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随笔

2024-10-21

家乡随笔(共10篇)

1.家乡随笔 篇一

“家乡”抑或“故乡”随笔

今晚,思绪莫名牵系起潮汕,记起厚圃先生百年校庆专题讲座上提及的一句“故乡是用来怀念的,家乡是用来生活的,而我的生活就在其中。”当时,我写了一篇题为《我与故乡的距离》的文章,里面写道,“我从未真正意义上离开过潮汕,因而据此理而言,她对于我只是,或该说只能是家乡,却不知为何总感为距离所左。”

钢筋水泥,是时代的标记,这标记的构筑在潮汕平原,已逾世纪,但其方式并不是楼房的铺推开,而是泥石的裹卷起,在我看来,时代正将老潮汕从人们的眼中逐渐剥离,就连老城区仅剩不多的骑楼也被密如蛛网的电线缠得近乎窒息,真不知还有哪处逃得脱这束缚,这是在带走而不是留下。我从来认同将故乡理解为“家乡的过去”或“往日的故乡”,对我来说也就是“老潮汕”,我对钢筋水泥毫无感情可言,但对于灰土角、瓦片檐勾勒的回忆,我一直是视如珍宝的,就好似老舍有他的北平,我有我的老潮汕……都说,记忆是抵抗的姿态,但与时间对抗无疑将沦为失败者,那么此时,我愿意接受这失败。

说起老潮汕,最爱莫过潮汕歌仔,儿时外祖母都是哼唱着潮汕歌仔哄我入睡,即使当时并未听懂多少,但一调动起那些调子,便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愉悦,想想,这都忘了多少年没再听过了……两年前,我带着对老潮汕的向往与怀念,不自量力地建立了现在的潮艺社,我自知自身的潮汕文化涵养不足以支撑起整个社团,除了拉来几位好友相助,同时也多方面争取学习的机会。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获得准许进入藏书室,眼前排开的是整齐码放的书籍,早已泛黄的面目证明了曾经岁月沧桑,那层厚厚的灰尘安歇下他们也不知多久了。我仔细取下,连上面的灰尘都没敢挥手掸下,轻缓地一页一页翻看,生怕这书有了脆性,一抖便再也拼不起来,确定了这书籍的年岁,而且大部分在外是决计寻不到的,我甚至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缓了许多。我在其中找到了几本潮汕歌册,一字一句的,竟也哼了起来,而其间的字句在我眼中就好似是刻在纸上的,显得沉重而立体,记忆中曾有过,但眼前所见却告诉我——大部分的潮汕歌谣就真的在时间长河的筛淘中只沉淀在了这书中。藏书室的那一趟踏足,才看清了我与“故乡”之间距离的藩篱,还有在时间概念里肆虐的灰尘。

时代没有错,我们也没有错,时代发展他所期待的,我们重现我们所怀念的,这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我们该对此表示感谢,感谢——令我们有所怀念……

家乡,故乡,在厚圃先生的定义里,现在的我都有,但我并不想做区分,这于我,并无意义可言,无论身处何方,心总牵系潮汕,也终归回到潮汕。

2.随笔:家乡的端午 篇二

有一个地方爱在心里想在梦里,承载了童年见证了成长。历经千山万水总是魂牵梦绕,对它感情恰似层层棕叶包粽子,层层棕叶情。藏着淡淡的乡愁,牵挂着万缕的钟情,这个地方就是家乡……松溪。

松溪对我来说,从小开始就一直想走出去的地方,常闻外面世界很精彩,可以出人头地,所以总觉得这里是不属于自己。但是在外生活后回来,则发现自已还是热爱它。

幽静的林荫小道,朴实无华的乡镇,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名胜文化很多,世界流传。最深情的是母亲河横亘,款款而行哺育着儿女,好像流的不是水,而是儿女们的热爱。两岸树木常青,民风纯朴,河面山色倒影婆娑抚媚柳絮飞花,景致迷人别有洞天,宜人宜居。

县城的风景区来龙山,是县城爱护的屏障。曲径通幽错落有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庙宇吉祥,是市民健康栖息的摇篮。其中公园歌舞明亮,心弦弹唱芬芳且迷漫。

随性了了几笔,家乡松溪何止春风百里。家乡的情和爱才是优秀儿女们的根,谨此祝福,对家乡的热爱和共勉,即湛庐山铸千年宝剑,奎光塔下话百年传说。遥祝家乡明天红胜火。

林宗发

3.家乡的年味随笔 篇三

腊月初八到了,品尝千年古传的腊八粥,营养丰富,吃到嘴里越嚼越有味,嚼着嚼着,就嚼出了年味。

忙碌了一年的庄稼人,终于在寒风中闲下来了。庄稼人有腌制咸货的习惯,大多是从镇上农贸市场买半成品回家腌制的,图个方便,腌好的咸货就挂在屋檐下晒着,一排排一串串,琳琅满目,扑鼻的香味渗透了年味。咸货腌好后,还要磨粉面,粉面是自家田里长的糯米,淘好后,带点湿度送到机坊里去磨,这样磨的粉面细而黏,回家再放到篾扁里晒干,到了大年和元宵节包汤圆吃,汤圆里夹心是芝麻糖,咬一口白白圆圆的汤圆,甜甜的芝麻糖水流得满嘴都是,一直甜到心里,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日子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接着又开始磨豆腐,豆腐坊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大桶小桶泡好的豆子,排得长长的等待机磨,轰隆隆的机器将豆子粉碎好后,再舀到一个大沙布斗里吊豆浆,两只手像摇橹一样不停地上下摇,沙布下面哗哗淌着豆浆,然后把豆浆放进大锅里烧,磨坊里弥漫的浓浓的热气,只听到叽叽喳喳的在拉着家常:“你家今年腌多少咸货呀?”“孩子回来了吗?”“新衣服买了吗?”等等,聊着一些过年的话题。一会儿,豆浆就烧好了,再打到一个大缸里,经过点卤后,刚才一缸的豆浆一下子裂变成白白嫩嫩的豆腐脑了,这时将豆腐脑放进一个木框里,用沙布裹好压上石头,将水份排出,这样豆腐就制好了,再加工成干子、布叶。

到了腊月二十出头,零零散散的炮竹声时远时近地传来,空气中混合着淡淡的火药味儿,年的气息依稀可感。家家开始蒸大馒头,蒸馒头是过年的一个象征,蒸馒头寓意着幸福生活蒸蒸热上,新年有个好兆头。

年的脚步一天天地临近了,浓浓的年味招唤着在外打工的游子。外出打工的村里人,还有在外求学的孩子,陆陆续续地返乡了,他们个个背着鼓鼓的行囊,怀着喜悦的心情,面带灿烂的笑容,穿着时髦的服装,像一股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村庄,村庄里一下子就热闹了。一声声问候,像春雨滋润了父母长辈们的心田。“亲不亲家乡的人,甜不甜家乡的水”在外吃再好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上家常菜那特别的味道,一杯充满年味的酒下肚,脸庞绯红,情绪盎然,冲淡了一路上舟车劳顿的心情。酒足饭饱后,躺在暖暖的土炕上,好像躺在母亲的怀里,嗅到熟悉的被褥味,做着一个甜美的梦。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家乡有“送灶”的习俗,即是送灶锅王爷上天过年,盛一碗糯米饭,上面放上一粒大红枣,放在香几前,点上腊烛和香。送过灶,这年就像大海掀起了高潮,快乐的小孩像海上展翅翱翔的海鸥到处奔跑嬉闹,手上拿着各式各样的玩具,嘴里还吃着糖果。大人们则忙着贴对联和窗花,挂起了红灯笼,把腌制的咸货洗干净放到锅煨,厨房里顿时便香味缭绕。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最美最甜是除夕”,除夕夜的年味浓浓酽酽到了巅峰。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美酒,红红的笑脸,吉祥喜庆的红色把除夕夜烘托得红红的烈烈的。除夕之夜,庄稼人在吃年夜饭之前,还要先放一次鞭炮,叫做“辞年”,吃完年夜饭,家家小孩便捧着焰火到户外放烟花,把天空装扮得炫丽多彩。整个村庄升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焰火,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年味是那样的浓烈,燃放爆竹,饮屠苏酒,迎接新年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更换桃符,弃旧迎新,将欢天喜地的场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大年初一,人们继续沉浸在欢庆喜乐的气氛中,当小孩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床头一叠红红的压岁钱,还有象征步步高的年糕,一个高蹿了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新年新气象,无论是大人小孩都穿新衣戴新帽,脚上穿着晶亮的新皮鞋,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姑娘们更是花枝招展香气怡人,苗条的身材,走起路来如风拂柳,婀娜多姿。新年的第一顿早餐非常丰盛,一碗甜蜜蜜的枣子茶,桌上还有芝麻糖浇切片、花生糖、挑酥、年糕、大金果等茶食。吃完早饭就开始拜年了,晚辈给长辈拜年,祝父母身体健康,祝爷爷奶奶长命百岁,长辈们祝子女健康成长平平安安。然后,再到左邻右舍以及村庄里去拜年,到每一家送去祝福时,主人给成年人递着烟,给小孩发糖果,一圈拜完小孩口袋里的糖果鼓鼓的,那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在声声祝福中传递着。

大年初二开始到亲戚家拜年了,带上营养品还有酒和烟,有的到舅舅家,有的到姑姑家,有的回娘家等,乡间道路上车水马龙喇叭声不绝于耳。沿路最吸引眼球的风景,是人家门前撑起的彩虹气门,有的写着“永浴爰河,永结同心”的结婚横幅,有的写着“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横幅,那是人家过大寿的,庄稼人喜欢把结婚喜日选在过年办,一是过年期间亲戚朋友齐全,二是为了迎合年味的喜气。到了亲戚家,一番祝福问侯后落坐,奉上一杯热茶,长辈们便关心地问这问那,过去的一年工作顺不顺利,身体好不好,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等等。句句关爰的话语,像杯里的热茶溶进了温情、滋润了心田。

年,在欢乐喜庆中,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元伊始的第一个圆月,夜幕里月亮大如玉盘,璀璨的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上灯圆子,落灯汤”元宵吃汤圆,通宵玩彩灯。其实,我们这方农历正月十三就“上灯”了,记得小时候父亲为我们扎彩灯,用竹篾扎成兔子形状,用白纸糊上,再用彩色的纸剪成须子贴上去,然后用元木做轮子,兔灯肚子里点一根蜡烛,兔子的下巴扣个长线,拖着兔子灯就可以上路玩了。那时候乡间小孩多,集中到一起玩,那场面特壮观,各种各样的灯,有莲花灯、鱼灯、马灯、鸡灯等闪闪发光,远远望去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印。到了正月十八就开始落灯了,随着彩灯的落幕,年味也渐渐地消散了。

浓郁的年味,化着温暖的春风,吹散了寒意,融化了冰霜,大地一片春意盎然;浓郁的年味,浸润了庄稼人的心田,催开了人们的笑脸,希望之花在心间悄然绽放。

4.家乡的集市杂文随笔 篇四

家乡的生活简单,如今更是清冷,因为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谋生,留在老家的几乎都是老人孩子,就是现在人们口中所谓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父亲与母亲天天除了去菜地里,其它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所以赶集对他二老来说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特别是父亲,他喜欢时不时地走走,买点菜,见见老友,从相亲们口中知道最近附近乡里邻村发生的一些事,谁家娃娶亲了,谁家老人过世了,谁家添孙了,谁家娃考上某某大学了等等。

母亲有时也跟父亲一起去集市,但如果我们在家,她便陪着我们在家,让父亲一人去。一年的菜籽,做农活的工具,扫地的扫把等等生活日用品等都是从集市上购买回来的。

每次父亲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用家里的秤称一下那些买回来的物件,看份量足不足,一边称一边跟母亲说今天碰见谁谁谁了,还跟谁谁谁说了什么,谁谁谁身体怎么样,谁谁谁买了或在卖什么。

老家的集市不比城里一定要有摊位才能出售物品,老家很多乡亲都是家里有什么多余的菜啊!水果啊!农作品啊!带到集市出售,父母亲也曾经卖过豌豆,辣椒和吊瓜子,都是自家种的吃不完的就拿到集市上出售,换回一些家里需要的物品!

而所谓的集市也不过就是用两张简单的凳子搭着铺上一块木板,放上出售的东西,家庭日用品,小物件,鞋子等等,还有的乡亲就是用挑菜的菜篮、箩筐装着东西摆在集市两边的路上,摆成一条不长不断的集市,每逢赶集的时候,那路上几乎挤满了人,汽车要通过几乎不可能,人们就在路两边讨价还价,挑选物品,成交买卖。

有时碰见熟人也会送一两斤给对方,别的乡亲也是一样,这样的事在老家再自然不过了。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似乎很传统很落后,但也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宜和方便。

而且乡亲们自家种的农产品相比大棚里的菜更好吃。有些在外工作的人回到老家,还特意在赶集这天开着车去集市上买一些家里的鸡蛋、蔬菜、水果或是米粉等等带到城里,总觉得那味道跟城里卖的不一样,青菜更像青菜,鸡肉更像鸡肉的味道。其实在很多游子的心里,那些都是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集市从清晨刚天亮就开始,要持续到午饭前,乡下午饭时间比城里晚,大概到13:00点,不过集市也就在中午12点左右就接近尾声了。人们陆续拿着购买的东西或者挑着已经出售已空的箩筐、菜篮子回家了。有的老人牵着孩子,孩子手上可能拿着刚从集市上买回的玩具,有的老人家可能就买了几斤肉,年轻一点的骑着摩托车,后面也载着购买回的东西或是亲友回家。

孩子们有的来集市来得少的,可能今天特意跟着爷爷奶奶或是爸爸妈妈到集市上吃一碗汤粉,或是几个包子,几个饼子,有的小男孩趁着赶集来理发,小女孩跟着来买一件新裙子一双新鞋,或是吃几根冰棒等等。对他们来说赶集就是来吃的,玩的。就算某一天他们长大了,去到大城市生活了,当有一天他们回忆起小时候赶集的日子,仍然会觉得那样的日子里有着很多的欢乐很多的回忆。

我总记得自己儿时有一回跟着姐姐去赶集,那应该是春节过后没多久,碰见集市上唱大戏,姐姐带着我看戏,看戏时姐姐碰见了同学,其实她家也就在我们邻村没多远的地方,只是她家离赶集的地方稍近一点点罢了,她们买了零食给我吃,我边吃边边看戏还边听她们聊天,看完戏那个姐姐就邀请我们俩姐妹去她家玩。

姐姐竟然答应了,于是让隔壁的云婶带话给母亲,说我们去谁家玩了,晚上再回家。其实就是想多看会儿戏,晚点回家罢了。我那时还小,不就跟着姐姐一起了。当然看戏也是我喜欢的,这时候妈妈的话也就不记得了,反正跟着姐姐有戏看有东西吃,其它什么也不记得了。后来我们还在那个姐姐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回家。

如今回忆起赶集的时光不免感叹,岁月不饶人,一去又几十年了。此刻想着在家乡生活的父母亲,他二老平日里也就只有二老相伴,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常年在外,不能相伴左右,赶集的生活也给二老带来了欢乐和便宜。

明天又是逢3的日子了,此刻父亲一定准备了明天赶集要带的钱,好一大早起床去赶集吧!也或许早就准备好了,此刻已经进入梦乡,鼾声一片了。而远在异乡的我,想着赶集的场景,还有赶集的故事,那些回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故乡很多的风景里独特的一道风景,一种难忘的回忆。

生活的故事还在继续,赶集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梦里,总有父母远去的背影,亲切的关爱,也有故乡集市里那份热闹和喧嚣。家乡如今越变越好了,但在游子的心里乡亲们互相寒暄问候,讨价还价的场景也是故乡记忆里难忘的画面。

5.关于家乡的随笔:老家 篇五

我爸叫马载廷,因为爷爷说朝廷的马又肥又壮,可见多怕我爸饿肚子。我妈叫何金芬,这是那时候极为普通的女孩子的名字,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外公觉得朗朗上口就取了。他们在没有任何关联的家庭长大,日子过得还不算太窘迫。只是爷爷家离市集远了些,而外公家就在市集附近。我爸是独子,有一个抱养的哥哥,我们叫他大爹。我妈是长女,只有一个弟弟。

爸爸读了书,念的是财贸学校,十六岁就参加工作,在公社做了会计员。妈妈读了初中,在蚕种场当工人,因为认识的字比较多,又调去县委当打字员。后来的故事就比较水到渠成。爸爸去县里培训学习,在食堂吃饭碰到了也在吃饭的妈妈。就因为多看了一眼,记住了妈妈的样子,又漫不经意地打听到了何姑娘的家庭住址。学习结束后爸爸回家过中秋节,心里放不下何姑娘,盘算着该怎样行动。于是在中秋节的第二天就去了外婆家,乔装成收鸭毛的小贩,因为我们这里的风俗是中秋节最可口的美味佳肴是魔芋烧鸭。外婆说过节因为何姑娘没有回来就没有舍得吃鸭子,还奇怪这个个子高高瘦瘦的小贩长得清秀又有礼貌,而且问他要不要去隔壁三舅婆家里收鸭毛他也是答非所问,局促不安。

爷爷托了媒人去外婆家里提亲,知道了事情原委的外公外婆欣然接受了爸爸,觉得他不是一个莽撞的小伙。十七岁那年妈妈嫁给了爸爸,当然还有很多曲折。爸爸妈妈结婚不久,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了。因为饥饿,爷爷奶奶得了水肿病,当时大爹大妈已经分家单过,拖着四个小孩,自顾不暇。迫不得已,妈妈辞去工作回农村照顾爷爷奶奶。妈妈是个要强的人,农活干得日渐得心应手,家里也打理得井井有条。遗憾的是不久奶奶就过世了,妈妈一个人除了照顾生病的爷爷,还要负责伺弄母猪和一大窝小猪崽。结婚的第七个年头的九月妈妈生了大哥,接着每隔三年又生了二哥跟三哥,都是九月。最后的小妹,我,是腊月里降生的,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家的娇宠。用爷爷的话说,我是一个经惯的娃儿,换言之就是我怎么癫狂无状都是不为过的。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门前有一株高大的梨树,爷爷爱在午饭后坐在树下晒太阳,泡一杯青花瓷杯的盖碗茶,手里捧一本线装书。读书的时候爷爷显得格外沉默,他穿着青布长衫,眯缝着眼睛,不知道有没有认真读他的书。我绕着他跑来跑去,或者蹲在地上玩石子。我偶尔会停顿下来看他有没有睡着,却发现他一直注视着我,招招手,温和地把我叫到跟前,叫我背《三字经》给他听。我因为想着在田埂上找吹吹草的三哥怎么还不回来,所以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就背得含糊其辞,颠三倒四,爷爷也不责怪我,又打起盹来。他就是有点奇怪,只要我偷摸溜达到院子外面,立即就会叫住我,我就又垂头丧气地折回来。想着可能三哥又在河渠里摸鱼,捉螃蟹,我就一阵伤心,我也想玩,可爷爷盯着我,去不了。

春天里,老屋后面的山坡上有桃树,杏树,也有一棵梨树,不过是粗糠梨,不好吃。梨花盛开的倒是一样的如白雪一般,簇拥在枝头,好看极了。旁边粉色的桃花跟杏花倒是成了它的陪衬一般。不过这只是我的想法,它们各自绽放,自顾在春天里一展芳华。爸爸种了两棵香樟树在房后,隔年就长得又高又直。香樟树没有旁逸斜出的枝干,只是一个劲儿往上生长,树叶在高处亭亭如盖。整个看上去像是谦谦君子一般,稳重又踏实。直到现在,不管在哪里,一看到香樟树,我就会想起爸爸,还有他年轻时候挺拔的身姿。妈妈确是喜欢花儿的,树下有几株小菊花,是妈妈在赤脚医生那里移栽过来的,秋天会开白色跟粉色的花,小风吹过,花儿在细细的茎干顶端颤颤的,惹人怜爱。

日子过得不好不坏,只是时光溜走得太快太唐突。一个五月里,清早起来,我坐在饭桌旁,照例等着爷爷来给我喂饭。可是家里进进出出很多人,就是没有看见爷爷走过来。我有点发呆,后来大概知道再也见不到爷爷了,才嚎啕大哭起来。那一年我五岁,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生离死别的滋味,肝肠寸断。

再后来,妈妈也落实了政策,我们就离开了承载我太多欢乐和悲伤的村庄。我们慢慢长大,爸妈慢慢变老。

每年的清明回去,去到爷爷安息的地方,那里的柏树已经老高,笔直地伸向空中。我总能记起爷爷穿着长衫的模样,还有他留在我脑海里清矍消瘦的脸庞。那里,是我灵魂摆渡的开端,是我的老家。

6.家乡的风俗春节随笔 篇六

在过年前的十几天,家家户户开始大量置办年货,大人们还要买过冬的衣服呢。还要在过年的那天之前进行大扫除。到了真正过年的那天,大家都开始挂灯笼、贴春联,春联是为我们迎接新的一年,而灯笼是让我们这年过得红红火火。不仅如此,还要在窗户上贴福,而且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倒了,福到了。

春节吃饭前要先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吃饭时,小孩的嘴可甜了,他们走过去跟爸爸妈妈说新年快乐,就能得到红包。吃完饭后,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一条条长龙接二连三地从巷子里跑出来,彩色的龙头欢劲地扭着,在大马路上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路旁的烟花给舞龙的人们打气,他们舞的更欢了。

每当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点真是极为热闹,一大筒烟花排山倒海得飞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烟花飞快地冲向天空,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七彩的烟花炫染了整片天空,显得格外美丽,一条长长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响着,在过年时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一只叫“年”的怪兽,喜欢在过年时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过年时放鞭炮。

7.家乡的变迁的杂文随笔 篇七

85年我买了第一辆自行车。土路上纵向铺上了水泥板子,板子宽不过五六十公分。两个自行车会档要一定的车技,经常有人掉到路边的秧田里,爬起来一身都是泥。我的自行车在家里一直放了三五年,因为路不好,妻子胆小不敢骑。

93年的时候徐州市已经有一少部分人能买摩托车了。刚懂事的儿子戴着玩具摩托车头盔说:“爸爸,等我长大了,给我也买个摩托车。”我嘴里答应着,心里却在想,靠一个月百十块的工资,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摩托车?

97年我从徐州回乡。搭上家乡发展的快车,两年后我买了两辆摩托车。再两年我又买了一辆面包车。

原先的土路也从铺水泥板子到村村通公路,再到现在的双向四车道大公路。原先要步行一小时的路程现在开车只要几分钟。前两天我特意看了一下里程表,从家门口到戴南交易城农行只有1.7公里的路程。“上个戴南比上厕所都快”已经成了庄上很多人的口头语。

8.家乡的变化生活故事随笔 篇八

张辉(甘肃)

家,多么熟悉、温柔的字眼,说起家便会想起那年迈的双亲、家乡的山山水水以及沟沟壑壑,那儿时光屁股长大的同伴们的孩子都上大学了,蓦然回首,已过中年。

当我乘火车、搭长途,辗转来到村口时,我那亲爱的父亲总是如约而至,花白稀疏的头发被风吹得十分凌乱,父亲随手捋了捋急忙迎上来,接过我身上的包袱埋怨道:“这孩子,家里什么都有,你一个人,这么远的路……”我明白父亲的“什么都有”,庄户人家能有个什么,无非就是洋芋、白菜、萝卜“三白”的老三样,再不就是那口吃一半卖一半的肥猪,还能有什么呀!父亲见我有些疑惑,解释说:“大旺去买年货,一会就来,他这几年靠养羊发了‘羊财’,小汽车都买上了,”这不禁令人刮目相看了。不多时,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停在我们面前,当年那个经常鼻涕托得二尺长的大旺早已今非昔比了,西装革履,皮鞋擦得一尘不染,头发也吹得高出头皮许多,一副老板的派头,不难看出真的是大旺了起来。

汽车沿着平坦、宽阔的乡村道路上行驶着,咦,去年这路还是用砖块铺的,今年就变成了混凝土路,只半个小时便到家了。街头巷尾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风的作用下轻轻地来回飘荡,已不见四处觅食的鸡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一派喜人的景象。上不远处的塑料温室大棚看看吧!那鲜嫩的黄瓜、翠绿细长的线椒和个大皮薄的西红柿,红红火火的,给人一种喜庆与愉悦,温室外面的地里,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割韭黄,这些天正是卖菜的“黄金季节”,一斤就突破10元,拉一镰刀就是几十元,村头的二大爷都快70岁了,还跟小伙子一样抢着干,稍黑的皮肤和结实的肌肉,浑身充满了健康,传递着无穷的正能量。

晚饭时分,左邻右舍的知道我一人在外,父母年纪大了,没有种植经济作物,都送来了新鲜的果蔬,大家坐在一起都夸赞党的政策好,免去了不少的税费,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大家都像吃了“定心丸”,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自己给自己打工才觉得踏实。在儿时同伴的邀请下,去各家转转,都是朱红的大门,红砖碧瓦,鸡上架,猪入圈,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塑钢门窗,大红的地砖,彩电、冰箱、电脑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厨房也用上了电磁炉,既干净又卫生环保,小军家还用上了土暖气,几间房子温暖舒适,如今孩子都长大了,这样就可以睡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用挤在一起,也不方便。

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大年初一一大早,附近的几家陆续来了,11时许,家门口已停满了车辆,真是方便快捷。不像以前走亲戚,都是自行车,再好有些就是摩托车,虽不受累,但一路吹过来,人都快冻僵了。纷纷从后备箱拿出各类礼物,把个房间堆得满满当当,大家都好像中了500万大奖,高兴得合不拢嘴。

中午12时准时开饭,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带汤的、干炸的、卤的、腌的、炖的,凉菜热菜二十几道菜,大家不时举杯,满满的祝福,温暖的话语,热闹了好几个小时。

夜静得出奇,连根针掉下去也听得见,怎么也睡不着,不知何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雪,那小精灵飘飘悠悠,撒在地面上,床单上散发着洗衣粉的残留香气,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家吗?

公众号:南粤作家

9.家乡的秋天散文随笔 篇九

寂寞是什么?

寂寞是湖心中无助的落叶,是高山之巅洁白的雪莲。

是七夕相见的牛郎织女,是抚琴长嗟的伯牙子期。

寂寞是孤傲的雄鹰,夜行的独狼。

寂寞是心中有失落的东西找不回来。或者是找回来的东西又失落了。

失落又是什么呢?失落像衰败的花,像离藤的叶,像断线的风筝。

纠结的事太多,缠缠绕绕,撕不开的时候未免魂不守舍,于是人便倍感孤单冷漠。

失落像无数渐枯的藤,纠结着迎向寒风,终究会失去根基,黯然退场。即使是那些疏朗的枝,也有寂寞的时候,那些挥手告别曾经相依相伴的绿叶,涌动的是曾经的一树繁华。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时光易逝,谁不在无奈中寂寞?谁不在寂寞中无奈?谁又不眷恋逝去的岁月,失落的年华?

(二)

有的人寂寞是怀念旧的时光,寂寞是思念已故的亲人,寂寞是失去的爱情,更多的人,寂寞是无所事事,是攀比虚荣,寂寞是千金散尽,是权力丧失。寂寞是春风不再,夏荷枯败,寂寞是秋意肃杀,冬日无雪。所有希望的生机都飘散于生命里,苍凉漫过,身旁的时光都如死水般,没有一丝灵动。即使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春天,也不会有梦想萌芽,花朵烁烁,寂寞把这些美好沉沦于凝固的岁月里,任风起云涌再也不能触动心事。

而有的人,则是心里深蕴着力量。一如秋树之静美,虽然凋零了繁华,可是内心深处,依然酝酿着希望。沧桑掩不住深情,寂寞锁不住生命,这才是秋天的意义所在。就像墙角的一株枯草,在风里摇曳,经霜傲雪,根植泥土,心系蓝天。明年春风拂过,仍会奉献一片绿意,绽放一派生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

我倒是见过美丽的寂寞。正是秋天,五彩山色在远处斑斓着一片梦境般的美丽。有一次随性而行,不觉中步入深山里,极目远处,一个个小小的村庄散落山间,隐在群山薄雾之中,似一朵朵山花在梦境绽放。大山深处,一个十一二岁的女童,手里捧着一本书,正看着远山出神,她的身旁是一群专心致志觅食的山羊。正是午后,秋阳洒落着一片春日般的温暖。女孩告诉我,她每天都要在这里看书,看上一会儿书,再看上一会远处的山。在我看来,在这寂寞的大山深处,书是寂寞的,山也寂寞的,寂寞的羊群,寂寞的女童。

一个孩童,竟然也知道寂寞?我问她寂寞是什么,她想了想,幼稚的小脸上掠过一丝惆怅,然后,眼神一亮,似是摇头似是点头。她诉我说,寂寞是没人关心她了,她常一个人感到孤单和害怕,她害怕时就看着山外发呆,她想念山那边的城市,想念在这座城市里打工的父母。她不知道城里面有没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没有盛开的山茶花,酸甜的山枣儿,成群的山羊,有没有淡淡的白云,蔚蓝的天空……她想总有一天,她能丢下羊群,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

这样想着想着,她又不觉得孤单,不觉得害怕,不觉得寂寞了。

小女孩的寂寞是一种希望,一份期待,更使我有一种收获未来的喜悦。就如满山的枫树,红红的枫叶点燃了梦想,那些果子也已经馨香四溢。

(四)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即使寂寞,也是收获,收获的是一种心境,一种美丽,一种希望。收获是在寥落的背景上绽放的美好,冲淡了秋深凉重,洋溢着流淌的思绪。

人生的路漫长漫长,很漫长。在长长的路上前行,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那是一种人生的况味。孤独时会寂寞,失落时会寂寞,悲伤时会寂寞,甚至,成功时会寂寞,高兴时也会寂寞。寂寞如一枚秋天的叶,随风辗转,说不定哪一个时刻,就会落向心头。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所以,寂寞并不是人生的苍凉,更不是沧桑的叠影。寂寞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春天,若有温暖在,则果香四溢,芬芳满园;若无希望在,则暮蔼沉沉,层云暮雪。或许寂寞只是一时一地有所悟,有所思,转身之后,便消于无形。只是那样的瞬间,也是一种心灵的放逐,是一种回归本真的自然。

(五)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秋天如旧,我依然会有寂寞的时刻,似乎秋天是寂寞的故乡,可是,在这个故乡里,我会生长出美丽的希望,积蓄着温暖的力量。

10.有关家乡的随笔:乡愁 篇十

这个想法一直缠绕在我的心头。行走在无人的小径,秋风萧瑟,寒鸦哀鸣。一曲《故乡的云》飘拂在耳际,多么熟悉和亲切啊!听着,听着,眼泪竟湿了衣襟。

原来,乡愁是一首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老歌。一直唱响在我的心头,从没有停止过。

乡愁是什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束月光洒在窗边,田间,树林,花间,多像一层层银色的白霜,又多像我多年未回家的那束月光呀!抬头凝望着苍穹中皎洁的圆月,双手合十,闭上眼晴,默默地祈祷祝福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唯有我知道,牵挂一直盈满心怀!

原来,乡愁是一轮圆月,照亮每个思乡人的心房。

乡愁是什么?

雨无声无息地飘飞着,朦朦胧胧,缠缠绵绵。捧一杯香茶,坐在门前看着雨一滴滴地从房檐滴嗒,嘀嗒滴落到低洼处的小窝,又慢慢扩散一圈圈涟漪。泛起多少童年的往事,心音随着细雨轻轻飘飞,飘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声声细碎,声声心痛。

原来,乡愁是一滴滴雨,它不停滴啊嘀,一直滴到无眠人的梦里。

乡愁是什么?

秋已深,凉意渐生。风一直不紧不慢地一路跟随,它不停地吹着面颊、额头,从衣服、领子、脖子一直窜到我的肌体,渗透我的心扉。天凉了,穿厚点。风里飘飞着母亲熟悉、温暖的话语。独自裹紧衣服,向着声音飘飞的方向跑去。

原来,乡愁是秋意渐深时一个火炉,把心儿烧得暖了,融了,化了。

乡愁是什么?

花悄然无语地开了又谢了,从不因赞美而停留,也不因指责而生气。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

看着满地落红,捡拾几片花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虽然身在他乡,可心却一直牵系着故园。

原来,乡愁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朵,永远开在思乡人的心底。那么鲜艳,那么青翠。

乡愁是什么?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谁说芳草无情?芳草在秋深处已变发黃,枯萎,时刻准备着来年再展芳绿,因为它从没忘记是泥土给它带来的勃勃生机。

原来,乡愁是一棵棵小草回报大地的一片感恩、赤诚之心。

乡愁是什么?

弯弯曲曲的渠道下面是欢快的小河,浪花奔腾,它带着祝福的话语,唱着童年的歌谣,缓缓地奔流到梦中故乡。

不要问它的姓名,不要问它的来历,因为它只知道母亲的怀抱最暖,故乡的情谊最真。

乡愁是什么?它是余光中笔下的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于右任的“葬我于高山兮”,是席慕容诗歌里的一枝清远的笛,是永不老去的一颗没有年轮的树……它不在于道路的曲折远近,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更是我们每个人所寻求的那份归属感。乡愁是美丽的,忧伤的,也是怅惘、脆弱的,更是温存宁静的。而对于我来说,乡愁更像是一种表情,任由人们去想象,放飞。

上一篇:硝酸厂领导班子述职报告(2013年度)下一篇:关于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稿