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2024-07-04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精选11篇)

1.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篇一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德军

一、目的与内容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弄清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形成相应的对策,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咨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抓好农村教育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应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部分,也是发展的一个难点,调查研究。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为此,课题组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与实施情况

1、调研人员的组成。

为在短时间内打好“调查研究”这一攻坚战,我们以课题组成员为主,增调了部分培训系统教师,这些同志既有长期从事教师培训的工作经验,又有承担过“十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素质,很符合此次调研工作的要求。

2、样本的抽取。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采用分类抽样法比校好。于是把我区16个乡镇划为高、中、低三个层面,从中各抽取一个乡镇,这样,最后被抽取为二级样本的是杨树、大岭、料甸三个乡镇,他们在不同层面上代表了我区教育的发展情况及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3、调查实施过程。

第一,利用统计表进行统计调查,对象包括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三个乡镇及基层学校。

第二,访谈调查,访谈对象包括:校长6名、教师23名。1

第三,问卷调查,发出教师问卷1100份,学生问卷1200份。

4、调查情况汇总

从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三个乡镇获得教师、学生自然状况、教育经费投入,教师培训等数据62份。

取得校长防谈记录6份,教师防谈记录23份。

收回有效教师问卷1100份,有效学生问卷1186份

三、现状与分析

对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归纳了以下调查结果。

1、教育发展较快,投入仍显不足。

截止2006年10月,我区共有小学152所,在校学生33211人,初中33所,在校学生22209人,普通高中7所,在校学生8565人,职耿高中2所,在校学生1558人,全市教师5815人,其中小学教师2831人,初中教师2099人,高中教师885人。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教育投入逐年有所增加,在危房改造,办学条件改善上超强投入;在推进网络建设,发展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上超大投入;在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积极投入,教育公用经费得到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我区教育投入居哈市前列,教育发展居哈市前列,这是区委、区政府重视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界领导和全体教师努力的结果。

同时,调查也反映出教育在投入上的不足:一是学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一部分学校负债运转;二是教育资源短缺,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向深层次的开展;三是教育师工资整体偏低,学校也很少有福利待遇。

2、教育工作稳步推进,教师自然状况存在不足。

我区教师整体上看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比较高,我区是黑龙江省首批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教师了解和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比较早而快。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能及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化教育走在全省前列,并在全国产生影响,教师采取多种方式接受教育信息,丰富自己的知

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校本研修及教学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有益探索,新课改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广泛应用到实践中。我区教师在哈市组织的各类业务大赛中优势明显。构建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我区初高中的毕业率和升学率在哈市居十一县(市)之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时期,教师队伍的不足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是农村教师,特别是村级小学教师年龄偏大,35—45岁及以上教师占多数,且这部分教师学历较低,教学能力与新课改教学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中年以上教师健康状况不佳65%患有慢性疾病;三是尽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80%以上的学生对教师特“尊敬”与“喜欢”的心态,但也有42%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改进“对生的爱心”,改进“对新知识传授方法”,在交流方式上学生首选的是与同学交流,其次是写日记,不大愿意与教师和家长交流,尽管这样,学生的内心却很希望与教师交流,希望与教师成为朋友,希望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可以说,教师能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内心,应首先从教师做起,而不是学生。

3、在发展中发现困惑,在困惑中寻求发展。

在教师专业化的大环境下,教师积极寻求自己的专业发展。我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积极研究,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他们存在的主要困惑是:

(1)学生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少部分学生难以管理。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重视教育;(2)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无法适应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的要求;(3)在专业发展上,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4)信息技术不能真正走进课堂,由于经济和技术问题,设备利用率不高;(5)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矛盾,对教师的评价缺少科学性;(6)工作量大,很少有研究专业发展的时间。

4、教师培训作用突出,培训效果有待加强。

阿城区的教师培训工作走了突出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师德也得到了明显加强。几年来,我们组织了新课程的通知培训

和学科培训,计算机的初中级培训,贫困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校长提高培训,后备干部培训,师德建设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育教研培训。相关教师和校长参加了哈市、省、国家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70%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是7——10天。与此同时,重点支持和开展了校本研修工作,校本研修的形式多样,如:集体备课、问题式研讨,教师沙龙、“说、讲、评活动”、反思交流、推出优秀教学设计等。

对各级培训部门组织的培训,教师既感到有必要、有收获、又感到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形式化的东西多,方式单一。60%的教师认为培训对教学和科研的帮助“一般”,还认为专家的讲座理论多,实例少,没有贴近教学实际,收获不大。他们希望组织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同时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更好地贴近家村教师的实际,如深入乡校就近指导,希望有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

调查表明,现在“支教”教师的作用不太大,支教教师在素质、能力、敬业态度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应对支教教师有严格的选拔标准和制约机制,从而把优秀的教师选派到农村真正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5、“普九”与控辍

多年来,我区把“普九”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量抓实抓牢,“双高”普九成绩稳固,得到上级的肯定,“普九”工作难度大,工作艰巨,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总结普九工作经验,我们分析了产生流失生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对策,“普九”成果得到巩固。

现阶段在农村教育中产生流失生的原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具体表现为:(1)个别学生小学学习基础差,到中学成为学困生或者在中学由于主客观因素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而成为学困生。(2)少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3)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不如去挣钱,不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4)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影响了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积极性。(5)高校教育收费过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使家长望而却步。

四、对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新契机,农村教育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加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建设一支合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投入的不足,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一定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2、改革教学内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农村适用型人才。分流学生的毕业去向,能升学的升学,不能升学的可以学到农村适用的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就业、乐业、创业,也使家长看到投资教育的价值所在。

3、创新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使教师专业得到快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农村教师参加培训提供经济支持和创造使更多教师参加培训的条件。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与特色,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方法,真正提高教学成绩和育人质量。

4、做好“普九”工作,加大“控辍”力度。在控辍工作中,要强化政府干预的力度,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通过不同形式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控辍合力。要使高校教育收费确定在群众能承受的范围内,高等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政府和社会要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这也是为义务教育控辍工作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5、建立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机制,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6、学校要加强科学管理,既要强化依法制校,又要构建和谐校园,突出人文关怀。

2006年10月10日

2.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篇二

一、农村小学教学的进步

1. 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在小学课堂上, 大部分教师都能打破传统束缚, 想方设法地创设情境,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变教师的单边活动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

2. 课堂生活化。

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 笔者都能看到生活的影子。如丁营小学的数学老师上的《整理和复习》一课, 用自家养的2只母鸭子1天能下2只蛋为例, 层层设置问题, 让学生估算、笔算出这2只鸭子1周、10周、13周、1年、2年的产蛋量, 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生活化、具体化, 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解。

3. 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有些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 引导学生学习。如姜庄乡老师的《面积单位间的进位》一课, 充分利用了学生身边的课桌、课本、窗户等物品, 让学生亲自动手比一比、画一画、算一算, 使学生在动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有的老师还能把课外的教学资源引进课堂。如教《巨人的花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一课时, 把王尔德《自私的巨人》拿来让学生欣赏、比较, 让学生体会改编后的《巨人的花园》的妙处。这样, 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从2006年开始, 多媒体走进了农村课堂。如丁营小学的老师制作的《4个太阳》、姜庄小学老师制作的《丑小鸭》等动画课件都非常直观、优美, 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5. 教师的说课、评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过去教师说课、评课总是抓不住关键的地方, 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既会说教材也会说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评课时, 不但能评出优点也能评出缺点, 使执教者能在同伴的帮助下不断审视、完善自己。

二、农村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

1. 现代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脱节。

(1) 课标把握不准。如习作教学把握不住尺度, 要求二年级的小学生写一篇几百字的文章, 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

(2) 不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 但一遇到难度大的问题老师仍不敢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而是把答案说给学生。如《巨人的花园》一课的教学, 本来应该让学生自己悟出“快乐应该与人共享”的道理, 结果老师怕学生答不出, 影响教学进度, 就直接告诉了学生, 这种做法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 忽视了“双基”训练。有的老师只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把字词教学抛到一边。如《兵马俑》一课的教学, 一堂课下来, 有的学生还不会读“所向披靡”的“靡”, 不理解文中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惟妙惟肖”的意思。有的老师不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如《可贵的沉默》一课中有很多如“神气十足”、“左顾右盼”、“异口同声”、“四面八方”、“七嘴八舌”等很精彩的成语, 而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只注重读, 不重视学生的感悟、理解和运用, 这样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2. 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1) 普通话水平低。年龄偏大的教师基本不会说普通话, 有的年轻教师读音不够准确。如, 把“给”读成“gai”, 把“嫩”读成“lun”。

(2) 教学思路不明确。有位教师教《丑小鸭》一课, 整篇文章学完了, 最后来一句:“同学们, 下节我们再讲生字。”字都不认识, 又怎么能学会课文呢?

(3) 导语设计不合理。

(4) 板书设计杂乱无章。

(5) 对课件利用不充分或存在误解。有些教师由于对计算机技术掌握不熟练, 在课件操作过程中往往顾了头顾不住尾, 延误课堂时间;有的老师滥用多媒体, 用课件代替板书, 一堂课下来, 没往黑板上写一个字。

3. 忽视差等生, 重视优等生。

最典型的是有一节数学课, 一个男生被提问了11次, 这样会大大挫伤其他学生尤其是一些差生的积极性。

4. 作课作秀, 弄虚作假。

有的老师怕听课老师在听课时发现自己的破绽, 运用各种方法把学生当做老师作秀的工具。这样的课堂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5. 说课说不出关键点, 评课找不准突破口。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 有的老师说课说不到点子上, 评课找不准突破口, 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的只会找毛病, 不会找病根, 更不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改进措施

3.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篇三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基本情况及分析

1.统计数据显示: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教师占14.5%;大专学历教师占76.9%;中师学历教师占6.9%;另外分别有1名初中、高中学历教师,占1.7%。职称结构上,小学高级教师占75.2%,小学一级教师占20.5%,小学二级教师占2.6%,其他占17%。在年龄结构上,30周岁以下(含30岁)教师占20.5%,31-40周岁占53%,41-50周岁占22%,51周岁及以上占4.5%。这说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已日趋合理。但在性别结构上不够合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以女教师为主,占79.5%。在访谈中了解到,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都是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具备了较好的专业成长的学习与研究基础。

2.教师的每周课堂教学课时数(课表内的课时,不含兼职),52.1%的教师在11-15节之间,34.2%的教师在16-20节之间,11.1%的教师在21节及以上,2.6%的教师在6-10节之间。校内的兼职教师中,有75.2%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8.6%的教师兼教研组长,6%的教师兼年级组长,其他兼职占10.2%。访谈得知,有15位教师兼职语文、数学两门主干学科。在“你认为自己最大的压力来自”的回答中,工作负荷重占62.4%,自我发展需要占24%,职业成就感低占6.8%。人际关系紧张和其他各占3.4%。这说明,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再加上女性教师多,在照顾孩子、承担家务方面也花费了较多的精力,这些客观因素使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再谋求个人的专业发展。因此,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工学矛盾是他们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3.在“你当初选择教师职业的最主要原因”的回答中,选择教师职业崇高、光荣的占32.5%;选择喜欢教师职业,有满足感的占40.2%;选择工作稳定,养家糊口的占12%;选择不知不觉当了教师的占15.3%。这说明,72.7%的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职业源于对这一职业的热爱。在“你现在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的回答中,非常满意占8.5%,满意占55.6%,一般占33.4%,不满意占2.5%。这说明,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后,虽然工作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但对自己当初选择的这份职业重新进行审视,仍有64.1%的教师对这一职业感到满意;35.9%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现象。在“你认为教师职业价值最能体现在”的回答中,50.4%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价值最能体现在培养学生成才上,24%的教师认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5.4%的教师认为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尊重,10.2%的教师认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说明,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精神。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常态发展及分析

1.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每天业余时间的阅读在0.5至1小时的占52.1%,不足半小时的占35%,1小时以上的占12.9%。在“订阅专业教学类报刊”回答中,订阅3种及以上教学杂志的占10.2%,订阅1-2种教学杂志的占60.8%,29%的教师不订阅教学类杂志。教师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最主要途径,参加进修培训的占45.3%,阅读书籍报刊只占了23.1%,利用互联网资源占18%,与校内其他教师交流占8.5%,教研组学习占5.1%。教师不爱看书或很少读书学习,是让人忧虑的问题。正如著名语文教师钱梦龙先生指出的“教师的文化底蕴不足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在“你备课方式用得最多的是”的回答中,67.4%的教师能广泛参考,博采众长,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但仍有30%的教师形成了惰性心理,习惯照搬教科书和参考书,已经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文化素养的缺失及惰性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质量。

3.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扰和难题,58.1%的教师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来解决,26.5%的教师通过查找资料想办法解决,自己琢磨解决的占12%,求助教育专家和教研员占3.4%。在一堂课结束后,通常采取的后续策略中,以教后记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的教师占50.5%,在反思和思考的基础上就本堂课重新设计的教师占21.4%,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的教师占19.6%,在其他班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教学的教师占8.5%。每学期有写过1次以上教学反思或教育叙事经历的教师占74.4%,25.6%的教师从没写过。这说明,多数教师对待反思的态度是积极的,反思后必须要有行为的跟进,但反思后的教学行为跟进还不太理想。访谈中得知,教师只有在遭遇问题时才进行反思,还没有将教学反思自觉纳入到日常教学生活之中。

4.教研组(备课组)每月组织研究活动1次以上的学校占84.6%,15.4%的学校从没开展过教研组活动。教研活动后的评课,58.1%的教师认为教研组评课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仍有34.2%的教师认为评课比较笼统,基本无帮助;没开展评课的有7.7%。最近三年来有参加课题研究1次以上的经历的教师占68.3%,31.7%的教师从没参加过课题研究。访谈中得知,农村学校参加的课题本来就不多,极少的课题大都是学校领导参加,轮不上普通教师。教师们感到“教科研”距离他们较远,不知道如何申报课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教育科研能力比较薄弱。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需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期望及分析

1.目前最需要的培训内容,选择指导如何更有效教学的教师占49.6%,其次是掌握多媒体课件技术占17.1%,提供新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占13.6%,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占9.4%,指导如何进行科研占5.1%,职业道德、班级管理和提供学科前沿知识各占2.6%。选择最有效的培训形式是边培训边教学实践的教师占49.6%,观摩优秀教师示范课占26.5%,教师间的专题、案例研讨占12%,听取专家讲座占6.8%,基地学校跟班听常态课占5.1%。数据显示,教师学习的特点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积累,而是追求知识的可应用性,是建立在“行”基础上的知行统一。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训方式,这对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方式的选择很有启发意义。

2.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选择要多提供外出培训机会的教师占41%,要加强校本教研占24%,减轻教学工作量才有时间搞科研占19.7%,选择课题研究和大学专家或教研员到校专业引领各占5.1%,跨区跨校观摩研讨占4.3%,其他占0.8%。在“你认为哪些激励措施最能有效地激发教师发展”的回答中,选择良好的工作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教师占49.6%,25.6%认为是自我发展的愿望,12%认为要改革评价方式,11.1%认为需要学习型教研组的组建,其他占1.7%。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更要有内部动力。我们既要关注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更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3.在“你自己在业务上最大的发展期望是”的回答中,选择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占32.5%,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占27.3%,成为学科带头人占18%,提高理论水平占13.6%,其他占2.6%。这说明,教师们都有追求专业发展的积极意识,希望由外在理念的学习向内化的行为转变。

四、对策与建议 充分了解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需求及期望后,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

(一)建立教师成长的管理机制、教学科研激励机制——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因此,建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农村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制订出合理统筹的培训规划方案,多渠道筹措保障农村学校的教师培训经费和图书资料经费。同时,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搭建区域内城乡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要组建区域内城乡强校与薄弱学校相互支持的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城镇选取二、三所小学,每个乡镇选取一所中心小学,作为“种子”学校,强化“种子”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城镇与乡中心小学之间、乡中心小学与村完小之间每学期开展两三次交流与研讨活动,或送教下乡和名师带徒活动,特别是农村骨干教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城镇校进行为期半年的跟岗学习与岗位实践,与城镇校名师一同备课、上课、评课,一同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返回任教学校后,充分发挥“种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2.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教科研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应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经费资助、表彰奖励、考核评价等制度。对开展教学研究的教师要鼓励,如开展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优秀教师等的评选活动,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要创设良好的评价机制,努力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群体奋发向上,追求自我专业发展。

(二)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农村学校由于经费和工学矛盾等因素,无法为更多教师提供外出脱产学习的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地靠学校的内涵式培养,有赖于教研组是否发挥同伴互助的合作交流作用,学校是否重视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因此,作为学校,要做好以下工作: 1.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织。要引领教研组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教师向名师教学视频案例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如窦桂梅、王崧舟、于永正等,以及全国小学语文阅读大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搜集与观摩,方便教师在家里学习。为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建立教师网上学习、交流、考核的研修模式,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反思”结合起来。如开展“三个一”研修活动,即每学期规定观摩五位名师教学案例视频,撰写一篇案例反思札记,开展一次案例反思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开展对比式反思、交流式反思、专题式反思、研究式反思等。如对比式反思,观摩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清平乐·村居》视频和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陈飞教师的《清平乐·村居》视频,比较两位教师教学设计的异同,感悟案例设计中所折射出的前沿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精妙。通过名师的榜样示范,使教师领悟、建构、内化、习得、积累优秀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促使教师的理性认识得到提升,从而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第二,开展教研组创新说课活动。特别是课前说课或校本教研中的说课,更适合增加“不知道怎样教”的说课内容。说说教学某环节、某些地方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这样教不合适;考虑那方面的因素,那样教也不合适,请教研组成员集思广益,出出主意“这个环节该怎样教”。即说疑虑、说困惑。说教学的困惑可以为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实质的问题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说课固有的作用,回归它的出发点。笔者认为“这将是说课操作中最有实效性的内容”[1]。第三,教研组在“同课异构”基础上开展“辩课”研讨活动。辩课是一种以教学问题为研究的主题教研方式,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在上课、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专题,如文本解读、目标定位、重点难点、语言训练、拓展延伸等专题展开讨论、辩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教学的成败得失,加深对教学问题的理解。教师们在平等交流中共享他人成功的实践性知识,实现其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拓展与智力提升。 2.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提倡组建“微型课题科研共同体”,通过教研组这个小集体的同伴互助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在反思中确定微型课题,按照“确定研究问题—规划研究过程—进入研究情境—分析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流程开展行动研究,逐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如观摩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教学视频案例《送别组诗》,感悟孙老师“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古诗教学方法,体会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将教师思考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微型课题,如“精读课文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等课题。通过案例的反思与研究,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4.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篇四

最近,就我县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调差采取采集数据、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主要在石桥镇中小学进行调查,广泛收集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数据。这次调查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音体美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县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目前我镇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小13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村小及教学点42个。在校学生4515人,教师数392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若干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而音体美专业教师基本相对要少的多。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52%,36—49岁占29.5%,35岁以下占18.5;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岁占40.5%,35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部分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

3、学科紧缺:小学音体美,缺口很大;音体美小学4人,初中仅6人。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师德师风教育。教育系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师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对照自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剖根源,抓典型,定措施,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并结合师风师德宣讲活动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2、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业务培训。每年安排约30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地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同时建立校本培训监管机制,强化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打造品牌队伍。通过每年一度的“德、能、勤、绩”考核、教师职称聘任、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的开展,结合九江市三年一次的“一、二、三”优秀园丁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扩大了人才品牌效应。

4、优化班子结构。把思想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发展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中来,从而使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5、改善办学条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农村校舍基体得到了改造,办学条件大大提高,使边远山区青年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能够安心教学。

整体来看,我县农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教师服从组织、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也取得了喜人的育人成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加快,初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2.2%,三年内提高了9.1%,小学教师专科学历41%,超过了省定标准六个百分点。2010教育教学质量跃居礼县前列。正是因为有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使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了根本保证。

二、客观现状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依然不稳,总量超编,但教学岗位人员相对不足,教非所学、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以及教师精神面貌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生源锐减,大量优生转入城区学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

与城区学校差距在日渐扩大,生源越差,教师教学积极性就越低,教学质量越差,越留不住生源,形成了一种生源流失与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主要问题如下:

(一)超编缺岗现象严重。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依然缺编。由于“民转公”教师多,正值自然退休高峰期,其退休教师很多,这种现象在全县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地方虽然超编,但教学网点多,整体缺编现象更加严重。部分个教学点加起来也只有30个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个学生却配备教师7名其中韭山教学点只有一名学生也配备了一名教师;而中心小学37个教学班仅有1名教师。教学网点的分散,班额小,也是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一些地方只得聘请代课教师。

(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至在6-16岁之间,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与美丽,所以他们希望看到和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年轻漂亮帅气有活力。而在我市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老师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农村学校教学氛围不活、不新、没有生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成长。如某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0岁。学校8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3名,占三分之一,特别是55岁以上的竟然有2名,师资严重老化。据统计,目前,全县农村学校5的教师,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三)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镇大多乡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中心小学为例,除了有2名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均由非专业老师教学。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是民办教师转编的,他们的基本技能比较低。

三、实施建议

根据上面的现状描述与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尽快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以及培养、培训制度,从根本上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规范化,形成全社会尊重教师的法律和权威感,这样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面临的问题,让身处教育前线的教师们能够安心,认真的完成本职工作。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使其在教育前线作出辉煌成绩,从而大力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5.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篇五

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杜克强

今年3月,先后到一些县市进行考察,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要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之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目前我国农村人数

最多的“知识密集性”群体。他们的状况如何,不但关系当今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的未来前途。如果不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高的起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一项带基础性、先导性、长效性的工程。

近些年来,我省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村学校难以留住学生,辍学率有所回升。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安心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证农村中小学有足额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有待积极化解。

一是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省编制、财政、教育三家按XX年在校学生数核定了某市教职工编制,而XX年该市学生人数比XX年增加万余人,教师编制却未增加。有些县,即使编制未满,招聘录用也受到限制,某县实有教职工比核

定编制数少409人。据测算,该县“十一五”期间初中教师需补充600人,小学教师需补充1500人。

二是教师的学科配置失衡。一些农村中小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停开或开课不足,勉强开了课的也没有专任教师任教,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某市农村小学仅英语教师就缺300名。

三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某市一些县、区农村教师50岁以上者占45%,某县一些乡镇小学教师平均年龄52岁。老的将退休,青壮的想进城,新的进不来,出现断档趋势。有不少教师体弱多病,某县一所中学初中仅有的四位化学教师,分别患有肺结核、乙肝、肝硬化,还得坚持工作。

四是农村中小学高、中级职称的职数比

例远低于城市学校。按现行规定,农村初中的高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8-13%;农村初中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3-8%。农村小学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小学少8%。实行评聘分开后,取得高、中级职称资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相应聘任的几率远低于县城同等条件的教师,有的农村教师获得高、中级职称资格后,要等6-8年才得到聘任。于是人心思走,拿到职称证书的中青年教师设法调到聘任几率高的城市或县城学校去;而在农村学校守老营者,年老病弱的比例大增。有关部门应抓紧落实XX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五是代课教师不但没有清退,反而不断增多。有的市,农村小学代课教师达3082人,占全市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有的县为减少财政开支,有编制也不让进

人,以月薪200-300元雇请不具教师资格者代课,用一名在编教师的工资可以请2至3名代课教师,人事、财政部门觉得很合算,故乐而为之,而教学质量则得不到保证。有个只读过几年小学的代课教师教小学数学,知道三加四等于七,却说不清为什么四加三也等于七。有关部门应切实执行XX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的规定,“限期清退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不得使用编外人员顶编在岗人员”。

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迄未改变,仍沿袭建国初期优惠城市、克扣农村的编制标准。按照省里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城市初中师生比为1:,农村初中师生比为1:18。折算农村初中一个班,比城市初中一个班少配名教师,同样一所18个班的初中,农村初中比城市初中少配教师名。城市小学师生比为1:,农

村小学师生比为1:。折算农村小学一个班,比城市小学一个班少配名教师,同样一所18个班的小学,农村小学比城市小学少配教师11名。这样大的反差,仅用农村学校每百个教师编制上浮%的办法远不能弥补。农村中小学,成班率低,有些边远的小学教学点,两三个年级才十几二十名学生,至少也得配备一名教师。而且农村学校多有学生寄宿,早晚自习、食宿安排、安全管理等等要增加很大工作量。这种特殊情况,决定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不但不能比城市学校少,反应比城市学校多,起码城乡教师编制应该一视同仁。省里编制、人事部门应改革编制工作中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模式,在国家核定的全省中小学总编制数以内,对城、乡学校编制进行均衡配置。

6.农村小学教师现状 篇六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任务。近年来,武冈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各类专题竞赛、“送教下乡”等活动,对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农村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困难,下面我就武冈农村小学教师的现状进行粗略的分析:

一、教师分布不均衡,流动性大

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差距的持续拉大,生活条件悬殊以及社会现实的诸多因素,大多骨干教师选择进城,或者条件更优厚的区域。譬如,我所在的双牌乡,每年都招进不少的年轻教师,但由于地方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经济较落后,学校条件不佳,许多完小、村小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也不浓厚,一放学本地老师就回了家,一两位外地老师“光荣”守校,精神上也很压抑。因此,大多数老师安不下心来,呆一两年就谋求调动。这是可以且应该被理解的,同样是教师职业,同样是教书育人,农村教师是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享受的待遇却和城市教师相差甚远,往往造成自我幸福感的缺失。

二、骨干教师、专任教师缺乏

骨干教师和专任教师缺乏,导致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非所学”的现象。很多老师身兼数科,有的学校虽设有专门的音美老师,但是大部分老师没有应有的专业素质。由此,音美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培养学生的特长、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更是空谈。有的体育课索性让学生自由活动,被形象地说成是“放牛”。这一问题,和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观念滞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教师本身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不够,培训活动不多,也常常流于形式。这使得许多老教师的知识和教学理念陈旧,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也很缓慢。武冈的每年向社会招聘大量教师,许多应聘者是非师范生。许多应聘者学历虽然很高,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专业知识并没有真正达到应有的水平。对比招聘考试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整体成绩,就可发现,许多老师可能对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常识掌握得还不是很牢靠。在农村学校的课堂上,“满堂灌”、“注入式”、“一言堂”等落后的教学方法还数见不鲜,这无疑是武冈农村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具体方向,农村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中面临新的机遇和课题。教师队伍的建设,始终在教育改革中有着重大意义。武冈市政府在扶贫开发“十二五”计划中,提出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实行完全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和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

7.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篇七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1. 结构不合理, 整体水平不高

一是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在专任教师中, 小学、初中女教师比例悬殊, 郊区学校教师男少女多, 边远山区男多女少, 这些现象均不利于学生心理生理健康发展, 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在一些农村小学, 40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小, 以老教师居多。老教师大多是由民办教师转正, 而且不少老教师学历低, 使得新的教学方法和改革难以推行。

三是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不足, 学历层次仍然偏低。虽然近年来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 不少教师取得了专科和本科的学历, 但是其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学习不够系统导致“学历虽有提高, 能力依然如故, 行为涛声依旧”的尴尬现象出现。

2. 教师分布不合理

总体趋势是城区学校生源充足, 经费有保障, 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农村学校规模小, 教师缺口大, 所教学科和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突出。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不配套, 语文、数学等科目教师较多, 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等科目教师短缺,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一片空白。

3.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差

农村中小学生源锐减, 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校办学经费窘迫, 教师工作环境艰苦等问题日益突出。广大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 教书育人、默默耕耘, 他们付出很多, 但环境条件的制约却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生活质量, 制约了其求得更大发展的欲望。

4. 骨干教师相对缺乏

农村中小学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如凤毛麟角, 接受市、区级骨干教师培训与要求指标仍有距离;已参训的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没有形成良好的带动机制。另外, 中级职称教师老龄化、青年后备力量相对不足, 使得教师队伍呈现出骨干教师断档和缺乏的现象。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当前, 尽管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 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调研、深化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农村教育实际的路子, 就能够解决制约农村师资队伍发展的问题, 实现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1. 坚持以人为本, 并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提高待遇

教师队伍是我们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要关心、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 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 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 使分配到乡村工作的教师能够留得住, 安下心来工作。

2. 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打破一潭死水

要大力推进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 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使那些热爱教育、具备从教资格的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能够进入到教育行业为师从教, 保证农村学校必要的人才需求。

3. 搭建平台, 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容乐观, 他们的工作任务重, 时间长, 包班、双班教学普遍存在, 开展教研活动有一定难度。因此,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 应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如“教师五项全能”比赛、“教师三功”练兵等等。通过教学练兵和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4. 激励创新, 形成改革工作氛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创新源于教师的创新。目前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注重传承, 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明显滞后, 校长要改变现状, 鼓励教师勇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努力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实践中求新逐异的典型案例, 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通过建立良好的机制和环境, 支持创新, 激发教师创新的欲望, 使教师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 制定合理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制度, 使学校的能手、人才脱颖而出, 并有一定的成就感, 我们的教师才能够真正扎根于教育事业, 并为之奉献终身。

8.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篇八

一、有关语音的调查问卷和摸底测试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把216位转岗教师分成7个小组,通过摸底测试的形式,让他们把试题里的音素、单词、句子和语篇逐一读出来,课题组进行记录、分析和归纳。

1. 音素的发音不准确。辅音问题较严重,摩擦音基本不会发,例如,许多教师把zoo/zu:/读成 /dzu:/,把busy/ˊbizi/读成/ˊbidzi/,把birds /b?藜:dz/读成 /b?藜:z/.发/θ/和/e/时,多数教师的舌位不准确,把/θ/读成 /s/,如将thank读成/s?覸?耷k/,将three读成/sri:/,father读成/ˊfa:d?藜/,把this读成/dis/。三个鼻音也发不准,受到方言的影响,很多教师不能区分/n/和/l/,经常以/l/代替/n/。如把nice读成/laiz/,把night读成light.辅音连缀生硬,往往在两个辅音之间添加元音/?藜/,比如/kl/、/kr/、/br/、/fl/、/pr/等,把brown读成/b?藜raun/,把glass读成/g?藜la:s/,clothes读成 /k?藜l?藜u?奁iz/。元音单个发音的时候问题不算严重,但是放在单词或句子里头的时候就变音移位了。该大不大,该小不小,该长不长,该短不短;开口小的嘴巴合不拢,而开口大的音嘴巴又张不大。例如,许多教师把/?覸/读成/e/,将bag/b?覸g/念成/beg/,将cat/k?覸t/念成/ket/,head /hed/和hand/h?覸nd/混淆,把hand念成/hend/;把/ei/读成/e/,如把game/geim/读成/gem/,把sale/seil/读成/sel/,把name/neim/读成/nem/;读time, warm这类单词时结尾不合拢嘴巴。

2. 重音、失去爆破音读不到位。汉字没有重音的现象,而英语单词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不少教师容易读错多音节单词的重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重读音节的语调,常常混淆在首音节、第二个音节和末音节的重音,导致重音移位。如把parade读成 /ˊp?藜reid/,把双重音thirteen读成 /ˊθ?藜:ti:n/。英语中有六个音/b/ /p/ /d/ /t/ /g/ /k/为爆破音,当它们后面进阶紧接着另一个爆破音或/d?廾/ /t?蘩/ /?蘩/ /dr/ /tr/ /v/ /f/时,爆破音要失去爆破,即口型和舌位摆在发该爆破音的位置,但没有发出来。有些教师没有掌握这一规则,把爆破音也清晰地发出来。如把goodbye /ˊgudbai/里的/d/也读出来。

3. 没有连读的习惯,句子的语调不流畅。很多教师在朗读句子的时候没有连读的习惯,一个一个词语响亮地读出来,显得生硬不流畅,如“What did you do on Sundays?”did和on应该弱读,第二个do就要重读,而有些教师把每个单词都读得很强。

二、导师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转岗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

培训者具体分配到各个镇街当导师,培训前分别到各个街镇小学听课,及时真正地了解转岗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通过听课、记录和组员集中评课归纳出以下的状况:语音不准,语言专业知识缺乏,课堂语言都是以中文贯穿课堂;教学的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脱离语境的单词、句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此外,通过交谈,还发现教师们对课题研究方面的意识薄弱,不能真正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三、启示与策略

1. 采用小班培训。216位转岗教师分成7个班,每班30人左右,导师们可以近距离与学员接触,而且可以逐个纠音。在课堂模拟时,导师可以给每组做详细的评课和指导。

2. 采用“语音+技能+实践”相对独立又互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第一期首先是单一的语音培训(48个因素、单词的重读和弱读、失去爆破、句子的连读和意群的停顿等),而且将语音培训贯穿于每一期。第二、三期是教学技能的培训,将实践贯穿于语音和技能培训中。

3. 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语音训练和技能训练。

4. 培训者(导师)实行“1+7+1”培训包干制度。每位培训者(导师)每次培训负责1个专题,在7个小班里循环教授,每位培训者(导师)负责1个街镇的跟踪指导,包括建立Q群、给出指导意见、给出教学资源、下乡听课评课等跟踪服务。

9.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篇九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育状态确实令人担忧。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体育被视为副科,不被学校、家长重视

衡量一所学校强弱不仅仅在于升学率,评判一位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在于考试成绩,但事实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一直是全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指挥棒,这种观点在农村尤其突出,考得好的学校既得名又得利。在这种强势压力下,学校管理者不得不狠抓升学率,抓广大教师的考试业绩。只重考试成绩的指挥棒下,体育教学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体育教师也就成了副科教师,家长更不会重视,甚至有家长怕累着孩子,不让他们上体育课。这就严重抑制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他们也就敷衍了事,更谈不上花心思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久而久之,在学生的眼里,体育课就是玩的代名词。再加上一些老师为了考试出成绩,不惜大量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所以,在不少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早已名存实亡。

2、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

观念较为陈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原因是教育部门包括从事一线体育教学的老师们没有真正改变关于体育教学的陈旧观念。表现为,只注重体育成绩的单方面的提高,不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少部分体育特长生 的培养,为学校在一些运动赛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增光添彩,而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发展,目光仅放在了短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长期的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3、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上课兴趣不足,热情不够由于各种原因,也导致了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体育课热情不够,能参与锻炼的仅仅局限在按部就班的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甚至在体育课堂上也懒得运动,应付了事,有的还以各种理由请病假,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这是由于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被培养起来,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就是放羊了,随便玩了,完全脱离了老师的教学,组织性差,随意性强

4、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

体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欠缺,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体育课根本没有专业教师上,都是带其他科的教师兼。有的中学即使有专业体育老师,但也是一个人带十几个班,有时几个班一同上体育,好几百号人老师怎么能顾得上来?有人曾笑话体育课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都老师自由”。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内容重复,无创新,体育课时严重不足受陈旧观念、师资力量、教学器材等的影响,导致农村中学体育课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学内容基本没有什么改变,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没上课就已经知道今天上课的内容,毫无新意,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或者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考跳远,那就节节课都练习跳远,有一跳跳几年的现象存在。再则,农村学校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不够,在一个400多号人10来个教学班的学校就配置1名体育教师,这种状态算是好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体育教师,靠兼职教师代上。

5、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经费不足,资金投入少,除了最简单的体育教学器材,其他拓展运动需要的和教学不断更新需要的器材根本不具备经费选购,这就导致体育教学的配套器材非常滞后,教学方式和项目受到教学器材的限制很大,教师也只能依靠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单一的重复的体育教学。农村中学每年每个学校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费用不到1000元左右,在一个1000多号人20多个教学班的学校就配置几个篮球,几副乒乓球,这还算好的,有的学校连一快普通的垫子也没有,许多农村学校根本无力投资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面对这些,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艰难。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严格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和评估体系

制定有关体育教学文件,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水平。

2、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板书、广播和比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体育,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更多的群体关注体育、支持体育,更重要的是有关领导和学生家长要更新观念支持体育工作,激励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职能。

3、重视体育教育人才

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还要提高教师福利工资,吸纳人才,利用人才,稳定高级人才的队伍,学校还应鼓励现有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学校体育发展要求。

4、拓宽体育经费渠道

要根据农村的实践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来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加快体育设施器材建设。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合理地使用体育经费,用以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不足,器材设备简陋的状况。

5、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体育教学、考核,大家都重视体育教育,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要使田径、篮球、足球等这些竞技类体育项目尤其是体操项目类的器材达到标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大力发展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还可以利用当地学校的地形地貌开展一些如:越野跑、定向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鼓励教师学生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简易器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

10.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篇十

时光如流,岁月是梭。转眼在在偏远闭塞的山乡僻壤教学18年,时代的进步给我许多的应接不暇,与时俱进的时刻有了太多的无奈遗憾。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师看教师。我静下心来开始正视自己、正视我们自己的职业,为自己走过的路来一次回顾,对农村教师来一诠释。但提到这看似简单的话题,我却倍感沉重。我不能游说别人对教师的认可,对教师的解释。我也只能顺势议论,遮盖自己的“尴尬”;因为人们头脑中的印象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以我自己的理解,描述我所了解到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给自己一个心安的注解。

一、现状与反思

(一)、对于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没前(钱)途,没有“后发赶超”,没有“一举成名”,更不要说“光宗耀祖”“君临天下”。选择教师职业,真的是“弱势群体”的无奈抉择吧,设若叫别人拿自己的职业与教师交换?我想不会有多少人会心甘情愿。那是因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物价疯涨,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市场经济生存的指挥棒鞭策着所有人一切向前(钱)看!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养家糊口,供子女读书,赡养父母,同样参与社会交往,同样为五斗米折腰。不可能不闻世事当圣人,两袖清风谈教育?

(二)、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没有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属于社会森林中的弱势群体。虽然,人若一味地向钱看其实是很无聊的、无意义的,尤其是当自己物质条件极差的时候,必然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些精神食量做补给。但是,现实中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每况愈下。教师失去了原来教书尊严,变成了安全为主“以人文本”的“保姆”,成天期盼的是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别来闹事,学生能不出事……能有个安静的教学环境进行单纯的教育教学;就心满意足了。这一原来最最基本的要求都成现实了奢望,诸多学生安全责任事故啊叫教师忧心忡忡、提心吊胆。每每开展“应试”检测,把学生均分、及格率、保学控辍等等教学附加工作令人焦头烂额,身心憔悴。

(三)最可怕的是舆论方面,一谈到教师,许多人心中首先想到的是“乱收费”、“乱办班”、“素质低下,误人子弟”甚至是“毫无人性的暴徒”、“色情狂”,谈及教师便咬牙切齿,把个别现象和自己对教师的误解变本加厉地倾泻出来,把教师生吞活剥。

出现这样的现状,教师真的很无奈。这是因为:

第一、许多人搞错了对象发错了火。拿高等教育的问题来质问中小学教师;拿城市(也包括县城)中小学的问题来质问农村中小学教师,拿成人问题来套问小学生问题。其实收指责的教师恰恰也是受害者之一。

第二,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一些新闻媒体连起码的职业道德都不具备,不弘扬正面精神,而是添油加醋地放大某一负面,煽风点火、阿谀奉承,对于关键问题,比如均衡教育、教育公平,教师地位等,只会隔靴搔痒,一笔带过;而对群众关心教育问题,他们就拿一些中小学开刀——什么打掉门牙,揪掉耳朵,逼疯学生,最好再来个强奸犯……这样,让群众出了气,让自己也飘飘然起来。至于广大人民群众怎么看教师,至于因此对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就不管了。

第三、教师是人并非神仙,就有可能犯错;而且,教师这个行业人员众多,林大出杂木,难免会有个别人渣败类。所以,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看待教师犯错,不能以点带面。应该比较和评判的是行业犯罪率(犯错率),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式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而不是本末倒置地渲染个别犯罪案例。我们不妨把从业总人数做分母,违法乱纪者做分子,来求一下犯罪率,假如所有的行业做一下评比,教师职业肯定是排在后几位的吧?别忘了教师总人数这一巨大的分母。相信教师,相信大部分教师。正如某一血站的工作人员所说:“我们喜欢教师的血,因为验血的合格率很高,教师的血干净”。是啊,“教师的血是干净的”是我们的自豪。

第四、教师内部的相互倾轧。人多,心就多,并且有知识,于是很难管理。何况有些人会拉帮结伙,搞派系争斗,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要整起人来可比一般人要强得多,所以教师内部也就出现了内乱。当然,现在作秀,令教师疲于奔命,“迎检”“活动”已经是家常便饭,还有名目繁多的考试、继续教育之类的。动辄就下岗,不给评优选先,不给晋级涨工资,考核不合格……招招都打在每个普通教师的软肋上,让所有老师提心吊胆的,耗费了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换来的只不过是报纸上的一条新闻而已,当然还有有些人的面子、口碑、以及政绩。

第五,错把教育当社会,把所有社会的不足全部踢给学校,教育无法承担整个社会之重。

总之,特别强调,教师同样是人,不是神;更不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只不过是太阳底下一群微不足道的小草而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不要总把教师想象的多么高尚,更别奢谈什么师德,只需要职业道德足以。直接点,按劳取酬,爱岗敬业足够。至于有些人无奈地安慰自己说什么“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之类的话,也只不过是精神胜利法吧。因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站在台下既不费力还又讨好的事人人都会。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是职业的要求,不要对农村教师那样肆无忌惮地苛求。想当初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按现在的算法,优秀率也就72除以3000等于2.4%。我们应该知足了吧。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足够。

二、改革与希望

因为农村与城市差别、区域间的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的差异。区域、城乡差别直接影响教育资源中最为关键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教育资源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教育教学管理也是以人为本、以师为本,、以人才文本。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中小学管理机制、办学体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状况得不到改善,多农村中小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薄弱学校,农村青少年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农村的落后面貌终究难以改变,全面奔小康的奋斗目标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在“两基”任务顺利完成以后,要巩固和发展“双基”成果,必须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当务之急是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尽快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关。应该着力于:

(一)、及时补充优秀年轻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目前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日益老龄化。一是规定凡刚毕业的师范学生必须到农村乡镇中小学任教一定年限以上,方可招聘录用到市直、县区学校任教。二是要切实把好教师入口质量关,宁缺勿滥。三是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

(二)、保护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目前乡镇农村中小学教师除了在住房、医疗、学习、交流等各方面的福利待遇相对较差外,工资待遇也是最差,教师工资上划到县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的规定没有得到实质性落实。对此,各级政府要从民族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提高认识,采取得力措施,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等各方面的待遇,凡在乡镇驻地及以下学校任教的教师向上浮动一级工资,且终生享受。同时在职称评聘、提拔录用、接受再教育、参观学习、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鼓励教师自觉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安心教学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热心农村教育事业,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在广大农村建功立业。

(三)、建立健全教师交流管理制度。采取政策措施,鼓励县以上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偏远农村中小学任职,作为今后继续任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一方面锻炼提高骨干教师素质,另一方面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一般情况下,建设一支稳定、过硬的教师队伍,不随意调动教授,合理地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进行中长期规划,不随意调动教师。

11.农村中小学教师队现状问题调研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伴随着农村小学课改的实施,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显得不足,然而,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才能是课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随机对部分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的调查,并从中发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科学教育的主体处境较为困难

在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很少受到政府的关注,应聘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并未得到教师本人以及教育机构的重视,因此,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策上,他们在接受专业培训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阻碍;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所教非所学”问题严重

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大多都不是毕业于科学教育专业或者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符合条件的只是占全部小学科学教师的29.83%,所以,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教师存在着严重的“所学非所教”现象,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进而削弱其教学质量。

3.小学科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完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中只有大约25%对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清晰的知识体系,而且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还不到一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知识结构也还不完善。此外,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能力结构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其就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但是实践与创新方面的教学能力却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二、对策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中,我们不难知晓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些许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且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即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培训机会较少、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本文将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并努力增强专业发展意识

只有个人内心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了内在的发展动力,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教师获取专业化的发展方面也不例外。教学课程不断地进行改革,相应的,教育教学对科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理论实践方面。所以,教师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问题,积极开展科研并撰写论文;尽可能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等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程度。

2.高校应重视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教育

各高等教育院校要对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模式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将专业课程、科学教育课程与普通的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安排,构建理论与实践、技能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此外,目前多数大学生都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学习以形成短期记忆应对测试,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认真学习与思考,也几乎没有“学以致用”的机会,这也就从在根本上造成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质低下,所以高校应将此问题重视起来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进而提升本专科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科学教育理论与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为小学培育出更多专业的科学教师。

3.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以扩大教育资源

农村家庭在生物课程资源的提供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农村学生家中多数都种有农作物或养殖家畜。如果学校可以积极联系学生家长,鼓励家长配合学校与老师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共同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再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4.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与教学资源的投入

上一篇:没想到 真没想到中考范文下一篇:扶贫工作报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