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构造试题

2024-08-10

房屋构造试题(精选8篇)

1.房屋构造试题 篇一

房屋构造论文

房屋构造是一门研究房屋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其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能、材料、性能、受力情况、施工原理和建筑艺术等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方案,以作为房屋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在房屋构造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下面的一些基本因素:外界环境的影响、建筑技术条件和建筑标准的影响。

外界环境,主要是指外界作用力、气候条件以及人为因素,而建筑技术条件指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等。建筑标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一般来讲,咱们日常所见到的大量性民用建筑多属于一般标准的建筑体系。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要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分别是: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一般影响房屋建筑物构造的因素有很多,构造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以上原则,分清主次和轻重,权衡利弊而求得妥善处理。

对于一般的房屋,其主要房屋构成部分有:基础、墙体或柱子、楼板和地面、楼梯、屋顶及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这些都是房屋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于房屋来说,可以说是缺一不可。我将通过我对此门课程的学习,简单说下我对房屋构造的这些部分的一个认识。

基础:位于墙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传给地基。从经济和施工角度考虑,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基础的埋深愈浅愈好,但最小不能小于0.5m。天然地基上的基础,一般把埋深在5m以内的叫浅基础。基础类型按照其形式不同,可分为带形基础、独立基础和联合基础三种。墙和柱:承重墙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层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墙体按照所处位置,可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能抵御风、霜、雨、雪对建筑物的侵袭,使室内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即起围护作用;内墙还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空间,起分割作用。墙作为房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社工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这些要求:结构及抗震要求,包括强度和刚度要求;功能方面的要求,包括外墙保温与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以及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墙体的构造,有块材料构造、隔墙构造以及幕墙构造等。其中块材料构造是我们房屋建筑里面最常见的墙体构造,其主要材料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转、砌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胶结材料,如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三种。这些东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如农村的一些家庭在建房子来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存在。

楼板和地面:楼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将建筑物分为若干层。楼板对墙身还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底层房间的地面贴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直接传给地基。除了楼板和地面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间房屋,还有顶棚这部分,与楼板和地面,共同组成了我们房屋的楼板层。一般我们楼板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且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的要求,另外,还有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除此之外,阳台及雨篷属于该楼板层的附属部分,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楼梯:是指楼层间垂直交通通道。房屋建筑的空间竖向组合交通联系,主要是依靠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坡道以及爬梯等竖向交通设施。而其中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设施,使用最为广泛。它一般是由楼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楼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直行单跑楼梯、直行多跑楼梯、平行双跑楼梯、平行双分双合楼梯、折行多跑楼梯、交叉跑(剪刀)楼梯、螺旋形楼梯、弧形楼梯。在我们学校教学楼十栋,就可看到直行双跑楼梯。另外,我们学校大部分教学楼,都是以平行双跑楼梯为主。

屋顶: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包括屋面以及在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承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屋顶通常按照外形或者屋面防水材料分类。屋顶按其外形分,有平屋顶、坡屋顶、其它形式的屋顶。另外屋顶还有卷材防水屋顶、刚性防水屋顶、涂膜防水屋顶、瓦屋顶以及吊顶棚。屋顶的设计,要符合功能、结构、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另外,为了迅速排除屋面雨水,需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这个时候,要选择屋顶排水坡度,确定排水方式,进行屋顶排水组织设计。另外,屋顶作为房屋的最顶部,还要注意其保温和隔热。尤其是咱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小房子,到了下夏天,总是那么的闷热。因此,本课程中也介绍了一些关于屋顶隔热的措施,如:屋顶通风隔热,具体措施有架空通风隔热间层和顶棚通风隔热,另外,还有蓄水隔热。

门和窗:门和窗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门:是提供人们进出房屋或房间以及搬运家具、设备等的建筑配件,主要功能是交通联系。有的门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风采光。他们都是属于建筑的围栏构件。在设计门窗时,必须根据有关规定和建筑的使用要求来决定其形式及尺寸大小。造型要美观大方,构造应坚固耐用,开启灵活,关闭紧密,便于维修和清洁,规格类型应尽量统一。在房屋建筑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材料有木门、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彩板门窗等。门窗在房屋设计中,是要严格按照房屋建筑的标准的。任何门窗都是有固定的规格,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设计。

除此之外,房屋建筑还有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并连同屋顶结构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又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一般来说,基础、墙和柱、楼板、地面、屋顶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门、窗、楼梯等则是建筑物的附属部件。

2.房屋构造试题 篇二

一、组织现场教学, 学生完成调研报告, 汇报调研成果

该课程实践性强, 房屋的构造原理和方法相对抽象, 组织现场教学增加了学生对于建筑构造的感性认识, 教学地点从相对封闭的教室转移到工程现场,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整个教学中有多个模块安排了现场教学, 每个模块都是按照如下程序组织教学活动:任课教师针对项目编制调研报告, 学生课前熟悉任务, 课上教师组织现场教学, 实际考察完成后, 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调研报告, 再次授课时学生分组交流汇报其调研成果。现将三个主要的环节介绍如下:

环节1:教师编制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学生活动的行动纲领, 教师要结合调研对象, 精心编制, 力求调研报告明确具体、简单明了, 可以采用列表等形式。

环节2:开展现场教学

导论部分, 即第一次上课时, 现场教学的地点安排在学校, 参观学校的教学楼、食堂、宿舍楼三个建筑, 通过考察与教师的讲解, 让学生对于建筑的六大构造组成有一个大概了解。

基础部分, 基础不同于房屋的其他部分, 本部分施工完成后就会回填, 学生在生活中看不到其构造, 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部分, 安排工地的参观学习, 此过程需要结合合作企业的工程进度, 参观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桩基础等构造, 如果企业现状不允许, 可以播放相关的施工录像, 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楼梯模块, 有两个环节会涉及到参观学校的楼梯, 一个是楼梯形式和楼梯各细部尺寸部分, 要求学生调研学校的五部楼梯, 调研前下发调研表格 (提前设计好, 包括楼梯的形式、楼梯梯段宽度、踏步的高度宽度、扶手的尺寸等) , 学生课余时间分组完成各楼梯的测量与调研工作;再一个是楼梯的设计部分, 如底层、中间层和顶层楼梯平面图中上下剖切线的标注, 再如当底层楼梯作为出入口时, 第一个梯段下高度不能满足通行要求的处理手段, 随堂带领学生到教学楼楼梯间实地讲解, 然后再回到教室讲解楼梯平面的设计, 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

环节3:分组汇报交流、评价

学生在课下结合调研情况, 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调研报告, 其后汇报交流的组织也很重要, 这个环节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有很大作用, 一般是分小组 (三到四人一组) 进行汇报, 这种方式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汇报,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此过程中, 主要是完成点评任务, 在每组汇报完成后, 点评其成果, 调动课堂气氛, 并将理论知识穿插其中, 教师要能收住课堂, 对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还要完成评价过程, 即对于各组的打分。

其实现场教学不仅限于要到工地去实习, 房屋建筑构造这门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我们身边的建筑中, 灵活选择现场教学, 如门窗部分, 授课教室就有, 结合教室的门窗提问题, 为什么是这样展开讨论, 让学生观察周围建筑物的构造, 思考讨论, 给出答案, 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利。

二、组织模型制作竞赛,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模型制作, 不仅能使学生理论指导实践, 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能力。通过组织模型制作大赛,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 分组制作建筑构造模型 (教学地点在学院模型实训室) , 集集体智慧, 合作完成。教学中安排了基础、楼梯和楼板三个构造部分的模型制作任务, 这三部分的构造类型比较多, 构造相对简单, 模型制作也相对容易。

环节1:教师编制模型制作大赛策划书

教师布置模型制作大赛策划书, 策划书中给出学生制作模型的要求, 给出构造部分的建筑详图, 基础部分有条形基础、独立柱技术和片筏基础等形式;楼梯部分有单跑楼梯, 双跑楼梯, 剪刀式楼梯以及螺旋楼梯等形式;楼板有板式、梁板式、无梁式等形式。

环节2:学生分组制作模型

学生自由分组, 根据策划书要求自主选取构造类型, 根据施工图要求完成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 根据图纸的尺寸, 选择合适比例, 选取材料, 利用不同直径的铁丝代替钢筋, 将配筋情况表达出来, 钢筋配置数量、位置等和图纸配筋符合, 用亚克力板制作模型的外轮廓, 保证内部配筋的可见性。

模型设计和制作过程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表达的过程, 是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的过程, 是真正落实“做中学, 学中做”教育理念的过程。

环节3:学生展示讲解模型制作过程、设计理念, 评价

各组派代表讲解模型制作过程、设计理念, 小组之间互评, 组内成员自评, 教师评价, 汇总得出各小组在本项目的成绩。

三、安排房屋建筑局部设计活动

遵照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简单到复杂按照模块内容, 循序渐进的、分阶段安排大作业, 设置多个课程设计任务, 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按照任务书, 分小组完成任务。通过课程设计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完成设计任务, 讨论发言, 学生由“被动式受教”为“主式参与”, 以参与者身份感受案例, 以决策者身份完成设计项目。学生更注重设计过程, 而不是最终结果, 课程设计环节的重点是设计过程的设置, 其次才是设计成果的表达, 培养直接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1:教师编制设计项目任务书

设计项目的选择应慎重, 要精心选择、有针对性, 能全面反映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当, 要根据适用的教学对象, 贴近于学生的工作实际, 使他们更有兴趣参与;在分组设置上要合理编组, 各小组成员之间要注意能力和水平的搭配。此过程中教师是幕后的设计者, 是整个项目实施推动的组织者, 要把握教学的整体方向。

课程中安排了三个分项目的设计任务和一个综合设计。三个分项目的设计分别是:墙身大样详图设计, 楼梯构造设计, 屋顶排水设计。在教学实践中, 这些模拟施工项目, 使学生得到假题真练的机会, 锻炼学生动手做设计的能力和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环节2:学生完成设计说明书、绘制图纸、制作模型

学期最后一周, 安排综合的实训项目。学生6人一组, 从学院档案室将我院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拷贝, 学生选择其一, 一周内完成计划、采购、抄绘 (仅限建筑详图) 、模型制作及汇报等工作。这一综合实训项目, 要求多, 需要学生提供的成果也多, 而时间有限, 需要学生分组配合, 各组的计划要合理、分工要明确, 分组完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协同合作能力;制作建筑模型前, 学生详细识读图样, 理解其构造原理, 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学生抄绘图纸的过程, 培养了绘图能力;制作模型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从二维的图纸设计到三维的模型制作, 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环节3:学生汇报成果, 评价

作品汇报过程, 学生走上讲台, 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自我表达的能力得以提升。教师要做好指导和点评工作, 指出设计方案的优点和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起到评定和促使学生提高的双重作用。

四、注重过程性考核, 更多关注学生平时参与

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70%, 着重测评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视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过程, 从四份调研报告的撰写及其汇报情况, 三个模型的制作评比结果, 四个项目的设计作品集等多项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汇总出学生的过程性成绩。这种从传统一考定终身转变为以平时作业为主的考核形式, 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在一起, 减少了学生临考前抱佛脚的现象, 更加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

考核时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小组间自评、互评, 任课教师评分, 企业指导老师评价综合得出每次实训环节的得分, 评分时对学习成果进行定量评价, 同时对于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给出定性评价, 将结果与过程结合在一起, 形成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

五、结语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让学生体会到建筑构造设计的灵活性, 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式的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交往、表达能力,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设计项目的实施,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通过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做中学的实践使学习过程变为富有创意与个性的过程;通过组织小组汇报, 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摘要:房屋建筑构造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 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通过组织现场教学、模型制作竞赛、房屋建筑局部设计等活动, 突出小组合作学习, 倡导“做中学”“学中做”,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房屋建筑构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建中, 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3) :21-23.

[2]唐小莉, 何云梅, 姚永肿, 奉丽玲.项目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昆明:台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 (1) .

[3]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浅议房屋建筑构造柱 篇三

关键词:整体性;构造柱;质量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一种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许多施工单位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过程中没能注意施工质量。这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给建筑物带来隐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1构造柱的性能和作用

设置钢筋混凝构造柱是提高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能力的一种措施。构造柱在水平面上一般布置在外墙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并与每层圈梁有可靠的连接;在竖向则要求沿整个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通过圈梁构成一个类似“小框架”的空间体系。它对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砌体的抗剪强度和抵抗水平推力的位移以及减少地震变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据有关构造柱试验研究资料表明,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墙体抵抗外力的强度最大可提高20%,墙体延性可增大3倍以上。当墙体发生约12 cm的侧向位移时,仍可承受035MPa的垂直压力而不倒塌。构造柱和圈梁的共同作用,可对砌体变形起约束作用,并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

2构造柱在构造方面的要求

2.1多层砖房构造柱应符合以下要求: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mm,纵筋宜采用4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纵筋宜选用4414,箍筋@≯200ram,房屋四角处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2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每隔500mm设2根拉结筋,每边伸入墙体内

2.3构造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楼层增设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配筋砖带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问:其它情况下,配筋砖带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接通。配筋砖带的截面高度不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低于M5。

2.4构造柱按构造设置,不需单独没置基础。当基础顶部设有圈梁时,构造柱可锚固基础圈梁中。

3构造柱的质量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3.1箍筋、拉接筋设置不能满足规范规定

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第50cm设置2根水平拉接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在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可用绑扎接头,其绑扎接头长度1d,一般为35d,在绑扎段内的箍筋间隙不应大于10cm上述几点除墙体拉接筋尚能保证(也不完全是间距50cm)其它如箍筋加密等几乎均最有做到,究其原因是施工管理水平低、技术素质差。

3.2楼层间构造柱轴线错位

在浇注混凝土时不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在这层砌筑完毕而进行下层砌筑前的放线时,便发现下层构造柱歪了,因此在这一层又给到正位,便造成了上、下层不贯通,轴线移位的现象。

3.3造成构造柱“乱根”的原因

因构造柱的施工过程是,砌筑完一层后,往预留的“柱腔”内浇注混凝土。由于“柱腔”经历了整个一层的砌筑时间,其根部普遍夹有砂浆、砖渣等杂物,又由于混凝土是浇注到圈梁一平,在吊装完楼板,砌筑完墙体后,在构造柱根部出现比楼板低12mm的“柱坑”,在“柱坑”内的杂物很难清除干净,浇注混凝土后便在此处形成“烂根”现象。

3.4构造柱断条

由于构造柱内的箍筋、墙体拉接筋、圈梁钢筋等交织在一起,而且钢筋排放、绑扎又不规则。在圈梁和构造柱同时浇注的过程中,定会阻碍混凝土的下落;在筑施工时有时会不小心在“柱腔”内掉进并卡有砖渣,阻碍混凝土的充填;施工圈梁和构造柱时,所采用的河石又往往都是级配不好的砂漏,如果有大石块存在,也会使构造柱造成“断条”现象。

4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4.1混凝土接搓不好。混凝土浇捣前未清除模板内的木屑、碎砖、落地灰等杂物,也不用水清洗,使前后两次浇灌的混凝土不能紧密相接,构造柱的整体性不能保证。

4.2露筋和麻面。支模前,钢筋骨架上没有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致使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同时,有的钢筋位置不准,造成露筋现象;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和马牙搓砖墙未作充分湿润,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被砖墙和模板吸走,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和酥松现象。

4.3“跑浆”。一方面马牙搓两侧面的砖墙表面不平整,模板与砖墙之间缝隙大,另一方面,模板拼缝不严密,形成“跑浆”。

4.4空洞和“断层”。有的浇捣混凝土不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盲目采用摇晃钢筋骨架和敲打模板,代替振捣,造成严重质量问题:一是混凝土普遍不密实,马牙搓内混凝土不到位,砖墙与构造柱结合不紧密,拆模后,空洞和“断层”现象多;二是钢筋骨架普遍出现“散架”和移位。

5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首先要提高施工单位对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必要性的认识。根据工程的不同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具体措施如下:

5.1对于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在墙体砌完后形成“柱腔”,即预留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注,进行分柱段施工。为了,保证构造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重直线上,必须使预留的“柱腔位置准确。因而砌筑时要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吊直校正后立即用墙体拉结筋固定其位置。然后在浇筑、振捣混凝土前将构造柱中心线引向圈梁模板或”柱腔“上口上,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5.2设计为马牙搓的构造柱,从每层柱脚开始,砌筑时必须严格执行先退后前的原则,阻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每一马牙搓的齿高一般约为30cm(5层砖高),齿深不小于6cm。当齿深为12cm时,其上口采用一层进6cm、再一层进12cm的方法,使马牙搓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证浇捣密实。

5.3钢筋骨架应随分柱段施工面分段梆扎,绑扎点要牢固可靠,避免错位和滑移。竖向搭接头长度一般为35d.构造柱箍筋应在圈梁上下均不小1/6层高或45cm高度内,箍筋间距不大于10cm.对于沿墙体每隔500mm设置一道2根06拉结筋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砌筑者随砌随放,并保证放入固定在密实的砂浆水平灰缝中。

5.4严格执行配合比搅拌工艺要求。粗骨料位径宜用2cm下,坍落度宜控制在5—7cm.分段浇注时要按规定留置相应试块。

5.5构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浇灌的,一般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每层柱的底部预留清扫口,便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杂物。新的混凝土柱段浇筑、振捣前,对衔接处的旧混凝土面需铲除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再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灰砂量配置咸水泥砂浆,铺在旧混凝土面上,厚度为1~2cm,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有可靠的质量。

5.6构造拄振捣操作要设专人负责。浇注过程中设人对浇注柱段进行观察,以免出现漏浆、过振、中间受阻混凝土浇注不到位等现象。浇捣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实。振捣棒随振随拨,分层振捣厚度不超过300mm_为宜。振捣时严禁振动砖墙、钢筋,以免造成墙体松动、拉结筋脱开或钢筋骨架变位。浇注前必须浇水淋湿砖砌体和木模板,并封闭清扫口。构造柱与圈梁相交处必须同时浇捣。

4.房屋构造实训心得 篇四

建筑工程制图实训是教学与建筑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学习的能力。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问题,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及往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时间·地点

1时间:20__年(6月_日---6月_日) ○

2地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三、实习环境、内容

1实习环境:教学楼5号楼、3号楼、男生宿舍第3层、男生宿舍楼梯。 ○

2实习内容:绘制教学楼底层平面图、立面图、3号楼剖面图、男生宿舍第3○

层平面图、男生宿舍楼梯剖面图。

四、存在问题分析

1实际楼高和楼长距离大,米尺长度不够,所以较室内测量误差大。 ○

2对细节性的东西,比如厕所内的柱子、室内踢脚、梁的测量容易疏忽。 ○

3实际建筑中,对一些构造名称生疏。 ○

4画图当中,由于图幅尺度较大,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

五、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对策(实习的体会与有关建议) 1实际楼高距离大,我们小组首先设想以测量楼面的引条线距离然后乘以它○

的个数来测量楼高,不过引条线之间的距离有可能不相等,而且中间还有引条线的距离,所以误差较大。后来我们就用绳子来测量,将绳子固定在楼的上下两端,然后标记好再量两端绳子的长度,误差较小。

实际楼长的距离我们同样首先也设想量砖的长度再乘以个数来衡量距离,不过这样同样误差大,后来也同样采取了绳子的方法。

2对节性的东西容易疏忽,我们小组刚开始量什么记什么,这样容易絮乱,○

回到宿舍整理数据时总对不着边,后来我们采取了先画一个草图,然后分别将所量数据标在草图的实际位置上,这样一来,就不会对细节性的构造漏量和对不上边了。

3建筑工程制图我们学完过去一学期了,这学期中我们学习的是另外一门知○

识。所以对建筑工程制图中的一些建筑构造的名称有所生疏了,我们在测量时需将课本带在身边,测量过后利用小部分时间再熟悉一遍。

4实际画图当中,由于图幅较大,要驾弩这一张偌大的图纸有所困难。首○

先就是比例尺,因为数据繁多,要确定比例不可能兼此顾彼,所以小部分测量画到纸上会有误差,为最大程度减少误差,需反复斟酌比例尺的比例。

六、实习总结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的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说,只是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次实际动手实训,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眼看这学期即将结束,好好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实训成果。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实习,使我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了整个房屋的建造,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书上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测量的方法,房屋的构造,将书本上的知识实际运用到建筑结构当中去,进一步加深理解。还有实际画图动手能力,以前我们都是模仿别人的,现在我们要自己根据实际测量画出来,虽然不是自己设计的,不过这在模仿与自创的过程当中无疑迈出了一大步。其次我们还对一些细部的作法有所认识,了解了设计与施工间是有距离的,要靠设计单位在技术上给予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高质量。

对于建筑的东西,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会逐渐接触,而且本身各种建筑理论的基础知识本都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在实训中还是以后投入社会对建筑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房屋由墙,梁,柱,屋盖,水平支撑,竖直支撑组成。整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房屋的建设中其中设备基础是很复杂的。而对于建筑画图,我对

建筑结构体会就更深了,无论是对施工过程还是对施工工艺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总之这次实训,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在这段时间里充分的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结合现场的工作实际,既更好的理解了理论知识,亦掌握了一些现场施工知识。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指导我走向成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没有实力就变成别人是你的精彩,而不是你是别人的精彩。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5号教学楼建筑施工总说明

1.放样

按总平面图所示尺寸放样。

2.设计标高

室内地坪标高±0.000为绝对标高4.150m,室内外高差0.600m。

3.墙身

310厚Mu7.5机制砖,M5混合砂浆砌筑,分隔墙用250厚砖墙。基础墙用Mu10机制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1)外粉刷及装饰

①外墙用1:1:6混合砂浆打底后,乳白色外墙涂料粉刷二度。 ②窗台用1:2.5水泥砂浆粉后,乳白色涂料二度。

③主出入口雨篷由化玻璃与不锈钢镶嵌成。

④用黑色涂料粉引条线,用1:2水泥砂浆粉勒脚后,再涂黑色涂料。 ⑤主出入口台阶用黑色花岗岩贴面。

(2)内粉刷及装饰

①平顶:10厚水泥、石灰、黄砂打底,纸筋灰粉平,刷白二度。

②内墙:20厚1:2.5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粉面,刷白二度。底层、楼层走廊、楼梯间用白色涂料。

③踢脚线:均用黑色瓷砖粉踢脚线。

④所有厕所均用白色粉面,墙裙用浅色瓷砖贴面。

4.室内地面

素土夯实+70厚道喳压实+C15混凝土(50厚)+30厚水泥石屑随捣随光。门厅、走廊用浅色地砖铺面,厕所用深色地砖。

5.楼面

200厚钢筋混凝土板上加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再做20厚细石混凝土+7%氧化铁红随捣随光。厕所做法与地面层(底层)相同。

6屋盖

40厚C25细石混凝土,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5厚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1.5厚贴必定防水卷材。

7.基础

70厚C10混凝土垫层。条形基础用C15混凝土,柱基用C20混凝土。

8.构件

梁、板、柱、楼梯等构件均用C20混凝土。

9.其他

(1)不露面铁件用红丹防锈漆二度,露面铁件用红丹防锈漆一度,调和漆

二度,灰绿色。

(2)门窗五金等配件按标准图配齐。

(3)出入口平台在平、剖面图上的标高均为平均标高。

5.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任务书 篇五

题目:办公楼(或教学楼、商住楼等)的建筑设计

一、目的要求

1、目的:为了配合《房屋建筑构造》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进行一次建筑设计。

2、要求:(1)掌握建筑空间的组合要求、设计手法;(2)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了解室内外环境的处理常识以及建筑功能、技术和艺术的相互关系;(4)了解建筑基本构造特点。

二、设计条件

(1)地面(楼面)一般房间采用水磨石或缸砖,走廊、门厅、楼梯采用水磨石,厕所采用防滑砖;(2)顶棚:钢筋混凝土板底喷白桨;(3)墙面:内墙普通粉刷,外可考虑采用马赛克或瓷砖贴面;(4)墙裙:门厅、走廊、楼梯间设油漆墙裙,厕所设白瓷砖墙裙;(5)门窗:采用木门、铝合金窗。(6)层高:3 m--3.6 m。(7)层数:5层左右。(8)建筑面积:自定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次建筑设计,用2号图纸手工绘图,完成下列内容:

1、平面图:各层平面,(1)墙厚、柱尺寸及位置,底层各入口要画踏步、花池、台阶等。(2)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注尺寸和编号)及门的开启方向。(3)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4)尺寸标注为三道:即总尺寸、轴线尺寸、细部尺寸。(5)标出剖面线位置及编号。(6)注明房间名称。(7)标明图名及比例。

2、立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1)图例按《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外轮廓线画粗实线,地平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3)注明图名及比例。

3、剖面图:1-2个剖面,(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为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2)尺寸标注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4)标图名及比例。

4、建筑详图:视具体情况绘制1-2个节点构造详图(女儿墙、檐口、泛水、梯间细部构造等),也可索引图集。

四、设计方法与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算出各类房间所需数目及面积。

2、对设计要求、具体条件及环境进行功能分析,从功能角度找出各部分、各房间的相互关系及位置。

五、进度安排

6.房屋构造试题 篇六

建工学院

2012-05-0

3一.目的:

房屋建筑实习是《房屋建筑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习中,首先可以将在课本中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的具体实例相对比,把书本中抽象的二维构造图还原成施工现场中生动的、具体的建筑材料构成的实体,加以认识。其次,在现场可以学习一些构造做法、施工工序及施工常识。第三,通过实习,同学们不仅在建筑构造角度有所收获,还要求大家从建筑单体的室内外空间、造型,直至城市街区设计都要留心观察,注意记录。

二.实习方法和形式:

房屋建筑学实习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参观实际工程;

2.聘请工程技术人员讲解、指导、授课;

3.整理、记录现场资料,最后形成实习报告。

三.参观内容:

1.基础施工工程;

2.主体施工工程,含框架结构主体和混合结构主体;

3.主体装修工程,含内、外装修;

四.问题和思考:

1.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的不同特点?从构造上看,对于墙体的加固和抗震各采取哪些措施?结合课本内容和具体工程相对照。

2.常见的基础形式从构造上看有哪几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弄清其构造,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3.桩基有几种形式?砼预制桩基由哪几部分组成?施工工序是怎样的?注意观察和了解砼预制桩在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中基础形式的异同;

4.注意观察预制楼板在框架梁或圈梁上搁置的加固措施;

5.注意观察不同结构形式中楼梯间构造的特点,注意区分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注意观察框架结构中,楼梯的结构支撑关系,尤其注意中间休息平台的支撑关系;

6.注意观察建筑中电照线路是如何敷设的?施工工序怎样?

7.注意建筑物施工时,各种孔洞的预留;

8.了解常用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种类?各自适用范围;

9.分别了解粘土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它轻型砌体材料)内装修抹灰,外装修抹灰的施工工艺和工序;注意施工实例中是如何控制抹灰平整度的?

10.注意框架柱和填充墙如何加强联系?实际工程中如何操作?注意观察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施工工序?

11.观察建筑物屋面排水的组织、屋面泛水的做法、管道出屋面泛水的处理;

12.观察屋面女儿墙的加固措施有哪些?

五.实习期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施工现场:

a.注意个人安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男生不许穿拖鞋、凉鞋、背心;女生不许穿凉鞋、高跟鞋、裙子;

b.进入施工现场,听从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指挥;

7.房屋构造试题 篇七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教学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虽然我国的教学方式与西方先进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但我国学校开始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 引进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是这几年国外逐渐兴起的新型教学模式, 而把翻转课堂本土化实践则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翻转课堂实践呈现出不同模式[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主要方面是传统教学是一种先教后学的教育方式, 而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则恰恰相反, 它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2]。 传统的教学中主要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及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 一般教师会将这五个环节分成两个阶段即课前知识传授与课后知识内化[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完成知识传授, 课堂教学中则通过小组讨论、分组实验、任务驱动、教师答疑等方式完成知识内化。 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课后进行大量练习使学生得到知识的内化训练, 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就可以通过老师引导、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得到知识的内化训练, 所以学生再也不需要在课后进行习题训练, 把解决习题的环节搬到课堂上,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讨论, 相互促进, 相互进步。

二、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探讨翻转课堂

鉴于《房屋构造》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以《认知“模型房”的房屋构造》为例,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课前通过互联网详细介绍房屋建筑的构造组成和原理, 课中通过认知“模型房”的房屋构造这个任务,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并得到提升, 课后通过学生评价和反馈, 教师进行反思、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 并对课程再开发, 从而达到翻转课堂的最佳效果, 具体模式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课前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二者都是是课前完成的。知识内化的主体是学生, 在课堂上完成。 评价反馈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 在知识内化后完成, 也就是说属于课后应该完成的。

《认知 “模型房”的房屋构造 》 的教学过程如下: 教师在课前完成对课程的开发, 通过制作视频、课件、微课等并上传至互联网。 学生通过在家进行观看、阅读、听讲、交流等方式完成课前学习, 从而教师完成对知识的传授。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疑问, 教师通过与学生不同形式的交流进行答疑解惑。 课堂教学, 也就是知识内化过程是通过任务驱动法进行实践, 引入“模型房”这一具体实例, 按照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方案设计、布置任务, 任务实施、圆满完成, 评价总结、答疑解惑四个步骤, 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任务, 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课后阶段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自己总结一些意见和建议, 有助于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学生的评价反馈, 教师的优化, 学生和教师的互助, 促进教师对课程的再开发。 具体教学实践详见表1。

通过教学发现, 《认知“模型房”的房屋构造》基于翻转课堂的模式通过课前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学生自主学习, 完成对房屋构造知识的传递。 在课堂中通过引入认知“模型房”这一任务, 在教师组织引导下, 学生完成任务, 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课后, 学生通过对课堂学习中知识点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 从而对知识进行拓展。 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继续优化课程。 具体教学过程见图2。

三、结语

职业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将知识转化成技能, 是要求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 翻转课堂教育主张学生在课前根据老师上传至互联网的微课、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料进行自主独立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则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实践。 该实践过程需要改进地方如下:

(一) 针对翻转课堂的特点, 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 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相比较差, 务必造成课前工作未完成, 无法进行课堂教学的现象。 所以必须灵活应变, 一从上传的微课、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入手,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做成时间短、知识简单、画面吸引人的微课、视频、课件。二从时间上进行规控, 利用晚自习或者家长监督模式进行规定时间内的课前学习。

(二) 对于课堂教学, 教师尽可能多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互动教学法等。 课堂内的学习首先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 通过交流提出学习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并展开讨论, 共同将疑难问题解决。

(三) 课后学生的评价反馈尤为重要, 教师应多引导学生提问, 可采用问卷调查、总结调研等形式, 其一有利于学生知识内化过程中的知识提升, 其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优化教学设计, 对课程进行再开发, 有助于下一次翻转课堂的提高深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有效指导实践的教学理念有效地体现出来, 进而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并重新设计组织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结构,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再也不会让教师在课堂上有唱 “独角戏” 的机会, 而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更使学生和教师互相成长、互相促进、互相进步。

参考文献

[1]祝智庭, 管珏琪, 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 2015, 06.

[2]康红娜, 冯军, 姚奇志.“微时代”下的“微课”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4) .

8.房屋构造试题 篇八

【关键词】房屋建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及施工

1.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用

贯彻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改善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整体质量。应用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无疑将对外墙外保温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该技术是适合我国建筑节能国情和气候特点的新型外墙保温技术,能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的技术支撑。该系统对从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否采用空腔构造(点粘或满粘)、有机保温层是否有防火分仓或防火隔离带、有机保温材料表面是否有防火保护面层及厚度三个关键要素,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防火性能对比试验研究。根据新标准及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等级划分及适用高度,对无空腔防火型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进行等级评价和应用范围限定,来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及系统的各项性能和经济效应。创建与创新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满粘代替点粘、条粘,使聚苯板面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应力的集中,同时粘结率大大的高于40%以上,有效的提高了粘结性能、拉剪切性能和抗风压性能,门窗口的防火隔断及防火隔断带(防火分仓)全部用防火胶粉聚苯颗粒严密包覆,提高防火的安全性,大量利用对环境有害的固体废弃物,使其变废为宝,高效综合利用,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利废建材,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从而能提高砂浆产品的性能。该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在此方面研究的空白,虽然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但对促进外墙外保温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提高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及废物利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外墙外保温防火方法,进一步研究粉煤灰,尾矿砂等固体废弃物在保温系统中的应用。

2.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工艺

(1)保温材料的选择现代施工建筑中,保温材料的使用多以挤密苯板、聚苯板、聚苯颗粒保温材料为主。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为0.042W(m·K),同抗裂砂浆相差22倍,因此挤密苯板与聚苯板相比,抗裂能力弱于聚苯板,聚苯板导热系数小,能够缓解热量在抗裂层的积聚,使体系受温度骤然变化产生的热负荷和应力得到较快释放,提高抗裂成的耐久性,是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首选。多年来。我国北方建筑物外墙均为490mm厚的牯土实心砖墙,这可满足强度、安全、保温、隔热等耐久性能的需求,除了达到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还要达到以上功能的要求,采用了240mm厚砖墙加上导热系数为0.034-0.040(W/m·K)的80mm厚的苯板保温能够满足严寒地区外墙保温的要求,并达到节能50%的要求。

(2)保护层的选择传统水泥砂浆如直接作用在保温层外面易引起开裂,而且还有可能脱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采用专用的抗裂砂浆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并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抗裂砂浆的压折比小于3。如外饰面为面砖,在抗裂砂浆中也可以加入钢丝网片。钢丝网应采用防腐好的热镀锌钢丝网。

(3)施工流程预埋镀锌8#铁线~墙面的清理~挂苯板~绑钢丝网和钢筋网~抹1:3水泥砂浆~涂料。

1)根据布板图安装保温板从外墙阴角或窗洞口侧边开始逐块进行,阳角位置保温板也采用企口拼接,保温板就位后用定位锚固钉固定。2)安装时应注意板缝拼接严密,板面平整,下料锯切平直,剪裁得当,在门窗洞口的悬顶位置应整体铺贴保温板,除层间拼缝外,不得出现水平拼缝,竖向接缝上下一致,找补板的宽度不小于600mm。

(4)操作方法:

1)为固定苯板,砌筑外墙时先从每层的首行挑出虎头砖,以托住苯板,减轻苯板自重。减小苯板向外的倾斜。在门窗洞口的四周也挑出一行虎头砖,除此以外,在墙内双向间隔3conma宽预埋两掇镀锌8#线。铁线埋人墙内120him,外露100mm,且保证离门窗洞口的四周和墙体转角100n,a~处都有预埋铁线。这样可防裂缝的出现。2)在挂苯板前,先将墙面清干净,完毕后将预埋墙内的镀锌铁线顺直,再将苯板紧贴于墙面,其要求是:保证苯板的质量达到每平方米不小于15公斤,使用厚度为4mm的;每块苯板都要裁口和错缝搭接,紧贴于墙面有凸出的地方用2ram厚的苯板处理。3)苯板满铺完后,用帖5双向间距3conma的钢筋网将其固定在墙上。并将16目的钢丝网夹在钢筋同的中间,用22#铁线将钢丝网固定在钢筋网上保证双向间距150ram绑扎一道,要求钢丝网和钢筋月搭接倍数各为200mm,如遇门窗洞口,要求钢丝网埋门窗的内侧200ram处,并用水泥砂浆其固定。遇到墙体的转角处,也要求钢丝网绑扎到另一面的200nml的位置,并用水泥钉固定。

3.外墙模板及工程施工的要求

(1)采用全钢大模板,模板设计及定位支设要考虑保温板的厚度。

(2)保持外墙大模板的整洁,吊装就位和拆模时应防止模板挤靠或刮碰,特别应注意对保温板层间接槎的保护。

(3)必须保证外墙大模板每次就位准确、垂直、连接牢固,位置正确。

(4)尽量减少由于混凝土挤压使保温板产生应力,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500mm以内,且保证混凝土输送时不得正对保温板,振捣棒不能接触保温板,以免板受损。

4.外墙外保温罩面处理

4.1基层处理

(1)裂缝两侧墙面基层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表面浮灰必须清除干净。

(2)墙面裂缝宽度大于1mm,应先用干硬性聚合物水泥拌合料处理。

4.2材料配制

(1)配合比。

ABW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修复材料为双组份,使用时应按液料:粉料=10:12(重量比)准确计量。

(2)搅拌要求搅拌时把粉料慢慢倒入液料中,充分搅拌无粉料结团为止。用料量较少时可手工搅拌,用料量较大时建议使用带有搅拌叶片(可借用)的手电钻搅拌。搅拌时不得加水或混入上次搅拌的残液及其它杂质,配好的浆料半小时内必须用完。

注:每次配料完毕,及时用清水清洗配料桶及搅拌叶片等器具和设备。

4.3涂膜施工

(1)采用长板刷将浆料涂刷在裂缝处,涂刷宽度不小于100mm。涂层应平整均匀、厚度一致。

(2)第一层涂层表干后(即不粘手,常温约1~2小时),可进行第二层涂刷,以此类推,涂刷3~5遍,厚度可达到1.0~2.0mm,每公斤浆料可修复裂缝约4~6延米。

注:一般情况下,墙面裂缝修复可不加无纺布附加层。对于变形应力大的裂缝修复时,可加一层无纺布附加层以提高抗拉性能。涂刷第三遍的同时铺无纺布。

(3)施工温度为5~30℃。

5.保温墙体面层裂纹的防治

外保温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1)保温层、饰面层变形导致的裂缝;(2)玻纤网格布抗拉强度不够或玻纤网格布耐碱度保持率低导致的裂缝;(3)玻纤网格布所处的构造位置有误造成的裂缝;(4)保温面层腻子强度过高;(5)聚合物水泥砂浆柔性强度不相适应;(6)腻子、涂料选用不当。

6.结语

上一篇:新闻实习生实习日志下一篇:留住岁月高三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