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论文(共8篇)
1.新闻采访论文 篇一
比较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之间的异同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一个热点与亮点,口述历史有助于普通民众书写历史,展示历史叙事的多元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人类思维及叙说方式的特质,中国当代口述历史抢救和创造了鲜活史料,弥补了文献历史的缺漏与局限,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可能。
【摘要】口述历史近年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方法,也成为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出现的新标签。但是,以问答形式出现的文章或影像都是口述历史吗?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有何异同?本文对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进行梳理,从人物关系、工作方法、职业伦理道德以及具体的提问方式、价值判断标准等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访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
一、口述历史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国外学者认为最早的历史记录都是口述历史,但现代口述历史始于上世纪40年代,并直接受益于传播学的兴起。从物质条件上看,它依赖于现代传播技术。录音是现代口述历史研究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录音技术特别是便携式录音机的出现,现代口述历史便不存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影音技术更让口述历史研究如虎添翼。
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业关系密切,美国最早的口述历史学者艾伦·内文斯就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1948年,艾伦·内文斯于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第一座口述历史档案馆,开始进行“有系统地从还活着的美国风云人物口中和文件上,套取他们最近60年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全部记录”。这被认为是现代口述历史研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正是由于这种渊源,口述历史在访谈方法、人物对象选择等诸多方面与新闻报道有相似之处。
口述历史研究者在访谈中直接借用新闻采访的现成经验。曾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的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写了一本《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其中关于“如何提出尴尬问题”等访谈技巧主要借鉴名记者的采访方法。口述历史访谈强调与受访者建立良好关系,要求访谈者尽可能倾听被访者的谈话,这些有助于提高访谈质量的基本方法和观念大都来自于新闻采访。
二、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定义
(一)关于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撰写新闻稿件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采访是新闻的前提和基础,记者每写一篇稿件.都要首先进行采访活动。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的定义,新闻采访是一个通过观察、推理和核实而进行的采集事实的过程。这些事实组织在一个新闻报道中,就可以给读者和听众一个关于某事件的完整的说明。记者的工作就是寻找隐藏在表层之下的真相。
(二)关于口述历史
20世纪40年代,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在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中国大陆史学界所重视。口述史首先是一种研究方法,口述史学能否作为历史学一个分支学科尚待实践和研究。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方法,口述史方法应当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史学家搜集史料的方法;其二,史学家利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①如司马迁的《史记》,就 是依据大量实地考察得到的口述访谈资料与丰富的文献记载相互引证而撰写的。在古希腊时期,“历史”一词的含义就是“根据事件目击者所做的证词去推究事实真相”②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在《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一书中说:“那些能够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简言之,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口述历史访谈指的是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记录下彼此的问与答。”口述史最大的特点是“拿来主义”,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地把口述内容用文字反 映出来,并冠名以“口述史”。③
三、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的异同
(一)相同点
二者都为探求“真相”,都以调查方式工作,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记者采访相似,也是向对象进行采访,然后把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有以下的相似点
1、事件、人物与访谈对象
口述的叙述对象是人物和事件。口述历史访谈也相应地分为以人为主和以事件为主两大类。以人为主者,或是个人叙述一生或一段经历者,对于访谈中这一对人物,口述历史界称之为“访谈者”和“受访者”,新闻界称之为“采访者”和“被 ①②梁景和,王胜《关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里特尔.历史学概念辞典(W.Ritter,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History)[Z].纽约,1986.③梁景和,王胜《关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访对象”。名词不同,角色却极为相似:一个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都严重依赖采访对象的话语,但口述历史的依赖程度显然更大,因为新闻记者在对方不开口的情况下还可以观察采访。
2、目的相同——寻求真相
真实是口述历史的价值所在。口述历史要求的真实,不仅仅是口述访谈录音整理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受访者所口述的“历史内容”的真实。后者显然远比前者更重要。因此,整理访谈录音无论再“真实”、再“原汁原味”,也无法保证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口述历史的真实与否,主要取决于受访者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与否,而不完全决定于整理者是否忠实于访谈录音。要求受访者所讲的一切都符合“客观事实”,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口述者无意作伪造假,而是抱着实话实说的真诚,但因为其当时的见闻条件、历时记忆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失真、以及不可能不加进的主观因素等,对历史事件的忆述也不可能符合已逝的客观真实。有人说:“口述中包含各种不真实成分,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二者都以忠实记录为最高标准,都认为正在书写历史或记录历史,都试图颠覆人们已经形成的固有认识,向读者揭示一个原本不被知晓的真相。因此,它们在获取信息的手段上有很大相似性,都采取了面对面访谈、资料搜索等方式。
口述历史的访谈者也是“发问专家”,也要事先精心准备,罗列问题提纲。他们也要取得受访者的信任,让受访者以坦诚的态度讲真话。二者都要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打破彼此间的陌生感。
新闻采访要对信息核实,口述历史访谈也要去伪存真。唐德刚为李宗仁做口述传记《李宗仁回忆录》时曾查阅了大量资料,证明李宗仁所说的某个细节是错误的,李宗仁看到佐证后不得不承认记忆有误。口述历史的作品并非有言必录,按照唐德刚的看法,口述访谈所获得的信息只能在最后的作品占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比重。
3.职业伦理道德相似
在职业伦理道德方面,二者都要求尊重受访者、保护受访者个人隐私或其他利益不受侵害。口述历史工作者在与受访者签订的协议中明确标出哪些内容是目前不能发表的以及发表的时限,并承诺在一定情况下隐匿受访者姓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口述历史协会都有详细的工作手册,其中重要内容是访谈者对受访者应尽的义务。
新闻采访也遵循类似规则,如果被采访对象不愿意公布某事(对犯罪新闻的揭露性报道除外)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在法制报道中要保护未成年人„„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可以采用匿名消息来源的形式,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水门事件”报道中将重要线人化名“深喉”,其真实身份和名字一直被保密。
(四)、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的差异点
尽管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记者与口述历史工作者之间却不能划等号。口述历史有一整套规则与标准,只有符合规则的访谈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所以,大量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并非口述历史。
1、时效性方面
新闻采访关注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早已发生但未被了解的事情,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口述历史则相反——更关注过去的事情,访谈者要有足够耐心倾听被访者讲述几十年前的故事。
关于被访者,新闻采访更关注名人,强调受访者的“异常性”。在新闻的“数学公式”中,名人+平常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但普通人+普通事=0。而口述历史不仅仅关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更关注普通人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命运,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中被访对象多是文革中的普通人。关注普通人是口述历史的重要特征,也是口述历史研究与以往文献研究之间的重要区别,它让没有话语权的弱者说话。笔者对伪满洲国时期作家进行访谈,他们大多因为受审查等原因长期失去发表文字的权利,是不能“发声”的弱者。
2、时间安排也不同
口述历史访谈的目的是抢救活态信息,探究历史真相,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拟定问题提纲。新闻报道讲究速战速决,记者对于信息挖掘的深入程度与预先确定的报道篇幅、报道形式有直接关系。除调查性报道外,新闻采访都有很强的时间限制,提问针对性强,直接目的是为完成报道任务。而口述历史的访谈则可以从容进行,针对一个人物的访问一般是几天、几周甚至更久,访谈者的态度是多多益善。
3、采访过程的不同
记录方式不同。录音,对于口述历史访谈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则是可选择性的。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记者一般都不录音,或者录了音也没有时间整理文本。而口述历史的标志就是以录音或录像记录谈话,如果没有留下影音资料而仅仅是笔录,一般不能称为口述历史。对于访谈的原始记录,记者以个人方式保管(是否长期保存全凭自愿),而口述历史学者以档案管理的方式长期保存。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一般不让采访对象漫谈,而口述历史访谈则让对方尽情述说。新闻采访是一问一答,记者要进行大量的追问。而口述历史以受访者讲述为主,访谈者以眼神与对方沟通、很少插话。
4、采访提纲设计不同
二者在问题设计方面也大不相同。口述历史是“过去时”的,要求受访者回忆多年以前的事情;而新闻报道是“现在时”的,要求采访对象讲述刚刚发生的事情。口述历史访谈多以人物为中心——研究受访者的“生命史”(即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者王铭铭提出的“人生史”研究),而新闻采访多以事件为中心。新闻采访的提纲针对性很强,而口述历史的采访提纲比较宽泛。
对于受访者所掌握的大量情况,新闻记者只要其中一部分,而口述历史访谈者则想要全部。
5.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
新闻记者对获得的信息以去粗存菁的方式过滤,只选取少量精华写入报道。而口述历史研究者则尽可能完整地将信息全部记录,为后来者充分利用这份资源预留空间。关于口述历史对于信息的处理方式,唐纳德·里奇说:“访谈的录音(影)带经过制作抄本、摘要、列出索引这些程序后,储存在图书馆或档案馆。这些访谈记录可用于研究、摘节出版、广播或录影纪录片、博物馆展览、戏剧表演以及其他公开展示。”
2.新闻采访论文 篇二
1把握新视角, 将民生与政策结合
民生是社会新闻报道的重点, 而民生与国家颁发的民生政策息息相关, 因此, 社会新闻采访写作应摒弃“民生”或“政策”单线叙述的方式, 把握新视角, 将民生与政策相结合, 一方面为国家宣传民生政策, 另一方面也让受众对民生政策有充分地了解。
以吉林省集安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为例, 作为中国的人参之乡, 集安市的人参产业历来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 受到人参种植广阔前景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人参种植行列,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导致人参的质量受到影响, 使集安市的人参种植产业面临了危机。面对这样的状况, 集安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记者为了了解发生人参产业危机的症因, 一方面采访专家听取意见, 另一方面进入参农家庭了解实际情况。通过长时间的调研, 栏目记者掌握了制约当地人参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先后撰写了《万良人参启示录》《推广老参地、 农田地重茬种植人参》《人参娃娃移居山下林间参农平地致富》等新闻稿件。新闻一经播出, 对当地人参种植产生了巨大影响, 很多参农参考社会新闻栏目提出的建议, 改变了人参种植的模式, 最终, 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更推动了集安市人参产业进一步发展。
在上述案例中, 集安市社会新闻栏目将地方民生问题与民生政策结合起来, 为集安市人参产业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这种新闻采访写作把握了社会新闻报道的新视角, 不仅解决了新闻内容同质化问题, 同时也全面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2体现新思路, 重视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社会新闻因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闻采访写作在用词上具有抽象性、政策性以及专业性等特点, 很多信息都很抽象, 例如一些数字、政策、 评论、预测等, 这些无法通过形象而具体的形式进行表达的信息使社会新闻的线条普遍“偏硬”。因此, 社会新闻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标新立异, 博取更多受众关注, 就要在“软化”报道主题的基础上, 在新闻采访写作的形式上追求突破与创新, 体现新思路, 重视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力争以最通俗的形式将新闻“改造”的有趣生动, 简单易懂。
1) 要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
记者的专业素质与新闻采访的再创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 因此, 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 是体现新闻采访写作新思路的重要举措。新闻稿件是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符合新闻事实, 能够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但新闻采访写作却不能照抄新闻原稿, 而必须要对原稿进行整理和再创作。一方面, 这是因为新闻媒体必须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其中, 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公共利益和社会义务, 政治责任则需要媒体坚持党性原则, 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以及弘扬党和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因此, 坚持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是新闻媒体落实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 社会新闻栏目在播报时有着时间、 空间、内容等很多的限制, 而新闻原稿或篇幅冗长, 或口语化严重, 因此, 必须要对新闻原稿进行再创作, 才能使新闻稿件符合社会新闻栏目播报的要求。 新闻记者是新闻稿件再创作的主体, 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才能满足新闻稿件再创作的要求, 从而不断提升新闻质量, 并提升新闻栏目的社会影响力。
2) 要通过新闻采访的再创作赋予新闻更深刻的内容。
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多样化, 它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社会中突出的问题予以报道, 使受众产生共鸣, 通过受众的关注、聚焦从而形成社会舆论, 来影响或消除社会问题。因此, 新闻采访的再创作应摒弃浅白的描述, 避免直述新闻事件, 而是应当通过再创作赋予新闻更为深刻的内容, 以期能够引起受众共鸣。
例如,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在报道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新闻时, 新闻记者可通过对新闻稿件的再创作, 将留守儿童事件转化为小故事、议论文或评论文等形式, 在表达出核心事件的同时, 对事件予以渲染, 使新闻富有情感。
这种新闻采访的再创作将单纯的新闻事件演变成带有情节和强烈情感色彩的短文, 既表达了核心事件, 又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 同时, 理性的评论也能够代表大众思想, 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使受众关注新闻事件, 从而在社会新闻栏目的带领下形成社会舆论。
3阐述新观点, 营造社会新闻品牌形象
要重新审视并定位社会新闻的职能, 表现新闻栏目的新观点, 就必须要对媒体职能与当前现状进行对照、分析并评价, 探索两者之间的差距, 首先确立社会新闻报道的可提升空间, 其次履行职能, 以敏锐的视角探求对受众具有实际意义的新闻题材。
首先, 媒体职能要求的核心是真实、全面与快速, 在新形势下, 社会新闻不能局限于家长里短以及一味娱乐化, 而是应当聚焦于关系到民众生活质量、生存权利乃至生命安全等方面, 扩大和利用资源, 强化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严肃性。例如,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会议或活动都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所开展的, 都与社会息息相关, 而新闻记者要转变采访作风, 不能把焦点仅放在采访领导方面, 而是要注重细心观察和深入发掘, 提取会议或活动的主题, 并在节目中真实而准确的报道相关的内容。
其次, 社会新闻栏目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 每一个环节都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 从整体来说首先要打造思想厚度, 制作有内涵的新闻节目。面对当前竞争激烈、新闻资源有限的状况, 所谓独家资源、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以成为现实。因此, 社会新闻栏目就要转变思想, 推行转嫁策略, 如从新观点、新视角的角度开展新闻报道, 从而提升社会新闻节目的品质。
4结束语
总之, 新闻采访写作是社会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 不仅关系着媒体品牌, 更关系到了新闻媒体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 新时期的新闻采访写作应积极转化思路, 同时转化媒体本位, 在开展新闻传播的同时投入相应的受众行为研究, 运用新视角、新思路和新观点, 让新闻传播与受众行为的步调保持一致, 让传播内容能够满足受众需求, 从而体现新闻栏目的存在价值, 创设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剑.深度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研究——以《新闻调查》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9) :143-143.
[2]陈潮亮.电视社会新闻深度报道的突破[J].新闻前哨, 2011 (2) :83-84.
[3]董志浩.谈新闻的深度报道与社会共鸣[J].琼州学院学报, 2007 (S1) .
3.新闻采访技巧研究 篇三
[关键词]三个;分号连接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闻内容和新闻写作的资料来源,改进新闻采访的质量,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掌握发问、倾听等采访技巧,有效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只有不断改善新闻采访的相关技巧,才能够摆脱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满足新时期的新闻采访要求,提高新闻采访的意义和价值。所谓“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而要想做到有价值的新闻采访,首先要有良好的准备工作。
1.充分做好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1.1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为了保障采访工作的顺利与成功进行,记者在采访前应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准确把握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接受采访时的心理状态。还应该明确采访思路,预先制定采访计划。在采访报道突发事件时,更要求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获得最真实的信息。例如突发交通事故,只有记者及时赶到现场,才能够获得受访人较为清晰的描述。因此,新闻记者要加强与各界人士的联系,构建起有效的新闻热线和市民热线,以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获得及时而准确的资料。
1.2有针对性地设计采访问题
恰到好处的提问,是采访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做到足够精彩的提问,就要在进行准备工作时,有针对性地设计采访问题。只有根据受访人的性格、工作、经历、情感等具体情况来设计采访问题,才能提高新闻访谈的质量,否则会对新闻采访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对于地位较高的受访人,如过未能进行充分的问题准备,容易因敬畏心里产生紧张情绪,从而提出水平过低的采访问题;而对于普通群体采访时,又可能由于其对记者工作的新奇和崇拜,对记者的正常采访工作产生了干扰和约束。
2.采访过程中的技巧运用
2.1非语言符号的实践运用
非语言符号是指人的神态、姿势、表情等能够透露出内心情感的信号。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不但要准确理解采访对象的有声语言,更要善于把握受访人的非语言符号,并在采访场合能够正确使用这样的信号。这样的无声信号又叫做体态语言,是用表情、手势、姿态来传递信息的工具,对于加强记者和受访人的沟通交流有着莫大的作用。在进行实际的新闻采访时,记者可以自身的微笑与眼神和受访人互动,从而有效地构建受访人的沟通、理解、认知的模式。借助默契配合、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新闻采访非语言符号,以及借助这样的语言形式对受访人给予支持、肯定和激励,以确保记者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采访成效。
2.2掌握发问与倾听技巧
发问与倾听是记者与受访人交流的主要方式。记者应具备过硬的发问技巧,才能有效的挖掘受访人的个人经历。记者在提问时要注意分清主次,由浅及深、循序渐进,不可提问过于笼统的问题,如“你的感想是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只能得到泛泛而谈的答案,降低了提问质量和效率;在从小的问题发问时,要紧密围绕访谈主线,保持发问的鲜明生动,但要避免提出对于受访人过于敏感的问题;最后,要控制提问语气,保证提问的氛围相对轻松,以使受访人配合采访工作。合理的提问技巧,可以使受访人敞开心扉,与记者进行深入交流。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不仅需要具备有效发问的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新闻采访中的倾听不仅仅是单纯地听受访人的描述,而是根据受访人的话语,分析其中的内涵和受访人的心理状态。记者在倾听时,一方面不要纠结于受访人所讲的个别字词语句,而应该从大方向上分析受访人的思想情感,从而避免采访时对受访人形成过于感性的认知;另一方面,在记者在采访时对于不同的采访事件,不应区别对待,只要受访人愿意叙述,记者就应该认真倾听;同时,记者应正确对待受访人与自己在认识观点上存在的分歧,尽量换位思考,求同存异,从而更有效地挖掘新闻素材。
2.3做好采访的记录工作
良好的记录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是后续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采访時,记者应当懂得运用合适的采访记录手段,并且应当学会运用多种采访记录技巧,以提高记录的全面性和真实性,避免信息的遗漏。一般情况下,新闻采访的记录手段包括了录像、录音、笔记和心记等。其中最为常用的采访记录手段为笔记和心记,特别是一些比较简短的人物采访和会议采访中运用更为广泛。记者在进行采访记录时,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先是有效理解受访人对问题的描述,抓住受访人描述的关键内容。还可以根据记者的自身习惯做好采访记录,借助缩记等方式,确保记录的速度。同时需要保证采访笔记的条理性,清晰地记录受访人的描述、实际情况等要点信息。
3.有效提高新闻记者的自身素养
3.1培养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
记者作为新闻工作者,是使用文字进行服务的职业,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培养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学素养,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练笔,只有坚持常常写作,积累素材,才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同时,新闻采访的受访人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确保新闻采访的效果和新闻价值,记者应当加强自身新闻语言功底的培养,以保证采访过程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清晰客观地将采访结果呈现给新闻受众。
3.2树立吃苦耐劳的工作意志
记者作为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要有吃苦耐劳的工作觉悟。新闻采访常常会面对比较恶劣和危险的工作环境,因此记者应该具备不畏艰苦的工作意志。同时,在内心观念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坚持自我,面对采访的种种困难,要有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精神。
3.3坚定客观公正的采访立场
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要明确自身的政治观念和道德立场。对于采访立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直接关系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客观态度。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采访立场,以政治观念和职业道德自律,用事实说话,客观公正地进行新闻采访。
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采访的技巧运用,是新闻记者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受访对象千变万化,这就要求记者能够不断地吸收和学习新的知识,灵活运用相应的采访技巧。只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充实、提高、历练,才能具备对受访人的观察力和对新闻的发掘能力,相应地才能在采访工作中获得有价值的新闻要素,打造出有水平、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实现新闻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明辉.对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21:120.
4.电视新闻采访 篇四
电视采访是求知、探索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电视采访是一门研究人的艺术,是对人的心理、人性本质、人性弱点、人性优点的揣摩、印证与对质。
视角:一个有个性的普通人的视角、一个好奇的视角、一个求知的视角
电视采访的媒介特征
具体来说,从现在发展着的电视采访方式看,电视采访至少在技术手段、报道信息形态、信息采集方式、人际采访方式、采摄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
什么是策划
从《电视节目策划技巧》一书认为策划是“为实现某一目标,在尽可能全面、客观、准确、科学地认识与该目标相关事物的基础上,而制定出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行动步骤、计划或指南”。《电视节目策划学》一书认为:“电视策划是对于某电视的某一种行为,借助特定电视媒体信息、素材,为实现电视行为的某种目的、目标而提供的创意、思路、方法与对策。” 从电视采访的角度来理解,电视采访策划是指电视记者为了迅速准确地采访到新闻事实,而在采访报道之前所指定的方法与对策。
确定电视采访选题的原则
确定选题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种依据: 1.以栏目的总体定位为核心诉求
2.以报道思想为依据
选题角度的具体要求
1.以事实为基础
2.以独特为方向
3.以可视性为要求
4.以观众的兴趣点为参照
5.以具体的核心人物而作为承载
如何确定选题角度
1.从现场中寻求选题角度
2.从事物变化中寻求选题角度
3.从历史延展中寻求选题角度
4.从事物特点中寻求选题角度
5.从实物对比中寻求选题角度
6.从事物联系中寻求选题角度
策划的基本要求
1.策划要以调查研究作为基础
2.策划必须尊重新闻规律
3.策划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4.策划要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要有应变的多个方案
新闻报道的分类
1.事件类新闻
2.现象类新闻
3.主题类新闻
结构电视新闻的具体方法(结构电视新闻报道的思路是什么?)
1.新闻事件化——以真实的事件作为依托和承载 2.事件故事化——故事化的叙述方式 3.故事人物化——中心人物的设置
电视新闻节目的中心人物有什么功能
1.中心人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代表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集团的整体形象,中心人物具有以个体反映整体,以个性反应普遍的功能;
2.中心人物能够推动事件向前发展,报道通过过展示中心人物的行为动态、矛盾冲突使事件往前推进; 3.通过中心人物的语言、行为等动态因素,报道以人际交流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
4.中心人物使节目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摆脱概念与说理的简单状态,呈现出生动而丰富的人文信息。
如何发现中心人物(对中心人物的判断有什么标准和方式)
1.中心人物首先是事件当事人、核心人和见证人,是离现场最近、对事件细节信息最为了解的人物。2.中心人物具有典型性。3.中心人物具有个性。4.中心人物具有命运感。
5.中心人物能在镜头前讲述故事、表达情感。
什么是动态采访方式
我们对动态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电视画面的动态,一是采访过程的动态
采访动中动态因素的实现方式
1.从静态的事物中寻找到动态的因素
2.注重所采访和拍摄的事物的内涵、信息以及兴趣点 3.运用运动镜头,即通过镜头的机械运动来强调画面的动态
“挑”、“等”、“抢”三字技巧
“挑”是挑选。挑选是一种主动意识,是在拍摄中渗透着记者的主观思路,是记者与事件的有效互动。“等”是等待。有人说,新闻是等出来的。电视记者要学会在等待中观察,在等待中预见高潮的出现。“抢”是抢拍,抢拍是记者在现场瞬间的判断,是记者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状态。
什么是细节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细节是“电视采访现场中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感情和意义象征的细微之处”。在这个定义中,我们理解采访细节首先是细小、具体的。其次,采访现场中一个好的细节具有新闻价值、人物情感以及意义象征的内涵。
什么是同期声
同期声是客观的声音与音响,是从现实生活中摄取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的声音与音响。同期声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记者、事件当事人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碰撞发出的声响,自然环境发出的声响,现场的有源音乐与音响(比如现场的电视机、收音机等传答出的音乐、音响)。
现场报道的技巧与方法
1.突出出镜记者与事件、现场的关系 2.以动态的人际传播形象化的展示现场信息 3.利用现场环境和物件 4.使现场信息条理化、秩序化 5.注意背景环境信息 6.注意时态
二、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电视新闻消息
首先,电视新闻消息通常内容单一,没有复杂的旁枝末节。其次,有些电视新闻消息的报道没有充分的电视化。
1、电视新闻消息报道的“四少四多”
•第一、现场直播报道太少,后期转播和录制完成的太多。
“现场感”:是指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现场完成全部的报道任务,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现场感是电视报道的主要优势和重要特点。
第二、主动采访太少,被动采访太多
• 只有加强主动采访的力度,多一些自己的发现,多一些独家的报道,才能避免同其他媒体的雷同和撞车。
第三、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太少,常规性的报道太多。
• 新闻信息的价值不仅在于“快”,更在于它的“新”。
• 突发事件的报道要运用电视画面的叙述力和表现力,使其成为画面感极强的报道。
第四、有针对性的画面太少,万能的空镜头太多。
电视新闻报道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需要镜头的表现力。
2、电视新闻消息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突出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电视画面不善于反映新闻消息的时效性,所以要求文字稿一定要准确交代时间要素,突出强调新闻消息的时效性。
第二、交代新闻事件的背景因素
• 电视新闻消息的应该用简介概括的语言,直接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时代、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因果关系以及新闻人物的基本情况。
第三、突出主要新闻信息,确定报道的角度、方向与主题
电视画面共时态地呈现出多种信息,需要用文字给与必要的强调突出,排除那些选择性信息因素的干扰。
第四、帮助画面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现场氛围和现场活动,是电视新闻报道最具特色的地方。解说词应该配合画面形象,突出画面特征,可以对现场气氛起到一种强化与渲染的作用。
第五、根据不同的播出时段,调整不同手段的使用程度和比重
•早间新闻:突出听觉信息,以“说”和“听”为主。•晚间新闻:突出画面信息,以“看”为主。
5.新闻采访稿 篇五
拾金不昧象一盏灯,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一盏盏灯相连,就可以照亮整座城的天空。
五月,透蓝的天空,悬着温暖又似火的太阳,我们迎来了“五一”小长假的到来。三天的假期其实是短暂的,许多同学出去游玩没有尽兴,却不得不在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赶回学校。
这天下午,杨烨同学和表姐一起在打车回学校的途中,在出租车的后座上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男士的钱包,当她打开钱包时,十分的惊讶。里面放着价值三万元的现金面炒,还有三四张的银行卡以及一张身份证等。当时这两个小姑娘也惊呆了,后来心想:如果把钱包交给司机师傅,也许不一定会转交到失主的手上,或者会拖延时间耽误了重要的事情。于是,杨烨同学和表姐便商量看能不能尝试自己找到失主。幸运的是,她们在钱包里发现了一张酒宴的票据,凭着里面的电话号码联系到了失主——刘先生,并约定在云龙区见面。
当刘先生和朋友赶到云龙区时,万分的感动,随即从那三万元中抽出一叠(据悉大概两千元)作为感谢,而这位拾金不昧的少女却婉言拒绝。刘先生想打电话让徐州日报的记者前来报道这位拾金不昧的少女时,也被杨烨婉言谢绝。后来刘先生经过打听知道了杨烨的学校,在第二天和家人一起到学校找到了杨烨和校领导,并赠予一面“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作为感谢。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杨烨同学在平时喜欢在看一些杂志报刊,特别关注一些见义勇为、爱心奉献的社会事例。在宿舍里有时间会上上网,看一些青春励志的电影、微电影、短片等。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出去逛逛,喜欢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社会上的弱小群体。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杨烨同学的家庭氛围比较浓厚,据杨烨同学自己透露,在家时,爸爸妈妈一直教导自己要洁身自好,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不可以拿,而妈妈经常看的普法节目也影响了自己。
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杨烨同学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那一刻,她拾起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送还的,是一颗至纯至美的心。她是我们青少年中现代的“小雷锋”。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而我们身边的美,就在像杨烨一样的人身上。阳光不止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内心。杨烨同学的事迹让世界充满了温暖,让我们拥抱了光明,也让我们懂得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6.新闻采访实践报告 篇六
学院: 信息管理管理学院
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习名称: 新闻采访实践
姓名:
学号:
# 实习地点:黑龙江大学校园
实习成绩:
此部分填写实习报告正文,具体要求如下: 1.各教学单位要根据各实习环节的特点及内容要求规定实习报告撰
写内容及字数,并形成院内文件存档。2.实习报告中所得的数据、表格、图片等纸质文档必须剪裁合适,粘贴在报告中。
实习报 告
实习时间:2010年5月15日至2010年5月29日
实习地点:黑龙江大学
实习对象:大一学生 教官 辅导员
实习目的:(1)了解学生军训的情况
(2)了解新生军心后感受及所学到的东西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
(4)通过实习努力提高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不足然后反馈到学习中,更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5)提高观察事物及捕捉有价值新闻信息的能力
实习内容:(1)实地采访
(2)针对学生、教官、辅导员提出一些问题
(3)访后写作
(4)编辑整理
实习总结:这段采访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令我们终身受益。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只有掌
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我们才会有理论的支撑。但是理论与实际始终存
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掌握了新闻采写知识,也不见得在真正的采访实践中得心应
手。在这次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专业知识的匮乏。所以,我们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了
实践当中,指导我们如何去做新闻采访。
第二;要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
高的关键。在这次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采访前期准备的重要性。由于
前期准备时的草率,致使采访期间没有什么问题可问,也没有具体的采访计划,只能期盼新闻自己来敲门。新闻记者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新闻,不仅仅要靠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第三;自信以对,持之以恒。就拿我来说吧,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在做采访的时候经常会紧张,语塞。这种不自信的表现,往往也容易使采访对象紧张,影响采访质量。所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面对自己的采访对象时,要学会自信以对。在这次采访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要坚持不懈。如果我们小组没有坚持到最后,那么《周记陶艺坊》的那条重要的新闻线索也就不可能被挖掘。对于这次实践的感受,一言以蔽之,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带着这份实习的成果和心得,我们决定重树信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自身修养,争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新闻事实。不论采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采访是一种包含许多环节在内的系统活动。每一个环节都能对另外的环节产生影响,做好每一个环节又都有许多规范和要求。它们既是技术的,又是艺术的。记者水平的高下,新闻业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采访技艺的掌握。这种掌握,只能通过长期的磨练和对成功记者的经验的揣摩,逐渐积累。但通过对这些成功经验的理性的和条理化的总结的学习,则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进程。这里主要讨论新闻采访过程中一些前期阶段中的问题。
采访的准备工作分为两种,即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
除突发事件的采访外,新闻记者在平时还从事主动的、有目的的采访。这种采访事先有明确的报道思想,有充分的资料准备,有周密的采访计划。如何采访 在交谈中发现线索 在采访中听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边听边动脑分析,尽量启发被采访者多谈一些与新闻有关的素材。一是要善于启发交谈者讲话的愿望;二是要善于抓住中心问题;三是要善于抓住细微的变化。现场采访观察要仔细 直接到现场看,是采访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是观察要全面;二是观察要入微;三是观察要深入。问情况要虚心 提问,是采访成败的关键。采访提问是艺术,不可轻视。提问一定要看采访对象、新闻事件性质和场合。如何掌握提问这门艺术,呢一是分层次提问;二是问话要抓住对方心理;三是注意一些不该提问的问题。
以上都是此次我对于新闻采访多学到的理论知识及实习我所学习到的内容。
教师评语
注:指导教师可为本专业指导教师,也可为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如为实习基地教师,须在指导教师签字处加盖公章。篇二:专业新闻报道实验报告1 重 庆 大 学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课程名称 专业新闻报道
开课实验室 学院实验室
学 院 新闻学院 2012级 新闻学 1 班
学 生 姓 名 号
开 课 时 间 2013年 至 2014年 学年第 二 学期
新闻学院 学院制
《专业新闻报道》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新闻学院实验室 2014年5月 11日 篇三:新闻采访认识实习总结
新闻采实习总结访认识
一、实习认识 一个星期的新闻采访实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一个星期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开始怀念起了我们一行四人第一次出去采访的那一个星期的难忘时光。回过头来开始认真总结这一个星期的得失时,发现通过这次的实习,我有着太多的收获。
新闻采访实习的第一天,王君义院长给我们请来了沈阳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蔡浩老师,蔡浩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给我们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对于将来的新闻事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对于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更要以身作则。让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理论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外,更要有不怕困难的敬业精神。新闻采访实习的第二天,王君义院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舞台——镜前播报,并邀请盛时老师给我们做详细现场指导。初次站在镜头前的我,显得六神无主,总结起来就四个字:紧张,激动。这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除了有要好的演讲口才之外,还需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新闻采访实习的第三天,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访,我们被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确立新闻采访采访主题,我们四人小组确立主题后开始了接下来几天的实战演习。这次的实战演习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二、实习收获
通过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使我得以将课堂所学予以运用和发挥,锻炼了自己的新闻业务技能。我在实习过程中,把在课堂上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这次的实践过程当中,从一开始策划到采访、照相、写稿、修改、编辑、后期制作等。通过这些环节的亲身体验,使我对新闻工作的整个流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使我得到的锻炼更为充分,更好地提高了我的新闻业务能力。
三、实习心得
首先,自己要自信。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要有了自信,你才不至于担心被采访对象的百般刁难,担心自己采访报道的新闻不被人所接受。这次的新闻采访实习正是有了自信,我们才敢走出校园,迈向社会进行揭露乞讨老人事实真相的报道。
其次,做事要认真。外出采访时,一定要事先准备,检查好要带的东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写新闻稿时,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这次实习采访乞讨老人,就事先没有把照相机充满电,就错过了该拍没拍的照片。
《实践报告格式》
目 录
前言....................................................1 第1章 实践报告正文.............................................................................1 1.1 实践目的........................................1 1.2 实践内容........................................1 1.3 实践结果........................................1 1.4 实践总结或体会..................................2 1.5正文字体........................................2 第2章 实践报告内容.............................................................................2 2.1实习目的........................................2 2.2实习内容........................................3 2.2.1实地采访...................................3 2.2.2访后写作...................................3 2.2.3编辑整理...................................4 第3章
实习收获.......................................................................................4 第4章 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 第5章 对实习工作的建设性意见.................................................................5 第6章 总结................................................................................................6 前言
系部名称: 专业: ______ 年级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 学号:____ 实践单位: xxxx公司 实践时间: 2010 年--月--日 至
2010年--月--日 共--天
关键词:目的、内容、结果、体会、总结
一、实践报告正文
1、实践目的:主要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 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 实践要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2、实践内容:先介绍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3、实践结果:围绕实践目的要求,重点介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分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依据,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后附录。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习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4、实践总结或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着重介绍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分,应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自身不足之处,简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5、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字数:3000字左右
二、实践报告内容 1.实习目的细致的讲,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因此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2.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编辑整理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篇五:采访成功人士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坚持不懈 努力拼搏 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学生姓名:学 号:
系 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一月
坚持不懈 努力拼搏 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摘 要
和平年代,英雄也许不再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但依然闪耀动人的 光芒。在我的身边,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平凡却不平庸。此次寒假,我利用十天的时间采访了身边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有教师、工人、个体户、上班族、大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探寻他们的成功之路,体验他们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成就伟大。经过数天的接触,虽然他们的成功各不相同,却阐释者一个共同的道理: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仍然能够取得的成功。
关键词:坚持 努力平凡 付出 成功人士
前言:
在这次采访中,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让我感触颇多,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每时每刻都在跟着他们的一言一行思考,他们的成功之路让我深刻领会到坚持、努力对于在人生道路上奋斗的平凡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一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努力奋斗的勇气去面对生活,只要肯坚持,只要肯努力,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一定会取得成功。宝剑风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没有恒心、耐心、毅力,没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坚定不移的精神,成功还会属于你吗? 第一次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感受到很多东西要比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深刻的多,从实践中汲取营养,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走向成功的彼岸。
实践的过程:
此次以体验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为主题,我通过面对面谈话,实地参观等方式,对十个不同行业的人士进行采访,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成功的经验。
采访感受:
通过十天的采访,我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磨灭的闪光点。我深刻体会到,成功对于一个平凡的人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每个平凡的人只要坚持既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最终都会成功,平凡往往孕育着伟大,彰显着成功。
调查资料:
1、无私奉献,默默付出——高秀礼
他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和激情都挥洒在乡村的课堂上,他用自己半生的心血浇灌着一个个渴望知识的灵魂,他就是——高秀礼。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热爱的教育工作,付出了比一般教师更多的劳动汗水,他用一颗金子般的纯真爱心温暖了、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他已经记不清曾经有多少孩子得到过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也记不清曾经给多少孩子义务补课??,他的奉献精神令人佩服,他的爱心事迹令家长称赞。她不仅在平凡讲台上留下了自己那特殊的足迹,更在众多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最美丽的微笑。
如今,他一天退到幕后,干起了后勤工作,为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保驾护航。他说:“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帮助别人,再苦也是值得的,我这一生坚持在教育战线上,可说是桃李满天下,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行各业上成绩突出,我觉得自己是成功的。”憨厚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动,平凡又怎样?普通又怎样?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用自己的努力有益于别人,有益于社会,就是成功的,祝福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医者仁心——张国锋
初次见到张大夫是在一个病患家中,他正在为患者做针灸,为避免打扰到他,我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默默地在一旁看着。只见他一
边扎针一边轻声询问患者的感受,患者是一位老人,张大夫扎完针后还贴心地为老人盖好被子,就注意事项向老人千叮咛万嘱咐。我看在眼里,颇有触动,医生就应该是这样的。
对待出诊的病人是这样,对门诊病人更是无微不至,有患者来输液,张大夫便吩咐爱人做饭给病人吃,熬小米粥给感冒的孩子、老人。来看过病的人们都说,张大夫不仅看好了他们的病还暖了他们的心。对此,憨实的他只是谦虚的笑笑。他说,作为医生不管他是贵贱贫富,老幼美丑,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他说:“这一生我只做一件事——珍爱生命”。这样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为之振奋,是啊还能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张大夫他是成功的,对于医生来说,相对于精湛的技术而言,医德更为重要。
7.新闻采访论文 篇七
1 新闻采访的主要特征
1.1 新闻采访的真实性
新闻,最大的一个特征便是具有真实性。新闻的传播就是让人们用另一种方式去认识、了解世界的一个过程,所以必须先有事实,由事实引导出新闻,也就是说事实就是新闻报道的前提。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作为采访者,要把握的第一点新闻采访特征就是真实性。要想顺利且完整地做出一篇新闻,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要经过多个环节来逐步实现。但在采访环节中,真实性是最重要的环节,若采访本身没有具备真实性的话,那后期的所有环节都显得毫无意义。故此,在采访中,一定要将新闻的真实性作为根本,确保整篇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
1.2 新闻采访的时效性
时效性也是新闻的主要特征。对任何一家新闻媒体而言,越早地掌握新闻信息,其价值就越大。换而言之,新闻就像是在与时间做一场激烈的比赛,作为一名新闻采访者,在得知新闻消息后,应立即赶赴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才能保证新闻的鲜活,才能充分体现出新闻的价值所在。
2 新闻采访的技巧分析
2.1 采访前的充分准备
采访者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采访前,要与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等做好沟通,并进行妥善的分工组合,才能在采访过程中应对自如。采访者在采访前也应该对采访对象、采访地点和采访事情充分了解,达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采访过程中掌控全局,进而更顺利地进行采访。
2.2 拥有端正的采访动机
在采访者进行新闻采访时,必须拥有一个端正的采访动机。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与真实。好好把握采访动机,如果带着动机或个人感情色彩去采访,是不可能做出真实且有价值的新闻。作为一个新闻采访者,不能因夸大、敌意或者受人贿赂而扭曲采访内容,这些不端正动机都是采访者应该避免的事情。不以个人感情用事,公正、真实地进行新闻采访,才是一个采访者应该拥有的采访动机。
2.3 采访应尽量接近第一现场
在采访中,采访者应皆尽可能地接近第一现场,这样才能够真实地了解现场的相关情况,从而采访到与事件存在利害关系的人士,得到第一手的新闻采访资料,最终报道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新闻。
2.4 应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用相应合理的采访策略
每个被采访对象都是独立存在的,因被采访对象的千差万别,这就需要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针对被采访者的知识层面、社会地位、性格特点等,运用自己的采访技巧,只有选择正确合理的采访方式,才能在短时间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2.5 采访过程中的深入洞察与思考
采访者在采访时,不但要进行深入采访和思考,还要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力,判断出大众所关注、想了解的信息。采访者对采访事件思考的深度是观察的关键,不但要求采访者了解事情的表象,而且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事情本质,最后将深入挖掘出来的本质展示给大众。由此可见,拥有高超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思考能力,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采访者。这样,采访者做出来的新闻才能吸引大众大眼球,满足大众对新闻的需求。
2.6 在采访环节中避免假新闻
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主要特征。应对突发性新闻和纠纷类新闻,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附带感情偏向,更不能出现采访者的主观臆断,一定要明确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尽可能地接近真实,避免假新闻。
3 结语
只有通过有效合理的采访才能获得具备真实价值的新闻,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闻采访的特征。新闻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应牢记新闻采访的特征,充分利用自己的采访技巧去展开采访。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采访技巧,并能熟练地运用,才能促进采访顺利地进行,最终给大众一个真实、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摘要: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前提,即任何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都需要优秀的新闻采访作为基石。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只有具有一个良好的采访思路、合理的采访技巧,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高质量。因此,拥有优秀的采访技巧显得异常关键,笔者将在本文对此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新闻采访,特征,采访技巧
参考文献
[1]郭晶.新闻采访中的倾听与提问技巧分析[J].科技传播,2014(4).
[2]李美楠.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与情感因素分析[J].科技传播,2015(11).
8.新闻采访须注意“四要” 篇八
采访前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采访前的准备。采访前的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要准备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采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导致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提问要详细具体
新闻作品中的生动之处来源于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记得笔者去乡下采访关于民生的社会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方针,鲜有具体的事例。当其偶然说起要为乡里的一部分农民上养老保险时,记者马上追问,准备给多少人上保险?平均每人能拿多少钱?乡里准备拿多少钱,县里准备拿多少钱?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问题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他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
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让对方难堪。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去提问。
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新闻采访论文】推荐阅读:
新闻采访写作采访提纲09-06
新闻采访内容10-07
新闻采访方式的变化08-07
新闻采访写作基础教案08-19
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09-03
新闻采访基础理论10-17
校园采访新闻稿范文07-25
新闻采访技巧基础知识08-22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作业_A(100分)08-04
采访优秀日记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