实验和生产现场的仿真。仿真室是由许多虚拟仪器和一系列仿真开发平台及工具组成的。各种各样的仿真开发工具在教学中都可以有效运用, 并且它们中的许多单元都可以单独或组合应用。可以把常见的生产事故、设备故障、仪表故障、工艺故障等, 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 然后挂在网络学习平台上, 供职工平时学习或故障维护时查询用, 以提高职工故障处理能力和事故应变能力, 更好地服务企业。
3.白酒知识培训资料 篇三
项目建立后的18个月里,热敏碟公司的4000名员工参加了这个项目并从中受益,参加的人数更是占到了公司总员工数的20%。曼斯菲尔德公司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为期13周,平均每期培训都能帮助员工集体支付1万美元的债务,并为每位参加员工平均节省下1000美元用于应急储蓄。而且,参加过的员工对项目的评价很高,这直接带动了更多的员工希望参加培训。项目负责人朱莉?布扎德说:“我们每期项目的参加人员都包括了全职和兼职人员。那些参加过的员工会非常积极地鼓励那些有财务困难的员工加入,这对各部门和各团队的了解和互动都是非常有利的。”
热敏碟公司不是唯一希望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服务的公司。美国至少一半的雇主表示,员工的财务状况对员工的生产效率、医疗保险开支和企业其他各类指标都有很大影响。他们也在不断寻找能够提高员工财务知识,降低财务压力的方法。
持久的结果
根据2012年1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调查,52%的美国雇主现在都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这一数字相对于2009年64%的调查结果有所下降。
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一些雇主选择终止财务知识培训服务。但是调查研究人员确实发现那些继续提供财务知识培训的雇主和参加培训的员工都在从项目中受益。
堪萨斯联邦储蓄银行的调查显示,雇主提供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对员工的个人财务管理和工作效率都有极大的提升。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参加过财务知识培训的员工有如下表现:
能够正确规划和支付自己的退休计划和养老保险。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退休计划和养老保险中来。
学会缓解自己的财务压力。
帮助员工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能够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减少旷工现象,并使员工更好地融入到工作团队中去。
一些公司甚至通过观察员工的医疗保险开支来评估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和财务问题咨询服务的效果。用医疗保险开支作为主要的测量指标主要是因为员工的财务压力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健康水平,减少了压力就等于直接减少了个人的医疗保险开销。
财务知识培训还能带来更多无形的益处。在阿拉巴马儿童中心的人力资源总监道格?迪恩看来:“当我们的员工对自己的工资收入不满时,往往是因为其家庭财务现状出现了问题。而那些个人财务状况良好的员工就不会太过于依赖和计较公司的财务补偿制度。”
如何开始
2011年,科技公司洛克空间在准备扩大其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之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让每位希望参加项目的员工都填写个人财务状况评估问卷。这项调查除了能够提供项目评估的基本数据之外,还能够帮助雇主了解员工最关键的财务问题。财务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利兹?戴维德森认为:“不同年龄和收入状况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员工们所关心的关键财务问题。”财务通公司位于旧金山,是一家提供财务培训服务的公司。
洛克空间公司的4000名员工参加了个人财务状况评估调查,这些数据将成为评估项目效果的基本数据。公司财务补偿和福利团队的总监以及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总负责人菲尔?怀特表示:“我们计划每年都用相同的方式对参加员工进行调查,并同时和员工的医疗保险开支进行对比。”那些希望看到员工通过参加财务知识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和投入度的公司领导者们可以通过比较医疗保险的开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洛克空间公司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包括3个主要方面:第一,公司为员工提供现场和在线知识讲座和培训视频。第二,员工们每人都可以和财务咨询师一对一交流。第三,员工们还可以向公司签约的各种财务产品供应商进行咨询,比如财务信用咨询师等,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虽然公司无法报销员工所有的财务咨询服务费用,但只要是通过公司的财务产品供应商,就会给予员工相当的折扣。
截止到目前,员工的需求高涨,比项目招收的预计名额多出很多,很多人都排在等待的名单上。值得一提的是,洛克空间公司从未针对该项目在公司内部做过任何营销或者宣传,完全是靠参加过的员工的口碑效应。
评估项目结果
一旦项目建立起来一段时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更好地观察项目对员工带来的影响。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是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弗洛伦斯的健康医疗中心,他们在2008年经济危机刚刚爆发之际建立了一个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人力资源和培训高级副总裁提姆?海斯说:“员工错误的财务决定肯定会极大影响员工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我们的评估调查显示出财务知识培训项目是非常正确的投资。”个人财务和员工教育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对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的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对470个参加项目员工的调查,他们发现麦克利尔得在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中投资1美元能够收回6.6美元的回报,总回报达到569133美元。其中包括:
离职率降低减少244688美元损失
工作业绩提高增加了246488美元的收益
有效工作时间增加提高了13533美元的收益
旷工率下降增加了24192美元的收益
其他方面增加了40232美元的收益
该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周期为12周,每周都有2小时的晚间课程。后来经过调整,该项目增加了其他培训方式,比如除了工作日之外的课程,每周六或每两周六也会有一次课程,并允许员工携带家属参加。
还有一种形式结合了上课和网络视频教学于一体,在这12周内的每个工作日的中午有45分钟到1小时的培训课程。海斯说:“这样员工们能够更加灵活的掌握自己的时间安排,即便他们没有时间参加晚上两小时的课程,中午也能及时参加培训。”
海斯还说:“如果员工能够完整参加所有12次课程,我们会为员工支付所有的培训费用。如果他们无法坚持上完所有课程,我们将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上课的费用。当员工们选择参加培训项目的时候,他们必须保证有始有终。”
项目一开始的时候,员工的热情就超乎了预想。本来只打算开办一个培训班的主办者不得不增加了两个班,最后每班都有40个员工参加。今天,平均每个班的参加人数为12人,培训课程的安排也更加规律。目前,海斯估计在所有的5100名员工中大约有超过650名员工参加了培训。
给最需要的员工
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经理们和管理者们也参与进来,因为这些一线的管理者最清楚员工的工作和财务状况。如果经理们能够对财务知识培训项目有所了解,他们就会向员工们介绍和推广。如果经理们自己先参加培训再向员工们推荐,则更加具有说服性。
认识到口碑效应的重要性,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给经理们参加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优先报名权。现在,这些参加过项目的一线经理们已经成为最好的项目推广者。
也有一些雇主会针对那些可能最需要财务知识培训和咨询的员工进行项目推广。阿拉巴马儿童中心的迪恩说:“我们会确保员工免费享受培训项目,并选择一些合适的时机向员工宣传项目,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例如,当一个员工要求退出养老保险计划或者希望从养老保险计划中提前预支费用时,养老保险计划的供应商代表就会向员工们推荐阿拉巴马儿童中心提供的免费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并且向他们解释如何参与项目以及项目的益处。
经理们也会和员工们共同分享项目的信息。迪恩介绍说:“在我们的组织内部有一种很开放的氛围,员工会主动和经理沟通个人情况,包括财务状况、婚姻状况等等。我们也一直在培训经理们如何正确引导员工,这样当员工们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财务烦恼时,他们可以向员工们推荐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如何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取决于一个组织的组织文化。一些组织的领导者们倾向于让员工们简单了解到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存在,也就是说,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仅仅是作为员工辅助培训项目的一部分。所以,联合磨光科技公司采取了向130名员工告知公司为员工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服务信息,以及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员工解决紧急的财务状况和问题,提供财务咨询服务等。至于员工们是否会参加培训,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
其他推广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方法包括:
当项目招收学员时,在办公室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放明显的标志。
在组织的内部交流系统或刊物上登载参加培训员工的成功案例。
鼓励参加过培训项目的员工和其他员工分享他们的经验。
海斯说:“在麦克利尔得健康中心,我们鼓励参加过培训项目的人员向朋友和同事进行推荐。”
其实很多财务知识培训项目都是在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中自然产生的。以联合磨光科技公司为例,该公司为参加培训的员工提供了退休养老计划和一对一的投资服务,很多员工都和财务咨询师结下了友谊。长此以往,咨询师会主动到公司来和员工见面,为员工提供额外的免费服务。在迪恩看来:“财务知识培训是我们和其他组织竞争的一大优势之一,这种员工福利让我们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
本文编译自《HR Magazine》2012年6月刊
项目执行和花费
财务知识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雇主们需要考虑在该项目上投入的成本和如何让这个项目更加有效地为员工服务。
免费的项目。几乎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者都会接到财务咨询师和保险公司或者其他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希望提供免费讲座的请求。另外,当地银行也会经常提供财务知识培训服务。
社区服务项目。很多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组织,例如YMCA和社区大学都提供财务知识培训项目。雇主可以推荐员工去参加这些项目或者可以考虑为员工报销一些参加培训项目的花费。
财务产品供应商的服务项目。很多财务产品供应商都提供各种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他们的项目大多在8到12周左右,以课堂授课或网络教学形式为主,有的则结合了课堂和网络教学。而另一个财务产品供应商,财务通公司则向小公司提供一日财务知识培训服务的项目价格,包括讲座、网络授课和一对一咨询等。财务通公司的发言人指出:“对于一个小型公司而言,所有的项目花费每年不会超过1万美金。在总部的员工可以直接参加培训,其他分公司的员工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参加。大型公司在员工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上的花费可以达到一年25万到50万美金。”
有限预算下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
很少有公司会为员工的财务知识培训项目安排较高的预算,以下是一些如何在有限预算下开展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方法。
只为那些完成全部财务知识培训项目课程的员工支付费用。在培训开始前,要求员工签署如果无法完成所有培训课程就从其工资中自动支付培训项目的协议,确保员工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
从小的项目开始。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不能完全确定财务知识培训项目的益处或者不确定员工是否有兴趣参加,那么项目可以从一个班的实验课程开始。项目结束后及时评估项目效果,决定是否继续项目开展。
限制参加人数。限制参加人数,秉着先报名先培训的原则,每个班只招收一定的人数。
针对最需要的员工。财务知识培训项目也许是雇主帮助员工改变生活和命运的重要契机,为了达到项目效果的最大化,确保参加培训的员工是那些最有需求的员工。可以让财务产品供应商推荐那些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的员工参加培训。
4.白酒定制营销培训 篇四
一、行业分析:
白酒行业在定制营销运用上的四个缺憾
1.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技术壁垒。
目前市场上的定制酒基本上采取换不同价位用不同包装,只能在瓶体表面、瓶盖、外包装上打上xx专供,xxx周年纪念,xxxx庆典字样和个性化需求的图片;陶瓷包装也就是烧制,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谁都可以跟进效仿。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个性专利来支撑。从而从消费者的价值观来看,对这样的定制酒价值与意义有点差强人意。曾经有人送我一只烧制有我名字的紫砂壶,我倍感珍惜;不料又有人第二次送我几乎同样的紫砂壶,让我第一次的珍惜感荡然无存。一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的定制酒出现,现行的定制酒们的竞争力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笔者曾在长沙糖酒会上,看到过一项专门为白酒设计的“水晶内置成像”专利技术,在瓶体内可以打印上各种图文,视觉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引用到定制酒领域。
2.人群细分粗放,局限于消费群体细分。
更多白酒定制品牌瞄准的是某个消费群体,还没有能细化到个体的消费者。因此,将群体再细分,推出针对消费者个人的个性化定制酒,必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3.没有专业团队,实际操作混沌。
绝大多数定制酒企业在定制营销运作上,依托原有销售队伍进行操作。原有队伍是传统运作手段上的高手,但在定制营销领域却是“门外汉”。定制营销对团队素质要求很高,让传统团队来运作定制酒,结果可想而知。不过,前端时间,本人欣闻“金六福”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直销团队,专门销售“五粮液”的高档年份酒,应该会让行业人士在组建专业定制营销团队必要性上受到一定启发。
4.缺乏操作模式,没有专业渠道。
在定制营销上没有清晰的操作思路,不能形成专业的运作模式,也没有专业的销售渠道。有不少定制酒企业将定制酒的营销泛泛地理解成了白酒传统运作渠道中的团购。
二、定制营销在白酒行业的运用
由于定制酒能够满足白酒消费者时尚、个性化、多功能的发展需求,服务更细致、更具体、更到位,形成忠诚消费群体;简化销售链中销售环节,扁平化销售渠道,也无需太多的媒体拉动宣传,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定制营销在将来的白酒市场上会大行其道,定制营销成为白酒市场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而在目前市场上,全国性的定制酒品牌还没有形成。在未来的三年内,谁能在定制酒领域得到突破,就会在中高档白酒市场永立潮头。定制酒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蛋糕巨大。但是,谁又能在这场竞争中实现突围,定制营销模式怎么才能在白酒企业现有的条件下嫁接成功呢?以下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取得竞争法宝,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
面对仅仅在瓶体表面、产品包装上做文章的简单、粗放,毫无屏蔽竞争能力表面技术上迅速突破。开发、引进有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可引进“水晶内置成像技术”,也可自主开发类似专利技术,从瓶体内做文章。陆续加入多种材质和工艺,开发多种实用瓶型和内置造型,并不断改进工艺,加强精细程度,提高观赏性。在专利技术上屏蔽竞争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目标消费群体定位
个性化定制:开业定制、生日定制、结婚定制、节日定制、庆典定制、礼品定制、会议定制、纪念定制、事件定制、乔迁定制;群体定制 :企业定制、学校定制、医院定制、政府定制、部队定制、民主党派定制、民间团体定制、渠道专供定制。由上可见,一切有纪念意义、庆祝意义的事物,都是定制酒的市场所在。
四、产品定位
高端定位,高端回报;做工精致,包装精美;技术尖端,时代前;价值表现应集优质白酒、高档礼品、精美纪念品、个性魅力和时尚情怀于一身。
五、价格定位
婚庆、生日等民间大众群体宴请消费价格定位中档,其余都已高档价格定位。
六、建立专业核心团队
用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吸纳一批具备丰富的社会高端人脉资源,有很强社会公共关系营销能力的攻关,销售精英,通过培训等手段,组建一支战斗力强的专业团队。
七、品牌定位与推广
在品牌表现形式上,坚持形象高端的原则,使产品的价格和价值统一。无论是图形、图像广告还是终端展示或是产品辅助物料,均要求设计高雅、富贵庄重、大气简约、华丽精美。品牌要有“核”,更要坚持整“核”,即在高度传输单一的定制酒信息。
通过媒体拉动产品销售的作用越来越弱化。针对性强、差异化的推广手段更能取得好的销售业绩。采取“单点突围式”:先吸引个性化定制人群的关注,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运用承接式的主题来将其丰富。树立消费领袖群,建立口碑效应。
上市前期的做适当的广告传播,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目标是品牌知名度的传播与定制酒概念教育。定制通过线上广告和线下宣传,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
鉴于定制酒的高档定位,结合高端人群的日常生活状况和媒介接触习惯,有选择性地进行媒体广告投放,形成针对目标受众的有效传播。因此,分众高尚媒体是主要的媒体组合形式。
建立分级渠道销售体系和多级销售模式
培育、树立样板省级市场,建立直营专卖店,进行展示与销售;建立直销部,展开全面攻关团销;授权区域代理喜庆用酒和喜庆定制酒,收取喜庆及定制酒代理费,成立办事处全程跟踪服务管理;找有诚意合作且有社会高端资源的商户,收取加盟费,企业投资建设专卖店,由其经营,销售收益均得。模式成熟,全国进行复制。
5.白酒知识培训资料 篇五
一、白酒市场现状分析
白酒行业从1996年开始进入调整期,接着连续5年每年几乎以50万吨的速度下降。2002年白酒产量继续下降,约为402万吨,下降20万吨。纵观近年白酒市场的下降原因分析,本人认为主要原因是:随着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消费观念和保健意识大大增强;白酒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的经营管理能力;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操作的负效应。这些是影响白酒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外因素。今后由于消费心理、消费结构的调整,加入WTO后外资进入和国家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仍将继续影响白酒行业的未来发展。
白酒行业在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产业链影响较大的传统行业。据调查测算,我国目前白酒消费者群体大约4亿人,市场消费量在400万吨左右。而这个行业多年来主要是靠知名企业的名酒品牌和少数大型骨干企业来支撑,特别是名酒企业的支撑和引导作用。目前全国近4万家白酒生产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发生亏损或者潜亏,特别是国家从200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征收消费税的新政策出台后,导致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亏损。十七大名酒厂家中已有三分之一因运转困难而被别的行业的企业兼并。名酒厂和骨干企业的经营困境,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和行业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前些年发“酒”热的某些地方政府也是一个当头棒喝。
二、造成白酒市场经营困难的成因
白酒市场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方面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促进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山区电视、社区文艺等文化生活的丰富,改变了过去以喝高度白酒作精神寄托的空虚生活方式。同时也增强了保健意识,人们更加追求健康身体和生活质量。减少了对白酒消费的次数和消费数量。这无疑对白酒特别是高度白酒消费市场有一定制约。
国家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白酒行业的主要因素。过去,白酒行业由于采取基酒价格转移措施,导致了很大部分税源流失,对相当部分企业来说实际税负并不重。从上市公司2000年年报看,各公司主营业税金占销售额的比率较低,除山西汾酒税率在25%以上,其它都在24%以下。但国家从2001年5月1日起,对白酒行业在从价计税的基础上,又按每公斤白酒1元征收从量税,并且取消以外购基酒勾兑酒的企业可以抵扣其外购酒已纳消费税的政策。按照新规定,25%的从价消费税再加上从量消费税,以及各类主营业务税金附加等,实际税负在40%以上。对于生产低档酒的企业,由于以量取胜,从量征税增加幅度更大。以五粮液集团为例,2002年实现销售额76亿元,稳坐白酒行业的老大,由
于新税制的实行与2000年同比增加4亿多元税。对这个实力雄厚的大厂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当然,对一些实力不足或者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剧了企业的困难。
白酒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低下是影响白酒行业的内在原因。白酒行业虽然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较早,但不少企业仍然缺乏市场发展的应变能力,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运作缺乏正确的理念和策略,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依然较差,导致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低。因此,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和竞争的压力,不少白酒生产企业的处境日益艰难。白酒行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潜力。这类企业怎样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何适应市场改变营销策略和竞争战略创新,将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导致白酒产量下降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需求结构的变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啤酒、果酒、营养保健酒等酒种发展很快,白酒产量占整个饮料酒总产量的比重逐年下降,2001年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0%下降到14%,下降幅度达76.6%,这说明整个酒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白酒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地方保护主义是造成白酒行业秩序混乱、不能真正实现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白酒企业一直是一些地方的财政支柱,有“当好县长,办好酒厂”的说法。在“投资小、见效快”的利益驱动下,部分地区不断新建、扩建白酒生产项目,是造成酒厂数量多而规模小,产品供过于求的主要原因。有的地方为保证地产酒的销量而限制外来产品的进入,或者对外来产品实行变相收费;也有的地方为提高本地酒的竞争力,采用返还消费税的办法。这些违背公平竞争规则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全国性市场的流通。
在国内白酒生产企业陷入困境的同时,国外资本涌入国内白酒业。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白酒业不仅给这个行业带来新的营销理念和策略,也给这个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压力。在未来的白酒市场中,资本竞争将会逐渐提升白酒业的竞争度,改善目前白酒行业整体形象欠佳、缺乏优秀的营销人才及先进的营销理念的现状。但也给我们这个行业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人认为外国人并不懂中国酒,因此进入中国市场很难。这是一种误解。假如外国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中国的酿酒企业,或者聘请中国的技术人员来办厂又会如何呢?再加上他们的资本实力和成熟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运作市场的手段,我们的国内企业将会如何呢?答案是很显然的。今后随着我国加入WTO时承诺的兑现,市场将进一步放开,酒类行业的竞争压力将更大、更激烈。
行业外来资本的进入也给本属不景气的白酒行业添了一把火。这几年有不少其它行业的企业涉足酒行业。如房地产企业、投资企业、医药企业,甚至一些高科技企业也加入了这个行业。行业外资本的进入,有些短期内炒作成功了,也有些失败了。但即使是个别短期内成功了的,也有可能大量透支白酒现有品牌的无形资产,搞几年后有可能退出白酒行业。假若是这样,那么白酒的名牌可能会一个个倒下去,对整个白酒行业会造成沉重打击。
白酒市场的不景气,还有一个原因是市场操作的负效应。表现在一是前几年酒广告的过度炒作,而这些品牌大都是昙花一现,根本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如秦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对品牌的市场形象和消费者的信心是一个很大的负作用,这也导致了当前广告反应迟钝的一个重要原因,消费者怀疑广告,厌倦广告,甚至排斥广告。另一个是酒类行业中,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再加上假冒伪劣酒的冲击,更增添了市场负效应,促使消费者不相信白酒的质量和品牌。
三、对今后酒类市场的看法
6.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篇六
一:消防法律法规
1.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首先是单位法定代表人及分管领导,应当对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及每个岗位的人员应对自己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
二:对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义务的,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罚,依照《消防法》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三: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根据《消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处警告或者伍佰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
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建立消防安全巡查台账。
五: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1: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3:组织引导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能力
六:初期火灾现场处置程序:1:拨打:“119” 2:组织人员疏散。3:火场警惕。4:初期火灾扑救 5:协助消防灭火
七:消防安全:“五懂”1“懂”消防安全法律法规,2“懂”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3“懂”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预防火灾措施,4“懂灭火和应急疏散及火灾扑救,5“懂”火场逃生方法
“四会”1:会报警,2:会使用消防设施器材 3:会扑救初期火灾,4:会组织人员疏散 八:灭火器使用方法:1:拔下保险销,2:一手握紧喷管 3:另一手握紧压把 4: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九:喷淋系统工作原理:1,感温式消防喷淋系统,平时屋顶消防水箱装满水,当发生火灾时,喷头在到达一定温度后《一般是68摄氏度》自动爆裂,管内的水在屋顶消防水箱的作用下自动喷射,这时感温式报警阀会自动打开,阀门的压力开关会自动打开,而这个压力开关有根信号线和消防泵连锁,泵就自动启动了,然后消防泵把水池的水通过管道提供到消防栓,屋顶水箱和喷头,整个消防系统开始工作
2:感烟式消防喷淋系统:有的是系统装有感烟探测探头对烟气进行侦测,当烟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感烟探头报警,给主机确认后反馈到声光报警器动作,发出声音或闪烁灯光警告人们,并联动防排烟风机启动,开始排烟,同时启动水泵向主干管道供水,喷淋头开始喷水工作。
7.谈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知识培训 篇七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 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速度是以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城市或旅游地区流动人口多, 人口来源相当复杂, 是传染病高发的重点区域, 给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 搞好城市地区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特别是有关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 对保护城市人群和旅游地区居民身体健康, 防止传染病传播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经验, 就具体培训工作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 明确培训对象
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 首先应重点加强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师资培训工作, 这样能为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1.1 技术骨干的培训
因为技术骨干承担着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等重要任务, 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及医疗救治的效果。技术骨干培训的培训对象是未来的培训者, 承担着再培训的任务, 技术骨干培训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所进行的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所以技术骨干培训的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及专业性。
1.2 有针对性的培训
针对不同岗位职责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培训。大体上可分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工勤人员、放射及检验人员、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个体卫生人员等。
2 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知识培训
依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和患者的诊断治疗、医务人员和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
2.1 参加人员应是医疗机构的医护及相关人员
2.1.1 参与救治工作的各级、各专业临床医师
培训内容:传染病基础知识、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就诊程序、传染病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规范;自身防护知识和防止院内感染知识。主要环节的控制和其它环节的控制[1], 消毒隔离防护规范、隔离留观室的防护原则和管理、疫情上报制度和上报程序、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内容、患者转运原则等。
2.1.2 护理人员
培训内容:传染病护理知识和技能、隔离病区管理及操作规范、患者管理、重症患者的抢救技能等。
2.1.3 工勤人员
培训内容:隔离病房的空间、地面、物品消毒方法和规范, 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污物处理原则和方法, 患者尸体的处置原则和方法等。
2.1.4 放射、检验等医技人员
培训内容为:相关放射、化验指标、传染患者检验样品采集、转运、保管规范, 辅助检查设备消毒方法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要点等。
2.1.5 消杀人员
培训内容: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配制、杀毒原理、不同污染程度区域所用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实效检验等。
2.2旅游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农村卫生人员
培训内容:基础培训, 侧重在传染病的基础知识、临床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公众预防指导原则、个人防护措施、可疑人员基本处置原则、疫情报告程序和方法、消毒和隔离的基本方法、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传染病知识和科学预防原则, 及时发现并上报疫情, 迅速实施初步救治和隔离、防护措施。
2.3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培训内容:掌握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法定传染病的临床表现、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有效的采取防控措施,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作好自身防护工作[2]。
2.4 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内容
要掌握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技能, 掌握传染病预防性卫生监督、传染病控制卫生监督和血液及血制品的卫生监督;以及重大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知识、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要掌握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技能, 掌握传染病预防性卫生监督、传染病控制卫生监督和血液及血制品的卫生监督;以及重大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知识、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传染病基础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病区设置及操作规范、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
3 培训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3.1培训方法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和选定不同教材。
3.1.1对城市和旅游景区从业人员一般采取集中培训方法:一是落实岗前培训, 实行持证上岗;二是实行定期培训, 根据传染病多发季节, 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
3.1.2对中外游客一般采取健康咨询或发放宣传资料方法:由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组织, 也可委托宾馆、导游等中介机构人员进行。
3.1.3对卫生医疗、防病和监督人员一般要进行较高层次的培训:如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培训、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
3.1.4师资培训: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教材的编写, 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增强培训效果。
3.1.5设立宣传站: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介在试点内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 向居民发放宣传单, 在景点景区内设立传染病防治宣传站, 向居民讲解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注意事项。
3.2保障措施
3.2.1制定培训计划
应本着科学性、实用、专业的原则, 在重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 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的重点不同, 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开展培训工作, 使培训内容具有时效性, 也使培训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3.2.2强化演练和考核
为使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 能够科学、规范、快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 提高突发事件处理队伍应急反应能力, 须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应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疫情、霍乱疫情、鼠疫疫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实战演练培训, 还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
参考文献
[1] 侯雨丰, 刘朋冲, 高伟, 等.高发传染病防治[M].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2012, 8:1.
8.白酒知识培训资料 篇八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时隔5年,还未走出汶川大地震的阴霾,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又发生里氏7.0级地震,灾难再次无情地降临这片山川秀美的巴蜀大地。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日即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其他社会突发事件,必须在“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应急管理方针指引下,努力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而这,人员素质是关键。定期对相关应急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大力提高社会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知程度,是提高驾驭复杂局势、处置突发事件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全国第5个“防灾减灾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了解应急管理知识,关注电力应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