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站无人值守方案

2024-10-12

注水站无人值守方案(共6篇)

1.注水站无人值守方案 篇一

无人值守铁路道口 红外相机解决方案

实际需求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车辆保有量越来越多,铁路与公路交车口交通越来越繁忙。但是由于安全教育滞后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驾驶人员与社会人员在通过铁路道口,特别是无人值守道口时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状况日益险峻。

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技术手段来增强无人值守铁路道口的安全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

解决方案与设备选型

采用大华高清监控系统+太阳能供电方案

1摄像机:采用DH-IPC-HFW8231D-Z

 采用200万(1920×1080)CMOS图像传感器,达到高分辨率实时图像输出  可输出200万(1920x1080)@25fps,达到高分辨率实时或高帧率图像输出  支持H.265编码,压缩比高,超低码流

 感兴趣区域(ROI)编码,保证有用图像质量,节省存储空间  支持走廊模式,应用更灵活

 支持宽动态,3D降噪、强光抑制、背光补偿,适用不同监控环境  支持数字水印加密,防止数据被篡改  支持手动聚焦

 ICR滤光片切换功能,实现24小时监控

 支持AC24V/POE、DC12V/POE供电方式,方便工程安装  支持丰富的网络协议,适用不同应用方案

 支持网络断开、IP冲突、移动检测、视频遮挡智能报警  IP67防护等级

 最大红外监控距离大于80米

2硬盘录像机:采用DH-NVR4104 并加装3T监控级硬盘

 可接驳众多主流厂商(SAMSUNG、Panasonic、SONY、Bosch、Arecont、AXIS、Honeywell、LG、Vivotek、SANYO、景阳等)网络摄像机;  支持断网续传ANR;  支持录像定向存储;

 支持600W像素高清网络视频的预览、存储与回放;  支持1路语音对讲;

 支持最大16路视频实时同步回放及多路同步倒放;  支持P2P(私网穿透)功能;

 采用Dahua云台控制协议时,可以通过鼠标实现三维智能定位功能;  最大支持6路1080P解码能力;  最大支持16画面分割;

 支持预览图像与回放图像的电子放大;

 支持按事件查询、回放、备份录像文件,支持图片本地回放与查询;  支持数字水印校验;

 采用监控级3T硬盘可以保证整个系统有3个月的有效存储时间 3太阳能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由太阳能板,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和保温箱等设备构成 组件的技术参数

S200W单晶硅光伏组件基本技术参数 电池板组件:采用单晶硅电池。

原材料来源:制造工艺成熟,不受材料限制。发电性能要求:受恶劣天气(风沙、雨雪)的影响要小,具备弱光发电的性能。

组件转化率大于17%。

衰减率:一年内不大于5%,以后基本保持稳定。组件参数:单晶硅

系统总功率:800W(200W*4)组件功率:200W 工作电压:37.1V DC ; 工作电流:5.4 DC ; 开路电压:43.4V; 短路电流:5.95A。生产标准:GB/T9535; 测试标准:IEC61215;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155±10)mV/℃;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0.06±0.01)%/℃; 最大功率温度系数:-(0.5±0.05)%/℃; NOCT:48±2℃; 旁路二级管:有; 边框接地电阻:<1Ω; 迎风压强:>2400pa; 绝缘电阻:50MΩ/2000V; 绝缘强度:DC 3500V, 1min。寿命:不少于25年。电池板与线缆的连接采用接插件,连接牢固、可靠,并能防潮、防水和抗老化能力,接插件使用寿命与电池主体相同。

组件、插接件替换方便;

蓄电池的技术参数

类型:密封阀控免维护胶体蓄电池; 单体蓄电池容量: 12V/200Ah; 节数:6节;

蓄电池组容量:24V/600Ah;

蓄电池低温工作性能:-20℃条件下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不低于80%;

蓄电池高温工作性能:40℃条件下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不低于95%;

蓄电池寿命要求:-20℃~40℃环境下免维护连续工作3年后蓄电池容量衰减不超过30%。正常使用寿命5年,免维护; 蓄电池采取恒温保温措施;

蓄电池的浮充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 80%放电深度的循环次数大于1200次;

太阳能控制器的技术参数

放电控制

主要功能:LCD显示,标准串口 工作温度:-10℃~65℃;

控制损耗:不超过额定充电电流的1%; 充放电回路压降:不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5%。额定电压(VDC):24V; 最大放电电流(A):40A;

允许太阳能最大开路电压(V):50V; 控制点设置:自由设置系统运行的节点电压; 控制器充满断开电压值:27.8~29.6V; 控制器亏电断开电压值:21~22V; 控制器恢复连接电压值:26~26.6V; 控制器温度补偿系数:-5~7mV/℃; 太阳能电池蓄电池间电压降落(V):≤0.5V; 蓄电池负载之间电压降落(V):≤0.2V; 使用环境温度:-40℃~+60℃; 使用海拔(m):≤5500;

通信功能:通过配置的标准通信接口和数据线,可将控制器与串口通信设备连接,实现数据远传;

保护功能:蓄电池过充、过放、输出过载、过压、温度过高等保护功能;

蓄电池保温箱的技术参数

保温箱体采用1.2mm冷轧钢板,坚固耐用;箱内保温层厚50mm。在-40℃~40℃条件下,能确保48小时内温度保持在0℃~30℃,考虑到电池放电时自身微量散热,更可持久确保保温箱内温度。

电池正常工作对环境温度要求最好在20℃~30℃,低温降低电池充放电容量,高温导致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电池在工作中易发生热失控,所以散热性能与保温性能同样重要,针对这一要求,在箱体出线孔设计有透气孔,保持与外界空气有细微的传递。

柜体采用表面光洁的冷轧钢板热镀锌,具有防腐、防潮、防酸、长期稳定的特点。蓄电池保温箱底部有橡胶衬板,使蓄电池与箱体有效隔开,防止电池液偶然泄露对箱体的腐蚀。

太阳能供电系统整体质保3年,正常使用可达到5年以上有效寿命

方案分析

优点:架构简单,维护方便,性能可靠的同时保证经济成本较低,同时无需额外增加补光灯。

缺点:夜晚红外补光时,过往车辆车牌无法识别(所有红外相机都存在此现象)

2.注水站无人值守方案 篇二

城市配电网位于整个电网的末梢, 具有网络结构变化大、电力容量较小、点多线长、工程项目繁多等特点。由于设备繁多, 资产规模庞大, 运行管理难度较大, 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导致配网数据收集整理困难, 精益化管理水平不高。在城市配电网建设与改造进程中, 通过大规模应用配电站室分配馈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 但一般配电站内外只通过防火门来进行安全隔离。由于防火门通常采用普通民用锁具, 在安全闭环管理上存在遗留缺陷, 尚未真正解决门锁钥匙被复制、丢失甚至被盗取的问题, 同时从技术规范层面上存在未经许可的开锁行为, 这些都将影响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此, 本文通过研发一种适应配电站室工作环境、特有需求的专用智能防盗锁, 以外部供电与通信交互之间分级授权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1 方案对比与优选

1.1 机械锁

配电网中采用的传统民用机械锁的优点在于成本低, 缺点在于无法进行信息管理、追踪和查询开锁信息。近年来, 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 出现了RFID码片+机械锁芯的新型机械锁, 其结构如图1所示。

机械锁一般由锁体、码片、机械锁芯组成, 码片固定在锁体上, 机械锁芯位于码片内侧并采用专用的智能钥匙。插入锁具时, 智能钥匙先对码片进行读取, 经权限判断可以操作后, 智能钥匙开放操作, 进行开锁, 否则不能开锁。这种方式比传统民用机械锁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 RFID码片与机械锁芯之间没有任何的闭锁关系, 该机械锁存在被机械钥匙开锁的可能, 不适用于防盗要求高的场合。

1.2 门禁系统

在220k V变电站内为保证安全性, 也采用门禁的方式实现防盗功能, 门禁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门禁系统包括读卡器、门禁控制器、不间断电源、电锁、出门按钮。每次人员进入时, 需要在读卡器上刷相关的身份认证卡;读卡器读取卡片信息后送到门禁控制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 控制器发命令关闭电锁, 门开启。采用门禁方式, 安全性较高, 完全可以满足现场要求。但是, 门禁现场施工繁琐, 需要布线、开槽、安装电锁, 造价高, 不利于配电站室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1.3 智能防盗锁

智能防盗锁采用模块化设计, 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MCU微处理器、螺线管模块等组成部分, 各模块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防盗功能, 方案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 MCU微处理器作为整个设备的核心部件, 负责整个设备的信息处理、命令控制、功能逻辑判断和信息交换;电源模块是与电脑钥匙实现电源采集并转换成防盗锁可以正常工作的电源, 负责给MCU和螺旋管提供电源;通信接口采用红外双向通信方式, 负责与电脑钥匙进行双向通信, 接收电脑钥匙的各种查询、控制命令、上送操作信息;螺线管为开锁的执行机构, 只有在MCU发出解锁命令后, 才会解锁。

1.4 方案比较和选择

各方案比较和选择见表1。

注: (1) 为GAT73—1994《机械防盗锁》; (2) 为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方案实现

2.1 优选流程

从实现工作原理出发, 充分考虑到技术的领先性、安全可靠性、使用便利性以及投资可行性, 优选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下面就关键的技术特性进行探讨。

(1) 技术领先性。因为采用内置芯片级的身份认证、智能钥匙供电、双向通信、身份认证等多种技术, 所以该智能防盗锁具备技术领先性。

(2) 安全可靠性。从电源、通信、身份认证等多个方面来杜绝非法复制钥匙, 从元器件选型和元器件整体封胶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安全可靠性。

(3) 使用便利性。只需插入智能钥匙, 就能自动实现上电和通信、认证的全套过程, 无需人工干预;完成以上过程后, 操作人员选择开锁, 即可实现开锁, 整个开锁过程简单易学;同时, 锁具采用自闭锁设计, 关门时无需使用智能钥匙, 只要推上防盗门, 防盗锁就能自动上锁。

(4) 投资可行性。该智能防盗锁选用锌合金一体成型模具, 在保证产品一致性的前提下, 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在抗冲击能力和硬度满足要求前提下, 锌合金的成本低于铜合金和不锈钢;选用成熟批量料品库中的合适选料, 在保证料品可靠性的前提下, 通过批量供货和供应商谈判来降低元器件采购成本。

2.2 扩展功能

(1) 可与防误及防盗软件联机使用。只有在软件上模拟开票后, 才能使用智能钥匙开启智能防盗锁, 以保证所有的巡视或操作时均授权开锁。

(2) 适合安装或改造现场。采用空转方式闭锁, 只有在开锁后, 才能带动相关门舌开关, 结构简单可靠, 具备改造方便、使用便捷的特点。

(3) 满足特殊抗干扰性。在无人值守配电站室的使用条件下, 运行、通信等具备抵抗电磁干扰的功能, 使软件能够准确获得防盗锁使用的实时状态。

(4) 现场维护工作少。现场可直接更换原有的插芯锁, 并利用原有锁体来实现锁门, 减少了现场的安装工作量。由于采用成熟模块化设计, 核心电路板出厂前已进行防潮处理, 并经过EMC4级、安规、高低温、中性盐雾试验, 因此该锁具备现场免维护、少维护特性, 可大大减低运维人员工作量。

2.3 实现优选功能的技术策略

2.3.1 加密安全等级, 保障站所安全

在配电站室中, 防盗锁作为隔离安全区与非安全性的重要技防设备, 对于安全性的要求高, 而传统民用锁具无法满足。智能防盗锁采用外接电源+加密通信校验的方式进行开锁, 即要求在DC 24V持续供电情况下, 电脑钥匙与防盗锁之间以加密通信方式进行交互校验身份, 只有在电脑钥匙认为该防盗锁为所管辖范围的锁具, 才会发出开锁命令, 从而实现防盗锁的开启。由于该智能防盗锁要求同时具备DC24V供电和通信校验的开锁方式, 锁具表面除了2个电极和通信接口外没有任何锁芯和锁孔, 因此可以防止现有的技术性开锁, 从而保障配电站室的设备安-全。

2.3.2 不可复制性, 保证锁具的安全性

由于智能防盗锁的开锁是依据其内置的ID信息来识别的, 而该信息的读取必须同时满足对锁具上电、加密通信获取并以此解析锁具信息, 因此需要对该过程进行全部复制并伪造开锁命令的概率几乎为零, 其钥匙具有不可复制性。

2.3.3 恶劣环境适应性, 保证锁具的连续使用

由于配电站室的特殊性, 造成防盗锁的现场运行环境较为恶劣, 高温、湿热、严寒和风沙灰尘都会影响到锁具的可靠性, 因此该智能防盗锁在设计环节充分考虑到高低温、湿热和防尘的要求, 并在产品中实现, 以保证锁具在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此外, 在选材方面, 智能防盗锁采用宽温的电子元器件和螺旋管等材料, 辅以防潮封胶的方式, 确保电子元器件不受潮湿、湿热等环境影响。

2.4 智能防盗锁特性

图5为智能防盗锁外观图, 它具有防破坏性、防水密闭性、防磁化性等显著特性。

(1) 防破坏性。锁体外观设计简洁, 表面光滑, 没明显台阶和凹槽, 受力点少, 从而减小锁体外观被破坏的几率。

(2) 防水密闭性。前、后面板与门之间用密封条密封, 锁体内部电子器件用灌封胶和披覆胶做防水保护, 防水性能可靠。锁体零件配合间隙较小, 而且有密封圈密封条保护, 尘土无法进入锁体内部, 防尘性能较好。

(3) 防磁化性。螺线管与锁体表面距离较远, 而且有弹簧复位, 防磁性能好。

3 结束语

智能防盗锁杜绝机械开锁的方式, 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配电站室防盗门钥匙的管理问题, 简化了钥匙管理过程。同时, 该智能防盗锁的开发, 为配电站室的远程现场监护和管理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配合相关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钥匙、防误及防盗软件等, 将为配电网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物防技术保障。

摘要:针对配电站采用防火门进行安全隔离存在的问题, 对比了机械锁、门禁系统、智能防盗锁3种方案, 介绍了方案的优选流程、技术策略及智能防盗锁的特性。

关键词:防盗,外部供电,机械锁,门禁系统,智能防盗锁

参考文献

[1]GA T 73—1994机械防盗锁[S]

[2]GA 374—2001电子防盗锁[S]

[3]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

[4]GB/T 13729远动终端设备[S]

[5]GB11920—89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S]

[6]GB311.3—1984高电压试验技术[S]

[7]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S]

[8]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S]

[9]GB/T 18657—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S]

3.注水站无人值守方案 篇三

关键词:VPN专网;无人值守站;西门子S7-200;组态王;Modbus通讯协议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2

Unmanned Heat Exchanger Sta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VPN Network Technology

Han Songlin

(Zibo Shi Huanbao Gongre Youxian Gongsi,Zibo255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business enterpris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Describes the VPN-based unmanned station monitoring system heat exchanger composition,function and implementation.Data Monitoring Center PC with remote sites,and Configuration software PLC connected through the VPN special network,form a closed unmanned station monitoring system.VPN-based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unattended heat exchange station in the city reflects the inform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ting industry.

Keywords:VPN special network;Unattended station;Siemens S7-200;Kingview;Modbu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一、前言

當前供热行业的GPRS远控模式不仅受到技术、现场工况环境的制约,还存在电源的谐波干扰问题;自建网络的用度、维护问题;流量包月的资费问题;无线网络的传输质量与速率问题等等。为了寻求一种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通讯方式,我们将目光转向了有线VPN网络。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信息数字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信息产业方面投进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提出构建“千兆到小区,百兆到楼层,十兆到用户”的物理平台目标,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很多城市和地区为了打造“数字信息港”都在花巨资加强基于IP技术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中小企业、小区接入信息化“最后一公里”,为在网络上构建适应不同需求的应用服务及培育良好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介绍

本系统中心上位机组态软件使用北京亚控的组态王,换热站PLC使用S7-200系列控制器,结合西门子CP243-1以太网模块,遵守Modbus TCP/IP协议。无人值守换热站采用全网集中监控,数据中心计算机采集记录了各种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电压、电流、阀门开度等,为供热数据查询,供热分析计算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促进企业量化管理,倡导能源节约。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曲线、实时模拟现场动画显示、异常报警、远程控制、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曲线、打印、地理信息等强大的功能。远程监控包括远程监视和远程控制两个层面,在数据监控中心可以监视、记录到各个换热站的所有运行数据,当出现意外情况时上位机弹出报警画面及报警音频,还可根据需要将报警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相关人员手机上。远程控制换热站的运行,如启停泵,调节泵的转速、循环泵的启停、补水泵的启停,同时可以调节电动阀门开度。现在无人值守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具有可灵活扩展性,在系统基础上新增的换热站点参数很方便,避免了二次投资。然后集成到换热站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系统中,为以后系统的发展、扩充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换热站是集中供热系统供热网路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是热源与热用户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供热品质的好坏对改善热网热力工况,提高供热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先进的气候补偿理念,引入室外温度,当室外温度降低或上升时,就需要改变二次供水出口温度;通过对并联在一次供水管道上的两通电动调节阀进行微调,以达到改变二次供水的出口温度;使二次供水的出口温度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不影响一次管网的压力平衡;这样既能提高供热品质,实现节能,同时也可以达到热力站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的目的。

三、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由现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处理设备(PLC、HMI、二次仪表)、数据传输层(以太网模块)、VPN网络及数据监控中心(上位组态软件、后台数据库)等五部分组成,网络系统采用千兆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技术架构,骨干网采用光纤连接。现场控制系统包含PLC、电动执行机构、传感器、变频器、现场操作站等,完成现场数据采集任务,将采集来的数据通过VPN网络传递到数据采集服务器,进入数据监控中心,数据中心由数据采集服务器、监控工作站、工程师站、激光打印机等组成,完成监控管理、工程师管理及维护、数据打印等任务。VPN专网负责在数据中心计算机与数据采集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功能,其中的网络监视仪具有监视系统运行情况、确定故障点、划分维护职责的功能;网络终端集线器是网络运营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在各小区的终端设备,通讯服务器通过它进入VPN网络。而数据监控中心具有处理各种数据并显示在组态画面上,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和计量计费。

数据监控中心上位组态系统包括如下结构和功能:(1)实时采集:可以对所有换热站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实时监测各站点设备的工作状态。(2)远程控制:可以对所有换热站的变频器、水泵进行远程控制启停及对阀门的开度大小进行控制。(3)工艺流程图:在画面中通过编程实现模拟显示整个换热站现场进汽供水的全过程,并且在换热器本体上实时显示了各路汽、水的温度与压力,以便于操作者能及时准确的掌握本体内的换热情况,能够对现场设备的故障进行实时诊断。(4)数据分析和存储:可以对各站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可以将数据实时存储到数据库中,进行存档管理。如果有必要的话还是发送到大屏上显示。(5)异常报警:当采集到现场有异常报警时,软件将弹出报警对话框;如果有条件的话,将报警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相关人员手机上;同时将报警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以备日后查询。(6)数据查询:可以按照站点、时间来查询现场各项参数及设备的运行情况。(7)报警查询:按照报警类型、站点、时间进行报警查询。

四、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优点及安全措施

(一)基于VPN网络技术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具备丰富的IP地址资源,不受公网限制,如:小区局域网或公网上的VPN等。(2)与公网物理隔离,能防范各种专业进侵者的非法活动。(3)能及时、自动判别系统故障点,确定出故障的设备。(4)接入方式灵活,目前各小区基本都实现电话线接入,所以可以采用ADSL电话线接入方式、五类线或光纤接入。

(二)城市供热抄表系统在数据采集终端、网络通讯服务器及VPN专网三个方面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运行。(1)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中的数据存储和传输采用了专门的编码规则,由于编码规则对外保密且是行业内部机密,攻击者不知道编码规则就无法恢复窃取到的数据。(2)网络通讯服务器的安全措施包括:专门设计的数据传输协议:服务器中有专门的数据通讯协议,攻击者由于无法得知协议的细节,很难从协议方面进行攻击。数据加密机制:在专有通讯协议的基础上,服务器同时对传输数据进行了加密,攻击者在不知道加密算法及加密密码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明文数据。密码认证机制:服务器中设计了密码认证机制,密码传输全部采用密文传输,充分保证了系统安全性。(3)虚拟专用网(VPN)。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经济、灵活的连网方式,节省用户在设备、人员分配和治理方面的投资,无人值守换热站采用了基于MPLS的VPN解决方案。

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是网络运营商利用公众网的资源为客户构成专用网的一种业务。VPN有两层含义:一、它是虚拟的网,即没有固定的物理连接,网络只有用户需要时才建立;二、它是利用公众网设施构成的专用网。VPN兼备了公众网和专用网的很多特点,将公众网可靠的性能、丰富的功能与专用网的灵活、高效结合在一起,是介于公众网与专用网之间的一种网络。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即多协议标记交换,它属于引进了基于标记机制的第三层交换技术。供热抄表系统所采用的基于MPLS的VPN,可以通過BGP(边界网关协议)技术保证网络的安全性。不仅如此,MPLS还支持防火墙技术以及高应用加密。可见,MPLS VPN主要是靠核心的软件技术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它所提供的路由信息分发限制和MD5路由认证技术,使用户所依靠的公众网成为可以信任的网络。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在PE(网络运营商边沿路由器)与CE(用户边沿路由器)之间可做适当的访问控制:CE可以不答应从PE Telnet到CE路由器,即用户侧数据完全可由用户侧自己进行维护处理;同时位于局真个PE也不答应CE Telnet到PE路由器。

五、结语

基于VPN的无人值守换热站是以VPN专用网为通道的远程自动控制系统,是在公共通讯网络平台基础上,建立一个热力生产信息共享平台,所有热力站将采集到的信息直接汇集到这个平台上,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与换热站实时通讯,客观反映换热站运行状况。(2)实时性强。数据监控中心可随时查看任何一个站点实时运行状况,并根据生产要求进行远程控制及调整。(3)快速、正确、易于扩展。与其它通讯方式的远程监控相比,基于VPN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的传输速度快,数据正确度高,相比较GPRS方式,VPN通讯断点少,延时小、系统可靠性更高;可根据需要融入公司办公局域网络之中,比如给相关主管领导分配权限查看相应的站点数据等。(4)本钱低、便于治理。基于VPN的无人值守换热站,供热公司只负责监控中心与采集站点的治理与维护即可,而通讯信道也即VPN专网的运行治理完全可以交给ISP负责,因此供热公司作为VPN专网的用户能够最大化地得到专业治理带来的好处。(5)易于推广。基于VPN的无人值守换热站,所要求的资源不是太多。一般在大中城市,以及发达地区的县级供热公司都可以应用,因为这些地方都具备网络接入条件。(6)意义重大。由于稳定的无人值守换热站,能够进步企业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技术、治理水平和树立企业新形象。

可见,基于VPN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是一件使供热公司、网络运营商及广大市民三方都受益的事情,因此引起了有关各方的极大关注与浓厚爱好。可以预见,基于VPN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供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4.注水站无人值守方案 篇四

为了规范本公司运维操作班和无人值守站的生产运维管理工作,推进操作班标准化建设,保证安全运行,根据《变电站管理规范》、《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管理规定》等规程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运维管理

1.1值班管理

1.1.1班长负责编制轮值表。

1.1.2按轮值表值班,保持值班人员在岗。1.1.3填写相关工作记录(以下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并录入PMS2.0系统。

绩效考核:每违反以上规定之一,扣当值人员2分/人,绩效扣分可累加。

考核依据:现场检查、记录,PMS2.0记录。1.2交接班管理

1.2.1做好卫生清洁及其它有关工作。

1.2.2交接人员必须按规定项目交接清楚,交接人员分别在运行日志上签字。

绩效考核:每违反以上规定之一,扣交接人员3分/人,班长扣缺岗0.5分/人之和,副班长扣缺岗1分/人之和 1.3巡视管理

1.3.1班长负责编制巡视周期表 1.3.2巡视周期(站)1)正常巡视周期:每周不少于一次。2)全面巡视周期:两月不少于一次。3)熄灯巡视周期:每月不少于一次。4)特殊巡视应根据需要进行。

绩效考核:每违反以上规定之一,扣当值人员3分/人站,班长扣1分/人站,副班长扣2分/人站,绩效扣分可累加。

考核依据:现场检查、记录,PMS2.0记录。

二、安全管理

2.1两票管理

2.1.1工作票、操作票应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开票,完成后应进行回填及归档手续。

2.1.2特殊情况可不使用生产管理系统开票。2.1.3操作设备必须使用电脑钥匙。

2.14特殊情况需解锁操作,应履行解锁待续后操作。绩效考核:每违反以上规定之一,扣当值人员5分/人,绩效扣分可累加。

考核依据:现场检查、记录,PMS2.0记录,绩效扣分可累加。

三、设备管理

3.1设备测温管理

3.1.1计划普测(红外线测温)周期:每季度1次。3.1.2做好测温记录,保存好各站异常设备图谱 3.2缺陷管理 3.2.1及时发现、上报、统计、分析设备缺陷,设备消除后认真验收,并录入生产管理系统。

3.3设备定期维护 3.3.1防小动物检查

3.3.2二次线及端子箱定期检查

3.3.3蓄电池定期进行检查、清扫、维护 3.3.4逢停必扫 绩效考核:

1、每违反以上规定之一,扣当值人员3分/人站,班长扣1分/人站,副班长扣2分/人站

2、违反逢停必扫规定,扣当值人员5分/人站,班长扣3分/人站,副班长扣4分/人站

考核依据:现场检查、记录,PMS2.0记录,绩效扣分可累加。

四、任务完成情况

4.1班组长工作 4.2运检部工作

4.3公司其它部门工作任务 绩效考核:

1、不能按时按质完成班组长工作任务,由班长提出考核

2、不能按时按质完成运检部任务,班长扣3分,副班长扣4分,班员5分。

5.无人值守变电站遥视系统解决方案 篇五

本文主要介绍了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构成以及嵌入式硬盘录像机模式的解决方案。即在站端采用嵌入式DVR,视频图像经过编码直接打包成数字信息,到主站端全程都是数字化的信息。概述

变电站遥视系统主要安装在无人或少人的变电站,在集控站或监控中心由值班人员集中监控。主要进行设备运行,安全管理、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图像监控。因此需要具备图像采集功能、图像控制功能和图像远程传输功能以及记录功能,同时应该具有消防以及防盗报警的功能。另外,监控中心可以通过相应的共享途径查看图像、报警及历史记录等各类信息。

由于遥视系统具有实时性、直观性和可记录性的特点,在电力、水利、交通等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但可以真实再现每时每刻被监视对象发生的变化并记录下来,而且可以通过传输通道实现图像的远方互传或通过网络实现互联。对电力系统来说,除了需要对无人值守变电站24小时连续运行的设备进行监视外,还需要对现场的设备进行控制,如消防系统、空调系统、户外照明及设备温度等。经过几年的发展,遥视系统的方案已经逐步完善,出现了两种主要的传输控制方案;一种是采取编码器实现图像传输,编码器放到变电站端,解码器放到控制中心主站;另一种是通过硬盘录像机实现图像编码传输,在控制中心实现软件解码。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系统必须具有性能可靠、技术成熟、功能完善、体系先进的分布式结构,系统配置灵活、操作方便、布局合理,满足长时间稳定工作的要求;

·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标准性、开放性、集成性、安全性、可扩充性及可维护性,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进行网络逐级汇接,增减各类站级前端设备等;

·系统所使用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必须采用符合大规模拓扑网络传输需要的、低比特率的、交互式的、先进通用的国际标准;

·系统所用软件、硬件、人机界面、通信协议和通信接口等应遵循当前最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业或行业标准;

·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耐压、抗浪涌电压冲击、抗雷击、抗强电磁干扰等其它抗干扰措施; ·系统各层次的网络互连应优先使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设计目标

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

·实现对变电站区域内场景情况的远程监视、监听;

·监视变电站内变压器、断路器等重要运行设备的外观状态;

·辅助监视变电站内CT、PT、避雷器和瓷绝缘子等高压设备的外观状态; ·辅助监视变电站内其它充油设备、易燃设备的外观状态; ·辅助监视变电站内隔离开关的分合状态;

·监视变电站内主要室内环境(主控室、高压室、电容器室、独立通信室等)的情况;

·实现变电站防盗自动监控,可进行周界、室内、门禁的报警及安全布控;在条件成熟和管理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宜和站内消防系统实现报警联动;

·监控中心的建设,必须与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运行和管理的分级一致。遥视系统的构成

变电站遥视系统是配合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而增设的电网辅助监控系统,一般由子站、主站和传输通道构成。子站安装在变电站,在变电站的关键部位安装摄像机和报警探头,并接入子站的图像控制设备和报警控制设备、实现图像的切换、记录和报警联动。同时把子站的图像、报警信息传送到主站,供运行值班人员集中监控。主站一般设置在各地区区级供电局,在主站、多个变电站的图像信号和报警信号都传送过来、在主站实现显示、控制、存储、处理、输出、检索等功能。系统网络通道

遥视系统网络通信应采用IP网络技术组网,并可使用网络延伸器、网桥、路由器设备延伸接入站点,且能支持IP组播功能。

主控中心网络至区域监控中心网络之间链路,应采用双向10/100Mb/s(10/100BASE)光/电接口或2Mb/s(G.703)电接口两种方法互联,并实现第三层路由隔离。当采用2Mb/s(G.703)电接口连接方法时,应采用可支持反向复接(用)的设备。区域监控中心网络至变电站端系统之间链路,可采用10/100Mb/s(10/100BASE)光/电接口连接或2Mb/s(G.703)电路延伸两种方法。

变电站端至现场设备之间链路,应采用双绞线、光缆等抗干扰强的介质来实现。IP地址及以太网地址应满足IP网络单播、组播功能等组网要求,IP地址分配应符合电力行业有关规范。

通道是遥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变电站都可通过电力城域网或者2MB/S通道传输经过压缩的图像。在没有宽带通道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窄带图像传输。根据目前的发展方向来看,可利用的通道主要为电力城域网。系统拓扑结构

系统规模可根据电网区域范围大小和变电站数量组合定义,要求至少可接入30个以上变电站的遥视监控。系统可按多级组网的方式,形成大规模的监控网络。系统在各区局巡检中心应设区域监控中心;在总局调度中心设立主控中心。

采用嵌入式硬盘录像机为传输控制中心的系统子站主要由图像采集处理部分、报警控制部分、报警主机、解码器和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等组成,其编解码方式通常采用H.264。图像采集部分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摄像机,报警主机提供报警信息的接入和传送,嵌入式硬盘录像机是子站的核心,它集成了很多功能,对视频信息编码,对前端摄像机实施控制,提供透明通道传输服务以及开关继电器控制服务。

摄像机的视频信号首先接入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再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电力城域网通道或2M链路。报警设备采集的报警信息经过报警主机到达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由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透明通道传递给主站,主站的控制信息通过传输通道传到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由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处理后发给相应的前端设备,实现控制。

主站由系统管理平台等组成。用户可以通过管理平台或者分控端完成编码信息的解码显示功能,采用的是软件解码的方式。系统管理平台还可以根据每台硬盘录像机的IP地址向它发送控制命令,由录像机处理后再发送给相应的摄像机、开关等。子站的编码信息包括视频信息和报警信息等通过电力城域网与局核心交换机相连,显示在主站的设备上。本方案图像信息经过一次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到达最终用户,此时还可利用矩阵还原卡在中心设立模拟屏幕墙,具体可根据各个区域监控中心的实际需要选择及确定屏幕墙规模的大小。系统的分级拓扑简图如图1所示。主要功能

监控中心功能要求

监控中心的功能概念包括区域监控中心和主控中心。主控中心以权限管理的方式管理监控各区域监控中心,主控中心的功能和区域监控中心的功能要求基本相同。

第一,实时图像监控: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同一变电站多路(1、4、9、16)实时图像信息,并实现混合轮巡、轮切;多级电子地图,报警发生时,报警地点以醒目的标记闪烁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判断报警类型和地点;

第二,语音功能:实时的语音半双工对讲及语音广播功能;能够实现监控中心对变电站现场的声音广播;变电站端场景录音;可与站内的维护操作人员对讲机进行远程对讲;

第三,远程控制:远程控制监控设备(包括云台、镜头和灯光等);远程变电站现场照明控制,实现全天候监视;可进行当地或远程布防/撤防控制,可以事先确定布防/撤防策略,由系统按照制定的策略自动进行布防/撤防;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布防或者撤防控制。在灯光控制方面:任一摄像机的图像画面均可设定与任一路或多路灯光控制关联,任一路灯光控制均可设定与多个摄像机画面关联;后台监控工作站对变电站端摄像机的控制时延不应超过0.5秒,即对云台或球形机进行转向控制时,从按下控制键到看到图像变化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0.5秒;

第四,告警管理:报警联动灯光控制和启动本地及监控中心录像;所有报警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摄像机编号、预置位名称、持续时间等)均应自动保存,有需要时可打印输出;

第五,图像管理监控中心可显示、存储、检索、回放各变电站的所选摄像机实时图像;监控中心可远程回放站端的任一摄像头的历史图像(时间可设)及报警录像;回放方式有逐帧、慢放、常速、快速等放大/缩小等多种方式;监控中心可远程控制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实现手动录像、定时录像、报警触发录像、画面异动检测;任一工作站可通过手动方式对实时图像在本工作站上进行录像和图像回放;也可对实时图像和回放图像进行抓拍,并以JPEG或BMP格式存放在本工作站电脑内,供数据交换使用;

第六,安全管理:系统实行操作权限管理,按工作性质对每个用户赋予不同权限等级,系统登录、操作应进行权限查验;系统至少应具有10级别的权限等级设置。系统所有重要操作,均应有操作记录,系统可对操作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所有操作记录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应具有必要的网络安全保护,保证系统数据和信息不被窃取和破坏;系统应具有抗击计算机病毒和非法入侵的能力;

第七,系统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不会因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系统出错和崩溃;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设备、网络和软件运行进行在线诊断,发现故障,能显示告警信息;对操作人员设置权限管理;系统应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系统应具有对站端设备远程配置、远程维护、远程启动的能力;提供对系统操作的在线中文帮助;应自动生成系统运行日志,可查询及以报表方式打印输出;

第八,网络浏览:系统需提供图像的Web服务,Web服务器应设在监控中心(SC);在Web浏览方式下,能控制摄像机和云台等控制对象,也可以同时实时监控多个变电站的图像。变电站端系统功能要求

第一,实时图像监控:与变电站安装在监视区设备进行配合,对环境进行防盗、防火、防人为事故的监控,对变电站设备如主变、场地设备、高压设备、电缆层等监视。报警信号、站端状态信息、配置和控制信息以TCP/IP方式与监控中心实时通信。运行维护人员通过视频处理单元或工作站对变电站设备或现场进行监视,对变电站摄像机进行(左右、上下、远景/近景、近焦/远焦)控制、也可进行画面切换和数字录像机的控制;

第二,报警功能:当发生报警时,变电站视频处理单元或数字录像机能自动进行存盘录像,同时传送报警信息和相关图像,并自动在地理图上提示报警位置及类型;当发生报警时,能联动相关设备,如启动现场照明、警笛等,相关设备启动后,应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关闭;

第四,控制功能:操作人员能对任一摄像机进行控制,实现对摄像机视角、方位、焦距、光圈、景深的调整;对于带预置位云台,操作人员能直接进行云台的预置和操作;应具有可控制设备的机械保护措施,在控制雨刷、云台等设备时(自动状态),系统应具有定时功能,即设备在运行后,应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停止,以防止人为的忘记关闭动作,以保护机械结构;保证控制的唯一性,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操作人员控制同一控制对象;具有操作联动功能,当运行人员对某一电力设备进行操作时,摄像机应可自动调整到该设备处,并启动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

第五,图像录像管理:站端的视频处理单元或数字硬盘录像机可对非重要区域的监控点(即摄像机)实现事故前(至少10分钟)、事故后(至少10分钟)循环录像存贮,对重要区域的监控点可设定长时间(至少7天)的自动循环录像存贮,所有监控点级别可设定。方案优势及未来展望

采用硬盘录像机为编码传输中, 心的方案,系统集成度高,主站、子站的结构相对简单,系统的成本比较低。系统由于采取IP地址的方式提供图形传输服务,有利于图像系统的组网,可以相对容易地组建成二级、三级图像网。系统可以通过设置码流的方式提高画面的质量,但提高了码流意味着增加解码的负担,会造成系统对控制信息响应相对较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带宽与画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但是这种方式提供了本地存储,即便在网络出现问题时也能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遥视系统在功能细化和辅助功能扩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往往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商对DVR的客户端软件进行改进得到实现,如:

·图像自动复位,即可对变电站的摄像机设定默认监视位置,正常状态下摄像机保持默认位置,在控制完成的可设定时间段内恢复默认监视位置;

·能与站内各自动化系统实时连接,接收报警信息,联动相应报警目标的图像监视(变电站事故、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保护动作、遥控操作、消防报警等),并指定相应摄像机进行录像,作为事故追忆和调查的辅助手段;

·对移动目标具有自动跟踪功能;即对进入监控范围的人物进行智能行为分析,甚至能对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是否违反电业安全规范作业等提供及时的分析和报警,起到安全预警的作用等。

诸如此类,均有赖于有实力的系统集成商通过二次开发来整合软、硬件、网络等平台的优势,最大化实现系统的增值效益,推动整个安防行业在电力系统的发展。

DVR平台结构性的问题是无法通过二次开发来完善的,这一块只能依靠生产厂商持续不断地改进,譬如: ·传统的嵌入式DVR无法支持RAID5等保护技术存储数据的可靠性难以满足一些高安全性要求的行业; ·硬盘存储容量有限,内置盘位有限,且无法支持热拔插,无法支持NAS网络存储服务,容量扩展不便; ·上传视频数据的压缩率、清晰度与网络传输带宽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实际的使用效果,及时采用架设流媒体转发服务器等技术手段分流也将导致大幅增加了系统的投入成本;

·采用私有标准,一般不支持SIP信令标准,互联互通及与其它多媒体系统融和能力差,造成不同厂商之间的产品难以高度集成到一个统一管理的平台内;

·网络管理功能相对匮乏,无法实现和其它网络监控组成部分的统一网管,难以适应大规模系统的远程维护和管理需求;

·一般支持最大16路1Mbps并发访问,并发访问能力弱,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网络化应用需求; ·一般只有一个网络接口,不支持链路备份,传输可靠性有待加强; ·语音对讲只能实现主控端发起,无法实现双向语音对讲功能;

·灯光控制需借助云台解码器等设备来实现,无法集成在DVR内实现,其间存在协议匹配、弱电控制强电等、地址冲突等问题需要解决,增加了设备选型的局限性和工程实施的难度;

·厂商随机附送DVR管理软件一般只有简单的监控显示和控制功能,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有待增加功能以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需要满足个性化需求必须通过购买专业的第三方软件或自主二次开发,无形中增加了产品推广的成本和阻碍了推广的范围。

6.无人值守机房操作规范 篇六

目录

第一部分 总则........................................2 第二部分 无人值守机房的分区............................3 第三部分 安全规范......................................3 第四部分 设备监控规范..................................4 第五部分 环境监控规范..................................5 第六部分 装修规范......................................5 第七部分 布线规范....................................7 第八部分 机房照明规范..................................8 第九部分 器具配备规范..................................8 第十部分 配套设备规范................................9 第十一部分 无人值守机房管理规定........................10

第一部分

总则

第1.1条 为保证无人值守机房内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其运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根据《中国移动机房安全管理规定》及《江苏移动机房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要求,结合江苏移动机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第1.2条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移动通信无人值守的交换、传输、数据等机房。

第1.3条 无人值守机房原则上不安排维护人员值班,但应配备少量巡视人员24小时定时巡视,以保证机房安全。

第1.4条 本规范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网络部。

第二部分

无人值守机房的分区

第2.1条 无人值守机房一般分为三个区域,即设备区、操作区和缓冲区。

第2.2条 设备区主要摆放各类通信设备、空调设备和消防设备等。第2.3条 操作区主要摆放各种操作终端、告警板、常用备品备件、机房原始记录、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等。

第2.4条 缓冲区主要摆放衣柜、鞋柜及防尘设备等。

第2.5条 操作区、设备区、缓冲区之间的隔断材料应符合消防要求,三个区域应用明显标志标明。

第三部分

安全规范

第3.1条 机房应配置消防报警系统,新建机房应配置符合消防安全的灭火系统。

第3.2条 机房内应根据设备数量和机房面积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灭火器必须安放在固定、醒目位置,方便拿取,人人会用。各种灭火器材应明确责任人,保证各种灭火器材的完好、有效。

第3.3条 机房内主要部位、通道、出入口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第3.4条 机房内无特殊需要,严禁使用明火。若确实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必须按照动火管理流程,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严密措施后,方可动用明火。

第3.5条 机房内禁止吸烟,严禁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及腐蚀性物品。

第3.6条

机房内一旦发生火情,巡视人员应按规定流程进行处理,并立即上报。

第3.7条

机房的防雷接地设备应定期检测。

第3.8条 机房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和安全可靠,不能有易燃易爆 物品堆放,杂物也应及时清除,以预防火灾发生,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第3.9条

机房内由于外接线缆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孔洞应及时用防 火泥完全封堵,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

第四部分

设备监控规范

第4.1条 集中操作维护中心能够对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实施远程操作维护。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的告警、统计报告、监控等信息要能迅速准确地传送到集中操作维护中心。

第4.2条 各种通信设备应具备两种以上远程接入手段,并定期检测,保证完好。

第4.3条 集中操作维护系统发生中断,维护人员必须立即到现场值守,直至系统恢复。

第五部分

环境监控规范

第5.1条 机房应安装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监控中心能观察到整个机房和通信设备的动态状况。

第5.2条 机房主要通道的门禁应与机房内摄像系统、照明、红外联动。

第5.3条 摄像系统具备告警图像联动功能,当机房内某些告警信号产生时,能自动进行视频切换,供监视或存储。

第5.4条

机房内应有温度、湿度、烟雾采集点并实时将信息传送 到监控中心。

第5.5条

机房空调、整流设备、UPS、油机等低压配电设备应 有智能接口,能实现集中监测、集中监控。

第5.6条

机房内监控点的选取应符合《中国移动机房动力环境监 控系统技术规范》的第三条“监控系统的对象及内容”的相关要求。

第六部分 装修规范

第6.1条 机房应有供人员正常出入的通道及供搬运设备出入的通道。供人员出入的通道口必须建有缓冲防尘区,供搬运设备的出入口应考虑防尘。

第6.2条 机房主要通道的门应安装钢制密闭性能较好的并带有电控锁的防盗门,防盗门一律为外开门。

第6.3条 防盗门上应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警示语,同时可用不干胶张贴“中国移动通信 CHINA MOBILE”标志(该标准为可选项)。

第6.4条 机房墙面和顶棚的面层应采用光洁耐磨、耐久、不易起灰、非燃性、非粉质的材料。墙面和顶棚应保持整洁,无明显印记和脱落现象。墙面和顶棚颜色一般为白色。

第6.5条 机房一般为水磨石地面。已用防火、防静电地砖铺设的,应采取防止地砖缝隙水泥脱落或风化起尘的措施。已用防静电地板铺设的,应保持地板完好。

第6.6条 新建机房设备区一律为上走线,空调采用上送风。特殊情况需采用下走线方式,必须申报省公司批准。

第6.7条 老机房如下走线,应将电源线和信号线分设,做好标签工作,保持地板下清洁,无杂物。

第6.8条 机房屋面构造应具有防渗漏、保温、隔热、耐久等性能,屋面保温层应采用轻质、隔热保温性能好的材料。老机房应做好各项防漏工作,包括顶漏、墙漏、窗漏,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第6.9条 机房必须密闭环境,在不影响建筑物外观的前提下,机房窗户必须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如果窗外安装空调室外机组而无其它检修通道的,封窗时应留检修通道。底层机房的外门窗应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6.10条 机房的耐火等级应达到一级标准(原邮电部“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建筑物所用材料应采取符合上述要求的耐燃或阻燃材料。

第七部分

布线规范

第7.1条 新建机房设备区内、外所有传输线、电源线、信号线必须按工程施工规范要求,从规定的走线槽和配线架上走,禁止线缆乱拉乱挂。

第7.2条 设备区内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开。若电源线与信号线不可避免有交叉,电源线必须穿管。

第7.3条 机房内墙壁电源插座应带有保护接零措施,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机房内不得有插座复接的现象,照明和插座用电必须坚持一路一闸的原则。

第7.4条 机房内各种线路(包括电力、照明、弱电等布线)宜选用绝缘阻燃导线穿管敷设。室外导线的敷设宜采用电缆直埋式或在管道内敷设。

第7.5条 机房内的电话、监控、集中告警以及火灾报警和灭火控制系统等弱电电路宜采用暗设方式。

第7.6条 老机房内已废弃的插座、电源线和其他电缆线必须立即拆除,不能拆除的要封掉,并做好标签工作。维护人员应每半年检查一次,防止插座漏电和短路现象发生。

第八部分

机房照明规范

第8.1条 设备区应配置电子整流器的日光灯,机房亮度应满足机房照明的有关要求。

第8.2条 日光灯的排放应根据设备走向来定,一般为平行于设备,便于维护。

第8.3条 地下进线室应采用具有防潮性能的安全灯,灯开关装在门外。

第8.4条 机房应配置应急照明设备。

第九部分

器具配备规范

第9.1条 操作区内应根据监控终端的数量配置统一的防火操作台及工作椅。

第9.2条 操作区内应配置资料柜、备品备件柜、仪器仪表及常用工具柜。

第9.3条 设备区可配置便于移动的电脑桌、椅,供调测设备用。第9.4条 缓冲区应配置鞋柜、衣柜、防尘等设备。

第9.5条 机房内至少应配置固定电话两部。其中一部有国内长权功能(加密)。

第9.6条 机房应配置常用工具、常用仪表、温、湿度计。

第十部分

配套设备规范

第10.1条 蓄电池应采用阀控式密闭电池,电池室的楼面、墙面、顶棚、门窗、温度等应按照机房的要求设计。

第10.2条 油机机房宜与主楼分开建设,必要时也可将柴油发电机安装在主楼内。油机房应采取隔声、隔震措施,应有较好的通风措施,出入口设置坡道。

第10.3条 市电电源供给通信设备、正常照明、电梯、采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用电设备等用电;油机保证通信设备、局部照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器、火灾灭火设备以及保证常年需要空调的机房的空调用电。

第10.4条

操作终端应配备专用UPS供电,UPS容量应根据操 作终端的数量决定。

第10.5条 建筑物的顶部应安装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在建筑物的各层中应有均压网。突出屋面的天线、铁塔等应安装避雷针。

第10.6条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二根,引下线应与各层均压网连通。室外的电缆、金属管道等进入建筑物之前应先进行接地。第10.7条 建筑物的接地宜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联合接地系统应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连在一起。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电信各种设备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标准要求中的最小值设计。

第十一部分

无人值守机房管理规定

第11.1条 机房内必须挂有《火灾处理流程图》、《设备紧急故障处理流程图》、《机房平面布置图》以及相关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资料。在紧急情况时,值班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流程认真执行。

第11.2条 值班人员必须按机房平面布置图中所标的巡视路线对设备定时巡视,并作好记录。

第11.3条 严格执行机房安全进出制度,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机房,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机房,由分公司批准,相关人员陪同方可进入。

第11.4条 机房应防尘,门窗要严密,做到地面清洁、设备无尘、排列正规、布线整齐、仪表正常、工具就位、资料齐全、设备有序、使用方便。

第11.5条 机房内严禁吸烟、饮食、睡觉、闲谈;各种与工作无关的书刊、报纸和其它物品不准带入。

第11.6条 严禁在终端上运行游戏程序及其它与工作无关的程序;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第11.7条 各种图纸、资料、文件、工具、仪表未经允许不准擅自带出机房,使用后归还原处。

上一篇:谜语大全下一篇:12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