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运算性质教案(共10篇)
1.对数运算性质教案 篇一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教案设计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二)解析:本节课是于对数运算性质的一节后延课,是高中新课改人教A版材第二章的第二节的第三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对数的概念、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推导出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的换底公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的。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数的换底公式;难点是换底公式的证明及应用。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出发,证明对数换底公式,有多种途径,在中要让学生去探究,对学生的正确证法要给予肯定;证明得到对数的换底公式以后,要引导学生利用换底公式得到一些常见的结果,并处理一些求值转化的问题。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能够证明对数的换底公式;
2.正确应用换底公式得到其变形结果,能利用它将对数转化为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来计算,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3.通过本节课换底公式的证明及前一节课对数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内在的逻辑性,发现数学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解析
1.掌握并能够证明对数的换底公式指的是:熟记换底公式,能够证明换底公式;
2.正确应用换底公式得到其变形结果指的是:能利用换底公式得到一些常见结论(即换底公式的变形公式),对于具体的求值问题,能够选择适当的底数进行转化,从而简化计算;
3.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可以有不同的顺序,各条性质之间有些也能互相推导,也可以转化为定义推导,对于具体的求值问题,可以应用不同的性质来解决,非常灵活,但不困难,题目做起来非常有趣;通过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数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针对具体问题学生不能选择适当的底数来应用换底公式。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换底公式尚不太熟悉,转化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通过对换底公式的变形公式的探究及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探究,必要时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 a >0 , a ? 1, M >0 ,N >0, 那么
(1)
(2) ;
(3) .
2.换底公式
其中
两个重要公式: ,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例1.( 1).把下列各题的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 =16 (2) =1
解: (1) 2= 16 (2)0= 1
(2).把下列各题的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x= 27 (2)x= 7
解:(1) =27 (2) =7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例2计算: ⑴ ,⑵ ,⑶ ,⑷
解析:利用对数的性质解.
解法一:⑴设 则 , ∴
⑵设 则 , , ∴
⑶令 = ,
⑷令 , ∴ , , ∴
解法二:
点评:让学生熟练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及计算方法.
例3.利用换底公式计算
(1)log25?log53?log32 (2)
解析:利用换底公式计算
点评:熟悉换底公式.
五.课堂目标检测
1.指数式化成对数式或对数式化成指数式
(1) =2 (2) =0.5 (3)x= 3
2.试求: 的值
3. 设 、、为正数,且 ,求证: .
六.小结
本节主要复习了对数的概念、运算性质,要熟练的进行指对互化并进行化简.
2.对数运算性质教案 篇二
关键词:对数教学;案例分析;技巧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83-2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不妨先熟悉该课要研究的对数的这三个公式:
1.loga(MN)=logaM+logaN;
2.logaMN=logaM-logaN;
其中a>0,a≠1,M>0,N>0。
3.logaMn=nlogaM,其中a>0,a≠1,M>0,n∈R。
案例1
该教师的上课流程简述如下:
流程(1)复习提问指数幂的三个性质:
am·an=am+n
aman=am-n
(am)n=amn
根据对数的定义,有
logNa=bab=N(a>0,a≠1,N>0)
流程(2)学生观察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75表321中的数据,
师引导学生发现、推导以下两个公式:
logaM+logaN=logaMN①
logaM-logaN=logaMN②
(a>0,a≠1,M>0,N>0)
流程(3)师与生一起证明公式①
证明:设logaM=p,logaN=q
则ap=M,aq=N
所以MN=ap·aq=ap+q
loga(MN)=logaap+q=p+q=logaM+logaN
即logaMN=logaM+logaN
公式②让生类比证明。
流程(4)引出公式③
我们还可以得到:
当a>0,a≠1,M>0时,
loga(Mn)=nlogaM③
后面是例题讲评及练习等内容。
点评:该教师刚参加工作,也许学校的集体备课华而不实,从他的上课过程中看不出对教材的二次加工与处理过程,上课属照本宣科。对所教内容不熟,公式的表述与证明不严谨,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同时也体现不出教师的示范性。
如果认真分析上述案例,不难发现有以下几点不妥之处:
1.在流程(2)里,公式①中的真数MN丢掉括号,应改成loga(MN);
2.在流程(2)里,公式①与②等于号左右内容颠倒,不符合常规;
3.在流程(4)里,公式③中的loga(Mn)应改为logaMn,此时真数加括号纯属画蛇添足;
4.在流程(4)里,公式③中没有标明该公式成立的另一个条件n∈R;
5.在流程(4)里还应再补充公式③的推论:logaan=n(其中a>0,a≠1,n∈R);
6.在流程(3)里公式①的证明过程中,loga(MN)=logaap+q=p+q=logaM+logaN这一步是应用了公式③的推论,这显然是循环论证。这样复习提问过程中的对数的定义logNa=bab=N(a>0,a≠1,N>0)就显得多余的了,因为在证明时,MN=ap·aq=ap+q可由对数的定义而直接得到logaM+logaN=p+q=loga(MN)。这如同登宝山而空手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位青年教师所用的典型错误证法流行甚广,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初我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
7.在流程(4)里对于公式③没有给出证明过程,过于浮浅,照本宣科。
8.教师没有精心探究上述三个公式的正逆互用及易错点。事实上,教师应高屋建瓴,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三个公式可正逆互用,同时还要例举常见的真数没有意义以及误记公式等易错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列举出学生常见的一些典错,如:log3(-3)(-5)=log3(-3)+log3(-5)、log10(-10)2=2lg(-10)、loga(M±N)=logaM±logaN、loga(MN)=logaM·logaN、logaMN=logaMlogaN。让学生自我纠错,进而在反思中掌握公式的特点并加深对公式的记忆与理解。
案例2
第二位教师整体构思与第一位教师是相同的,只是他增加了对于公式③的证明过程。简述如下:
证明:设logaM=p,则ap=M,
所以Mn=(ap)n=anp,
logaMn=logaanp=np=nlogaM。
案例3
第三位教师整体构思与第二位教师大致是相同的,只是他对于③的证明过程与第二位教师的方法不一样。简述如下:
由公式logaM+logaN=logaMN可得如下推论:
loga(M1M2…Mn)=logaM1+logaM2+…+logaMn
当M1=M2=…=Mn时,
得到nlogaM=logaMn。
点评:第二位与第三位教师刚带过高三又返回带高一,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他们各自的证法有一定的诱惑性,以致在评课时,几个青年教师还很佩服地认为这两种证明方法是“神到之笔”。果真如此吗?请看下面的证法:
设logaM=p,由对数定义可得M=ap,
∴Mn=anp,
∴logaMn=np=nlogaM。(其中a>0,a≠1,M>0,n∈R)
这种证法与第一种很相似,但他处理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对数定义公式logNa=bab=N(a>0,a≠1,N>0)的应用上。仔细体会不难看出后二位老师的错误之处:第二位教师利用待证公式的特例反过来证明该公式,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第三位教师把公式中的n想当然地认为是自然数,实际上n∈R,该教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两种错误的证法具有极大的迷惑性,笔者听了两所学校共八节同样的课例,八位教师全部讲错。
反思:
首先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不精,备课不充分,工作态度不严谨。
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内容选择要合理,目标制定要准确,重点难点要把握,学生水平要了解,学习方法要恰当,教学方法要精选,问题设计要精当,教具和课件准备要充分,练习设计要精当。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备课要求。但我们往往会漏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备课过程中细节问题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然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但是也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细小的问题也能酿成大的失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本文中三位老师对诸多细节处理的失误应引起我们各位数学同仁充分的重视。
其次,教材在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笔者认为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在案例1流程(2)中,利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让学生归纳公式是一种创新,但如果能在原表的基础上再增加两列logM3+logN3和logM3-logN3的值,这样学生在观察数据时更易发现规律,当然,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能灵活处理教材,上课时在电脑中一边操作一边增加相应的两列数据的产生过程,也能弥补教材的不足。另外,对于教学硬件不具备的学校,教师不能使用电脑演示数据的处理过程,那么教材中给出的电子表格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倒不如用传统的处理方法也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先求log22、log24log28、log2(2×4)、log2(82)等对数的值,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教材对于公式logaMn=nlogaM,其中a>0,a≠1,M>0,n∈R的处理对学生的估计过高,只给出公式本身,没有一点提示,本意是培养学生类比联想、观察验证、推理证明的能力。而那么多的老师有的避而不谈,有的谈而出错,学生更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倒不如在课本旁边增加相关的探究提示,效果是不是要更好一些呢?
三个公式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难点,但三个公式的证明有一个共同特点:先通过假设,将对数式化成指数式,并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恒等变形,然后再根据对数定义将指数式化成对数式。对数定义在证明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3.必修一: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案 篇三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恒等式及常用对数的概念,领会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过程与方法:从指数函数入手,引出对数的概念及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得到对数的三条性质及对数恒等式。
情感目标:增强数学的理性思维能力及用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体会对数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对数的概念,熟练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会求一些特殊的对数式的值
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互动探究:
一、课堂探究:
1、问题情境设疑
探究
一、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5次,还有多长?(2)若取x次后,还有1尺,请问x为多少? 8探究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调整的增长,假设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两番?
x分析:设经过x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两番,则有a(18%)4a,即1.084
x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即指数式aN中,求b的问题。
能否且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可以,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函数,他可以把x表示出来。
2、对数:如果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其中
b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注意:在对数式中Na0(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根据对数的定义,可以得到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
当0a1时,axNxlogaN(符号功能)——熟练转化 如:1.01xx1818xlog1.01,4216 log4162 13133、常用对数:以10为底log10N写成lgN; 自然对数:以e为底logeN写成lnN(e2.71828„)例
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1m;(3)()5.73; 643(4)log1164;(5)lg0.012;(6)ln102.303(1)5625;(2)246
2探究
三、求下列各式的值,你能发现什么?(1)log33;(2)lg10;(3)lne;
4、对数的性质
一、“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logaa1(a0,a1),类比:a01(a0,a1).探究
四、求下列各式的值,你能发现什么?(1)log31;(2)lg1;(3)ln1;
5、对数的性质
二、“1的对数等于0”即:loga10(a0,a1),类比:a1a(a0,a1).探究
五、求下列各式的值,你能发现什么?(1)2log23;(2)7log70.6;(3)0.4log0.481
logaN6、对数的性质
三、对数恒等式一:如果把aN中b的写成logaN,则有a探究
六、求下列各式的值,你能发现什么?(1)log334;(2)lg103;(3)lne
7、对数的性质
四、对数恒等式二:logaann(a0,a1)例
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log64x8bN
2;(2)logx86; 32(3)lg100x;(4)lnex。
二、课堂练习:
教材第64页,练习1,2,3,4
1、把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11()128;(2)232;(3)2;(4)273;
2335
12、把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log392;(2)log51253;(3)log23、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4)log34;481(1)log525;(2)log24、求下列各式的值 1;(3)lg1000;(4)lg0.001;16(1)log1515;(2)log0.41;(3)log981;(4)log2.56.25;(5)log7343;(6)log3243;
反思总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思想方法?
3、本节课有哪些注意事项? 课外作业:
(一)教材第74页,习题2.2,A组1、2
1、把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13x1;(2)4x;(3)4x2;(4)2x0.5;(5)10x25;(6)5x6;
62、把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1)xlog527;(2)xlog87;(3)xlog43;(4)xlog7;(5)xlg0.3;(6)xln3;
3(二)补充
3、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log2(log5x)1,log4[log3(log1x)]0。
24、对数式log(a2)(5a)中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5、(1)设loga2m,loga3n,求a
答案:(1)12;(2)思考题(选做):
2mn的值;(2)设10a2,10b3,求1002ab的值.16.9(1)已知f(log2x)2x(x0),求f(3)的值;(2)已知f(x6)log2x(x0),求f(8)的值
4.对数运算性质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问题一: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4次,还有多长?(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问题二:假设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2年的2倍?
问题三:求下列各式中的x,并指出求x,进行的是什么运算?(1)x22 求底数进行的是开方运算(2)x24
x(3)26
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对数 二.新课教学
(一)(讲一讲)对数的概念 若aN(a0,a1),则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logaN
其中a— 底数,N— 真数,logaN— 对数式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说明:○(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转化: axNlogaNx; 底数a 的取值范围:
真数N 的取值范围: 即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对数x的取值范围:
上述问题的结果:
(二)两种特殊的对数:
1.常用对数:我们将以10为底的对数
叫做常用对数,并记做
.
2.自然对数:无理数e=2.71828…,以e为底的对数
称为自然对数,并记做
(三)知识运用:
例1 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5625;(2)2=
4-6x11m
;(3)()=5.73;643(4)log116=-4;(5)lg0.01=-2;(6)ln10=2.303.2
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log116422(1)(2)
例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log1287(3)log100.012(4)loge10=2.303(1)log64x=2;(2)logx84(3)lg100=x;(4).lne3x3
3.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对数的性质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1____log1____lg1____ln1___12 2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如何用对数式表示?(2)1log1____log22____lg10____lne___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如何用对数式表示?
log0.6log100log3(3)22___55___0.80.8___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如何用对数式表示? 结论
(1)1的对数是():(2)底数的对数是1:
loga1?
logaa?
logaNa?(3)对数恒等式:
logaann. 试一试:.求下列各式的值:
(2)lo2g1.()1log525
1(3)lg100(04)lg0.00
116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1515
(2)log1
(3)log98 10.4
(6)(4)log2.56.25
(5)log3log3243 734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把下列各题的指数式写成对数式:(1)4=16;(2)3=1;(3)4=2;(4)2=0.5;(5)5=625;(6)3=
2.把下列各题的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x=log527;(2)x=log87;(3)x=log43;(4)x=log7;
(5)log216=4;(6)log127=-3;(7)log320
x
x
11-2
;(7)()=16.941 33x=6;(8)logx64=-6;(9)log2128=7;(10)log327=a.3.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log8x=
4:求x的值 ①log4x=23;(2)logx27=;(3)log2(log5x)=1;(4)log3(lgx)=0.4313;②logx27=;③log5(log10x)=1.24
5.以下四个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1)若log5x=3,则x=15(2)若log25x=(3)若logx
1,则x=5 21 5=0,则x=5(4)若log5x=-3,则x=125A.(2)(3)B.(1)(3)C.(2)(4)D.(3)(4)6.对于a>0,a≠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2(1)若M=N,则logaM=logaN(2)若logaM=logaN,则M=N(3)若logaM=logaN,则M=N 22(4)若M=N,则logaM=logaN
A.(1)(3)B.(2)(4)C.(2)D.(1)(2)(4)7.计算(1)求log84的值;
5.《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篇五
(学生1)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学生2)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
请学生从中上述方法中选出一种,大家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师)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 和 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 和 ,并分别以 和 为例画图.
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
(1) 指数函数 和 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
(2) 画出直线 .
(3) 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 对称点 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轴对称为逐渐靠近轴,而 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 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 右侧的部分.
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
和 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电脑将 和 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
3. 性质
(1) 定义域:
(2) 值域:
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 轴的右侧.
(3)图像恒过(1,0)
(4)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 轴对称.
(5) 单调性:与 有关.当 时,在 上是增函数.即图像是上升的
当 时,在 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
当 时,有 ;当 时,有 .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
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
(三).简单应用
1. 研究相关函数的性质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先由学生依次列出相应的不等式,其中特别要注意对数中真数和底数的条件限制.
2. 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 ; (2) 与 ;
(3) 与 ; (4) 与 .
让学生先说出各组数的特征即它们的底数相同,故可以构造对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来比大小.最后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写出详细的比较过程.
三.拓展练习
练习:若 ,求 的取值范围.
四.小结及作业
案例反思:
6.整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设计 教案 篇六
1.教学目标
1、通过举例、类比,归纳得出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
2、会运用减法、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3、初步掌握运用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来发现减法、除法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归纳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运用性质进行简算。灵活运用减法、除法运算性质简便运算。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递等式计算:
354+79-54
4800×7÷4 小结:加减法或乘除法的同级运算中,可以交换运算的顺序来进行简便计算。354-46-54
4800÷25÷4 师:与前面两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尝试计算
交流算法,可以怎样简便运算?(每题均有2种巧算方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出示课题: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
一、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探究一:减法的性质
一、初步感知减法的运算性质
1、出示例题
师: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小丁丁在这个假期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书阅读。
出示:小丁丁看一本书,共231页。第一天看了21页,第二天看了19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交流
师:要求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思考 ?怎样列式呢? 出示:
A还剩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 算式:231-21-19
B还剩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已经看过的页数 算式:231-(21+19)
3、计算结果:
板书:231-21-19
231-(21+19)
=210-19
=231-40
=191(页)
=191(页)
4、观察比较
观察这两个算式,算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这两个算式含义不同,……………,而他们的计算结果却是相同的。(师演示媒体:231-21-19=231-(21+19))
5、枚举、归纳(1)枚举
师:像这样的两个算式不同,计算结果却是相等的算式还有吗? 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用计算器算出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进行验证。532-127-34=532-(127+34)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从这一组等式中,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用数学语言来总结它的规律吗?
(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字母公式表示减法算式。)
(4)出示板书: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用字母来表示:a-b-c=a-(b+c)(出示媒体字母式)
三、练一练
(1)应用减法运算性质填运算符号和数,并计算结果。
293-89-72=
-(89○)=
90-(16+57)=90○
○
=
问:这样填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我们也可以倒过来运用减法性质。
演示a-b-c
a-(b+c);
a-b-c
a-(b+c)
(2)计算下面各题:
760-78-22
149-(49+53)
36-18-2
560-365+35 小结:我们要善于观察数的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合理应用减法性使计算简便。探究二:除法的性质
一、感知除法的运算性质
1、计算 出示:36÷18÷2
2、交流算法
师:除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
算式36÷18÷2与算式36÷(18×2)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3、这样的例子还有吗?请你用例举的方法完成工作表。
4、填表,自我验证。(书第七页)
5、观察表格中的每组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讨论。
6、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字母公式表示除法算式。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数乘起来,再去除被除数;这就是除法的性质
用字母来表示:a÷b÷c=a÷(b×c)
7、比较它与减法性质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在连减的算式中,………,在连除的算式中,………(2)判断
1400÷(14×25)
=1400÷14×25
=100×25
=2500 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判断这题的对错,如借鉴除法性质错误。用估算的方法发现错误。
小结:运用除法的性质能够使一些计算简便,我们同样要仔细观察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综合练习:应用除法、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1、判断:
(1)1456-(324+456)=1456-456-324(√)(2)100÷(25×4)=100÷25×4
(×)(3)400÷(40×25)=400÷40×25(×)
2、填空:
4500÷36
4800÷32 =4500÷(9×___)
=4800÷(___×___)=4500÷9○___
=
=
= =
=
3、抢答:(选择一些题目说说是怎么想的)1)2400÷(24×25)生1: 2400÷24÷25 2)769-(769+573)生2:769-769-573 3)756-55-45 生3:756-(55+45)4)390÷(39×5)生4:390÷39÷5 5)510÷(17×2)生5:510÷17÷2 6)1800÷72 生6:1800÷9÷8 小结:计算时要看清题目中的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4、应用
(1)小胖去超市买24瓶一箱的可乐,买了3箱共花了216元,每瓶可乐多少元?(2)某药厂生产了32000瓶红药水,每16瓶装一盒,每200盒装一箱。这些红药水可以装几箱?
课堂小结
二、总结: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a-b-c=a-(b+c)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除数乘起来,再去除被除数。a÷b÷c=a÷(b×c)(b≠0,c≠0)
课后习题
三、作业 练习册P/
7.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反思 篇七
“对数与对数运算”作为高一新教材的内容,被安排在第一册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的第二节,共分三个课时完成,对数概念为第一课时.对数概念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指数与指数运算及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会理解到对数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与指数运算二者是互逆的关系.对数概念的引入,充分凸显了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中的“运算思想”和“函数思想”,对数概念的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解,又为后面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函数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新课程背案下,转变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在传统的讲授方式中融入问题探究,通过教师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参与,可以使启发式讲授教学与活动式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因此本节课我通过两个求指数的具体实例引出对数的定义,确保学生明白对数产生的意义,加深记忆。接着自然的给出对数定义及对数的正确写法与念法,带领学生一起将两个引例中的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并要求准确的读出这些对数。继而引导学生发现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帮助学生建立指对数式的互化模型,指导学生联系指数式里各个值的取值范围,寻找对数当中对应值的取值范围。简单对数方程的运算及简单对数的计算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对数概念并将之合理运用在实际解题当中。
总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教学方法上:突出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即弄 清对数的来源与意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写出并读出对数;将本节课具体任务与整个教学任务合理地结合起来;启发探究式教学、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用最合理的方法给学生教授知识。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确立启发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2.学习的主体上: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不再是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也不再是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瓶”,一直坐在位置上,机械的听教师灌输知识,课堂上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无论对错),选出代表上黑板板演等做法,真正做到了“六让”: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的、观察的、讲的(口头表达)、思考探究的、合作交流的、动手操作的,尽量都放手让给学生去做、去活动、去完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提高知识的可接受度,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进而完成知识的转化,变书本的知识、老师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二、不足之处
1.导学案编写不太合理,有些题目选择方面略难,题目较少,没有达到很好的练习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运用和记忆。
2.课程引入略长,影响了后半部分课程的进行,没有给出对数 恒等式。
3.展示课流程比较完整,基本上完成了学习目标,但由于对数 对高一学生来讲还是一个新的内容,对数的运算性质更是新上加新,导致学生在展示时显得略微胆怯,回答问题不够干脆、声音不够响亮、质疑也不够激烈,究其原因有两个:我的引导不够;运算过程结果唯一导致质疑点少。以后在学案编写时尽量多编些开放型题目,并且可以适当的设置些追问,也可以让同学们上黑板展示错误等。另外学生在展示时,我应当多关注学生倾听和做笔记的情况,及时提醒提高课堂效率。
4.个别学生上黑板板书的不是很理想,体现出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书写规范度不够、习惯不好,故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计算,提高运算能力,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另一方面,这节课对技巧的强调不好,有点过,应该对解题的思想加强引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后在教学中应加以注意。
结合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我得出以下几条经验。
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通过情景引入,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得出对数的概念。学生对对数的概念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又通过对数运算是幂运算的一种逆运算,初步掌握对数运算及其性质。
二:问题设计的表述要精确。通过一次试讲及教研组内老师们帮助将问题精确提炼并表述出来。说明教学预设时对学生的认知基础估计要充分。良好的问题设计应该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表述准确,更要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三:让学生思考交流,在有些问题的解决上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时间,不能急于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教学套路。如“通过观察你得出什么规律”问题有难度,如果能够采用小组合作更好。并在学生的回答中给予适当鼓励或赞赏,激励学生更加认真的听课并积极回答问题。
四:在课前要充分做好对学生心理态度的预设。现在高一班级人数较多,有七十多人,空间比较小,来听课老师人数又较多。学生与老师坐在一起,难免会有些紧张,导致站起来回答问题脑子一片空白现象。有些学生甚至看不清黑板。因而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8.对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篇八
高三数学组 刘海棠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必修 1 第三章“指数函数” 4.1 “对数及其运算”。“对数”是高一新教材的内容,共分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对数的概念,第二课时为对数的运算,第三课时为换底公式。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对数的概念。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指数及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而对数则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二者是互逆的关系。对数的概念的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解,又为后面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函数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比较怕数学概念的学习,理解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对数概念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初中的学习里没有接触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实际问题出发,不断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紧紧抓住对数运算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这一实质,重视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学生的思考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概念及本质,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实例引入的方法,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问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这是我们能解决的;第二问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这就是引入我们这节课将要学的对数问题。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
然后书写课题:对数,并给出定义。定义的讲解注重理解,强调对数是一种求指数的运算,指对数的互化,注意读法、写法等。定义之后,直接先讲解例
1、例2,让学生熟悉指对数的互化。然后通过一些特殊的指对数互化,指导学生将这两个特殊的指数式转化成对数式,以此可以得到对数的性质。这样设计使得两个教学环节之间有所衔接,从上一个环节自然引入下一环节,这样展现给学生的课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不会使学生感觉太突兀。在讲到对数恒等式的证明的时候,整体替代的思想还需要加强。
接下来介绍两个特殊的对数,打开课本一起读课本,加深印象,再举一些简单的例子,由于探究的时间有点长,所以例3的讲解稍有点快。学生在已经预习的基础上,反应比较灵活。但是可能需要讲到对数函数后,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其意义。
同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我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有些欠缺。
学生总体对数学兴趣不浓。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实例说明可能更能提高他们的兴趣。
9.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篇九
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
(一)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辅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而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所要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及反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教材的安排,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初步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养成积极合作、大胆交流、虚心学习的良好品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的意义、图像与性质.
难点:对数函数性质中对于在 与 两种情况函数值的不同变化.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研究了对数及常用对数、指数函数的基础上,研究的第二类具体初等函数,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鉴于这种情况,安排教学时,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学法分析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类比学习:与指数函数类比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探究定向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情境下,通过思考、分析、操作、探索,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四、教辅手段
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启发引导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我将本节课分为下列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加深理解 ;讲解例题,强化应用;归纳小结,巩固双基;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是从在指数函数一节曾经做过的一道习题入手的。这样以旧代新逐层递近,不仅使学生易懂而且还体现了指对函数间的密切关系。我的引题是这样的: 引题:一个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依此类推,(1)求这样的一个细胞分裂的次数x与细胞个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256个细胞是这个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得到的?那么要得到1万,10万„个第一问学生很容易得出是指数函数:y=2x。再看第二问,通过思考学生分析出这是个已知细胞个数求分裂次数的问题即:已知y求x的问题,即:x=log2y,紧接着问学生:这是一个函数吗?将知识迁移到函数的定义,即对于任意一个y是否都有唯一的x与之相对应,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可以借助指数函数图像加以解释。得出x=log2y是一个函数,但它又和我们平时所见过的函数形式上不一样,我们习惯上用x来表示自变量,y来表示函数,所以可将它改写成y=log2x,这样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这便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这样设计不仅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虽然在过程中没有用反函数的概念,但却体现了求指数函数反函数的过程,这为后面学习反函数的概念做了铺垫。由于有了之前学习指数函数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就可归纳总结出: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y=logax(a>0且a≠1),并求出定义域(0,+∞)。由于对数函数是形式定义,所以让学生记住这个形式是由为重要的,可以让学生观察解析式的特点并可归纳总结出三条:
1、对数符号前系数为1;
2、底数是不为0的正常数;
3、真数是一个自变量x的形式。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这里安排了一道辨析题: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对数函数:
这样学生就对对数函数的概念有了更准确的认知与理解。
(二)探究新知,加强理解
得到了对数函数的解析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该研究它的图像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方面描点法画图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一类重要的画图方法,而且学生对自己画出的图像和归纳总结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所以我决定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然后同学间互相讨论,并根据图像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另一方面,研究对数函数图像主要是研究底数a对图像的影响,以及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所以我将所研究的问题分为以下3组:第一组:和 第二组: 和 第三组: 和。并且我将全班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由组长负责分配,每个学习小组要把这3组图都画出来,画完后,组内讨论各组图像间的关系或特点并归纳总结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
1、可以大大节省画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这样相当于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对对数函数的这三组图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3、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归纳总结及交流的能力。讨论完后,让几个组的学生代表将本组所画图像及归纳总结的规律用实物投影一一展示,教师将学生归纳总结出的共性的规律提炼出来,并问学生:这是通过具体的对数函数总结出的规律。那么是否适用于一般的情况呢?这时就需要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来辅助教学了。我是用几何画板做了一个底数a变化时图像也随着变化的课件。通过底数a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对数函数图像,学生会发现无论a怎样变化,图像的特点与由特殊函数总结出的规律一样,所以可以由特殊推出一般结论。还可以得出对数函数图像其实分为以下两类:a>1和0
a>1 0
图
像
定义域
(0,+∞)值域
R 单调性
在 上为增函数
在 上为减函数 奇偶性
非奇非偶函数
至此,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就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来。下面 就是应用性质来解题了。
(三)讲解例题,强化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安排了2道例题。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的大小: 例1是对对数型函数定义域的考查。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形如:的函数求定义域只需f(x)>0即可。例2是比较两个对数值大小的问题。前两道题是直接利用函数单调性来比较,第3道题是为了让学生注意当底数不确定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第4道题是更上一层,底数真数都不相同时应如何处理,这四道题是层层深入,逐渐加深难度,通过这种变式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解题积极性,调动他们的思维。
(四)归纳小结,巩固双基
归纳小结是巩固新知不可缺少的环节。本节课我让学生自主归纳,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做简要的回顾。然后教师再将学生的发言做最后的小节。可以总结为:
在知识方面:(1)学习了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2)会应用对数函数的知识求定义域;(3)会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思想方法方面:体会了类比、由特殊到一般、分类与整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五)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这是一节课提高升华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关键。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作业。必做题和思考题,其中思考题是让学生思考既然本节课我们一直是通过指数函数来研究对数函数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10.《对数函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
二、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对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经熟悉研究函数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会用此来研究对数函数。
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看,通过初中对函数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教师启发式引导,学生能自主探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会进行多媒体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借助课件绘制对数函数图像,加深对定义的认识,增强对对数函数图像的直观感知。
②学生观察对数函数图像,通过代表发言等活动,探究对数函数性质。
③通过对对数函数的研究,体会数形结合、由具体到一般及类比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四、教学环境与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探究新知。
(1)归纳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函数解析式的分析,突出对底数取值的认识,引导学生把解析式概括为的形式,为形成对数函数定义作铺垫。
对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且)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师生共同分析定义要点:
①定义域为。
②对数函数是形式化的定义。
③且。教师引导学生将指数函数定义与对数函数定义作对比。
(2)作图探究。
问题2:我们研究函数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①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定义,画出图像,观察图像,总结性质,继而进行性质应用。
(设计意图:对数函数作为基本初等函数,是继指数函数后对高中函数概念及性质的再次应用,学生已经熟悉研究函数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会用此来研究对数函数。)
②作图1:画出函数的图像。
学生独立在坐标纸上作图,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正投对比展示学生作图结果,总结作图要点,规范列表、描点、连线的每一步。
(设计意图:描点法作图是画函数图像的基本方法,用正投呈现学生作图结果,培养学生画图基本功。)
③作图2:自主选择底数绘制对数函数的图像。
④设组确定的对数函数图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多个对数函数图像,在绘制过程中,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底数对对数函数图像的影响,能更好地观察图像特征,总结图像性质。)
⑤学生自主选择底数,绘制对数函数图像,”,各小组根据所绘制的对数函数图像,观察图像特征,总结性质,每组自荐一名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发问、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师生、生生互动交流。
观察图像,你认为如何对对数函数进行分类研究?
各小组学生共提出两类标准:
a、按图像上升和下降分两类。
b、按底数分两类。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类标准可以统一:与图像上升统一;与图像下降统一。
⑥你能结合屏幕上所呈现的对数函数图像,观察它们的图像特征,并总结其性质吗?
各组学生从图像位置、特殊点、图像变化趋势等方面总结图像特征。(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对数函数图像,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概括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对数函数图像随底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为什么要把底数分为和两类,有利于学生由图像归纳性质,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归纳性质。
学生观察图像,讨论总结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师生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①研究函数的一般过程是:定义→图像→性质→应用。
②借助图像研究性质,应用了数形结合思想;由具体对数函数入手,到一般对数函数总结性质,应用由特殊到一般思想方法;对数函数对底数分类进行研究性质,应用了分类讨论思想,类比指数函数研究对数函数,应用了类比思想。
3、例题讲解。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究得出性质,下边看性质应用。
例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① ;② ;③。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使学生体会对数函数单调性应用,设计三题,使学生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第一题教师引导讲解,示范解答过程,第二题、第三题学生正投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正投讲解题目做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对于出现的错误及时纠错,起到示范作用。
4、归纳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2)这节课你体会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分层作业。
(1)必做题:P73,2、3;
(2)选作题:函数和的图像间有何关系?
六、教学反思。
1、设计问题系列,驱动教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节课以6个问题为主线贯穿始终,以问题解决为教学线索,在教师的主导与计算机的辅助下,学生思维由问题开始,由问题深化。
2、借助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学习难点是用数形结合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对数函数性质,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用了以下信息技术:
(1)探究对数函数概念:课上播放PPT课件,学生总结三个“观察事例”中函数解析式的共同特征,概括到的形式,从而形成概念,突出学习重点。
(2)绘制对数函数图像:作图1,学生动手画图,初步感知对数函数图像,教师个别辅导,正投展示,对比分析作图结果,纠正作图错误,总结作图要点,培养学生作图基本功;作图2,设计课件,全体学生参与,自选底数绘制对数函数图像,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定义的认识,增强了对图像的直观感知,突出学习重点。
(3)探究对数函数性质:对数函数性质的获得,需要借助对数函数图像。设计“动手实践2”,教师运用课件的动态演示功能,验证底数取定义范围内所有值时,对数函数的性质,学生操作课件“动手实践2”,通过拖动点“”,改变底数的值,观察对数函数图像随底数的变化情况,学生的亲身体验,提高了对研究过程的参与程度,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对数运算性质教案】推荐阅读:
减法的运算性质参考教案一09-14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08-15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期末总复习数学教案06-20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09-04
与数学运算的教案09-14
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评价07-01
连除的简便运算教案09-01
有理数的运算整章教案09-07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09-29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几何教学的影响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