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才开发方案

2024-08-23

旅游人才开发方案(共8篇)

1.旅游人才开发方案 篇一

旅游新商品开发大赛策划方案

根据区政府办公室(凉政办发[2003]XX号)《关于印发凉州区2004年旅游新商品开发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办好本次旅游新商品大赛,隆重推出我区旅游商品及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单位,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次旅游商品大赛,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凉州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使我区特色旅游资源尽快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从而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品位的旅游新商品,不断丰富凉州的旅游商品市场,做大做强凉州旅游产业。

二、活动名称

凉州区2004‘浙大杯’旅游新商品开发大赛

三、奖项设置及设计创意

1、本次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新商品开发奖5名。

2、一、二等奖设水晶座铜奔马,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中部为水晶地球,下部为水晶底座,寓意象征凉州旅游业象铜奔马一样,勇往直前,走向世界。

三等奖、旅游新商品开发奖设计为红木铜制奖牌。

四、活动内容

(一)、开幕式:

1、会场布置。

大赛开幕式设在浙江大厦楼前,铺设高60厘米长8米宽4米的主席台,上铺红地毯,台前放置气球拱门,上挂“凉州区2004‘浙大杯’旅游新商品开发大赛开幕式”横幅,两边立气柱各一个。

2、氛围营造。

大厦前临街设置协办企业宣传促销台,共放置拱门三个,气柱六个,上书“某某企业预祝凉州旅游新商品开发大赛圆满成功”。协办企业负责散发宣传材料,展示新开发的旅游商品。主会场两侧各站4名礼仪小姐。大赛邀请市、区领导、知名人士、专家及有关企业老总参加。

3、开幕式于6月4日上午9:30分开始,由区委副书记XXX主持。

①、区委副书记XXX宣布大赛开幕式开始(鸣炮、奏乐);

②、副区长XXX致开幕词;

③、浙江大厦代表讲话;

④、市上领导讲话并宣布大赛开幕。

⑤、礼仪小姐引领各位领导参观旅游新商品。电视台现场跟踪报道,并就此次大赛采访有关领导及浙江大厦代表、评委代表。

(二)、旅游新商品评比:

1、会场布置。

大赛会场设在浙江大厦七楼宴会厅。东面为主席台,台后为大赛会标背景图,背景为百塔寺,上方为第三届“天马”文化旅游节会徽,中间书写大赛全称“凉州区2004‘浙大杯’旅游新商品开发大赛”,右下方依次为大赛主办、承办单位名称,左下方依次为大赛冠名、协办单位名称。南侧设评委席。中间为旅游商品展示区,包括文物复仿制品展台,展台中央摆放铜车马仪仗俑,两侧摆放铜奔马系列产品;工艺、纪念品展示台;绿色食品展示台及书画作品、图书、音像制品等四个展台。四周墙壁分区悬挂书画作品、挂毯、亚麻制品及手工编织品。好范文版权所有

2、评委组成情况。

本次旅游新商品大赛的评委由副区长张祥生、区旅游局局长李吉仁、文体局局长赵继洲、经贸局局长李长东、乡镇企业局局长叶考基、文化馆馆长冯天民、旅游局副局长王文明和文博研究馆员党寿山、胡宗秘及浙江大厦负责人组成。

3、6月4日下午2:30,旅游新商品评比活动开始。

①、由电视台主持人对各类旅游新商品进行简要的介绍;

②、请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主评委对重点旅游新商品创意构思及设计造型进行现场点评;

③、汇总评选结果。

(三)商品展览:

6月5日,对外展出旅游新商品,供社会各界参观指导。

(四)颁奖大会:

1、会场布置:

颁奖大会设在浙江大厦七楼商品评展会场,会场悬挂“凉州区旅游新商品开发大赛颁奖大会”横幅。会标前设主席台,市、区有关领导、评委组及浙江大厦代表在主席台就坐,台前摆放鲜花,台下设来宾席,参赛企业代表、记者、观众在来宾席就坐。

2、6月5日下午4:00召开大赛颁奖大会,颁奖大会由区上领导主持。

⑴、凉州区旅游局李吉仁局长介绍此次大赛的有关情况;

⑵、请区上领导宣布获奖旅游商品名单;

(3)、请区上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4)、请大赛获奖单位代表发言;

(5)、请市上领导讲话;

(6)、颁奖大会结束。

2.旅游人才开发方案 篇二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方案,民宿

一、问题的提出

民宿经济是丽水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既可以富民,又可以加快丽水旅游业的发展。发展民宿经济,丽水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形式而言,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特色小镇发展民宿经济,如龙泉青瓷小镇、莲都大港头镇、云和崇头镇、遂昌高坪乡,以镇带村,以镇带动民宿。二是以景区和景点为支撑,带动民宿经济发展,如云和梯田、莲都古堰画乡、遂昌南尖岩、庆元百山祖、缙云河阳和松阳古村落,游客白天游景区,晚上居民宿,极富生命力。三是有主题和特色的民宿村,它们散布在群山之中,以低价、亲民、自然吸引着都市游客。民宿经济正以巨大的市场力量,迅速改变着千百年来尚处于自然和相对封闭的农村一切。民宿经济对丽水乡村的改变,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将会超过丽水乡村发展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其中,丽水莲都区委区政府抓住契机,以围绕“乡愁经济”为命题,以打好“乡愁、乡情、乡思”为品牌,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拟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莲都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民宿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作为丽水市教育局唯一一所公办直属职业学校,国家第二批改革发展示范校,专业建设和社会培训更需要紧密联系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因此发展民宿经济,培养民宿人才,将是我校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发展专业化、精品化的集中体现。

什么是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呢?关于此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知识、能力、态度,有的认为,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些提法,其内涵虽然基本相同,但概括起来,可以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界定为专业能力、通用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直接指向岗位就业,分为上岗基本能力和专项工作能力。根据岗位需要细分为若干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所分析出来的若干技能就是设置专业课程项目或模块的依据。通用能力是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跨专业的、具有普适性的能力,也被称为关键能力。通用能力一般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职业者对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掌握和理解,核心是“学会学习”;社会能力是指如何为人、如何处世,特别是如何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核心是“学会共同生活”。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

二、基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原则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2.以产业经济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3.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建立课程设置、德育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4.适应行业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5.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的,构建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

6.为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三、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民宿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以落实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指导思想,以找准定位、调研需求、注重特色,保证质量为遵循原则,经反复研究,精心研制以下建设方案,主要包括: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三年制)的民宿方向课程学习,培养民宿人才;通过阶段性社会培训,进一步提高现有民宿经营服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促使从业人员更新观念,培养独具特色的创意理念和文化提升,提高服务的技巧和能力,更好地服务海内外高端宾客,给宾客留下不一样的住宿体验,从而带动民宿经济发展。

(二)培养目标

适应丽水本区域民宿经济的产业发展特点,培养一定数量,懂经营、会管理的民宿专门化人才,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致力于民宿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等项目的初中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

(三)培养规格

1. 具有从事旅游服务(民宿服务与经营)的基本知识及职业道德,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

2. 了解开展民宿经营管理与服务主要岗位的服务流程及用语,能提供规范性、针对性的服务;

3. 能较娴熟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业务沟通和接待服务;

4. 能塑造自身职业形象,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文明服务,礼貌待客;

5. 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6. 具有继续学习,应用新技术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应变能力;

8. 具有自我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

9. 具有饭店前台接待、客房、餐饮、康乐、茶艺、调酒、插花等服务与管理基础知识与服务技能;

10. 能取得本专业2本或2本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根据民宿经营的常规服务及文化提升的要求,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民宿概况、民宿服务标准、餐饮服务、客房服务、茶艺服务、导游服务及有关于创意设计、网络营销、摄影艺术等,引导学生开展专项研讨,融知识学习、案例分析、观摩赏析、实践体验、创业体验等活动形式为一体,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分析结论

以上基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民宿)人才培养方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 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培养方案框架等项目可以看出,紧紧围绕着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更为行之有效;

2. 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式,建立了课程设置、德育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框架,更为合理;

3. 在通用能力培养上,通过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法等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德育活动、布置有益的实践活动,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稳定就业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对于劳动者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提升和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多端具有深远的影响。

4.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仅回答了对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评价和监控”的问题,而且使学生进校学习方向,有目标,同时,也为就业安置和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金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俪人,2014,(06).

[2]朱明松.基于“2.5+0.5”模式下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发[J].江苏教育,2013,(20).

3.县域旅游开发的筹融资方案设计 篇三

[摘 要] 旅游开发对于推動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资金缺乏却成为多数县市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开展和持续进行的瓶颈。结合湖北省咸丰县的具体情况,其旅游开发的资金筹措可参考如下方式进行:争取国家及地区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参股旅游企业;挖掘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咸丰县 筹融资

旅游开发对地区经济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这一点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目前湖北省大多数县市都编制了旅游开发规划,但资金缺乏却成为多数县市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开展和持续进行的瓶颈。如何为县域旅游开发提供资金保障,是摆在地方政府和开发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旅游开发投融资背景分析

我国目前的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有政府财政投资,但更多的是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从旅游投资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旅游投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部旅游开发项目仍然是投资主体关注的热点;二是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及环保工程,社会投资主要作用是完善投资结构。国家旅游投资政策也会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取向,那些被国家或地区政府认为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旅游项目,会更多地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政府投资主要是旅游基础性项目,竞争性项目更多的是以社会投资、外商投资为主体。在开发中跨行业投资也是一个突出现象,目前的开发商相当一部分是从非旅游产业进入旅游产业的,但同一旅游开发商同时涉入旅游产业内多个行业进行开发的还不多。

咸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该县及其所在的湖北恩施地区属于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的中部“特区”,在目前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具有双重的政策优势;而且该县已被定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为旅游开发营造了极好的生态条件,加之境内又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这些都对逐利资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咸丰县旅游开发投资结构分析

根据咸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开发投资主要分为基础设施投资、服务设施投资、生态环保工程投资、景区游娱项目投资、市场推广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六大块。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分别占总投资额的16%和39%,共占55%,这是由于咸丰县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较薄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投资额度较大。其中基础设施占比16%,比例相对较低,主要缘于二个原因:一是国道、省道改扩建投资未计入其中;二是景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归入环保工程。景区(点)游娱项目建设投资占16%,其建设内容主要为亲近自然的游憩设施、观景设施,占比相对较小,主要为了保持全区较好的自然环境本底状况,因而少建人工建筑物。生态环保项目占比6%,是投资最少的一类项目,生态环保工程是咸丰县旅游业赖以发展的保障工程,其投资额虽然占比较小,但相对于总面积不大的旅游景区而言,绝对值已很大。旅游市场推广项目投资高达14%,远高于一般旅游区规划,是咸丰县构建区域旅游目的地必不可少的投入,也是目前旅游开发中的软肋。

从旅游规划的要求来看,以上投资结构是合理的,并尽可能地作了压缩,但咸丰县2006年财政收入约1.9亿元,但其中可以用于旅游开发的预算不到500万元,旅游开发资金缺口很大。

咸丰县旅游开发分期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根据咸丰县旅游局(2005)相关资料整理计算而来

三、旅游开发的筹融资方案

1.争取国家及地区政府的财政支持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国家及地区政府的专项建设资金对其旅游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咸丰县所在恩施地区被列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在争取国家及地区政府投资方面,与省内其他县市相比具有很大优势。这要求咸丰县认真作好旅游项目规划,努力协调好与省政府部门及恩施州地区政府的关系,积极配合地区政府争取西部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及本省的扶贫投资。没有各级政府的财政投资,民营投资的积极性难以激发。但总体来看,作为一个县级政府,短期内争取财政投资相当困难,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种筹资方式应始终努力坚持,但又不能作为主要依靠,要及早开辟独立自筹资金的各种渠道,方能保障旅游开发的顺利实施。

2.政府参股旅游企业

针对旅游项目滚动开发的原则,政府可在旅游开发中应采用“投入——积累——投入”的方式进行。通过县政府的旅游管理部门掌握一部分旅游企业的股权(或所有权),为旅游开发筹集资金。例如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的旅游局都有一些拥有一些旅游企业的股权,旅游管理部门从这些企业获得的收入全部用于旅游开发。咸丰县政府可以借鉴新、泰、菲等国的经验,由县、乡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作为实体参与旅游开发股份公司的筹建,掌握一些旅游企业的股份,通过这种方式把股权收入集中用于政府的旅游开发,做到用旅游养旅游。当然采取这种形式筹集开发资金一定要慎重,要充分利用地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有利时机,既使县政府旅游管理部门适当掌握一部分企业股权,同时又要避免管理部门对企业插手过多,伸手过长,造成新的政企不分,影响企业活力。

3.挖掘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通过直接融资来筹集资金是一种现代旅游开发融资手段,其主要方式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方式。股票和债券筹资要受到国家有关股票发行与交易具体管理规定的限制,不是一般旅游企业能够采取的筹资手段。对于行业基础薄弱、财政贫困的咸丰县而言,利用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是不现实的。可行的融资方式有:

(1)项目融资。县政府要坚持“项目第一,资金第二”的工作思路,以及“规划出思路,思路出项目,项目求资金”的基本操作方法,组织做好本县的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精品旅游开发项目。对于项目的准备,重点是透彻研究开发条件,进行可靠的投入产出分析,确定项目的配套政策,明确土地补偿、财税优惠、配套规范、具体承诺,等等。同时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强力宣传,来吸引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投资。

(2)股权置换。这主要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进行,由于旅游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一些传统产业上市公司有可能调整经营方向和投资方向,寻找在旅游业发展的机会,而拥有优质旅游项目的旅游公司可能又不具有上市权,这时可与国内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或资产置换,实现“借壳上市”,筹集资金。国内已有成功案例,如沈阳银基集团以优质旅游资产同ST辽物资进行了成功的资产置换。咸丰县也可借鉴这种成功经验。

(3)投保融资。这是国内近年出现一种新型旅游开发融资方法。咸丰县可进行尝试,基本操作可以这样进行:由县政府或旅游开发公司向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费用作为项目保险金;保险公司承保,并向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后,由银行向县政府或旅游开发公司提供大额贷款;如果项目开发经营达到预期目标,项目保险金归保险公司所有,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则由保险公司承担贷款损失。这种融资方式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能否通过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

总之,县域旅游开发资金的筹措,应该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资本市场为主体的原则,依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开通多种筹融资渠道,方能保证旅游开发的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杨红英:论西部大开发中旅游开发资金的筹集[J].经济问题探索, 2001(3): 35

[2]张欣文陈天:旅游项目融资方式的新运用[J].经济师,2003(2): 59~60

[3]钱益春:旅游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06(9): 241~242

[4]李江风等:湖北咸丰县坪坝营生态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R].武汉: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2001

4.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策划方案 篇四

万盛区以其宜人的山水景色、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市内外 游客。据统计,从2003 年以来,我区旅游接待人次逐年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形势喜人。区 委政府将2008 年作为“乡村旅游”主题年,全力打造“中国·美丽山乡”乡村旅游品牌,并提出了三年投入 10 亿元、打造国家 5A 级景区的长远目标。在游客数量逐年增长、旅游 投入逐年加大的情况下,要实现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的目标,我区旅游在提供精致和深度服务 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能代表万盛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还有待进行深度开发。

一、开发万盛区旅游纪念品的意义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中意的特定的商品,是地域性、装饰性与纪念性相辅,文 化与娱乐相融的一种特色商品。广义上的旅游纪念品包括在旅游目的地购买的地方土特产 品、工艺品、风景与文化遗存复制品等。当今,旅游纪念品已经成为旅游大市场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越来越显现出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就我区来 说,开发旅游纪念品具有两个重大意义。

第一,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是实现旅游二次创业的最佳切入点。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区旅游 经济较为薄弱,旅游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目前,重点开发的黑山谷和石林两大核心景区已经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正在发挥重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全区旅游基本空间格局也已形成,几个景区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形成了颇具竞争 力的品牌。但是我区的旅游市场还不成熟,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可 以把本地的旅游信息和旅游文化传播到各地,还可丰富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景区 的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观赏性,增加旅游综合收入,从而为旅游业向纵深和高层面发展奠 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万盛区旅游要实现二次创业,应该迈出新的一步,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那就是各种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阶段。所以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正是万盛区做大 做强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二次创业的最佳切入点。

第二,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是我区旅游经济做大做强的突破口。旅游有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购”不仅与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发生直接关联,而且还与第一产业 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都发生关联。旅游纪念品的生产既要由农业、种植业完成生产,还要由 工厂和作坊完成加工。由“购”引发的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涉及面最 广,牵动的行业和产业最多,对地方经济和就业机会增加促进最大。但是目前我区旅游收入 主要依靠门票、住宿和交通,对地方经济作用有限,旅游产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之间应有的 关联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做大做强我区旅游经济,增强旅 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形成旅游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良性循环,选择旅游纪念 品的深度开发作为突破口是合适的。

二、万盛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现状

目前我区旅游纪念品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其他产品相对薄弱。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形成了翠信茶业公司、西南猕猴桃公司、重庆绿珍旅游商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龙头企 业,拥有“滴翠剑名”、“黑山老腊肉”、“堡堂面”等品牌,其中“滴翠剑名”被评为“国际 金奖名茶”。在民间也有一些个人或团体从事民间艺术的开发和保护。如重庆美隆阁是万盛 区很有特色的工艺社,主要从事烙画、葫芦工艺品、麦杆画、根雕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

2003 年—2007 年万盛区旅游经济指标

旅游人次 旅游直接收入 旅游购物收入 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直接收入的比重

2003 年 41.02 3656.77 249.54 6.8%

2004 年 64.33 6544.81 932.62 14.2%

2005 年 68.91 7868.85 1216.55 15.4%

2006 年 78.68 9164.98 1407.07 15.3%

2007 年 82.78 10525.24 1573.57 14.9%

数据来源:万盛区旅游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区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人次、旅游收入逐年递增,但旅游购物收入 占旅游直接收入的比重,始终在15%上下徘徊,与我国目前19.7%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不小 差距。这说明我区的旅游购物市场还很不成熟,能够提供给旅游者选择的旅游纪念品还很少,旅游纪念品的消费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三、开发万盛区旅游纪念品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是市场资源。我区游客资源近年来大幅增长,旅游纪念品市场拥有 较大的上升空间。二是文化资源。万盛区具有独特夜郎文化、红苗文化,因难以模仿而确立 了在市场中的比较优势。三是原料资源。我区的茶叶、猕猴桃等农产品,具有较高品质,具 有原料资源优势。

2、特殊的区域经济定位。万盛区是重庆市唯一的旅游经济试验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可以 向上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重庆市旅游结构调整资金的投入,用于扶持全区旅游纪 念品的开发。

3、人才优势。一部分企业和民间艺人发现了旅游纪念品带来的商机,开发、生产、销售旅 游纪念品的激情已被激活,部分民间艺人和旅游商品设计人才崭露头角。而且万盛的艺术教 育比较成功,如南桐中心校的剪纸,关坝中心校的苗族蜡染,关坝中学的烙画等教学实践,为我区培育了旅游纪念品开发后备人才。

(二)制约因素

1、观念相对滞后。过去由于我区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只能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景区 建设中,在开发旅游纪念品方面没有真正树立“小商品,大产业”的意识。

2、旅游纪念品定位较难。旅游纪念品最关键、最突出的是具有“地方性、特色性”,譬如新 加坡的狮头鱼身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曼谷的大王宫、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男孩“第一公民 小于连”铜像之类,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纪念品。而我区的夜郎文化、子如文化、石林—黑 山景区知名度不是很高,在“地方性、特色性”

方面定位较难,所以,要开发具有我区鲜明 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找准切入的主题较为关键。

3、政策、措施不够完善。为发展旅游业,区里出台了相关政策,给旅游业以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对开发旅游纪念品,促进旅游购物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具体,缺乏吸引力。

四、深度开发万盛区旅游纪念品的建议

按照我区旅游风景区的功能定位和目前的开发势头分析,旅游纪念品市场春天的到来肯定是 为期不远的事。当然,要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个人认为,深入开发我区旅 游纪念品,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拓宽思路

真正树立“小商品、大产业”的意识,认识到深入开发旅游纪念品与我区经济结构调整、促 进就业、提升旅游形象等息息相关。要拓宽思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突出专业化 与群众性相结合,针对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全区兴起发展旅游 纪念品的热潮。

在旅游纪念品品种上,不拘泥于传统概念,拓宽产品范围。第一,大力开发以深加工农副产 品主的优质特色旅游食品、特色旅游保健品,如堡堂面、猕猴桃酒、茶叶、竹笋、老腊肉等; 第二,继续发展和深入挖掘以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手工生产为特征,同时注入现代科技思想和 技术的旅游手工艺品,如乐器、根雕、银饰、蜡染、泥塑、编织物以及各种民族服装服饰; 第三,围绕秦汉夜郎王国、黑山八角小城、红苗寨、石林等开发系列竹木、布艺类工艺品; 第四,围绕夜郎文化、子如文化、矿山文化中神秘的历史传说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开发系列泥 塑、卡通类工艺品;第五,将煤矸石作为艺术加工的原料制作矸石工艺品;第六,研究创新 充满浓郁地方特色,蕴涵和体现丰富地方文化或景区景点文化特征的书籍、画册、明信片、音像制品和其他旅游纪念品。

(二)完善机制、搭建平台

1、建立旅游纪念品开发和管理的良好机制。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跨部门 的产业,相关部门的协调运转十分重要。其产业化过程中的诸多渠道,如产品的设计、原料 的供求、产品的生产、市场销售、市场保护等都需要各相关部门力量的加入。所以建议在全 区建立旅游纪念品开发和管理的协调机制,由旅游、经贸、文化、科技、工商、税收、农业 和技术部门等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万盛区旅游纪 念品开发与管理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2、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题年”八大节会这一平台。旅游节会是激发游客购物动机的最好平台,为旅游纪念品的展示和营销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通过营造热闹的氛围,引发游客的购 物冲动,拉动购物消费。利用这一平台给我区从事旅游纪念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商户提供 条件,鼓励经营者宣传我区的旅游纪念品,扩大我区旅游纪念品在外影响,增强经营者生产、销售旅游纪念品的积极性。

3、成立旅游纪念品开发领导机构和创意小组。由相关领导挂帅,有关单位负责人、专业技 术人员等组成,动员各方人士共同探讨、互相启发,动脑筋、出主意,集思广益。开发上档 次的旅游纪念品,要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增大其产品的科技含 量。而一些科技攻关问题,远远不是个体、企业等民间的力量所能够解决的。同时,旅游纪 念品的开发和生产,属于

社会化大生产,其设计、生产以及精美的装璜包装等,不仅需要科 技人才的力量,还需要美术学、营销学、市场学等方面人才的介入,这也需要由政府成立专 门机构来组织和协调。

4、举办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和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媒体搭台、旅游唱戏”的原则,举办万盛区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和能工巧匠选拔大赛等活动。通过设计师和能工巧匠的选拔,发现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创作乃至营销的优秀人才,从 中获得启迪、引发联想和发现新的商机。可将作品推荐给生产商、销售商或投资者,促进旅 游纪念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紧密结合,提高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率。

(三)重点扶持,创建品牌

1、设立扶持基金。目前我区从事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企业和个人规模都比较小,面临资金短 缺,投资回收较慢等问题,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将难以立足和发展壮大。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对有批量生产能力、产品销路较好并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一定数量资金扶持。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延缓企业或个人在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前期面临的资金压力,待开发的旅游 纪念品度过萌芽期后返还,因此资金能够循环使用。经过几年的扶持,将会形成一批有活力 的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从而丰富我区旅游纪念品市场。

2、出台奖励办法。对我区在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达到一定规模,或在自行研制、开发、生产旅游纪念品达到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力度的奖励。

3、建立生产基地。关坝、青年等村镇具有生产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原料和工艺基础,可在这 些村镇建立旅游纪念品生产基地,将条件成熟的生产企业和手工作坊适当集中,让游客参与 部分制作过程,实现旅游纪念品的规模化、集中化、互动性开发,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交易市 场,推动我区旅游纪念品营销网络建设。

4、实施主品牌战略。品牌可以给旅游纪念品乃至旅游目的地带来一定的知名度。基于我区 旅游纪念品品牌现状,建议实施主品牌战略。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选择一个能代表我 区特色的商标进行注册,与我区旅游进行捆绑宣传,力争尽早打响。凡是我区内符合条件的 旅游纪念品均可无偿使用这一品牌,进行旅游纪念品的推广和销售。同时建立退出机制,由 有关部门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不利于我区旅游形象的产品进行清理。

(四)严格规范、加强保护

1、对旅游纪念品市场主体进行全面调查。掌握我区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基本情况,对旅游纪 念品生产企业和市场经营户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企业和经营户的素质,形成文明诚信经营 的良好氛围。

2、成立旅游纪念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

3、加强对旅游纪念品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广大民间艺人和旅游纪念品设计、生产单位的 合法权益,防止侵权、盗版行为,解除作品著作权人的后顾之忧。

5.旅游开发项目方案活动策划书 篇五

关键词:乡村旅游;营销;创新

我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特色和悠久农业生产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田园风光,以及淳朴的风土民情和乡风民俗。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已成现代旅游发展的主题旋律,过惯了都市生活的城市居民越来越渴望能回归自然、享受清新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乡村风情。因此,构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还没有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其营销模式也没有系统的规划,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现状及问题,结合本次项目经理的系统性学习,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提出了营销模式构建策略。

1、乡村旅游

1.1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促进农村发展的社会活动,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1.2乡村旅游特点

时间上多为假期或农产品成熟季节;空间上多为市郊、山林、岛屿等农村地区;经营主体多为农户;参与主体则多为市民;活动内容主要是游览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参与农事劳动、了解民俗风情等。

2、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2.1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旅游、乡村休闲游、民俗旅游将成为农村旅游业的主体,我国农村将逐步成为深受喜爱的旅游观光目的地,从而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通过市政府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各种原因,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滞后,导致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借鉴兄弟省份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以作探讨。

2.2问题分析

2.2.1乡村旅游产品种类不够丰富

我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较少,大部分以特色蔬果采摘、农业休闲庄园观光、鸡鸭美食等为主导产品,产品类型单一,同其他市县、乡镇相比,特色不明显。使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一种低端的状态,不能适应旅游需求市场的发展要求。或者是在开发过程中,偏离了乡村旅游的主旨,盲目的上项目,结果使乡村旅游地失去了乡村味,丧失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2.2.2认为乡村旅游越土越好

现在不仅是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甚至于很多的专家都有一种误区,就是乡村越土越好,土得掉渣才好呢!事实上大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就会发现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2.2.3盲目削价竞争

许多旅行社把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报价远远低于成本。合理的低价策略能够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低价营销会导致乡村旅游经营的恶性循环,影响了旅游企业的产品形象,损害了旅游企业自身利益。

2.2.4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从旅游规划来看,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开发缺乏专项规划,呈现无序经营,遍地开花的状态。从管理角度看,大多数乡村旅游仍处在经营理念低下、片面追求利润低循环局面,且由于盲目的简单模仿,不少地区出现建筑风格相似、经营项目以及管理方式的相互抄袭的商业浅层状态,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2.2.5品牌意识淡薄,缺乏竞争优势

品牌是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各种关系的总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龙岩是中国的老区,具有相当丰富的红色、绿色、金色旅游资源,由于开发的点多面广,乡村旅游缺乏统筹安排和相互协调,线路组合难度较大,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和传统景区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就难以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有的知名度很高,但旅游产品点小、面多,规模不大。比如上杭的红色旅游,古田会议会址、蛟洋文昌阁、才溪乡调查报告等这些景点闻名全国,但规模小且面广,无法形成规模。多数乡村旅游景区知名度不高,缺少品牌,管理者也缺乏足够的品牌意识,也就更谈不上乡村旅游的品牌营销了,从而使得我市的乡村旅游产业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

2.2.6时间季节性较强,后续不足

由于旅游业属于假期经济,本身具有明显的时间性,而农业生产又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所以乡村旅游具有不可避免的季节性,导致在旅游淡季时村民的旅游收入得不到保障。

3、营销策略

3.1乡村旅游的营销

乡村旅游产品是有形的物体和无形的服务的总和,它与别的产品不太一样,对于旅游产品来说后者更为重要。乡村旅游营销首先要以品牌资产为资本,策划项目,吸引游客,对不同客户应有不同的经营策略,尤其对潜在客户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想尽办法开拓新市场。

3.2对策

任何一个知名的旅游产品品牌都要有一套成功的市场营销方案。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特色需要营销活动来进行展示,以便于旅游者从众多的旅游产品中顺利识别;还可以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并不断改进产品;持续的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也能给旅游者和社会公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可以在公众中树立并强化本乡村旅游产品鲜明的品牌形象。虽然我国乡村旅游的销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体系,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乡村旅游含义,但不论乡村旅游如何定位,对其品牌营销更是重要。

3.2.1形象营销

目的地形象是公众以一个潜在或现实旅游者的眼光对一个地区的评价,是旅游者对一个地区的信仰、印象和想法的总和,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应增强形象营销意识,注重形象塑造,个性设计以及形象传播。

3.2.2人员推销

人员推销就是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直接与旅游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接触、洽谈、宣传介绍旅游产品或服务,以达到促进销售目的的活动过程。它是旅游企业所有促销手段中利用人员所进行的最直接的促销活动,是构成旅游促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2.3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就是利用任何想象得到的形式来传播。可以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进行广告宣传,还可在城市干道悬挂路牌广告等。

3.2.4加强与中间商的合作

我市的乡村旅游景区应该与目标旅游市场的中间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快打开市场。

3.2.5采用会员制

组织旅游爱好者沙龙和旅游俱乐部,广纳会员,不断举行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吸引旅游者参与,宣传乡村魅力与文化,培养旅游爱好,以加深旅游者对乡村的印象,激发旅游者的消费欲望。

3.2.6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使潜在的客户利用互联网,通过电话、邮件、QQ等方式联系到旅游目的地,将潜在客户变成有效客户的过程。其中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如E-mail营销、博客与微博营销、网络广告营销、视频营销等。

3.2.6.1制定搜索引擎营销计划

搜索引擎营销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点击进入网站/网页进一步了解他所需要的信息。一般有搜索引擎优化(SEO)、关键词广告、固定排名、竞价排名四种模式。

3.2.6.2博客营销

博客就是网络日记,简单地说狭义的博客,它是网上写作的一种特有的流水记录形式。从客户分析入手来评估一个网站的商业价值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手段。

3.2.6.3微信营销

灵活利用所有线上线下推广渠道,在微博、人人网等平台的皮肤模板右侧都加上了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在其发布的内容中也多次通过文字图片植入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信息。

4、结束语

6.旅游人才开发方案 篇六

一.天龙八部影视城简介

大理天龙八部城坐落于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苍洱景区的中心和风光秀丽的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背靠秀美的苍山,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是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天龙八部》影视剧拍摄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

根据《天龙八部》剧组的设计和构想,影视城按照“大理特点、宋代特色、艺术要求”三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中国一流,西部第一”这也许是对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的最高评价。

金庸先生的著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就是为了拍摄内地版40集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而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兴建的,如今这里已成了大理州的一个热门旅游景点。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涌向这里,去探寻《天龙八部》中那些恩爱情仇、豪情侠义的故事;去探索影视城所包涵的一个个历史之谜„„

整个天龙八部影视城由三大片区组成:第一部分为大理国,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宫、镇南王府;第二部分是辽国,包括辽城门和大小辽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宫和女真部落了。您也许想不到这一系列浩大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2002年5月份动工,同年的12月份剧组就如期进入影视城拍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主体建筑有城墙、城门、皇宫、王府、大理街、女真部落、西夏城等。二期工程将根据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扩充内容,建设以展示远古时期大理白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白族农庄》、《天龙八部》中描写的聚贤庄、信阳城马夫人家,无量山石洞房,西夏石窟,大碾房,以及木,铁古桥及客寨、茶花园等其他配套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将达4万平方米。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按照大理特色,宋代特点,参照《清明上河园》,影视拍摄与旅游风光相结合的原则,是大理又一个较大规模的旅游景点。

穿越时空回到宋代回到天龙八部的武侠江湖、追踪美丽的王语嫣,古灵精怪的阿紫,温雅多情的段誉豪气干云的乔峰„„

高人侠士多生活在山林野外,名山大川,所以大凡武侠剧中,风景总会占去很大的此例,更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法宝,《天龙八部》先后转场北京的十渡,浙江的新昌、仙昌、永康、桃花岛等地拍摄,几乎把当地名胜一网打尽。而剧中风景是最大亮点就是云南的大理,成为游客到大理寻找南帝行踪,探《天龙八部》之源。

穿着古装行古礼,在慈圣宫、镇南王府、瑞福宫、南院大王付、灵鹫宫里走走,是不是很吸引人?甚至有专业演员扎寨大理城内,泡在“洋人街”。全天候“演绎历史”、再现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断。为使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成为大理的旅游精品,到圣慈宫和“宋城”市井街,还可以观看到南诏宫廷乐舞及皮影戏、踩高跷、抛绣球等民俗文艺展演。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等民族节日,参加赛马、灯会等活动。

二.旅游项目开发的条件分析

文化是旅游也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当前,以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新潮流和新趋势。大理天龙影视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寻出影视城的文化卖点,是影响旅游开发的重要原则。

三.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景区导入策划的意义

1. 提高大理天龙八部城的知名度

2. 增加影视城的美誉度

3. 充分利用影视城的旅游资源打造更好的旅游产品

4. 增加旅游市场销量

四.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策划的大致思路

1.策划重点方向: 把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打造成为一个展示宋代大理国,西夏,辽国等历史文化的大型主题公园

2.策划的方法 手段

在景区增设参与性较强,互动多的活动

把景区的建筑充分利用起来,出租给商贩,让其穿上古装进行商品的营销,给顾客以新奇感 增加景区的观光内容,加大景区建筑物的维修和维护

加大景区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五.天龙八部影视城景区的优劣势分析

一.天龙八部影视城景区的优劣势与市场“卖点”

1.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影视剧的一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

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山麓片区,坐落在逶迤起伏的苍山十九峰下,东边面对碧波荡漾的洱海,风景优美

3.景区资源以及景观丰富,主题建筑包括城门,皇宫,王府,大理街,辽城,女真部落,西

夏城和白族农庄等。

4.政府重视与大力投入建设,大理州投入一亿左右的资金建成5.有比较稳定的消费群体

二.天龙八部影视城的优劣与不足

1,景区资源相对单一,不利益游客互动

2,观念相对落后,市场开发意识欠缺。仍处于等客上门状态

3,主题活动设置太少

4,严重缺乏可参与的娱乐项目

5,对现有产品深度推广与开发不够

三.优,劣势策划评析

从天龙八部影视城的优劣势我们可以看出影视城的旅游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具有丰富的大理国时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观,只是旅游开发不到位,只以观光旅游为主,参与性旅游欠缺,使得影视城的旅游资源没有的得到充分的利用,旅游市场份额在减少,所以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的开发迫在眉睫。

六.竞争对手分析

(一).主要竞争对手的构成情况

云南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东距大理古城1.5千米,北距崇圣寺三塔2千米,与大理古城景区和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构成了竞争的局面

(二).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1.与大理古城景区比较

主要优势比较

资源与景观相对较好

特色建筑群丰富

主要劣势比较

可供游客参与互动少

离市区相对较远

宣传力度小

2.与崇圣寺三塔景区相比较

主要优势比较

景区游览有特色,乘马车游览

景区有表演性节目

主要劣势比较

建设陈旧,破损处多

游客停留时间相对较短

(三).竞争对手分析总结与评析

大理古城主要是给游客观光购物的景区,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物的需求,古城的建筑具有白族特色,又让游客体会到了大理白族的文化;大理崇圣寺三塔是一个体现佛教文化的景区,佛教文化深厚,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壮观,让游客体会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一种信仰的氛围;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目前主要是一个与观光为主的景区,但是它的文化内涵又没有被完整的挖掘出来,旅游开发部完全,呈现在游客面前的仅仅是一座具有许多古时建筑的空城。

七.天龙八部影视城的定位

(一)天龙八部影视城的功能,特色定位

1.展示宋代大理国,西夏,辽国等历史文化的大型主题公园

2.旅游观光的名胜景点

3.休闲娱乐的风景区

(二).天龙八部影视城的目标客源及市场定位

1.来大理国进行旅游的散客或自助游客源

2.各大旅行社及单位团体组织的客源

3.来自外国的旅游团队或散客

(三).按消费群体划分,锁定休闲,观光,娱乐群体

1.旅行社组团游客

2.学生群体

3.国外游客,散客为主

(四).景区主题内容的定位

1.新颖性是天龙八部影视城目前发展的资本要求,只有景区内的观光,活动具有新颖性,才能吸引群众的参与。

2.典型性的景区项目内容选取必须突出典型性,能突出景区的卖点。

3.参与性的天龙八部影视城强调群众的参与性,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参观者可以参与古代人物的扮演,尝试景区各种娱乐活动等等。

4.启示性天龙八部影视城不只是定位消闲项目,更重要体现其给人以启示性,对参与者有一定的启示或者教育作用,如提高对金庸先生《天龙八部》的认识,加深对大理国,西夏国,女真部落的认识等等。

八.景区实际运作的具体事项

(一),丰富景区内的娱乐项目,大力吸引回头客

1.设置娱乐项目

稳定的发展现有的娱乐项目,如印象天龙八部的表演以及其他表演

影视城向游客提供出租古装的服务,让游客在影视城内穿古装行古礼,城内的商铺都按古代模式服务。

影视城内全天候影示“历史”,表演电视剧片段

2.主要娱乐项目的设置可行性分析

娱乐活动从观赏到参与性有,可以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和提高游客的兴致

新增的娱乐活动是在影视城原有的活动项目上进行开发和扩充,难度不大

投资相对将会获得的经济效益来讲是不高的4.娱乐项目设置的原则

娱乐项目的设置要具有吸引力

娱乐活动的设置要具有参与性

娱乐项目的设置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开设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娱乐活动

(二).尽快增加特色购物及消费场所

1.特色消费场所的引进

在影视城的部分建筑里开设菜馆,饭馆,引进特色小吃和特色菜

在影视城里建造一些关于一些古代生活的场所

开发具有影视城的意义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进行销售

2.特色消费场所的引进论证

能够满足追求新奇的游客的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

能够满足游客购物的需要

能够满足游客品尝特色美食的需要

增加了体现性的活动,调动游客兴趣,增加在景区的停留时间

3.对购物场所的管理注意事项

协调好景区与商家的利益关系,做到互惠互利

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不能出现坑蒙拐骗的商业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一损害景区的利益

九景区促销方式的选择及应用

1.人员促销

与旅行社协商,洽谈,增加旅游者在景区的旅游时间

印制关于影视城资料以及相关活动时间的精美的宣传资料向旅游者发放

2.报纸宣传及促销方案

报纸选择

刊播时间安排

主题宣传及广告诉求

3.网络宣传及促销方案

建立大量天龙八部影视城的中英文网页

景区简介和主要活动内容推荐

5.其它宣传及促销方案

旅游大篷车宣传

旅游交易会宣传

7.旅游人才开发方案 篇七

关键词:高校旅游专业,西安,旅游人才培养,人才发展策略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人才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发展的基本战略。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发展战略成为任何国家和地区及各个行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十一五”期间, 我国旅游业形成了以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 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迈进的重要阶段, 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也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国旅游业大国地位急需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与之配套。《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更加明晰, 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道路, 发展方式由关注劳动力及资本投入为主向关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主转变, 发展模式由数量规模扩张型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型为主转变, 必须加大旅游人才开发力度, 确立旅游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形成旅游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与旅游业发展相匹配的旅游人才队伍。到2015年, 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1490万人, 其中, 直接从业人员为1740万人, 间接从业人员为9750万人, 年均增速8.65%, 比2010年增长51.38%。旅游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 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达到347万,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占直接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 必须发挥高校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 制订切实可行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 从而为旅游大国和旅游强国的旅游“中国梦”作出人才培养的贡献。

但是, 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旅游业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旅游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旅游人才有效供给不足;能级、专业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 区域、行业和业态分布明显失衡;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 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性差, 吸引力弱, 旅游行业的人才集聚能力亟待提高;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支撑不足;旅游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 更好实施人才强旅战略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等等[1]。

2. 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高校, 特别是有旅游专业的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人才汇聚的中心, 每年都为国家输送大量的旅游人才。到2012年年底, 我国旅游院校 (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 共计2236所, 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 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 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107.34万人。从总体上看, 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和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但是无论旅游人才的数量储备, 还是旅游人才的质量水平, 均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差距较大。这种现象反映出现有的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有自身固有的一些弊病,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行业内就业率低。

现有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高校教学实习+企业实习基地”、“高校+企业职业培训”等, 突出表现为“理论性浅、职业化低、动手力差”的特征。毕业生在进入旅游行业后不能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对接, 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亦导致大多数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2.2 高层次旅游管理人员缺乏。

以2012年为例, 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107.34万人, 其中研究生在校生5761人, 仅占所有在校生的1.00%。研究生所占比例太少, 将导致旅游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将处于人才缺乏的状态。

2.3 旅游相关课程设计亟须调整。

在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时代”向“休闲时代”转变的过程中, 旅游业市场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 登山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等专业化的旅游市场不断涌现。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目前的课程设计仍以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为主, 很多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几乎没有差别, 课程设计陈旧、体例老化、针对性差。很难同目前的旅游行业 (如旅行社、酒店、景区等) 的实际需求对接, 更谈不上迎合今天日益细分的旅游市场和定位。

2.4 缺乏引领性的本科旅游院校。

目前, 旅游相关本科专业主要分散于综合性的院校的地理、外语、历史、园林、建筑等院系, 以地理、历史和外语类的居多。这些院系的师资人员基本上都是原来搞地理、历史、外语等为主, 对旅游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是很丰富, 不仅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旅游知识的构建不全面, 而且这些专业在所属学校的院系中都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容易被“边缘化”[3]。因此, 组建综合性、应用性的旅游大学 (学院) 成为解决旅游专业学生知识架构和旅游院系尴尬地位的当务之急。

3. 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3.1 构建新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旅游业产业链进行细分的基础上, 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 重新构建“高校+企业+政府”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 学生的实习不再仅仅指几个月的社会实践, 而是通过企业高管和政府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授课和实地培训相结合。另一方面, 旅游专业的学生不再局限于实习就是去酒店当服务生或者景区当讲解员, 而是真正参与到地方旅游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的方方面面, 如旅游交通、旅游局、旅游协会等。

3.2 加强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旅游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 摒弃以往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大而全”的做法, 增加针对新的旅游业态和专业市场的研究生专业或者研究方向, 不仅能增加研究生的数量, 而且能在质量上把好关。

3.3 改革现有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 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部分: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旅游相关专业 (如旅游管理) 的课程也不例外, 其专业课程体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 其构成比例为:公共课占40%, 专业课和教学实践占60%。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对于像旅游管理这样对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而言很不科学[4]。因此, 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在参考国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尽量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专业性,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4 提升现有的旅游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

目前,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 实践教学更是轻之又轻。对于旅游这样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而言, 高校教师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与动态、并同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比优秀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对学生来说更有益。因此, 学校应该适当调整旅游相关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 以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吸收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来校担任专职教师[5]。

4. 西安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高校旅游人才战略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西安发展旅游业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实施旅游人才开发战略, 做好人才储备, 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素质, 对于“十二五”期间西安旅游业大发展, 实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目标,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受益于西安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的定位及逐渐成熟的旅游市场, 西安市旅游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亦为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了必不可少的力量。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大, 西安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日臻完善。旅游人力资源日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 服务意识差和专业水平不高几乎成为大多数来西安的游客的直接评价。西安是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 居全国第三位, 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 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但是, 西安市旅游人才建设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不足;旅游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旅游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因此, 发挥西安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 为西安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势必成为当下西安高校旅游专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西安的旅游人才战略建设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明确定位, 差别发展。西安有旅游专业的高校非常多, 几乎每个综合性大学都有旅游相关的专业, 但是很多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几乎一致, 很难发挥大学自身的特色并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比较好的定位。其二, 应对新业态, 调整培养方案。面对愈来愈多的旅游业新业态和更加细分的旅游市场, 在对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 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上, 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 侧重对某一新业态和某个细分市场进行重点培养。其三, 联合西安有旅游专业的高校和院所, 组建中国西部旅游研究院, 打造为对西部旅游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和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的专业平台。其四, 利用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推进旅游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和再教育, 建立大型旅游企业 (如陕旅集团、曲江集团等) 、政府相关部门 (旅游局、文物局等) 和高校的深度合作机制, 定期对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现有管理人员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燕军, 魏红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2) :35-38.

[2]刘住.走旅游人才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人才状况及规划方向.旅游学刊 (特刊) , 2006:6-10.

[3]石培华, 李成军.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旅游科学, 2011, 25 (1) :88-94.

[4]刘迎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新西部, 2011 (9) :220-221.

8.旅游人才开发方案 篇八

【关键词】英语旅游人才 实践教学 “双师型”教师

一、英语旅游人才培养背景

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表明,2013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又创新高,达到9819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18%。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到2020年,旅游业创造的收入将达到16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加剧了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很多高校都设有英语旅游专业,然而,目前的英语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与旅游行业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定位

英语复合型人才主要有四种培养模式:复合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和主辅修型。本文所讨论的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属于专业方向型,即“英语+专业方向”,也就是“英语+旅游方向”。“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是指掌握基本英语语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英语语言技能,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并掌握综合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英语和旅游知识结构全面,综合素质高,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英语旅游人才。

三、“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现存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与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需求有偏差。许多高校英语旅游专业选用的教材与就业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不是十分契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不适用于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知识需求。有些教材是对全国范围内旅游相關知识的概括介绍,地域文化和旅游特点不明显,不利于学生对地方旅游资源和区域旅游知识的把握。还有一些教材偏重英语知识点的讲解,而培养实践能力的配套练习少之又少,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滞后。大多开设英语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和中心,将大量课时用来传授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比重甚少,不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此外,课后实践教学监管力度不够。虽然学校为学生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成立了许多英语旅游专业相关的社团,如英语旅游社团等,但没有安排社团指导教师,或社团指导教师对社团监查不到位,社团几乎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由于缺少指导和监督,社团活动效果不明显。

3.授课教师行业实践经历匮乏。培养掌握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旅游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高、职业素养好的“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需要一支专业综合素质高、有一定旅游企业从业经历的教师队伍。然而,现在大多的高等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英语旅游专业教师普遍为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英语旅游专业教学后开始积累旅游行业知识,绝大多数教师缺乏旅游企业实践经历,没有良好的旅游行业概念,旅游就业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的需求更是知之甚少,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将教学与旅游行业前沿知识有效结合。

四、“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改善策略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用适当的教材。选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教材是培养“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基础。笔者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为培养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首选教材,教师应了解旅游市场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在授课时根据授课内容和地方旅游特色适当删减陈旧的教材内容,增补符合旅游行业发展新趋势和地方旅游资源特点的授课内容,使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如果教材中的实训练习不足,教师可以结合授课的重点和地方旅游资源精心设计一些旅游实践练习或布置调查任务,将抽象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区域旅游资源联系起来,深入浅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强化实践教学。只有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应结合旅游方向课的特点和授课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并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旅游现象调查、旅游案例分析,实景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对专业社团活动的监管力度,为社团安排一对一的指导教师,定期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每学期邀请优秀的旅游职业人参与社团活动,如:为社团做旅游行业相关讲座或担任专业比赛评委,从旅游行业角度给出指导和建议,优化社团活动效果,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去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使教师丰富自身的旅游行业知识,了解旅游业对英语旅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学校在教师挂职锻炼期间,应减少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旅游企业学习、实践,保证旅游企业挂职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引进有丰富从业经历的旅游职业人作为兼职或全职教师参与到英语旅游人才培养的实际教学中,发挥业内人士对旅游业最新动态的把握和丰富旅游从业经验的优势,成立集体备课组、课程研讨组、课题研究组;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职业人共同探讨“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和课程设置,结合旅游市场实际需求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选用适当的教材、强化实践教学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促进“英语+旅游”复合型英语旅游人才的培养,使之更符合旅游就业市场的需求。

上一篇:初一语文写作计划下一篇:做文明学生小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