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与父母隔离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共8篇)
1.长期与父母隔离的孩子的心理健康 篇一
父母——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什么.txt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男人掏钱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最易受美貌迷惑;女人爱用心看男人,最易受伤心折磨。父母——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什么
文章发布者: 来源:寻医问药网收藏本文
亟待沟通——家长与孩子
据报载 :一种专门监管“人”的GPS跟踪定位器非常受北京家长青睐,他们希望用这个新鲜玩意儿了解自己子女的行踪,但GPS用于跟踪,更引发了专家们的担忧。
为何跟踪定位器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原来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惟恐孩子出入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特别是在教育、沟通失败的情况下又想了解甚至控制孩子的行踪,尤其想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然而,心理学家对这一先进设备的出现可能引发的问题表示担忧。专家认为,十来岁大的孩子正是独立意识强、希望被信任和尊重的年纪,这种做法极易刺伤他们的自尊心,会使其逆反心理更强,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对人格塑造非常不利。
心理工作者认为,家庭要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包括自主和依赖之间的平衡。健全的家庭里,家人各自心理健康,而且相互之间关系良好;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精心合作,同时又能保持独立自主。这种平等的、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对于孩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形成非常重要。
据一项调查表明,母亲心理健康,其孩子78%有足够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母亲,其孩子仅有28%具有安全感。所以,家长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主动与孩子沟通以培养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特征。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左右孩子的一生
不同类型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反映出孩子所具有的相应的社会性特征是不同的:
■虐待孩子的父母 身体和精神上受到虐待的孩子,表现出很难信任别人,很难和别人建立稳定的关系,尽管他们对爱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些孩子成人后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的或两性的关系后,也可能因为最微小的矛盾而失望,并陷入困境或怀疑中;父母是敌意的、拒绝的和忽视的,他们的孩子往往社会适应性很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出逃、违法行为的少年普遍都有受虐待、被忽视的经历。有这样一个案例,孩子在酗酒的父亲殴打中长大,长大的孩子在结婚后,下决心善待家人和孩子,但儿童时期的阴影一直在她脑海中,终于当七岁的儿子没完成作业时,母亲痛打了孩子,随后懊悔不已。童年时期的遭遇纠缠着她,最终陷入了抑郁的泥潭。
■专制和独裁的父母 专制和独裁的父母在行使父母权利时并不觉得有对孩子解释指令、说明理由的责任和必要,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孩子就必须绝对服从。在社会大环境中,许多家长在单位压力非常大,回到家常常将外界加在他身上的愤怒转嫁给家中的弱小者。在独裁和专制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可能形成的心理特征是缺乏自我信赖感,他们无法自己思考问题和行动,他们缺少信心、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好奇心,在道德发展上也不够成熟。
■容忍和放任的父母 容忍、放任的父母采取的是过分容忍、平等的态度,他们忽视教育,使孩子放任自流,没有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有的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还有的父母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称这是民主,是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是给孩子充分自由和平等。不少家长常说“我供他吃,供他喝,掏钱让他上最好的学校,他还要什么?”这样的家长以为用这种赎买式的方法就可以代替自己对孩子感情上的付出,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未成年,在思想、道德、行为、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都还非常需要父母的指导,更何况放纵与关爱无关。
■民主和权威的父母 民主、权威的父母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他们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父母必须行使权利时,他们会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种建立在合理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基础上的权威,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且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使孩子形成对父母积极的自主作用,形成的是爱和尊敬的美德,而不是拒绝和冷漠。
关爱孩子——走出误区
■善意的做法也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 工作繁忙的父母因各种原因将孩子托给别人,频繁地转换孩子所信赖的依靠关系,使孩子在分离焦虑中长大。幼小的孩子可能不会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反而随着一次次的被转移,强化了自己不可爱,没人喜欢自己的自卑心理。
■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先查找父母自身的问题 有些家长只知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就在学习上下功夫请家教。孰不知,这可能是情绪反应的结果。家长要读懂孩子并尽一切可能去帮助他解决所面临的难题,帮助孩子恢复和建立自信。许多带着孩子来就诊的家长明白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反应,但却麻木自己的感受,拒绝解决自己的问题,使孩子的问题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
■学会与孩子交流 当你询问一个孩子怎么看待自己时,经常听到的回答是″不知道″。这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感情充沛,但他们用语言表达感情时却有困难。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表达,这样才能让他们摆脱缠绕着他们的不良感觉,用心去听,真诚地接纳他们并放弃居高临下的架势。
■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会将自己的情绪在不经意时表现出来,愤怒、发火、不想上学、缺少礼貌,他还会在和你交谈时将这种不好的情绪带给你,家长一定不要被孩子的沮丧所传染,使自己失去控制。门诊中常可看见这样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愤怒使家长比孩子还愤怒,甚至甩手就走,这样会使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
■重新界定爱 爱的行为不会折磨你,不会让你失去平衡或引起你的负性情绪。爱不伤人而是让人心情愉快,爱的行为培养了你的健康情感。当别人向你表示爱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被别人接纳、关爱和尊敬。真正的爱,造就的是温暖、愉悦、安全、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让我们都来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吧!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父母应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文章出处:家庭医生报 2004年第11期)
2.长期与父母隔离的孩子的心理健康 篇二
这篇文章出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 摘选美国哲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一书, 是一篇社会科学方面的随笔, 阐释了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及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二.说大纲
大纲对阅读的要求是: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整体把握阅读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受到感染和启迪。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三.说学情
学生对从理论上来分析父爱母爱的文章从来没怎么接触过, 这篇哲理性的心理性的议论性的随笔, 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西方式的思维方式和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及译作的语言风格接触较少, 对语句的解读有一定的障碍。
四.说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 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 将“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知识目标)
2.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 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 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能力目标)
3.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 体悟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 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情感目标)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难点:理解成熟的爱的内涵。
六.说教法学法
阅读法、交流法 (心灵对话) 、探究法
七.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 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 以便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2.思考你与父母之间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课题)
(幻灯片2———小诗) 我们首先来看一首诗“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父母”。
从呱呱坠地那天起, 我们就接受着父母的关爱。相信大家有许多值得珍藏到永远的记忆。今天将跟随美国哲学家弗罗姆来重新解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相信大家今天的阅读定能受益终身。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的发展过程
2.理解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在孩子成熟的爱的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体悟爱是一种能力, 发展自己爱的能力
三、初步感知:
纵观全文, 看看本文写了一些什么内容。 (阅读方法:速读, 一目十行, 抓住过渡句, 筛选文章主要信息, 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
提示:抓住过渡段 (即第四段“同爱的能力发展密切相关飞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及文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给予分析把握。
明确:本文阐释了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及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四、研读品味:
(一) 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
1.阅读1-3段, 完成下表 (前后同学讨论, 用最专业的话来作答)
(幻灯片) 答案一
1、婴儿期:无爱的意识;2、八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3、八至十岁:有爱的观念;4、少年时代:创造爱, 有成熟的爱。
答案: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成熟的爱。
2.品读哲学语言, 理解两种爱的原则, 结合自身深化理解:
按照哲学家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家和社会家弗罗姆的观点, 在座大多已经告别或即将告别“六一”要作为“五四”的主角了, 我们应该属于爱的哪个能力层级?实际是这样的吗? (交流自我认识, 可以畅所欲言, 即使是检讨式的, 也应给予肯定, 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爱的能力, 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
提示:应该属于“克服自我中心, 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 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爱比被爱更重要,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的阶段, 即能创造爱的阶段, 而不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完全建立在别人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因为爸爸给我买了一直想要的OP音乐手机我喜欢老爸, 父亲节时我孝敬他一朵郁金香, 表达我无尽的最爱。这段时间找妈妈要篮球, 到今天还没到手, 回家懒得跟她说话。有这样的现象不?因为被爱而去爱或因为你能满足我的需要我爱你, 这都是天真的孩童式的爱, 不是我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特点。
(幻灯片) 孩童式的爱——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你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小结:从爱的发展过程来看,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 它是一种能力, 需要我们主观去发展的一种能力, 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的一种艺术。
(二) 理解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话题导入:在孩子爱的能力发展过程中, 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 是什么? (第四段过渡句: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爱的对象的发展) 这对象就是母亲和父亲和我自己, 文题也告诉我们父母之爱在孩子爱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
1.感受母爱
第一步: (跳读1-6段, 重点第5、6段) 找出体现母爱特点的语句, 精读并结合实际仔细体味)
自我感受———母爱不仅是孩子, 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
母爱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爱是一种祝福, 是和平
母爱是无条件的爱和关心, 生活上的安全感
实例:汶川地震血奶孩子的母亲、高考送考坚强的母亲、为儿子捐肝的暴走妈妈
母爱特点———本质:无条件 (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 我只要是我, 我就会被母亲爱)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 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幻灯片) 母爱本质———无条件
第二步:探究母爱真的是无条件的吗? (讨论)
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 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 也都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意识, 孩子会给她慰藉和希望, 这其实就是母爱的条件。母爱是一种潜意识的, 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 但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空虚正是因为她期待孩子的慰藉而造成的, “成龙成凤”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2.感受父爱——— (合作讨论)
第一步:自读6-8段, 看看父爱与母爱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特点, 结合实际有理有据的分析。
父爱———父亲代表思想世界, 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 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 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 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 因为你同我相像”。
父爱特点———本质:顺从是最大的道德, 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 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亲的惩罚
———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 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 可能会失去父爱
援例———红楼梦里贾宝玉, 《西江月》两首词是塑造宝玉形象的基本构图: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时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因为叛逆, 不愿历练仕途经济, 与父亲贾政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背道而驰, 被呼为“混账东西”“孽障”。当他在外流荡优伶, 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 淫辱母婢;不乐意与贾雨村等官僚阶层周旋, 可谓数罪齐发, “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 以绝将来之患!”说着, 便要绳索来勒死。
(幻灯片) 父爱本质——有条件
第二步: (阅读8-10段) 研讨“父母之爱”对孩子爱的成长的作用
第8段:中心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孩子有什么要求?
对母亲———生活上的安全感, 最终脱离母亲自己独立
对父亲———宽容、耐心, 指导正视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产生自信心, 成为自己的主人。
孩子最终会脱离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 自己是自己的父母, 跟父母爱自己一样爱自己, 跟父母爱自己一样爱父母, 爱他人, 这就是我们成熟的爱。
第9段:自读体会成熟的爱的内涵。
中心句“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一个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 从爱他人中学会爱自己, 既有爱自己的能力, 又有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
(幻灯片) 男子半蹲给老人当凳子
感悟:小时候总被大人这么抱着, 长大了, 我们自然应该回报, 可是这么理所应当的一幕, 竟让人感动万分。我们学会给予长辈的太少了。
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 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真的, 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 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父母的爱, 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偿还的。
五、小结:
3.父母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 篇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这种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比如说鼓励孩子参加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参加知识竞赛等。这一些活动都能扩散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孩子能在这一些活动中取得一些成绩,那么兴趣会越浓,对学习的求知欲会增加,也会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他就不能轻而易举的去完成;一个成绩总是不好的孩子,体验不到成绩优秀的成就感,他就不在意成绩的好坏。成功可以带给人满足感,快乐感,学习也一样。就比如说对于一个作业总完不成的孩子,在他做作业的时候,家长最好先让他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的完成,然后在调整作业的难度。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不好,一个劲的督促孩子,也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三、培养孩子自我激励,主动学习的能力
家长的任何督促,都比不上孩子的自我激励。孩子的自我激励和心态有关。一个孩子心态好,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对于学习的认知就会比其他人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主的不断激励自己,把学习当做是一项挑战,完成挑战,就会获得成就,即使没有完成,也能在挑战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所以家长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摆脱消极情绪,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我激励的目标。
四、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埋头苦学不如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不如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共同研究,帮助孩子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能够轻松有效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家长可以教给孩子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如何查阅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等。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孩子学习起来就相对轻松,不会觉得压力太大。就比如说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孩子的创造性。
4.长期与父母隔离的孩子的心理健康 篇四
要培养孩子满满的自信并不难,你只需记住10句话——但是,这也许很难,因为它需要你的坚持,最终你会发现语言是有着神奇的魔法效力呢!
1、“我能看到你的好”
人与人对话的过程中,很多信息是通过眼神传递的,而且这种目光信号是人们不容易控制的。所以,孩子完全能够从父母的眼睛中读懂那些没有被说出来的话。
因此,如果你偶尔对孩子发出不太明朗的目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的眼睛里只有孩子的弱点,那么就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有时候,换一种角度看孩子,让你的态度适应孩子的脾气和方式,也许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
2、“我们在你身边”
孩子需要被父母保护、不会有可怕事情发生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万能的,不能将所有的危险和不友善的眼光带走。
因此,你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一天天地学会更好地照顾自己,学会面对风险,避免陷入可预见到的困境当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学会面对真实的生活。
3、“我理解你”
孩子生活在自己的感觉和幻想当中,这是成年人难以进入的,因此理解孩子变得困难起来。但是,让孩子相信父母理解他和他的行为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因此我们还是要努力。
理解并不意味着将冲突、错误、缺点掩盖起来。你应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去思考和改变。但是你也该调整自己的观念,告诉自己孩子大部分的错误都不是因为性格或品质上的缺陷,而是他还缺乏经验。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会在游戏中作弊、欺负小妹妹、不让别人动他的玩具。但是在你的帮助下,他终有一天会处理好各种情况。
4、“我们谈谈你的感受”
孩子的感情丰富,情绪波动剧烈,他常常自己都不清楚心里为什么不舒服。总之,就是不高兴。因此,你最好的对策就是将孩子的乖张感觉当做正常表现,不要反感和反应强烈。
虽然你不能完全明白他的心思,但是你认为他的激动或伤心是可以接受的,对他来说非常有益。暴风雨过去之后,你可以通过与孩子交谈,帮助他理解和识别刚才的感受,并且找到解决办法。
5、“你行的!” 孩子对掌控未来生活方面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信任感,它会使孩子相信,自己必将越来越灵巧、越来越专心、越来越强大,哪怕这当中要经历很多的失败。所以,你可以经常带着孩子乐观地展望未来。
此外,你们还应该经常以积极的态度回顾过去。“你还记得你学骑车吗?你摔了很多次跤,但是现在你骑得多好呀。”孩子越多地联想到具体的、积极的经历,其自信就会越发地增强。
6、“你可以尝试改变”
“在我小的时候,我经历过很多疼痛的手术,然后一年又一年地躺在床上。我每天都写故事,然后把它们寄给著名的《希区考克推理文学志》。被退回来的文章我就把它挂在墙上的钉子上,后来到我14岁的时候,钉子已经承受不了退稿的重量。
因此我按妈妈的建议,把它们挂在钩子行,然后继续写。这是全世界最会说故事的鬼才、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金少年时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动机和耐性的力量,而且如果没有感情丰富而又意志坚强的妈妈,多病的金会少了很多期望。
7、“我们原谅你犯错”
“尝试、错误、再尝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正常的反复,所以我们也应该不断地提醒自己,接受孩子的错误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这样宽容地对待孩子。杯子摔碎在地上了,手工作业没有做好?你可以对他笑一笑,轻松对待。如果你不允许孩子出错,那么他就会越来越紧张,慢慢地用沮丧的眼光看世界。
8、“我相信你可以管理自己”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应该慢慢地给他些权力。比如他的房间他自己说了算,他的零用钱可以由他自己支配一部分。让孩子明白什么叫“我决定,我负责”。
当然,“管理”还包括另外一层意思,他有义务每天早晨叠好自己的被子,每天晚上将玩具放回橱里。另外,孩子也可以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支配,比如在父母的同意下去好朋友家过夜。
9、“你会和别人相处得很好”
孩子需要与他人交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和更新知识、经验、感受能力、自我控制力、幽默感和处理冲突的能力什么时候用“你”,什么时候称呼 “您”,和爷爷奶奶怎么说话,对老师用什么态度,什么时候可以开玩笑,什么时候必须严肃,好朋友打假了该怎样劝„„这些经验都是孩子从你、你家、你们周围的世界中模仿而来的。
所以,鼓励孩子走出去,告诉他要用友好、尊敬的态度对待别人,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成为坚强后盾,是你的责任。
10、“这些事你可以自己做做看”
与其不断地指导孩子如何去做,不如给他勇气,让他自己去做。你过多的指令会让他无助且懦弱。
5.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攀比心理 篇五
现在很多孩子都这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作为小学 生,如果他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档、名牌效应,则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①分散精力,影响孩子的学习;②加重家庭 的经济负担;③养成并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④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走进误区,发展下去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家长对孩子过 于讲究穿着的现象不能掉以轻心,任其自然,更不能盲目迁就,助其发展,而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健康的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 为,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端正消费行为,以身立教。孩子对美的认识往往受父母的影响,甚至将父母的穿着打扮作为效仿的对象。如果妈妈 说:“女儿穿这件红色衣服真漂亮!”那么孩子就认为穿这件衣服很美,天天穿着不肯换。如果父母的审美情趣低下,以新奇时髦、穿金戴银、穿名牌服饰为美,那 么孩子当然就会无师自通,上行下效了。
孩子追求名牌效应的心理,除受社会上高消费的影响外,也与有些家长自身的审美观、消费观有关。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买高档衣服,甚 至买金项链、金手镯,这是应该的,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不掉 价”。殊不知,这些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一种误导。
其次,应教育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要通过教育,使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名学生,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引导孩子在学习、劳动、品德方面与同学展开竞赛,而不是在穿着上盲目攀比。即使家庭条件允许买名牌衣服,也要讲究穿着的环境,上学时以穿校服和其他朴素大方的服饰最为 适宜,这样就不会让孩子在穿着上产生优越感,而能与其他同学平等相处。
攀比也是很正常的心态,说实在的,我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攀比心,包括我们成人。有时候这种心态的存在可以促使人去努力,比如努力多挣钱、努力考一个好学校、努力获得奖项等等。人前进的动力,不就是为了得到好的生活和得到他人的尊重吗?攀比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心态,关键是如何把握。在自己能 力所及的范围内,争取该争取的,没有什么可非议的。
要知道孩子为什么攀比,在评价一个孩子攀比心是不是强烈之前,我们还是要仔细追溯一下导致他攀比的根本原因。
比如说,是因为周围的同学比较追求物质享受,而孩子很从众;还是因为他缺乏自信心,想靠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来弥补;或是性格敏感,太在意自己的形 象;或者是因为他受到了同学的嘲笑,从而产生不服气的心理等等。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引导,不能一味地打压,那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他 的要求不仅在家庭中没有得到满足,心理上还受到负面的刺激,也许他会寻求外界的“帮助”,这样很容易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
现在的很多电视广告都在宣扬物质享受和所谓的“光鲜靓丽”,我们要和这些并不实际的宣传做斗争,教育孩子脚踏实地,不盲目攀比并不容易。所以,还是盼望媒体能够负责任一些。
不知你们平时都给孩子买什么书籍?以前我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也跟孩子说过要多看书,多学习,充实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做一个“绣花枕头”,可是 说实在的,在选择阅读的内容上还是很有限,除了那些学习辅导和少部分名著。但是孩子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能吸收各种各样很多东西。我现在不怎么管他能看什 么书,不能看什么书,我只给他一份长长的书单,在每个书名前面画上星星,星星越多,代表这本书越值得阅读,在我推荐的这些书里甚至有漫画和武侠。孩子很爱 看书,自然也就不会整天琢磨外表或其他的事情了,“只要过得去就行!”这是他的原话。我想,我给他的足可以让他受用终生了。攀比这件事情,我想他肯定会很 明白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攀比的害处人所尽知,在这里就不过多地分析了。但是,攀比也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是不能盲目攀比,把握“尺度”最重要,更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6.孩子健康父母应首抓三件事 篇六
pHO健康促进、慢性疾病与伤害预防部门主任称,在加拿大,有超过30%的儿童超重或肥胖。考虑到父母在儿童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热切期望能够确定何种育儿行为更有可能与儿童的健康生活相关。经过考察。结果如下:
和孩子一块运动
亲自带孩子去体育运动场所(如公园、操场、运动场地)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达到加拿大体育运动指南标准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2倍;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孩子达标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高35%。加拿大健康生活指南建议5~17岁儿童每天至少从事中高强度的体育运动60分钟。
用新鲜果蔬当加餐
餐间为孩子提供新鲜水果蔬菜作为零食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达到蔬菜水果指南标准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高近5倍。如果父母与孩子吃饭时远离电视,孩子达到果蔬推荐食用量的可能性比其他家庭高67%。加拿大健康生活指南建议根据儿童的性别和年龄,每天要吃4~8份果蔬。
屏幕时间少于两小时
7.父母与孩子的故事 篇七
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榇佳丽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二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5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二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4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35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上……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深爱自己的儿女;天底下的家长又都不一样,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现选取部分“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经历,希望能对同为家长的读者朋友们有所启发。
我给学生20块钱一次,我教的班上一个寄宿的学生把身上仅有的20元丢了,自己在教室里掉眼泪,我看到后,把这学生带到我家去吃饭,并送给他20块钱,解决这个学生的吃饭问题。我的小孩当时正好站在一边,他看到了这一幕。不久,学校发动师生给特困生捐款,我的小孩把存起来本想用来买书包的钱共36.56元全部捐了出去,她还是背着那个已经破了的旧书包。
激励孩子“杀敌立功”
我的女孩和男孩小时候学习都不好,女孩提出不想上学,男孩经常逃学玩电子游戏,我为此伤透脑筋。后来我坚持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教孩子把课堂当战场,学会一个生字,就是消灭一个敌人;写一篇好作文,就是打一个胜仗;期末考得优秀,就是打一个大胜仗。激励孩子“杀敌”立功,多打胜仗。现在我两个孩子,分别在读清华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家长:池鹏青)
基础打牢什么都不愁
我教孩子注重抓基础,孩子从小学习,我就要求宁可分数不高,也要把基础知识打牢。我的育子经是:爱学习、会做事,有爱心。分解开来就是要热爱学习,目的明确;不能作书呆子,要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体现自己的组织能力;要有爱人之心,助人之德,要爱父母、老师、同学、亲友,不能自私自利。
我的女儿从海口一中被选送到新加坡读书,后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剑桥、诺丁汉等6所大学同时录取,女儿现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
数豆子“数”出数学兴趣
教孩子最好不要强迫他做这做那,孩子容易反感。有一次,我利用豆子、钮扣、硬币和豌豆等跟孩子玩数数游戏,我发现孩子从此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孩子爱提问,我不打击他的积极性,教孩子将一些字组成词语,教他们会用字典等工具书。
我在家里做到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不抽烟、喝酒和打牌等。小孩学习的时候,我坚持不看电视,就读报纸,写教案,批改学生作业,在孩子的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让女儿承担自己惹的“祸”
女儿林源4岁时,有一回,朋友出差,把她4岁的女儿诗晨托我照顾。我让孩子们到卫生间洗手,过一会,听到卫生间传来了哭声,诗晨跑来告状,说林源往她身上浇水。我把她们带回房间,问明了情况之后,我先让诗晨脱下湿漉漉的衣服,又让女儿脱下自己的衬衫。我拿起诗晨的湿衣服给自己女儿穿上,让诗晨穿自己女儿的衣服,然后叫她们坐到地毯上,听我讲故事。讲完故事之后,我问女儿,穿着湿衣服冷不冷,舒服不舒服。女儿一个劲地摇头。我对女儿说,你想一想,诗晨穿着这样的衣服会是什么感觉呢?女儿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事后女儿主动向诗晨道歉,并拿出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和诗晨玩。
装无知让女儿当老师
在女儿上幼儿园时,为了调动女儿的学习积极性,我一直装作不懂字,让她每天用学到的字和故事回来教我,从中检查她的进步情况。发现她记错、“教”错的时候,也不会批评她,照样装不懂,假装拨电话问老师,然后说老师纠正了,告诉女儿正确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女儿对学习有了很浓的兴趣,对学校和书本有了感情,每天兴致勃勃地带着知识回来“教”妈妈,学习效果很佳。(家长:吴多妃)
让孩子自己去“说情”
上小学时,我女儿毕欣的同桌有段时间总是打扰毕欣,拿走她的铅笔,上课时也不让她写字,甚至故意捣乱,女儿回家后让我去找老师调座,我知道调座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也希望她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于是对她说:“妈妈认识老师,如果我去找老师,老师肯定会为你调座,但如果你上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时,遇到类似的情况也让妈妈去解决吗?你想想,不让妈妈帮忙,谁还能帮你解决?”后来,毕欣自己去找了老师,老师通过教育她的同桌,并未调座,顺利解决了此事。
用爱感化沉迷网络的儿子
去年,我的儿子迷上了电脑游戏,整天逃学上网,无心向学,老师多次劝导他也不听。我心急如焚,经过多次思考后决定:用爱去感化儿子。首先当儿子的司机。每天早上先送儿子去学校后再去上班,下午一下班就去接孩子。每天来回四趟,无论天多冷,雨多大,我始终坚持着。在生活上当儿子的伙伴。一到双休日,我推掉一切应酬,陪他散心、逛街、上书店,买给他最喜欢的衣服,最喜欢看的书,为他做最合口味的菜。有时候还会带他去钓鱼,使他体会到通过劳动获得食物的艰辛。在学习上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我经常在家陪着孩子看书,适时地跟他谈理想,谈学习,严慈相济。
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感悟到了父亲的关爱,远离了网络,变得勤奋好学。
带孩子到单位去跟班
我在省网络公司定安分公司担任运行维护部部长,有一段时间,维护部人手少、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按部就班根本无法完成工作量,我只好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带领员工加班加点,这样陪儿子的时间很少。为了让孩子理解自己,我多次带着孩子到公司跟班体验自己的工作,特意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工人,让他目睹工人勤奋、忘我的工作场景,感受工人们的协作、拼搏精神,使他在火热的劳动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加深对父辈辛勤劳动的了解和体会。通过跟班,懂事的孩子也理解了父亲的难处,从而从内心深处支持他的父亲。(家长:陈世新)
墨水与电脑的比较
8.父母最高兴莫过于孩子健康成长 篇八
吃过晚饭之后,我们一家三口手拉手来到了三里河,左看右看,前看后看,就是没有发现浩洋,儿子有点着急了,恐怕浩洋不来,非要我再打电话,无奈,我又拨通了电话,浩洋爸爸说一会儿就到。因为我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在我向儿子说明情况之后,我便留下他们父子俩,独自散步去了。
这其中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不知道浩洋和他爸爸是什么时候来的,不知道儿子和浩洋在一起都玩了些什么,也不知道两位爸爸都聊了些什么,等到我散完步来到他们跟前时,两个孩子正在练习爬树,两位爸爸坐在石阶上聊天。
看到我来了,俩孩子跑过来,儿子冲我笑过之后,拿起了水杯喝水,这时浩洋对我说:“阿姨,我也想喝水。”其实,出于私心,我是不愿意让其它孩子用我儿子的水杯的,可是,浩洋没有带水,玩了那么长时间肯定会渴,而且我要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表示尊重,我没有太多犹豫的时间,于是,我打开水杯的盖子,让浩洋直接喝水,没有用吸管,我还要浩洋多喝一点儿,免得再渴,我觉得我只能这样做。可是,我没想到,一旁的儿子却却不高兴了,嘴里嘟囔着,还拉起了脸。至于原因,当时我就猜出了几分,当着人家父子俩的面,我没好意思问儿子怎么了。之后,各自散了。
回到家里,我什么都没有和儿子说,洗漱完了,儿子坐在沙发上特别不高兴,其实,我就等着他发言呢,可是他言语一出,我却有点小吃惊。他说:“妈,你为啥对李浩洋那么好,给他喝水,他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你不是说不能让别人用我的水杯吗?你不是我妈妈,你对我一点也不好,你是李浩洋妈妈。”他一句“你不是我妈妈”让我有点儿不知所措,更多的是感伤。他以前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把伤心揉碎了掺在了生气里。可是,我明白,儿子之所以伤心生气,是因为他有点自私,不懂得分享。
我坐到他旁边搂着他,对他说:“妈妈是说过不要让别人用你的水杯,因为妈妈觉得每个妈妈都会为自己的孩子准备水杯带好水,每个孩子喝自己的水就好,可是也有例外,今天浩洋妈妈忘了给他带水,你们在一起玩了那么长时间,你渴,他当然也渴,他是你的好朋友,你们要互相帮助,你有水喝,当然也要让他有水喝,而且妈妈必须对他好,就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妈妈会对你每个好朋友都好,因为他们愿意和你一起玩,让你开心,快乐,妈妈最希望你快乐。你也要懂得分享,把你有的,和别人分享,别人会很高兴,也会更喜欢你,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做朋友,和你一起玩,你才会更开心,是不是?你帮助了别人,和别人分享,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帮你,也会愿意和你分享。其实,妈妈心里最喜欢你,如果不喜欢你,就不会喜欢你的朋友,我就不会给浩洋喝水,那样他就不愿意和你玩了,他不和你玩,你就不高兴了,对不?”
儿子听了我的一席话,笑了,对我说:“妈妈,我给你捶背吧,你就会更喜欢我了。”我说:“明天吧,太晚了,都困了。”可儿子不依不饶,非要给我捶背,我拗不过他,只好认他摆布。他一边捶背一边对我说:“妈妈,你喜欢我,为啥还生气啊?我看到马路上特别多妈妈对孩子都温柔的说话,对孩子特别好。”我知道,他对我有意见了,这些天,我对他说话声调有点高,我说:“在你不听话,犯错误的时候,妈妈就不会温柔,因为妈妈怕你再犯错误。”他听了,躺到我旁边,对我说:“妈妈,你能听到我心里面的话吗?那你心里在说啥呢?”他把耳朵贴到我的胸口,我故意问他:“我说啥了?”他乐着说:“你说我是你最爱的儿子。”我说:“太对了!”他又让我把耳朵贴到他的胸口去听他心里的话,我说:“你说你要做妈妈的好孩子。”他摇摇头说:“不是,我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当时,我心里特别感动,他又把耳朵贴过来,来听我的心里话,如此相互的听了很多回,他说的话是:“你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妈妈”,“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我希望妈妈只对我一个人好”,“妈妈我爱你”……
听着他的心里话,我又要掉眼泪了,儿子越来越大了,他的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虽不轻易显露,可每一次表达,都会让我感动,也会感悟,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温柔,不沟通,不理解,有时难免让他伤心。儿子此时已经熟睡,可本来早就困了的我却迟迟睡不着,以上儿子的言语,没有我任何的修饰,他内心的情感在慢慢的蔓延,慢慢的丰富,希望在他的情感世界里,阳光多一些,让他温暖,也能温暖他人;也希望他的情感世界里,能开出五颜六色的花,让他香着自己,也香了别人;更希望他的情感世界里藏着很多善良的人,感动着自己,也感动了别人。
晚安!宝贝!
【长期与父母隔离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推荐阅读:
父母如何帮孩子克服心理压力11-03
孩子与父母作文11-05
孩子生日父母的贺词07-27
父母给孩子的励志寄语07-11
中国的父母爱控制孩子09-05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06-28
父母给孩子的满月祝福贺词09-20
父母该如何制定孩子的兴趣爱好08-27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